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

2024-06-18

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共13篇)

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 篇1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蚂蚁过冬》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轮廓线表现蚂蚁的结构,并通过头和身体的方位变化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创造性地想象蚂蚁过冬的有趣情景,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蚂蚁的家“、红黑蓝三色粗细笔。

2、欣赏作品三张:蚂蚁搬花生、蚂蚁宴会、蚁后生宝宝。

3、展示板背景:蚂蚁过冬。

活动过程:

一、导人情景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了。每种动物都有自己过冬的好办法。今天我们来做地下考察队,一起走到地下去访问小蚂蚁。

二、欣赏讨论

1、出示背景”蚂蚁过冬"。

小蚂蚁的家在地下的洞里,一个蚂蚁洞有许多洞穴,四通八达,进出非常方便。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小蚂蚁的家里去看一看,好吗?

2、打开一号家。

这是一群工蚁的家,工蚁们在干什么呢?(工蚁们在搬一颗花生)小蚂蚁搬的花生怎么这么大?(因为我们人很大,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小,可是小蚂蚁很小,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大)这么大一颗花生,工蚁们是怎么搬的呢?(有的用头顶,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还有的用手拉)你认为哪个工蚁用的力气最大?(用头顶的工蚁)(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蚂蚁的身体哪一部分不是用图形来画的?(身体部分是用弯弯曲曲的线来画的.)蚂蚁有三对足,第一对足是从头和身体连着的地方长出来的,就像人的手一样;第二对足是从腰间长出来的;第三对足是从身体下面长出来的。腿是笔直的吗?(弯弯的,前腿朝后弯,后腿朝前弯。)大家一起用力气,这群勤劳的工蚁从秋天开始搬食物,除了搬花生还可以搬什么呢?(蛋糕屑、小米粒、玉米粒、小虫子等)现在家里的食物堆得满满的,足够蚂蚁们吃上一个冬天了。

3、打开二号家。

这是一群兵蚁的家,兵蚁们正在举行宴会,它们是怎样开宴会的呢?(它们坐在桌子边,有的蚂蚁举起酒杯,有的在喝酒)坐着的蚂蚁和站着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坐着的蚂蚁第二段身体应该弯弯的,站着的是平平的)(演示头和第一段身体)画第二段身体老师也觉得有点难,该怎么画小蚂蚁才会坐下呢?(幼儿:该把身体横过来画)兵蚁的家里真热闹。

4、打开三号洞穴。

蚁后生小宝宝了,蚂蚁家族又添了许多新成员,蚂蚁刚出生,蚁后正在照顾小宝宝呢!蚁后、蚂蚁过冬。

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 篇2

一、利用幼儿记录布置环境, 创设观察氛围, 激发观察兴趣

兴趣是推动观察的动力, 有了动力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事物, 继而养成习惯。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其效果往往要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环境育人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一大特点。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列为重要的教育原则。孩子成长需要和谐的环境,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幼儿创设宽松舒适的环境。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具有显性和隐性。我们通常可以看到的是显性环境, 如整个墙面的设计、区域环境的装饰和整个教室空间环境的利用。不论是环境布置的材料还是环境布置的设计, 教师都应让幼儿参与其中。

基于环境在幼儿园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环境布置中应充分利用幼儿记录, 让墙饰成为展示幼儿记录的场所, 将记录与环境布置融为一体, 通过环境来诱发幼儿积极的观察行为, 使环境真正与幼儿互动起来。环境布置的材料以幼儿记录为主, 无形中, 教室里都是幼儿自己的记录。幼儿很自豪自己的作品被展示, 他们对观察结果的期望也使他们不断与记录对话, 在这种对话过程中, 幼儿观察和再观察的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利用幼儿记录布置环境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对幼儿起着强化、暗示的作用。它既可以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参照记录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 还可以激发幼儿在下次的活动中更加乐于观察和记录。

这里的观察氛围, 包括安全的心理氛围和开放的活动环境。安全的心理氛围是指教师和幼儿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教师应该创设一种可以让幼儿发表不同意见, 可以自由观察、自由记录的心理氛围, 错了也不要紧。教师的建议仅仅是建议, 幼儿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教师只有为幼儿创造了自由、和谐的心理氛围, 利用记录进行观察才能成为幼儿真正乐意追求的生活。创设与观察活动相适宜的开放的教育环境, 促使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动手、自己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二、变换不同方式进行记录, 培养幼儿良好观察习惯

观察兴趣的激发是容易的, 但观察兴趣的维持和上升为幼儿自觉行为及养成良好习惯是不容易的。变换不同方式进行记录, 是培养幼儿良好观察习惯的有效途径。所以, 在初次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后, 教师要与孩子们一起回顾记录, 以便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兴趣变化、兴趣取向和观察力进展情况, 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进入中班后, 大部分幼儿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记录进行观察的能力。教师可以逐渐将重点放在“如何利用记录培养幼儿良好观察习惯”上。教师可针对幼儿的不同能力、不同的观察内容, 活动进展的不同情况, 有计划、有目的地灵活变换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及时延续幼儿观察的行为, 使观察行为能按目标而持续, 进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将个人记录、小组记录与集体记录有机整合

个人记录是以个人的探索为基础的个体记录。小组记录是以几个人共同实验为基础的合作记录。集体记录是由许多个人记录或几个小组记录汇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记录, 是由个人记录到集体记录的过程, 是经过许多个个体实验验证最终获得正确答案的过程。三种记录的用途和作用各不相同, 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的内容选用, 还可以将这三种有机整合,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使幼儿能够初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灵活运用猜想记录、观察记录和结果记录

