动态机制(精选12篇)
动态机制 篇1
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 而企业发展战略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管理理念的更新,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已经转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经营者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而人力资源管理中, 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是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激励机制得以强化并发挥了行政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动态用人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很多大型制造企业都开始运用动态用人机制来实现技术工人的有效激励, 但是很多企业的动态用人机制基本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动态用人机制强调的重要原则, 现实中也没有得到落实。找出现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改进运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大量制造业一线工人、职能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针对性面谈, 分析调查结果, 笔者对存在问题归纳分析如下:
1. 各级工人比例不合理, 对工人激励程度不高。
在对一线工人的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工人表示支持动态用人制度的实施, 普遍认为, 该制度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生产氛围得以提高。但是在动态用人机制应用的实际中, 由于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造成各级工人比例不合理, 一个拥有三、四百人的车间几乎没有最高级别员工, 高级别员工的比例太少, 这造成了广大工人普遍有“干多干少、干好干坏, 结果都一样”的思想。很多工人加班加点的工作, 可是考评结果并无太大差别, 并没有如工人所期望的可以上转为高级别员工。许多技术工人认为, 无论自己怎样努力, 都达不到高级别员工的标准。由于各级工人所占的比例不合理, 严重地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工人们的期望值逐渐降低, 导致激励力量的减少。
2. 考核缺乏公平公正性, 挫伤了工人的积极性。
考核标准不严格, 缺乏可操作性, 考评结果应用不明确, 考评缺乏反馈制度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某些考核者出于和被考核者之间的人情, 造成打分不客观, 而且加之特权参与, 也造成了很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引起了员工的心理不平衡, 严重影响了这套机制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 阻碍了它的实施。另外, 很多企业在考核中是按照随机性抽取员工进行考核, 这可能造成一直表现不错的员工因为一次失误而且恰恰被抽到, 导致扣分, 而通常表现平平的员工可能会侥幸通过抽查, 这样的抽查结果并不能代表员工的真正工作水平, 可能对某些员工造成消极的影响。
3. 培训机会少、形式单一, 学习与转移效果平平。
大多数企业为技术工人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多, 并且培训的过程也并不十分科学。首先, 培训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并不是十分规范, 培训的形式不够灵活, 内容不够丰富, 没有受到广大员工的普遍认同。其次, 培训考试的制度存在问题, 结业考试不够严格, 特别是实践和理论所占比例不合理, 不能够充分体现员工接受培训的结果。而且培训的留余形式也存在问题。很多员工希望从培训中获取知识, 但是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培训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应当引进科学的培训以及培训后严谨的考核形式。
通过深入的分析, 笔者认为, 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动态用人机制的实施没有足够的重视, 动态用人机制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执行时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 并且没有给员工做正确的引导, 很多员工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进行此机制对于他们的意义, 导致动态用人机制的实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动态用人机制的改进原则与对策
1. 动态用人机制改进的原则
动态用人机制的改进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否则将直接影响机制实施的目的, 甚至出现反方面的效果。改进动态用人机制的根本目标是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在改进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是人的第一需要, 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员工对精神激励逐渐重视。所以, 在动态用人机制中, 不仅要薪酬与激励挂钩, 在各级工人比例时也应充分考虑员工级别差异对于工人的精神激励作用, 以提高工人的工作热情。
(2) 坚持公平性原则。企业在改进动态用人机制时, 要有统一、可以执行的规范作为依据, 对于各级工人动态转换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原则要严格执行, 并应该伴有相应的监督机制, 提高机制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3) 差异性原则。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员工的潜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但是不同的个体因为年龄、学历等情况的不同, 对于激励的要求也不同, 所以企业在改进激励制度时应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 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4) 经济性原则。动态用人机制主要是针对一线技术工人的激励, 机制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薪酬、奖金与级别挂钩, 通过提高技术工人的物质收入来提高工作热情。但工人收入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力成本的上升。因此, 企业在制订激励方案时, 应坚持员工平均收入增长幅度不超过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的底线。
2. 动态用人机制改进对策
通过对多家目前实施动态用人企业的深入调查, 结合实施现状, 运用期望理论, 笔者针对机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了对策, 具体如下:
(1) 调适管理理念。技术员工动态管理体制的实施, 具体的设计、操作过程涉及企业员工的各个层次, 上至决策者下至基层员工, 人人参与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动态用人机制的实施过程中, 首先, 要加强对动态用人机制的宣传。利用企业宣传会议、报纸、电视等舆论工具, 做好相应的宣传报道, 特别要深入进行一线技术工人的宣传, 加深一线技术工人对建立动态用人机制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充分认识到该机制对提高一线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司竞争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坚定实施信心, 使该项制度能得到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其次, 必须取得企业各级管理层的支持。动态用人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 管理层的支持是直接影响动态用人的执行效果。作为高层领导, 在决策上要对动态用人机制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包括实施动态管理所需的人力资源方面的、资金上的投入等等。而管理层中的中层管理者与各管理职能部门, 在工作中为要通力协作, 对动态用人机制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只有得到管理层的支持与重视, 动态用人机制才能有效地运行。
(2) 科学确定各级别工人比例结构。在对多家企业动态用人机制的考察调研中, 发现最高等级员工的比例很少, 各级员工比例不合理, 大大的挫伤了一线技术工人的积极性, 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 应当从各级员工转换的具体考核标准和要求来完善各级员工比例结构, 保证每一个员工都恰当地安置在相应的岗位上, 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各级员工的转换应符合“各级并存, 动态转换”的原则。企业在拟定各级员工比例时要以期望理论为指导, 科学制定各级工人比例结构。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表述为:
激励力量 (F) =效价 (V) *期望值 (E)
其中效价是指个人对某种个人目标实现的价值大小的主观评价;期望值是指个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即如果个人觉得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大就会努力争取, 激励程度就高;反之就低, 以至完全没有。将期望理论运用到各级工人比例结构的制定中, 其中期望值就是指最高级别员工的比例, 如果偏低, 就会造成效价与期望值乘积偏低, 积极性调动程度就会偏低, 达不到激励效果;反之, 如果偏高, 则员工对于成为优秀员工的期望值就会变低, 那么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也会变低, 同样达不到激励效果, 所以必须要科学的制定各级工人比例结构, 调整各级工人的比例, 确保对员工的激励效果得到最大发挥。
(3) 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考核标准和动态用人机制实施的监督体系, 完善绩效考评机制, 是改进动态用人机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研究中发现, 很多参与制度实施的员工并没有严格按照考核标准执行员工级别转换, 这使得该制度并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和支持。要使得制度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员工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 首先, 要完善并严格执行考核标准, 必须要保证考核制度的严格执行。其次, 在机制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使得实施过程透明化, 考核结果及时公布, 以增加动态用人机制在员工中的可信度。再其次, 在动态用人机制的实施中要加强企业管理层和一线员工的沟通, 员工反馈意见要有顺畅的渠道进行即时收集, 使管理层及时了解动态用人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各部门相互配合, 相互监督, 确保该机制的有效落实。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作为对一线员工工作业绩评定的审核和监督部门, 要保证对一线员工加分的客观公正。企业高层则要全面负责激励机制的运行和监督, 确保激励机制运行的有效性。
(4) 改进技术工人培训方案。大多数企业因为培训内容方式等存在问题, 而使得员工在培训获取知识量达不到目标要求, 更没有通过培训加强动态用人机制的激励效果, 为动态用人机制的实施造成一定阻碍, 因此改进技术工人的培训方案。首先, 必须对历史考核的结果进行分析, 确定技术工人的培训需求, 科学制定技术工人的培训计划, 为动态用人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其次, 除了采用课堂培训外, 应积极采用现场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大赛等方式, 以提高工人综合素养为目的, 让员工在工作现场边工作、边学习或锻炼。这样不仅省去了专门的培训现场和设备, 而且受训者还可以兼顾工作和学习, 可谓一举多得。再其次, 改进技术工人培训的内容, 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动态用人制度、企业文化等培训, 加深工人对动态用人机制的了解, 增加企业凝聚力, 避免技术工人出现工作过程中不必要的错误, 进一步提高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最后, 必须加强培训考试制度的改进, 建立针对培训者的监督机制, 减少纪律不严格、考核结果不公正等现象, 把考核结果作为技术工人级别转换的标准之一, 提高工人的学习动力, 使培训考核与动态用人机制的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动态机制 篇2
鼎新乡积极探索绩效考核管理,按照合理评定、绩效导向、自我管理、有效激励的原则,对干部各项工作的数量与质量、行为与结果、态度和责任,科学合理地考核评价,从运行的情况看,较好地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和“多干多出错、少干少出错、不干不出错”的问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同时,我乡还将绩效考核与目标考核、人事管理、日常督查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考核激励体系。
一、创新考核思路,形成考核激励机制
在传统考核的基础上,我乡变“扣分制”为“加分制”,把考核由“处罚型”改为“激励型”,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按科室职能和干部岗位,将考核工作事项分为目标任务、经济任务、业务工作、重大中心工作、日常考勤、宣传信息和临时性工作等七大类。对所有岗位工作事项进行时间评定,每周下达各部门岗位目标任务及绩效考核工作达标时间,而后再进行每周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实行“积分制”,每周工作事项或单项工作事项都有绩效时间,并累加到月度绩效中,作为计算月度基本绩效和季度、半年、全年绩效考核的依据。特别是工作突出、成绩显著的人员,在每月召开的月考核例会上,由考评办拿
出意见和方案,经考核小组审定并评价其工作成效后,增加其当月绩效分数,提高其竞争半年和年度评优的份额,起到了导向作用,这样,干部主动做事,甚至“抢”事做的积极性高涨。一些干部还主动要求增加目标任务,扩大服务项目,以此来实现绩效“丰收”。形成了由过去“要我工作”为现在“我要工作”的局面,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加强考核沟通,形成考核互动机制
日常的绩效管理按个人每周书面小结自查、主管领导审查把关的方式进行。个人按日纪实、按周汇总,主管领导按周审查,审查的结果与考评办一致就是对干部职工工作状况的评价,并由考评办按分项考核汇总排序,成为月考核依据。对工作难度较大,又取得显著成效的,给予适当加分。反之,除中心工作外,多周下达同一任务或同一任务在等、靠、磨中完成的,给予扣分。
每月考核结果公示后,被考核人如果认为获得绩效偏低或绩效把握有失公平的,可提出申辩。同时,被考核人可以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增加工作事项申请,经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确定标准时间,添加到考核系统中。通过考核沟通、交流,实现了考核客观、公正,增加了考核的透明度,更加丰富了绩效管理的内涵,使办事处出现了可喜变化:误会少了,理解多了;懈怠少了,热情多了;畏难少了,微笑多了。
三、层层考核把关,形成多级监控机制
我乡实行岗位自查自考、部门审查监考和考评办抽查普考三级考核监控机制。岗位自查自考,即岗位责任人进行自我评价,每周形成书面小结;部门审查监考,即由各主管领导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定期对工作人员自查自考情况进行审核确认,最后形成部门的绩效考核结果并报考评办;考评办抽查普考,即考评办一是每周由专人对各部门报送的考核结果进行抽查复核。二是考评办每月对所有科室进行不少于3次普考。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提炼,提交月考核例会上讨论,研究整改措施。切实做到在自查自考环节自我改正、部门审查监考环节督促改正、考评办抽查普考环节责令改正,真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从而完善绩效管理机制。通过三级考核,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形成考核责任链,能及时掌握每个岗位的工作情况,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为领导层宏观考核决策提供翔实的依据。
