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感培养

2024-11-20

新课标下的语感培养(通用12篇)

新课标下的语感培养 篇1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读” 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储存,在读中表达。践行“一课三读”的教学模式能取得好的成效,现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一、“一”读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每篇课文多多少少都有生字词,有的学生读起来疙疙瘩瘩,有的出现错别字,还有的同学多字或漏字,阅读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不如意,会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积极性。因此,在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扫清生僻字词障碍,解决生字词问题,这是有效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春》一文,教师可以利用小黑板展现未加拼音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进行认读。比如“河”字,在指到这个生词时,PPT同时展现河水、小河的图片,指到“青”字时,可以展现青色、青草的图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读生词无疑是一个挑战,加上图片的引导,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认读生字词的兴趣,还增加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再比如,学习“江”“池”等生字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出示学生已经学过的“河”,引导学生将河、江、池进行对比,因为江、池、河里都有“水”,所以它们都带 “氵”。同样,“跑”“跳”“跨”都需要用到“足”,利用类比联想法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扫清字词障碍,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汉字的神奇与有趣,提高学生认读生字词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巧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认读生字、生词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给文章的每个自然段编号,为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二、“二”读语言,理解文本内容

语文的学习,最终体现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上。在阅读教学时,如果对文本中的关键字词无动于衷,就无法透过字词去剖析表象、深入其里。因此,文本解读应立足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深入其中,深钻细读。要借“词”发挥,引导学生敢疑、善疑、多疑, 沉入词语,在提出疑问的过程中,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深意,从而让学生疑而有获,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闪光的金子》一课,在学生解决生字、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组内相互质疑、解疑。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都独立思考、积极动脑,提出了“什么是水电修理工”“为什么叫特约服务箱”“特约服务箱上写的字中,第一个‘凡‘字是什么意思?可以去掉吗”“挨家挨户是什么意思”等有意义的问题。在相互间的质疑、辩解中,无疑让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更加深了一步,在感受徐虎牺牲自我时间、无私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的同时,深刻理解“金子”的内涵。读书贵能疑。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争论、一个疑问或许会使原定的教学步伐放慢, 但也绝不能为了新课进度而囫囵吞枣。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下,不要求全,只求有效,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智慧和高效的。

三、“三”读文章,发展语感能力

语感是一种语言的修养。语感的一头连着语言,另一头连接着精神主体,是语言和精神的共同体。缺乏语感素养的学生, 往往是听不明、读不懂、说不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读通、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一遍遍读文的过程中形成清晰、敏锐、深刻的语感,理解语言背后的精神内涵,把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例如,在一年级《雨点》 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可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体会“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不同,在朗读中感受“平稳静谧———悠然舒缓———开阔畅快———热闹奔放”的不同情绪变化,感受雨点如孩子般乖顺、可爱和活泼的性格。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又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发展了语感。再比如《春笋》一文中,“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教师可以让学生剥开春笋的皮,感受着一层一层的 “外衣”,体会“裹”字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将“裹”换成“穿”,再与原句比较,学生会深深体会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当,与语言文字产生共鸣。

四、结束语

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精神活动,在反复的朗读、想象、比较中产生层层递进的理解,领悟文本中文字精神的奥妙,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精辟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以读为本”的教学方式,以灵活多样的读,架起感知的桥梁,帮助学生感悟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实现语文教学的主体目标。

摘要:从读字词、读语言、读文章三个层次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读”活动贯穿课堂始终,以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理解文本内容和发展语感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感,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惠.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J].中学课程辅导,2013(26).

[2]李冬香.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J].宁夏教育,2007(03).

[3]陈泉堂.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五个关键点[J].江苏教育,2015(21).

新课标下的语感培养 篇2

思维是人以己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反映,是智能的核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指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对自然现象等其他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形成概念,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推理的能力。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几年来,笔者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为前提,从培养思维方法入

手,以优化思维品质为重点,以训练思维方式为目标,从四个途径进行了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思源于疑。思维常常是由解决问题开始的,没有发现问题就谈不上思维,因此可以通过质疑设问,创设良好的思维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思维活动。但真正让学生“想得到,想得深,想得好”。质疑设问就必须要做到:

①抓住关键,有的放矢;

②针对迷津,设置悬念;

③明确具体;

④新奇有趣;

⑤有启发性。

提起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的手段之一的启发式教学,应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积极采用发现法教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教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实际,适时渗透各种思维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第一、加强过程教学,经常使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给学生以示范、指导。

第二、充分利用化学发展史,向学生展现化学家的发明思路和方法,精心选材,应用发现法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例如,讲授“盐类的水解”一节,依据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基本过程: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数据→分析、处理和研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第三、精选习题,加强针对性练习,诱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能力的强弱是由思维品质决定的,思维品质的优劣是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应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1.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本质。思维深刻的学生能深入钻研问题,全面、细致、从难地思考问题,以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它是其他思维品质的基础和核心。所以教师首先要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计阶梯疑问或多层次练习,诱导学生的思维由表象向纵深发展。其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善于抓住本质和关键。再次,通过典型习题的练习,培养学生摆脱表象的迷惑、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 2.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指的是善于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注意事物间的各种联系,善于分析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原因和实际条件,善于从多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既注重问题的重要方面也不忽略问题的细节。所以首先应注意知识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提取,由此及彼,纵横贯通,开拓学生思维。其次,分析问题时,将知识广泛迁移,对同类知识联想融合,对不同类知识上挂下联。