猜想记录是幼儿就某个未知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或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充分的预测和猜想, 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为后面的验证提供具体形象的对比依据。观察记录是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将看到、听到以及感受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结果记录即观察、实验最终结果的记录。

未知的事物总是很容易吸引幼儿。所以, 在引导幼儿观察某一事物前, 既可以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做记录, 还可以让幼儿先对所观察事物进行猜想记录, 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记录。让幼儿对所要观察的事物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猜想并记录下来, 总是很有益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同时, 作为需要在观察中解决的问题, 也给幼儿的观察指定好了观察的目标。因此, 教师可同时运用几种不同的记录, 也可以只用一种, 具体使用情况, 应根据幼儿的观察能力及观察内容来确定。

三、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记录形式, 发展幼儿观察力

在科学活动中, 往往会涉及到幼儿对所观察、探索事物的一些认识, 幼儿也急于表现这种认识。当幼儿将自己的认识用各种不同的象征性语言, 如绘画、泥工、制作、构造等表达出来时, 就形成了幼儿记录。幼儿记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充分利用多种记录形式, 是发展幼儿观察力的关键。因为形式多样的记录既可以表达幼儿自己的观察、发现, 还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 从中再次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发展幼儿观察力。我们经常使用的幼儿记录有空白式、表格式、清单式、记录本形式、照片、泥工、纸工等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记录形式都适合于观察活动。对于幼儿来讲, 图像表现是一种比文字简单且清楚的沟通工具, 幼儿喜欢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因此, 教师在指导幼儿利用记录进行观察的过程中, 最好不要对幼儿的记录形式提出统一的要求, 而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指导幼儿选择合适的记录形式, 幼儿的记录也应放置在便于取放的地方, 供幼儿随时翻阅, 以便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更好的发展幼儿观察力。

例如:在小班“自然角”的观察记录中, 我们可以请幼儿自由进行空白式记录, 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再拿着记录观察自然角里的植物。孩子们都发现了自己的记录没有顺序, 看起来很乱。于是大家一起想办法, 重新设计记录纸, 每一格作一次记录用, 这样就能清清楚楚地看了。在中班记录天气情况时, 有的幼儿想到自己的妈妈是做财会的, 整天画表。于是就想出了制表来记录天气情况, 记录的非常清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能力强的孩子就会独立地进行观察、记录, 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就有可能采取放弃的态度。作为教师, 应该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及时地进行指导, 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记录形式, 引导幼儿坚持记录, 发展幼儿观察力。

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 篇3

【关键词】幼儿园 种植行为 观察

幼儿园学生的种植行为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播种、管理等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通常包括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的动作、语言等行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观察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幼儿园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内心的心理活动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发现种植教育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得这种启发式的种植活动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科学的种植活动对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学生在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科学的种植活动根据幼儿园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了多样化的步骤,例如孩子们可以在播种、翻土、浇水、施肥等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兴趣,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为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接近自然

幼儿园学生的种植活动本身就是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自然的活动,因而,科学的种植活动是他们接近自然的有效途径。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美好,同时也会激发起孩子们内心对自然的感激之情,继而不断培养起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孩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意识

科学的种植活动不仅体现在其针对幼儿园学生设计的科学性,还体现在种植活动本身的内在科学性。种植过程包括播种、浇水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先后顺序之分,也有各个步骤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因此,种植的过程也是充满了科学性的过程。孩子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这种科学性,例如学到水对植物的重要性、播种的季节等自然科学知识,因而种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会与周围的同学或教师进行接触,一项步骤的完成也往往需要好几个孩子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流。种植活动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孩子们在共同的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不断培养起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信,还能培养起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科学种植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等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科学种植活动的观察研究,总结学生在种植活动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观察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孩子们在种植准备阶段的参与程度

准备阶段是在种植开始之前需要完成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应该主要观察学生们的参与程度,种植过程的准备阶段往往不如种植的过程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因而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准备阶段的重要性,并鼓励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观察在准备阶段孩子们的参与程度,可以从中看出孩子们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准备需要全面,因此会考验孩子们的细心、认真等的能力。参与到准备过程中的学生也具有相当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通过这个阶段的观察教师应该总结出影响孩子们参与热情的因素,并用科学的手段去排除这些因素。

(二)注重种植过程中学生的沟通交流情况

在种植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孩子们的沟通交流情况,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一些具体步骤的分工也需要互相之间的交流决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着重观察孩子们沟通交流的方式、积极性,以及沟通后取得的效果和问题的解决程度,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交流沟通的发起者,孩子们也许会因为师生关系的原因而不敢主动进行交流,导致有问题也得过且过,因此,教师要主动询问孩子们种植的进展情况,询问孩子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

五、种植过程完成后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种植过程完成后,观察孩子们对这次活动完成后的反应也非常重要。孩子们在整个的种植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收获,在种植过程完成后也会对这次活动行程一个自己的认识,并通过口头表达等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种植活动结束后,应该引导学生去总结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并且表达出来和同学们分享。教师要记录好每个学生的回答和收获情况,从而发现这次活动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加以改进,以便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的觀察能力也在观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不能在观察过程中得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也不会对科学的种植活动对学生的意义有清晰地认识。因此,我认为幼儿园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倾听

教师要注意倾听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且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在种植过程中注意根据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去把握孩子们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并且适当、适时的为孩子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注重引导

