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的功能

2024-06-28

体育的功能(精选12篇)

体育的功能 篇1

体育社团是以体育为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自发性社会团体组织, 它具有民间性、非盈利性和互异性。高校体育社团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国民体育意识的加强而逐步建立和壮大起来的产物, 是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法》的进一步贯彻实施。高校体育社团是符合高校体育改革发展方向的, 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它有力地补充了学校传统体育工作的不足, 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也使学生在体育社团的活动中树立终身健身的思想。我们应打破长期以来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及观念, 对高校体育社团的成长与发展给予有力的支持。在结构上, 体育社团是直接由学生个体组成的简单社团, 没有其它中间环节, 在这种群体中的校园人可以直接交往而不需要通过中间环节来进行, 这是它的优势。在功能上, 体育社团具有多样性, 可以直接满足校园人多元化的需求。因此, 对大学校园体育社团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 深入分析和充分肯定大学校园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甚为重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体育社团或单项体育协会 (篮球协会、足球协会、排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健身健美协会、武术散打协会、跆拳道协会、网球协会) 进行调查。有力的确认了体育社团在高学体育中的作用。

一、高校体育社团在体育中的价值功能

1. 满足校园人的体育需求

高校体育社团随着外部环境的发展而迅速壮大起来, 如今已经成为高校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团在高校中以单项协会的形成存在, 数量大, 覆盖体育的各个项目和领域。高校体育社团门类齐全、层次分明,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为校园人搭建了一个参与体育运动的平台, 满足了校园人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体育社团为校园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校园人结合自己的兴趣加入不同的体育社团, 广泛地参与体育运动, 因此体育社团得到了广大校园人的拥护和支持。在体育社团中校园人可以充分发挥主体选择性, 同时, 多元化需求也得到满足。

2. 促进学生体育消费

当前, 学校体育观念的转变加快, 体育消费和体育需求增强, 追求体育健身与娱乐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尚, 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等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因而, 大学校园体育社团应运而生。它一般是由学校团委、学生处、学生会牵头, 学生自愿参加、自由活动、自己管理的一种群众性团体。能够满足学生体育需求, 充分地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体育活动, 使得身心全面发展。“花钱买健康”“玩体育”“追求健身健美”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所追求的时尚。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体育协会会员在经济许可条件下都拥有自己的锻炼器械并乐于自费参加体育活动。当前学生主要体育消费形式:一是运动服装类、体育社团会费;二是运动场地费 (如篮球馆、网球场、健身房门票) 、器械租用费;三是小型体育器材器械 (如球、球拍、哑铃、拉力器等) 。四是参加社团内外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所交报名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观念的更新学生的体育意识不断加强, 体育课以及课、早操, 小组、班级、年级等课外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主体需要, 校园体育社团---一种更加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

3. 体育社团是系际、校际交流的纽带

体育社团已经成为加强各个学校学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一个学校的体育社团会员本身来自于不同的系, 体育社团给本来联系机会不多的不同专业的同学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交流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体育领域, 这有助于同学们开拓自己的视野。过去学校参加的各类运动项目、不同规模的校内外体育竞赛都是由专门体育职能机构来组织的, 能够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不外乎是校代表队队员, 学校的一般学生很难有机会参加比赛并获得其中的一切体验。而校园体育社团却能为一般学生创造机会, 通过不同学校社团之间交往, 促进相互了解与认识, 增进不同学校社团会员之间的友谊, 同时在交流中互递信息, 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不同高校体育协会工作经验的交流, 通过协会组织校际之间的友谊比赛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随着社团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将加快并扩大各高校单项体育协会之间的相互交流, 发挥社团的中介和桥梁作用。

4. 体育社团是体育文化传播的媒介

大多数体育社团把开展体育竞赛工作只是当作年度工作计划的一部分, 在他们的工作计划中还包括了以下工作:开展体育知识竞赛以及各种形式的辩论赛, 请体育名人来校园进行讲座或座谈, 组织社团成员观摩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等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同学们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加深对社会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开拓了一个接触社会和社会进行交流的窗口, 这无疑对在校园读书的年轻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有很多同学通过协会的工作使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以前的怕接触人到喜欢和人打交道, 很多的协会会员都提到了在协会里自己的心理压力得到了有效的释放, 人变得开朗起来了, 有了归属感, 这都有利于更加完满地实现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育人目标。与之并存的问题是大学生在体育这个大平台上的互动本身是否能够为体育文化留下一些高质量的东西, 使体育文化的内涵不断深厚起来。高校体育社团也是校园人增进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的文化阵地, 是运用体育知识去创造文化、传播文化的实践平台, 对校园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高校文化活动节等文化活动中, 体育社团紧扣主题并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宣传和弘扬体育文化, 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作用。

5. 发展学生运动才能, 为高校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

体育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因此学生自发建立体育社团来弥补高校体育的空白, 并已逐渐发展为施展学生运动才能的重要组织。学校运动代表队有一部分队员就是在体育社团中发现并挑选出来的, 而且这部分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都能够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为高校开展的各项竞赛中立下汗马功劳。可见, 体育社团能激发学生体育运动才能, 为学校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6. 形成终身的健身意识

在大学期间, 一个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是形成终身健身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社团成员大多是基于对某一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加入该社团的, 它所覆盖的学生数量远大于其他社团。通过体育社团的日常体育活动, 逐渐提高运动能力, 认识体育运动的价值, 使参与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进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只开展两个学年, 本科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是没有体育课的, 这就导致了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差。体育社团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它能够把体育渗透到每个校园人, 促进他们形成终身的健身意识。

二、建议

虽然体育社团已经成为了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较高的教育意义与作用。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于改进并完善。

1. 加强、完善学校对大学校园体育社团管理、组织制度建设。

2. 加强专业对口管理, 高学生体协专业水平 (使体育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到体育社团) 。

3. 加大社团体育经费投入力度, 改善大学校园体育社团活动环境。

4. 注重加强体育职能部门的指导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校园社团吸引力。

5. 加强开发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渠道, 增进社团学生体育骨干力量培养。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等方法对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体育社团进行综合研究, 进一步认识与明确了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体育社团是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 满足了校园人的多元化体育需求。体育社团是体育文化传播的媒介, 促进系与系之间的交流, 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加快学校体育的发展。加强开展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 不但可以营造校园良好的体育氛围, 为学院选拔出体育人才, 更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为终身健身打下基础。

关键词:体育社团,高校体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俊雄.《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新探》.体育与科学.2007, (1) .

[2]王超英, 沈建华.《对我国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

[3]赵越华.《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现状分析与探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 (6) .

[4]谢维和.《素质发展与教育》.教育与研究, 2005, (12) .

体育的功能 篇2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内涵广泛、系统开放的文化形式,包括体育品德、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健康行为和运动能力等,是学校这一特殊社区的体育群体意识的整合。校园体育文化构建中必定渗透着以人为本、审美怡情、意志品质、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德育内容。校园体育文化对中学德育工作有重要作用。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

体育之美不仅指形体、姿态、力度、速度,或是韵律动作,更指其背后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定境遇是学生体验生活美的重要途径。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之一,是维系学校社团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贯彻校训理念、营造人文氛围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因此,要以学生为本,引导他们捕捉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文化、体育资源之美,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让全体师生通过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加深了解学校,培养尊重事实、崇尚理性、团结协作、勇于进取的顽强精神。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道德规范功能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强烈冲击,校园体育文化的正导向作用不可或缺。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是校园体育文化中最核心的准则,而公允、公平、公开、公正又是其道德规范的实质所在。遵守规则、团结协作、公平竞争,这种特有的体育文化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规范的水平,优化道德环境,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强化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的观念。校园体育文化注重构建的和谐、公正、公平、团结、进取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如丝丝春雨,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

