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

2024-06-22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共12篇)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 篇1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下, 我们的学生都沉浸在茫茫的题海之中, 费时费力又低效; 如今减负之后, 教师不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 培养了能力, 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 精心设计课外作业, 是小学语文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

一、作业设计要简明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要突出重点, 不要面面俱到。作业要围绕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及课文的教学重点来进行设计, 要着重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薄弱问题, 要减少题量, 使习题少而精。另外,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要改革题型, 尽量使习题的要求、题意简洁明了, 不能用偏题、怪题、难题来为难学生, 要让学生把精力用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上, 而不是用在理解题意、猜测题意上。

二、课外作业形式要“新”

语文教学生活化,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小学语文作业的负担不只是作业多的问题, 还有作业的灵活性。教师要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 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通过多种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 读。给家长读一篇课文。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父母不同的爱的发展, 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是慈祥的是亲切的, 是热情的鼓励, 是严格的要求。 (2) 听。听家长给孩子们讲得故事。 (3) 讲。把自己当天学到的知识可以讲给自己的家长。如《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4) 看。看一些有关学习的书籍, 看一些有关教育的电影。如《网络妈妈》《风雨哈弗路》《弱点》等。 (5) 写。写自己的心理话, 写今天的学校生活, 一个场景, 一个人的动作语言。 (6) 说。和父母说20分钟的话。

这样的作业还有很多。如在教学《古诗词三首》时, 让学生画画, 把看到的, 想到的, 听到的场景, 用彩笔画下了, 张贴在教室。这样的作业我们还会担心什么, 学生都愿意去做, 完成的也很好。这样就不会担心学生的作业没有办法布置啊。“我把学习看作闯关游戏, 每闯完一关就觉得非常快乐! ”“玩着学习效率不会低, 我们更加喜欢会玩的语文课。”这样新的作业布置, 不仅孩子们过得快乐, 家长也深有感触: 为孩子的体验提供各种机会, 这样的作业愉快充实、个性有效!

三、设计趣味性作业, 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学生怕做作业大都是因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 而是积极主动的。教育心理学表明, 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 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 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 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作业的设计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在新课标下, 教师更应敢于创新, 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开放性作业拓宽语文学习途径, 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用语文, 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 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发展能力。

四、设计自选式作业, 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 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进一步升华到世界观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 需要教师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过去的作业多为教师于课后布置, 作业的数量、作业的难度以及作业完成的形式, 教师有着决定权, 并以一定的学习纪律作为强制力保障实施。学生对于作业, 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 没有选择权。一般说来, 学生总是能按部就班地完成, 基础好一些的学生能完成得较好, 不够用功的学生就常常采取逃避和拖延的办法。在新课标下, 如何改变过去作业不足之处, 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呢? 其中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主的选择作业, 自己挖掘自己的学习动力。

学生对自主选择的作业, 有学习的兴趣, 找到了自己前进的动力, 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 他们不单单只满足书本的知识, 还在寻找更为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 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选择作业, 这使学生有了热情参与的期望。同时, 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有了作业的选择权, 他们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 而能够尽力的去完成任务。

能否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 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呢? 答案是肯定的。例如, 减少机械性抄记作业, 实行基础性作业自己定制制度, 对生字、新词、句段的抄记采用自己定量的方式。我们把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 放权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乃至作业要求。不仅如此, 学生还可以自己设定作业完成的数量、完成的时间、完成的进度,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会把作业看成是负担, 能按时完成, 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 独具匠心。即使学生某天由于其它作业多、家中有事不能完成, 我也不责怪, 只要学生在交来的空白作业本上写明事由就行。同时, 这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主体性得到了发展。

总之,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知过程, 也是一种探究过程, 课外作业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 只有不断探索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 引导学生在课外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才能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 使他们自主、生动活泼地发展。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 篇2

“功夫在课外”,强调了语文学习必须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对于小学生,却更多依赖于老师的督促和培养。从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自主性出发,无论是对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抑或加强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需精心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真正发挥作业的作用。

一、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是孩子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应打破教材的局限,从孩子们的性格爱好、个性、特长出发,布置好学生的课外作业。例如:学完《月光曲》,不同学生会对不同的.侧重点表现出兴趣,爱好音乐的孩子会对《月光曲》这首曲子产生浓厚的兴趣,急于听一听这首中外闻名的曲子,教师可让他们自己去找贝多芬的《月光曲》来欣赏,甚至带到课堂上。而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会对盲姑娘的克服困难、向往音乐的精神产生共鸣,这些学生老师便可激发他们学习盲姑娘,写写读后感,并从现在起利用课余时间,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满足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还有的学生喜欢《月光曲》中描写的场景,觉得读起来富有感情、韵味,教师便可让他们配上《月光曲》,自己去朗读,去体会这一奇特的景象。这样的作业,各类型学生得到了满足,而他们又互相交融,潜移默化,在不经意中既提高了语文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打破常规,作业开放。

