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监控机制

2024-05-26

动态监控机制(通用11篇)

动态监控机制 篇1

在医疗设备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型医疗技术逐渐推广与应用,一些大型的影像设备在医院诊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这些大型设备一般分布在手术室、放射科以及介入治疗等科室中,这些设备技术含量比较高、型号比较复杂,管理与保障难度比较高。此外,因为设备采购成本比较高,所以设备管理的部门与医院的管理层越来越重视大型医疗设备的保障与运行。

1 大型医疗设备动态监控的系统规划

目前,监控系统主要使用动静结合管理的方式,其中,静态的管理主要指设备的静止信息,主要包含网络地址、设备类型、软件的版本以及安装的装置,准确统计单个设备信息;而动态的管理主要指在设备生命的全周期中动态信息,包含备件使用、运行的状况、维修的情况以及系统的预警等。同时不间断采集数据。并制作成各种报表,将这些报表作为依据,全面分析系统设备运行的情况。此外,监控系统需要对设备进行全程的监管,实时显示完结情况、计划性的任务以及突发性的维修任务,尽可能保证相关人员全面了解设备信息[1]。

2 大型医疗设备动态监控体系功能的组成

2.1 保障任务的管理

这个模块主要包含设备保护任务管理的功能,按照任务不同可以分成以下几类:第一,维修的任务,也就是突发性的保障任务管理,其任务来源主要包含人工产生与自动产生的两种监控系统。第二,计划项的任务,主要包含定期维护与质量监测任务任务管理,这种任务在录入设备信息时,可以设定每年频次,同时可以按照设备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添加。在产生任务以后,通过任务的管理员根据工程师分工情况来调配与派发任务。

2.2 设备的基本信息

设备基本信息的模块实现主要是管理以及查询设备的基本信息,主要包含网络ID、设备的名称、负责的工程师、生产的厂家以及安装位置等。同时针对各种设备的信息设定字段输入的规则,实现保修、设备的安装信息、安装的年限与科室等信息检索以及查询功能。

2.3 用户管理的模块

由于监控软件用户来自于不同科室与不同医院,通常身份主要包含维修的工程师、医院的管理者、设备使用的科室人员以及设备的管理人员等,并且不同人员对于功能要求与系统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构建维修的工程师、系统的管理员以及任务的管理员等用户的身份管理模块,各种身份的权限都存在差异。其中,任务管理者以及维修的工程师需要注册以后,才可以获得设备状态的修改、任务更改以及信息实时监控等权限[2]。

2.4 设备状态的统计与现实

这个模块可以根据功能分成以下两种:第一,设备状态显示,通过图表形式显示监测指标,通过弹出窗形式来显示信息,以便引起设备的保障人员重视。第二,统计的部分,这个部分可以针对设备状态,分类显示运行故障,同时针对设备故障状态进行细化,按照配件校准以及维修判断等不同状态进行调配与管理。

3 大型医疗设备的动态监控体系实现

由于系统用户之间存在差异,在系统架构上使用服务器以及客户端的模式,分别开发相关的程序:第一,客户端,使用微软、IE客户端的软件,无须添加其他的应用系统,可以拓展软件应用范围。第二,服务器的部分,底层使用SQLserver关系型的数据库,应用ASP.Net实施编程,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与医院局域网中计算机进行互联,以便登录服务器,对系统进行访问。在系统建立以后,可以实时监测大型设备运行情况,而且可以自动显示报警信息,以便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在两个多月试行以后,判断时间、故障发现的时间明显有所改善,并且初步实现设计的功能,提高了医院设备的支持能力以及管理水平[3]。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的建设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医院各种大型设备越来越复杂,并且种类多样,各设备科技含量比较高,在医院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而建立新型医疗设备的管理方式与体制,可以综合应用互联网的技术,确保大型设备管理系统化与科学化,同时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此外,还要根据大型设备实际情况自行开发监测系统,以便相关人员全面掌握设备维修质量、维修进展以及费用,实现大型医疗装备使用、管理与配置的合理化。

参考文献

[1]苏鹏,钟建平.支持全生命周期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4,38(2):145-148.

[2]皇甫德俊,穆小苏,皇甫贤敏,等.医疗设备巡检监控及报警系统的研制[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8):39-41.

[3]陈斯尧,楼理纲,冯靖祎,等.JCI体系中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实践和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6):78-80.

[4]周军华,任坚,吴文生,等.基于自组网和物联网的医疗设备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1):41-45.

[5]邱顶,王明生,王普杰,等.基于物联网的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监控系统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1):43-45.

动态监控机制 篇2

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防范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建立和完善车辆动态监管体系。预防和减少道路事故,特制定本规程:

一、通过GPS监控平台及时发送安全提示,根据道路状况、气候变化及时发送信息。

二、监控车辆行驶中如发生异常停车、超速驾驶等违规、违法行为时,GPS监控员要通过监控平台及时提醒纠正。做好监控记录,并事后进行处理。

三、监控车辆未按规定线路、班次、时间行驶时,GPS监控员要及时发现,并上报有关领导进行处理。对未经许可不按规定线路运行或擅自绕行、私自包车等行为,要做好监控记录,及时报告分管领导,事后处理。

动态监控机制 篇3

关键词:ERP;安全管理;监控

中图分类号:X9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5-0000-01

ERP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ynamic security Management Monitoring Pan Zhenxiang

(China Petroleum Jilin Oilfield Company Mining Business Services Department,Songyuan138008,China)

Abstract:Development status of ERP,ERP establishing principle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eatures described,unique function of dynamic security management monitoring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unction targets.

Keywords:ERP;Safety management;Monitoring

一、ERP应用现状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当今世界上制造业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系统。ERP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核心,并且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以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合二为一的统一体,是西方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的结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尤其是易燃、易爆的石油化工企业,通过ERP的应用,可以使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在企业竞争中获得核心竞争力,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ERP主要在合理的业务流程基础上实现对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管理,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整体最优化,与此同时在资源管理与流程管理方面又互为补充。企业在应用ERP时,处理办公事务的流程和方式没有改变,是导致ERP不能释放其潜能的原因之一。因而,企业必须将ERP理论应用于实际,理顺业务流程,符合客观要求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二、ERP动态安全管理监控系统

(一)安全管理系统特征

ERP作为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之一,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宗旨,在体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同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集成的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它把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这些都对其重要功能之一的安全管理产生深刻影响。ERP环境下安全管理系统功能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安全管理系统对其他系统的所有最底层安全数据的直接处理、安全数据的采集和获得是高度集成的;以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为例,对于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应该水、电、瓦斯、压力和温度等情况进行动态检查,并检测到的各种数据及时输入系统,保证信息数据实时性,实现对现场的动态安全监控;安全管理系统运行时受到资金、人员组成以及装备的限制,具有整体性特点;植入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

(二)独具特色的动态安全管理监控功能

ERP先进的管理模式与信息集成合二为一平台使得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具有独具特色的动态安全监控职能,以石油化工企业为例进行说明:

1.实时的安全信息。ERP支持实时数据动态采集,石油化工企业安全信息大量地来源于生产现场,必须对诸如水、电、瓦斯、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等情况进行动态数据采集,实现数据处理与作业同步,保证信息的实时性。通过实时数据采集汇总分析,为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安全监控、领导现场指挥生产或采取安全措施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

2.安全管理与生产运行依存关系。企业的安全计划与生产计划、安全设备与设备管理、安全人员及人员岗位与人力资源、安全成本与生产成本、安全费用与财务核算等都是直接相关的。借助ERP的信息集成平台,使得企业安全管理与产品生产实现实时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有利于协调化工产品的生产和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的合理调度,发挥安全管理系统应有的监控职能。

3.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预警性。防患于未然是该安全管理系统功能之一,这是区别一般信息系统的关键要素,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不能局限于事后分析,而要使安全监控过程前移,借助知识学习、经验规则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提供预警机制。强化安全意识,防范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网络技术,使所有相关人员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进行信息传输和及时接收系统反馈的安全信息。

(三)安全管理系统功能目标

安全管理系统主要功能目标主要有:对于各种重大危险源的实时跟踪监控、应急服务、应急救援资源的统一指挥调度,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安全生产信息监督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有效方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实现重要场所视频实时监控,指挥与被控对象畅通的双向通讯功能,危险因素的自动控制和及时报警,监测过程实现历史纪录、分类统计、数据处理等功能。

三、结语

动态监控的手机防盗模型研究 篇4

智能手机加强了人们彼此的联系和沟通, 缩小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解决了跨时空沟通的问题。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和效率。然而现今的智能手机中存放着很多个人隐私信息, 比如手机银行账号和密码, 电话记录和短信, 个人照片等, 所以如果个人智能手机被盗或丢失, 这些重要的个人隐私信息也会丢失和泄露, 这会带给用户很大的麻烦和隐患。

1 基本思想

用户手机被盗和手机中的隐私信息被泄露, 会带给用户很大的损失和隐患, 因此, 对于如何获取被盗手机和手机中的隐私信息的防盗模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现今的手机防盗模型都是基于静态手机系统的防盗模型, 它们缺乏相应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而基于动态手机系统的防盗模型几乎为零。例如对于手机用户重新刷机后的新手机系统而言, 静态的防盗模型无法应用它原有的防盗策略和方法, 对刷机后的新系统进行监控和跟踪。鉴于此, 本文给出了监控防盗和动态监控防盗的概念, 并提出了基于动态系统的动态监控防盗模型, 应用该模型实现对被盗手机刷机后的新手机系统进行动态监控, 以此提高手机防盗工具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1]。