3.快速准确,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能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化学规律和现象,缩短掌握概念、规律的时间,能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同时表达出来。所以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其次,控制恰当的教学节奏;还可组织快速抢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当机立断、急中生智的能力。再次,指导学生总结各类习题的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注重巧思妙解,熟练掌握差量法、守恒法、平均值法、关系式法等重要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快速敏捷的思维品质。

4.随机应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本质认识更深刻、更准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结构化,使学生深刻理解,融会贯通。解题要指导学生找准题眼,探寻突破口;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培养学生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的能力。

5.环环相扣,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而,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教学。注意暴露思维过程,教师讲授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学生听课探寻教师的思路,回答问题说出思路,阅读教材理清编者意图。解题时,要求学生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还要加强逆向思维训练,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6.标新立异,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善于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使用发现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独立探索,勇于创新。适当练习实验设计题和信息迁移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选题力求新颖,鼓励学生奇思妙解、标新立异。强化纠错与究错教学,通过以反树正,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

能否熟练应用各种思维方式,迅速解答各类试题,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强弱的依据。对中学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应利用典型试题,点拨思路,强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通过多方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激发学生多向、灵活、独特的思维。通过一题多变或多题一解,启迪学生抓住关键,总结规律,培养收敛思维能力;设计信息丰富的试题,指导学生筛选、处理众多信息,引导收敛思维。利用反向思考,训练逆向思维。

新课标下的语感训练 篇3

一、启迪想象,感受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特定意境中,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必然真切自然。怎样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意境呢?可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地,使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语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分别描写大娘、小金花、大嫂送别志愿军战士的动人场面,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词句描写,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大娘熬红的双眼,小金花挂在腮旁晶莹的泪花,大嫂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一幕幕,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从中培养语感。此外,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学的需要,经常用录音机播放美妙的配乐朗读,用CAI展示课文中的诗情画意,用投影片分层剖析课文的内在涵义,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新鲜,也能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从而启迪思维,促发语感。

二、揣摩词句,领会语感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那些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在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某些具有感染力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添”“删”“调”“换”等方法,揣摩语言文字是否运用得精当,从而取得对语言文字的感受。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如《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句,教学时故意把它改为“雪地里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问学生:“老师的这句话你能改一改吗?”学生一下子说出了课文巾的句子“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再让他们比较你喜欢哪一句?他们都说喜欢课文中这句。问他们为什么?有的说:“老师的这句话太长,读起来不好听。”有的说:“一群能说明这四种小动物是一块儿出来的,用一群好。”还有的说:“这四种小动物分别会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课文中这句话把这些小动物说成像小画家,说得好,我喜欢。”这样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三、重视朗读,积淀语感

“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语文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强化朗读训练,以多读促语感。首先,要增加朗读的机会。教师要把“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从学生朗读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备课、讲课、练习都要围绕“朗读”来展开。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起来,增加个体朗读的时间。努力保证每个学生朗读的量,使学生在朗读巾体味课文内容,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增强语感。其次,要丰富朗读的形式。多读绝不是小和尚念经式的、机械的无目的一遍又一遍地念读,而是要注意丰富朗读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变换训练方式,采用默读、诵读、引读、带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集体背诵、分角色背诵、配乐背诵、复述等多种方式,防止学生多读生厌。第三,要加强朗读的指导。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意境。

四、强化实践,发展语感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语言习得的大课堂,是培养语感的好土壤。语文教师应当以课本为基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这个学习资源。教室只是小课堂,社会才是大学校。如让学生平时观察大街上的广告牌、门柱上的槛联,摘录下来,读一读,比一比。诸如“穿奥康,走四方”、“滴滴稻花香,浓浓三峡情”、“少生优生,幸福一生”之类的广告语和“正是莺歌燕舞日,恰逢花好月圆时”等春联,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正是语感训练的好素材。同时,可让学生平时注意听广播,电视的播音(对白),尤其是多听电视散文,诗歌。利用已有的语感去捕捉大千世界中的语感因素,不断地去听取、记忆、分析、比较,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

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实践也表明:大凡爱读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学的阅读量不足。当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感,增强语感。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语感 篇4

一、加强吟咏诵读

古语说,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 思而未晓则读。”巴金先生也曾说过, “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 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 也是感受语言和训练语感的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因而, 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诵读的策略, 要通过朗读、默读、赛读、范读、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 让学生对音的正误, 调的流畅, 义的内涵, 表达的确切, 语势的磅礴, 语法的运用, 条理的连贯, 意境的优美直到弦外之音都能够有所体会。

二、指导联想想象

课文中的有些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这些词在文中表达的意思非常丰富, 须让学生沿着文章的思路, 感情的脉搏, 来进行想象和联想,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 感悟课文的意境, 获得丰富的语感。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教学中, 可激发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这样的联想, 在语感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使学生置身其中, 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 感受到钱塘大潮的雄伟、壮观, 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再如“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天门山、长江、旋涡, 还可以从“断”联想到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 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 才撞开了“天门”, 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从“回”联想到两山夹峙, 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 激起回旋, 翻滚抛掷, 变化无穷的境界, 进而联想到祖国山河壮丽, 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展开想象联想, 把接近的、相似的、甚至相反的事物与理解对象联系起来, 才能深刻领会其内涵, 体验其情味, 造成丰富的情感, 以形成语感。

三、教给类比比较

对于文中的某些语词, 单从其本身来理解, 有时很难感受到其中的妙处, 如能找出几种类似的表达, 进行一番比较, 从类比中体会词语的细微差异, 从比较中感知有关语词的妙用, 就会豁然开朗。比如, 《荷花》中有这样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妙, 如果换成“长、伸、探、钻、露、冲”等字, 为什么没有“冒”好?通过比较, 就会领悟“冒”字比其他字“模糊”, 留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它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 而且表现了白荷花精神抖擞、喜气洋洋, 给人以生命勃发、生机盎然的感觉。

