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语感培养

2024-11-23

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共12篇)

文言文的语感培养 篇1

摘要:语感培养深受语文教育学者的重视, 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语感的养成唯有反复朗读一条途径, 朗读备受历代教育家的重视, 朗读之于语感养成的功效是毫无疑问的。本文从语音停顿和语义感知两个环节深入探讨语感养成的可行方法, 以对语感的本质形成更深入的认识。语音停顿是一个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引起重新认识, 且值得师生全员重视的问题。语义感知是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种全新思考。

关键词:语感,文言文,语音停顿,语义感知

语感培养深受语文教育学者的重视, 语感培养对于古汉语学习的重大意义也被本民族数千年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夏丏尊先生指出:“强烈敏锐的语感, 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众口一词, 道理非常明白。语感能力是人对语言的直觉感知、领悟、把握和深刻理解、创造性运用的能力。而语感现象是人在接触语言文字对象的刹那间, 不假思索的情况下, 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而至的一种心理现象。教学研究的任务是捕捉这种语感现象, 洞悉其中的理性本质, 从而富于针对性地培养这种感性能力。

一、语音停顿是需重新认识且值得师生重视的问题

言语对象的实质是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浑然统一。言语获得是从语音形式的接收到语义内容破译的过程。研究语感问题不应回避语音接收和语义破获这两个基本的环节。

诚如李海林先生所说:“诵读最符合言语习得的心理规律。”言语习得的首要问题是语音接收的问题。那么, 文言文言语习得中的语音接收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是语音停顿。

有人认为文言文语音停顿的问题是老生常谈, 教师向来重视。其实正是这个语音停顿的问题, 是师生共同忽视的大问题。

学习朗读的根本在于知道何谓正确的朗读, 正确朗读文言文首要的是知道如何停顿。在文言文朗读中, 停顿不当的错误现象普遍而严重, 这种现象在学生和语文教师的朗读中, 在教育主管部门配置的课文朗读录音中都普遍存在。列举数例如下:

1. 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

2.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3.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4.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劝学》)

5.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6. 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

7. 齐人/未尝赂秦, 终继/五国迁灭。 (《六国论》)

以上例句在停顿设置上均存在错误, 停顿的作用首先在于把一个句子从语音层面上分割成若干信息单元, 每个信息单元就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意义单元, 停顿的设置应该恰好落在意义单元之间的间隔点上, 错误的停顿会导致信息的破碎或者变形。如第一例中, “溪行”“之远近”, 从语义上讲, 根本不成其为信息单元, 根本无从理解, 使句子含义与语音形式之间产生支离现象。如此朗读, 还有什么语感效应可说呢?请对照如下停顿安排。

1.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

2.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4.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劝学》)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6.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

7.齐人/未尝赂秦, 终/继五国迁天。 (《六国论》)

正确的停顿, 是信息得以有效传递的保障, 它使得语言信息单元在语音形式上和语义内容上保持合辙一致。这样朗读才能保证语感效应的生成。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如果语音形式上, 形体破碎, 那么即使读书百遍, 形体破碎之下, 其义依然难以探寻。相反, 停顿正确了, 语言信息自然完好, 学习者在语义上即使知之有限, 但在语音形式上, 语言信息已然得到完好的传递。语感效应有了依附的物质形式。

出现此类误读不是大问题, 师生全员都无力发觉问题的存在则是个问题。停顿错误, 信息已然破碎, 这对于言语传递而言, 是个致命性的问题。

二、语义感知和语感效应

从《说文解字》到《尔雅》, 从注疏之学到义理之学, 从评点之学到诠释学, 乃至语境理论, 语用理论都涉及语义学范畴。正因为语义学范畴深广, 使得我国经典作品在历代的解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出入, 语义获得不是只依靠注解就能完成的, 注解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语义获得是在语音传递或文字传递的基础上, 当事人对语言信息单元在语义内容上的感知和再造, 这才是语义理解的本质。

这里以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句为例, 作演绎。

1.“月落乌啼霜满天”

这一句诗学习者往往以为好读易懂, 其实这种表现恰恰是语感优劣的一种流露。而造成语感优劣的原因, 一是习惯性依赖注解, 满足于注解, 二是欠缺语义感知训练。这句诗在语义上是非常丰厚的, 读者在语义获得上不应掉进知解的弥彰, 而应该运用感知能力。“月落”是视觉对象, “乌啼”是听觉对象, “霜满天”既是体肤感受又是内心感知的延伸。三大对象合在一起有一种当事人的人生感受弥漫了天地, 弥漫了内心。如果比照类近的诗句, 那么读者会更加清楚这句诗内容的丰厚。如“鸡声茅店月, 人变板桥霜。”又如“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这些诗句构思方法类似, 都备受世人称赏。如果学习者能主动地调动多感官, 感知这些诗句的语义内容, 那么语感效应将由此产生, 语义获得才会走向准确、丰富、深入。

2.“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句诗的理解存在分歧, 有的学者认为诗的意思是:“江枫和渔火相对忧愁难眠”, 这样的理解淡化了诗歌中的抒情主体, 其对于诗歌的意义损伤难以算计。正确的理解是“江枫”“渔火”对着“愁眠”之人, 从“日落”“乌啼”“霜满天”中的“落”“啼”“满天”中, 读者早应感知诗中抒情主体———人, 是始终在场的。其人眼、耳、身、心俱在, 忧愁难眠, 独对天地人生, 独对江枫渔火。如若不然, 那么当“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忽然之际, 钟声该由谁来听取?

由此可见,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主动自觉的语义感知活动是语义获得的根本环节。任是一些知名学者, 由于这方面的疏忽, 在文本解读中露出破绽, 甚至惹出笑话也是常有的事情。

诚如李海林先生所说:“言语习得的心理规律有两个:一个是内化—外化规律, 一个是心理痕迹规律。”从这些基本规律出发, 抓住语感效应得以呈现的具体环节, 语感培养的途径场合方法又岂止其一、其二?不然, 整日说语感, 而语感却如神物一般, 不知从何方前来, 何时前来。

语感正是基于眼耳鼻舌身意, 这是无疑的。眼耳身心动起来了, 语感就有了, 小和尚念经, 怕是念上百千遍也无法感到真趣。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2]王尚文.语感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0, 7.

[3]萨丕尔.语言论[M].商务印书馆, 1990.

文言文的语感培养 篇2

浙江金华白龙桥高中 张炳通

内容提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了解字词的情味,形成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教师要设法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然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语感 揣摩 激发 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强调随文讲解,提倡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感无论从形成过程还是从分类、构成因素等角度看,都不玄虚。揭开语感的神秘面纱,拨去语感玄虚论的迷雾,我们就能理解并深入语感培养的堂奥。

一、语感的分类

从大处看,语感可分为听感、说感、读感、写感四个系统。可从两个角度归类:听感、读感,是接受性的,不难理解;说、写,是表达性的,这里的“感”是指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从思维角度考虑,语感又可分为“直觉性语感”和“理解性语感”两类。

一个人的语感能力大致可分解为互相关联的两种判断能力:一是对语言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正误判断能力,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气感等;二是对语言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美丑的判断能力,它包括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人格状态,审美鉴赏等。

