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感的小方法

2024-10-20

培养学生语感的小方法(精选10篇)

培养学生语感的小方法 篇1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 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标指出,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迅速的领悟和驾驭能力, 并能品味出其中的情趣。这其中就包含着培养语感的要求。

一、加强语感实践训练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 通过听、说、读、写, 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 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 就形成了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 诵读吟咏。

新课标提出了“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趣, 拓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语感, 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提高其语感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吟诵的指导。要指导他们把重点放到朗读的根本———怎样在朗读中拓展想象上来。通过吟咏诵读, 引导学生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 领略文章的韵味, 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 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2. 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果, 只有加强写作实践,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阅读和写作训练。关于读写能力问题, 古人曾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指出, 读和写的联系十分紧密。要能写, 必须多读。对于中学生来说, 重在多读、多涉猎、增见识, 力求读懂, 最好能背熟。在读书的过程中, 要逐渐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把读和写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当然, 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 老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

二、加强语感分析训练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 围绕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 借助于语言知识, 联系生活体验, 深入品味语言, 使学生进一步领悟语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1. 揣摩、品味语言。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获得语感, 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 从而具备理解能力。要想理解作者的用意, 必须细细揣摩。具体做法如下:

(1) 根据语境, 解读语意。例如, 鲁迅先生的散文《秋夜》中的一句话, “在我的后园,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从字面来看, 作者在介绍墙外有两株枣树;从修辞来看, 利用的是“反复”的修辞格。这句话, 隐含着作者寂寞、凄清、苦闷的心情。再如《荷塘月色》一文中,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将“泻”换成“照”字, 行不行?“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 将“浮”换成“升”字, 又是否可以呢?回答当然是不行。因为一个“泻”字, 把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动感来了;而用“浮”字, 能描绘出雾的轻飘状态。这种感悟, 就是依据语境分析词语而获得的语感。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依据教材, 分析具体语境下词语或语句的不同意义,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2) 调动生活经验, 体会意蕴。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体验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 以扩展人生经历, 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并在此基础上, 领悟出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丰富而深刻的含义。贺知章《回乡偶书》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从字面上理解:孩子们看见陌生的老人走来, 感到很奇怪, 所以笑着询问客人是从哪里来的。但孩童“笑问”的背后, 则是诗人老迈体衰与反主为客的悲凉。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言简而意丰, 语感强的人不但能正确理解作品, 还可将原作品的意蕴作新的开拓和补充, 使阅读达到更高的层次。

三、整体感知语言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的养成需要对语言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 既要分析字词, 品味语句, 又要综合相关内容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 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言鉴别能力, 它要求读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更广阔的视野, 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作品的语言风格, 从而获得语感。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 上阕咏赤壁, 着重写景, 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 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接着, “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 精妙独到地勾画出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 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 从而为下阕所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下阕着重写人, 借着对周瑜的仰慕, 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的才华横溢、意气风发, 突出人物的风姿, 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之后的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 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 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 学生就会理解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感情。

培养学生语感的小方法 篇2

1、听后模仿

训练孩子的语感,听英语是最直接的学习方式之一,父母可以带领孩子看英语电影,听英语歌曲。然后要模仿其中的语句,模仿得越象越好,语句越长越好。

注意模仿得象是关键。哪怕只有一个词,也要做到语音纯正、语调正确、语气精准,总之,最好是一模一样,连音质、调值都一样才好。然后再考虑模仿的语句长度。最好从刚开始的一个词,逐渐到一个短句,再到长句,最后到一个段落。

2、读后背诵

学校经常会留背英语课文的作业,我经常听孩子完成任务似的念经。真是很可惜这个时间和精力。

如果孩子在读课文时,注意模仿磁带里的声音,读熟了,把握好每个单词的重音、每个句子的语调和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然后再去背诵这篇课文,效果和我刚才说的第一种方法是一样,甚至比第一种方法的收获还大。因为孩子能带着感情去背诵一篇课文,说明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已经非常深了,考试时一定应用得更好。

朗读英语是培养语感的最基本方法,经常阅读大量的英语材料,通过大声、反复地朗读,可以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熟悉所读语言的语音、语调,提高孩子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从而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英语语感。