四、充分采用考核结果,形成考核导向机制
绩效考核结果已不仅仅是衡量绩效高低、收入多少的简单数据,它还将作为干部年终考核、职务晋升、争先评优、确定人才培养对象的重要依据。绩效考核已成为对干部考核的导向,一改以往干部年度考核仅仅凭群众和领导印象“打分”的状况,绩效考核的实施,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导
向性,绩效考核就如同测量干部实绩的标尺。
从实施情况看,绩效管理在我乡已经形成一个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在这个机制下,岗位职责、工作标准都明确清晰,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考与被考双方都能团结协作、互助共赢,有效地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干部逐渐走上了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超越的轨道。
动态机制 篇3
关键词:高校困难学生;信息;动态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37-02
各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入学对已经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档案的学生,学校、院(系)、班级应当采取措施进行跟踪调查,实施动态管理。每年可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对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等级进行适度调整,有提高档次、降低档次和撤销档次三种情况。
一、建立“四位一体”动态信息跟踪机制
生源地政府部门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比较了解,而高校则对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比较了解,两者需要有效地沟通和交流才能对学生动态信息充分把握,共同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因此,国家有必要建立一个包括政府、社会、高校、学生在内的“四位一体”动态信息跟踪网络平台,实现政府、银行、高校等全面联网。在这个网络平台中各部门合理分工、各司其职、资源共享、互相监督。这个网络平台将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身份认定、资助管理、信息反馈、个人信用查询等一系列服务。在这一网络平台的设计中,应该在身份认定模块加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的指标体系,以提高认定工作的科学性和便捷性。通过这个网络平台,由高校来具体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认定工作。高校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可以准确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表现,公正、合理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做好“贫困生打假”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信息进行跟踪管理。只有合理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明确资助对象,才能将有限的资助资源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实现资助的最大效能。
二、建立三级动态信息跟踪机制
所谓三级动态信息跟踪机制,是指“宿舍、班级、年级”三方的协调联动,确保信息的全面真实。
宿舍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一览无遗,以宿舍为单位对家庭困难学生动态信息进行跟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宿舍为单位,各宿舍长组成评议小组,每学期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综合评定。评定内容主要包括:饮食消费情况、服装购买情况、交际消费情况、娱乐消费情况等四大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对四大方面进行细化,将评定结果及时上报生活委员,生活委员将动态信息数据录入宿舍贫困生动态资料库。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活动的中心,以班级为单位对家庭困难学生动态信息进行跟踪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班委会定时组织召开家庭贫困生作风评定讨论会,对家庭贫困生的衣食住行及思想动态进行全方位的评定,结合宿舍评定材料,形成家庭贫困生个人评定表录入班级贫困生动态资料库。
年级相对于宿舍、班级来说是一个更大的范畴,以年级为单位对家庭困难学生动态信息进行跟踪,能从宏观整体把握家庭困难学生整体情况。这一环节除各班班委外,还需要辅导员以及科任老师的介入,更显专业性和科学性。以班级贫困生动态信息评定表为基础,进行核查摸底,形成年级贫困生信息评定表,最终上报学校相关主管部门。如学生处或者勤工助学中心。
三、及时跟踪分类处理汇总信息
现今,班里助学金的名额基本都是由学校按照一定的人数比例下放,表面上的分配均匀的表现,但实质上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这会存在有需要的家庭贫困学生没有惠及到的漏洞,没有将助学金下放到最需要的学生手中,那么,对于已经上交助学金申请而没有申请到的学生,学院应该将此类学生情况及时上报校方,对其进行信息筛查和民意调查,并根据最终情况做出名额调整,确保能使最需要的家庭贫困生得到照顾。
及时编辑和统计档案中的各方面信息,并将有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市教育局、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除了家庭贫困生档案库资料外,还应该不定期有针对性的通过调查问卷等相关途径,对贫困学生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力求得到有别于档案库资料的其他有用信息,使相关部门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情况,制定相应政策,更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完成学业。
四、做好学院奖助贷和勤工助学工作
与其他奖学金资助方式相比,助学贷款更具有优势,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助学贷款不具有名额限制,所以具有资助范围广、力度大的优点。从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来看,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不是学生的个人行为,而是在学校的帮助下向国家银行申请的一种资助行为。学生能否按期还款,不仅仅关乎学生的诚信,而且与学生的工作待遇,家庭环境以及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息息相关。要细分国家助学贷款的利益相关方,明确各方的利益诉求与责任目标,构建有序的协同工作机制。从目前资助的现状来看,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困难学生的最好选择,因此国家及高校要尽快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不断扩大经济困难学生贷款的人数和额度。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贷款政策的宣传,做到贫困学生人人皆知,人人熟悉政策和流程,不仅仅只重视贷后管理,更要加强贷前的审核和管理,让国家助学贷款能真正落实到需要贷款的学生手里,切实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学生,让那些有诚信而且愿意用助学贷款渡过难关的同学得到帮助。从而建立完善的助学,贷款信用制度,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良性发展。
勤工助学也是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目前实际困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让学生提前融入和了解社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家庭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技能或诚实劳动获得报酬,既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又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目的。高校作为勤工助学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既要充分地挖掘校内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又要对这些岗位进行审核,既要有走出去的魄力,又要有请进来的思想,不断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在岗位的安排上,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尽量安排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岗位,使学生不仅仅赚取了金钱,从而也锻炼了技能。让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到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工作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同时,我们可以利用高校园区、大学城的有利环境,开设大学生勤工助学园地,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环境优势,使勤工助学由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变,提高勤工助学的含智量。
1.加强建设、专款专用、确保贫困学生真正得到救助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高校应该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规范贫困学生助学管理工作,做到了救助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二是加强救助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救助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每学期举办一次救助专干培训会、一年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努力造就一支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奉公守法、甘于奉献教育救助队伍。三是加强对扶贫助学资金的管理使用。建立了救助资金专门账户,确保各项救助资金专款专用,增强资金的分配透明度,缩短资金拨付周期,使贫困生能够及时得到救助,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益。
2.让学生明白“鱼”与“渔”的区别
拓宽勤工助学渠道,提升学生自助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帮扶经济困难学生提升自助能力。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作为校园经济补助的同时,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一部分同学感受到“自助”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高校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与校外企事业合作的方式,拓展校园内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尽可能满足学生勤工助学的需求。各高校可以在各学院及部处科室设置学生助理岗位,并在校园内面向在校学生招聘各种报纸代理、EMS、申通快递代理等,在扩大勤工助学资金来源的同时,增加了勤工助学岗位,为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
五、做好贫困学生的心理引导工作
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等原因,非常容易在心理上出现亚健康状态。以就业为目标,做好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对于提高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当今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深层挖掘就业给他们带来压力的种种根源,并着力探索有效的解决之道。
1.鼓励学生自强自立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首先拥有的就应该是自强自立,他们已经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将来要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改革和发展的重任。作为高校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育,特别是家庭困难学生,更应该鼓励他们通知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自己的未来。学校帮助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以及勤工助学等都是在帮助家庭困难学生自强自立,要让他们养成诚信意识,懂得劳有所得,传递关爱。
2.关心贫困学生的思想状态
贫困学生的思想一直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家庭困难学生在得到应有的帮助下健康、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不受其他同学的歧视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们很容易会自暴自弃,从而危害同学和他人,那么就算经济资助也不会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也要深入到心理层面,要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帮助其养成坚忍不拔的品格。
3.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重视感恩教育。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得到资助是学校和社会应该给予他们的,有很多学生认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就应该得到资助。所以加强感恩教育的学习,学会感恩,使经济困难学生感激资助者并有志于回报学校和社会的思想,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早日成才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建立“四位一体”动态信息跟踪机制,建立三级动态信息跟踪机制,及时跟踪分类处理汇总信息对贫困生学生信息全面掌握,进而做好学院奖助贷和勤工助学工作,加强自身建设,专款专用,确保贫困学生真正得到救助,同时,让学生明白“鱼”与“渔”的区别,做好贫困学生的心理引导工作,鼓励学生自强自立,学会感恩,从思想上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把家庭贫困生工作的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相结合,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财[2007]8号,[2007-06-26].
[2]钟央文,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认定机制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2).
[3]刘燕杰.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难点和对策[J].考试周刊,2008,(6).
