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文课

2024-12-15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共12篇)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 篇1

摘要:“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点明了文与道、情与境、潜心会文与入境悟神, 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意志的陶冶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是情境教学的依据。所谓情境教学,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 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 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 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 达到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课,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是语文课堂上的一种常用教学手段。一千多年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有“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的说法;清代王国维在著名的《人间词话》中也留下“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论述;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二十韵》中也有“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的提法。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我们点明了文与道、情与境、潜心会文与入境悟神, 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意志的陶冶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前人的这些研究成果成为我们情境教学的依据。

所谓情境教学,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 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 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 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 达到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1]

那么, 怎样才能创造情境, 激活语文课堂, 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的整个身心都融入课堂呢?

古人云:“志不强者则知不达。”志即感。没有情感, 求知欲望不强烈, 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 有位名人也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健康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很多教师注重导入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的学习的过程中, 往往忽视了情境的创设。要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 思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 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教师则要处处设置情境, 以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 如果像以往那样仅仅靠老师的一支粉笔, 一张嘴, 一本书, 就想打动学生, 就想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的。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学生, 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 任你是嘴皮磨破, 学生们也是无动于衷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 结合课文内容, 拓展教学思路,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 创设各种情境, 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一、出乎其外, 入乎其中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 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看似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 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抱一种大语文的观念, 跳出课堂, 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 读者与作者的感情要相互碰撞, 激起火花, 引起共鸣, 学生对课文理解才会准确深入。比如在《背影》这一课中, 处处洋溢着父子间深沉的感情, 但学生难于体会, 原因在于他们平时对于亲情感知的麻木与迟钝。因此, 在教学中, 每当分析到父亲蹒跚的为“我”买橘的背影时, 我常常动情地向学生讲述我的父母对我的关心, 还把我写的一篇文章《我的父亲》读给学生听。通过老师的故事, 学生很快明白, 父亲的爱像大海一样深沉, 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 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们纷纷站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我通过自己的故事,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跳出课文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 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融入社会, 体验生活

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决不能满足于对课文的分析上, 而是要求学生进入生活, 去分析生活中的大语文现象。这个时候, 同样需要教师通过巧妙的引导, 让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中。如《甜甜的泥土》是一篇以反映当代生活现实为题材的作品。因为大部分学生家庭是幸福的, 无法体会缺憾家庭孩子内心的痛苦, 更无法体会他们对亲情的渴望。但许多学生通过电影、电视等已经接触过一些类似的生活画面。很多人已经形成了共识:“离异的孩子渴望得到爱”、“离异的孩子不幸”、“后妈可怕”。很少人认为这类孩子的生活是美好的。我引导学生去讲讲“我身边的小亮”的故事, 大家七嘴八舌, 踊跃发言, 在热烈的讨论之后, 大家形成共识:在生活中充满爱, 即使是离异的孩子同样可以得到人类的关爱, 进而大家理解了题目的含意:爱如大地一样广博;爱如泥土, 无处不在。

三、走进课文, 扮演角色

有的课文情节曲折, 我们可以利用课文本身具有的戏剧性, 创设一种表演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迅速地理解课文。如《变色龙》中, 就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警官奥楚蔑洛夫从广场走过的样子, 处理狗咬人事件穿脱大衣的动作, 我请一位学生现场给全班表演, 学生们为了表演, 自然对课文认真地去研究, 对人物的性格仔细地去揣摩。在初二说明文的教学中, 表演情境有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核舟记》里多涉及空间位置, 所以我让学生自学课文, 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成小组进行表演, 学生们认真研究课文, 相互讨论,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 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 最终得出了正确的表演位置。又如《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篇课文, 都有很好的表演素材。通过表演, 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 学生自然加快了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品味音乐, 咀嚼人生

创设语文情境, 播放音乐对渲染情境是一种重要手段, 而对音乐的选择, 除了以课文内容为基本要求外, 则应考虑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以及选择与之相通的时代之音。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 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的。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 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 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教学《蒹葭》这篇课文, 文字优美缠绵, 可是文言词句影响了学生的理解, 我给学生放了邓丽君的《在水一方》, 在同样动人的歌曲中, 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从中去体会、想象主人公苦苦追寻意中人的情景。对于诗词的教学, 可以多加运用与之相对应的古典名曲来使学生沉醉于诗词的意境中。特别是中国的传统音乐本就与古典诗词密不可分, 相互辉映。如教学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首词, 用语言来激发引导学生的感情进入诗中情境和意境, 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这个时候, 音乐

关于初中语文的自主、探究、创新教学的尝试

陈海兰

(滨海县玉龙中学, 江苏盐城224564)

摘要:人类社会已迈入新纪元, 步入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新的教育观念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 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就是要转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 探究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在语文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当重要。“自主探究学习”在语文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 以创设自主学习空间为载体, 以学会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 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 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主发现、自我教育。

关键词:自主探究创新

人类社会已迈入新纪元, 步入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 可以说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寻找新的教育模式, 推动教育的发展,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人才, 全面推动社会的进步。

“自主探究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 运用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 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的活动, 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 实现自主性发展, 使自身素质优化。

一、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自主探究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自主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学习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和学习意向。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1. 创设问题情境, 实施启发式教学。

比如在教《绿色蝈蝈》时, 我摒弃了传统的由教师介绍作家作品的教法。课前, 我设计了一项开放性的预习作业:“走进法布尔。” (1) 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2) 你了解法布尔的生活经历吗? (3) 你从中能发现什么?这样的巧妙设计, 使作家作就可以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来感染学生。在音乐中, 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 自然能体会诗词的妙处。

五、竞赛互动, 寻觅激情

孩子喜欢争强好胜, 渴望表现自己。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表现欲望, 运用竞赛手段, 激发竞赛情境。我在课堂中采用了小组学习法, 利用课文中的一些问题, 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 让学生在一种紧张的竞赛情境中去学习, 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3]《窗》一文中, 设置悬念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寻找文中的设置悬念之处, 看谁找得多、找得快。学生被激发了, 全都主动地、紧张地去认真阅读课文, 寻找答案。学生大多都能在这种竞赛的情境下解决了问题。