模型分为手机使用者、动态监控平台和手机提供者三部分[1]。手机使用者实现对被盗手机信息的提供和利用, 以满足自身内部的客观需要;动态监控平台根据手机使用者和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和需求, 实现对被盗手机的实时跟踪和监视, 满足被盗手机和监控中心双方的数据交换;手机提供者实现对被盗手机信息的提供, 以满足手机使用者利用动态监控平台对被盗手机的监控需要。动态监控平台由动态监控中心和动态监控节点组成。监控中心实现被盗手机和监控平台间的数据交换;监控节点实现被盗手机信息的注册、收发和代理[1]。

为了方便阐述手机防盗模型的概念给出如下定义[1]:

定义1防盗模型 (GM) 。通过某种方法或途径达到手机防盗的一种模型。

定义2静态系统 (SS) 。现在的手机系统在手机中的一种客观存在。

定义3动态系统 (DS) 。未来的手机系统在手机中的一种客观存在。

定义4静态防盗模型 (SGM) 。建立在静态系统基础上的防盗模型。

定义5动态防盗模型 (DGM) 。建立在动态系统基础上的防盗模型。

定义6监控防盗模型 (MGM) 。通过后台监控的方法达到手机防盗的一种模型。

定义7静态监控防盗模型 (SMGM) 。建立在静态系统基础上的监控防盗模型。

定义8动态监控防盗模型 (DMGM) 。建立在动态系统基础上的监控防盗模型。

2 动态监控防盗模型结构

为了满足被盗手机被重新刷机后, 无法应用它原有的防盗策略和方法, 对刷机后的新系统进行监控和跟踪的要求, 本文提出了动态监控的手机防盗的模型框架, 它既适合静态防盗又适合动态防盗情况, 是一个通用的、灵活和可扩展的手机防盗模型[1]。手机监控平台由动态监控中心和许多动态监控节点组成[1]。动态监控中心由监控词典、注册词典和动态监控引擎组成;动态监控节点由手机监控注册、手机监控代理和手机监控传输组成[1]。动态监控防盗模型框架如上图1所示。

2.1 动态监控中心

动态监控中心的核心功能就是建立统一的被盗手机监控策略、维持统一的监控标准、管理手机监控节点和实现手机监控节点与被盗手机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1]。

2.1.1 手机注册词典

注册词典是为各个手机使用者 (用户) 和手机提供者 (供应商) 提供的局部服务监控映射库[1]。它主要提供单个手机使用者和单个手机提供者间的数据交换, 用以完成修正手机使用者注册信息不完善的缺陷[1]。具体交换标准通过服务注册上传到手机注册词典当中。

具体的注册过程包括手机使用者注册和手机提供者注册两个过程, 它们注册的词典结构是相同的[1]。手机注册词典结构包括监控单位级、监控属性级和监控内容级[1]。手机监控单位级主要标示各个手机提供者 (或使用者) 在动态监控平台中的唯一身份ID信息[1]。手机监控属性级主要标示手机提供者 (或使用者) 的手机属性信息, 如手机的软件属性、硬件属性、外观属性和监控属性等。手机监控内容级主要标示手机属性信息的具体内容, 比如软件属性信息包括手机IMEI码[1]、型号和版本等信息;硬件信息包括CPU、RAM和传感器等信息;外观属性信息包括手机颜色、重量和尺寸等信息;监控信息包括手机是否被监控、被盗、被找回等具体内容信息。手机注册词典的结构采用了XML格式存储[1]。

手机使用者和提供者的注册词典结构是一样的, 主要原因是因为手机动态监控平台运行后, 可能手机使用者没有注册或手机提供者没有注册, 或单个注册了, 或二者同时注册了。如果二者同时注册了, 那么以手机提供者注册的信息为基准信息, 同时监控系统会自动将手机使用者注册的监控信息包括手机是否被监控、被盗、被找回等具体内容信息同步到手机提供者词典中;如果手机提供者没有注册, 手机使用者注册了, 那么监控系统会自动将手机使用者注册的信息同步到手机提供者词典中。最后监控系统以手机提供者词典信息库为基准和手机监控词典信息库进行数据交换和比较。

2.1.2 手机监控词典

监控词典是为各个被盗手机和动态监控平台之间提供的全局数据交换映射库。它主要提供多个被盗手机和动态监控平台间的数据交换。具体交换过程通过远程接收被盗手机发来的监控信息, 上传到手机监控词典中。其中, 被盗手机远程发送到动态监控平台的监控信息和手机注册词典中的信息相同。

2.1.3 手机监控引擎

手机监控引擎是整个数据监控平台的核心, 由三个模块构成:注册管理、传输管理和代理管理, 三者相互配合协调共同完成数据监控功能[1]。

注册管理模块负责被盗手机信息的注册功能。注册分为手机提供者注册和手机使用者注册, 若发现新的注册信息变化则更新基准注册词典, 如此可以有效的克服手机使用者注册信息输入错误的缺点, 并保持和手机注册信息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传输管理模块负责被盗手机和动态监控平台之间信息的接收队列和发送队列的维护, 其核心功能是记录被盗手机发送者和手机动态监控平台接收者的地址和传输方式等信息, 而后采取发送和接收的对应策略对事件队列进行处理[1]。当被盗手机上电后向动态监控平台请求时, 传输管理模块就会记录请求者的地址、传输方式等信息, 同时会激活代理管理模块完成被盗手机和动态监控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1]。

代理管理模块负责管理容器中的各种监控代理的加载、激活、暂停、卸载和运行状态[1]。

2.2 手机监控节点

动态监控平台中有许多手机监控节点。每个手机监控节点代表了某个公司某个品牌某个型号下的某个手机的监控节点, 如某品牌的X型号下身份ID为2的手机, 监控节点有监控传输、监控注册和监控代理三个模块组成。

监控传输模块负责信息的接收和转发。监控传输的方式分为TCP、UDP和HTTP三种, 监控传输内容有二进制bin格式、文本txt格式和XML格式。根据手机提供商和手机使用者的客观需求, 传输方式和传输内容任意搭配, 满足多样化需要。

注册管理模块负责对被盗手机的信息注册。注册分为手机提供商注册和手机使用者注册。手机提供商注册实现对被盗手机在动态监控平台中的真实性注册, 并自动同步更新手机使用者注册信息;手机使用者注册实现对被盗手机各种属性信息的注册, 如手机的软件、硬件、外观和监控属性等, 其中硬件属性、外观属性和软件属性中的IMEI码是不可变属性, 监控属性包括手机是否被监控、被盗、被找回等具体内容信息的注册。

监控代理模块由监控接口monitor Interface、监控实现monitor Implement和配置文件config File XML、数据传输对象dto组成, 四者协调配合, 组成完整的监控实体[1]。

3 动态监控防盗

动态监控包括手机注册、手机监控过程。

3.1 手机注册

手机注册的主要作用是生成基准注册词典库。基准注册词典即是手机提供者注册词典, 它通过手机提供商注册和同步更新手机使用者注册词典信息来完善其具体内容, 同时将用户注册的被盗手机的监控属性信息包括手机是否被监控、被盗、被找回等具体内容信息, 也一起同步到基准注册词典中。手机注册实现各个不同手机提供商对手机的注册词典信息的汇总和建立, 最终生成基准注册词典库, 为被盗手机的动态监控和跟踪做好准备工作。注册过程如下:

Step1:被盗用户向手机监控平台注册被盗手机信息, 包括手机的软件属性、硬件属性、外观属性和监控属性等信息;

Step2:当用户提交被盗手机的注册信息时, 手机动态监控平台自动查找手机提供商是否对此被盗手机进行过注册;

Step3:如果注册过则以手机提供商注册的信息为基准注册信息, 同时将用户注册的被盗手机的监控属性信息同步到基准注册词典中;

Step4:如果没有注册过则动态监控平台系统自动同步手机使用者注册词典的全部信息到基准注册词典信息中;

Step5:最终生成被盗手机的注册信息, 并把它存储在基准注册词典信息库中, 为被盗手机的动态监控和跟踪做好准备。

3.2 手机监控

当手机被盗后, 作为手机代理, 只要手机上电, 它就会自动执行被盗终端和动态监控平台的数据传输, 包括手机的软件、硬件、外观属性内容信息都会传送到动态监控平台中, 形成动态监控词典库。对于终端用户来说, 手机监控节点会将终端发送的信息进行封装加工, 最终传送给手机动态监控中心, 并让它把信息保存在动态监控词典中[1];对于手机动态监控中心来说, 手机监控节点会将它返回的数据进行解析, 最终返回给终端用户[1]。

监控手机是对被盗手机的基准注册词典信息和动态监控词典信息执行查找、比较和匹配的过程。如果信息匹配, 则把基准注册词典库中被盗手机的监控属性信息包括手机是否被监控、被盗、被找回等具体内容信息, 同步到对应动态监控词典库中;如果信息不匹配, 则没监控到该手机。监控过程如下:

Step1:用户向手机动态监控平台注册被盗手机信息, 自动生成基准注册词典信息;

Step2:被盗手机上电后, 自动和动态监控平台进行数据传输, 形成动态监控词典信息;

Step3:动态监控中心对被盗手机的基准注册词典信息和动态监控词典信息执行比较和匹配的过程;

Step4:如果信息匹配, 则把基准注册词典信息中的监控属性信息同步到对应动态监控词典信息中, 查找到该被盗手机并记录手机信息和盗贼信息;

Step5:如果信息不匹配, 则没监控到该手机;

Step6:以网页、短信、彩信或电话的方式向用户报告被盗手机信息和盗贼信息[2];

Step7:用户通过公安机关或个人找回被盗手机[2]。

4 应用实例

本动态监控防盗模型相对静态防盗模型而言, 具有方便、快捷、实时性强的特点, 同时对被盗手机刷机后的新手机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和跟踪, 以此提高手机防盗工具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克服了对基于静态防盗模型的防盗程序被格式化后而起不到防盗功能的缺点。用户手机被盗或丢失后, 即刻上网进行注册手机属性相关信息;当被盗手机上电后, 自动和动态监控平台进行数据传输, 进行监控和跟踪该手机;然后用户通过上网上或监控中心找回自己被盗的手机。

5 结语

动态监控防盗模型相对静态防盗模型而言, 可以对手机刷机后的新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和跟踪, 提高了手机防盗工具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克服了对基于静态防盗模型的防盗程序被强力格式化后而起不到防盗功能的缺点。用监控防盗法, 可实时获取自己手机上的重要信息, 以免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实时监控盗贼信息, 以便及时获取自己贵重手机[2]。

参考文献

[1]石彦华, 李蜀瑜.动态服务的数据交换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 28 (12) :4576-4580.