教师在种植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就是引导者的角色。孩子们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限制,在对一些事物进行认识时往往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依靠观察孩子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的表现就去判断学生行为,而是在加以适当的引导之后再去观察学生的行为,从而对学生的行为得出一个科学性的评价。

(三)注重总结

教师在每一个观察阶段都要做好相应的总结工作。通过对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行为的总结的对比,从而得出对孩子们的一个综合客观地评价。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 篇4

1.导人。

小蚂蚁在同学们的家里做了几天客,它们住得习惯吗?请同学们谈一谈喂养蚂蚁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2.了解蚂蚁的外形。

(1)上一节课蚂蚁送给同学们一幅书法作品,这一节课蚂蚁听说同学们的画画得好,想请同学们给它画一张全身像,看哪位同学画得最像。(让学生凭印象给蚂蚁画全身像。)

(2)画画得像不像呢?我们与真实的蚂蚁比较一下,怎样才能看清楚蚂蚁的真面目呢?这个爱动的小客人怎么才能安静一会呢?

(3)学生交流,老师指导。(可以在水槽中央放置一块石头,让石头在水面上只露一个小尖角,把蚂蚁放置在石头的尖角上,用放大镜观察。)

投影或实物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

(4)通过投影,让学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通过与实物的对比看看哪里画得像,哪里画得不像?在点评中让学生认清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有几只眼睛?几只触角?几条腿?它们分别长在蚂蚁的什么位置?

(5)学生交流后,对蚂蚁的形体结构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后请一位同学再画一只蚂蚁,其他同学补充和修正。

(6)小组合作,做一个蚂蚁模型。(展示、评价作品,进一步认识蚂蚁的形体结构。)

3.课堂小结。通过对蚂蚁的观察,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饼干屑、糖、调味品、饭粒等

2、记录用的纸、笔、3、蚂蚁的课件、黑纸、瓶

活动过程:

一、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到屋外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二、观察蚂蚁的动态并记录

1、观察什么地方蚂蚁最多?蚂蚁在干什么?

2、记录各自的发现。

三、交流各自的发现。

1、交流各自发现蚂蚁的情形。

2、讨论蚂蚁各自有没有家,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怎样搬运?快思教案网他们怎样通知朋友?

四、观看课件后了解,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五、延伸活动:小实验“蚂蚁造家”。

将几只蚂蚁放在装土的瓶子中,先观察瓶中的土是怎样的?然后用黑纸将瓶包住,数天后观察土里的变化?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帮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让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观察、去学习。

幼儿科学观察类教案:周末榨果汁 篇6

教案目的:

1.观察、探索榨汁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初步学会运用榨汁器榨取果汁。

2.感受水果的不同吃法,知道新鲜果汁营养很丰富。

3.体验劳动、分享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

材料准备:

1.榨汁器;

2.盘子、勺子、一次性杯子若干;

3.梨、草莓若干;西瓜一只;

活动设计:

一、幼儿探索榨汁机的结构

出示榨汁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榨出果汁,待会请你们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可以打开来看看,想想它是怎样装起来的。

榨汁器的各部分:挤榨果汁的盖子、过滤果汁的网格、接果汁的杯子。

二、幼儿运用探索榨汁机

请一名幼儿说说你是怎样榨出草莓汁来的。

教师示范:先打开盖子,把草莓放在网格上,然后盖上盖子,用力地压或旋转盖子,最后倒出草莓汁。

幼儿分组操作,每组分配榨不同的水果。

三、品尝新鲜果汁

请小朋每人拿一只干净的杯子,尝尝这些果汁,尝的时候可以少倒一点,尝了一种再去尝另外一种。然后告诉老师或好朋友,这些果汁一样吗?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些水果榨出来的汁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喝起来有的甜甜的,有的酸酸的……它们含有丰富的营养,对我们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回家后小朋友可以多榨一点,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一块来尝一尝这好喝的果汁。

反思和建议:

活动的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是他们所熟悉的内容,因此幼儿表现出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幼儿亲自尝试,动手制作果汁的过程不仅满足幼儿的兴趣,更主要的是教会了幼儿榨果汁的方法,这对他们一生都有影响,因此这个活动非常有价值。

再看幼儿之间的互动,与中班上学期各自活动的情景相比,现在很多幼儿能相互交流、商量着活动,并在活动中会耐心等待、帮忙。

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 篇7

关键词: 自然观察智能 科学活动 幼儿教学

一、问题的发现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有包括自然观察智能在内的八种智能,但限于传统教学模式、教育水平和缺乏对自然观察智能的重视,幼儿的自然观察智能并没有得到良好发展。观察是幼儿接触自然和获得社会直接经验的首要方式。自然观察智能指善于观察和辨别自然世界中种种现象,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内在关联、考察和研究能力积累生活经验,构建特有的知识体系。探索性主题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兴趣,开发幼儿潜能。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仅重视知识灌输,忽视幼儿自身兴趣和自主观察培养,降低探索欲望。科学领域是培养幼儿自然观察者智能的重要领域,为此,有学者提出,可以将自然观察智能融入课程之中[1]。

