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2024-08-29

初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共12篇)

初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篇1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 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见,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淀, 让学生掌握一些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这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 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都是非常有益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文言文教学, 谈谈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保留

文言文中凡是古代的专用名词, 如国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物名等等, 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加翻译。

如, 《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文中的时间“庆历四年春”、人名“滕子京”、地名“巴陵郡”都可以保留下来。

《核舟记》中“能以径寸之木, 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以及木石”中的“宫室、器皿、人物、鸟兽”都可以不译。

二、替换

1. 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词语

如, 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 “愚”要换成“我”, “悉”要换成“都”, “咨”要换成“商量”。

2. 古今异义的词语替换

如,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无论”在这里是两个词, 翻译为“更不用说”, 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无论”是不一样的。

三、增补

文言文语言很简洁, 如果不补充出来就会影响句子的意思或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古汉语单音节词语较多, 翻译时需将它们增补为双音节词语。

如, 《童趣》中“能张目对日”“能”增补为“能够”, “张”增补为“张开”“睁大”, “对”增补为“对着”。

另外, 文言文省略句子成分的时候也较多, 翻译时也应将它们补充出来。

如, 《桃花源记》中“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要翻译为“ (村中人) 看见渔人, 于是非常惊讶, (村中人) 问 (渔人) 从哪里来, (渔人) 详细地回答他们”。

《口技》中“撤屏视之, 一人, 一桌, 一椅, 一扇, 一抚尺而已”需将量词增补出来, “一 (个) 人、一 (张) 桌子、一 (把) 椅子、一 (把) 扇子、一 (块) 抚尺罢了。”

四、删减

文言文中有很多虚词, 它们一般起语法作用, 没有实在意义, 或表停顿、或舒缓音节、或起连接作用, 翻译时可以将它们省略不译。

如, 《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介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需翻译。

再如, 《曹刿论战》中“夫战, 勇气也。”“夫”和“也”分别是句首和句尾的语气词, 无需翻译。

五、调整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句子词序多数相同, 但古代汉语中有些特殊的句式, 如倒装句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 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 翻译时应将句子做适当调整, 使它们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如, 《愚公移山》中“甚矣, 汝之不惠。”“甚矣”是谓语, 这里是主语和谓语倒装, 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 (你太不聪明了)

又如, 《陋室铭》中“何陋之有”, “何陋”是宾语, 翻译时应调整到谓语“有”的后面, “有何陋” (有什么简陋呢?)

再如, 《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石”是定语, 修饰“粟”, 翻译时可调整为“一食或尽一石粟” (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

六、意译

初中文言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是“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但有些文言文如果直译, 就会出现意思表达不准确、上下文不连贯的现象, 这时就需要在不影响原文表达意思的基础上加以变通, 用意译的方法。

如, 《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译为:将士们征战多年, 经历了很多战斗, 有的战死了, 有的归来了。

《陈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为:见识短浅的人怎么知道有远大抱负的人的志向呢?

当然, 以上这几种文言文翻译法在运用时不是孤立的, 往往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综合运用, 达到对文言文意思的最佳理解和掌握。

初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篇2

文言文的词语和现代汉语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有些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却闲置下来,还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需要用替换法──用现代汉语中同义或近义的词替换文言文里的原词。

比如,写一封信的“信”,古人用的是“书”。像“家书抵万金”(《春望》),“一男附书至”(《石壕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其中的“书”都是这种意义。

还有表示人称的词,古代远比我们今天丰富。古代表示第一人称的词有“寡人”“朕”“孤”(这三个是有特定身份的人才用的)“吾”“余”“予”等;现在,人人平等,都是一个“我”。

文言文翻译的规律和方法 篇3

关键词:文言文 翻译 规律方法

针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来高考的考查重点之一。从分值上看,越来越多,2004年以来,由5分增加到10分。从考查难度上看,逐步加大。对于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为帮助考生有效地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特作以下几点提示:

一、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要译出原文用字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同原文保持一致。

这就要求考生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注意文言文翻译的关键点

文言文翻译的关键点包括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和固定句式,这五个关键点也是采分点。

(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宾短语以及介词的省略)。在复习中,考生必须对各种句式的表现形式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才能运用自如。如:

(2008·天津)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这有什么困难的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2008·江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译文:我喜爱他,(他)不会背叛我。让他去那里学习(为政之道),他就更加懂得治理(封邑)了。以上两例中,“何难之有”和“不吾叛”都是疑问句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现象,翻译时须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译出。

又如:(2008·江苏)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译文: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此例中,“遂见亲信”,是被动句,“见”字表被动。只有弄明白了句式才好下手。

(二)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考查得比较多的是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如:(2008·广东)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译文: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员,周访推荐他担任主簿,两人结为朋友,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要翻译好这个句子,须弄清“妻”字是名词动用,意为“嫁给”。又如:(2008·山东)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译文:哥哥说:“不要说弟弟不能砍柴,纵然能砍柴,还是不能去。”于是他让弟弟赶快回家。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归”是使动用法。再如:(2008·全国I) 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译文: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句中第二个“君”和第二个“兄”,均是名词的意动用法,知晓这两个字的活用现象,才能翻译得准确得体。

(三)通假字

通假现象大致有五种情况:1、音同形似;2、音同形异;3、音近形似;4、音近形异;5、音异形似。中学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有180个左右,平时注意积累,考试时就不为难了。

(四)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的考查近几年在文言文客观题中时有出现,并且多以古今异义的复合词出现。2001年全国卷考查了“反间、南面、鼓噪、扰乱”,2002年北京卷考查了“穷困”,2003年北京卷考查了“具有”等等,2004年之后则拓展到了主观翻译题中。

如:(2008·山东)“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译文:“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就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句中的“夫人”一词,就不能按现代汉语中的“夫人”翻译。

四、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

这是确切理解并翻译古文不可缺少的条件。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非常广泛,而教材中又缺乏较为系统的阐述,许多内容是分散在各篇课文的注释之中,往往不被重视。再加上近几年的高考明确了古代文化常识不作考试内容,这就更加让考生觉得识记古代文化常识偏离了高考复习的方向,这实在是一大误区。因为考生如果对古代文化常识一无所知,势必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当然也不能准确地翻译。就拿古代称谓来讲,古人的名、字、号、谥号、籍贯、官职、居官地、住处、书斋名都可以用来指代人,并且都有一定的含义或相互间存在某种联系,在翻译时都应注意。对高中学生来说,只要能掌握好课文中接触到的古代文化常识也就够了。

五、专门训练从课文抓起

例谈文言文中典故的翻译方法 篇4

“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简单的说类似我们常说的“举例子”。即就是举用古代或者众人皆知的典故、寓言故事等,来帮助作者阐述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或思想。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古人在行文中,喜好或明或暗地使用典故,阅读和教学中要明了所用的典故所涉及的人和事及其含义,翻译时也要将所用典故体现出来。当然,在典故的具体运用中,很难截然分清楚所用的是有关人、地、事、物的哪一类典故,翻译时也无法将原来的典故整个讲出来,那样就会喧宾夺主,乃至改变译文对原文的忠实程度,但又不能不指明所用典故及其用意。

文言文中典故的翻译采用的方法是点义法(属于意译):即不将典故照抄出来,只点明典故的含意即可。其具体翻译方法如同下文举例:

例1: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谭嗣同》)

这句话中提到了程婴、杵臼、月照、西乡等四个人的故事,翻译时就无法把他们的故事都讲出来,但如果全部删去则会影响文意,这时只需译出该典故在这里的含义——“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