四、引导联系语境

王尚文先生说过, “词的意义往往要在‘关系’中才能显示。言语的意义、情调、神韵都是关系的产物。”他这里的所说的“关系”, 指的就是语境。在阅读理解中, 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的良好习惯, 这样, 对于正确而深入地感悟、理解语句篇章是很有好处的。

五、创设语感情景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 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 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草原》一课的教学, 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 再配上音乐, 简述课文内容, 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使学生很快进入情景中, 奠定了课堂活跃的基调。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5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任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小学生由于刚刚开始学习英语,所学知识内容的有限,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的发展,不利于一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阶段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

一、小学阶段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是一种领会理解能力,是学生吸取知识,积累词汇,熟悉英语表达习惯的重要途径。英语的阅读能力是指能灵活运用语言知识,以一定的阅读速度来正确理解英语书面材料,掌握一定的信息。它是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吸收丰富的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科技、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的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且对小学阶段阅读能力提出了一二级的要求,一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看图识字;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的词语;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二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二、小学阶段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情感因素

学生朗读往往只注意词的准确,不注意整个思想感情的表达,因而读得不够自然,语音语调也不够正确。因此要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有感情地朗读,对于一些陈述性的文字,也要求使用标准的语音语调,注意速度、节奏以及意群的表达。

(二)知识、技能基础的因素 无论是朗读还是阅读,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拼读能力不过关,词汇量不足,基本语言结构不熟悉,基础语法知识不牢固,对英美国家文化缺乏一定量的了解,必然会影响阅读的进行。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应尊重这个客观实际,选取难易适中的材料,并及时查缺补漏,扩充学生的词汇量,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三)方法与策略的因素

很多学生对拼读感到困难,这就是在教学字母的阶段缺乏必要的训练。也有的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唱读现象,这往往是教者过分强调集体朗读要整齐的结果。小学生重模仿,而且对于语音比较敏感,学习起来要比成人容易得多。在朗读训练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并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方法,要坚持让学生听录音磁带,多使用标准的语音语调,要强调准确、自然地朗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猜测生词意义的能力,猜测可以通过句子和上下文,通过题目、图示、构词法等帮助理解。

三、小学阶段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依赖于阅读教学的实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发生在课堂内与课堂外两个场所。课堂英语教学是整个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础,离开了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就寸步难行;课外阅读教学是课堂英语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拓展,有了它,学生才会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才会学无止境。

(一)营造宽松的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学习英语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势必好学。教师应创建说英语的环境,培养学生用英语去思维:借助实物与形体语言,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出浓郁的英语氛围,让学生习惯地听英语说英语,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轻松投入真切感受,用英语去思考问题(thinking in English),并用英语作出反应。教师要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给予大量的语言素材,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领悟,有效习得”。因此课堂阅读教学正式开始前的“准备操”非常重要,即教师和学生的自由交谈(free talks)或学生之间的对话(free dialogues),它可以很容易地让学生以一种放松的状态进入课文的积极学习中。

(二)精心设计阅读内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英语学习入门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比较乏味枯燥的,教师应改革过去的阅读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方法,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现在的小学英语教材都开始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牛津版的教材中,每单元都安排了两篇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一般都是故事型的,而且图文并茂,充满童趣。对于故事型的阅读材料,我一般采用“五步阅读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五步阅读教学法”即初读自悟,获取大意——再读故事,质疑解疑——合书静听,再会其意——跟读正音,准备表演——小组合作,上台展示。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Dog and Mouse这一故事时,我先让学生看书默读,配合插图自己了解故事的大意,接着提出疑问,如: Who is crying? Why? 让学生带着疑问再读故事,细细品味,找出答案,同时鼓励学生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共同解决,如:单词的读法和意思,句子的理解等。接下来让学生合上书,静静地听录音,再会其意;最后让学生跟读,分组进行表演对话。有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或插图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或是根据阅读内容加上合适的题目,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兴趣。有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将阅读内容改编成对话后,进行表演。通过编对话、表演,再回去朗读那篇文章,就更有助于对材料的理解。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多种方式指导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步一步提高的。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初 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养成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必须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如:

1.在识词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记忆、对比记忆等多种方式,扩充词汇量,阅读即是学习的过程。

2.学会抓关键词,如注意事物(what),地点(where),人(who),时间(when),怎样(how),原因(why)。

3.教学生运用图片和标题等来猜测。

4.大量地范读,积极地背诵,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教师的范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鲜活的榜样。范读时教师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听范读,反复朗读,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另外对于英语的学习,读得越多,背得越好,就越能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当背到滚瓜烂熟时,文章中的短语、句子、表达方法就会很容易被学生消化和吸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

5.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如何正确的阅读:诸如升降调、连读、失爆等朗读技巧。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些集中的阅读技能的训练。

当然,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课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也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小文章。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逐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新课标下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 篇6

关键词: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51-02

新课程丛书中关于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问题时讲到:一是与生活生产及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二是合理化的理想;三是教学家直觉,其中“教学家的直觉”广义的理解应是教学工作者的直觉,由此可见,直觉和直觉思维在教学发展上所起的作用不易忽视。课堂教学中,过多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期得不到重视,形式化的思维(如直觉、联想、顿悟等)所具有的创造性,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认识不足,对数学的学习缺乏成功的信心,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教學发展的需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新时期社会对人次的需求。

一、数学直觉和数学思维思维能力

所谓直觉,就是人脑基于有限的数学资料的事实,调动一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联系做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觉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论直觉语感)。数学直觉则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机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的领悟的洞察。

