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育人功能

2024-05-09

历史的育人功能(共12篇)

历史的育人功能 篇1

批改学生作文, 常常被他们在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浓浓的爱心、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度的责任心所感动, 常常不免为有这些可爱的孩子而幸福、自豪。比如, 有的学生认为近几年各地发生的水旱、地震灾害虽然可怕, 但只要我们“人间有爱”, 乐于奉献, 万众一心抗击灾害, 就一定会取得救灾重建的巨大胜利;有的学生的兄弟或姐妹为了供他们读书, 年纪轻轻就出去打工, 他们就在作文中深深祝福亲人在外面能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并决心等自己以后有了工作后再好好报答他们;有的学生看见自己身边一些同学缺乏高远理想、沉迷于物质享受或者陷入恋爱的泥潭, 以致精神萎靡, 学习滑坡, 便在作文中历数年青人丧失崇高理想和健康情趣的种种危害, 并深入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主客观原因, 最后呼吁社会净化文化和道德环境, 奉劝学友们早日警醒过来, 不要一失足成千古之恨。

当然, 也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焦虑和迷茫, 主要是对前途失去足够的信心。比如学习成绩不好者, 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出路, 从而有些悲观厌世;有的因为身体上或心理上有什么缺陷, 担心以后不能适应社会, 从而有些抑郁苦闷, 心绪低落;还有的因为家庭环境不好, 自己深受影响, 不禁有些灰心丧气。

毋庸讳言, 人类世界和社会生活是现实而残酷的, 必然杂色纷呈, 清浊同流。学生们深处其中, 不可能不有所见闻, 有所感受, 并通过自己的是非观念和审美标准进行衡量和观照后, 又有所阐发。对于如此阐发出来的意见和情感, 如果我们能够紧紧抓住, 发掘它的价值, 把它作为教育孩子、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的素材, 那比我们教师板起面孔在课堂上说教要鲜活得多, 有效得多, 因为它们都是来自学生的心灵深处, 是他们深入体验和思考的结晶, 是更贴切他们的生活实际, 并容易为他们理解接受的道德教化课程!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笔者在讲评作文时, 不仅仅从文章技法, 即构思立意、语言运用的角度来评论学生创作的得失, 而是更注重把一些闪烁着思想之光、人格之美、人性之善和情感之真的文字作为道德教化的材料, 让学生首先从中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每次作文评讲, 笔者总是先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读出抑扬顿挫, 读出喜怒哀乐, 读出好恶爱憎, 达到以声韵和形象打动人的目的, 以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其次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讨论之前, 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先读自己涉及该问题的关键语句或段落, 接着概括自己的意见, 让他起一个“投石激浪”的作用, 再然后让所有的同学加入讨论。比如:对于某某同学提到的缺乏理想、玩物丧志的问题, 你们究竟怎么看?你赞不赞成他的看法?若是已经走上了歧途该怎么办?某某同学身体上有一点缺陷, 这是明摆着的客观事实, 但是有没有必要太在意?某某同学父母离异, 从小缺少亲人的关爱, 的确值得同情, 但这是不是影响你以后发展的决定因素?有些同学成绩平平, 考名牌大学可能希望不是很大,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就没有出路?———让大家畅所欲言, 以澄清是非, 端正认识, 化害为利。最后, 把一些感人的特别富有教育意义的片断描写以及精彩的观点、妙言警句等等或抄录或概括出来, 并按劝善、励志、解忧、净心等分类整理, 分成不同的小栏目, 然后办成专栏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 让大家继续研读讨论, 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由于经常这样注重发挥作文的道德教化功能, 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高尚言论和纯洁真挚的心声来规范要求自己, 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 所以笔者班上的学生一般都能够做到遵章守纪, 文明处世, 好人好事也很多, 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班级。

历史的育人功能 篇2

一、高校档案的文化意蕴

1.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之所在,集中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的积累和沉淀。它体现在大学的各个角落,无论是教学、科研、管理还是服务等各个方面,无不散发着校园文化的气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更是影响和制约着整个高校的发展。档案是文化的源泉,是文明进步的产物。高校档案承载了高校发展的整个历史,客观真实的记录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文化成果,是全体师生经过几代努力实践所产生的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如在长期的办学治学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各具特色的良好校训就是校园文化的产物,这些文化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陈列于高校各个时期的各类档案中。因此,我们认为高校档案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蕴育了校园文化,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2.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高校档案文化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广泛性、创新性与积淀性的特点。高校档案完整而客观的记录了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发挥高校档案文化的作用,不应局限于提供原始档案文件及材料,更为重要的是要从中整理、归纳提炼出具有价值的档案资源,服务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的档案文化在积淀高校文化传统、传承高校校园文化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翔实而丰富的学校档案,对于弘扬学校文化传统,提升大学文化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如四川大学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信”,南华大学的“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等等都是大学精神、作风的反映。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有助于弘扬大学精神,提升大学文化,有助于激发师生员工爱国爱校的热情、凝聚师生员工的斗志,从而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校园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打造有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文化建设的目标。打造有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就意味着要更加忠实于学校的历史渊源、学校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这些历史的“印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并成为师生员工活动的一个显著特性。这些独具魅力的特色在高校档案中都有体现,那些能反映学校特色并体现学校特色特征的特色档案是发展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特色团学活动档案、特色学科档案等。这些珍贵的档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学校的特色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传承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校档案文化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

高校档案真实而客观地记录了学校创建发展的历史,记录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记录着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成果。高校档案馆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保存,累积了大量的珍贵档案史料,这些档案史料都是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校创建的历史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的生动教材,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是提升大学生对学校理性认识的重要资源,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成绩的展出是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努力进取的重要资源。档案馆的这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这些档案素材,真实深刻、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很好的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和发愤图强、报效祖国和母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档案具有的这种原始性、客观性、真实性,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之处,也是利用档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优势。

1.高校档案中蕴含丰富的知识

高校档案资源中,包含学校的科学技术发明、出版的学术专著等知识含量高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不仅具有史料价值,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不定期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到档案馆参观,如新生刚进校时组织他们去档案馆参观,不仅能使他们学到历史知识,还能使他们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熏陶。高校可以将档案馆办成文化教育基地,利用档案馆中的科研成果、科学技术发明、学术专著等信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热情。

2.高校档案中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需要大学生不仅仅掌握文化知识,还需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将其打造成“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高校档案以其客观性、真实性、广泛性为主要特征,内容涵盖了高校发展历程、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信息,其中反映专家、学者科研成就的论文、专著、成果、荣誉及优秀校友的题词等,都能激励大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高校档案就不仅仅是存在于档案馆中,而是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头脑,达到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 “

三、高校档案的文化育人功能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高校档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从高校档案的文化属性来论述,主要阐述高校档案的文化内涵与特征、文化价值、文化功能及体现和实现途径。二是从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及作用来论述,认为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是校园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支撑,其作用体现为凝聚作用、样板作用、陶冶作用和警示作用,并从服务观念、服务手段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探索了开辟档案文化服务高校校园文化的新途径。三是从高校档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来论述,从高校档案工作与和谐校园的关系出发,探索出其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为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强化现代管理理念、加快开发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发挥提供决策依据作用、发挥档案的教育功能、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四是从育人手段与途径、育人内涵与形式论述了高校档案的育人功能,强调教学科研档案育人、档案信息育人和馆藏档案育人,达到“以史励志”、“以人为镜”、“以境育人”、“以规导行”和“勤奋好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学者对于档案文化育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档案文化育人的时代感不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够紧密等。所有的研究都是论述积累与沉淀后的高校档案文化的育人功能,没有强调高校档案文化的时代性与现时性,没有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

四、高校档案文化之现代育人功能

1.文化导向功能

高校是各种文化集中碰撞的场所,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缺乏辨别能力,更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在文化多元背景下,大学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加以引导,势必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迷失方向、迷失自我。高校档案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文化氛围。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档案中清楚的记录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呕心沥血、努力进取、献身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记录了培养教育学生的各种先进事迹材料。这些珍贵的史料真实的再现了学校发展、变迁、壮大的变化过程,再现了老一代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以史为鉴,大学生在档案馆中耳濡目染,是进行爱国、爱校教育的最好的例证和范本。在档案的海洋里,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档案的人文精髓和科学精髓,运用多种方式展现学校精神和特色,突显学校历史和在历史发展中取得的各项成就,让师生员工知晓学校历史,了解学校成就,增强师生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主人翁意识,抵制不良心理,营造充满宽容理解、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合作的文化氛围以及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良好学术氛围。

