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生习作(精选10篇)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习作 篇1
新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 提倡学生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习作个性化是写作的较高境界, 要想让学生达到这种境界, 就必须放开手脚, 启发他们用心去感受, 用心去写, 写出真情实感, 写出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在新课标指导下, 针对我校学生, 我改革习作教学方法, 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走出教室, 走进自然, 描写大自然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泉水, 源泉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写作材料空乏, 思想僵化, 就写不出新意, 这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将学生封闭在课堂、与沸腾的社会生活隔离开来有很大关系。认识到这一点, 习作教学就要打破这个隔离层。开放学生学习的空间, 让孩子们走出教室, 去接触自然, 深入社会, 品味生活:可以写自然环境——大到水波云海, 浩渺星空, 小到花草树木、沙石、雨滴;写生活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周围变化, 环境保护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写亲情友谊——父母之爱, 师生之情等等。这样, 不管是眼睛看到的, 还是耳朵听到的, 或是学生脑中瞬间闪过的灵光, 都不失时机地捕捉住, 记下来, 头脑里的材料就会越来越丰富, 习作时就会文思泉涌。生活就是万花筒, 丰富多彩, 绚丽多姿, 为小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所以要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生活, 睁大眼睛关注生活, 关注周围的一切, 掌握广泛的素材, 这样学生才会厚积薄发, 习作时就会信手拈来, 灵感倍出。
二、提前布置, 收集信息, 做到心中有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提前布置作业, 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 (观察、阅读、交流、上网等) 收集多方面的信息, 积累作文材料, 到了作文课上, 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有内容可写, 有话可说, 才会有妙文出现。如:老师要求以《我眼中的李白》为题, 写一篇作文时, 学生通过去学校图书馆查资料, 到网上收集信息:1.李白的生活经历。2.李白的诗歌。3.当时的社会现象等等。学生把这些资料通过集中、取舍, 选出与主题有关的内容进行连缀通串和建构, 很快就会付诸成章。
三、变化习作题目
叶圣陶先生说过;“希望老师能了解学生的生活, 能够设身处地的想象学生内部的意思和情感, 然后选些学生能够作的题目给学生做, 如果这样, 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学生作文的动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习作命题的本意是唤起学生内在的习作动机。然而有些脱离学生生活和情感的命题, 却使学生丧失了自己独特的语言, 学生提起笔总觉得写作与自己胸中的积蓄不相干, 于是就瞎编乱造, 胡乱抄书。我们要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 我手写我口, 我手写我思, 用贴近学生情感的习作题目去唤醒他们的心灵, 从而使他们渐渐领悟写作的原貌——源于生活、为了生活。这样, 习作教学才能走进学生的生活, 伴随学生成长, 习作教学才有活力。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帮助学生选题, 如开学之初, 同学非常高兴, 他们把假期中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 争相告诉好朋友, 抓住时机, 我给学生设计了命题作文《心中的快乐》。这个题目切合学生生活实际, 便于学生展开思想, 有内容可写。另外, 教师要多出半命题作文题目。如:《我的……》《我喜爱……》, 给学生选择的自由, 同时提倡学生自拟题目。
四、改变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是分数、评语。苏联教育学博士阿莫纳什利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儿童不需要分数, 学生积极性不需要分数, 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全面发展不需要分数。”新课标下习作教学评论无论形式上, 还是内容上, 都要注意儿童的特点, 要让每个参与评价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力, 相信自己“我会成材”“我能行”。新的评价方式分三步:首先, 学生互评。学生互相评改作文, 画出优美的语句, 圈出错误的字词, 给出简单建议;然后,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从整篇的布局到字词标点, 进行评改, 给出合理化评价;最后, 全班交流。教师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习作, 在全班进行交流, 较差的习作什么地方差, 让学生说出理由, 讨论修改意见, 共同进步, 共同提高, 另外学生互评时可让学生把写得好的语句读一读, 以培养学生鉴赏水平和写作兴趣。这样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减轻了压力, 从精神上得到了鼓励, 写作文的劲头更大了。
五、分要求定目标
各学段应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标, 如低年级应以说话和写话为主, 以“小笔头”写起一些话, 编写自己的“小本本”,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中年级以片段为主;高年级以篇章为主, 将习作教学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随时将自己的感悟倾诉于笔端, 流泻到纸上, 积累下来。
总之, 新课标下的习作教学要从生活内容入手, 让学生写真实文章, 生活是儿童思维、语言发展的沃土, 只有让他们沉浸到丰富多彩的社会中, 才能激发他们的语言, 使之真正成为儿童的生命力、心灵活动, 也才能写出具有童趣真情的作文。所以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 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 提高生活质量, 改变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投入生活, 认识生活, 热爱生活, 感受生活, 从生活中发现和选择内容, 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渴望表达的一种心理需要。
新课标下习作教学的思考 篇2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平时作业量大,无暇顾及阅读;二是不善观察积累,储备不够;另外很重要的原因则是教师指导方法不当,作文设计理念陈旧。具体表现为:
