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培养的途径

2024-11-17

语感培养的途径(共12篇)

语感培养的途径 篇1

在我国, 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现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他把语感定义为对于“文字”的“灵敏的感觉”, 叶圣陶先生把语感的对象由“文字”扩展到“语言文字”, 基本见解和夏先生一致。叶先生明确把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灵敏的感觉”称为“语感”, 并指出获得语感的途径。吕叔湘先生于1984年又把语感看成是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的总和。他说, 人们常说“语感”这是个总的名称, 里面包括语义, 就是对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 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 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的敏感;当然还包括语音感。[1]他谈的是语感的内容。浙江大学朱作仁先生认为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王尚文先生在其专著《语感论》中谈到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朱智贤先生在其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说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正确理解力。笔者认为, 所谓的语感, 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主体的人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的、敏锐的感受与反应, 这种感受与反应是不经过逻辑推理, 凭借人的直觉思维, 直接地、整体地对言语作品的感知和把握。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关于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到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它“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 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2]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语感被提到空前的高度:“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3]由此可以看出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 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二、在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途径

语感的培养是提高语文能力, 使之转化为真正的言语知识的实践活动。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形成强烈的语感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在借鉴别人的基础上, 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语感培养的理论, 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语感。 (一) 语文学习中, 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感悟都是通过读书来完成的。语文教学中的有感情的读书是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主体的途径, 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精读、泛读、美读、诵读、朗读都是促进语感培养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声情并茂的、有感情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 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最有效地途径。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有感情的朗读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 即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 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从而激起内心感情的共鸣, 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朗读课文的时候, 感情充沛, 抑扬顿挫, 移情动容, 激昂处还激昂, 委婉处就委婉。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之中潜心涵咏、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把握作品的语言艺术, 通过内化、吸收和存储, 形成语感。通过有感情地、反复地朗读才能领会其妙处, 理解作者的用意, 才能理解“言已尽而意无穷”。比如,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开头几句:“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作者的思想感情, 看起来十分明白浅显, 是在惋惜时间一去不复返。在领会作者的思想过程中, 要经过多次的诵读, 并在“去了”、“枯了”、“谢了”等字眼要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 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能把作品的深刻含义和丰富的情感传达出来, 使学生从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 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教育。在读的过程中, 实际也是在听, 一边读文字, 一边听文字, 言语的声音渗透着人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思想感情, 让“读者”的语感图式对言语对象的同化、顺应, 建构新的语感图式。 (二) 在语感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与言语作品相一致的语言情境, 给学生宽松的环境和自由的时间, 营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完全开放的状态下, 启迪学生的思维, 唤起学生的体验感。在语感教学中, 老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把学生当成一个积极的学习者, 力图创设教学情景, 缩短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 把学生引入一个美妙而多姿的文学艺术世界。在具体教学中, 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 通过创设生活显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扮演体会情境等与言语作品相同或相似的课堂情境, 引导学生利用视觉、听觉等器官, 对言语文字进行全方位品味, 使得语感更敏锐, 透过表层把握深层意蕴, 即是“感之于外, 受之于心”。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通过感知使外在于主体的言语对象变成主体内心的感情波澜。 (三) 语感教学中, 需要形象思维的参与, 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启发学生进行想像与联想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言语作品中的“空白点”使作品呈开放的未完成状态, 为读者运用想像与联想进行填补与充实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在语感教学中, 想像和联想是语感产生的媒介, 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如阅读孙犁的《荷花淀》可由老师朗诵全文, 学生闭上眼睛, 在老师的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展开自己的想像, 头脑里自然呈现出一幅空灵剔透的淀边织席图———蓝天、皎洁的月光、微微的风、薄薄的雾、悠悠荡着的银白的淀水、飘着淡淡的香气的密密的荷叶。月下, 小屋, 一个女人手里编织着洁白的苇子, 脚下是一片洁白的苇席。学生再通过联想, 移情体味其中情旨。 (四) 语感的培养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4]有的文章, 单从字面上是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只有从生活各方面去体会, 才能真正的、正确的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生活知识积累多了, 对文字的理解就更丰富, 而且更有情味。生活体验是语感所生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在语感教学中, 要联系生活经历, 仔细揣摩语言丰富的内蕴。例如, 阅读朱自清的《背影》, 从课文中来看作者四次流泪。文章虽然连写四次流泪, 但文字并不重复雷同, 而是同中有变, 多彩多姿。作者的“四次流泪”, 所蕴涵的情感丰富真挚却各不相同, 通过揣摩比较, 学生就能准确把握其所表达的丰富的情感意韵, 从而深入领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才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深切的感受。从“四次流泪”的简要分析中可以看出, 对《背影》语言的感知和把握是首要的, 但不同的人阅读这篇文章所表现出的语感能力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人, 因其生活经历、所受的教育、知识程度、专业特长、年龄层次、所处的地位、心理性格、气质涵养的差异, 在感知语言时, 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表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同时, 每句话所含的意义容量, 也需要凭借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味。 (五) 语感的培养最主要的途径是积累。只有通过学生广泛的、大量的阅读,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像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从而增强文化底蕴、情感态度、思想审美等语文综合能力, 形成敏锐的语感。正如俄国作家鲁克巴金所说“阅读就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 建立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建立光依赖教材里的篇目是无法达到的, 同学们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文化名人散文、优秀报刊等。课外阅读一方面加深了记忆, 另一方面帮助词语的积累, 将典范的言语作品存储于学生的记忆中, 成为学生自身运用语言时可供提取的材料。扩大阅读范围, 读不同种类的书, 吸收不同的内容, 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发展语感。