网络组织结构的动态运行机制 篇4
一、组织结构变革的趋势之一就是网络化
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快, 不确定性越来越大, 以控制为核心的官僚组织的弊端逐渐暴露, 强调稳定性、专业性的组织设计原则也受到质疑, 许多企业走向一种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扁平化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周三多教授认为, 网络型组织结构可以说是扁平化结构的一种极端形式。当今时代已进入一个网络经济时代。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中, 企业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接受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组织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 塑造自身的竞争优势, 必须主动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营销等业务合作网络, 有效发挥自身的专长, 与其他组织优势互补。同时,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组织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 形成网络型结构便有了技术支持。网络组织成员之间可以更迅速、准确地沟通信息, 实现快速准确的信息交换, 从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二、网络组织的涵义及特征
对网络组织的含义进行清晰的界定有助于理解其具备的特征, 更有助于研究网络组织的动态管理机制。
1. 网络化组织结构的涵义。
对网络化组织的研究成为近几年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内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 但网络组织的含义仍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各个专家学者都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界定的。周三多教授认为, 动态网络型结构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 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业务合同网, 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型组织形式。李平认为, 第一, 网络组织是一种动态的、边界模糊的新型组织模式;第二, 网络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动态经济环境下, 基于信息技术、企业自身战略发展需要的产物;第三, 网络组织以形成竞争优势、实现网络战略目标为宗旨, 以获得竞争所需资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目的;第四, 网络组织成员之间, 是竞争合作的、复杂的网络关系。潘旭明认为, 网络组织实质上一种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组织, 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罗仲伟认为, 网络组织是以专业化联合的资产、共享的过程控制和共同的集体目标为基本特性的组织管理方式。笔者认为, 网络组织是一种企业以谋求竞争优势为目的, 与其他组织建立的临时性的、合作性的组织。
2. 网络化组织结构的特征。
(1) 网络成员间的合作性。网络组织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形态, 它成立的基础就在于各个成员目的一致, 都是为了抓住某个市场中的机遇或是防御市场中的威胁, 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但他们之间并不像传统组织一样, 用控制和命令来解决问题, 网络组织成员间是一种合作关系, 是在创建共赢的局面, 而不是在进行零和博弈。在运行过程中, 因为还有各自的独立意识的存在, 因此需要协调, 协调包括资源的协调、网络组织成员的协调、企业间战略关系的协调等。协调机制的形成是通过成员间一系列的契约, 建立共同的规则与约束机制来进行的。 (2) 网络组织的结构不确定性。网络组织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 它既包括组织内部通过联合独立单元形成的具有独立法人实体的组织模式, 也包括通过跨边界整合形成的跨组织动态网络, 是超越了法人实体的超组织模式。
三、网络组织的动态运行机制
网络组织的运行基础是合作, 从整体上体现出一种动态的思想。
1. 动态协调机制。
协调是组织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 也是最花费时间、最让管理者费心的工作。协调包括对内协调和对外协调。对于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等组织结构, 协调主要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者作出。但网络组织是靠契约, 通过谈判建立的合作关系, 行政命令不能发挥作用, 因此对于网络组织而言, 网络组织成员间的协调更复杂, 据调查, 60%的联盟最终失败, 协调不顺是其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 组织可以建立团体运作的方式, 强调心理上的网络成员的互信, 而不是职权分工;第二, 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大力借助通信网络等技术, 使网络成员间的沟通更顺畅, 更快速;第三, 组织需要将冲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下, 充分发挥建设性冲突的作用。
2. 动态调整机制。
组织结构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它决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网络型组织结构经过合理的设计并付诸实施之后, 必须随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只有这样, 才能历久弥新, 支持组织顺利地成长和发展, 避免老化与衰亡的命运。进行动态调整的理论依据是企业组织结构动态设计理论, 该理论要研究的是企业组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处于演进期的连续的组织结构调整工作的理论依据与方法体系。在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 对企业已经存在的组织结构进行不断的, 但又不涉及全面组织结构的较小范围内的微调。
因此, 组织必须养成定期进行组织审核的习惯, 也就是在组织还很优秀的时候, 就需要考虑到变化的需要, 对组织自身进行一些微调,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效避免组织结构为了适应变化而不得不做出变革性的举动。
网络型组织结构是基于项目进行管理的, 因此, 要定期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 各个合作成员也是临时的, 还要根据合作情况调整网络组织成员。组织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作的更好开展, 而决不是为重新构建新组织进行的。因此, 应尽可能防止因组织结构调整工作的开展而对正常的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 网络结构动态调整并不违背组织设计的稳定性原则, 它是遵循适应性原则进行调整的, 因为一成不变的组织结构无法适应高度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的环境, 组织结构的动态调整是有计划地、有阶段性的调整。
3. 知识共享机制。
网络组织要进行合作, 其内部的知识共享很重要, 但因为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可能是临时的网络组织, 因此在促进知识共享方面, 网络成员可能会存在顾虑。自身的有价值的知识贡献出去, 其他企业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这些知识会不会存在安全问题, 外溢到组织外部?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建立知识共享机制。第一, 网络成员要建立共同学习的网络文化, 以在合作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网络精神、价值观、相互信任、合作的网络文化为网络成员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交流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二, 制定规则。通过契约或是网络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网络成员。这样从软性的文化及硬性的制度两方面来共同构建良好的知识共享机制, 实现网络知识的创新与发展。
跨国公司税收调控机制的动态研究 篇5
跨国公司税收制度的确定要考虑税收收入目标和税收调节经济目标的协调,妥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般来讲,税收收入目标和调节经济目标是对立统一的,所谓对立就是两目标是不同的概念,而且目标常常排斥。当强调税收收入目标时,如果经济发展落后,税源狭窄,必然加重税收负担,税收对经济的调节可能带来负效应。在发展中国家情况尤为如此,由于发展中国家政府承担更多的职能,需要更多的税收收入,但是经济规模小,要实现收入目标,可能会加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最终抑制经济的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特别要处理好经济增长目标和税收收入目标的关系。在引进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时,东道国政府制定税收政策应坚持经济增长目标优先,兼顾税收收入目标。我国过去十几年来,两目标的关系处理的比较好,由于给予外国直接投资大量的税收优惠,吸收了巨额的外国直接投资,使我国的经济总规模成倍扩大,税源拓宽,尽管税率较低,外资企业的税收收入仍然急剧增加。今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发展经济的需要,在制定跨国公司税收政策时仍然应把引进外资、推动经济增长目标放在首位。
2.跨国公司税法的制定
跨国公司税法的制定是跨国公司税收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跨国公司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具体化。跨国公司是在主权国家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跨国公司课税涉及到主权国家的利益,跨国公司税收调节是代表国家主权,因此跨国公司税收法律应有更高的权威性,跨国公司税法应由主权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颁布,这是国际比较普遍通行的办法。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实行法制时间很长,立法思想比较成熟、立法程序严格、立法水平高、立法范本科学,因此跨国公司税收立法非常严密,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确保了西方国家具有高质量的跨国公司税收法律、法规体系,为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高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强化了跨国公司税收政策的全面实施。
我国改革开放来,立法制度逐步完善,税收立法也取得成绩,跨国公司税收立法日益成熟,但是我国跨国公司税收法律只有少数是由全国人大颁布,绝大多数是国务院颁布的条例以及部门和地方规章,权威性不强,不利于维护跨国公司利益,也和国际惯例不相适应。随着加入WTO的需要以及各类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提高我国跨国公司税收立法的层次非常重要。对过滥、过杂的跨国公司税收法规、规定应尽快清理整顿,建立适合新形势的层次高、简洁明了、统一、科学和国际惯例靠拢的跨国公司税收法律体系,确保跨国公司课税活动的高效运行,确保跨国公司税收调控高效率。在立法过程中,要按照《立法法》的规定,严格立法程序、进行科学论证、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制定出和国际惯例接轨的跨国公司税收法律体系。
3.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
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是把税收法律由条文变为现实的执行和操作过程,是税收调控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在税收征收管理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税收征收管理活动包括征收过程和管理过程两个阶段。在征收阶段,税务部门根据税法规定,采用专门的方法,通过确定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等指标,最后计算出税金,将税金上交国库,实现税收收入目标。这个过程也是税收调控的实施阶段,在课税过程中,跨国公司、母国、东道国的物质利益发生重新分配,跨国公司会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改变其行为,体现了税收调节经济职能。如果缺失这一阶段或这一阶段未严格按税法规定执行,税收收入目标可能达不到预期规模,税收调控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税收管理过程主要是税收管理主体对客体规定了一系列的纳税程序、税金计算、税务稽查、违章处理等有关纳税事宜,是税收收入足额入库的保证,也是税收调控职能发挥的保证。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来规范征税过程和管理过程,保证税收制度的准确实施,保证税收调节经济目的的实现。
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还要涉及到跨国公司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协调,许多国家制定了具体的合作办法。比如国际税收协定规定了签约方有相互提供税收情报、进行信息交流、共同防止跨国公司偷漏税的义务,也规定防止滥用税收协定的有关条款;欧盟订有《相互援助指令》和《税务相互协助公约》;OECD制定有《OECD同期稽查协议范本》等等。这些都规定了税收征收管理的国际协作,强化了对跨国公司的税收管理,保证了跨国公司税收调控预期目标的实现。我国这方面比较滞后,应加快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的国际合作步伐。
4.跨国公司税收司法
跨国公司税收司法是指拥有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审理判决有关涉及跨国公司的税务纠纷案件和税收犯罪案件的活动,跨国公司税收司法主要包括税收行政诉讼和税收刑事诉讼。税收行政诉讼其程序为原告人的起诉、法院受理、案件审理、判决、执行。税收刑事诉讼司法程序包括税务机关将违法案件移送检察院,检察院受理后,予以立案,并为提起公诉作准备,检察院经过审查,对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公诉、立案审判。税收司法对违反税收法律的犯罪分子予以惩处,对有争议案件进行解决,保证跨国公司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是跨国公司税收征收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实现国家跨国公司税收政策的保证。跨国公司税收司法还要求有关国家间按照国际法的规定密切配合,在有关跨国公司案件取证、拘捕、审判等活动中予以通力的合作。由于许多国家在法律体系方面存在着差异,对跨国公司税收案件的处理还需要有关国家进行具体的协调,尽可能在法律框架内,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税收利益关系,使违法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二、跨国公司税收调控机制本质运动形态――收益的变动
跨国公司税收调控机制本质运动主要是指通过课税变动母国与跨国公司、东道国与跨国公司以及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亦即变动跨国公司、东道国、母国的收益。收益变动包括以下内容:
1.商品税税负变化对收益变动的影响
商品税税负变动对收益变动的影响可通过商品税负担的最终归宿来分析。许多学者对商品税的归宿进行了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在局部均衡分析中,得出了商品税的归宿由课税商品的供需曲线的相对弹性而定,在需求曲线固定的情况下,供给曲线越缺乏弹性,商品生产者税负越重;在供给曲线固定的情况下,需求曲线越缺乏弹性,商品的消费者税负越重。通过一般均衡分析发现税收由生产者负担,生产者所得降低,收益下降;一般来讲,税率越高、税负越重,收益下降幅度越大。以上说明,对跨国公司课征商品税,会影响跨国公司的收益,进而影响跨国公司的行为。
