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

2024-06-22

语感(精选8篇)

语感 篇1

语感与语感培养

浙江金华白龙桥高中 张炳通

内容提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了解字词的情味,形成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教师要设法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然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语感 揣摩 激发 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强调随文讲解,提倡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感无论从形成过程还是从分类、构成因素等角度看,都不玄虚。揭开语感的神秘面纱,拨去语感玄虚论的迷雾,我们就能理解并深入语感培养的堂奥。

一、语感的分类

从大处看,语感可分为听感、说感、读感、写感四个系统。可从两个角度归类:听感、读感,是接受性的,不难理解;说、写,是表达性的,这里的“感”是指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从思维角度考虑,语感又可分为“直觉性语感”和“理解性语感”两类。

一个人的语感能力大致可分解为互相关联的两种判断能力:一是对语言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正误判断能力,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气感等;二是对语言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美丑的判断能力,它包括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人格状态,审美鉴赏等。

二、语感培养的意义、作用

培养学生了解字词的情味,形成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语感的形成,是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积累,这其中包括字词、句法、修辞、结构等语文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相关的文化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另外,还要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和敏锐的直觉思维。这样,当学生接触到“语言信息”时,就能从中觉察出语音 1 语调的正误,得到语音感;判断出语境中用词分寸是否准确贴切,得到语义感;体察出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否得体,得到语体感;句与句以及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紧密、连贯,得到语脉感。语感素养的养成,是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历练而成的。学生一旦有了感悟能力,不仅了解文学作品中字词的意义,领略其中的含义,懂得欣赏,而且能够灵活运用。这样,他们除了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这对他们的心智发展与品德修养的陶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

语感培养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培养是一致的。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途径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迅速领悟语言文学的能力。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感和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可见语感培养之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语感训练,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些都强调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的心灵与感觉和课文作者在言语形式中的遇合,也就是把课文言语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与感觉,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心理结构。

三、语感的性质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感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表面意义的了解,深层意义的领会,更重要的是能从这些意义中品味出其中的情趣,体会其中的感受。

1、直觉性 它是一种对语言下意识的本能反映,超越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环节,靠直觉思维便能自然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简言之,语感的直觉性就是对言语的顿悟。比如说对于“我去看医生”这句话,谁都知道传递的是这样一个信息:“我病了,去医院叫医生诊断治疗。”不会理解为“我”去探望医生。有时一个句子读起来 感到别扭,不一定就知道毛病出在哪,只知道不顺畅,一篇文章写得很美,不一定都能条分缕析说出道道来,只知道这篇文章读来酣畅淋漓。这其中靠的就是直觉能力。

2、整体性 语感的整体性是指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它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而不是把它切分来理解。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描写林黛玉的一句“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中的“风流态度”,不能把“风流”解作“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风流韵事”,而应根据前后文把“风流态度”整体解作“言行举止所表现的风韵神态”。

3、联想性 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田园”不但解释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释作“春天的雨”,读到“初春”二字,就会有说不尽的意趣,联想到的是“新绿”、“希望”、“朝气”;读到 “暮秋”二字,则会产生某种说不尽的意味,联想到“寂寥”、“惆怅”、“失落”等。

4、情感性 语感不仅仅停留在对言语现象在语文知识正误的判断上,而且要对言语内容的真伪与言语形式的优劣作出感悟,从而引起主体情感的振荡。和主体的心灵与言语的内容产生和谐共振,感应相融;起到融情合意的效果。比如读了余光中的《乡愁》,就会产生一种深深的离愁,而读了鲁迅的《药》,心情则会显得沉重。

5、多维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出色的文章或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作者的努力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阅读过程是一种能动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阅读主体在立场观点、思想志趣、生活经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同一客体的感受和理解。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学生阅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其头脑中就有一千个不同形象的阿Q,这就意味着对文章的感知是因人而异。

四、语感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上还总在着片面追求知识点的现象,忽视语言能力培养,忽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的弊端,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因此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1、由单一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2、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转变到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

3、由注重篇章结构的详尽剖析转变到对语言的品味;

4、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转变到重视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示范。概括地说,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

3(一)、借助电教手段,激发语感。据资料统计显示:人们获得的知识20%来自听觉,60%来自视觉。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的意思。语言文字本身没有图象可直观感受,借助电教手段的目的是通过听觉、视觉的刺激,重组语言材料,配合心理活动,产生感知,形成表象,感受语言的奥妙。再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情境,从而达到对语言的感受和理解。

比如学生在读郁达夫《故都的秋》(高中语文第三册)中“天可真凉了——”那句叹息声时,总是体味不到故都深秋时节人们闲聊的场景。但当听到那带有浓浓的北方音韵并带有儿化的“天”字和念得很高,拖得很长的“了”字的放音朗诵,同时观赏到体现“清”、“净”、“悲凉”的flash画面时,学生感悟到的故都的秋味与原先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了。

在教学鲁迅《阿Q正传》时,剪辑反映阿Q人物性格的电影片断,以课件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会由对阿Q形象的笑,转为对阿Q人格的悟。通过对阿Q在不同场合言语行为(声音图象)作比,可激发出学生语感(阿Q的双重人格):自尊要强又自轻自贱;质朴任性又狡黠保守;无赖霸道又懦弱愚味;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可谓 “窥一斑而见全貌”。进而领悟到作者解剖了当时中国人的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性,以唤醒沉睡的民众。

