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力培养

2024-08-05

学生能力培养(精选12篇)

学生能力培养 篇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两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

一、语文是工具, 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 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 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过去的语文教学老师只看着卷面成绩, 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为此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上每节课前一定根据教材特点和单元重点明确给学生教什么知识, 训练什么能力及怎样训练。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教学中, 我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 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首先我让同学们过汉语拼音关;然后在新学期伊始专门上好两至三节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理论课。讲汉字的特点规律, 讲自学汉字的方法, 并进行具体辅导。经过一段独立性学习, 学生完全养成习惯, 不仅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学生完全掌握, 就连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生字, 学生也主动学习掌握。学生掌握了识字能力, 学习兴趣提高, 作文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玩出了名堂》为例。这是一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学生在阅读中经常遇见, 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有教育意义的事, 需要记叙下来。因此, 我在备课时不仅确定在字、词、句、章方面要传授哪些知识, 而且把培养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作为教学和重点。正如《大纲》上所说:“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和作文。”

那么怎样培养呢?我反复阅读、研究、思考找出这类记叙文的特点和规律, 简略归纳为两点: (1) 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明白。 (2) 在记叙过程时, 要把重要的场面、中心话语写具体生动。教学时, 揭示以上规律, 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按以上两点自学, 边阅读、边思考、边讨论, 只用了一堂课, 使学生既清楚、明白、深刻懂得了这篇文章, 受到了教育, 学到了知识, 又初步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接着, 我又用了一课时, 叫学生根据老师归纳的两条规律, 试分析“习作选”上的同类文章。由于学生手中有了“工具”, 独立实践很快就把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搞清楚了。我又设计了短文练习进一步培养和检查学生的能力窨提高如何, 短文的题目是:“记一次自己深受教育的事”。

教学的实践, 使我尝到了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甜头, 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从一堂课中增长知识:识字能力、阅读的能力、写作的能力。慢慢“入了门”、“上了路”有了自己皖, 独立实践, 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语文是工具, 亲自使用工具, 才能掌握好工具。所以, 语文教学要提高效果, 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任何事件一样, 能力是从实践中来的。勤于实践, 能力必强。小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勤于实践, 这个“实践”就是“自学”。所以, 我们语文老师不要总是“抱”着学生走, 生怕学生摔倒了;也不要把课文“嚼”得太烂, 尽让学生吃米糊, 久而久之消化能力就会逐步退化了。我给自己订了一个教学原则:给自学让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决不独霸课堂教学时间,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养成自学习惯。具体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的路子是:第一步:读文、点字、查字、认字、写字。第二步:读文、思考、分层分段、写大意。第三步:读文、画重点的字、词、句, 提出不懂的问题, 写出文章中心。第四步:读文、背好词好句好段至全文, 抄写好的句、节、段、创造性讲述课文内容。最后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 写自己生活中可写的事情。自学的四个步骤, 二十字的自学方法, 开学初主教给学生, 以便学生按法自学。

由于开展了自学, 不仅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 而且逐渐形成了:“主动学、动脑思、学踏实、学方法、勤实践、好又精”的良好学风。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每篇课文都是学生的范文, 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 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这只是纸中谈兵, 要把知识化为能力非多写不可。我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课文, 就要求同学们进行一次小练笔, 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练习。

要提高写作能力, 必须多读多写, 这是有效的经验。教师要为同学创造多读多写的条件, 促进其能力提高。

学生能力培养 篇2

魏书生

目录:一、出题;二、答题;三、评卷;四、补考;五、总结

有的青年教师问:“您总也不出考试题,不考试、不评卷,学生考试成绩低怎么办?升学率低怎么办?”

我觉得,搞教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强应试能力,提高升学率,这是搞教改同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共同点。不同点在于,搞改革,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应试为主动研究应试。这样师生双方都节省了时间,教师省下时间来练身体,读书报,搞科研,写文章;学生省下时间用来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怎样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呢?教师出试题,刻印试卷,或者买四面八方推销的各种各样的重点篇目试卷、单元试卷,然后发给学生,严格监考,教师再认真评卷,这是一种做法。有的青年教师说:“这一个学期,我就让学生做了一百多张考试卷。”这显然能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但这种做法不符合我的实际:经常外出,很少有时间刻、印试卷。另外,我又不愿让中、下学生处于被动应考的地位,特别是后进学生,倘多次被动应考,不知出题规律,觉得自己弱点甚多,试题又常常攻其不备,弄得他们防不胜防,既然防不胜防,横直都是被动挨打,干脆就来个躺倒不干,任凭人家发落,愿意打哪儿就打哪儿吧!

为了适应自己时间少的特点和提高后进学生的应考积极性,我采取了另一种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方法。自1979年至今,我从来不为我任教的学生出试题、刻印试题;也不买四面八方推销的试题,学生尽管不做这些试题,也不做练习册,但历届升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用什么方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呢?我注意引导学生做五件实事:一、出题;二、答题;三、评卷;四、补考;五、总结。

(一)出题

除了市、校统考试题外,每次考试,都由学生出试卷。每位学生都假设自己是老师,千方百计出难题,看谁能考住别人,谁出的题能考住别人,就说明谁的水平高,能力强。有的老师问:“学生没边没沿地乱出题怎么办?出一些偏题怪题怎么办?”这好办,每次出试题,都要按照班级规定的“试题大纲”去做。

如以第三册文言文单元为例,我同学生商量确定,需掌握的知识点如下:易错字85个、通假字7个、虚词13个、实词169个、句子49句、背诵三篇古文七首诗,文学常识12处,课后应熟练解答的习题12道。我们班级早就制订了严格的、可操作性强的文言文试题大纲,要求文言文试题必需出八道题,试题必需在各类知识点内出,且对每道题的题量、分数也做了严格规定,且试题的主要格式要统一,要写清试题范围、出题人姓名等。具体要求如下:

文言文单元试题

出题时间: 年 月 日

出题人

答题人

1

2

3

4

5

6

7

8

自估得分

实得分

第一题:易错字。从教材要掌握的85个生字中挑选10个写入试题,计15分。

第二题:通假字。从7个通假字中挑出4个编人试题,计2分。

第三题:虚词。从要掌握的13个虚词中挑选五个编入试题,计5分。

第四题:实词。从要掌握的实词中挑选20个编入试题,计30分。

第五题:译句。从要准确翻译的49句话中挑选5句编入试题,计20分。

第六题:默写。从三篇古文七首诗中挑选5句编入试题,计10分。

第七题:文学常识,从需记住的12处文学常识60个知识点中,选4处共20个知识点编入试题,计10分。

第八题:课后习题。从应会熟练解答的12道课后习题中选两道编入试题,计8分。

试题的结构、范围、数量、分数比例确定以后,由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认识去填具体内容。以生字为例,从85个字中挑出10个来。这10个字具体出什么类型的题,是汉字填拼音,还是拼音填汉字,是组词、是释义、是判断、是选择、是填空、是改错,则都由每位同学自己决定。

又如期末试题,班级是这样规定的:

第X册语文教材期末试题

出题人、答题人、评分表(略)。

第一题:基础知识(40分)

1. 语音 4处(4分)

2.生字 4个(4分)

3.词 6个(6分)

4.语法 4道小题(4分)

5. 标点 4处 (2分)

6.修辞 4种 (2分)

7.逻辑 4小题(4分)

8.文学常识 4处(4分)

9.读写常识 4小题(4分)

10.默写 30字左右(6分)

第二题:阅读(30分)

