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题目与译文(共5篇)
初中文言文题目与译文 篇1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康熙戊寅,噶尔丹败亡,固始汗第十子达什巴图尔入朝,封和硕亲王。其子罗卜藏丹津袭爵,自以青海、西藏旧皆为领土,思恢复先业。会世宗御极,乃于雍正癸卯叛。世宗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以四川提督岳钟琪参赞军务,征之。
昊人某,少无赖,好勇,被仇诬作太湖盗,逃塞外,随蒙古健儿盗马久,性遂爱马。一日,见岳所乘,名马也,夜跳匿厩中,将牵其缰。未三鼓,岳起视,自饲马,某不能隐,被擒。岳上下视,问:“行刺乎,盗马乎?”曰:“盗。”问:“白日阑入乎,夜逾墙乎?”日:“逾墙。”岳微瞠,若有所思。秣马讫,命随入室,赐以杯酒,随解衣卧。迟明,岳起,唤盗马人同往大将军府,岳先入,良久,开军门传呼曰:“岳将军从者某,赏守备衔,效力辕下。”岳旋出,上马顾日:“壮士努力,将相宁有种耶!”
及岳征西藏,某从行。天暮,岳立营门,谕日:“此行非征西藏也,青海酋罗卜藏久稽天诛,昨其母与弟红台吉二酋密函乞降,机不可失。”收珠宝一囊,金二饼,顾某日:“先遣汝召贼母来,贼所居穹庐,外有网城,结金铃于上,动辄人知,非善逾者不能入。贼营帐四,上有三红灯者,其母也,对面帐居罗卜藏,左右居丹津、红台吉二酋。珠宝与金将以为犒。此大事,汝好为之。”解腰下佩刀授之。
某受命出,天大雾,行三十余里,至贼网城。腾身入,帐烛荧然,母上座,二首侍侧,叱问:“何人?”某日:“年大将军以阿娘解事,识顺逆,故遣奴来问好,囊宝贝奉赠,金二饼馈两台吉。”二人闻之,喜谢。吴乃诈日:“将军在十里外待阿娘,阿娘速往!”三人相顾犹豫,某解佩刀厉声日:“去则去。不去,我复将军。”其母日:“好蛮子,行矣。”上马,与二酋随十余骑,行不十里,岳来迎。须臾,前山火光起,夹道炮发,斩母与二酋回,入军营。次日,谍者来报,罗卜藏丹津已逃准噶尔部落,岳命竿三头徇,三十三家台吉皆震悚,乞降。
岳兵至哈达河,袭守地贼,追奔一昼夜,士马饥渴。塞外严冻,忽涌泉成溪,万马腾饮。遂追入崇山,歼贼二千。罗卜藏丹津穷窘无计,乃放平日所养野骡,使直奔岳军前。骡尾有焰上腾,诸军大惊骇,岳日:“此火牛故法耳,可一不可再。”乃命士卒各持长矛向前直奔,又以强弩百余尽力射之,骡怀痛,皆反奔,罗卜藏丹津阵大乱,遂歼焉。
(《清稗类钞》)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顶是
A.秣马讫,命随入室 讫:结束
B.岳旋出,上马顾日 旋:转身
C.青海酋罗卜藏久稽天诛 天诛:朝廷的讨伐
D.年大将军以阿娘解事 解事:通情达理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顶是.