动态监控机制 篇5

[关键词] 教学监控系统;数据可视化;教学质量;数据库;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48-02

本科是每一位进入大学的学生必然经历的过程,是承上启下的阶段,为想考研和找工作的学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科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更是势在必行。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得到全面的解放,观念在逐步改变,接受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大学学生的数量连年上升,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论”,他认为,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接纳的学生数与适龄青年的比例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我国自进入21世纪后,已从精英高等教育转变为大众高等教育,大学的软硬件设备不断更新、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教学质量的监控却发展缓慢,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方式正亟待改革。本文将对传统监控模式改进为数字监控提出设想,以达到更全面、更及时、更方便的目的,从而保障大学本科的教学质量。

一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开发的背景

1 传统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是一种非数据库形式下的方式,除极少数高校之外,它在发展中一直被沿用。在实践中,它有思想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在今天,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为不少人所怅然。传统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存在以下不足。

(1) 审批程序多、工作实施易重复。传统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由高校专门设置相关的管理部门和领导小组负责。当有材料需要进行评估或者关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新的要求时,需要通过部门间层层审核、盖签订责任状、盖章,再由专人负责各项资料的整理汇总并多级传递,最终由学校相关领导小组给予评估等级或者使文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予以具体实施。但问题也相应出现,在整个过程中,因各个评估项目的指标要求有所不同和工作责任分工不具体,而存在灰色区域,使同一项工作可能会在多个部门间重复进行,也可能使文件在各部门间来回推脱,使工作迟迟不能够完成。

(2) 时效性差。由于审批程序复杂,导致传统监控模式的时效性差,相关指令传达周期长,使得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立即得到处理。对于一些特殊的评估材料,因专家有限,时间安排不能周转,有时甚至会经过一学期才能完成相关的评估工作,这对于学校掌握教学的动态,制定相关的措施是很不利的。同时,因审批程序多,易导致在过程中出现错误,对错误的更正又进一步拖长周期。

(3) 材料整理汇总困难且不具有连续性。传统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由于高校的人数众多,一旦需要从学生中采集数据信息,每一个都是庞大的数据量,倘若需要在每年不同时候、不同阶段采集数据进行分析,这些纸质材料将堆积如山。从它们中整理汇总我们需要的信息费时费力,期间还会出现某些错误,将导致数据不仅不能反映真实的信息,还会误导判断。同时,单一的数据体所能反映的信息有限,倘若需要不同类别的或近几年的数据做对比分析,则未必能够提供,这将使获得的信息不具连续性。

(4) 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破坏。传统监控模式均采用纸质材料,数据量巨大,纸质材料的耗费量同样巨大。对于正规文件,不仅限定单页打印而且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一式多份,进一步增加了纸质材料的耗费。纸的主要来源是树木或竹子原浆,纸的耗费将导致我国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对国家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利。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传统本科教学监控模式存在诸多缺点,在时代的发展中,要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替代。

2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设现状

在2007年,为落实国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启动“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项”。该项目主要由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参与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该数据库系统在国家同高校之间、社会同高校之间架起信息交互的渠道,沟通的桥梁。在2011年,教育部发文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映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建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2013年,相关部门试行使用了“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并在之后的时间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到今天,仅有少部分高校已初步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系统,但问题较多并不完善,而其他高校仍处于摸索阶段。

二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设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所开发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能实现的功能:(1)学校的各类信息的存储、分类;(2)数据的半人工采集,多采用word和excel方式记录;(3)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保存;(4)各项数据的直接提取进行人工分析。

除了具有以上的功能外,该系统还应进行功能的完善,在如今,应具有更人性化的设计,方便操作和使用及进行相关的推广。具体的功能改进详见如下。

(1) 数据采集应具有平台对接导入功能。对数据的采集,应打造平台软件,实现与外界数据搭载平台对接,进行数据的直接导入,避免数据的重复输入,同时通过与教育系统或其他高校数据系统对接,进行数据传输,克服信息孤岛、数据传输困难的问题。

(2) 数据提取的可视化及趋势分析。在数据提取的同时,能将提取的数据体不仅以数据列表的形式呈现,同时能生成分析图,如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的二维、三维形式,实现数据多维度观察,直观了解不同数据的发展走势,并且该系统应能根据图表的信息,直接捕捉重要信息,如曲线峰值、平均值大小、数据比率等。

(3) 用户权限的合理分配。该系统的用户来自不同层次,为了保障系统运行效率,通过明确的权限控制功能范围,使各层次的用户在操作过程中互不干扰。同时还应有权限限时开放的功能,作为一个专用的系统,权限在各层次的使用对象不同,因此,它的开放时间应具有阶段性,这样既能保证工作顺利开展也能维持系统中数据的稳定。

(4) 系统数据体的加密保护和备份。为了让系统中的数据体更加安全可靠,系统应有数据体加密保护和云端备份功能,阻隔外界对系统的入侵,也避免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因操作失误,使系统中数据的丢失。

(5) 知识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资料的查阅或者下载。因此系统应将文件、资源包等非结构化的数据先存放于知识库中,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意义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是“对诸如师资力量、学生素质、教学设施的水准以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进行监控,及时检测,以便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工作,纠正偏差,协调关系,促进各方面发挥潜能,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预期目的。”所以,拥有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很重要,这将对学生状态的监控、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等的保证有显著的影响。

高校的教学工作运行状态、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等信息,均可通过教学中的基本数据来反映,对数据的采集、分析是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并将此系统用于高校管理服务,其必将增强高校在现今教育改革中的核心竞争力,为其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提供一定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为高校自身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提供保障。该系统的建立,使高校通过常态化的信息管理,阶段性地收集、分析和监控各类数据信息,及时准确地把握自身的教学运行基本状态,为高校平稳安全的运行提供保障。

(2) 为各级各类的评估提供依据。在建成系统后,可依据它搭建具有各类评估指标体系的教学评估系统,使得教学评估不仅有据可循,同时使教学评估工作简单、及时、高效。

(3) 节约国家资源保护环境。在建成系统后,数据采集不再进行纸上填写,大部分的常规数据收集都可在网上进行,从而节约大量纸张的使用,节省国家资源,间接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4) 为高校领导和相关监控部门提供决策方向。本系统具有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的功能,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可及时查询和审核各类数据,并利用系统数据开展对比、分析,预测数据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正确的措施,辅助提供决策方向。

总之,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是高校办学者和广大教师、学生的期望,而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正是关键之处,因此,本系统的建设将很好的为教学质量服务。在党的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提出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呈现出“新常态”,其中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就是其中之一。教育事业在数年的发展过程中,高等院校已经完成了“规模扩张、学科布局、校区建设”的三大历史任务,质量提升、内涵发展逐步成为当今的主要任务。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立,将在学校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实现数据库形势下的现代化信息监控,能够更高效、更全面的了解整个高校的教学动态,从而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保障高校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洪亚.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05):10.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分类评估方案项目和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函[2007]27号).

[3]贺祖斌.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监控机制的构建与动作[J].广西高教研究,2000(3).

[4]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

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实践与思考 篇6

一、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 确定目标, 重点先行[1]。

慈溪市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起始于2006年, 到目前为止全市除镇、街道外, 所有预算单位均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实际支出执行管理手段的对应效果来看, 经财政审核后的财政直接支付支出, 执行效果较为理想, 而与之对应的财政授权支付, 执行效果相对而言就有所欠缺。为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效, 慈溪市将国库集中支付中的授权支付业务作为实施动态监控重点, 着力打造我市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

2. 建章立制, 稳步推进。

一是明确监控内容。将动态监控的对象、动态监控的资金范围、动态监控的基本要素、动态监控的银行账户及动态监控的主要事项作了明确;二是确定监控方式, 确保监控工作真实、有效;三是提出违规处理要求, 明确责任。对监控和核查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 财政部门及时作出处理意见, 对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四是明晰管理与监督职责。建立财政、预算单位与代理银行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工作联动协调机制。

3. 搭建平台, 规范运作。

一是建立系统平台, 确保运行成功。可以建立一定的动态监控分级系统, 通过测试、推广, 充分达到在实时动态、智能预警、综合分析等功能目标;二是确定监控参数, 设置监控规则, 确保运转有序。

4.优化流程, 确保安全针对试运行中存在问题, 慈溪市制定了动态监控工作流程和违规业务核查处理程序 (见下图) 。

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1. 预算执行监管水平大幅提升。

相关规定显示, 授权支付可以不用经过财政的审核。因此, 在动态监控实施前对授权支付的监管主要通过点只能是在支出业务发生后, 一旦有严重的违规行为, 很难有效控制。动态监控实施后, 将监管关口前移到授权支付结算支出之前, 对违反规定的支出业务, 监控系统在第一时间予以预警冻结, 未经财政审核通过, 单位无法办理支付结算, 这样有效防范了财政资金支付风险, 提升了财政监管水平。