1.记叙文 5小题(10分)

2.说明文 5小题(10分)

3.议论文 5小题(10分)

第三题:文言文(10分)

1.生字与通假字 4个(2分)

2.虚词与实词 4个(2分)

3.句子翻译 3句(3分)

4.课后习题 2道(3分)

(注:文言文部分的文学常识与默写可在第一题内出)

第四题:作文(40分)

学生们觉得,各种各样的试题千变万化,汇成汪洋大海,仔细分析起来,主要还是这些重要的知识点。这些主要的把握住了,对有道理的外来试题,便能够解答,这叫做以不变应万变。反过来,如果基本的试题样式把握不住,却跟着千奇百怪的试题跑,甚至跟着偏题、怪题跑,以自己的万变去对付个别试题的一变,往往事倍功半,还不容易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试题特点。

学生出题的过程,实际也是复习的过程,出默写的试题,他便把需默写的课文复习一遍,出读写知识的试题,便把读写知识复习一遍。

多长时间出一次试题,这要由同学们来决定。记叙文单元学完了,大家商量一下,觉得有必要便出一组题,觉得没必要便不考试。

语法知识原来教材深,比较难学,学生认为有必要强化这部分知识,我们就进行语法知识专卷考试。

出一组试题要多长时间,这也由大家讨论,举手表决通过。一般说来,单元试题两三天便可出完,期末试题出一份要一个星期。若大家通过了期末试题出一个星期的决定,那么这个星期每天的语文课,就不讲课,也不布置其它任务,一上课,每个人就都在那里埋头忙着出试题。

16年来,每个学期我都只用30节课就讲完整册教材,有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自学。每学期语文课上出各类试题的时间常常比我讲课的时间还多。

(二)答题

每个人的试题出完之后,由承包考试的一位同学把试题收上来。再征求大家意见,是按原来规定的期限答题,还是再延长点复习时间。时间确定后,每份试题的放置顺序打乱,以防同学们知道谁出的试题排在什么位置,抽题时会有选择。

顺序打乱后,每位学生都抽一份试题,抽到手以后,写上答题人的名字。这样抽签式的选择试题,意味着一个人的试题,有可能被同班每位同学抽到,一个人也可能抽到班内任何一位同学的试题。这便提高了大家出题的责任感,也容易激发大家答题的兴趣。

答题时,尽力创造宽松的气氛,学生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老师监考。我告诉学生:“如果有人愿意欺骗自己,那你就可以尽情地左顾右盼,尽情地看书查资料,只要对得起良心就行啊!”同学们笑了,同学们觉得没有必要抄袭,原因很简单,每次考试,试题不同,每个人答一套试题,考完之后既不排榜,也不公布成绩,纯粹把考试当做一种自我检测的方式,或者当做一次活动,一次娱乐,大家没有必要作弊,作弊之后除了损失了自己的良心之外,什么也不会得到。

有时候后进同学抽到了尖子学生出的题,解答起来,难度就大一些,这时,我就让后进同学适当地看看书,查查资料,但答过之后,要在卷纸上标明,哪几道题,共多少分是靠看书、查资料才答出来的。

这样学生答题时,心态是轻松的,同时又是积极主动的。

(三)评卷

答题一般在课堂上,也有的后进同学当堂答不完,也可以课后答。答完之后,交给出题人评卷。

谁出的试题,标准答案便由谁来做,更细的评分标准也由他来掌握。答题人可以同评卷人商量,意见不同时可以争辩。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便可以去找各类知识的承包人。如:本届学生语音生字、生词、语法、标点、修辞、逻辑知识、文学常识、读写常识、默写、课后习题、作文等项各选定一位学生承包。每位同学承包一类知识,负责研究这类知识的重点、难点,个别难点,还要由承包人负责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讲解,这样他们占有的资料就比较多,在这类知识范围内他们成为“专家”,评卷时出现了争议,当然要找“专家”裁决。

评卷的过程,是同学们互相学习的过程,是大家一起探求真理的过程。

(四)补考

班级有承包补考的同学,每届学生由一名同学承包补考。

每次考试前,我们都一起讨论确定补考的分数线。1989年以前,我们规定70分以下的要补考。也有的单元测试,知识点不多,便确定80分以下补考。后来,语文试题卷面总分长到120分,我们班便确定一般情况下, 94分以下为补考分数线,因为在一般的年份,语文成绩若达到百分制的78.2分,便能够升学。120分制的94分略高于标准分的78.2。

评卷之后,承包补考的甄慧同学请补考分数线内的同学集中到一起,商量怎样补考,什么时间再补考。有的`老师问:“学生试卷既然可以回家答,可以课后答,怎么还会有补考的人?他不会用抄袭的方法,提高分数,以逃避补考吗?”倘若他是为了应付老师的话,当然可以逃避,但当学生意识到学习不是给地主扛活,而是给自己种自留地的时候,他就觉得没有必要虚报产量了。他们觉得诚实劳动、诚实答卷、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是一种荣耀,“自留地”里缺了苗,及时补上,有利于增加自己的收入。反过来,明明不足却要掩盖,虚报产量,是自己骗自己。逃避补考,期末统考,真相毕露,反倒是更大的耻辱。

由于认识到补考对自己的实际价值,以致多年来多次出现78.2分以上的同学也要求补考的事例。我说:“你们已经超出了补考分数线,就不用补了。”这些同学却说:“我抽的这组试题较浅,虽然得分较高,但我自己感觉这部分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再补考一次,好处会多于坏处。”

(五)总结

补考结束以后,便要对本次考试进行总结,有时请一位先进同学和一位后进同学分别到讲台上讲一讲自己出试题的思路和答题、评卷时的体会。

全班同学可针对这次考试充分发表意见,哪些题出得有道理,哪些题出得没道理,题量是大还是小。我如果没有外出,便例览几份同学的试卷,便了解了先进同学和后进同学对这类知识的理解程度,然后谈我对这次考试的看法,对同学们出的过深的和过浅的低效试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如果同学们认为有必要,某一类知识的试题还可以再出一次、再考一次以强化、巩固这类知识。

每次市、校统考之后,我们班学生还要找出自己的试题和正式统考试题相比较,看每位同学出的试题和统考试题共同点共有多少处,试题中的小题必须完全一样,如文学常识的题,作家名字必须相同,作品、出处等知识点也必须和统考试题没有一点差别,修辞方法的句子都要和统考试题一模一样,才算押对了一道题。然后按照统考试卷的分数计算押题的分数,得分最高的同学便能得到一本世界名著的奖励。去年得分最高的是杨奕,今年得分最高的是运娜,她出的试卷,居然有59分和统考试题一模一样。

这样评比,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出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也不由自主地去研究统考试题的结构、题型、试题与教材的关系。哪些题出得有普遍意义,能促进同学们学习必要的知识,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哪些题属于偏题、怪题,甚至是胡编乱造的题、难倒大学教授的题、死钻牛角尖的题。学生们讨论认识到,对这类嘎题千万不能用真劲,平时千万不能认真研究它,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胡编乱造地出题,我们便胡编乱造地答卷,朦了上算便宜,朦不上,因为平时也没费真力气,顶多一张卷,胡编的题占到六、七分,全丢了,因为力气用到必要的题上了,基础的、必要的题得了分,整张试卷仍然能得高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3

那么,应该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近几年来,我大胆地进行了一点尝试,得到的粗浅体会是:

一、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因此,我们必须把重知教育转向知智并重教育,首先应由单纯的引导学生解答问题转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至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探讨和发展问题的能力必然会逐步形成。如在理解课文《渑池之会》一节时,当老师提出:“渑池之会秦国和赵国谁赢了?”一位学生不假思索地站起来答道:“还不是打个平手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课堂像炸了锅似的议论开了,经过讨论,最后形成了共识,都认为赵王赢了。有的说:“从乐器来比较,越王鼓的‘瑟是乐器,秦王击的‘缶是瓦罐。”有是说:“从人物级别讲是秦王亲自让赵王鼓瑟,而赵王没有出面,只是大臣蔺相如迫使秦王击缶的。”有的说:“从国力上讲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强弱相差悬殊,打成平手即是弱者赢。”更有甚者说:“从地点看秦国是‘主场,赵国是‘客场,一般讲‘客场保平即是胜利。”学生把这一问题的见解带到课外、带到社会,这个问题或许还会伴随他们一生。这种开放式的个性化阅读已跳出了课本,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使阅读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分辨能力。

二、营造和谐气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在学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从而在课堂上共同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气氛。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追求新的发展与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一方面我们要使学生成为教育主体;当学生提出独特见解时,教师都应给予支持和鼓励,使学生有求知的动力,乐于走进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迁移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知识和智慧的天地中自由翱翔。

三、抛开框框条条,大胆设问质疑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语文教学的主要弊病在阅读教学中的课文分析上,把生动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这使本应给人以美感和灵气的语文教学,成了机械化的训练,学生得到的是干巴巴的结论,何谈创新的培养。再者,传统的阅读教学,着重于字、词、句段的理解,着重于教师将所谓“标准答案”全盘捧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死记硬背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形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课后扔笔记的不良现象。束缚了学生的思想,禁锢了学生的创造力,危害不可小视。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有创新精神,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是一个研究者,启发他们各抒己见,敢于质疑设问。要指导他们用创造的目光去分析,不要追求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表扬。

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激发创新潜能

教学实践证明:在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后,让学生阅读分析教材,自己去解决目标中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准确地做出来。所以,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在教授《负荆请罪》这一课时,让学生说一说“廉颇到蔺相如府上后会怎么说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思考,便有学生这样精彩地写道“蔺相如,您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实在令人钦佩,您是真正的国之栋梁。而我呢,却不顾国家的利益,把心思放在地位争宠上,我太自私了,请您处置吧。”“蔺上卿,我们赵国能有今天,全靠您的机智勇敢和您博大的胸怀,小人我实在惭愧。”“蔺上卿,我太卑鄙了,为了跟您争地位,竟不顾国家的利益,今天我特意背来荆条,请您处罚我吧。让我永远铭记教诲——团结就是力量。”……从以上的答案不难看出学生的思维流动跳跃,潜在着智慧和灵气,这样的课堂呈现出开放的理想境界。学完课文后,我要求学生排练课本剧,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再加工与再创造,发挥小组优势,有的带来道具,有的化了妆,有的制作了背景,有的加入了台词。学生置身于课本剧表演之中,以各种感官去品味、体验作品。

总之,我们要不断强化创新教育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学生能力培养 篇4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 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 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 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一个学生在学习“官渡之战”时指出:袁绍不会用人是导致其失败的加速器。“曹操赤脚迎许攸”说明曹操的成功是与其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这场战争的成败, 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疑义, 求得解决, 这样才能进步。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 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 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 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 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 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其次, 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 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 这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 教师如果简单加以否定, 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 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 疏于思考。事实上, 只有犯过“错误”, 才能改正错误。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 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 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 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 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 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首先“纵向联想”, 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 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 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 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 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 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不断创设问题情景, 活化学生思维。

提问题是人的天性, 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 是创造的萌芽。所谓问题情景, 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 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的知识处理情景。教师应以尊重为前提, 以激趣为条件, 以自主为核心, 注意在教学中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 一知半解, 不确定的问题情景, 制造悬念, 启发思考, 由此产生矛盾、疑惑、惊讶, 使学生探索作答。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 可提出问题:要不要重修圆明园?这时肯定会有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不重修圆明园。说明我们是一个敢于正视现实的民族, 是一个真正有民族自尊心的民族, 我们就应该留着这块伤疤, 让它时刻警醒我们:勿忘国耻, 奋起直追!”在学生内心萌发了一股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和对自己命运的关切, 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第二种观点:要重修圆明园。说明现在中国强大了, 同时也不再害怕侵略者来侵略了。这样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学生利用教师创设的情景, 多角度的思考, 活化了思维, 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 学生是思维活动的主体, 而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是影响思维创造性发挥的前提条件。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水平, 用理解的方式对待他们, 创造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氛围。对于学生在探究时那种“违反常识”的提问, 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 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 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 都应该充分肯定, 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于敢于提出问题, 发现矛盾, 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 探索的过程也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 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 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 很难具有创新精神。因此, 教师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 分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后果时, 有许多同学提出“落后挨打”是一种“先进的工业文明对落后的农业文明的撞击”, 因这是中国落后挨打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观点。此时,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观点, 不能简单地加以抑制或否定, 而应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思考, 有效地剔除一些模糊认识, 认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5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

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三)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一、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科学知识的创新充满勇于进取的人文精神,记载着人类发明、创造的光辉历史,凝聚着人类思索与奋斗的成功经验。它既有巧夺天工的构思,传承着人类的聪明与机智,又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认识,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总之,知识蕴藏着丰富的智力因素,是我们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我们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学习一个重要定理,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它的重要用途,认识定理证明的思想方法,理解其中的运算和推理技巧,关键还要深刻理解定理反映的事物本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尤其数学知识中丰富的有关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唯物辨证法思想。这大量的智力因素,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这大量的智力因素,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智力源泉,也是启迪我们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根据。

在定理证明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定理证明与发现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在多种解题思路探求中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创新思维。

经过高考,师生们体会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成功的保障。

我们之所以在学习中反对“死记硬背”,就是要突出知识的智力因素,掌握真才实学,学会过硬本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综合、探索联想,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广义的创造,是从个人的活动来考察的,是指个人从事的活动和思维,只要相对于自己的过去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突破性的,就是创造性活动。学生在学校里要培养的创造性,就是这种广义上的创造性。创造意味着从无到有,创新具有更新与日臻完善的含义:创新体现现有事物更新改造的过程;创新意味着一种旧貌换新颜和推陈出新的感觉;创新更多地被应用于技术、制度、管理等具体的事物方面。创新是建立在创造结果基础之上,是对具有原创性东西的有限的具体地应用,它不能给事物以生命的起点。只有创新才能使其踏上尽善尽美之路。创造和创新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动力。

我们说,一个民族的真正伟力根植于它的创造与创新精神,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能找到的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原因所做出的一个最有效的解释。

江泽民主席在视察北大时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光荣传统。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很根本的一条路就是要靠教育。”江泽民主席在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上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课堂教学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中学教师回归课本知识体系,以达到“减负提质”之目的。历年高考试题并不是课本知识内容的简单再现,而是取材于课本,加以变化提高而得到的。

1、创造思维的新视角:重新认识教材,从中挖掘创新素材,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从而创设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崭新途径。例如,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或因内容相似相近,或因形式相似相近,易造成混淆,在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教学,就能促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事物联系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学会客观地评价事物,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类比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经类比能使知识向更深的层次或更广阔的领域迁移,拓展。在教学中,若教师从知识的顺延、从属、引伸、互逆、相似等方面考虑和发掘类比因素,进行类比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如,构造新命题,将原题的条件或结论,甚至整个题用其等价的形式替代,得到新题目称为原题的等价变式,这是由于一个数学问题常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或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决定的,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不受“定势”或“模式”的束缚,去探索各种结论或未确定条件的各种可能性。这样充分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构建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特别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的综合性就决定了思维活动发展的多样性。