六、插上翅膀, 走进想象

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学习课文, 同时也要让他们具备创造能力。所以在课堂中设置一种创造情境, 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 也是不可忽视的。利用一些课文的开放性结尾, 可以很好地达到目的。《我的叔叔于勒》中, 在课文学习完后, 让学生去运用创造想象写出于勒发财归来后的命运。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写菲利普夫妇把于勒接回家;有的写于勒没过多久又品的介绍, 变老师讲为学生主动地接近、了解。在查找资料, 合作交流, 接近、了解作家作品的过程中, 学生就会不断地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2. 根据作业难度, 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在一般情况下大家普遍认为动机水平增加, 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 动机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 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 学习效果反而更差。从著名的耶克斯—多得森定律 (简称倒U曲线) 中不难看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 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 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 最佳激起水平越低。由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较容易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可见平时在学生中流传的“大考大玩, 小考小玩, 不考不玩”的调皮话, 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 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方面的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的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 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但使用过多或使用不当, 也会产生消极的作用。有许多的研究表明, 滥用外部奖励, 不仅不能促进学习, 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所以奖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 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 其本身并无价值, 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 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

4.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 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模式的指导下, 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如就三维度之一的稳定性纬度而言, 如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 (能力、任务难度) , 则学习者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抱成功或失败的预期, 并会增强变成了穷光蛋;有的写于勒成为了大资本家……学生对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把握得很好。

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很多, 我们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不断地创新, 语文课堂就会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百花园。

采用多种手段创设语文情境的教学方法, 能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 促进学生智力和语文能力的发展。这是一种自觉、主动的学习。同时, 教师创设的富于感情色彩的情境容易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震动/切身的体验, 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 而且受到了熏陶, 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在、愉快的情感交流活动。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感, 这样一来, 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订.新课程标准.2005:88.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戈致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材料与过程指导 (初三) .2005:5.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 篇2

山东省微山县西平中学

张保兵

时下,在语文教育界,新课程、新课标已经唱红了大江南北。究竟如何上语文课,怎样才算是成功的语文课?成了许多语文教师甚至是有了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的困惑。我认为,这是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的深层思考,是打开语文教学新局面的良好开端。语文教学,它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和精神的重任,尤其在当前学校教学因分数利益而轻视语文教学的背景下,如何上好语文课,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起热爱中华文化的热情,树立高尚的人格情操,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上好语文课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几点认识。

首先,教学时要注意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首先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所以,语文教学在兼顾工具性的同时,还应重视语文的人文性,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当教学鲁迅的《社戏》时,老师们一定会讲到夜色下的景色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我们在分析词句优美和体现孩子们兴奋心情的同时,是否还可以引导学生憧憬农村自由自在的充满情趣的生活。因为我小时候生活在水乡古镇,我就跟学生们讲起这段美好的经历,台下、也有学生和我呼应。当我沉醉于往事的回忆时,我也让同学们想象那幅画面。课文的描写、老师的叙述、学生的想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乡风景图,我想,当有一天,他们有机会踏上水乡古镇时,那份体验一定比别人更深刻。这就是一种文化体验吧。

优秀的语文课堂教学,既不能片面强调工具性,也不能撇开字、词、句、篇,上成思想品德课,它必须是两者的和谐统一。正如老前辈于漪所说:“语言和思想、情感,是同时发生的,它不仅仅是载体,实质上它就是 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教学生语言,也就是同时在用人类的精神文明,用中华文化的乳汁哺育他们成长,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其次,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实现合作探究学习呢?我尝试过二人组合(同桌)、四人组合(前后两排)、随机组合(设置情景,临时调用,如表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教会学生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如记录员、组长、主持人等。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大家知道《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的,因此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分角色诵读和表演课本剧,既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会了主人公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性格,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又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可谓一举三得。

再次,坚持面向所有学生,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新课标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大而言之,是素质教育使然,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使然;小而言之,是教师的道德使然,是家庭的期望使然。我在设计教案时,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有选择地完成,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让他们增强自信,乐于参加,乐于完成,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其实,深入每个学生,你会发现,他们中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通常,当老师的注意力辐射于后进生之外时,他们就会游离于教学之外,诸如讲笑话、玩纸团、做鬼脸、弹皮筋、大声读书、怪调回答……但他们常常被尊重被包容时,他们的潜能就会苏醒过来,有时会令你大吃一惊。如我教学《第一次真好》时,先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角色体验,再全班畅所欲言“第一次”,我有意请平时表现很糟糕的同学讲述他们的第一次,结果发现他们的“第一次”更丰富,更刺激,更能令人回味无穷。

由此,我领悟到语文教育的确应该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作为语文教师,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

最后,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

新课标规定:“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 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习现成的知识技能作为唯一的目标,不要按照既定的模式,一味强调学科规范的训练,不要用一种标准的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在课堂上应用多样的启迪方法,让学生多听,敢想,敢说。

我在讲授《皇帝的新装》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及主题后,让学生思考了一个开放性问题:皇帝游行完毕回到皇宫会怎样?富有启迪性的问题擦出了学生的创造性的火花。有的同学想象皇帝会气急败坏处置那个孩子,将他滥施淫威的性格推到极致;有的同学则想象皇帝在惩罚骗子时又被其所骗,将皇帝昏庸腐朽的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还有的想象孩子在官员的逼迫下承认自己的愚蠢,加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有的情节虽有些荒诞,但又合情合理。学生的想象力之丰富,创造力之独特,均超乎我的想象,令我耳目一新。

总之,社会在越来越快地向前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要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不断吸收新思路、新观念,积极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始终以新的内涵和形态给学生以创新的空间。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西平一中

新课标下的语文知识教学 篇3

一、当前语文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实施建议”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新课程理念强调整体,突出重点,并且简化头绪,同时也强调整体感知,淡化知识。这确实给语文教改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也引起了许多专家的讨论。

