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

2024-06-03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共12篇)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 篇1

一、音乐互动教学目标:以“互动”促“心动”

音乐教学引入互动教学, 便是期望以互动教学的理念改良以往音乐教学枯燥乏味、缺少音乐审美品格的现象, 以促进其审美育人价值的完美实现。这也是音乐互动教学所承载的价值追求, 这一价值追求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音乐互动教学追求以多样性的教学形式, 呈现轻松愉悦、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 (2) 音乐互动教学追求师生关系的和谐亲善, 为学生与音乐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 (3) 音乐互动教学的终极价值追求, 是以“互动”促“心动”。

二、音乐互动教学主体:教师、学生、音乐间的对话

一般对互动关系的探讨, 都集中于人际关系层面, 即通过一种人际交往, 实现相互影响、彼此改变。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人力资源, 理所当然是互动教学的主体。但同时我们又认为, 在音乐教学中, 音乐作为承载了丰富思想的有生命性征的物质, 理应也作为互动的主体真实地参与到互动活动中, 产生它应有的影响。

音乐教学, 并不在于通过种种形式的分解学习, 使学生获得各种观念和知识技能等,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性成果, 标志学习的结束。音乐教学重视的是人与音乐的交往, 重视对音乐的体验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所以何种形式的互动教学, 都应该是教师、学生和音乐全面参与的一种互动。即在良好的情境中,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活动等交往时, 所交流的信息、思想、情感不能脱离音乐的话题和对音乐的体验, 不仅如此, 当交流对学生的思想、对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产生了影响之后, 还要让他们去具体感受音乐, 获得更进一步的反馈信息, 是验证了当下的思想, 还是否认了或是给予了更丰富的体验, 并以此带来更多的交流。通过主体间的互动, 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对于心灵的冲击, 深刻感染于音乐, 从而产生心动, 只有当听觉的快乐变成了心灵的快乐, 器官感受到的音乐指向了内心, 互动活动才体现了其最大价值。总之, 如果互动活动中没有了音乐的参与, 就失却了其灵魂, 其价值目标追求也难以达成。

三、音乐互动教学形式:显性互动与隐性互动的亲密合作

互动教学并无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只要把握好它的基本内涵和价值追求, 教师可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参与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但要特别注意的是, 音乐一定要真实地参与到互动中, 重点在于让学生获得对音乐快乐的体验, 和对音乐本体的关注。随着年级的增高和教学内容的变化, 互动教学还可以有多种活动载体, 比如以《瑶家音乐风情》为主题展开音乐教学, 则可以选择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 甚至还可以组织相关音乐表演活动。值得注意的是, 游戏互动教学, 合作、探究互动教学等, 都是一种显性互动, 即一种动态可观形式的活泼的“动”。除此之外, 课堂上还广泛存在着一种隐性互动。隐性互动比显性互动更广泛地存在于整体教学当中, 它有时候与显性互动相伴出现, 有时也会独立出现于教学的各个时段。良好的隐性互动可以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 可以起到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激励教学主体参与的作用。教师亲切和鼓励的眼神、愉快的面部表情、热情高涨的情绪可以创设一个平等、和谐、团结的良好的互动心理环境, 给学生以信心, 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从学生饱满的情绪、求知若渴的眼神和愉悦的表情中, 教师又可以得到一种教有所成的高峰体验和鼓励, 从而更有激情地进行教学活动。

其次, 隐性互动还可以起到即时反馈教学效果的作用, 促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互动不仅是交流, 还要产生相互的影响, 教师从隐性的互动当中可以获取许多潜在真实的信息, 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 再以此作用于学生, 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得积极的效果。比如, 当教师用预设的话语激情洋溢地对音乐进行讲解时, 发现学生并没有与自己进行同样激情的眼神与表情互动, 他们很大一部分可能是眼神空洞、茫然地望着你, 表情可能不太耐烦, 这说明他们并没有与你产生感情共鸣。此时, 教师就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 让自己的语言更幽默、轻松自然, 或是简而言之, 留待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倾听音乐。

除了师生眼神、表情的互动交流外, 音乐教学还特别追求营造师生与音乐的感觉互动场。音乐流动的、无形的、直接作用于人灵魂的本质, 决定了当你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时, 对它的体验是来自感觉深处的, 没有阻隔的, 没有过多的话语穿插其中, 没有过多外在的因素影响着体悟的专注力。在这体悟过程中, 教师也应该与学生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当中, 与学生的体验在音乐中交流共融。现实教学当中, 很多教师却并不在意营造感觉互动场, 他们更多时候是以一个理智的、旁观者的角色等待学生把音乐欣赏完, 甚或还经常穿插一些提醒的语言。实际上, 教师成了学生与音乐交流的干扰因子, 他的旁观使学生觉得自己是被安排者, 无法完全投入, 即便投入了又会不时被打断。没有了良好的隐性互动, 显性互动也没有了内在的支撑, 非常勉强。音乐是人类心灵的声音, 音乐教学就是启迪学生对这种声音的感悟和体验的活动, 无论从活动的主体、活动的方式, 还是活动的终极价值追求, 她都是“为人的”和“人为的”。“人为”使音乐教学更艺术, “为人”使音乐教学更“心动”。音乐互动教学就是其中“人为”之一。

摘要:音乐互动教学, 是一个个性化的概念体系, 不但具有互动教学的一般性特点, 也有它个性特点, 表现在以“互动”促“心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音乐共同参与的教学主体;显性互动与隐性互动亲密合作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新课标,互动音乐课堂,构建

参考文献

[1]韩克庆.比特时代对人类社会的重构[J].山东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4) .

[2]于润洋, 张前, 主编.西方音乐美学史[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216.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 篇2

林海城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在《新标准》的音乐教学内容里,把感受与鉴赏放在第一个领域,将它作为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这是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聆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由于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这就决定了在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而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新标准》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虽然不同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存在客观差异,但只要重视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所有学生都可以在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受益。从而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以下是我对新课标下的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音乐教师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音乐教学模式的执行者,要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水平,必须把提高音乐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放在首位。首先,新世纪的音乐教师必须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音乐教学方式,并将这种观点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其次,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思想,敬业爱业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音乐教师素质的主要体现,但绝对不能让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影响到教学的热情和质量;第三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相当一部分从音乐师范学院毕业的音乐教师,在音准、节奏等基本音乐素质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对音准、节奏、速度、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不够敏感,不能听辨出正误。因此音乐教师只懂得弹琴、唱歌、跳舞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了解中外音乐发展史、有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第四要熟悉现代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念是要把学生学习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做学习的主人。令学生全身心投入地参与和感知音乐。教师在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要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

二、讲述的内容、知识要详略得当,不要长篇大论。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对乐曲的作者、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及曲式结构等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介绍,但这种纯知识性或理论性的介绍要尽量删繁就简,要抓住重点和特点,使用简洁的语言,绝对不能滔滔不绝。好多教师总以为应该把乐曲所涵盖的内容讲深讲透,让学生全面了解;结果,讲得多,听得少,学生无兴趣,无形中扼杀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存在另一种现象,有的教师不讲或讲得少,只让学生自己去听。

学生,毕竟音乐知识了解甚少,文学、艺术修养不深厚,对音乐的理解只能处在对音响的感知和肤浅的认识上,教师如果不进行必要的介绍和提示,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更无从谈起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那么,在简短的讲解中应给学生讲什么呢?