2、创造思维的新视角: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做到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辨证统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的创造往往开始于不严格的发散思维,而继之以严格的逻辑分析思维,即收敛思维。发散思维虽然能够提供有价值的重要设想,但其成果必须严格验证。发散思维富于创造性,能够提供大量新思路,新方法。但是,单靠发散思维还不能完成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要相辅相成、辨证统一,偏视任何一面都是不可取的。

运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处理课本的例题、习题,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深入挖掘创新素材和其潜在功能。在保持已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探索能否得出更深刻,更广泛的结论,或改变命题条件,结论的若干元素,组成新型的更一般的命题,并探究其正确性,不落俗套,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另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纵向延伸,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不断递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兴趣是人们心理活动共有的特征。一个人要在学业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首先必须对学业满腔的热忱和极大的兴趣,肯用全副精神去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但它们不会自动涌现。这需要教师从创设认知“冲突”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崭新途径。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思维的新视角,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向往科学,追求真理。学生的创造意识也会随着培养起来。

课堂教学是一个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重要场所,教师不能满足于具体的学科知识,还要揭示知识背后所凝结的历史、观念、方法、精神等,特别是其中的人文内容和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史上创新过程的介绍,使得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以指导学生克服多年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极快地完成从知识的继承者到知识的创造者的转变。

三、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水到渠成。

教育激励常常有如下的几种方式:

1、榜样激励,要以学生中创新的事例为榜样,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前景激励,青少年学生向往美好的理想,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开拓前进的道路。

3、参与激励,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才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表现激励,勇于表现自我是青少年的特点,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特长,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好与技能产生了无形的推动力。

5、竞争激励,有竞争才有发展,同学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发挥了主体作用,有效的推动了数学创新活动的开展。

6、成功激励,成功给人带来光荣、幸福等美好的感受,更能鼓励成功者不断进取,发展了同学的创造性。

7、表扬激励,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热情地表扬学生的聪明智慧,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良好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教师教学要温故知新,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还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

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而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让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发现与创造。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去探索与发现,从而获得新知,这对学生来说作业是学生认识上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从对知识初步理解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漫长的心理历程。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发挥聪明智慧,把各种知识构建成思路通道的建筑工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过程。

例如,指导学生在作业中要大胆的探索,通过作图、列式、运算得到正确的结果。作业中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特别能反映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作业评讲中要创设民主型、探索性的课堂气氛,因势利导,反映学生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的创造性,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热情表彰、鼓励学生的新作,最好由老师板书学生作业的全过程,分析学生的思路,指出其新颖之处和思维闪光点,激励全班同学积极进取,发展创新思维。

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大胆探索解题思路,勇敢地提出新解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对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路和见解。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思维活动中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这三者的有机统一。选择是解开人类思维创造之谜的第一把钥匙。创造性思维中的突破不仅仅是为了使现存的体系危机四伏,而是为了导致新的思想大厦拔地而起。人的创造活动是受重新建构后的新思想体系指导。

创造思维的新视角,重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形成运动变化的观点,掌握归纳与转化的方法。

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而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录等.现代教育思想精粹.光明日报出版社

2.布鲁纳.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3.吴兴长,《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篇6

[关键词]:创造 实践 美的心灵 审美

江泽民总书记在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语文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它的群众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等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对青少年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们通过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把教育的根本立足点由知识传授转移到开发潜能和促进一些常被人所忽视的事物上来。一个人的个性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营造一种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乃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由于活动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又是独立自主地开展,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活动中,语文美育与德育、智育相互协调;丰富的审美活动和众多的审美场所构成了强大的“审美场”;在活动中,学生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可不拘一格,但都应考虑其活泼、轻松、有趣,有好效果。我们通过实践觉得以下几点是行之有效的。

一、提供广大空间,增强创造意识

语文课外活动给参加者提供了广泛接触的机会。调查、参观、访问、联欢、考察、远足等活动都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视野。

例如让学生了解学校周围的空气污染情况,可让学生到校外去进行考察,可拟定一些考察内容,如:途中所见的机动车,交通路口一分钟车流量,沿途所见的炉灶烟囱数,吸烟人数……在社会调查中,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了:为了我们的生存,人们的保护意识急需提高。我们带领学生深入到瓯江沿岸、溪滩、街道、菜场、风景点等场所,让学生结合所掌握的生态知识去发现问题,去考虑怎样使丽水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学生能根据平时所掌握的知识,提出比较合理的建议。有的学生观察细致,富于想象,作文充满情趣,富有创造性。

二、开展多样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作为语文老师应放手让学生去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学生会组织得非常好。如有一次,学生想邀请在丽水师专任教的两位英国籍学生和丽水地区广播电台金色旋律节目组一起开展联欢活动,我们就积极支持他们。教室布置以及节目选择等一切工作放手由班委去做。节目有舞蹈、独唱、小品、游戏等,表演的节目内容健康、主题鲜明。两位英国朋友也即兴表演了吉他弹唱。学生们用英语与他们会话,使平时所学的英语知识在这里得以施展。班里的小书法家还当场写下了“友谊长存”的赠联送给两位英国朋友。活动课里,学生与英国朋友的言谈交往都非常得体、和谐。活动之后,又指导学生写文章。后来,《英国朋友来我们班做客》一文在报刊上得以发表。小摄影家为活动课留下了很多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活动课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内容,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实践能力,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

三、深入社会生活,塑造美的心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人才,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很需要培养。深入社会生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旅行、游览等活动中,学生能广泛地与大自然接触,尽情地欣赏祖国壮丽的河山,接受自然美的陶冶和滋养,增强爱国主义的精神。

关注社会,热爱祖国,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美好的心灵,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应尽的义务。利用节假日,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旅游、参观、访问等活动,让他们去了解大自然,领略大千世界,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四、欣赏优秀作品,培养创造思维。

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创造性思维。在阅读欣赏活动中,我让学生欣赏澳大利亚泰格特的名篇《窗》,文中那栩栩如生,五彩斑斓的窗外美景,原来是靠窗病人支着羸弱的身体,面对一堵光秃秃的墙,幻想出来和编织起来的。那是一种怎样的生命热情和求生力量,一种怎样的高尚、赤诚和完美的人格!在对待这个窗口的态度上,《窗》展现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灵魂:一个利他,一个自私。利他者用美麗的幻想故事来激励病友求生的勇气;自私者却不惜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摆脱自己心灵的困扰。同样一个窗口,在高尚者心灵里为什么能幻化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而在卑鄙者眼里只能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一扇窗——一个公共的生存环境,莫非可以成为探测心灵的显示屏?学生们被小说中生动优美的句子、片段以及主人公美好、善良的心灵所深深打动。我们还常常推荐名篇名著,让学生通过创造性想象,写个创造性结局。

五、开展多种语文活动,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1、发展兴趣爱好

语文学习兴趣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语文学科的带有情感的倾向。趣味性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性。统编或通用教材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爱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也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此,我们要提倡大语文教学,指导语文课外活动,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各种兴趣社团,鼓励爱好者参加。支持他们不断创造新的活动形式,并且帮助学生对成功的活动形式作及时的总结,以期有进一步的完善。节日可以进行多种有趣味的游园活动。如到游乐宫去,开展如猜谜、绕口令、游迷宫等游戏等。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得更多的实践和创造的愉悦。