三、校园体育文化的`集体主义教育功能

校园体育活动大都倡导以集体为单位策划进行。这有利于打造集体意识、团队精神,便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平时的体育教学活动中适当组织一些团队型的、需要队友之间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竞赛,比如拔河、接力跑、集体长绳、篮球联赛等,使学生逐渐懂得个人的力量和水平是有限的,只有心装集体、拧成一股绳,坚定意志品质、勇于拼搏、勇于进取,才能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还要搭建多种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在争取集体荣誉的过程中,体验到作为集体成员的自豪与尊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锤炼集体协作精神,增进沟通交往的能力,融洽人际关系,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产生一种无形而巨大的集体(班级)凝聚力。

四、校园体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厦大体育课的各种功能 篇3

酷炫体育课

厦门大学的公共体育课程从1997年的七八门选修课,拓展到如今的45门选修课,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系列课程、形体塑身与健身健美系列课程、户外拓展训练系列课程、大小球类系列课程以及马拉松、帆船等特色课程体系。

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必修4个体育学分,从大一到大四都可以选修。在45门开放的选修课中,除了潜水课仅面向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的学生开放外,其余选修课均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由于厦大靠近海洋,作为一门生存技能,2009年设置游泳特色学分,如通过测试,即男生一次能连续游400米,女生能连续游200米,就可获得1个特色学分,2011级学生开始列为必修学分。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游泳的,可以到医院开证明免修。

游泳不够特色?那么接下来的课程说出来一定会让你尖叫!潜水课于2014年2月开课,教学环节中的充气机、压缩空气瓶、潜水装等先进设备均由德国引进,选课学生可以免费体验。虽然只有2个学院的学生可选,潜水课是非常抢手的,100多人争抢20个名额,即便是第一轮选课幸运选中后,还需要体测,男生一次性游泳400米,女生一次性游泳200米才可以得到最终的上课资格。课程中限制水域在翔安游泳馆,开放水域在漳州古雷半岛内海,也就是说,选中潜水课的学生有机会真刀真枪下海潜水。一个学期课程结束后,学生基本可以达到初级潜水员的水平。

和水相关的运动已成为厦大的特色,除了亲民的游泳和高大上的潜水,还有民族运动龙舟和西洋运动帆船。厦大校主陈嘉庚先生对龙舟项目情有独钟,1950年集美龙舟赛产生,并因海峡两岸的参与而广为人知。在厦大,作为民间传统运动项目的龙舟课,也是热门的体育课,在龙舟课上表现优秀的同学还可能被收编进龙舟队。帆船这一西洋运动的代表,在2014年上半年一推出,就成了选课的争抢目标,每周六会固定在五缘湾出海半天。修过帆船课的同学打趣道:“掌握本技能,台风暴雨不用怕,专注减灾三十年!”

还有一门课不得不提,2012年暑假,厦大首开攀树运动课程,由三位中国内地第一批具有国际认证的职业攀树师担任教练。上课时配合攀树装备使用,安全措施到位。攀树课高大上,选课需要拼人品,和国际接轨,每年不仅有国际比赛,甚至国外将攀树当做心理治疗的方法,听起来甚酷!

体育课什么都培养

除此之外,厦大还开设了高尔夫、橄榄球、马拉松、瑜伽、健身气功、跆拳道、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课,还有针对不能剧烈运动的同学的康复保健课。很多课程看起来花费不菲,但学生并不需要特意添置装备。

学校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多资金和精力,开设这些课程?体育教学部的林致诚主任告诉记者,积极为学生开展多种有趣、与国际接轨的课程,根本目的是希望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终身热爱。另一方面,体育课不仅锻炼学生的体能,也将海洋等相关专业的科考工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入其中。

学校开设被誉为“精英运动”的高尔夫课程之初曾经引起争议,可喜的是最后呈现的是正能量,高校体育界对这门课程也非常赞成和认可。林主任认为直接把高尔夫等同于精英教育其实是不正确的,高尔夫本质只是一门体育运动,是一项很有历史积淀和生命力的运动,在国外不新奇,而学校的出发点是希望开设与国际接轨的体育课,让学生尝试不一样的运动。厦大是第一所在本科阶段开展高尔夫运动教学的学校,其他高校也在慢慢发展。每年举办的全国高尔夫大学生锦标赛已经有40多所学校参加。建立一个高尔夫练习场的花费是两三百万,少于建立一个游泳池或者篮球场的费用,但使用效率很高。

只有厦大开设的攀树课,源自校领导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考察时,发现攀树是其精品课程,并专设一列树供学生上攀树课。回校后校领导希望丰富厦大的体育课种类,开始尝试攀树课的筹备。学校请来香港的爬树师给学校老师授课,购置了专门爬树的器材,课程距今已经开了差不多2年,学生兴趣都很高。考虑到安全问题,班级容量较小,所以在开始选课的3分钟内攀树课就被选空。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的黄宇这学期每周二都有攀树课,他现在已经可以借助工具灵活地升降了。攀树不是返祖之作,而是时尚又严肃的国际运动,所学的也不仅仅是爬到树上这么简单。攀树运动可以和很多专业结合,比如生物学的植物专业,如果要研究树种采集标本,深山中机械上不去,只能依靠工具人力爬树。林主任讲了一个趣事,景德镇的一棵古树有枯枝架在上面,村民怕掉下来砸到人,但是机械开不进去,又没有人会爬树,就写了救援信,最后是学校攀树课的老师帮忙爬树取下来的。

中学时期的体育课大多是些跑步、篮球等常规运动,来到厦大后,很多同学可以尝试那么多不一样的运动,大家对体育课感兴趣了。

专业及技能也融入其中

除了培养学生终身热爱运动的意识,学校开设体育课也和专业相结合,将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能力融入其中。

开设已近1年的潜水课是海洋与地球学院的院长戴民汉教授提议的,这跟学院科考工作紧密相关。开潜水课的成本很高,上课人数也不多,学校克服了很多困难。学校曾经送老师到国家体育总局湛江潜水学校培训了一两个月,在摸索中把课程完善起来。

帆船项目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在欧美国家是非常普遍的运动,很多家庭都有帆船,六七岁的小孩就玩帆船。国家倡导海洋战略,学校希望通过开设帆船课程,让同学们了解海洋,培养和教育青少年的海洋意识、环保意识。

龙舟是一项需要耐力、力量,在集体中挑战自我极限,非常体现团队合作的运动。曾是龙舟队一员的郑杰笑言,龙舟不仅让她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更把她锻炼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女汉子。

在野外生存课上,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强健的体格和坚强的意志,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并不直接参与,而是在一旁指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林主任说:“大学是最后的体育教学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在大学期间,同学们都能够掌握一到两项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这对个人以后的发展非常好。”

爱好不仅在课堂上

除了教学课程外,学校还从群体活动方面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首先是体育教学部对学生体育社团的支持。体育部跟团委对体育社团实施双重管理。校内30多个体育社团每个社团都有一个指导老师,由体育部老师负责。社团每年都会有活动计划及比赛,比如刚刚结束的趣味高尔夫比赛,就是体育教学部协助高尔夫社团开展的。体育部会根据社团开办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供技术支持和一定资金支持,包括场馆运动设施和比赛提供奖杯奖品等,近几年学校体育社团大都蓬勃发展。

其次是运动会的改革以及校代表队的高水平建设。近年来厦大的运动会增加了趣味性、集体性项目,目的是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参加人数从2000增加至10000。校代表队高水平建设推动了群体活动的开展。男篮、健美操以及武术代表队都曾代表学校征战重大比赛并取得一定成绩,起到了宣传作用,吸引同学们关注这个项目,培养兴趣进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学校力图在校园内建立浓厚的运动氛围,学生们也常以学院为单位进行自发的体育运动,比如2014年管理学院为鼓励更多学生自觉锻炼,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长跑五万米”活动,能够主动完成五万米的同学综测都会加0.1分。虽然有加分机制,但同学反映0.1其实非常少,起不了大作用,同学们跑步也多出于兴趣。