首要的有:

1、音乐的形式因素。

2、音乐的背景因素。如:这部作品是声乐曲还是器乐曲。是声乐曲,那么它是那种演唱形式?是器乐曲,那么它是那种类型?这些内容一般在教材中都会提到,但对于演唱、演奏者和词曲作者及作曲家的介绍,教材中有的有介绍,有的则要靠教师去查找资料了。另外,声乐曲的演唱特点和风格,以及器乐曲各种乐器知识性的介绍和演奏方法、乐队的配器等知识,就要看每位教师自身对这些技术性知识了解和掌握的多少了。背景因素,即是围绕乐曲的产生而折射出的社会历史状况。一般来讲,一部优秀的作品都会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一定的社会涟漪,它能使人们的思想得到感化、受到教育和鼓舞,能引起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社会意识的导向性思维。另外,这些作品都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我们在了解了香港、澳门及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后,再来听听唱伴随香港、澳门回归而产生的《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其次,音乐欣赏教学要从感受音乐的要素入手。在欣赏教学中切忌过多地进行曲式理论分析,教师对作品的各种体裁用简单的A、B、C提示即可,不可过于专业化。尤其是中国古典的某些音乐作品,句、段、章法并不那么规整,无法用我们在学校所学的曲式理论去生搬硬套,这是不切合实际的。音乐不像文学,它没有具体形象描写,大都为抽象的理念,因此,我们不能误导学生,音乐是在描写什么什么,音乐的可感形象就每位欣赏者而言都是不尽相同的,这也是音乐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最主要的特征。

二、要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音乐,不要强加意志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学生也这样诠释音乐作品,这是不对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音乐,而不要去禁锢学生的思维,更不能将教师的偏爱强加于学生。尤其是对一些外国著名音乐家的一些近现代作品,绝对不能苟同于一些音乐作品的介绍文字;就如同毕加索的现代绘画,有的人竭力推崇,但有的人就不喜欢。教师不能用行政命令式的语言强加于学生,诸如“这是某某大师的杰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作品,多好听呀!”等等语言威慑学生,这样的效果将会适得其反。

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欣赏音乐。正如“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见解。比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开头的引子,长笛在清透的弦乐震音背景上吹奏出恬淡而美妙的旋律,有的学生认为描绘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江南景色,而有的学生则认为是在夏天的原野上,鲜花盛开小桥流水蝴蝶飞舞,这些理解,都是无可厚非的,没有谁对谁错的。

三、音乐欣赏要因材施教,不要一概而论

音乐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有“高雅”与“粗俗”之别。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层次的教育,音乐教育也是这样。就拿我们泉州市来讲,中心市区与其他县市不一样,中心市区各校不一样,音乐班和普通班不一样。要根据学生具有的音乐素质分层次进行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过一次问卷调查,提了一个问题:你是喜欢古典音乐还是喜欢现代流行音乐?大部分同学回答是喜欢流行音乐;问现代流行音乐包括哪些内容时,有的回答未置可否,有的则认为就是流行歌曲。可见现代流行歌曲对音乐教育的冲击和在青少年心目中的位置有多么大。同时,也能反映出现代中学生认识和欣赏音乐的水平。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音乐教育。对整体素质较高的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了解乐曲的体裁、题材、风格特点、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各个时期音乐的特征,以及音乐艺术与其它艺术之间的联系。这对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修养大有裨益。但对于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教育而言,则只能是一般知识性的讲解,教科书上所介绍的内容能掌握就足够了。对于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层次的教育,对于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四、多媒体的运用

音乐欣赏必须依赖人的想象和联想,学生对单一地听老师演唱或放录音早就感到枯燥、单调,这样的教学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人的想象和联想是靠语言和情景来激发的,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使音乐情景再现,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通过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来实现。音乐教学将图文声像等合为一体,可以使虚幻的音乐变形象、使复杂的知识变简单、使零乱的头绪条理化、同时给音乐教学添了无穷的魅力。例如在欣赏《九寨沟音画》选曲《瀑布与溪流》时,很多学生没有过去这些地方,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片播放九寨沟的一些美丽风景,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乐曲的音乐形象,容易对音乐形象产生共鸣,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象身临其境一般;在粤剧、京剧时,最好能播放现场录象。学生可以通过录象带,把演奏(演唱)者的服装道具的风格特点、动作表情、所用的乐器等看得清楚明白。多媒体的使用不但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还为学生创造了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感受、想象等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这样,既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又使学生的素质在愉快、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中得以提高。

五、借鉴国外音乐教学手段

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许多优秀的音乐教育体系传入我国,我国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国外多种类型音乐教育体系进行了研究。我认为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最适合运用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达尔克罗兹通过对音乐与身体关系的思考,认为在音乐中最有力的因素就是节奏,节奏是存在于身体的肌肉中,完全依赖于身体肌肉的运动;音乐起源于人类情绪的转化和表现,是人类情感的反应,音乐最初的形式就是把这些情感转换成为具有音乐性的动作,这些运动就是人类肢体的动作。达尔克罗兹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以节奏为切入口,通过体态律动来唤醒学生的音乐本能。对音乐素养较差的农村中学生,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可紧紧围绕着体态律动去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律动中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这样既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还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最终完成音乐——身体——情感——思维的过程,①达到《新标准》的教育要求。如在欣赏慢速的乐曲(歌曲)时可让学生做些幅度大的、慢的动作;在欣赏中速和快速的音乐时则可让学生做一些细微、轻巧、幅度小的动作;在欣赏一些节拍较明确的乐曲,可针对拍子的强弱关系来编动作。如在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时(2/4拍),在强拍上可以用拍手来表示,弱拍可用拍腿或捻指来表示等等。

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创新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教学;参与式

一、进行参与式教学

新课改中一再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这就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从最初由教师教,同时将有关的音乐基本文化知识内容融入音乐活动之中,要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主角变老师为学生,而教师是引导者和策划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作为“主人”的学生自然会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基础的乐理知识时,我会拿来几个敲打的时候会发出不同音调的不同容量的玻璃杯,以四人为一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发一套装着水的杯子,让他们自行研究,击打出美妙的乐音,经过讨论实践之后,我会让每组展示一下自己组的作品,让大家给予点评。同学们见到会发音的杯子都很兴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同学们讨论得也很热烈,最终有几组确实做出了可圈可点的音乐片段,值得赞扬。这种“一起参与,共同进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既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印象,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得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东西。

