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思考

2024-12-12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思考(共12篇)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思考 篇1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不断深入, 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 它不仅要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还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课堂生成效果, 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夸美纽斯早就在《大教学论·序言》中提出:“大教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因此,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艺术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合理体现。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树立学生为本的意识,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取决于教师的魅力, 而教师的魅力主要来源于教师创设情境的艺术性。我在教学中经常把学生和课文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变成课文中的人物,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再塑生命》时, 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是莎莉文老师, 海伦·凯勒站在你面前, 问你爱是什么, 你怎样回答她呢?”问题提出后, 学生积极讨论, 争相发言, 显得异常激动, 都为海伦·凯勒寻找关于爱的含义。有的学生说:“爱是给人带来愉快而美好的东西。”有的学生却认为:“爱能给人光和热, 使万物茁壮成长。”也有的学生认为:“爱是天穹撒向人间, 滋润万物, 启迪心扉的一场场春雨。”更多的学生认为:“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但它总是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候, 有了它, 你就快乐, 生活就变得美好。”又如, 教完《石壕吏》全部内容后,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 按照课文内容和基本思想来表演, 充分表现“老妇”“差吏”的人物性格, 从而反映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样最佳的教学情境设计, 不仅把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语文课变成富有魅力的课,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

二、相互尊重, 融洽师生的课堂关系

由于受我国传统等级文化的影响, 传统师生关系是“操纵———依附”式的关系。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 是真理的占有者, 与学生交往时呈现出权威无边, 课堂上占据着完全主宰的地位。而学生成了客体, 成了被动的接受者, 什么事都要听从教师的, 没有丝毫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 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合作探究, 还要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把新课程课堂真正变成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诚, 诚实, 相互信任, 善意相待———这些特点能最好地表现……教师同他的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 同时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在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时, 我提前安排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母亲的俗语、格言、诗词曲等, 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进行词语、格言、诗词曲的接龙比赛。当然, 教师必须加入其中某一小组, 哪个小组出现问题就表演节目, 教师也不例外。这样的课堂组织, 有力地维护了师生关系, 构建了平等、民主、和谐的愉快课堂。

三、合作探究,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指出:“注意合作学习, 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 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在语文教学中, 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掌握合作探究的方法, 从而树立信心, 克服困难, 培养自觉学习的意识。师生合作探究应把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 由学生来组织和实施探究, 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 教师只是研究组的一个成员, 和学生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 在师生合作探究中共同成长, 树立学生自觉学习的信心。比如, 教学《桃花源记》, 学生可能提出: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 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若为隐, 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最后, 这个“世外桃源”的消失也值得人深思。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 教师应该提供交流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 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 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激励诱导, 努力挖掘学生的发散思维

富有艺术性的语文教学, 必然能够激励学生树立信心, 奋发图强;恰到好处的诱导,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而且能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再现, 进一步领悟文章的意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及发散思维, 利用多种手段激励、诱导学生去联想, 去想象。在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名句时, 完全可以让学生大胆地想象梨花盛开的景象, 那雪白的花不是一朵一朵, 而是一团一团, 花团锦簇, 压枝欲低, 把雪压冬林的景象联系起来;也可以联想北国冬景, “胡天”变幻无常, “北风”使雪花飞舞, 大雪来得急骤。通过这样的联想, 突出了诗人以花喻雪, 豪情与奇趣并存的境界, 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 几乎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 诗人那种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思考 篇2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学校 林建华

提要:本文着重于对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解读和在新理念影响下对历史教学的思索。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标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人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也势必要与时俱进,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中国教育部在2000年修改原有教学大纲之后,又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 2001年9月,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在我国38个地区实施,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我省的历史课教学即于2004年正式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

一、新课标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呢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内容标准,我们先来看看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纵观新课标它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强调专题性,打破了以往以中国史、世界史为分野的学科“本位”体系,按照 内容性质划分为三大模块,分别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进行连续性的整体论述,这样有利于形成学习模块,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

(二)以问题为中心,三大学习模块以相应的核心问题为主题,总分为25个学习专题,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的把握,也可互为补充,有助学生理清思路。

(三)改变了过去以政治史为主的结构,明显加大了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 科技史等方面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体系中,受过去革命史观的影响,政治史一直是历史话语的主体。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认知历史日益成为主流,加强经济史、社会史等内容正合时宜。从宏观上来说,以专题史来提领国别史反映了人类社会由分散到整体的前进趋向,对于学生树立系统的历史观大有裨益。