跨国公司商品税负担是如何使收益变动的呢?由于商品税与边际成本之间具有相关性(原因是边际成本与固定成本无关,只与可变成本有关,而可变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也是递增的;由于商品税与生产量成正比,因此商品税与边际成本正相关),这就决定了商品税具有通过与价格机制的相互作用引起收益变动的功能。对跨国公司征收商品税,跨国公司的边际成本会三升,如果存在产品的市场价格上升,那么会发生替代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改变,在存货不变的情况下,会影响跨国公司销售量,最终跨国公司收益发生变动。如果价格不变,跨国公司商品税负
将增加边际成本,直接降低企业利润,导致收益下降。至于收益变动的幅度取决于税率的高低、市场的供求情况以及产品的供求弹性等因素。
2.所得税税负变化对收益变动的影响
所得税税负变动对收益变动的`影响可以通过分析公司所得税税负的最终归宿来确定。由于公司所得税课征的对象是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公司,而不是某一产业的公司,所以必须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法来分析公司所得税的归宿。许多学者(比如ArnoldCHarberger,美国)通过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在所有情况下,公司几乎负担了全部的公司所得税。因此征收公司所得税必然降低公司收益,公司所得税税率越高,税负越重,收益下降幅度越大。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许多公司具有相当程度的垄断,可以轻易抬高价格,将部分税负向消费者转移。但是无论何种观点,公司所得税导致的税负必定影响公司的收益,这是确信无疑的,只不过会计利润小于税法固定的应纳税所得,会产生以后期间增加所得税费用的情况。
举例分析:
某企业1994年12月购置设备一台,价值180万元,按税法规定该设备使用年限为6年,企业经税务机关批准采用加速折旧,折旧年限为3年,第四年起不再提折旧。加上该企业1995年-每年的所得税税前利润总额均为1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
该企业就存在时间性差异的问题。按税法规定每年计提折旧额30万元(不计算残值),而按加速折旧每年计提折旧额60万元,每年的时间性差异为30万元。
按应付税款计算:1995年-每年应交所得税42.9万元[(100+30)×33%],每年所得税费用为42.9万元,每年净利润为57.1万元;-20每年应交所得税23.1万元[(100-30)×33%],每年所得税费用为23.1万元,每年净利润为76.9万元。
按纳税影响会计法:1995年―19每年应交所得税42.9万元,递延税款9.9万元,每年所得税费用为33万元,每年净利润为67万元;19―年每年应交所得税23.1万元,每年所得税费用为33万元,每年净利润为67万元。
实例说明,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的金额是不同的,直接影响当期净利润的数额。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人员应该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合理筹划和安排来节省所得税费用,以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作为税务人员,代表国家执法,应该认真稽核企业所得税,掌握企业在调整纳税时的方法,防止不合理的调整造成税款的流失。
在实践中,对时间性差异的处理方法又具体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主要区别是在对递延税款是否随国家税率变动而进行调整。因此,在审核企业应交税金时也要注意。
公司负担的所得税负如何使收益发生变动呢?所得税与产品边际成本无关决定了跨国所得课税机制具有通过它与利润或所得函数关系形成利益导向,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产生直接影响。由于跨国公司所得税与产品边际成本不相关,因此跨国公司所得税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在涉外税收协调体系的制约下,跨国公司所得税税负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收益率的变动,进而影响纳税人经济行为的变动。
3.国际税收协调对收益变动的影响
国际税收协调是指跨国公司母国和东道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使跨国公司税负适度、免除国际重复课税、制裁国际偷漏税、消除恶性税务竞争,在承认各国税务管辖权的情况下,通过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签定多边或双边税收协定,确保母国和东道国税收利益公平,确保跨国公司税收负担合理,投资收益稳定增长。国际税收协调主要是通过签定多边和单边税收协定来实现。国际税收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税收管辖权的国际协调。由于经济发达国家更多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居民税收管辖权,发展中国家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倾向于实行地域管辖权为主,要避免重复课税,必须通过税收豁免、税收饶让、税收抵免等多种手段进行协调。二是转让定价的国际协调。由于各国税制的差异、税负的差异,跨国公司往往利用其全球网络的优势,通过产品定价权转移税基,达到避税目的,损害东道国的利益,这就需要有关国家共同协调,消除这一问题。三是税收优惠的协调,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东道国给予跨国公司的税收优惠,母国应给予全部或部分抵扣,确保跨国公司有较高的收益,实现东道国税收调控目的;其次,许多国家为了引进外资,争相降低税负,展开税务竞争,对经济和税收收入带来负效应。所以,国家间非常有必要进行国际协调,来消除负效应。四是税收征管的协调,包括交换税收情报、建立征管协作机制、跨国税务审计、派驻税务官员等。
【参考文献】
[1] 彼德・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 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动态机制 篇6
关键词:检察业务;动态化管理;机制内涵;解析途径;细化分析
检察机关管制体制的存在价值,就是竭尽全力稳固与提升机构主体业务疏导潜质,这是严格司法理念得以长期贯彻的必要保障。经过长期实践经验挖掘,检察业务管理开始逐渐转化成为以条线考核作为支撑依托的操作模式,这对于加强上下级交流实效,稳固现场指导地位来讲大有裨益,使得异质化工作内容开始慢慢靠拢并融合成为整体。
一、检察业务动态管理机制的内涵
检察业务动态管理机制研究从内涵来分析是将现代管理学的先进理念和科学规律运用于检察业务管理,使检察业务管理对检察职权的行使发挥宏观的保障作用。检察业务动态管理机制的形成也必然要借鉴现代管理学普遍发生作用的某些管理学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合理地运用于检察业务动态管理机制。
检察业务动态管理机制是以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实现管理主体对客体进行有效管理的现代检察业务管理运行机制。具体而言,检察业务动态管理机制,就是指在检察长的领导下,根据诉讼规律,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将检察机关的业务活动纳入统一的管理系统之中,并通过建立系统的办案制度和机制以及科学的考核,整合检察业务各项资源。理顺和协调各种关系,并实施有效的激励,促使和保证各级检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制约,提高法律监督的质量和效率,确保规范、公正执法。
如果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理解,检察业务管理就是将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引入检察工作之中。检察业务管理活动是检察业务管理主体见之于检察业务管理客体的活动。
检察业务管理主体即检察业务管理活动的承担者,是指具有一定检察专门知识及能力,拥有相应决策、指挥及监督技能的组织、机构或个人。与其他管理主体相似,检察业务管理主体应由检察机关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和信息系统构成,在运行中表现为决策系统制订规定和计划,执行系统执行计划,监督系统进行监督,信息系统进行沟通反馈的运行机制。
检察业务管理客体,即由检察业务管理主体所调整的法律监督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各种职能运行的各种关系。在运行中表现为检察工作整体或职能运行整体的某种状态。基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需要,检察业务管理客体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内容广泛性。检察业务活动中的各项职能活动随着立法和工作发展变化而不断有新的内容。其中的业务关键环节和重点也会随之变化。二是客观实在性。根据管理的内容。依据管理客观本身的规律设定的定性定量标准进行考核评估的客观过程。三是整体性。检察业务管理是突出重点和业务中的关键环节,按照统一标准全面系统进行管理活动。
二、检察机关管理体系现状
检察机关长期坚持的条线验证手法能够全面体现不同等级之间的交流功效,使得系统工作衔接得更加紧凑。但是在这种固化模式下,实际参与验证的业务部门,其业绩实力也是依靠条线排名获取,为了迎合阶段考核需求标准,基层院工作整体性和协调性不免产生削弱反应。这是因为,不同条线考核标准都对应着相关部门规划成果,一旦任何职务处理不当都将造成结构平衡性能失调现象。例如:侦查过程中如若监督部门追捕行动过多,公诉部门追诉数量必然减少;再就是过分崇拜数量化标准在检察业务考核中的支撑功效,使得异质化工作内容一并转化成为分值数据,造成工作难易程度的混杂迹象。涉及检察机关业务规划环节中衍生的各类隐患状况主要包括:
因为现下大部分检察业务管理工作已经失去对应的机构监督活力,造成案件核心规划实力溃散,管理专业能度必然降低。特别是在管理机构专业能力极度缺乏状态下,案件部门负责人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在利益结果的全面追求下造成系统工作稳定性的缺失。现下特定案件质量规划活动中,大部分事后监督人员会忽视一些重要环节,类似侦查线索客观评估以及公安机关撤案行为等。特别是在考核标准功效产生滞后反应之后,尽管检察业务范围产生扩大变化,但是特定业务分值统计实力丧失,考核工作也产生大量盲点,此时动态与静态考核矛盾冲突再次加剧。
三、检察业务动态化管理机制的细化措施分析
1.创建检察业务动态管理体系架构
检察业务动态管理机制的建设工作,需要研究人员将注意力投射在管理学原理内涵之上,并从中拓展出相对独立、专业的管制机构,确保相关行政职能能够得到全面性落实。此类职能单位作为最高决策中心,需要及时向委员会报告阶段实况信息,同时掌管控申、民行检察等案件信息的整合职务,整个工作应该要与执法部门做好事先沟通,这样关于四通八达的矩阵管理格式就顺利呈现出来。这样,涉及细化业务管制、监督、验证活动都将得到有机整合,将过往松散独立办公习惯扼制,包括控告申诉等所有应急案件都交由检察机构实现统一规划并直接向检察领导负责,相信法律监督效率会因此得到同步提升。
2.加强检察院内部动态管理实效
这是完善检察业务动态规范机制的必要途径,设计主体需要依照院实体管制范围进行动态验证,按照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等设定等级指标,同时科学评估检察业务整体和谐状态,将职能行使绩效作为工作重点内容,使得法律监督范围和办案质量产生好转。主要控制手段就是在不同等级院内建立专属考核指标,使得业务交错过程中不会衍生过多混乱认知结果,上级也可轻松审查指标阶段完成状况。这此种管理考核模式下,各业务条线即从业务考核中分离出来,只承担业务指导职能,管理考核职能由检察业务管理部门来行使。
四、结语
关于建立动态教师考评机制的设想 篇7
医学院校教学的整体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培养目标的确定, 课程体系的建立, 教学计划的实施, 教学效果的评估, 到合格学生的毕业, 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和培养工作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完成的。因此必须根据这种变化不断对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我校以往的教师考评机制基本上是建立在静态流程的基础上, 考评指标相对固定, 考评方式一成不变, 考评结果没有及时反馈, 从而大大影响了考评的科学性、公正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应该进行改进。本文所谈之动态教师考评机制, 就是依据动态教学过程的客观事实, 注意并考虑到各教学环节的动态变化, 在现行考评机制的基础上, 对其作出适当的、客观的改进和完善, 力求给出一个动态考评机制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 仅供参考。
1 动态考评机制的运作模式及基本构想
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程序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P (计划, Plan) 阶段。即根据社会需要确定学生培养目标。具体工作是:进行社会调研, 明确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制定培养大纲;设计课程体系;制定培养计划和方案、以及完成培养目标的措施和方法。除上述工作内容外, 还需分析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这是计划阶段。
第二阶段为D (执行, Do) 阶段。即按照P阶段所制定的计划、方案和措施实施教学工作。这是执行阶段。
第三阶段为C (检查, Check) 阶段。即对照P阶段的计划、方案和措施, 及D阶段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对比检查、评价, 及时发现和总结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这是检查阶段。
第四阶段为A (改进处理, Action) 阶段。即根据检查结果对前三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来。对前三个阶段的工作、计划、方案进行修正, 巩固成绩, 改正不足。并将分析、总结的结果反馈到P阶段去, 在改进后的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循环。这是总结阶段。
上述四个阶段的工作相互交叉, 环环相套:前一阶段的工作结果既是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而第四阶段 (A阶段) 的总结会被及时反馈给第一阶段 (P阶段) , 以便迅速的对计划工作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各阶段的工作被有机地连在一起, 彼此协同, 相互促进, 学校整体的教学过程就是在这种循环模式中, 像滚动的车轮一样不断向前推进。图1为PDCA循环模式示意图。
由PDCA的组成和其循环运作模式可见:广义的讲, 学校各个与教学有关的环节和部门都可以纳入到考评体系之中;狭义的说, 目前所说的教师考评机制正处于学校整体教学过程中的C阶段, 即教学检查阶段。可以仿照PDCA循环模式, 将第三阶段 (C阶段) ———即目前的教学检查和教师考评阶段———分解成一个小的PDCA模式。可做下列分解: (1) P阶段。根据教学大纲和计划实施方案, 确定教师考核指标、考核依据和考核办法。 (2) D阶段。实施P阶段的计划和方案, 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 (3) C阶段。对D阶段的考核结果进行检查。 (4) A阶段。对C阶段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巩固成绩, 并将经验和不足及时反馈到P阶段, 以便迅速做出科学、客观、合理、可行的改进。进入下一个更高层次的循环。
如此循环罔替, 就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 不断对教师考评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和提高。这种完善和提高是没有止境的, 并且可以适应各种变化的需要, 根据新的要求做出适时、准确的反应。从而将教师考评机制建立在公正、客观的基础上, 达到不断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2 动态考评机制中P、D、C、A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子系统的基本构成
2.1 P阶段工作子系统的基本构成
该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考核依据, 确定并构建考核指标体系, 制定考核办法和评判标准。
考核的依据应该包含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学校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以及为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而制定的各种规范和要求, 这是教师考评制度合理、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构建考核的指标体系。这是该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一般来讲, 这个指标体系是十分庞大而复杂的。从考核指标的性质划分, 可以将指标体系分为定性指标体系和定量指标体系;从考核的内容来分, 可以分为教学效果考核指标体系和科研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从考核范围看, 可以包括教学成效、师德师风、科研成果、团结协作、工作业绩、工作量、教案准备情况以及授课效果等内容。