课外体育锻炼的育人功能 篇4

一、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

课外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不仅能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 还能改善机体对糖代谢的调节能力。坚持体育锻炼, 对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使人可以轻松自如、有条不紊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课外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影响, 有规律地锻炼, 可以减慢静息时和锻炼时的心率, 这就大大减少了心脏的负荷, 提高了心脏功能。特别是做一些伸展扩胸运动, 可以使呼吸肌力量加强, 胸廓扩大, 使肺活量增加, 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均产生积极影响。课外体育锻炼还可使中枢神经系统更加灵活, 还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的变化的判断能力, 并及时作出准确、迅速的反应。同时, 课外体育锻炼还可消除眼睛疲劳, 预防眼睛近视。

二、课外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记忆力。

有研究认为, 体育锻炼有助于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 易化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 增强突触传递功能, 从而对记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课外体育锻炼还可以消除大脑疲劳, 使大脑的兴奋性得到调节, 达到精力充沛地进行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培养人的思想品德。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指出, 体育应以“德育为首, 追求育人的综合效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 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因此, 课外体育锻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领域,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特点, 寓思想教育于各种课外体育锻炼之中, 通过课外体育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四、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由于课外体育锻炼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 使课外体育锻炼在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和兴趣方面具备了广泛参与的可能性。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同时也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

五、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奋进的精神和学生的意志、纪律。

课外体育锻炼中大部分项目需要多人配合完成, 这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在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不良反应, 作为教师或家长应采取有效方法, 鼓励学生用顽强的意志迎难而上。久而久之, 学生承受能力会得到锻练并有所提高。同时, 学习有目标, 教学有常规, 比赛有规则, 练习有纪律, 课外体育锻炼举行的时候, 也有一定的规则, 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有很大帮助。

体育的功能 篇5

教学目标: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体育娱乐功能,从多方面认知体育的娱乐功能。

教学重点:体育的娱乐功能。教学难点:体育的娱乐功能。

一、导入新课:

体育的萌芽本身就蕴含娱乐的因素,原始人在狩猎之余,为宣泄情感而进行嬉戏活动,在后来的各种节日庆典,宗教仪式和表演中,都对人们起到娱乐作用。

举例:封禅(封是在泰山顶上筑坛祭天,禅是在泰山下辟土祭地),是一种表示帝王受命有天下的典礼。泰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人间的最高帝王应当到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至高无上的上帝。泰山封禅,便赋予了帝王取得上天承认、证明白已是“天子”的神圣意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现代化、电脑化,劳动时间缩短,余暇时间增多,又为人们的体育娱乐与休闲运动提供了机会。

举例: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应对,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加强安保防范、加强心理疏导、开展文体活动、加强劳动监察)。

二、传授新知:

1.娱乐功能:通过身体活动对于人过上愉快生活的作用。2.具体表现:

①缓解精神压力:户外活动,可以调节生活,使人返回大自然,享受自然界的乐趣。在轻松优美的健美操锻炼中,练习者的注意力从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忘掉失意与压抑,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欢乐,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态。

举例:古时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便叫王后给他解梦。王后说:“大势不好。山倒了指山河要倒;水枯了指民众离心,君是船,民是水,水枯了,船也不能行了;花谢了指好景不长了。”国王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愈来愈重。一位大臣要参见国王,国王在病榻上说出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听,大笑说:“太好了,山倒了指从此天下升平;水枯指真龙现身,国王,你是真龙天子;花谢了,花谢见果子呀!”国王全身轻松,很快痊愈。

②感知生命活力:一些惊险项目,如跳伞、跳崖、潜水、冲浪、赛车等,在向自然的挑战中创造人生价值,从中得到乐趣(拓展项目介绍):

a空中抓杠,(挑战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面对机遇,果断的把握,增强自我决断的能力;积极的心态去争取和获得机会)。

b高空断桥,(通过活动提高公司员工的灵活性,增强员工面对挑战时应具备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无限潜能)。

c巨人天梯,(领悟到合作中最重要的是主动伸出你的手;在合作中尽快找到别人和自己的所长,并使其作用于团队;通过相互帮助来实现两人的相互沟通和彼此了解;体会共同登峰后的喜悦,认识自己成功往往包含在帮助别人成功的理面;确立目标与成功之间密不可分)。

③体验自我实现:

举例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举例2:孟关良的奥运夺冠精神(吃苦精神,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争气精神,俗话说:“人活着要争一口气”,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争气”是力量凝聚的焕发,“争气”是精神动力的演变,“争气”是改变现状的动力。人在“争气”的状态下,就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之出成绩、出效益)。

④获得美的享受:以项群分类,提供表现不同美类型的体育图片(力量美、速度美、技巧美,引导学生体验体育美的价值。观赏体育表演,尤其是花样滑冰、花样游泳、艺术体操、技巧运动、健美运动等是一种美的欣赏和艺术享受。

举例1: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面,把人们从工作和家庭的单一环境中解脱出来,可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人,开阔眼界,从而为生活开辟了另一个天地,大家一起跳、一起锻炼,共同欢乐、互相鼓励,有些人因此成为终身的朋友。

举例2:登山,每逢节假日约上三五个好友一起去登山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而且还可以认识新的朋友。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登山,累了可以坐下来野炊,欣赏周边的风景。攀登过程中大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一块登上山顶,一起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感,岂不快哉!

三、课堂小结:总结体育娱乐功能方面的具体表现。

四、作业布置:完成课堂笔记后上缴课代表。

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实现 篇6

关键词学校体育 德育功能 现状 路径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又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如何把体育与学生的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通过体育课程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是体育工作者应该探讨的重要课题。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与作风、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仍是体育教育中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可见,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重要任务之一,是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入研究和在教学中有效落实的历史使命。本文分析了学校体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概括了学校体育中德育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出了加强实现学校体育中德育功能的具体路径,希望学校体育在德育发挥更好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一、学校体育与德育的概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工作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德育的重要途径。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发展为直接目的,培养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可见,体育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时至今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德育的作用,它使人们在精神领域找到了方向。德育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的、兼顾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的、按照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活动。而作为德育载体的学校体育在德育功能方面同样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学校体育与德育功能目标有其一致性,学校体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精神、进取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高尚品格和健全人格等;学校体育可以在教育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把政治导向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观念融入其中,使受教育者在精神领域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这与德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体现了体育和其他学科有互通性和渗透性。

二、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始终处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学校体育的功能更多局限于强身健体,始终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子。单一强调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健身功能,是与我国现在的教育理念相脱节、相背离的。新课程改革后,国家对体育的道德功能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想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必须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特别是学校体育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一系列精神品质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现阶段,人们一直存在着重知轻体的思想,体育在学校所有科目中的位置仅属于副科,学校体育的地位、课时数量、体育教师数量等明显置于其他文化课之后。实践证明,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体育课教学场地开阔,学生必须按照课堂口令的指示完成相应的内容,体育教师要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纠正,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第二,体育游戏在要求的条件范围内进行操作,教师给予引导,以加强学生对规则的重视,从而养成规则意识。第三,在竞技项目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规则,这种比赛规则使每一位学生在公平竞争的道路上前行。这些不仅是学生本应具备的素质,更应该转化为学生今后身处社会的道德素质。然而,这种表现出来的道德内容不能完全反应体育教育中德育的全部功能、作用和价值,还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体育教师就规则教规则,就纪律教纪律,而没有真正对学生施加更加深层次的道德内涵引导和教育;第二,许多教师对体育教材和体育教学内容中隐蔽性的道德素材和内容挖掘深度与开发策略不够;第三,不能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破坏性道德行为和内容进行有效的利用,使得广大学生不能内化到自己的思想意识领域中去。

三、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核心要素

1.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体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平台,是完成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途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体育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国民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责任感往往是通过重大的体育比赛而体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人在自觉或不自觉的体育背景下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而学校体育也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体育比赛情节和实践环节,通过学校体育课堂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这种情感,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用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表现出来,让学生们更为直接地体会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现实感受。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观看比赛、参与比赛等形式,诠释自己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这正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2.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