从这些改进中可以这么认为:新课标是对传统的一次颠覆,而这样的颠覆又是必须的。当今社会我们称之为“信息社会”,讲的是“知识经济”,其实就一句话:谁能解读信息,一切就掌握在他手里。国家亦是如此,那这个“谁”又是指什么呢?人才!人才哪儿来?靠教育!对于历史教学而言,“上下五千年,全凭老师一人说”、“吃老本,炒冷饭”等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的发展。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切就集中到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能力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从这一点出发成熟为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实际,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能力培养,学会反思、学会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协调发展,提倡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倡创新精神。由此,一场打破传统的运动展开了,新课程标准即是这一新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新课标下一线教师要做些什么呢 的确新课改、新课标令人耳目一新,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 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体来说的话我们还是可以从传统的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备学生。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都是有差异的,老师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在上每次课程之前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从而做出判断,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个教学流程和决定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能力培养,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备知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而历史课程的特点又使得这个桶得是“特大号”的,尤其是在新课标引领下,历史教师要将更多较为客观的历史事实摆在学生面前,表叙应尽量完整,对历史事实的评价也尽量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评价,如果有完全相反的史实或评论,不妨也讲给学生,扩大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让他们去思索、去评判,从而使学生得到许多启发和教育。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就要历史教师一要对专业著作尤其是许多伟人的著作,多去阅读,必要时,对一些伟人关于重大的历史事件或社会的评论,用读书笔记记录下来,在课堂上适当的时候就能用上去;二是要博览群书,历史本身就是包含一切,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去涉猎;三要多留意时政信息,因为现在所发生的往往都与过去有关联,对比、联系更能引起学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如果你再有很强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有浓厚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则完全能胜任任何要求下的历史教学。

(三)备方法。

新课标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能力、情感等的培养,传统的历史教学必须要变。怎么变才能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这是关键,最引人关注,也让人最为困惑。本人觉得先要找准出发点——学生是主体,他要“学”;教师呢,叶圣陶老先生早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再来看看怎么办,有一种从国外引进的称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受到教育学者的普遍欢迎,其中的“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等更适于本学科的教学,并能突出强调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不要因此而将传统方法一锅端,比如“讲授法”在对概念、制度的讲解中仍有它的优势,网络化教学的确很受学生欢迎,但我们绝不可为“变”而“变”。最后要注意的是阶段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实行非常重要。提问、作业、摘记包括测试等等,都要及时给予评价,多给与学生精神的褒奖,甚至于可以鼓励学生踊跃投稿,当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这份成功的喜悦会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劲头。

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一次对“学习”的重新认识,教师更要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从而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将新的历史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结合起来,这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与改革精神!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胡高清 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如何管理好课堂[J] 《成才之路》 2009年09期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思考 篇3

新课标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阅读教学呈现民主、平等、对话、人性化的特征。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阅读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去掌握标准答案,而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正确的结论、准确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单一、被动的教学局面,确立了课堂的开放、多样、互动的特征。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质疑问难的随机性,使教学过程出现不可预知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特别重视自我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机智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乐于吸取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乐于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乐于把阅读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新课程的全新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使语文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充分体现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出发点与归宿,在阅读教学中实践新课标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着眼点。

一、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探索氛围

新课标的课堂要具有开放、民主、平等、宽容、合作的教学特征。阅读教学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沟通对话,在交流中互动,在互动中达到教学相长。一个微笑,一句幽默,一句真诚话语,都可能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这种课堂,才能激励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能有主见,才敢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才能有疑问,质疑解疑,才能激发其扩散思维,大胆创新。也只有这种课堂才能激活思维,不至于使微弱的创新火花在闪烁时即窒息。阅读课堂的综合性及跨学科特征,学生个性差异都会使他们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这就为课堂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理解话题。放手让学生辩论、思维、提出异议,是阅读教学中必须激励的重要举措。没有质疑异议的课堂是不可思议的课堂。不会产生疑问的学生是不会学习的学生,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产生更多疑问,发现问题,教师对问题及时进行整合、筛选,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在合作交流中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把质疑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会创造出许多奇思妙想,教师也能够享受到无穷的乐趣和启迪。不敢放手的课堂就是在给学生构筑深不可测的井底。

二、紧紧围绕文本,精心组织,师生互动

新课标明确了阅读教学应紧紧围绕文本展开,教师、文本、学生是阅读三元素。阅读教学是三者之间的对话活动,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围绕文本发挥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师生互动在教学中的作用,尊重了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特征,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及创新精神培养,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很好途径。课堂成为由封闭走向开放的互动课堂,学生学习方式由接受走向探究,教师的教学方式由单一走向多样化。这种模式应用于阅读教学要求师生确定阅读目标,感悟体味材料,探索筛选阅读信息。“一石击起千层浪”,教师始终是击起学生思维的石子。教师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善于抓住诱导点,在激活学生思维上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探究揣摩文本,交流反馈信息,教师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组织者,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点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的每一个大胆的尝试,每一个思维的火花,也许是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但却意识着学生开始主动、积极向上的阅读,也意味着融洽热烈探索的课堂形成。教师要围绕这种阅读课堂精心引导、细心呵护。如果棒杀,将其扼杀在摇篮里,那是语文教师的悲哀。

三、注意多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品质

新课堂注重过程与方法体系的建立,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将诵读教学贯穿于教学目标始终,将无声文字创造性地转换为有声语言,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能力。新课程要求阅读教学既是诵读训练,又是多种阅读方法、技巧的综合训练。既重视对文本精读朗读,还要重视略读、浏览、默读的训练,在注重听说读写全方位综合练习的同时,重视阅读习惯培养。借助于多种阅读方法的整合训练,学生能够快速捕捉阅读信息,发展自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课堂上教师要重读书,重感悟,少条分缕析。将个性化阅读、情感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引进课堂,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在阅读训练中,张扬学生个性,放飞学生思维,培养个性化独特的推理想象能力。从而在理解、欣赏、情感、审美上见解新颖,点燃学生智慧火花,打破时空界限,联想想象,开阔思维,使学生敢于逆向思维,发散思维。