当前,语文知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里片面追求形式,忽视知识教学,导致学生知识不系统、不清晰、不能辨清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要点,不能从知识出发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却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引导学生理解字词难点,轻视基本知识的理解,很多老师对课文知识匆匆带过,跨越了文本本身。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不能理解新课程标准变化的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极端的做法,过分强调“语文的开放性”,而忽视了语文的准确性;过分突出“内容的人文性”,而忽视了文本的科学性;过分表现“课堂自主性”,而忽视了教学策略的目标性。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会给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新课标下语文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改下的语文应当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工具性为语文所特有,而人文性则为众多的人文学科所共有。语文知识教学作为工具性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语文知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语文素养是一个人对语文长久的、深厚的素质和修养,就其内涵来看,应该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智力、语文情意和语文审美等五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语文知识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能力要求。语文知识肩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双重角色,语文知识除了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目标以外,它也是其他素养目标养成的基础。所以,语文知识的学习及其能力转化与提升,在语文新课标背景下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文知识教学。以《金黄的大斗笠》教学为例,可以探讨新课标视野下怎样进行有效地语文知识教学。

三、案例简介

《金黄的大斗笠》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意趣幽远、情境交融,文中通过写姐姐给弟弟送斗笠这一件平常小事展现出姐弟俩纯真的情感,文中有景有情,用景来点染情,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风雨童趣图,在这幅画中有雨有风、有人有物,并且色彩鲜明,充满了生活情趣。作者通过对这幅风雨画的三个定格,来表现出生活的快乐和姐弟之间亲情的无私。

本文和一般文章写人记事方法不同,全文分为25个自然段,且每个自然段很短,看上去很散,所以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反映过,这篇文章不好教且不好学。一位老师在讲解此文时,采用了以探究谈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展现出“整体感知—设疑释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整体感知:

通过提前预习以及课堂上学生朗读课文,训练语感,让学生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细节,通过小组讨论,找出作者笔下风雨图中的三个镜头描写。

设疑释疑:

1.文中描绘了一副怎样的图画,大家能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吗?这幅画美吗?美在哪儿?

2.与第一个镜头做比较,在第二个镜头中,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风 雨的变化?这里用了什么修辞?

3.姐姐和弟弟分别有什么特点?两人关系怎样,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4.作者通过哪些词句及哪些细节表现姐弟之间的感情?

5.本文中通过什么来表达姐弟的感情,这种行文方式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拓展延伸:

作者用三幅风雨图写出了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鼓励学生借用这样的方式写出一篇关于或亲情或友情或真情的文章,文章中体现细节美、风景美、更有情感美。

四、案例分析

《金黄的大斗笠》是一篇典型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这位教师讲授时,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从教学方式可以看出,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在新课改理念下,进行了语文知识的教学,真正做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第一,认识到了语文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有效的知识传授。该教师在要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要求学生指出文中重点词句和重点细节,重视语文字词的教学,这是最基本的知识教学。教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时找出三个描写风雨变化的镜头,其实也是在教学生阅读散文时需掌握的一种阅读方式,避免了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第二,深化、内化了语文知识。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只为知识教学而教学,而是在学生讨论时做适时的点拨,让他们在文中充分领悟那些传统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在构思选材时并未做空洞的描述,而是“化大为小”,以情感人,选取细节来表达作者真实的感受。

第三,语文知识的教学方式多样、丰富。该教师在讲授本文中,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美的享受当中,也学习到了知识,该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情境创设、提问、讨论、自习、点拨等方式。

第四,体现了师生的双主体地位。该教师在此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师在这个双主体地位中处于“首席”地位,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问、点拨、指导、示范、讲解等方式进行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语文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素养,使知识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慢慢建构起来。

总之,语文知识教学对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更应当认识其重要性,只有知识的丰富和充盈才能让人文之花开得更茂盛。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仍图中学(516169)

新课标下语文美育的渗透 篇4

一.以身垂范, 培养美感

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而不从。”作为教师, 自身没有良好的美学修养, 是很难驾驭教材, 并在教学中实行美育的熏陶渐染的。语文教育是科学, 更是艺术。课堂中教师必须通过自己一系列的创造性劳动形成的鲜明教学个性, 给学生一个直接的审美观照对象。

首先, 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方面来说。课堂上教师的一口普通话, 能充分表达出汉语语音的抑扬顿挫、情感变化, 给学生以听觉的美感。而漂亮的粉笔字、硬笔字, 能充分展现汉字的线条造型、结构的规范, 引发学生视觉上的直观审美情趣。同时, 也能敦促学生在基本功上下功夫, 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其次, 从课堂的板书方面而言。课堂板书可以说是语文课的眼睛, 它提供给学生最直观的形象, 使教学思路、篇章结构和课文重难点一一得到体现和强化。它的种类很多, 有提要式、对比式、回环封闭式、孔雀开屏式……不管采用哪种板书, 都要做到简洁明了、层次分明、由浅入深, 还要美观大方、新颖别致、独具一格, 给学生视觉上美的熏陶。

二.立足教材, 熏陶感染

中学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文学是从智、意、情三个方面通过审美体验这个心理中介互相渗透、互相交融, 同时影响人的心灵的。“没有任何其它意识形态对于人所产生的影响, 像文学作品唤起的审美体验那样, 使整个心灵都得到如此深刻的触动, 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 获得如此全面的滋养……它在人们精神上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绝不是一般知识的传播, 道德教育和娱乐消遣所能企及的。”为此, 我们应立足教材, 抓住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这两个方面去渗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有时还需要介绍作者的审美观念、社会环境等因素, 才有助于学生树立美与丑、善与恶的审美观念。

其次, 要重视表情朗读。表情朗读借助语言的直观, 形象地传达作品的内容, 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容, 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文学欣赏和审美感知能力。我们知道, 文学作品的节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构成的外在节奏, 即声调的轻重缓急, 文句的长短整散, 字音的响沉强弱, 语流的疾徐曲折, 及它们的错杂相间, 交互更替, 使文章的态势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二是由作品各种内容要素和意识流动所构成的内在形式主义的节奏, 即作品各部分的起承转合, 疏密急缓, 情节的起伏波澜, 人物活动的交替变化等。而作品情感的这种“内在律动”最能打动学生的心扉。在琅琅的书声中, 作品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美学思想, 常能得到充分而酣畅地体现。