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 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科学、易行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实现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4]《叶圣陶集》

[2]吕叔湘《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

[3]王尚文《论语感》

语感培养的途径 篇2

有人读《白杨》,仅理解为是对一种高大挺拔的树木的描写,有人却由此联想到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具有坚强性格的人们;有人学《繁星》仅看到一幅海天星空图,有人却能融情于景,透过语言文字读出作者淡淡的思乡之情。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者对语言文字感受能力的不同。可见,语感能力会直接影响阅读效果。只有对语言文字有了敏锐的感受力,才能读出文字所表达的深刻意义。

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有哪些有效途径呢?通过自身教学的积累和他人经验的借鉴,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语言文字的准确把握中产生语感在语文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脱离语言文字、进行架空分析或生搬字典释义去理解词语,造成分析不到位的情况。其实,文章中的词语应区别对待,有的只要意会,有的需要简单说明,而有的能揭示特点,具有语感作用,则需仔细揣摩,透彻分析,准确把握。例如《繁星》中能显示海上繁星特点的词“半明半昧”,就需要引导学生体会当时身处大海仰望星空的情境。教学时,我在学生自身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点拨,指出这里的“半”是指星星忽明忽暗,闪烁不定。陆地上虽然也能看到星在一闪一闪的,但海的上空气流流动大,星光有时被遮住,所以一 暗一明、一明一暗闪动得分外明显。学生认识到这点,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也就有了感知。

对有些词语,不仅要从个体上去分析,还要从语句、语段上整体把握,找到作者写作的出发点。如《老水牛爷爷》中的一段外貌描写是作者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的,显得分外传神。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古铜色”,更要理解到这是一种健康的肤色,是老水牛爷爷经常参加劳动风吹日晒的结果。“声音像洪钟”不仅告诉我们他嗓门很大,更要认中体会到他的直爽与开朗。而整段的外貌描写旨在展示一位身材魁梧、健壮爽朗的北方老汉的形象。学生理解深刻了,读的时候,这一形象便会浮现于脑海之中,自然读出语感来。

二、以激发情感来引发语感对于一些具体、生动能引起感情共鸣的课文,就要充分发挥形象和情感的感染、熏陶作用,使学生得到认识上的升华,美学上的享受,情感上的满足,从而引发学生的语感。如《春蚕》结尾的教学,我这样设计:①“又添了一些银丝”为什么不说“又添了一些白发”?②这里包含什么感情?使学生理解:银丝是美的,把白发比作银丝是一种赞美,饱含着敬重。一个孩子竟能发现母亲比过去多了一些银丝,看得这么细,表现出对母亲的由衷的敬爱。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就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正是语感所包含的心理因素之一。

人的认识可以起整理、组织人的情感的作用。如教学《第一场雪》时,我将写作背景与文尾的俗语、谚语结合起来,揭示出丰收在望,人们将能过上好日子,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关切国家、人民前途的喜悦之情。学生了解了这一点,读起来特别起劲。所谓“知之深爱之切”就是这样在认识的同时产生的情感,并由此而引发出语感的。

三、从美感中挖掘语感有些课文写得特别美,怎样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由美感来增进语感呢?可以运用优美的描述性语言。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我就“贪婪地吮吸甘露”这句作了描述:细雨如丝,雨蒙蒙,树蒙蒙,杨梅树从沉睡中醒来,它正在兴旺地生长,它需要大量的水分,绵绵的春雨来了,多甜美啊,杨梅树贪婪地吮吸,像婴儿嘬母亲的奶汁一样,吸得多欢呢!这真是‘春雨绵绵润杨梅’。”描述,把美的主体放在美的环境中衬托,使学生感受到了杨梅树贪婪吮吸甘露的图景,由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物的美,情的美,并由此产生语感。

从语感中体味美感,以美感增加语感。如《火烧云》一课的教学,我抓住“变化极多”,一步步突出云的美,霞光的美,通过众多描写颜色变化的词语展示万里长空五光十色、五彩斑斓的壮丽图景,极力使学生从语感中体味到美感,以美感增语感,保持课文美的基调。同时我还运用了幻灯,在云彩的基础上依次出现马、狗和狮子的形状,进行配乐朗读。通过这些辅助。强化视听形象,加强美的感受,增进语感。

四、通过朗读增强语感朗读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进文字的鉴赏力。那些优美的诗词,抒情的文章,往往通过反复朗读,体验出文中美味,使学生充满感情。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话言文字的敏锐感觉的表现。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通过朗读,使学生产生语言直觉。如《第一场雪》中的“银条儿、雪球儿”,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跟老师反复读,仔细玩味,要求读出亮晶晶、蓬松松的感觉。然后,让学生去掉“儿”读,通过前后对比,感到前者读得轻柔,读出了美的意境。

想象活动是语感所包含的又一个心理因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朗读、感知语言文字时,能准确而迅速地在脑子里呈现有关的表象,并进行必要的联想和想象。如《再见了,亲人》分别描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送别志愿军战士的场面。朗读时,要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大娘熬红的双眼,小金花挂在腮旁的泪花,大嫂拄着的双拐,这一幕幕使之成为鲜活的形象,就有助于语感的形成与提高。