四、课内外阅读紧密结合,努力构建一座延伸的“大课堂”

课堂是阅读教学主阵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对比性阅读、拓展性阅读、迁移性阅读,激活阅读教学向外延伸的领域。学生的能力培养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但学生能力形成、阅读方法的把握、情感审美及价值取向还需要在课外阅读中不断强化。叶圣陶说:“阅读不仅是中学生的事,出了学校仍要阅读”。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新课程中有意识强调了读本及中学生必读书目的作用,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大量文学名著,规范了选修和必修课程,有意识将阅读向课外延伸。教师在课堂教学及课外指导上,起到桥梁作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丰厚积累才有泉涌的思维,只有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4

语文教学中, 语言的学习需要品味。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去欣赏那些优美的语言, 吸收丰腴的营养。“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个“闹”字, 写出了几多形象, 几多声音, 几多色彩, 几多情趣;“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一个“惟”字, 又写出了几多思恋, 几多关切, 几多惆怅。学生读书的普遍问题是“快”和“浮”。“快”即无暇思考, “浮”即无心思考。教师在进行读书指导时, 可以要求学生写出阅读批注、阅读札记, 促进学生读思结合。

语言的学习还需要博采。没有大量的阅读, 没有多种语体的熏陶, 学生的语言之翼难以丰满。要经常要求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去读书, 寒暑假也要有读书要求。语言感悟多了, 才能厚积薄发。

语言学习还需要训练。写作是很好的语言训练形式。学生写作文, 语言是逐“点”训练的:准确、通顺、流畅、生动。每个“点”都要通过一定的材料和方式去训练, 逐步达到或接近这个目标;他们不仅要反复修改自己的语言, 还要与同学们相互修改。首先把语言写通顺了, 再作内容、写法等方面的进一步要求。

此外,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课文的有关语言仿写和改写, 根据课文的内容缩写、扩写和续写, 随机取点, 适时进行, 口头和笔头结合, 是训练语言的有效方法。不能把这些训练全部放在高三复习时进行, 下“倾盆大雨”这就难免渗透不进、吸收不良。创设活动情境学习语言, 也是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袖手旁观、君子风范”的警示语, 可能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但如果让学生作成标牌, 竖在学校的花园里、草坪上, 他们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非其他学科与思维的关系所能比, 离开语言谈思维训练, 或者离开思维谈语言学习, 都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太好, 语言表达往往漏洞百出, 因此, 必须把思维训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就是要训练学生的思维的准确性、流畅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敏性和创造性。现在的课堂教学,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比较多,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 对学生的思维过程, 尤其需要关注。新课程理念特别提到“过程与方法”是有道理的。

学生进行课内阅读, 一般要落实圈、画、注、批。圈出重要的或生难的字词, 给出注音和解释;画出重要的或优美的句子甚至段落, 写出感想或评价。开展课外阅读, 一般要写出阅读札记, 包括标题、出处、体裁、篇幅、作者、摘要或概要、感想或评价, 不少于500字。学生写作文, 一般都要附上写作后记, 包括写作目的、写作材料、写作借鉴、写作困难等。这样做, 关注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过程, 也就是关注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学生会更加重视思维过程, 教师会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思维训练有望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实践中,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学生不能被优秀作品的动人情感所激动, 往往与他语言领悟能力较差有关系。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在母语学习中, 必须把情感熏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与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理念是一致的。虽然其他学科也关注这些内容, 特别是学生的理智感, 但是语文文本用语言描绘和刻画出来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一处处优美的景物, 一个个生动的形象, 无疑更能触动学生的情感。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教学活动, 调动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还要精心设计语文教学情境, 提升学生的爱国情和利他情, 使他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情感熏陶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调整恰当的审美距离。目前的语文学习, 学生往往审美距离太远, 没有走进文本、走进情境、走进人物内心, 因而没有触动, 没有震撼, 没有共鸣, 也就不可能受到熏陶。教师的任务就是与学生一道创设最佳情境, 引导学生在最佳氛围中学习语文。

例如学习《项链》, 远距离地居高临下地去评判, 就只会批判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如果走进玛蒂尔德的生活, 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评价, 并且联系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我们现在的社会诚信, 就会对她生出几分同情, 甚至对她勇于负责、还债的举动产生几分敬意———当然, 批评也是少不了的。这样解读, 对玛蒂尔德是不是公允一些?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不是会真实一些, 更人性化一些?

新课标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论文 篇5

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对培养目标给出新的诠释,另一方面又指导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对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较为贴切的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着力处理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过程”与“结论”的平衡

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所具备的特征,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其目标主要被确定在“知识的传承”和“技能的训练”上。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具备着“传递性”特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其目标则被确定在“以知识传承为载体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影响”上。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则应该具备着“主体性”特点。

对于教材的认识及基于认识基础上的使用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承担着“知识的传承”的任务的同时,又认为所要传承的知识已经被系统化的以文本形式呈现在教材之中,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其实质就是所谓的“教教材”。事实上,“教书匠”这个教师职业的传统称谓,就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人们对教材的认识和对学科教学的理解。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由于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和影响素质,所以,“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其实质就应该是“用教材教”。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有切身的体会,以前笔者一直认为自己是教“化学”的,现在则觉得是在用“化学”去教授一些其他东西。