二、研究时间和对象

时间:2014年9月—2015年6月

对象:大(二)班46名幼儿

三、研究内容

1.大班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研究。

2.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自然观察智能方法和途径。

四、具体步骤

(一)根据“教师调查测量卷”,实验前对幼儿自然观察智能现状进行调查,表格简略。

大(二)班自然观察智能发展评价表,表1大(二)班幼儿自然观察智能评价总表,表2标准:好:5个A以上;中:6个B以上;差:7个B以下。

从表1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的心理接受能力比较强,容易适应环境,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好地参与活动,为本次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从表中分数来看,幼儿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容乐观的,尤其是观察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从表2看出,发展能力较好的幼儿仅占13.04%,竟有67.04%的幼儿发展比较落后。原因可能如下:1.家长只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和知识灌输,过度溺爱,造成幼儿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并有逐渐增加趋势。2.传统教育模式对灌输性知识的重视,而忽视幼儿本身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二)具体做法

把自然观察智能教育融入课程之中,首先培养幼儿观察兴趣:引导幼儿制订好观察计划、鼓励和启发幼儿提问。孩子的观察本能应从简到繁、由近到远,所以应从单一的、近的现象开始。观察中,教育者应注意这种本能,引导幼儿的观察能力,逐渐扩大其生活范围。可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如带孩子看蚂蚁,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蚂蚁是从哪里来的,观察蚂蚁的身体构造,询问其蚂蚁触须的作用,蚂蚁是怎样将食物搬走的等一系列问题。由对蚂蚁的静态观察逐渐发展到动态观察,逐渐培养其对自然的兴趣。其次营造观察的环境氛围。与幼儿一起观察自然现象时,培养其运用多方面感官的能力。自然观察中,视觉是最重要的,但同时要联系听、嗅、味觉等方面。在观察蚂蚁搬家的过程中,用叶子教会孩子体会蚂蚁爬到叶子甚至手上的感觉,或者拿一点米饭喂蚂蚁,让孩子互动,更好地观察并激发其求知欲。再次授予其正确的观察方式:1.使用自然媒介:在简报、黑板报中介绍一些常见的自然物体,让其先对这些物体有一个大概的了解。2.与自然界接触,多带孩子到户外进行直接的、感性的接触。3.和幼儿一起栽种花卉、蔬菜、小树等。4.多组织提供一些赏花、自然日志活动,在孩子有充分兴趣时,引导其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类。最后组织多样化的观察活动:观察静态事物,如石头、花草树木等;动态事物,如鱼、虫、鸟、兽,栽种植物等。

五、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年的实践,幼儿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达到标准从数原来的13.04%提高到现在的54.34,有显著提高;幼儿自然观察能力较弱的从64.7%下降到10.86%。

六、讨论和建议

注重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可以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通过看、听、感觉多方面获得事物的经验,增强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感。许多经验证明,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分类、预测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对发展自然观察智能有极好的效果[2]。发现和探索是幼儿学习成长中最重要的、最珍贵的一环。强调多与自然界接触,多开展科学活动,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强化孩子的动手能力,允许孩子多样化、多角度观察与提问,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更好地探索世界。教师应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领略其不同的视角与灵感,只有幼儿真正融入自然,才能成为活动的真正参与者,体会到自然界的神秘与五彩缤纷。

参考文献:

[1]David Lazear,著.郭俊贤,陈淑惠.落实多元智慧的教学评量[M].远流出版社,2001:93.

中班科学小蚂蚁教案 篇8

1、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知道利用昆虫有六条腿这一主要特征来初步判断一些小虫子是不是昆虫。

2、产生了解昆虫的兴趣。

重点:

知道利用昆虫有六条腿这一主要特征来初步判断一些小虫子是不是昆虫。

难点:

蝴蝶等变态类昆虫幼虫时期与成虫时期形态是完全不同的。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包括《小蚂蚁过生日》故事,毛毛虫变蝴蝶视频,练习题,昆虫图片欣赏,生日歌MP3等。)

2、自制生日蛋糕模型一个,小蚂蚁头饰一个,蝴蝶、蜻蜓、蜜蜂、瓢虫、蜈蚣、蜘蛛等图片。

3、幼儿操作图卡45张。(包括昆虫图卡与非昆虫图卡)

4、小蛋糕、糖果等食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这里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小朋友们赶紧礼貌地向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今天!还有一个神秘的客人马上就要来!它会是谁呢?(教师扮小蚂蚁出场,说:“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朋友小蚂蚁!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请昆虫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会,小朋友们,你们要是遇到了昆虫朋友,就请带它们来参加我的生日会,好不好?现在我们得赶紧回去准备准备了,呆会见小朋友们!

二、故事讲解。

1、师:原来小蚂蚁今天过生日,要请昆虫朋友来参加生日会,那小朋友猜猜谁会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呢?(幼儿根据经验回答已知的昆虫名称)

2、师:那到底谁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呢?我们快来看看吧!(课件播放故事:今天是小蚂蚁的生日,它要请昆虫朋友来参加自己的生日会。不一会儿,大树下就开始热闹起来了,蜜蜂来了,蜻蜓来了,蝴蝶来了,瓢虫也来了。小蚂蚁热情地招待了他们。这时,蜈蚣和蜘蛛也来了。小蚂蚁礼貌地对它们说:“对不起,你们不是昆虫,请下次来玩吧!”蜈蚣说:“我们也是昆虫,为什么不能进来?”蚂蚁说:“我们昆虫只有六条腿,你们的腿太多了,所以你们不是昆虫!”蜈蚣和蜘蛛只好回去了。)

3、(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在小黑板展示刚才出现的小动物:蜜蜂,蜻蜓,蝴蝶,瓢虫,蜈蚣,蜘蛛)

师:刚才赶来参加小蚂蚁生日会的这些小动物们,小蚂蚁都把它们留下来了吗?(没有)

师:小蚂蚁把谁留下来?(蜜蜂,蜻蜓,蝴蝶,瓢虫)

师:小蚂蚁为什么把它们留下来啊?它们和小蚂蚁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

(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得出结论——昆虫都有六条腿)

师:那谁没有被留下?(蜈蚣和蜘蛛)为什么不把它们留下?(腿太多了,不是昆虫,昆虫只有六条腿)

4、(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片)师:你们瞧,谁也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了?(毛毛虫)你们猜猜小蚂蚁会把它留下来吗?