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丰富,既包括了体育法律法规,也包含了许多体育规则的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涉及很多体育游戏或者体育比赛,自然会存在许许多多的规则限制和约束,学生必须在这些规则和要求范围内进行相关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参与,并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规则意识本身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学生在课堂上这种品质的养成自然会对学生今后走入社会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带来影响。因此,遵守体育课堂中的体育法律法规和规则,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3.意志品质和进取精神

从体育的概念就可以看出,体育是借助参与者的身体作为媒介,培养参与者的德、智、体、美等的一种社会文化和社会现象。通过体育锻炼,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既可以塑造学生的体型,也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通过体育学习中的锻炼和比赛,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冬泳可以适应寒冷的自然环境,耐力跑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可以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等等。

4.集体主义和合作意识

体育是以集体形式来进行教学的一门特殊性课程,可以深刻地诠释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体育游戏内容多样,深受学生喜爱,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游戏的本质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在团体性的活动中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巨大的,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以集体的利益为中心,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实现最后的目标。因此,体育游戏和各种球类运动等集体性参与项目,都是对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最好诠释。

5.审美意识和健全人格

体育具有一种塑造美的属性,体育欣赏就是体验美的心理过程,可以实现个人审美意识的培养。体育本身蕴含着形态美、运动美、精神美等内容和形式,而体育欣赏可以使人在体会美的同时得到放松和享受,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同时,体育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养成良好的精神面貌。通过体育课堂上的队列训练,培养学生守纪律、尊师长的良好品质。通过体育活动的锻炼,可以消除学生的疲惫,树立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塑造学生开朗的性格和个性特征,从而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四、实现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具体路径

1.加强学校体育硬件建设

学校体育设施是学校体育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体育教育中德育功能的物质保障。要实现学校体育政治功能的路径优化,加强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学校和相关体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实现学生想去运动场、愿意去运动场锻炼的主动性目标。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才能感受到体育环境的美,才能调整文化学习所带来的压抑情绪,才能在完全放松的环境中实现体育兴趣的培养。

2.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组织机构和体育相关制度建设,为实现学校体育德育功能提供政策保障

体育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许多德育的精神文明内容,对于人类道德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实现体育功能和目标,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作为政策性保障。针对当前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位置和边缘化趋势,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设立完善的体育教育组织机构,制定切实有效的体育开展规章制度,确保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真正落到实处。通过组织机构的完善和优化,对参与者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确保教育的顺利开展。通过制度建设,把制度作为教育的保障,也将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情况作为制度考核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体育中德育功能与价值真正实现。

3.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实现学校体育德育功能提供人才保障

体育师资队伍是实现体育德育教育的主力军和关键者,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和整体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实现程度,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加大力度建设体育教师队伍。首先,规范引进教师的渠道和流程,保证引进人才的质量;其次,对现有师资队伍,要定期进行思想及专业方面的学习,并定期进行业务能力、个人素质与人素养考核;再次,改善现有师资队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让广大教师放心教学、愿意教学和努力去教学,只有教师自身投入了百分百的心思,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才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和实现。

4.提升上级教育部门的监管力度

上级部门的有效监管,是实现学校体育德育目标的有力措施。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要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因此,要实现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的优化,必须提升上级部门的监管力度,切实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监督不是一个形式,更不是一句空话,要让监督力度深入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之中,深入到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心中,让广大师生成为教育教学的最直接的情况反映者和监督者。

5.构建多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网络平台,全方位辐射学校体育德育功能

当今是一个多媒体时代,网络非常发达和便捷,这为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因此,把网络运用到体育教学当中,是这个时代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的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把学生的内部和外部、主动和被动得以有机的结合。例如微信、论坛、QQ等,使师生得以互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入德育功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曾小玲.论学校体育中的德育教育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2] 徐山.塑造身体德性:学校体育的德育使命[J].教学与管理,2014(11).

[3] 乔月枝.中等体育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4] 殷洁森.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问题初探[J].体育科技,2014(12).

[5] 吴建喜,邓世忠,等.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社会学归因[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

[作者:彭蕾(1977-),女,重庆南川人,成都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

浅析现代体育的经济功能 篇7

一、现代体育的特点

1. 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日常行为。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 人们必然要求有更多更高的精神、文化生活, 包括体育娱乐活动等。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为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准备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规定, 凡建造居民住宅区必须有一定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企业也增设体育设施, 鼓励职工进行体育锻炼。职业细分导致“职业病”、“文明病”日益增多。对这类疾病最积极的防治办法就是体育锻炼。在一般情况下, 人们的物质生活越丰富, 体育的普及程度也就相应的越高。

2. 竞技运动向国际化和高水平发展。国际体育竞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群众, 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受到了各国的重视。竞技运动越来越具有国际规模。随着竞技项目的不断增加, 参加的国家、地区和人数也越来越多, 从而促进了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从1896年开始的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1届只有9个项目, 13个国家和地区的28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到今年第29届奥运会, 增加到28个项目, 将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3. 现代体育科学发展越来越系统化、细分程度越来越高。体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是20世纪初期就开始了的。探讨它的科学体系, 是近些年来的事。体育科学有着广泛的研究范围, 它不仅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发展, 研究发掘人的潜在能力, 还研究它所涉及的广泛的社会问题。体育科学涉及哲学和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 也涉及医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等自然科学。

二、现代体育的经济功能

1. 学校体育的经济功能。

现代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的广泛深入的开展可为未来经济增长培养数量庞大、质量一流的劳动力。此外, 培育深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则是学校体育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间接潜在的功能。

2. 社会体育的经济功能。

现代体育的社会体育内容, 为体育打开了全民参与的大门, 为经济的增长提供的最广泛的消费基础。体育用品品种繁多, 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家庭的体育开支包括体育用品的购买, 占日常生活开支的份额逐渐增加。体育本业市场的繁荣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竞技体育的经济功能。

竞技体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就是规模不等的各项体育赛事, 由此可以产生多项经济活动。首先, 赛事本身带来的经济金融活动, 这只是竞技体育最初级的经济功能。其次, 体育衍生品的开发, 将体育赛事的经济活动引向深入。体育衍生品是指为体育赛事制作发行的纪念品和为迎合体育爱好者及体育迷心理而设计制作的日常用品。同时, 国际性的体育活动同时作为一种国际性的贸易活动, 其创汇能力相当强, 并且, 体育创汇与一般的商品出口贸易相比具有某些特定优势, 如体育商业活动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带有特定体育标志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定性, 体育产品的价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等等。

4. 体育产业的经济功能。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支持, 体育产业的成熟和壮大也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相比, 体育业具有持久发展的潜力,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过一般产业;体育对其他产业的联动作用。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带动旅游业、商业、广告业、制造业、服务业、通讯业、信息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发展。体育作为第三产业, 可以容纳较多的劳动。从国外的情况来看, 1990年, 英国在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中的从业人员近50万人, 超过农业的从业人口。德国休闲服务业从业人数超过300万人, 年营业额高达4000亿马克, 体育在这个范围广泛的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洛杉矾奥运会为洛杉矾市创造就业机会2.5万人;汉城奥运会给3.4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亚特兰大奥运会给该州带来了7.7万个就业机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会给北京市增加接近10万个就业机会。

三、我国体育的经济功能亟待开发和完善

1. 各级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研究, 进一步转变体育发展观念, 改变以往搞体育就是公益事业、行政计划、政府职能、国家拨款等旧的思维定式。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曾提出了“体育工作的方法和观念要注意五个转变, 即由行政型向事业型转变, 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 由福利型向消费型转变, 由一家办向大家办转变, 由人治向法治转变。”就是要把社会体育的发展纳入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轨道。

2. 要实现体育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就必须有体育事业的大发展,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只有通过体育产业化, 用市场经济的有效机制来配置体育资源, 激活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才能实现体育事业的大发展。