(二)、通过反复朗读,积累语感。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都强调了朗读的重要。对一些典范的文章进行反复朗诵,有助于对文章的整体形成准确的认识,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对培养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有很大促进作用。

唐彪曾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也,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可见熟读能使文感达于化境,进而转化为写作能力。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熟悉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象”,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会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有助于创新和应用。

朗读是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在朗读过程中,认知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每篇课文都要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去熟读:一读领悟主旨;二读领悟语脉(句、段连缀与结构);三读品味语言;四读感受语情。在熟读中循路入境,与作品人物同行,与作者心灵同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体会形 象美;品味语言美;追求创造美。

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对于优美的散文,经典的诗词,一定要勤记多背,增加积累,并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这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

(三)、鼓励想象联想,诱发语感。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或说者若能传达出、读者或听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里将虎山水库的水比喻为“黄锦”“细纱”,像虬龙“回到了故居”,又将它比拟为人,是“躲在瑰丽的黄锦底下”;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如丝如缕的荷香写成远处高楼上的琴声,运用了比喻、通感。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如王实甫《长亭送别》(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中的“染”字,如果没有联想想象就很难领悟它的实际含义。教师要进行点拨,让学生去感受文字所表达的以景衬托出离人的情绪,进而领悟到深层的情味:“染”字沟通了景物与情感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合而为一。这正是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的绝妙之处。

(四)、通过揣摩分析,深悟语感。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一篇优秀文章,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精要、贴切、形象。

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语言行为的主体——作者。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通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作者的内心思维和情感。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理解文字表达的深层含义,品味 作者的谴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

一般来说.记叙文应注意对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诸因素的综合掌握;阐述事理文章应注意作者针对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等问题,力求全面掌握作者写作意图;抒情文章应注意掌握作者的倾向、感情的基调等等。如《三块钱国币》(高中语文第四册)中杨长雄与吴太太的争辩过程是:所有破了的花瓶都不是主人打破,而是佣人打破的,因为佣人的职责决定只有他们能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所以有打破瓶的权利。简言之:职责——机会——权利。这显然是不成立的。这个推论犯了两个错误:

1、以偏概全:打破花瓶的不都是佣人;

2、偷换概念:职责给予的机会不等于权利。就象驾驶员有接触人的机会但没有撞人的权利一样。作者这样写不是与杨长雄的形象相矛盾了吗?通过让学生揣摩分析再由教师引导便可发现,原来作者是故意这样写的。因为对待吴太太这样胡搅蛮缠的泼妇,光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语感分析最大的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例如:《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第四册)中,作者在描写“荣禧堂”时,特意介绍了“乌木联牌”的联语:“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幅联语明显信息无非是:座中贵人和宾客佩戴的 宝饰珠玉明如日月,光彩照人,礼服上的图饰美似烟霞,绚丽夺目,一派富贵气象!但通过揣摩分析可悟解到其隐含信息,这幅对联不只是写贾府的大富大贵,还提示了贾府在上层统治集团中建立的广泛的政治联系,所谓“谈笑尽显贵,往来皆达官”,从侧面反映了贾府炙手可热的政治权势。而这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极盛景象,正暗示着小说盛极而衰的结构。这些就是联语体现出来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

语感培养较之语文知识教学显然要困难得多,因为语文知识教学一般很少有心灵的参与,它以知识点为主,有标准答案;语感培养则不同,教师要设法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然学生的心灵。

语感的获得是多方面的,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通过广播、影视、书报、交际等多种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尚文 《语感论》(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杨春鼎 《直觉、表象与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3]王培光 《语言能力与中文教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李宇明 《语感简论》,《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6(2)。[5]殷德才 《语感教学刍议》,《语文教学之友》 1997(4)。[6]李海林 《论语感的心理特征》,《南京师大学报》 1996(1)。

语感 篇2

语阶段能力, , 培养语感是语言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个较高级的感于语之一。长期以来感及语感培, 在中学英语教学界养在教学实践中常常, 被关及忽视。一本、语感文就来谈谈相关这方面的问题。英汤1.语感的定义富华和张景祥是我国外语界比较语系统论述语感的两位学者。汤富华认为语/是言语→意念的逻辑转换的能文语感是一种语言的逻辑的感觉, 力语。张景感能力感邱孝祥认为语感是对月定用法的敏感性, 是对语言上有效性或合遵循或背离某一语言既培适性的感觉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感觉目前国内语言教, 它包括语学工作者养音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语语意感受、言的直接感知能力语言情感色彩的感, 是受策和运用人们对, 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略个较高级的阶段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2.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

语感是如何产生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 指将对象纳入到固有心理图式 (即认知结构) 里;“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有改造, 以顺应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到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和顺应。认知结构是一个巨大的“语义场”。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知结构, 经过同化顺应过程, 感性材料受到了审美光照, 受到了理性之光的照彻, 概念性的语词的生命被“激活”、“唤醒”, 这样, 不知要重复多少次, 实践多少次, 然后达到“自动化”———即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 在一读一听之际就能理解出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悟性审美”, 即:语感。实际上, 语感的产生亦即一个新的认知结构。