2.执行监管的工作效率得到了上升[2]。

动态监控实施前, 对授权支付的监督检查主要通过对支出业务逐笔进行人工检查, 无法通过预设的规则进行有条件的筛选, 这样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且难免有疏漏之处。动态监控实施后, 按照现行的有关制度、规定, 预设相关的控制规则, 对违反规定的业务由系统自动进行预警冻结, 监管人员能有针对性地对被预警冻结的业务进行处理, 监管效率大幅提高。

3.执行水平相对应地也提高了。

自实施动态监控以来, 在动态监控制度的威慑、警示下, 不仅预算单位的授权支付业务操作更加规范、纠偏更为自觉, 而且单位的预算执行水平也显著提高。慈溪市二季度的违规支出业务笔数和金额比一季度分别下降了62%和76%;向实存账户等关联账户划款得到全面控制, 大额授权支付明显减少;直接支付比例有了进一步提升。二季度直接支付比例高达96.8%, 比一季度提升了3.4个百分点。上述现象显著表明慈溪市的预算单位规范支出意识在增强, 预算执行力在提高。

4.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顺利。

由于现金使用量得到有效控制, 避免了单位日常财务管理中的许多漏洞, 规范了单位支出行为。与此同时, 公务卡的刷卡消费量大幅提升, 二季度的刷卡笔数和刷卡额比一季度分别增加了3.5倍和2.2倍, 进一步提高了单位资金支付透明度, 防范了财务风险。

三、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1. 监控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阶段慈溪市的动态监控才初步成立, 许多的工作还不够完善、具体, 从而使得动态监控的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 实际进行动态监控的资金只占全部资金的5%左右, 几乎大部分的资金都没有进行实际的动态监控。再比如说, 财政专项拨款等等都没有进行动态监控。这样的监控范围实际上是很小的, 严重影响了动态监控的结果。

2. 财政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预算项目不够明确具体。如年终预算追加的“增人增资及奖金”这个预算项目中, 若既包含年度新增人员的工资福利费, 也包含新增人员的定额公业务费, 在预算执行中就难以有效管理;二是没有实际的发挥公务卡的作用。公务卡有着许多的作用, 但目前慈溪市的公务卡刷卡支出与现金支出的占比只有17.9%, 公务卡替代现金结算的功效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三是一些单位的账户没有进行清理工作。在进行改革之后一般来说是不允许存在银行账户的, 但目前慈溪市仍有部分单位保留着实存账户, 这些账户的收支业务游离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管理范围之外, 不利于实施动态监管。

3. 监控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一是预警规则设置中的控制功能还有缺陷。如, 一般情况下财政性资金是不允许向投资性单位进行支付的, 监控系统通过对收款人名称中是否包含“投资”二字进行控制, 确保支付业务的合规性。但对于如“白金汉爵投资有限公司”这样一家餐饮企业, 因该单位名称中有“投资”二字, 单位向该企业支付餐费时因触发预警规则而被监控系统“误杀”冻结, 影响了正常的支付结算;二是对现金的控制措施过于单一。目前的备用金限额管理措施只是对单日的现金提取量进行控制, 部分单位在提取超限额的现金时, 通过化整为零的方法分多日提取绕开系统监控, 监控系统中的备用金限额管控措施必须加以改进。

4. 监控队伍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预算执行动态监管相对来说是一个新型的工作类型, 对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 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专业的工作人员, 可大部分的单位没有做到这一点。目前授权支付动态监控的业务量还不是很大, 具体监控管理工作只是由国库支付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兼职担任。随着动态监控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 动态监控的业务量必将大幅增加, 员工的素质必须达到相应的水平才能适应这一工作。经过以上研究, 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搞专业的监控队伍。

四、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 逐步扩大动态监控范围。

在对授权支付动态监控不断改进完善的同时, 要逐步将财政直接支付、专户拨款和镇街道的预算拨款等其他财政性资金的支付执行纳入动态监控范围, 增加资金的透明度, 进一步规范支付行为。在镇街道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公务卡改革逐步启动后, 还应适时将财政动态监控延伸到镇街道级财政, 从而建立起全方位的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监督体系。

2. 积极推进财政管理工作。

一是预算编制项目必须明确清晰。为切实增强预算执行的可操作性, 预算编制必须进一步细化, 有着不同执行管理要求的预算支出, 必须细分项目, 以促进预算执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二是公务卡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为进一步推进公务卡改革, 必须明确使用范围, 积极推行并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 凡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范围的支出, 不得使用现金结算, 不断提高公务卡刷卡支出比重;三是单位实存账户需要进一步清理。为确保预算执行的全面监管, 必须统一规范账户管理, 清理单一账户体系外的银行账户, 确保所有账户纳入监控范围, 不留死角。

3. 及时调整完善监控系统功能。

一是预警规则设置中的加设“白名单”功能。对于因规则设置不合理而被监控系统“误杀”冻结的现象, 建议在动态监控系统中增加一个白名单 (可信任单位) 的功能, 将某些虽涉及敏感关键字, 但实际属于正常支付对象的单位纳入白名单中, 作为可信任单位进行例外处理, 以提高监控系统的筛选、甄别的准确性, 减少“误杀”;二是增加对现金的控制措施。为实现对单位备用金限额的更有效管理, 必须在目前对现金单日限额的控制基础上, 实行3~5天现金用量进行移动总量控制, 直至对全年的现金用量进行年度总量控制, 以进一步加强对现金的有效管理。

4.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是监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财政管理工作经验和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 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 并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二是加强对于员工专业素质的培训, 使其跟得上工作的发展与需要。

五、结语

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十分重要, 对于慈溪市的财政工作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只有认识到动态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作者以上提出的几点措施认真的解决这些问题, 慈溪市未来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才能切实的做好。

参考文献

[1]石英华.完善预算管理的深层死思考——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的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 2012, (10) .

动态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篇7

本文所研究的动态监控系统是为了给监控管理员提供极大的方便, 可视化的界面让用户更真实、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 迅速地发现被监控的计算机存在的警告及错误。

本文所研究和实现的动态监控系统的目标如下:

(1) 规范了各下游子系统上报到集中监控平台的告警信息, 提高报错信息质量和监控时效, 更及时地为运维人员提供有效的报错信息和处理指导, 加强对UMP事件信息的控制, 控制风险。

(2) 集中监控平台在事件层上整合现有各监控系统和二代各应用系统的所有告警事件, 结合配置管理、知识库进行分析处理, 通过可交互的多种渠道 (WEB、短信、邮件和语音) 将故障进行告警通知。

(3) 为用户提供外部接口, 供用户发送监控信息到统一监控平台。监控平台会将这些监控信息按照不同的子系统、不同的日志级别进行统计。同时监控系统能够将不同的子系统的日志划分给不同的用户, 并让该用户进行处理。

本文所研究的动态监控管理系统, 是通过通讯协议, 将其他计算机上的硬件资源, 如CPU、内存、硬盘、进程、交易信息等数据, 传输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通过对信息的筛选, 将信息保存入库。同时, 服务器可以向任意被监控的计算机发出请求, 监控该计算机的相关信息, 并在监控系统的管理页面展示。任意被监控的计算机在超过相应指标后, 会向服务器发出警告, 监控系统会将这些警告信息级别进行统计、处理, 发送给不同的用户, 并让该用户进行处理。需要监视的主机上运行Agent监控程序, 对该主机进行数据采集, 通过TCP Socket方式和监控服务器通信, 把采集的数据传送到监控服务器, 用户就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到服务器, 做相应的操作。本文所研究并实现的动态监控系统拓扑图如图1所示。

2 动态监控系统功能

2.1 系统总体结构

本文所研究和实现的动态监控系统分监控小程序和监控管理功能, 监控小程序相当于运行监控主机上的一个插件, 主要负责获取监控主机的信息, 监控管理部分由监控管理员使用, 主要包括首页、主机监控、交易流水监控、告警信息监控、系统管理、用户管理。动态监控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2所示。

具体功能如下:

首页:主要是登录后直接用图表直观地展示监控的信息。

主机监控:包括监控主机管理、主机资源监控两个部分, 监控主机管理可以添加删除监控的主机及修改主机的信息。主机资源监控主要是负责实时的监控某台被监控的主机, 实时获得监控主机的信息, 也可查看监控主机最近的告警信息。

交易流水监控:包括规则交易监控、滚屏交易监控。规则交易监控可以设置监控频率、一个页面显示记录数、交易限制、类型等信息, 然后实时的展示被监控的记录。滚屏监控是把最近的交易流水信息展现出来。

告警信息监控:告警信息管理、告警信息统计。告警信息管理:对告警信息的监控、处理操作。告警信息统计:对告警信息的分类统计。

系统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操作日志查询。用户信息基本操作包括用户角色权限的增删改查。

系统通信:负责监听Agent监控程序发来的数据报文, 判断报文类型, 并做相应的报文处理, 存入数据库等。

2.2 服务器端功能

用户管理:用户权限分为管理用户和普通用户;管理用户可以管理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只能做查看, 处理监控信息等操作。

监控主机管理:管理用户可以增加和删除监控计算机的信息, 即取消对其监控, 或者是通过设定IP, 端口等方式, 增加对某台计算机的监控。

设置主机监控:可以展示在线计算机列表的基本信息, 例如IP, 计算机名等。双击可以查看该计算机详细信息, 例如:CPU, 内存, 硬盘等使用情况及进程状况。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

