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2024-07-03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精选12篇)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篇1

摘要:针对传统作业形式单一写生字、生词, 写日记作文, 做报纸试卷等无趣的作业, 笔者对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创新。编写顺口溜, 巧辩形近字;涂涂画画, 趣味写作业;续写故事, 激发想象;组织编排表演课本剧作业;大胆的自我设计作业等形式。

关键词:设计创新,顺口溜,涂涂画画,续写故事课本剧

尽管新课程改革后, 小学低年级不让留家庭作业, 但是, 布置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每天坚持写作业, 会提高记忆力。写作业的作用,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感受的到。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功的养成阶段, 生字生词识记量大, 读写练习多。所以, 一提起语文作业, 学生就反感, 也让语文老师每天留作业、批作业, 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现实情况是学生不愿写, 产生应付的情绪, 写作业的效果也大打折扣。针对传统作业形式单一写生字、生词, 写日记作文, 做报纸试卷等无趣的作业, 笔者对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创新。

一、编写顺口溜, 巧辩形近字

在语文教学中, 对形近字的辨别是基本功之一。形近字就像孪生姐妹, 对小学生来说, 特别容易混淆。为此, 对形近字的辨别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 笔者总结了一套巧辩形近字的顺口溜, 对形近字的识别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巳 (sì) 堵己 (jǐ) 不堵, 半堵就念已 (yǐ) 。横戌 (xū) 点戍 (shù) 戊 (wǔ) 中空, 横过一撇就念戎 (róng) 。像这样朗朗上口的辨别形近字顺口溜, 学生很容易记忆, 说起来朗朗上口, 记起来轻松有趣, 所以深受学生欢迎。这样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有效的降低识字的错误率。

二、让学生涂涂画画来完成语文作业

涂涂画画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 小学生不管是男孩子, 还是女孩子, 都天生喜欢涂涂画画, 我们的语文作业尽可能的让学生涂涂画画来完成。为此, 我总是让学生至少要准备红色和蓝色两支彩色笔, 以及红、黄、蓝、绿、黑等颜色额画笔。比如, 在给低年级孩子留语文作业时, 让学生给正确的字词后面的“☆”内涂上红色;不正确的字词后面的“○”里面涂上黑色。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而且学生在涂涂画画的玩中完成了语文作业。又如在教学《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的时候, 我们让学生用蓝色的笔, 把老牛、松鼠说的话勾画出来。让学生用红色的笔把学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画出来。这样可以通过对比老牛、松鼠说的话来反映小马的前后思维活动过程, 使小马最后明白一个道理:“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 不去试试, 是不行的”。这样,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勾勾画画, 很容易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也是学生的作业色彩斑斓, 很轻松的调动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通过续编或改编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文里面有很多课文故事, 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我们可以在完成基本的教学后, 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的思维, 丰富学生的的想象空间。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续编故事, 或改编故事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例如, 在教学完《东郭先生和狼》这篇课文后, 我让学生通过想象续写东郭先生第二次遇见狼后的情景。第二天, 学生通过想象续写出了很多版本的《东郭先生第二次遇见狼》、《东郭先生又遇见狼》等等。又如, 在教学完《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后, 我让学生改编续写故事。学生写出了这样一篇短文:

“第二年春天, 那个人又种了几棵葫芦。过了几天,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长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呀!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 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这时他想起以前的事情, 他不光盯着葫芦了。他拿来农药往上面一喷, 虫子都死了。

过了几天葫芦长大了, 那个人高兴极了。

葫芦越长越大, 那个人晚上睡觉做梦都梦到葫芦。

想这样改编续写故事的语文作业形式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改编续写故事的作业中放飞想象, 大胆改编, 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真实的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样的写作练习写出来的内容真实, 有趣, 有感染力, 同时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四、组织编排表演课本剧作业

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喜欢模仿、装扮和表演。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 我在教学完故事课文后, 常常给他们留编排表演课本剧的作业。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后, 为了能加深孩子们体验狐狸和老虎性格特点, 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本剧。孩子们分别带上狐狸和老虎等动物的头饰, 根据课文再现的场景编排课本剧, 来表演课文的内容。无论是排练的过程, 还是表演的过程都不同程度的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以及加深对狐狸和老虎性格特点的体验, 组织编排表演课本剧这种作业形式, 从而达到了既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又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很好的促进。

五、鼓励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不同形式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所以, 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的内容来编写语文作业, 形式多种多样。例如, 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前, 我让学生自己安排预习提纲, 自己去自学课文内容, 对预习的形式和做法, 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去安排预习。这样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形式。有的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了詹天佑的生平与感人事迹, 有的自行设计了自学提纲, 有的自己按照自己的预习提纲进行了预习与自学;有的学生设计了对课文字词句训练。

总之,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 大胆尝试和探索, 形式要生动灵活, 向多元化发展, 要静动结合, 要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以丰富的作业形式来达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顾少志.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能力[J].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2009, 5 (2) :686-687.

[2]唐瑞军小学作业设计与练习的时效性研究[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南京, 2006:3-5.

[3]束素芳.充分发挥作业设计的导向作用[N].江苏教育报, 2011, 11, 18 (003) .

[4]高爽.谈小学科学教学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J].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2010, 10 (2) :676.