2.知识传承教育功能

高校知识传承的主渠道是课堂,但档案的知识传承教育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高校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凝聚着几代高校人的拼搏和奋斗,所有这些都能在高校档案中反映出来,对大学生起到教育和激励作用。高校档案以其广泛性,客观真实的记录了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成绩,是一个知识丰富、涵盖面广的第二课堂。档案中的信息元素经过利用者的分析、加工、组合,重新构成了信息单元,这个过程就是知识的再生过程。高校应重视档案的知识再生功能,善于从中发掘知识宝藏,采取多种方式、探索多种学习途径,积极发挥档案的知识传承功能。

高校档案是高校几代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结晶,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财富,是爱校教育的历史宝库。高校档案因其原始性、直观性、客观性、知识性和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生动素材。如档案馆中记载的专家学者的发明专利、著作、获奖证书等,这就是一门无声的课堂,因其客观生动性,比课堂上的苍白说教效果会更好,更有利于让学生受到刻苦学习和勤奋钻研氛围的熏陶。因此,高校档案在知识传播与创新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激励功能方面有着特殊而深远的作用。

3.精神陶冶功能

校园文化的作用不在于让人接受固定、呆板的教育方式,而在于通过生动、活泼、丰富的学习和文化活动,使人学会主动摄取文化价值,获得人生意义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在这个意义上,档案馆一方面创造了一个启迪智慧、陶冶心灵的场所,以馆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式,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另一方面,与此相协调的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环境,优美、高雅的育人环境,及体现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又对置身其中的每个人起着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和规范行为品德的作用。这种指导和陶冶作用,既无影无形,又无所不在。到处都能体现一所学校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发展史,学生身处其中,就会在无形中受到渗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让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同身受,感受到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

发挥作文的育人功能 篇3

当然,也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焦虑和迷茫,主要是对前途失去足够的信心。比如学习成绩不好者,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出路,从而有些悲观厌世;有的因为身体上或心理上有什么缺陷,担心以后不能适应社会,从而有些抑郁苦闷,心绪低落;还有的因为家庭环境不好,自己深受影响,不禁有些灰心丧气。

毋庸讳言,人类世界和社会生活是现实而残酷的,必然杂色纷呈,清浊同流。学生们深处其中,不可能不有所见闻,有所感受,并通过自己的是非观念和审美标准进行衡量和观照后,又有所阐发。对于如此阐发出来的意见和情感,如果我们能够紧紧抓住,发掘它的价值,把它作为教育孩子、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的素材,那比我们教师板起面孔在课堂上说教要鲜活得多,有效得多,因为它们都是来自学生的心灵深处,是他们深入体验和思考的结晶,是更贴切他们的生活实际,并容易为他们理解接受的道德教化课程!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笔者在讲评作文时,不仅仅从文章技法,即构思立意、语言运用的角度来评论学生创作的得失,而是更注重把一些闪烁着思想之光、人格之美、人性之善和情感之真的文字作为道德教化的材料,让学生首先从中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每次作文评讲,笔者总是先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喜怒哀乐,读出好恶爱憎,达到以声韵和形象打动人的目的,以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其次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讨论之前,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先读自己涉及该问题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接着概括自己的意见,让他起一个“投石激浪”的作用,再然后让所有的同学加入讨论。比如:对于某某同学提到的缺乏理想、玩物丧志的问题,你们究竟怎么看?你赞不赞成他的看法?若是已经走上了歧途该怎么办?某某同学身体上有一点缺陷,这是明摆着的客观事实,但是有没有必要太在意?某某同学父母离异,从小缺少亲人的关爱,的确值得同情,但这是不是影响你以后发展的决定因素?有些同学成绩平平,考名牌大学可能希望不是很大,那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就没有出路?——让大家畅所欲言,以澄清是非,端正认识,化害为利。最后,把一些感人的特别富有教育意义的片断描写以及精彩的观点、妙言警句等等或抄录或概括出来,并按劝善、励志、解忧、净心等分类整理,分成不同的小栏目,然后办成专栏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让大家继续研读讨论,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由于经常这样注重发挥作文的道德教化功能,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高尚言论和纯洁真挚的心声来规范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所以笔者班上的学生一般都能够做到遵章守纪,文明处世,好人好事也很多,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班级。

课外体育锻炼的育人功能 篇4

一、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

课外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不仅能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 还能改善机体对糖代谢的调节能力。坚持体育锻炼, 对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使人可以轻松自如、有条不紊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课外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影响, 有规律地锻炼, 可以减慢静息时和锻炼时的心率, 这就大大减少了心脏的负荷, 提高了心脏功能。特别是做一些伸展扩胸运动, 可以使呼吸肌力量加强, 胸廓扩大, 使肺活量增加, 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均产生积极影响。课外体育锻炼还可使中枢神经系统更加灵活, 还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的变化的判断能力, 并及时作出准确、迅速的反应。同时, 课外体育锻炼还可消除眼睛疲劳, 预防眼睛近视。

二、课外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记忆力。

有研究认为, 体育锻炼有助于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 易化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 增强突触传递功能, 从而对记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课外体育锻炼还可以消除大脑疲劳, 使大脑的兴奋性得到调节, 达到精力充沛地进行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培养人的思想品德。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指出, 体育应以“德育为首, 追求育人的综合效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 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因此, 课外体育锻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领域,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特点, 寓思想教育于各种课外体育锻炼之中, 通过课外体育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四、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由于课外体育锻炼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 使课外体育锻炼在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和兴趣方面具备了广泛参与的可能性。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同时也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

五、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奋进的精神和学生的意志、纪律。

课外体育锻炼中大部分项目需要多人配合完成, 这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在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不良反应, 作为教师或家长应采取有效方法, 鼓励学生用顽强的意志迎难而上。久而久之, 学生承受能力会得到锻练并有所提高。同时, 学习有目标, 教学有常规, 比赛有规则, 练习有纪律, 课外体育锻炼举行的时候, 也有一定的规则, 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有很大帮助。

强化语文课的育人功能 篇5

付延声

语文教师要把真、善、美 的种子播洒在学生心里,语文教师要时刻铭记自己的伟大责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改革要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在“总目标 ”中指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体品位和审美情趣”。为完成 这一目标,必须强化语文课的育人功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语文教学》一书中说“------专家、领导鼓励我,主要不在于我是经师,而在于我是人师,在于我始终注重教书育人……”,他又说:“其实许多教师也悟出了这样的道理,那些教语文成绩高的教师,实际上都很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都很善于突出仅人。即使公为了提高语文成绩,我们也必须育人,育人是语文教师分内的事”从魏书生的话中我感悟到,育人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最有效途径,解决好思想问题,学习起来自然干劲高涨,学习效率自然成倍提高,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不要怕育人耽误了太多讲课的时间,切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设计课程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维度。我在强化语文课的育人功能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育人于课前活动中

为了培养学生勤于积累、乐于表达的学习习惯,我坚持在语文课前开展 “三分钟演讲活动”。演讲内容由学生自定,但必须贴近生活,健康向上。有些思想性很强的演讲稿是我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我常在讲评时借题发挥,有针对性地利用演讲中的内容来解决实际问题。由于这样的思想教育没有预设,完全由当时的情境自然而然地生发开来,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往往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有一次课前演讲者是体委樊禹廷,他讲的内容是:一位非洲运动员在参加奥运会马拉松长跑时弄伤了腿,当夜色降临了,负责实况传播的工作人员就要离开时,他才一瘸一拐地跑回运动场。当别人问他为什么不中途休息而一定要坚持跑回终点时,他回答:我的祖国派我来这里不是让我听发令枪响的,而是让我冲过终点。听完他的演讲,我一下子想起了班级很糟糕的春季越野赛成绩,我也正想找个机会激发和鼓励一下学生,现在不是很好的机会吗?于是我引申说:这位运动员说的多好啊,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祖国派他来参加奥运会,不是让他听发令枪响的,那么,班级派每位同学参加体育赛事也不是让你们听发令枪响的,而是让你冲过终点,更快地冲过终点。我知道大家在越野赛中已经尽力了,但从这位运动员身上,我们不是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吗?为了班级荣誉,我们要全力以赴,拼搏进取。赛出最高水平,因为听了发令