浅析英语语感及其培养的有效途径 篇3

【关键词】英语语感 思维 朗读 背诵

对于英语的学习者和教学者而言,语感总给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神秘莫测却又真实存在的印象。人们在语言的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无法深究,又说不清其中的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英语语感呢? 它是学习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直接感受,是对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进行再加工和创造的一种心理行为,是语言运用能力的核心因素。可以说,英语语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败。因此培养并获得良好的英语语感是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对英语的教学和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英语语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英语语感是进行英语语言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英语教学内容的核心。然而,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过程是漫长的,短暂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的,也很难在短期内体会这一无形力量带给自己的喜悦与成就感 。因此,在英语语感培养的过程中它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对于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英语语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培养英语思维。众所周知,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有所差异,这种差异经常体现在语言上。因此,逐渐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英语和自觉感受英语,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使学习英语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才能为语感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汉语习语中形容处事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六六大顺”意味着百事顺心。相比之下,英语国家的人们则往往视单数(数字13 除外) 为吉利。数字“3”在西方国家备受尊重,它象征着神圣、尊贵和吉祥。莎士比亚在戏剧中说:“一切好事以三为标准”。(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 由于《旧约》中说上帝在7 天时间内创造了世间的万物,因而“7”也被认为是幸运数字。此外,片语in one’s seventh heaven 意思是“在无限幸福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要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学好英语,首先应该培养英语意识。没有英语意识的英语学习只能是一种被动的机械学习,其结果只能是厌恶学习和无效学习。在平时生活中就要多与英语接触,我们可以多看英语原声电影,多听英文歌,看一些跟英语学习有关的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这样可以训练你的听说能力,还可以培养你对英语的兴趣,其实在无形中你的英语思维便会慢慢的形成。

2.加强英语语言输入。二语习得理论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英语的学习就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如果一个人想学好英语,他必须有足够的输入,然后才能谈得上输出。即如果没有大量的量的输入,就很难有量的输出。理学家朱熹说过: “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的重要性。在英语语感培养的输入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加强朗读,培养语感。(1)朗读对英语语感的培养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要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语感,最基本的训练方法就是多阅读大量的英语材料。通过大声、反复地朗读阅读材料,可以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按照语言习得的规律将阅读材料逐步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使语言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其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英语语感。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求的就是多读、多涉猎、力求读懂,最好能背熟。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除了要熟读教材上的英语材料,还要尽量多阅读课外的英语材料,如英文书籍、英文杂志报纸等,尤其是一些优秀的、经典的英语文章、会话等。当背诵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仿佛进入了英语所蕴含的思维和表达模式之中,听起来顺耳了,说起来也灵活了。这正是背诵使学生形成了英语语感。总之,朗读训练为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培养英语的语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在背诵训练中提高语感。背诵对语感的培养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对英语佳句名篇的背诵,无疑使他们对大量的英语句型,尤其是较长的或较复杂的或地道的英语句型不再陌生,继而对学生体会英语的韵味、提高语言的节奏感、增强语言的配搭、建立可靠的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背诵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学生一旦背下大量的课文佳句,逐步达到一定的积累,并在说、写中适当引用、模仿,继而达到信手拈来,从而使他们对整个英语学习有新的认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更强的信心。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背诵精彩的文章、段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实现学生语言知识的不断积累。(3)除此之外,加强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了解与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懂得语言。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也要知道如何用他们的语言去反映其社会的思想、习惯和行为。

4.重视语言学习的输出。众所周知,英语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多创设英语环境,尤其是英语听说环境,使学生时时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不断增强英语语感的能力。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积极优化英语学习环境可以鼓励学生多听英语的广播、新闻,多看英语的电视节目,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竞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办英语报纸等等,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养成大胆开口说英语的好习惯,从而增强英语语感的能力。

二、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语感是英语语言学习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一种难以名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教师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培养语感的方法。除此之外,学生也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要善于积累,善于应用,养成良好的学习语言习惯。当然,英语的语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它需要英语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大量积累和不懈的努力。通过上述几种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也提高他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当然,训练语感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在训练语感时,要注意创设必要的条件。总而言之。只有实际生活中重视语言的实践,规范语言学习的习惯,通过切身体味,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学习者才能真正培养起良好的英语语感,提高自身的英语技能,真正地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宋梅梅.语感与英语语感训练[J].洛阳大学学报,2001(1).

[3]刘润清.英美著名演说选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

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 篇4

一、创设情境, 培养语感

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创设出有效的语感情境, 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 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 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 为语感训练创设最佳的条件。如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 我先投影出示西湖绚丽的景色:满湖的荷叶与天相接, 碧绿一片, 荷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格外红艳。当学生被画面中的景色所陶醉时, 我娓娓道来:“六月的一天早上, 杨万里出了净慈寺, 在西湖边送别朋友林子方, 看到碧绿的荷叶多得与天相接, 荷花呈现出异样娇红, 感慨万千, 写下了这首诗。”此时, 生动的语感情境将学生带入诗中的意境, 引导学生去感悟文中遣词用句的精妙。

语感情境的创设, 教师不仅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 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 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情境的熏陶转为积极地营造课堂情境, 自觉地进行语感训练。