三.不拘一格, 渗透美育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时期, 心理气质与精神面貌在此阶段渐趋成熟。而此阶段中的许多美育内容诸如健康的审美情趣, 良好的审美方法, 正确的审美理念等, 需要反复讲。为避免令人生厌的机械重复, 就要采取多种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 各个层次讲授。如同是歌颂祖国美好山河的文章, 有的可让学生从热爱祖国的名胜古迹, 保护国家珍贵遗产这个角度去学习;有的则直接让学生在锦绣风光中去欣赏。

对于不同的美育内容也要力求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 不能形成千篇一律的方法。如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与《林黛玉进贾府》可分析人物形象, 可探究时代背景, 可理解表现手法, 可探寻精神内涵。这样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其效果正如古人云“倾城宜通体, 何来独赏眉”。

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 也应区别对待。美学观点明显的课文, 像《再别康桥》等诗歌, 应重点学习外观排列的形式美, 韵脚、韵律呈现的音乐美, 画面的意境美;而对美学观点和思想性融合在一起的如《拿来主义》《花未眠》等议论文、小品文, 则要引导学生从美的思想、哲学等高度去认识、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的哲学美学观。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5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 篇6

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

传统教育观念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疑问的解答者。教师就应该是知识的集大成者,应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样才能“拥有一桶水”,然后给学生一瓢水,这样的教学观念在中国教育界盛行了千年,也成了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并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想上对教师起着“指导”作用。老师们也乐此不疲,三年一轮回,旧教材、旧教案、旧知识点、旧疑问,统统重复演绎给“新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结果导致中国学生在国际大赛上频频获奖,而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却得不到提高。无可否认,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填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必须走出自身角色的误区,重新为自己定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帮助他们寻求学习的方法。

现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主要还是借助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对范本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组织学生朗读、分角色读、齐读、默读;在诗歌教学中根据不同诗词的意境,组织学生开展朗读品味、整体感知、意境分析、诗人情感体验等教学活动。

对于开展个别学习、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不同课型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另外,在综合学习、办刊、演出、编剧等方面也需要语文教师加以组织指导,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时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进而主动向教师提问、索求知识。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探究得出问题的解决方式或获得信息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走向知识呢?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学习和思维的关系。学习的结果固然重要,而思维的过程更为重要,在语文课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的方法,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诱导、重探索。学生就如同问路人一样,我们能指给他们方向却不能抱着他们走路,更不能越俎代庖。我们在引导学生时可以预设程序,使学生的探索方法能为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而进行。再次,在语文教学形式上,应重讨论、重答问,不能搞单向传递,应开展双向或者多向的交流,通过运用小组讨论、师生对话来达到解决问题、获得能力的目的。最后,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主动探索知识。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合作”是新课标中提出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过去人们常常将教师视为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教师往往也以权威自居。而现代教育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披情入文,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来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学生的需要培养各自不同的能力。在运用问题教学时,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思索讨论并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之中;在自主学习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参与到学习结果的讨论中。在语文综合学习中,在组织学生开展文学活动、办刊、演出、讨论等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更多地运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提高自身能力。

语文教师不仅在课堂上需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控教学、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外依然要参与到他们的语文学习中去,让他们在生活劳动中学习语文。

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社会学来说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互动关系。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上、智力上,更体现在思想上、人格上。作为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思想性的语文学科的教师更应该注意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产生影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建立现代师生关系呢?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他们虽然缺乏对各门知识的了解,思想尚未成熟,但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语文课本来就是一门充满了人情味的学科,一篇篇富有文学色彩的课文教学需要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学生在课堂上战战兢兢,又如何感受生命之美?如何去体味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优美意境?

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离不开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好朋友式的帮助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会对教师敬而远之,而是主动和教师亲近,积极参与课堂的发言、讨论,敢于提出有个性的见解。

其次,教师要做到“三欢迎,三允许”。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欢迎学生否定老师的观点,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意见。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做到这几点,学生就不再是张大口袋等待装知识,而是能够用批判的眼光去思考问题,他们的质疑正是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主体性的表现。

文学语言本来就具有模糊性。四十个学生对课文就有四十种不同的理解,他们对课文提出不同的意见,就是从他们自己的视角进行的个性化理解。即使学生出错,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这样不但打击他本人学习的积极性,还可能使其他同学因为害怕被否定而不敢创新。

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语文教师应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语文教师的知识不能只局限于语文的范围。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这要求语文教师对所教的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熟悉本科的相关专业知识,还要丰富自己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特别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较快,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更多地接受新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教学经验。视野宽广、知识渊博的教师才可能胜任新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应做到“以人为本”。新课程的“新”就体现在“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知、情、意、能的健全和完善为发展之本。那么,语文教师也应该把新课标的这个人文起点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语文教师还要树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多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在教学方式上如何利用诗歌、散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如何运用议论文、说明文教学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是语文教师在文本教学中必须重视的。

语文教师应把握学生心理,做到循循善诱。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心理比较脆弱,而学习生活压力又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并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融入到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去。比如在问题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平等地和学生合作讨论;在进行情境教学时,语文教师完全能够和学生同欢乐、共忧愁,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学生心理,给予其正确引导;作文训练也是给学生抒发自己心声的一个机会,语文教师在指导作文形式的同时更应注意其中的思想内涵。

语文教师应具备教育机智。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应变能力是教育机智的四要素。作为新型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健康的心理。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些职业病:对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带有一定的偏爱,而对成绩差、表现差的则带有一定的歧视。在教学过程中常会有意无意地伤害到学生,使其丧失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其人格的发展。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善于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接受能力,观察学生的差异性所在,并能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应付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语文所包含的内容很广,学生往往可能从一个点引发到很远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对其思维加以正确引导,不能放任千里。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要把新课程理念与改革目标融入到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不断地学习与探索,把握课程与教学规律,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学中说教式的灌输,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初探 篇7