[5]熊祎.有效作业设计的探索与思考[N].江苏教育报, 2011, 9, 22, (005) .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篇2

贵州省余庆县敖溪小学

蔡富裕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单一陈旧的作业形式,为学生设计创新作业,更好地提供多种形式的语文作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体,发挥学生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 作业 设计 创新

学生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老师布置作业是为了使学生当天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消化和拓展,有助于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在现实教学中,语文作业大多是封闭的、单一的,且题量过大,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少思维训练;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样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影响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人认为作业的创新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作业内容灵活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地认真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题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不断地吸引学生。如学完了《将相和》,可让学生把课文改成评书的形式在班上开展讲评书比赛;学完了《画杨桃》后,可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某一个人或某一件物品,然后把观察到的不同点写下来;学了《掩耳盗铃》后,可让学生续写盗铃的那个人被抓到后会怎么想怎么做;学了《十里长街送总理》或《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可引导学生画一个花圈,上面写上表达崇敬、爱戴和怀念的挽词、挽联;学了修改病句,可设计趣味游戏题:学生扮演医生,给“病人”写诊断书,开处方,动手术;学了“直述句”改“转述句,”可设计打电话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听电话人、转述电话人,练习转述别人的谈话。

二、作业形式多元化。

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如让学生在作业的时候以画图、剪报、查资料、调查、采访,甚至是手工制作等方式来完成;鼓励学生以看、听、摸和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例如,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让学生让学生调查家乡水源污染的情况,写出调查报告使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再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一篇课文后,我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知识,并用各种形式展示 1 在同学们面前。第二天,有的同学做好了知识卡片,有的画出了形形色色的尾巴,有的收集了漂亮的动物图片„„做这样的作业,同学兴奋,老师高兴,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得了许多的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三、作业设计因人而异。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作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爱不了的现象。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体会到作业成功的乐趣,我把作业分成若干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地去做,这样可使学生在宽松无压力的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作业,培养语文能力。如学了《桂林山水》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抄写本课你认为精美的词语,并读一读每个词语所在的句子。

2、摘抄文中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并仿造这种句式写一段话。

3、面对桂林这样独特的的山水你有什么想法?把想写下来。

4、如果你是桂林人,你怎样介绍桂林山水,把这篇课文改成一篇导游词。(以上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二至三题做)。

这样的作业,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选择做难做的,能力弱可做简单的,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使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主动发展。

四、作业与学生生活相融。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学生的课内外作业除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社会化、生活化,而不只是简单、机械的操练。语文作业的设计更要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鼓励学生认姓氏字,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不但认识一些常用姓氏,而且认识本班同学的姓氏,认识身边最常用的汉字;《语文园地四》鼓励学生认牌匾字,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儿童随时注意生活中的汉字,主动识记生活中的汉字,沟通了课本识字和生活识字两个系统。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环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材料中,大量地亲身接触语文知识,激发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作业活动。

五、作业设计有趣味性。

学生怕做作业、拖拉作业大都是因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教育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如教学了《小蝌蚪找妈妈》后,我布置学生养几只不同类型的小蝌蚪,不时的观察,并写出观察日记。这一作业的设计不 2 但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让学生在作业中学会了许多自然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以及爱护小动物的爱心。教学了《晏子使楚》我安排学生编排课本剧表演。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作业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语文老师在给学生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该在作业内容和形式方面多做尝试,多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探讨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3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研究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该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兼顾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下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创新作业设计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作业设计内容单一

教师是作业设计的主体,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做什么,且作业设计不能满足成绩优异学生的需要,但是又超出了成绩差学生的能力范围。时间一长,优秀的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成绩差的学生又觉得作业太难,降低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二)语文作业批改方式单一

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采用同一套标准,作业的答案也只有一个,往往依靠一个简单的等级划分,如“优、良、差”等。这种情况下,学生在作业中不敢有求异思维,以至于教出来的学生缺少自己的个性。

(三)语文作业形式单一

语文作业设计往往局限于书本后面的作业练习,如果不将其与其他学科、实际生活、社会实践等进行结合的话,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无从谈起。

(四)完成作业的方式封闭性

“合作、探究”是学生非常重要的能力,但作业只面向学生单一个体,几乎不存在需要学生通过合作和探究性完成的作业。

二、如何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一)挖掘文本,实现作业内容的创新

1.挖掘文本,设计理解性作业

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对教材中的文本进行深入的挖掘,设计出紧扣文章主题,但又不是传统作业中简单的抄写背诵之类的作业。如可以通过巧妙地设置作业问题,督促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并对文本中的涵义进行探索,通过自主研究性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挖掘文本,设计综合型作业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让学生简简单单地通过阅读、识字以及背诵的方式对文章的内涵进行领会,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思维的提升需要将各门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在设计《黄河是怎样变成的》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谈谈你认为什么是造成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大胆思考,并仔细探索身边的生活,将课文中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农作物大量减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壤肥力显著下降,水土流失等几个方面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就会总结出:乱扔垃圾,浪费粮食,使用一次性筷子,破坏花花草草等行为都是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这样,将自然、科学等知识融入语文学习中,融入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就可以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了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

3.挖掘文本,设计生活型作业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它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学好语文,更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生活。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该将多彩的生活跟语文作业进行巧妙的结合。如在设置《蝙蝠和雷达》作业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雷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也许一些学生对这方面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询问家长或者查阅资料知道:“雷达的常用作用是指明方向,飞机、轮船都是在雷达的作用下到达目的地的,对于家里有汽车的学生来说,导航仪就是运用了这一原理”。这样就能将复杂的知识变得形象和具体,更加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打破常规束缚,设计新颖的作业形式

语文作业长时间采用以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等积累为主的单一方式进行训练,一定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可适当创新作业的形式。如在设计《渔歌子》作业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出一张古诗词的书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诗中的知识用图画表达出来:“一个渔夫披着斗笠,坐在青苔上钓鱼,天空飞翔着一群自由飞翔的白鹭,河岸长着盛开的桃花,河里的鱼正在欢快地游来游去的景象”,这样的作业设计,能让学生很容易理解与掌握诗句,体会到诗的美感。总而言之,对于不同性质的课文内容,教师要采用不同的作业设计进行巩固和提高,这不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本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创新作业的评价方式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必然离不开创新作业的评价方式,所以语文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要在评价形式上进行创新,用学生喜欢的符号来表示,如可以通过笑脸代替“优”,用沮丧表情代替“不合格”。

(四)小组合作的作业设计

教师应多设计一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才能完成的作业。如《尊严》一课的作业可以这样设计:“你觉得什么是尊严呢?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然后让全班划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和一个专门记录讨论内容的记录员。学生在熟悉掌握课本知识后进行讨论,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记录员将其中有价值的进行记录,最后每个小组再派一个同学将该组成员的观点进行总结,得出结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有些学生认为“尊严就是自尊,就是别人尊重自己,所以在生活中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尊严是自己给自己的,不必在意其他的人眼光”。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站在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上,争取从多角度、多方向对作业进行设计,即要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苇.国外中小学家庭作业问题的研究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2).