二、形象感受, 培养语感

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不仅仅是教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在理智和情感的作用下, 将视觉诉诸听觉, 将文字转变为声情并茂的语言。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形象地感受课文情境, 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必定更加深刻。教学《九色鹿》一课时, 我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故事发生的情境, 抓住文中人物的对话, 把他们鲜明的个性通过朗读展现出来:调达的声音粗一些, 让人感受到他贪婪的品质;九色鹿救调达时的语气温柔些, 让人感受到她善良的品质;九色鹿对国王说的话要充满气愤, 从而让学生从心理上对调达产生厌恶之情。教师要努力使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学生心中有了形象, 朗读时才能再现文中的情境。朗读不仅要做到眼看口读, 还要做到耳听脑想, 努力再现课文所表达的情境。这样, 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语感生成的过程。

三、比较朗读, 培养语感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时为了一个“绿”字反复推敲。他的故事告诉人们:斟酌语句、培养语感要通过推敲和朗读来体会。推敲说的是思维, 朗读则是把文字变成声音去细细体会。所谓比较朗读, 就是教师将课文中一些运用精妙的词句作适当的调整或删减, 引导学生将调整或删减后的语句与原文进行朗读比较、品味、感悟。进行比较朗读, 不需要教师过多讲解, 只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 在比较中感悟, 从而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 我将“我如果就这样死了, 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改为:“我如果就这样死了, 比鸿毛还轻。我要活下去。我要写完这部史书。”学生通过朗读比较就会发现:虽然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但它们表达的感情程度却不同。课文中的反问句和两个“一定”更能体现司马迁要完成《史记》的坚定决心和矢志不渝的精神。通过比较朗读, 学生很容易品味出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精妙,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也得到了培养。

培养语感的论文 篇5

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机地渗透德育。古人说“夫缀之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情”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观文入情,强调了读文章要体味情感。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感受。郭沫若同志曾指出“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语感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一、朗读吟诵重点句段

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的。《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

二、咀嚼品味关键词语

培养语感,有的应细细咀嚼,慢慢品味,采用比较,换字等方法,让学生明辨字词的准确性,以求“语语悟其神”。《金色的鱼钩》一课,“老班长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教学时,我让学生把“捧”和“嚼”换成别的词进行比较。学生将“捧”与“拿”“端”比较,“嚼”与“吃”比较,经过品味,辨析出“捧”更能显示老班长对碗里东西的珍惜,“嚼”才能反映草根、鱼骨在嘴里难以下咽。尽管难吃,还当宝贝似的用双手捧,深刻地反映当时条件极端艰苦。老班长断粮多天,在饥饿威胁下一直想着三个病号,自己吃鱼骨头草根,这种舍己为人的品质是多么崇高啊!学生就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佳词妙句,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理解感情所包蕴的作者的观念和认识。

三、推敲揣摩标点符号

培养语感,还要引导学生在标点符号上多思多想。郭沫若在《沸羹集》说“标点符号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标点是文字的眉目,在玩味句子的同时,切不可把标点忽略。《忆铁人》中,当铁人知道自己错批了阿姨时,睁大了眼睛“哦?……咳!”在教学时,可设疑引思:1、铁人简短的话语是什么语气?2、“哦”后面为什么用问号?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3、这时,铁人心里会想些什么?4、从这句话,你体会到铁人是怎样的人?经过思索推敲,学生认识到这个问号是说铁人突然明白自己将阿姨批评错了,活现出铁人如梦初醒,瞠目结舌的神态。省略号在这里说明铁人百感交集,矛盾复杂,欲言又止的心理。他内心在责怪自己,咋不把事情搞清楚就乱批评,从心里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咳!”这个自责的感叹。要去承认错误的念头产生后,“调头,回去!”的命令就脱口而出。在揣摩中学生懂得了作者使用标点的匠心所在,体味出铁人是个性格直爽,勇于改错的好党员,受到了强烈的思想感染。

四、引入情境,联想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培养语感要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

有些课文,可以凭借范读或录音,把学生带进情景之中。在情境中唤起学生情感与作者的共鸣。在《月光曲》教学中,听着配有“月光曲”的朗读,使学生产生联想,仿佛和穷兄妹一起在静静地听着,想象着月光、大海……在唤起的情感经验中理解感受文之情,明白了“陶醉”的意思,再通过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对穷兄妹的同情棗遇到知音的激动棗茅屋里产生的激情,了解到贝多芬是个伟大的音乐家。使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五、调动感官,多种形式

培养语感,特别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看脑想耳听嘴说手动。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的语感在理解中加强,在使用中提高。

1.绘图。《詹天佑》中“开凿隧道”一节,让学生自己阅读,画出隧道示意图。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区分了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同时凿进法,了解到詹天佑针对居庸关和八达岭的不同地理情况,在实践中创造了新的开凿隧道的方法,真是一个杰出的工程师。

2.填表。《高尔基的童年》一文中写出了阿辽沙在店主人百般阻挠下刻苦读书的事,可以制成表格,让学生边读边填,“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阿辽沙怎样读书,店主人怎样反对,阿辽沙怎样对待,说明什么问题”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性感知。

浅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途径 篇6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一点已成为教育理论界不争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也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的确,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高境界;它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主要有这些途径:

一、通过生活生成语感

生活是培养语感的摇篮,生活经验的积累与语感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生活是人类语言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而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是苍白的。在小学生的眼中,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的各种活动,更能积累语感。如带学生到农村体验生活观察家禽小动物时,只要说到鸡,学生会说出不同颜色、不同外形的鸡的特点,有好斗的公鸡、有浑身毛茸茸像个小黄球一样的小鸡、有带着一群小鸡觅食的母鸡,其特点各不相同。