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多年以来一直被忽略了:我们学语言, 其实就是在构建人的精神世界, 精神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而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更应该是培养学生主体的人文精神, 解决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向大学教育过渡性的教育阶段。

然而, 纵观当下我们的语文教育还是在以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标准答案、同样的分析模式、同样的评价标准, 对学生加以模式化的训练、规范、评价, 迫使语文学科成为以共性压制个性、生产统一模子产品的工具。所有的教参千篇一律, 所有的教师千人一面。从课堂教学模式的机械化, 导致作品文本解读的统一化, 这种病态的阅读必然导致学生作文的虚伪抒情、丧失自我体验。无视“人”的存在, 抹杀学生个性, 扼杀人的灵性。

事实上,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发现, 高中阶段的学生, 往往都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和自我扩张的要求, 竭力追寻主体的个性张扬, 认识和思维处于极为活跃激荡的状态, 此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谴词造句、谋局布篇中的知识性理性经验上, 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透过阅读, 同古今中外的大师对话, 以学者们厚重的作品、深邃的思想及其独具魅力的人文情怀来感染学生, 以提高其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从本质上讲, 语文教学是在培植人的精神, 是在丰富人的精神经验, 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而语文阅读作为一种通过文字符号深入心灵境界的情智活动, 彰显着鲜明的人文精神。这首先体现在作品本身所蕴含着的文字、文章、文学的丰富人文内涵;其次也体现在语文阅读所渗透着的读者和作者的时空情绪、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更体现在语文教育尊重和发展个性和创造性, 培养健全的人格等方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更应该突出语文课的文学性、文化性、审美性, 注重对人文因素的挖掘, 遵循对人的充分尊重的“以人为本”原则, 回归人文关怀。通过阅读教学还学生以阅读的自由, 感悟的空间, 体验的过程, 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来自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审美、历史、习俗等众多文化氛围的熏陶, 在对自然的、社会的、古代的、现代的、传统的、外来的人类精神财富的了解、接受、感悟中, 不断充实, 不断提高, 得到个体的意志、毅力、个性、气质、兴趣、情感等心理品质的日趋成熟, 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也是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功能。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和自主体验的一种有效手段

阅读是一个对话交流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客体的意图语境消失以后, 在信息载体中留下的暗示, 需要阅读者在阅读中运用独立的思考和自主的体验去还原和延伸。文本意义的实现是阅读者还原甚至延伸的过程, 正是这个过程赋予了作品更为丰富的意义内涵。在阅读过程中, “阅读主体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来换回直觉经验。由于不同主体之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 在同一教师指导下, 阅读同一材料, 不同主体阅读解文的心理活动也会不同, 甚至差别很大。”

但是,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都忽视了这些特点, 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篓子”, 认为学生需要的是大量已经提炼的知识点的灌输, 师生间是我说你听, 我写你记的关系, 是师讲授徒接受的单向知识传输关系。因此教学活动关注的是课文本身, 教师习惯于自己去理解、去深入, 然后将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作品主题、写作特点这些自己的理解和教参的意见直接灌输给学生, 这就是典型的“传输”和“接受”的过程。显然, 这种做法完全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阅读者不能和作品这个客体形成必要的联系, 而是由教师的个人阅读和教参的一般理解替代了, 从根本上违背了阅读的本来意义。这种完全遵循经典范文而教读的意识形态, 宰制了学生阅读的思维主体性与认识的纯粹性, 根本不可能达到帮助学生领悟作品丰富内涵, 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目的, 更谈不上什么灵性阅读了。

当然, 我们并不完全否认教师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的作用, 但这些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体验, 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智慧和能力。正如马笑霞老师在《语文阅读的认知心理》中所说:“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读物作为一种客体, 它负载着作者显露或隐藏的见解、意愿而去影响读者这一主体;同时, 主体不断地利用自己的经验、积累去顺应、同化或逆反客体所负载的信息, 阅读就是一个主客体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缺少主体阅读中的自主体验, 一切灌输对于真正提高其能力都是徒劳的, 甚至有可能造成主体由于接受惯性而引起阅读疲劳, 进而对阅读产生抗拒心理, 适得其反。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 在相互切磋中, 加深领悟, 共同提高。”其实这就是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给他们提供独立思考、自我体验的空间和可能性, 教师作为引导者绝不先将自己的结论交给学生, 钳制学生思维想象的自由, 而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 把判断的权力让给真正的阅读主体, 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 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 新课标的阅读教学专题中, 设计了许多自觉的“放弃”, 有意的“无为”。这些都在力图改变教师越俎代庖的状况, 改变过于周到繁复的指导与规范, 改变授于标准答案而无视学生个性体验的状况, 让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与参与行为, 学习中能运用自己的脑髓, 独立思考, 打开心灵, 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质疑问难、自主发表见解,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的感知、学习、理解、提高, 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能通过主观努力, 实现主体对外在世界与自我的超越。这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赋予教学的又一重要的价值功能。

三、强化学生人文精神的自我扩充的内在基础和目标导向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 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 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高中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语文教学负有传播真善美的使命, 重视学生完美人格的培养, 帮助学生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一旦学生具备了完美的人格, 他们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去爱国、爱人和自爱, 他们也就有了高尚的追求, 有了探索创新的热情, 有了奋进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有了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文情怀。而这又是他们进取的内动力和创造的催生力。语文阅读教学有着人格培养的最佳优势, 对语文教学的处理也应成为品格激励的最佳契机。如读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趋避之”等就会得到高尚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读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韦应物的“神欢体自轻、意欲乘风翔”等, 就会得到科学的方法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得益于丰富的人文品格, 而理解的关键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曾祥芹教授就把阅读运思的四维空间概括为八个字“解文、知人、论世、察己”, 即通过阅读作品, 使自身的知识经验得以扩充, 观点认识得以改变, 思想情感得以升华, 方法技术得以迁移:实现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 在本质上的提高, 在价值上的飞跃, 在能力上的练达。