[2] 管雪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M].西北师范大学,2012.

[3] 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胡苇.国外中小学家庭作业问题的研究及启示[M].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2) .

以创新思维设计小学语文作业 篇4

一、语文作业的设计要体现综合性

若从字面意思分析,语文无外乎“语”加“文”,换而言之即听、说、读、写的结合。语文教学改革归根结底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开展的一系列创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基本功;语文更是一门综合学科,要求学生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能灵活运用其他学科知识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要树立“大语文观”意识,充分运用其他学科为语文教学服务,调动学生的感知、感觉去完成作业。在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中,常见形式无外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记生词、复述课文等,虽然这些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温故知识,但是若一味地“画地为牢”,仅仅针对语文设计作业往往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敢于跳出学科本位,注重作业设计的综合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其他学科在感知语文,相信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当教完《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歌后,语文教师要求学生除了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知识,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动笔创作一副美景,也或者自编一首赞美庐山瀑布的短诗或歌曲,如此学生便大胆想象,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通过这种设计综合性的语文作业,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二、语文作业的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兴趣作为人对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选择态度,是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充满了兴趣,才能激发其主动思考;学生只有对学习充满了兴趣,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语文的奥妙;学生只有对学习充满了兴趣,才能乐于学习语文。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应该注意作业的趣味性,通过各种方法(例如:表演、唱歌、尝试、画画等)赋予语文作业更多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要点。

如:待学习完《秋天》这篇课文后,语文教师便可以设计出“寻找秋天”作业,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描绘秋天的词语、句子、诗歌、谚语等,也可以在秋天的时候组织学生秋游去观赏秋天的美景,用纸和笔记录自己所看、所感,或者还可以做跟秋天相关的手抄报,如此学生在趣味性驱使下加深自己对秋天的认知,丰富了秋天的知识,身临其境感受到秋天的硕果累累的景象,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

三、语文作业设计要突出生活化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它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学好语文,更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生活。另外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最大化运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来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从而构建课内外联动、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互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应该将多彩的生活跟语文作业进行巧妙的结合,将语文作业拓展到学生生活的每一细节中,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种花、实验、调查等活动,真正将书本知识运用在生活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巩固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了语文能力。

如:在教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后,学生通过领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从而激发出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周末时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街道、公园,并要求学生采用先概述再详述的方法进行叙述,抓住自然景观中的某一特点进行阐述,如此在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上,还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四、语文作业设计要具有差异

新课程理念提倡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分层次的教学,小学语文作业自然也不例外。在新课程理念减负增效要求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针对数量进行分层显然已经失去科学性,广大语文教师在统一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在语文知识掌握情况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层次性作业。

如:教完《春雨》后,可以针对教学情况设计以下三个难度层次递进的作业内容:第一层次主要设计基础性的作业练习,主要针对一些学习能力、基础较弱的学生,内容主要包含默写古诗、背诵古诗,通过设计这些基础性的巩固性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二层次主要设计发展性的作业练习,主要针对中等生,要求其针对古诗进行翻译,将其改编成一段描述景色的句子,以此来考查学生对学习的掌握情况,并锻炼学生利用知识进行创作的能力;第三层次主要设计创造性的作业练习,主要针对一些学习能力、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一些与本诗有关的诗词,并针对这些描写景色的古诗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各自的相同点与差异性,以此来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与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的时候应该站在学生的个体发展的角度上,争取从多角度、多方向对作业进行设计。要敢于创新,汲取其他教学中的优点,要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相结合,争取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减轻学习的负担,真正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任文霞.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学周刊,2013(14).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篇5

“自古真知出实践,从来发展靠创新”,创新是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因而创新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最好的教学其实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设计,去实施,去创新,并且自己去评估。”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在自主中学会学习,体验乐趣。

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旦确立,其发挥的空间必须涉及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作业布置、测试评估、课外活动等等。其中,“课堂自主”更成了人们研究实践的焦点和热点。教师花大量精力设计一堂堂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课型,然而对相关的作业布置这一环节仍采取传统的方式。殊不知,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创新作业不仅是创新教学的基本环节,更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智力和创造能力的积累和发展。好多中学生感受最深的也往往是作业形式,可见在作业设计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地位,让学生充分感受创造的快乐,已成了语文教学中急待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作为教学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近年来,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配合教学的改革,在自主创新作业设计这一方面作了初浅的尝试,取得一定成绩。

一、改变传统作业立足“消化知识”“巩固知识“这一目的,变“练习性”为“预习性“,加重预习作业的份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主动求知的意识和习惯。

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学了课文后,能在一定时间内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同样内容及数量的作业,以巩固知识,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即“消化”,这些内容都是教师“喂”“灌”的,也是学生们很难一齐“消化”的。这种练习性作业的布置,使学生整天忙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毫无自主发挥的空间,天长日久,厌倦感必会越来越严重。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重视课前预习。

(1)取消传统的课堂内字词教学,让学生根据个人基础,借助字典、词典扫清“拦路虎”,为课文正音正字。

这一作业要求不仅可以改变原有的死板模式,更可以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节省教学时间,而且还可以让每位学生对自己的字词掌握情况有个反思,认识到彼此间的差距,养成良好的自主调控的习惯。教师可适当在课堂内抽查,以观效果。

