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精选10篇)
引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 篇1
摘要:课外阅读是对学校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 本文在此进行探讨, 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词:学生,课外阅读,教学
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单靠在校的语文学习时间和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怎么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呢?课外阅读正是对学校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目前许多教师已经建立起“得法于课内, 得益乃至成才于课外”的大语文观, 在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充满活力的大阅读策略, 引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对于孩子来说, 学习的最大动力, 第一是兴趣, 第二是兴趣, 第三还是兴趣。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我们重视的应该是阅读的兴趣, 而不是阅读的数量。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低年级的小学生, 存在比较多的阅读困难。一是虽然认识不少字, 但有的已经忘记。二是没有很好的掌握阅读技能。家长和教师此时应该让学生多听书。报刊上曾登载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教师, 在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就开始了引导他听少儿广播, 二年级要求孩子收听小说联播, 仅一年多的时间里, 孩子就利用中午和假期, 收听了《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次握手》《牛虻》等16部作品, 这时孩子写的日记, 洋洋洒洒数百字、千字。“听”给孩子一个世界。事实证实如此, 孩子在上学之前几乎听得懂“说”出来的字。渐渐的, 孩子对书“听”的兴趣就会转移到“读”的兴趣上来。因此, 教师们可以多讲书或充分利用录音机、电视等媒体, 引领学生早读书, 好读书, 多读书。进入高年级可以开展一些阅读比赛、好书介绍会、为学生抒发个人阅读感受而设立个人阅读本等等, 从满足学生需求出发, 激发学生兴趣。
二、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书籍浩如烟海, 一辈子也读不完, 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特别是尚处于成长时期的小学生, 由于受自身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影响, 他们独立的分析鉴赏能力还比较差, 对自己的课外读物很难全面地去考虑选择。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 要注意帮助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防止阅读过程中的“误食”、“偏食”。
(一) 根据学生的兴趣推荐引读
一般地说, 小学生最喜欢读内容是紧张离奇、曲折有趣的, 体裁是童话、寓言、故事 (民间故事、战斗故事、历史故事) 、小说 (科幻小说、历史小说) 是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篇幅短小的作品。从年龄上说, 低年级学生较喜欢读配有插图的童话、故事, 高年级学生则较喜欢读历史题材的传记、小说等, 从性别上说, 女生喜欢读童话、民间故事为多, 男生喜欢读科幻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 从满足其喜读欲入手, 向学生推荐引读。
(二) 结合学习内容推荐选读
由课文的内容学习去引导学生选读与课文内容学习相关的书籍, 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而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具体做法有:由文及人, 即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历史背景材料来阅读;由文及著, 即到课外去寻找课文所在的原著来阅读;由文及地, 即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地域风光, 人情世俗读物来阅读。另外, 根据《课程标准》上推荐的内容去引导选择。这些作品文质兼美, 是学生课外读物中的美味佳肴。
(三) 组织订阅少儿报刊
少儿报刊上的内容是编辑精心编选出来的, 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 具有很强的典范性、针对性和适应性, 教师可鼓励学生订阅自己喜爱读的有关报刊, 品尝到美味可口的课外读物。
三、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 劳而无功。”皮萨略夫也说: “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是为那些会读书的人准备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 随意性大, 受控因素少。因此, 无论从提高读书效率, 还是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来看, 都应该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提高课外阅读效益。
首先, 课外阅读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课堂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字、词、句、篇入手, 去把握文章中心, 理解文章内容的, 但课堂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学生的知识学习仅限于课堂, 是不够的。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语文课教师的指导作用, 对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学会阅读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认真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 应该注意选准切合点, 加强阅读方法的示范与指导, 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阅读中学会阅读。
然后, 要学会泛读和精读。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精读与泛读, 对短小精悍的文章, 对文章精彩片段的描写, 要求学生精读, 熟练成诵, 对篇幅较长的文章, 对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进行泛读……使读有重点, 通过泛读扩大知识面, 通过精读汲取精华。
另外, 读记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中接受信息是繁多的, 是丰富多彩的, 指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有选择地进行摘抄记载, 有重点地进行批注, 日积月累, 潜移默化, 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学生的实际阅读中,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做读书卡或写读书笔记等形式, 对读到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剪贴下来, 储存进自己“采蜜集”中, 丰富阅读积累。还要重视其读用结合。读与思共, 思与读随, 没有思考的阅读称不上真正的阅读。在平时的阅读指导过程中,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加强阅读思考, 读用结合, 将阅读过程中的随感、阅读过程中心灵上的感触随时写下来, 把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迁移到小练笔中来, 从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以写促悟, 使读在写中不断迁移升华。同时, 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 多让学生出主题板报, 编主题小报, 写主题征文。通过系列活动, 促进读用结合, 深化阅读效果。