5、师:那小蚂蚁到底有没有把毛毛虫留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故事:一条毛毛虫一扭一扭地过来了。小蚂蚁说:“对不起,你的腿太多,也不是昆虫呀!”一旁的蚂蚁妈妈赶紧说:“孩子,你错了!毛毛虫长大就会变成一只蝴蝶,那时它就有头、胸、腹,还有六条腿和一对翅膀,它也是昆虫呀!”小蚂蚁听了妈妈的话,把毛毛虫也留下了。)

6、师:毛毛虫最后被留下来了吗?(留下了!)毛毛虫有那么多条腿,为什么小蚂蚁还要把它留下来呢?(幼儿回答:毛毛虫长大就会变成一只蝴蝶)。毛毛虫长大真的会变成蝴蝶?这是真的吗?那丑丑的毛毛虫怎么长大了就会变成一只美丽蝴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你们就会明白的(课件播放视频:毛毛虫变蝴蝶)。

7、师:毛毛虫可真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它是怎样把自己变成蝴蝶的呢,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师:毛毛虫先是呆在卵里,然后咬破卵壳出来了,它开始大口地吃着叶子,让自己越长越大,毛毛虫开始吐丝结茧,经过一段时间,毛毛虫从茧里出来了,这时,它已经长出了翅膀,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了)

8、毛毛虫长大就会变成一只蝴蝶,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昆虫也是小小魔术师,长大了会把自己变成另一个样子呢?(幼儿自由回答)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幼儿看课件展示蚕、蝉、瓢虫等变化图)。其实,大自然中有许多昆虫都是小小魔术师,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到网上,书本中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昆虫长大了就会变得和小时候不一样的呢,明天来告诉老师,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三、昆虫的身体结构。

1、昆虫的奥秘可真多啊,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昆虫的身体有哪些奥秘呢?(课件出示小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2、认识昆虫的头、胸、腹、脚等身体部分。

3、其实所有的昆虫都有由头、胸、腹和六条腿组成。我们小朋友遇到了不认识的小虫子,想知道它是不是昆虫,我们只要记住一个主要的特点——那就是昆虫都有六条腿,长着六条腿的小虫子一般就是昆虫了。

4、小蚂蚁的家越来越热闹了,小蚂蚁正忙着招待客人,可它还想请更多的昆虫朋友来参加,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如果是昆虫朋友,就请发给它生日邀请函,请它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点击课件出示一些小虫子的图,让幼儿判断。)

四、昆虫图片欣赏。

师:小朋友们刚才的表现可真棒啊,你们可真是个小小昆虫学家。其实昆虫的王国可大了,可精彩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昆虫王国里瞧一瞧,要是遇上你认识的昆虫朋友,请说出它的名字。

(课件展示一组昆虫图片)师幼一起欣赏,对认识的昆虫,幼儿说出名字,教师对每种昆虫做简单的描述。

五、操作、互动———快乐地生日会。

1、师:小蚂蚁的生日会就要开始了,我们赶紧去带上昆虫朋友去参加吧!(教师给每组发放15张小虫子图卡,让幼儿在里面找出昆虫图卡,挂到脖子上,准备参加生日会)。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提醒幼儿有困难可向其它小朋友、老师请教,告诉幼儿,我们遇到不懂的知识要学会向别人请教。多问,多请教才能学得更多。

3、扮演小蚂蚁的教师出场:小朋友,我的生日会就要开始了,你们都把昆虫朋友请来了吗?(请来了!)我来看看你们请来的是不是都是昆虫朋友。(教师检查一遍)

4、(点击课件展示小蚂蚁过生日的情景图)师:小蚂蚁的生日会正式开始了!我们快为小蚂蚁献上生日的祝福吧!(课件播放音频——《生日快乐》歌。幼儿跟唱生日歌,并做相应舞蹈动作。)

5、歌曲结束后,扮演小蚂蚁教师:现在大家一起来分享我的快乐吧!!(将蛋糕、糖果等食物分发给幼儿)

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轮廓线表现蚂蚁的结构,并通过头和身体的方位变化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创造性地想象蚂蚁过冬的有趣情景,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对蚂蚁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蚂蚁的家”、红黑蓝三色粗细笔。

2、欣赏作品三张:蚂蚁搬花生、蚂蚁宴会、蚁后生宝宝。

3、展示板背景:蚂蚁过冬。

活动过程:

一、导人情景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了。每种动物都有自己过冬的好办法。今天我们来做地下考察队,一起走到地下去访问小蚂蚁。

二、欣赏讨论

1、出示背景“蚂蚁过冬”。

小蚂蚁的家在地下的洞里,一个蚂蚁洞有许多洞穴,四通八达,进出非常方便。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小蚂蚁的家里去看一看,好吗?