所谓直觉思维能力,就是人们思考问题时,没有逻辑过程相伴随,只是由于外在的因素的相互作用,当信息突然沟通后而产生的那种瞬间的直觉判断和选择的思维方式。概括起来就是人们运用视觉和非视觉形式,经过高度的思维活动能迅速、直接、综合地做出判断的思维能力。就基本来讲,是人们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由于思维的高度活动而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比较迅速的综合判断,它是在已有的理论性知识的基础上,模糊认识与直观感性知识相融合而爆发的火花。而数学直觉思维能力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在发现问题的基本上,通过合理猜想,并经知识整合,能形成知识飞跃的思维能力。

二、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从思维方式上来看,思维可分为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

首先,直觉思维是从整体上研究对象,有利于整体把握,并能迅速接近问题的核心,能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动机,而逻辑思维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研究对象,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不足之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条件和结论相距太远,学生不能很快掌握问题的核心。

其次,直觉思维是间隔的、跳跃的,其思维方式不循规蹈矩。解决问题时,直觉思维显得常活跃,并带有试探的性质,这种试探有可能孕育着一项伟大的发明,而逻辑思维是连续的、有条不紊的,解决问题时有可能使分析问题走进死胡同,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成为创新发展的绊脚石。

再次,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有区别有联系,不可分割。但各有侧重,逻辑重于演绎而直觉重于分析,二者相辅相成。比如,人们对各种事件做出判断与猜想离不开直觉,当创造过程中的直觉成果出现后,便是逻辑的加工和整理。没有这一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无法搞清楚的思想火花。因此,我们说直觉思维是创新的基础,逻辑思维是创新的保证,我们既要进行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直觉思维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的职责是帮助,教的本质是引导,教的目的在于促进和提高。就思维的发展过程而言,一般分为启动、发展、高潮三个阶段,直觉思维也不例外,因此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就必须在思维的启动阶段帮助学生发现,在思维的发展阶段引起学生猜想:,在思维的高潮阶段促进学生整合。

1.帮助学生发现是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的基础。(走进新课程)在谈到学习方式时,强调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的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发现式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帮助作用,帮助学生发现所发现知识价值和意义,使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望而生畏的过程。教师应善于利用直观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乐学动机和主动发现问题的动力。情感体验和问题意识的有机结合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使沉默、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尽量缩短事物的时空与学生感知的距离,在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了解问题存在的背景,熟悉问题发现的过程,预测问题发展的趋势的可能。

2.引导学生猜想是培养直觉思维的关键。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无论是在注重思维方法还是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方面,都把“猜想”作为能力发展的重要的方面和手段。“猜想”作为直觉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使人在已知领域有所创新,在未知领域有所发现,有所突破。爱因斯坦认为“高层的科学理论是依靠直觉猜想出来的”。有例为证:哥白尼根据观察地球为中心的宇宙不协调,才想出“日心说”;伽利略看到吊灯随风有节奏的震动,才想出摆动的原理;维格纳在观察地图时,猜想出大陆漂游论。伟大的猜想,造就非凡的智慧。引导学生猜想不仅要启廸学生思维,指点学生迷津,安排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思维活动保持“生动”和“奔放”。有意识地培养直觉思维,鼓励猜想,启迪学生灵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地产生“飞跃”。

3.促进知识整合是培养直觉思维的保证。所谓整合,从直射结构考虑叫同化和顺应,从发展体系叫内化和升华,从当前数学教育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质”的整体看,整合也是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其是真正意义的再创造。而知识整合必须建立在问题的发现、合理猜想的基础之上。可以这样讲,没有数学知识的整合,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而知识整合的方法很多,这里只讲反思和交流。因为反思是实质的整合,交流是互动性的整合。

新课标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7

一.阅读能力应以阅读兴趣为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 增强阅读的愉悦感。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年龄小, 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 就会孜孜不倦地追求, 乃至形成爱好, 养成习惯。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 有了这个动力, 学生就会挤时间读, 有滋有味地读, 从中吸取知识, 吸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相反, 如果学生无阅读兴趣, 不认真阅读, 再好的佳作精品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 教师要在点燃学生阅读热情上下功夫。

让各种各样的人 (教师、父母、高年级学生) 经常向学生朗读。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认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要从小开始, 要依靠老师和父母的诱导。老师和父母每天为孩子大声朗读文章, 持之以恒, 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会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渐渐产生。根据学生的兴趣, 我在学生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 并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 便于学生随时阅读。例如我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家长会上要求家长把希望孩子阅读的好书放在家中孩子经常活动的地方, 比如放在电视机旁边, 放在孩子的玩具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 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故事人人都爱听, 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 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 个个精神抖擞, 双耳立竖,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 娓娓渲讲, 被激化, 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 或惊险, 或奇特, 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 期待大结局之际, 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 后面的可更精彩呢, 欲知后事, 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 如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 开展“古诗朗诵会”、“课本外的故事比赛”、“童话化装表演会”、“文艺节目会演”、“小小读书讨论会”、“课本剧比赛”、“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我的读书方法”及出墙报、展览读书笔记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给阅读方法, 总结读书成果, 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

班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班级定做一个书柜, 建立班级读书角。读书角, 经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心设计, 成为了学生们的读书乐园。读书角有完善的管理和阅读制度, 也有定期举行的各种读书活动。学生在这方小天地里既是读书小会员, 又是负责管理、组织活动的小主人。

总之, 阅读能力的养成首先是建立在热爱阅读的前提之上的, 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老师的重要职责。