引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 篇2
古人云:“笔弱多临秦汉贴,辞穷多读古今书”。的确如此,阅读是“下笔如有神”的底蕴,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潇洒,是“诗和远方”的遐想;阅读,给了孩子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世间的美妙,阅读,给了孩子一双强健的腿,去走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阅读,给了孩子一双飞翔的翅膀,去领略未知的世界。阅读,是提升全民素质的捷径,作为实施基础教育的我深知,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厚积才能薄发,让学生爱上阅读,会阅读,读以致用,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所系。教好一本书是我们的责任,教会孩子阅读更多的书是我们的目标。如何从“一”到“百”乃至“成千上万”,如何从“无效”到“有效”再到“高效”,这都是值得我们思深的问题。
一、结合课文,推荐阅读
学生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后,阅读才刚刚开始。教师可依据课文内容,作家链接,时代背景等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阅读,将书读厚。
1、由一篇课文走进一本书。小学课文有很多节选自名家名篇,在学习名著节选的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完整的名著,以便全面了解作品的原貌。如:学习完《冬阳·童年·骆驼队》,向孩子们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学习《祖父的园子》这一课,萧红那种自由的、任性的笔触让孩子们读得开心,学得开心,由此引出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的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先生的评价和课文描写的场景在学生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成功激发了孩子们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景阳岗》一课教学结束后,安排学生阅读《水浒传》中描写武松的有关章节,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对武松的认识,全面了解武松的英雄之举和豪爽的性格特点。《临死前的严监生》,课文辛辣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有着较强的讽刺意味。但是在《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的正妻王氏病后,他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那到底这是个有着怎样性格的人?推荐孩子们走进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去一探究竟。
2、由一篇课文(一组课文)走进一个时代。学习《少年闰土》,让孩子读读《故乡》,更能加深对鲁迅笔下的闰土形象的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12岁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对于那段历史,学生了解很少,课文时代背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年级组磨课以后决定提前布置学生收集当时的背景。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国力不强,国民精神麻木,帝国主义猖狂肆虐,“东亚病夫”称号沉重地紧扣在中国人的头上„„有了这些历史背景的了解,学生就了解了围观的人为什么敢怒不敢言,就了解了周恩来的沉思,了解了他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小英雄雨来》,学生就可以阅读有关抗日战争 的史料及故事。向学生推荐《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鸡毛信》《二小放牛郎》等著名的抗战文学作品,既把学生的阅读引向课外,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3、由一篇课文走向一个主题。上五年级的老师们都知道,本册的《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描写的都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现了孩子们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的天性。我们年级组的老师们要求学生积累描写儿童的古诗。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以“父母之爱”为专题,在学习这组课文时,我们相应的为学生推荐朱自清的《背影》,肖玲的《母亲的“存折”》,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等,带领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4、由一篇课文走进一种写法。还是以五年级下册《白杨》为例,在这篇文章中,借物喻人是它的写作特点,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种手法,我们选取了茅盾的《白杨礼赞》和杨朔的《荔枝蜜》作为课外阅读文本,让学生细细品读,强化了学生对象征手法、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的理解。在接下来的随笔作业中,布置学生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仿写一种事物。(随笔展示)
5、由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如学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走进安徒生,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有心的老师还可以进行深度阅读的指导,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代表作《拇指姑娘》《白雪公主》《柳树下的梦》《皇帝的新装》,从而让学生了解到他写作风格上的转变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学完课文《巨人的花园》,让学生走进王尔德,推荐孩子们去阅读他的《快乐王子》《少年国王》《夜莺与玫瑰》,让学生了解王尔德不仅童话写得好,还很擅长诗歌、小说、剧作。学完《蟋蟀的住宅》理所当然的要带领学生认识法布尔以及他撰写的《昆虫记》,学完《匆匆》更是要孩子们去领略朱自清先生的《春》《荷塘月色》了。
二、课内得法,课外迁移
形成学生阅读的习惯、方法和能力主阵地在课堂。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可进行三步读书指导:初读、品读和迁移性阅读。不同年段、不同基础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初读”——整体感知。让学生有准备地进入课堂,既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预习很重要。预习时要求学生初读全文,读准字音,勾出词语(生词、优美词、易错词),理解词语,用自己的话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思考课后题,适当了解作者和当时的写作背景等。
“品读”—— 批注感悟。这是在初读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要求,深入理解课文,包括在感受较深的地方批注感受,勾画出写得好的词语或句子,批注好在哪;在含义深刻的句子旁做自己的批注,还可以批注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这些批注我们一般要求用铅笔,便于修改增删。
“迁移性阅读” ——拓展延伸。课文学完了,学习并没有结束,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特点进行听、说、读、写和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比如上学期上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创设情境进行体验式的写话练习;学习了《小木偶的故事》,引导学生去发现对话的秘密,合理想象续写故事;读了剧本《半截蜡烛》,让学生将《晏子使楚》的故事改写成剧本。这样做既巩固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为习作训练找到了训练点,真正做到了读以致用。