(一)教师作文指导方法不当
许多教师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各学段作文教学的要求。每次布置作文后教师都要从开头到结尾都要详细讲解,反复强调。这些 “高标准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自由,也使学生产生惧怕写作的心理。其结果是:教师指导得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写出的文章也就很难做到“我手写我心”。
(二)出题形式单一,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在作文训练中,教师拘泥于课本中所制定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的作文常常是命题作文。为了方便布置,方便讲评,不管学生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内容要求都是统一的, “假期中的一件事”、“我敬佩的一个人”、"一件难忘的事"等等,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命题却很少。单一的形式,重复的命题,扑灭了学生写作的激情,扼杀了他们想象的能力,以至于学生渐渐地失去了作文的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乐于习作,能文从字顺、具体明确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呢。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对新课标下习作教学的深入思考,我觉得小学习作教学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树立正确的习作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习作教学的总目标,即:“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文从字顺、具体明确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同时还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些崭新的理念为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了依据,明确了小学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因此,教师就不应要求过高、急于求成,要让学生明白,其实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把经历的事,看到的物,写下来就是作文。
二、小学阶段应以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为重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首先应考虑就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以激发兴趣为先导。这是需要教师花心思经常来做的工作,而且尤为重要。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就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首先爱上写作,这一点远比掌握什么方法技巧都更为重要。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乐于表达”时,才能“情动而辞发”,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布置习作要尽可能开放,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来写,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他们自己心中想说的话和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仅有浓厚的兴趣还不够,还应做到会积累有素材。
会观察是学生写好习作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学生只有学会对事物的仔细观察,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见闻,才能在情感体验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指导他们用心去观察、去捕捉、去发现生活中可以利用的素材,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记下来,积累写作的素材为我所用。
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写作的灵感”是作文教学的实质所在。事实上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依赖于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正是从读学写、读写迁移的写照。因此,教师要十分注意阅读教学对作文教学的积蓄和榜样作用,注意引导学生广泛广泛阅读,领悟写作技巧,积淀语感,积累语言,抓住读写结合点,在积累上下功夫。
四、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写作的源泉。因此,小学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去写活生生的体验,这样才更易于动笔。
教师布置习作训练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题目 “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出”,让学生自主选择有兴趣的东西来写,写出自己的真实见解和体验。习作形式也可不拘一格,让学生放胆来写。我国古代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强调种种规矩,而是让孩子放胆去写,这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五、要重视习作的讲评和修改
讲评的主要功能是激励与指导,重在激励。所以,教师应有一双慧眼,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两句或一个片段,教师都要毫不吝啬地去赞赏,以此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儿童涉世不深,社会文化水平不高,可能会在表达中出现一些幼稚可笑的话语,教师要学会“蹲下来”,从儿童的角度去感受事物、思考问题,去评价学生的作文。
修改习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常见一些教师把学生的作文改的面目全非,这样的结果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写作的信心,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教师要学会使用一些激励的手段,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反复的修改,教师要以欣赏态度真诚的赞扬他们的每一次进步。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习作 篇3