二、进行兴趣式教学

兴趣产生时,大脑皮层会处于兴奋状态,使学习这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观主义色彩”,变“苦学”为“乐学”。通过多种方式,将课堂教学转化为以学生兴趣为主要出发点,以“寓教于乐”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对于交响乐的音乐欣赏中,为了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更大的兴趣,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感,我会带领学生进行神奇的“合奏游戏”。所谓合奏,其实很简单。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同学们只需要反复依次做“拇指和食指摩擦、打响指、拍手、跺脚”这四个动作。第一组同学做第一个动作,其他同学不动,第一组同学做第二个动作时,第二组同学进行第一组动作,以此类推,在四组一起动起来时会产生很美妙的“交响乐”。同学们在进行游戏过程中逐渐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之处,本来很简单的几个动作,却在全班不同的变奏之下产生了不同的壮丽辉煌的乐曲,这时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大增,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三、进行开放式教学

情感的表达与感受、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要求我们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情感是没有办法通过讲解就可以感受到的,因此,教师在做出适当的引导和组织之后,应当尽量避免在音乐审美方面给学生过多的束缚和教师自身的个人观点,使得学生受其影响,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审美能力,应当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让音乐感动学生,让学生聆听音乐,并自由地传达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进行开放式教学。例如,我会让所有同学转过身去,然后让班级里会不同乐器的学生给大家演奏自己所擅长的曲目,然后让学生在辨别出不同的乐器之后,分别感受自己在音乐中所体会到的情感,并进行全班讨论, 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触角进行深度感受,在这种差异化的感受碰撞中体会音乐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其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进行情境式教学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我会尽量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进行情境式教学。例如,教学八年级下册《音乐家的肖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于贝多芬形成更深刻的印象,我会给学生讲述贝多芬是如何感动于那个盲眼女孩对于音乐的无尽的挚爱之情,从而在潺潺月光之下创作出这《月光曲》的,另外,在带着学生领略贝多芬另一风格迥异的作品《命运交响曲》时,我会借此讲述他耳聋之后继续创作的励志事迹,以及他那句“扼住命运的喉咙”的铿锵之言。在音乐的渲染之下,学生对于其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对于音乐的永不枯竭的追求和热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对其印象也更加深刻。

初中音乐的创新教学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要不断克服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方面的困难,做到教学模式随着时代进步和教学目标的不断更新,并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积极践行创新教学,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对于课堂进行不断探索、创新和尝试,并在探索和创新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得初中音乐的教学课堂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变得更加成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符合要求的创新型、综合性人才,为初中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对新课标下音乐教学的思考 篇4

一、教学视角的变化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1. 从课内到课外

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七年级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的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词汇表达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 从本学科到跨学科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教学重心的转变

1. 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 强调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像、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作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

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更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3. 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如:在排练合唱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物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新课标的评价是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浅谈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理念 篇5

文山州实验小学

林光丽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师生之间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学生主体地位能否充分得到体现,寓教于乐,如何体现音乐教学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是当前形势下,新课标改革发展中教育工作者不断渐进与摸索的漫漫长路。【关键词】音乐教学、师生角色、学生主体、教法

【内容】音乐,自然的发声与乐器的结合,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对实现生活情感的表达,是人类精神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的今天,更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大部份的学生喜欢音乐,却又不到半数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有些枯燥与乏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接受教学呢?

一、课堂中的角色定位与关系转换

师生之间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气氛的营造者。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视为根本,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不仅只是传授个人所知所闻那么回事,同样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喜欢音乐这门课程,从而主动或渐进地克制不良习惯;任何学科的教材纲要都是国家教委精心筛选、统一规划凝聚而成,音乐课程也不例外,教材的作用专注于一个国家主流文化和教学计划的一个大体前景。至于是否就已有教材照本先科教,综合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和个人经验来讲,教师应该坚持在不违背教育原则的前提下,围绕主流文化这一主体,集教材纲要与教师个人智慧于一体,充分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寓教于乐,教师在教学中乐于走下讲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允许学生畅谈各自对该门课程乃至于具体某一章节的理解和看法,从中查找理解的盲区,对于常识性的问题有意识地渗透和灌输,矫正和引导学生对常识的理解,鼓励其增进和提高个人兴致,在音乐词曲唱法和乐器普度方面,教师不应刻板地信服于原声唱法,允许学生掺入自己的理解,聆听每一段独有的发声,未必都比原唱的差,未必就不是人类需要的乐章。当然,诸如国歌以及一些革命歌曲等等国粹宝典是不允许篡改和歪曲的,这就需要进行直接、正面地渗透和教导,至于其他曲艺类歌曲和现代孩童热衷的流行时尚,我们应该认真地聆听孩子们发声的整个段落,即使跑掉也未必就都是不能容忍的结局,或许一段优美的旋律因此而铸就也说不准,这样的教育意义不在于误导和唆使学生篡改版权,旨在尊重版权、尊重原唱的同时,善于发现和挖掘属于学生们原生的美,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只有让学生充分体现自我学习主体的乐趣,才有效于发挥音乐教学的乐趣,从而谈及教学的劣与优;这样既不违背原则,又能充分带动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才会使得音乐教育迈向教育的成功之路。

在课堂教学里,教师在对待或处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上,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也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小学生群体来说,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或者是他(她)的教学方式,从而喜欢这一门课程,而并非是那些被大人所陈列出来却背得只字不漏的理想追求,未成年学生的理想是什么?回想我们的童年,对比现实孩提的童年,不外乎就是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从个人的物质满足上去攀比别人的不足,获得自己的满足,在自己驾驭的童话世界里玩得忘乎所以,那就是快乐,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也是符合常态的;上升到教育,不过就是未成年学生们展示自我聪明才智和博取大人欢心的一大法宝,有多少孩子因为个人的爱好而曾经左右大人的想法改变,却不曾看到家长们望子成龙而附加各种条件:吃、穿、玩、哄等引导孩子练就一身本领而为了适应社会放弃努力。家长的寄予厚望,孩子的天真无邪,小学教师扮演的不仅只是教授教科书那些段落和字节那般轻忽,发现学生的长处,挖掘学生即有的潜力,树立一尊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潮,那也是身为小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小学音乐教师,不只局限于科目里所倡导的那几首曲目和罗列的那点常识性的东西,教授学生咿呀学唱倡导的歌曲,只是完成了教会学生怎么聆听已有的旋律,借助已有的旋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谱写新时代柔美的旋律,还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让擅歌者创造属于时代的乐章,升入中学乃至大学成为专门的人才,铸就人类的精神食粮,让擅长文理以及拥有科学创造力等方面的学生们,一样通过音乐教学受到的熏陶,在音乐的旋律和活泼的海洋里发挥各自的闪光点,为步入高年级发挥各自特长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多一些倾听,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赏识教育,正确矫正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感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师善于弱化指导者的身份,真正融入到学生当中去,以民主的态度,用自己的热情激励学生,让学生自由地驰骋于音乐课堂中。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无意注意和活泼好动、自制力弱等特征,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课前针对每一课时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交谈,了解他们日常的生活情况。音乐源于生活,就应服务于生活,因此音乐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学生生活和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与老师一道创设一个贴近他们生活的学习环境,诸如课堂教室的布置等等。让他们进入教室就有熟悉感,消除面对教室即将带来的学习压力,把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联想、去接受音乐、理解音乐并指导他们从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增强音乐学习的实践意识,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