(1) CPU:CPU当前使用率, CPU运行队列中进程个数; (2) 内存:内存总量, 物理内存占用率, 虚拟内存占用率; (3) 硬盘:当前硬盘空间情况, 硬盘使用空间比率, 硬盘剩余空间;

(4) 进程:进程总数 (个) , 某进程的线程个数 (个) 及其占用系统资源的情况, 对消耗资源 (内存、CPU) 最多的进程进行自动识别和监控;

集中告警:

(1) 系统能自动接收被管系统主动发出的告警信息, 并对告警事件进行过滤和归类处理;

(2) 告警信息通知:接收监测范围内的故障告警信息, 根据故障类型和级别, 在服务器工作界面上显示故障及告警信息;采用邮件方式通知监控管理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 进行处理。同时保证, 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3) 提高告警信息的关联性, 避免重复告警。

(4) 将告警信息写入数据库, 方便系统维护。

交易流水监控:对交易流水进行实时滚屏监控 (支持全屏、可设定刷新时间) , 另外可以设定规则进行交易流水的监控。

操作日志管理:对操作人员、操作内容、操作时间等信息进行完整记录, 并可对这些记录进行多条件查询, 为管理者提供完整的系统操作维护资料。

3 关键模块

3.1 系统通信

随系统启动就开始运行, 负责和Agent监控程序间的通信, 采用TCP Socket方式;接收到报文后, 能判断报文类型, 并分别处理;还能向特定的主机的Agent监控程序发送请求报文。

具体实现采用多线程方式, 运行时打开一个线程池负责通信, 接收到socket报文, 就到线程池中拿出一个线程来处理这个报文;这样, 可以立即为请求服务, 使应用程序响应更快。而且, 通过适当地调整线程池中的线程数目, 也就是当请求的数目超过某个阈值时, 就强制其它任何新到的请求一直等待, 直到获得一个线程来处理为止, 从而可以防止资源不足。

3.2 主机资源监控

主机资源监控可以展示在线计算机列表的基本信息, 例如IP, 计算机名等。双击可以查看该计算机详细信息, 例如:CPU, 内存, 硬盘等使用情况及进程状况。用户可以设置主机IP, 监控频率进行实时监控, 点“开始监控“按钮开始监控, 跳转到监控页面。监控页面会根据设置的刷新频率向监控主机发送TCP报文获取数据, 然后展现到页面上, 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页面的上部分显示的是被监控主机基本信息, 页面中间图形展示的是CPU, 内存, 硬盘使用率, 页面下部分是显示进程信息。

3.3 动态监控管理

动态监控管理主要包括:交易流水管理、规则交易监控、滚屏交易监控。

(1) 交易流水管理:可以查询监控交易流水的信息, 主要是对交易数据的查询, 删除等操作。

(2) 规则交易监控:可以设置监控频率、一个页面显示记录数、交易限制、类型等信息, 设置好监控的参数后, 点开始监控按钮就会跳转到监控页面了, 页面会每隔设置的时间刷新页面, 获得最新的监控信息,

(3) 滚屏交易监控:可以展示当前交易流水信息和异常交易流水信息, 分别显示的是异常的交易信息和所有的最新的交易信息, 默认是每隔3秒钟刷新一次页面获得最新的交易信息。

4 结语

本文研究和实现的动态监控系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登录、主机监控管理、交易流水监控、告警信息监控、系统管理功能、该系统能很好的实现动态监控功能。

摘要:监控系统已成为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具有较强防范能力的综合集成系统。监控管理平台的出现, 给监控管理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能迅速的发现被监控的计算机存在的警告及错误, 基于以上内容, 本文对动态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 并最终实现了一个采用B/S架构的动态监控系统。

关键词:动态监控,安全,主机监控

参考文献

[1]The Spring Framework official website: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

用物联网实现公共管廊动态监控 篇8

系统组成

宁波石化区地处杭州湾南岸, 是国家级石化园区, 总体规划面积为56.22 km2, 其以“炼油乙烯”项目为支撑、以液体化工码头为依托, 逐步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石化产业链, 为满足各企业公用工程、化工物料输送的要求, 现已完成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的建设工作。应用公共管廊物联网监控系统, 凭借其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特点, 通过规范管理和安全监控, 可以减少危化品事故发生概率, 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和灾害处置反应能力。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在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使“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的管理调控理念变为可能。公共管廊动态安全监控预警物联网系统主要包括7个部分: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组成, 包括室外一体化球型摄像机、解码器、视频、光端机、矩阵控制器、监视器、硬盘录像机等。

红外线智能报警系统主要由红外探测器、通讯主机、中心接警主机、计算机等组成。

管道智能巡检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器、数据转换器、巡更信息钮、中心软件等4部分组成。

管廊远程广播系统主要由可寻址数字广播控制中心、可寻址网络广播软件、可寻址网络广播主机、可寻址网络广播远程呼叫站、可寻址网络广播信号选择器、可寻址网络广播终端服务器、天花喇叭、室外号角、数字光端机、模块等设备组成。

可燃性气体报警系统可燃性气体报警系统由现场子站、GPRS网络、监控中心3部分组成, 现场子站与控制中心之间通过通讯网络组成一个全自动、智能化的实时监控系统, 监控中心通过专用宽带接入互联网, 现场子站通过GPRS拨号与基站自动连接, 与监控中心建立通讯链接, 实现现场监测数据上传。

管线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由于早期建设管道档案不齐全且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很难适应管道建设的需要, 容易造成管线管理混乱现象的发生。为提升危化品管道安全监管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宁波石化园区重新对管道进行全面普查, 采用GPS卫星定位与GIS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测, 建立架设在管廊上的所有危化品输送管道档案, 包括管道单位、介质、长度、管位等信息, 并纳入宁波市管线地理信息系统, 形成全市标准统一、数据完整、属性完善的管线地理信息数据库。

其他安全设施配套在化工园区内公共管廊高点设置多个风向标, 主干道设置防撞栏及安全警示标牌等。

功能应用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是将现场摄像实时信号传送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通过视频矩阵将信号输出到监视器, 并由数字硬盘录像机进行24 h实时录像。监控人员在控制室内通过操作控制键盘, 即可控制一体化球型摄像机的旋转、俯仰动作, 摄像机的变焦、聚焦及镜头的自动清理, 可将摄像机准确定位在待观察的目标位置, 进行放大或缩小, 并可实现报警抓拍、报警联动、自动录象、视频回放等功能。同时, 因其具备远程访问功能, 应急中心任意一台计算机可通过互联网调取视频查看, 也可将视频录像或图片外拷保存。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体现出其具有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特点, 并形成一体化的网络体系。

红外线智能报警系统

闲杂人员经过红外探测器时, 系统将自动发出异常信号并传至监控室, 由监控人员根据报警信息、方位等作出相关应急响应。

管道智能巡检系统

智能巡检系统是对巡查人员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全新技术, 是生产管理者进行巡查管理的得力助手, 具有投资金额小、使用便捷、防水、防震、耐低温、耗电少等特点, 适合户外使用。安装使用过程中, 只需将信息按钮安装在重点检查部位或巡查地点, 巡查人员利用巡检器轻触该按钮, 就可完成数据、地点、时间的采集工作。管理员再利用巡检软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接收处理, 生成报表, 便可了解每个巡检员的活动情况, 包括巡查地点、巡查时间和人员到位情况等信息, 通过查询分析、统计, 可对巡查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

管廊远程广播系统

管廊远程广播系统可分为背景音乐和业务广播, 实现人工或电脑远程控制开关机功能。每个广播点可连接麦克风进行分区广播或全区广播, 互不干扰, 有效与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 对违规行为以警示预警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应变能力, 特别是对突发事件或应急事件进行分区远程广播, 能及时做出应对。

可燃性气体报警系统

可燃性气体报警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并配以无线传输信号采取、数据实时计算、系统故障检测、显示驱动、报警显示、报警外设驱动等丰富的软件功能。当环境中待测气体浓度超过预置报警值时, 控制器将立即发出声光报警, 及时提醒监控中心, 且该系统可准确定位, 弹出具体方位的监控画面与气体浓度数据, 向监控人员报警, 并联动各个设备同时向管理人员报警。另外, 工作人员还可以浏览各现场子站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 通过联网功能, 还可以通过网页进行访问。

管线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

管线地理信息数据成功建立, 为管道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可提升管道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利用智能平台, 加强管线信息系统的维护, 实现管线数据动态更新、信息共享, 为做好管道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应急抢险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实现管线现代化管理模式。

其他安全设施系统

通过视频实时监控, 可以观察到事故区域风向指引, 结合管廊远程广播系统, 指引周边人员顺利疏散和逃生;另外, 还可及时了解重载车辆发生事故后对管廊破坏情况等信息, 为事故救援提高应急能力。

效果分析

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通过物联网信息化的建设, 将公共管廊的多种信息进行统一化管理 (如施工信息、实时数据、现场录像等) , 为化工园区内公共管廊的运营管理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 管理人员在充分了解、综合运用各种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使运营环节更直接、更透明, 有效提高了公共管廊动态监管的效率。

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为适应化工园区的快速发展, 公共管廊动态监控预警物联网的需求逐渐增强, 化工园区应急救援可利用该系统观察事故动态, 并快速做出科学的决策, 有效提高公共管廊的客户服务水平, 提升化工园区应急处理能力。