3.语感的特征

(1) 语感的敏锐性

语感具有一听就清, 一说就顺, 一写就通, 一读就懂的功能, 突出其敏锐的特征。

(2) 语感是一种能力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3) 语感具有个体差异性

个体的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 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因人而异。

(4) 语感是可培养的

语感并非与生俱来, 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

二、英语语感培养策略

1. 实践感受策略

在语言实践操作中, 教师应考虑以下两个对语感培养有影响的因素。

(1) 语言实践的质

目前对英语实践材料的选用带有鲜明的应试色彩。因为“说”未被纳入“高考”, 所以大多被忽视。“写”的任务一般来自模拟卷命题。“听”“读”的训练材料通常被“精心处理”过, 因而学生所接触的语言都是“非自然的语言”。

但是, 语感只有在接触“真实, 自然, 地道”的语言中才能形成。因而,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尤其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来自native speakers语言实践材料。

(2) 语言实践的形式

语言的实践除了通常所说的听, 说, 读, 写, 还可以辅以视, 听, 译。视听过程中, 除了耳朵感受到语句的轻重缓急, 抑扬顿挫, 眼睛同时看到言语者的动作表情, 由此加强了对语言符号的感性认识, 有助于对其深刻内涵的精确把握。通过汉译英练习, 比较自己的译句/译文和参考译句/译文, 除了发现语法的错误外, 还可感悟到用词、构句上与目标语的差距, 也即不够地道, 随着不断的练习, 不断的比较, 不断的感悟, 差距会日益缩小, 遣词造句会越来越地道, 也即语感越来越好。

2. 整体感知策略

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 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 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 正如英语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的“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 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 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 这里所指的整体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 单元整体, 而是不要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

3. 朗读, 背诵策略

我们都知道学校历来有早读的安排, 又有“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及李扬crazy English的成功, 从实践经验的角度突出了朗读、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朗读背诵, 不仅掌握了大量词汇句型;更重要的是, 每个语言系统不管在语音上, 还是在结构上, 都有其独特而稳定的模式, 在大声朗读中, 其语音模式被感知, 在背诵中, 语言结构因不断被重复而被领悟。对整篇文章的朗读背诵, 在一遍遍的重复中, 每遍都有新的感悟, 事实上, 每一遍都使诵读者与作者更心意相通, 令其捕捉到蕴含于每个文字中的“鲜活的生命”, 从而, 在语感能力上又上一层。

4. 跨文化教育策略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 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 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因此, 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只注意形式, 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 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形成文化差异, 反映到语言上, 就形成语言差异, 造成理解障碍, 表达不确切, 阻碍精准到位的语感的产生。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应该重视跨文化教育, 有意识地安排富含文化内容的语言材料, 引导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比较, 以利于语感的培养。

三、小结

语感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6-067-01

何为语感?简单的说就是对所要接触的语言有感觉,即能在特定的文字或语言环境下作出灵敏的反应。而英语语感,顾名思义,则是对英语有着直观的感觉。如果拥有良好的英语语感,便能对英语产生浓厚的热情,从而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同时,英语语感的培养过程亦是直接接触英语这门语言的过程,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应用性。因此,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必不可少。

一、开展口语训练,初步建立语感

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要求是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英语技能,即能基本流利地表达英语;能大致听懂他人的英语表达,并能进行基础的英语交流和写作。而锻炼语感具备其相应的外部环境,可以通过听英语、说英语和读英语这三种手段进行加强,即让学习者时刻处在英语的环境中,有足够多的英语素材。其中最主要的是词汇量,词汇是学英语的最基本的因素,只有学生自身储备丰富的词汇,英语水平的提升才有可能。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多建立语感的机会,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就要多用英语与学生交流,还应当鼓励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累英语单词,在课外和同学一起练习英语口语,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英语交流的环境,最终提高自己的语感和英语交流与应用的能力。有几个交流常用的英语短语或句子,如:Thank you, I’m sorry, You’re welcome,或者是回答问题时经常用到的:By the way, Sorry, I don’t know等等。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平时用简单英语交流的习惯,让学生能够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培养语感,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

二、加强师生互动,不断增强语感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为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减少与学生中文交流的时间,要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学要求,多讲英语,多用英语,尽可能多地感受英语的魅力。因此,教师应当挖掘更多的机会与学生进行英语会话,锻炼学生的口语,长此以往,学生将会习惯英语的教学环境,无论是在听力上,还是日常的交流,学生的英语语感和技能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擅长塑造英语的整体氛围,也就是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感知和学习英语。例如当教师在讲解“shake”这个单词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理解这个单词的含义,可以请同学们与彼此的同桌握一下手,教师接着说:“shake?You are shaking hands with each other.”这时学生就会立刻明白原来自己与同学握手的这个动作的动词可以用“shake”来表达。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在讲授英语知识的时候,避免灌输式教学,而是巧妙地营造有趣的课堂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的语感也在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得以增强。