二.阅读能力应以教给方法为目的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有清晰的阅读意识。阅读不仅是学生作文成功必不可少的阶梯, 更是写作者登堂入室必备的金钥匙。而我们的学生, 只注重课内的学习, 而忽略了课外知识的阅读, 这样造成了视野的狭窄, 语言的空洞, 构思的俗套, 所以我们唯有让学生有自主阅读的意识, 方能改变这种惨不忍睹的局面。而要让学生有自主阅读的意识, 我们教师就要善于引导, 平时多创设一些阅读的空间、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感觉阅读既是一种任务, 同时又是一种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 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教师改。”叶老的主张是,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学生会学, 才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就得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 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 而且会读, 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1、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 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 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 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 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 (或上网查阅) 。而且要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 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 用于写科学小论文, 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 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 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 集中精力, 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 引经据典, 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 指导学生精读, 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 调动多种感官, 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 边读、边想、边批注, 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以“精读课文”为例,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学习中, 要根据阅读的要求, 在字里行间圈点勾画, 以示重要词句;在有疑问的地方作记号, 并能找机会解答;要学会把文中的优美词句段篇进行积累, 并要勤背诵。同时学要有所思, 如果是机械地读书, 就等于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只有边读边思考, 才能学有所得。

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 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 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 要集中注意力, 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 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默读法, 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 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 作注释, 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 可以摘录下来, 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 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 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 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5、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 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 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 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三.培养阅读能力应该多读熟读

阅读是一种综合吸收。不多读、熟读而只听所谓“讲解”是全然无用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这个工具, 要掌握得好, 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因此, 多读是语文的根本。

1、多读, 首先遍数多。我国宋代教育家在谈到多读时说:“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遍数, 自然上口。古人云:‘读书千遍, 其义自见。’”

2、还要数量多,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阶段课外阅读量为:第一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阶段课外阅读不少于40万字, 第三阶段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学生阅读数量之大, 前所未有。

3、多读, 还指品种多。阅读的范围要广, 要博览群书, 像蜜蜂采蜜一样, 采百花之蜜, 集百家之说, 用人类的智慧来丰富自己。从语文角度看, 不仅要读散文、故事、童话、寓言, 而且要读诗歌、戏剧等, 不仅要读当代文学, 而且还要读唐诗、宋词、汉文章等, 不仅要读中国的作品, 而且要读世界各国的作品。

阅读不仅仅是学习和继承前人和他人的知识, 还将影响到人类社会现实和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促进学生潜能和素质的发展, 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张行涛, 周卫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新课标下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8

课外阅读是语文第二课堂的一个重要项目, 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对学生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五部以上) 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此, 教师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那么, 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积极引导

新课标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终目标。作为一个教师, 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向学生讲述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提出有选择性地看一些课外书的建议。那么, “好书”的标准是什么呢?余应源教授在其主编的《语文教育学》 (江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为教师定出了一个一般标准: (1) 思想内容好, 教育价值高; (2) 语言文字好, 堪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3) 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便于学生独立阅读; (4) 适当照顾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需要; (5) 尽可能和课内阅读教学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系。

有了这些目标和标准, 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开出一个书目, 以供他们在课外去进行有计划的阅读。特别强调的是, 看课外书要有节制, 不能影响正课学习;要鉴别思想内容, 不能“全盘吸收”。为了保证学生有课外读物看, 教师须要求学生每人至少订一种杂志, 还应规定每人订阅的品种。

二、规定任务

在高中阶段,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阅读新课标推荐的书目。在中国古典文学中, 四大古典长篇小说, 即《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西游记》必须要求学生阅读。阅读建国以来的优秀长篇小说以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主, 如《平凡的世界》等。选读外国文学名著, 可以让学生选读与高中课文有关的名著, 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等。教师平时要规定学生看各种类型的读物。思辩类的如《杂文选刊》等;散文、诗歌类的如《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散文选刊》《散文诗》等;素材、知识类的如《读者》《资料卡片杂志》等, 鉴赏类的如《名作欣赏 (中学鉴赏版) 》等;作文类的如《中学生优秀作文 (高中版) 》等;考试类的如《语文报 (高考版) 》等;青年思想修养类的如《傅雷家书》等;其他类的如《青少年书法》《世界军事》《体坛周报》等等。

三、开展活动

为了配合课外阅读, 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

1. 作辅导报告。

有一些图书是有关部门规定的青年寒暑假读物之一。为了提高阅读效果, 教师可向学生作相关的辅导报告。

2. 举办故事会。

教师可要求学生把阅读内容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 既能培养学生的组织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又能起到交流阅读内容的作用。

3. 编课外阅读小报。

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课外读书笔记本上的内容选摘下来, 编一份语文小报。最后, 教师可将这些小报全部贴出来, 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评出优秀奖, 予以奖励。这一活动既能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 又能培养他们编报的能力。

4. 展览课外阅读笔记。

教师可利用一课时, 让学生分组交换、评阅笔记, 然后开班会, 让学生发言, 表扬记得好的学生。

四、督促检查

督促检查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一环, 同样, 开展课外阅读也必须加强督促检查。目的是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与收获, 发现存在的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 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具体方法如下。

1. 检查读书笔记。每月收阅、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一次, 写出评语, 充分肯定, 择优表扬。

2. 填写课外阅读调查表。根据调查目的制定表格, 人手一份, 让学生如实填写, 以便于了解情况。

3. 召开阅读心得交流会。让课外阅读搞得好的学生发言, 谈收获体会, 相互启发。

4. 指导学生写课外阅读总结。

浅论新课标下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9

新课标教材按照新的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教材是一套崭新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实验教材。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教会学生学好语文尤为重要,学好语文的前提应是培养学生有较高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当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应是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体,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读书技能来展开,进而达到“不待老师讲”、“不需要老师教”的最佳效果。