例2: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这句话中包含了出自《尸子》的“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和出自《礼记檀弓下》的“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嗟来之食,指侮辱性的施舍)两个典故。教师教课时,必须讲清楚这两个典故,而翻译时只需译成“我听说有节操的人不饮用名为盗泉的水,方正清廉的人不接受别人施舍的食物”就行了。

例3: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林觉民《与妻书》)

这句话中,“司马春衫”和“太上之忘情”即为典故,前者是用了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语典,后者是道家哲学观点。道家推崇“天道无情,太上忘情”,两者皆是抛弃一切之情,此处指忘却世间荣辱、人生痛苦。在此需要点出典故的意义,译成“我只能像江州司马一样为百姓疾苦泪湿青衫,但无法学习所谓的太上之人忘却烦恼。”

人教版必修五的《滕王阁序》一文中,作者在第四至六段,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为文章增光添彩不少,课本中也对相关典故做了比较详细的注解,但往往由于阅读不细,翻译方法欠当,教师和学生在翻译时有不小困难。在此,稍作罗列,并做翻译,以备参考。

其一,“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此处连用汉梁孝王、陶渊明、曹植、谢灵运等人故事,译成“今日的聚会就像梁孝王当年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与会嘉宾的才华可与邺水赞咏莲花的曹植媲美,贤主嘉宾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

其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里运用了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四个官场失意之人的故事,翻译成“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

其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这几句连续使用了终军、宗悫、谢安、孟母、孔鲤、李膺、杨得意、钟子期、俞伯牙等人的故事,可以翻译成:

虽然我和终军一样年已二十一,却无处去请缨杀敌。我羡慕宗悫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也有投笔从戎的志向。……虽然称不上谢家的“宝树”,但有幸能像当年的孟母一样和贤德之士交往。不久我将见到父亲,像当年的孔鲤那样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就学学俞伯牙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其四,“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这里运用了王羲之和石崇的故事,可以翻译成“王羲之与文人雅士宴集的兰亭已经变为陈迹,石崇富可敌国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解析 篇5

调整法主要用于调整跟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前面讲到的所有倒装句,还有未讲到的定语后置,以及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量结构等。在碰到这些句子的翻译时,我们都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来表达。如“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就可翻译成“一天能跑千里的马”,“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比较性选择疑问句)可翻译成“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个漂亮”,“齐人三鼓”(动量结构)可翻译成“齐军击了三次鼓”,“吾妻之美我者”(“美”属形容词意动用法)可翻译成“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如2008年广西南宁中考卷的翻译题:“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翻译时,我们得调整“所以”的语序:她(丑女)只知道(西施)皱眉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显得美的原因。

2008年贵州贵阳市考题要求翻译“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句子,主要考查点就在“苦”和“劳”这两个使动词的用法上。全句可译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文言文翻译方法 篇6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背义乎?”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

韩信说:“汉王(刘邦)对待我很优厚,把他自己的车子给我坐,将他自己的衣裳给我穿,拿他自己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乘坐了别人车的(就应该)分担别人的祸患,穿了别人衣服的(就应该)心中想着别人的忧虑,吃了别人粮食的(就应该)为别人的事情出力效死。我怎么可以(因为)追逐利益而违背(做人的)道义呢?

上述译文,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词句落实,语意通畅,直译为主,辅以意译”的翻译原则。重要的词语如“遇”“厚”“载”“以”“衣(yì)我”“食(sì)我”等的意思(包括名词作动词、为动用法等重要词类活用),重要句式如状语后置“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反问句“吾岂可以乡利背义乎”等,都采用直译法,全部落实到位。为了使语意贯通,加上了括号里的内容,这样,读起来更像现代汉语的句子。

一般来说,翻译技巧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释”、“留”、“增”、“略”、“调”、“格”。

所谓“释”就是对实词虚词的意义(含体现特殊用法的意义)直接解释,如上文翻译就将“遇”解释成“对待”,将“死”解释成“为……效死”。采用“释”字法时,要注意由一个字联想到现代汉语中含有该字的多音节(特别是双音节)词,比如上述译文中的“厚”“患”“忧”,就分别译为“优厚”、“祸患”、“忧虑”。

所谓“留”就是对有些词采取保留不变、直接取用的做法。这主要是指姓名、官名、爵名、地名、时间以及现在还用的词语。比如上面文段中的“韩信”、“汉王”、“衣”、“车”在翻译时就直接拿来使用。再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阳晋”、“上卿”翻译时都直接保留。

所谓“增”就是将省略的成分和根据语意需要添加的内容补充出来。上述翻译示例中,“刘邦”、“就应该”、“因为”和“做人的”就是根据语意需要补充出来的。而“取阳晋,拜为上卿”则省略了主语,翻译时也需要补充,“(赵国)攻占了(齐国的)阳晋,(廉颇)被授予上卿一职”。

所谓“略”就是重复的成分、赘余的字词,该省去的就坚决省去,绝不心疼。比如贾谊《过秦论》中的句子,“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由于其基本意思一样,就可以省掉重复的部分,翻译成“有席卷天下、吞并各国的意图和心思”即可。

所谓“调”就是调整语序,使句子意思、语脉通畅,特别是主谓倒装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倒装句式,翻译时应该按照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序,作“还原”处理。比如上述译文示例中,“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三个句子就是典型的状语后置句,应该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习惯将状语“以其车”、“以其衣”、“以其食”提到前面翻译。

所谓“格”就是指有固定格式的句式和短语,翻译时要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不能更改。比如各种格式的判断句,就一定要译成“……是(不是)……”;各种格式的被动句,就一定要译成“……被(受到/遭受)……”;“不亦……乎”要译成“不是很……吗”;“得无……耶”要译成“莫非/该不会……吧”等等。这类固定格式常用的还有十几个,同学们可以自己梳理归纳一下,以备翻译时使用。

当然,这是建立在熟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用法及句式用法基础上的,该积累的不积累,该掌握的不掌握,一切指导、一切方法都等于零。

【训练】

一、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垣墉”,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②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刘基《郁离子》)

翻译: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全失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③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④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司马光《资治通鉴》)

翻译: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飞)家无姬侍。⑤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卒有疾,亲为调药。⑥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毕沅《续资治通鉴》)

翻译: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邹与鲁哄。穆公问曰:“⑦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⑧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下》)

翻译: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君子学必好问。⑨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⑩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刘开《问说》)

翻译: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中山国的人给了他一只猫,(这只猫)善于捕捉老鼠和鸡。一个多月的时间,老鼠被抓完了可是他家的鸡也被抓完了。他的儿子担心这件事,并告诉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把它赶跑呢?”

②没有鸡,不吃鸡也就算了,离受冻挨饿还远呢!(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赶走那猫呢?