二、指导朗读积累语感

朗读犹如一条潺潺流动的大动脉,使语感生生不息。要培养语感,学好语文,务必要把握好朗读的方法。在朗读过程中,实现语文知识和语言的积累,从大量的语言实践里,体会言语中所蕴涵的东西,积累语感。朗读时要感情充沛,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就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如《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是着急地发问,第二句是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是果断地命令,第四句是严厉地暗示。在朗读中,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注意强调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因此,在具体的语境中,从声音上去吟味,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用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语调去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其义就会自现,自然也就入情明理了。

三、品味文义领悟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解语言文字这一中心环节。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其语言都是经作者精雕细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师只有切实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语感的培养才有保证。特别要在作品中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词句作为语感培养点,进行比较、揣摩、欣赏,进行透彻理解,使学生对它们不仅仅是有所感觉,而是有更深的领悟。如《荷花》一文有这样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引导学生用其它词换“冒”。学生有的换成“长”,有的换成“钻”字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为用“冒”好。因为荷叶多,“挨挨挤挤”,所以荷花只能从中冒出来。事实上,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是语言推敲、体悟、内省的言语实践过程,是学生语感培养的学习活动过程和领悟过程。

四、展开想象丰富语感

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鸟的天堂》中这样写道:“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里的“热闹”并非只有听觉感受,其中还包含着视觉、运动觉、空间觉等多种感受,其形象很丰满,是一种立体形象的感受。在教学指导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一边在脑子里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一边诵读,读出“热闹”的感觉来,读出作者欣喜的感觉来,读出美的感觉来。

五、表达运用激活语感

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的品味与琢磨上,还应该在教学中以读促说,以说促写。如笔者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在对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提问:“读了这首诗歌,你有特别想说的话吗?”只见小手纷纷举起。一生说:“秋天好美啊,真想秋天快点儿到来!”另一生又说:“我爱这美好的秋天,它为我们带来一阵阵轻轻的秋风,一丝丝凉凉的秋雨……”同学们各抒已见,都能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与途径 篇7

一、教师示范, 感知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所限, 碰到一些长句子或者比较复杂的句子时, 往往不能将其读得通顺、流畅。 这时, 教师如能通过范读给学生以示范, 那么, 在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中, 学生听其音、观其形, 语感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如教学 《 鞋匠的儿子》 一课, 对于林肯在众多参议员面前说的那段话———“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 我知道, 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多数学生在朗读时总是磕磕绊绊, 读不出林肯坚定的语气以及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更别提对语言的感悟了。 这时, 我范读了课文。 当我带着对“ 父亲”感激与崇敬的心情进行朗读时, 当我抑扬顿挫的声音响起时, 学生很自然地被感动、被感染了, 尤其是那带着“ 永远”二字的语句更是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田, 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跟着我朗诵, 读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样, 在潜移默化中, 学生的语感水平就有了一定的提升。

二、品味词句, 体味语感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每个词语、 每个句子背后都隐藏着独特的含义。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是首要任务。 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注重引领学生挖掘文本语言中运用准确的词语、句子, 让学生品味欣赏, 从中体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 使学生的语感得到有效培养。

如《 爱如茉莉》 中有这样一句话:“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 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在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 并说一说: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哪些词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 有学生说:“ 这个‘ 探’字写得太有情趣了。 ”于是, 我让学生说一说“ 探”字还可以换成哪些字。 有的学生认为, “ 探”字可以换成“ 照、射”等。 之后, 我又让学生对“ 探、照、射”三个字进行比较, 说说作者为什么用“ 探”, 而不用“ 照、射”等。 经过比较, 学生认为“ 探”字更能说明阳光是悄悄地、不忍心打扰别人。 就这样, 在比较、品味、揣摩中, 学生对“ 探”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 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

三、反复吟诵, 提升语感

语感并不是天生就有的, 它需要后天不断培养方能形成。 自古以来, 我国的一些文人墨客或者文学家, 之所以能够出口成章, 与他们的语感有着密切关系。 古人的语感为什么那么好呢? 因为他们非常重视吟诵, 在吟诵中抒发情感。 因此, 为了提升学生语感, 我们不妨在反复吟诵上多下功夫。

如在教学《 我们爱你啊, 中国》 这样一首儿童诗歌时, 教师怎样才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力, 进而使学生朗读得更加有感情呢? 我采取了多种形式引领学生反复诵读的教学方法。 首先, 我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给诗歌划分小节。 其次,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朗读感悟给诗歌画出适当的节拍。 最后, 我采取同桌互读、汇报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 熟读成诵。 就这样, 学生在反复朗读中, 自然出口成章, 并且在诵读的过程中, 加深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样一来, 学生对于课文所要表达的强烈情感, 对于文本语言的理解, 都在反复诵读中得到了体验和感知, 语感也自然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试论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 篇8