(2)取消传统的“字词抄写”作业,改为“自默”形式,归入到预习作业中去。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意愿,挑选课文中的一些文学常识、生字词语作为掌握和自测的对象。出题,默写,批改及订正.自我评估。写上本次自默的自我评价,可包括出题质量评估、自默情况评估及批改评估等。这一作业形式的好处在于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和实际行动的权利,避免了传统抄写作业死板机械的缺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在基础字词掌握上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这一作业也可以通过合作小组形式完成。当然,在初期,教师可在各环节上予以一定的指导。学生自默后,教师可针对完成的质量差异在鼓励基础上引导学生一步步提高、完善。

如我布置《蜡烛》的预习作业如下:

1.结合词语手册,给课文正音正字,并朗读课文。

2.搜集中国古代描写战争生活的诗词名句两句。

以上几种预习作业的形式均有切实可行的价值,如能真正落实,将变“要学生接受、消化知识”为“学生主动钻研,获得知识”,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当然,与传统做法注重复习效果不同的是,学生预习质量的评估也应成为教师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改变传统的“语段阅读训练”,变为“自主阅读实录“式的批注,使学生自主获得真实的思想情感体验。

传统的课外阅读训练,往往重在加强学生对题型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把课外阅读单纯地当作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把它当成枯燥的`题海战术。而“自主阅读实录”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立足享受阅读乐趣,不是为了单纯地答题,而是重在发现问题,积累知识和信息,力求理解感悟语言,提高欣赏水平,引发创造意识能力。当然,为了克服学生阅读时的盲目随意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师可事先予以阅读方法上的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学生从最基本的生字新词到文章的结构思路,从关键词句的理解分析到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从特别欣赏的语言片段再到触发的感想,都让学生自由记录。学生甚至可以向文本提出质疑,评析文章的某些思想观点或表达技巧,甚至超越文本,提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从而达到创造性阅读的境界。而后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在合作探讨中把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解决不了的不强求一致,这样既激发起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自主阅读中获得了情感及思想体验,又在探讨交流中获得了成就,这样的阅读形式展开后,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有的同学平时积累的读书笔记已达好几本。

三、改变传统“单元作文加周记”形式,为“个性化随笔创作”,使作文创作更具开放性。

应该说,作文本是语文作业中最具个性化及创造性的一种形式,但传统的作文布置往往习惯于“一言堂”的求同思维方式,死板硬性的要求使得作文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学生有话可说时,却无写作机会;而当学生无话可说时,却硬要其下笔。“个性化随笔创作”就可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乐于写作,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受束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准备一本个性化的随笔本,让学生写上各具特色的随笔前言,以“感受生活,展示个性"为原则,自选素材,自拟题目,自定写作时间及地点,教师只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上交文章。如一周一篇,学生可在这一周内的任何时间自由创作。有了自主权,学生就会选择最具灵感的时机,真实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相信这样的文章会更具个性和生命力,这样的作文创作也更有意义。

以上几种自主性作业设计主要是从读写角度出发,除此以外,听说类作业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上《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作品时,可让学生课前准备有关介绍,课内畅所欲言,这比单一的教师介绍要有意义得多。又如“5分钟课前说话准备”,内容形式均可由学生自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既可揭开自然现象的奥秘,又可发表品评人事的独立见解,形式不拘一格,力求百花齐放。

自主性作业作为创新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关注和重视。试想,如果学生长期被动接受毫无弹性、美感和个性化的作业,没有在作业环节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主能力,就不可能主动获取知识,不可能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那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的创新体验 篇6

关键词:作业;形式;创新体验

作业是课堂教学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作业存在的问题

老师们为了强化教学效果,语文作业局限在抄一抄、答一答、背一背、写一写这种单一、枯燥的模式之中。让学生统一练习,以一把尺子评价一切,以一个标准衡量一切。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差异,不管是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天赋较好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都要求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分量、同样内容、同等难度的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少,得不到符合自身实际的锻炼和提高。这样做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这样的作业大多局限于课堂讲授的知识和课后单一的习题。这种作业,容易使学生的知识“窄化”、思维“僵化”、情绪“淡化”,从而泯灭学生的创造性,也不符合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二、学生作业时不当心理产生的消极作用

1.图快嫌多

作业量大,成为学生的一大负担。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学生的心理是害怕、厌烦,表现出不愿意做、怕做。有的学生为逃避做作业,想着法子瞒家长、骗老师,这样学生就失去了语文学习的乐趣。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

2.喜新厌旧

学生怕做作业、拖拉作业大都是因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学生觉得老师布置作业,无非就是抄抄、写写、读读、背背等,每次都是“老面孔”,一点也不新鲜。有的学生做这样的作业完全是在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好像作业就是为老师做的。教育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3.好趣恶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些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无趣模式,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现行作业内容多为现成的,虽然教师省时省力,可对于学生来说,并非始终有益。作业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已成为共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改革传统的作业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作业新形式。

三、作业设计的创新运用

语文作业必须有所创新,新在作业形式上,新在丰富学生知识上,新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

1.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因此,作业的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

(1)以新激趣。好奇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新颖的题型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学习的状态。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换换“口味”,以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

(2)以动激趣。厌静喜动是小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设计练习时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去画一画、演一演,以便激起学生对作业的热情。

(3)竞赛激趣。小学生争强好胜,勇于竞争,训练中适当设计竞赛的练习,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例如,设计小故事、游戏等形式的课外作业,寓学于乐,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作业设计要有人情味

教学要以人为本,所以我们的作业不光要有趣味,还要有人情味,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能力范畴、兴趣范围之内选择自己真正想做、能做的作业。让学生有一个宽松的选择范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做,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的参与作业,这样的作业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1)分层作业。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地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地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学困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不但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也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