2、打开一号家。

这是一群工蚁的家,工蚁们在干什么呢?(工蚁们在搬一颗花生)小蚂蚁搬的花生怎么这么大?(因为我们人很大,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小,可是小蚂蚁很小,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大)这么大一颗花生,工蚁们是怎么搬的呢?(有的用头顶,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还有的用手拉)你认为哪个工蚁用的力气最大?(用头顶的工蚁)(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蚂蚁的身体哪一部分不是用图形来画的?(身体部分是用弯弯曲曲的线来画的)蚂蚁有三对足,第一对足是从头和身体连着的地方长出来的,就像人的手一样;第二对足是从腰间长出来的;第三对足是从身体下面长出来的。腿是笔直的吗?(弯弯的,前腿朝后弯,后腿朝前弯。)大家一起用力气,这群勤劳的工蚁从秋天开始搬食物,除了搬花生还可以搬什么呢?(蛋糕屑、小米粒、玉米粒、小虫子等)现在家里的食物堆得满满的,足够蚂蚁们吃上一个冬天了。

3、打开二号家。

这是一群兵蚁的家,兵蚁们正在举行宴会,它们是怎样开宴会的呢?(它们坐在桌子边,有的蚂蚁举起酒杯,有的在喝酒)坐着的蚂蚁和站着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坐着的蚂蚁第二段身体应该弯弯的,站着的是平平的)(演示头和第一段身体)画第二段身体老师也觉得有点难,该怎么画小蚂蚁才会坐下呢?(幼儿:该把身体横过来画)兵蚁的家里真热闹。

4、打开三号洞穴。

蚁后生小宝宝了,蚂蚁家族又添了许多新成员,蚂蚁刚出生,蚁后正在照顾小宝宝呢!蚁后、蚂蚁过冬。

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手工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游戏活动,幼儿手工活动一般都是在看看、想想、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开展幼儿手工活动时,也应重视游戏的重要性,在游戏中进行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游戏的作用。

就如何将游戏与幼儿手工活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尝试与探索。

在第一次教学预设中,我采用了较为传统的形式开展,活动效果较差,经过课题组老师的交流讨论,在第二次的教学预设中,我将游戏渗入其中,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将游戏与中班手工活动《蚂蚁过冬》相结合:

1、导入环节游戏化,引发幼儿兴趣

幼儿儿手工活动要遵循兴趣性原则,以内容激起幼儿兴趣,以游戏活动满足其情感需要,激发起幼儿想象、创造,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在《蚂蚁过冬》活动中,我以“蚂蚁过冬”的情境游戏导入活动,将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为后续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活动过程游戏化,促进幼儿发展

《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新鲜好奇、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是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蚂蚁过冬》的活动过程中,我加入了模仿游戏,请幼儿根据模仿小蚂蚁搬东西,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动态。还加入了“蚂蚁找食物”的游戏,请幼儿当小蚂蚁,一起随音乐做动作、搬东西等,进一步巩固了幼儿的经验。

通过游戏的形式,幼儿在掌握巩固经验过程的中不会觉得枯燥,反而非常感兴趣,在做做玩玩中对蚂蚁搬东西的动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没有触角的蚂蚁,了解昆虫触角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模仿能力。

[活动准备]

小蚂蚁若干、放大镜、纸盒、白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童话剧情景表演《没有触角的小蚂蚁》

教师带幼儿上前扶起正在哭的小蚂蚁:“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哭着说:“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出来找吃的,怎么也找不到,走路也弄不清方向,我又累又饿,还撞了一身的伤。我想回去,可绕来绕去总找不到家。”

探究的问题: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二、幼儿讨论。

(1)没有触角就不漂亮了。

(2)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家了。

(3)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吃的。

试一试。放在桌上两只蚂蚁,一只有触角,一只没有触角,观察蚂蚁的行动。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并用彩色笔记录蚂蚁所走的线路。

三、说一说我的发现。

(1)这一只没有触角的.蚂蚁老是转圈圈,东倒西歪的。

(2)这一只没有触角的蚂蚁到处乱跑,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往那儿去了。

(3)有触角的蚂蚁跑得好快哟。

游戏:模仿小蚂蚁找食物。

《小蚂蚁》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1

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已见过蚂蚁,对蚂蚁有一定的印象,我想通过这次谈话了解孩子对蚂蚁认识有多少,从孩子已有的经验入手,循序渐进地展开对蚂蚁的探索。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让幼儿对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概括能力。

3、通过观察、饲养等活动,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使幼儿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4、培养幼儿关心小动物、爱护小动物,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的意识。

5、培养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及参与活动的积极兴趣,体验主动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蚂蚁课件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围成半周,欣赏课件。

(二)师幼谈话:

师:你们看见过蚂蚁吗?在什么地方见过?

刘:我在我家窗台上见过话多蚂蚁。

方:我在公园的石柜路上看到很多蚂蚁。它们在搬一条死了的毛毛虫。

朱:我在教室门口看到过蚂蚁。

师:说说你们见过的蚂蚁是长得什么样的?

汪:圆圆的头。

陈:一节一节白,好像有三节。

冯:两头大,中间小。

宋:有两只触角,还有六只细细的脚。

李:头很大……

师:蚂蚁的家在哪里?

众幼:泥洞里

师:蚂蚁住在泥洞里,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它们呢?