③拥有才能(的人)用才能来做好事,没有什么好事他不能做的;用才能做坏事,也是没有什么坏事他不能做的。

④有道德的人往往被人们尊敬,有才能的人往往被人们喜爱,(因为)喜爱就容易亲近,(因为)尊敬就容易疏远,因此考察的人常常被才能所蒙蔽而遗忘了品德。

⑤吴玠一直很佩服岳飞,想与岳飞结交,就妆扮了一个美女送给他。岳飞说:“连皇上都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难道(现在是)武将享受安乐的时候吗?”就拒不接受。

⑥将士远征,岳飞的妻子去慰问他们的家人,有战死的,就为他痛哭并且抚育他的孤儿。

⑦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可是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他们吧,又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搭救。(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⑧您不要责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那么百姓(自然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牺牲了。

⑨“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问,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

⑩比自己有才能的人,问他就可以破除自己的疑问,(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啊。

【作者简介】

万永翔,特级教师,执教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发表论文多篇。

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方法举隅 篇7

一、字不离句

文言文主要以单音节词为主,实词和虚词是文言文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文言虚词在数量上相对较少,在用法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学生善于归纳与总结,在这个方面问题就不是很大。文言实词数量庞大,并且有的实词义项繁多,江苏省语文高考大纲要求学生掌握120个文言实词,但实际上学生在阅读和答题时需要用到的实词数量远不止于此。看下面这个例子:

“椠”和“楯”这两个文言实词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生僻的,在理解翻译上有一定的难度。结合这句话来看,铅椠和剑楯分别是文士和武夫所使用和擅长的东西,那么它们应该是一种文具和一种兵器,这样就好理解和翻译了。

不仅如此,学生在翻译一些相对熟悉的文言实词时,如果不考虑具体的语境,那么在翻译表达上可能会出现问题,看下面这个这个例子:

在翻译“母女视之”时,有的学生会翻译成“母亲和女儿看望她”,将其中的“女”字理解成了女儿。如果学生把这一句话读完,结合下面的内容“训以纺绩织紝事,一如教儿时”分析,就会发现这里的翻译出现了问题。这里的“女”字不应该翻译成女儿,而应该翻译成“像女儿一样”。

在翻译有些文言实词的时候,不考虑具体的语境,有时甚至会闹出笑话。

很多地方这样翻译:“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我和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中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上唱着歌回家。”

表面上看这句话翻译得没有问题,但仔细想想会发现其实这样翻译是不对的。暮春时节,也就是农历的三月,大约是阳历的四、五月份左右,气温应该还很低,这个时候怎么可以在北方的沂水里洗澡。这明显是不合常理的,这里在翻译的表达上就出现了问题。“浴”这个字,《古代汉语词典》给的解释是“洗身,洗澡”。这里必须灵活运用,不能表述成洗澡,它应该是指在沂水在洗洗手脚,洗洗脸,意在感受春意,消除不祥。因此,此处应该表述成“在沂水中洗洗”。

二、字不离段

有些文言实词翻译上出现错误,主要是受到了现代汉语的影响,这种思维上的定势容易造成理解错误。在翻译这些字词的时候,有时不但需要结合本句话的内容,而且需要联系整段文本,根据整段话的语境推测。看下面这个例子:

很多同学在翻译上文中加点字“咒”的时候,依照现代汉语的组合习惯,往往将它翻译成“咒骂”或者“诅咒”。结合这段话的内容看,这段话是主要讲贞观二年蝗虫成灾,唐太宗在视察禾苗的时候看见了蝗虫,于是拿起几只对它们说:“百姓依靠粮食活命,而你们吃了粮食,这就是害了百姓。百姓如果有什么过错,那过错全部都在我,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为害百姓了。”品味唐太宗的语义和语气,不可能有咒骂或者诅咒的意思,而应该是商量、祈求的意思。因此,这里的“咒”应该翻译成“祝告,祈祷”。

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现代汉语中有个成语叫“尔虞我诈”,这里的“虞”是“欺骗”的意思。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同学在翻译“四海皆以无虞”中这个“虞”字时,就很自然地翻译为“欺骗,欺诈”,这样就翻译错了。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结合具体的段落语境分析,这里韩愈回顾周公的功绩:天下贤能的人才都得到了提拔任用,奸诈邪恶的小人都被清除了,在这种情况下,天下太平,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了。因此,这里的虞应该翻译成“忧虑,担忧,担心”。

三、字不离篇(背景)

有时在翻译某个文言实词的时候,还需要统观全文内容,结合事情的前因后果、人物的身世处境或者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做到翻译上准确无误。看下面这个例子:

“诸侯谋之”中的“谋”字,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往往容易将它翻译成“商量,考虑”,这是没有考虑具体语境造成的。这段主要是说赵文王非常喜好剑术,由此造成国力衰微。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不是想要商量如何帮助它,而是虎视眈眈地想着如何把它打败,把它吞并。因此,这里的“谋”应该是“图谋”的意思。这就需要结合战国时期风云动荡、群雄逐鹿的时代背景。再如:

“子何嫌哉”的“嫌”容易误解为“嫌弃”,如果阅读了整篇内容,知道了伍子胥此时的身份是一个通缉犯,正亡命天涯,那么理解这个“嫌”字就容易多了,它应当是“怀疑,疑忌”的意思。

四、句不离段

不仅是翻译单个文言实词的时候不能脱离段落内容,在翻译文言语句的时候同样也不能脱离段落语境。结合具体的段落语境,能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翻译语句。例如:

芝(司马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在翻译画线句子“退无异言”时,有的同学会理解成“宾客被司马芝指责之后,回去后不再说什么其他的话”。其实,结合这段话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段话全部都是在叙述司马芝的事迹,即主语是司马芝。相应地,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司马芝当面指责宾客的不足之处,回去后不再说其他话。再看一个例子:

稼轩帅淮时,同甫与时落落,家甚贫。访稼轩于治所,相与淡天下事。酒酣,稼轩言南北利害: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且言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之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之水,满城皆鱼鳖。饮罢,宿同甫中斋。同甫夜思稼轩沉重寡言,醒必思其误,将杀我以灭口,遂盗其骏马而逃。月余致书稼轩,假十万缗以纾困,稼轩如数与之。(节选自赵溍《养疴漫笔》)

“决西湖之水,满城皆鱼鳖”不能理解成“打开西湖的岸堤,城市里面都充满了鱼鳖”,这段话是陈同甫在和辛弃疾分析钱塘的地理形势为什么不利于作为都城。因为如果西湖决口,那么满城的百姓都会遭殃,所以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如果放出西湖的水,满城都是被淹的百姓。”

五、句不离篇(背景)

看下面一个例子: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王安石《慈溪县学记》)

要理解画线句中“喜”从何来及“忧”在何处,就要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整篇文章的语境。这篇文章开头,王安石就强调政治教化的重要性,然后叙述从远古时期学校兴盛到后世学校衰败的经历,突出林肇修孔庙、聘老师等一系列为恢复当地教化作出的重要功绩。现在这些措施得到推行,教化即将得以实现,因此作者感到高兴。但是当时艰难的办学环境下,作者担心林肇走后,这样的做法难以得到接任者的继承,因此作者感到“忧”。这样就不难得出准确的译文:“我虽然为它即将推行而感到高兴并且庆幸,但又担心那些后来的人不能继承我(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推究它的意义来告诉后来的人。”

从上面所举的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在翻译文言词汇或语句时,必须结合相应的语句、段落或者文章内容,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或者推断要翻译部分的含义。只有这样,翻译出来的意思才是符合文义的,才是贴切的。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该综合各种方法加以灵活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文言文翻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重视文言知识的储备,增加文言文阅读量,加强翻译方面训练,在翻译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解翻译的能力,这样文言文方面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七种武器——文言文翻译方法解析 篇8

一、“落实”剑

剑在兵器谱上排名第一,会使用剑,用起其他兵器就会游刃有余。“落实”是文言翻译中最基础的方法,此方法容易掌握,它就是对句子中各个词语进行翻译,以直译为主,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踏实地做到不增不减。一招一式在于心态与基础的完美结合,剑人合一会收到翻译最佳效果。