二、培养阅读能力的意义

这是由语文学科特点和语文课堂特点决定的。

1. 学科特点:

一是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它们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二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义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有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三是情感性,人的社会交往,离不开语言的交流,阅读能提高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便于进行感情传递。

2. 语文课堂特点:

一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教师满堂讲,满堂问或形式上的“导”与“练”牵着鼻子转,仍然是学习的仆从。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体发展,在自读的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各自的能力,使学生阶梯性发展。三是可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自己读书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师的教学职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的阅读变被动的“听”和“答”为主动的“读”和“思”。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它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其训练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应该是灵活多样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其要点是:

1. 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要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训练阅读能力,首先要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的问题,不要统得过死,教的过细,求稳怕乱是无法训练到位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毫不吝啬地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敢于留给学生较为充分的自学时间。当然,强调学生课堂阅读并不是让教师撒手不管,任其自然。无论什么时候,学生的学都不能离开老师的的导,如阅读前明示读的要求,自读中把握读的动态,自读后检查读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自学过程中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的掌握及调控,以免少数学生“滥竽充数”混时间。

2. 课外阅读时,要留给学生阅读的书刊范围,让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检查验收,开拓学生的视野。

3. 要注重学法指导。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自读为主,这样,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阅读过程中如何操作的有关知识和实现操作所需要的一般程序、基本方法和有关技巧教给学生,使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的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还要训练学生在掌握关键性操作要领的基础上,讲究操作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文章选用不同的读法,培养学生对知识和书籍的渴望。学会:(1)美文美读,要在阅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2)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大体感知阅读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3)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的含意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阅读,能够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4. 作阅读笔记,积聚知识宝库。阅读要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足见写在读书中的地位,教会学生做阅读笔记是重要的。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阅读积累。如:(1)卡片式。便于归类整理、管理使用,主要记录经典的语段,收藏价值大的史实、事件。(2)摘评式。在摘抄过程中注评发表自己对人、事的看法、观点阐释理由。可通过此方法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法。(3)剪贴式。主要是针对整篇文章而言,摘抄费时间,文章确有保存价值采用此法。

5. 要制定阅读计划,善始善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若要有成效也该如此,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库存,写字时不会再为“无米之炊”而发愁。当然,阅读是过程,积累是手段,应用才是目的。阅读———积累———应用———阅读,这是一条循环链,阅读积累是吸收消化,最终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应用于实际,做到知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和提高。

6. 网络阅读。上网是开阔学生视野的最佳途径。在网上不仅可以大量阅读,还可以发帖、跟帖、回帖,及时阅读反馈,交流思想,升华感悟,学生会大大提高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题材。

7. 要善于沟通思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并及时沟通学生的思路,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思路,让学生之间产生阅读理解的“互感”,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启发,得到裨益,学到阅读分析的正确思维方法。

谈新课标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篇10

一、构建双向互动的交际模式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口语交际中, 一方的言语行为直接影响着另一方的言语行为。某一方要想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 必须密切关注对方的言行, 并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 从而拿出相应的对策。这就需要一定的应变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来说, 只有在双向互动的训练活动中才能形成。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 并在双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像日常生活中那样互为对象, 构成交际关系, 并模拟生活实际双向互动地进行训练, 才能体现出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 切实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二年级的口语交际《秋游》教学:

(出示多幅秋景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 秋天多美啊, 你们想去秋游吗? (生:想) 我们到哪儿去, 干什么呢?老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好吗? (四人小组商量, 并说说你们为什么选这个地方。一人发言时, 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听, 有不同想法或有疑问的等别人说完了再提出来)

请各组小朋友派一个代表把商量的结果跟老师同学们说说。 (汇报时, 其他同学认真听, 有意见的提出来)

通过交流协商, 最后大家确定秋游的地点?

去秋游应该准备哪些东西呢?应注意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后向老师提建议。小组汇报, 其他同学补充)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围绕“秋游“这个主题事件, 进行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多向交流。通过广泛的互动交际, 学生学会了倾听、表达与应对, 学会了尊重别人、与人合作。

二、精心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口语交际是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 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外部条件和动力源;和谐民主的氛围则是大胆进行口语交流的前提。这种言语交际活动, 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不能称之为“交际”。因此, 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中, 应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 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似的感觉, 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 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 营造氛围, 创设人际情境

“情动而辞发”, 而情感的萌动需要良好的外部氛围作为土壤。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 学生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 不必担心指责和奚落, 交际的情感易于被诱发, 交际的欲望易于被点燃。因此,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要以一个听众、朋友的身份加入学生们中间, 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装上阵, 敢于表达并乐于表达。

2. 模拟生活, 再现生活情境

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 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 提供语言的材料, 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要把生活搬进课堂里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特定的情境来模拟生活, 让学生设身处地, 境中练说。

3. 联系生活, 捕捉真实情境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活水之源。言语交际训练既要以教材为凭据, 又不能拘泥于书本, 要让它走进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展言语交际能力。因此, 教师在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效能的同时, 还应努力拓展日常生活的交际时空, 捕捉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 对学生进行随机训练。