考核指标体系是一个庞杂的子系统。其中的各类指标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必须科学、合理地设置。既要考虑各指标间的相互联系, 又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排它性和唯一性。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应该是既能全面覆盖考核的方方面面, 又不会造成指标之间的重复和相互矛盾, 并且能够根据指标的完成情况对实际工作成效做出正确、真实的判断。目前科研类指标的制定相对比较明确, 例如:发表论文的篇数, 收录论文的期刊等级, 科研到款金额, 指导研究生的人数及研究生论文成果等等, 这些硬性指标是容易进行考核评价的。但教学考核指标的确定就远没有这么简单了。值得强调的是, 教学效果的好与差, 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感觉, 所以建议将学生评教成绩赋予较高的权重。另外, 根据医学生教学、培养的特点 (相对于其它专业的本科专业的学生, 多一学年的临床教学) , 应该适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效果的考评。
考核办法及评判标准的制定。从对被考核对象做出考核的主体来划分, 可以分为教师自评、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督导专家评教、内部评教和外部评教等等, 方法不一而足。一般情况下, 各高校都倾向于采用综合考核的办法, 即各种考核办法并用, 但有所侧重。在考核办法及评判标准的制定工作中, 要注重它的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公正性。其中考核的公正性尤为重要, 是影响考核评价机制能否成功运作的关键, 稍有疏忽, 不但起不到通过考评促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反而可能会伤害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2 D阶段工作子系统的基本构成
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实施P阶段制定的各种计划和方案, 即对教师实施考评。这是一项繁杂的工作, 并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强调学校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 要求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对考评工作的全程进行实时监控, 以便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加以及时解决。这一阶段不仅是在对教师进行考评, 同时也是对学校各部门间的组织、协调、配合及工作效率的一个实战检验, 不但可以保证考评工作高效、顺畅的进行, 也可以在这项工作中发现各职能部门日常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 促进各部门工作的改进。因此建议:将考评过程的各个环节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也纳入该阶段的工作计划中, 形成一个包含有校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等内容的子系统。
2.3 C阶段工作子系统的基本构成
该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照P阶段的计划、方案和措施, 对D阶段的工作进行检查。首先要对检查的项目、内容和办法作出实际可行的计划, 而这个计划本身就构成了该阶段工作的子系统。应该包括各类检查表格的设计、确定和填写, 以及其它非表格类检查结果的记录, 教师对考评方法和内容的意见反馈等等。该阶段工作的认真、细致与否不仅影响到检查工作本身的成效, 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下一个阶段总结和改进工作的成败, 细致、认真、符合客观事实的检查工作, 是对前阶段工作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 也是改进整个考评工作的新的立足点。
2.4 A阶段工作子系统的基本构成
该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C阶段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巩固成绩, 发现问题, 并对整个考评体系的运作效果做出评价, 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将工作结果反馈到第一阶段 (P阶段) , 开始新一轮的、经过改进后的、更高一级的PDCA循环。
目前对各种数字类指标的数理分析方法很多, 可供选择;而非数字类指标的分析处理仍然伸缩性较大, 但各种非数字类体系的评价方法还是有许多资料可查的, 可以借鉴。总之, 评估子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评价体系, 它的建立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自行建立。
3 动态考核机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3.1 一般性问题
暂时抛开作者所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特殊性不谈, 任何高校教师考评体系都面临着一些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 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的成效。这些问题主要如下。
客观公正性。客观公正是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石。只有做到客观公正, 教师考核评价结果和机制本身才能使人信服, 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而这种客观公正性主要表现在考评工作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上。作者所在高校的考核评价工作的透明度在逐年增加, 但还存在着不足。目前各级组织在考核过程中, 一般都非常小心谨慎, 惟恐泄漏“秘密”, 造成不良影响。严谨和认真、细致对于考评工作来说是必要的, 但过度的“保密”很容易在广大教师中造成考核不够公开的不良印象, 影响他们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从本文PDCA循环动态考评机制的运作原理可以看出, 动态教师考评机制是一种全员参加、全面考核、全过程监控的评价模式, 只有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 才可能使这个机制不断地得到完善和进步。因此该机制的有效运作有赖于考评的客观公正性。为做到这一点, 提高考评的透明度, 建议采取答辩、评审现场公开、网上评审等多种方法和措施, 大力发扬民主精神, 提高广大教师公平参与的信心。另外, 由于考评结果直接涉及到教师个人的现实利益, 因此还需加大监督力度, 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就是用全面的、客观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 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这正是PDCA动态考评模式的基本思想。教师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多环节的、相对漫长、复杂的过程, 其工作成绩是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里日积月累形成的, 而非一朝一夕的产物, 因此, 仅仅依靠一、两次的单项考核评价, 是不可能真实反映其工作的整体成效的, 必然会导致考评价结果与教师实际工作表现的较大偏差。综合评价, 就是对教师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把握教师的发展倾向和发展需求, 克服评价过程中的晕轮效应、趋同效应等因素引起的各种偏差。
区别个体差异。考评工作要注重区别教师的个体差异。首先, 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 因此考评标准也应有所不同;其次, 每个教师在个性心理、职业素养、教学风格、交往类型和工作背景等方面也都存在较大差异。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应该承认并重视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 而不是回避或漠视它。因此, 考评机制应根据这种个体差异, 确立个性化、人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以及选择与其相适应的评价方法, 有针对性地对每位教师提出与其相适应的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修计划等等。这是PDCA动态循环考评模式构建、运行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 发挥他们的特长, 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 使动态考核模式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反馈评价。这是PDCA动态考评模式核心内容———只有完成A阶段工作的结果向P阶段适时的、富有针对性的反馈, 才能对以前的考评工作做出饶有成效的改进, 确保下一个循环在更高、更进步的层次上动态运作。这一步使得整个工作环节首尾相接, 没有它这条动态链条就会断裂。假若没有这一步, 那么这个动态系统就动不起来, 整个系统就无法运作。如果这一步的工作是打了折扣的, 那么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这一步是系统运作的关键, 因为没有信息反馈, 就不可能做出调整和改进, 而错误的反馈信息, 更会让系统做出错误的反应, 因此这一步的工作质量决定了系统运作的效率。另外, 反馈评价还含有由被评价人周围与被评价者有密切关系的多人共同完成评价的方法, 即前面所说的同行评价。这个“同行”, 在医学教育领域里, 通常是指学校管理者、学生、教师及同事等等。反馈评价的实施方法, 通常是:被评价者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 然后由教学管理者将其他相关人员对其作出的评价与其自我评价进行对比, 并将比较结果反馈给被评价者, 以帮助被评价者找出自己的不足, 提高业务水平。
3.2 特殊性问题
医学院校教学有许多不同于其它专业院校的特点, 其主要区别在于:医学生要接受一个学年的临床实践教学。另外, 医学专业与许多的工科专业不同, 医学生面临的工作对象是人。
目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医学模式已从以前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在新的医学模式下, 要求医学生不仅要学习临床专业知识技能, 培养良好的医疗习惯, 锻炼临床思维能力, 还要学习医学伦理学等相关内容, 学习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注重健康教育, 以取得患者信任,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使医疗过程最终得以顺利进行。为此, 医学教育也相应作出了较大的改变, 对医学院校教师的考核评价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革新。现代社会对医生的要求, 迫使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传递人文关怀, 向学生灌输新的医学模式理念。作者所在高校地处政治、经济、科技、法制都相对比较发达的上海地区, 一般患者都具有较强的维权意识和经济、法制观念, 所以临床人文交流在治疗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因而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应该着重培养的教学内容。在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时应该做到临床治疗效果与人文交流并重。建议将与患者的沟通和相应的心里治疗列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4 总结
医学院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医生, 而合格医生的概念, 是随着医学概念本身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扩展而变化的。目前, 医学已经进入到“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 医学教育当然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 从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先进可行的考评、激励、奖惩制度是促进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提升的有效机制。它能使教师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应该努力的方向、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广大教师求知成才的热情, 并由此来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从业水平, 从而推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进步。本文所谈之动态考核机制具有以下特点。
动态考核机制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兼有运作简单, 易于操作的特点。只需对考评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划分、重组、编排、并加入反馈机制, 就可以运作, 无需对目前静态考核机制做出太大改动。因为它是一个具有自我完善和自行优化功能的动态机制, 所以初始起点既可以高, 也可以低。
任何具有可实际操作意义的工作都需要一个可供操作的平台。因此, 怎样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考评体系的操作平台, 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项基础工作。动态考核机制就是这样的一个操作平台, 它使得有关考核的各项操作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顺利的完成。而且像电脑操作平台一样, 也可以在操作过程中, 通过人们努力得到不断的完善。
广义地讲, PDCA循环既是一种思维逻辑, 也是一种工作手段和方法。因此, 该动态机制和循环运作模式, 可以应用到教学、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阐述的那样, 实际上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都可以纳入到这个动态模型中去:既可以从学校整体工作出发, 设计、建立一个更大的PDCA动态考核体系, 将全校各部门的工作全部纳入到逐个考核体系中, 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全面进步;也可以分部门、分专业地, 如同本文所做的那样, 建立一些小范围、小规模的PDCA循环系统。这与PDCA循化理论的本质正好相吻合———要求全员参加。
教师如同蜡烛———燃尽了自己, 照亮了别人。教师职业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和牺牲精神的职业:伟大而又平凡, 神圣而又琐碎, 高尚而又普通。单凭一个先进的考评机制的建立还不足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内在的积极性, 除了配之以与考评机制配套的各种激励机制、奖惩机制、各项管理机制之外, 还需加强爱岗敬业的教育和熏陶。唯有如此, 才能从内心中激发出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
总之, 动态考核机制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 其中包含了若干子系统及它们各自间的有机连接, 这里只是给出了一个机制的雏形和运作的梗概, 尚有许多繁杂的工作需要广大教职员工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 共同完成。作者所在高校现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已运行多年, 并在运行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虽然在运行过程中, 它也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了一些动态机制的观念, 但它本质上还是属于静态机制, 仍然无人明确地认识到应该把它上升到动态机制的必要性。与我校的广大教职员工一样, 作为一名教师, 本着对医学教育的忠诚和热爱, 对教育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对广大患者的同情和关切, 也有一种迫切希望快速提升我校整体教学、科研水平的愿望。因此不惜犯难, 提出以上建议,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与大家一起共同推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Baldwin C, Chandran L, Gusic M.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the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of medical school faculty:priming a national conversation[J].Teach Learn Med, 2011, 23 (3) :285-297.