枪响,你就该想到在终点那一双双盼你早些冲过来的同学的眼睛。我又表扬了樊禹廷,作为体委,做工作善于动脑筋,用这么好的故事来激励大家。我的话深深打动了同学们,在其后的校田径运动会上,同学们报名积极,在樊禹廷指挥下提前进行了单项训练,体育成绩有了一定提高,并获得了精神文明奖和表演奖。教育机会稍纵即逝,抓住有价值的星星之火,让它在学生心里燃成熊熊大火!二.以课文为载体,创造性地进行品德教育。

备课时制定的“德育目标 ”是必须认真来完成的,有时备课时没有准备,而在授课时临时出现的教育机会一定要抓住,凭着教学机智创造性地进行品德教育。我在讲《端午的鸭蛋》一课时,根据参考书的提示,结合课文内容制定的德育目标是:引导学生细心体会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体会出美的情致。在授课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我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一个句子练习说话。这个句子是: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时出咸鸭蛋”。我预设的情境是:假如你到了外省,当别人知道你是佳木斯人,会如何评价呢?请仿照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学生考虑了一下开始发言。令我想不到的是,他们竟对自己的家乡颇有微词,有的说:“噢,你们那里出小偷”,有的说:“噢,你们那里人太坏了”,有的说:“噢,你们那里的人太能装!”------听了这些话,我感到了孩子们的

思维走入了一个误区,看事物情绪偏激,我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于是我引导到:我们的家乡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确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难道就没有让我们自豪的地方吗?经我这一提醒,学生有了以下的答案:“噢,你们那里在松花江上,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噢,你们那里有东方第一哨。”“噢,你们那里是邵云环的故乡”。我看火候已到,便总结到:佳木斯是我们的家乡,改革开放以后,市容市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我们要把热爱家乡之心都化做实际行动,为家乡的文明、卫生、、富裕贡献一分力。从捡拾一片垃圾做起,从约束自己的行为做起,我们的家乡就会声名远播,在别人眼中也只有对佳木斯的羡慕和赞叹,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这一教学环节的完成,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愫,留给学生的印象很深刻。

三.精心设计结束语,让德育延伸到课外。

今年6月19日,我带领学生来到一中为“全市德育工作会议”上一节观摩课。授课过程很顺利,已临近尾声。我突然想到:我们是在一中上课,而一中又是学生的梦中渴望的地方,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于是一个大胆的教学环节在头脑中有了雏形。我化用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句子,深情地对学生说:“各位同学,我们就要告别这里了。轻轻的我们走了,正如我们轻轻的来,我们

挥一挥衣袖,带走了一中上空所有的云彩。这云彩就是一中对各位同学的呼唤。二年后,请你们回到这里,把这些云彩还给一中,因为你们已经是一中的主人。”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睛亮闪闪的,他们被我感染了,他们和一中定下了心灵之约。

浅谈作文评语的育人功能 篇6

一、谈心说话式评语

学生的作文,不论写得质量如何,都是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对生活情境的反映和体会,也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内心世界的表白。不论学生作文质量好坏,都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的作品。教师的一次表扬、一次对作文的肯定,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进而飞跃的例子是很多的。教师要把自己的感受用平等交谈的方式和学生交流。例如,在作文《说说我的心里话》时,狄建安同学通过具体的事件对他的妈妈说了心里话,感谢妈妈对他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自己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来报答妈妈。在评语中我这样写道:“你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你有一位好妈妈。从你所举的事件中,老师看到了妈妈伟大的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你说长大后要报答妈妈,其实现在你就可以做。你可以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减轻妈妈的负担,做一个从小就孝敬妈妈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能做到。在作文中你说“前几天、还有一天”等关于时间的描述我没有读明白。”看完作文评语,狄建安在给我的反馈中说:“他一定会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孝敬妈妈的好孩子。”

二、欣赏引导式评语

教师在写作文评语时,努力把教学生作文和教学生做人和谐地统一起来。如果说学生在作文中能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那么教师就要努力在学生习作中寻求真、善、美的因素。在这个活动中,师生性情受到陶冶,精神得到净化,情感得到交流。例如,一次習作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写一写对生命的感悟。魏铭辰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热爱生命》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非典时期白衣战士不怕牺牲、一心救护病人事件的生动叙述,写出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就是无私奉献,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读过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读了你的文章,老师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更了解了生命的真谛就是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老师很欣赏你对生命的看法,也坚信你会好好的利用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三、启发点拨式评语

评语虽是寥寥数语,但遣词造句却要讲究,因为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直接楷模。我觉得评语还要中肯,另外要有美感,有激情,使学生深深地为教师的一片真诚所打动。写评语的难点是怎样指出文章的不足,因为弄不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摒弃那些硬梆梆的语言,而注意语言的委婉和人情味,有一点幽默也未尝不可,这样既指出了学生作文的不足,又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例如,李佩玉同学曾经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有趣的醋泡鸡蛋实验》,在作文中有这样“精彩”的两句话:“我从醋中拿起浸泡了一夜的鸡蛋,用两根手指使劲捏了捏,没有碎。我又把鸡蛋用力地向桌子上一摔,鸡蛋竟然弹了起来。”在这两句话旁边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的醋泡鸡蛋实验真是出现了奇迹,被泡过的鸡蛋和乒乓球相类似了。由于你的实验结果和大家的不一样,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验证。老师还想对你说,对待科学要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有不怕困难,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四、鼓励自信式评语

鼓励实际上就是对成功的一种预支,让学生提前领略到成功的快感。每个学生,作为一篇作文的作者,他们都渴望老师的认可和鼓励。作文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在这方面心灰意冷,而丧失进取心,所以他们更需要鼓励性的评语。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既要注意整篇文章的成功,更要善于发现局部的闪光点。例如,付国瑞同学以前习作水平低,对作文总是有畏难情绪。我总是在他的作文中寻找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树立他写作文的信心。我曾在他的一篇习作篇末写到:“付国瑞,你的作文中有许多可取之处,相信你通过不断地努力,聪明的才智,你一定会写出更棒的作文。”看着我对他真诚的鼓励,他信心大增,习作水平慢慢地提高了。现在付国瑞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

高校校园景观的育人功能探析 篇7

大学不仅是规模大, 学科门类众多, 更重要的是成为全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典范和中心, 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在评估一所大学的时候, 可以从大楼、大师和藏书量等方面来进行量化, 但是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 良好的校园环境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风景优美, 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从选址、整体构图到材料选择无不渗透着斯坦福夫妇及其创校者、建设者对校园景观建筑环境应当产生教育力量的希冀。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曾在开学献词中说:“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 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

但在具体校园环境的建设方面, 还是有一些误区,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把校园环境建设等同于绿化;其二, 把校园环境建设等同于美化。前者的错误在于简单化, 只是在建筑的周边栽花种草, 而缺乏对校园空间整体的理解以及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深刻把握;后者的错误在于把校园景观建设等同于视觉愉悦的营造, 或者是政绩的显现。而事实上人是生活在景观中的, 这是师生生活的场所, 而不仅仅是视觉的欣赏。

因而, 我们在营造校园景观的时候, 要认识到景观不是纯物质的存在, 它不能脱离人的感知和体验, 不能脱离人的需要和向往, 不能脱离人在这种场所的生活。所以我们倡导的校园景观建设的原则是以人为本, 使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使环境在人才的全面培养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校园景观建设

有助于青年学子感性的培养

感性是人的本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的人类学家麦克斯·穆勒在其《宗教学导论》一书中, 通过对早期的人类宗教状况的考察, 得出了一些有见地的看法。他认为人性中通常包含三种天赋:感性的天赋、理性的天赋和对无限性向往的天赋。与此相对应, 人性中也就包含着三种不同的倾向:感性的倾向、理性的倾向和对无限向往的倾向。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社会机构。高校校园作为第二课堂,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 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青年学子感性的培养;其次, 文化景观在育人方面也有突出的作用;第三, 营造各种尺度的交往空间,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的人格有极大好处。高校校园通过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 可以在熏陶中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知识和探索未来的激情,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与品格。

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是高等教育的场所, 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不断提高人的理性能力。大学生将在这里接受系统的知识储备, 使智力得到极大发展。但人是感性和理性、精神和肉体的统一体, 人的发展应以全面的、整体的发展为目标。高等教育在培养人的理性能力的同时, 不应该忽视或抛弃人的感性能力 (如直觉、想象等) 的培养。只有感性和理性均衡发展, 我们所培养的才不是单向度的学生, 而是全面发展的学生。