开放型作业,即不唯书本是论、抱书本不放,而是多角度地选取材料,在生活中学语文,突出语文自主性原则。如低年级小朋友,语文学习以字词为主。由于字词学习单调、呆板,对于抄写更是提不起兴趣。这时,老师可让孩子们课后回家将生字抄写变为和父母一起将生字制成谜语,拿到课堂上和老师、同学猜。孩子们对于动画片、故事、配画书籍百看不厌,教师便可鼓励孩子们记下动画片中的一句歌词、一个题目、一个人物;对于故事中的生字,激发学生多问,多读,并抽出一定课余时间读故事。还如电视中的广告,有的孩子背得滴水不漏,路边的招牌,学生也会时常指点指点,这都是学习字、词的好机会。老师适当引导、点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作业布置还需机动、灵活。

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影响,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接受和掌握知识也有快有慢。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难度大的差生受不了,难度小的好生吃不饱。量多对好生如渔得水,一挥而就,对差生便会弄得焦头烂额,最终还是完不成任务,达不到目的。因此,布置作业时,应灵活地面对不同学生,从数量、难度、形式等方面给予不同的分配,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例如学完了《只有一个地球》后,学生应懂得了地球环境的污染对于人类是巨大的灾难,懂得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于是,对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可让他们观察自身周围对环境的污染或保护、周围人们的一般做法写一篇读后感;而对于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就应让他们查阅资料,掌握数据,了解人类对地球破坏造成的灾难的一些实际。例子:如战争中的核污染、生物战,土地沙漠化,工业发达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各国在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放眼世界来写这篇读后感。然后,再将他们的文章拿到班上让同学们阅读,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样,不但提高了优生的能力,对一般水平的学生也起到了积累知识、扩大视野的作用。再如抄写生字,目的是为了写好生字,默写生字,对于能写好、默好的学生,可以抄。而对于记忆力稍差一些的学生,便可抄到默写为止,而不必强调以遍数为标准,而应强调将字写好,写端正,写美观,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课外作业的布置,随着新大纲的制订,教育与国际接轨,教师一定要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突出评议的特征,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

刍议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 篇3

关键词:形式多元 动手操作 充满情趣 创新能力 梯度创新

贯彻新的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是主战场,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小学生的课外作业与课堂作业,一起构成了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体系,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课堂知识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不断创新,提高小学生写作业的质量与效率,小学生由会写作业与爱写作业,以至于对写作业感兴趣,增强小学生在写作业中的主体意识,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小学生,放手让小学生自主作业,这样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学会分析,学会综合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形式多元化

传统的小学生的作业形式单调与枯燥,除了背就是写和算,没有学习的乐趣,与小学生的课外生活相差甚远,很难激发小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展示与发展,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容易使小学生的学习产生厌倦。所以,教师要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创新,形式要多元化,满足小学生的需求,让作业充满情趣。

1.查阅图书的作业

如写一篇关于蚯蚓的生活习性的小说明文,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作业:(1)蚯蚓的外部形态是怎样的?(2)蚯蚓有怎样的生活习性?(3)蚯蚓适合在怎样的环境下生活?(4)蚯蚓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5)蚯蚓对农作物有什么样的好处?(6)我们应怎样认识蚯蚓?我们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做好笔记。教师还可利用周末的时间,带领小学生走到村外,在田间地头,观察蚯蚓的外形、动态、习性,特点。此时,小学生观察蚯蚓乐趣十足,情绪高涨,有说有笑,在不知不觉中,一个小朋友铲土的过程中,一不小心铲断了一条蚯蚓,小学生们大惊失色,其中一个小学生大叫:坏了,蚯蚓铲了两段。这时,教师可马上布置这样的有趣的作业:蚯蚓被铲成两段后,还能活么?这是很有挑战性的作业,按常理,一般动物身体被铲成两截,肯定会死的,而蚯蚓不但死不了,而且几天后还能长成两条蚯蚓,这是多么有趣的事啊!这是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鼓励小同学们查阅资料,学得更多的知识。

2.小制作型作业

在当前以成绩排名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时代,学校和家长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非学生的能力,在这样利益的驱使下,学生只能整天的背和写,很被动的学,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缺少训练,手很笨,培养小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我们当代教师应该十分重视的,在课外活动时间,或利用自习课,甚至利用周末,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些小制作,配合我们学过的课文,可以让小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指导小学生学写一些科学的小说明文,对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帮助。我们在学习《买木雕的少年》一课后,教师可让每位小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大萝卜和一把小刀,在自习课堂上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看谁做得像,做得好,并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讲台上,大家欣赏。对做的好点的作品教师给以鼓励和表扬,大家看着这些我们自己的作品,心情非常愉快,快乐的无以言表,小学生既理解了课文的内涵,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可谓一举两得。给小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应该把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课外作业成为连接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和桥梁,让小学生的作业生活化,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锤炼他们的才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作业梯度创新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业梯度的改革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十分重要的一环。教师怎样通过学生作业的形式和具体内容的个体化设计改革,夯实课堂教学内容和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是现代教师着中解决的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学生在年龄、知识储备、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我们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就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就是要根据每个层面的学生能力分层设计作业。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这一课,我布置了富有灵活性的作业:

A.默写课文中的生字;

B.背诵课文;

C.表演小女孩儿和奶奶的对话,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对于基础好的小学生,这3个作业很快完成,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选择A、B类作业来完成。对于学有余力、头脑灵活的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很快的学生,教师可加大作业的难度,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一些基础知识差的学困生,教师要降低要求,适当增加作业量,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愉悦的心里体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刍议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 篇4

一、形式多元化

传统的小学生的作业形式单调与枯燥,除了背就是写和算,没有学习的乐趣,与小学生的课外生活相差甚远,很难激发小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展示与发展,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容易使小学生的学习产生厌倦。所以,教师要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创新,形式要多元化,满足小学生的需求,让作业充满情趣。

1.查阅图书的作业

如写一篇关于蚯蚓的生活习性的小说明文,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作业:(1)蚯蚓的外部形态是怎样的?(2)蚯蚓有怎样的生活习性?(3)蚯蚓适合在怎样的环境下生活?(4)蚯蚓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5)蚯蚓对农作物有什么样的好处?(6)我们应怎样认识蚯蚓?我们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做好笔记。教师还可利用周末的时间,带领小学生走到村外,在田间地头,观察蚯蚓的外形、动态、习性,特点。此时,小学生观察蚯蚓乐趣十足,情绪高涨,有说有笑,在不知不觉中,一个小朋友铲土的过程中,一不小心铲断了一条蚯蚓,小学生们大惊失色,其中一个小学生大叫:坏了,蚯蚓铲了两段。这时,教师可马上布置这样的有趣的作业:蚯蚓被铲成两段后,还能活么?这是很有挑战性的作业,按常理,一般动物身体被铲成两截,肯定会死的,而蚯蚓不但死不了,而且几天后还能长成两条蚯蚓,这是多么有趣的事啊!这是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鼓励小同学们查阅资料,学得更多的知识。

2.小制作型作业

在当前以成绩排名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时代,学校和家长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非学生的能力,在这样利益的驱使下,学生只能整天的背和写,很被动的学,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缺少训练,手很笨,培养小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我们当代教师应该十分重视的,在课外活动时间,或利用自习课,甚至利用周末,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些小制作,配合我们学过的课文,可以让小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指导小学生学写一些科学的小说明文,对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帮助。我们在学习《买木雕的少年》一课后,教师可让每位小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大萝卜和一把小刀,在自习课堂上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看谁做得像,做得好,并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讲台上,大家欣赏。对做的好点的作品教师给以鼓励和表扬,大家看着这些我们自己的作品,心情非常愉快,快乐的无以言表,小学生既理解了课文的内涵,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可谓一举两得。给小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应该把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课外作业成为连接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和桥梁,让小学生的作业生活化,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锤炼他们的才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作业梯度创新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业梯度的改革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十分重要的一环。教师怎样通过学生作业的形式和具体内容的个体化设计改革,夯实课堂教学内容和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是现代教师着中解决的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学生在年龄、知识储备、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我们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就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就是要根据每个层面的学生能力分层设计作业。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这一课,我布置了富有灵活性的作业:

A.默写课文中的生字;

B.背诵课文;

C.表演小女孩儿和奶奶的对话,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对于基础好的小学生,这3个作业很快完成,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选择A、B类作业来完成。对于学有余力、头脑灵活的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很快的学生,教师可加大作业的难度,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一些基础知识差的学困生,教师要降低要求,适当增加作业量,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愉悦的心里体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浅谈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 篇5

会仪小学:万勇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得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目标。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课外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的并不多,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

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课外作业呢?

一、设计童趣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数学课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设计可以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学生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以便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完成,更能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学习统计图知识后,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开展“调查十字路口通过车辆的情况分析”调查活动。调查小组中有的专门负责数汽车、卡车、自行车数量,有的专门把车辆分类记录,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填上具体的数据,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制成环保情况

调查的统计图,排列出污染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写出分析报告,从中发现汽车的行驶对道路交通安全、空气污染情况以及改进的发展情况。这些作业,涉及阅读、收集整理、手工制作等多项训练,且富有一定层次性。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学生可自主选择内容,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示自己、发展个性。

二、设计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1、观察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在放学的路上察蝴蝶、树叶等。有什么发现?对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

2、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

3、实验作业。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如: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后,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家中消毒液的说明书自己配置一些消毒药水给厨房用品消毒。

4、小课题探究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如:学习“比例尺“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家里的客厅制作一个平面图,并思考:你认为这客厅的设计和摆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

施?为什么?请你写一篇探究报告。

三、设计生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

(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

四、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1、“套餐”型。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

2、“多味”型。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五、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充分体

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六、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的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

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一个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3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80%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1000元。