二、语感培养的意义、作用

培养学生了解字词的情味,形成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语感的形成,是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积累,这其中包括字词、句法、修辞、结构等语文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相关的文化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另外,还要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和敏锐的直觉思维。这样,当学生接触到“语言信息”时,就能从中觉察出语音 1 语调的正误,得到语音感;判断出语境中用词分寸是否准确贴切,得到语义感;体察出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否得体,得到语体感;句与句以及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紧密、连贯,得到语脉感。语感素养的养成,是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历练而成的。学生一旦有了感悟能力,不仅了解文学作品中字词的意义,领略其中的含义,懂得欣赏,而且能够灵活运用。这样,他们除了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这对他们的心智发展与品德修养的陶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

语感培养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培养是一致的。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途径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迅速领悟语言文学的能力。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感和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可见语感培养之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语感训练,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些都强调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的心灵与感觉和课文作者在言语形式中的遇合,也就是把课文言语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与感觉,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心理结构。

三、语感的性质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感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表面意义的了解,深层意义的领会,更重要的是能从这些意义中品味出其中的情趣,体会其中的感受。

1、直觉性 它是一种对语言下意识的本能反映,超越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环节,靠直觉思维便能自然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简言之,语感的直觉性就是对言语的顿悟。比如说对于“我去看医生”这句话,谁都知道传递的是这样一个信息:“我病了,去医院叫医生诊断治疗。”不会理解为“我”去探望医生。有时一个句子读起来 感到别扭,不一定就知道毛病出在哪,只知道不顺畅,一篇文章写得很美,不一定都能条分缕析说出道道来,只知道这篇文章读来酣畅淋漓。这其中靠的就是直觉能力。

2、整体性 语感的整体性是指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它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而不是把它切分来理解。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描写林黛玉的一句“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中的“风流态度”,不能把“风流”解作“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风流韵事”,而应根据前后文把“风流态度”整体解作“言行举止所表现的风韵神态”。

3、联想性 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田园”不但解释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释作“春天的雨”,读到“初春”二字,就会有说不尽的意趣,联想到的是“新绿”、“希望”、“朝气”;读到 “暮秋”二字,则会产生某种说不尽的意味,联想到“寂寥”、“惆怅”、“失落”等。

4、情感性 语感不仅仅停留在对言语现象在语文知识正误的判断上,而且要对言语内容的真伪与言语形式的优劣作出感悟,从而引起主体情感的振荡。和主体的心灵与言语的内容产生和谐共振,感应相融;起到融情合意的效果。比如读了余光中的《乡愁》,就会产生一种深深的离愁,而读了鲁迅的《药》,心情则会显得沉重。

5、多维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出色的文章或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作者的努力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阅读过程是一种能动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阅读主体在立场观点、思想志趣、生活经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同一客体的感受和理解。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学生阅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其头脑中就有一千个不同形象的阿Q,这就意味着对文章的感知是因人而异。

四、语感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上还总在着片面追求知识点的现象,忽视语言能力培养,忽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的弊端,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因此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1、由单一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2、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转变到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

3、由注重篇章结构的详尽剖析转变到对语言的品味;

4、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转变到重视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示范。概括地说,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

3(一)、借助电教手段,激发语感。据资料统计显示:人们获得的知识20%来自听觉,60%来自视觉。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的意思。语言文字本身没有图象可直观感受,借助电教手段的目的是通过听觉、视觉的刺激,重组语言材料,配合心理活动,产生感知,形成表象,感受语言的奥妙。再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情境,从而达到对语言的感受和理解。

比如学生在读郁达夫《故都的秋》(高中语文第三册)中“天可真凉了——”那句叹息声时,总是体味不到故都深秋时节人们闲聊的场景。但当听到那带有浓浓的北方音韵并带有儿化的“天”字和念得很高,拖得很长的“了”字的放音朗诵,同时观赏到体现“清”、“净”、“悲凉”的flash画面时,学生感悟到的故都的秋味与原先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了。

在教学鲁迅《阿Q正传》时,剪辑反映阿Q人物性格的电影片断,以课件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会由对阿Q形象的笑,转为对阿Q人格的悟。通过对阿Q在不同场合言语行为(声音图象)作比,可激发出学生语感(阿Q的双重人格):自尊要强又自轻自贱;质朴任性又狡黠保守;无赖霸道又懦弱愚味;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可谓 “窥一斑而见全貌”。进而领悟到作者解剖了当时中国人的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性,以唤醒沉睡的民众。

(二)、通过反复朗读,积累语感。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都强调了朗读的重要。对一些典范的文章进行反复朗诵,有助于对文章的整体形成准确的认识,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对培养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有很大促进作用。

唐彪曾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也,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可见熟读能使文感达于化境,进而转化为写作能力。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熟悉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象”,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会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有助于创新和应用。

朗读是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在朗读过程中,认知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每篇课文都要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去熟读:一读领悟主旨;二读领悟语脉(句、段连缀与结构);三读品味语言;四读感受语情。在熟读中循路入境,与作品人物同行,与作者心灵同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体会形 象美;品味语言美;追求创造美。

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对于优美的散文,经典的诗词,一定要勤记多背,增加积累,并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这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

(三)、鼓励想象联想,诱发语感。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或说者若能传达出、读者或听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里将虎山水库的水比喻为“黄锦”“细纱”,像虬龙“回到了故居”,又将它比拟为人,是“躲在瑰丽的黄锦底下”;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如丝如缕的荷香写成远处高楼上的琴声,运用了比喻、通感。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如王实甫《长亭送别》(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中的“染”字,如果没有联想想象就很难领悟它的实际含义。教师要进行点拨,让学生去感受文字所表达的以景衬托出离人的情绪,进而领悟到深层的情味:“染”字沟通了景物与情感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合而为一。这正是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的绝妙之处。

(四)、通过揣摩分析,深悟语感。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一篇优秀文章,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精要、贴切、形象。

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语言行为的主体——作者。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通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作者的内心思维和情感。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理解文字表达的深层含义,品味 作者的谴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

一般来说.记叙文应注意对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诸因素的综合掌握;阐述事理文章应注意作者针对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等问题,力求全面掌握作者写作意图;抒情文章应注意掌握作者的倾向、感情的基调等等。如《三块钱国币》(高中语文第四册)中杨长雄与吴太太的争辩过程是:所有破了的花瓶都不是主人打破,而是佣人打破的,因为佣人的职责决定只有他们能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所以有打破瓶的权利。简言之:职责——机会——权利。这显然是不成立的。这个推论犯了两个错误:

1、以偏概全:打破花瓶的不都是佣人;

2、偷换概念:职责给予的机会不等于权利。就象驾驶员有接触人的机会但没有撞人的权利一样。作者这样写不是与杨长雄的形象相矛盾了吗?通过让学生揣摩分析再由教师引导便可发现,原来作者是故意这样写的。因为对待吴太太这样胡搅蛮缠的泼妇,光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语感分析最大的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例如:《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第四册)中,作者在描写“荣禧堂”时,特意介绍了“乌木联牌”的联语:“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幅联语明显信息无非是:座中贵人和宾客佩戴的 宝饰珠玉明如日月,光彩照人,礼服上的图饰美似烟霞,绚丽夺目,一派富贵气象!但通过揣摩分析可悟解到其隐含信息,这幅对联不只是写贾府的大富大贵,还提示了贾府在上层统治集团中建立的广泛的政治联系,所谓“谈笑尽显贵,往来皆达官”,从侧面反映了贾府炙手可热的政治权势。而这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极盛景象,正暗示着小说盛极而衰的结构。这些就是联语体现出来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

语感培养较之语文知识教学显然要困难得多,因为语文知识教学一般很少有心灵的参与,它以知识点为主,有标准答案;语感培养则不同,教师要设法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然学生的心灵。