三、优化课堂教学,逐步增强语感

事实上,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流,英语本身是一种工具,是一种交流工具。而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地用英语交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是有效的方式方法。教师可以将英语“活”起来,即将英语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英语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英语的实用性,要全面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要知道,学生的英语发音最开始就是模仿教师,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树立良好的榜样,将英语的各方面都要展现最好,让学生在最佳的状态下练习英语口语,提升英语素养。比如教师在问学生:“What’s your dream?”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做示范:“My dream is to be a teacher. Because when I was a child, I want to be a teacher to teach students.”然后教师在找几位同学根据范例,进行英语对话,来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记忆。教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从听力、词汇、语法、表达和理解等各方面增强学生的语感,感受英语学习的本质。

四、重视写作训练,深入发展语感

英语学习需要多读、多说和多听,因为这能为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奠定夯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事实上,英语写作能够将学生的英语语感充分展现出来,最终深化自己的英语语感。不可否认的是,写作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直接手段,从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可以体现学生英语的表达能力,也能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提高英语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当然,写英语也分很多方面,如最基础的抄写和有一定难度的默写或听写,然而,英语的写作才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英语语感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发挥想象力,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创作优秀的英文作品。在教学写作课时,首先从最基本的词汇入手,然后是短语、句子、段落,最后到文章的完成。而作文素材的选取也要逐步加强难度,切忌对学生有太高的写作要求,否则会适得其反。当学生的写作和语感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两者将会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英语能力的提高和英语思维的拓展。

总而言之,英语语感培养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是学生学好英语、保持高昂兴趣的主要渠道,能让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在英语环境中做出灵活的应变能力,形成基本的英语素养。因此,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并将语感应用到更深层的英语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任畑甜.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英语语感[J].学生之友(中学版),2010(11).

[2] 朱健.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学周刊,2011(16).

告别语感谢文稿 篇4

寂寞如夏,轻轻地来,悄悄地走去,一个转身,便青春过半。青春如夏季的雨,身在其中,漠视淡忘直到厌倦,那是一场虚张声势的疲惫;失去之后,心痛惋惜直到哭泣,那是阳光下流出的泪水。寂寞如夏,青春过半,走后,我也许不再回来。

在人生的一个拐点——关汉卿学校,豁然明白,我不再是个孩子,我有了自己的学生,自己的班级,自己任教的学校。从校门口到办公室有一条走廊,每天进进出出,总有学生向我喊:“老师好!”奥,叫我呢,起初我总是要反应一秒钟。至此以后学生天天喊,我天天答应。随着时间流逝,我从尴尬走到了幸福,从窘迫走到了从容,我也从一个学生变成了老师。

经常有人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当老师,最起码不要当中学教师,中学教师太累了。我为此迷惑而茫然,难道我来这里实习,就是为了告诉我教师不好当?而或此路不通?

时光荏苒,4个多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得到了答案:要当老师,要当中学老师。想想在学校的点点滴滴,一说到要离开,还真是诸多不舍。舍不得这里恬静的校园、整齐的教学楼、宽敞的宿舍、和谐的办公室、舍不得这里的人、舍不得跟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舍不得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学生。在离开之前,我想说出对你们的感谢。

首先是对各位老师,尤其是对一直帮助关心我的指导老师刘玮老师表示真挚的谢意。我和指导老师的名字很像,我叫刘伟沙,她叫刘玮,起初学生还以为我们是姐们俩呢。单名字的相像就足以说明缘分不浅,更何况刘玮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我的细微指导,在生活细节上对我的关心帮助,让我这半年来实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让我在这短短的18周的时间里锻炼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临走前几天刘老师请我吃饭,边吃边问我未来的打算,我说当老师,因为觉得这样自己会很幸福。别时容易见时难,走后,我也许不再回来,去继续新的学习和生活,有几分释然,几分激动,几分不舍。我将带着师傅给予我的知识和技能,去开启属于我的新的生活。

然后是感谢35班班主任王炳杰老师和35班全体学生。虽然刚到这里的时候我对于生活环境有些不大适应,而又急于想锻炼自己,在王炳杰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很快进入35班副班主任的角色,35班的学生特别活泼,换句话说,特别难管,一开始我有点毫无头绪,后来经过班主任指点,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要威严而不笑,起初觉得这句话并不是很正确,面对学生为什么不笑呢?后来看到学生们不惧老师嬉皮笑脸的时候,却是无奈了。“威严而不笑”这句话却非常管用,我严肃的表情会让学生安静许多,严肃些就很少有学生肆无忌惮捣乱了。再有就是平时的小事,查卫生、看做早午晚自习纪律等,要有足够的耐心!这点值日班长和值日小组长非常负责,班主任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我觉得与学生们相处是再愉快不过的事,最后一节生物课,发卷子时我一个个喊他们的名字来讲台前拿,并对他们每个人说了一句话,虽然这些的有些微不足道,但是走后,我也许不再回来,真是舍不得这群学生了呢。

感谢29班、30班、31班、32班、33班、34班、35班、36班、37班、38班所有的学生们,不管老师教了你们几节课,你们在我心中都是我最可爱的学生,谢谢的支持和配合。走前想借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信告诉你们“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有成就感和尊严的日子才叫快乐”。