谈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篇8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大胆尝试,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确立研究点, 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探究性阅读, 是针对非探究的接受性阅读提出来的。它需要的不仅是学生参与阅读学习活动, 更是带着强烈探究意识的投入, 所以教师不是给学生提问, 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与探究氛围, 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贵有疑。”只有有了疑问, 才会有探究的愿望与动力。所以首先要让学生初读课文, 在对课文初知内容、了解大意的基础上, 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但是教师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 让学生封闭地自学、泛泛探索, 而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身心特征, 指导学生在“有疑”之中确立恰当的研究点, 然后针对研究点, 质疑文本、主动探究, 以平等的身份去审视教材, 并与同学、教师、集体交流。这样, 确定的研究点便于学生腾出较多时间, 围绕专题自主研读;教师则巡回指导, 反馈学情,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辅导。比如:《凡卡》一课, 学生会提出如下问题:凡卡寄出的信, 爷爷能收到吗?能接回可怜的凡卡吗?作者这样来写结尾好吗?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不难理解, 课文讲的是9岁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及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主题思想。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资本主义的痛恨,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而之后的体会作者如何运用他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去表现主题思想, 是阅读教学着力点, 教师应深入地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在体会到这些内容的基础上, 再指导学生对文本的表现形式或作者表达的思想, 作个性化的解读, 那么, 则是水到渠成了。

2. 发扬课堂民主,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离开了开放的情境, 学生将无法主动获得新体会、新见解, 也就谈不上探究。整个阅读过程应该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的选择, 教师只是伙伴、参与者,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独创性, 但又要引导学生吸取他人 (包括教师、学生、书本等) 的已有成果。因此, 我在教学中注重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在开放、自主的课堂环境中深入地探究。

首先是让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要充分, 使学生对探究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或体会。只有这样, 学生在交流中才会有话可说, 而不是千人一面地人云亦云。比如:《草船借箭》一文, 老师引导学生概括出诸葛亮足智多谋、顾全大局, 周瑜心胸狭窄、忌妒心很强, 鲁肃忠厚老实, 曹操多疑等性格特点。但是由于学生有了和文本充分地交流, 于是提出鲁肃并不忠厚、老实。因为他不但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周瑜说谎, 不把诸葛亮借船的事告诉周瑜, 而且对来帮助的友人诸葛亮也并不实情相告, 明明知道周瑜在陷害诸葛亮, 破坏大局, 也没有告知诸葛亮, 这算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吗?若不是诸葛亮神机妙算草船借箭, 那么, 赤壁大战的历史将可能改写了。试想, 没有对文章的充分感悟, 能提出这么一个有理有据的独特看法吗?在充分的探究解读中, 学生已经摸到人物特点的复杂性、多面性, 学会了分析人物的辩证法。

其次是生生、师生、生与集体间的交流。要引导学生听取别人的发言, 在别人的发言中吸取别人的成功之处。

同时, 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注意发扬民主, 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 既有教师的评价, 又有学生的评价, 而且应该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文, 我抓住学生想了解北大荒这个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的心理, 让学生自读课文、想象画面、畅谈感受, 把阅读的时间和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阅读环境中, 想象北大荒的美景, 畅谈读后的独特感受。整个阅读过程中, 学生针对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点主动探究、重新建构文本的新意。集中交流阶段, 有的学生朗诵最喜欢的段落, 有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画, 有的学生畅谈对北大荒的印象……发挥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使每个研究点都具有了自己的特色, 而且有一定的深度。

3. 创设实践情境, 拓展学生创新时空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离开了阅读实践, 学生将没有探究。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校实际、学生需求, 努力开发课堂教学资源及课外语文学习资源, 为学生的阅读探究与创新拓展时空。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后, 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到图书室、网络去收集有关周恩来总理的故事, 以进一步了解周总理其人。在学习了《海上日出》之后, 可以带学生观察家乡的日出, 写成观察日记。从而使阅读走向广阔的生活, 将语文课程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探讨 篇9

那么, 新课标下具体的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语文教学要教为辅、学为主。

一堂好的语文课, 既离不开教师的正确而精当的引导, 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独讲、主讲的方式要改变,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 认真钻研教材, 用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师的“讲授”对于学生而言只能是外因, 只能起辅助作用, 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 主要指把课堂的有限时间还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探究, 体验失败, 感悟成功。只有把自学引入课堂教学, 并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 学生才会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求者, 而教师要由以讲授知识为重心转移到重在激励学生思考、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上。

在语文教学中, 要变教师作总结为学生求结论。面对探究性问题, 教师不应越俎代庖地自得结论, 而应让学生在感知中探求。让学生通过资料查阅、调查访问等方式寻求答案, 获取结论。例如:讲《我是一条小河》一诗, 我不是逐字逐句地分析推敲, 而是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 让学生自己探求, 感悟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形象性”、“含蓄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充分了解诗歌知识, 再通过朗诵感悟诗歌意境, 最终自己作结论, 并与其他人作比较。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思想性格可能会不尽相同, 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要适当点拨, 让学生在进行自学阅读的基础上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在求索中获取知识, 培养能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能适时适量地提出问题, 以明确教学目的, 处理教学内容, 却不一定注意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生共同探讨。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思考提问, 而非教师独自设置问题, 学生被动作答。教师应巧设悬念, 鼓励学生自己探求, 促进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那种简单浅显的无思考余地的问, 不能引发学生想象力与思维力的问, 有不如无。学生的“问”应是思考之问, 是对课文充分感知基础上的探究。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探究性发问是学生自我开拓智力资源的钥匙。所以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是学生主动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语文课堂上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 去探究, 鼓励多问。对于学生的提问, 教师不宜作简单总结, 而应该加以点拨, 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取更多。

语文教学要以教为辅, 以学为主, 在语文教学中, 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以贯彻实施。

二、语文教学要重感悟, 重语感训练。

重感悟就是要以读为主, 先实践再练习。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所谓语感, 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语言感知能力, 语文教学必须培养该能力。