如,“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落实步骤,“方”,是方才,刚刚的意思。“罢”,罢官,不做什么。“巡抚”官名不译。“家”名词做状语,在家里。“居”是动词居住。“独”是单独、唯独的意思。“而”表并列,“闻”后面省略“之”,“闻”就是听到这件事,根据“而”字表并列可推断出“异”是动词,但“异”后面不能跟宾语,现在却跟有“之”字,所以“异”只能用作“意动”或是“使动”,根据文义是“意动”。这样句子就出来了,“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听到这件事情而感到惊奇”。当然“落实”方法,我们要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如此句你必须了解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

二、“语气”翎

鸟翅和尾上的长而硬的羽毛是翎,“语气”翎是句尾丰富语气的表现,具体包括语气词和句尾符号,根据不同的句子内容和语气词可以翻译为不同的句式和语气。处理好句子结尾《孔雀东南飞》一诗经过千百年来的流传而成为今天的样子,文人“整容”与“美容”的痕迹是显而易见的,已不能说它是现实主义的精确描绘之作,它的真实性已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太守家迎亲的情节就具有非现实主义色彩,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因此,从文学作品自身出发进行有关的考古挖掘,并要从中找出言之凿凿的某种证据,恐怕前提和出发点就错了,这样是很难找出令人满意与信服的答案的。正如以上几种对刘兰芝被休原因的推论,即使言之成理,并且有某些方面的佐证,也只能是一种假设推理,没有必然的依据。所以,大可不必在被休原因上大做文章,而应看一看这一形象所产生的社会意义。

从《孔雀东南飞》中不难看出,诗中多侧面地展现了刘兰芝的美德。如果她只是对婆母的无理指责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被休回家后,独守空房,老死闺中,则人物形象不完整,表现不出她独立清高的人格。借助太守家迎亲的非现实主义情节,一方面表明她虽被休,但其中没有任何不光彩的成分,另一方面表现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衬托出她是一块美玉,而焦母不识其金相玉质。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韧如蒲苇,使得一个内柔外刚的“大家子”,宁肯背上不孝之名而为之殉情,更加衬托出这一形象的巨大感就是处理好整个句子的感情色彩,所以不能忽视。

如,“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这个句子只要落实好,就一定会翻译得不错,但是一些同学会忽略句末“矣”字或者是翻译不准确,从文章中得知这是长官对下级的褒扬,翻译成“啊”不合适,只有翻译成“了”才符合当时语气。应该是“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翎可以作为武器就在于它的长而硬,加上内力的使用,让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同样,注意一个句子的语气会使“翻译”具有“杀伤力”。

三、“踩点”刀

据《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其所乃击之也。”目的明确,为了什么而做什么,刀凭“砍”“斩”、以勇猛狂放、敢为天下先见称,俗语“好钢用在刀刃上”,“刃”就是“点”,文言文翻译也讲究“好点用在得分上”,踩点即考虑阅卷时候给分的知识点。如果我们在翻译时能抓住得分点,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看,给分往往集中在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重要虚词、重要句式的点上。

如,“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这是个三分题,大概有三个得分点,我们注意三到五个点就可以了,“设备”古今异义词,翻译为“设置防备”,“悉”是都、全部的意思,“精锐”形容词活用名词译为“精锐部队”,“蔽”重要实词本意是遮住,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为“遍布”,“下”形容词活用动词译为“顺流而下”,这五个点都要注意,其余是容易的,句子可翻译为:“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再如,“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这里有个重要的句式肯定是得分点,其余找两个常考的,分别是“就”和“并”。“于江南”状语后置需前置,并且注意“江南”是古今异义词“长江南岸”,译为“到江的南岸”,“就”是“近,靠拢”的意思,“并”译为“合并”,整句是:“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四、“句式”环

环是一个圈,圈在于环环相扣,威力才能大增。句子与句召力。似乎在启示人们:宁要被休的品貌皆佳的少妇,也不娶有貌寡德的黄花闺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道德问题远远大于贞节问题,更何况刘兰芝又以“举身赴清池”之举保全了自己的名节呢?她简直就成了一个完人。她不是“白璧微瑕”,而是“白璧无瑕”。有人说,“历史上有过伟人,但不曾有过完人”。但《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则是一个完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只讲伦理道德高度完善,不讲在婚姻方面完美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通过刘兰芝这一形象宣扬了道德准则,为人们———特别是妇女们———树起了一座可供膜拜的金字牌坊。其次,对广大劳动人民而言,美好的爱情生活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只能把这一美好的愿望和追求寄托在理想世界中。他们通过刘兰芝这一形象领悟了爱的真谛,表达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一点就如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给人们的感受一样。再次,女子们感知到了可以仿效的“德才兼备”的具体形象。真可谓塑一人而成三物。几种来自不同方面的见仁见智、各取所需的审美观,在同一人物身上找到了各自的结合点,也使得不同的认识与教育作用统一在一个整体上,从而使《孔雀东南飞》传颂千古,刘兰芝这一形象也像芝兰一样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这也许就是刘兰芝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所在。

从社会文化方面解析美国俚语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俚语是亚文化的语言载体,在整个语言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在日常生活中被总结出来的一种简洁、诙谐、富有韵味等特点的非规范性地方性的语言。通过对它的了解,可以感受到其发明者和使用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本文从社会文化方面对美国俚语这一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和解析。

关键词:美国俚语社会文化社会特征社会功能美国文化

一、美国俚语的定义、起源与形成

(一)定义。

在了解美国俚语的起源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俚语的定义。《韦伯斯特第三版新国际词典》对俚语做了如下概述:(1)俚语是吸毒者、囚犯、黑人、流浪汉等使用的语言,他们使用这种语言的原因是不希望让别人知道他们所说的内容的真实含义,现在被称为暗语;(2)僵语是高度口语化的极其不规范的语体,由新语和特定的修辞构成,具有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言简意赅、色彩丰富等特点。通过这两条详述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俚语的产生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群体、行业领域、生活方式、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它的产生绝非历史的偶然。

(二)起源与形成。

1. 美国俚语是源于各种亚文化群的专用语言

俚语的产生与社会、历史、文化、种族等均有联系。美国俚语是来源于各种亚文化群的专用语言,美国社会丰富的亚文化为美国俚语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它的创造者包括黑人、罪犯、士兵、水手、吸毒者、赌徒、牛仔、各层次的学生、爵士乐手、运动员、铁路及其他运输业员工、移民和少数民族等。他们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和身份使他们不愿意别人听懂自己说的话的含义,所以他们的方言、行话、粗俗语等逐渐形成了这种特定的非规范性语言”。[1](P130)在十八九世纪开发美洲及后子之间的联系在于句式,句式决定一个句子流畅程度,决定一个句子艺术程度。2010年的江苏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到对句式的考查,要“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除了要知道外还要知道如何运用。

如,“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其中“见”表被动,它是个被动句,作为得分点,译为“到获得皇帝的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这个句子有三个句式,“于”表被动句,“非也”表判断句,还有“所以”固定句式。注意这些可以译为“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

五、“文本”钩

习钩者,武林中并不多见。虽无过人之力,但内力深厚,精于气息吐纳,精通返生之道,屡屡成为扭转战局的定弦之音。而翻译时返回文本也会成为柳暗花明的定音之锤。文本主要指高中课本中的文本和考试时候的文章及平时积累的成语文本,遇到理解不了的实词虚词句式,要能想到回到文本中去理解,这些需要大家有深厚功力,复习时夯实课本中的基础才是关键。