感谢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和对实习生的信任,真的十分感谢学校。最后感谢河北师范大学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接触中学、锻炼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机会,也坚定了我从事教育行业的决心。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即将离开这里,结束我们的实习生活。回首曾经,我告别了上课前惴惴不安的心理,告别了讲台上青涩稚嫩的模样,告别了大学里散漫自由的生活,告别了平日里轻狂娇惯的状态,我成熟了,成长了。现在,学校这两个字眼已不再是我们来之前的各种听说,各种描述,它已经以严格的管理,美丽的校园,突出的成绩,可爱的学生的形象植根在我的记忆中。而美好的记忆总是放到离时间最近的地方,仿佛世界在变,生活在变,我们还是曾经的我们,可是我们还要继续前行。顶岗实习是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青春时光里的绚烂一笔。在学校的实习结束,是一段故事的结束,也是另一段故事的开端。

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重聚。然而,我想,不管我在哪里,不管是富有还是清贫,不管是成功还是平淡,有一点我清楚的记得:我曾经在学校有过一段令我们难以忘却的美好时光。我会永远会记住这里,记住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语感教学刍议 篇5

语感教学,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倡导以来,已逐渐为人们理解和认同,许多人从理论上进行 了深入的研讨,并进行了认真的实践。本文拟就语感的性质、意义和训练,说一点看法。

一、语感的性质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 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它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一)锐敏性

一篇文章写得通不通,好不好,只要自己读两三遍,就可知是否“上口”“顺耳”,即可发现哪些地方“ 畅达”或“拗口”,哪些地方用词精妙或有语病,哪些地方要润色或删改。这,就是对语言锐敏感知的结果。

(二)直觉性

它一般不依赖分析思维,并未用语法规则和其它语文知识去进行专门分析,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靠 直觉思维便能比较准确、敏捷地捕捉到某种语感。

例如,《木兰诗》的开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主体者透过(十三辙)“以欺”的细微韵:唧、织、息,便能感到木兰停机叹息时内心的苦痛。在她凯旋 时“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 还故乡”,通过改用(十三辙)洪亮的“江洋”韵:堂、强、郎、乡,也便感受到她欢乐愉快的心情。这种带 有直觉感受、直觉判断性质的语感,即是思维主体凭借直觉思维获得的。

(三)整体性

感受的整体性,指的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而不是条分缕析作具体的 理解和切分。如读到“狼烟”一词,不必训诂式地具体理解为古代边境上将狼粪燃烧后垂直升起的烟雾”,整 体把握为“战事”即可。黄河浪《故乡的榕树》围绕故乡的榕树,在回忆中描述了许多有关的人、事(儿时划 船的趣事、神话传说、烧纸钱、用液汁治癣、折枝祭祀、榕树下的休憩谈笑、夏夜纳凉……),其深厚的意蕴 便是旨在抒发他长期蓄积在心头的浓浓的思乡情。

(四)联想性

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 …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 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读巴金的《灯》,便会从作者“眼前的灯――回忆的灯――联想的灯” 的联想与想象中,领悟出灯给人以温暖和希望,领略到作者在抗战的年代向往光明与胜利的信念,造成丰富的 语感。

(五)体验性

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例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袅娜”一词,按词典作“柔软细长”解,缺乏语感,也难运用。但如果联系 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迎风婆娑摆动的杨柳枝、神话中仙子的飘带等,“袅娜”便有了具体、生动、真 切的语感。

语感虽然具有模糊性、会意性,甚至“非理性化”,但仍可将它作科学的、辩证的分解,从而分项确定其 训练目标。从大处看,语感可分为听感、说感、读感、写感四个系统。可从两个角度归类:

(附图 {图})

听感、读感,是接受性的,不难理解;说、写,是表达性的,存不存在语感呢?很多人可能将“感”狭隘 地理解为对外界刺激的承受。其实,这里的“感”还应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播音员、 相声演员的“说感”超出常人,作家的“写感”高出常人。教学的失误往往表现在对不同类型的语感训练厚此 薄彼,学生则常表现为语感强弱的殊异。

跳出听、说、读、写的“老四项”,也有人把语感分为“直觉性语感”和“理解性语感”两类。一个人的 语感能力大致可分解为互相关联的两种判断能力:一是对语言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正误判断能力,包括语音 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气感等;二是对语言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美丑的判断能力,它包括思想观 念、情感意志、人格状态、审美鉴赏等。

无论从形成过程还是从分类、构成因素等角度看,语感并不玄虚。揭开语感的神秘面纱,拨去语感玄虚论 的迷雾,我们就能理解并深入语感培养的堂奥。

二、语感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新一代语文学家他们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本 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当然,这还值得研究)其实,语感训练的重要性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 的。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现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终于明确地将培养学生 的语感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了。

今天,我们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和提出加强语感训练的课题,是基于以下的理由。第一,是由语文性质决定 的。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 、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 处在同一层面上。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更融进了现代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成 果,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第二,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教育学 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途径应该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学习语言,就要在学习语言的 实践中培养学生直接迅速地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三,是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 文教学大纲》关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的规定。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 ,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

从各地实施的经验看,加强语感教学有利于实施“五个转变”:1.由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语 文能力的培养;2.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转变到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3.由注重 篇章结构的详尽剖 析,转变到对语言的品味;4.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转变到注重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示范 ;5.由单纯重视语言表达,转变到同时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因此,第四,应该纠正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弊 端。