优化服务管理水平

通过对公共管廊和管道运行进行实时监控、自动报警, 能及时预警各种违法行为或异常情况的发生, 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同时, 通过监控摄像威慑不法分子、外来无关人员等, 最大限度地防范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安全事故的发生, 改善周边区域的社会治安状况, 保证公共管道安全稳定运行。管理人员足不出室, 便可了解整个公共管廊的具体情况, 既减轻了劳动强度, 又提高了安全系数, 使公共管廊安全管理实现了由经验向科学的转变, 优化公共管廊服务管理水平。强化信息统一管理

动态监控机制 篇9

关键词:手术室,手术过程,监控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治疗和急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在医院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手术室环境的特殊性和封闭性、手术流程的复杂性,以及多部门共同参与,很难就改进内容达成一致意见,临床路径和流程优化只能回避手术室这个重要的部门[1]。依靠传统的终末质量管理办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手术室管理的需要,需要借助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对手术室进行全程管理。为此,北京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与各部门协作,共同开发了手术过程动态监控系统。

1 存在的问题

北京天坛医院是一所以神经科为重点的“三甲”医院,手术室共有24个手术间,年完成万余台手术。目前,手术室主要是人为的经验型管理,管理方法滞后,与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差距较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各部门合作欠缺

手术是一个多部门合作的复杂事务,但是由于各部门职能不同,关注角度不同,各自为政,管理容易出现断层与空挡。虽然各部门都从自己的管理角度出发,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工作步骤和管理要求,但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与交互,将患者信息人为割裂开来,破坏了医疗流程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我们应该跨部门合作,将各部门的操作步骤衔接起来,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1.2 落实情况难核查

手术室虽然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执行情况、落实情况难以核查,未形成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对于手术中的关键点、难点没有形成标准化的评判指标,更无法根据标准化的评判指标去衡量、判别,指导医生合理、规范地处置,避免医疗隐患的发生。

2 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针对手术室现存的2个主要问题,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与神经外科、麻醉科、护理部、手术室等部门合作,设计开发了手术过程动态监控系统。通过信息手段搭建一个各部门共同监管的综合平台,改进手术流程,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手术室实行管理。

我们选取了手术流程较为规范、手术相对简单、并发症相对较少的垂体瘤手术作为切入点,根据手术方式不同细分为显微镜下经鼻垂体瘤和内镜下经鼻垂体瘤。通过与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麻醉师沟通,暂定了该类手术的操作规范,按规范分角色登记从患者入室到患者离室的全过程,登记工作由巡回护士或麻醉师实时完成。这5个角色分别为临床医生、巡回护士、刷手护士、麻醉师、器械室护士,重点是前4个角色。按角色从众多的操作步骤筛选出一些关键质控点,并根据操作步骤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制订一些约束条件,当违反操作规程时,系统自动进行提示。

以显微镜下经鼻垂体瘤术中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按照角色分为临床医生、器械室护士、巡回护士、刷手护士、麻醉师5列,每列下是该角色术中需要完成的操作步骤,包括手术器械和用药。标识有灰色底纹的是我们选取的质控点,质控点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是一些高危点、可控点[2]、能明显标识手术进程的点、体现各部门相互配合的点。从图1中不难看出,临床医生有上显微镜、寻找蝶窦开口、显露并咬开蝶窦前壁、辨认并打开鞍底等7个质控点。只有当巡回护士、刷手护士术前清点完毕,麻醉师手术开始调药完成后才可上显微镜进行手术。当进行某些操作时,麻醉师、刷手护士需要相应的配合,如执行寻找蝶窦开口、显露并咬开蝶窦前壁等刺激动作时,麻醉师需要随时调药,七氟醚吸入达到MAC1.0,异丙酚静注4~6 mg/kg·h持续,当医生切除肿瘤时,刷手护士需要备好各种刮圈、标本瓶,随时留取标本。未按要求操作时,系统提示某步骤尚未完成,提醒医生按规范标准手术操作。

3 系统实现与功能介绍

手术过程动态监控系统是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应用该系统的医护人员按工作性质和行政级别在系统中拥有不同模块和不同级别的使用权限。相关人员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及密码可使用相应的模块。

3.1 手术过程登记模块

手术过程登记模块为该系统的核心,该模块由巡回护士或麻醉师操作,所有授权用户均可浏览。

如图2所示,巡回护士或麻醉师输入患者住院号回车后,自动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获取相关手术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所在病房、性别、年龄、床号、主刀医生、助手医生、刷手护士、巡回护士、麻醉师等。手术项目下拉菜单中选定相应的选项,如显微镜下经鼻垂体瘤,则显示出相应的手术进度条,该进度条是由上述的一系列关键质控点按执行的先后顺序组成,当鼠标移至某功能条块时,显示手术步骤和规范用时。选定手术间后则可进行手术过程的登记。过程登记按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进行,分临床医生、巡回护士、刷手护士、麻醉师、器械室护士5个角色,重点是前4个角色。手术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手术规范进行,按先后顺序顺次点击各角色下的相关操作,点击的同时自动记录系统时间,在标准手术进度条下显示出实际的手术进度条,与标准手术条进行对比,系统还可提示该手术步骤的注意事项、相互制约关系。违反操作规程时,系统会弹出对话框予以提示、警示。当前一阶段各个角色的步骤都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整个手术阶段完成后,完成手术。

3.2 手术过程监控

手术过程监控模块专为管理人员设计,医院领导、手术科室主任、手术室护士长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可进行查询,实时掌握手术室的运转情况和各手术间手术进展情况。

3.2.1 手术室占用情况一览

该窗口主要为医院高层管理人员设计,反映各手术间的利用情况,为手术科室、手术室的分配提供翔实的数据,便于管理层决策。

如图3所示,X轴表示手术间,西一、西二、西三为手术间名称,Y轴表示时间,代表一天24 h,从0:00—24:00。手术间占用用灰色表示,单击灰色图形时,显示手术概要信息,包括手术项目、手术用时、患者信息等;周转用粉色表示,粉色图形内直接显示出周转时间。该图形由手术过程登记模块的数据实时汇总后得到,是手术室工作量的直观显示,浏览者可以获得手术室效率的总体情况[3]。医院管理层可以以此为依据,为各手术科室合理分配手术间。

3.2.2 手术过程监控

该窗口主要为手术室护士长和手术主刀医生设计,反映手术间手术的具体进展情况,便于护士长合理安排手术和医生及时接台。

图4为手术的实际进度条,X轴、Y轴表述同图3,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明显看出手术进行到哪一步,当鼠标移至某彩色条块时,可以显示出明细,如手术项目、步骤名称、患者信息等,极大地方便了手术主刀医生上台。护士长在办公室内就可以观察各手术间手术情况,及时、合理地安排接台手术。该图形也是由手术过程登记模块的数据实时汇总后得到,手术步骤可以借助颜色的变化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来,比图3更具体,更细致。

4 运用效果及系统特点

手术过程动态监控系统作为描述手术室利用率、效率和绩效改善的管理工具[3],加强了各部门的合作,对手术患者进行了全程管理,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确保了手术质量。

4.1 重视手术流程

改变了以往护士只关心卫生材料、计费、手术排班的状况,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整个围手术过程。护士不只局限于一些琐碎的事务,而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开展全程医疗服务,突出全程质量和环节质量的重点控制。

4.2 规范手术过程

将“医院管理年”、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join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hospital,JCI)[4]中制定的规范细化为手术中的关键步骤,落实到实处,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例如,巡回护士将患者接进手术室,经手术医生、护士、麻醉师多方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手术。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手术治疗规范,督促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刷手护士、麻醉师严格按要求操作,对于违规操作,及时实施干预,进行提示、预警。通过信息手段促进手术过程的标准化,进而实现手术结果的理想化与最优化。

4.3 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

手术过程动态监控系统能明显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水平,将以往人为的经验型管理转化为动态的科学型管理。例如,手术室护士长通过计算机可随时查看当前手术的具体进展情况,也避免了过去为掌握每天手术过程中的工作情况,经常要对手术环境进行反复巡视,每巡视一次至少花费20 min,不但耗时较多,而且不能同时兼顾多个手术间的情况[5]。借助此系统,护士长在办公室内就可以观察各手术间手术情况,指挥、调度、协调整个手术间利用,接台手术的医生也可以及时掌握上台时间。

4.4 有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以往,由于管理方法滞后,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管理层无法对手术室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会出现大量患者等床住院、住院患者压床、手术台却不能合理使用的现象,既浪费了紧缺的医疗资源,又延长了患者的无效住院时间,增加了费用。通过应用该系统,手术室护士长可根据手术室占用情况监控、手术过程监控界面随时了解各手术室情况,及时、合理地安排手术,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加快床位周转,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从而有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4.5 促进临床路径在单病种管理中的应用

近几年临床路径被引入国内,北京、天津、重庆、青岛等国内一些城市的大医院开展了部分病种临床路径的研究和试点工作。2002年,北大三院开始在心内科进行此项研究,并制定了国内第一批记录“临床路径”的表格病历,在一些医院部分病种已经开始实施。2004年,在北京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医院协会组织了23家医院开展了“北京地区按DRGs付费和临床路径应用研究”,并获得“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的立项支持,临床路径应用研究是该课题的子项目之一。但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完整的“临床路径”医疗管理理论体系[6,7]。该系统涵盖了从患者入室到患者手术完毕离室的全过程,对手术中的每一环节进行监控,提示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各部门共同协商制定的手术路径进行规范化操作,有效地填补了临床路径中手术路径的空白,促进了临床路径在单病种管理中的应用。

5 讨论

手术过程动态监控系统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医院手术室现存的问题,设计开发的手术室管理软件,是运用信息手段对手术室实施管理的一次有益尝试。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5.1 手术规范的持续改进