一、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高年级习作呈现出一种不真实的状态, 主要体现在写作情感虚假、习作过程虚假、立意虚假、语言虚假等方面。
首先, 写作情感虚假。在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里有这样一段描写:“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当前高年级小学习作就出现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状态。有些学生在文章的第一段就写出, 自己在4岁时, 失去了双脚。还有的写自己从小就无父无母。学生将自己与家长摆在残疾或死亡的边界, 这样让人毛骨悚然的作文层出不穷。学生为了获得高分, 宁可编造谎言诅咒自己及父母, 这样的方式极为可悲和可怜。
当前小学生在习作方面为文造情的状况愈加明显, 他们借鉴范文的套路进行习作[1]。通过熟悉的故事情节, 运用文学的情感及用语, 令写作丧失了真正的意义。如此欠缺真情的文学基调, 被语文教育行业称作小文人语篇。
其次, 习作过程虚假。习作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进行的一种自我表达, 是一种倾诉, 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个性化体验、思考及领悟。所以, 习作应当由学生独立完成。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 小学生具有写作过程不真实的状况, 有些学生并非自己独立完成写作, 主要通过家长协助完成。而毕业班的老师通常会自己押题, 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在这个过程里, 并没有考验到学生, 而是考验到学生的家长。学生为了让作文的分数较高, 让家长努力准备作文, 甚至还出现了请人代写的情况。在这个过程里, 学生只要将作文背诵和默写下来便可, 长久以往, 学生便成为了木偶。
通过调查发现, 还有很多学生会将作文选或者网络上的作文拷贝下来完成习作。打开小学生的作文可以发现, 格式化的现象非常明显, 学生找不到适合的体裁进行写作, 就会将大人期望他们完成的事情当成真事写出来。比如说题目为“把爱献给XXX”的半命题作文, 班级一共有40名同学, 其中有30名同学的作文题目都是“把爱献给母亲”, 并且有20篇作文的内容都为母亲生病, 学生学着母亲照料自己一样照料母亲, 展现出孩子对母亲的孝心, 将爱给了母亲的梗概。学生在选题上毫无差别, 无法体现出个人特色。
再次, 立意虚假。学生通过故意提高习作立意, 将并非自己的感受写进习作当中, 来展现习作的思想高度。学生费尽心思提升立意, 就是为了获得高分, 步入理想的中学。觉得高深的立意可以让自己的作文在同龄人作文里独树一帜, 所以, 学生会写出一些富有深意的空话并不稀奇。
最后, 语言虚假。习作思想以及习作情感的表述要依赖于语言, 学生情感的不真实, 使得语言也会不真实, 表述起来更加模糊不清, 令想要表述的情感无所依傍。语言虚假基本已经变成了考试的一种现象。有些学生为了体现深层次的立意, 不顾及自身对环境的感受, 将书本里的内容生搬硬套, 表面上确实做到了深刻, 可实则语言非常无力。
有时候学生的作文内容是真实的, 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是真实的。可是, 却不知应当如何表达, 因此经常有拼凑之嫌, 最后表达出来的内容词不达意, 失去了原有的童真及真情实感。
二、高年级小学习作教学的对策
(一) 参与生活, 搜索材料, 重视积累
对于作文教学而言, 为了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现出真情实感, 一定要让学生融入生活、体验生活, 将无心变为有心, 将用眼变成用脑, 建立对周围事物细心观察、聆听、触摸、体会、思考、记录的习性。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习惯, 就可以累积更多的文学素材, 才可以为写出好文章做好铺垫[2]。
首先, 将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多参与一些活动, 例如自己做饭、做家务等等, 来感受生活中的乐趣, 建立观察、思考的能力, 乃至热爱生活的思想。
其次, 新闻轶事融入课堂。每一天班级里都会出现一些状况,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觉得有意义或者有趣的事件记录下来, 每天十分钟, 请一位同学将自己手机的新闻趣事及感受讲述出来, 然后让大家对此进行评价, 加深学生的感受。如此, 不但培养了学生在口头上的表述能力, 还激起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并且, 学生也能够在写作中加强自信心。
再次, 将校园文化融入课堂。学生可以从校园文化入手, 比如校园的墙壁, 描绘着激励人心的成语故事, 教师的图书角有学生喜欢的历史文化, 每周周一学生可以在班会课上将上一周所看、所想讲述出来,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不断丰富写作的内容[3]。
(二) 降低习作教学目标, 给学生提供轻松习作的创作环境
首先, 习作教学理念陈旧。习作教学不论是研究儿童还是研究习作, 是重视人还是重视文, 是重视结果还是重视过程, 这些都应当成为先阐明的问题。目前的习作教学, 太过于关注学生的“文”, 而非学生本身。过多的重视习作的内容及结果, 而非学生在习作过程里对情感的体会、表述的乐趣。
比如有一位学生进行习作时这样写道:“小鸟可以飞翔, 所以我想做一只小鸟, 这样我就可以飞到我想去的地方……”这篇文章老师并没有给予鼓励, 而是批评该学生毫无理想, 认为这不能叫做作文。
这是因为, 在老师的眼中, 一只小鸟并不能有远大的抱负。并且这样的叙述也不符合作文的规范, 所以, 才有了这样的评论。老师没有注意到学生在习作里想要表述的情感, 没有体会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 所以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肯定、鼓励及安慰, 这样的评论不仅否定了孩子的理想, 还否定了孩子的情感, 也打击了孩子对习作的热情。习作是学生生活的直接体现, 是学生心灵的真实展现, 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生活体验, 就具有什么样的习作。我们通常会在不经意之间通过思想性以及技术性作为衡量习作的准则, 而忽略了学生生活的独特性以及习作的个性。
综上所述, 高年级小学习作教学应当积极分析学生、生活、习作之间的关联, 讨论小学生主体活动同习作训练教学的规律, 努力让生活融入到习作当中, 让习作体现在生活当中, 建立以生活习作教学为核心的综合发展框架, 让小学生的习作能够真正得到提升。
摘要:在新课标的实施中, 高年级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 习作时没有素材可写, 虚假习作非常普遍, 习作量较少。针对高年级小学习作教学的调查可以发现, 习作教学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研究, 尽可能调动起学生习作的情感, 引导学生重视现实生活, 要积极发掘、累积写作材料, 降低命题对习作的束缚, 注重习作内容的真实性, 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提高习作量。
关键词:新课标,高年级,小学习作,教学
参考文献
[1]纪雁平.作文教学体会点滴[J].现代教育科学 (小学教师) , 2011. (05) :107.
[2]宋建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微[J].学周刊, 2011, (08) :56.