所以,如果孩子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尽量多阅读课外的英语材料,如英文书籍、英文杂志报纸等,尤其是一些优秀的、经典的英语文章、会话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对英语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有感觉。

3、说后写作

听、读、模仿和背诵,都是单人行动,只能算是打好基础。但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不可能天天自言自语。所以家长要尽可能给孩子创造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比如,参加英语戏剧表演、英语口语大赛、英语夏令营、冬令营、出国旅游、游学……等等。

在每次交流后,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下书面表达,来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刚开始可以写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然后慢慢地写三、四个句子,小短文,随后逐步增多。

如果家长不能够帮助孩子判断所写的内容是否正确,可请学校的老师帮忙哦。

各位家长要知道,英语语感的成熟和成型的表现就是能用英语进行思维,而写作训练对于用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也是培养英语语感的重要过程。

英语的语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它需要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语言知识的大量积累和不懈的努力。只有重视英语语言的实践,规范英语语言学习的习惯,孩子才能真正培养成良好的英语语感,真正地学好英语。

孩子要想学好英语,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只是一方面,其他方面也是不能忽视的,比如基础知识、做题方法、阅读能力等等。

一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方法 篇3

关键词:一年级;语感;学习兴趣

儿童语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语文更不能死记硬背,一个人语感的好坏往往是通过自己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多读书及读好书等慢慢形成的。

一、认识字词含义,寻找生活关联性

语文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对于儿童语感的培养在启蒙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初级阶段学习注重的是字词学习,儿童语文字词学习如果强调的是死记硬背,那么就失去了学习语文的意义,所以,在字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观察语文同生活中所见事物的联系性,通过和具体事物的联系,刺激儿童的视知觉,增强他们对汉字的了解。

如,在学习《雨点》这节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进行联想,看看大家对雨点怎么形容,有的学生答道:“雨点像黄豆,噼里啪啦地落下。”有的学生答道:“调皮的雨点像钢珠一样砸在河面上。”还有学生答道:“雨点很细小,绵绵的,柔柔的。”也正是通过学生对雨点的形容,让学生把这些字词给写出来,如有不会的教师可以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把《雨点》文中“雨点、小溪、池塘、海洋和跳跃等词语通过图片演示,使学生把生词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

二、理解句子意思,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学生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慢慢的已经越来越喜欢阅读一些书籍,这时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句子意思,体会内容的思想感情,在训练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对这个句子理解的程度,注重句子中的语气词“呀、啊和吧”等,另外,还要注重文中的人物、怎么样、干什么,通过这样的程序,理解句子意思,这样也能慢慢地培养出语感。

如,在课文《这儿真好》一课中,句中通过一些语气词的表达:“啊,这儿真好!我就住这儿吧!”还有:“小象啊,小猴啊,也划着船来了。”先让学生理解这些语气词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这很好?为什么小象和小猴子都来了?由此把学生引入文章主脉络,使学生明白绿色美好的家园需要我们动手建造并精心呵护,这样才能让大家喜欢和爱护这里。这也是通过理解句子意思体会课文丰富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

三、阅读短文内容,感受课文核心思想

一年级小学生在基本掌握了字词句的基础上,教师应适当地让他们接触一些简短的段落内容,通过让学生较为迅速地浏览短文内容,寻找出短文的核心思想,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语文语感。与前面两个内容相比,这一环节更困难一些,它要求学生有较大的汉字量,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时,一定要找一些汉字较为简单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朗读,这样才能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比如,在学习《三个小伙伴》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前迅速地浏览一遍课文内容,于是小学生开始一点点浏览课文,当浏览完课文后,教师提出问题:“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啊?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做这件事情时遇到哪些困难?他们都是如何解决困难的?从中你学到什么?”这些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就进入仔细思考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对课文的核心思想自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此同时学生自身对段落的语感也就基本形成。

总之,在进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是从字、句、文三个角度入手,来分析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语文语感的。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与途径 篇4