(2)作业超市。就是教师按学生之间的差异和需求设计作业,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选择机会,以满足不同程度、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把作业的选择权还给学生,设计有弹性的作业,避免“一刀切”,在作业内容和完成方式上尽可能地开放,给学生适当的自由度,促使他们想学、会做、善创造。

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激发了学生作业的热情,给予了学生成功的体验,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能力、素养在不同方面得到提高。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如何创新 篇7

首先,传统的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向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希望用题海战术来将学生训练成一个能应付各种考题的作题机器。虽然这样的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实这种做法事倍功半,学生不仅不能根据自己的付出来获得同等的语文知识上的回报,他们往往还会由于大量的作业而搞的身心疲惫,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倦怠,不利于他们对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其次,教师布置的作业常常只是为了学生在课后能有任务去做, 而没有把它当成一次较好的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机会。教师们一般就是采用学校安排的课后作业有关的书籍来作为学生的作业,而很少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精挑细选,不能保证作业内容的高质量。要知道, 学生所订阅的习题资料有很多内容是不适合小学生去做的,有的会超出他们的知识水平而导致他们不能通过作业有个真实的考试式的训练,有的却会过于简单而无法达到真正的训练效果。

同时,在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往往是给所有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内容。这样虽然便于对学生进行作业上的管理,但是我们应当清楚学习成绩不一的学生所得到的作业训练最好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然这种无差别的作业训练会让成绩较差的学生跟不上班上集体的节奏,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只会停留在原地而不能得到更深的训练。

另外,对作业的形式而言,由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条件有限,外加为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方便,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大多是以书面形式为主,一般就是让学生换一个地方做练习,这样学生所能训练到的就只是答题的技巧,而无法对语文的更多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我认为想要真正入门语文这门学科,少不了听、说、读、写的共同训练,而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这种以写为主导的训练模式值得我们深思。

二、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案

(一)改善作业方式,增添作业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引导学生爱上语文这门学科,要让他们自身对其感兴趣。所以说,教师们可以在以往传统的以书写为主的作业形式上加以改变,让学生们感受多样化的作业形式,理会其中的趣味性,从而借机激发起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例如,当我讲到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的时候,我在课后不会给学生们布置多少书面上的作业,而是让学生们去通过互联网寻找一下这篇诗歌的朗读录音,然后让学生们跟着录音去模仿朗读,边读边回味这篇诗歌中所描述的夜空中的美丽奇幻的景象,待到模仿完毕的时候,我还要求他们寻找郭沫若先生的其他一些诗歌或散文片段,再或者是其他一些名家的展现优美夜空景象文章或诗歌,并加以自己的理解,然后在下一堂课将自己寻找的相关文章介绍给其他学生听讲。我想,通过类似这样的以朗读和查阅文章为主的课后作业,能很好地让学生们告别以往的他们已经厌倦了的书面作业,而能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去完成现在的具有趣味性的作业, 这种创新的作业形式有助于学生们增强对语文学习的爱好,拉近语文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

(二)做好作业分配,保证作业难度的合理性

除了改善传统的作业形式之外,教师还应当做好作业的分配, 以创新的理念去做出学生与不同难度作业之间的合理选择。众所周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们学习语文的情况和效果难免出现好差之分,所以教师要将关注点落在学生具体的学习状况上,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进行作业的适当分配。

例如,在我给学生布置阅读理解的作业时,我会根据学生语文的学习基础来决定他们的文本难度。对于成绩较好,平时表现出不俗的语文词句积累量的学生,我会给予他们一些相对难度较高的阅读文本来让他们做好深入训练,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钻研的精神, 另一方面为他们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而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我则以基础的阅读文本来给以训练,以帮助他们训练答题技巧, 并丰富他们的语句组织和理解能力,从而带动他们平时考试的熟练度。这样,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作业的创新布置能有效提高课后作业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优化作用,让学生受益匪浅。

(三)丰富作业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作业内容的丰富,特别是布置的作业要能与学生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这样学生们才能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从而能有效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和积极性。

例如当我讲完《秋天的雨》的时候,我会让学生们在课后有雨的那天仔细观察秋天的雨景,然后将自己观察雨景后的一些感受写下来作为作业。我认为,这样的作业既与语文教学的课堂相符,又和学生们的生活较为贴切,与以往的漫无边际的作业内容大不相同, 体现了其创新性,有利于学生们作业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结语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篇8

一、作业形式灵活多样, 不要一刀切

学生天生好动、好奇。对单一重复的作业不感兴趣, 因此布置作业, 不搞一刀切, 形式要力争灵活多样, 富有弹性, 具有一定的梯度, 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来完成。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孩子, 应该拥有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当我们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 作业不能只成为我们课后固定安排给学生的一种枯燥的形式。例如在学习了《苹果里的“五角星”》以后, 可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去切一切苹果, 看看除了文中提到的“从顶部切到底部”、“拦腰切下去”这两种方法之外, 还可以怎么切、还有哪些新的发现?再去试试切梨子、橘子又会发现什么?这样的作业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我们还可以多布置一些集动手、动口、动脑于一体的观察型、表演型作业, 贴近学生生活, 渗透各种情感教育, 使作业更具人性化、人文化;除了布置一些基础的抄写外, 可让学生摘录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重点词句, 并准备默写;还可让每个学生搜集自己试卷中做错的基础题, 改正并摘抄下来, 做到复习时有的放矢;除背书、看书、认字、读卡片外, 还可布置像复述、讲故事之类的作业, 提高孩子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业的设计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在新课标下, 教师更应敢于创新, 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开放性作业拓宽语文学习途径, 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用语文, 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 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 发展能力。