新课标下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篇4
一 、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必须以声传情、以情育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1、音乐教师首先应具备深厚的音乐知识素质。音乐知识实际就是音乐理论的掌握,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音乐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个精通语文、数学教学的教师不一定精通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乐理知识,教学中把自己掌握的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否则,长此下去,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2、音乐教师还要具备过硬的音乐技能素质。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声乐、演奏和指挥。声乐就是要求音乐教师要懂得怎样唱歌,不要求教师有多甜美的嗓音,最起码要能利用方法来唱歌,而且句句在调,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唱歌像说话,张嘴就跑调。演奏技能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本领,音乐课上能利用乐器如钢琴、手风琴等为学生伴奏,虽比不上演奏家但能让学生调动起学习兴趣。
3、音乐教师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这种能力对音乐教师来说比其他课程更加重要。相对来讲,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远比学习语文、数学等课程的兴趣要大。因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往往不好控制。出现这种状况,教师不能简单地迁怒于学生,而是要因势利导,变“废”为“宝”,充分体现音乐教师应有的教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巨大的动力,兴趣使学生去思考研究他所喜爱的学科。在教学中,运用直接兴趣,把枯燥的乐理知识用有趣的方法形象地传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激发大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1、根据音乐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如在《数鸭子》一课中,我根据情境教学的原理,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充满色彩的自然画面:大屏幕上是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边上有各种各样同学们熟知和未知的花朵,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许多小草和小树,当学生走进教室,漂亮曼妙的自然景象首先出现在大家面前,引起同学们的无限遐想和极大兴趣。借助这种被点燃的兴趣,让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数鸭子》这首歌歌谣,配上我美妙的钢琴伴奏,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加高涨,学习效果极佳。
2、注重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愉悦学生的身心。教师教学方法的应用直接决定着兴趣的高低。所以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量给学生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最大的能动空间,并抓住学生渴望学习的好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在强烈的心理状态下,体验情感、参与学习,激发互动,这样能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3、灵活运用教材,让教学内容充满童趣。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灵动,对新鲜的事情有着浓厚的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充分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进行音乐教学,可以是多媒体,可以是情景剧,也可以是打击乐伴奏等等。
4、教学方式以游戏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学。如在教学《大树妈妈》时,我先给学生欣赏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因为熟悉这首歌,学生兴趣盎然,还摇头晃脑地跟唱,然后我根据歌词表达的意思,把学生分成几组,以游戏的方式展示歌曲内容。又如在教学《郊游》这首歌时,我首先问学生:喜欢旅游吗?你喜欢去哪儿旅游?喜不喜欢到大自然中去玩?然后让学生准备到野外旅游的道具,我用钢琴弹奏着《郊游》,学生模拟野外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音乐素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1、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实现的保障音乐欣赏是学生音乐审美的过程,学生只有学会了怎样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才能分辨出这首音乐作品里所蕴含的情感和审美因素,才能得到美的享受。要实现音乐对学生的教化作用,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中包含的情感和审美效果,只能经过音乐欣赏来实现。因此,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爱好、扩大学生视野、陶冶情操、提高音乐鉴赏力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我认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导,采用动静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的音乐认知途径和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第一,要引导学生“乐”听“会”听;第二,发挥视觉效应,视听结合欣赏;最后,我们可以采取结合表演欣赏音乐的方式来锻炼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2、对小学生音乐审美的锻炼
音乐审美的锻炼是新课标的本质要求在所有的音乐教育中,首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种要素,才能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然而,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非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最终目的,它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具一定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人。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学习的基础阶段更加如此。对他们而言提高音乐的学习爱好及音乐素养是首要任务。因此,音乐课的教学应是以审美教育为主、德育为辅的教学。《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来锻炼学生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他们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音乐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通过音乐的熏陶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品行修养各方面不断得到教化和提升,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态度。
3、对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新课标的基石音乐离不开节奏,节奏是音乐基本要素之一,是音乐所有表现力的基石、灵魂、生命。因此,音乐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学生节奏感能力的培养,为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打下扎实的基础。我们在培养和加强学生节奏感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从生活中探寻节奏,并通过模仿和感知,去体会其中的节奏美,并能初步区别不同节奏之间的差别,来培养和锻炼他们感知节奏的水平。在模仿中学习,学生不一定要有高超的技能或出色的音质,每个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做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让学生在模仿学习中感知音乐的节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4、对小学生的創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的升华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新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能激发起学生创造音乐的情趣和无限的想象。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是不相同的,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会不同,对音乐产生的想象也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小学音乐传承式的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或者先视唱曲谱再唱词,干巴巴的,让学生被动地学,呆板地学,甚至不想学,诱发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以及使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途径,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声音形象和风韵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精神力量去激励学生,逐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略谈新课标下的习作教学 篇5