对于教学对象及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在认识上更是大不相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只“鸭”,而教学过程就是把知识往里“填”。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则是活生生的、能动的“人”,而教学过程则是被认为作为主体的学生的主动的、生动活泼的探究过程。

基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的上述差异,通常可以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所要传承的“结论”性的知识;“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注重的则是这些结论性的知识的获得“过程”。

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注重“过程”的同时,不应该忽视“结论”性知识的把握,而是应该在“过程”与“结论”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二、学习模式――“接受”与“探究”的结合

与课堂教学相应的学习模式的选择,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习惯于把课堂教学过程当作“教师教的过程”。随着“新课标”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的确立,人们清醒地意识到: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与其把它理解为“教师教的过程”,倒不如把它理解为“学生学的过程”。

两种理念指导下对课堂教学形成不同的认识,就其根源当追溯到两种理念下教学目标的差异:既然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科课堂教学的目标主要定位于“知识的传承”,那么,相应的学习模式显然就应以易于实现“知识的传承”的“接受式”学习模式为宜,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器”进入课堂时,课堂的主宰当然就应该由教师来担当,由教师主宰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的应表现出“教师教的过程”。既然“新课标”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把学科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于“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影响”等多重目标,且对这多重目标的本意做出了冷静的分析、对这多重目标的权重做出了合理的认定,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模式就应该是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探究式”学习模式,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索者”进入课堂时,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就随之被确立,由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自然而然的会表现出“学生学的过程”。

对两种学习模式做冷静的比较后不难发现:在“接受式”学习模式中,学习者一般会表现出“客体性”、“被动性”与“依赖性”等特征;而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中,学习者则能较为充分的表现出“主体性”、“独立性”与“能动性”等特征。尽管在“接受式”学习模式中学习者受到了较多的制约,甚至在某些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但在知识的系统传承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尽管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中学习者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但就知识的系统传承方面而言,其成本是很高的。

就与两种理念引起的对课堂教学的两种理解相适应的两种学习模式而言,还存在着如下的认识误区。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相应的学习模式只有“接受式”学习;“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中相应的学习模式只能是“探究式”学习。其实,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也会有“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渗透,另一方面“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中也需要“接受式”学习模式的支撑。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接受式”学习模式是在教学“预设”下进行的学习模式的主流,“探究式”学习模式通常由于没有纳入教学“预设”而只能是教学过程中自发的、零星的片断。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模式则成为教学“预设”下进行的学习模式的主流,但仍需要适当的“接受式”学习模式作为必要的补充,这是因为尽管“探究式”学习模式在相应的学习活动中可以获得足够的积极影响,但不容易得到相对完整的系统知识,而相对完整的系统知识对于学习者进一步的探究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学习模式,在注意到防止作为主流的“探究式”模式被异化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以“接受式”学习模式作为适当的补充,并要求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教学设计――“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综合性过程。为了保证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能够顺利的实施,为了保证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的达成,在正式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之前,需要对课堂教学做精心的设计。

传统的课堂教学“预设”,讲究的是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看,传统的课堂教学“预设”把浓重的笔墨落在了对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上,这不失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做法,其中不乏存在着较多的合理、科学的因素,笔者也从这样的做法中汲取到很多教学经验而成为受益者。“新课标”带来的新理念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乃至相应的“预设”等,都必须做出新的认识。笔者认为:与“新课标”的要求相适应的课堂教学“预设”,不仅要预设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更要预设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途径。

传统的课堂教学“预设”,对于达成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承”这一教学目标来说,应该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是也应该看到,一味追求“预设”的周密与老到,往往会把原本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演绎为呆板的“教案表演剧”;一味排斥课堂教学中偶发的那些与教学“预设”相悖的“生成”现象,又往往会抑制学习者的能动欲望,从而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大打折扣。“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其目标是多重的,其主体是能动的,欲使“能动的”学习者“主体性”参与的“探究性”课堂教学过程中达成“多重的”教学目标,相应的教学“预设”就不得不与教学目标在“能动的”学习者“主体性”参与的“探究性”活动中的“生成”统一起来。课堂教学的复杂性、特别是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决定了教学“预设”的必要性;课堂教学的多变性、特别是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又决定了目标“生成”的必然性。

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教学设计,应注意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既要精心“预设”,以使得课堂教学过程顺利实施,以便在顺利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教学目标的达成途径;又不排斥“生成”,以使得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能动特征得到充分的尊重,以便在民主的课堂氛围里以“生成”的方式使教学目标更为有效的达成。