一、教师示范, 感知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所限, 碰到一些长句子或者比较复杂的句子时, 往往不能将其读得通顺、流畅。 这时, 教师如能通过范读给学生以示范, 那么, 在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中, 学生听其音、观其形, 语感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如教学 《 鞋匠的儿子》 一课, 对于林肯在众多参议员面前说的那段话———“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 我知道, 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多数学生在朗读时总是磕磕绊绊, 读不出林肯坚定的语气以及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更别提对语言的感悟了。 这时, 我范读了课文。 当我带着对“ 父亲”感激与崇敬的心情进行朗读时, 当我抑扬顿挫的声音响起时, 学生很自然地被感动、被感染了, 尤其是那带着“ 永远”二字的语句更是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田, 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跟着我朗诵, 读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样, 在潜移默化中, 学生的语感水平就有了一定的提升。

二、品味词句, 体味语感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每个词语、 每个句子背后都隐藏着独特的含义。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是首要任务。 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注重引领学生挖掘文本语言中运用准确的词语、句子, 让学生品味欣赏, 从中体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 使学生的语感得到有效培养。

如《 爱如茉莉》 中有这样一句话:“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在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 并说一说: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哪些词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 有学生说:“ 这个‘ 探’字写得太有情趣了。 ”于是, 我让学生说一说“ 探”字还可以换成哪些字。 有的学生认为, “ 探”字可以换成“ 照、射”等。 之后, 我又让学生对“ 探、照、射”三个字进行比较, 说说作者为什么用“ 探”, 而不用“ 照、射”等。 经过比较, 学生认为“ 探”字更能说明阳光是悄悄地、不忍心打扰别人。 就这样, 在比较、品味、揣摩中, 学生对“ 探”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 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

三、反复吟诵, 提升语感

语感并不是天生就有的, 它需要后天不断培养方能形成。 自古以来, 我国的一些文人墨客或者文学家, 之所以能够出口成章, 与他们的语感有着密切关系。 古人的语感为什么那么好呢? 因为他们非常重视吟诵, 在吟诵中抒发情感。 因此, 为了提升学生语感, 我们不妨在反复吟诵上多下功夫。

如在教学《 我们爱你啊, 中国》 这样一首儿童诗歌时, 教师怎样才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力, 进而使学生朗读得更加有感情呢? 我采取了多种形式引领学生反复诵读的教学方法。 首先, 我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给诗歌划分小节。 其次,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朗读感悟给诗歌画出适当的节拍。 最后, 我采取同桌互读、汇报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 熟读成诵。 就这样, 学生在反复朗读中, 自然出口成章, 并且在诵读的过程中, 加深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样一来, 学生对于课文所要表达的强烈情感, 对于文本语言的理解, 都在反复诵读中得到了体验和感知, 语感也自然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创设朗读情境 培养学生语感 篇5

创设朗读情境 培养学生语感 吉林市丰满区第三小学 刘吉兴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在创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新形势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重视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的要求。我认为: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感,我的理解是对语言文字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以及在朗读中语气、声调、表情的合理运用。 无论是从学习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都需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朗读的情境。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用”情”去朗读。朗读不是简单的把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而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貌。这种情来自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们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有所体验,从而形成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才能有良好的语感。 在语文思维训练课上,我在教学<<桂林山水歌》时,就积极的创设情境,首先我先让学生欣赏桂林风光,同时加以讲解。秀丽的山水加上老师的`讲解,使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基调有了准确的把握,那就是------美。而且这种美在欣赏中自然革命家然的流露在学生的脸上,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感受倾吐出来,在这样的情境中,再吟诵诗句”神姿仙态桂林的山、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绕山环桂林的城”,学生才能真切的感受到诗中语言的美、情境的美,继而抒发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桂林山水由衷的慨叹”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融情于情,物我同一,从而使朗读引人入胜,叩人心扉。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理解、充分感受作品的内涵,再通过语气的升降缓急,节奏的抑扬顿挫,情感的高低起伏,将平白单调的语言文字,塑造成生动、鲜明的视觉表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浅谈培养学生语感的几种方法 篇6

【关键词】语感;生活;想像;诵读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对话语、文章的传达和接收,即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灵魂就是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观的、整体的把握。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中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谈我肤浅的见解。

一、激活生活体验,获得语感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例如小学教材《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出来。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

