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多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2024-10-20

多途径多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共9篇)

多途径多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篇1

多途径多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沙开福区清水塘小学

首先要指出,这里的“听”不是传统意义上教师讲,学生单一地听,而是指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以及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进行积极思考的能力。平时听公开课,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老师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那些正在“读、讲、说”的学生身上,而对更大一部分正在“听”的学生却常常忽视。孰不知,只有把“听”的权利交给学生,调动每个学生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针对这一问题,我从学生刚刚入学起就尝试从点滴抓起,多途径多方法培养学生的“听”。

一、多把注意力指向“听”的学生。课堂上,我常在倾听学生说话时,将目光环视周围,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发现听得认真地及时表扬,发现听得不认真地及时提醒。除此之外,我还常常坐到“听众”之间,和他们一起听。要让他们明白,“听”不只是老师的事情,而是我们共同的事情。教学语言上,在重视表扬“读、说、讲”的同学的同时,我也会给那些听得认真的学生送去一份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如:“某某同学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呢!”“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你都听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等等。这样长期坚持在课堂上不忘记“听”方面的表扬激励,学生自然会对听引起重视。

二、专项训练强化听的能力。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认识到听的重要性后,还应该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强化听的能力。只有学生会听了,才能促使他们认真听。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听的训练主要分下面四项。

1.听优点。听优点有利于学生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与自己比较,把优点吸取过来为己用。学生在肯定他人的同时,也促进了相互间友好的人际交往。如听朗读的优点,最初可以指导学生从朗读的“轻重、速度、节奏、停顿”等较为简单的技巧方面去听,一定时期训练后,再尝试从“语气、感情”方面去听。

2.听缺点。听缺点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勇于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促进学生之间互助气氛的形成。如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听语音是否准确,声音是否响亮,答问是否完整,用词是否准确。

3.听要点。听要点起初可以训练学生听简单的主要字词、主要句子等。之后,也可以训练学生概括性地听主要内容,主要意思等。如在教学《家》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朗读以整体感知,并要求学生听时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听清生字的读音;第二,听清蓝天是( )的家,树林( )的家,小河是( )的家,泥土是( )的家,祖国是( )的家。以这些要点为凭借,学生很快了解了儿歌的内容,达到了迅速听记的目的`。

4.听异同。让学生听差别不大的话语,比较异同,这能大大提高学生听觉的灵敏度,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这一训练在拼音教学中运用最广泛。如听辨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边音和鼻音等。

三、在日常生活中深化听的意识。课堂上的重视和方法的多样固然重要,但日常生活才是培养学生“听”的最大课堂。老师应及时捕捉和利用好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例如如让学生给家长或同学传递口信;广播时要求学生记下播放的内容;布置作业时老师有意只讲一遍,要求学生听清记牢都可以训练学生听的习惯和能力。还有,老师可以布置一些有关听的作业。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无法展开课外阅读,我便尝试着布置“听故事”的作业。检查时,让学生讲讲故事叫什么名字,你记住了故事中的哪个词语,哪个情节。比较能干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讲讲故事的大概内容或听完故事的感想等等。通过以上这些训练,学生听的意识增强了,听的能力提高了,课堂纪律和学习习惯也有明显进步。

多途径多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篇2

一、引导幼儿多观察,让幼儿在认识周围环境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现实生活是言语发展的基本源泉,幼儿的言语往往是将自己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一切事物用词句来表达。现实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新鲜的环境、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既能充实幼儿说话的内容,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的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激发他们说话的愿望;还可以抓住一日活动中的每一环节,让幼儿自由选择观察对象,进行随机教育。例如,教师可让幼儿亲自看雨景、听雨声、踩雨水,边看边说,或者在春天来临之际,为幼儿准备小蝌蚪、花种子等,指导幼儿亲手培养、种植,并让他们仔细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变化特点等,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并启发幼儿将看到的、想到的都说出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引导幼儿多倾听,让幼儿有说的兴趣

听觉是一项教育内容,它不仅要求幼儿会听,而且必须听懂。用口语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呢?教师在刚开始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强、幽默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积累,可再选择一些朗诵文字性较强、情节丰富的故事。然而在听故事时,幼儿往往满足于故事情节,常常听完就完了,这就需要教师在复述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对一些新词、新句加以强调,并让幼儿说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让幼儿懂得如何去倾听故事,而且还能真正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地学习故事中的生动语言。

三、引导幼儿多思考,让幼儿有说的欲望

学龄前儿童好奇心强,思维正处于跃跃欲试阶段,培养他们的扩散性思维就成为语言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和别人说的可以不一样。不论是一个词汇,还是一句短句,都鼓励幼儿说得不雷同,引导幼儿多方位思考问题;还可以经常选择富有想象力、创造性、能积极诱发幼儿思维活动的问题,如“天下雨了,你没带伞,该怎么办?”“天上的白云像什么?”等等,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而扩散性思维的培养又促进幼儿更自觉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为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此外,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进行扩词、扩句、造句训练,让丰富的感性经验运用于实际中,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另一个主要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创编故事、角色游戏等,让幼儿在模仿角色的口气中组织语言,并创造出许多有趣、充满想象力的对话,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和机会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让幼儿在说话中练习说话,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要经常利用课间、饭后、做游戏、离园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幼儿谈心、交朋友。通过交谈,让幼儿信任老师,愿意和老师交流。在幼儿用语不当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告诉幼儿应该怎样表达。不光要让幼儿具有语言模仿的能力,而且还要幼儿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丰富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采取综合教育手段达到教育目标。如,我在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让幼儿用撕纸的方法、橡皮泥和各种自然物,做一套故事中的青蛙、蝌蚪、鹅、乌龟、小鱼等角色。做好后,让幼儿边演示边讲,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得到提高。