方:因为它们要出来玩。

张:有时它们想找吃的,找水唱、……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蚂蚁过冬 篇12

1、学习用轮廓线表现蚂蚁的结构,并通过头和身体的方位变化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创造性地想象蚂蚁过冬的有趣情景,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蚂蚁的家、红黑蓝三色粗细笔。

2、欣赏作品三张:蚂蚁搬花生、蚂蚁宴会、蚁后生宝宝。

3、展示板背景:蚂蚁过冬。

活动过程:

一、导人情景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了。每种动物都有自己过冬的好办法。今天我们来做地下考察队,一起走到地下去访问小蚂蚁。

二、欣赏讨论

1、出示背景蚂蚁过冬。

小蚂蚁的家在地下的洞里,一个蚂蚁洞有许多洞穴,四通八达,进出非常方便。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小蚂蚁的家里去看一看,好吗?

2、打开一号家。

这是一群工蚁的家,工蚁们在干什么呢?(工蚁们在搬一颗花生)小蚂蚁搬的花生怎么这么大?(因为我们人很大,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小,可是小蚂蚁很小,看上去这颗花生很大)这么大一颗花生,工蚁们是怎么搬的呢?(有的用头顶,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还有的用手拉)你认为哪个工蚁用的力气最大?(用头顶的工蚁)(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蚂蚁的身体哪一部分不是用图形来画的?(身体部分是用弯弯曲曲的线来画的)蚂蚁有三对足,第一对足是从头和身体连着的地方长出来的,就像人的手一样;第二对足是从腰间长出来的;第三对足是从身体下面长出来的。腿是笔直的吗?(弯弯的,前腿朝后弯,后腿朝前弯。)大家一起用力气,这群勤劳的工蚁从秋天开始搬食物,除了搬花生还可以搬什么呢?(蛋糕屑、小米粒、玉米粒、小虫子等)现在家里的食物堆得满满的,足够蚂蚁们吃上一个冬天了。

3、打开二号家。

这是一群兵蚁的家,兵蚁们正在举行宴会,它们是怎样开宴会的呢?(它们坐在桌子边,有的蚂蚁举起酒杯,有的在喝酒)坐着的蚂蚁和站着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坐着的蚂蚁第二段身体应该弯弯的,站着的是平平的)(演示头和第一段身体)画第二段身体老师也觉得有点难,该怎么画小蚂蚁才会坐下呢?(幼儿:该把身体横过来画)兵蚁的家里真热闹。

4、打开三号洞穴。

幼儿园中班蚂蚁和西瓜教案反思 篇13

(1)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蚂蚁和西瓜皮》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西瓜皮像什么,并拓展想象西瓜皮的用途。

2.运用多种方法让瓜皮越变越小。

3.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创新设计能力,从中体验创新操作的快乐。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有关于小蚂蚁和西瓜皮的课件。

2.课前组织幼儿吃西瓜或与家长联系把吃剩的西瓜皮让幼儿带到幼儿园。(最好是半个西瓜皮)

3.西瓜皮若干、火柴杆若干、木板、米饭、铁丝、木棍、木浆、脸盆、水、吸管、水龙头、小水桶、花绳、花、牙签、积木、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认识半个西瓜皮,并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1.结合课件(小蚂蚁在春游的过程中遇到了半个西瓜皮),让幼儿从准备的西瓜皮中间找出哪些是半个西瓜皮。

2.幼儿发挥想象尽多的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过渡:你们想知道小蚂蚁遇到西瓜皮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课件展示小蚂蚁:小朋友,我用它制作了很多好玩、好用的物品,你们也快动手做一做吧!

(二)幼儿分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发现西瓜皮的用途

1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翘翘板底座、饭碗、滑梯。

2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太阳伞、船、房子。

3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大水缸、花篮、花盆、淋浴器等。

(三)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用西瓜皮和其它辅助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课件展示小蚂蚁制作的物品,同时对幼儿作品的肯定

(五)课件展示小蚂蚁: 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想出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吗?

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发现更多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切、掰、摔、压、踢、踩等)

(六)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教育。

将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教学反思:

中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本次活动内容是让孩子既关注大的方面(大西瓜的变化),也关注到小的方面(小蚂蚁在流口水、小蚂蚁的动作等)。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的动作,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最后在整理故事内容讲述的环节,故事的优美度欠佳,应该再对语言进行斟酌,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故事的优美。

(2)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小蚂蚁和西瓜皮》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西瓜皮像什么,并拓展想象西瓜皮的用途。

2、运用多种方法让瓜皮越变越小。

3、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创新设计能力,从中体验创新操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有关于小蚂蚁和西瓜皮的课件。

2、课前组织幼儿吃西瓜或与家长联系把吃剩的西瓜皮让幼儿带到幼儿园。(最好是半个西瓜皮)。

3、西瓜皮若干、火柴杆若干、木板、米饭、铁丝、木棍、木浆、脸盆、水、吸管、水龙头、小水桶、花绳、花、牙签、积木、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认识半个西瓜皮,并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1、结合课件(小蚂蚁在春游的过程中遇到了半个西瓜皮),让幼儿从准备的西瓜皮中间找出哪些是半个西瓜皮。

2、幼儿发挥想象尽多的说出西瓜皮像什么?

过渡:你们想知道小蚂蚁遇到西瓜皮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课件展示小蚂蚁:小朋友,我用它制作了很多好玩、好用的物品,你们也快动手做一做吧!

二、幼儿分组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发现西瓜皮的用途。

1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翘翘板底座、饭碗、滑梯。

2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太阳伞、船、房子。

3组:利用材料发现西瓜皮能当大水缸、花篮、花盆、淋浴器等。

三、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用西瓜皮和其它辅助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课件展示小蚂蚁制作的物品,同时对幼儿作品的肯定。

五、课件展示

小蚂蚁: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想出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吗?