感性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体现在五个方面:首先, 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敏锐性。长期生活在水泥丛林里, 人的感性很容易出现物化、钝化的倾向, 而一个麻木迟钝的人是谈不上创造性的。环境美尤其是自然美保持了感性的生动性和直接性。与自然亲密接触, 会把人的感性从麻木、迟钝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重新恢复它的敏感、生动和丰富。而这些品质不管是对于艺术创造还是科学探索都是非常重要的。罗丹说:“对伟大的艺术家而言, 自然中的一切都具有性格……这是因为他的坚决而直率的观察, 能看透事物所蕴藏的意义。”据说牛顿就是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主楼旁的苹果树下发现了万有引力。虽然该树早在1820年已被暴风雨刮倒, 但后来又补栽的一棵冠状苹果树, 仍然成为象征牛顿科学精神的重要物标, 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剑桥人。

其次, 能够改变学生的精神状态。当代学子面临很多压力, 如紧张的学习压力, 找工作难的就业压力, 经济压力和个人的情感问题。这一切都需要学子正确对待,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缓解, 轻则使人的性格孤僻, 带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重则可以危害社会。优美的生活环境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和缓解, 使其以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挑战。

其三, 通过感性可以通达理性。感性和理性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中国古代画家宗炳面对自然景观会“澄怀悟道”;古希腊柏拉图认为要最终认识美的理念, 必须一步步从具体的感性的美开始;当代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有一首短诗:“于一粒沙粒看见世界, 于一株野花看见天堂, 无限集于掌中, 永恒驻于瞬间。”他们都赋予感性很重要的意义。

其四,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绿色校园”不仅改善和优化校园的物质环境, 同时又能对师生乃至周围的市民起着教育和示范的作用, 使生态教育作为一项各科师生的必修课, 并鼓励师生参与校园的生态化建设和维护, 增强其生态意识。

其五, 化育心灵、陶冶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得到美的享受, 并在美的思想下潜移默化养成美的性格、美的行为和美的语言,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些都要求校园景观的塑造要具有丰富性、生态性和宜人性。

具体到校园景观, 其感性塑造可以采用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来形成。自然本身是感性的存在, 有效运用自然素材是增强环境感性能力的途径之一, 如地形、植物配置、草坪、水景的营造等。好的校园景观通常拥有卓越的自然条件, 可以加以巧妙地利用。如北京大学校园, 其前身是从明到清几百年中利用这里丰富的水源建起的古园林遗址。美国设计师墨菲主持的燕京大学整体规划保存了这里原有的山形水系和建筑风貌, 加之以现代的西方校园理念和使用功能。武汉大学的选址也是这样, 李四光选定依山傍湖、风光旖旎的珞珈山下为校址之后, 美国设计师凯尔斯依山就势, 利用原有的地形, 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和整合 (图1) 。

植物的配置:植物配合不同的季节, 形成各个不同的季相。武汉大学校园春季之樱花烂漫, 秋季之桂子飘香、枫叶如火, 冬季腊梅怒放, 形成以植物命名的生活区:樱园、梅园、枫园、桂园。北京大学春天的迎春和连翘, 夏季的满园荷花, 秋季金黄的银杏、火红的火炬树、斑斓的黄栌和枫树, 冬天白皑皑的雪花落在姿态独特的白皮松上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郑州大学新校区的植物主要树种是梧桐和柳树, 同时栽培各种花卉, 春季牡丹、月季等花卉次第开放, 秋天芦苇一片金黄在风中摇曳。还有沈阳建筑学院的稻田景观, 依据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 创造性地用水稻作为景观元素, 可以让学生参与劳作和收获, 在稻田中读书, 感受人与土地的紧密联系。植物不仅以其感性外观使人得到审美的享受, 而且花草树木还是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教育的活标本。

空间的感知序列:在对空间的感知上, 人不是位于环境之外, 而是置身于环境之中。通过地形、植物、建筑、道路共同营造出一个具体的空间。北京大学的空间设计是从平面上展开, 移步换景, 曲径通幽, 游览路线没有强烈的导向性, 通常是不确定的。武汉大学的空间设计立体感强, 校园形态高低错落, 校园道路设计大量使用台阶, 既有壮阔之象如东湖, 在校内的宿舍楼内、教室、珞珈山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欣赏东湖的浩瀚之美;也有珞珈山带给人的神秘性和所有树木尽力向上升腾产生的无限性和崇高感, 这些特征使武大在高校中独树一帜。郑州大学新校区原有土地是一片平整的农业用地, 附近也没有水源可以利用。空间感知序列平面展开, 游览路线相对确定, 是线性的。随着行人向前不断行进, 景观出现丰富的变化, 从开始的空间较为收缩, 通过水景和水生湿地植物营造出宜人的亲水景观, 到中部大面积舒缓的草坪和白杨, 景观较为开阔, 再到后部山景、瀑布和湖泊, 给人一种探索的冲动和欲望。应该说郑州大学的校园景观在空间的把握上是相当成功的 (图2) 。

环境体验的多感官性。景观不仅是让人看的, 仅仅满足人视觉的需要是不够的, 还要多方位地和人全部的感官相接触。我们置身于环境之中, 可以感受到有风吹过, 有鸟飞过, 我们能够嗅到鲜花的芬芳, 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徐志摩曾对剑桥的草坪有着如诗的赞美:“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 在清朝, 在傍晚, 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 有时读书, 有时看水, 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 有时反仆着搂抱着大地的温软。”环境有多种可利用性, 而不仅仅是视觉。

人工元素包括道路和建筑等。就道路而言, 传统横平竖直、棋盘式的格局已经被打破, 在满足通行功能的同时, 道路的设计更加自由, 更加富有景观效果, 更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如郑州大学的整体规划的道路设计就值得研究。其主干道天健大道和厚德大道并非笔直的通道, 而是略微弯曲, 不能一眼望到头, 而是只能看到整条道路的一部分。连接生活区和教学区的四座仿铁道桥, 巧妙地把景观与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 满足了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其支路则是直接在湿地上设计各种木质小道, 使学子直接行走在水面之上。同时还利用曲线, 设计了环形的教学区道路。总之, 道路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性要求, 还要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设计, 满足人的环境体验。

建筑是增强人的感性认知能力的重要媒介。墨菲在北京大学以北京传统的民居形式四合院为模本, 改建为以三合院为主体的院落, 建筑外观采用古典大屋顶和梁柱结合的形态。校园点缀着钟亭、花神庙等单体古建筑, 古色古香, 形态多样。凯尔斯在武汉大学留下了一批经典的建筑, 代表性的作品有火石山上的理学院 (现武大行政楼) , 小龟山上的工学院和狮子山以老图书馆为核心, 两翼配有文学院和法学院以及学生活动中心, 它们围绕在下沉运动场周围, 相互呼应, 别具一格。由英国设计师主持的苏州大学老校区的古建筑设计也非常令人称道, 主楼、精正楼和红楼等, 非常具有美感和质感 (图3) 。建筑大师们熟练运用建筑的艺术语言——空间组合、体型、品位、比例、尺度、质感、色调、韵律等手法, 创造出了一个个丰富的形体体系, 提升了我们的审美品味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作为文化景观的校园景观

校园不同于公园, 校园景观突出的一点是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校园一草一木、一楼一阁都应融入大学校园文化, 彰显大学精神, 使学子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这个特性直接影响人才培养。建设者应大力发掘和组合各种文化资源, 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合理利用好这些资源会使校园充满人文气息, 对学生也会产生激励作用。

善于运用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如郑大新校区建设, 中原文化线索成为校园文化环境规划的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源, 这是其他地区的大学建设所不具备的专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线索包含了中国历史文化脉络中的主线和大部分精华内容,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和整体意义, 它在郑大校园里可以极为自然、恰到好处地得到运用和展示。整个校园具有统一的文化体系和清晰的文化脉络, 使郑州大学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让当代大学生在校园中以审美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意义重大而深远。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历史、知名人士、逸闻趣事以及与校园有关的历史事件, 如北大校园冯友兰故居三松堂、斯诺墓、西南联大纪念碑等。这些景观担负起沉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等重任。校园文化景观可以使学子更好地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所以, 良好的校园文化景观应具有一种奋斗精神的感染力, 以一种高雅、富有人情味的氛围来熏陶和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