多途径多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篇3

关键词:策略;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进步与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抽象能力、发散能力、质疑能力等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思维能力等的有效培养策略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利用实践操作培养小学生的抽象化思维

相较于语文、英语等人文性学科,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特征,这就决定了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抽象化思维的必要性及迫切性。但是,鉴于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渐过渡,其更多依赖于直观化思维进行认知与思考的阶段特征,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依据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精心预设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同学之间合作交流的探究活动,这有利于学生依据具体的操作:从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感知,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再实现对所学知识进行认知、建模等抽象化知识的深刻认识,长此以往,其数学抽象化思维能力也将得到有效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时,我就要求学生都认真观察自己课桌上摆放的铅笔盒,并对铅笔盒不同侧面的长和宽进行精确的测量。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原来铅笔盒有上、下、左、右、前、后6个不同的面,而通过用尺子测量他们又惊奇地发现,在铅笔盒的6个侧面之中,上下两个面的长与宽相同,左右两个面的长与宽相同,前后两个面的长与宽相同。在这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实际测量,尝试以抽象图画的形式将铅笔盒这一具体实物表达出来。在笔者的引导与启发下,学生纷纷画出了上、下、左、右、前、后6个不同的面所构成的抽象铅笔盒。这一实践操作过程不仅使得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而且使他们的抽象认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这些很显然都为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与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这一数学知识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鼓励一题多解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甚至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创新性思维的首要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较高的教育效益,其将对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足够深远的影响。

我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就会有意识地利用“一题多解”这一方式加强对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教学效果异常良好。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这一知识点之后,我就为学生设计了如下一道练习题:已知花布每米12.5元,买1.5米花布需要花费多少钱?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尝试对上述练习题进行解答。

在老师的帮助下,全班学生共得到了2种不同的解答方式:

第一种,直接用12.5×1.5,计算得出18.75的结果就是最终的花费;

第二种,先计算购买1米花布的钱,即12.5×1=12.5;再计算12.5×0.5=6.25;最后,12.5+6.25=18.75。

如此,学生不仅对“小数乘法”这一知识点具备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又如,我在教学人教版数学第九册第六單元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二第2题:求中队旗的面积),在汇报时,学生已经讲出了“把它转化成两个相等的梯形,求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2”之后,我又鼓励学生“是不是还有其他不同的思路呢?只要你能动脑筋,一定可以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的!”……

不一会儿,学生就涌现出“把中队旗补成一个长方形,用长方形-空白的三角形”“沿着中队旗的高的中点剪开,经过旋转、平移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再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四种方法。

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的过程使得他们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有效的锻炼,真正取得了一举两得的预期良好教学效果。

三、巧用语言追问培养小学生的质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即从特定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多反思。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样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所给出的回答,而是会趁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追问“你是如何想到这个解答方式的?”“这一解答思路依据的数学知识是什么?”“你认为还存在其他有效的解答策略吗?”“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看法呢?”……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复习、巩固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点。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多途径、多策略地探讨、总结能切实推动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显著发展的有效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真正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李华.新时期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亚太教育,2016(6).

多途径多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篇4

时成功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和不竭的动力。”新课标指出:“中学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品质,要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掌握知识,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性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是当前我校课改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策略来培养。

一、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教师应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创新教育并不是脱离教材,让学生任意地去想去说的教学活动,这是对创新教育的错误认识。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与时俱进,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之中,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摆脱思维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3)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探求欲望。“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内驱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因此教师只有精心设置各种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建好自主、合作学习小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要素

(一)小组组建

1、分组的基本要求:(1)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学习成员的学习能力(考试成绩、平时学习态度、发展潜力)、行为表现、思想状态,性格特点等要保持基本平衡;(2)注意男女搭配。女生较细心,听话,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但比较粗心,往往注重结果,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再者,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中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3)还要考虑家庭条件等因素,要让家庭条件好的和家庭条件差点组合在一起,给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提供相互帮助的空间;(4)尽量不允许学生之间进行自由选择。因为学生通常喜欢选择与自己性格相似或成绩相当的同学在一起,这样会出现小组间的较大差异,不利于各小组开展学习活动。

2、分组的方法:以学习成绩为主,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个等次,在此基础上将各等次的学生平均分成七至八个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每组最多6人,最少4人;小组内成员座位最好按A1C2、B1B2、C1A2对面而坐,使对面左右都能结成学习对子。

(二)课桌摆放。按东西走向摆放桌子,前面三组,中间两组,后面三组,桌子离前后黑板的间距以不影响学生到黑板前展示为准,讲台一律放在前黑板靠北墙处,每组桌面上除放盛粉笔的盒子,当节课的学习用具外,其他一律放到桌斗内,确保学生能无障碍交流。