3.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广开渠道, 鼓励民营资本投资经营体育基础设施。这里所说的加大投入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加大财力投入, 如国家财政拨款、体育彩票收入等等;二是指加大规划投入, 即在城市化建设布局规划中, 充分考虑体育配套设施的规划。

4. 在城市化建设中, 应当象要求绿化配置那样要求体育设施的配置。而体育设施的建设投资则可以广开渠道, 招商引资, 鼓励民营资本投资经营, 形成多赢的市场机制。

参考文献

[1]秦贺余等:对体育资源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6

[2]许庆华等:论武术资源及其开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8, 24

浅析现代体育的经济功能 篇8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代体育运动社会化和产业化的进程日益加快, 现代体育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体育的参与型消费、实物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的强劲趋势, 刺激了体育产业的增长。体育产业与经济增长点的问题成为当前体育界和经济界关心的热点话题, 体育产业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现代奥运具有多元价值, 它对主办国, 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二、现代体育的特点

(一) 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日常行为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 人们必然要求有更多更高的精神文化生活, 包括体育娱乐活动等。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为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准备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规定, 凡建造居民住宅区必须有一定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企业也增设体育设施, 鼓励职工进行体育锻炼。职业细分导致“职业病”、“文明病”日益增多。对这类疾病最积极的防治办法就是体育锻炼。

(二) 竞技运动向国际化和高水平发展

国际体育竞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群众, 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受到了各国的重视。竞技运动越来越具有国际规模。随着竞技项目的不断增加, 参加的国家、地区和人数也越来越多, 从而促进了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从1896年开始的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1届只有9个项目, 13个国家和地区的28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到第29届奥运会, 增加到28个项目, 将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三、现代体育的经济功能

(一) 学校体育的经济功能

现代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的广泛深入的开展可为未来经济增长培养数量庞大、质量一流的劳动力。此外, 培育深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则是学校体育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间接潜在的功能。

(二) 竞技体育的经济功能

竞技体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就是规模不等的各项体育赛事, 由此可以产生多项经济活动。首先, 赛事本身带来的经济金融活动, 这只是竞技体育最初级的经济功能。其次, 体育衍生品的开发, 将体育赛事的经济活动引向深入。体育衍生品是指为体育赛事制作发行的纪念品和为迎合体育爱好者及体育迷心理而设计制作的日常用品。同时, 国际性的体育活动同时作为一种国际性的贸易活动, 其创汇能力相当强, 并且, 体育创汇与一般的商品出口贸易相比具有某些特定优势。

(三) 体育产业的经济功能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 1990年, 英国在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中的从业人员近50万人, 超过农业的从业人口。德国休闲服务业从业人数超过300万人, 年营业额高达4000亿马克, 体育在这个范围广泛的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洛杉矶奥运会为洛杉矶市创造就业机会2.5万人;汉城奥运会给3.4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亚特兰大奥运会给该州带来了7.7万个就业机会;新世纪的前10年中国经济仍将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 奥运会作为工业化时代最有效的营销媒介, 它对加速主办国工业化进程, 促进该国经济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 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总投资达到1323亿元。这样大的投资规模对国内外企业都有巨大的吸引力, 特别是奥运工程都要求有一流的设计水平、一流的工艺和施工水平以及很高的科技含量, 因此在工程的招投标管理中绝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 只有扩大市场开放度, 按国际惯例操作, 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益。最后, 承办奥运会使主办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和有活力的形象, 这种形象对吸引外资以及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实际意义。所以, 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

(二) 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

国家盛, 企业兴, 国家这一大品牌打响了, 企业的小品牌才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 才会更具国际影响力。另外, 承办奥运会还能使本国企业借助奥林匹克市场营销计划宣传、推广企业形象和品牌, 以悉尼奥运会为例, 本届奥运会共有106家企业成为各类赞助商, 其中TOP赞助商24家, 澳大利亚公司13家, 支持商18家。这些企业借助奥运会的巨大传播力使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品牌具有了国际影响。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 国内的众多企业就可以借助奥运会来推进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跃升。

五、我国体育的经济功能亟待开发和完善

(一) 各级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研究

进一步转变体育发展观念, 改变以往搞体育就是公益事业、行政计划、政府职能、国家拨款等旧的思维定式。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曾提出了“体育工作的方法和观念要注意五个转变, 即由行政型向事业型转变, 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 由福利型向消费型转变, 由一家办向大家办转变, 由人治向法治转变。”就是要把社会体育的发展纳入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轨道。

(二) 要实现体育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我国体育产业的内涵出发, 对体育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阐述, 指出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从而实现体育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有体育事业的大发展,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只有通过体育产业化, 用市场经济的有效机制来配置体育资源, 激活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才能实现体育事业的大发展。

六、结论

现代体育经济推动西方国家对体育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体育的产值已经超过其他一些行业, 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行业———体育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体育产业与经济增长点的问题成为当前体育界和经济界关心的热点话题, 体育产业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代体育运动社会化和产业化的进程日益加快, 现代体育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

摘要:现代体育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 (全民健身运动) 、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不同层面上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充分发挥这些作用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 也是现代体育自身增强发展潜力实现产业化的必然要求。体育的参与型消费、实物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的强劲趋势, 刺激了体育产业的增长。现代奥运具有多元价值, 它对主办国, 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现代体育,经济发展,潜力,产业化

参考文献

[1]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浅谈学校体育的功能 篇9

一、主体功能———育体

整个在校学习期间, 是学生身体成长、发育最为关键、最为敏感的时期,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对学生体质健康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校学生需要通过积极引导, 合理参加运动, 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根据教育部的要求, 学生每天应该有一个小时左右的体育活动时间, 但由于教学观念分数至上的影响, 很多学校及老师没有把学校体育工作重视起来, 两操两课时间被语数外随意占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使学生不能得到有效锻炼, 体质普遍下降。学生有了良好的体质和健康的身体, 才能有精力学好知识, 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第一期《体育史》中, 伍绍祖先生就提出:“体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增强人民体质。”我国正在推进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 给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要“以儿童和青少年为重点,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因此, 学校必须紧紧抓住学校体育的育体功能, 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有健康体质的社会适应型人才。教育部从2008年开始就发出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口号, 就是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体育健康活动中去。

二、潜在功能———育智

从人类历史自然发展的规律可以看出:劳动改变了人类, 劳动的基础是体力, 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化发展的基础。体力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物质财富, 也为人类创造了精神财富, 所以体力是人类健康的象征和标志。当今社会的繁荣发达, 是人类在体力上的巨大付出, 但主要是人类智力高度发展的成果。社会的进步发展, 也促进着人类智力的不断发展。因此,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节奏, 学校体育必须加强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其他学科相比, 学校体育摆脱了封闭式的狭小的教室, 让学生回归自然。而自然广阔的天地更能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想象力,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特别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课堂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 新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 为学生智力的开发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让学生在技术的探索中、运动练习的体会中寻求创意、探索真理, 在成功中实现自我, 达到大脑的开发与拓展。智力作为人体的一种潜在功能, 是社会发展的召唤, 也是时代的需要, 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保障功能———育心

这里的育心, 是指学校体育中的德育。学校体育的育心, 是对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 同时还是对他们发展情感、意识、行为、个性等多方面的引导和帮助。在校期间, 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对社会和自我有一些认识, 但并不成熟, 在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兴趣爱好、理想与现实的观念需要正确的引导。学校体育不仅能让学生提高体质水平, 还能促进智力的开发, 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良好的构架。学校体育具备的特性有兴趣、欣赏、互助、欣赏、成功、满足等, 这些特性能够让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发展得到深层次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实施, 能够产生互动, 扩大影响, 发挥并提高学校体育功能的效率和效果。培养新时代的“四有新人”, 就必须紧紧抓好学校体育的育心特征, 使学生在树立社会主义人生观, 形成爱国爱集体的高尚品质和良好情操等方面得到全面良好的教育和培养。

学校体育的主体功能是育体,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脑力的创造力逐步赶超体力方面, 人们必须在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上才能有所作为, 人才的走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所以, 学校在体育工作上对学生育体、育智、育心三方面的培养应该三位一体, 同步进行。在科教兴国和培养人才方面, 学校体育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学校体育“三育”的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 为进一步搞好学校体育工作, 为培养新一代多元化的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尝试对学校体育的功能进行探讨和分析, 并将其分为育体、育智、育心三方面。为了进一步理清体育教学功能的多向性, 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并能为社会培养出多样性、健全性人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校体育,育体,育智,育心

参考文献

[1]丁立伟.浅谈学校体育之目的任务[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13) .