(1)如果你家去,你准备选择哪家旅行社呢?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 课外作业 ; 有效性

1 语文课外作业要有趣味性

如果语文作业就一味地背一背教材要求背诵的语段,抄一抄教纲上要求会写的字、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对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时要将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积极的情感和强烈的内驱力时,才能积极地体验、享受语文课外作业带来的乐趣与收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趣味性的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语文课外作业要有差异性

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都各有不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时要突出差异性,兼顾到每个层面的学生群体。只有符合学生个体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的语文课外作业,才能使学生自信十足地投入其中,通过自主选择自己的课外作业,每个学生能在作业中有自己的收获与体验;同时教师从读、思、写不同的角度巩固语文课堂所学,延伸语文课堂教学,使得语文教学“课已结而韵犹存”。

3 语文课外作业要有实践性

语文学习的教学目标不是认识词语、会读课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阅读、写作等实际运用。实践性的语文课外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同时能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接受新的语言知识。通过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当然实践性的作业还可以是朗读,比如和同伴演一演课本中的故事,认真朗读文本,用磁带录音等; 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具体的内容布置学生动手做一做,进一步体会课文的内容等。通过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性课外作业,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技能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实现学语文、用语文的语文教学目标。

4 语文课外作业要有创新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新课程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建立与多学科横向的联系与整合,在多学科整合中促进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语文课程要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作为语文教学一部分的课外作业当然也应当注重学科融合,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整体融合中,开阔语文视野,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培养语文素养。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可以跟众多的学科建立联系,如《人类的老师》,就可以将课外作业与自然科学相联系。又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课外作业: 找一找,听听这首歌,并试着唱一唱,将语文课外作业与音乐相融合; 在教学《我们去植树》时,可以设计让学生回家种一棵小树,观察它的成长,将语文课外作业跟劳动实践课相结合,等等。这样的整合性作业设计,不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增添了语文学科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不应该成为学生的包袱,而是应该成为老师语文教学的帮手,学生学习语文的“拐杖”。因此,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时要关注趣味性、差异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作业设计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和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让语文课外作业焕发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文章例话[M〕.上海文艺出版总社,1999年01月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 篇7

一、变琐碎为简明, 建立多层次的课外作业

众所周知, 我国教育体制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其教学陷入了繁琐的阶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语文课文被肢解得七零八散, 课外作业表现为繁琐化以及复杂化, 其中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习题的繁琐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题量比较大;二是题型比较多。根据笔者对当地小学的调查, 四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完成语文作业的时间为两个小时, 另外很多语文题型呈现出越来越古怪的现象, 仅仅是句子练习就超过20 余种, 甚至还出现了按照相应的要求完成句型等难度比较大的题型。

对此, 笔者认为需要将繁琐的语文习题转变为简明、多层次的课外作业。首先, 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中, 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 虽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但是需要将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展现, 并且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 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其次, 需要改革题型, 要保证题意的简明, 避免出现怪题以及难题, 要让学生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之中。最后, 在对四年级学生的课外作业进行设计的时候, 需要对其整体性有所认识, 加强综合训练, 减少单项训练, 为学生设计具有多层次的课外作业。

二、变机械为灵活, 建立多特性的课外作业

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中, 作业设计过于机械, 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机械抄写。很多教师将抄写生字词作为主要的课外作业, 让学生对课文中所学习到的生词抄写几遍, 甚至部分教师发现学生将生字抄错, 甚至将错字抄写多遍。

二是机械记忆。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之后, 教师会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的词语含义以及句子的含义, 部分教师甚至让学生背诵课文的段落大意以及写作特点。

三是机械理解。四年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比较多, 很多语文教师会让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含义以及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达, 并且以书面的形式表述出来。

以上的几种模式对学生的思维会产生束缚, 对学生理解课文知识产生阻碍。笔者认为, 需要变机械为灵活, 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 让整个课外作业更加具备灵活性、多特性。比如, 在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生字进行巩固, 虽然可以进行抄写, 但是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 可以让学生利用写作、造句的方式。另外, 教师在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中心含义进行表述的时候, 需要将其方式进行摒弃, 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学到的不是毫无价值的结论, 而是掌握学习的能力。只有如此, 才能建立多特性课外作业, 才能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变封闭为开放, 建立多类型的课外作业