(三)选好小组长。各组最好选2名学生任组长,一名负责文科(语、英、政、史、地),一名负责理科(数、理、化、生),分工负责,这样既可以减轻组长负担,又有利于在小组内建立竞争机制。如何选呢?(1)小组长必须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意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大局观念;(2)小组长必须由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担任,他要成为本组的“学习领袖”;(3)小组长还要有较强的自制力,能率先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会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影响本组的合作;(4)小组长最好采取个人申请或老师推荐,并由本组成员认可的方式产生,这样小组长在本组才有号召力。(5)小组长可以实行任期制,期满后实行组内民主选举,可以连任,这样对小组长是一种鞭策,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机会。

(四)给小组成员编一个相应的代号。特别是我们当前刚刚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老师和学生对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运作还不熟练,编一个统一代号更有必要。按照前面我们分组的标准分好小组后,把各组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相当的编成同一个号(应特别注意的是,最好不要按成绩从高到低顺序编号,那样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

(五)加强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内的文化建设,形成团结向上,互助合作的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如:飞天、火箭、扬帆、雄鹰、阳光、智慧、先锋、疾风、劲草、光荣、必胜、无敌、勤奋、日进、翱翔、合力等等。

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如,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挑战自我,团结第一;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行动,才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等。

制作组徽——有绘画创作特长的小组可以尝试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

确定目标——小组讨论后,制定本学习小组节目标、天目标、周目标和月奋斗目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当然,小组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形成班级文化的过程,他们相互促进,互相支撑。小组文化氛围形成了,班级文化氛围自然就浓了。

(六)小组建设要稳中求变。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尽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但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必要的时候可视情况进行调整,但最好不要推倒重来。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组长的调整,也包括小组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等的变化。只有适时调整,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持续地开展。

(七)小组的座次可以以大周为单位进行调整。从生理健康的角度,小组内组员可以面对面互调,小组之间可以是南北、前后互调,也可以采取推磨式互调。

二、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是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有所理解、有所发现。

(2)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组成一个研讨、交流、创作的集体,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一起讨论、形成科学的概念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彼此的启发或思考的碰撞,就会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合作是创新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3)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多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质疑、解疑,发展其创新思维。

三、构建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学习方法与途径的模式。

通过“三案导学”课改实验的深入开展,我们摸索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初步模式。即一个目标,两条途径,三种方法。

(1)、一个目标: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两条途径:

1、学科课程为主,2、活动课程为辅,(3)、三种方法:

1、创新地教,2、创新地学,3、创新地考核、评价

----------两条途径实施。

1、学科教学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教学过程中,我们着重强调“五性”: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教学氛围的民主性,教学过程的自主性,教学方法的弹性以及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课堂上激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

2、课外活动渠道:

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我们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线,优化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动脉,自己动手,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管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套方法重落实。

(1)、创新地教。(2)、创新地学。①、激趣生疑。A、情景激趣生疑。B、动中激趣生疑。C、多媒体教学中生疑。②、探究质疑。③、合作释疑。④、实践创新。(3)、创新地考核、评价。

(四)、环境因素在自主、合作学习创新中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1、通过班会和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

2、初步构造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模式和雏形的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教师在实验中不断地摸索、总结、提炼,再回到实践中加以验证,在各学科初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案导学”,并仍在不断地完善,以求形成一个较稳定的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3、青年教师队伍得到锻炼,崭露头角。

我校青年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人数的94%。为让她们尽快成长,在课改实验中,我们将青年教师作为重点,送她们去学习,给她们“压担子”,“引导她们上“三案导学”过关课,教她们写论文„„一大批青年教师在课改实验中迅速成熟,有了长足进步。

五、一些思考

1、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学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实验者在长期的艰苦的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去探索,去实践,使现有的模式更加科学,完善。

2、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抓教师思想认识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思想认识”与“实践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就达不到目的。

3、由于学生好动天性,在其思维活跃的同时,往往会出现自控能力差,影响课堂纪录的现象。还需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着手,强化训练,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在整个“三案导学”课改实验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一条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操作样式已基本构建。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或独立活动,或合作活动,通过多向交流的汇集,参与的意识极浓,表现的欲望和情感的流露极强,孩子们的个性特长和潜能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我看到了一颗颗金子在闪光!要相信,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作为每一个双语人都应有坚强的信心、强大的决心、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气概,埋下身子,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勤于发现,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继续扎实

多途径多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篇5

广东省普侨区中学 袁运成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是中学生获得各种科学知识,了解社会各方面信息,取得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的极重要的手段之一,更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那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有哪些呢?笔者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三、在表达和交流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五、给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空间;六、“扩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七、泛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又一个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本身就应当作一种能力来培养,让学生通过正确的阅读途径、采用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以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能力;创造条件;提供空间;扩读途径;泛读途径。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是中学生获得各种科学知识,了解社会各方面信息,取得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的极重要的手段之一,更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因此,阅读本身就应当作一种能力来培养。让学生通过正确的阅读途径、采用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以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终极目标。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一个文学修养好的语文老师其散发的气质是动人的,让人着迷的,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散发文学的气息,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个老师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古今中外有多少佳篇妙文流传于世。教师的价值之一便是让学生感受知识中美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看到知识这一海洋的广袤无垠和缤纷色彩。当然这些内容要结合我们的语文教学、紧扣时代脉搏。如在教学曹禺的作品《日出》,我激发他们去阅读曹禺的作品兴趣。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要爱读,而且要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害》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 ( 或上网查阅 ) 。而且要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5、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加强检查工作,开展读书读报竞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竞赛的办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是很有效的手段。阅读活动自然也不例外。举办读书月活动(或竞赛)是为了引起学生对书籍的热爱,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帮助他们集中地交流各种好的读书方法和心得体会。