我们通过设置关键点进行环节质量控制,将以往习惯性行为规范成标准的操作常规,形成制度固化下来,规范手术过程,对于违规操作及时实施干预,进行提示、预警。随着系统的应用,监控、分析术中发生的各种变异,对于不合理的变异分析原因、及时纠正,对于合理的变异经有关部门协同、修订,对已有的手术路径进行完善,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5.2 管理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仅仅限于对手术过程进行动态监控,未记账卫生材料还未纳入监管,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我们将进一步给出某种手术未记账材料消耗的参考数量,实际用量与参考用量进行评估、对比,这将有效缓解手术室卫材消耗量大、浪费的现象,对目前医院开源节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手术过程的登记,汇总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如:手术人数、温度、湿度等),将医院感染的讨论由定性改为定量。通过不断完善,系统将更全面、更具体地反映手术及手术室的相关情况。

5.3 加强各部门协作

通过搭建此系统,加强了各部门的合作,但是在调研、应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医务人员增强多专业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提高凝聚力[6],要动员和组织协调好相关的科室和相关的人员保证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也就是说,需要彻底改变以往的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工作效率[8]。

5.4 标准化手术操作时间

国外手术管理者非常重视科学地安排工作流程、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并利用对手术时间的记录、监测与分析,运用手术标准时间[9]来协助手术安排。在这方面国内相关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缺少数字化的手术时间信息资料,对手术信息数据的挖掘力度不够,缺乏较为系统的综合性研究以及量化分析研究[10]。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对各种手术操作时间进行统计分析,为手术操作的量化、规范化提供客观、翔实的数据。

5.5 形成疾病数据库

采集某类疾病手术成功与否的相关因素,形成数据库,便于总结、分析,这是系统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以往,对手术的分析都是事后分析,而且是针对个案,不能形成完整的分析。建立数据库后,可以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例如,垂体瘤的相关因素,可以从肿瘤性质(良性、恶性),肿瘤的软硬度,血运是否丰富,肿瘤的大小,肿瘤的侵袭性,肿瘤是否全切,内分泌指标,使用工具(显微镜、内镜)等方面加以统计分析。在规范、熟练地完成手术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手术资料,方便了科研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Healthcare 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McKesson Informa-tion Solutions.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ng Room[J].Healthc Financ Manage,2002,56(12):1-7,80.

[2][美]联合委员会国际部.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院评审标准[M].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85.

[3]D.Jay Iaconetti,Steven A.Lussos,Jim Koch,et al.Anesthes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The Inova Fairfax Hospital Experience[J].Seminars in Anesthesia,Perioperative Medicine and Pain,2004,23(2):104-114.

[4]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hos-pital[M].Chicago: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2002.

[5]王莉.中央监控系统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611-612.

[6]马集云,吴燕子,蔡艳,等.临床路径在单病种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08,9(2):22-24.

[7]黄葭燕,陈洁,陈英耀.临床路径的研究现状及特点[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5):1-3.

[8]王长远,秦俭.临床路径在医学领域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6):1169-1170.

[9]Mazzei WJ.Operating room start times and turnover times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J].Clin Anesth,1994,6(5):405-408.

构建教师职称管理的动态机制 篇10

一、教师职称管理的反思

1“评聘分开,无限评,有限聘”,职称空头支票很无奈

近年来,有的地方对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的评定进行了一些改革,不限定指标,只要符合相关条件,都给予认定。职称评定以后,学校在可聘任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最高比例内,实行晋升工资档次的管理。职称评定实行“无限评,有限聘”,从理论上讲具有进步意义。但如果已经评定的教师数量超过了规定的最高比例,即使评上,也不可能晋升工资档次。(也就是不能聘任)这样,既增加了学校操作的难度,又容易增加不稳定因素。多数学校采用的解决办法是:已经评定该职称并与工资挂钩的教师继续享受该职称工资;新评定该职称的教师采用补缺的办法,等到有教师退休或者调离,学校该类职称出现空缺后再论资排辈递补。新评定该职称的教师,评定上与没有评定上区别不大,职称评定的引领导向和促进作用就会急剧衰减。

2“35岁后不作为”,教师职称聘任终身制困局很难解

中小学教师,35岁左右就可能评上最高的职称了。尽管高级职评难度很大,但许多教师会主动克服困难,自觉向职称评定所需的标准发起冲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很快,这种内心的、自发的需求外显为:工作上勇挑重担,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学习上孜孜以求,不耻下问;同事相处上合作分享,互相帮助;集体观念强,积极出谋划策。

可遗憾的是,一些教师刚获得高级资格,整个人马上就变了,教育教学开始松劲,科研也不像从前那样钻研了。还有的教师理直气壮地说:“十年媳妇熬成婆,我现在功成名就,别无所求了。现在的我名分有了,地位高了,工资涨了,说话的声音可以响了,苦日子应该过去了,可以歇歇了。”许多已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大多在“原地踏步”。他们由于再没有职评压力,因而一部分人开始提前进入“颐养天年”状态。

高级教师大多是“专家型教师”,是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有的甚至是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是基层学校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为什么他们一评上高级就止步不前了呢?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缺失,是造成他们懒惰的原因所在。如何进一步开发他们的专业潜能,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使他们的专业能量更好地辐射,是学校管理者应该不断思索的话题。

二、教师职称管理的跟进——建立职称动态管理的新机制

笔者认为,教师职称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的部门、制度和政策是比较复杂的,短时间内不可能所有部门的改革就非常完善或者配套了。更何况,学校作为一个下层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权力去要求上级怎样做的。那么,是不是学校就无能为力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学校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对教师的考核加强了,我们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在上级评定职称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教师职称动态管理的新机制。

1建立教师职称聘任动态机制

这一办法主要是针对高级职称指标出现空缺,需要递补,递补上去就会按照现行政策享受国家相关工资待遇的教师。谁能递补上去呢?不是论资排辈,而是用下面的机制来调控。

(1)公开条件。学校办公室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相关文件,明确聘任程序,公布聘任名额。

(2)个人申请。教师根据个人情况向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3)组织考核。教师个人得分的计算:教师个人考核得分:身份岗位加分+绩效考核加分

(4)民主评议。根据考核分数高低,推选候选人(比实际推荐名额多1~2名),提交教师大会进行无记名投票,根据民主测评情况由学校职称聘任领导小组确认上报。

(5)关于破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破格聘任:①市级以上(含市级)政府科研成果二等奖或以上获得者;②省级赛课一等奖、国家赛课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③取得研究生学历并获得硕士学位,在校工作一年者;④省级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⑤辅导学生团体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者;⑥辅导学生获得省级发明创造一等奖及以上者;⑦上级文件规定的其它破格者;⑧其他对于学校有突出贡献者。

2建立教师职称动态管理机制

这一办法是针对学校无力改变大环境,却应该努力营造适宜教师发展的生态型小环境而定。在承认国家评定和过去已经聘任为该级职称的基础上,对本校教师实行职称动态管理。

(1)教师职称动态管理新机制的原则。第一,“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原则,现在,各地基本上均是由上级财政部门直发教师的工资,每月规定的时间直接划入教师的银行账户;如果涉及教师职称工资,学校可不管,教师个人自己享受了;因为管起来非常复杂,无法理清楚。学校在现有财力的基础上,单设教师职称奖励工资管理办法,上级评定的职称在学校内只是一个参考,一个起点。每一位教师必须参加动态管理,低职高聘、高职低聘。首先,这一动态管理机制的建立,力图通过制度使“混日子”的人难以懈怠,使他们“不用扬鞭自奋蹄”。其次,这一激励机制的建立,学校也在能力范围内对勤勤恳恳工作的教师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关照,在集体内能形成一种“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责重多得、优质高酬”的生态管理文化。第三,这一机制的建立,能让年轻教师看到希望,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努力就会有回报,学校就会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性竞争氛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就被激发出来了。第二,“职称和绩效挂钩”原则。教师职称动态管理的基础是教师的学年绩效考核成绩,职称的高低靠绩效说话。我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是一个完善的考评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已经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每学期末学校对教师进行综合绩效考核,学年绩效考核成绩就是两个学期综合绩效考核成绩的平均分。第三,“职称可变”原则。教师职称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次变化。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低职高聘、高职低聘、高职高聘、低职低聘、保持不变。第四,“职称与效益对等”原则。教师职称动态管理的结果将与教师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用经济这一杠杆撬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顽石,促进教师队伍科学发展。第五,“已评未聘受关注”原则。学校对已经评为某级职称但因为指标关系不能聘任为该级职称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认可,在待遇上给予区别。

(2)建立教师职称奖励工资的办法。根据教师职称评定的情况,将每一级职称分为四等:一等、二等、三等、基本等,确定每一个等级的奖励标准:

小学特级:一等A+140元,二等A+120元、三等A+100元、基本等A+80元;

小学高级:一等A+60元,二等A+40元、三等A+20元、基本等A元;

小学一级:一等A-20元,二等A-40元、三等A-60元、基本等A-80元;

小学初级或未评级:一等A 100元,二等A-120元。

(3)各类职称等级的确定。凡聘任为各级教师职称,认真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符合相应的职称任职要求,且年度绩效考核在同级聘任职称的前1/3位次内的教师,受聘为该级职称的一等;凡聘任为各级教师职称,认真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符合相应的职称任职要求,且年度绩效考核在同级聘任职称的前1/3-2/3位次内的教师,受聘为该级职称的二等;凡评有职称但没有聘任为该级职称的教师,认真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受聘为所评职称级别的基本等;因自己身体、或其他原因(按照文件政策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更严厉处分的不享受职称奖励工资)上学年未参加年度绩效考核又评定了职称的教师,受聘为所聘任职称级别的基本等。