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实现 篇10

一、学校体育与德育的概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工作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德育的重要途径。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发展为直接目的,培养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可见,体育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时至今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德育的作用,它使人们在精神领域找到了方向。德育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的、兼顾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的、按照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活动。而作为德育载体的学校体育在德育功能方面同样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学校体育与德育功能目标有其一致性,学校体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精神、进取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高尚品格和健全人格等;学校体育可以在教育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把政治导向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观念融入其中,使受教育者在精神领域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这与德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体现了体育和其他学科有互通性和渗透性。

二、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始终处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学校体育的功能更多局限于强身健体,始终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子。单一强调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健身功能,是与我国现在的教育理念相脱节、相背离的。新课程改革后,国家对体育的道德功能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想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必须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特别是学校体育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一系列精神品质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现阶段,人们一直存在着重知轻体的思想,体育在学校所有科目中的位置仅属于副科,学校体育的地位、课时数量、体育教师数量等明显置于其他文化课之后。实践证明,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体育课教学场地开阔,学生必须按照课堂口令的指示完成相应的内容,体育教师要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纠正,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第二,体育游戏在要求的条件范围内进行操作,教师给予引导,以加强学生对规则的重视,从而养成规则意识。第三,在竞技项目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规则,这种比赛规则使每一位学生在公平竞争的道路上前行。这些不仅是学生本应具备的素质,更应该转化为学生今后身处社会的道德素质。然而,这种表现出来的道德内容不能完全反应体育教育中德育的全部功能、作用和价值,还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体育教师就规则教规则,就纪律教纪律,而没有真正对学生施加更加深层次的道德内涵引导和教育;第二,许多教师对体育教材和体育教学内容中隐蔽性的道德素材和内容挖掘深度与开发策略不够;第三,不能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破坏性道德行为和内容进行有效的利用,使得广大学生不能内化到自己的思想意识领域中去。

三、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核心要素

1. 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体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平台,是完成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途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体育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国民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责任感往往是通过重大的体育比赛而体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人在自觉或不自觉的体育背景下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而学校体育也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体育比赛情节和实践环节,通过学校体育课堂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这种情感,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用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表现出来,让学生们更为直接地体会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现实感受。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观看比赛、参与比赛等形式,诠释自己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这正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2. 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

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丰富,既包括了体育法律法规,也包含了许多体育规则的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涉及很多体育游戏或者体育比赛,自然会存在许许多多的规则限制和约束,学生必须在这些规则和要求范围内进行相关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参与,并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规则意识本身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学生在课堂上这种品质的养成自然会对学生今后走入社会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带来影响。因此,遵守体育课堂中的体育法律法规和规则,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意志品质和进取精神

从体育的概念就可以看出,体育是借助参与者的身体作为媒介,培养参与者的德、智、体、美等的一种社会文化和社会现象。通过体育锻炼,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既可以塑造学生的体型,也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通过体育学习中的锻炼和比赛,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冬泳可以适应寒冷的自然环境,耐力跑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可以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等等。

4. 集体主义和合作意识

体育是以集体形式来进行教学的一门特殊性课程,可以深刻地诠释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体育游戏内容多样,深受学生喜爱,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游戏的本质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在团体性的活动中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巨大的,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以集体的利益为中心,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实现最后的目标。因此,体育游戏和各种球类运动等集体性参与项目,都是对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最好诠释。

5. 审美意识和健全人格

体育具有一种塑造美的属性,体育欣赏就是体验美的心理过程,可以实现个人审美意识的培养。体育本身蕴含着形态美、运动美、精神美等内容和形式,而体育欣赏可以使人在体会美的同时得到放松和享受,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同时,体育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养成良好的精神面貌。通过体育课堂上的队列训练,培养学生守纪律、尊师长的良好品质。通过体育活动的锻炼,可以消除学生的疲惫,树立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塑造学生开朗的性格和个性特征,从而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四、实现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具体路径

1. 加强学校体育硬件建设

学校体育设施是学校体育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体育教育中德育功能的物质保障。要实现学校体育政治功能的路径优化,加强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学校和相关体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实现学生想去运动场、愿意去运动场锻炼的主动性目标。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才能感受到体育环境的美,才能调整文化学习所带来的压抑情绪才能在完全放松的环境中实现体育兴趣的培养。

2. 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组织机构和体育相关制度建设,为实现学校体育德育功能提供政策保障

体育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许多德育的精神文明内容,对于人类道德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实现体育功能和目标,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作为政策性保障。针对当前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位置和边缘化趋势,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设立完善的体育教育组织机构,制定切实有效的体育开展规章制度,确保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真正落到实处。通过组织机构的完善和优化,对参与者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确保教育的顺利开展。通过制度建设,把制度作为教育的保障,也将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情况作为制度考核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体育中德育功能与价值真正实现。

3. 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实现学校体育德育功能提供人才保障

体育师资队伍是实现体育德育教育的主力军和关键者,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和整体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实现程度,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加大力度建设体育教师队伍。首先,规范引进教师的渠道和流程,保证引进人才的质量;其次,对现有师资队伍,要定期进行思想及专业方面的学习,并定期进行业务能力、个人素质与人素养考核;再次,改善现有师资队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让广大教师放心教学、愿意教学和努力去教学,只有教师自身投入了百分百的心思,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才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和实现。

4. 提升上级教育部门的监管力度

上级部门的有效监管,是实现学校体育德育目标的有力措施。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要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因此,要实现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的优化,必须提升上级部门的监管力度,切实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监督不是一个形式,更不是一句空话,要让监督力度深入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之中,深入到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心中,让广大师生成为教育教学的最直接的情况反映者和监督者。

5. 构建多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网络平台,全方位辐射学校体育德育功能

当今是一个多媒体时代,网络非常发达和便捷,这为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因此,把网络运用到体育教学当中,是这个时代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的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把学生的内部和外部、主动和被动得以有机的结合。例如微信、论坛、QQ等,使师生得以互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入德育功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成长。

摘要:体育教育中德育内容的传授和功能的发挥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体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有效地发挥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能够切实地健全学生的人格,反映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所在。本文对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德育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实现优化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具体对策,使今后实践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中德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现状,路径

参考文献

[1]曾小玲.论学校体育中的德育教育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2]徐山.塑造身体德性:学校体育的德育使命[J].教学与管理,2014(11).

[3]乔月枝.中等体育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4]殷洁森.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问题初探[J].体育科技,2014(12).