三、在表达和交流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本,只是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一行行文字。要想真正解读文本,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达到与作者交流、与文本对话,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运用想像进行再思考、再加工、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学生头脑中的可能只是文字、词汇所代表的一大堆抽象概念,而不会生成由具体表象所组成的生动鲜活的、跃然纸上的、呼之欲出的形象画面。这样,就不可能真正进入作者所创设的艺术境界之中,不能涵咏意象,体味意境,享受艺术氛围。久之,既无欣赏作品可言,也无理解作品之实。最终丧失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大师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的艺术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放飞思绪,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画面,透过语言看到生活。将个人置身于作品情景之中,融汇作品境界之中,从而获得真善美的感悟和假恶丑的鉴别。以致带着美的熏陶、真的感触,善的冶炼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学生对课文内容地阅读,往往不仔细,学生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他认为很难的问题,读题过后心中的印象不深刻,不能够把问题复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相应的阅读的方式方法,如何抓住问题的关键词语,如何把问题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加以理解。教师可以列举一些中考题中的典型例子,让学生体会以达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发现很多问题,只要自己认真思考后同别人进行交流问题就会迎韧而解。

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阅读场所,是改进阅读教学的最好途径。具体做法是:

1、充分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要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

2、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3、推荐优秀读物,培养学生选择书刊的能力。结合课文教学向学生推荐优质读物,动员学生订阅有关报刊,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推荐课外读物时应加强与课内阅读的联系。现在的许多少年读物,要么一味迎合学生,要么板着面孔教训学生,真正对他们有指导性的书太少了。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教师要认真阅读少儿书刊,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划出重点文章,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或组织学习。当然也可以发动同学提供信息,推荐好书报或好文章。要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向他们推荐图书。同一个主题的读书活动,不同年级的学生,推荐的书目应该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年级,由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推荐的书目也应该因人而异。

五、给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事实证明,优秀学生的语文能力大都得益于课外,许多专家学者,他们杰出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得的。因此,应该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建立在自觉、自需的基础上,教师不断给予评价、激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夯实文化底蕴。

保证学生要有充分的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学生在家的阅读时间,要保证阅读的质量及数量,养成阅读习惯。

提倡自主阅读,还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在教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阅读空间更广、阅读时间更充分、阅读内容更丰富、阅读收获更显著。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阅读范围。学生一般喜欢看小说、言情故事、科幻类的书籍,而对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的精华却感情疏远。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读现代文学作品,还对学生的古诗诵读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学习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的精华,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激励和促进学生个性最优化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激励每一位学生阅读方面的进步,为他们提供贮蓄人文素养的源头活水。

读求突破。阅读不能只停留在认读阶段,要运用联想来理解和鉴赏语文课文的和谐美、结构的严谨美、语言的简洁美、构思的创新美,是培养学生联想和鉴赏力的好教材。通过归纳来提升,将抽象、概括、表述的问题转化为学生自己更清晰的语言阐述的问题,领会其中蕴涵着的丰富的思想;要从阅读的内容中触发出创造的欲望,最终要超越教材本身。

六、“扩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国阅读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总量作了明确规定:“九年累计,应达400万字以上。”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扩大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扩读”是指扩大阅读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容、形式等,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鼓励大家有空就去图书馆看书或借书回家看。在我的极力鼓励下,大家一有空就相约去图书馆。图书馆已成了同学们节假日最好的去处,扩读成了他们重要的有趣的生活内容。

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学生能用课外知识回答或当学生口中蹦出一些精妙的词语、精彩的句段时给予及时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蕴酿了扩读的氛围。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质疑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是寻求“扩读”的有效途径。

质疑引起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把课内教学有机地延伸到课外,把课外阅读内容作为课内知识的扩充。学生在扩读中丰富了语文材料,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收集、查找资料的能力,培养了探究知识的执着精神。

七、泛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泛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人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有用、最重要的信息。而大部分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须通过阅读才能实现。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摄取各种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因而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必要。《语文课程标准》,就特别强调了这个方面。它明确规定: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语文语言知识和技能,具有阅读和写作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语文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不难看出,掌握必需的、实用的阅读途径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说要发展学生的思维,不能阻塞他们的创造,使学生充分发挥。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有意无意的阻止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泛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泛读固然重要,因为要读好一篇文章,就靠教师的引导、说教,是不够的,有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在指导朗读时,免不了要泛读。泛读能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还可节省下大量时间去看更多的书,在无限的书海里获取更多的知识。

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是我们教学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精神粮食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重视。阅读教学方法不应该是千篇 一律的,而是看课文内容,看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各方面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艺术原理》科林伍德。