要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就应把自己看成是课堂教学的总导演,学生才是音乐课上的台前主角。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动脉,营造课堂学习氛围,甘当课堂教学的观察员,疑难问题的解惑者,而不是一个好与坏,对与错的评判人,这样学生就能从自己兴趣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把学习音乐看成是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比如从上课场地上作改变。讲台是教师传授课教学纲要,凝聚学生注意力,抄写文字等等的供位。教师的至高无上地位应该体现于学生的乐于亲近和积极好学的角色互换中,不是站在讲台上威严审视的模样,勤于穿插在学生座位的排行当中,融汇到学生群体当中去;既可亲近学生,又可震慑学生,让好学的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也使得后进生们慢慢地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讲授知识与课堂讨论并行,听候学生的意见,表达老师的理解,既是学生们的老师又是学生们的朋友。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上课形式的改变,其实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自由的想像环境,这才是变化的实质。在传授知识时,还可故意安排错误的讲解,在课前告诉学生“老师在讲解音乐知识和范唱时都故意安排了一些错误,谁发现错误多,老师就奖励谁”,通过这样的教学打破了学生对教师的盲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攻略”。长此以往,学生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从而使音乐课教学焕发无限生机。

三、音乐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儿童心理活动发展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强烈的求知欲。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神秘和富有吸引力的,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探索去认知这个世界。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好奇是儿童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实际一衣带水,互不脱节,与生活密切联系,音乐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音乐教学内容要真实的表现生活情境,更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因此课堂上应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应当贴近现实、贴近时代,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自我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参与音乐、认识音乐、喜爱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体会音乐丰富的内涵,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体验的空间。

根据即有教材的曲目与现有电视或新闻媒体传唱的曲目有所不相切合的现实,教条式的音乐教育往往会使得学生面对教材上的歌曲越发枯燥无味。鉴于电视上、新闻媒体上曝光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流行曲目的耳濡目染,容易使得学生流于形式的驱使,盲从于所见和所闻,忽视对教材曲目的寻味和意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歌曲的选择上注意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认同学生们当下的价值体系,过路不忘铺路人,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述革命歌曲背后的故事,从而增强学生对未知谜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衍生到课堂教学中的曲目,经典与流行各不冲突,学习与爱好合二为一。如从赞美学生对周杰伦的《双节棍》品位,到《南泥湾》以及背后的故事。社会生活由艰苦到富足,从理论约束到表达自由,和学生分享过去的历史,传唱留存的经典,向学生讨教时下的流行,品位当今的感受。在特定的日子选择意下的曲目,例如:教师节前选唱《亮在梦里的红烛》;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而垂头丧气时,就选唱《愚公移山》、《明天会更好》;针对同学之间闹别扭就唱《永远是朋友》等歌曲。除此之外,可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音乐游戏”、“才艺展示”等综合性表演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寓教于乐,达到有意注意,无意学习,消除乏味与学习压力构成的疲惫。

四、结合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方法

音乐对于学生来说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流露,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育不应将他们束缚在狭小的由音符世界里、束缚在课堂书本里,而应展现音乐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如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处理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演唱,然后引导他们讨论“小雨的声音是怎样的?”;“种子得到雨露的浇灌后心情怎样?我们应该怎样来表达种子的心情?”;“怎样唱更好听?”,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自由探索。讨论结束后再让他们根据讨论结果来演唱歌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来表演,引导和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大胆表现。通过自由表演,将学生置于音乐美的情境之中,使他们在学习──实践──创造──实践──再创造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更快地发展,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具有引导性、挖掘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的进行思想教育。犹如《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各自应该适应的节奏,以及故事所蕴藏的道理等等。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表现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才能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归宿。因此,在课后还应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课余带领学生去观看演唱会、文艺晚会或参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同时让学生以各种方法去查找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的信息,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成为发现、探究和创新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音乐教学只是整节课都用来讲音乐知识,枯燥的技能训练又怎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把兴趣归还给学习者,使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让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的同时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音乐课堂更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体现音乐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新课标下音乐教学的若干思考 篇6

一、教学模式陈旧,上课套路化

在教学模式上走套路。在教学环节的通常设计是:引出新课——新课教学——扩展教学——创作与活动.这流程本身没有什么不妥,只是在最后两个环节总会约定俗成的进行表演,如舞蹈,朗诵诗歌,绘画等等,五花八门,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老师应用学科综合的能力,才是新课程,教学《让世界充满爱》,最后环节设计学生感受爱心活动,安排了四个项目,爱心故事、爱心创作、爱心联唱组、爱心诗歌,开展小组讨论,浪费了不少的时间,而感受歌曲、学唱及表现方面却是蜻蜓点水,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什么也没感受到。而学生学唱的音准、节奏上却把握不到位。歌词——“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其中的这个“爱”字的音,应该是低音,而很多学生没有唱对,教师是否发现吗?休止符的问题也不重视,二声部的合唱更是简单,而在后面的环节却大花工夫,学生是不能很好的感受到音乐本身的美. 教师对音乐新课程这样的理解和课堂设计,被所谓统一的模式与标准套住,以至于学生歌不能完整唱,爱心创作和活动也不出色。教师应该多花时间在歌曲的感受理解和表现方面,保留与课堂有关的爱心歌曲联唱。

二、环节与活动设计,脱离课堂教学

一节好的音乐课,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严谨的,有目的,如教学《新疆之行》,很好的引起了学生对新疆音乐文化的兴趣,特别是在讲解新疆节奏和舞蹈这个环节,在讲到曲式分析旋律创作手法鱼咬尾时,教师讲的非常清晰直观,学生也听的明白,教学活动和各环节的设计应该能承上启下,衔接自然,富有音乐特点。可是教师突然转到歌词的处理,然后学唱歌曲,只唱了两遍就让学生用舞蹈的节奏感受音乐为歌曲伴奏,浪费很多时间,而教师在这节课中所设计的鱼咬尾曲式分析旋律创作手法并没有应用到教学中,要落实这一知识点,教师应在创作里安排用鱼咬尾曲式分析旋律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不要耗费大量时间在舞蹈的学习上。

三、引题设计过长,音乐主题缓慢

教学导言的设计对上好整节课有着密切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好的导言能吸引学生使之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起到组织教学,引起兴趣。教师在设计引言时都注意到,但是在引言时间的把握经常出现过长,过分注重引题,造成主次不清晰。如教学《大海啊故乡》时,用语言和精美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了大海的美,引出这首歌曲的主人公后,却不说明他是谁,而一直在讲节奏旋律片段分析,迟迟不播放歌曲,耗费了20分钟后才听到歌曲。这样引题过长,音乐主题缓缓出现,学生的兴趣渐渐减弱。音乐教育是要挖掘人的爱乐天性和习乐潜能,发展音乐兴趣爱好,使其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在引题时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以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心态、愉悦体验,体会到音乐的乐趣,课堂成了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将成为学生心灵里美好的东西。