植物的文化寓意:用桃树、李树营造“桃李园”, 既希望学生有“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的品格, 同时也是蕴涵着教师希望“桃李满天下”的美好愿望。“春华秋实园”, 以橘子树、柚子树为主要植物, 春天花香弥漫校园, 秋天果实累累, 象征着收获和吉利, 寓意有了努力才有好成绩。还有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凌霜园”, 以柿子树为景观营造树种, 秋天来临, 满园的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 不仅可赏, 而且寓意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压力时, 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雕塑竖立在校园中成为一种独特的环境艺术, 这是由高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决定的。因而雕塑的主题、立意和构思都要仔细推敲, 使其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厦门大学的主体教学楼前, 该校创始人陈家庚先生和几个学生交流的场景雕塑, 把一代教育家勉励学子刻苦学习进而报效祖国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楼前少女手持天平和利剑的雕塑, 象征着政法人员须具备的公正、无私和威严的品格。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前树立的DNA旷神怡, 身心得到陶养, 时时焕发模型, 凸显了科学探索的主题。武汉大学新建了李四光牵毛驴的雕塑, 把李四光先生不畏艰辛不辞劳苦为武大觅得风水宝地的校史展现了出来。

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理念还可以通过校训和景观命名的方式加以传达。如武汉大学的校训“自强、弘毅、求是、创新”, 河南大学的校训“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等, 这些校训常常以比较醒目的方式镌刻在校门处, 成为校门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给进入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校内的道路和广场通过景观命名也有浓厚的文化意味, 如郑大的“天健大道”、“厚德大道”、“毓秀路”等。武大的“鲲鹏广场”寓意学子经历了艰苦的学习生活, 能够象鲲鹏一样展翅高飞, 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华中师范大学的博雅广场, 其设计创意体现了“博学”、“博爱”、“儒雅”、“刚毅”的意境。青岛大学教学楼西边的绿地, 为烘托出培养造就人才只争朝夕的精神, 景点取名“惜阴园”。

三、作为交往空间的校园景观

从知识的获取而言, 现代教育观念已经打破了以往由师到生的单向传递, 而被一种多元的互动所取代。大学生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到成长。因而, 如何创造促发人们交往的空间至关重要。在这样的空间中, 人们可以进行学业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 而封闭呆板的校园空间格局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交往是人的本能需求之一,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天性就有觅求伙伴、集合群体的倾向。从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可见, 交往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 又是满足其他需要的基础和手段。如果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 必然产生消极孤独感。脱离社会交往或情感交流的孤独生活将对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相反, 良好的交往不仅给人带来愉悦和健康, 还是获得个人成功必不可少的因发活力。环境设计已成为当前人人素和条件。约翰·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文中写到:“年轻人集会在一起自由相处的时候, 即使没有人教他们, 他们肯定也会相互学习, 一天天地自己获得新的思想和观点, 新鲜的思想素材, 以及判断和行为的确定无疑的原则。”国外一些教育家指出:一个比较灵活的环境, 就能造就一个灵活的人;“一潭死水, 养不出活蹦乱跳的活鱼。”

有意识地创建各种交往空间,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有极大好处的。

首先, 可以促成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孤立隔绝的环境和建筑设计不利于思想的相互碰撞。当代的环境设计更主张不定型、敞开式的设计方式, 空间的使用更灵活, 打破了僵死的封闭型的空间构造, 让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有相互交流的机会。从教育理念上说, “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良好的知识结构、很高的人文素养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向。很多高校开设了“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课程。正式的学习是一个方面, 如果我们能在空间上, 有意识地创造更多非正式的让不同学科学生交流的机会, 对于学生的成才会更有好处。

其二, 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 使学子在参与和组织活动中增长才干。校园景观不仅是可游可赏的, 而且是可居的, 学子们就生活在校园之中。海德格尔说“人之居也以诗”。这当然不是指专业诗人的居存方式, 而是说人真正的居存方式应该象诗作一般。怎样才能诗意的居住?创造多尺度、各种类型的活动空间给诗意的居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郑州大学的泊月长廊, 经常组织一些展览, 并为各种学生社团的活动提供了场地。松园生活区的下沉式的广场, 经常不定期地组织舞会, 组织文艺演出, 夜晚成为学生溜冰的旱冰场。武大的梅园小操场, 夜晚的露天电影是同学们的最爱;鲲鹏广场是音乐爱好者活动的舞关注的台。

其三, 交往空间的创建可以促进完美的情感生活和强烈的认同感。在景观理论中, 段义孚提出的“恋地情结” (Topophilia) 一词产生了广泛影响。“恋地情结”可被宽广定义为包含了所有人类与物质环境的情感纽带。这份情感联系是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的。未名湖畔的歌声, 静园草坪上的热烈的交谈, 激荡的东湖水, 樱花树下的掩卷长思。景观是充满故事的, 载满了记忆的, 它见证了你的快乐和悲伤, 奋斗和希望。建立和环境深厚的情感联系可以使学子产生对景观的认同感、自豪感。而良好的物质环境, 可以诱发适宜的交往活动, 给青年学子留下美好的情感记忆, 成为他们走向未来的推动力。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环境, 也是学校育人的环境, 它是第二课堂, 对青年健全品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影响。大学是青年学子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同时青年学子在这一阶段又有很大的可塑性。高校校园通过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客观环境, 在熏陶中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知识和探索未来的激情,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与品格。

摘要: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社会机构。高校校园作为第二课堂,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 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青年学子感性的培养;其次, 文化景观在育人方面也有突出的作用;第三, 营造各种尺度的交往空间,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的人格有极大好处。高校校园通过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 可以在熏陶中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知识和探索未来的激情,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与品格。

参考文献

[1]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J].建筑师, 2004 (2)

[2]邱玉华、陈幼琳.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城市科学版) , 2007 (2)

[3]肖友民.校园景观设计的文化传承[J].设计平台, 2007 (5)

[4]邢勇.新时期构建高校和谐育人环境问题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2006 (5)

[5]孙磊磊.高校交往空间模式研究[C], 东南大学2003硕士毕业论文

[6]肖冰、孙冰.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

高校党建育人功能的途径探索 篇8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功能, 培养新世纪综合型人才, 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迫切需要。高校党建的育人过程既是培养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树立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 也是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广义上讲, 高校党建的育人功能是指高校根据党的性质和任务,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 通过党建工作, 为促进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开展的活动的总称。

由此, 育人不仅是高校工作的中心任务, 还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 更是高校党建的根本目标。即培养大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党员以及有志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分子, 使高校大学生党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高尚的精神品质、活跃的创新思维, 成为新时代综合型人才。

二、高校党建育人功能的内容

高校党建育人功能具有丰富的内涵, 具体体现在凝聚渗透、引领导向、约束规范、服务创新等方面, 具体如下:

(一) 凝聚渗透功能。

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地与聚集地, 党组织将一群具有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观和才干的优秀分子凝集在一起, 形成一股合力。高校党建工作中党组织的性质、完善的机构设置、丰富的组织活动内容、优秀党员的榜样作用使得党组织对广大青年学子思想、行为产生巨大吸引力。尤其是优秀的大学生党员在群体中能发挥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以自身之优秀感染身边同学, 吸引着身边大学生纷纷向党组织靠拢。

(二) 引领导向功能。

在高校党建教育过程中, 大学生是教育的重心和对象。通过确立党建教育目标, 引导大学生发展的方向;党组织自身建设及学生党员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品质、素质风貌对于其他同学的成长、发展, 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引领、导向的作用。优秀的学生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优异的学习成绩、无私的服务奉献意识会对周围同学产生强大的示范作用, 从而引领带动身边同学全面发展、共同进步。如学生党员可通过“党员联系寝室制度”、“党员联系学习困难学生制度”等日常联系制度平台, 实践服务宗旨, 以自身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校风。

(三) 规范督促功能。

党建育人的规范功能体现在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言行举止的约束和督促上。通过入党程序教育, 使得大学生在组织上得以历练, 培养严肃的组织纪律观念, 规范自身行为。通过支部考察、考核评优等一系列制度, 对学生党员日常行为提出要求, 将进一步规范学生党员的行为, 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党支部可分配学生党员担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通过与入党积极分子的谈话、考察等组织发展程序, 让大学生在管理教育的平台上实现他律和自律的有机结合, 进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发展。通过高校党建工作的思想引领, 身边党员道德榜样的示范, 可以影响并促进大学生学会调整自我, 规范自身言行。