二、作业设计趣味活泼, 让学生乐于完成

一直以来, 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 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时总要贪多求全, 生怕有遗漏, 认为学生做得越多, 记得越牢, 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一些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 其实是那些单调的书写作业让他们对作业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的特点, 把作业设计得形式多样, 争取让作业内容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 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全面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 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业, 比如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实践性较强的作业。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常会遇到许多形近字。它们相似得就像孪生姐妹, 让人难以辨认, 无论怎么多写, 学生还是会张冠李戴。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这些字的印象, 更好的区分它们, 我给学生留的作业不是多写, 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编写顺口溜。

在学习了“肖”字后, 在课堂上我先引导学生编了“肖”字歌:肖字加“氵”还念消, 消灭害虫用农药;肖字加“宀”还念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课后我布置的作业是编写“肖”字歌和“包”字歌。

学生交上的作业中, 确实有许多编得很好。例如:肖字加“雨”还念霄, “神州六号”上云霄;肖字加“木”变成梢, 月亮弯弯上树梢。包字加“饣”念做饱, 爸爸吃饱要睡觉;包字加“衤”变成袍, 还珠格格穿旗袍;“有衣做旗袍, 有水吹泡泡, 有足飞快跑, 有火能放炮, 用刀刨一刨, 伸手抱一抱。”“月字靠左成同胞, 草字在上是花苞, 有了食物能吃饱, 小包水里吐泡泡, 伸出手来怀里抱, 伸出脚来把步跑, 打起仗来开枪炮, 种地先要把坑刨。”

利用这种形式学生编写的还有:“天气晴, 河水清;草青青, 立蜻蜓;小青蛙, 大眼睛。”“有金存银行, 有足跟着跑, 树木根连根, 双人就是很。”等等。

编写顺口溜容易识记, 学生喜欢, 把形近字融入当中, 孩子们说起来琅琅上口、眉飞色舞。学生自己编出的顺口溜充满童趣与创造力, 这样的作业他们不但愿意完成, 还能在班级广为流传, 不但帮他们更快更准地记住生字, 而且错误率大大下降。

三、课外作业评价多元化, 激发学生积极性

长期以来, 我们的作业评价基本上采用“对”与“错”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 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外作业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从这些单一的方式走出来, 运用以鼓励为主的灵活多样评价方式, 只给对的打“√”, 错的不打“х”, 而是在写一些具体的表扬性的评语后再指出应改正之处, 如:“你写的字很漂亮, 让人赏心悦目, 但错别字多了点”, 或者是“你的日记开头开的很好, 要是内容充实点就更好了”等, 评语不需多, 一两句就够学生高兴的。或用有趣的图案评价, 作业一般的用一个严肃的脸谱, 写得好的用一个微笑的脸谱, 写得很好的作业则用开怀大笑的脸谱, 而写的差的则用一个哭泣的脸谱等等, 关键在于通过评价, 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篇9

一、变“被动”为“主动”,还学生作业的“设计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传统语文作业设计总是“教师出题目,学生做题目”,作业的设计权被教师完全包揽,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应付作业,参与作业的积极性很低。如果把作业的“设计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要求,先发挥个体智慧,独立思考设计,再通过小组交流,共同分享成果,进而形成凝聚集体智慧的作业,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作业特别感兴趣,训练自能主动投入。

例如,教学《景阳冈》后,学生自主设计出如下作业:

1.选择“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精彩片段进行学习。与同学试演一演,看看谁演得好。

2.阅读《水浒传》的第二十三回,并在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

3.观看以《水浒传》为蓝本的相关影视作品,并把内容讲给同学听。

再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后,一位学生根据已有的作业设计经验,经过反复酝酿,独立编出如下颇有新意的作业:

1.写一首赞美小兴安岭的诗。

2.编排一段歌颂小兴安岭的舞蹈。

3.制作一张以小兴安岭为题材的贺卡。

这是多么新颖、多有创意的作业设计啊!试想,如果没有给学生作业的“设计权”能迸发出如此耀眼的智慧火花吗?实践表明,给学生作业的“设计权”,既充分调动了学生自觉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又使每位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实效。

二、变“统一”为“差异”,还学生作业的“选择权”

在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中,“一刀切”的作业要求往往无法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难易程度不一、思考角度不同的差异性作业,给学生作业的“选择权”。这样,既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又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分享成功的喜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学《猫》一课后,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设计以下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

1.爱朗读的你,不妨有感情地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2.爱画画的你,不妨画一只活泼可爱的猫。

3.爱唱歌的你,不妨编一首《猫之歌》唱给大家听。

4.爱观察的你,不妨写一写猫的其他特点。

又如,教学《田忌赛马》后,为了让学生对“疑惑、胸有成竹、垂头丧气、目瞪口呆、轻蔑、挖苦、得意洋洋、讥讽”等词语达到识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可以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分别挑选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2)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注意使用课文中的词语。

(3)发挥想象,续编故事——《田忌赛马后》。

这种“超市”作业,为学生量体裁衣,让学生各尽所能,量力而行,自主选择,使每个学生都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实践证明,这种非强制性的差异性作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情感。

三、变“文本”为“实践”,还学生作业的“创造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传统语文作业中,大量机械的抄写性的文本作业常常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割裂了生活与语文之间的联系,抑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爱表现、爱活动的特点,拓展作业时空,设计实践性作业,将积累与运用、思维与表达、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这样,既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体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

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为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可以设计以下作业:

1.调查周边的环境,查找相关资料,并将调查分析结果写成一份调研报告呈送有关部门。

2.设计一则树立“全民环保意识”的公益广告。

3.创作一个“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的小品。

再如,教学《乌鸦喝水》后,设计如下作业:

1.实验:课外做一个实验,逐一将石子放入瓶中,观察水不断上升的过程。

2.描述:用自己的话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3.表演:表演乌鸦喝水的前后经过,注意表现心理活动。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趣味化,层次化,自主化

随着新课程的日益推进, 我们对于作业的探讨也越来越深入, 语文老师除了在教学方法上研讨创新外, 在作业的设置上也动了不少脑筋。我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多年, 一直在思考学生的作业问题:当前的语文作业, 学生天天在做, 老师也天天批改, 可以说都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 可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似乎并不积极。这两者之间和谐吗?学生对现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满意吗?这当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果要改进小学语文作业, 又该从何做起?