语文课外作业优化设计探析 篇8

一、作业设计应突出趣味性

1.“朗读”作业

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 它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语感, 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这种作业形式适合于写景的课文布置, 如教学课文《桂林山水》后, 可以设计家庭作业:回家后, 为《桂林山水》选配乐曲, 要求第二天将音乐资料带到班上, 进行现场配乐朗读比赛, 学生兴趣盎然, 有的同学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乐曲配乐, 朗读时兴奋不已;有的选用《二泉映月》配乐, 朗读时恬静幽雅;有的选用《江南好》配乐, 朗读时回味无穷……一段段美妙的音乐, 加上学生深情并茂的激情朗读, 把我们带进了如诗如画的境界,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又开拓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2.“画”作业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比较直观, 他们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特别感兴趣, 让学生进行画图想象, 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有助于学习。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后,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描写榕树的句子, 如何让学生轻松理解和背诵呢?可以发给每位学生只有枝干的榕树图,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为画面添加色彩、补充内容。在学生的画笔下, “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画出来了,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表现出来了……通过画画, 学生理解了课文,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演”作业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故事性较强、情节有趣的课文, 对于这类课文, 可以让学生当当“小演员”, 亲自演一演。如教学完《陶罐和铁罐》一课时, 我布置了表演课本剧的作业, 课后十位同学为一个小组, 小组合作表演完成作业, 小组间展开比赛。先让学生挑选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角色, 再让学生仔细地研读课文, 并根据自己选的角色进行表演, 然后写成剧本形式。还要求学生表演结束后评出最佳演员、最佳剧本、最佳形象、最佳创意等等。因为要演剧本, 学生得研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诸多因素, 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角色;因为要写, 学生得仔细认真而且自觉自主地读课文;因为要评, 表演时学生得认真欣赏, 整个过程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并且热情高, 完成效果好。

4.“唱”作业

音乐的表现力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唱”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乐事、趣事。因此, 在语文作业中渗透音乐, 让学生陶醉在优雅、朴实的学习氛围中, 能极大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学了《快乐的节日》一课后, 我把这篇课文编成了一首歌, 让学生回家后唱给自己的父母听。学生在完成这项作业时, 由于音乐的引领, 不但领悟了课文内容, 还把握了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学生很乐于做这样的作业。

二、作业设计应具有开放性

1.“广泛阅读”作业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少做题, 多读书, 读好书,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为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基础。如学了《长城》一课后, 我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为了达成这一要求, 一方面我引导学生从其他学科和图书资料中搜集有关描述长城的文章、书籍认真阅读, 同时组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从图像和文字等方面了解和积累有关长城的知识。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后, 再创设情境,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交流的内容可以是描写长城的优美片断, 也可以是读后感。

2. 办“手抄报”作业

办手抄报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很好的办法, 也是学生才艺大展示的一个舞台。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后, 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查找资料, 以“保护地球”为主题, 四人小组合作办一期手抄报。学生兴趣很高, 上网络, 查找资料, 合作制作。然后利用语文课的时间交流并评比出做得好的手抄报, 把它粘贴在教室里让学生参观学习。学生的手抄报, 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灵活多样, 版面雅致清新, 视野开阔致远, 这样的手抄报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作业形式之一。

3.“搜集资料”作业

实施新课程以来, 搜集资料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项常规性作业, 其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拓宽视野。如学了《太阳》一课之后, 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太阳的歌曲, 聆听有关太阳的歌曲, 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是介绍我国名胜古迹的, 在学完这样的课文后, 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进行欣赏, 然后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学了《桂林山水》和《长城》后, 我就让学生收集有关图片, 张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 并结合“江山如此多娇”的主题班会, 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 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

三、作业设计应注重实践性

1. 调查性实践作业

语文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学完课文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如学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后, 为了让学生对地球知识、环保知识了解得更深刻, 我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环保现状, 观察、分析家乡的水资源污染情况, 查找污染源。在调查中, 学生发现离学校不远的泸江河污染特别严重, 河两岸四五个村子的村民都把垃圾倒在河沿上, 河水中不时可看到死猪、死狗等正在腐烂的动物尸体, 河水呈暗黑色, 散发着臭味……要怎样改变这种现状?我联系了周边村干部, 开展了“碧水”行动, 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河面污染的情况, 掌握第一手资料, 探寻导致河面污染的各种原因, 寻找提高水质的方法, 实践活动结束后, 要求学生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在交流中, 学生展示了各种方案:有在村里设置环保宣传窗的;有一起合作写倡议书的;有建议设立公共垃圾回收站的……通过这次活动, 不但唤醒了周围村民的环保意识, 而且也让孩子的心灵得到了洗涤。

2. 综合性实践作业

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完成综合性实践作业, 可以拓展学生们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以课外带动课内学习, 提高课内学习的质量。如学习了《植物妈妈有办法》后, 让学生去给小树穿穿“衣服”, 或认养一棵小树, 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也增长了他们的才干, 而且使他们在学习中真正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综合性实践作业, 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感悟到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真谛。

3. 情感性实践作业

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在设计、布置作业时也不例外。如在教学《毕业赠言》后, 让学生找自己的好友畅谈、倾诉, 自然而然地写下自己的毕业赠言。这一课的作业不再是单一呆板地说, 写毕业赠言, 让学生进行一次深入的情感交流。毕业赠言的字字句句蕴含者学生丰富的情感, 深厚的友谊, 字里行间诉说的是他们曾经共同笑过、哭过的那六年漫长而又短暂的同窗时光。在课堂上, 他们一起回忆了难忘的过去, 又携手畅想了美好的未来, 心与心的交流, 一下子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 让大家的心贴得更近。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新尝试 篇9