动态机制 篇8
关键词:校园,新兴媒体,动态监管
手机彩信、网络电视、网络广播、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 从弱小到壮大, 从边缘到主流, 成为构建我国新闻传播格局的一股极为重要的力量, 正迅速成为信息传播新渠道, 新兴媒体异军突起,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 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3年1月19日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12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5.64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 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 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较上年底提升了六个百分点, 达到54.7%。相当一部分用户访问和发送微博的行为发生在手机终端上, 截至2012年底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 即高达65.6%的微博用户使用手机终端访问微博。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昭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新兴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与之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其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刻, 特别是对世界观正在形成、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明显。河北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对河北省委宣传部、信息产业厅、文化厅等部门以及河北省10所大专院校的1200名大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的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1]。如表1、表2所示。因此, 研究新兴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探索加强新兴媒体动态监管使其更好发挥对大学生思想积极引导作用的对策, 已成为政府、媒体行业及高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1 新兴媒体的传播特点
1.1 数字化。
这是新兴媒体传播技术的关键所在和重要特征。信息的数字化, 使原来存在于不同介质载体中的信息统一为磁介质载体, 使原来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存在的信息统一为数字信息。数字信息可以被计算机识别并大量处理, 可以在不同媒介之间通用, 可以进行海量化存储、无损化复制、网络化传播, 为信息的方便检索与广泛传播奠定基础。
1.2 交互性。
新兴媒体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传者→受众”的单向传输, 媒体主动发布信息, 受众被动接受信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新兴媒体, 传播通道是一个无限大的循环网络。在这个网络中, 各类媒体相互之间, 媒体和受众之间, 都能超时空的开放性的进行交流和互动。新兴媒体把传统媒体点对点的各自隔离传播和点对面的单向大众传播, 变成了点对点的、人对人的普遍传播。这种传播以小见大, 是任何传统媒体都不可比拟的。新兴媒体使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新兴媒体的特殊介质, 如论坛、“微博”等, 向社会发布信息, 表达观点, 使他们拥有了受众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这一特性满足了民众的表达权需求, 主动性和积极性被空前的调动起来。
1.3 即时性。
新媒体传播过程大为简化, 它可以随时更新内容, 随即让受众看到, 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差。网络媒体的时效性达到了即时, 甚至实时传播。例如, 温州动车脱轨事故后4分钟, 网络便第一时间发出了事故的信息。这一特性对于新媒体管理人或所有人来说, 利用新媒体传播的行为蔓延快且难以控制。
1.4 发布主体的开放性、个性化。
新兴媒体让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 都有比较严格的准入“门槛”, 而新媒体让每一位民众不论年龄、党派、地位等, 无条件地成为了记者、编辑, 发布信息、发表言论无需经过任何审查。不仅如此, 民众的身份也是隐匿、虚拟的, 署名既可以真实, 也可以虚构, 使得每一个人通过论坛、微博等新的传播方式, 可以个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这种开放性、个性化特征, 使信息发布主体没有顾忌, 少了约束, 能够放心大胆地表达个人意愿, 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息, 影响他人的快感, 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 为管理带来困难, 也为受众的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5 超媒体性。
传统媒体的表达方式是线性的, 也是单一性的。这种表达模式不符合人们多维的、发散的思维模式。而新兴媒体注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它模拟人类的思维态势, 依靠数字技术, 对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融合,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用户通过点击不同的按钮获得相关的文本、声音、影像信息。满足了各种类型的人的需求, 使得有各种习惯的人都参与进来, 同时信息发布源更加广泛[2]。
2 新兴媒体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新兴媒体监督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和监督保障机制。
由于新媒体信息具有可操纵性、非理性, 所以需要建立对不负责任者的约束机制和责任机制, 以防新媒体成为形态各异的利益集团影响和控制民意的便利工具, 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
2.2 不适当的新兴媒体监督可能会妨碍司法公正。
毋庸置疑, 新兴媒体监督在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中功不可没。但是, 一旦其监督的功能被不恰当地运用, 就极易蜕变成为“媒体审判”, 势必就会影响到司法公正的价值追求。
2.3 部分监督主体的自律性缺乏。
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行政问责主体, 相对于目前立法、行政、司法等常规的监督手段而言, 新闻媒体监督是一种非常规的手段。“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前提是自律, 自律都做不到岂能“律他”。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以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组成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新闻媒体网络的信息传播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影响着广大群众对事实的认识和评价。
3 新兴媒体动态监管机制的建立
3.1 建立新闻发布机制, 把握舆论主动权。
利用网络阵地, 精心打造一支专门从事新闻发布的队伍, 站在专业化的角度牢牢把握舆论导向,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在特殊情况、特殊事件发生时, 高校宣传部门要首先抢占先机, 提前介入, 积极沟通, 揭示真相, 阳光运作。充分发挥专家的职业素养和危机处理技巧, 引导媒体和网络舆情朝着有利于学校公共关系的方向发展。
3.2 建立论坛交流机制, 促进师生相互信任。
网络舆论传播发展的衍生性决定了网络舆论在传播过程路径不确定并经常进行转换。网络论坛、校园BBS、博客是大学生发表个人意见、观点和看法的重要平台。论坛交流机制的建立使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转换成为人机界面的间接交流, 由一对一的个别交流变换成为开放性的公开发布。高校的辅导员可以在学生工作中积极运用论坛作为交流的媒介[3]。如在论坛中定期发布一些就业信息、教学资源、考研信息等资料。这种多主体交互式沟通克服了传统思想教育的单向型弊端。论坛为学生和教职员工就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也能提供一个在网上进行沟通交流的、便捷的、互动的窗口。在网络所构建的这样一个交互式平台上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出来并使其认知方式受到一定的影响, 大大提高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4]。
3.3 建立队伍建设机制, 强化舆论引导能力。
新兴媒体作用发挥得好坏, 工作队伍是关键, 提高新兴媒体工作人员的素质, 已成为当前政府和传媒业的迫切任务。首先, 提高其政治思想水平, 使其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明辨是非能力, 从而真正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的使命。其次, 提高其业务能力, 使其拥有制作内容健康、技术含量高、形式活泼的作品的能力。第三, 提高其自律意识。第四, 尽快推行准入和考评制度, 使不具备过硬素质的人员不能从事新兴媒体的工作, 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和资源优势, 注重吸纳、培养高水平的理论和管理人才, 高素质的网络评论人才, 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利用这些人才, 可以创建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 搭建学校与师生沟通互动的平台。
3.4 建立预警防范机制, 提升舆论引导科学化水平。
高校要借助自身的网络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对大学生关注的学校公共问题实行信息收集和趋势分析及后果研判, 从而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3.5 建立信息收集机制, 掌握舆情动态。
通过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机制, 注意把从各个方面获得的零散、孤立的网络信息分门别类, 提取有用的信息, 分别进行加工处理, 将原始信息变成便于观察、分析、传输的形式。在对网络、手机、微博等舆情信息进行科学处理的基础上, 分类别、分对象、分轻重缓急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反馈, 防止个体不良情绪发展为群体不良情绪, 防止群体不良情绪演变为不可控制的群体突发事件。要透过若干群体信息预见一定时期可能产生的群体思想动态, 通过对媒体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 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 预测发展趋势,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 从而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俊华, 杨凤勇, 宋杉岐, 宋宏伟.新兴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Vol.33 (2) .
[2]董志江.谈大众传媒下的当代体育传播[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30)
[3]李香, 向忠安.互联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内江科技, 2012 (10) .
动态机制 篇9
一、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意义
2010年, 教育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明确指出:“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 改革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2011年11月, 教育部向社会发布信息, 我国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 健全专业动态调整、预警和退出机制, 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 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近几年, 山西省、湖北省等省份出台专门文件, 要求省内高校加快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提升高校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1.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解决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弊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大多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而来, 因此专业建设基础还比较薄弱。从整体上看, 专业设置滞后、专业定位不准、专业内涵不深等问题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1]。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有助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 从调整专业设置、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入手, 动态解决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培优汰劣, 始终保持专业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2.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构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是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在专业与产业二者的关系上, 专业服务于产业, 同时对产业又具有引领作用。通过建立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既可以使高职院校的专业紧密契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 又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智力溢出和产业带动转型效应, 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转变, 从而使高职院校的专业与区域经济的产业之间良性互动、协同发展。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讲, 职业教育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紧紧跟上产业振兴、调整、升级、发展的步伐,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 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 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2]。
3.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调查数据表明, 我国现阶段一、二、三产业中都存在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 而且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等结构性人才短缺现象较为突出。就业人才市场呈现技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两难局面:一方面, 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用工贵、技工荒;另一方面, 大学生就业难, 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不高。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大学生人才的总量过剩, 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协调而导致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从国际经验来看, 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 当大学毕业生遭遇类似就业危机时, 往往采取相应措施调整专业设置, 从而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持。
二、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作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 高职教育的生命力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对接上。当前, 我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区域产业对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3]。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 应坚持适应性原则, 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增强专业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 提高学校专业与行业产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2.前瞻性原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周期一般为3年, 人才培养相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来讲, 始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 高职院校务必在坚持稳定性的前提下, 充分分析市场变化, 增强专业调整的前瞻性, 超前部署符合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专业。前瞻性原则一方面有利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方向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规划相协调, 使培养出的人才在数量、品质、规格上既能满足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又能为未来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预测结果, 主动调整院校专业结构, 减少专业设置上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在这点上, 不少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可供借鉴。如:欧盟自2001年以来就已在欧洲范围内建立起完善的职业教育需求预测体系;新加坡的高校提出“以明天的技术, 培养今天的学员, 为未来服务”的教育目标, 专业设置凸显前瞻性。
3.特色发展原则。围绕地域文化、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增强专业文化底蕴和特色积淀, 形成学校的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考虑强化地域文化、学校办学特色要求, 既要与其他高职院校“错位”发展, 避免专业设置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同质化倾向;更要重视弘扬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和文化底蕴, 强化体现学校的品牌、骨干专业, 围绕品牌、骨干专业设置新专业, 构建数量适度、结构合理的专业群;还要注意独辟蹊径, 围绕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应用性专业, 形成“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的专业建设格局。
4.整体优化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就是高职院校通过专业设置, 构建专业集群, 实现学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构建专业集群主要依据有两方面:一是按照“核心产业-相关产业-附加产业”的“产业链”思路, 形成骨干专业和相关专业有机联系的专业集群;二是按照“关键岗位-次要岗位-边缘岗位”的“岗位群”思路, 构建与岗位群对应的主次分明、相互支撑的专业集群。通过专业集群建设, 有助于高职院校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 实现学校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有利于学校骨干专业做大做强, 其他专业灵活应变, 增强市场适应能力。