三、着眼整体, 实现三维一体

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 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 是信息的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因此, 它不仅要求听说技巧, 还要求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 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也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 必须着眼整体, 追求一种综合效应。有人会问, 教材中的口语训练往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如此看来是否有矛盾冲突?答案是否定的。科学的做法应当是突出重点目标的同时兼顾其它素质的训练, 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 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一体化。比如专题口语交际训练“自我介绍”, 训练的重点无疑是交际时如何说, 学会把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就读学校、父母亲工作单位等说清楚、说明白。除了说的知识、技能训练外, 必然涉及到听的问题, 别人在自我介绍时, 其它学生要仔细倾听, 听的质量如何、有没有听出问题、能不能作为听众作出交流 (如即席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 等等, 听与说是水乳交融的。整个口语交际过程中, 教师还得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情感态度, 如信心、勇气、诚恳、尊重对方、谈吐文雅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思维、品质等, 相机作出恰到好处的引导。只有坚持整体原则,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拓宽训练的多种途径

1. 将口语交际自然融合在识字教学中

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此外, 让学生自己说说你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 也可以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例如, 我在教学生字时, 有意识地创设了两个口语交际情境, 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进行了口语交际:一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并讨论,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让他们在宽松、自在的小天地畅所欲言, 发表见解, 互相切磋。二是让学生“学当小老师”。在汇报识字这一环节中, 让学生在汇报所学生字后当小老师, 可以邀请小朋友读, 并给予评价, 甚至可以让同学们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问题。学生在这种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 有利于培养学生说话的准确、简练、有条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真诚待人的品质和大方得体的举止;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 将口语交际自然融合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教学面对的是广泛而深奥的言语世界, 它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21世纪的阅读主体———学生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应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人格的健全和个性的发展, 使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大大增强, 喜欢独立思考问题,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阅读教学仍然一味地要求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文本, 就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要创设对话情境, 为学生发表见解、发展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如教学《向命运挑战》, 我设计“假如霍金就在你面前, 你想对他说什么?”“假如你是霍金, 你会怎样回答别人的提问”这一对话情境, 同学们情绪高昂, 纷纷举手发言, 问题五花八门。有的问:“霍金爷爷, 疾病给你带来了哪些痛苦, 你战胜疾病的秘诀是什么?”还有的说:“霍金爷爷, 我了解了您的事迹后, 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知道该如何去面对了。”……在老师的引领下, 学生与文本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感言于心, 以心化言, 实现了自我超越, 言语便喷薄而出, 整个课堂也在心灵的对话中活力四射。

3. 将口语交际自然融合在现实生活中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仅依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 积极主动地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又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因此, 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巧搭口语交际的“舞台”, 创设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情趣的语境, 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舞台”中观察、表达, 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评优劣, 定从违”, 参与、影响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 在这些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 晨会、班会课:如周一晨会课以“昨天我休息”为题, 要求学生交流自己是如何安排时间的, 可以说家庭趣事, 可以说电视节目。说说自己的学习小技巧, 生活小绝招, 也可以谈谈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喜悦与烦恼,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2) 利用影视:教师要尽力拓宽小学生习得规范口语的环境。比如, 多听广播、收看电视、多听发音标准的录音磁带等;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大意, 描述录像中的精彩情节, 引导学生很乐意地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讲出来。 (3) 利用各种活动:口语交际能力的诸项能力因素, 每一项都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因此, 要尽可能多的为他们提供能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 以增强口语交际的实践能力。比如, 请小学生主持有关的活动, 组织他们参加朗读、演讲、讲故事活动, 充当小导游员、小记者;让学生接待客人、到商店买东西、问同学借学习用品、争辩问题……在实际活动中进行锻炼, 既能开阔学生眼界, 丰富学生知识, 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下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篇11

一、注重观察生活,学会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这些话告诉我们,写作与生活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学生只有走进生活,以生活为源泉,在生活中积累一定的材料,作文时才能水到渠成。而不会作文的学生往往又是不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因此,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告诉学生积累的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方法。生活由人、事、景、物组成,而人又是生活中的主角。那么,如何观察呢?笔者认为应充分运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观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取材料,激发写作的兴趣。

再次,让学生体验生活,获取素材。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还能把枯燥的写作变为自己生活中的一种需要,而且还乐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学生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积累很多写作素材。

二、注重教材教学,学会模仿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因此,学生写作可以从模仿开始。

一是课文标题的模仿。“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文章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拟好了标题,文章就成功了一半。语文教材中的标题有的非常好。如《山中访友》激发兴趣、发人深思;《行道树》耐人寻味;《爸爸的花儿落了》既有实指,又有象征意。标题可以事为题,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也可以物为题,如《珍珠鸟》。这样,通过对课文标题的分析、对比,归纳出拟定标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握命题的各种技巧。

二是课文词句段的模仿。教材中许多经典的篇章值得模仿,从而变成自己的内容。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百草园”段落中有“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一句式,强调的内容是“单是”后面的部分,运用这一句式的内容有侧重点,也有详略。再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三拳”的描写,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郑屠的感受来比方,形象生动的写出鲁提辖嫉恶如仇、刚强勇猛的性格。朱自清的《春》中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段落为学生写草、花、风、雨提供了借鉴。因此,对于教材中的一些好词、佳句、美文进行有益的模仿,乃至背诵,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对学生写好作文是有很大地帮助的。

三是课文的结构形式的模仿。有的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有的采用并列式的结构;有的采用递进式结构。如梁衡的《晋祠》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写优美的自然景物时,采用的是总——分结构。“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晋祠的山,巍巍的……;晋祠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晋祠的水,多、清、静、柔”这种结构,学生容易模仿。