多途径多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篇6

方法1月— 年12月在临床一线从事护理工作2~5年的执业注册护士128人,分批进入重症监护室、急诊监护室、门诊输液室轮转,进行为期3个月的应急综合能力培训。

培训前后临床实地考核综合能力,进行焦虑量表评估,并进行满意度调查。

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急救操作技能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危重护理记录书写得分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焦虑量值明显降低(P﹤0.01),医生、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高(P﹤0.01)。

结论采用专科轮转培训可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应急综合能力。

【关键词】 护士;应急能力;培养

低年资护士是指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而将其界定为低年资护士[1]。

应急能力是指在临床工作中,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或突发意外时,护士能够及时发现,正确判断及处理,用熟练的技能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的能力[2]。

由于疾病谱的变化,疑难、重症患者不断增加,加上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安全护理和风险防范问题显得日益重要。

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使近年来年轻护士数量激增,而其应急能力低下,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发现,不懂如何处理,且存在胆怯和焦虑心理,抢救配合忙乱无序,急救技术不熟练,严重影响急救工作质量。

为加快低年资护士职业成长,在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我院护理部于20制定并实行专科轮转制度以培训其应急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培训对象年1月—2009 年12月在临床一线从事护理工作2~5年的执业注册护士128人。

1.2培训方法

1.2.1培训科室为重症患者集中、各种抢救设备齐全、技术力量较强的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监护室、门诊输液室。

1.2.2带教老师取得省、市专科护士执业证书,有临床带教能力的高年资护士。

1.2.3时间安排每批每承训科接收4人,门诊输液室1个月,监护室2个月。

1.2.4培训内容①急救操作技能:包括静脉穿刺及置管技术,经口、鼻电动吸痰技术,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技术,呼吸机应用及心电监护技术,抢救配合等。

②临床综合能力,包括病情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

1.2.5培训方法制定培训计划、内容、目标,采用一对一带教,技术操作培训重点在技巧及准确性、速度,观察及综合分析能力培训采取病例分析、反思学习、问题讨论等方法,并尽可能多安排其参与应急抢救处理过程。

输液室重点培训静脉穿刺及置管技术。

1.2.6考评方法制定统一的标准、细则。

①综合能力考核,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

以临床患者为操作对象,由护理部、带教老师、相关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共同考评。

成绩量化,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间,直至合格。

②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护士培训前后焦虑量值(将分值换算成标准分,≥50分为焦虑,<50分为非焦虑)。

③采用问卷形式,抽取临床医生及患者各200人对护士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

培训前后各考评1次,并对培养前后的指标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及u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共培训11期,128人,其中14人重复培训后合格。

培训后护士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急操作能力、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方面与培训前比较明显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

培训后焦虑量值与培训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

培训后医生及患者满意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

见表1~3。

表1培训前后护士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比较表2培训前后护士焦虑量值比较表3培训前后医生及住院患者满意度比较

3讨论

3.1眼、脑的开发利用,提高护士病情观察及分析能力病情观察是一项系统工程[3],是以每个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为基础的,是通过训练和培养而获得的一种独有的护理专业性能力,需要充分开放自己的视、听、触、嗅等感官。

危重患者有时不能用语言表达病痛,或不能真实地反映病情,而病情变化却在瞬间。

护士及时、准确地捕捉异常的信息,可为抢救治疗赢得时机。

低年资护士处于理论与临床能力的磨合期[4],经过2年的初级培训,强化和巩固了理论知识,但在临床工作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准确识别异常表现,观察范围局限,对观察结果缺乏推理判断。

对此,带教老师按系统将疾病进行分类,制定每一类疾病的观察要点、方法,教会护士有计划、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病情,如脑外伤的患者应首先观察神志、瞳孔及对光反射,有无偏瘫、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而后观察其他方面。

其次针对不同的患者开展问题式教学,采用床边查房、病例讨论、典型病例分析、特殊患者现场示教等方法,让低年资护士多看、多想、多辨别[5]。

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职业性观察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使护士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能准确判断出问题的性质。

本组统计资料显示,培训后护士发现问题的准确性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

3.2培训提高了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最能反映一个护士的工作能力。

娴熟的技术操作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休克患者首要的治疗措施是扩容,迅速、及时地开放静脉通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门诊输液室的培训重点是静脉穿刺技术的训练。

心肺复苏术、电动吸痰术、电除颤术、呼吸机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心电监护等技术均在2个监护室训练。

由带教老师将操作步骤、要点、技巧等进行讲解和示范,使护士在头脑中形成对动作的整体印象,知道该做什么及怎样去做。

如静脉穿刺术,皮肤薄与皮肤厚患者进针的力度有所不同;穿刺入皮时阻力大,有“涩”感,患者疼痛较重,为进针的深浅问题等。

让护士认真体会,每次操作后查找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通过老师的指导及反复练习,护士应急操作能力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

3.3培训提高了护士的应急配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急诊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多,抢救机会多。

低年资护士分批进入急诊监护室和重症监护室,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掌握疾病的抢救程序,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在配合抢救时,老师给予适时指导,抢救结束后及时记录抢救过程及体会,并组织讨论,回顾细节,对照流程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对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