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我逐步摸索总结, 认为作业设计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设计作业趣味化

学生怕做作业基本上是因为练习形式千篇一律。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 而是积极主动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 促进思维的活跃, 保持学习的持久, 激活肢体的状态。而学习只有通过主体积极主动的参与才会消化。因此, 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 使学生一看到作业就有想去完成的“冲动”。

1. 朗读作业

要求学生在家每天要坚持练习几分钟的朗读。这种练习, 既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同时又能培养学生持之以恒把事情做好的良好品质。

2. 画画作业

在一些学习写景课文时采用, 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设计的能力和绘画的能力。如学完《拉萨的天空》, 我让学生画一画拉萨的天空, 同学们感兴趣极了, 有几位学生还画出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的特点。他们的画在学校艺术节大赛中居然获了一等奖。

3. 手工作业

动手做小制作和小实验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技能, 而且有利于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学习一些科学性较强的课文时, 都可以布置小制作和小实验的作业。在教完《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后, 我让同学们回去做一做他们自己的第一个听诊器, 结果, 第二天52位学生交给我51件作品, 三分之二的人做得相当出色。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他们既理解了课文, 动手能力又得到了发展。

4. 想象作业

想象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新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 在布置家庭作业时, 根据教材的特点, 我注重布置相应的练习, 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在学习《小露珠》一文时, 文中讲到第二天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 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小露珠就要消失, 它却笑盈盈地与大家告别。我就此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小露珠就要消失了, 她为什么还笑盈盈地呢?大伙与小露珠会怎样告别呢?让学生想象说话。这样的想象作业, 学生有常做常新之感, 所以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5. 表演作业

对于故事情节性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 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亲自演一演。课文必须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 通过分角色表演, 学生们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内容, 同时也能培养表演能力。如教学《三袋麦子》、《哪吒闹海》、《小稻秧脱险记》等课文都可采用表演形式, 以达到理想效果。

二、分清作业层次化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 学生身心发展, 如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等, 由于受到先天条件、后天因素的诸多影响存在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发展也各有不同, 教师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 得到最优发展。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有较大的不同, 因此他们所需知识的程度也都不同。因此,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 有差异。同样的作业, 有的学生十几分钟就能完成, 有的学生则要花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因此, 作业设计要考虑分层, 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 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教完《庐山云雾》一课时,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作业: (1) 默写词语。 (2) 背诵课文。 (3) 收集写庐山的文章或庐山的风景画。 (4) 查找并背诵古人写庐山的诗。 (5) 仿写一篇写景的文章。让学生自己选其中的两至三项来完成。基础好的学生, 前两个作业课文没上完他们已完成了, 于是就把时间花在查找、背诵、仿写上, 在积累练习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最后出示层次作业:爱读书的你, 阅读《詹天佑》一书;爱参观的你, 参观詹天佑纪念馆;爱诵读的你, 有感情朗读《詹天佑》的剧本简介。拓展学习激发了学生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

三、注重学生自主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对于作业, 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 没有选择权。一般说来, 学生总是能按部就班地完成, 聪明一些的学生能完成得较好, 不够用功的学生就常常采取逃避和拖延的办法。在新课标下, 如何改变过去作业的不足之处, 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呢?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自己挖掘自己的学习动力。如苏教版六年级 (上册) 第13课《牛郎织女》的课后练习第4题为:“我国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 选一个你熟悉的讲给别人听。”我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身边的民间故事, 与同伴交流分享, 给学生一节课, 自由发挥演讲, 与全体同学共享故事情节。又如教学《乌鸦喝水》一文, 我让学生演示乌鸦叼石子喝水的过程;小学生都喜欢养养小动物, 学了《蚕宝宝》一课, 许多孩子都养了蚕, 我要求他们仔细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学了《一粒种子》后, 我让学生自己也种下向日葵的种子, 每天浇水观察,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并写写观察日记。例如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学完后, 结合学校特色, 让学生根据现代诗的特点仿写。有些同学写道:“我们爱你———京剧的唱念做打, 武术的刚柔并济, 书法的飘逸, 水墨画的淡雅, 唐诗的精炼, 宋词的缠绵。”春游回来让学生以诗歌的形式记录活动, 有同学写道:“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 大手牵着小手,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锅铲叮叮当当, 奏响了野炊歌谣, 柳絮簌簌轻扬, 钻进孩子们的怀抱。”学生们由于付出了心血, 还认真观察了动植物的特点, 因而感到有话可写, 有情可抒, 充分发挥了自主性, 既完成了作业, 又增长了知识, 还增强了兴趣。学生对自主选择的作业, 有学习的兴趣, 找到了自己前进的动力, 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 他们不单单满足书本的知识, 还在寻找更为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 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选择作业, 使学生有了热情参与的期望。

我们把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 放权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乃至作业要求。学生不会把作业看成是负担, 不仅按时完成, 而且完成得与众不同, 独具匠心。即使学生某天由于其它作业多、家中有事不能完成, 我也不责怪, 只要学生在交来的空白作业本上写明事由就行。

四、实践操作化

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 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 它是一种凭借, 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 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并积累丰富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都能注意到多方面地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 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 一些教师却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感官, 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 也很少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 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不仅个性没有得到发挥, 而且思维潜力得不到挖掘, 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 篇11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作业设计;创新研究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

一、作业设计应体现趣味性,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然而有些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脱离实际的无趣模式,使作业成了学生一项艰苦的劳作,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厌学。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既符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又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一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探索科学的奥秘;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有了兴趣,才有真正地参与。我们要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儿童唯有把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和智慧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才能发挥其学习潜能。

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作业形式设计上,要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下面试举几例:

1.书面作业口头化

2.对字词的掌握是小学低年段语文的教学重点。为了巩固知识,教师总不免让学生十遍、八遍地反复抄写。可这样的作业不仅给学生带来困难,而且不能适应他们的思维特点,更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因为这个学龄段的孩子能够安心静坐的时间不长,但这个学龄段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我们不妨应用“形象记忆作业”和“延伸扩展作业 ”的方式,让学生多想多说少写。依此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反复抄写的枯燥与劳累。

4.画画作业

一年级学到“花”字我会布置学生与家长一起到公园认一认花,请你把花各部分的名称、花的种类写下来或画下来。我布置这个家庭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和掌握生字“花”。传统巩固生字的作业就是抄上几遍,或者是组几个词,这对于学生来说,除了机械记忆,并无思维的发展。而在这个作业中,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的词语,了解了许多自然常识,而且与家人、同学、老师、大自然作了充分的交流。此作业融语文、美术、常识等学科知识于一体,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那种愉悦的心情。

5.表演作业

在学习了一些故事性较强、情节适合于表演的课文时,为了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请学生们自由组合,自认角色,表演课文剧。

二、作业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我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差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而且也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

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对优生是如此,对后进生更是如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好、中、差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使得事半功倍。

三、设计自选式作业,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进一步升华到世界观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需要教师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过去的作业多为教师于课后布置,作业的数量、作业的难度以及作业完成的形式,教师有着决定权,并以一定的学习纪律作为强制力保障实施。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一般说来,学生总是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聪明一些的学生能完成得较好,不够用功的学生就常常采取逃避和拖延的办法。在新课标下,如何改变过去作业不足之处,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呢?其中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主的选择作业,自己挖掘自己的学习动力。

学生对自主选择的作业,有学习的兴趣,找到了自己前进的动力,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他们不单单只满足书本的知识,还在寻找更为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选择作业,这使学生有了热情参与的期望。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有了作业的选择权,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而能够尽力的去完成任务。

学生还可以自己设定作业完成的数量、完成的时间、完成的进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时,他不会把作业看成是负担,而会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

中职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 篇12

一、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形成。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 使学生的作业负担越来越重, 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脆弱。所以我们要提供一些文采俱佳的文章, 让学生看完之后, 找出其中优美的、富有生活哲理的句子加以品评、欣赏。或者写读后感,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且从文章中所吸纳的思想精髓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注重文化积淀, 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

2012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中考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

下列各项中,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关于“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的论述, 体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B.司马迁认为, 屈原“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内心充满悲怨之情, 所以创作《离骚》。

C.龚自珍是清末人, 有诗云:“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D.宋濂被誉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意谓他是文官的首领, 也就是宰相。

此题起到了鼓励学生扩大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知识面的作用。但是, 据抽样调查, 此题的正确率不高。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学作品中吸取的营养太少了。

实际上, 我们平时在教读优秀名篇课文时, 都可以设计一些题目促使学生读一些原著。如请问《三国演义》五虎将是指哪些人?请列出几个最感兴趣的小故事。金陵十二钗是指哪些人?他们各自的命运如何?你能讲讲《儒林外史》中的吝啬鬼的故事吗?等等。

学生的创造性特别是语文方面的能力, 应该离不开古今中外的文化积淀, 学生只有多阅读才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才能有更强的创造性。

三、根据学生的层次, 设计有梯度的练习。

学生是有差异的, 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 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 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 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 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可一改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 给学生的作业开设“自助餐”。作业的设计有梯度, 可以让学生有较宽松的作业氛围, 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学习, 培养语文能力。如学生学了《荷塘月色》一课, 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辨词:浩渺、渺茫;幽僻、幽静。

连词成文:袅娜、凝碧、幽僻、风致、倩影。

摘录文中你认为写荷塘风光很优美的句子。

根据课文第四自然段创作一幅月下荷塘图。

如果你在荷塘边, 面对美妙的景色,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请你把感受写下来。

学了课文, 请你做一回导游, 介绍一下荷塘的风光, 写一段导游词。

(以上作业, 学生可以自选2至3题做。)

这样的作业, 由易到难, 层层递进, 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 能力稍差的可以做简单的。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 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 摘到“果子”。

四、学完课文,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并做出推想。

这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自己还不能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的问题, 并就此问题提出疑惑, 先在自己的学习组内讨论, 再求教于老师。这样的作业设计意在促使学生质疑、提高学生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推想答案的能力。过去大多是教学生如何答题, 而不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 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科学发明, 都是先有问题才有答案, 不可能是先有答案再寻找问题。学会提出问题, 可能是教学上更值得重视的问题。这已不仅是一个作业形式的问题, 更是一种思维形式、思维习惯的培养问题, 是学生的语文修养真正得到提高的关键环节。

如教学《登高》一课:

问:“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作客”相同?

推想:不同。这里的“作客”是漂泊他乡, 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处在战乱的年代。

教学《荷花淀》。

问:课文第24~29段中, 当水生嫂问:“你有什么话, 嘱咐嘱咐我吧。”水生说:“没什么话了。”可后面又说了几句“最重要的话”, 这是为什么?

推想:前后有本质区别。“没有什么话了”, 是针对生活、生产而言的, 相信妻子都能做好;“最重要的话”是针对气节而言的。可看做夫妻的诀别语, 所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事实证明, 由于给学生开辟了这样一个舞台, 他们的才智都得到了充分的启示。自己设问, 自己讨论, 反复思辨, 不仅“知其所以然”, 而且使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延伸。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设计的作业应丰富多彩。语文教学任务不仅是传授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人生道路是自己书写的, 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这些丰富多彩的练习样式, 无疑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了语文学习乐趣的基础上, 增长了知识, 培养了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竹香.让个性在语文作业中张扬.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2) .

上一篇:社区消防管理下一篇:等离子点火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