一、纵向联系——寻找习作训练重点
教材的习作训练编排非常注重纵向联系,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突出。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3是观察一幅图并添加小动物, 然后把图上的景物写下来。习作4是走出校园, 观察秋天的田野、公园, 选一处景色写下来。二者联系紧密, 前者的观察方法与写作方法完全可以迁移到后者:都需要按一定的观察顺序, 都需要动静结合地描写景物。不同的是:前者写图景, 后者写实景;前者注重指导怎样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把景物写具体, 后者注重指导怎样有顺序地观察实景, 选取景物写具体。
又如:三年级上册前六个单元都是片段练习, 依次为写事、写人、写景、写动物、写文具。我们只要扎实地指导并训练孩子把这些片段描写得具体生动了, 就能为日后的写篇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 每次的片段习作只写一篇是不能让学生掌握技能并熟练运用的, 我们可以适时多练。比如:三年级上册学完习作2后, 学生先写了自己, 然后周末又写了亲人, 单元测试是写老师或同学。三篇作文写下来, 学生对于怎样抓住特点写人物的外貌、性格、特长都有自己的心得。
看见三年级下册习作2的提示:今天, 我们来为别人画一张像, 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 还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画好了再写一写, 除了写外貌, 还要写一写他的性格、爱好。这时我马上就想到了三年级上册的习作2, 它的提示是:看了杜小虎的自画像和习作, 你们是不是也动心了。大家也给自己画一张像, 画好以后, 征求一下同学们的意见, 然后写一篇习作。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因此在教学下册的习作2时, 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写过的自画像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人物, 并说说当时作文受表扬的秘诀。由此回顾原来的写作心得, 一来可以减轻教师作文指导的压力, 二来可以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接着, 我让学生把这次的例文跟上册习作2的例文和自己写的作文进行比较, 看看有什么发现。这样前后联系来指导习作,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通过写事来突出人物的爱好或性格。最终孩子们就明白怎样来写这次的作文了。
二、积累语言——妆点作文生动美丽
《语文课程标准》的习作总目标有这样的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年级阶段目标中说:“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它们都强调了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引用积累的诗词歌赋、名人轶事、历史典故等, 一则可以加强表达意思的力度, 二则可以使语言在变化体现精彩。它以广泛的阅读积累为基础, 是丰厚底蕴的一种自然流露。
基于这些认识, 我每天带领学生进行5分钟的朗读实现语言的积累, 或成语, 或古诗词, 并且都与单元的习作有关。
积累得多了, 孩子很自然地就会运用了。当然, 不是每个孩子都会用, 也不必强求每个孩子都要用, 能用则用, 想用可用, 不用也可, 不必作为负担。只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用词意识, 培养孩子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识和感情。
如在《找春天》的习作中, 孩子们这样写:春天是什么?杜甫说是“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贺知章说是“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朱熹说是“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样一组名人名句的引用, 不仅描绘出春花、春水、春声、春草、春树等春光, 同时也传达了“春”这一永恒话题从古至今的生命力。
有时引用还会产生另一种效果, 如“第二‘最’, 则发生在全年级最瘦的男生身上, 他真是‘身如柳絮随风飘’。当我得知那名字属于他时, 差点昏过去, 他居然姓熊, 叫‘熊壮’。”这种夸张的引用, 令人忍俊不禁。
三、积极下水——摸索作文指导的捷径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一下水就什么都知道了。”我经常会在习作指导课前写好下水文, 摸索本次习作的重点难点, 上课指导时就有的放矢。更多的时候, 我和孩子们在课堂上一起写, 这样的好处有三个:一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受。当着学生的面写作, 一种真实的示范尽在不言中, 此时无声胜有声。二是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平等感。教师的这种心态、这种意向, 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课堂暗示:你写我也写。大家一起参与, 一起构思, 一起摆弄文字, 一起体验个中的甜酸苦辣, 这无疑是一种课堂民主文化的生动体现, 大大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三是宝贵的生成感。教师现场写作, 灵感、思路、技法、困惑等, 都是动态生成的, 这是作文指导最宝贵的资源。我的经验可供学生借鉴, 我的教训可供学生吸取。这样的甘苦得失, 对于增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时效性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新课标下的快乐习作新实践 篇6
(一) 童心看世界, 引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经历从说话、写话到作文的过渡, 心理的适应期或长或短, 操之过急或要求过严, 很容易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作文过敏症”。巴金老人曾说:“我们写作, 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 有感情要倾吐, 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要求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而9岁左右的孩子, 他们的小心灵里充盈着快乐嬉戏的精灵, 游戏、玩耍、观察等都是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是他们快乐的注脚。若你能成为他们的伙伴, 就意味着你走进了一个纯洁的童心世界, 开掘了一个丰富的习作教学资源宝库。
一个月前, 笔者刚接该班, 学生第一天就同我熟识了, 亲近得很。就因为我告诉他们:我上小学时, 最爱玩的游戏是什么, 最爱去的地方是哪里, 最喜欢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此后的日子, 操场上羽毛球飞扬中有我;教室里象棋对擂中有我;走廊上如数家珍说“卡” (学生玩的各类图文并茂的卡片) 中还有我……这还不算, 我提醒学生:最会玩, 玩得最有乐趣的是科学课王老师, 他什么都懂, 下次他教你们玩什么, 可一定要叫上我。于是, 中午、课间时, 学生会叫上我一起去操场花坛里找蜗牛, 捉蚂蚁, 头凑头一起观察, 一起研究, 还激烈争论。科学课上研究完了, 我们又一起送蜗牛、蚂蚁回家……这时的我, 是孩子们最亲密的嬉戏伙伴, 是他们最可倾赖的朋友。
于是笔者“见缝插针”, 抓住机会,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围绕我们玩的游戏, 我们的观察对象, 说甚至争:哪个环节最好玩, 谁最有趣, 我还想怎么玩……伙伴们交流玩的体验, 各种新奇有趣的玩法, 哪个不乐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不着痕迹地点拨, 轻松的氛围, 积极的双向互动, 不是最真实、最具个性的交际吗?不知不觉间, 学生们便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 童心谈世界, 激发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
共同玩耍中, 我的角色不知不觉地多样化了。学生会自然地与我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烦恼, 会主动向我讨教遇到的问题。老师的角色让他们信任我, 尊重我;而伙伴的角色又让他们乐于亲近我, 我成了平等中的“首席”了。“近朱者赤”, 无需说, 我自然也幸福地拥有了一颗灵动的童心。于是, 世界在我们的眼里是五彩的, 动画的了。
将有趣的事件, 从口头交流到动笔书写, 形成文字, 很多学生都会不自觉地有畏难情绪, 尤其是隆重地冠以“写作”之名时。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过渡, 我就给它换名, 以增加习作的亲和力:“又到了我们的聊天时间, 大家一起进入聊天室吧。今天我们聊的主题是……”“玩得开心, 说得高兴, 真想分享大家的每一个故事, 我们把它记下来, 好吗?”