(四) 服务创新功能。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紧紧围绕“育人”这个第一要务展开, 全方位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 不仅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 并且服务于社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也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加宽广的途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党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而党建工作的与时俱进, 也充分发挥出党建育人的创新功能, 增强了党组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高校党建育人功能的途径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年轻一代的不懈努力, 党的事业将由这些年轻人来继承和发扬。如何把青年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 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高校基层党支部发挥党建育人功能就显得重要, 我们在基层党支部工作创新中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 优化党建育人机制, 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建立多层级立体式的党员教育机制。以学校党校、党支部、班级党小组为三级网络组织结构。针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开展分层次的系统教育和考察教育, 如入党前的“党校”教育, 入党后的巩固教育。特别要完善党员发展后的巩固教育, 巩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完善学生党员管理机制。通过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测评公示等制度的完善, 设立“党员监督示范岗”, 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让学生党员做到严于律己, 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定期进行优秀党员、先进分子的评选表彰活动, 树立典型, 学习榜样, 激励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创先进、争优秀”, 推进“创先争优”工作不断深入, 进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二) 创新党建育人活动方式, 增强党组织生机活力。

针对“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的特点, 党组织应积极探索教育的新形式,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党员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如可举办演讲赛、辩论赛、党史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 开展“价值观大讨论”等主题活动, 或组建学生社团如“党员之家”, 邀请“国家一级战斗英雄”举办事迹报告会等, 以丰富多彩的的形式来充分调动起大学生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 实现管理服务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可组织学生党员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革命老区参观, 切身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如某学生党支部先后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等, 祭扫革命烈士陵园。为增强学生党员的自律性, 支部还组织参观驻地部队, 感受军旅生活, 接受国防教育。

(三)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拓宽党建育人平台。

党建工作网络化, 是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创造性开展党建育人功能的有效载体。网络的快捷性、开放性、及时性等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党员主要为“90后”, 网络虚拟领域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应充分认识到网络阵地的重要性, 积极构建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阵地。作为学生党支部, 可尝试建立网络党支部, 通过QQ群、博客、微博、贴吧等形式, 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 组织时事政治讨论, 召开民主生活会, 开展深入的交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红色主旋律, 推广先进典型, 宣传优秀学生党员的先进事迹, 突出网络党支部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四) 深入社会实践, 拓展党建育人领域。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学生党员, 也应充分发挥出奉献服务精神。因此学生党员可结合专业特色, 发挥专项特长, 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如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党员可协助校医院开展每年的新生体检、毕业生体检;作为“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 深入进行医疗卫生知识宣传, 义务开展测血压和血糖测试;在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中, 开展问卷调查、走访交谈、“送医送药”等活动, 这不仅培养提高了学生党员的专业技能, 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摘要: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年轻一代的不懈努力, 党的事业将由这些年轻人来继承和发扬。高校党建工作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也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如何通过高校党建育人功能的发挥, 培养大学生政治理想信念以及专业综合素质,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 并提出有效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育人功能,途径

参考文献

[1].余晓凤.强化党建工作育人功能,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与世界, 2011

高职院校文化载体的育人功能探究 篇9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建设具有教育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成为创建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必然要求。校园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高职学院文化不同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 必须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才能在众多的院校中脱颖而出。

1 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及其意义的认识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是高职院校必须有的, 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 它既有大学文化建设的共同特征, 更具有高职院校自身办学特征和所决定的个性特征。

加大力度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进行文化建设, 是提高高职院校自身质量的内在要求。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文化水平, 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竞争力的必然需要。为什么会存在同样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受欢迎程度却是不一样的呢, 追究原因, 是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对人才培养的文化的差别。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并加强人才的内涵。

2 重点提升以能力为重的素质教育文化

2.1 培养高职文化追求的企业文化、职业文化, 体现教育价值观

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为社会所需岗位输送优秀的工作人员, 所以在校期间, 学校应该在教学中, 在学校的文化氛围中渗透企业文化、职业文化, 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文化追求和教育的价值观。

高职院校要树立“爱业、就业、立业、创业”的办学理念。引导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有追求:人人爱本职、人人有事做、人人建功业、行行出状元”。高职要以培养出职业人为自身的办学理念, 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价值和办学追求。

2.2 在中华优秀文化、学院文化中提升自身素质

高职应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包含多种功能、具有丰富内涵的职业教育有机的结合, 这是目前我国对高职院校进行德育文化的新途径。

诚信、朴实、吃苦耐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加深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理解, 把远大理想抱负和锲而不舍努力结合起来, 在具有高超技术的同时, 还要做到宽以待人, 易于合作。要求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既要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 精湛的技艺, 又要善于思考, 善于创造。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创造学院文化首先着手与校园文化的建设, 例如, 在校园内修建孔子铜像, 并开展孔子思想与现代教育研讨会。高职院校强调的是知行结合、执行统一, 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必须有效的培养职业素养, 所以, 很多高职院校都以陶行知“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学做真人, 教人求真”的教育思想为教育准则。

3 高职院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3.1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目前的高职院校大都是新兴院校, 在建设的过程中多注重建筑物的现代化气息, 缺少个性, 很多高校学生反映自己虽然身处大学, 但是感觉不到大学的氛围, 到处是高楼大厦, 虽然气派, 但是没有文化氛围, 体育馆建设虽然豪华, 但是一般学生也难得去几次, 图书馆自习室少, 藏书少, 自习没有座位, 想看的书或资料查不到, 很是灰心, 学校网站简单, 没有创意。这些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弱点, 应当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 加大力度建设物质文化, 加速数字化校园建设, 以物质文化为基础, 建设属于自己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3.2 明确理念, 主题内涵与具体任务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 普遍缺少文化、人文、精神内涵, 针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这一重要问题, 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正, 在文化建设之初, 要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明确以精神文化内涵为核心, 整理并策划出具有明显的适合学院自身的精神文化内涵, 引导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 要广征意见, 既要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 又要结合专家的专业性意见, 认真对本校进行调查研究, 结合学院自身实际进行文化建设。

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也必须做到明确主题, 结合具体任务, 二者有机统一,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最忌讳的即缺少主题, 工作任务与主题不符的现象, 只有将二者系统的统一, 才能充分发挥物质校园文化建设效用。

3.3 寻求特色, 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育人理念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相应的文化底蕴, 高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上要多方面建设, 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 建立特色, 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不可跟风, 只有走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 才能更好的发展。要明确目标, 特色发展, 也不能追求一蹴而就, 要稳步发展;更忌空洞无物, 要切实落实, 这样, 高职院校在稳步、准确、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发展。

4 结束语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甚至普遍化, 特别是社会所需要人才类型的多样化, 对于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命题, 虽相关因素很多, 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它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 它是指在校园里和师生有关的一切教育活动, 其直接性的作用和晕物细无声的作用可谓不可或缺。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高职院校也一样, 必须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载体, 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从狭义来看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 通过师生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 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共同的价值趋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但是广义的校园文化范围宽泛, 校园的各个方面均包含其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其中包括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为显性文化, 而精神文化属于隐性文化。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校园文化建设应具备自己的特色, 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所以校园文化更体现出其重要的育人功能, 本文就高职院校文化载体的育人功能探究展开粗略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载体,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董云川“.有而不在”的大学精神[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10) .

[2]孙显元.“物质文化”概念辨析[J].人文杂志, 2006 (03) .

[3]石芬芳, 胡类明.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07) .

[4]孙显元.大学文化的载体和构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4) .

[5]郭杏芳, 陈刚.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2) .

[6]王长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 (宏观教育研究) , 2007 (06) .

[7]唐林伟.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10) .