语感的获得是多方面的,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通过广播、影视、书报、交际等多种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尚文 《语感论》(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杨春鼎 《直觉、表象与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初中文言文语感教学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语感

G633.3

中学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大都文质兼美:从语言上看,古诗文精炼工整,简洁高雅,具有节奏感、音韵美、结构美、意境美等;从文化上看,内涵丰厚,渗透着人文精神、审美价值、文化取向等。中学生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吸取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丰富我们的语言,又可以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一、语感缺乏,文言文教学走进误区

对刚步人中学的学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无疑是打开了一道认识我国古典文学的窗子。然而,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多老师未能改变教学观念,力求“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忽视了文言文的训练和语感培养。课堂上只听到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述,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这种做法其实无异于给刚学会唱歌的儿童大讲曲式结构原理,动机虽好,实际上却行不通。因为所谓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出来的,不熟悉具体的语言现象,即使讲得完全正确,学生也未必真能领会,更难以实际运用。要改变文言文教学中这一种弊端的方法,应是加强文言文语感教学。文言文语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突破口。

二、语感教学,诵读法是首要方法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什么是语感?语感论教学方法的积极倡导者王尚文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语感就是在视听当下不假思索地感知语音、字形而立刻理解语音、字形所表示的意义的能力。”通过一定的方式丰富、提高、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就能让学生对所学习的这门语言产生一种直觉,即语感,并且在这种语感的引领下,轻松地驾驭语言。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就是“语感教学”的好例子:香菱向林黛玉请教做诗,黛玉的方法是,让香菱“细心揣摩熟透”王维的五律一百首,再读老杜的七律一二百首,然后又熟读李白的七绝一二百首,最后再把陶谢、阮庚鲍等人的诗看一下,过一年工夫,就成诗翁了。香菱如此照办,一段时间后,竟领悟到了诗的好处,达到了“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意境。香姜的领悟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获得的。虽是读,但诗歌的纹理肌脉、声韵气度已经不知不觉渗人香菱的头脑中。假以时日,反思咀嚼,最终大功告成。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诵读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形成古汉语的思维方式。通过诵读,学生能聆听古人的亲切教导,与古人作精神上的交流,甚至在摇头晃脑中感受文章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性情。

三、语感培养,重在指导学生正确诵读

宋代朱熹对如何诵读提出了中肯的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从朱熹的这段话,我们可知正确的诵读对语感的培养和文言文的理解是多么重要。

(一)读准字音。文言文中存在通假、古音异读等,要读准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 通假异读,即有些字的意义同现在的常用义不同,读音也就不同。如《愚公移山》中“河曲智史亡以应”的“亡”通“无”,解释为“没有”,读音为“wu"。

2. 古音异读,即有些字在文言文的具体语境中与现在通常的读音不同,多为专有地名、人名。例如,《陈涉世家》中“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的“夏”读作 jia, 破音异读,即用改变字音来表示词性的词义的变化。如“骑”现在只用作动词,读“qi”,但文言文中它还常作名词用,读“ji”,“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就读“ji”。

3. 文言虚词通常轻读,但否定副词“不”,转折连词“而”等则要重读。

(二)注意停顿。韩愈《师说》中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古人称语意完足处为“句”,语意未尽,诵读时略作停顿处为“读”。就是说“句”是一句话终结的停顿,“读”则指的是句子中间的合理停顿。停顿具体注意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总的原则是不能读破.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反复诵读之后,学生在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等方面将会大有裨益。

(三)集中精神。谈到诵读时,朱熹曾提到过“余嘗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存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专一,却只浪漫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由此看来“心、眼,口”三要素缺一不可。

(四)注人情感。其实诵读一旦融人感情,学生的注意力必将会集中,由此一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会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就会越来越准确。

1. 教师范读,以情动人中培养语感。教师在范读中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真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它发出最动听的心声。如在范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把诗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矛盾心理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旷达心境,在声音的抑扬中,在情感的变化中,传递给学生,引起了师生之间的强烈共鸣。

2. 学生齐读,气势激昂中培养语感。学生齐读做到节奏分明,铿锵激越,在气势中感染情绪。如齐读杜甫《春望》时,油然产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伤感和对“国破山河在”的优虑;齐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不禁为诗人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肃然起敬。

3. 配乐诵读,乐曲感染中培养语感。黑格尔曾说过:“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配乐朗读就是要通过音乐的传情功能,创设情感氛围,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自然而然地读出语感。如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可先让学生倾听刘天华的二胡曲《闲居吟》。乐曲舒缓平稳、优关如歌,借此可以引起学生似作者般安详宁静、悠然自得的心态,读出那淳朴自然的感受。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篇4

一.文言文语感培养, 首先要重视朗读教学。

朗读, 就是用清新明亮的声音, 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传情达意的一种语言艺术。通过不断朗读文言文, 学生可以提高感知能力和阅读能力, 开发潜力, 增强记忆;可以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可以突破性格障碍, 陶冶情操, 提升自信。

具体做法如下:

(一) 课前预习时要大声朗读。即“预读”。

要求“声出口, 笔在手”, 善于“质疑”。预习诵读课文不是简单的开口就念, 而要与认、辨、疏的功夫相结合。认、辨、疏即注音、辨字、疏句, 方法是拼音注在字头上;辨字与释词统一在一种常规格式里;疏通课文中有关句子, 做到文章的意思能大致理解。“质疑”则需要教师要把“导读”当作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 让学生朗读过程中动手批注, 圈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并能在课文的貌似无疑之处生疑、发疑。因为只有生“疑”, 才能有“悟”, 朱熹云:“大疑则大悟, 小疑则小悟, 不疑则不悟”。

(二) 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读。即诵读。

要求教师范读后, 学生默读、轻声读或大声读, 注意句读要领, 进一步了解感知课文内容, 以便准确理解翻译文言文。

(三) 课文讲解之后, 依然需要反复诵读。即悟读。

要求学生独立进行, 这对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有很大帮助。通过感悟诵读, 字音、章句、层次、中心、义理、感情、神韵、训诂都容易融会贯通而达到进一步的理解。

(四) 课后还要鼓励学生多读、反复读。即深读, 要求学生在自学, 课间自由诵读, 深入理解领会文段精华。

二.文言文语感培养, 要重视语言积累, 加强语言习得。

文言文的良好语感来自积累。古人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说法, 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学好语文,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语感更离不开长期的熏陶渐染和积累。

(一) 教师进课堂前让学生齐读或齐背古诗词或文言文, 每节课一篇。内容是学过的文言文或摘录的诗词佳句。通过这一环节, 毋需其它时间, 学生既可以把该背的古诗词文言文背得滚瓜烂熟, 还能温习所学内容, 在反复的朗读中不断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把握虚词语气, 既能领会思想情感, 又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二)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简短的文言文语段, 尤其是人物传记。方法是以朗读感知为主, 在朗读中了解人物生平、主要事迹、评价等内容, 逐步感知文段大致意思, 把握人物形象, 然后再逐句朗读理解翻译, 长期这样坚持训练, 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会不断提高。

(三) 要注重常用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积累。在自习时间, 可引导学生朗读例句, 理解识记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以便能触类旁通。

三.文言文语感培养, 要加强语感实践, 体验语言韵味。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 通过听、读、抄、背、讲和写, 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 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 形成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一) 课前三分钟学生讲堂。由学生根据学号轮流上来讲名言警句和诗歌。学生提前将所讲内容写在黑板上, 然后领着大家朗读, 讲自己对它的理解, 其他同学把这些记录在自己的摘记本上。当天的内容当天记, 并且把他读熟, 甚至会背。这样的活动长期坚持进行, 既可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朗读体验和知识收获, 又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 课堂三分钟说话, 内容主要是文言小故事, 也可以是成语故事。形式可自由选择, 或领读, 或讲解, 或翻译, 或表演。

时间可机动安排。此活动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在乐中学, 在学中悟, 在表达中渗透语感训练。教师可指导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地灵活学习文言文知识, 让这些丰富多彩的知识来影响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而达到加强学生文言文语感的目的。

文言文的语感培养 篇5

英语语感 感在语中-谈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语感

英语语感对英语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拥有良好的`英语语感会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就几个方面来介绍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感能力.