如“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购”不少考生翻译成购

来西部的开发过程中,随着西部移民人口流动量不断增大,伴随产生的方言和行话由于贴近生活,比较容易传播,因此发展成为俚语。

2. 美国俚语是美国时代特征的缩影

据史料记载,美国俚语源于著名的“五月花号”船上。当时来自英国不同地方的清教徒乘此船来到美洲新大陆探险,途中各个地方的方言和不同社会阶层及行业的行话、黑话汇集在一起,人们相互交流,逐渐被广为流传,形成了美国俚语的雏形。到了二十世纪,美国俚语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美国经历的许多战争(如两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冷战等)及伴随产生的社会问题(如种族歧视、民权运动、同性恋等),促进了俚语的大量产生,因而俚语反映了美国社会及时代发展的方方面面,如baby boomer是二战后的二十年中由于政府鼓励生育,在人口激增时期出生的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俚语还有五十年代的beat-niks(垮掉的一代),六十年代末的hippies(嬉皮士),dink(丁克)等。社会不同职业群体也产生了很多俚语。如在美国历史上出现的scab表示不参加罢工的人或不参加工会组织的人;striker-breaker则表示破坏罢工者。

3. 美国俚语是美国人逆反心理的体现

美国人的逆反心理为俚语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美国人喜欢创新,崇尚自由,而且美国是一个尊崇个性发展的国家,所以美国人大多乐观、反叛并且有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即越是禁忌的东西他们就越是想去冲破、去超越。美国人这种逆反心理的价值取向为俚语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美国俚语也正好顺应了美国人这一心态。因此,美国俚语的产生是人们在正常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下思想冲破禁忌的反向推动作用的结果”。[2](P260)美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对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也常常借助俚语进行表达。如俚语在“死、毒品、同性恋”等方面的表达形式丰富多彩。例如,AC-DC指既搞同性恋又搞异性恋的人,les(lez)指女同性恋,gayz指男同性恋者。

从上面三点可以看出,美国人通过创造这些俚语宣泄情感,表达内心世界,展示个性,因而美国俚语从最初产生,一直买,那是不准确的,在必修三《指南录后序》中“穷饿无聊,追购又急。”“购”书上解释为重金收买、悬赏。“踪迹”也得带入原文中去理解,并且落实为“追踪觅迹”。“仰”和“通明”通过文本才知道它们都是人名,这样句子就没有难度了,可翻译为“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考生翻译时一定要有文本意识,效果会更佳。

六、“整洁”枪

俗语说:“枪扎一条线。”针对的是整体,翻译也讲究卷面的整洁,整洁就是整齐而清洁,包含两个内容,分别是卷面的干净和句子的流畅,整体要求考生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整齐清洁。翻译时要有认真踏实的态度和及时检查的习惯。只有这样“整洁”枪才能为翻译裁出美丽的外衣。

七、没有武器就是有武器

没有武器就是有武器,没有方法就是有方法。翻译亦如此,不能把得分寄托于方法,只要有深厚的功力,扎实的文言基础,翻译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七种武器重现翻译江湖,必将给高考迎考带来“血雨腥风”,不论你使用是“落实”剑,还是“踩点”刀,打下扎实的文言基础才是最厉害的武器。

摘要:本文与古龙小说《七种武器》相结合,提炼出文言文翻译的七种方法,把文言文翻译的注意点与武器结合,让学生更形象地记住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特别是做到注意句子中的重要词语,文言句式翻译的得分点,从而提高学生兴趣,有效得分。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篇9

一.语言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倡思想教育, 不是把学生拉回到古人那里去, 而是古为今用, 继承人类的优秀思想文化财富。实施这种结合, 还必须明确:1、课改深化的需要。课改的深化就是要探索合乎规律的发展和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最佳的教学质量, 这种两相结合符合原则和质的规定性。2、学科内容的需要。社会科学包含“文”与“道”两个方面, 道寓于文, 文以载道, 文道统一, 文言文教学也是“传道授业”, 当然应吸收的是部分合理内核的“道”。3、教书育人的需要。文言文记载和保留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和高尚民族精神, 这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材料, 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使之然。

初中教材中所选文言文是“思想健康、语言典范”的名篇, 它并非是干巴巴的皮壳和枯燥乏味的说教, 有的名篇佳作说是“脍炙人口、有血有肉”也不过分。

文言文中可结合语言教育、知识教育而进行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可谓丰富多样, 如爱国主义精神、人生价值、道德情操与美育等诸方面的教育。精读《劝学》可受到“锲而不舍”情操的陶冶;读《出师表》可受到“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精神的教育;学《岳阳楼记》可感受范仲淹“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学《醉翁亭记》可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的高尚风范。从文言文的学习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祖国自然山水、人物奇美等内容, 真是丰富极了、生动极了, 都可以给我们美的教育提供材料和例文, “不唯明字句, 而且得精神”。

当然, 这种结合的方式方法不是平均用力, 千篇一律, 而是方式灵活, 角度多变, 可以点化、启发和引导。诚然, 文言文学习不是思想教育课, 但文言文渗透着思想教育却是一个事实。但凡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 没有不是渗透着贯穿着丰富生动、优美高尚、巧妙艺术的思想教育的, 从字句得精神, 从篇章明其义, 从平凡或伟大中见真谛。“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这种教学的胜境和艺术, 应当努力探求与追寻。

二.教知识、教思路、教方法

文言文教学, 教什么?怎么教?历来存着不同的教法、不同的选择, 什么是最好的教学思路呢?回答应当是:教知识、教思路、教方法。文言文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消化教材, 弄清重点、难点和疑点, 不仅教知识, 而且要教思路、教方法, 实施、协调并统一好这“三教”, 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为了做好文言文教学, 笔者提出“薄、实、活、新”四字诀, 以此作为着眼点, 组织和落实文言文教学。

所谓“薄”, 即厚薄法, 把厚书读薄, 长文读短, 以简驭繁, 基本的知识点、内容, 能了然于胸, 这是从整体入手, 宏观着眼的一种把握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强调, 使学生粗知, 以激发求知欲。如具体到一篇课文的学习, 需要运用比较、概括 (可与课内, 也可与课外) 。本课是怎样的, 与别的课文有何不同, 不同点是哪些, 本课有何特色, 疑难点是什么等, 在比较中突现一篇课文的学习, 使学生心中有“丘壑”, 这就可以化厚为薄, 由博返约。

所谓“实”, 即求实法, 意思是学得实在, 合实际, 能真正学到东西, 不可肤浅和浮泛, 而要沉下去, 潜入水中, 弄清问题, 明确关键点, 字词句三落实要真正落到实处。这就需要下一番功夫, 学得扎实, “吃”得饱满充实。如随便抽出一句, 要知道是什么意思, 出自何篇, 关键字词的讲法等, 可以拟难句集释, 也可以辩析易混问题等。

所谓“活”, 是指知识的沟通与联系, 能举一反三。这是在“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知识能够激活, 不死板, 能融会贯通, 左右、上下、前后联系。如常用文言虚词, 一篇之中可以梳理, 篇与篇之间可以比较归纳等。这当中也就有思路、有方法, 适当指点, 布置练习, 是会收到好效果的。

所谓“新”, 即产生新知识、获得新知, 这是相对而言的。文言文教学, 学者云集, 说到新知, 谈何容易?但文言文教学最终应能引导学生见到新天地, 即用自己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去分析和探求问题、发现问题, 乃至解决问题, 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取得新进展。这一点, 在现今的文言文学习中, 尤其是目前文言文考查将课内、课外进行比较阅读, 加大了难度的情况下, 尤为重要。