同时组织危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有计划地培养其科学思维方法。

通过参与抢救工作与反思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提高低年资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训后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

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也得以提高。

3.4培训提高了护士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对自己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6]。

即在面临具体任务时,是否相信自己或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该任务。

培训拓宽了护士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技术能力,使低年资护士能够沉着果断地应对各种紧急事件。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焦虑心理,形成了良好的内部自我激励机制,培训后护士心理焦虑量值明显低于培训前(P﹤0.01),同时培养了护士的爱伤观念,娴熟的技术也给患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提升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针对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存在的不足,采取专科轮转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和训练,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应急综合能力,同时专科护士作为带教老师,既有动力也有压力,无形的鞭策使带教老师必须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才能胜任教师角色,以教促学,以学致用,达到教学双赢,满足了护理事业发展和个人专业成长两方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春玉,李玉肖,李瑛.低年资护士医嘱处理情况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12(11):13-15.

[2]肖顺贞.护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56.

[3]李允美,郭兆香,张德玲.运用有意注意提高ICU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A):66.

[4]张利岩,高歌,王影,等.现代护理管理中如何提高人员素质与更新管理理念[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5):407-409.

[5]曾惠洁,赵爱兰,马丽珍,等.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84-86.

多途径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 篇7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它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答应用题主要是透过题目的义理、事理与算理把握题目的数量关系, 从而寻找解题的方法与途径。那么, 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下面,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从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至关重要。在应用题教学中要刻意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依相存关系, 这有利于掌握解题的思路, 寻求最佳的解题方法。同时还刻意训练学生把题目中的日常用语转化成数学用语, 把数量关系从应用题中抽取出来。

1. 把生活用语转化成数学语言。 由于生活用语和数学语言不一致, 学生理解题意往往遇到困难, 因此要把应用题中的生活用语转化成数学语言, 把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中。通过这样的转化, 沟通了应用题与文字之间的关系, 使旧的知识结构变成新的认识结构, 把生活用语转化了数学语言, 从而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了题意, 有利于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提升。

2. 简化应用题条件。有一些应用题在叙述上较为抽象, 学生把应用题看一遍还不知题意如何, 所以理解也就遇到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题目的叙述进行简化, 抓住主要矛盾, 把与解题有关的数量关系分化出来, 这更有利于学生较好地分析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找出应用题的题意数量关系式, 有效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加强思维训练, 提高解题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客观事物总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也是如此, 它的条作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 总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明显地或隐蔽地相互联系着。因此, 分析应用题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在寻找、捕捉、挖掘和组合的基础上说出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种种联系。更重要的是, 找出隐藏在中间的问题, 以明确解题的思路。除此之外, 还可以根据提出的问题推出需要的条件,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特定的问题, 必须具备相应的充足条件。另外多进行改变问题、改变条件、补充问题、补充条件的应用题基本训练, 使学生认识到条件变、问题变, 解题的方法也随着变。这样, 有利于提升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灵活性。

三、 充分发挥线段图的直观教学作用

线段图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手段, 学生易于接受, 解题时能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 那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便跃然纸上, 解题的方法与途径学生容易明白。所以, 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是应用题一项基本训练, 不仅启发学生思考, 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让学生运用线段图分析应用题。有些应用题, 学生解决时, 常常出现差错, 但是学会画线段图,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 小红家有42 只鸡, 鸡比鸭多15 只, 鸭有多少只?这道应用题, 很多学生见“多”字就加, 往往错误地列式计算为42+15=57 (只) 。如果让学生画线段图, 然后再列式计算, 学生马上会正确地列式计算:42-15=27 (只) 。

多途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篇8

养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地保持下去。以下我将就以上浅谈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教师要交接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

按照教育学的理论,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得以实现,而要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既能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的动向,又便于因材施教。我是通过和学生个别接触,召开班委会会议以及进行双基摸底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后,教师便可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1、巧设情景,激发兴趣

首先联系生活,唤起兴趣。从学生生活和己有的支持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系考,交流,讲支持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吧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其次是手脑并用,促进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让学生边看,边想,既动手又动脑。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是质疑问难,引发兴趣。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截获的心里需求,此时开始新知识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言而喻了。最后是巧联系,增添兴趣。编排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题,提供丰富的游戏素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利用色彩鲜艳的道具,声形并茂的多媒体,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们在玩中学,乐中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给学生充足的讨论空间

课堂上的讨论,是思维的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可以表现自我,交换思维所得,体验独立思考的乐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3、利用数学重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又的是几何图形组合,他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重,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的精炼、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和学科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教”的效果。

三、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也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重,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可让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积极主动的探索。在课堂教学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信任学会僧,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督促学会僧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简历自信,便“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四、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我总是以多种途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比如每次检测,凡是学生有进步我都要进行表扬予以肯定,特别是对于数学基础差的同学更是给予了较多的表扬,此外,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参与具体的教学活动,比如每次习题时,对某些综合性的习题都是先讲一两种解法后征集学生优秀解法,如果学生的解法种又可取之处,我当即予以肯定,同时表扬该同学的专研精神,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特别是当基础差的同学一旦有了闪光点,我总是大加赞赏,这样学生的劳动得到承认,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用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人人渴望成功,成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职的心理冲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因此,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格外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一次好成绩的取得,一句表扬和赞赏,甚至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不仅要鼓励优秀学生更上一层楼,更要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注重、爱护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即使给予表扬和鼓励,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六、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提高学生兴趣