四、泛滥使用课件,效果本木倒置

音乐教学是一门科学,有着自己的教学规律,音乐的音响材料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为欣赏者开辟了无限的广阔的想象空间。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只能起到教学辅助作用。在选择与运用媒体,教师应掌握艺术上的问题和课程目标把握,考虑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能否使用媒体手段,做到科学、合理、简明、有效地使用媒体。如教学《人生最美好的歌》,课伊始用人世间有那些美好的情感,引出亲情、友情、爱情,引出经典的爱情故事《梁山泊与祝英台》,教师播放笛子演奏《梁山泊与祝英台》,这样引题引得十分成功,只是在聽歌曲化蝶的时候,教师用了flash版的歌曲,乐曲中画面非常漂亮,学生被画面吸引了,注意力并非集中在音乐上,教师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效果却相反,这样造成了学生对审美感受的误导。在使用多媒体时应根据自身教学需要和音乐教学特点,考虑学生接受的特点,适当、灵活运用媒体,让多媒体对在音乐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解决重点问题和突破难点问题发挥作用,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抽象的关系简单化,难以想象的问题直观化。

五、讲解代替欣赏,束缚学生想像

音乐最具有创造性特点,最需要想象力的学科,音乐最大的魅力也在于你可以让自已的想象无拘无束的驰骋于音乐海洋中。音乐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需要情感的参与,而情感需要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听觉感受来培养,这样音乐才能为自已的心灵产生震撼,教师才能用这种感受引导学生被音乐感动。如上《二泉映月》时,重视讲解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那段音乐表现了什么,这样的讲解音乐激发不了学生的想象。同时在细节上教师也不是很注意,如出示《二泉映月》几个主题时,把节奏舒缓、速度慢的主题排列的很密集,误导了学生视觉,以为这首乐曲节奏密集,情绪很活波。应该让学生自由倾听,充分感受,才能领略音乐,发现音乐自身的美,是如此的亲切、感人至深,令人无限回味。仅仅按那解说来理解音乐,那么音乐的美就失去了。

音乐新课程本身是一种新的事物,必将在音乐教学的进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音乐新课程中,广大教师应客服困难,深入地学习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投入新课程、积极实施新课程,为21世纪音乐教育的发展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漳州南靖县实验小学)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的节奏教学探析 篇7

一、小学音乐中节奏教学的意义

音乐基本要素是旋律、节奏。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指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从广义上说,节奏包括音乐中所有要素,如曲式结构、和声张弛、旋律起伏、动机发展、调式转换等。一定节奏运动是一切音乐情绪的体现,音乐中所要表达情绪不同节奏变化也不同,如抒情的地方节奏稍慢、欢快时节奏可稍快等。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克罗兹认为:“只有用整个身心才能正确感受音乐。”以此说明他的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中,学生只有感受音乐才能真正理解、体会音乐,而在音乐各构成要素中,节奏是最敏锐、与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因素。要想使学生感受音乐,首先要学生感知音乐节奏,通过音乐节奏认识音乐感受音乐。虽然节奏是音乐的本质,但对小学生而言,掌握音乐节奏是困难的,需要教师在平时音乐教学中加强节奏教学不断进行节奏训练,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节奏的重要性,养成良好节奏感,更好地感受音乐。

二、小学音乐中节奏教学的具体实施

1.开展课堂游戏训练节奏。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参与体验、身心投入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学习状态达到最佳。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儿童,其身心特征表现为喜欢表现自我、活泼爱动、对未知事物表现很强兴趣。从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节奏教学任务来看,表现为节奏结构简单、生活化、常识化、场景化,且充满律动感。所以,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应充分把握小学生这些身心特征,充分分析音乐教材,了解小学音乐教材中节奏教学特点、任务,把节奏与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 使理论化节奏知识变成非常生动和形象的东西。

2.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

首先,让学生了解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和节奏效果。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击节奏练习和实际操作后, 会对音乐节奏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对不同类型打击乐器进行比较,包括乐器音色、乐器节奏长短、乐器节奏强弱等。这样,学生就能在音乐课堂上正确选择打击乐器,节奏感有所增强。其次,结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律动指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是“动”的艺术,能有效促进学生节奏感发展。学生正确选择打击乐器后, 如果加以身体动作表现,更能进一步提高节奏感。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条件, 让学生运用各种身体动作跟随音乐一起进行节奏训练,增强自身节奏感。

3.多读多看 ,促进抽象理解 。

音乐新教材中有很多值得看的地方, 多看教材有利于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进一步理解。比如:图形谱中颜色的深浅变化表示声音的强弱,图形大小表示节拍力度的强弱,歌曲中的重难点节奏表示等。只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长此以往,他们会逐渐明白节奏的内在关系,同时为读谱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认识一开始是感性的, 通过读谱能让他们抽象地理解节奏。老师引导学生用音乐方式阅读,可以选择熟悉和喜爱的事物,比如:小动物的名字、自己的名字或交通工具等作为基本节奏训练。通常,低年级学生读一些本身就有节奏的儿歌更容易上手, 中高年级学生开始进行无规律歌词节奏朗读以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用“哒”这类象声词读谱会很流畅,实现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性认识转化成抽象认识的目标。

4.观察生活 ,运用生活 。

音乐与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缺乏生活气质的音乐只能说是声音。对于小学生而言, 音乐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越相近,他们的自觉接纳能力越高。研究表明,当学生处于有意创设或富有立体感的生活情境中时,学生会情绪高涨,拥有想象空间和超常的思维能力, 进而表现出以往没有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因此,教师应从学生日常生活情境出发,在学生已有节奏知识基础上,有意识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想象, 通过生活强化音乐节奏学习, 进而把音乐贯穿“音乐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 ,最终运用于生活”的理念中。

5.通过创编 ,提高节奏认知能力 。

音乐具有创新性, 学生对节奏有一定了解后可以试着创编节奏。音乐教育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关键是营造好的氛围,让学生自由、大胆、积极地创编。如“节奏伴奏”、“二声部节奏”、“节奏接龙”、“节奏问答 ”等都是较好的即兴节奏创编形式。“节奏伴奏”是在歌唱活动时,即兴创作节奏进行伴奏,可用拍手、踏脚,也可选用相应的打击乐器。“二声部节奏”是根据先前准备的二声部节奏练习,采用男女生或分组,一个声部用拍手,一个声部用跺脚以合作完成。“节奏接龙”是由教师拍击两小节节奏, 学生甲重复教师所拍节奏的后一小节及时创作另一小节组成两个小节节奏; 学生乙重复学生甲所拍节奏的后一小节再创作另一小节组成两个小节节奏,以此类推。创编节奏,使学生的节奏素质进一步提高,学习变得更主动,而且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标下音乐教育的创新与思考 篇8

(1) 教学观念的创新

《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 音乐课程的全部教育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标》是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音乐感受、感知能力和音乐理解、接受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在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宽容的个性, 健全的人格, 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人、事、物的看法。将培养素质全面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完整的人作为主要任务, 并为学生喜欢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2) 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新课标》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陈述式”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学生个人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定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鼓励学生, 允许学生发生错误, 并指导学生改正错误。这样宽容的气氛就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音乐、欣赏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有利于音乐情感的体验和交流, 也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扬。