“薄、实、活、新”四字诀, 是纵横贯穿于“三教”之中的, 即在教知识、教思路和教方法时要用这四字诀来关照和统摄, 调控、组织和实施教学, 使教学从平板和低效中解脱出来, 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使学生易于接受和激发兴趣, 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从而收到最佳效果。

所谓“教思路”, 就是指点思想的门径和路子。全文有全文的思路, 一个问题有一个问题的思路。思路能够起到驾驭和统领全局的作用,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思”什么?如何“思”?钱伟长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好:“当时, 清华大学有个教师叫吴有训, 教我们普通物理课……他从来不照本宣科, 拿本讲义在那儿念, 而是引导学生动脑筋, 不断地跟着他在课堂上思考问题。……讲完以后, 他叫你去看哪本书, 从第几页到第几页。他这个教材有三四本书, 这一段看这一本, 那一段看那一本, 都让你自己去看。还有很多东西, 他根本不讲, 要你自己去看, 看完了照样要考。我开始很不习惯, 但后来我慢慢习惯了, 觉得这是我一辈子听到的讲课中最精彩的一门, 他对我学会用思考的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学习, 起了很大的作用。”这讲的虽是理科, 但文科也同样适用。钱先生的话启示我们:启发思考, 培养思考习惯是关系教和学两方面的问题。用讲“问题”的方法取代满堂灌, 有利于诱发学生解决问题。书是要学生自己去读的, 问题弄清楚, 读懂教材也容易了。如讲某篇文言文, 用此“问题式”讲法和思路就颇有效, 先设计自学问题, 再经教师引导, 余下由学生参见教材, 交流探讨, 最后明确。这样做, 学生收效很快, 容易掌握。

所谓“教方法”, 即搜寻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这就是交给他猎枪比给他猎物意义更大。为了教给学生方法, 教师也可提供一些具体方法, 起示范和引路的作用。如疏通文意方面的学习:白文标点法、口译法、笔译法等。再如辨析文言实词的语境义的学习:1、集中记忆法;2、重点突破法;3、前后联系法;4、古今异同法;5、比较归纳法;6、问题质疑法。

这一切都是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让学生掌握“金钥匙”是受用终身的事情。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 而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我们所希冀的正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 求得真知。

三.重实践、重训练、重能力

这是初中文言文教学所侧重的又一个任务。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欣赏品位”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具备, 一是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是要重视实践。文言教学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多实践, 多做练习, 要化知识为技能技巧。重视实践、重训练、重能力, 依然是教和学两方面的问题, 不是单方面努力所能奏效的。对教与学双边来说都有一个提高认识与实际去做, 从教师单纯教知识和学生单纯学知识的樊篱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游刃自如, 以进一步适应目前对文言文能力的考查。

文言文的学习要求精读熟读, 以能成诵, 读则“声入心通”, 熟读能生巧, 学以致用。通过多读多接触又可以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 读够一定的篇幅, 一定的篇数, 化成自己的, 岂不是可以受用无穷吗?

加强训练、重视训练, 是组织和落实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训练在文言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 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专题训练、单元训练, 这都能起到加强实践的作用, 收到一定效果。教师应认真批阅作业, 对出现的普遍问题必要时要集中讲评, 以收到指导学习的作用。要强调独立思考, 防止照抄答案。在作业量上, 以适宜为度, 可分为指令性 (按规定必须做的) 、调节性或自由选择性的, 统筹兼顾全程训练、重点训练。

加强实践、重视训练的结果是巩固和加深了知识, 培养和提高了能力。能力的获得是我们教育教学目标的终极与归宿。能力是什么?按照心理学的解释, 能力是决定活动完成的必备条件, 也就是实际解决问题的本领, 即技能、技巧。如何培养能力呢?这就需要多通过具体实践和练习, 巩固和验证所学的知识, 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言文学习的实践环节还有课外文言文这一重要项目, 这也是亟待需要加强指导的。目前, 课外文言文的命题体裁, 以散文、传记为主, 这需要加强指导, 同时在平时教学中也应顾及引导和注意开拓。

能力的形成是多渠道、多因素的。能力当中有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等。应用能力可说是许多能力的合力, 对于研究、发展和创造是十分重要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 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备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人们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是用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 而不是照本宣科。”

初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篇10

“四步一体”教学方法重在具体操作过程的“古今联系沟通”, 加强阅读和课堂训练力度, 采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参照文言文、走进文言文、理解文言文;把现代汉语语言现象融于文言文的学习, 而后进行创造性地转化, 促使文言服务于现实, 最终形成从现实走进文言、再从文言回到现实的充满活力的教学循环。笔者把它概括为自然导入、同质印证、迁移训练、生活运用———“四步一体”的教学实施思路, 具体如下:

一、自然导入———用已知激趣感知整体

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学生潜意识中认为文言文比较枯燥, 教师运用简洁自然而有趣味的导语, 能迅速引起学习的兴趣, 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来。因此,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 更加需要导入这一环节。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导入方法:

1. 应用已学文言文对比导入。

“四步一体”教学方法着眼于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联系的导入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消除畏难情绪,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知把握文言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为他们站在宏观层面理解和落实字词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七年级的一篇文言文。文章讲的是古代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 一个认为太阳早晨离人近, 一个认为太阳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 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教学时, 笔者巧妙联系旧知, 利用《〈论语〉十则》中的“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的含义导入新课, 顷刻间抓住学生的心, 引起学生的兴趣, 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2. 诗文导入法:

教师可提前搜集大量的与课文同题材或同一作家的相关作品。如学习文天样《〈指南录〉后序》时, 可用他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导入, 领会其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如教学《桃花源记》一文, 可先由名句“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引出作者陶渊明, 再介绍他自号“五柳先生”的由来, 然后讲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 而且让学生从中了解到陶渊明不慕权贵, 向往宁静恬淡、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性格和情趣, 也为学生理解《桃花源记》的思想内涵奠定了基础。

3. 以精美语段引出课文。

文言文名篇都有精彩的语段, 或长于描写, 或重于叙述, 或偏于议论, 教师把这些精美“点心”拿出来先让学生尝一口, 尝到“甜头”后自然可轻松地组织新的教学活动。如《岳阳楼记》中的“至弱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倾。”教师在学生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诵这一段, 相信一定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4. 应用成语导入。

成语一般都有出处, 有些成语就出在初中文言文中, 对这类文章, 若采用相应的成语来导入, 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教《曹刿论战》一文时, 笔者先要学生说出或查出“一鼓作气”这个成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然后告诉学生:“这个成语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的《曹刿论战》中”。接着, 笔者就范读课文, 让学生反复朗读语课文, 学生结合注释熟悉课文, 其成语的来龙去脉就会很清楚了。

二、同质印证———用已知高效落实字词

文言文最终要落实到字词的理解和掌握, 不落实到字词层面, 就无法面对考试这个最重要的检验关口。“四步一体”教学方法反对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割裂的、生硬的字词讲解法, 推崇在古今汉语的异形同质和同形同质的联系比较之中, 灵活运用成语、诗词、文言等思想和语言精华, 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贯通古今、交互比对、活学巧用, 架起学生与文本间的桥梁。

印证的方式常有三种:

1. 应用与已学过文言文的印证, 主要从文言文知识或思

想内容方面印证, 比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 (反) 的、或描写同一人物的等, 都可作为印证训练的材料。如学了《晏子使楚》, 就可选《晏子春秋》中的其它篇目加以比照阅读, 在把握晏子的思想性格的同时, 巩固课内文言知识落实字词。如辨析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和用法等。在学完《醉翁亭记》, 检查“名”的用法时, 就可把“名之者谁?”“不论名其一处也” (《口技》) , “则题名其上” (《核舟记》) 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2. 应用现代汉语印证, 主要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

汉语词语的语素义结合起来, 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比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谋”;“前人之述备矣”的“备”和“关怀备至”的“备”、“素悍勇而轻齐”中的“素”和“素不相识”的“素”, 等等。当然, 也可以将文言词语和现代汉语中不同义的词进行迁移, 进行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的训练。

3. 成语印证, 如阅读《庄暴见孟子》文中“举疾首蹙而相

告曰”一句时, 可请学生思考, 此句中“举”字的用法与哪个成语中“举”字的用法相同, 学生常会提到“举世闻名”“举国同庆”等成语。又如《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胜”与成语“不胜枚举”中的“胜”同义, 有“尽、完”的意思。这样做, 不仅符合认知规律, 让他们在温故中知新, 还能提高学习兴趣, 在趣味对照中高效率地学习理解掌握文言字词, 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迁移训练———学说学写强化语言能力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 而主要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 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文言文教学中, “迁移”的训练应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组织学说、学写文言文 (包括以文言文为素材的演讲和写作) 是迁移的重要方法, 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虽然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验收, 但只局限在翻译、背诵和字词的检查, 对文言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以及如何重现很少研究, 没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四步一体”教学方法则主张, 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文言功底之后可以尝试着“说”文言, 活学活用, 既要做到古代语言在思维中的有效输入, 更要做到古代语言的创造性输出。教师可以设计对话情景, 让学生模仿古代文人雅士, 在即时论辩情景中, 鼓励学生用文言文积极参与论辩。例如上《邹忌讽齐王纳谏》时, 笔者让学生借助注释将课文改写成评书, 让学生分别登台演说, 既增加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又巧妙地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演讲能力。学《唐雎不辱使命》时, 笔者抓住学生喜欢武侠小说的特点, 让学生拓展阅读, 看《史记》中的侠士, 并以“我喜欢的侠客”为主题, 介绍自己的读书感悟和心得, 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主人公进行角色转换, 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写文言”也是学生提高自己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文言文教学中的“写”我们主要采用如下几种形式:

1. 改写。

古人就经常通过改写文体、诗体来享受“玩味”的乐趣。现代有人把杜牧的七绝《清明》改成一个时间、地点、场景、人物、情态、台词俱全的小剧本, 成了“世界上最短的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 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文言文改写练习, 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把古诗歌《孔雀东南飞》改写成小说, 把《鸿门宴》改写成课本剧等等。笔者有位同事别出心裁, 要学生把《五人墓碑记》中的事实改写成一则新闻, 并根据课文中的议论写一篇新闻评论,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 仿写, 即仿写文言文。

文言文难不难写, 其实在于学生的兴趣和练习。自2001年高考有考生用文言写《赤兔之死》以后, 这些年的高考作文中都不乏有用文言写作的佼佼之作。在学生中甚为流行的“课桌文学”:“分不在高, 及格就行;学不在深, 作弊则灵……”就是学生模仿《陋室铭》写出来的。著名语文教育家赵谦翔先生说:“学写旧体诗, 有利于养成炼字炼句、合辙压韵、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起承转合、布局谋篇的功夫。”适当的文言文写作训练能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 以及现代文的表达能力

3. 写读后感。

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作品的认识。抓住作品的主旨或某一方面的感受, 深入阐释, 抒发己见, 是阅读深化的体现。例如, 学完《劝学》, 许多同学选择从语言的角度进行鉴赏, 其中有位同学写了一篇题为《一朵美丽的奇葩—————品〈劝学〉语言的妙处》的读后感, 专门就文章中的比喻手法所传达的好处抒发自己的看法。当然, 读后感不一定要写成意思完整的文章, 可以写片断感想, 包括由文章内容产生的感想、由写作技巧产生的感想和由作者或背景产生的感想等。不必求全求多, 哪怕只对某一部分有认识, 也是使学生的能力真正意义上提高了。

4.“用”写。

即为生活所用而写。笔者在此无意提倡现代人要用文言文写作, 但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文言体依然存在, 如祭文、楹联、碑文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并学习撰写, 不仅是保护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措施,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不但可以指导学生适当地尝试模仿写作浅显文言文, 更可以充分地引导学生开掘文言文在写作素材方面的价值, 从而最大程度地彰显文言文在中考、高考这些人生关键环节中的实用性, 这恐怕比任何的架空分析都来得实在, 也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通过这样较为持续而有意的应用训练, 学生从课本取材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相当的提升, 几乎在每一次平常作文或考场作文中, 笔者都能看到巧妙地运用文言课文中的名句或素材的优秀作文, 这不能不说是“应用”这一目标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成功体现。

四、生活运用———古今贯通升华人文素养

初中新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 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 文言文教学也要表达出人文情感, 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 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升华人文素养。

1. 以今度古———化古人为学生自己, 进行角色转换, 切身体会古人的思想和智慧。

文言文作品由于时代久远, 所表现的内容和表达形式都和今天有遥远的距离, 尤其是与中学生的喜好和知识阅历有“代沟”。如何缩短这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如何让文言文的魅力穿越千年的历史尘埃, 如何让文言文的认识、教化、美感享受等功能发挥到极致呢?这就要求文言文教学能将相关的古代作品与当代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当代生活方式、学生思想实际解结合起来, 达到“用古人的话诉说学生自己”的这种共鸣效果。这样, 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 文言文教学也就活起来了。例如在教到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时, 如果按照教学参考书的建议, 先让学生明确王维此次出使的背景是被排挤, 出行时的感情基调是郁闷、孤独。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全诗, 那么学生就有可能难以理解这首诗究竟是要抒发这种郁闷、孤独的情感呢, 还是要赞美壮丽奇伟的大漠风光呢?这时, 笔者就引导同学结合时代特征理解:如果现在让我们去采访祖国的西北边陲, 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多数同学回答说一定会因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感到自豪, 喜悦, 兴奋。因为我们的祖国是如此繁荣富强。在没有介绍王维身世的前提下, 让同学们将自己想象成王维, 去出使边疆。一路上出了汉塞, 经数日到达居延, 又继续迤逦北进, 来到萧关, 沿途征蓬飘飘, 归雁唳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打探一下自己的目的地, 原来还在遥远的燕然山……大唐的江山如此壮丽, 怎能不让我油然而生对国家的热爱与自豪。这是学生在诵读全诗后不禁发出的感慨。笔者认为这种解读方式既没有误解古人的意思, 又是一次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又如当笔者教学《岳阳楼记》时, 笔者抓住范仲淹的境遇与一般人人生中的失意感相通这一点, 采用了“以今度古”的方法, 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生活中失意时的心情和想法, 调动其情绪, 再让学生通过阅读去领悟古人的生活哲学, 学生自然就理解了作者的“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 而后让他们用古人的话来阐明自己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种种失意。亲近古人, 理解古人, 实现人性的共鸣, 一下子就把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拉近了, 教学就自然活起来了。