三、语感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 * *

课、书面语言或口头表达练习课,以及语言能力测评

* * *

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它是客观语言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不断积淀的结果。因此 ,培养准确、敏捷语感的第一条途径是语感实践。

第一是多看多记。多看,既看生活,又看书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负担太重,接触社会与生活少,除课 本之外,能大量阅读的人实在不多。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语感能力就无从提高。要记的东西 ,该记而没有记的也太多。中外名著,文化、文学常识,成语、典故,少得令人寒心。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背诵 ,现行课本中的篇目本来就不多,也被忽视了。对丰富的语言材料连起码的记忆也谈不上,怎么能有感受呢? 所以,观察和积累是培养语感最基础的第一步。

第二是强调诵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 实在是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通过“诵读”,语言材料的 音质感、音量感;对语流中意义组块的整体感应能力和层次分隔的感悟能力;填补语言空白的敏悟性;捕捉语 言主旨的能力;迅速伴随评价的意识等感悟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除诵读与朗读外,还要加强默读,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这样也才可能对语言有时间去进行涵咏、揣摩。

第三是凭借生活经验获取语感。比如,当我们读到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那别有韵味 的一声叹息时,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去体味,即便是作者在这句话的后面专门加了一个注脚(这“了”字念 得很高,拖得很长),怕也难以体会这“了”字的.情韵。

第四是依靠对语言行为意义的感知。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那个语言行为的主体 ――即语言的使用者。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透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语言使用者(作者)的内心,他的 情感和思维。举个例吧: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为什么不说“都是枣树”而非得分开说不可呢?显然作者(鲁讯)说这句话的意图不在于介绍树种,而在 于表达出另一种意义:孤独和寂寞。其意图在于表现枣树(它的象征意义是革命者)在孤寂中的顽强意志。语 感超越语言、逼近语言后面人的内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感是要进行人的心灵和情感的交流与感应的。

第五是细体味,深领悟。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除字、句的基本意义外,还产生理性、形象、感情等附 加意义,要细体味,深领悟。例如,学习王维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 相照。)教师要启发点拨,洞幽发微,让学生达到深刻领悟的程度。抓住“深林人不知”中的“人”字,是谁 ?是诗人,还是外边的人。通过引导,学生领悟到是诗人自己。因为他沉浸于大自然,浑然忘我,以至不知不 觉明月已爬上树梢。诗句体现了诗人沉醉大自然的心态,从而悟到其写法的妙处。

其次是语感分析。

同是语法感,1994年语文高考第3题要求考生挑出四个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句,许多考生用语感解题, 通过目测,就锐敏地识别“七百多个岁月”“染指金牌的项目”是搭配不当;“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 诣很深”为用词不当;只有“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一句,才是正确的。 但有时对词语的超常搭配、组合的感受判别,就必须进行语感分析。例如,鲁迅的《药》中有这么一段:“( 康大叔)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运气”可作名词,如“碰到了好运气”;可作形容词,如“我很运气”,但绝不能作动词,更不能带宾语。这 里是不是用错了呢?是用错了,而且是有意错用的,是一种超常的组合、搭配。因为这是出自康大叔之口,正 好符合这样一位凶狠残忍、粗野无知的刽子手身份。这不仅不是误笔,恰恰给人以适境感。再如,同样是拿洋 钱,华大妈是掏出;华老栓是摸出;孔乙己则是斯文地排出(九文钱)来――这是由分析人物的人格状态获得 的语感。

语感分析最大的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例如:“这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 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 宗外孙女,竟是一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不忘……’。”(《林黛玉进贾府》)这段人物 的话明显信息是:夸赞林黛玉。其隐含信息是为了取悦、讨好贾母,借以巩固自己的权势;不得罪在场的迎春 等人;王熙凤随机应变,善于逢迎讨好、察言观色,是个阴险狡诈、两面三刀的人。

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有很大的互补性,应有机结合起来。但不是使用任何语言材料都对语感获得有帮助, 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对课文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准文章的主旨,对课文中语感因素强的地方进行 品味,并设计若干训练语感实践的项目。

为了把语感训练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可以创设语言基础训练课、教师指导品读课、学生自读涵咏课、书 面语言或口头表达练习课,以及语言能力测评课等课型。

加强语感训练,必须采取“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其核心是多读。新《大纲》对阅读 训练规定了18项具体要求,因为这是学生进入语感训练的必由门户。有人把语感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概括为“ 四读”:“一读――领悟主旨;二读――体会语脉(句、段连缀与结构);三读――品味语言;四读――感受 语情。”这是不无道理的。

在语感教学中,笔者也认同要逐步建立训练的总体序列,以免雷同、重复和不科学等弊病。新《大纲》( 初中)遵照6册(四五学制8册)新教材,逐次培养语言的描摹、解说、论辩、实用和欣赏能力的序列,是可行 的,也是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的。

语言是载体,同思维、感情密不可分。我们要加强研究语感训练如何跟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情趣等 方面统一起来。

阅读教学与语感培养 篇6

这就是语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语感的培养。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教材,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反复推敲、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一字一句皆有情,一文一人都有义。而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发挥作品的感染作用。