《新课标》认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各种有效地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 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 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听、去感受、去思考, 比老师不厌其烦的讲, 比枯燥的音乐基础知识的训练效果更佳。在活动中, 不仅学生增长了知识, 还提高了审美素养。

(3) 课程资源的创新

《新课标》充分考虑到地域不同、城乡差异以及各个层面所达到的要求, 不在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音乐课程资源除国家课程外, 地方和学校允许开发音乐课程并在音乐课程资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一些学校拥有自己的校歌, 并把它作为音乐课的必修内容, 不仅展现了学校的教学宗旨和特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校以及爱国的情操, 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完整的价值观、人生观。地方和学校也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 开发具有地区, 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教育课程资源。例如, 在农村, 可以让学生制造一些简单的小乐器演奏小曲子或用其他的乐器演奏小曲子, 刺激听觉, 给学生一种综合性的音乐体验。在参与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创造音乐, 学习音乐。

(4) 现代技术教育的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如多媒体、网络教育等) 。利用现代网络进行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把音乐教育在一个立体的、逼真的情境中进行展开。这不仅大大扩大了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 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 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范围, 开阔音乐视野。作为教师, 要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音像技术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音乐教学服务。如计算机音乐教学软件、课件和网络上的音乐教育资源等。

二、《新课标》下的几点思考

(1) 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变“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灌输学习”为“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就是说只有教师有理解、有感悟的教学, 才能使学生有兴趣, 才能主动学习。要使学生在欣赏、学习音乐的基础上, 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 感受音乐发展的特点、音乐情感的变化、音乐情绪的倾向;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感知、对音乐意境的感染, 进而产生关于情景、形象的联想与想象, 在学习音乐知识、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真正得到音乐的美感体验与思想情感的陶冶。

(2) 注重音乐教育人的文化素质

过去我们的教师所接受的音乐教育, 思路与视野比较窄, 而且是以音乐知识、技能为主的。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就必须转变我们的音乐教育观念, 改变和充实我们的文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音乐专业各个方面的素养, 更重要的是学习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教学的思想体系, 中西结合, 取长补短。

(3) 关于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的运用是信息化时代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新课标》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更高了, 涉及的领域更宽了, 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 而多媒体的运用刚好满足了现代音乐教育的需要。由于多媒体有激发学生兴趣、师生互动、增大信息量等特点, 所以利用好会大大提高我们的音乐教学效率。虽然多媒体的现代运用还不够普及, 但它的前景是广阔的。

新课标下流行音乐的教育教学问题 篇9

当前, 流行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是否应占有一定的地位?如果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那该教些什么?

一、音乐课堂不能忽视流行音乐

由于古典音乐多是经历史的检验而被保留下来的, 所以音乐课堂教学以此为主要内容不容置疑。然而, 今日的许多中小学生对此并不那么感兴趣, 他们喜欢的是流行音乐。据上海市妇联组织开展的2006年度“我喜欢的少儿歌曲”系列调查显示, “儿童最喜欢三种歌曲形式, 依次为流行歌曲 (98%) , 影视歌曲 (86%) , 网络歌曲 (80%) , 而古典西洋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等其他音乐形式只受到0.1%的儿童的青睐”[1]。面对这种情形, 一些音乐教师的态度是批评斥责, 而另一些音乐教师的态度则是不闻不问:“你听你爱听的, 我教我该教的”。这样的音乐教育效果, 往往使学生感到“音乐的课堂 (古典音乐) 极无奈, 课外的音乐 (流行音乐) 很精彩”。换句话说, 与学生课外的音乐爱好相脱节的音乐课堂教学, 由于很难贯彻艺术教学所应坚持的“参与原则”和“愉悦原则”[2], 所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很难让学生体验到“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3]。

实际上, 只要我们换另一种思路, 在音乐课堂上给流行音乐以应有的地位, 我们就能期望音乐教育教学有较良好的效果。首先, 从理论上讲, 作为一种审美时尚, 流行音乐能给“追随者”带来“一种感性的精神满足”[4], 这一点对年轻人来说尤为明显。如果承认年轻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合理性, 并与他们一同倾听, 我们就容易在尊重其意愿的基础上教会他们去识别乃至抵制流行音乐中那些负面的东西, 就易于引领他们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其次, 从课程上讲, 流行音乐的教学也是必要的。这不仅因为学生很喜欢, 而且还因为新课标有这方面的要求。像《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鉴赏”部分就明确提出要“聆听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 认识了解中外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 并能对其做出评价。”[5]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没有直接提出“通俗音乐” (流行音乐) 的概念, 但“基本理念”与“普通高中”的一样, 都强调“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并且, 以此为依据的教材也收进了许多新时期以来曾广泛流行的通俗音乐作品——像广东教育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从2003年起开始出版的《音乐》教材就有《我的中国心》 (七年级上册) 、《常回家看看》、《妈妈的吻》 (七年级下册) 、《爱的奉献》、《一个真实的故事》 (八年级上册) 、《黄土高坡》 (八年级下册) 等。概括地说, 流行音乐的教学是音乐教师理应完成的工作任务。

二、流行音乐教学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

有些音乐教师虽然也认可流行音乐教学的意义, 但课堂教学内容往往只局限于教科书所提供的音乐材料, 而事实上, 流行音乐教学的内容可以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就音乐教学效果而言, 下列几个方面尤其值得重视。

首先,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认识流行音乐的今昔。在高中阶段, 教师应力争使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明白流行音乐虽然具有“形式轻便灵活”, “主题易唱易记”的优点[6], 但作为“大众审美文化”的一个部分, 它具有“平面快餐化”的缺憾[7], 而作为一种审美时尚, 它又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负价值”[8]。

其次, 同学生一起正面迎接流行音乐作品中那些有害成分的挑战。众所周知, 流行音乐作品中有一部分在格调上是低俗的, 也有一部分在艺术上极其粗糙。过去中小学音乐课本之所以基本上没有流行音乐的内容, 原因正在于此。今天的音乐课本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收录了一些富含积极意义的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然而, 这并不等于通过教学使学生领略这些优秀歌曲的妙处, 就能让流行音乐中那些有害的成分对学生的影响自行消失, 相反, 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协同下, 它们比以往更容易侵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故此, 音乐教师有责任引导他们去抵制这些东西。抵制的正确方法既不是回避, 也不是说教, 而是通过演示或播放实况, 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譬如, 播放迪斯科舞厅乐或“重金属”片段录像, 在学生体验到了“震耳欲聋”的感觉之后, 借助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 向学生讲清人的耳朵适宜和所能承受的声音的局限, 让他们明白此类音乐对老年人和身体欠佳尤其是心脏有病的人是很有害的。至于年轻人, 听一下无妨, 但过于频繁或长时间接触则有损于身心的健康。