在这些现代科技产品和技术面前,有人选择了堵,杜绝孩子去接触。显然,这是背离整个社会发展趋势,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笔者认为,科技产品充其量只是“物”,“物”是为人所用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现代化产品及技术与孩子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它的趣味性、刺激性等特征,很好地为孩子的学习服务。以下便是笔者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短信问答——让阅读深起来

语文教学得法课内、得益课外早成定论。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它使课内知识得以迁移到课外去。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然课外阅读,顾名思义,基本都是在课外进行的,这就不利于对学生阅读情况的检查,再加上在校时间课务安排紧,要抽出专门的时间检查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太现实。这时,群发短信就成为一种有效的促进方法。

比如近段时间,班里的学生都在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每天晚上七点钟,我都在当天要求必读的内容中出三个问题,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家长手机上,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口答,第二天在小组内交流。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让他们带着一定的目标去阅读,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家长在看到短信问题后也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孩子共同阅读,共同解答问题,增进了亲子的感情。

二、语音录入——让朗读实起来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进入中高段,预习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朗读课文,往往就是预习的第一步。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对于“读”的家庭作业并不能好好地完成,常常象征性地看一遍,甚至草草扫一眼,这样的预习,学生对文本极不熟悉,课堂上朗读时常常把课文读得“破破烂烂”,甚至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到正在学习的语句。

怎样让学生真正读起来呢?QQ中的语音功能是不容错过的好工具。在布置预习作业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做好准备之后,用QQ语音聊天的方式,录下一段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发送在QQ群里。笔者一一听取,然后选择一些优秀的朗读作业在课堂中作为范读展示。这样做的直接好处就是构建起了一个可供展示的开放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这里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如此,学生的朗读作业就从最初的“蒙混过关”到后来的“认真以待”再到现在的“精益求精”,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词句游戏——让积累活起来

丰厚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厚积才能薄发”。但目前大多数的积累作业只是让学生抄写、背记,这样的单一性练习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能将作业的形式变得富有趣味性,那么学生不仅乐做、乐学,而且在做中学,学中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积累性作业方面,一些有趣的电子游戏值得借鉴和运用。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中有“看图说成语”的趣味语文练习。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学完书本上的成语之后,笔者让学生自己想几个成语来画一画、写一写。等到把学生自己画的成语都猜完之后,大家仍然觉得不够尽兴,这时笔者向他们推荐了一款手机游戏“疯狂猜成语”,用来作为那段时间每天家庭作业的一部分。结果,学生每天在校时,总会讨论自己已经闯到哪一关,遇到了哪些难题,一起讨论切磋,乐此不疲。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积累的成语丰富了很多,“返生率”也比纯粹的抄写低了很多。

除此之外,类似于“疯狂猜古诗”“词语接龙”等电子游戏也是不错的选择。

四、微信发帖——让习作真起来

无论哪一个学段,《语文课程标准》都强调让学生“书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就是说,学生的习作首先应该是“真实”的。但事实上,当下很多小学生的习作常常存在着“弄虚作假”“无病呻吟”等现象,是他们的生活太单调,无从言谈吗?其实不然。相反,因为学生生活太过丰富,以至于无法聚焦,从而无话可说。

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学会“聚焦”呢?利用微信发帖是一个好方法。

每到周末,笔者会给学生布置一项“微信发帖”的作业。操作也很简单,先拍几张照片,可以是自己在做的事情,也可以是自己看到的,等等,然后按照发微信的程序,先添加同一主题的照片,配上相应的文字,发送在“班级群”里。输入文字时,可以采用“讯飞输入法”的“语音录入”功能,只要用嘴巴说,它会直接把听到的声音转化为文字,方便又高效。笔者会将特别精彩的内容打印成纸质稿张贴展览。

“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苏霍姆林斯基语)。这种形式的练习,就是在帮助学生观察家庭生活,观察自然环境,观察社会生活,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更有助于学生习得突出重点、表现细节的写作方法。

五、微博点赞——让成果嗨起来

自我表现欲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之一,是个人实现和展示自身价值的积极意念。同成年人相比,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显得幼稚、盲目、冲动和外露。实践表明,凡是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的,学生的表现欲就积极,反应就强烈。这一点在课外作业中也同样适用。

因此,如何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提供给他们一个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也成为课外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一方面,我们的做法是利用好班级博客。在我们的班级博客中,有着各种丰富的内容。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我们常常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凭自己的经验,动手画一画,在课文情境的再现中加深理解,获得新知。如教学古诗《山行》后,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寒山、白云、人家、枫林,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教完《詹天佑》一课,让学生课后熟读“开凿隧道”一段,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示意图……班级博客中就有这些学生的画作。

除此之外,还有优秀的作文、手抄报等等。每隔一段时间,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去浏览班级博客,并且在自己印象最深的作品下面进行评论,可以点赞,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被“点赞”后的喜悦自不用说,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了学生在点评中表现出来的客观、公正,还有智慧。