A.随蒙古健儿盗马久,性遂爱马 遂遣相如奉璧西人秦
B.珠宝与金将以为犒 不赂者以赂者丧
C.去则去,不去,我复将军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乃放平日所养野骡 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
3.以下6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岳钟琪胆识谋略的一组是:
①岳起视,自饲马,某不能隐,被擒。 ②岳命随入室,赐以杯酒,随解表卧。③解腰下佩刀授之。 ④岳兵至哈达河,袭守地贼。 ⑤岳命竿三头徇。 ⑥乃命士卒各持长矛向前直奔,又以强弩百余尽力射之。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4.下列是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达什巴图尔被清廷加封为和硕亲王,其子罗卜藏丹津承袭爵位,却趁世宗刚刚登基之时,发动叛乱。
B.对盗马贼吴人某的任用,体现了岳钟琪的胸襟与远见;吴人某出色地完成任务,说明岳钟琪的用人之当。
C.征讨青海一役,岳钟琪巧妙利用三十三家台吉间的矛盾,杀一儆百,震摄敌顽,取得胜利。D.“塞外严冻,忽涌泉成溪,万马腾饮”的描写,使岳钟琪平定青海叛乱的故事具有了传奇色彩。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外有网城,结金铃于上,动辄人知,非善逾者不能人。
②岳命竿三头徇,三十三家台吉皆震悚,乞降。
③骡怀痛,皆反奔,罗卜藏丹津阵大乱,遂歼焉。
参考答案:
1.B(旋:马上,立即)
2.A(A中两个“遂”皆译为“就”;B中前一个“以”是介词“把”,后一个是介词“因为”;C中前一个“则”,是“就”,后一个是“但是,却”,表转折;D中前一个“乃” 是“于是就”,后一个是“才”)
3.B(其中(①④明显不能体现岳钟琪的胆识与谋略,只是在直接陈述事实)
4.C(“巧妙利用了三十三家台吉间的矛盾”错,原文“昨其母与弟红台吉二酋密函乞降”,应是罗卜藏丹津与其母、弟间的矛盾)
5.①外面有网绳结成的城墙,上面挂满了金铃,稍有触动就有人知道。不擅长跳越的人是不能进入的。
②岳钟琪令命用长竿挑叛贼的.三颗人头示众,其余三十三家台吉都震惊恐惧,乞求投降。
③骡子感到疼痛,都反身往回奔跑,罗卜藏丹津军阵一片大乱,于是就被歼灭了。
附:文言文翻译
康熙戊寅年间,噶尔丹被朝廷打败并死亡,固始汗第十子达什巴图尔接受朝廷辖制,被封为和硕亲王。他的儿子罗卜藏丹津承袭爵位,罗卜藏丹津自己认为青海、西藏过去都是他们的领地,企图恢复先人基业。正赶上世宗刚刚登上皇位,他就在雍正癸卯年发动叛乱。世宗命令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让四川提督岳钟琪参赞军务,征讨罗卜藏丹津。
吴地有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强横无礼,喜好勇力,被仇家诬陷为太湖盗,逃亡塞外,跟随蒙古健儿干盗窃马匹的勾当时间很久,于是自已也就非常喜爱马。一目,他看见岳钟琪骑的是一匹名马,于是就在夜里翻墙跳入藏匿于马厩中,准备盗走那匹马。不到三更天的时候,岳起床巡视,亲自喂马,某不能继续隐藏,被擒拿。岳上下打量他并问:“你是行刺的还是盗马的?”某回答说:“盗马的。”岳又问:“你是白天擅自闯入的还是夜里翻墙而入的?”回答说:“翻墙而入。”岳微微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喂完马,岳命令他跟随进入房中,赐给他一杯酒喝,随后脱下衣服休息。天刚亮的时候,岳起床,招呼盗马人一同去大将军府,岳先进入大将军府,过了好久,有人打开军门高声传呼:“岳将军的随从某某,接受赏赐担任守备一职,应当效力于将军部下。”岳钟琪很快走了出来,上马回头对他说:“壮士好好努力吧,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
等到岳钟琪征讨西藏时,吴人某也从行。傍晚时,岳站在营门,下命令说:“这次出征并非征讨西藏,而是因为青海首领罗卜藏长入以来就应当要受稽朝廷的讨伐,昨天他的母亲和他的弟弟红台吉两个首领秘密来函乞求投降,机不可失。”于是拿出珠宝一袋,黄金二饼,回头对吴人某说:“先派你去把叛贼的母亲召来,叛贼所住的帐篷,外面有网绳结成的城墙,上面挂满了金铃,稍有触动就有人知道,不能善于逾越的人是不能进入的。叛贼营中有四顶帐篷,上面挂有三盏红灯的,是他们母亲的,对面的大帐中住着罗卜藏,左右的大帐分别住着丹津、红台吉二个敌首。珠宝和黄金将要作为对他们的犒赏。这是重大的事情,你要好好地去干呵。”解下腰中的佩刀交给了他。
某接受命令出营,天降大雾,走了三十余里,到了叛贼的网城。腾身越入,见大帐中灯烛明亮,叛贼母亲坐于上座,二个敌酋侍坐一旁,他们见了吴人某大声喝问:“什么人?”吴人某说:“年大将军认为阿娘通情达理,知道事情的顺逆,所以派奴才我来问好,带来宝贝奉赠阿娘黄,金二饼馈赠给两位台吉。”二人听说以后,非常高兴表示感谢。吴人某于是就骗他们说:“将军在十里外的地方等待阿娘,阿娘赶快去吧!”三人面面相觑有些犹豫,他解下腰中佩刀厉声说:“去就要快去,如果不去,我还要回去禀报将军。”他们的母亲说:“好一个蛮子(北方少数民族对当时南方人的称呼),我们一起走吧。”翻身上马,争二酋以及随行十余个骑兵同行,走了不到十里,岳来迎接。很快,前山火光起,两边山道的大炮击发,清军斩杀了叛贼母亲与二个敌首领回到军营。第二天,密探者来报,罗卜藏丹津已经逃往准噶尔部落,岳钟琪令命用长竿挑叛贼的三颗人头示众,其余三十三家台吉都震惊恐惧,乞求投降。