再次,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歌星。在生活中, 许多年轻学生不仅偏爱流行歌曲, 而且也很崇拜较为出众的流行歌手, 甚至还有痴迷乃至疯狂模仿、追随流行歌手。流行音乐教学内容当然是以音乐作品为主, 不过, 如果能够经常辅以“歌星的讨论”或歌星与名符其实的歌唱家之比较分析, 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洞察人性、辩别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 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良好教育效果。关于让学生正确认识歌星的教学内容, 可以涉及很多, 但下列几点尤为重要。第一, 那些经得起较长时间考验的歌星, 绝大多数并非“一夜成名”, 而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邓丽君、张学友等。第二, 歌星的成功远非靠单枪匹马, 其背后往往有更值得我们敬重的人支撑着——包括作词者、作曲者以及隐退在幕后的许多无名英雄。第三, 风光无限、收入丰厚的歌星只是极少数, 大多数身处塔基的流行音乐歌手生存堪忧, 按中国流行音乐协会会长金兆钧的说法, “一年才挣五六万……他们的收入甚至比不上普通的都市上班族。”[9]第四, 有些歌星“虽然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 但实际上也有许多难以忘怀或言表的辛酸事”, 如周杰伦、王心凌等。有些歌星“虽然赢得了鲜花、掌声和金钱, 但德行却不值得称道”, 如迈克尔·杰克逊、谢霆锋等[10]。第五, 无论一首流行歌曲、一个歌星如何流行, 它总是“呈现为统计学上的常态曲线”, 总是有“潮落”的时候[11]。这五点即使不专门去讲, 但只要在教学时顺便提到, 也能有一定的教育效果——至少可以增强学生对流行音乐领域某些“毒素”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丁秀伟.八成孩子不喜欢儿童歌曲[N].见:中国妇女报.2006.5.27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73-215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页

[4]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特性[J].人大复印资料《美学》, 199 (88) :15页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8页

[6]王安国、郭声健、蔡梦主编.走进课堂——音乐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1页

[7]郑惠生.论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3) :39页

[8]郑惠生.论审美时尚的潜在负价值[J].人大复印资料《美学》, 199 (93) :18页

[9]林盈.流行歌手多数生存堪忧[N].文汇报, 2006.12.18

[10]郑惠生“.崇拜教育”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音像时代城乡小学生最崇拜谁的调查研究 (下)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 (710) :69页

新课标下的趣味性音乐教学探析 篇10

一、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教育改革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是就目前来说, 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首先, 有的学校在教学目标设定时, 对音乐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 认为音乐是一门无足轻重的教学课程, 在教学方法上也没有及时更新。在趣味教学的引进上还不够积极, 没能把趣味教学真正用于教学之中。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趣味性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 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改变音乐教学不受重视现状。

二、趣味教学在音乐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门艺术, 能够陶冶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逐渐地学会欣赏音乐。音乐最大的功能就是可以表达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教学中合理地安排音乐课程, 能够调节学生的学习压力, 让学生能够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音乐在小学教育中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 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就有了积极性, 会更加热情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趣味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得课堂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学习质量得到提高。

三、趣味性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

(1) 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学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因此, 音乐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彻底的革新。在音乐教学上不能仅仅要把注意力放在简单的乐理知识的学习上, 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培养。可以增加一些音乐鉴赏课, 在鉴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领悟,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陶冶学生的性情, 只有这样, 才能够体现出音乐学习的最根本目的。在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彻底的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非常单一, 一节音乐课基本上就是老师放几首音乐, 教学生唱几首歌就结束了, 这样的教学方式, 只能让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 更谈不上用音乐教化人。新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小学生这个群体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 对于新事物都有去尝试的热情, 但是往往这种热情坚持不了多久。因此, 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创新, 丰富教学形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调动音乐课堂氛围。在音乐课堂上, 如果不注重方法的创新, 就会使课堂氛围枯燥无味。音乐课的氛围本来应该是欢快的, 但当前有的教师的音乐教学却完全违背了这一原则, 课堂教学氛围沉闷, 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也就失去了兴趣。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创新教学方法, 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 可以针对某些音乐作品, 查阅作者的资料和时代背景整理成小故事, 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 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还可以进行分组教学, 让学生自愿结组。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节目, 唱一首歌或者跳一支舞都可以, 这样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利用趣味性教学, 会使学生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学习音乐, 充分发挥了音乐课堂的积极作用。

(3) 加强师生之间沟通。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和课堂的主体,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基本上是零交流, 致使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中,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和学生可以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 寻找解决的办法。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合理的建议, 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改进, 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教师还要注意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问答环节, 针对音乐方面的知识进行提问, 让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够加深学生音乐知识的记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教师一定要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 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发挥趣味教学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宝君, 尹爱青.关于开放式音乐教学策略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5) .

[2]汲婷婷.浅谈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 2009 (01) .

[3]资利萍.基于愉悦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三阶段论[J].中国教育学刊, 2011 (05) .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 篇11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师角色;课程改革

【分类号】G623.71

一、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入,人们对教师角色的转变也有了新的发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小学音乐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完善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提升学生因欣赏音乐的能力。音乐教师要认清音乐课程的性质,抓住音乐教学的特点。顺应教育发展的方向,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时转变教师的角色。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已经从过去的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的角色。这也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二、传统小学音乐教师角色认知与特点

(一)传统小学音乐教师的角色认知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师认为教师应该以教学活动的主体。这种教学观念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轻视音乐情感的培养。这体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听从教师的话。当老师教授音乐知识时,学生要记老师教的知识点,学生如果没有按照的老师要求做,那么必然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在教学课堂过程中,老师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这是长期以来的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体现。此外,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主要体现为,很多小学音乐教师认为教师是音乐知识的传授者,是音乐技能的教导者。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音乐技能的传授。很多教师教授音乐的相关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音乐情感,更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取向的培养。

(二)传统音乐教师角色认知的特点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音乐将教学活动。然而,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师意识中根深蒂固,很多教师还存在着传统的教师角色认知。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师角色认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教师角色固定化。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都是由老师决定的,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按安排,听从老师的教学要求。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师认为教师角色就是固定的,就是传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主体。这种角色认知就会使教师不管在什么时候都离不开音乐教学内容,音乐课堂就会变成讲授音乐知识的场所,而不是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情趣的地方。(2)教师角色是单向的指导者。在小学音乐教师的意识中,小学生知识面狭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因此,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绝对的主导者,教师是给学生傳授知识的,教师有权向学生发布命令和要求,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要求。这种观念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单向的知识的传授关系,而不是双向的互动关系。师生之间的联系非常脆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这不利于师生之间交流感情,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更会加剧师生之间的对立,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小学音乐教师要转变教师角色,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是素质提升的推动者,是思想交流的陪伴者。知识虽然是音乐教学的一部分,但是音乐更注重情感的培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在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教师要转变教师角色。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角色由教学内容的支配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要急着去指出学生的错误,当学生忘记课堂知识时,教师也不要忙着去批评指责学生。教师需要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导者,要主动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有效记忆课堂知识。比如,学生不明白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音乐技巧,不明白各种乐器之间的区别。教师就要耐心地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相关音乐技巧,同时也可以播放有关介绍乐器的音频或者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总之,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多鼓励,少批评;多帮助,少指责。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二)教师是学生平等的交流者