2. 古为今用———把文言文中的思想精髓向现实迁移, 应用于生活。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不能以摇头晃脑地吟几句古诗, 理解几个词语的意思为终极目标。他们不应该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古代语言文字是古代文化的载体, 学习文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 并将之发扬光大。初中生应该从古诗文中汲取知识和养分, 从名篇佳作中, 受到美的熏陶,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做一个未来文明的创造者。中学文言文教学, 应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 身临其境, 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作品, 进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例如, 学生通过对《离骚》的学习, 可以感受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忧民和“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坚定;学习《史记》时, 会钦佩于司马迁效仿周文王、孔子、屈原、左秋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先贤圣哲, “就极刑而无慢色”, “隐忍苟活”, 发愤著书的精神气度;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 会被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与呐喊感动;学习《指南录·后序》时, 会被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民族气节深深震撼。语文教师讲授文言文时, 都应该具有一种大语文的观念, 充分考虑其人文因素, 明确教学的目标和出发点, 深入开掘提炼, 指导学生吸取思想精髓, 这对“教”与“学”两方面都是极大的提高。在具体操作时, 可以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设置“我读我想”的环节, 要求学生站在当下的角度, 联系现实, 发散思考, 从而获得新的启示以提升智慧、濡染品性。

摘要:文言文是初中生母语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是初中生学好现代汉语的重要基础, 是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 文言文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领域存在许多问题, 陈旧僵化的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所以多年来的文言文教学时间多、收效慢、成绩差, 备受争议。针对这个问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工作经验, 笔者总结提出了自然导入、同质印证、迁移训练、生活运用“四步一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四步一体”教学方法,实施思路

参考文献

文言文翻译方法例析 篇11

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的,翻译时便可删去。

例1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句中,“夫”为发语词,翻译时要删去。再如:“怅恨久之”中的“之”也可删去。

留。古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朝代名、官名、器具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例句中“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用翻译。

二、补与换

补。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如省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等。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译。

例3然后世未有能及(之)者。例句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出来。又如:然足下卜之鬼乎?句中的“卜之鬼”就是“卜之(于)鬼”,“于”字省略。

换。有些词,在古书中常用,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不一样,翻译时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

例4齐师伐我。句中“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再如:上使外将兵。句中的“将”要换成“带领”。古文中的“吾、余、予”要换成“我”,“尔、汝”换成“你”等。

三、择与活

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较为常见,应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例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又如,古文中“去”有“距离、离开、除掉、前往”等义项,“委而去之”中的“去”字,应译为“离开”。

活。词的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是非常普遍的,翻译时不仅要掌握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从语法结构中看出词的活用用法,了解活用后意义上的引申变化,从而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例6置人所罾鱼腹中。“罾”是鱼网。活用为动词,就是用鱼网捕。再如: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句中的“轩邈”本意为“高远”,这里活用为动词——比高远,即“(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之意。

四、调与定

调。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7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即是“与谁归”。再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调整一下,句子就是“此所谓于朝廷战胜”,全句译为: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定。文言文中的固定格式有固定的译法,翻译时要注意。例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无……乎”是固定格式,表示推测语气,译为“可能……吧”或“或许……吧”,再如:所以然者何?“所以……者”,译为“……原因”,全句译为: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五、拆与还

拆。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样,翻译时要注意拆分。

例9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夫人”是两个单音节词,“夫”是发语词,不译。再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句中的“妻子”要拆成“妻子”和“儿女”。

还。古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翻译时要特别注意。互文见义是为了避免语言的重复、单调,在同一语言环境中用词义或反义互训。对“互文见义”的句子,翻译时要注意“还原”(即恢复其全意)。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探讨 篇12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教学方法,现代汉语

文言文在初中教材中占有很大的篇幅和重要地位, 对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除了数量外, 教材所选文言文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它能传承文明, 传播文化, 对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言文教学能够有效传承中华文化, 有利于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古代的文化生活, 从而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因此,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完善自身, 改革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学好和掌握好文言文, 了解古代人的生活, 结合现代汉语, 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感悟。所以, 教师要不断探索研究, 摸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 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一、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干什么事, 兴趣都很重要, 有了兴趣, 才有学习的动力, 才会有探索的积极性。文言文, 是相对于现代白话文而言的, 是古人用的语言文字, 生活在现代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因而也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文言文, 了解文言文的价值、地位和宝贵之处, 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其次, 教师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 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些已经拍成电影、电视的名著, 先从浅显易懂的白话小说读起, 逐渐地扩大阅读范围, 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和经验, 再开始文言文阅读, 这样, 由易到难, 学生经历了一个接受的过程, 对文言文有了大致的了解, 就不会再产生抵触心理, 从而慢慢产生学习的兴趣, 亲自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美和精华之所在。如学习《出师表》一课时, 由于出师表的背景是三国时期, 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三国人物、三国故事谈起, 进而引入到课堂中, 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体验会更为明确和真切, 从而产生学好这篇文章的兴趣, 认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二、强诵读

古人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不管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 读文章都特别重要, 尤其是文言文, 句子简短, 蕴含的内容丰富, 更需要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熟读, 及至背诵。通过熟读文章, 会对文言文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对文言文的规律和框架有一定的了解。古代人学习文章的方法也是熟读成诵, 有了一定的积累, 才会有自己的创作。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读, 读得多了, 才会对文言文产生一定的语感。在初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议读, 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画出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和哲理句子, 互相交流, 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第二步就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品读, 用心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内涵美、情感美。如在学习《口技》一课时,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极力想象和模仿文中的场景, 将自己融入作者的情感体验中, 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学生在诵读中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 也就为学好文言文打下了基础。

三、重积累

在我们所学的文言文中, 有一篇《劝学》一直以来为人所吟诵, 文中所论述的学习方法对现在的学习依然很有帮助,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这就告诉我们学习要重视积累, 从积累字词开始, 到积累句子、段落、篇章, 一步步地提高能力。要养成摘录的习惯, 把所学文言文中的字词分类, 总结特殊词类的用法, 使学习内容系统化、条理化, 并在后来的学习中融会贯通, 对相似的知识点举一反三。积累量多了之后还可以提高学习能力, 进行迁移训练。如我们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 可以联系之前学过的《王冕求学》, 进行对比研究, 作知识迁移, 这样不仅学习了新的知识, 还温习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 加深了记忆, 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时候, 一定要注重教给学生方法, 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只学一篇文章, 而是让学生终身受益, 所以, 在学习中, 方法很重要, 有了方法, 才能做到自主学习, 举一反三。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中, 都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 在课上为学生逐字逐句翻译, 然后让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下, 使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变得枯燥乏味, 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很多, 其中翻译的方法就很丰富, 如我们可以通过删减、增加、保留、替换等对句子和文章进行翻译, 翻译讲究信、达、雅, 可以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 联系生活实际, 参照工具书, 自己先逐字逐句地翻译, 最后将句子进行调整、整合, 融汇成顺畅、通达的一句话。

五、重视课外阅读

文言文包含的内容广泛, 是古人留下来的精华, 具有重要的价值。仅靠学习教材中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我们在课外大量阅读和积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 联系课内知识,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广阔的课外阅读中, 创设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环境。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等, 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创造能力。

总之, 语文教师首先要阅读大量作品, 系统地掌握一些语言、文字的知识, 做到灵活驾驭教材,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语文是一门提高人的综合素养的学科, 学习文言文, 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 有利于精神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文言文的良好氛围, 指导学生, 帮助学生, 增强学生学好文言文的自信心, 创新教学模式, 让学生从学习文言文的困境中走出来, 提高兴趣, 真切地感受文言文的美与精妙, 大胆创新, 从而爱上文言文, 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韩军与新语文教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程翔.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交互式听力下一篇:语言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