有人说,岳钟琪兵至哈达河时,攻打守地的叛贼,追击奔跑一昼夜,士卒马匹饥渴,塞外严寒地冻(四处无水),这时,忽然见地上涌出泉眼流成溪流,万马欢腾饱饮一顿,于是能奋力追入大山之中,歼杀叛贼二千名。罗卜藏丹津陷入绝境无计可施。于是就放出平日所养的野骡,驱赶它们直奔岳军阵前。骡子尾巴上有火焰腾起,众军非常吃惊恐慌,岳说:“这是火牛阵的老办法罢了,只能用一次而不能角两次啊可。”于是命令士卒们各拿长矛向前直奔,又用强弩一百余把尽力射杀它们,骡子感到疼痛,都反身往回奔跑,罗卜藏丹津军阵一片大乱,于是就歼灭了他们。
初中文言文题目与译文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传承与开拓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镇”, 但也是教学的难点, 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 笔者将从如今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出发, 寻找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出路。
一、异化:文言文教学改革之痛
新课标除了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对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有了新的定位, 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因素, 注重语文学科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于是有的教师积极与新理念接轨, 跳出传统教学中字字讲解句句逐条翻译的窠臼, 在文言文教学中独尊人文性, 结果矫枉过正, 完全忽视了文言文的工具性, 忽视了语文知识的积累, 大谈思想教育、人文熏陶, 语文课变成了政治思想课, 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
二、传承:文言文教学坚守之美
我们要培养的是现代人, 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不需要教学文言文。文言文既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载体, 其本身也是文化瑰宝, 一个有文化素养的现代人更应向优秀的传统文化靠拢。万丈高楼平地起, 在教学中更要注重古文化知识的积累, 那么传统教学中的语文知识教学有必要传承。
1. 将字句落实进行到底。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编订的新版初中语文课本的一个十分明显的改进, 就是课文当中的古诗文的比例大大增加了, 这实质上也是对语言的工具性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对文言诗文中丰富的人文因素的高度重视的结果。新课标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给出了明确而且具体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 文言文教学中, 字词句的落实、课文的背诵和默写是必需的。
2. 将美文美读贯彻到底。
传统教学中的一大法宝就是朗读, 朗读有多种方法, 对于文言文来说, 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古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文迥异, 所以最基础的是要学生读准句读, 读顺课文, 只有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 辅以教师的引导, 才能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笔者在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 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贯穿文脉的导读、解疑破难的领读、辅以提示的背读, 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诵读氛围, 学生在多种朗读中走进苏轼, 触摸苏轼的脉动, 感受了文豪的复杂心境。
3. 将文言积累坚持到底。