作 者:张银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刊 名: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2 关键词:英语语感   英语氛围   英语音标   英语思维   语言实践   文化差异  

语感的培养 篇6

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感,教师有必要从各方面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看法。

一、积累

无论哪一个学科,都必须从基础学起。学习武术,也得从一招一式开始学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语文中的语感也是一样,语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语感的能力,来源于读书的积累。书读得多了,感觉自然灵敏,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能力自然加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得便是这个道理。同样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由此可见,语感是听说读写的核心,语文学科教学应该以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为目标。

除了在课堂上的读书以外,课外阅读也是积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课外阅读自由,不拘于形式,学生可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进行阅读。这样会更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各式各样的书进行阅读。也可由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对各种材料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感基础。

二、运用

语言最根本、最直接的目的便是运用。学习语言就是为了运用。仅仅是积累了还不行,还要把积累的语言运用到生活中、实际中来。除了经常看,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来巩固已经积累的语言素材。如写日记、游记,甚至每周的作文课,以及举办作文比赛等,用各种形式来鼓励学生把积累的语言运用起来,进一步加强语感的能力。

三、诵读

古人特别注重诵读,如鲁迅先生就曾写到过自己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抑扬顿挫地诵读。在诵读中加入感情,这样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意图,从而使自己的语感更上一层楼。在有感情的诵读中,能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获得象感、意感、情感。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多种方式,来增加学生诵读的机会,在中学课本中有不少优美的文章,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机会,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诵读,人为地增强学生的语感。

四、品味

叶圣陶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语感单凭读还是得不到的,只有多读,多想,多品味,才能理解得更透彻。一个“绿”字,不知你会用多少心思去揣摩呢?要理解作者的用意,教师必须得引导学生细细揣摩。教师应该利用教材,创设教学环境,采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有目的地进行语感的培养。

叶老先生还说:“读者必须捉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这不也正说明了语言文字需要多品味吗?

五、想象

语言类作品不像图画、影视等艺术类型,它描述的人或事没有视觉的可感性,只能借助想象来把握,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语感。如我们读到“半江瑟瑟半江红”、“两岸猿声啼不住”时,由于没有具体可感知的场面,只能依靠想象,这是一个由已知的生活对未知的场面进行加工的过程,是由抽象到具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的创造是千姿百态的,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创造的想象也就不同。但这并不影响语感的形成,重点是在这一过程中,语感确实地形成了。

如在读到“大漠孤烟直”时,没有去过大漠的人是不会想象出真实的沙漠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同样可以利用在电影或图书中得到的信息进行想象加工,然后得到比较具象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想象,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在深刻的体会中增强了语感的能力。

培养文言语感的三条捷径 篇7

关键词:文言文,语感,积累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 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与我们现代学生的生活、思想及语言习惯等等都有很大的距离。因此, 在学习文言文时, 虽然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 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课堂上教师做到字字落实, 句句翻译, 课后学生要背诵文言及翻译, 不可谓不用功, 但是收效却不让人满意。应付考试还勉强可以, 文言阅读能力却未见大幅提高。究其原因, 是过分追究文言字词句的解释, 而没有培养文言语感。

所谓语感乃是认识主体对言语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 包含着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文言语感是在反复的文言阅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高级语言习惯。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培养文言语感, 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可以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获取。

一、熟读成诵, 得心应手

诵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 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策略, 对文言文的学习尤为重要。从古到今, 教育者非常重视诵读, 诵读是理解、记忆和习作的有效手段。朱熹说过:“要读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诵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夏丏尊、叶圣陶也说过:“他们朝夕诵读, 读到后来, 文字也自然通顺了, 文义也自然了解了。”诵读不仅要声音响亮, 节奏疾徐有致, 还要心口手协调统一。

在文言诵读教学中, 值得注意的是:一是读准字音。特别是古代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品名, 还有通假字、破读字。如樊於期、会稽、大夫、无射、其义自见、一骑绝尘等;二是读准停顿。课本中的文言文是经过整理的, 加上了现代标点符号, 对句间停顿有所提示, 而句中停顿就需要分辨, 以免读破句。尤其要注意的是两种情况:句首的关联词、语气词, 其后要停顿, 如“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夫”、“故”和“则”后均要停顿;现代汉语中为一个词, 文言文是两个单音节词, 中间要停顿。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为两个词, 指的是妻子和子女;三是读准语调。文言文中句子大多较短, 有的两两相对, 读起来朗朗上口, 从语调上看, 以降调为主。疑问句中是非问句和反问句要读作升调。如:“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二、整体阅读, 抓住重点

整体阅读是指从阅读对象的整体出发, 去领会、认识其中各个部分、各个要素的意义和作用, 又从部分、要素的互相联系中, 部分、要素与整体的联系中去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对象本质的一种阅读方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 整体阅读就是对一篇完整的文言文进行多次诵读、通读, 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谋篇布局, 而不是追求字字落实、句句肢解, 把好端端的经典文章弄得支离破碎。这样学生会只知字而不知句, 只知句而不知篇, 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对文言文的学习与阅读失去兴趣。

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习惯, 通过问题设计帮助学生把握全文的重要场景、主要事件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之上, 再对文中的重点章节进行朗读, 把握重要的字词。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和古代语言文字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 但绝不像学习英语那样毫无联系。因此, 教师要突出三个重点 (常用词法, 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 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古代文化常识) , 以促使学生知识类化, 积累常用文言词汇, 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 触类旁通, 形成文言文语感。

三、巧用成语, 以简驭繁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等, 与现代白话文有一些不同, 这些正是学习的重点, 教师无需对学生过多地灌输文言文的知识, 不必把中学生的课上成古代汉语课。教师可以利用成语名句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古今的不同,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文言语感, 获得规律性的知识, 发展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性词组或短句, 许多成语出自古代历史文化典籍, 因此保留了古代汉语的一些特点, 而成语的使用频率较多, 是学生喜爱的语言形式, 将古老的文言与现代生活、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多积累成语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 促进文言语感的形成,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图穷匕见、无所事事、汗牛充栋、厚古薄今、土崩瓦解、青出于蓝等常见成语, 包含了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式倒装等诸多文言知识要点, 在学习时, 并不需要详细分析, 学生就能理解记忆并且熟练使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五十步笑百步, 疾风知劲草, 价值连城, 南辕北辙等等, 显示古代中国人善于形象说理的特点, 喜欢运用对比、对偶手法。千言万语、千军万马、千真万确、千山万水、千方百计、五光十色等等成语中的数字并非实指, 而是虚指, 极言奇多, 表明古人拥有非凡的想象力, 使用夸张的手法, 强化形象,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成语中体现了文言文的相关特点, 成语的积累拉近了学生与文言、古代文人的距离, 用简单的方式沟通了古代与现代, 为把握文言文的思想、情感和行文脉络, 做了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培养文言文语感重在诵读 篇8