一、多看多记, 培养语感

多看, 既看生活, 又看书本。现在的中学生, 学习负担太重, 接触社会与生活少, 除课本之外, 能大量阅读的人实在不多, 要记而没有记的东西也太多。这样, 他们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 语感能力就无从提高。因此, 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多看多记的阅读习惯。课外有选择地推荐各种阅读材料给学生阅读, 这是多看的训练;同时, 我还经常同学生交流阅读的经验以促进他们多记。这样做对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才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通过阅读, 他们的精神世界会更加丰富;通过阅读, 唤起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假丑恶的憎恨;通过阅读让他们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插上理想的翅膀, 获取奋斗的力量。而阅读又是语感的运用和体现, 没有阅读也就谈不上语感。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博览群书, 犹如蜜蜂采蜜。他们与书中的主人公同欢乐, 共忧思, 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他们在阅读过程中, 感受语言的奥妙, 认知了语言的情趣, 把握了语言的精髓, 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观。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 大量浏览和精读各种文体的优秀范文,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二、通过朗读训练, 感受语感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提示了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金钥匙——读。读是手段, 更是目的, 是一种最有效的语感训练方式。通过朗读, 语言材料的音质感、音量感, 对语流中意义组块的整体感应能力和层次分隔的感悟能力, 捕捉语言主旨的能力, 迅速评价的感悟能力, 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 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 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 朗读时要感情充沛, 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具体做法是:

(一) 语文课上

1.加强朗读示范。我先带表情朗读课文。学生从我的朗读去捕获信息, 去感受课文的意蕴, 以此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春》时, 我以充満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 以轻柔缓慢的语调进行朗读, 在各层次的停顿时力求音停意不停, 语断情不断, 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我的朗读所感染, 产生了强烈的朗读欲望。

2.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掌握了朗读技巧, 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增强语感, 达到朗读的目的。

首先, 要注意语音轻重。在读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时, 要重读。在读含蓄深刻, 耐人寻味的句子时, 要轻读。

其次, 要注意停顿。如在教学文言文时, 句子的停顿就代表一个语义单位。句子停顿处理不好, 必将影响到对句意的理解。

再次, 要注意语气。在对话体的文章中尤为常见, 如《雨说》、《唐雎不辱使命》都要读出语气。

最后, 要注意语速适当和语调抑扬顿挫。语速快慢取决于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通常表现欢快、愤怒、激情的语速要快, 表现忧郁、痛苦心情的语速要慢, 并于激情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如《雷电颂》。

3.采取多样形式。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 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全班齐读, 感情婉约的跟录音读, 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 而对戏剧文学, 则分角色朗读。

2.早读晚读时

充分利用一周四次早读晚读的时间来给学生读课文, 读名家名作, 读同龄人佳作等。

三、强调背诵, 积淀语感

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很多。文章精美, 语言规范, 文词雅致, 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如现代作家朱自清、老舍、巴金、叶圣陶这些文学大师的作品, 以及唐诗宋词, 让学生熟读精思, 对于重要文章要强化背诵, 这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是相当重要的。首先教给他们背诵的方法,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 并且及时地检查学生背书的情况, 填入贴在教室后的背书榜中, 督促学生背书。这样一经积累后, 他们才能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揣摩到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 体味到文脉的起伏, 文气的贯通, 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的精华, 才能便于他们学习借鉴。可见, 没有背诵之功, 我们就无法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

四、挖掘教学内容, 领悟语感

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因此, 我特别注意在教学内容的挖掘上下功夫, 使学生领悟语感。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我结合语境, 从分析语言入手。文中作者四次流泪。第一次, (我) 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 我的眼泪又来了。第四次, “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文章虽然连写四次流泪, 但文字并不重复雷同, 而是同中有变, 多姿多彩。通过结合语境来分析, 作者四次写“流泪”, 抒发的感情并不完全一致。第一次作者在徐州见到父亲, 看见凄惨的家境, 满院的狼藉,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于是一股凄凉感涌上心头, 难过地流下了眼泪。第二次是望父买橘。这是感情的高潮, 父亲穿过铁道, 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来橘子, 一个“穿”字, 一个“爬”字, 说明了父亲年岁大了, 行动不便, 充分表现了爱子的一片真情,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流下了感激的泪水。第三次是车站别离, 父亲的背影消失了。想起父亲的老态龙钟, 一种忧伤的情怀顿时喷发, 留下了辛酸的泪水。第四次是作者接到父亲的来信, 想到颓唐的父亲, 惨淡的家境, 凄凉的晚景, 一种负罪感涌上心头, 于是流下了愧疚的泪水。经这么一分析, 学生对《背影》语言的感知和把握就显而易见了。可见, 学生从不自觉地掌握语言提高到掌握语言这一语感的形成, 不是单靠他们自己形成的, 而在于老师是否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

五、抄写、仿写, 积累语感

我们不但要重视常规的写, 更要重视抄写、仿写, 因为它们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也是实现写的重要的中介环节。抄写是把精彩的段落、优秀篇章照抄下来, 目的是使学生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 培养语感, 增强鉴别力。仿写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 它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尤其对那些毫无写作兴趣的学生, 仿写就是他们写作的引路人。为此, 我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仿写。学生能在作文当中适时地引用古诗句, 会给作文增色不少。这样, 我先从别人的优秀习作中分别选出三段引用古诗句的文段给学生抄写, 然后让学生根据我所提供的诗句按特定的语境来仿写一段话。如此训练积累他们的语感。

六、丰富课外生活, 强化语感

语感的培养还有赖于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天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 听报告时有重点的记录, 每日一诗, 天天写日记, 抄写格言, 当小记者进行采访, 开展影评活动, 办文学社, 让每个学生轮流编辑语文小报等等。这些活动之所以有效, 就是因为大量的语言实践使学生丰富了知识, 增强了语感。还可以坚持课前一分钟说话训练, 这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提高了, 词汇逐渐丰富了, 语句逐步通顺了, 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气感都增强了。