有“言”的积淀, 才有“文”的熏陶。文言文的积累应该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字词的积累, 二是经典诗词、名篇佳作的积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一是要求学生及时整理、积累文言词语, 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掌握虚词的用法。积累文言词语应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 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如古今异义词尽量结合语境理解记忆、一词多义的词则联类积累、古今使用广泛的词则采用内外勾连的方法。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对重点关键词反复记, 才会掌握。二是多背诵经典诗词、名篇佳作。这对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开拓:文言文教学的创新之路
文言文不是古板的代言人,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 多种方法的并用, 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乃至背诵能力也有所提高。
1. 灵透的文本解读。
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汲取文言文的精华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而灵透的文本解读是积淀学生文言知识、濡染学生情操、提升人文精神、增强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文言文文体的特点, 把握好文言文“言”的解析与掌握, 鉴赏品味文言文“文”中的诗情, 让文言文焕发生命力。如笔者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 组织班级同学讨论:你认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通过讨论, 学生一致认为刘禹锡本来想表现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生活状态, 但是, 他是在不知不觉中暴露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他是想过隐居的生活, 可他的内心深处却向往着建功立业。这样的讨论, 学生始终立足文本, 这样的文本解读, 是对教参上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刘禹锡形象的挑战, 这样的解读把学生引领进了一个自由思想的空间, 使课堂有了一丝新意。
2. 灵动的语言品味。
古人特别讲究“炼字”, 经典文言作品往往惜墨如金, 唯有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文言的文采才会凸显。语文的课堂, 你要让学生与文字亲密相拥。如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 让学生比较去掉“与”字后和原文的不同, 通过交流发现, 改了后, 没有味道, 原文给人的感觉是张岱仿佛想把自己也融进苍茫宇宙中, 原文的句子写出人很渺小, 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张岱这个人是不顾世俗世界, 一心想把自己融入自然的。就文本而言, 一词一句总关情, 通过教师的引导, 努力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 透过对文字细致入微的玩味, 就能让学生领略到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 语文课就会充满语文味。
3. 灵活的教学形式。
语文教师应该尽量让工具化的知识变成生命的世界, 激起学生表现的欲望。要让文言文的课堂多一点欢笑, 多一点畅想, 多一点创造, 因此, 灵活的教学形式非常重要。如笔者听一节文言文《狼》的公开课, 老师为了让学生巧妙地掌握字词, 创新思维, 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杀狼图”, 这两幅图被老师有意设成错误的, 老师由此引导学生学习:
生:狼的眼睛画得不对, 图上是睁开的, 按照课文眼睛是闭着的, 从课文中“目似暝”看出来。“暝”的意思是“闭眼”。
生:狼的神态画得也不对。文中写的狼为“意暇甚”, 即装出悠闲的神态, 而图中狼的神态凶形毕露, 不符合“黠”的特点。
生:刀的位置也不对, 刀不该劈在狼的头颈, 原文中说“以刀劈狼首”“首”是头的意思。
生:最后应该是砍在狼的大腿上, “断其股”, “股”是大腿。
这样的教学设计, 让文字与形象立体交流, 让观察与判断悄然璧合, 哪怕是学生畏惧讨厌的文言文, 也能借助这样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 让文言文的学习焕发青春的活力。
总之, 文言文教学需要不断去探索, 但可以肯定的是优秀的教法必定要传承与坚守, 加上有机融合创新, 这样文言文的课堂才有“文言味”, 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徐庆龙.让文言文教学奏出和谐的音符[J].语文教学之友, 2010, (3) .
[2]蔡伟.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8.