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形成与释放 篇10

一、隐性课程概述

1.隐性课程的涵义

隐性课程也叫做“隐蔽课程”和“非正式课程”等,从广义上来说,是学校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相对于“显性课程”来提出的,潜在性、非预期性和广泛性是其最主要特征。之所以称之为“隐性课程”,是因为它不在课程规划里面反映,不一定通过面对面的教学进行,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信念、意志、品质,知识、行为以及价值观等都有一种潜移默化作用,能够促进或者是干扰教育目标实现。[1]

笔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提出的,其与显性课程的最明显区别在于无意识、无计划。所以说,隐性课程更具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非预期性等特点。隐性课程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由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等要素构成的教育环境,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2.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

从隐性课程所涵盖主要内容的空间意义上来说,可以分为校园内和校园外两种范围。校园内隐性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建筑、设施、制度以及文化等物质、组织和心理诸多方面的内容。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内容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是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而建设的物理空间环境,也就是通过实体的物质构成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和理念。比如学校建筑,甚至是建筑的造型、颜色,校园的设备、景观以及空间布置等,甚至是校徽、校服,这些都是隐性课程的内容。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的物质空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隐性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内容是指为了规范和约束受教育者行为,为了激励、鞭策和塑造被教育者的思想,学校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培养和教学目标,制定相关的组织纪律,建设相应的管理体系,以及利益分配制度等,进而形成学校的约束机制。文化和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内容是指为了给受教育者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干预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塑造,学校需要一种具有导向意义的精神文化诉求,涵盖了学校领导层教育思想、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教职员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班风等。这些内容是精神层面的,逐渐对受教育者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帮助其形成独立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同时也成为隐性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外的隐性课程内容来自家庭和社会各个层面,是校园内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补充和扩展,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育人功能。

二、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形成

教育的实施方必然会根据其教育目的对隐性课程功能需要、教育目标及其内在特质,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才能形成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

1.隐性课程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

一是建设良好的物质空间,优化育人物理环境。有关专家做过这方面的实验,证明了学校物质环境对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阳光明媚、花木茂盛就会让人心情愉悦、思维敏捷;宽敞明亮的教室、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气息浓郁的建筑风格,会让学生们精神舒畅、心情开朗。二是完善合理的制度体系,优化育人约束机制。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育人亦然。就制度本身而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完善的教育制度体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三是营造优秀的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精神导向。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导向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良好的校风、班风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质也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四是学校内外综合治理,合力打造育人环境。受教育者是一个个流动的个体,所处的环境在发生变化,单方面的作用力很可能在另外的一个环境下被反作用力所抵消,根据隐性课程的广泛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治理,让无处不在的隐性课程发挥其积极作用,形成合力,为受教育者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隐性课程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优化

隐性课程的结构呈层次性特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从物质到心理,是从外向内递增、递进的,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一方面隐性课程是潜存于正式的教学课程、学习活动背后的,自觉不自觉之中就接受了影响,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当然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反之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隐性课程的影响力往往是教育者意料之外和不可预期的,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就会向积极方面发展,消极因素占主导了,相反会向消极方向发展;还有就是隐性课程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尤其是对内在的思想和品质方面影响更为突出。所以我们必须在认识隐性课程系统内部结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优化,才能实现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首先是物理环境服从于精神文化的要求,良好的物理环境又提升了精神文化。所以说,物质环境是基础、是载体,只有打好基础,精神文化才有所依托。其次是精神文化依赖于制度体系的支撑,完善合理的制度体系又促进了精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说明制度体系所形成的约束机制是隐性课程系统的重要结构内容,是前提条件,只有首先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谈及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形成和释放。三是以校园内为主、校园外为辅,二者是主从关系,但也相互作用。

三、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释放

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不同的四个层面:教育者、被教育者,课程体系内部和外围。千方百计去激活不同层面的隐性课程育人功能因素,来暗示和刺激被教育者的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这正是需要我们研究和尝试的。隐性课程具备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非预期性等特点,表现为正反两个方向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向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其反向作用,即发挥积极因素,抵制消极因素,才能实现其功能的有效释放。

1.教育者要深入领会隐性课程

从教育者的层面来说,一是教育管理者,二是教师队伍。作为教育管理者只有首先深入领会隐性课程,才能对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作为被教育者,他的个性品质,是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但是一直以来隐性课程往往被忽视。相较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情感方面的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而,作为教育管理者,首先要对隐性课程的设计与优化高度重视,将其研究和设计的内容,纳入教育总体规划之中,有针对性地明确其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等。然后是隐性课程设计规划本身,必须掌握“宽松、和谐、融洽和亲切”的原则,以求适应青少年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等特点,让受教育者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满足精神生活需求。

另一方面是要重视教师队伍在隐性课程育人功能释放中重要作用的发挥。身为隐性课程的设计实施者,教师的个人魅力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是潜在的一种教育因素,教师更要对隐性课程深刻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设计和优化潜在的教育因素,促使隐性课程育人功能得到有效释放。

2.教育者要有自我提升意识

作为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教育对象,受教育者才是教育主体,隐性课程只是一种外部条件,需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内部因素才能产生作用。所以说,受教育者对外部因素影响的反应,直接体现为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效果。由此可见,受教育者自我提升意识至关重要。就当前而言,受教育者的主体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认知能力迅速发展,个性逐渐成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提高,可以说是自我提升意识需求非常旺盛的阶段,良好的物理环境、完善的制度约束、向上的文化精神引导,以及来自家庭、社会各层面的“正能量”作用,潜移默化的结果就是受教育者自我提升意识的被唤醒,并自然而然地产生朝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为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要求,再作用于受教育者,才能达到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有效释放。

3.处理好显性课程功能和隐性课程功能的关系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之间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是通常以二者合力的形式出现和发挥作用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补充,只有在目标一致、协调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最佳功能和效果。笔者认为,一是二者关系非常密切,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不能人为剥离,其实相比较而言,只是显性课程更侧重于知识和技能层面,而隐性课程则主要是情、意方面,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二是两种课程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相互转化,表现为一旦被人充分认识,再提高、再强调、再突出,就会转化为显性;反之,某些显性课程不被重视,也会转化为隐性。三是二者互动互补,并非主次关系。四是隐性课程更具备不可预期性,对显性课程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反面的,能促进显性课程的发展,也能妨碍甚至是破坏显性课程功能。最理想的效果应该是二者处于“和协”状态。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二者在育人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不断探索二者互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发挥合力,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培养出21世纪的适用人才。

4.协调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的隐性课程

科尔伯格认为“家庭、学校和广大的社会道德气氛”也是“潜在课程”。在我国教育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家庭隐性课程范例。另外,就当前比较突出的网络环境问题,一些乌七八糟的网络垃圾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严重威胁,形成对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反作用力,这就是很有代表性的社会隐性课程。由此可见,隐性课程不仅仅存在于学校之内,它还广泛存在于学校之外的广阔生活天地之中,同时涵盖了家庭、社会中以暗示、内隐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内容非常宽泛。社会中的各种文化景观、世俗风气等也影响着学生的意识形态,各种文化思潮和思想变迁等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同时学生也有形无形地从各种社会影响中获取经验。根据隐性课程的广泛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实用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在综合治理校园环境的前提下,还必须重视社会、家庭环境的营造。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协作联动,才能构筑起牢固的“防火墙”,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隐性课程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在潜意识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同于正规课程的独特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只要我们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处理好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积极释放其育人功能,必然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陈立春,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及其设计与优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1).

[3]方绍正,校园物理环境在高校隐性课程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6(26)。

[4]何玉海,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5]屈一泓,高校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衔接途径探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21(2).

浅论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 篇11

关键词:宿舍文化;育人;途径

可以说,大学的宿舍生活是十分丰富和多彩的,这里有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由于家庭教育以及个性的差异,使着他们有着不同的处事方式以及不同的理解方式。大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地方,更是他们进行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宿舍文化的含义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构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宿舍文化的含义

所谓大学生的宿舍文化指的是在宿舍这一环境下,大学生在价值观、兴趣爱好、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彼此影响以及接纳,是从个体行为到共同存在的文化现象。宿舍文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精神文化范围,另一个是物质文化范围,而精神文化范围可以说是宿舍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对学生的健康积极心态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对宿舍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

良好和谐的宿舍关系,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生活氛围,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宿舍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大学生的凝聚力

学生宿舍的表现最具有真实性、个性也最张扬,由于长期学习,生活的朝夕相处,同学之间的影响也非常深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品位呈现出鲜明的共性。而且,由于学生的求同性,一个宿舍出现的现象很快能引起其他宿舍的共鸣。每一间宿舍是构成一个班级、一个专业、一个系院、一个学校的组成单位,他是仅次于学生个体而存在的小型集体单位。如果每一个小型集体单位都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争先赶超的氛围,那么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班级、专业、系院和学校将同样形成一样的风气

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宿舍氛围,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良好的宿舍关系能使个体对宿舍的群体目标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这非常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提高。

(二)能够激励大学生的进取心

和谐友好的宿舍关系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拥有愉悦的心情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的提升,培养他们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提升学生自我服务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进取心,追求美、维护美、创造美的自觉性,发挥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自觉充实人文修养的积极性,推动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具备生存的知识和能力,从而为他们能够全面健康地发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解的能力