5.校企合作原则。企业不仅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参与者, 更是人才培养的受益方。通过校企多方面的合作, 可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 提高产业界参与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参与权。通过设置专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董事会、评议会等组织形式, 推进高职院校管理的民主化、校企合作化。 (2) 积极发展多元化的办学模式。鼓励企业通过捐款、投资、设立“冠名班”等形式参与高职院校办学, 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提高产业界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利益紧密程度, 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中, 增加产业界影响的权重。 (3) 通过产业联盟不断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共办专业、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模式, 让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 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 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三、专业动态调整的主要策略
(一) 专业招生改革
专业招生数与专业建设配套经费挂钩, 采用倒逼机制, 以招生改革倒逼专业改革, 可以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
1. 增加学生专业再选择面。
给在校学生提供二次专业选择的机会, 既可以改变学生专业选择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其所爱, 学其所长;又可促进学校内部专业间的互相竞争, 实现专业设置的优胜劣汰。需要强调的是, 在落实专业再选择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时, 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 是实施“无门槛”转专业改革。目前我国不少高职院校规定, 只有在原专业名列前茅———如前5%或10%的学生才具有转专业资格, 而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对所读专业怀有兴趣和特长, 希望转专业的恰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这样的规定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转专业“想转的没资格, 有资格的不想转”的悖论, 因此, 应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实施“无门槛”转专业改革。其次, 可依托学校学生学业指导中心等相关机构,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专业。有学者曾对国内175所高校的47170名2007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受访人中, 按高考填报志愿录取的占76.6%, 被调剂录取的占23.4%, 对所学专业表示“一般、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占到50.85%。58.76%的人在选专业前并没有多方了解[4]。针对这种状况, 学校有必要通过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 辅导学生认识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培养目标, 教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
2. 扩大“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是指学生在填报志愿时, 不用填写具体的专业, 只需填写所报院系代表类别即可。进入学校后, 同院系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计划是一样的, 到高年级再根据个人的兴趣、条件选择所学专业方向。如在某校招生专业中,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3个专业统一以“数学类”招生, 考生若心仪3个专业中的1个, 只需要填上“数学类”即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 不少考生还不了解报考学校的专业布局,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还没有明确的规划, 面对众多的专业无所适从, 匆忙选择的专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通过大类招生, 考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各大类间的各专业内涵, 边学习、边选择, 合理地选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 专业增设
学校新设一个专业, 首先应该明确开设的理由、人才培养的规格及定位、育人的软硬件条件以及专业未来发展的愿景。专业增设的步骤包括:一是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科学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二是对拟新增设专业要做好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省内外同类专业发展情况调研;三是根据学校的软硬件条件, 做好新专业发展规划;四是根据专业建设标准, 接受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组对新增专业进行评估。
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将带动人才需求从传统行业和一般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转移。高职院校的专业增设应依据校情和社会需求, 集聚教学资源, 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导向, 优先发展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严格控制设置5类专业: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的专业;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不足、基础不实的专业;全省重复设置过多的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三) 专业淘汰
建立专业淘汰制, 打破专业“只增不减”的惯例。如山西省规定, 现设专业连续5年不招生的, 原则上按撤销专业处理, 对生源不足和就业率不高的专业要进行调整和改造。湖北省规定, 凡连续3年报考率低于10%的专业将被撤销, 初次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点停止招生。鉴于专业调整是个动态的过程, 在日常的教育管理活动中, 专业淘汰可以分级实施[5]: (1) 警示级。如果专业报考人数连续3年处在末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处在末端, 便进入专业淘汰警示级。 (2) 黄牌级。专业处在警示级后,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全省高校中处在警示级专业进行评估, 如果评估结果处在总专业数中的后1/3的专业, 则成为黄牌警告专业。 (3) 红牌级。黄牌警告专业如果连续2年没有改观, 正式列入专业淘汰名单。
(四) 专业改造
1.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调整专业规模。
产业周期是产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总称。高职院校要对学校专业对应的产业所处的产业周期洞若观火, 根据产业周期及时调整专业规模。产业处于初创期、成熟期, 可以适当扩大专业规模;产业处于成熟期, 可以维持现有规模, 着力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产业处于衰退期, 则应缩小招生规模, 考虑专业转型直至取消相应的专业设置。
2. 基于新人才需求进行专业改革。
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必然带来人才培养方案的改变和办学方向的转变。高职院校要科学预测专业所在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明确专业定位及发展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工学结合、“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训练体系, 调整、整合教学内容适应产业升级需求, 推行项目制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五) 专业建设与评估
如果说专业改造和淘汰措施主要是针对专业发展状况不理想而言的话, 专业建设和评估则是全面提高专业教育水平的举措。
1.制定《专业建设基本质量标准》。《专业建设基本质量标准》是为保证专业建设的质量对专业建设过程提出的规范性意见、对结果提出的目标性要求, 应当围绕专业建设的内容逐条建立基本质量标准, 从而使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2.评选省级、校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 制定评选标准、评选方法和评选程序, 进行专项经费投入, 推动专业形成特色和优势, 起到专业建设示范作用。
3.实施专业评估制度。围绕教育评估的三要素———评估指标、评估主体、评估方法, 制定专业建设评估方案。评估指标要涵盖影响专业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评估主体要多元化, 发动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 从不同角度对专业建设质量进行评价;评估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充分运用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说专业、说课、考察和访谈、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多种方法进行多要素、多维度的剖析。通过专业评估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目的。
四、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运行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运行模式包括宏观指导机制、咨询参谋机制、具体执行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4部分。
1.宏观指导机制。高职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 高职的专业动态调整更需跨界的合作。只有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反馈、行业协会指导的多维专业建设及调整格局, 才能保持学校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和活力, 促进学校专业调整的良性互动。宏观指导机制的主要职责在于提供区域经济数据、产业布局及结构分布、企业用工需求、行业先进技术及发展方向、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及预警系统建设等。
2.咨询参谋机制。成立由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专家、学院领导及专业建设带头人、企业专家等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并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调整与工作机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调整, 对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以专业的适时动态调整保证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一致, 学生所学与岗位要求一致, 人才培养与未来发展一致。
3.具体执行机制。该机制主要由高职院校来执行。主要职责是根据咨询参谋机构提供的专业设置及建设意见, 调整、改造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密切的专业, 新设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市场紧缺人才专业, 淘汰招生就业率不高、处于产业衰退期的专业。
4.监督反馈机制。该机制具体成员包括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政府教育数据统计部门、第三方评价部门等。其主要职责是监督与反馈高职院校专业招生计划、专业录取率、专业报到率、专业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生均拨款标准、专业评估认证等量化指标, 为专业调整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摘要:高职院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具有现实意义, 有助于解决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弊端, 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 缓解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应遵循适应性、前瞻性、特色发展、整体优化、校企合作等原则;专业动态调整的策略有扩大大类招生改革, 增设、淘汰、改造专业等;其运行模式有宏观指导机制、咨询参谋机制、具体执行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参考文献
[1]黄宏伟.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01) .
[2]鲁昕.在改革创新中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N].人民日报, 2010-05-21.
[3]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03) .
[4]张国.大学自由转专业为何路难行[N].中国青年报, 2013-10-31.
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形成机制 篇10
当今大多数企业都处于某一或某些网络中。这个网络环境使企业与网络内其他企业一起形成了联盟作战的形式。因此这种网络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促进或制约作用。作为重要网络环境的供应链, 它共享资源、共享能力、共享网络环境, 可以为链内的节点企业提供共享优势, 和低搜索成本等优势, 从而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但对于不同的供应链来说, 怎样的供应链更有竞争优势?怎样的供应链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绩效?等问题, 现有的战略理论都很难解释。因此有必对现有理论进行整合, 挖掘新的理论进行解释。
1 供应链动态能力概念
根据整合学派和过程学派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 可以通过如下范围来界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概念。
首先作为架构性的动态能力的一种, 供应链动态能力应该是各种动态能力的集合体, 它整合了供应链内的企业的动态能力、同时它本身又具有动态性。
其次, 供应链动态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企业构建和发展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所在行业领域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种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并不是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某一能力子系统能够承担的, 而是由供应链动态能力各个能力子系统的自组织协同作用来实现的。
最后, 除了内部的作用机理外, 供应链动态能力与外部环境关系密切。作为一种典型的动态能力形式,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构建就是为了应付外界环境的变化。由于供应链动态能力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能够及时地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能量等的充分交换, 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同步变化和发展。因此, 供应链动态能力很好地做到了内部的作用与外部环境影响之间的协同。
综上所述, 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界定:
2 供应链惯例特性与供应链动态能力产生
根据Winter和Nelson (1982) 对惯例的描述及对供应链特征分析可知, 供应链惯例的内在特性具有三重性:作为问题解决方法的认知性、作为协调过程的协调性及作为适应环境的适应性 (Cohen et al, 1996) 。其中认知性包括2个方面:供应链运作和供应链运作过程的改进与创新, 又分别产生运作惯例和学习机制;惯例的协调性产生协调机制;惯例的对环境适应性产生敏捷性和柔性, 并进一步产生重构机制。
2.1 供应链惯例的三个特性
2.1.1 供应链惯例的认知性
供应链认知性是供应链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知识的收集、存储、积累、共享和创新等过程。由于供应链内知识是零散的, 并分散到各个企业中去。因此供应链惯例作为集体行为的能力, 必须将这些零散的知识收集起来, 并存储到系统中, 并共享到企业中去。这样保证了企业的行动表现为集体行为, 行动的方向是集体行动的方向。供应链惯例的这种特性表明了供应链惯例作为认知的方面。
2.1.2 供应链惯例的协调性
Nelson和Winter (1982) 认为惯例是协调能力, 如果企业面临环境是稳定的或者不稳定环境, 但运作过程是稳定的, 那么运作过程中运用惯例进行协调能力就低;如果环境变化比较大, 或者运作过程比较困难, 那么企业会主动地运用惯例去组织运作过程, 或者运用惯例去发现可能要出现的问题。这时惯例就表现为协调性。
供应链运作过程也如此, 供应链执行任务时, 需要惯例去协调。如果供应链不执行协调性, 企业之间只能了解到其他企业在干什么, 但不能了解其他企业需要自己做什么。因此要使供应链任务顺利完成, 需要供应链惯例去协调。
2.1.3 适应性
一般来说供应链惯例一旦形成, 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环境的动荡性, 组织不得不改变惯例来适应它。这种适应一方面以敏锐嗅觉探测环境的变化, 另一方面重构改造供应链惯例自身, 从而不但可以适应环境而且可以利用环境变化提升自身的优势。
2.2 供应链惯例特性及供应链动态能力产生机制
2.2.1 认知性与运作惯例和学习机制
供应链惯例的认知性作为供应链惯例解决问题的特性, 包括2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又决定了产生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两个基本构成因素:运作惯例和学习机制。
(1) 运作性与供应链惯例。由于供应链惯例是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产生的, 并反过来指导供应链运作过程。因此供应链惯例具有运作的特性。供应链惯例通过认知性, 收集和整合知识, 并指导供应链运作过程。它决定了供应链可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因此供应链惯例是供应链运作能力的基因和载体。
(2) 改进和创新与学习机制。认知性的第二个维度是改进和创新, 这是供应链惯例的自我提升需求决定的。供应链惯例需要将收集的知识进行整合, 创新知识, 以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2.2.2 适应性与重构机制
供应链惯例是应对环境变化而产生的, 因此它天生就要求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当消费者偏好转移时, 供应链惯例敏感地通过感知感触到, 然后通过认知性, 搜寻较为理想的惯例去应对。一旦搜寻出理想的惯例, 就会要求供应链运作过程重新整合资源和能力来应付环境的改变, 或者在环境变化中找到成长的机会。并通过学习机制, 构建新的非程序性知识, 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惯例 (Nelson和Winter, 1982) 。
2.2.3 协调性与供应链协调机制
Coriat和Dosi (1998) 认为惯例是组织行为通过激励和约束的方式协调治理组织活动、冲突等准则和能力。供应链惯例的建立、运用和提升, 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规则程序的制定、知识的贡献都需要供应链协调机制来进行协调。因此, 作为惯例集合体的供应链动态能力同样需要多种供应链协调机制的整合作用。例如供应链职能是供应链惯例的运用的必要条件;企业之间知识的交流、共享、创新都需要供应链协调机制进行协调。
综上所述, 惯例的认知性、适应性与协调和控制决定了运作惯例、学习机制、环境适应性和供应链运作机制的存在, 这些惯例和机制的存在又决定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基本结构, 即供应链动态能力是以运作惯例、学习机制、适应机制和供应链协调机制为基本构架要素的自组织能力整合系统。而这种能力整合系统的形成则源于供应链惯例的演化过程。通过这四种机制产生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四个维度。即:供应运作机制产生供应运作能力、供应链学习机制产生供应链学习能力、供应链适应机制产生重构能力、供应链协调机制产生供应链协调能力, 这四种能力分别依托于供应链运作过程的四种使能过程:运作过程、提升过程、重构过程和协调过程。
参考文献
[1]程跃.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新兴技术演化模型及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 2010, (1) .