以上只是举隅。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有更多更好的策略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实践。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其荧光屏对视力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合理利用它们就必须有时间限定。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限定,也许就得不偿失了。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置策略 篇10

一、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作业的创新设置首先得强调一个“趣”字。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题型设计要做到趣、活、新、奇,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他们全体都积极参与,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情操,又完成了学习目标、提高了技能。

二、让“杂事”走进作业

单纯地写字、做题时间久了,学生会产生懈怠心理,这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活动性的作业,与其说是作业,不如说是一种娱乐活动。比如让学生逛逛商场,帮助家长购物;观察家长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根据自己一天的表现写自我鉴定;陪爷爷奶奶聊天;和小伙伴做游戏;试试自己的厨艺,为家人做一盘小菜;和家长就某一篇文章或某一部电视剧展开一场讨论……这些作业看似与学习相去甚远,其实不然,这些“杂事”本身就是语言实践的过程,并且也为学生积累了大量说话、写作的素材,语言能力就是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

三、布置创新性作业,让孩子自由创新

想象是创新的前提,又是创新的源泉。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为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要有目的地创造有益于发挥学生创新精神的条件。因此,教师在设计创新性作业时要贯彻“六字”方针,即:一议,就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到见解。二造,造不同的句式或变化词序的句子。三改,把古诗改成记叙文,把记叙文改成画或诗。四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补充“空白”。小学语文选编的文章,作者在写文章时,为表情达意的需要,总是留下一些空白,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设计作业时,教师可让学生抓住这些空白去想象、去补充,这样就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如《荷花》第四自然段的省略号含义丰富、深刻,教师可要求学生思考:除了蜻蜓、小鱼外,还有谁前来告诉荷花一些什么?先让学生口述,然后写下来。五编,就是让学生发挥想象,编童话故事或科幻故事等。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结尾往往有言虽尽而意未断的特点,这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据此,可设计编故事的作业。如教学《凡卡》《穷人》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分别以《凡卡梦醒后》和《帐子拉开后》为题续写故事。六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为他们提供发展动手所需的时间和空间。如学习了《祁黄羊》这篇课文,教师可让学生大胆地设想:当祁黄羊举荐了杀父仇人解狐时,如果你是祁黄羊的亲戚,会说些什么话?当祁黄羊举荐自己的亲生儿子时,如果你是奸诈的小人,你又会说些什么话呢?这些不但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训练,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重视作业的检查与评价,培养良好的习惯

当学生对语文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后,我们要帮助他们将兴趣转化为习惯,促使学生养成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必要的约束,而小学生年龄小,更加缺乏自律和自控,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忽视作业的检查与评价。

课堂作业要及时批改,并给予学生激励性的批语。课后作业要按时检查,每天我都让课代表和组长检查作业,对连续两周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表扬,在教室的“比一比”栏为他们贴上小红花;对于完不成作业或写作业不认真的学生进行教育,以后由我亲自检查他们的作业,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认真对待作业的好习惯。

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取向 篇11

目前,初中语文课外作业只是牢牢瞄准中考,直接原因是考分高低对初中毕业生升学影响极大。这样做本也无可厚非,但这样就会与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不一致,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学生。

一、初中语文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

1重应试训练,轻语言积累、语言实践、语感培养

当下书店里语文练习卷品种繁多、设计精良。平心而论,这些语文练习卷对学生巩固教学内容、提高语言的积累与理解、分析、综合能力有一定作用。但只通过多做练习卷一个途径来提高语文水平却是舍本求末的做法。不少学生课内、课外练习卷做了不少,但往往“不求甚解。不好读书”。他们阅读量、识字量和词汇量都少,错别字和病句多,知识面窄,文化积淀太浅。缺乏阅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对学习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更是致命一击,不利于语言积累、语言实践与语感培养。也不利于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2重考试分数,轻学生的感受与承受能力

为了提高考试分数,“题海战术”在现阶段仍旧是很多老师应试的常规手段。语文教师往往也喜欢通过布置大量的练习试卷来与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其他学科相抗衡,使学生不堪重负。不少学生要完成字词抄写、古诗抄写、阅读试卷、作文等相关的语文试题。过多的机械操练,使本来充满人性之美的语言文字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渐减弱,何谈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提高?