九□中张学宏, 甘仁肃

兰州

我们知道,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它是认识主体对言语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 是包含着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的言语活动过程。语感是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高级语言习惯, 它的获得要靠学生自己长期的语文实践。很长一段时间, 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 即比较注重文言词句的梳理, 以求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最后把全文译成白话文了事。当然, 学文言文需要知道一些词句的古今差异, 并会翻译, 但这不应该是文言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我们学文言文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并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为此, 学文言文就必须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 要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古人所谓“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的读书心得, 着重描述的就是这种语感的形成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着认识主体对言语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 同时也揭示了学习文言文沿用至今且行之有效的一种传统方法:诵读。

诵读这种读书方法, 是一种集成了视、听、读、思、悟诸感官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 从文字到语音、语义, 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使人在反复诵读之中潜心玩味, 认知文字, 感受声律, 推敲词语, 揣摩文脉, 理解作品的艺术形象, 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 将古人的文气融会贯通于自己的吟咏之中。久而久之, 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潜移默化中熟稔文言词语, 贯通文言的语法、修辞规律, 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诵读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 老师

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学文言文时, 如果只是老师讲, 学生不去朗读、背诵, 即使老师讲得再透彻, 学生听得再明白, 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文言文, 只有以多读、熟读为基础, 才能形成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语言, 关键是练, 不需要多讲。教学文言文要精讲多读, 摆脱“满堂灌”的解经式教学方法。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诵读也是练, 而且是特别重要的练。不仅教师的讲要以学生的诵读为基础, 学生的练也要以诵读为基础。因此, 一定要把诵读作为基本的教学环节与疏通词义、句意、文意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恰当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 发挥它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要改变那种讲完课文之后才要求诵读, 只把诵读作为记忆手段的做法。教学文言文, 必须让学生多读多背, 这里所说的“多”有两个意思:一是诵读的篇数多, 凡是教材要求背诵的文言课文都要熟读会背, 基本课文尤其要背熟;二是读得遍数多, 每篇文言课文都要反复朗读, 熟读成诵。值得注意的是, 背诵应是反复朗读的自然结果, 而不是硬记。熟读、背诵的要求看起来简单, 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诵读训练不仅要指导方法, 而且要严格要求, 关键是让学生长期坚持, 养成习惯, 乐此不疲。因此, 在文言文的诵读中又要做到以下三点: (1) 诵读读音要正确。这是诵读的基本要求。而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异读字、生僻字。这就要求学生要先认读, 只有认读正确了才会有诵读的准确。 (2) 诵读句读要正确。句读即断句, 就是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面上看这是诵读的问题, 实际上直接关乎文意的疏通, 而这恰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 (3) 诵读要有语感。不同的语气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陈述、疑问、判断、祈使、感叹等语气的传达, 就是文章内容情绪的传达。诵读时要从字词运用的色彩、句子的表达重点、段落间的起伏跌宕来把握语气和语感, 这样就更易于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表达重点。如在学习范仲淹《岳阳楼记》时, 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段复杂的变化。前两段先赞滕子京优良的政绩后写洞庭湖的美景, 在诵读时应用稍快的节奏、明朗的语调, 读出作者轻松快慰之情。而后两段写览物之情的或悲或喜, 在诵读时应根据写景内容不同读出人物内心鲜明的情感变化来。文章最后写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则要读出乐观豪迈之感以及对友人情深意长的劝慰。

文言文的语感培养 篇9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在小学阶段安排了少量文言文的阅读篇目。笔者认为, 教师在教学中要透彻理解课标, 把握好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要求:一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 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 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二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 为初中学习文言文作铺垫;三是借助注释及教师的点拨, 能理解大意, 熟读成诵, 积累语言。

那么, 如何在小学阶段做好文言文教学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适时渗透, 培养兴趣

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文章来自古代的故事。于是我早在学生正式学习文言文之前, 做好准备, 如《纪昌学射》《扁鹊治病》, 这是第八册《寓言两册》中的两个寓言故事, 故事内容浅显易懂。在教学中, 我就进行拓展阅读, 在大屏幕打出《纪昌学射》的文言文:“甘蝇, 古之善射者, 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 学射甘蝇, 而巧过其师。纪昌者, 又学射飞卫……”学生看着屏幕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等到学生读通以后, 我就提问:你知道它写了什么?学生借用语文课本中的内容, 很容易就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当然, 此时的教学, 教师不能操之过急, 要本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初步感受古代语言的奇妙来进行。在学习中, 由于我秉承着这一理念, 学生学得十分轻松、快乐, 不知不觉进入了我设置的温柔“陷阱”——等到学完第二则寓言《扁鹊治病》时, 学生主动提出:古人是怎么写《扁鹊治病》的?我乘兴追击, 拿出《扁鹊治病》的文言文, 让他们阅读。当然, 适当的点拨、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课后, 学生还跑到我面前, 叽叽喳喳地要求:“老师, 《亡羊补牢》是怎样的?”“《滥竽充数》我们想读读!”……这下, 我内心的窃喜无以言表: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轻松、愉快”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怎么排斥文言文呢?他们心中的学习之火已被悄悄点燃, 这就为我以后的文言文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熟读成诵, 培养语感

首先, “读”应以教师引领为先, 然后学生进行诵读。文言文多与学生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空隔阂, 学生拿到文本之后阅读, 难免会连句子也读不通顺。这对初学者来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这时, 教师就应当作为一名引领者出现, 以自己的范读、领读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诵读的恐惧。如我在教学《杨氏之子》时, 一开始就采用摇头晃脑的范读, 通过肢体语言和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这篇文言文的诵读节奏, 为他们的自读作铺垫。再如教学《伯牙绝弦》时, 由于前一册有了铺垫, 再加上平时适当地补充, 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有了一定的基础, 我通过检查学生诵读发现他们读错时进行及时纠错, 正确地领读:“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在教师的正确领读下, 学生渐渐地能读通、读顺文章了, 这样对他们正确感知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 我认为只有在正确的朗读之下, 学生的初步感知才会更准确、有效。又如《杨氏之子》教学中, 在第一次听教师范读后, 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初步说出文章的大意, 再让学生模仿着自读, 读顺畅之后, 班中就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知道了这篇文章的内容。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教师的引读是十分重要的。

三、拓展积累, 传承文化

课堂中的读, 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渠道。但我们的学习目的并不是单纯停留在教材中的几篇文言文上, 而是借助文本,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让学生读懂更多的文言文, 感受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璀璨。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 在对文言文进行教学时, 要充分重视巩固性的训练:练习背诵、练习默写、练习复述故事, 同时还应重视对其的拓展训练。《伯牙绝弦》一文教后, 除了让学生背诵、默写、复述故事之外, 还让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珍重友情, 珍惜知音的佳句, 同时选取冯梦龙创作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文进行迁移阅读, 显然这篇收在《警世通言》中的故事篇幅很长, 但学生读起来兴致勃勃, 趣味盎然, 不但把里面的佳句—“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准弹”“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觅知音难上难”“此曲终兮不复弹, 三尽瑶琴为君死”吟诵得朗朗上口, 也对文本中的内涵理解得更为透彻,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文言文同样如此,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背诵和积累是十分必要的。教学中, 就应随时随地拓展阅读,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成了学生吟诵的佳句。“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厚积而薄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拓展积累, 学生对古代语言就会有一种感悟和迁移, 学完《伯牙绝弦》后, 让学生面对摔琴绝弦的伯牙时, 很多学生所用的语言已是古文化:“知音不再, 琴弦不复, 汝乃重情重义之人, 令吾佩服之至。”“女为悦己者容, 士为知己者死。虽无高山流水, 但留千古佳话。”因为这些文字承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语言的厚重感和韵律感陡然增强了……可见, 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是最有效的。平时的拓展积累犹如和风细雨, 悄然洒下了古代汉语的种子,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文言文的语感培养 篇10