此外, 我们教师也要有强烈敏锐的语感, 这是不言而喻的, 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具有示范性, 所以教师的语言, 无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 特别是课堂语言, 应力求做到准确、简练、形象, 有节奏, 有美感, 这是养成学生良好语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论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三条途径 篇9

一、在思维习惯中培养语感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 势必会产生歧义, 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 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和疏通, 也要有意识地加入与文章有连结的文化的输入。比如讲到table manners这一篇, 除了书上的已知信息外, 我还要有所取舍地讲到中外文化在礼貌礼仪上的差异, 而且采取演绎的手法让学生先发散讨论, 我后做总结的方式, 使学生对这个话题有感性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再讲这篇文章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 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 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 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 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 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 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 或是用简易的句子给出个具体的语境, 让学生在这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 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 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 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 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 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在语言实践中渗透语感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 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 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 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 汉语味很浓, 听起来别扭生硬, 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 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 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 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 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 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映出该词的拼写形式, 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 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我在语音教学时, 通过把好语音关, 从而渗透语感。如在字母和音标教学中, 引导学生找规律, 让学生注意音标发音的细微差别, 将近音字母编成绕口令, 希望通过绕口令和谐的音调、明快的节奏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自然地渗透语感。

我认为不仅阅读应有精泛之分, 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 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 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 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 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在“泛”的语言实践中, 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 逐渐改正错误, 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在单词教学中, 让学生利用已学的音标和拼读方法, 先试读, 在必要时给予纠正, 来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教词时, 将升、降调一起教给学生, 遇到双音节以上的单词时, 提醒学生注意重音, 使学生养成习惯, 以便在读语句或会话时, 语调升降比较自然流畅。

句子是能表达比较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人们在用句话表述一个意思的同时, 会自然地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于是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便产生不同的句意。所以在句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行之有效的。在句子教学中, 不是单纯强调句子语调的升降、句子重音、词语的连续等语法逻辑处理, 还要加入人的思想情感。如教学:“How do you do”, 除了要求读起来连贯, 流畅并用降调外, 还应加入自己的感受, 要表现出与他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从而深化语感。

三、在环境氛围中提高语感

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 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 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 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 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 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 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 并多加模仿运用, 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 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外语教学的目的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有目的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 我在自身教学时始终努力让学生在“用中学”, 传递给学生语言的交际的思想、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社会功能, 培养小学生用外语进行简单交际的能力, 必须从理解内容和提高学生语感入手, 会话教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在会话教学中, 设计各种情景让学生充分地说, 尽情地表现。坚持每天的值日生汇报, 还可以让该生提问其他学生, 也可以让其他学生提问该学生, 再让同学们进行评价。指出好在哪里, 坏在何处。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既提高了语言节奏的鉴赏力, 又训练了自身的语言节奏。并且, 每单元都留出表演时间, 让学生自设情景, 加入动作、表情和实物, 进行充分交谈, 以求增加会话容量, 提高学生的语感。我不失时机地组织了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语言节奏训练活动。如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周末的英语角、春游的快乐等等兴趣活动, 我甚至还搞了几期语音讲座, 向学生讲解因素的延续时间, 音节与音节之间、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间歇时间, 以及声调的高低、强弱都有表意作用。还讲了重读音节间的轻读音读得快、轻而短, 人称、物主代词、情态动词、连系动词、be动词、介词、连词一般不重读, 以及升降调的用法。让他们深知在听说方面达到一定的速度, 掌握好正确的语调在提高英语口语技能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这些活动使学生对语言节奏有了更深的理解。

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途径 篇10

我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语感,提出些许建议:

一、大量阅读,反复朗读,培养语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做”出来的语感过于生硬,“读”出来的语感才自然、地道。这里的“读”切忌“死读”,“死读”英语,那就缺乏乐趣,对小学生而言,若启蒙阶段都觉得英语难学,那对以后的英语学习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阴影。语言学家朱光潜也说过:“与其单纯地死背单词或语法规则,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推敲的文章, 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选材应尽可能轻松、有趣、生动并富有启发性。这样学生才能产生阅读欲望,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又能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在教学中, 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多读,小学英语教材涉及到很多儿歌、童谣、绕口令或是短对话,这些多富有节奏感,易上口,所以在朗读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感受其语音语调、节奏、韵律以及停顿,适时地加入表情动作或是相关小故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英语的魅力,让学生在启蒙阶段就慢慢培养出英语语感。例如就mouse一词,我就自编了一个顺口溜:“Mouse,mouse,where’s the mouse? House,house,it’s in the house.”这样学生就能在朗朗上口的韵律中,不仅学习了mouse,又复习了house。

二、创造语言环境,培养英语思维

语感是一种定向反射,如果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英语环境中,思维习惯就会受到影响。小学生对英语是陌生的,所以可塑性很强,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时期,教师应把握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并作为切入点,加强发音、拼读、朗读,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中文→英文”讲解,而应坚持“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教学原则,加强英语输入,减少对母语的依赖性。因为两种不同的语言, 不一定能做到完全匹配,母语和英语的双重使用,可能造成语意偏差和表达歧义,反而混淆了学生的理解。例如单词mother可用Mum解释,father可用Dad来解释, all right可借yes表示,see you可借助good bye。这样能避免母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促进英语良好语感的形成。