大学生的宿舍如果能够有良好的氛围,不仅使宿舍成员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能使学生在大学的生活中获得良好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性格地形成。比如,很多宿舍都会在睡觉之前,开展卧谈会,宿舍成员在进行谈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宿舍成员化解在生活中的矛盾,这样,就能慢慢使得学生的心理调解能力得到提高,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处理矛盾的能力。

三、构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高等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高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招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就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到宿舍管理工作而言,如何有效构建大学生宿舍文化,成为摆在高校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高校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很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校在对宿舍文化的建设工作进行深入之前,首先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随着宿舍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日益显著的今天,学校应对宿舍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学校应与时俱进,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引导作用,以期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

(二)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首先,应使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最好每个宿舍都有一个班级的干部,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中考察,在考察中培养。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班干部来对其他的同学产生影响。其次,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更能塑造健康积极和谐的氛围,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组织提升的目的。

(三)多方配合,加强队伍建设

要想高校宿舍文化的建设收到良好的效果,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的。建设良好宿舍文化,仅靠一些宿舍管理人员的管理是不够的。首先,可以加大建设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力度。这主要是因为,辅导员可以说是学生在大学的生活中与之关系最为密切,产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老师,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就是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现阶段,很多学校都存在宿舍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工作能力有限的现象。甚至一些人员无法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无法为学生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因此,学校应提高后勤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办事能力,帮助学生化解生活中的难题,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宿舍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他们是大学生的第二家庭。在这个家庭中,不仅对大学生人生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生宿舍是开展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大学宿舍育人功能,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日常管理规范健全,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意识不断增强,对以后学生工作的开展和延伸有重要的指导和研究价值。因此,构建良好和谐的宿舍文化是现阶段所有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作者单位: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资助项目:由延安大学2015年辅导员工作研究科研课题“本科新生入学教育研究”及继续教育项目(YDJQ2014-03)资助。

参考文献:

[1] 张育广,王亚煦.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及路径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03).

[2] 金庭栋.宿舍文化对大学生修养的影响与措施[J].高等教育,2010,(04).

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探析 篇12

党的十八大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的支持”。只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 才能使教育真正让人民满意。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根本措施;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政策和助学体系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 更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剧增, 贫困学生比例上升, 所以对贫困生资助进行探讨大有裨益。高校勤工助学是助学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更是一种帮助贫困生“经济解困”和“精神解困”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深入分析了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旨在创新勤工助学的新路径, 实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和实现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勤工助学的概述和现状分析

1.勤工助学的概述

国家财政部教科文司、教育部财务司在2007年7月出台的《高等学院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对勤工助学的概念界定为: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 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1]。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起“奖、助、贷、减、免、补、勤”等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 应助尽助, 切实承担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减轻经济压力的重任。在这些助学手段中, 勤工助学不是一种被动式的资助, 受资助学生主要依靠自己和外界的力量完成“解困”, 能有效地调动受资助学生的积极性, 不会造成学生产生依靠、索求、等待之类的不良思想。勤工助学具有积极参与性、受众广泛性等独特优势, 它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性, 受资助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2.勤工助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勤工助学的学生人数日趋增加, 参与学生不仅在经济上获得“解困”, 而且在能力培养方面得到大幅提升;然而, 从总体形式上看, 高校勤工助学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需要关注的不足之处。首先, 认识误差。参与学生、高校、社会组织等对高校勤工助学活动水平参差不齐, 将勤工助学视为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一种手段而已, 并不是一致认为勤工助学具有育人功能, 从而造成各自的出发点和目的迥然不同。其次, 拓展不足。社会参与度不高造成岗位拓展不足, 当前勤工助学岗位和工作内容主要局限于校园内, 工作内容单一, 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 学生很难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最后, 创新缺乏。当前勤工助学岗位层次低, 数量少, 勤工助学路径缺乏创新, 方式方法陈旧, 制约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 无法做到教学相长和人才培养相融合, 重“资助”轻“育人”, 不能将资助和育人有机统一。

三、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 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勤工助学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形式, 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具有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育人功能。

其一, 德育。通过勤工助学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遵纪守法和遵守职业岗位规范, 具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奋发图强、诚实守信等品质, 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具有集体荣誉感和团体精神, 知恩图报, 具有正确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 并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其二, 智育。通过勤工助学活动, 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 而且可以提升获取知识、技能与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实践,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交际、沟通、协调、协作、适应和计划等方面的能力。

其三, 体育。通过勤工助学活动, 学生参与社会劳动, 打造坚实的身体素质, 提高他们灵敏、耐力、速度、柔韧和力量等方面的技能, 增强他们的体质和体力,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品质。更重要的是, 通过社会实践, 不断培养学生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身体适应能力等。

其四, 美育。通过勤工助学活动, 社会外在的审美观念和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不断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和行为美、语言美、服饰美等外在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培育审美意识, 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其五, 劳育。通过勤工助学活动, 学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有利于培养艰苦奋斗、劳动光荣、集体荣誉感等, 掌握劳动技能和培养劳动习惯, 体验劳动创造美的感受, 培养意志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领会“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 在劳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行, 最终有利于全面素质的提高[2]。

四、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新模式的探索

新时期高校需要积极拓宽勤工助学的路径, 将勤工助学的解困和育人相结合, 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极大地开发受资助学生的潜力, 磨炼他们的意志, 帮助他们成人成才。

1.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新模式的探索

自建院以来一直致力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从2010年开始在江苏省内首创助学育人的新路径——“工学结合专班”;学院和合作单位充分利用这一新路径和载体, 将学院的人才培养、助学育人和合作单位人才需求等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合作单位的设备、技术和人才等资源, 通过基本素质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技能培养等三个阶段, 学生充分学习项目、实践、核心三类课程。这一助学育人新模式, 有效实现助学和育人的统一, 实现培养与服务、助学与育人的融合,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勤工助学新模式的构建

(1) “一载体”———工学结合专班

参与学生根据家庭和自身情况选择专班, 学院根据工学结合实践计划和合作单位实际情况编制班级, 同一专业学生编制在这一特殊的班级, 根据实践阶段, 安排学生前往相关企业参加岗位实践工作;一个阶段实践工作结束后, 学生返校继续参加教学任务的课程学习, 循环往复, 完成所有的核心、实践和项目等课程的学习。工学结合专班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勤工助学”, 这一载体改变了原来零散的勤工助学模式, 尤其是对合作企业的考量做了严格的要求, 把有共同育人理念、有健全管理制度、有产业优势而又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作为合作的对象, 形成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局面, 有组织地、有计划地参与勤工助学活动, 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学生权益也得到保障,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 “三体系”———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和项目课程

学院为了提升资助育人的效果, 逐步对传统的知识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剖析, 逐步形成核心课程、实践和项目课程构成的三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课程是基础, 实践课程和项目课程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 通过岗位实践, 实现核心课程与专业技能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撑, 实现“技能学习与知识学习”并重、“理论学习与技能提升”并重的教学模式。三课程体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增强了学生协调沟通、实际操作、交际交往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能力, 激发了学生爱学习的热情和爱劳动的美德。

(3) “三阶段”———基本素质养成阶段、专业技能训练阶段和综合能力培养阶段

学院将工学结合实践阶段划分成三个子阶段, 在基本素质培育阶段, 专班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之后, 身份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 学生初步接触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管理制度, 学院和合作单位安排专门教师进行讲解, 让学生掌握生产技能和工作流程等内容, 初步提升对工作内容的感性认识, 逐步形成基本的职业素养, 达到“做中学”状态;在专业对口技能训练阶段, 深化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 强化操作指导, 强调“学中做”;在综合能力培养阶段, 学生已经深入地掌握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适应能力、爱岗敬业和企业文化认同等综合素养。通过三个阶段的实践, 有效地将实践、学习、助困和育人相结合, 充分提升工学结合实践的育人功能[3]。

五、结语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政策和助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贫困生的关心和关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在校贫困生人数的增加, 完善资助体系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如何创新资助途径和有效发挥各类资助手段的育人功能成为高校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只有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这一新抓手的育人功能, 才能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摘要: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有助于困难生经济上“解困”,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助困”。本文阐述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深入分析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积极创新探索高校勤工助学育人的新路径, 旨在充分发挥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新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08) .

[2]郝崇飞.试析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 :245.

上一篇:散热能力下一篇:噪声污染源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