二、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大胆想象,获得语感

“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一情境的,反之,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情境,也会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且印在脑海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比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描写了荔枝的外壳、颜色、形状、壳膜、瓤肉、果核,惟妙惟肖地描摹了荔枝的特征,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课上,我们可让学生带荔枝,剥一剥,看一看,尝一尝,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感受,学生也就容易理解课文中的内容了。通过操作,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领悟。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形象的实物﹑语言﹑画面,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够有效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三、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捷径和最主要手段

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如留心精彩语言、练笔等,但诵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在古代阅读教育中非常重视诵读教学,古代的私塾教师几乎是每天要求学生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等。古代的学者也非常注重自身诵读习惯的养成,如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此处的“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就是诵读对语感养成的感染与渗透作用。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则用心理学、生理学原理对该现象做了解释:“朗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骨活动的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骨上流下痕迹。”(《文艺心理学》)。可见,诵读对语感的养成有其科学理论依据。

古往今来,文学史上一些文学大家无一不是通过诵读培养了语感,打实了语言功底而成为大家的。试想,如果三国的曹植、南朝的袁虎平时不广泛诵读诗书,不懂得语感的培养,那么,他们又怎能七步成诗、倚马可待呢?

四、教材强调背诵,让语感在诵读中回归

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教材十分重视诵读对语感的培养,这主要表现在(以高中课本第一、二册为例):1.十分强调现代名篇中的精彩文段的背诵,如《荷塘月色》中的4至6段要求背诵;2.突出强调文言文名篇名段的背诵,两册课本中的文言文除了《五人墓碑记》和《病梅馆记》之外都有背诵任务。可见,诵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突出位置。

当然,如果让学生像私塾教育式的背诵或“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式的背诵那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只会让学生走向死记硬背或死读书的死胡同。由此,教师对学生在诵读方面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1.会读是基础。

背诵读在先。读文言文,读准字音是基础,读清句读是根本,读出语气和语势是提高;读现代文,要领会文章的情韵、意境,要读出语言的轻重缓急,要抑扬顿挫地读,要声情并茂地读。为了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读的方式也可灵活多样,可以领读、范读、齐读、分组读、个人读、发声读、无声读、配乐读等等,不一而足。关于指导学生读书方面的方法语文教育界经验颇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2.背诵要得法。

指导学生背诵,理解是前提。因为记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正处在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的过渡时期,因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则更为科学,更切实有效。对于文言文文句的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或通过师生答疑、同学讨论等加以解决。在教授新教材文言文的时候,教师要一改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字一句串讲到底的教学风格,可根据需要,将教学重心放在指导学生背诵文句上,否则,教学效率不高,而且也达不到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目的。

当然,背诵的方法很多,如限时背诵法、歌诀背诵法、综合背诵法等等,但“背无定法”,只要有助于学生准确、快速、高效地背诵的方法,教师就可以辅导学生择善而用之。不过,在此,要特别强调教师范背法,即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教师不妨面对学生熟练地范背一遍,这样,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背诵积极性,因为,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不可低估。

培养小学生语文语感的方法 篇7

一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具体表现

语感的好坏除先天因素外, 更重要的还有赖于后天的训练与培养。但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在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还存在错位的现象, 其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 (1) 强调分析, 忽视感受。当前的语文课堂, 依然讲风太盛。只靠面面俱到的“满堂问”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忽视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参与语言文字的感受训练, 结果费时多, 效果却不理想。 (2) 抽象要求, 缺乏指导。在语感培养中, 有些教师往往还未作任何具体的示范或指导, 就让学生“读出诗人的痛恨”或“请用激动的语气读”。试问, 学生的感情从何而来呢? (3) 训练肤浅, 能力薄弱。这集中表现在学生语感训练的量偏少, 教师对教材中的语感训练点把握不准确, 语感训练的目的性不强, 语感训练的方式单一等方面。所有这些都影响着语感培养的实效性, 最终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语感能力薄弱, 读书平铺直叙, 甚至破词破句、丢字添字等现象严重。

二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语感的源头活水是客观语言, 是人的语言器官在经受语言对象的长期刺激后持续累积的成果。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认识到, 培养学生的语感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落实:

1. 在品析词语中增强语感

语感培养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研读文本, 仔细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如“理想的风筝”一文中, 笔者是这样教学的:

师:“笑过之后, 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一句中“泛”可以换成哪些词呢?