四、教学手段――“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如果说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中达成,那么,课堂教学过程则必须靠课堂教学手段的支撑才能够得以实施。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与普及,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现代化;随着这些“现代”的教学手段向着课堂教学中渗透,课堂教学过程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建立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现代教学手段有着很多不可比拟、不可替代的优越,信息呈现形式新颖、包容信息更为宽泛、信息传递更加迅速、模拟过程非常逼真、场景切换灵活快捷等等。不容置疑,“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现代”的教学手段的支持。这一方面是由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通过学习者主体性参与的探究性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的,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去帮助学习者设置问题情景,在探究活动的进行过程当中,随着探究思路的变化,所需的情景也要求随之切换,而情景的创设与场景的切换对于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平台的“现代”教学手段来说,应该是不难做到的;另一方面还由于这些“现代”的教学手段本身也或多或少的包含着某些能够在手段的运用中给予学习者积极影响的因素。然而应当切记的是:再多的优越性也不能改变“现代”的教学手段的“支撑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帮助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的地位。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所运用了种种“现代”的教学手段。但是,仅就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而言,在这些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从教学手段运用的效果上看,有些“现代”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仅仅起到了展示手段的作用,忽视了手段应该服务于目标的达成,甚至于干扰了目标的达成;从教学手段运用的层次上看,有些“现代”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仅仅是把教学手段作为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的手段,忽视了教学手段本身所存在着的那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目标的因素的发掘与利用;从教学手段运用的风格上看,有些“现代”的教学手段的运用较为强烈的表现出了对传统的教学手段的排斥,忽视了各种教学手段间所固有的那种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积极作用。

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教学手段,既要注意到不要让教学手段的运用冲淡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要注意到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中积极发掘隐含其间的能够对学习者起积极影响的“教育因子”,从而提高教学手段的运用层次,尤其应该注意到的是:合理运用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教学手段,并使两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教学评价――“知识”与“能力”的协调

课堂教学评价的着眼点通常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把握、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等环节。笔者认为:其中最为基本的核心依据应该是教学目标的达成。这就是说,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该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来设置和运作;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点也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来制定和确立。

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由于其教学目标被确立为单一的“知识的传承”,因此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抓住“知识”的要点,通过对学习者“知识掌握的程度”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来说,由于其教学目标被确立为“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影响素质”,因此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的评价一般就会被认为应该从抓“知识”要点转为抓“能力”要点,着重评价课堂教学对学习者“能力培养的情况”。所谓的“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表达的就是这层含义。

如果说某一门学科的“知识”是包括与这一门学科相关的概念、规律、理论在内的人类对相应的自然的或是社会的现象的本质的认识的话,那么“能力”又是什么呢?尽管给“能力”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比较困难,但至少对“能力”做出下面的表述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能力”只能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得以表现。相对于已被用文本化的方式呈现于教材的“知识”来说,“能力”显得格外抽象,“能力”评价要点显得格外难于把握。从操作层面上来看,由于知识的“结论性”特征,运用“知识”要点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实施评价时,完全可以把评价显示在课堂教学的终端;由于能力的“过程性”特征,运用“能力”要点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实施评价时,则只能把评价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从知识和能力的本意上看,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运用“能力”要点实施评价时不应偏废“知识”评价;从知识和能力的特征上看,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运用“能力”要点实施评价时也不应偏废“知识”评价。“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教学评价,既要注重“知识”评价要点,更要注重“能力”评价要点,应使两者间关系在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得到协调;既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施“过程性”评价,又要兼顾到课堂教学的终端显示的成效,应使两者间关系在合理、可行的评价操作中得以结合。

参考文献

[1]陆元裕.化学教学要努力构建教学支持[J] .化学教学,2007年,(12):14―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0

[3]. 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

新课标下习作教学的两点思考 篇6

写好作文,必须从小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具体地说,也就是从认识文字开始时学会积累,逐步从说过渡到写,并在此基础上,养成用笔抒发自己真实思想感情的良好习惯。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桂林山水》这课后,我反复让学生诵读文中的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佳句,从中感受其秀丽的景色。以及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然后就让学生练习写熟悉的景物,如写公园景色。写家乡,写田野……只有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写作空间,减少束缚,才能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组织学生看一场电影、母亲节为妈妈做一件家务事、进行一次大扫除、为灾区孩子们捐款献爱心活动,都可让学生招当时的情景、过程和感受、体会,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记录评论,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3、通过生活材料来积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是小学生作文的源泉”。材料的积累来自于“生活本源”,即来源于个人日常的社会生活。虽然现代生活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写作题材,但小学生年龄小,写作经验不足,往往觉得要写的内容很多,无从着手,辛辛苦苦写下来,结果重点不够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在作文课上,教给学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方法。只有选择合理的材料,才能中心突出,这样才能写出理想的习作。增添学生写作的兴趣。另外,还要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人手,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将自己通过观察所得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如:写剪贴作文、看图作文、幻想作文、生活作文、科技作文等,学生通过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体验品味,觉得有东西好写,写出来的文章真实、具体、生动。

4、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

阅读积累也是学生积累材料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作文大都不乏美词佳句等点睛之笔,而美词佳句除了学生能通过课本学习得到外,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对课外读物的大量阅读和积累。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如《西游记》、《格林童话》、《老夫子》、《木偶奇遇记》等,让他们从中获取广泛的知识,寻找阅读的乐趣,影响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阅读积累,一是要有意识地强调学生在阅读中注重阅读材料的主题、布局和结构;二要把握好阅读材料的思想感情。使每个同学的个性追求得到充分的体现,为同学们洞察社会和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作文的评价,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给予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一瞬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如果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思考 篇7