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却忽视了自悟自得,忽视了语感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见,语文大师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透彻理解,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语感培养是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本选用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和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读这段文字后,我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和联想:可以从“细雨如丝”中联想丝绵细密和柔软;由“贪婪地吮吸”联想到嗷嗷待哺的婴儿;由“伸展”联想到摆脱束缚后的轻松和舒畅。整段文字可以使人将春雨中的杨梅树想象成一个饥渴的婴儿,在母亲轻柔的抚摸和温暖的怀抱里,饱吸甘甜的乳汁时,那种急迫的动作以及欢快与舒畅的情绪。

这一段文字所展示给人的意境,饱含春天里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应该说这段文字处理是充满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是具体的、生动的。但是高超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唯期少”,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纸背”,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再想象的余地,否则“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狭长叶子的欢笑”便会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其中“贪婪”一词本为贬意,但用在此处,即使人对久经饥渴的婴儿在吮吸母乳时,那种天真而不加任何掩饰,那种急迫贪吃的稚气的样子顿生怜爱之情。

教学反思:

学生之所以能够理解这段文字的意义,并产生丰富多彩的感受,不是经过老师的分析和对词语的直接解释,而是想象和联想在语感中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语感中的联想和想象是学生在和言语对象接触的过程中,不是随意主观,而是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构想出某种事物的形象。想象和联想使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鲜活的形象,动人的景物,丰富的情感,严密的逻辑,深刻的哲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审美的愉悦,会在对言语的感受中源源不断,源源而来。

学生阅读得多,自然就会增加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课外选取各种体裁、各种内容以及饱含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文章,使学生努力从作品中揣摩、品味各种词汇、句式的特点,去感悟其表情达意上的“共鸣”。

语感 篇7

一、唤醒生活体验, 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因为只有丰富体验, 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背后所隐藏的特定情感和思想感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燕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开场白:春风拂面, 万物复苏, 到处春意盎然,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 看看它带给我们什么?接着, 教师直接切入燕子这一课的教学中。在学习完生词后, 教师开始精讲课文, 让学生品读第二自然段, 引发学生感悟, 如让我们一起走进春景图, 感受春光美, 那春景图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你们可以告诉教师, 你们心目中的想法吗?教师让学生边想边阅读。有学生说春天到处都是绿油油的, 有些学生说看到很多人在草地上放风筝, 在草地上嬉戏, 同时看到了很多燕子, 有些学生则说大地变绿了, 我看到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接着问:“有些同学此时看到了燕子, 在其他季节同学们看到过燕子吗?燕子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有些学生说好像在其他季节没有看到燕子, 燕子羽毛是黑色的, 而且非常光亮, 尾巴像一把剪刀。其实, 学生的回答并未虚构, 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真实体验。所以, 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适当点拨, 引发学生思考, 激活生活体验, 强化语感。

二、强化语言实践, 夯实语感培养

语感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的语言实践。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 从朗读、品析语言入手, 提升语感能力。

1. 注重语文朗读, 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语感应该注重学生语文朗读, 因为朗读可以加快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过程,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 既要动口, 又要动脑, 充分调动了学生多方面的感官, 并且切身体验语言的语音、节奏和结构。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小小的船》这一课为例, 教师在第一次带领小学生朗读的时候, 学生只是像平常一样跟读, 并不流露感情。此时教师说:“老师怎么感觉不到月亮是弯弯的呢, 也感受不到小小的呢?”教师一说, 学生顿时领悟了, 有的学生在读到“弯弯”的时候, 故意侧着头以表示出“弯弯”, 而有的学生在读到“弯弯的”、“小小的”时候, 则把词语重读, 拉长声音, 以突出这首诗的美。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 并不是直接说出哪里应该重读, 哪里应该停顿, 而是稍作点拨, 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 让学生形成独体的作品体验,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注重语言品析, 强化语感

单单依靠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还应该在语文教学时注重语言的品析。由此可见, 学生了解字词的含义和韵味是非常必要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了解每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会有所区别, 应该多下功夫仔细揣摩词语、句子和段落。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望洞庭》这一首诗歌的教学为例, 这首诗歌主要突出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启发学生重点研讨:“镜未磨”, 让学生相互探讨诗人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没有磨拭的铜镜呢?经过分析, 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作者观察是在晚间, 湖面在月光的照映下, 有点迷蒙, 不是非常清晰, 而这正像是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啊。教师通过对语言进行细化品析, 让学生亲近语言, 感受语言, 这对语感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 加强写作锻炼, 培养语感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阅读是语感养成的捷径, 但教师却忽略了写作对语感的作用。其实, 锻炼学生随笔写作, 有助于学生语感能力的提升, 更能促进学生养成动手写作的优良习惯。教师在课堂内外、读书活动等方面强化学生的随笔写作, 让学生随时感受到语言的美、语言带来的愉悦感。长此以往, 学生的语感能力自然会有提高。教师必须着重强调, 在新课改背景下, 学生的写作目的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是注重学生情感的表露, 学会用文字与人沟通和交流, 调动学生文字的情感。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师, 您好》这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师在教完之后, 可以让学生习作, 但需要在作品中抒发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之情, 体裁由学生自己定。学生在此次练习中, 自己组织语言, 表达对教师的情感。实践证明, 教师加强学生的写作锻炼, 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总之,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 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彰显课堂魅力, 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堂, 并使语感能力得到真正提升。教师可以从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入手, 然后从注重学生朗读和语言品析这两方面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 最后加强写作锻炼, 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感, 促进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柳向阳.品读感悟注重积累引导体验———小学语文高年级语感培养摭谈[J].小学教学参考, 2007 (18) .