(4)实行职称升降级制度。凡年度绩效考核成绩在全校前10名者,可享受提高一个职称级别的奖励;凡年度绩效考核成绩在全校后10名者,可降低一个职称级别进行考核奖金的发放。

动态监控机制 篇11

随着各个行业及人们生活中安防需求的提升,各种监控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其中视频监控技术,以其直观、可靠、信息量大的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如:商店、百货公司、金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窗口,及军队、公安、监狱、航空航天等要害部门。

数字成像系统的动态范围是指采集到的同一帧图像中最大像素值与最小像素值的比。由于成像系统的动态范围远小于真实场景的动态范围,监控图像无法对亮区和暗区同时清晰成像。

把传统相机获得的图像称为低动态范围图像(Low Dynamic Range Image-LDRI)。高动态范围图像[1](High Dynamic Range Image)在表示时,每个通道的比特数多于8个,因此有更多的信息。宽动态技术则同时面向高动态范围的场景与低动态范围的显示设备,既保留视场中亮区与暗区的细节,又采用每通道8比特数。为了区别于HDRI,将宽动态技术得到的图像称为宽动态范围图像(Wide Dynamic Range Image)。WDRI获取技术[2,3,4,5]按照处理方式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种。基于软件的方法使用传统的相机得到一组曝光不同的图像,通过对图像组处理实现动态范围的扩展。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基于软件的方法,其需要解决问题是多曝光的控制和多次曝光的合成。

本文针对室内视频监控场景,提出了运用宽动态技术,基于多次曝光,通过软件方式拓展监控图像动态范围的思想,如图1所示。本文提出了基于内容的多曝光控制算法和基于YUV空间的多曝光合成算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1 基于内容的多次曝光控制

1.1 基于内容的多曝光控制

本文提出基于内容的曝光控制算法,在多曝光模式下,对场景进行3次曝光,算法框架如图2所示。

算法在YUV颜色空间进行处理,包含运动区域提取、场景分类和曝光时间计算3个部分。首先对场景进行初始曝光,提取出运动区域、背景区域和肤色区域,根据各个区域的信息对场景进行分类后,依据分类结果使用不同的曝光模式策略。

1.2 运动区域提取

背景差分法和帧间差分法[6]是两种常用的目标检测方法。对于室内监控场合,由于运动物体对最优曝光时间的影响,背景模型建模和维护困难。本文使用帧间差分配合多阈值检测的方法提取运动物体轮廓,算法如图3所示。It表示视频序列的当前帧,Dt=It-It-1。静止物体边缘的灰度值变化很小。物体在出现较大幅度移动时,物体的边缘在前后两帧会造成较大的灰度差,远大于噪声造成的影响。大阈值TH1可以提取出强运动边缘,但会造成轮廓的断裂。小阈值TH2可以提取弱运动边缘但容易受噪声影响。两个阈值可根据图像噪声水平确定。

利用双阈值提取运动边缘像素的特点,对当前帧双阈值边缘检测综合处理的结果CTt由式(1)表示。w1和w2是两个常数,且w1>w2,分别表示强运动边缘像素点和弱运动边缘像的权值。为了补齐强运动边缘,抑制噪声影响,统计M帧内像素的活跃程度。运动物体边缘更为活跃。

CΤt(i,j)={w1Di(i,j)ΤΗ1w2ΤΗ2Dt(i,j)ΤΗ10Dt(i,j)ΤΗ2(1)CSt(i,j)=m=-Μ0CΤt+m(i,j)(2)

提取出运动目标的轮廓后,使用形态学处理,即可得到当前检测到的运动物体区域。

1.3 曝光时间的快速计算

在每一次曝光之前,需要快速的计算目标曝光时间,用于控制曝光度。许多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使用Debevec[1]的方法取得的相机光照响应曲线E(t)=g(Z),利用相机光照响应曲线进行曝光时间计算。其中Z表示像素值, E是对数域曝光时间到辐照值的变换函数。Zdes表示目标灰度值。极限灰度值应赋予其较低的权重。用W1表示灰度值不同导致的权重,W2表示因像素的内容不同而导致的权重。用t表示当前曝光时间,则目标曝光时间为:

tdes=E-1(E(t)+(g(Ζdes)-g(Ζ(i,j))Wi(Ζ(i,j))W2(i,j)Wi(Ζ(i,j))W2(i,j))(3)

1.4 场景分类和曝光策略

考虑到在室内视频监控中背景部分的优先级低于运动部分,运动物体主要是人体,人脸优先级最高。根据各区域灰度的统计情况,将场景分为5类并采取不同的曝光策略:

①皮肤高动态,皮肤区域直方图上呈现双峰。以谷底作为分割阈值,将人脸区域分为明暗两部分,分别作为参考计算曝光度。

②运动区域高动态,皮肤区域与其他运动区域平均灰度差异较大,分别以两个区域为参考区域计算曝光时间。

③场景高动态,背景大量像素与运动区域灰度差异较大,则认为存在明显明暗对比,分别计算曝光时间。

④背景高动态,无运动场景具有高动态范围。使用文献[5]中的方法进行判断,对高动态场景包围曝光。

⑤场景低动态,不符合上述所有场景的情况,只需要一次曝光。

2 基于YUV空间的多曝光图像融合

目前大多数曝光融合算法基于RGB空间,一方面,这些融合方法忽略了RGB通道间的联系,合成的图像极易出现色彩偏移;另一方面,对三个通道分别处理,运算量巨大。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算法,在YUV空间进行融合。

2.1 亮度分量的处理

若区域在一张或多张待融合图像中由于合理曝光,富含纹理,色彩鲜艳时,应给予较高的权值。用(i,j)表示像素点的坐标,第k幅输入图像的权值图可以表示为:

Wk(i,j)=Ck(i,jEk(i,j) (4)

为了合理地评价待融合的灰度图中的信息,使用两个信息测度因子,从不同的角度确定输入图像对结果的贡献。

①对比度Ck(i,j)

使用不同的曝光度对同一场景拍摄,细节会存在差异。融合结果中各个区域应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因此赋予高对比度区域高权值,达到局部对比度保持的目的。借鉴Mertens[7]等人的方法,对各幅输入图像进行拉普拉斯滤波,用响应的绝对值作为权值。

②色彩程度Ek(i,j)

在亮度均匀过度区域,多个输入图像中对比度权值都很小,近似相等,但在适宜曝光度下色彩表现力最强。因此色彩程度最高时认为这一区域的亮度最适宜人类视觉系统观察,应该对其赋予较大的权值。归一化后,当UV全为0时,图像失去色彩,成为一张灰度图;偏离0值的程度越大,色彩越鲜艳。为防止纯色及灰色区域因子为0,添加常数ε。定义色彩程度权值:

Ek(i,j)=(|Uk(i,j)|+ε)*(|Vk(i,j)|+ε) (5)

Mertens将RGB三个通道分开处理,分别进行融合,运算量巨大。本文仅对Y通道融合可大量减少运算。为了使融合结果不产生明显的明暗过度,本文同样对权值图做拉普拉斯金字塔分解,并用其每层的信息指导对应层上亮度分量的融合,重建出亮度图。过程如图4所示。

2.2 色差分量的处理

在YUV空间,仅Y分量随曝光单调增加,而两个色差分量并不会随曝光度的变化而随之发生单调性的改变。假设所有的像素点均得到适度曝光,使其色彩最为鲜艳,此时色差分量均应该接近其最大值。因此在融合Y分量后,对UV两个通道,分别取在N幅输入图像中的最大值作为融合后图像的色差分量。

FU(i,j)=max0kΝUkFV(i,j)=max0kΝVk(6)

3 实验结果分析

本文选择一个室内环境,将一部分场景加强光,一部分场景光线很弱,制造出明暗对比明显的高动态场景。使用Matlab编程,验证本文算法。对原环境分别采用包围曝光和基于内容的曝光控制方法。两种方法各自选择的3张图片,如图5所示。

图6为合成效果比较图,左上至右下依次为:包围曝光融合图,本文方法,Mertens融合方法,软件PhotoMatix合成。

图5(a)用本文融合方法、图5(b)用本文融合方法、Mertens方法及软件PhotoMatix合成的效果图如图6所示。

综合比较融合结果的真实度、色彩表现力、轮廓细节的保留程度,本文提出的融合方法效果最好,本文提出的多曝光方法相比包围曝光,面部更清晰。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适合室内监控场景的应用,达到了扩展动态范围,提高成像质量的目的。

4 结束语

在室内视频监控场合,由于传统相机动态范围,往往导致亮区全白或暗区全黑,影响成像质量。本文引入宽动态技术,通过多次曝光弥补相机动态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内容的多曝光控制算法和基于YUV空间的多曝光合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扩展传统相机动态范围,提高感兴趣区域与背景区域的成像质量。

参考文献

[1]Erik Reinhard,et al.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 acquisition,dis-play and image-based lighting[Z].

[2]王忠立,赵清洁.高动态图像获取技术[J].光学技术,2006,32(Suppl):279-282.

[3]Doi H,Hara Y,Kenbo Y,et al.Image sensor[P].Japanese Pa-tent:08-223491.1986.

[4]Burt P J,Kolczynski R J.Enhanced image capture through fusion[C].ICCV 1993:173-182.

[5]Vuong Q K,et al.A New Auto Exposure and Auto White-BalanceAlgorithm to Detect High Dynamic Range Conditions Using CMOSTechnology[C].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gress on Engineeringand Computer Science,2008:205-210.

[6]汪亚明,黄文清,周海英.动态图像序列中的运动目标检测[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3(8):564-565.

上一篇:海边部队军人下一篇: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