一、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培养良好阅读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 性格气质也不同, 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这都会具体表现在情感和体验上。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针对相同的阅读内容可要求学生做出不同的解读, 从自身的经验和体会中做出个性的反映。在阅读训练中,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不同类型的内容试题, 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不必刻意追求答案的统一性,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见解。每一篇文章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 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甚至折射出整个时代的背影,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作品时, 要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 联系作品的有关内容, 说出自己的感受, 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分析,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 做出多样化的解读。对于课文中的那些形象化的描绘和感人的情景也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感受。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阅读的原动力, 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因为阅读内容的繁重而感到疲劳, 也不会因为阅读内容的枯燥而感到压力过重。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提供阅读的时间, 使学生能够有选择性地阅读所喜欢的内容。阅读的内容相当广泛, 涉及不同的文体, 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给予指导, 使之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不仅仅涉及的范围要广, 而且要学会如何阅读。比如阅读过程中对重点的语段善于分析, 对优美的句子乐于摘抄, 对一些人生启发意义重要的文章还要写出读书笔记。读书不仅仅是课内的, 还要向课外延伸;不仅仅是教师推荐的, 还要自己主动去选取。久而久之, 阅读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产生良好的兴趣, 阅读教学的目标就可实现。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就会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状态, 语文学习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重视阅读体验

质疑是做学问的开始, 一切问题的发现都源于对问题的质疑, 发现了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阅读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使学生能够走进文本, 主动探究, 发现问题。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 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具有自主性, 不是依赖教师, 依赖资料, 而是能够通过自身的阅读进行体验, 整体把握文本的思想和情感。

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是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知道, 语文是文学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 但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往往更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因为所阅读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篇目, 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很好素材, 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能忽视文章所特有的这种功能, 一定让学生深入文本, 体验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从所描写的景物中体会大自然的壮美与辽阔, 从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中感受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从作品所叙述的平凡小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当然, 优美的语句和形象的描绘也都会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三、鼓励学生求异创新, 有创意的阅读

一篇文章, 一部作品总离不开它的时代, 离不开作者的生活, 所以对作品的解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有创意地阅读, 在阅读中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这是新课程标准下阅读教学必须遵循的。

1. 鼓励学生对不理解的语句提出疑问。

俗语说:“学贵有疑。”有疑才能进步, 进步往往得益于解决问题时所提出的疑问, 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 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 找出问题要点, 根据要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然后根据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2. 要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这种推断是建立在学生对阅读文段初步感受理解基础上的, 同时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分析一些故事性很强的文章结尾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或写一些续写, 让他们去推断一些其他合理的或反向结局, 让学生体会阅读学习的余味, 使其“学味”无穷。

3.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交流的能力, 阅读有

时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 学生还要学会与别人交流、讨论, 让大家与自己一起分享阅读的成果。学生还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做出自己的判断, 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4. 鼓励学生作文时创新。

作文材料是学生阅读的障碍, 有的学生之所以不能理解题意, 是因为对材料的理解程度不够, 不能去全面理解, 不能抓住重点去理解, 很多情况是抓住皮毛, 不能触及灵魂, 抓住几个句子, 不能抓住主干句子, 有时甚至是几个词语, 就展开想象, 提炼观点。在对使用的材料进行理解时, 也不能正确理解, 或是对材料不能进行创新性解读, 致使使用的材料缺乏新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创新性阅读, 如何对材料进行整体性把握, 这些材料可以有哪些新意等等, 教师恰当的引导, 能够扫除学生阅读的障碍, 走向创新。

新课标下“数学思想”的教学思考 篇8

一、数学思想的涵义

1. 数学思想有利于学生完善数学认知结构

在小学阶段, 数学思想主要有符号化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模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演绎推理思想、统计与概率思想, 等等。数学思想是蕴涵在具体的数学知识中, 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决定着知识之间的连接方式。掌握数学思想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促使数学认知结构不断优化和发展。

2. 数学思想能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数学思想和思维品质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数学思想系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严谨性等。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又可促进数学思想系统的确定。

3. 数学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数学思想不依赖于任何物质形式, 单纯凭借“思维的想象和创造”就可以构造出各种可能的量化模式, 从而为人类的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因此, 数学思想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数学思想的教学策略

1. 钻研教材, 挖掘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材中, 数学的概念、规律、公式、法则和性质都明显地编写在教材中, 是“有形”的知识, 教师比较容易读懂, 但是数学思想是隐含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无形”知识。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把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挖掘出来, 使其显性化、明朗化, 并有效渗透到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有自己深刻领悟数学思想, 才能在设计教学时有意识地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效果的落实等方面来体现数学思想, 实现对教材的再思考、再创造, 设计出便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 形成数学思想的教学方案。

2. 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 体验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 实际上就是数学思想的发生过程。因此, 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被揭示过程等, 都蕴含着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及方法、训练思维的极好机会。

例如在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 让学生用若干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不同大小的长方形, 记录长方形长、宽、面积的数据, 学生通过几组不同的数据, 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的关系, 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建立模型S=ab。这一自主发现过程使学生初步体验归纳推理思想、模型思想和符号思想。每一个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或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都蕴含着数学思想。

3.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在“问题解决”方面要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增强应用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命题的不断变换和数学思想的反复运用过程, 数学思想是问题解决的指明灯。在教学中应突出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指导作用, 展示数学思想的运用过程。

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中的扩展题:长方形地长10米宽6米, 如果长和宽都增加5米, 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问题比较抽象, 大部分学生无从下手, 个别学生说:“5×5”。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安排:

(1) 让学生通过想象画出示意图, 化抽象为直观。

(2) 学生自主完成面积计算。

(3) 交流算法, 说解题思路, 比较方法。

在解决问题时, 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和推理思想对问题的解决起着方向性的作用,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思想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在知识的总结过程中, 归纳运用数学思想

教师在课时小结、单元小结和总复习时要及时归纳、概括、强化数学思想, 运用数学思想帮助我们进行复习整理, 使学生从数学思想的高度把握知识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 将数学思想逐步完善, 融入系统网络。

在复习计量单位时, 让学生亲自尝试把知识串一串、理一理, 形成认知结构。

(1) 先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复习计量单位。

(2) 学生自主整理, 先按计量单位的不同把知识进行分类, 然后分别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写出他们之间的进率。

(3) 通过小组交流、师生互动, 逐步完善网络图: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公亩→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4) 引导思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两个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10、100、1 000?

对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思考 篇9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教学,思考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人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也势必与时俱进,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中国教育部在2000年修改原有教学大纲之后,又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2001年9月,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在我国38个地区实施,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工作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我省的历史课教学即于2004年正式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

一、新课标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内容标准,综观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强调专题性,打破了以往以中国史、世界史为分野的学科“本位”体系,按照内容性质划分为三大模块,分别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进行连续性的整体论述,这样有利于形成学习模块,有利于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

(二)以问题为中心,三大学习模块以相应的核心问题为主题,总分为25个学习专题,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的把握,也可互为补充,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

(三)改变了过去以政治史为主的结构,明显加大了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科技史等方面的内容。在过去的教学体系中,受过去革命史观的影响,政治史一直是历史话语的主体。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认知历史日益成为主流,加强经济史、社会史等内容正合时宜。从宏观上来说,以专题史来提领国别史反映了人类社会由分散到整体的前进趋向,对于学生树立系统的历史观大有裨益。

从这些改进中可以看出:新课标是对传统的颠覆,而这样的颠覆又是必须的。当今社会我们称之为“信息社会”,讲的是“知识经济”,其实就一句话:谁能解读信息,一切就掌握在他手里。国家亦是如此,那这个“谁”又是指什么呢?人才。人才从哪儿来呢?靠教育。对于历史教学而言,“上下五千年,全凭老师一人说”、“吃老本,炒冷饭”等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一切就集中到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能力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从这一点出发成熟为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实际,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能力培养,学会反思、学会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协调发展,提倡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倡创新精神。由此,一场打破传统的运动展开了,新课标即是这一新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新课标下一线教师要做些什么

新课改、新课标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改革目标的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有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我们还是可以从传统的几方面着手。

(一)备学生

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在上每次课程之前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从而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个教学流程和决定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能力培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备知识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得有一桶水。”而历史课程的特点又使得这个桶得是“特大号”的,尤其是在新课标引领下,历史教师要将更多较为客观的历史事实摆在学生面前,表叙应尽量完整,对历史事实的评价也应尽量从多角度、多方面评价,如果有完全相反的史实或评论,不妨也讲给学生,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让他们去思索、去评判,从而使学生得到许多启发和教育。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一是要对专业著作尤其是许多伟人的著作多阅读,必要时,对一些伟人关于重大的历史事件或社会的评论,要记录下来,在课堂的适当时候用上;二是要博览群书,历史本身包含一切,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涉猎;三是要多留意时政信息,因为现在所发生的往往都与过去有关联,对比、联系更能引起学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如果教师再有很强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浓厚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则完全能胜任任何要求下的历史教学。

(三)备方法

新课标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能力、情感等的培养,传统的历史教学必须变。怎么变才能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呢?这是关键,最引人关注,也让人最为困惑。笔者觉得先要找准出发点———学生是主体,他要“学”;对于教师,叶圣陶老先生早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然后再谈怎么办,有一种从国外引进的称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受到教育学者的普遍欢迎,其中的“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更适于历史教学,并能突出强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但教师不要因此而将传统方法一锅端,比如“讲授法”在对概念、制度的讲解中仍有它的优势,网络化教学的确很受学生欢迎,绝不可为“变”而“变”。最后要注意的是阶段性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行非常重要。提问、作业、摘记包括测试等都要及时给予评价,多给与学生精神的褒奖,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踊跃投稿,当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这份成功的喜悦会使学生更有劲头。

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一次对“学习”的重新认识,教师更要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从而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将新的历史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结合起来,这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与改革精神。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对新课标下音乐教学的思考 篇10

一、教学视角的变化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1. 从课内到课外

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七年级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的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词汇表达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 从本学科到跨学科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教学重心的转变

1. 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 强调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像、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作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

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更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3. 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如:在排练合唱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物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新课标的评价是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思考

我国大力推出了理念新颖的课程改革,有效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地位的转换,在新课标理念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思考,并且采取各种创新手段,改善教学计划,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本文以高中数学为例,提出一些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一直属于“填鸭式”教学,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定一成不变的教学计划,然后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则一直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储存知识的地位。新课标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不仅是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学习的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放弃教师为课堂主体的传统教学观念,将自己视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指明方向,引导学生走上最高效的学习途径,学生在不断提高自学能力的同时,还有效地培养了创新能力。