培养语感 小处入手 篇8

语感教学(亦称语文本体教学),是以语言为本体,以学生为本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以语感训练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体系。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陈钟梁先生也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

由此,在我看来,当前语文教学要回归语言本位,聚焦语言文字本身,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形成一种语文能力,这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语感教学要落到实处,实践中就应注重语感教学的具体过程,即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生成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应注重细节,从小处入手,从词句品味、词句积累着手,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段,与同仁探讨。

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爱心精细、真切地描摹了紫藤萝花,让人品味到紫藤萝花充盈蓬勃的生命力和既灿烂奔放又耐得住寂寞的纯朴本性。所以在第一课时中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诵读、美读来感受品味语言,从而获得生命的启示和语感的积累。在花了将近二十分钟的品读和交流之后,我是这么做的:

师:大家能用一个词来概括紫藤萝花的景象吗?

生:生机勃勃。

生:灿烂辉煌。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这是写紫藤萝花的,可不可以在词中带上一个“花”字呢?

生:花团锦簇。

师:“花团锦簇”是什么意思?

生:(查字典)“花团锦簇”是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师:那用在这里形容紫藤萝花合适吗?

生:不合适,因为紫藤萝花只有深深浅浅的紫,不能说是“五彩缤纷”的。

师:那还可用什么词呢?

生:繁花似锦。

师:“繁花似锦”是把花比作什么?

生:比作锦锻。

师: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称为“锦”。这里宗璞把这一树藤萝比作什么?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个词语改一改呢?

生:繁花似“瀑”。

……

师:这1-6段内容在写作者干什么呢?

生:看花。

(有一个怯怯的声音传过来:赏花)

师:赏花?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啊!那大家说用“看花”好还是用“赏花”好?

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赏花”好。

师:真的是“赏花”好吗?

(学生陷入了片刻的沉思,稍时,纷纷举手)

生:我认为“赏花”好,因为“赏花”说明作者看得仔细,用心在看,在欣赏。

生:我反对。因为“赏花”好像是专程去欣赏的意思,而作者是偶然之间看到的,“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去看花。

生:我也觉得是“看花”好。因为赏花需要有一种愉悦的心情,而作者当时的心情是焦虑的、悲伤的。她没有心情去赏花。

师:作者一开始是无意间看到了这一树紫藤萝花,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来看花,那么看着看着,她的心情有没有发生变化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有变化。书上写道: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师:那么此时作者是怀着这种心情完全地沉浸在对花的欣赏之中,我们可以说是——

生:(齐答)赏花。

师:所以说,一开始是看花,后来渐渐地就是赏花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的心情有了这样的变化呢?

(自然过渡到对文章的主旨的探究上)

在这个教学片段对几个词语的推敲中让学生明白:语文课就要咬文嚼字。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诠释、识别、辨认、理解、探究,来感受作品中丰富的内涵,语感也得到了积累。

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也让学生通过词语的推敲,获得语感的积累。

师:请在“雨春”的横线处填上一词,表达你对春雨这一段意境的理解。

(生读书之后,思考并交流)

生:我认为填“润”好,因为春雨滋润了大地,而且和文章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相符,还有了杜甫《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

生:我认为填“孕”好。因为是春雨孕育了春天,春雨的到来,才唤醒了万物。这春天仿佛是春雨的孩子。

生:我认为填“唱”好。因为春雨落下来,落在叶面上,沙沙沙;落在池塘里,叮咚叮咚;落在石板路上,噼叭噼叭……就像是在唱歌,很快乐。

师:文中的春雨唱的是怎样的歌?

生:应该是轻柔的舒缓的,是在低吟浅唱,否则就破坏了这和平而宁静的夜的气氛了。

师:说得好。

生:我认为填“织”好。因为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她就是织出了一个美丽的春天啊!

师:说得真棒!

生:我认为填“迎”好,是春雨迎来了春天,迎来了希望。

生:我认为填“梦”好。因为细雨蒙蒙,笼罩着田野、房子,像梦幻中的春天。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通过填词训练,以一个词作为突破口,不但理解了春雨图表现出来的意境,而且学得主动生动,收获也都比较实在。

在教学《春》一文时,我还将语句的赏析列入了教学重点之一,通过品味语句,揣摩语言,让学生获得语感的积淀。在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时,学生也有精彩的表现。

生:我喜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我觉得这里的小草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活泼可爱。

师:如果去掉“偷偷”两字还有这个效果吗?读读看。用了“偷偷”有什么好处?

生:(读)“偷偷”本来带有贬义,但在这里是褒义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小草不易被人觉察却勃勃生长的情态。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师:说得真好!文中贬词褒用的地方还有,你们能找到吗?

生:“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这里的“卖弄”也是贬词褒用。“卖弄”的意思原是故意炫耀本领,带有贬义。用在这里却是褒义词,把小鸟为春天尽情歌唱的得意洋洋的可爱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上一篇:《百万英镑》阅读笔记下一篇:勤奋学习,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