2、培养独立自主能力

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他们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参加兴趣活动的愿望。也只有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他们才能进入充分的自由创造的境界。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他们感到一种摆脱功利的自由愉悦,满足了自由表达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喜悦。教师可以当参谋,出注意,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不要去直接介入。让学生在大语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真正体味语文的无限趣味。

3.培养审美创造力

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是创造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吸收和运用最新信息,扩大教育阵地。 提供技能训练的机会,让参加者都能从中锻炼技能、技巧,使学生“手脑并用”,心灵手巧。开展模拟活动,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身从事改造世界的实感,体验和确认自身的创造力。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重点加以培养,如小品、相声、舞蹈、演唱、课本剧等,都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使他们的审美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学生能力培养 篇7

一、善于营造和谐氛围, 激发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情感

情感因素分为积极性和消极性两大类, 前者对人的行为有推促作用, 后者则相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要善于运用方法手段, 努力营造有效教学氛围, 不断培养小学生的积极性情感, 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动”起来。一是努力实施数学教学趣味化。为此,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 不断“制造和生成”趣味性, 努力把小学生的情感激活, 让他们能够保持一定的兴致和耐力。二是注重发挥亲师信道的作用。数学课程的理性较强, 为了迎合小学生的心理, 教师要多做一些“诗外工夫”。如微笑教学, 施展教学魅力, 释放亲和力, 对小学生摸摸头、拍拍肩膀, 适当穿插教学小笑话, 等等。三是实施以激励为主的学生评价机制。对小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 尤其是对基础较差、成绩落后、性格内向和心理脆弱的小学生, 更要注重挖掘他们的亮点, 避其短而扬其长, 并施以正确的疏导和帮助, 以保持他们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二、善于优创教学手段, 激发数学学习中的活跃思维

由于受习惯性影响, 许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依然是“主动性不强, 依赖性不弱”。对此, 教师要因需而变, 善于优创教学方法手段, 让小学生的活跃思维和活泼性格在课程学习中得以努力显现出来, 从而有效激活学教状态, 形成良性互动态势。

如“情境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得意之法。笔者在“圆的周长”教学中, 曾经创设如此情境:多媒体演示一个正方形跑道和一个内切圆跑道, 让一只小白兔沿着圆形跑道跑步, 同时让一只小灰兔沿着正方形跑道跑步, 经过几次比赛, 总是小白兔获胜。学生们在发现“秘密”后为小灰兔大叫不平——“两个跑道的长度不一样”。

笔者让他们拿出“具体证据”, 学生们想出了用测量结果来比较。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四倍”, 所以只要量出边长就能得出周长;然而要量出圆的长度必须“线绕、滚动、拉直——化曲为直”, 则太不容易了!就在为难之时, 笔者说:“有一种非常简单的关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我们学习了以后很快就能帮助小灰兔拿出证据来。”正可谓“一语惊人”, 学生们对此兴致很高, 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善于发掘学生潜质, 激发数学学习中的创新元素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促进学生成才 篇8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意义

(1)朗读是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方法。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不可少,而且占有很大一部分,一定要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关键,阅读不是随便地读一读,而是有很多要求。不能读错字音,不能落字,不能加字,不能重复读, 还有要感情。阅读教学开始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慢慢培养,逐步达到阅读准确、流利、有表情,达到自然状态。阅读不光是用眼,还要用脑、用心,边读边想边思考,多种感官同时应用,这样就会更全面地理解课文,从而记得也会更为牢固。由此可见,朗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加强学生的记忆。

(2)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课文,都是专家精挑细选的,有很多的情感因素,我们要利用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所选课文语言较为规范、具有较强的节奏,朗读起来很顺口,声调铿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材料,我们语文教师要重视课文的引领作用。

(3)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小学生的记忆力旺盛,熟读课文能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小学阶段要求熟读与背诵的课文可能会让学生终生难忘,是培养他们记忆力的最好方法,也会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很多作家在写文章或者说话的时候会引用一些经典,这就是源于他们在学生时代的熟读和积累。

(4)朗读与熟读课文有助于理解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说出了熟读的作用。学生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而且这种收获是更深入一个层次,学生边朗读边思考,细细咀嚼课文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把课文读熟了就会随时把课文拿来阅读,也有助于读其他课文,更容易对其他课文加以理解,理解也会更快更深刻。

(5)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 教师只是教给学生方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要靠自己去体会,比教师的教会更为有效。学生有了更多的感悟,记得也更为牢固。如果学生不理解课文,让学生多读几遍,就会理解了。

(6)多读有助于学生的提高写作能力。学生读得多,就会收获得多,文章里有很多的句子、与表达方法都会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材料.课文的结构对于学生的写作也有帮助,在写作时就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阅读多了,还会把阅读所得用于写作,达到出口成章、信手拈来的境界,词汇多、语言丰富,写作能力也提高。

(7)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好的课文都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思想先进,语言优美,朗读时朗朗上口,优美动听。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得到熏陶,是美的享受。在不断地阅读课文中,鉴赏能力、审美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二、如何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小学是阅读学习的关键时期,但是很多学生还不会阅读,在阅读时有很大的依赖性,习惯性地依赖教师的讲解与分析,不去研读,不去品味,阅读的独立性不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时间养成的。阅读能力是不可以作假的,是需要下真功夫,由教师的引领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阅读。

(1)阅读方法正确。对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方法很多。例如, 领读、齐读、接读、轮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等等。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用普通话,做到字正腔圆,具有丰富的感情,有一定的节奏,给学生以美的阅读示范,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有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并不是把阅读放给学生就可以了,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教学。对学生多指导,当学生阅读遇到困难时, 要在方法上进行讲解,让学生多听、多读、多品。

(3)及时纠正阅读时的错误。教师在听学生朗读课文时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没有读错的字,有没有读破的句子,如果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学生在不断地纠正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学生能力培养 篇9

语文教学, 至始至终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因为作为国语, 如果语文没学好, 是不可能指望学生以后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上升空间的, 而追根究底, 就是他们不具备或者是缺乏甚至是丧失了最基本的自我学习能力。在现有的教材安排上, 听的能力训练无疑占据了绝对比重, 每堂课老师说学生听是现在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其次是写的能力, 因为毕竟有考试的要求, 所以偶尔还会考虑到这个方面。自从取消了学校的早自习, 学生在读方面的能力训练, 因为没有了强制要求, 显得随性而松散, 很多学生初中三年就根本没正式涉及到这个方面的学习和训练, 而说的能力就更不用提了。当然进入职高之后, 后面所提的两个方面的能力就显得更弱了。

说话是我们向同伴展示我们的思维和修养的一个载体, 或者是向“敌人”发动进攻的一个良好武器。要求我们不仅能说流利的普通话或者是漂亮的英语, 更重要的是你表达的内容。美国总统需要发表竞选演讲来获得选民的支持;员工需要艺术的表达来获得老板的认同和信任;销售人员需要通过沟通让客户把他的人民币 (或者美元) 拿来交换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说话的境界大概可以分为敢说, 能说, 会说。能克服胆怯, 能张口说话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叫敢说。一个做销售的年轻人, 最害怕和陌生人说话, 所以他从来不会去拜访陌生客户, 一般都要有人陪他他才去, 否则他就在公司玩的话, 结果可想而知, 他只能告别他想在销售舞台上大展身手的梦想。敢说了还要能说, 就是你的底气比较足, 你有很多东西可以表达, 不至于每天都是那些老话, 说得让人烦。当然说话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会说了。会说的人懂得说的时间和尺度。什么时机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什么时间应该滔滔不绝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什么时间应该惜言如金, 一语中的。会说的人还会给听众思想上强烈的冲击, 会引入听众思考, 同时还具有幽默感, 能让人在笑声中领会很多人生道理。