生:我觉得“泛”可以换成“涌”、“漾”、“浮”等词。师:那苏叔阳为什么不用“涌起”、“漾起”或“浮起”呢?生: (沉思片刻, 恍然大悟) “泛起”写出了同学们听了刘老师自我解嘲式的“笑谈腿疾”后, 情不自禁生发出的一股淡淡的怜悯、酸楚与难过的感情。

这样, 通过“换字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品析体会, 感受了作者用词的准确。这样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泛”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2. 在引导联想中悟出语感

感受情境是语感培养的重要方法, 让学生凭借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 使其处于身临其境的状态, 学生就会自发地悟出词语所蕴含的内在情感。如“半截蜡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在斗争的最后时刻, 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 生了火, 默默地坐待着。”句中“从容”、“默默”这两个词语是学生语感培养的训练点。可以让学生联想, 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 如自己在从容地参加完比赛, 坐在现场等待评委亮分, 这时自己的内心无比焦急, 却只能压抑自己紧张的心情, 从容地等待着亮分的那一刻。由此点拨引导, 学生即能顿悟出此处的“从容”, 表现出了杰克在与德国军官斗争时的机智、沉着;“默默”则表现出了杰克在借口天冷去搬柴而端走蜡烛的行动失败后的沉重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3. 在形象感受中获得语感

语言感受同直觉形象密切相关。离开了感知, 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就会同作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形象刺激丧失联结关系, 因此也就很难形成具体的语感。要得到丰富、敏锐、真切的语感, 仅仅依靠翻查字典来理解、揣摩语言文字的表面内容是不够的, 而应该把形象感受和语言文字结合起来。如笔者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的“随着山势, 溪流时而宽, 时而窄, 时而缓, 时而急, 溪流声也时时变幻调子”一句时, 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 先播放了从影视里截取的有关溪流的视频, 然后让学生畅谈观后的感受, 并试着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这样, 既避免了繁琐的分析, 又让学生在直觉的感受中, 获得了语感。

4. 在指导朗读中训练语感

朗读是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反复朗读, 学生才能对课文的意蕴产生深切的感悟, 最终达到感情油然而生的理想境界。如《莫泊桑拜师》一文, 笔者在教学莫泊桑第一次拜师时, 先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他们对话的感情, 根据人物的身份、心理状态, 注意每句话的重音、停顿、语速等, 读一读, 议一议。具体指导如下:

“老师, 我已经读了/很多书, 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一句要读出坦诚、恳切的语气。

“这个问题/很简单, 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要读出直言不讳的态度。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要读出着急、虚心的态度。

“这就要/肯吃苦, 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 把每天看到的情况, 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 而且要/长期记下去。”则要读出毫无保留、真心指点的态度。

然后, 让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 分角色反复朗读。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朗读中生动地感受到了莫泊桑的虚心求教、诚恳急切与福楼拜的直言不讳、真心指点。

培养学生语感的几种方法 篇8

一、朗读体味, 培养语感

我们知道,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 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方式。 俗话说:“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读, 注于目, 出于口, 闻于耳, 记于心。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更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理解作者写作的思路及文章的脉络。 在教学中, 朗读的方法有很多种:指名朗读, 分角色朗读, 领读, 教师范读, 引读, 导读等。如, 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文时, 读到我们捧着鲜花去机场迎接父亲, 见到的却是父亲的遗体这一段时, 应放慢语速, 声音要低沉、悲痛, 要读出当时场面的沉寂、人们内心的悲愤与心痛, 以及小作者痛失父亲的不幸。

二、触发联想, 培养语感

阅读好的作品如果只限于文字所及的范围, 所得是有限的, 因为文字语言构筑的艺术形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但如果我们采用触发联想的方法, 就能进入高一层的境界。 在教学中, 我们应通过语言的描述, 帮助学生自己揣摩、联想, 想象出课文所描写的形象来。 如, 学习《 触摸春天》 一课时, 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让学生在想象中感悟语言, 在想象中体会情感, 在想象中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感悟人生的真谛: 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 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三、创设情境, 培养语感