“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华罗庚的这句话道出了在数学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教学的无奈。如果在数学教学在中适时恰当地选用现在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对教学过程进行创造性设计,可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是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添教学效果。

多途径提高卷烟市场监管水平 篇9

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张国华更新日期:2010年11月9日

【字号:大 中 小 | 颜色:浅 深 红| 打印】

烟草在线专稿随着烟草行业改革和发展的稳步推进,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卷烟税收政策的调整,当前卷烟零售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对卷烟零售市场进行持续高效的监管,不断更新执法和管理理念,研究和创新与市场接轨的管理模式,仍然是烟草专卖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影响卷烟零售市场监管的几个因素、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等方面,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寻新形势下卷烟市场监管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努力提高卷烟市场监管水平。

一、当前影响卷烟零售市场监管的几个因素

(一)零售市场的变化与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卷烟零售市场格局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一些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名烟名酒店也纷纷进入卷烟零售领域,一些相对集中经营、规模较大甚至是连锁经营的零售商店不断地出现,虽然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多,但是其销售能力和卷烟经营结构却在不断地上升,并成为整个卷烟零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型零售商户在销售方式和资金运转上与传统的零售商户相比占有很大的优势,与此同时,这些新型的零售户也给我们的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但是,由于他们具有货物仓库多、销售方式灵活多样、促销活动频繁、卷烟销售量大、货源购进面广、销售品种多等特点,给卷烟零售市场的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

(二)有效货源供给不足,制假售假活动猖獗的影响。

目前,部分地区卷烟供应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这种状况在农村卷烟市场紧俏卷烟供应上显得尤为突出,给了不法烟贩以可乘之机,大量的假冒紧俏卷烟、非渠道低档卷烟纷纷充斥市场,一些利欲熏心的卷烟零售户也加入到销售的行列中,扰乱了正常的卷烟市场秩序,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制假、贩假、售假活动已经逐渐形成了家族化、网络化、直销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大案要案高发不断,从近年来查处的违法案件数量和金额看,同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二是查处的个案多、破获的网络案少,罚没的卷烟多、追究刑事责任的少,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依然不够;三是调查取证难,相关法律规定仍不健全,涉烟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智能化、科技化、现代化,导致执法人员调查取证非常困难,增加了打击难度。这些都给零售市场的监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三)法制化建设滞后性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商品流通日渐顺畅的今天,制假贩假已经成为令制造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头痛不已的问题,涉烟违法活动屡禁不止,有些地区制假活动又出现区域化、集团性、大规模的卷烟制假售假等新情况、新问题,制售假烟活动已形成一条龙的产供销网络,反侦查、抗打击能力不断增强。由于立法的滞后和历史的局限性,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国家局《烟草专卖文明执法行为规范》明确规定:“烟草专卖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不得对非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如该场所涉嫌违法,确需检查的,应及时向有执法权限的执法机关报告,并配合其检查”。发现违法卷烟后联合检查,缺乏独立主动权,查处后处罚力度不够,不足以震慑违法经营者,“脚大鞋小步难迈”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基础工作不扎实的影响。

在市场监管方面,许可证管理、票据管理、案件办理、网络打假、日常市场检查和市场净化等是基础性工作。在许可证管理上,个别存在审批程序执行不到位,审批把关不严格的问题,普遍存在把许可证管理当成一项阶段性工作任务,按照上级安排定期发证,到期年检,不进行日常管理的问题;在票据管理上,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惩戒措施,日常申领、使用、回收管理不严,票据损毁、作废比例偏高;案件办理上,处理不及时且结案率偏低,定性正确但案由不准确,证据不充分且关联性不强,主体程序合法但细节有疏漏,适用法律条款不具体,案卷存档管理不符合国家局有关规定等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网络案件方面,对日常监管工作发现的线索挖掘的不够深,案件经营缺乏针对性和联系分析能力,对涉案违法犯罪分子惩处的力度不够大,内外联合打假机制还不够健全;在日常的市场检查工作中,缺少计划性,内容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整体工作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市场净化率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卷烟经营形势的要求。以上基础工作不扎实也造成卷烟零售市场监管不到位。

二、加强卷烟零售市场监管的思路

烟草专卖市场监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努力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专卖管理人员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更要站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高度,进一步明确和认清加强市场监管、净化市场的艰巨任务,根据卷烟零售业态的变化和违法经营卷烟的新特点、新情况,以文明执法、依法行政为主线,以实施诚信等级为重点,以提升卷烟市场监控能力为中心,着力建设和谐、文明、健康的卷烟市场环境。

1、更新专卖管理理念,创新服务管理,努力实现由专卖稽查型向服务管理型的职能转变。

一是强化政策,规范经营。继续强化专卖政策,依法打击涉烟违法犯罪活动和无证经营卷烟行为,加强零售户对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了解,使其深刻认识到非法渠道进货和售卖走私烟、假烟等行为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净化、稳定辖区卷烟销售市场。二是发动群众,创新