二、帮助学生将初、中级教学知识衔接在一起

很多学生刚接触高中数学知识的时候,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所以就沿用初中学习数学的方法,然而,高中数学相较初中数学来说难度变大、深度要求也变高了,使这些刚上高中的学生措手不及,觉得学习数学力不从心,逐渐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掌握了解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将高中教学与其有效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接触知识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学生慢慢地适应了高中数学的学习要求,就会产生继续深研探究的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顺利地由初级数学过渡到中级数学的学习。

三、不断完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还包括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它是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一起学习、研究、探讨每个知识点,使学生在师生共同学习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更加努力地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它还要找准学生学习思维的切入点,有效地激发学生启动思维、展开想象,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消化、吸收知识,只有通过认真思考、揣摩的知识才能够真正地牢记于心、为我所用。新课标理念下,探究式教学模式被大家所认可,教师应该掌握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该合理使用课堂导入、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有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不再单调、乏味,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融入教学过程。

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众所周知,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得当是学习成绩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学习方法有效,掌握知识就很快,学习方法不佳,学习成绩往往差强人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并根据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采取合适的解决办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成绩提不上来的一些常见原因无非是:学生本身没有制订学习计划、过分依赖教师、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听课抓不住重点、对于没听懂的知识点羞于发问、学习不会举一反三等等,各种问题持续地发生,就会严重影响学习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学生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法和教法相互统一,促进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自己开拓、创新合适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习目标。

五、提高课后反思意识

教师不仅要不断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还要逐渐养成课后反思的意识。新课改后,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并具有动态性,教师要在课后及时地把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或成功的经验记录下来,作为教学过程探索的依据,不断分析失败或成功的原因,总结经验,为其他教师教学过程的探索提供一定的素材。反思的内容没有明确限制,格式也没有具体要求,只要教师将自己讲课的感受、体会真实地记录下来,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长此以往,必然会有“厚积薄发”的收获。

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肩负着学生学习引导者、组织者的责任,同时还承担着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的艰巨任务,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高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指导理念、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不断反思,采取最优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马志勇.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恩[J].学周刊:C版,2011(3).

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篇12

一、立足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文言文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然而当下,我国应试教育大行其道,诵读备受冷落,“要点应试式”、“内容分析式”和“词句串讲式”取而代之。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出路首先在于立足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根据深浅程度的认知规律,可将诵读划分为初读感知,研读理解,品读评价,美读参悟四个阶段。在这里要注意的是:1.教师一定要将课堂主体交还给学生,不要将诵读流于形式,要落在实处;2.诵读要讲究方法,可以贯穿读这一主线,进行由浅入深逐步进行四个阶段诵读;3.在遵从教材大纲基础之上,对于诵读的形式可以多元化,不要让学生感觉诵读是枯燥乏味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重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1.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在计划的时间内,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

2.养成课堂上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过程。当然,做笔记是要讲方法的:(1)做好准备工作,不同科目准备单独的笔记本,准备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以突出重点。(2)做笔记速度要快,笔记内容应该是一节课的主要内容、知识体系、难点、考点以及老师重复多次的内容。(3)笔记的版面很重要,可以不美观,但必须段落清晰。(4)课后及时温习检查笔记,查漏补缺。(5)温习笔记有周期:课后回顾,检查遗漏,加强记;每天做作业前回顾重复,加深理解;每周定期翻阅,加强记忆;考前回顾,知识点简单化,增加信心。(6)做笔记要做到: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笔记内容不满黑板抄;没有记下便索性不记,先认真听,课后问老师同学;下课把笔记简单回顾,保证没有遗漏。

3.养成课后梳理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的习惯。

喻旭初在高考信息发布会上说作为高三毕业班语文老师一定要“狠抓五件事”,第一件事就是:1-5册教材,古文要认真复习一遍,因为每年高考的第二题考四篇课文,四个虚词。教师在起始阶段要做好敦促工作,甚至可用练习本的形式,强化重点词法句法现象的归纳,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积累的良好习惯。如《师说》中古今异义现象的归纳,《游褒禅山记》有21个“其”字,可适时归纳“其”字的用法。

三、强调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考试中,关于文言文的考察并非完全与教学内容相符,考察主要是针对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思维。要注意几点:

1.明确学习重点。就往年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的题目,像字词的考察依据都脱离不开教材内容,因此学生在做相关练习时,教师要重点讲解。要将练习的内容与教材内容相融合,让学生明确题目考察的出处,从而明确学习重点在哪里,并熟练运用所学,获得成功。

2.方法指导不可忽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学习与考试不完全等同,学习讲究方法,文言文练习也有相应的方法。高考中,文言文词句翻译占8分之多,在加强练习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翻译的方法与规律。像知“出处”,要通过通读文章和对作者的了解,确定出处,进而提供一定的阅读环境,由此可以积极探究,理解文意;知三名(人名、地名、官职名);信达雅的原则;留增删换调缩扩的方法等。

四、引导感悟,培养学生鉴赏审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与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鉴赏审美能力。文言作品经过历史筛选,许多诗文堪称精品,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语句中的美,提升学生鉴赏审美能力,建议做到以下两点:

1.采撷形式的花朵。如《项脊轩志》中“月夜桂影图”: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以写景抒情,语言形象鲜明,含蓄动人,仿佛把人带进了月白风清、花香袭人的美妙世界,作者深挚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上一篇: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下一篇:中学化学教学方法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