试想, 一个人进入社会后, 只有听话的能力, 却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不能好好的读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在写的方面又不能很好地表现。这样的人, 什么样的就业环境才适合他们呢?那么, 他们的结局是否只能是一辈子当劳力者而无法成为劳心者?哪个为人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读书后的结局是这样的呢?而事实上, 一个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应该得到全面发展, 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正如一张桌子的四方脚, 只有均衡才可以四平八稳,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脚跛了, 那么, 这张桌子还可以平稳的站立吗?所以,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是需要同头并进的。

本人从事职高的语文一线教学已经十余载,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语文改革之后, 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 我正尝试着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就是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 来更好的融会贯通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尤其是学生相对较弱的说和读的能力的训练。期望通过这样的探索, 能够让职高的学生达到“站起来能说, 坐下来能写, 走出去能干, 脑中有物, 心中有数”的目标。至少, 不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职高学生, 比普高学生好像低人一等。只有自信了, 才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甚至是超水平的发挥。

现在就把我的具体实践方法讲述如下:

首先, 我会在新生开学的第一堂课上就提出我的要求, 要利用每堂语文课前的5分钟时间, 训练学生的说或者读的能力。

就读而言, 要求学生准备精美的千字左右的短文, 必须是课外的, 然后要在读完该文章后, 说出自己推荐它的理由;

就说而言, 要求班上的每个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事先准备2-3个话题, 涉及的范围不限, 主要涉及生活、工作、家庭、社会等热点话题, 只要能使人看后有话能说就行。然后折好成阄, 全部放到一个盒子里备用。

接下来具体要求是:每节课课前, 我会上台随机抽1-2名学生 (事先要求各班科代表先准备好本班每个学生的名字并做好阄, 放到一个小盒子里) , 然后抽到的学生可以选择读或者说的方式完成。选择读的学生, 就拿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美文上台, 先给全班学生说明“我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 题目叫……”然后朗读 (如果可以, 朗诵更好) , 朗读结束后, 要对全班学生说出推荐理由。选择说的学生, 上台后就在准备好的装话题的盒子里随机抽一个话题, 面对全班学生说出“我今天抽到的话题是……”然后自由地说。不管是选择读文章或者是说话的, 都要求不能少于一分钟, 也不能超过三分钟。当然, 为了活动的顺利实施, 还需要制定一些奖惩措施, 这些就可以因人而异了。

刚开始, 学生也许不知道该怎么做怎么说, 所以老师可以试举一个例子来让学生理解, 也当是下水之作吧。我一开始就举了一个最近报道很火的“如果你是旁观者, 看到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搀扶或者帮助?”的话题来激发学生兴趣。面对这样的话题, 学生都有话可说,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得很激烈, 但是当我问到“有没有同学可以单独就此问题发表个人的见解?”的时候, 大家就都沉默了。也就是说, 大家应该是有参与的积极性的, 但是呢, 确实是缺少动力和胆量独自去做。而如果一直都是人云亦云的话, 他们是永远不会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观点的。

我个人认为, 说话的活动, 一是可以训练学生面对其他人的勇气和胆识, 二是在公众场合或者是比较正规的场合, 训练自己的表情、肢体语言等的控制能力, 三是围绕一个话题, 训练组织语言的能力, 四还可以训练自己自由说普通话的能力。而且这个活动还可以让老师发现一些学生的也许一直不为人知的能力。一举多得的事情, 何乐而不为呢?而且, 如果在这里说话可以做到井井有条、头头是道, 那么, 换做在考场上, 面对现在的所谓的话题作文, 就不会完全心里没谱, 一通乱写了。无非是说话靠嘴表达, 作文用手表达而已, 但其实质是相同的, 就是都在用心“说话”。基于以上考虑, 我首先提倡的就是开展抽话题自由说话的活动。当然, 有的学生确实需要很大勇气才可以做到这样自由地说话, 那么, 朗读的设置也就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跳板, 最终的目标始终是说话的训练。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篇10

一.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俄国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出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的词语。”在作文教学中, 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最佳方法。

作文是写来给人看的, 大多数学生都怕自己写的文章不好而不敢去写, 他们平时是不会动笔写的, 往往是迫于交作业才去动笔, 对自己能写好文章失去了信心。作为语文老师, 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 都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写, 用自己的眼, 以自己的心去理解生活、感受生活, 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 写真人真事, 抒真情实感。不要怕别人取笑, 只有多写, 才会得到提高。学生只要有胆量, 愿意将自己的意思写出来, 不论完整通顺与否, 老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 作文题目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命题要尽量新,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学生有话可说。老师借此机会向学生传授一些写作方法, 学生对作文就会渐渐入门, 越写越好。

二.引导学生积累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写作材料, 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过:“我只写我体验过的东西, 我思考和感觉过的东西, 我爱过的东西, 我清楚看见过和我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 我写我自己的生活与之常在的东西。”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留心周围的事物, 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否则, 言之无物, 只是一句空话。

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到生活中去积累写作素材, 指导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爱观察的习惯。老师要教给学生观察身边人和事物的方法, 让学生把感知的人和事物的一切材料积累起来, 写作时才不会没有话可写。另外, 老师要指导学生通过看课外书籍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无数事实证明, 离开学生的多读多看,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非常困难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领会别人的方法, 随时摘录、整理, 做好读书笔记。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就是说明要注重间接经验的积累。写作素材要靠语言材料的组合才能表达出完美的意思。学生要有一个积累本, 平时将自己喜欢的精彩语段、妙词佳句、成语、名言警句、歇后语、谚语等及时分类整理。另外要求背诵适宜的重要段落。通过背诵, 作者的语言便成为学生语言仓库的宝贵财富。积累多了, 写作的时候想用的词汇, 某些句式, 某些表达方法, 就会得心应手。文思泉涌, 自然而然就会使文章具体生动, 表情达意就更加流畅。在写作中积累写作素材和语言材料, 是为了“薄积而后发”, 是为了让文章能更准确地进行表达。

三.指导学生互改互评

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篇11

关键词:语文;“听”的能力;培养

大家知道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话,这是对别人应有的尊重和礼貌。人际交往中“听”很重要,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语文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又是以听说教学为基础的。在教学中如何培養学生“听”的能力,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在学生听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如我在讲《白鹅》时,先让学生猜谜语《鹅》,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调动了学生“听”的欲望。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其“听”的能力。我们可以这样分步训练:

1 所故事后用图画来表达故事内容,这是为了训练形象记忆。据心理学研究,最简单的记忆,就是形象记忆。

2 教师说一段话,然后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两个词概括下来,训练重点词语记忆。这种方法,既练听觉记忆,也练概括能力,这样的训练我们在每节语文课上都可以做,训练的机会很多。

3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让他们听得不盲目。通过有目的的训练,学生就能够把听话行为贯穿始终,就能够对他们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梳理,理解主要意思。

二、培养学生“听”的礼仪

在全班集体交流时,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位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位学生觉得与自己的意见不合,就马上打断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都是对发言者的不尊重。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礼节。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发言时,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绝不在学生发言时打断学生。教师的“倾听”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控课堂,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教师认真倾听学生说话,潜移默化中,学生会感到倾听是一种礼貌、一种尊重,更是一个人的修养。