学生兴致勃勃提笔时, 我不失时机, 热情声明, 愿意做他们的帮助者:“有不会写的字, 写得暂时卡壳时都可举手示意我, 咨询我。我最幸福, 可同时参与你们56篇文章的写作。”这样一来, 学生为给予我这个伙伴共同习作的机会自豪, 更是跃跃欲试;我也为成功减去学生的习作心理负担而自喜, 忙着为他们服务。
只是换一种方式交流, 学生就觉得新鲜、有趣。习作激发了学生愉悦的情绪体验, 习作成了学生彼此交流的“话筒”, 他们乐意地接受了这种笔谈的方式。言语的书面表达自然生成 (当然, 化解“词不达意”的尴尬, 促成“言为心声”的和谐, 离不开广泛的阅读, 而学生快乐的自由阅读则离不开老师精心创设的宽松境界。)
简简单单教学, 不将自己仅定位于“传道授业”的教师角色, 不将“文以载道”的重任交付于小学生, 而是尊重学生的天性, 开放课堂, 解放师生的创造力, 共同穿越平等交流的时空, 追寻表达“真我”的快乐。
(三) 欣赏童心, 带领学生追寻习作的快乐
“尊重与赏识是所有生命走向成功的起点”, 也是习作生命力蓬勃旺盛的清泉。美丽的风景固然美, 天真的错误也别有一番童趣……什么样的体验都可以交流, 没有“中心”的束缚, 没有“立意”的羁绊。习作, 让孩子们记录下自己快乐成长的足迹, 记录下健康生命萌动的心声。于是, 学生的习作个性张扬, 选材精彩纷呈, 童心稚趣跃然纸上。
批改作文的我, 不当苛求的评价者, “火眼金睛”似地发现一个又一个错处, 而是快乐的“糊涂”的欣赏者。以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欣喜地关注一个又一个的亮点, 淡化那些“瑕疵”。我们“一路走来一路景”。每一篇习作皆有精彩点, 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称道的一面。请那些乐于展示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或张贴习作于教室后墙上, 我们认真倾听或仔细阅读, 而后发表、交流“赏析”:欣赏优秀习作的构思新, 语言畅, 也关注普通习作的条理清, 语句顺, 还不忘表扬进步习作:“你能写上一页了, 很具体, 真了不起”, “你这一句话里一个错别字也没有, 多认真啊”, “你会用双引号了, 又进步了, 我为你高兴”……
每一次的交流都能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肯定, 每一篇习作都能得到大家的赞赏, 谁不满怀信心乐于参与呢?多几堂让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共同发现习作亮点的赏析课, 多一些赏识性、激励性的评价, 不就点燃了学生快乐作文, 成功作文的信念火花了吗?
拥有童心, 与学生共同玩耍中, 引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拥有童心, 与学生倾心交谈时, 激发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由此, 孩子们观察的“兴奋点”, 交流的“触发点”, 习作资源的“积累点”, 我了然于胸。以学生的触角关注习作, 使我不再拘泥于成人眼里的习作素材, 评价标准, 而是随孩子灵性飞扬的脉博跳动。习作给学生带来的是积极的情感体验, 愉悦的情绪生活。
新课标下的小学作文教学 篇7
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活动激趣, 让学生说起来
小学生刚由学前教育的“玩”和“游戏”中走出来, 若一味地在写话的起步阶段就提出要求, 固定写话内容, “命题写话”, 会让孩子失去写话的兴趣。因而, 遵从用“游戏”的表象, 以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先“说”起来, 是作文指导的关键。如让学生说一说:“谁会变?变成什么?能做什么?”“假如你会变, 你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这样, 小学生的话题就会层出不穷, 五花八门:“我想变成一只手机, 藏在爸爸的口袋里, 不怕风吹, 不怕雨淋。”“我想变成另一个地球, 让现在这个地球歇一歇。”“我想变成风, 到处去旅游……”其他如画画说话、自编顺口溜、说电视故事等, 只要能让学生有创意地大胆、放松地说起来, 就是作文的雏形和基础, 剩下的就是循序渐进地模仿和迁移了。
二拼音搭桥, 让学生写起来
学生在扎实地掌握了汉语拼音之后, 拼音就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结合拼音教学、创设情境, 让孩子们说词语, 说短语, 说句子, 说完整的话, 说有头有尾的话……在此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把说与写联系起来, 让他们用拼音兴致盎然地把说的内容写下来、拼出来, 就是作文入门的进一步发展了。
三日记起步, 让内容实起来
拼音为写话搭好了桥梁, 接下来写短小的日记, 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因为日记正好把孩子的生活同写话联系了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汉字+拼音”的方式写日记, 在学生学会查字典后, 再逐步过渡到用汉字写日记。学生日记要写得实在、真实, 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应加以鼓励。丰富的生活, 广泛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 “我手写我心”, 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同时, 写作不仅仅是应付差事, 写作是为生活服务的:写信能与人交流, 写建议书能提出建议, 板报与墙板能宣传发动, “红领巾广播站”的稿件能丰富学生的语文课外活动……注重写作的实际应用, 能让日记的内容更真实, 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四童话引路, 让题材多起来
孩子们喜欢听童话、讲童话, 同时也喜欢编童话, 因为童话有丰富的幻想、奇特的情节、优美的语言。中年级 (也即第二学段) 即可充分利用童话来进行习作教学。教师可用图画、音乐和语言来渲染课堂气氛, 用一些辅助手段, 创设特定情境, 唤起情感共鸣, 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仿写童话、续写童话、表演童话、创作童话等多种形式, 让他们去感受、去学习、去实践,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 变静为动, 变无声为有声, 学习童话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五随文练笔, 让作文活起来
到中高年级, 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 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也加深了。随文练笔就成为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中介, 读写结合, 不仅能有效减缓习作教学的坡度, 更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如在上完《三峡之秋》后, 让学生给三峡写一段旅游简介或广告词;上完《小英雄雨来》后让学生将该文改编成课本剧……这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随文练笔, 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写作热情。
六训练交流, 让作文新起来
首先, 可进行多角度的立意训练。即引导学生针对同一题材, 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 从而写出具有不同立意的作文。如人人谴责“狐假虎威”的欺骗行径, 我独赞扬狐狸“处险不惊”的灵活机动。其次, 可进行多方面的选材。教师引导学生由此及彼, 产生联想, 针对同一题目, 从不同角度选取新颖的材料。再次, 强调多种形式的表达。文章不能局限于固定的模式, 对同一题材, 可以采用不同的体裁来写。如以“电视机”为题材的作文, 可以写成介绍电视机的外形、功用、使用方法的说明文;可以写成围绕电视机发生有关事情的记叙文;还可以写成赞扬电视机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的散文。
总之, 从活动激趣、拼音搭桥到日记起步、童话引路再到随文练笔、训练交流, 一步一步, 架桥引路, 只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组织练笔、习作, 持之以恒, 循序渐进, 就能有效减缓习作难度的坡度,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课标下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 篇8
一、整合:增强学生感受
入选小学教材的古诗在文字上比较通俗易懂, 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本的注释来理解诗句应该说不难, 但要学生较好地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感, 领悟深远意境, 就比较有难度。因为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大多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 是需要学生自己从中去感受, 去反复体会的。限于小学生的阅历和经验, 他们面对文字所能产生的表象和情感体验是有限的, 所以制约了学生对美好情感、意境的体验和领悟。《标准》中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的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在古诗的教学中可以将多种方式进行整合应用, 如把图画、音乐、散文甚至是相关的生活场景整合到古诗的教学中去, 这对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是大有帮助的。
二、设疑:引导学生探究
古代贾岛和尚“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推”和“敲”一字之差, 贾先生为何茶饭不思, 值得后人深思, 更值得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进行“推敲”了。贾岛和尚反复琢磨“推”和“敲”哪个更好, 他也是在进行探究。在新课程的改革中, 我们积极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而字词凝练、讲究意境的古诗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的一首诗之精、神、韵就体现在一两个字词中, 如《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一“绿”字, 《江雪》“独钓寒江雪”句中一“钓”字, 《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句中一“裁”字, 等等, 在学习中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三、活动:鼓励学生创新