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发现更多让西瓜皮变小的办法。(切、掰、摔、压、踢、踩)

六、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教育。(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教学反思:

中班年龄段的幼儿,经常会关注粗浅的东西,更深些的细节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关注,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性,我主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蚂蚁和西瓜皮,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从学习动作中体验情趣。活动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表达能力。

(3)中班语言教案《蚂蚁和西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集体阅读、模仿绘本中的象声词回忆故事内容,进一步体会蚂蚁的情绪变化。

2、通过对重点画面的阅读与讨论,感受到小蚂蚁听从指挥团结向上、不怕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与态度。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画书《蚂蚁和西瓜》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集体阅读,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体会情绪变化。

——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模仿故事中的感叹词。

——引导幼儿跟随故事内容共同讨论感受蚂蚁的情绪变化。

3、阅读到P1时提问:

(1)刚发现西瓜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4、阅读到P5时提问:

(2)搬不动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它们发出了什么声音?

5、阅读P13、P15时提问:

(3)叫来了伙伴后它们都想了什么办法?它们搬动了吗?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师生共同讨论,帮助幼儿了解蚂蚁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蚂蚁不怕困难的精神。

——请幼儿观察、寻找绘本上蚂蚁不高兴的画面。

提问:

(1)小蚂蚁什么时候不高兴了?一共遇到了几次困难?

(2)每次遇到困难后,是什么表情?

(3)它们之后为什么又高兴了?它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与幼儿进行总结与梳理,小蚂蚁遇到困难后,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所以很高兴。

提问: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画中的蚂蚁队长,感受到蚂蚁队长的领导和其它蚂蚁的听从指挥,体会整个蚂蚁群体团结向上的精神。

——幼儿观察画面,寻找一只与众不同的蚂蚁。

1、阅读P5时提问:

(1)蚂蚁蚁遇到第一次困难时,是谁先搬的西瓜?(带黑帽子的蚂蚁)

2、阅读P7时提问:

(1)是谁跑回蚂蚁穴叫同伴来搬西瓜的?(带黑帽子:的蚂蚁)

3、阅读P14时提问:

(1)大家一起搬西瓜时,是谁站在最前面?(带黑帽子的蚂蚁)

4、阅读P16时提问:

(1)用杠杆搬西瓜时是谁指挥大家?(戴黑帽子的蚂蚁)

5、阅读P18时提问:

(1)怎么搬也搬不动,是谁想出来用铲子铲西瓜瓤这个办法的?(戴黑帽子的蚂蚁)

——与幼儿一同进行总结,戴黑帽子的蚂蚁队长,它不怕苦不怕累,事事冲在最前面,而其它蚂蚁也能够听从它的指挥,大家很团结,所以,才能够解决很多的困难。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讲述自己熟悉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语言课,由于多次改动故事情节,因此,上课时,PPT细节上面有点小问题,故事画面,情节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上课时,有点紧张,因此,在有些语句方面,表现的不到位,未将本故事中的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4)中班教案《蚂蚁和西瓜》含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封面的观察,推测故事的主要人物,产生阅读图书的兴趣。

2.通过观察蚂蚁的表情与身体姿势,了解故事情节的变化和内容。

3.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感受蚂蚁的智慧。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学PPT.2.蚂蚁和西瓜的小书若干。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蚂蚁的表情与身体姿势,了解故事情节的变化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向客人老师问好。

2.今天范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有趣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提问:图上有什么?他们发现了什么?(蚂蚁和西瓜)

二、基本部分.他们找到一块大西瓜,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呢?找到的是一块什么样的西瓜?(很开心,开心的都跳起来了,是一块红红的,大大的,有好多汁的西瓜).(1)接下来他们会把这块大西瓜怎么样呢?(会吃掉它)

(2)那你觉得这么大一块西瓜,小蚂蚁能吃得完吗?(不能)

(3)那怎么办呢?(把它带回家)蚂蚁是怎么做的?(一只蚂蚁推,两只蚂蚁一起推,四只蚂蚁一起推).蚂蚁跑到城堡里去搬救兵!.出示蚂蚁城堡图。提问:咦,蚂蚁城堡里的蚂蚁都在干什么呀?请幼儿仔细认真的观察一下,注意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说一说。.小蚂蚁也到了,我们来听听它是怎么喊的?(喂,我在草地上发现好东西啦).他们跑出去看到这么一块大西瓜,心情怎么样?他们应该如何搬回家呢?请你帮他想个好办法?(请幼儿和你身边的好朋友讨论下,帮助小蚂蚁想个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们是怎么做的?(一起推,用杠杆撬,)可是西瓜还是纹丝不动。(用铲子挖,用吊桶运).家里都装满了,可是西瓜还剩下很多,他们商量把剩下的吃完(吃的饱饱的,都躺在地上休息呢).图片都看完了,范老师将这些图片编成了一个故事,请你完整的欣赏。欣赏时,请你想想蚂蚁把西瓜皮做成了什么?

三、结束部分

范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故事书,请你两人合作看一本,边看边给你的好朋友说说这个故事。故事书要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往下翻,和你的同伴讲完,你可以讲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一听。

教学反思:

本节语言课,由于多次改动故事情节,因此,上课时,PPT细节上面有点小问题,故事画面,情节都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上课时,有点紧张,因此,在有些语句方面,表现的不到位,未将本故事中的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上一篇:小学科学六年上册《四季更替》教学实录下一篇:《扶摇皇后》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