总之经过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会像课内一样非常习惯性地拿出工具书;遇到好词佳句会不由自主地划划写写,遇到喜欢的段落或诗歌会自觉背诵,读了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能向伙伴复述推荐。这样做,强化了教材是“例子”的观念,学生学好“例子”,用好“例子”,进而举一反三,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博览群书,层层推进
物理学里有说道“量变到质变”,古人也云“读书破万卷”,我要说,阅读不仅要“多”,还要讲究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是不同的。要给低龄儿童选择具有儿童语言的读物,形象直观,像牛奶一样易于消化吸收。比如绘本:绘本以轻松幽默的文字、充满想象的图画、妙趣横生的故事,将自我认知、友谊、爱,甚至是生命的逝去等饱含哲理的话题娓娓道来。《鼠小弟的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爷爷一定有办法》、《兔子彼得的故事》、《花婆婆》等;拼音读物《小猪唏哩呼噜》《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添加“辅食”,渗透增加逻辑思维的阅读书目,如到三四年级就可以给孩子们推荐他们感兴趣的读物:杨红樱的校园小说系列,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世界名著类的《鲁滨孙飘流记》《柳林风声》《夏洛的网》《格列佛游记》《精灵鼠小弟》等等。而高段的学生心智开始走向成熟,理解力、记忆力增强,可以推荐一些名家名篇,提倡阅读的“广而博”。教师既要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性阅读,为兴趣去读书,就像《我的长生果》中提到的那样,这个年段的孩子阅读可以不求甚解,也可以囫囵吞枣。文学、科普、历史都可以涉猎。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大量的阅读能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引领课外阅读 提升学生素养 篇3
课内阅读受功利性的影响,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很难得到提高,而课外阅读一般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记忆深刻,哪怕只看了一遍,也会调动全部神经细胞,全身心地投入,记忆自然就牢固了。同时课外阅读可以扩充知识面,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运用时挥洒自如。有的人之所以木讷,沉默寡言,一方面可能是不愿说,不敢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肚里没文章,无话可说,即使能说上一两句话,也缺少吸引力,这些就与课外阅读有关。没有一定量的内在语言积累,怎能讲出有知识含量的话呢?一个人的文化涵养从他的口语中可以体现,这种语言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是自己的文化积累,是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得的。如何引领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的:
一、赢得时间,保证阅读
课外阅读名为课外,就不能占用课内时间,而课外生活对学生来说又是多姿多彩的,吸引学生的东西太多了,每样活动都会占用一定的时间,要想赢得时间,保证阅读,作业上就得多花心思。
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内所学知识,能完成的作业,我尽量把它放在课内,课外尽量少布置关于课内的作业,为学生留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布置关于阅读的作业:可以是指定读《补充阅读》中的篇目,写文章主要内容;可以是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是摘抄优美词句;可以是背诵古诗或一个语段等,有的作业考虑到不好进行逐一检查,就采取抽查式。总之,对于阅读作业始终如一抓下去,学生知道老师检查严厉,也就不敢偷工减料应付作业,形成习惯,也就能把阅读作业当作业来完成,不自觉中挤时间来阅读,慢慢地被阅读内容所吸引,从而爱上阅读。
二、激发兴趣,引导阅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课外阅读必须感兴趣才能有收获,不然只保证时间,头脑还是一片空白,人在看书,心不投入,这只是在浪费时间,没有真正走进书本,体会阅读的乐趣。只有感兴趣的阅读,学生才能乐读,记忆深刻,运用时随手拈来,成为自己的东西。但如何激发阅读兴趣呢?我是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的:
1.师做书痴
教师要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因此,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博览群书,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阅读。在学生面前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书圣,教学之余抽时间做成书痴。阅读关于课文的相关书籍,以至在教学中,拓展讲解时举例自如,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有时也来一点戛然而止,让学生意犹未尽,学生阅读兴趣自然会被撩起,课后找相关书籍阅读,下决心自己也要做一名像老师一样博学多才的人。
我在教学课文《普罗米修斯》时,讲了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故事,学生特感兴趣,听得很专注,讲到大力神小时候受王后的毒害,发出了愤恨,同时对小时候的大力神掐死毒蛇,发出惊叹……学生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对这陌生的古希腊国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争相找古希腊神话故事看。
叶圣陶指出:“课文只是个例子,我们在课堂上不仅仅是教课文,更重要的是教读书,然后再引导学生用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在课堂上创设的读书氛围中去读更多的书,得到更多的知识。” 这是一种不用强制的课外阅读指引,完全是一种学生感兴趣的自觉行为,教师自然而然地当起了阅读的向导。
2.生做书迷
陶行知先生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 我在教学中多提问关于课外阅读的内容,有些热爱阅读的孩子就凸显出来了,会给课堂带来许多活力,每每此时我总要表扬这些孩子,为全班学生树立阅读标兵,发小奖章,其他孩子看了羡慕极了,课后都在加油,默默地向那些阅读骄子们学习,也要争当阅读王子(公主)。班级中有孩子爱阅读,加上老师的重视,学生间就会带书来传阅,正如“书非借不能读也”,学生读起书来很珍惜,很快学生自己买书,外加上从图书室借书,一学期下来,每人也能读到很多感兴趣的书,涌现了许多“小书迷”。
3.体味阅读,引导阅读
学生在介绍好书时,提高了对文章的概括力,并能把握重点,讲出吸引人之处,提高了阅读的分析能力。学生介绍自己认为好的书,在学生间最有说服力,哪怕只是简短的叙述,对学生来说也是具有很强说服力的,因为他们都是同龄人,兴趣爱好比较接近。同时也是指引课外阅读的过程,因为现在书太多,不进行取舍,学生有时阅读是在浪费时间,收益甚少,还会受到不良书籍的影响。所以学生在老师参与下,介绍经过取舍的,都是些有益的、感兴趣的书,既爱阅读,又受益匪浅。
爱读书的孩子是睿智的、灵性的、器宇轩昂的。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鲁迅也有“读书如蜜蜂酿蜜一样,采过许多花粉才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多读书,要持之以恒,避免一曝十寒。要博览群书,读好书,并从中汲取精神食粮,展示阅读,慢慢提升语文素养。
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 篇4
一、挖掘书源, 让学生有书读
1、延伸教材, 推荐相关书目