古诗具有简洁而意境深远的特点, 注重诗句的言外之意, 这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契机。研究表明, 广泛的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创造人格的培养, 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 产生的新需要, 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一) 演中创新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组织指导一位学生演一演李白是怎样送别老朋友的。这位学生在久久注视“天边”之后, 忽然用袖拂面, 并作举杯喝酒状, 还以指代笔在空中“画”了起来。老师问他在干什么?他解释说李白送别老朋友时, 想起这一别后不知何时方能相见, 心中自然伤感, 会忍不住流下眼泪, 所以用袖子擦眼泪。又因为李白是个豪放的诗人, 心中有感, 自然马上要喝酒写诗了。师生都不禁为他鼓起了掌。这样的表演不是好看, 而是让学生对诗句进行深入地阅读, 展开了联想, 继而进行了有创意的表演, 真正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 画中创新
课堂上画古诗是指以“画”为手段,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草》时, 就引导学生画一画诗中描述的“草”。学生在细读诗句后, 有的画了嫩黄色的草, 说从“春风吹又生”这句中看出来这草刚长出来, 应该是这种颜色;有的画的草是斜着的, 说是诗中写“春风吹又生”, 肯定当时吹着风, 那么草肯定是斜的。学生在画画中主动地读悟诗句, 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 这自然是一种创新。
(三) 写中创新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 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 触发学生的灵感, 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 对古诗进行改写。例如, 在《赠汪伦》一诗教学的最后, 老师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 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 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 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 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他。在老师的鼓励下, 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 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 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己的诗篇。
新课标下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篇9
提高语文能力为基点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能力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学习中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走进教材,锻炼语文能力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媒介和载体,教师在备课时,要将写作意图、教材的编写意图与学生的情境相结合,充分挖掘文本的精神实质,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自己先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中。在教学中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把学生带进教材,个性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特别是通过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习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走出教材,提高语文能力 杜威曾说过,走出教室一点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教材是语言文字学习的典范,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老师跳出教材教教材,学生走出教材学教材。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到拓展延伸的切入点,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语文学习与活动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把课内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向语文大生活延伸,利用学校、学生身边已有的资源想方设法适时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加强文化熏陶为巩固点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它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
语文的力量激发学生动力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之大,解决生活中问题之必要,体会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在如此语文文化的熏陶感染下,学生真正认识到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并内化为长期坚持的内在动力。
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 胸无点墨心常怯,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时期的文化积淀,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品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喜欢读书,爱上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校的每一条楼道都充满着文化气息,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每一间教室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能达到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的生活中有了书香,对于培养审美情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的生活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完善学生人格为落脚点
健全的人格,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在完善学生人格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材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的复杂性,成才之艰巨性,决定了细微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个人的魅力,对学生个人的健全人格非常重要。可教材本身的魅力,更不可忽视。入选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名家经典,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财富。不仅有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和学习,更有核心的价值取向。真善美的弘扬,假恶丑的批判,是非曲直的判断,积极进取的激发等,都是教材所要教给学生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受到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熏陶,对促进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促进健康人格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活实践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语文课程有其独特的育人因素,不仅教给语文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在道德、审美、人格等方面获得发展。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一个大实验场。只有真正走进生活,投身到实践中去,人格才能得到完善。教师要在课堂中,创设多种情境,比如书法绘画、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社会调查、社区活动等。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可以了解社会的特点、时代的要求,以此为参照来发现自己、调整自己、完善自己。学生的人格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结束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内化提高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基点,加强文化熏陶为巩固点,完善学生人格为落脚点。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良性的建立起来。
新课标下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 篇10
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数学教育最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改革方向之一.良好的学习活动应当在四条线索中进行, 即学习者与自然的关系, 学习者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学习者与文化的关系, 学习者与自我的关系, 具体反映出以下四种学习模式.