那么如何培养语感和文言语感呢?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提出,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中增强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与领悟”。这里, 不仅提出了“语感”, 而且还提出了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诵读”。

“诵读”是文言文阅读教学与语感培养的相通点或契合点:文言文教学必须以“诵读”为基础, 语感培养也必须以“诵读”为中心。文言文具有可诵读性, 是培养语感的绝佳材料, 语感的形成有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而“诵读”是连接此二者的纽带。

诵读是眼、口、耳、心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在诵读的过程中, 多种感觉器官参与了活动, 能整体感知文章的外在属性和内在属性, 领悟、把握文章的内容, 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增进语感的生成和发展。古人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好书不厌百回读, 其中滋味子自知”等,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接下来就是解决如何诵读的问题了。在此谨列举了平时教学中常用的诵读方式, 来说明语感的培养:

一、教师范读——在情感共鸣中培养语感

教师的范读可以发挥教师作为一个“对话者”作用 (而不是旁观者或主导者) , 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形成“师生共舞” (而不是学生独舞或教师独舞) 。

首先, 奠定语势, 宏观把握。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 常在文章的结构段落及句式等方面的安排上有所体现, 因此, 教师范读, 要准确安排停顿、处理重音、调控语速、把握语调,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 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气势、节奏和韵味, 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和感受, 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思想感情,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把握大意, 初具观点。在教学苏洵的《六国论》时, 文章的第一句要读得沉稳, 语速要慢, 并重读“弊在赂秦”。

其次, 以声传情, 以情动人。教师在范读中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该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该悲凉处还它个悲凉”。从声音抑扬顿挫里透出作者 (作品) 和读者 (教师) 的情感。情感是作者创作的原动力,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也是作品的生命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既然“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那么,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应是情理。但是教师在“披文入情”时一定要把握情感, 情感可是细微的, 点点潜入心田;可以是强烈的, 声声震撼灵魂。以真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它发出最动听的心声。教师在范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 要读出“呜呼!汝病吾不知时, 汝殁吾不知日, 生不能相养于共居,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敛不凭其棺, 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 而使汝夭”这样的悲痛、懊悔, 又带着无限怀念之情。这样, 情感在相互传递着:作者 (作品) 读者 (教师) 听者 (学生) , 三种情感达到共鸣。情感就是语感培养的前提与“催化剂”, 在情感的共鸣中培养语感。

二、学生齐读——在气势感染中培养语感

齐读能使节奏分明、气势一致, 迅速创设情景, 形成强大的感染力, 就连平时不愿学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较差的那部分学生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阅读之中。因此, 齐读能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形成学习文言文的热烈气氛。齐读特别适合古诗词之类的韵文。齐读李白的《将进酒》, 声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齐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气势如“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在这样的气势感染下, 语感怎能抵挡得住诱惑?再如齐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层峦叠翠, 上出重霄;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 四四对四四;“俨骖騑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 得天人之旧馆”, 六六对六六;“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四六对四六;“屈贾谊于长沙, 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 岂乏明时”, 六四对六四, 等等。这种结构的整齐对仗, 通过齐读更能突出王勃内心激荡的情感和滕王阁的壮丽气势, 在气势的感染中培养语感。

三、配乐朗读——在乐感激荡中培养语感

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音乐与一个人的情感有着密切关系, 可陶冶性情, 塑造情感。中国古典乐论说:“其哀心感者, 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 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 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 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 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 其声和以柔。”这里的乐与情关系表达如此和谐:情感要以乐声来表达, 乐声中传达着一种情感。

配乐朗读就是要通过音乐的传情功能, 创设情感氛围。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 配上古乐《阳关三叠》, 就更能体味出词中所表现的“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的别时的悲凄和“便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别后的无奈与悲苦。

同时, 音乐也是一种审美对象, 对音乐的体验能产生审美愉悦。而且文言文本身就具有音韵美、意象美、意境美, 如果在朗读中再配上音乐之美, 将妙不可言。就让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配上古乐《广陵散》吧, 在音乐中朗读“……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山水之清、饮酒之乐、赋诗之雅、音乐之美。就让教学处于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之中吧, 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审美则是语感的最高境界” (《语感论》412页) , 配乐朗读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乐感的激荡中, 在美的大观园里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品味美、创造美。

四、角色朗读——在角色入戏中培养语感

角色朗读一般适用于剧本 (在中国古文中就是戏曲) , 根据剧本人物的性

格特征, 选择合适的“演员” (学生) , 扮演角色, 进行朗读。角色朗读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进入角色,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个性化语言。要读出窦娥的冤恨;要读出崔莺莺的凄怨;要读出苏昆生的哀恸。尤其是汤显祖《牡丹亭》中的《闺塾》:先生陈最良在讲授“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时, 侍女春香说了一句:“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 被小姐放去, 一去去在何知州家。”春香故意把“雎鸠”说成了“斑鸠”, 把“在河之洲”谐音成“在何知州 (家) ”, 可见春香对语言中的语音有着非常强的感悟能力。这话也使春香的性格特征毕现无余。那么在角色朗读中就要抓住个性化的语言, 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融入角色, 在角色入戏中培养语感。

五、对比朗读——在对比显现中培养语感

对比朗读首先要抓住字词或篇章的可比性, 或异中求同, 或同中求异。对比朗读有两种情况:

从小处看, 是词义对比。语感的培养, 并不意味着对字词的抛弃, 而是要从标点、字词、句子为起点, 来建构学生的语感

四级机考环境下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余静姚脚女 (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讲师330006)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四级机考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 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一轮挑战。根据四级机考的要求, 对于学生使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的考察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试图通过对于任务型教学的探讨, 找寻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应用任务型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四级机考;教学改革;任务型教学

1. 大学英语四级机考带来的挑战

2008年12月21日, 教育部规定的全国50所高校的数千名学生第一次亲身体验了大学英语四级机考的试点考试, 从而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四级改革的序幕。与传统笔试相比, 四级机考的最明显差别就是考试的媒介由白纸黑字变成了电脑, 考生从头到位要面对计算机屏幕看视频, 听音频, 阅读文章和完成作文。这对于考生的电脑操作能力, 打字速度, 阅读屏幕的速度以及听力水平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然而除了考试形式的变化之外, 机考更是对于题型设计和题材选择做出了大手笔的改革。在所有的题型中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听力的部分, 其比重由原来的35%提高达到了惊人的70% (包括25%的听力理解和45%的听力综合, 听力综合又包含单项选择, 听写, 跟读, 结构以及写作5个题型) , 对于考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考察, 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级机考被分为3个部分。Section A部分是30分钟的“听力理解”, 包括两个新闻报道和三个长对话。新闻材料直接节选自VOA, BBC, CNN等英美国家著名的电台, 电视台的新闻报道, 以正常语速播报, 并夹杂了大量的专业术语, 对考生的耳朵和反映能力造成了巨大冲击。Section B部分是难度最大的听, 说, 写综合测试 (Integrated Test) , 时间是50分钟左右。考生被要求先看一段4到5分钟的视频, 视频内容同样直接来自英美国家电视图式。如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有一句“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心积其德义”。其中“求”、“欲”、“思”三词, 都表示一种愿望、想要的意思, 但如果把这三词交换来朗读、体会, 就可以感悟到:在音韵上, “欲木之长者”由于“欲”、“木”都是入声, 读起来比较费力, 不够通畅, “求流之远者”, “求”、“流”同韵, 读起来相当别扭;在语义上, “求国之安者”表示要借助外力帮助来求得国家的安定, 而“思国之安者”则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国家的安定。教师可以把这类词作为一个“语感培养点”, 让学生在诵读中比较、揣摩、欣赏, 经过多次诵读, 不仅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遣词造句的妙处, 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这妙处的过程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从大处看, 是篇章比较。既然“绝大多数的词, 像意识的差不多所有成分一样, 都带着一种情调” (萨丕尔语) , “词尚且有它的情调, 何况是一个句子, 一个言语作品” (《语感论》103页) 。不同的言语作品有不同的“情调”, 即使题材相类、文体相似。贾谊的《过秦论》, 中有“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一气呵成, 节奏强烈, 仿佛再现出秦始皇的威严气势;苏洵的《六国论》, 中有“诸侯之