从现有的教材入手, 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相关的、类似的作品介绍给学生, 并作为学生必不可少的课外阅读作业。这样, 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 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又能加深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 给学生朗读《城南旧事》中的精彩段落, 激发学生自己阅读《城南旧事》;教完余秋雨的《信客》后, 给学生阅读《文化苦旅》中的《都江堰》片断, 使学生了解其文章的高妙所在, 产生拜读作者其它精美文章的冲动与要求, 逐渐使学生对阅读名作的态度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
2、建立班级图书角
开展“献一本好书, 读百本好书”活动, 动员学生把自己的课外阅读书籍带到班级中, 建立班级图书角, 利用中午和其他休息时间, 让学生相互借阅, 拓宽阅读好书的渠道。
3、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书源
教师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相互配合, 定期向学生推荐新书、好书, 让学生利用好开架借阅时间和阅览课, 自己看书, 自己领悟, 品尝阅读的乐趣。
二、指导方法, 让学生会读书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使课外阅读真正取得实效,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为学生指出一条获取知识的科学途径。
1、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读书方式
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或书籍, 采用不同的方式阅读。对需要吃透其精髓、为我所有、为我所用的书要精读;对有一定参考价值, 但只要把握文章大意就可以的书要略读;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择其需而读的书要速度。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指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对于自己的书籍, 可以直接在书上用不同的符号做标记, 也可以把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对于别人的书籍, 可把好词、好句、好段摘录下来, 也可做成读书卡。引导学生每读必写, 让学生根据所读文章, 联系自己的经验、感情进行思考, 写出完整的小段,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三、培养习惯, 让学生爱读书
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能“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要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1、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读书成果的舞台, 如送你一个好句、送你一段好文、向你推荐一篇好文章的“美文共赏”活动和朗诵会、演讲比赛、读书笔记展评等。
2、争取家长配合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 向家长宣传读书的重要性, 让家长根据家庭情况给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条件。
3、建立评价机制
课外阅读评价机制能对学生的读书活动进行诊断和激励, 让学生在感受进步中获得持久的读书热情。如采用读书考级制度,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 篇5
1、吸引力
要使学生形成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图书馆要对其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这主要是指环境因素。我校图书馆规模不大,但是布局合理。图书馆是一幢独立的上下两层的图书楼,座落在花草丛中,环境幽雅,是一个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这样的场所,学生乐于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来借一本书、看一本杂志、读一张报,来充实自己。
2、亲和力
对人的尊重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释放及人的个性需求是一切管理的中心。在图书馆管理中,我们应本着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图书馆工作者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服务理念。图书馆工作者在为学生的服务工作中,应以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在图书馆里,学生没有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分,他们都是读者。我们要让他們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馆藏力
学生前来借供美食,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责任是向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图书馆老师在平时的图书采购过程中,应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去粗取精,树立精品意识。一个图书馆藏书量的多少,特别是优质资源量的多少,决定了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否向师生提供令他们满意的教育、教学资料。
4、工作艺术
图书馆工作者首先自己应该加强业务学习。由于时代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这个业务学习,不单包括图书分类、编目、排架等基本技术的学习,而且还包括了解各学科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语文学科更是如此。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外阅读课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需要图书馆工作者和语文教师密切配合,把新书好书推荐给学生读者。
新书推荐是对学生阅读起指导作用的一种好方法。在初中生中,特别是初一、初二学生中,学生挑书的盲目性、随从性较大,到图书馆往往是挑选那些休闲图书,社会上流行的图书,往往档次不高,对自己的学习和个人修养的培养作用不大。而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育,世界观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鉴赏力,在选择图书上往往有一定的目的性,借阅的图书往往是对将来高考以及踏上社会有益的那一类图书,包括教育类、名家名作及优美散文感兴趣。在采购图书的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购买一些品味高、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图书。但有一个现象不容我们忽视,那就是有些学生对中外名著不感兴趣,认为过时了,不值得一看。客观上有些名著确实离现实太远,造成放在书架上无人问津的现象。这就一方面需要语文教师指定一部分的图书让学生阅读,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要跟学生谈成长、亲情、读书、创造。同时又不断推出新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通过一些小故事,对学生讲了一些深刻的道理,贴近现实,文笔优美,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欢。我就以名家新作为题给学生一期刘墉作品推荐。这期新书推荐以海不光是学生读者踊跃借阅,教师读者也前来借阅刘墉的作品。为了检验阅读指导的实际效果,我向部分借阅刘墉作品的学生发给了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被调查的学生一致很喜欢刘墉的作品,认为读了刘墉的作品有帮助和启发,希望图书馆多购进些刘墉的作品。我觉得学生读了这些书以后对他的教育意义产生的效果是纯粹说教所不能比拟的。它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使他们产生正确的人生观,理解人生的价值所在,对学生的智育、德育都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知识能武装人,读书有导向功能,图书馆老师们,让我们努力钻研业务,勤勤恳恳的工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做一个引路人吧!