三、运用电教手段,学会赏析

多媒体网络教学,在作文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可以记录日常活动,提供图片资料,展示范文佳作,丰富个人积蓄、欣赏影视艺术,征集作文题目,而且将文本声像化,这样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诗歌散文”栏目,把教材中的经典名篇的文本声像化,激发了学生阅读写作的极大热情。如冰心的《小桔灯》、朱自清的《背影》、莫怀戚的《散步》等等,它集画面、音乐、朗诵、文字于一体,把文章的内容具体化为一幅幅画面,让学生感受到文章就是生活的再现。因此,多看这样的栏目,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了基础。并且,还可以根据多媒体提供的画面让学生写解说词,并进行解说;也可以事先剪辑一些带有社会热点性质的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社会与法”等栏目,让学生在网络作文教学中来提高写作水平。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根据学生的特点“授之以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得以提高。

新课标下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12

对于兴趣的重要性, 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 乐知者不如好知者。 ”二十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更明确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可以说, 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科学家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

一、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目的地行走, 既不能使行路人感到愉快, 更不能激发行路人的动力, 这样的行走没有意义。 学习也如此, 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像在黑夜中摸索, 没有终点和目的地, 学习者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寻找最适合的学习途径。 中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有十几门, 每门课都有丰富的内容。 特别是历史这门课, 学生不仅要接触大量时间、人物、事件, 而且难写难背, 枯燥无味, 于是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进而失去学习信心。 对于这种情况, 教师应当从学习历史的目的上引导,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如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的理解, 让学生懂得以后如果再有此类危机爆发则应该如何避免灾难;通过了解历代农民战争的爆发原因, 让学生认知 “民以食为天”的道理, 不管统治者是谁, 只要老百姓没饭吃, 政权就必会被颠覆;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 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等。 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 使学生增强求知欲。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思维发端于问题, 又通过问题展开, 始终和一定的问题相联系。 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从介绍典型而新奇的事实入手, 引出的问题最生动, 对学生最有吸引力, 最能引起学生思维。 学生的面前一旦出现问题, 他们的认识心理和情性心理便会活跃起来。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进而开发他们的智力的教学艺术。 因此, 历史老师课前要精心设计疑问, 课上巧妙提出疑问, 激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 比如《鸦片战争》一课,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辩题:“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否可以避免?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 在辩论中, 正方学生可以列举史实, 证明我方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众多因素, 更强调了中国人民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悠久历史, 反方学生则可以从清王朝政治的腐败, 经济的“闭关”政策, 军队的废弛等社会背景进行分析, 特别指出“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 以此证明战争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又如讲到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时, 设问学生, 如果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加上问号, 让你用史实说明, 你将怎么办时, 则学生会陷入思索之中, 然后便说出一些自己的理解。 课堂气氛热烈, 同学们或是情绪激动, 据理力争;或是平心静气, 阐明因果;或是通情达理, 一分为二, 这样的质疑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 又诱发了学习兴趣。

三、教给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 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 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 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 着重掌握这部分内容, 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 哪些不是重点, 哪些内容是一定要记住的, 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 只有把握了重点, 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 此外, 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 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 编排的目的是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 不一定要记的, 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 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部分看。 有时候我们要理解教材内容, 就要借助这些小字部分。 还有一部分内容, 它们不属于阅读的范围, 但有助于知识的丰富和思维的发展, 这部分就是课本中涉及的练习题。 比如, 七年级第一课就有“请你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如何渡过”这道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不仅要运用历史知识, 而且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一般的记忆方法主要有: (1) 顺序记忆法; (2) 特征记忆法; (3) 规律记忆法; (4) 隔年记忆法; (5) 重复记忆法; (6) 回忆记忆法; (7) 谐音记忆法; (8) 形象记忆法; (9) 讨论记忆法; (10) 口诀记忆法; (11) 词头记忆法; (12) 练习记忆法; (13) 联想记忆法; (14) 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 (15) 信息压缩记忆法; (16) 对比记忆法; (17) 归类记忆法; (18) 重点记忆法; (19) 理解记忆法; (20) 推理记忆法; (21) 网络记忆法。

教给学生综合学习的方法:比如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等;历史背景:动机、条件和原因: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内因和外因、 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历史经过:时间、地点、人物、政党、团体、阶层、事件、现象、著作、制度等;历史影响:结果、性质、功绩、经验、意义等。

四、利用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学习的兴趣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和鼓舞。 ”历史课教学中, 历史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 通过举行演讲比赛、辩论会、小论文征集评比等多种活动吸引学生, 还可辅之以一些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下, 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发现与感受。 历史教材的特点就在于启发学生如何寻找历史、学习历史的方法, 增强知识性和趣味性, 每节课的“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都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 学生学习的好坏并不决定于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 而在于课堂45分钟能力的训练。 我认为这45分钟的能力训练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这方面训练, 学生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五、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强化教学模式来丰富学生的兴趣

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直观地认识历史事务与历史任务, 解决教学重难点。 比如:在讲《长征》时, 由于时代距离我们较遥远, 因此学生很难体会到当时红军的长征精神。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等片段, 让学生体会到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理解和升华。

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自主地活动起来, 形成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兴趣, 这也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营造和谐和宽容的教学环境,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激励,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获得成功的动力和信心。 人文学科本身的观点和结论就是开放的, 它可以不像自然科学结论有一定的确定性和整齐划一性, 对于学生看待问题不同的观点, 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宽容、鼓励或肯定, 使学生体验更多成功。

总之,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就愿意去学, 去探索, 去求知, 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知识, 这样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追求之中, 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对自己学习充满信心,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摘要:兴趣是学习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动力源泉, 是勤奋的内在动因, 它甚至使学习者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 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上好历史课,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 也是实现历史课程改革目标的基础。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体会, 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给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兴趣”等方面谈谈认识。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学习,兴趣激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2]教育部制订.历史新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上一篇:民族声乐教学下一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