读、议是语文学习的中心环节之一, 是训练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培养阅读乃至写作能力的基础。因此, 要增加学生的读书时间, 凡是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读, 让学生充分感悟课文, 通过多读、细读、深思、议论这一过程进行语感训练, 然后通过综合练习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

在语文教学中重读, 已然成为语文教师乃至语文教学界的共识, 但在具体教学中侧重学生自由读却还没有普遍落实, “读”法不一而足、异彩纷呈。当前, 很多语文课上齐读太多, 组织较好的齐读, 有时的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但齐读太多, 无疑就会减少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 限制了其自由感悟。

对语文教学来说, 积累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特别是语言积累。妙词佳句、古诗古文等应要求熟读成诵, 以期让学生完成文字语言的内化, 进而完成感悟过程, 这是一个对语感的训练。

读懂课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 但仅满足于读懂是不够的, 会读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会读的语文学习要求我们重感悟, 重语感训练。

三、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法、悟法、得法、有法。

素质教育就是素质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将提高学生素质作为教育要旨。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掌握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而且有益于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是学习主体, 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也就是学生既要爱学, 更要会学,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 使他们在学习上得法、有法, 学生的学习才会如鱼得水, 游刃有余。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 研究教材, 并充分了解学生, 以期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 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导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并在其掌握方法后给予充足时间让其自学。这样学生就会自觉运用学到的方法, 并通过自学对所学知识有所领悟。例如: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任务, 通常说的阅读能力实指默读能力, 但朗读能力和默读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相互促进, 两种技能同等重要, 都要教学生学会。教师应该结合课堂实例让学生学习这两种读法, 领悟两种技法, 特别是默读, 更应掌握。默读要培养学生理解内容、抓住要点的能力, 为此默读可以作为课堂作业, 还可以拓展到课外。

四、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多种教学模式合理运用的优质课堂。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施, 所以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 加强阅读训练, 抓根固本, 深入理解领悟课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模式是否科学, 过程是否优化, 是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这就要求我们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的优质课堂。

课堂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应充分利用教材, 运用启发、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模式, 适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处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不同, 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 就不能再采用单调而固定的教学模式。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借助画面把学生带入意境, 画面的呈现形式可以是挂图或幻灯片, 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营造课堂氛围。

优质课堂教学结构不再强调每课分段分层、解析段意、归纳主旨, 而是通过合理的设计, 多种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 激活课堂, 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创新、合作探讨, 和教师共同解决课文, 应对问题。这样的课堂必定是高效的课堂, 也一定会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总之,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是渗透新的课程理念和正确教学观念的教学;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是教师精讲, 学生乐学、会学的高效课堂。为此, 教师应优化处理教学内容, 深入了解学生, 优化教学环节, 采取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法, 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促使其学法、悟法、得法,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实现“授文育人, 达意传法”,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新课标、新教学理念要求实施素质教育, 也就是更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要以教为辅, 以学为主。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探求, 促进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读、议是语文学习的中心环节之一, 会读的语文学习要求教师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法、悟法、得法、有法,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优质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是渗透新的课程理念和正确教学观念的教学;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是教师精讲, 学生乐学、会学的高效课堂。

谈新课标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篇10

1. 想象性作业。

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如学了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之后,可让学生通过合理的充分的想象,续写一个“警官奥楚蔑洛夫路上偶遇将军的哥哥”的场景,更淋漓尽致地表现警官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的性格,增强、提高学生的文本体验与解读能力。《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可设计这样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以原文为蓝本,设想一下当于勒意外地成为富翁出现在菲利普夫妇面前时的情景。

2. 自主性作业。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因而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自主学习的情景。因此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如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阅读《读者》、《名人传》等,品读其中的哲理和智慧,或摘录经典语句,或有感而发写点随笔等等。

二、情感类作业的设计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此期间结合课文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熏陶是再适合不过了,在课后作业中我也同样注意这一点。在教完《背影》后,我除了要求学生体会其中的父子深情之外,还要求学生回家后在餐桌上为父母夹一箸菜,然后观察父母的反映,把它作为一个作文片段写下来,果然学生中不乏优秀之作。学生们都谈到了自己平时忽略了父母之爱,更忽略了对父母的关爱,所以更能体会《背影》一文中的父子深情。学生的家长也反映这次的作业拉近了孩子和自己的距离,应多提倡这样的作业。

三、差异性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展示。作业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层布置,要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在差异性作业的设计方面,具体做法有:1.作业量分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每课的基础性练习是必要的。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2.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一般来说,确定为基础、拓展、提升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拓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提升目标。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在课堂上要求背诵的段落,允许课堂上背不熟的同学回家继续背到熟练为止;要求优等生隔天就得交的作文,后进生可以宽限几天。这样,保证了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之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由于分层作业的分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完成作业既感到轻松愉快,又巩固了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能力。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开放品质 篇11

目前有一些不合理现象,新课标下语文课的“开放”,将课堂经营得热闹纷呈,将知识点设计得千头万绪。一堂语文课,说唱逗学演,一拥而上;以致于有些学校出现学生成绩整体下降,新课标举步维艰的困境。

“开放课堂”理论,重视个别教学和学生的主动性,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核心理念与新课标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要求一致。体现了课堂“开放”的基本要素。

语文课堂如何真正遵守教育之道实现新课标的“开放”原则呢?