引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 篇6
一、课堂激趣, 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语文课堂教学, 应是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主阵地。如一上年级《小松鼠找花生》中有“鼹鼠”这种动物, 学习时, 便让学生交流自己对鼹鼠的了解, 学生有的说是从电视上看来的, 有的说是从《十万个为什么》及《有趣的动物》里看来的。此时教师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并要求他们认真地读给同学们听。教师通过这种刺激使学生产生一种动力, 产生一种成功的欢乐, 从而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又如五上年级《猫》的作者老舍先生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 倾听猫的叫声, 把猫的古怪性格及小猫的可爱形象描述得栩栩如生, 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对作者老舍先生更是敬佩。于是, 教师紧紧抓住这有利时机, 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收集有关老舍先生有关资料, 阅读老舍先生的作品, 并让学生把读后的体会发表在校刊上。当然, 我们还可以结合教材, 设置一个又一个悬念, 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 让学生自觉走向课外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适当拓展阅读的深度, 如在教学五下年级《猴王出世》一文中“探水帘洞”一段时, 可将原著引入课内, 进行对比阅读, 不仅利于学生更形象地感受花果山水帘洞的奇异、壮观, 感悟石猴的机灵、勇敢,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
二、读物激趣, 畅读自己爱读的书籍
读“有用”之书之累, 想必每位教师都深有体会的,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学习专业理论书籍头痛, 而对一本有趣的小说却手不释卷的原因。一个有意志力的成年读者尚且如此, 何况小孩子呢!所以为了呵护孩子们阅读的热情, 给学生推荐读物时, 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 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年龄的兴趣, 把读物的趣味性摆在首位。提倡“无为”而读, 读快乐的书。为学生营造一种读书的轻松氛围, 发挥读物天然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的“无意”兴趣, 让他们一见生趣, 乐不释手。像一些情节性强的故事书、趣味性强的科技书、文笔优美的精品书、中外著名童话、儿歌等都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活动激趣, 展示他们阅读的成果
在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意识到:只有尽量为孩子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 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多读书。因此, 我们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也是一种可行的激趣方法。
四、评价激趣, 强化学生成功的欢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 要善于巧妙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评价手段, 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强化学生成功的欢悦, 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和上进心。我们可授予学生“读书积极分子”、“课外阅读奖章”、“全能小博士”、“阅读之星”、“小高尔基”等称号;给予国旗下讲话的殊荣、掌管图书柜钥匙的兴奋、以及书市贵宾卡的奖励。当然还可以通过组建课外阅读小组, 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 并定时展开评比。
五、结语
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的、伴有反复的、艰巨的过程。它需要坚定的意志力, 需要适当的点拨引导, 需要不懈的努力, 才能养成习惯。在课外阅读实施的全过程中, 教师应始终成为学生们的引领者、服务者、配合者, 为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实践提供更为宽裕的氛围。这样, 通过兴趣的激发, 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让他们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汲取更多的知识养分。
参考文献
[1]刘小天.小学优差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对比研究[J].教育探索, 2011 (11) :71-73.
引领学生登上课外阅读的“方舟” 篇7
经过调查研究, 笔者发现课外阅读指导课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教师对课外阅读指导比较淡化, 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二是急功近利, 在短时间内要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 无选择地进行推荐。三是缺乏科学的评价, 以抄代读, 以查代读, 又无相应的激励措施, 长此下去, 必然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使课外阅读课流于形式, 受益者甚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 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 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为了达到这一要求, 从尝试角度预设, 笔者认为, 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兴趣, 扩大课外阅读面, 读好书, 读整本书。这就需要教师, 特别是语文教师对阅读进行全面的思考, 千方百计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二是要做好阅读指导, 将阅读指导做精做细, 并组织阅读活动, 让学生有展示交流的平台。这样就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保证读书活动的有效性, 以形成良好的习惯。对此, 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以指导阅读《西游记》为例, 操作过程如下:
一、吸引读:解决书籍来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教师家长配合助力推。学生缺少读名著的机会, 更缺少名著的来源。教师和家长应当助一臂之力。
由于文化快餐的冲击和娱乐的泛滥, 学生手上的书, 动漫多于文字, 家长也舍不得花钱。要读好书, 必须引导学生读原著, 前提是学生手上要有原著, 更要得到家长的支持。《西游记》这本奇书可谓家喻户晓, 但学生对它的印象都来自83版的电视连续剧。学生对其中的情节更是耳熟能详。笔者琢磨着从这部名著入手应该不困难。于是笔者便在班队课上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西游记》的视频, 之后提了一个问题:“电视剧《西游记》在原著中是第几回, 你知道吗?课后去找找。”学生对于熟悉的事物兴趣盎然, 回家向家长索要。读书是好事, 读四大名著家长当然支持了, 大部头的《西游记》原著很快就放在了学生的案头。
二、引导读:解决怎么读
原著一入深似海, 教师岂能是路人。笔者的做法是教师当好引导者, 让“孩子教孩子”。阅读引导比阅读指导效果更好。