1.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
从基于教科书的学习到基于“资源”的学习, 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在该模式中, 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是众多丰富的相关信息或信息资源的地址, 学生利用信息工具来检索各种信息, 在查找过程中, 通过阅读、观察等方式, 感受、筛选、评价、组织、表达信息, 对资料和数据的质量、可信度做出判断.这其中的推理不单是逻辑演绎, 而且与利用手头资料、数据更加有关.
2.基于任务和问题的探究型学习模式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学习不单是听讲, 而且基于研究、发现或实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型学习模式中, 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或多个问题, 或需要解决的疑难情境.教师对问题不给予直接的答案, 学生根据问题有目的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分析信息, 同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将资源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 帮助学生从访问资源到吸收信息, 促进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
3.基于协作的学习模式
在这种学习模式中, 注重学生与教师、专家、学者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 有助于实现高级认知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协作学习模式将会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 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 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4.基于个性化的学习模式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同时,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然思维方式制约着数学学习的结果, 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因此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和不同兴趣, 给学生创造一个选择的
鉴于以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生如何适应课程改革?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
一、更新观念, 迎接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品德高尚, 身体健康, 知识丰富, 学有专长, 思路宽广, 实践能力强, 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 能更好地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发展的需要, 能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各个领域拔尖人才.课程的改革既是基础教育的改革, 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 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改革.原来的学习观念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头脑中的知识, 而与实践能力脱钩, 几乎没有实践能力, 学生只重视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解题能力的本领, 而现在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目的, 从观察现象改变为探索现象的观念上来, 培养学生要有实际能力的本领, 也就是要求学生把那以往的学习观念、陈旧的学习观念彻底地转变过来, 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 构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 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二、师生互动, 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中学生不再是课程教学的工具, 而是教学课程的主人, 课程改革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特点, 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 开发学生的潜质, 使每名学生在课程教学中能够充分学习, 学会学习与发展, 促进个体社会化.新课程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 关注每一名学生的特殊性.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性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 把沉睡在每名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起来, 激活起来.这一切, 为教师的发挥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 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 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以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 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 而且是学生的导师, 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督促其自我参与, 学会生存, 成才成人.作为学生更应该利用信息工具来筛选信息, 在查找各种信息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在课堂上, 教师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已不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 师生共同参与探讨神奇世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 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 而学生更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 主动去获取知识.应该说, 促进自己的发展, 是未来学生学习的方向.
三、合作探究, 培养团队精神
数学教学应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建构主义学者认为, 学习是主体在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 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 (doing mathematics) ”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讨论作为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之一, 它以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方式通过相互交流观点, 形成对问题较为细致的理解、评价或判断.因此, 在数学课堂中, 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 在设计、安排和组织课堂讨论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 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 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学生应该在课堂讨论中积极思考、探索, 从而培养自己的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 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课题的讨论活动就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发现并提出问题, 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既关注问题的解决, 又关注问题的提出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成为标准的一大亮点.实际上, 创新源于问题, 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学习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是进行创新的过程.
例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an}的求和公式的推导, 教材中是用“错位相减法”解决的, 学生可提出问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推导?展开联想的翅膀:通过和的结构形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 积极探索就会发现:
法一由Sn=a1+q (a1+a1q+…+a1qn-2) =a1+q (Sn-a1qn-1) 得 (1-q) Sn=a1-a1qn, 然后对公比q进行分类解决.
法三由等比数列的定义知可得a2-a1q=0, a3-a2q=0, …, an-an-1=0, 以上各式相加可得Sn-a1-q Sn-1=0, 又Sn-1=Sn-an代入上式可得.
法四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不为0的数, 分数的值不变, 故有当q≠1时, k从1取到n, 得到n个等式左右相加, 合并即可求得Sn.显然当q=1时, 易得Sn=na1.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习作】推荐阅读:
五年级集体备课中心发言材料-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习作能力08-30
新课标下习作教学09-01
浅析新课标下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05-31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08-08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作业一07-19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新探10-07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11-18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论文06-19
新课标下的教学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