大学院校体育课程价值功能的探讨 篇11

关键字:大学体育教育 价值 功能

没有好的体魄,就没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去学习新的知识。大学体育教育作为一个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联络学生之间感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课程,他的存在的价值和功能越来越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本文就针对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以及功能,做如下探讨。

一、强健体魄

经过高中阶段的日夜苦读,由于很少的锻炼,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精神,体力上基本上都已经呈现出一种疲惫的状态。往往很多学生围着操场跑两圈,已经坐在地上直不起腰来了。这个问题相当的严重,值得我们好好的去关注。

大学生应该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一个群体,是社会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的同时,强健的身体体质也是必不可少的。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从而利用所学来建设我们的家园。

同时强身健体也是体育的本质精神,在大学校园里,安排适量的体育课程,不仅对那种不爱运动的同学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还能对一些热爱运动,但是运动不得法的同学,起到一个纠正指导的作用。调查研究表明,适量的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健康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有时候会听到某某大学的博士猝死等新闻,在我们无限惋惜国家失去了一个人才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深刻反省一下,我们有没有把我们体育教育的宗旨以及价值发挥出来,如果学校重视体育教育,多多监督引导学生进行锻炼,那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

二、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现在的大学校园,基本上都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居多,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所以,在开展大学体育教育的过程当中,老师会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比如打篮球,打排球这些团体性的活动,都需要极高的团队协作精神。在相互传球,投球,以至于最后得分的过程当中,学生们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团队之间互相帮助,相互协作的精神。这些东西,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于这种无形的知识财产,我们更应当引起重视。

俗话说,一根筷子掰得断,一双筷子掰不断。不管是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还是在以后的学习科研过程中,团结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大学不仅是一个教会人专业知识的地方,还是一个教会怎样做人的地方。只有两者同时发展,才能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更大的帮助。

三、娱乐身心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的学生,在刚进校门的时候,就开始打算着要考研,出国,考各种职业技能证书。这些无形的压力,给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严重损伤。长期处于一种高负荷的状态下,而得不到放松,让学生的心理变得不健康,容易产生抑郁,嫉妒,不良竞争的心理。曾经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件,以及前段时间的药家鑫案件,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关注。从这写案件的表面上来看,他只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但是归根究底,还是大学生心理得不到正确引导而造成的。

我们学校认识到这些问题之后,积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错,但是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去娱乐同学们的身心呢,个人认为,大学体育课程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它在同学们学习,生活之余累了的时候,可以让大家放松身体,消除疲劳,在运动过程中,还能够娱乐大家的身心,从而忘记烦恼和不愉快,很好的改善人的心态。

运动过后,出了一身汗的人,往往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之前不开心的事情,都会很大程度上得到排解。个人有个习惯,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约几个朋友去爬山,当气喘吁吁的到达顶峰的时候,虽然很累,但是从山上往下俯瞰,觉得自己的那些烦恼和不开心,都是庸人自扰之。

不得不承认,体育运动是最好的娱乐身心的方法。

结语: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和功能不是三两句话能够探讨清楚的,他具有多种功能,在促进学生学业提高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汇报社会。这不仅能够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在走上社会之后,对以后的学习生活进行深远的影响。大学体育教育,应当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重视,把体育教育的价值发挥出来,让体育精神永存在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心理。

参考文献:

[1]谭小勇,胡容娇.高师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6).

试论体育的本质与功能 篇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体育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融入人们的生活, 这给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和理解体育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 多年来由于各种社会原因, 在我国体育界对体育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究其原因, 一方面人们对体育现象自身的复杂性、广泛性及其体育本质、本质属性和功能等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的模糊认识或多或少地阻碍了体育本质道路的探讨;另一方面人们对探讨体育本质、功能的理论价值缺乏正确的评估。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近些年来许多和体育不搭边的活动也冠以“体育”之名而找到依据。因此, 笔者以为澄清体育的本质和功能, 还体育以本来面目是十分必要的。

2 从体育发展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方面来透视体育的本质

体育的本质是什么?多年来, 对此还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发表了一些见解。但至今对体育的本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究其原因, 人类体育现象自身的复杂性、广泛性, 研究体育现象角度的多样性及其体育本质、本质属性和功能等概念内涵的外延性与内在性的模糊认识等可能或多或少的起了一些阻碍探讨体育本质的道路。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在探讨体育的本质再也没有必要, 如果继续下去无非是在玩文字游戏而已。这种观点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许多和体育本质相违背的事物也冠冕堂皇地以体育自居, 在这里我认为为体育找回应有的尊严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本文试着从哲学、人类学、逻辑学的角度对体育的本质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我们知道, 体育的本质问题是体育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 即体育的本质是体育的核心, 但这个问题迄今为止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毋庸置疑, 本质是指决定该事物是它自身, 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性质。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 是由现象来表现的, 不能简单、直观去认识, 必须通过现象掌握本质。本质属性则是指该事物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特征, 有着与其他各类事物区别开来的属性。因此, 要揭示体育的本质, 首先要把握体育的本质属性, 这对探究体育的本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周爱光就从逻辑学的角度探求体育的本质。他认为:“教育性”和“身体活动性”是构成体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本质属性。认为探讨体育的本质应把视角由功能转向本体, 并严格区分“本质”与“本质属性”的不同, 体育的本质是“教育”, 而体育的本质属性则是“身体活动性”。“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等都是体育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1]。

吴光远则对体育的本质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他谈到体育与教育的关系时说:“不管教育怎么定义, 但它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而在体育中, 只有学校体育满足这三个要素, 竞技或健身虽然可以有教练或指导, 但并非必需。因此, 这两者并不属于教育范畴。据此, 体育和教育并不应该是属种 (即包含) 关系, 而是交叉关系。即有的体育是教育而有的体育又不是教育。其次, 谈到体育与文化时指出:人的活动又包括物质活动 (实践) 和精神活动 (认识) 。体育是人的活动当然可以归到文化范畴里。但是它又不属于人的精神活动, 否则就无法和体育理论分开, 体育只能是人的物质或实践活动。他的观点是:体育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同一的, 即都是人自身, 而其它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主客体分离的。因此, 人类以自身身体为改造对象的身体练习, 也就成了体育区别其它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最终他认为体育是人类通过身体练习来改造自身挑战极限的实践活动”[2]。

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即是说体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性、健身健心性和身体活动性为一体的。任兵等人就认为:“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应当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一, 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 体育最近的属性是教育, 如钓鱼、斗鸡之类的项目就不能称之为体育;第二, 都是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身心为目的, 那么, 不是以健康为目的, 甚至不利于健康的, 如拳击、斗牛以及会影响健康的竞技项目等就不能称之为体育;第三, 都是以身体活动、自身活动、锻炼身体为手段, 那么以脑力劳动为主的, 如下棋、打扑克等活动就不能称之为体育”[3]。

以上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都是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自己对体育本质的认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相适应, 是一个演化的过程。它刚传入我国时, 是指对身体的教育, 即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的, 是一种与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的一种教育过程, 与国际上理解的体育是一致的。但我认为单纯的把体育的本质理解为“教育”或是“强身健体”都有些片面, 虽然许多事物都有自己的“本”, 但并不代表着体育的本质就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 所以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

2.1 从体育发展人的自然属性看体育的本质

体育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伴随着人的整个发展过程。而在动物界中类似体育运动的行为:如黑猩猩的嬉笑打闹、老虎的打斗、鸵鸟的追逐等这些动物的行为在运动形式上尽管和人类的一些体育运动形式相似, 但并不能称之为体育, 因为它们的这些行为只是一种本能的表现而不是有意识的活动。相反, 体育运动则是有意识的人体的活动, 不仅“健身”而且“健心”。劳动能育体, 但它也不能称之为体育, 劳动有直接的生产目的, 虽然能让人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但劳动却不一定完全会带给人健康。而体育需要人类有目的的采取积极的手段来健身和健心。所谓“健身”, 就是通过有目的的体育活动促进人的自然个体的生长发育与成熟, 提高人的生理功能水平, 使人的体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所谓“健心”, 就是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在情感上获得“快乐的体验”, 使人的自然属性获得积极的变化。所以, 人只有具备了健康的体魄这个自然的属性, 才能真正成为支配各种事物的主体, 才能在这个基础上从事其它社会实践。林笑峰在《拨开“金字塔”上的迷雾》一文中就指出:体育的本质要从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种差来确定。体育的真义就在于增强体质, “增强体质”就是体育的本质。李力研在其著作《野蛮的文明》一文中也提出:“体育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化”。许杰、付明萍从哲学的角度认为:体育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和成因, 体育的本质就是“人化”,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唐炎、宋会君在《体育本质新论》一文同样认为:体育作用于人的独特价值就在于“运动”是体育“关键加入者”, 体育是以发展人的自然属性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2.2 从体育发展人的社会属性看体育的本质