三、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听”常以“读”为伴,如教学《去年的树》时,我让学生男女读、分小组读、同桌互相读、分角色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听、领会和理解。学生发言说:他从同学们的读中感受到了小鸟在寻找大树时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他听出了保护环境迫在眉睫。这样,课文中要解决的问题在同学们“读”与“听”的互动中迎刃而解。

总之,“听”作为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培养,训练“听”的途径需要我们去探究。

(作者单位山西省曲沃县实验小学)

竖起大拇指/王艳琴

最初想写这个题目,缘于一次周末的自学考试监考。记得当时有四堂考试,第一堂有两位老师迟到了,校长当即批评了他们,杀一儆百,当然后面几堂大家都早早来到考点,但当我们正襟危坐,期待着领导的赞许或表扬时,校长只是扫视了一圈,发现人都按时到齐,连点名都省略了。当然,不迟到是我们理所应该做到的,但心里还是难免产生了些许的失落,就是这件纤尘小事,却在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些感悟,并由此联想到了自己平时的教学。

上课时,我总认为学生坐得端正,听讲认真,作业整齐都是应该的,平时对上课做小动作、作业不完成的同学关注过多,对好学生却熟视无睹,他们的心灵是否也有一点失落呢?后来的一件事使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是去年的国庆前夕,学校组织教职工大合唱,当时第三首歌难度较大,练习时,唱了几遍,效果都不太理想,这时,唱完一遍后,指挥老师有力地竖起了两个大拇指,并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尽管当时已经站得双腿僵硬,两脚发麻,但我们都不禁为之一振,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就连平时唱歌跑调、五音不全的我也不由得大声吼了起来。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呢?在平时,我们对待学生,何不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赞许,少一点责备呢?从此,我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态度,多看同学们的长处、优点,对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也及时肯定、表扬,还可以进行全班性的表扬,如:“今天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这节课很高兴。”后来,我发现同学们的积极性、自觉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师生关系也融洽了。陈思翔主动补写作业交到办公室;沈柱、李博、翟佳元这些差生一下课都围到我身边来说东道西,表现很活跃。有一次,在默写《敕勒歌》时,翟佳元没有过关,那天,他正好请假,当念到他的名字时,李博、鲍安鹏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替他写,我替他写。”我知道他们是想表现自己,就说:“好,你俩到黑板上来写。”他们到黑板上都默写对了,我当即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并及时表扬了他们:“你们今天表现得都很好,翟佳元明天来后;你俩负责检查并督促他过关。”第二天,李博在楼道碰到我就说:“老师,我检查了翟佳元,他还没背会。”我从他的眼里读出了得意和期待,于是进一步鼓励他:“再督促,争取让他今天一天内背会。”他头点得像鸡啄米,高兴地跑开了,此后我发现他上课听课、记笔记更认真了,读课文时声音也洪亮多了。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并且他还得出结论: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表扬、激励的重要性。而我认为表扬、激励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竖起大拇指。

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后进生,我们也可以把他们称作欠优生,他们是迟开的花朵,而每一朵花都有它开放的理由,作为园丁的我们,又何不多为这样的花朵培植一块成长的沃土,让他们多一次开放的机会呢?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些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可能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或者劳动积极,搞卫生认真等等。作为老师,不仅要发现他们的这些闪光点,更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其树立自尊和自信,让他们在前进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如,参加学校体育队,办墙报或板报,参加兴趣小组,使他们在活动中产生一种荣誉感,品尝成功的喜悦,产生追求成功,追求发展的意识,激发其努力上进的自信心。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他《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讲到鼓励更容易让人成功时,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40多岁的人,要重新学习中断了20年的跳舞,但他请的第一位老师告诉他,必须忘掉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由于灰心,没有动力,所以没有几天他便放弃了。第二位老师告诉他跳舞的姿势或许有点陈旧,但基本功还不错,并不断鼓励他:“你有天生的韵律感觉。”“你真是天生的一位跳舞专家。”最后他终于学有所成。由此可见,激励对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而找的一次不经意的失误也印证了这一点。

那是一次检查课文背诵,我指定几个优秀的同学负责检查几个差生,把刘婕的名字叫成了杨澜。当天下午,在我指定的四个同学中,杨谰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向我汇报检查隋况的人。第二天上课时,我欣喜地发现,这个上课从不主动发言的孩子,4竟自信地举起了她的手。在前几天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时,她的《幸福的七分裤》又被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一年多来,我第一次见到这个羞涩的小姑娘的笑脸,由此,我更加坚信:我们的学生是多么需要老师的肯定与赞美啊!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也深深体会到:教育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差生教育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当我们难以对他们说出鼓励的话,尤其难以竖起大拇指时,卡耐基教给了我们换位思考的方法,想想当年十四五岁的我们,不也是叛逆、贪玩、不爱学习吗?可能今天的他们比当年的我们在接受新事物、面对新挑战方面强很多呢!所以,当我们面对说教的苍白无力、面对责罚的屡教不改时,何不换一种方式呢?多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目光,给他们一个鼓励的微笑,向他们竖起大拇指,也许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篇12

一、质疑兴趣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元化的互动过程, 是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动态结构系统。这个系统中, 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 在教师教的系统中, 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 教师和学生主客体的对立, 以教材 (介体) 实现统一;在学生学的体系中, 学生是主体, 教材 (教学内容) 是客体, 学生和教材主客观的对立, 由教师做中介 (介体) 实现统一。优化组合两个主体, 让学生动起来, 使课堂活起来, 学生自主地、能动地、愉快地投入到探究的内容上来, 达到“知之者, 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的境界, 这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

1、创设和谐氛围, 激发质疑激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 思维敏捷, 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 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 极大地激发创新积极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需求, 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信任和期待, 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的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 会产生情感的迁移, 由信任教师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 对他所教的课产生兴趣, 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一个个学习的疑问由衷而生, 探究的兴趣盎然, 这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2、创设问题情景, 培养质疑

意识。

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有兴趣的认识事物, 并由现象到本质进行研究, 得出自己的结论 (结果) 。而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这就需要创设问题情景:根据教学内容, 提供相关的文字资料、影视片段、图片、场景、音响等, 让学生去看、去听、去感受, 由此产生兴趣, 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形成问题意识。如教学《生物入侵者》时, 用多媒体平台展示生物危害人类生活、威胁人类生存的情景:薇甘菊将吞掉伶仃岛, 水葫芦欲死云南滇池, 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 大米草在毁掉海边滩涂……让学生对生物入侵带来巨大危害这一现象产生兴趣, 继而产生“是什么造成生物入侵?”这一疑问, 探究性学习便由此展开。这样, 把学生探究的欲望兴趣激发出来, 为探究性学习的深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质疑习惯的培养

教师指导下的课堂, 肯定地说, 是人人都在学习, 但并非人人都会学习。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体, 光有探究问题的意识远远不够, 还要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 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这是探究性学习的中心任务。