3重阅读理解分析的训练,轻对生活的关注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写作的指导与训练难见成效,在自己任教的短期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提高,所以眼睛就只盯住陪读分析题,上课讲课文时,联系考题,讲的滴水不漏,面面俱到;做课外阅读题,大量训练语段的分析题,精讲细讲,方法指导。仿佛要把自己的浑身解数都使出来。从而把学生的成绩提高。教学过程中不重视课外练笔,导致学生学习与生活脱离,写作兴趣下降,语言、思维及表达能力日渐萎缩。

4重书面形式,轻诵读与写字的训练

不少学生进了初中后。在家从不诵读课文,往往课文的语言与思想内容尚未熟悉就动手做书面课外作业。从不注重通过诵读好好体味作品的语言、内容与情感,只求与“标准答案”相符。也有不少初中生朗读课文咬音不准。读得不流利,更缺乏感情。相当多的初中学生只求迅速做完书面作业,汉字书写水平与小学阶段相比,不升反降,这与不重视这两项基本技能的训练有关。

就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布置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时,除了注意适应中考要求,注重记忆与理解的做法之外,还应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根据学生已暴露出来的不足,结合初中学生的现状,加以弥补。

二、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取向的具体做法

1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实践、语感培养

初中学生主要是加强积累,注重阅读与背诵。学好语言必须要有丰厚的词汇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就是诵读。初中生处于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有很大的记忆空间,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积累些人类文明精华,多储存些“养料”,那就是很大的智力浪费。《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背诵80篇优秀诗文,并推荐了50篇,语文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布置任务,安排学生背诵,并抽查学生背诵的情况。如每学期要求熟背15篇左右。学生所花时间虽不多,却受益匪浅。还有很多古今中外的名篇,老师都可以推荐学生先阅读再背诵。另外,要学好语文光学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长进。人教版语文教材最后都有一个名著导读的设计,学生完全可以一个学期看两部,并做摘抄、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2重视学生的感受与承受能力

初中生处于心理叛逆期,一般不愿积极配合老师要求的背诵任务。而且,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大多不是学生感兴趣的。语文老师在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感受和承受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校园青春小说,可以适当写写随笔、读后感、小评论或是摘抄。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辩论会和赏析课。让学生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继而从心理上接受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3重点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写作能力

语文教师要带头多阅读,并按《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速度和总量。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各类优秀图书、报纸、杂志。此外,语文教师要经常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真人、真事向学生讲述,引导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跳出来,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然后写成日记或随笔,以此来帮助自己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让学生学习从电视、网络、报纸、生活中搜集处理信息,并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学会做读书摘录,积累、欣赏、学习精彩的语言材料。

4重视诵读与写字的训练

浅议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 篇12

一、学生减负的需要

作为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内容多元、形式多样、角度多变的作业练习,能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掌握技巧,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同时,学生的情感、意志、习惯、兴趣等,也可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过程中得到培养。然而,新课标颁布己逾七年,一些教师的观念迄今仍未得到更新,课前作业缺,课后作业补,大量的题海战术,给学生造成很大负担。因此,再次强调减负是势之必然,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应在减负之列。

二、发挥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需要

黄孟柯先生曾指出了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的本质,即语文是从民族文化精神中衍生出来的学科,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文化精神。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合理的语文知识结构,完善的智能结构,健全的思维品质等。语文教育应构筑学生的精神大厦。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也强调“涵养言语能力、发展智慧结构、建设美丽人生”。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突出学生个性,张扬民主风气,注重个体体验,实际也是在大力提倡学生的人文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审美精神。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彰显个性的空间,有利于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语文作业的问题

自提倡“减负”、新课改以来,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多。有些学校曾经或者正在做一些有益的改进尝试。如“开放性作业”“主体性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作业”“个性化作业”“研究性作业”等。目前,对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已日趋深入。如人教版新教材的编写中就相当重视作业的内容,注意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人文色彩,并加强了感悟、积累、实践,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学生的生活。在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不少宝贵经验,这些都有助于本研究的实施。尽管如此但尚属局部、零散,尤其在评价方面较欠缺,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机制。无法从根本上革除传统作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犹如昙花一现。学生对待新型作业的态度重又回到传统的作业态度观中。故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很有必要,也极为迫切。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四、国外作业设计情况

对于学生作业的设计,国外的教育家们早已摈弃了课本的约束和课文的限制,大多采用开放式的、综合性的作业。通过学生自己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与同学相互合作来完成某一专题研究等。故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与评价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如: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实践作业。有教师指导的各种活动 ( 实验 )、独立观察、完成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二是书面作业。客观性测试,分为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实践报告、评论、调查报告、做科研项目等;三是口头、听力作业;四是表演作业。朱仲敏老师曾在对美国中小学家庭作业目的的定位研究中认为,美国中小学教师以较为宽广的视野从多方面、多层次定位作业的目的。分别从作业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关系,作业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作业对学生、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社会的影响等角度考虑。使作业成为学生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联系的一种中介。而且随着经济的增长,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教育评价进入专业化时期。

新课程标准强调作业的价值,将它作为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与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更作为记录学生成长的珍贵履历。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为我们在实践中设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外作业理念,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研究,使学生以语文学科为主的听读说写能力得以提高。

摘要:长期以来,传统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缺少师生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互动,呈现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甚至成为学生和家长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外作业富有全新而丰富的内涵。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课外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庸,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因此,在当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有必要对现行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评价进行全息透视和深刻反思,使其设计、评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的情感、意志、习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培养,从而获取知识,掌握技巧,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提高素养。

上一篇:深入浅出让学生会写议下一篇:民营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