体育以人为中心, 是一种社会活动。卢锋认为:“体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 它的产生和发展完全与人类社会机制密切联系, 是人类根据自身需求创建的一种社会文化形式, 它存在于每一个特定的时代或特定的民族文化模式之中, 随着人类社会需求的改变而调整着自身的内容和结构, 改造自身的功能”[4]。体育和人处于一体的同时, 作为一种社会属性需要人们掌握其基本知识与技能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不断地积累并传递下去。

体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促进作为生产关系的人, 以及作为生产力的人的全面发展而展开。一方面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是纯粹的劳动力了, 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多种技能的人, 通过体育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协调统一, 正是为社会各种“发达的劳动力”打下体质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人们进行教育, 促进人的道德品质以及人的情感、性格、意志的发展[5]。但体育不是万能的。因而笔者认为既不能单纯的把“教育”作为体育的本质, 像围棋、象棋等一些智力性较强的项目并不具有与体育相符的特性, 它们的绝对支配性无法和体力表现性融为一体。也不能把“强身健体”作为体育的本质, 像竞技体育因为超越极限的目标和特质而导致的对运动员身体的损害是有目共睹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它们区分开来, 只有将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揭示其体育本质。

3 体育独特功能与一般功能的学理解说

3.1 体育的独特功能

功能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6]。事物的功能是人们制定自身行为方式的前提条件。体育的功能是体育本质的外在表现。由于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 是由人体直接参与的活动, 所以它的独特功能是在运动中健康身心, 这也是它的本质功能。发挥体育的本质功能为人们的健康、愉快和幸福服务, 这也是体育能在人类社会中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因此, 通过体育运动来实现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自由发展的目的, 这正是体育的独特之处, 也是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社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人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 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基础。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 “体育一道, 配德育与智育, 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还指出“体者, 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的本质功能和最基本的作用恰恰是作用于人的身体素质, 对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及民族的强盛有着它独特的作用。可见, 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寻求乐趣、提高精神面貌已经成为更加广泛的社会需求, 同时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体育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7]。

3.1.1 体育运动能提高和改善人的思维能力和身体的各种机能

体育活动可以改善人的大脑, 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的各种代谢活动, 使人的整个机体的工作能力和防病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还可以改善体内物质的代谢过程, 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 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从而延缓心脏的衰老。经常锻炼还可以增大呼吸肌的力量和增强呼吸肌的活动能力, 使肠胃的蠕动力增强, 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使人的食欲旺盛, 同时还能预防某些消化系统的疾病, 进而达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3.1.2 在健身的基础上, 体育运动能调节人的心理, 改正不良的心理反应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 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状态下, 容易使人产生焦躁不安、抑郁、自卑等心理, 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的疾病而忽视了心理的健康, 所以自己时常无名的发火、心烦都找不出什么原因。因而及时的排遣不良情绪对身心的健康是十分有必要的, 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就具有这样的功能, 它不仅可以活跃人的情绪, 放松心情, 而且还可以开放自己的视野充实人的情感。当然, 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克服许多的困难, 因此, 体育运动对个人的意志品质具有特殊的培养和陶冶的作用。在比赛中既可以激发人的拼搏进取又可以有效地培养人们竞争和协作的精神。在现代社会里这些精神风貌的形成有助于人们在得与失、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之间选择,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因此得到增强。

3.1.3 体育运动使人们对健美、休闲等个人文化生活有了新的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体育从单纯的重视身体锻炼开始向多角度、多层次转变, 逐渐形成了多维的体育观。人们参加和欣赏体育运动锻炼的目的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追求健身的同时更注重精力的充沛和享受。因为现代体育运动在赋予人肌体美的同时不但注重人类的美的精神、美的品质、美的情操的培养和熏陶, 而且更注重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3.2 体育的一般功能

3.2.1 体育的教育功能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公元前300多年, 古代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就有关于体育、德育和智育的相互联系的内容。他认为智力的健全应依赖于身体的健全, 因此体育应先于智育, 从而出现了“德智皆寄于体”的至理名言。现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体育作为教育的内容之一, 主要是因为现代教育中的体育已不仅仅是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技能的重要手段, 而且体育与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更能培养人的兴趣和习惯, 能有效地克服和纠正不良的习气, 促进形成健康的优秀品格[8]。

当前中国的应试教育是教育者和家长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驱使下牺牲学生身体素质教育, 因此, 对体育的偏见和忽视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让孩子开小灶补习英语、数学的多, 送孩子上钢琴舞蹈班的多, 针对孩子身心问题引导孩子从事体育活动的家长却少之又少, 这些都深刻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 尤其是体育对人的智力发展、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作用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3.2.2 体育的娱乐功能

随着当代社会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 体育娱乐活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现代都市生活使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 但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可以调节生活, 使人们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通过参加刺激的体育活动使人们能够体验到创造人生价值的乐趣, 经常欣赏体育比赛可以从运动员的高超技艺中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体育可以给人们的闲暇生活增添生活乐趣、陶冶情操, 培养高尚的品德, 从而给社会带来进步。

3.2.3 体育的经济和政治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现代传媒的发展, 体育与经济、政治等社会单元产生了更加广泛的联系, 体育的社会价值表现为体育对社会及人类文明健康发展所产生的综合效益, 体育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功能将得以充分体现。众所周知, 社会变迁是对体育功能体系认识逐步深化的原动力。体育的经济功能就是在社会变迁的过程逐步确立起来的。小康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体育健身、体闲、娱乐、竞赛等所带来的经济价值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体育的经济功能从原有的隐藏状态中凸显出来, 逐步发展成为体育的显功能而备受关注。我们知道, 体育运动能够提高生产者的各种素质从而带动生产力的发展。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又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 一方面体育人口的不断扩大日趋向消费方向转移;另一方面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带动消费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各种运动器材、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市场的不断扩大[9]。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 不仅可以直接获得门票收入, 还可以带动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等行业的发展, 另外还可以通过出售电视转播权, 发售彩票、邮票、制作广告等手段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学效益, 使国家的经济上一台阶。另外体育还服务于政治, 并对政治产生影响。它可以作为政治的宣传手段, 宣传民族的自强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振奋民族精神,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体育竞赛还可以发展国际友好关系, 有助于增进我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4 体育本质和功能的关系

体育本质反映了体育过程内部的特殊矛盾, 构成了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性[10]。体育的功能则是体育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属性, 是和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在不同的条件下是可以发展的。本质决定了功能, 功能是本质的实践体现。如果我们能够透过功能从它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找到潜藏在现象中同一的、普遍的、稳定的东西, 找到体育活动于其他实践活动根本区别的特殊规定性, 那么我们就可以找到体育的本质。所以我认为只有找准体育的本质基点才能将体育的功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从而推动体育的发展。

5 结束语

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 是因为它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伴随着人的整个发展过程。正是体育的“教育性”和“健康身心”的有机结合, 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体育才具有“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减少疾病、促进健康”等功能。所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对体育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也逐渐深刻起来。

体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正逐步被人们发掘和利用。但体育的本质涉及到体育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为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体育的本质和功能, 有待于广大体育学者的深入研究, 做出富有学理性的见解。

参考文献

[1]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学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9, (2) :21.

[2]吴广远.也谈体育的定义——与《体育与体育的功能与作用一文作者商榷》[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7) :22-23.

[3]任兵.对体育本质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 2000, (3) :88.

[4]卢锋.论体育的本质及社会性表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3) :22.

[5]唐健.现代社会发展与体育本质的确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9, (4) :16-20.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书馆, 1985:52.

[7]梁晓龙.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4) :4-5.

[8]田雨普.新世纪我国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学刊, 2004, (3) :6-8.

[9]易剑东.体育概念和体育功能论[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1) :32-33.

[10]任杰, 刘卓.体育的本质和功能[J].体育学刊, 2002, (4) :5-7.

上一篇:能源背景下一篇:四级听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