初中文言文题目与译文 篇3
原文:
阿离合懑,景祖第八子也。健捷善战。年十八,腊醅、麻产起兵据暮棱水,乌春、窝谋罕以姑里甸兵助之。世祖擒腊醅,暮棱水人尚反侧,不自安,使阿离合懑往抚差之,与斜钵合兵攻窝谋罕。乌春已死,窝谋罕弃城遁去。后从完颜撒改讨平留可,阿离合懑功居多。
太祖擒萧海里,使阿离合懑献馘于辽。辽都统耶律讹里朵以二十余万戍边,太祖谋伐辽。阿离合懑奏日“辽主失德,中外离心,今乘其衅,可袭取之。”及举兵,阿离合懑在行间屡战有功。太宗等劝进,太祖未之许也。阿离合懑、宗翰等曰:“今大功已集,若不以时建号,无以系天下心。”太祖日:“吾将思之。”收国元年,太祖即位。阿离合懑与宗翰以耕具九为献,祝日:“使陛下毋忘稼穑之艰难。”太祖敬而受之。顷之,为国论乙室勃极烈。
为人聪敏辨给,凡一闻见,终身不忘。始未有文字,祖宗族属时事并能默记,与斜葛同修本朝谱牒。见人旧未尝识者,闻其祖父名,即能道其部族世次所出。或积年旧事偶因他及之人或遗忘辄一一辨析言之有质疑者皆释其意义世祖尝称其强记人不可及也。
天辅三年,寝疾,宗翰日往问之,尽得祖宗旧俗法度。疾病,上幸其家问疾,问以国家事,对日:“马者甲兵之用,今四方未平,而国俗多以良马殉葬,可禁止之。”乃献平生所乘战马。及以马献太宗,使其子蒲里迭代为奏,奏有误语,即哂之,宗翰从傍为改定。进奏讫,薨,年四十九。
上闻阿离合懑临薨有奏事,日:“临终不乱,念及国家事,真贤臣也。”哭之恸。及葬,上亲临。熙宗时,追封隋国王。天德中,改赠开府仪同三司、隋国公。大定间,配飨太祖庙廷,谥日刚宪。
译文:
阿离合懑,是景祖的第八个儿子。他强健敏捷,善于作战。他十八岁时,腊醅、麻产起兵占领暮棱水,乌春、窝谋罕带领姑里甸的军队协助他们。世祖捉住腊醅,暮棱水的人尚在犹豫,不能安定。世祖派阿离合懑前去安抚巡察,与斜钵合兵进攻窝谋罕。乌春已经死去,窝谋罕弃城逃跑。后来,阿离合懑跟从完颜撒改讨伐平定留可,他立的功劳最多。
太祖抓获萧海里,派阿离合懑把所杀敌兵的左耳割下献给辽国。辽都统耶律讹里朵率二十多万大军镇守边疆,太祖谋划要攻伐辽国。阿离合懑上奏说:“辽主没有德行,朝廷内外离心离德,现在趁辽国君臣有了裂痕,可以趁其不备攻击他们。”到起兵时,阿离合懑在军中屡次作战立功。太宗等人劝说太祖称帝,太祖没有同意这件事。阿离合懑、宗翰等人说:“现在大功已成,如果不及时登位建号,就无法维系天下人心。”太祖说:“我要考虑一下。”收国元年(1115),太祖即位。阿离合懑与宗翰把九副耕作农具作为献礼,祝愿道:“愿陛下不要忘记耕种的艰难。”太祖恭敬地接受下来。不久,阿离合懑成为国论乙室勃极烈(相当丞相)。
阿离合懑为人聪敏善辩,凡是听到见过的事情,终身不忘。起初没有文字的时候,祖宗家族当时的事情他都能默记下来,与斜葛一同编修本朝记述氏族世系的谱牒。见到以前不认识的人,只要听到那人祖父、父亲的`名字,他就能说出那人所出身的部族辈份。有些多年旧事,偶尔因他事触及,别人可能遗忘了,他就一一辨解说明,对提出疑问的人都给解释出意义。世祖曾经称赞他的记忆能力强,常人难以企及。
天辅三年,阿离合懑卧病在床,宗翰每天前去问候,全部了解了祖宗旧俗法规。阿离合懑病重,皇上便到他的家中探视病情,向他讨问国家大事,他回答说:“马是战争中使用的,现在四方未曾平定,而国中风俗很多人都用好马陪葬,应该禁止这种习俗。”并献出自己向来所乘坐的战马。在把战马献给太宗时,阿离合懑让儿子蒲里迭代替他上奏,奏辞中有错误,就讥责他,宗翰在旁边帮他改正。进奏完了之后,阿离合懑去世,终年四十九岁。
初中文言文题目与译文 篇4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对策分析,策略思考,成才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从文言文本身特点、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来思考和提升文言文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文言文育人功能。
一、培养积极的教学态度
教学双方对待文言文教学的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在语文的教学互动中教学方应该有积极的教学态度,学习的一方也应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语文教师来说正确且积极的教学态度是始终保持工作热情,为教好学生而刻苦钻研文言文知识,努力改进文言文教学形式,给学生创造最好的文言文教学条件的前提。对初中学生来说,积极的学习态度则主要表现在能够独立自主地参与文言文教学过程,不断丰富和累积文言文基础知识,并能在课堂教学中与语文教师进行良性互动。
二、丰富文言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想讲一堂生动形象且内容丰满充实的文言文课程,需要准备的教学内容绝不止语文课本上那几篇文章,还应包括许多外延知识,比如文言文涉及的典故出处等。由此可见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对文言文课程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备课充足,累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关知识有助于提升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论语》十则的时候不仅要对课本中的论语十则的内容、语言和释义等牢固记忆,还需要具有将基础知识自然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行为之中的能力。与此同时大家还需要对《论语》的来历、意义以及主要内容等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论语》十则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能深入剖析和理解儒家思想,对孔子的“仁”有更多认知和了解。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开拓眼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让教师在授课时有更多可讲的内容,也让语文教师能够引经据典地为学生讲解文言文内容。