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利用卷烟零售商户自律协会,对客户不构成违法但有碍市场秩序的行为,如流动经营、低价倾销卷烟等,以卷烟零售商户自治管理协定的形式,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对长期违法违规客户,由卷烟零售商户自律协会建议发证机关——烟草专卖局取消其从业资格,实现专卖管理和商户自律相结合的市场管理机制。三是专销结合,惩罚并举。实行专销联动,对违法违规客户,扣减其畅销品牌卷烟的周期投放量,并降低其客户等级,以经济手段对违法违规客户予以惩罚,增加其违法成本,达到教育与处罚并举的目的。

2、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专卖队伍整体素质。

建立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专卖管理队伍,以适应卷烟发展的新形势需要。一是加强烟草专卖队伍的学习培训。建立严格的考评奖惩激励机制,提高专卖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加快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使专卖队伍在思想境界、文化修养、道德水平、责任意识、业务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发展对烟草专卖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执法形象。在执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严格执法与服务群众的关系,通过培训、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进而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要做到换位思考,加强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实现互相监督制约,促进行为规范,提高专卖队伍的社会形象。三是更新服务理念,倡导无私奉献。牢固树立法律至上、以民为本、公正效率、质量优先、平等保护、自觉接受监督、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并重等观念,切实做到打击与保护并举、程序与实体并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便民高效”、“无私奉献”的服务理念。

三、加强卷烟零售市场监管的措施

(一)加强卷烟零售市场的诚信建设。

行政执法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打击少数非法经营行为来保护合法经营行为,诚信建设则主要通过宣传教育功能引导规范经营,同时通过利用烟草部门特有的货源供应功能来制约不规范经营行为。行政执法和诚信建设是维持市场运行的“游戏规则”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法制,一个是德制。目前,我们对少数违法经营行为可以按照《烟草专卖法》来执行行政处罚,触犯刑律的可以按照《刑法》来执行司法制裁。但是对于大多数卷烟零售户,在目前市场建设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建立卷烟零售户诚信等级管理体系,来约束市场主体,整治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同时,通过对市场主体实行动态管理,在日常监管信息中记录零售户的诚信状况、奖惩资料等,逐步形成准确、系统的诚信等级数据库,使专卖专营工作有一个客观的统一的管理与服务的标准,提高卷烟零售户在市场经营中的透明度,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从而有力地促进零售户的自律。常言道:“经商信为本,诚交天下客”。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我们应以道德为支撑,以自律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发挥模范商户的作用,以各种法律法规、诚信、自律宣传活动为出发点,大力宣传诚信销售,加大卷烟零售市场的诚信建设。

(二)采取积极措施,保证货源供应充足。

卷烟是特殊商品的一种,其生产和销售受国家计划调控,由此而引发的货源紧缺一度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一些紧俏品牌卷烟断档问题尤为突出。在供求矛盾出现后,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大多数零售户和消费者利益。一是全力推进“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在货源分配上,要分析各类客户实际需求,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卖人情烟、关系烟和卖大户,定期开展对零售户、卷烟消费状况和卷烟品牌的调查研究,每季度对零售户的基础信息、历史经营数据、订单需求、进销存情况、销售异动、盈利水平、守法状况等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提高订单预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二是积极引导消费市场,及时与客户沟通,并做好替代品牌引导销售工作,大力培育行业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为货源供应赢得市场主动,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对从事卷烟违法经营活动的卷烟零售户,我们要予以重拳打击,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三)坚定不移地推行明码标价工作。

为保证卷烟零售户有合理的经营利润,近年来各地都实行了明码标价。通过对新型零售商户的调查,特别是大商场、大超市的明码标价工作仍存在执行不力,监督不到位,价格管理不到位现象。一些卷烟零售户为应对竞争,不惜以降低卷烟价格来吸引消费者,给其他的卷烟零售户带来销售压力而产生负面影响、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实行明码标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零售户利益的最大化,零售户的利润增加了,就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感,从而提高广大零售户对烟草部门的满意、忠诚和依赖度。实行明码标价可以限制经营户自主定价权,使原来利用自主作价进行恶性竞争的行为受到严格制约,规范了价格行为和经营行为,使零售户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服务质量,扩大销量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上,树立零售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可以打击无证经营户,目前无证户的货源主要是一些批发大户按批发价供给的,所以明码标价有利于我们打击无证经营行为。

(四)统筹规划,合理发放零售许可证。

目前,尽管零售市场规划布局的合理与否尚存许多不同声音,但现有零售许可证发放存在城乡失调、监管存在盲区以及违规违法经营现象屡禁不止。对于现有的零售市场来说,规划和管理是大势所趋,但在制定规划布局方案时,应把握好一个“度”,做到因地制宜。在城镇和人口较为密集的路段,应根据各片区、路段的人口分布、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卷烟消费水平确定具体零售户的数量及合理间距,并按总量依次类推,逐层分解,使零售许可证的发放和布局趋于合理。在偏远农村,应从方便卷烟零售户和满足市场的需求出发,做好农村卷烟零售户的发证工作,抓好年底许可证换证工作,努力提高许可证的“含金量”。

(五)关注新型业态的销售动态,更新专卖管理的方式和内容。

上一篇: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下一篇:素质拓展策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