动态机制 篇11
【关键词】医学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机制
医学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是新形势下医药类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对医学大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关注,才能够有针对性地、科学地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校风学风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判医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就是要通过定期分析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行为反应倾向等,从少数苗头性问题中发现带倾向性的问题,见微知著。要求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结合起来,做到及时疏导,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立体化格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管理。加强医学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是促进医药类院校和谐发展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力措施。
一、建立医学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工作体系
几年来,基础医学院发展迅速。从2009年至2012年,全日志本专科生人数增至近两千人,学生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更多挑战。时代的变迁,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动态、行为意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院规模的扩展,对思政工作者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群体和个体的思想动态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今,基础医学院成立了以学校领导牵头,由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处、团委、教务处、保卫处等职能部门,以及学院党委共同参与学生思想动态研判工作班子,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梳理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以学校和学院各级领导、一线辅导员、学业指导老师、分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包括中医临床交流协会、院心理协会)、各班班委会(团支部)、学生宿舍长为体系的多层次、全方位学生思想动态研判工作网络,做到渠道畅通,信息准确,反馈迅速,反应及时。
二、适时准确的选择多途径、多方法把握医学大学生思想动态信息
1.以实事“热点”为突破口,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和情感
实事“热点”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它往往是大学生思想和情绪最集中表现的窗口。“热点”的背后常常隐藏着大学生们的真实思想和情感。实事“热点”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因素干扰或影响的结果,不少问题则是社会热点在校园中的反映和体现。如“考研”、“就业创业”、“食堂菜价”等等问题都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以实事“热点”为源头进行校园范围的分析和探讨,不但可了解和掌握医学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其发展态势,而且还能准确的知道一些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情况和结果。
2. “亦师亦友,亦生亦有”,深入学生生活,善于沟通
深入学生生活,与学生交朋友,沟通思想政治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大学生们的情感,拆除学生们筑起的思想屏障,是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变化、发展动态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和方法。与此同时,发挥普通学生的无处不在的作用。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利用个人的年龄、观念和学生比较接近的优势,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发挥个人专业特长和个人魅力,培养一支亦生亦有的非团学组织成员的普通学生队伍。这些学生来自不同年级和班级,不同的非正式组织,且这些学生没有等级观念和被领导的思想束缚,往往能够提供客观、真实、及时的有效信息。
3.用问卷调查医学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态度以及思想倾向
问卷调查法是最快捷,最方便的方法,一线辅导员或其他思想政治教师可以按照有针对性的意图设计方案,这样也利于归类、整理,同时,由于问卷大都采用无记名的形式,因此可信度和准确度也强。但是,在具体运用这种方法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方案设计要科学。二是调查对象要具有代表性。所谓方案设计要科学,即所列问题要能反映校园或者其他实事“热点”,触及大学生的思想深处,同时,所提供选择的答案要能包容对该问题从各方面做出的回答。所谓调查对象要具有代表性,即接受调查者若不是调查对象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必须随机抽样兼顾持不同态度和见解的学生。只有被调查的对象具有代表性,问卷的结果才具科学性和准确性。
4.关注经济困难、心里困难的学生,获取特殊群体的心声
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和社会、学校的资助方式越来越多,受惠范围越来越大,组织好这些学生,引导其为广大学生服务,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和国家,定期上交思想汇报,并指导他们参与信息收集工作,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医学大学生群体里总有一些思想不寻常,比如过激、悲观、臆想等类型学生。关心这些学生,努力和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能够获取非正式渠道的声音,加以引导和干预,能够治病救人,不能好好处理,就是思想隐患。
5.调查学生社团,从侧面了解学生的情感、志向和追求
学生社团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的社团都拥有自己的、有共同志趣、思想观念大致相同的一群大学生。各种社团的出现,表明大学生在情感、志向、理想、追求、观念上的差异。因此,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必须对各种社团组织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6.新形势下,掌握新技术手段,开辟网络阵地,全方位追踪学生动态
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方法。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和依赖程度极高,网络是一个相对自由和民主的空间,大学生喜欢在网络上和人交流、抒发自己的感情、获取社会信息。我们应当顺应网络的蔓延,在网络上走进学生中去,利用网络交友平台、微博等,间接和学生取得联系。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论不可堵,而在于梳理和引导,通过网络空间可以实现超信息量、立体化、交互式、全天候的信息交流。
三、通力合作,对跟踪与搜集来的学生思想動态信息进行分析研判
学院实行定期思想动态研判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针对搜罗来的学生信息,学院通过思政工作例会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两个机制进行分析研判,并加强各部门、学院之间的沟通协调,排查各种可能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苗头、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对排查出的问题,分类化解,对一些突发问题、重大问题,或者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问题等,要第一时间呈报校学工处,做到不迟报、不漏报。
在各类学生群体中,学院将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的“三困”学生作为重点帮扶和关注对象。从学生入学开始,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排查摸底,锁定重点关注对象,由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三个层面,分别进行动态信息跟踪,个性化分析研判,重点帮扶或诊疗,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境,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
经过多年的探索,学院已经逐步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医学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机制,然而,要进一步提高医学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的科学化水平,还需要我们思政工作者具备更专业化的素质和更多的爱心、责任心,要传播正确的进步思想和观念,要引导大学生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在创新求实上下功夫,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真正培养“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李德才,黄大庆.《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十种方法》,《青年研究》1996,2:48~49.
[2]刘刚,刘鸯.《大学生思想动态与挫折调查分析》.《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4(20)
[3]刘岩.《当代医学大学生思想董太情况调查与分析》.《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4(25):98~99.
作者简介:
动态机制 篇12
评价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对教学具有很强的反拨作用。科学的评价结果可以对教学提供有益反馈,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学习效率;相反, 不合理的评价手段则会对误导教学过程, 阻碍学习者发展。
作为外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二语写作课程, 其传统的教学和评价体系一直偏向于“静态”, 具体表现在: (1) 教学方式偏向“展示”:传统的二语写作课堂往往采用欣赏讲解范文、介绍写作技巧的教学方式。课堂中, 范文作为一个静态的成品, 占据了主体, 学生并不了解该成品的创作过程与修改过程; (2) 评价方式偏向“终结”:多数教师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期末作文, 通过该作文的最终质量也来给出评分, 忽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信息检索、文法修改等动态情况; (3) 评价内容偏向“语言”:教师往往围绕学生习作的语言准确度、流利度、得体度进行, 而忽略了学生在作文中体现出的思维广度与深度。
综上所述, 目前的二语写作教学体系多从静态的方式去看待课业评价, 这无疑会导致许多问题:首先, 写作课堂沉闷, 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其次, 评价体系忽视学习者的起始水平, 无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 以及在课程中的进步情况, 更毋论指导教师调整教学过程或方法;再次, 课程结束后, 学生的语言技能虽得到一定提高, 但思维、分析、论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未能得到培养。因此, 有必要引入一种动态的评价机制。
1 文献回顾
动态评价 (DA, dynamic assessment) 是最近几十年兴起的一种新的交互式评价理论, 起源于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Vygotsky) 所提出“最近发展区 (ZPD,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 ”概念, 认为“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促进儿童在现有的水平上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 (李媛霞, 2011) ”。
在ZPD理论上发展出来的动态评价其最大特点就是能“跨越多个时间点观察评价学生的进步与改变情况” (张艳红, 2008) 。传统的评价手段如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 是“结果导向”一般在学期末或某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 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对象, , 获得的是“学生在特定的某时某地、考试环境下表现出的一个瞬态图 (snapshot) ” (郭茜, 杨志强, 2003) ;动态评价则为“过程”导向, 重在通过对学习者过去知识体系的了解, 在渐进的 (on-going) 学习过程中, 通过前测-学习/教学-后测三个阶段的程序来评估学生的成长、认知水平的改变以及迁徙距离。
动态评价与非动态评价在二语写作范畴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2 建议与对策
1) 引入“档案袋”机制, 提高评价的过程性:动态评价主要考量整个的学习过程, 因此单一的卷面或者作文不足以反映学习者的全面学习情况, 而“档案袋”模式则通过收集与展示学习者在此过程中的资料搜索、内容修改、自我反思等内容, 能较全面的揭示学习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对于二语写作课程, 可以建议教师在档案袋中收集一篇学习者不满意的文章、一篇满意的文章, 相关的几篇修改稿, 以及学生的资料检索记录与自我反思记录等。通过在期中和期末组织档案袋会议, 要求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与进步, 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及批判、总结、反思这些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引入前测与后测, 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动态评价的另一大特点是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背景与不同起点, 侧重于学生的努力程度, 而非学生的最终水平。因此, 可以建议教师在二语课堂中实施前测, 即在学期伊始对学生的二语写作水平进行测试, 了解学生的当前水平, 并将该水平与期末测试进行对比, 来衡量学生在该课程中的进步程度。该方式能有效避免成绩较好的学生盲目自大而缺乏动力, 也能极大提高成绩较差学生的积极性。
3) 引入同伴互评机制, 增强评价的互动性:动态评价的第三大特色是打破传统评价“一言堂”的模式, 激发学生的参与感, 提高其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纠错能力, 进而提高其文本质量。同时, 同伴互评模式还能大大降低教师花费在纠正词汇语法等表层错误的精力与时间, 能让教师更多关注内容与逻辑等深层次问题。因此建议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同伴互评环节, 通过引入同伴互评量表, 来保证该机制的有效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 在二语写作课堂中引入动态评价机制有如下优点:
1) 传统的静态性评价方式不能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力发展和成绩进步等方面的情况;而动态评价体系则是一种更加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 能够发挥评估对教学和学习的正面反拨作用, 实现评价目标、评价类型、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2) 推动英语专业学生从“技能型”走向“思辨型”。思维模式分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新几个层次。然而目前“我们的外语教育主要停留在最下面的两个层面上:remembering和understanding” (孙有中, 2011) 。因此亟需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水平。写作是将思维线性化、逻辑化的复杂认知过程, 是最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活动。动态评价机制侧重学习过程、关注学习发展, 强调学生的自省与批判能力, 势必能够促进外语专业学生的内涵式发展。
摘要: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评价对于教学具有很强的反拨作用。而目前的二语写作课堂现状表明, 已有的静态评价体系不能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学业发展。本文通过对目前二语写作课堂现状与所存在问题的梳理与探讨, 提出应该引入动态评价机制, 促进二语写作教学。
关键词:动态评价,最近发展区,二语写作
参考文献
[1]李媛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三级动态评价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179-181.
[2]张艳红.大学英语网络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估模式研究[J].外语界, 2008 (04) .
[3]郭茜, 杨志强.试论形成性评价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5) :103-108.
【动态机制】推荐阅读:
动态监控机制05-26
动态变化机制06-19
干警思想动态机制07-08
机制113班级思想动态报告10-10
供应商管理办法(动态管理机制)12-10
和店乡积极构建食品药品动态长效监管机制06-06
静态页面与动态页面各自的执行机制说明11-04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动态监测和教育管理机制08-25
动态炼钢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