情境是某种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的结合体, 学生只有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才能言之有物。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渲染手法, 创设出一个浓郁的语感情境, 让学生批文入境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如, 教学《 晏子使楚》 时, 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晏子与楚王的三次较量, 在表演的过程中感悟楚王的盛气凌人、心胸狭窄与无比傲慢, 体会晏子的机智聪明, 能言善辩, 以及竭力维护祖国尊严的品质。

三、比较鉴别, 培养语感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 语感训练必须了解字词的意义和情味, 这些有的可以从语音上去吟味, 有的可以从句式上去欣赏, 有的则应从字面上去推敲。 优秀作品中的一个字一个词都渗透着作者的匠心, 如果把它换成其他意思相同的字词, 就不及作品中所用的传神有韵味。 因此, 训练语感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别, 常常会收到一点即破的效果。 比较法包括增删比较、替换比较、调换比较和变换比较等。 教学中, 让学生读读、讲讲、比比, 从而体会到整齐与错乱、细腻与粗糙、形象与干巴、具体与空洞的不同, 在比较中强化差别性, 在比较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

四、结合欣赏, 培养语感

单纯的文字和语言也会导致学生的审美疲劳, 插入画面、乐曲或者其他手段, 则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好的画面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 优美的音乐有助于体会文章的意境, 从而体会语言的美、语言的妙, 有效地训练语感。 如, 教学《 乡下人家》 一课时, 指导学生欣赏画面, 展开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赞美恬静的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 欣赏熔语文、美术、音乐于一体, 以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情趣, 能使其心驰神往, 乐此不疲, 情动辞发, 读写有方, 培养其更敏锐的语感能力。

五、联系生活, 培养语感

言语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 离开了生活经验, 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就会同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失去联系, 因而也就难于获得具体的语感。 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 不能单靠翻查词典来理解, 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领会, 应当联系生活去感悟。 生活感受是一种非语言实践, 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 没有这种体验, 语感是苍白的。

语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初探 篇9

一、激发学生活体验, 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觉

生活有多么宽广, 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 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 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 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 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 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 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 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 得到真实的经验, 对于语言文字, 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换句话说, 对于语言文字, 才会有灵敏的感觉, 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 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是的, 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 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 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 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 不曾亲眼见过, 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 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 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 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 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 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 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二、在反复背诵中积累, 积淀学生的语感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 积累又离不开必要的识记背诵。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语文学习的普遍规律而言, 必要的记忆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 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空中楼阁。语感能力就是在大量阅读、大量背诵的过程中逐渐地积累、内化而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6~13岁儿童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间, 趁此时大量地让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多背诵一些诗文佳作, 名言警句, 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 多积淀一些语感经验, 日后的阅读、表达就会多一些敏锐, 多一些顿悟, 多一份神采。只有储存大量的优美词句和名著佳句, 让语言材料深深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苏教版小语教材题材多样, 内容丰富, 语言优美, 文辞精彩, 犹如一幅幅画卷, 让人陶醉, 使人遐想。教学这些课文, 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积累语言。对于低年级儿童, 教师可以采用引背、比赛背、做动作背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背诵。如《雨点》一课, “雨点落在池塘里, 在池塘里睡觉。”学生边背边做“睡觉”的动作,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理解了课文内容, 给人以美的感受, 同时发展了语感。

三、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语感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 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 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 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如《台湾的蝴蝶谷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 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 穿过树林, 越过小溪, 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 就无法感受到活生生的动人的蝴蝶聚会的场面, 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 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 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 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 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 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 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 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再如《忆铁人》中, 当铁人知道自己错批了阿姨时, 睁大了眼睛“哦?……咳!”在教学时, 我设疑引思: (1) 铁人简短的话语是什么语气? (2) “哦”后面为什么用问号?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3) 这时, 铁人心里会想些什么? (4) 从这句话, 你体会到铁人是怎样的人?经过思索推敲, 学生认识到这个问号是说铁人突然明白自己将阿姨批评错了, 活现出铁人如梦初醒, 瞠目结舌的神态。省略号在这里说明铁人百感交集, 矛盾复杂, 欲言又止的心理。他内心在责怪自己, 咋不把事情搞清楚就乱批评, 从心里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咳!”这个自责的感叹。要去承认错误的念头产生后, “调头, 回去!”的命令就脱口而出。在揣摩中学生懂得了作者使用标点的匠心所在, 体味出铁人是个性格直爽, 勇于改错的好党员, 受到了强烈的思想感染。从而读出了这段话的言外之意。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 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 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 想象、联想是直觉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 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