再者,在英语学习中,常会出现疑难单词或语境,很难解释,特别对小学生而言,认知和理解都不够成熟。 这时候可以构建出学生熟悉的、易理解的语境辅助讲解。例如在讲解favorite时,可先造句“I like... best.”这一结构,给学生的理解做好了铺垫,再过渡到“My favor-ite... is...”,使学生获得了对该词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语境创设的切入点很多,比如利用多媒体、投影机等现成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比如观看生动形象的教学录像、动画片、影视作品加强视觉与听觉上的英语刺激;比如编制小对话、小故事,创造生词语境等等。只有不断地用英语环境去刺激学生,才能渐渐培养起学生的英语思维,加强学生的英语语感。

三、融入生活,提高英语素养,培养英语语感

钱学森说过:“讲外语要讲得文理优美,有风趣,那就不是一项简单的技艺,而是文化素养的问题。”作为一门语言,就必要有人文性,而并非只建立于英语知识的传授和训练。英语的主体是语感,要使得学生说英语能像母语一样亲切、自然,而不是将之作为机械式的交流工具,这就需要加强学生自身的英语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与差异,就好比我们的日常生活,只有了解了、熟悉了,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比如“excuse me”,询问事情的时候解释为“请问”;打扰别人时解释成“对不起”;希望得到帮助时,变成“劳驾”;要先行离开表示“先走一步”等等。再比如,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 但是英语中是名在前,姓在后;另外,中国人在提起自己的观点时,会直接说,然而英语中,则习惯加上“I think” 或“In my opinion”以此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不难看出, 只有了解相应的背景文化,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才能够表达得当,才会有良好的语感。

说离不开交流,对于中国人而言,从小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更好地与人交流和沟通,交流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交际。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构建生活情景,加以运用。不难看出,现今中、小学教材生活气息都十分浓厚,这些都为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提供了可能。在教学中,若是老师以生活为切入点, 把英语教学中的读、听、说,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生活中的读、听、说,引起学生共鸣,实现生活与学习的融合,那必定会为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的形成推波助澜。

语感培养的途径 篇11

关键词:积累 深化 内华 语感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

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的评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

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另外,“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显而易见,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很多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所以,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

二、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熟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我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的等待,热情的唤醒,巧妙的点拨,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分析的最佳方法是思考,思考越深入,领悟越深切,久之,则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三、在训练中内化语感

语言的书面语学习大都采用学得方式。学生在语言学得中,“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练,必须有教师的训。但有的人将训练简单地等同于“讲”,于是学堂变讲堂,教师大讲特讲,一讲到底,这种违背训示规则的“讲”,一者表现为逐字逐句的“串讲”,二者表现为过分执着于逐层逐段的“讲析”。“串讲”、“讲析”往往是“见字不见词、见词不见句、见句不见段、见段不见篇”,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尸万段,忽略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与直觉体悟。对于一般人来说,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是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知有不言指学生已懂的不讲,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讲,暂时不需要理解的不讲;言有不尽则是点到为止,给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这才是讲的艺术,才是真正地将训练理解为讲。

由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自由的培养语感。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展开自身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这是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沟通。它需要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要能领会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这样学生的语感能力才会发生质的飞跃。有一位老师在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就能印证上述理论。他这样引导:作者对待政治失意、骨肉分离非常豁达,能积极乐观面对,同学们,你有过不如意的事吗?你苦闷过、彷徨过吗?你是怎样做的?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真实的想法。当场就有两名同学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了感受,一名同学由对小学老师的不理解,到通过学习这首词后变为理解,一名同学由家庭亲人的不幸而感到苦闷,通过学习后也看开了,明白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道理。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学习,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途径 篇12

一、加强朗读训练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 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读时仅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 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 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 朗读时要感情充沛, 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这样, 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自然而然就会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 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 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 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 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如, 教授朱自清的《春》一文时, 教师应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 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 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 语断情不断, 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 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 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二、品味重点词句

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 让学生既明白语意, 也领悟到语言的情味, 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如,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 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 从所记内容看, 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 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 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教师利用朗读, 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 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 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艰难。”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 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 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而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 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培养领悟能力

由于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 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 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 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如, 在教授辛弃疾的《西江月》一文时, 笔者让学生分析后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这两句话与注解的话顺序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 这是强调作用, 表示词人的惊喜之情, 因为他找到了避雨的地方, 在山野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 这时心情会是何等欣慰?这种乐趣不是身临其境的人又怎么体会得到?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推敲, 让学生独立思考, 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 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久而久之, 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 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四、训练学生思维

语感虽然带有直觉性, 但它又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统一的产物, 它既有逻辑理智的成分, 又具有理性功能的感性形态的领悟和意会, 它从感性直接了解到本质, 表面上跨越了思维过程, 而实际上则必须以良好的思维做基础, 因而, 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才可能进一步提高语感能力。

思维训练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 扩充内容。

将教材中需要深入理解及向纵深开掘的部分设计扩充训练, 使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这较直插教材深部的思考题, 更易于学生接受, 可使学生在扩充中不知不觉地由字面钻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里, 达到对教材深部问题的理解。

2. 发挥想象。

有些词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往往包含着多种意思, 还有些词在文中表达的意思远远超出了词义本身, 须让学生或沿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脉搏, 或纵观全文将思路引入深层, 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想象中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和重点词句的理解。

上一篇:国际经贸信息下一篇:应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