一次课间活动, 让笔者有了意外的收获。课间学生玩“三国杀”游戏, 那些平时让老师感到头疼的学生, 对手中的卡片内容却是如数家珍, 能说出许多三国人物及典故。这巴掌大的卡片竟有如此大的魅力, 令笔者惊讶。借来卡片观察, 发现卡片虽小巧, 却信息颇丰, 学生易于接受。为什么我们不能将这种卡片引入学生的阅读呢?“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句话告诉我们:阅读时要养成边读边圈、点、批、画的习惯。动笔的习惯对于活跃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积累材料很有益处。于是, 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制作读书卡。读书卡是记录学生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的初步认识, 是阅读心理的外在显现和阅读作品的外在见证。同时还能让学生觉得操作简便快捷, 能提高课外名著阅读的效率。
一是制作阅读问题卡。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让他们找找:你最想了解什么情节?原著与电视剧有什么不同?学着“三国杀”的样子制成读书卡与同学交流。学生很快就有了新的发现——原著写得比电视剧精彩。且学生私底下的交流甚密, 形成了小团体, 有自己交流的圈子。很快, 课间学生讨论的内容便都是读《西游记》的发现。炫耀是学生的天性之一, 他们总会将自己的发现与他人分享, 以我比你知道的新鲜事多为荣。问题卡片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这一特点, 将读中做、做中玩、玩中学结合起来。
二是制作人物卡。为了更好地了解原著中的人物, 笔者鼓励学生学着制作读书人物卡, 在读的过程中将人和物的形象临摹下来, 并抄录相关文字。这样学生不但细读了原著, 还对故事中的人和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知道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样子”不像电视剧中那样和善;了解了“金箍棒和九齿钉耙”的来历不同, 金箍棒原是大禹治水时测水深的定子, 而九齿钉耙可是太上老君亲手锤炼的神兵, 从而认识到原来猪八戒常常偷懒, 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晓得了“红孩儿的身世”, 他不是个孩子, 而是有着300多年修行的老妖;明白了“唐僧肉该怎么吃”, 为什么唐僧总能逃离妖口、化险为夷, 为什么悟空总能有足够的时间去救师父, 等等。
三是制作环境卡。笔者指导学生阅读《三打白骨精》, 围绕“山高必有怪, 岭峻定生精”这句话, 让学生阅读文中描写环境的语段, 学习吴承恩写作手法的高超, 从而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性。课后阅读其他章节, 让学生制作环境卡, 摘录相关语句, 制成卡片。
三、展示读:解决如何推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爱上了读《西游记》, 制作了那么多读书卡片, 展示的平台我们也应该为其搭建。
一是将学生制作的卡片按类编成《西游记》问题卡集、《西游记》人物卡集和《西游记》环境卡集, 供学生传阅、交流、复制。
二是将学生们制作的卡片收集起来, 以“师徒三人”为中心, 以“故事章节”为节点, 用“各方妖魔神圣”和“环境”加以连接, 每一个连接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 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键点, 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 这便是《西游记》的阅读思维导图。依托思维导图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不但能帮助更多的学生阅读《西游记》, 而且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学生看到自己的阅读成果变成了阅读指导模板, 阅读兴趣大增, 阅读别的名著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四、激励读:解决持续读
滴水能把石穿透, 万事功到自然成。笔者的做法是“以卡换卡”。
“以卡换卡”的方法源于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中的“动力系统”的激励方法。用《西游记》读书卡, 换教师制作的《水浒传》人物卡。卡上虽只有简单的水浒人物形象, 加之名号, 但张张独一无二。学生为了“集卡”, 阅读就更起劲了。还可以通过水浒人物卡的引导,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去读读四大名著中的另一部——《水浒传》。由此, 学生阅读的动力源源不竭, 形成了“以读供读, 以读养读”的良性循环。
阅读教学如何引领学生向课外拓展 篇8
(一) 抓好学生与课文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促成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能让学生与课文一见钟情、一见如故, 课也就成功一半了。所以, 在进行第一课时教学时, 不能只机械地着眼于熟读课文, 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 给予他们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时间。这样抓住了学生对课文的第一次整体感受, 所以学生就很容易地回想起以往的生活经验, 产生共鸣而丰富阅读体验。学生刚接触课文, 新鲜劲很足, 感情也很充沛, 老师也可以借助人物形象、名言警句、优美描写等为切入点, 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使语文学习进入一种美妙境界。
站在一篇课文的教学角度看, 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受, 能激发起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和兴趣, 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这样的铺垫, 学生再进一步深入领悟课文内容时就不需要教师的大量讲解, 教师只要顺势导之即可。笔者认为这才是第一课时所应该真正完成的教学任务。要想完成这个任务, 只需要教师时刻记住这样一句话: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说点什么吗?再留出些时间, 让学生的感情静静流淌, 娓娓道来即可。比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 学生读完后都很动情, 教师便顺情导之, 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他们在交谈中联想到了自己喜爱的动物, 表达出自己对彭德怀的理解, 与文本产生共鸣。这样不仅充分调动出他们已有的情感体验, 还因为没有按程序读词而隔断学生的情感, 使得再学课文时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收获颇丰。所以, 第一课时的学习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感受、学生对文本的第一印象, 这样才能让学生本人对课文的理解更充实。
(二) 指明课外阅读方向, 有效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
1.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本所选文章的作者资料。作者的资料包括作者的生平、思想, 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写作原由等, 了解这些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因此, 很多教师在上课之初就先摆作者的资料, 其呈现方式一般是学生无重点地阅读, 然后进入课文学习。这种做法不能全盘否定, 因为这样能为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 但有时这种过于程式化的做法不但会破坏整个的课堂氛围, 同时由于资料的针对性不强导致对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的帮助也就不太明显了。对于不同的课文、不同的作家, 在指导学生阅读相应的作者资料时就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2.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提示学生阅读前, 老师要对课文进行深入地挖掘、分析, 以便找出最有价值的课内外连接点, 启发学生阅读, 从而帮助学生学好课文。