总之, 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由于语文教学具有重朗读、重形象、重生活的特点, 从而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 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 增强语感。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试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版。

谈语感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篇10

一、以诵读为基础, 抓住重点词语诱发学生的想象与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多形式的朗读, 使他们的思想情绪真正进入作品所营造的氛围。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诱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促使学生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 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特定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绪、境界和思想感情, 通过对于语言的这种多次的细致的感悟与训练, 良好的语感就一步一步地形成了。

如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 (语文版九下) 这篇意蕴深刻的小说, 反复充分的全文朗读固然不可轻忽, 局部重点教学中仍需带领学生通过细读细品, 咀嚼文意, 培养语感。例如全文的开篇部分: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短短的80字文中, 用了“阴晦”、“苍黄”、“萧索”、“悲凉”等感情色彩抑郁低沉的词语。而一个“横”字则与之呼应, 概括了故乡境况的滞重与死寂, 为全文叙事的展开做了有力的铺垫。而这些语辞的理解消化, 教师如使用常规的解释、查字词典等方式, 都是苍白无力的。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反复默读咀嚼整个段落, 感受其氛围与情绪, 领悟词语的情感色彩和深意。这样, 不但能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语意文意, 更有利于形成厚实的语感。

二、注重词语辨析, 感知词语情状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材料, 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往往是通过对词语的理解实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有言:“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必须把语言教学落到实处。兵法云:“伤其十指, 不如断其一指”。就一篇课文而言, 切实有效地抓好一两个语言训练点, 确保学生学有所得, 学以致用, 长抓不懈, 终能大见成效。因此, 课文中那些表现文章中心, 凝聚作者感情的词语, 尢其值得重视。

如讲到陶渊明的《饮酒》诗 (语文版七下) 时, 就可以抓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知。在诗中, “见”是无意中的偶见。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 却偏写成景物自己撞上眼帘, 变有意为无意, 化有我为无我, 达到一种物我相忘的境界。这正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的典型, 突显了陶渊明那种超尘脱俗、洁身自好的精神境界。倘若换成有意识的“望”和“看”, 就显得人、物相隔, 达不到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如此咀嚼琢磨, 对“见”的语义与情致的感觉 (预感) 就比庸常的感觉深刻、鲜活、准确了。

朱熹指出:“看文字, 且自用功夫……久之自得。盖蓄积多者, 忽然爆开, 便自然通。”学生随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的逐步加深, 语言感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三、注重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 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说明语感学习一定要联系生活经验, 将语言文字同他所涉及的客观事物、生活情境联系起来, 从而具体领会它的意义和情味。古人对此多有论述。王夫之指出:“身之所历, 目之所见, 是铁门限。”强调生活经验的亲身感知, 通过亲历实境领会诗文的妙处。如元代吴师道在《吴礼部诗话》中说:“又壬戌四月, 予过京口, 遇射君植, 同登北固, 临礼大江, 风起浪涌, 往来帆千百, 若凝立不动者, 固忆古人‘千帆来去风, 帆远却如闲’之句, 诚佳语也。”吴师道所说“佳语”, 关键在“闲”字。在风起浪涌的大江中行舟, 人们多想到“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景象。只有亲登北固, 看见远处“若凝立不动”的情况, 才会有对“闲”字的深切体会而发出“诚佳语”之叹。这就是直观“妙悟”的生动例子。可见, 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是古代学人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 我辈当发扬之。事实上, 初中语文大量阅读课文是要求我们联系学生生活的, 如《石缝间的生命》、《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差半车麦秸》、《囚绿记》……只有联系生活调动生活体验, 将词语的理解与品尝与学生的感性体验与生活领悟紧紧地结合起来, 学生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切实的语感。

上一篇:中风肢体功能障碍下一篇:低密度聚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