三、提升文言文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形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直观而突出的,为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积极寻找实践验证合适的文言文教学形式是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在做的事情。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文言文教学形式主要包括探究式教学方式、情境创设式、课堂互动式、小组合作式等。此外,语文教师最好还能对文言文教学形式改革的方向有所了解,能明白怎样去做才能在教学中达到最大效果。例如,在教授《观潮》一文的时候不仅要对观潮内容、解释进行详细解说,还要根据《观潮》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从钱塘潮涨潮图片、涨潮视频等内容中对钱塘潮有一个简单印象,也让学生对观潮和学习《观潮》产生兴趣。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观潮》的场景、钱塘潮的壮观都描述得惟妙惟肖,教师采用情境创设的形式逐渐深入到思想层面上的理解才是最恰当的选择。
四、做好文言文中重点分析
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有难有易,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要求和学生需要掌握的程度也都有所不同。根据这种不同,大家在学习初中文言文时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有些文言文内容要求重点记忆、深层剖析,有些却只需要记住基本释意能阅读赏析即可。对初中学生而言学好文言文也需要对这种不同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强的适应能力。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也需要对文言文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文言文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记忆。例如,八年级文言文教学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第五和第六单元,语文教师在对这单元内容进行教学时,也需要对文言文内容进行重难点分析,加强对重要内容的教学传授力度,避免出现教学困难的问题。此外,在开展文言文教学工作时,还需要将这两个单元内存在的各种文言文类型进行细化划分,掌握诗、词、歌中真正重要的部分。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安排中能够被称为重点的主要有韩愈的《马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杜甫的《望岳》和李白的《登黄鹤楼》等。
五、及时解决文言文教学困难问题
在初中教学中出现教学困难现象有着各种原因,但这些原因的存在并不能成为文言文教学困难的理由。教师在进行初中文言文教学时必须对教学困难问题进行重点关注以便能及时找出可以补救的方法,有效防止“拖后腿”的行为出现。这也是一种变相提升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大家为提高教学效果全力解决教学困难问题的例子屡见不鲜。教师在采用这种教学对策时需要做的事情包括:第一,从教学困难产生的原因,自主分析,主动探索和实施“根治”的方式。第二,摆正态度和思想观念,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和要领。第三,及时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或个别存在的文言文教学困难问题。例如,在教授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发现有教学困难问题出现便会主动与学生谈心找出困难原因,然后加以解决。面对《出师表》这篇文章,教师就应估计到这篇文章出现教学困难的原因就是记忆量大、典故多等,解决的办法便是多阅读几遍,并谦虚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初中文言教学难点与对策 篇5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难点