3.借助教材, 指导学生阅读不同文学形式的作品。老师应在课堂上遇到一种文学形式就相机介绍一种, 并建议学生针对这种形式拓展阅读。比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 用浅显的语言介绍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以及《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的大概内容, 激发学生对《水浒传》和小说的阅读兴趣。
(三) 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 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具体表现在语文学习中就是指学生能通过想像从各个角度联系生活, 扩大思维的空间, 使阅读变得饶有趣味。在教学古诗《村居》时, 这一想法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古诗本来就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间, 同时该诗所描写的内容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根据这两点, 可以诗中的字作为投向学生脑海中那激起千层浪的小石子, 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由“草”字让学生想周围的环境;由“莺”字让学生想天空的景象;由“散学”让学生联想自己放学时的轻松愉快;由“纸鸢”让学生回忆起自己放风筝的情景……这样学生在想像中领悟了诗的意境, 在想像中训练了发散思维, 在想像中联系了实际生活, 在想像中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外延。
课本中许多意味悠长之处都是进行这方面训练的极好素材。比如, 《孔子游春》一课中描写泗水河畔春景和孔子论水的两段内容, 含义深刻, 形式整齐, 很能触发学生想像。教师可顺势导之, 让学生用“……是她……”的形式把大自然当作母亲, 发挥想像进行仿写;又让学生学习孔子论水, 用“水……它好像……”的形式发现水的其他特点仿写, 训练发散思维。这样,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句子。
引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 篇9
一、被动阅读, 迈开“深阅读”的第一步
1. 与孩子达成认识上的统一
人都有一种拈轻怕重、避害趋利的本能, 对待阅读也是一样。小孩子的课外阅读, 要是没有老师或者家长的硬性要求, 大多数也会挑选一些读起来轻松快乐、故事性比较强的书籍。他们总是选择那些不需要怎么思考、不需要怎么动手, 只需要读一读、看一看就行的阅读内容。因此, 如要读一些厚重一点、思想性强的文字, 读一些可以积累的文字, 就必须下点儿工夫去读, 就必须作一些硬性要求。为此, 老师或者家长就要从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跟孩子面对面地分析——为什么作为高段的学生再进行浅显的阅读是不行的, 为什么应该开始读一些厚重的书籍等。之后, 还要不容置疑地对孩子说:“孩子, 你必须这样去做!”从而与孩子就他该读什么样的课外书达成认识上的统一。
2. 与孩子约定课外阅读的时间、任务等
在与孩子取得思想上的统一之后, 教师或者家长还要与孩子形成契约:什么时候进行“深度阅读”?每周 (或者每天) 应该用多少时间进行“深度阅读”?值得“深度阅读”的书目有哪些等。同时, 还必须形成“做完作业再读课外书!”“不管怎么忙, 每天一定要挤出时间来看一定时间的书!”“不动笔墨不看书!”等约定。让这样的契约, 成为孩子以后阅读准则。
二、主动阅读, 老师和家长扶助下的“深阅读”
1. 老师给予扶助
(1) 文学鉴赏课——好书推介。老师的推荐和介绍对孩子课外阅读什么样的书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 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和介绍怎样的书籍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推介由教科书的选文拓展开去的经典作品, 比如由《卡罗纳》引出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由《冬阳·童年·骆驼队》引出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由《祖父的园子》引出萧红的《呼兰河传》, 由《刷子李》引出冯骥才的《世俗奇人》等。二是推介中国古典名著,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史记》《左传》等。三是推介近现代我国著名作家写的经典作品, 比如叶圣陶的《稻草人》、徐光耀的《小兵张嘎》、曹文轩的《草房子》等;四是推介一些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品, 如高尔基的《童年》、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推荐介绍时, 可以从人物故事入手, 可以从语言风格入手, 也可以从书籍影响入手, 还可以从片段欣赏入手。
(2) 读法指导课——方法建议。怎么样进行有效的“深阅读”?老师可以通过班级读书会向孩子建议一些阅读的方法, 比如可以采用“边读边划好词句”“边读边写一写注释”“先看再回读品味”“读一读, 背一背”等方法, 也可以采用“与同学共读一本书”“与老师共读一本书”“与家长一起阅读”等形式。
(3) 阅读小竞赛——榜样引领。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共读一本书”活动之后, 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小型的“阅读小竞赛”, 评选出“阅读小能手”。比如读完了《三国演义》之后, 我们进行一个“三国知识擂台赛”, 评选出几个班级“三国通”。同样, 也可以进行“水浒知识擂台赛”“史记知识擂台赛”等, 评选出“水浒通”“史记通”。这一个个“××通”将进一步引领孩子们深入阅读, 有效阅读。同时, 我们还可以进行阅读成果展示, 把同学们在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成果展示一下, 如看看谁读书时划了好词佳句, 谁在书本上写了自己的阅读批注, 谁积累了优
美语段, 谁阅读了大量的经典书籍等。在这些展示过程中, 不仅让大家明白了如何进行深度阅读, 而且推选出的榜样有助于引领同学们下一步的行为。
2. 家长给予扶助
(1) 与老师沟通——掌握信息。在引导孩子进行“深阅读”的过程中,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也非常重要。沟通些什么呢?比如某一个时间段中, 其他的孩子正在看一些什么书?自己孩子的看书习惯和方法是否恰当, 是否需要改进?近段时间老师对课外阅读有什么建议……家长掌握了这些信息, 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引领孩子进行“深阅读”。
(2) “我”的阅读史——故事教育。家长可以在平时聊一聊自己的阅读史, 比如哪一部书对自己的一生影响大, 哪一部书的内容现在还记得, 哪本书中的哪个人物非常有意思等。也可以聊一聊自己以前无书可读的往事, 或者怎样偷偷地在书摊上看书的故事。相信这些故事不仅能够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也可以促进孩子主动地进行自己的“深阅读”。
(3) 共读一本书——亲子阅读。孩子对于比较厚重的书籍的畏惧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敢拿起这本书开始读, 一旦开始读下去, 并且进入了故事的情景, 应该会有大多数的孩子喜欢读的。为此, 作为家长可以做的工作是与孩子先共同阅读一部分, 一旦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自己看下去了, 就让他开始自己阅读。比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很多男孩子对它并不十分感兴趣, 因为它的故事性不强。这时, 如果家长坚持给孩子读一部分, 读着读着, 那文字的魅力、流露的真情一定会打动任何一个孩子, 从而吸引他继续看下去, 甚至反复看几遍呢!