1、培养学生质疑习惯要重主体感悟。

人的生理上有一个现象:饥饿时, 食欲强, 吃什么都觉得香。同样, 学生学习时, 有个求知欲, 想学时, 什么都学得好。怎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般可以在学生感知课文内容遇到疑惑或有所领悟时, 给学生创造一个机会, 让他们想一想, 议一议:是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怎样学最好 (或选哪一点为突破口进行学习) ?教师大胆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得到了主动权, 就会以昂扬的情趣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教学《看云识天气》, 先指导学生做书面预习, 再用课件展示各种云的形状、色彩。学生整体把握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看云的形状识天气, 看云的色彩识天气之后, 教师设问激思:用什么方法最有利于把这些知识系统化?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列表说明。于是同学们情绪高昂, 不一会儿, 两个表列出来, 并有代表上台展示说明表的内容、表中隐含的问题 (云有哪些形状、光彩, 与天气有什么关系?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培养学生质疑习惯要重个性张扬。

能否提出问题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高低的表现, 但只要能提出问题 (不管是什么问题) 就说明学生在积极思维, 在努力创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鼓励他们根据个性经验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提出问题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可示范性的提出与之思维水平相联系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引导他们融入学习群体之中。让每一类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信任学生, 真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去阅读、去思考, 按自己的思路去发现疑问、提出问题。学生想提什么就提什么, 想提多少就提多少, 只要学生自己能“动”起来, 如教学《孔乙己》, 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之后说:“看谁能在15分钟内提出三个以上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相继提出了210个问题, 涉及到各个方面。其中, 有的从语境中词义的揣摩方面提问;有的从句式的选择方面提问;有的从段意方面提问;有的从段落间的联系方面提问;有的从文章主旨方面提问;有的从作者谋篇布局方面提问等。这些问题不仅体现了学生的探究思路, 更可贵的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质疑习惯要重合作攻关。

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 有难以究其因的, 也有浅显不值得探究的, 此时教师要在鼓励他们、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 充分引导他们发挥集体的力量, 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选择适应于自己认知水平的问题进行个体探究, 较难问题开展集体攻关, 发挥团体优势,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交流、同类合并、归纳整理, 使问题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便于指向探究的目标。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小组长由学优生担任, 能组织组员充分发言, 能归纳整理发言要点, 能做中心发言人 (或指导中心发言人) 概括表达组员的中心问题, 使问题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如《最后一课》最后一部分, 有一位组长引导组内探究后提出了质量较高的问题:“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后, 脸色惨白、语言哽塞, 只能靠动作来表达心声?我觉得他好可怜啊。”

三、质疑方法的培养

在学生产生质疑兴趣、形成问题意识的基础上,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一些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这是探究性学习的有力保障。

1、整体感知, 问中心。

整体感知是对一篇课文进行总的浏览, 大致的了解其内容。这是提问的准备阶段, 又是阅读的初始阶段。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迅速感知课文内容, 反馈初次印象及存在的疑问, 让学生自己学习创设一种“愤”、“悱”的情景, 产生探究的愿望, 为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提供基础和依据。问题一般是大而笼统, 但能提纲挈领, 直入文章中心。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

从题目中提出问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它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文章的思路。初中语文课文中, 不少的题目给学生一个隐性的问题提示, 如《被压扁的沙子》, 学生能提出“沙子为什么会被压扁?”《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 学生能提出“罗布泊是如何消逝的?”

从“提示”中提出问题。每篇课文中都有“阅读提示”。这些“提示”往往提示了学习重点或学习方法, 教师要教学生读出潜在的问题。如教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读教读课文《最后一课》的“提示”, 学生能提出“这一课有哪些‘异样’和‘反常’, 说明了什么?”教学生用反问方式读课文《人生寓言》的“提示”, 学生能提出“这两则寓言通过想象和联想表达什么深刻的人生哲理?”

从内容中提出问题。内容决定形式, 不同的文体内容就会有相应的表现形式。当题目和“提示”不便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 教师可让学生抓住文章中心内容, 看主要写的是什么, 暗示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提出问题。如教读《变色龙》, 题目中的变色龙是一种变色的动物,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奥楚蔑洛夫, 学生经过联想和想象便会很快提出“奥楚蔑洛夫是怎样像变色龙一样变色的呢?”

2、局部探究, 问矛盾。

局部探究是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读和品析。这是课堂提问的主体阶段, 也往往是阅读的重点难点。主要任务是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注入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教益。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切入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问题要小、少、精, 便于实现探究目标。一般方法是在读中提问。

阅读难, 难就难在选一个突破口切入问题, 而探究性学习既是开放性很强的一种学习方式, 又是综合性、灵活性较强的一种学习方法。能否教学生掌握这种方法, 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就文体而言, 记叙文可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切入, 议论文可从论点、论据、论证等方面切入, 散文可从线索、描写、抒情等方面切入。教师的中心任务是引导学生读, 如听读 (录音) 、默读、朗读、分角色读、单个读、齐读等等, 要求学生读出情感、读出体验、读出问题。

在读中发现矛盾, 提出问题。教师有意识地把与问题相关的部分 (词、句、段、片段) 从课文中抽出来, 指导学生在读中发现矛盾, 在读中发现事物的前因后果, 现象本质, 找出事物的规律。如教学《背影》, 我引导学生读重点段、读重点语句, 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学生以线索为切入点, 提出“内容写的是父爱, 题目为何是背影?”有的学生以情感为切入点, 提出“四处写泪, 可作者为什么‘怕他看见, 也怕别的看见’?”教学《我的叔叔于勒》, 引导学生读典型片段, 学生能以故事情节为切入点, 提出“菲利普夫妇为什么‘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揭露了什么?”能以环境描写为切入点, 提出“两处景物描写衬托了‘我们’什么样的心情?”能以人物描写为切入点, 提出“主人公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

在读中比较矛盾, 提出问题。一是抓段落, 指导学生异中求同。段落能反映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某阶段的认识。教师有选择地把重点语段 (同类的、不同类的) 拼在一起让学生比较读,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次拼读春 (夏) 天的百草园与冬天的百草园, 让学生比较不同季节的“乐”, 第二次拼读雪后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后花园, 让学生比较不同地点的“乐”。二是抓整篇, 指导学生同中求异。整体比较最容易促使学生从宏观上提出问题, 从微观上比较异同。如把鲁迅的《藤野先生》与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这种同题材的课文放在一起, 让学生通过比较, 提出问题, 进行探究。

在读中品味矛盾, 提出问题。课文中有些词句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差距较大, 要让学生在联系上下文、理解上下文中品出味来, 着力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和评析语言的能力。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段“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一句, 学生初读时没大注意, 品读时就有学生问“‘似乎、确凿’放在一起, 是不是用词不当?”教师可顺势反问学生“矛盾吗, 为什么?”《最后一课》第24自然段有这样一句:“韩麦尔先生站起来, 脸色惨白,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高大。”学生只能问“为什么没有这样高大?”或“这样高大”指的是什么?教师可逆问“‘这样’指的是什么, ”“‘高大’指的是身体 (形体) 还是精神和人格?”学生前后细品, 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3、整体回顾, 问收获。

整体回顾是对整篇课文的学习进行总结。这是课堂提问的延续阶段, 又是阅读的拓展阶段。主要任务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归纳、概括, 帮助学生形成完整而深刻的认识。主要目的是对已获得的思维成果进行强化, 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基础。若今后遇到了同类型的文章, 学生就用已掌握的方法去自学, 这就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时的问题是经验总结式的, 一般在小组交流。其重点是:问自己学到了什么, 问自己是怎样学的, 问自己还有什么疑问, 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主要形式是各小组长将信息反馈给学习委员 (科代表) , 学习委员再反馈给老师, 老师在课外分类指导, 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这样, 学生就会感到书本知识的意义和作用, 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价值, 就会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任务, 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

上一篇:安全处理器下一篇:动画专业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