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强调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包括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在师生两者之间,老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更加丰富,学生懂得的东西更少一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实际恰恰相反,教师应该是学生平等的交流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持师生对话的平等性。学生自尊心非常强,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加深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话中,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不管对与错,都要适当的鼓励和指正。比如,在教授校园歌曲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校园的感受,探讨校园与我们之间的关系。然后播放校园示范歌曲让学生欣赏。学生在交流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对音乐的兴趣也会增加,对校园的认识也会改变。

四、小结

新课改以来,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潮流。其中,教师角色的问题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音乐课程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音乐教学改革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新课标强调师生角色的准确定位。传统的师生角色已经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传统的音乐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总之,小学音乐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平等的交流者。

参考文献

[1]孙红成. 面向多数 强调基础[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孙建芳. 关于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师角色转换的调查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新课标下音乐欣赏活动探究 篇12

一、以兴趣为导向, 激发自主欣赏意识

音乐学科中的欣赏教学, 内容多数以经典乐曲为主, 有古典钢琴演奏的世界名曲, 也有中国传统民乐演奏的丝竹民歌和地方小调等。 这些内容虽然历久弥新、回味悠长, 但是对于缺乏音乐文化积淀的小学生而言, 尚不能感受到其中的内在魅力。 社会环境中的快餐文化的影响与熏染, 学生对于以节奏轻快、旋律简单的流行音乐有着快速的认同感, 加之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年龄特征, 让他们安静而充满耐心地欣赏旋律优雅、内涵丰富的经典乐曲有着一定的难度。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帮助学生形成音乐欣赏的意识, 从内心接受经典音乐的熏陶和感染, 则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形象化、生动化的手段将传统音乐与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完美融合, 让传统音乐焕发生命活力。

1. 情境激趣

无论是怎样的旋律和乐曲, 都是作者内心感受与体验的一种外在表现, 这些乐曲之中都隐含着作者的作曲背景和创作初衷:有些乐曲是对美丽风光的赞美与歌颂, 有些旋律则是对生活场景的再现与展示, 还有些乐曲则是源于作曲家个人内心情感体验的抽象表现。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 将欣赏内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结合起来, 让学生对音乐旋律有着形象化的感知,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欣赏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游戏升华

小学生性格活泼、生性好动, 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 将欣赏内容与游戏活动进行衔接,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想象, 在身心放松中进行体验。 这样, 既能够增强学生对于欣赏内容的向往和喜爱, 也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欣赏内容的记忆。 如欣赏二胡曲《 赛马》 时, 可以让学生根据旋律的变化进行模拟赛马的动作游戏。 学生在倾听的同时, 加入自己的理解并配上动作:有的双手握缰绳, 策马奔腾;有的俯身前探, 前拉后拍, 做奋力争先状。 这样的游戏参与, 使学生对欣赏内容有了更大的兴趣, 学习氛围轻松, 效果也更加凸显。

二、以想象为手段, 发展自主欣赏能力

欣赏内容大多是以乐器进行演奏的纯旋律, 完全依靠听者根据节奏的轻重缓急、 抑扬起伏来感受乐曲其中的内在的丰富的意义。 要让学生对于欣赏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就需要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的想象, 将自己的认知文化、生活体验与音乐旋律的内在含义进行关联对应, 在自己的头脑中还原音乐背后的图像和场景。 在平时的欣赏教学中, 我们注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实践:

1. 还原图景

要培养学生欣赏音乐旋律的能力, 首先要指导学生能够将无形的旋律还原成有形的图景。 这既能够降低学生音乐欣赏的难度, 同时也是学生形象思维的规律使然。 在学生聆听音乐旋律的同时,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如欣赏钢琴曲《 月光曲》 时, 让学生联系自己看过的月夜景观和“ 海上生明月”的景象来跟随琴声进行体验, 学生的眼前出现了实实在在的景象, 加上乐曲的渲染, 那种自然、宁静、致远的心理体验会久久萦绕在学生心中。

2. 视觉图谱

在帮助学生想象音乐旋律时, 教师还可以运用视觉图谱, 让学生借助设计的图形来感知音乐的内涵与旋律的美妙。 音乐视觉图谱的运用也是贴近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一种有效手段。 抽象、无形的旋律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稳固的印象, 运用形象化的视觉图谱可以让学生对于音乐旋律的升降缓急、 长短轻重有直观的体会, 同时形象化的图形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音乐图像。

三、以体验为载体, 提升自主欣赏效果

人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及人对自身情绪体验的认识、反映, 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进行的。 要让学生深刻理解音乐欣赏内容所表达的内在情感, 感受到音乐旋律带来的美感, 就需要让学生在自主、自觉的体验活动中进行。

1. 音律融合

音乐内容是否能够正确理解, 能否从中感受到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 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表演来进行检验和反馈。 如跟随乐曲的琴声流泻, 学生能够翩翩起舞, 激昂时动作张扬、情绪热烈, 低缓时动作轻柔、如泣如诉。 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 他们的内心已经与音乐旋律融为一体, 在这样的过程中, 音乐欣赏的效果就达到了最大化。

2. 表述生忆

除了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情感体验外, 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表达的方式, 将听到的内容用文字进行叙述。 学生在欣赏中呈现出的画面各不相同, 让他们用文字进行表达, 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家的交流与互通。 同时, 教师适时点拨, 可以更加丰富不同学生的内心体验, 也给欣赏的乐曲注入了更多的元素, 加深学生的体验, 也有助于他们对于音乐内容的记忆与巩固。

四、以感悟为旨归, 形成自主欣赏品质

音乐欣赏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旋律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之美, 形成审美能力, 获得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欣赏的目的是感悟, 最终要具有自主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要促进学生形成这样的能力, 可以在欣赏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感悟, 并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 升华欣赏的价值。

1. 自填歌词

教材中音乐欣赏的内容大多是单纯的旋律, 为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深刻的记忆, 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可以让他们为这些旋律配上恰当的歌词, 要求既要能够契合原曲的意境和情感, 还要能够朗朗上口, 便于记忆。 这样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经过长期的训练, 当学生能够唱出自己作词的作品时, 便能深深感受到音乐创作的乐趣和兴奋感。

2. 自作伴奏

经典音乐作品的内涵是丰富的, 外延也是广阔的, 在品味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 教师要让学生利用不同的乐器进行伴奏。学生跟随乐曲的节奏或拍、或敲, 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了有效结合, 既训练了学生的乐感, 也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结束语

总之, 音乐欣赏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来充分激活学生的音乐热情, 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感受经典的魅力, 让传统的、高雅的音乐艺术在学生的心中扎根, 陶冶他们的性情, 并最终形成音乐素养伴随他们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李亮.音乐基础知识及名曲欣赏[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2]杨波.让学生欣赏最美好的音乐[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0 (06) .

[3]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4]王夏.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收”与“放”[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2 (10) .

[5]谢嘉幸, 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下一篇:电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