三、自由阅读, 追求自身发展的“深阅读”
1. 老师可以做的工作
(1) 讲述关于坚持的故事——毅力的伟大。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懈怠的时候, “深阅读”也是一样。在孩子的“深阅读”进入一个懈怠期的时候, 作为老师应该采取办法继续燃起孩子的信心, 激励孩子继续有效地阅读。比如讲一讲有关“坚持”的故事:开学第一天,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 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 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 每天做3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 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 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下, 哪个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 苏格拉底又问, 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八成。一年过去了, 苏格拉第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 最简单的甩手运动, 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 整个教室里, 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最后成为古希腊另一个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明白:世间最容易的事就是坚持, 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 是因为只要愿意做, 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 是因为真正能够做到的, 终究只是少数人。成功在于坚持, 这是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2) 办个“好书交流会”——好书有很多。一段时间的“深阅读”之后, 我们可以办个“好书交流会”。既然是“好书交流会”, 就必定是自己主动阅读、自由阅读之后并且有了一定心得的书。在交流前, 孩子们需要更认真、更深入地阅读, 才能说得出一些交流的心得。在交流中, 孩子们又必须很认真地总结, 很详细地阐述, 这又是对书籍的一次总体思考。同时, 不同人的交流又让大家看到、听到了更多的好书, 可以供自己在以后挑选阅读。
2. 家长可以做的工作
(1) 带孩子去图书馆——办张图书借阅卡。休息日, 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 或者为孩子办理一张图书借阅卡, 让孩子自由地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 自由地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
(2) 营造一个好环境——看似无为却有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家人的行为、家里的布置等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对孩子的阅读也是一样的。为此, 家长可以做的是把一些低幼时期看的书籍收拾起来, 锁进柜子里。书架上、沙发边等放一些适合孩子近阶段看的书籍, 书中有意识地夹上一支铅笔。这一些看是不经意的行为其实都会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阅读深度。
引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 篇10
一、利用教材这块砖,引出读书方法这块玉
爱默生说:“书本用得好,可以成为最出色的东西;反之,则会成为令人诅咒的东西。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常态需求,或者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怎样阅读呢?或者说更实际一点,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阅读?
熟读。司马光说:“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苏轼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重点谈读书的层次)精思。《论语》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有两种解释,其一是蒙蔽,其二是没有。学习不思考就会被书中一些思想所蒙蔽,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习不思考更多的时候是一无所获。
想象。阅读的魅力之一正在于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无限的想象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想象广袤的草原、无边的大海,想象离奇的故事、动人的情节。因此,培养学生触摸文字,还原形象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质疑。清之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朗诵。(举例并示范)而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就是,我们老师自己一定要会朗读,或者说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自己一定要努力范读。那是一种态度的示范,而不仅仅是方法的引领。因为,学生从老师专注的朗读神态中,可以得到一种态度的熏陶。那怎样的朗读才是真正有意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的呢?我认为朗读应该少些许华丽的音调,多融入一些自主的体味与思索。
浏览。新课标第三学段关于阅读的课程目标阐述中,就强调“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而浏览的阅读方式也是我们生活中运用最多的阅读方法。面对信息的高度更替,我们要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必须要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度地提高默读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提高默读的速度,快速抓住文章的要领。
投教材这个“桃”,报学生阅读兴趣这个“李”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主题,(第五单元是综合性学习除外)第一单元“读一种方法”,第二单元“读一抹乡愁”,第三单元“读一份智趣”,第四单元“读一种启示”,第六单元“读一份至爱”,第七单元“读一段历史”,第八单元“读一位伟人”。
教材安排“我爱阅读”这一单元的目的正是在于激发一种阅读的兴趣,得到一种阅读方法的启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真正乐趣呢?现代文艺理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理念就是“形象大于思维”。读文学作品,重要的是读出形象来,不是简单地抽象概念。因此,在教学《窃读记》的过程中就要努力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还原林海音在老北京胡同里急匆匆地赶往书店,躲在书店的角落里读书的形象。打个比方,我们引领孩子读书,就要像放电影一样,让孩子在脑海里留下一幅幅画面。这比抽象地分析林海音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你从哪读懂的?然后抓住重点句分析来,分析去。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读书生活,要好的多。因为真正的阅读绝不是分析,那是文学评论家干的事情。当然我并没有排斥进行重点字词的剖析的半点意思,而是想唤醒一种阅读教学的意识——重视还原语言文字的原来形象。当然,激发阅读兴趣的最好方法还是阅读本身。例如教学《窃读记》,体会窃读的恐惧时,我整合了《窃读记》原文的片段“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的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愧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教好全文之后,把《窃读记》原文印发给学生,并把林海音的代表作《城南旧事》推荐给学生阅读。很高兴的是学完《窃读记》之后,学生对林海音及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这就算是教学的一大成功了吧!再如教学《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时,我又印发了《我的童年》,扩充孩子的阅读量。不过学生好像对林海音的文字更喜欢些,可能季老朴实的文风还需要他们用人生的阅历来慢慢读懂吧!
【引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推荐阅读:
有效引领学生课外阅读10-25
引领学生自主阅读06-13
引领心灵旅程走向美的境界07-10
引领学生科学11-05
引领学生快乐作文07-14
引领学生自我教育08-30
引领学生进入课堂10-05
引领学生走出写作困境07-17
引领学生享受语文之美05-10
引领学生开展有效探究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