1.“以人为本”是首要的前提。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语言建构起来的文学作品是人学,其关注人生,作用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可小觑。仅就一部《论语》,二千五百多年来,浸润、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素质、人生观念、心理结构、风俗习惯。

2.确立课堂开放的原则与评价尺度标准。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不同的开放尺度、不同的开放内容及不同的评价规范。同一体裁的文章,甚至同一篇课文,也应考虑文章的个性特点,不可盲目求同。开放是手段,不是目的,不一定每节课都讲开放。需要试卷讲评,就踏踏实实讲评,不东拉西扯;是落实基础,就夯实基础,不胡乱引申。新课程在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3.开放应有适当的尺度。有些语文课堂教学动辄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实践探究。但语文课毕竟不同于精确、逻辑的自然科学,求证于客观不如求证于主观,观照自然不如反观内心。因此,对于语文课,实际探究应适可而止。

4.开放应是一种尺度,一种观念。开放应是思维上的纵横驰骋,情思上的脉脉交流,而非行为上的程式化操作。因此,语文课的开放应讲究不拘一格:“一枝红杏”亦可,“花满蹊”亦可;“小桥流小人家”亦可。况且,“模式”的有无,并不是决定教育成果的唯一因素,如果不顾教育教学规律刻意地生产模式,反而会贻患无穷。模式又有其相对的凝固性和相对的灵活性。形成一课一模式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在模式的推广和引进的过程中,不宜带上盲目求同的意味。“模式”尽管是一种标准,也许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成功的标准,但教育毕竟是一塘“活水”,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活生生的人,而非经过同一流程锻造的机械思维,因而不可抹煞教育时间、空间、对象、目标等具体因素的差异而盲目仿效。又因为教学模式是同时较多地综合了教师个性化因素的特殊的“模式”种类,更不宜生搬硬套他人的既有模式。

5.对开放课堂的教学评价。根据《课程标准》制定三个维度的评价目标:①知识与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性语文素养的源头活水。②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寻求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注重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总结。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布鲁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除此而外,对语文课堂实现唯美“开放”产生影响的还有如下一些因素:

1.新课标的某些概念还不甚明确。如“语文素养”应怎样界定;怎样才算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于三个维度的辨证关系缺乏明确的阐述,导致了忽视语文知识的学习,不重视读书,片面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空洞发议论,强调学科整合,单纯追求方法,导致语文课的异化等。

2.教育阶段对学生品性后续性的影响。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3.课堂组织。要有效地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就必须认真地对开放课堂本身加以准备,材料和空间组织必须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自立得学习。对此,开放课堂倡导者普遍认为在课堂组织方面应注意如下三个方面:开放课堂中学习材料的配置要丰富、有序、醒目,便于学生使用;教师应给每种活动明确规定适当的指令;教师应适当控制课堂秩序,以便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等学习活动。

4.课程资源开发难度大。新课程非常强调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图书馆、网络配套资源的匮乏,很难真正使“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教育事业应包含一种超功利的精神,我们所倡导的“语文开放”,则应是一种兼容并包的、大气磅礴的“开放”——厚重并灵动,它离不开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密的课堂教学设计,并非教师花样百出,学生放任自流。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中国,畸形的教育竞争观念带来更多功利。当教育功利成为科举的奴仆,封建王朝因此走向式微;当教育被迫停止于文革十年,人类的理性因此走向空洞。今天,看到沉湎于“工具”太久的语文课堂终于将以“开放”而扬眉展颜,我们盛情以待:大语文课堂教学,以超越于当代喧哗与骚动之外的品质,引领我们走出困境,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篇12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有效提问,教学活动

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和练习技能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但是就目前的语文课堂来说, 还依旧存在着消极和低效的教学现象, 单一、被动的说教式教学仍占一定地位,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依然无法得到充分提高和拓展。在国家新一轮全面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际, 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 我们要找准有效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核心。鉴于此, 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 对如何在新课标精神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如下探索与研究。

一、根据文本内容, 设置特色教学

语文知识内容丰富, 文本教学也题材多样, 不同题材的文体教学的切入点以及教学方式肯定有所不同。如诗歌题材我们可从意境、韵律、语言、感情和意象等角度和元素入手;而小说题材的文章我们则需要从人物、故事背景和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等角度来详细剖析;针对散文题材我们要引导学生统筹其貌似散乱的“形”来深化其对不散的“神”的理解和认识;说明文要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被说明对象的特征谈起;议论文要紧紧抓住论述方法、论点和论据。另外, 有时候虽然文体相同, 篇目不同, 也需要我们根据实际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如, 教学《孔乙己》这篇小说时, 我们就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刻画细腻传神的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如此掌握学习目标:目标一:让学生先整体感知, 把握情节, 理清思路。目标二:品味语言, 了解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目标三:揣摩“孔乙己”深刻社会含义, 联系生活实际, 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鼓励互动课堂, 设置有效提问

笔者认为有效教学应该是互动的、对话式的。我们要想维护和有效实现这种积极高效的学习状态, 就必须设置科学高效的课堂“提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从文章线索入手, 紧扣线索来设置问题。不仅有利于摩擦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还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 引导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我们就需要紧扣“金钱”来设置问题:于勒叔叔还是混混时, 态度如何?于勒叔叔去了美洲时, 听说有钱了, 态度如何?一连串的围绕“金钱”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从而引导学生反思亲情友情等情感的重要性。如此提问, 就会引导学生围绕线索来思考, 抓住中心绕过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效率。如此针对小说文本进行阅读教学, 方便教师围绕小说的叙事艺术和故事情节来展开讲解, 体现了循序渐进和由易到难的原则, 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发扬课堂教学民主, 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学生思维探索的催化剂。有问题才会有探索, 有探索才会有创作。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原学生主人翁的地位, 紧紧把握时机, 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和探索研究, 这样不仅可以发扬民主教学精神, 又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了机会, 充分挖掘出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我们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时, 就有学生问:“小说和电影里的穷孩子总被地主少爷当马骑, 受欺负, 为什么迅哥儿和闰土就能友好、平等相处呢?”这些疑问可能和我们的文本主题不太切合, 但是它代表了学生发现问题、敢于提问的思想, 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因此, 教师一定要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思维火花, 将它与教学内容相契合, 让这探究的“星星之火”燃起学生探究的熊熊烈火, 从而使学生学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认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和意境转念是文学的生命, 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学实践中, 学生也只有在这任务动力的驱使下才能在这样广阔的思维空间里达到“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境界, 从而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理解和实践探究。有效提问是关键。活泼的课堂形式除了要设置有层次、有探究空间的难易适中的提纲挈领的问题外, 还可以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把握好良好的活动秩序, 要灵活多样, 要活泼多彩。此外, 教师还要设置有效评价来激励学生探索动力, 以此来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 形成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艺术特征分析下一篇:教材整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