初中课本中多见《爱莲说》、《论语》这类培养学生的正面品德、情怀的文章, 当然, 这些积极作用首先是要建立在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基础之上。然而, 现在许多教师已经走进了逐字逐句翻译文言课文的误区之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 还要求学生能够建构出自身学习文言知识的方法、体系, 要能够通过积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说, “盖”字, 在“日初出大如车盖” (《两小儿辩日》) 中是“大圆车棚”义;在“盖以诱敌” (《狼》) 中是“原来”义。如果不在课后认真复习、积累, 又怎么能理解“盖一癞虾蟆” (《童趣》) 中“盖”为何意?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一个难点。让学生在文言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摆脱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这些任务也是考验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再有, 现在的初中生都是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 很难想象与理解古人之间的情感与思维模式。比如古人的“折柳”送行、刘兰芝的再嫁之苦, 生活在现代生活的初中生, 受着现代人的思想与观念的冲击, 很难理解古人的生活, 便也较难理解文言文字句之间的内涵。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难点的对策
(1) 教师授课要有条理, 并且多做知识小结。文言知识丰富, 也比较杂乱, 需要教师在进行一阶段的教学后, 适当的为学生进行总结, 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并且还有利于温故知新。更重要的是, 教师在课堂不能只是模式化、套路化的教学, 有时候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根据其自身对课文的理解编排短剧加以展现,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 也促使了学生在课后主动了解该课文的背景、文化等, 是一个系统化的自主学习过程。比如说, 《晏子使楚》就可以根据其故事加以表演, 展现晏子的机智、聪敏。
(2)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使得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提升, 必须从学生自身入手。课前, 教师应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文作以预习, 对于不认识的字标注音节, 对于不理解的语句和词语进行标注, 最好是能够自己翻阅字典加以查询。课中, 根据老师的朗读更正其错误的读音。课后, 不仅仅是复习、练习, 更是要将学习到的文言知识作以整理。整理、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不能只满足于课堂的学习, 读起来都晦涩难懂的课文更不能在几节课后就有深刻的理解。学生要对于课文中学习到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进行整理, 这样的积累过程也有利于高中语文中文言文的学习。
(3) 要培养初中生对于中国国学知识的学习。现在的初中生都是生活在现代化的电子产品中, 已然和古代文人的思想、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断层。要怎么缩小或者弥补之间的断层呢?这正是初中教育者的一个重要工作———培养初中生对于国学的了解与兴趣。国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书画、音乐等内容, 还应在思想方面学习古人优秀的品质, 比如晏子的机智、《陋室铭》的质朴都是值得现代的学生学习的。
三.结语
初中课本所选取的文言文课文都是古文中的精华,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 也逐渐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 学好文言文不仅是知识的积累, 更重要的是品质的塑造。语文老师立足于教学难点, 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正确方法作以思考和指导。学习国学也是在思想上拉近初中生于古文之间的距离, 更是让浮躁的社会气息受到国学的感染而沉淀。
参考文献
[1]许志文.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探究[D].苏州大学, 2011.
【初中文言文题目与译文】推荐阅读:
初中文言文《伤仲永》原文译文及鉴赏05-10
捕蛇者说文言文阅读理解题与译文07-03
《金史阿离合懑传》文言文原文与译文07-26
初中文言文11-08
初中文言文课堂07-08
初中文言文训练07-31
初中语文文言文试题08-29
初中文言文教学浅析12-16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10-16
初中文言文趣味阅读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