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对仗工整, 对比鲜明, 仿佛看到了六国的奴才像和秦国的贪暴像;苏辙的《六国论》, 则纯属说理分析。三篇文章, 题材相似, 但通过对比诵读, 可以感悟到不同的“情调”:贾谊 (汉代) 的文章讲究韵味和气势, 苏洵 (宋代) 的文章兼得韵理, 而苏辙 (宋代) 台的节目, 看完两遍视频后, 考生被要求在1分钟内完成5道单项选择题的选择。第二个题型是听写 (Dictation) 。从视频中摘出一段文字, 空出10个空, 按正常语速再播放两遍, 要求考生填入单词或短语的正确形式, 与四级笔试中的复合式听写题型 (Compound Dictation) 类似。听写题之后是一个10分钟左右的单词选择结构题。第四个题型是最具特色的跟读题。考试系统从Section A的听力材料中选出8个短句, 重复朗读两遍, 要求考生在12秒的时间内跟读复述出来, 这个题型不仅考察考生的强记能力, 理解水平和把握细节的能力, 还考察了口语发音水平。第五个题型是作文 (Writing Task) , 时长为35分钟。系统会把先前看过的视频截取一段再播放一遍, 然后再从这段视频中引出写作题目, 要求考生不但要转述视频提供的细节, 还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就是典型的综合语言能力测试, 把听力和写作整合起来考察, 如果没有听懂, 就无法顺利完成写作。Section C部分是阅读理解, 包括两篇精细阅读和一篇快速阅读, 但都是通过电脑屏幕来阅读所有文章。

四级机考的推行, 可以说是一次颠覆式的革命,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英语测试向英语测试国际化迈进的重要一步, 同时它更具人性化, 更加客观, 科学和公正的衡量考生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英语测试, 它必将掀起一次中国英语高等教育改革的风暴, 对改革中的中国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2. 任务型教学的特征与原则

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approach) 是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 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最新发展成果, 是交际法 (communicative

的文章则说理有余, 韵味不足。在对比显现中同化或顺应已有的语感图式,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总之,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诵读,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方法。以上只是几种常用的诵读方法, 而其它的, 如仿读可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起始读可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收尾读能回应全文, 等等。各种诵读方法没有优劣之分, 就看在具体情境下的具体运用, 它只是方法论上的问题。重要的是对培养文言语感所要诵读的内容选择, 而这一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段) , 7—9年级的学生背诵80篇 (段) , 合计240篇 (段) , 并推荐了120篇 (段) 古诗文。《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没有量的积累, 就没有质的变化。通过多种诵读方式, 让学生频频接触文言文, 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 让语感能力潜滋暗长。

诵读作为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所产生的效果是教师单纯的“讲”所不能达到的。因此, 教师要结合学生语感水平、心理特点及语感的心理基础, 循循善诱, 把“诵读”寓于文言文课堂教学中, 在诵读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人的语感”, 最终“促进人的成长、发展” (《语感论》387页) 。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浅谈语感的培养 篇11

1.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叶圣陶指出:“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这就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应该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它既能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关键,也是全面达到语文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没有语感能力或者语感能力很低,他的阅读水平就低,反之亦然。因此,阅读教学与培养语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能力,反之,语感能力又能帮助提高阅读水平,二者相互依存,培养语感与阅读训练相结合,正是他们之间必然联系的反映。我国古代语文教学非常重视语感的培养,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对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确实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启蒙读本《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就是最好的语感教材,学生们反复读书,直到烂熟于胸,最后倒背如流。这样,学生们就慢慢培养起了语感,然后再读四书五经,同样是读,最初可能不懂什么意思,但读到一定的程度时,他们便能豁然开朗,并且能对句写作。可见,阅读对培养语感多么重要。

2. 指导学生通过日常积累提高语感。一谈到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就片面想到怎么多读书,而且一再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诚然是不错的,但阅读水平老是上不来。我仔细分析学生的阅读试卷,发现很多理解性的题目都不会做,就更遑论回答深层次的含义了。归根溯源,我发现学生的词语积累很贫乏,这是导致理解困难或者理解不到位的根本所在。很多老师也很重视词语的积累,但他们没有上升到积累与阅读水平的层次高度去看待词语积累,长期割裂了积累与阅读的关系。单纯强调积累,于是就出现了学生纯粹是抄写词语、背词语解析等。至于更多的成语大多被忽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课文出现的成语就积累,课文没有的就没有积累。学生的成语拥有量十分有限。结果在做阅读题的时候,就被一些成语卡住而没有领悟到作者的真正涵义,做起题目来很不顺手,阅读能力自然大打折扣。于是,我从积累词语入手,帮助学生提高语感能力,经过多年实践,逐渐摸出了一些门道。

成语作为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一般的词语来具有更明显的长处:言简意赅,结构谨严,凝练含蓄,富于哲理性而又形象鲜明生动,表现力特别强。尤其是有引申义与比喻义的成语在汉语中占主要地位,这些成语大都出自古典文献,都有着特定的故事与来由,有的还是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出入,如果不认真逐条学习的话,当然不能正确理解成语的涵义,更谈不上恰当运用了。

阅读文段中,大都有成语,而很多问题就与是否理解这个成语有很大关系。不理解这个成语,就很难理解整篇文章的意义,有的文段甚至有几个成语,学生都不甚了了,怎么能读懂文章呢。因此,我决定把学习成语作为提高语感的突破口,要求学生人手一本成语词典或者成语故事,让学生每天都抽时间读成语故事或者成语的解析等,还举行各种形式的成语知识竞赛活动,比如成语接龙、成语故事会、成语九宫训练等,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学习热情非常高,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常用的成语故事读得耳熟能详,无论怎样问,同学们都能对答如流。于是我尝试让同学们做阅读训练题,结果得分率大幅度上升。

3. 通过教师范读培养语感。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多媒体的普遍应用,很多语文教师忽略了课文范读,认为范读可以用录音或视频代替。但是,我以自身的经验体会到,语文教师的范读在情感教育上无论多么先进的多媒体都是无法替代的。从教以来,我一直重视范读课文,特别是抒情意味较浓的课文,我更注重通过范读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情感,并积极赢得学生的配合,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边看边思考,听觉、视觉、思维多种感官参与,理解课文语言,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形象,再通过表象、联想等心理活动,从而促进语感的培养。

总之,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当然不限于这些,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只要根据实际灵活运用,就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水平,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目的。

文言文的语感培养 篇1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 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他还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也即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 平时使用极少, 因此运用语感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迫在眉睫。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对文言文考查做出了这样的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辨析文句意义, 归纳内容要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考查的是课外文言文阅读, 不可能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课内文言文阅读,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更注重的是文言知识点的讲解与检测, 以便学生在解题时能做到将课内文言文知识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然而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很多学生渐渐了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的解题能力也难以提高。这种直击高考的功利性教学反而把文言文教得支离破碎, 不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解题能力。我认为, 我们教师应该从高考命题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真正带领学生走进文言文的世界, 尽情体会文言文凝练优美的语言, 紧凑精巧的结构, 深刻独到的内涵。这样的文言文课堂才会灵动自然, 才会充满生趣和智慧, 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提升, 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而运用语感教学法打造文言文特色课堂正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最佳途径。

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入手来一改文言文课堂的单调枯燥,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让文言文课堂变得富有特色。那么如何采用语感教学法打造文言文特色课堂呢?

一.重视朗读。语文课堂本就应该是书声琅琅的课堂。朱熹说过:“凡读书,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而是要多读数遍, 自然上口, 永远不忘。”教授一篇新课, 我们要留给学生自我朗读感知文本的时间, 让学生在自我朗读中首先做到大声朗读,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当学生在朗读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纠正。“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学生还能在自我有感情地朗读中初步感知文本的情感态度, 为深入理解文本打下基础。比如在教授 《项脊轩志》 这篇课文时, 文章的第二段到第五段我就让学生反复朗读, 体会归有光的悲情。几遍读完, 学生就能可以概括出来作者悲伤的理由。如果我们不舍得留时间给学生朗读与思考, 那么也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文本不熟悉就很难回答教师的提问, 整个课堂就变得索然无味, 结果就只能是“教师拼命讲, 学生拼命记”了。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 比如分角色朗读、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等。除了课本文言文以外我们还可以为学生整理简单易懂的文言文小故事让学生在早读课朗读。在朗读中学生能够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美、韵律美、画面美,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文言文的语言规律。日积月累, 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就不断提升。

二.强化背诵。熟读成诵, 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文言文的语感。当然, 背诵不是死记硬背, 而是在理解文章大意和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分层背诵。背诵时可以抓住文章的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关键句, 以此为支撑点串联起整篇文章。这样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

背诵的内容除去高考必背篇目外, 其他篇目可选择名言佳句来背诵。比如《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不是高考必背篇目, 然而文章句式整齐, 语言优美, 文采飞扬, 有助于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教师可以选择“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等名句让学生背诵, 也可让有兴趣的学生背诵段落或全篇。教师要做好背诵的指导,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循序渐进, 切忌急于求成。背诵的方式可以是个人背诵、小组背诵、全班背诵等。当学生在背诵时出现困难, 教师一定要鼓励他们, 增强他们背诵的信心。背诵名句名篇有助于学生积累文言词汇, 掌握文言句式, 品味文言词汇、写作技巧, 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文言文课堂应多安排背诵的时间, 大量的背诵能使学生逐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风格, 掌握文言文的语言规律, 进而形成文言文的语感。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有了丰富的文言文储备, 那么他们就会在对文言文的思索与揣摩中, 不断增强自己的语言感受力。

三.创设语言环境。要学好一门语言, 是需要语言环境的。虽说白话文是由文言文演化而来, 但是毕竟我们生活中极少使用文言文。因此教师尽可能帮助学生创设文言文的语言环境, 这对增强文言文语感将起到很大的作用。要创设文言文的语言环境着实不易, 但我们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我认为有这样两种方式可以融入到文言文课堂中去: (1) 观看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具有直观性、趣味性、丰富性等多种特征, 能使文言文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 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为文言文的学习提供帮助的影视作品不多。而电视剧《三国演义》注重原汁原味, 人物对话多用文言文, 确实能帮助学生进入文言文语境中去, 有利于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形成。请看第二十七集《三顾茅庐》 中的一段:“孔明曰:‘德操、元直, 皆当今高士。亮乃一耕夫, 安敢谈天下大事?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玄德曰:‘先生过谦了, 大丈夫抱经世奇才, 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 开备愚鲁而赐教。’……”。学生在观看时眼观人物表演, 耳听文言对话, 对文言文语言的魅力体悟就更深了。只要长期坚持, 文言文的语感就能逐步形成。 (2) 表演课本剧。我们可以将叙事性较强的文言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来表演, 但前提是必须用文言文来对话。采用课本剧的形式能让学生热情如火, 能让课堂活力四射。这样学生就在自己的表演中不断强化着文言文的语感。《廉颇蔺相如列传 (节选) 》由三个故事组成: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排练。大家热情高涨, 仔细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和情感。表演时更是让我刮目相看。大家不再像平时读课文一样面无表情, 缺乏情感, 而是表情丰富, 充满激情。比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况大国乎?”饰演蔺相如的同学用响亮的声音, 不疾不徐的语速表现了蔺相如的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寡人窃闻赵王好音, 请奏瑟。”饰演秦王的同学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表现了秦王的傲慢无礼。表演课本剧的形式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就强化了文言文的语感。

四.尝试写作训练。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写作, 不必用难词难句, 只需要讲述清楚。文言文写作能力是语感能力的验证, 又能促进语感能力的发展。如果说多读多背多说有助于文言文语感的形成, 那么写作训练有助于文言文语感能力的深化。写作时, 学生会运用所学的文言知识, 这正是学生语感能力的外化过程。下面就是我班学生写作的文言文片段:

“钱钟书, 字默存, 号槐聚。因满期抓周得一书, 故名钟书。少侍伯父, 身染劣习, 傲慢不逊, 其父大怒, 自此严以待之。父不满书之文, 书废寝忘食, 埋首苦读, 日有所进, 其父甚慰。既长, 遇女杨绛于清华, 后娶之为妻, 生女名瑗。其所作《围城》《管锥篇》乃不朽之作。书淡泊名利, 谦逊识礼, 读者与媒体访之, 皆拒。病逝于戊寅年, 享年八十八。世人爱之敬之。”

“少时, 余甚活泼, 喜逗笑于友。一日, 欲邀友戏。至门前, 忽闻几人曰:‘今欲逗之。’余暗笑。少顷, 方入, 呼之:‘吾来迟也。’友皆迎。因窃闻其计, 余暗喜。一友曰:‘以布蒙目, 听吾指路, 可否?’余点头以应。友皆散, 只余一人。其扶吾于左, 吾缓缓而行, 尤慎。已而, 友曰;‘至矣’。吾忽转于后, 推之, 友坠于水, 其余皆惊。余顽如是矣!”

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我们不妨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尝试用文言文写作, 可以从仿写、改写开始, 熟练之后改为自由写作。写作文言文时学生自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 激发自身的语感积淀, 那么学生的语感能力也就能逐步提高了。

文言文课堂应该是灵动自然、摇曳多姿的。每个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 寻找适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切不可让文言文课堂变得单调枯燥、了无生气。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入手, 打造特色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好课内文言文, 为学生解答课外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带领学生乘着语感的小船, 在文言文的世界里自由穿行, 赏遍亭台楼阁, 览尽湖光山色, 享受文言文带来的逍遥自在。

摘要:文言文课堂因为高考命题的“桎梏”总是显得乏味单调, 学生难以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效果不佳。本文旨在探究如何运用语感教学法来打造文言文特色课堂,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享受文言文带来的逍遥自在。本文谈到的语感教学法有:重视朗读、强化背诵、创设语言环境、尝试写作训练。

上一篇:模具钢热处理下一篇: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