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2024-09-11

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计划(共14篇)

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篇1

中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计划1

新世纪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白地将语文课外活动纳入到语文课程中,使之成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自此,中国的语文课外活动在理论上呈现出了课程化的趋势。但是,在实践层面上,语文课外活动远未上升到语文课程的地位,表现出活动随意性强、次数少、形式单调简单、参与人数少、效率低下等特点。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语文课外活动课程化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尚没有得到尽如人意的解决。下面就对这一问题谈谈本人的一孔之见。

一、要保证语文课外活动时间

课外活动课程化几乎具有全球趋势。俄罗斯在语文课程中辟有专门时间用于指导和交流课外阅读,称作课外阅读课。日本的修学旅行,初中学生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一般安排2—3次,每次时间为3—4天;高中学生则有3—4次,每次时间为一周。当然,日本的修学旅行有些涉及到较多的语文学科内容,有的则活动的成分更重一些。法国有名为综合实践课的“多样化途径”课程,一般每周2学时。活动时间影响活动效率,因此我们也要给足并用足语文课外活动课时,而不要把语文活动课时间挪作他用。

二、要制订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语文课外活动必须密切配合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和深化。因此,语文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必须要以语文课程总目标、学年/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为根据,必须要与语文课程学期目标保持协调一致性,这是保证语文课外活动课程化的前提之一。其次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要制订得明确具体,具有可行性。活动目的、名称、时间、地点、参与对象、指导教师等都要一一做计划,作安排,以克服活动的随意性,防止走过场。

三、要拓宽语文课外活动渠道

要增加语文课外活动的吸引力,就要改变其单调简单的面貌,使之在更为宽广的渠道和途径上开展。可结合如下四条途径进行:一是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像课外阅读—写作类活动,其课外读物应该与课堂读物相关。或是课内精读片段之原著;或是课内精读文章的相关专题作品。二是结合学校各类活动。学校组织的诸如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社会调查活动,体育竞赛和文艺会演活动等均包含了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均可利用来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藉以锻炼学生的多项语文能力。与之结合,也是对学校工作的响应。三是结合学校其他学科活动。“跨学科化”是当今语文课外活动的一大特点。如结合美术科的美展活动,指导进行采访、短评等语文活动;结合理科开展的对某一地区地质地貌形成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写考察实验报告。显然,语文课外活动的跨学科性质,其含义除了是指横跨中学课程中的人文社会学科之外,还包括其他自然学科等。夸美纽斯说:“语文的研究,尤其是在青年时代,是应当和事物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这样我们对于客观世界与语文的认识,这就是说,我们的关于事实的知识和我们表达事实的能力,才能同时进步。”四是结合社会生活。结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与当地的文化古迹、旅游胜地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可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培养其社会亲和力,为将来更好地生活就业作准备。

四、要优化语文课外活动环境

在学校,语文教师应与学校、与学校各科教师经常沟通,了解其活动计划,以有效制订或修改语文活动计划,协调行动。此外,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固的联系,从而为利用校外语文课程资源打开方便之门,在活动时间、活动场所、活动条件、指导老师乃至生活住宿门票优惠等方面获得关照。

五、要优化对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

对于语文课外活动缺少适度妥当的指导是导致活动效率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开展课外活动,既要体现出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也不要削弱教师对活动全过程的监控与指导作用。譬如开展一次名为“模拟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新闻发布会”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会前、会中及会后的各项工作当然得全由学生去做,但教师绝不能因此放松指导作用。在会前适当时候教师便要提示:下列准备工作都做了吗?你采取的是最佳方案吗?

1、书写会标,布置会场;

2、确定各种与会人员;

3、拟定会议程序;

4、发布人写好新闻稿;

5、发明人将有关的成果或设想用恰当的语言写成书面介绍;

6、记者、听众准备好所提的问题;

7、发布人预计记者、听众可能要提的问题的方向,为回答问题作好搜集、整理资料工作;

8、专家写好书面评价稿;

模拟新闻发布会进行中,教师要予以高度关注;会后教师还得做如下工作:

1、要求学生在校广播站、校园网等有关媒体上报道本次会议盛况或围绕本次发布会写一则日记;

2、引导学生就本次模拟新闻发布会交流个人意见、展开讨论;

3、教师总结、评点本次模拟新闻发布会情况,提出有关改进意见;

4、指导学生出一期关于本次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宣传橱窗或纪念图册;

其中第四项工作,是对该次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有利于维持活动兴趣,更是提高语文课外活动整体效率的不能缺少的举措。

再譬如课堂上学习了好几首代表李白不同风格的送别诗作,课外则可开展关于唐代别诗的专题阅读交流活动。其指导工作可分五步进行。第一步,引导阅读。教师应向学生推荐一些唐代其他著名诗人的优秀送别诗歌,譬如:

杜甫:《送路六侍御》

王维:《齐州送祖三》 《送元二使安西》 《送别》

《送梓州李使君》 《送沈子福归江东》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高适:《别董大》 《别韦参军》

第二步,引导研究并写出研究性论文。教师可给出诸如《唐代别诗内蕴论》或《李白与王维(或岑参或高适或王昌龄等)送别诗之比较》这样的参考交流题目,引导学生做比较思考。对后一道题,可建议从内蕴、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诸方面作比较。然后教师可通过提一系列问题的形式提示修改技巧,指引修改方向,引导学生写完后反复修改并编辑打印好。

第三步,组织召开模拟学术研讨会,引导交流。

第四步,引导编选本次学术研讨论文集。

第五步,教师对本次活动给予总结评价。

语文活动课程化操作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操作层面的问题会解决得越来越好。本文聊作为引玉之砖。

中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计划2

语言作为人类生活的交际工具,本来就是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它决不是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机械组合。所以,我们除了平时抓好课堂45分钟教学之外,还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巩固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还能拓宽学生视野,给他们提供一个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享受学语文的乐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下面就根据我个人的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全面考虑,合理安排。

语文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应和课堂教学实际紧密联系,但又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否则,课外活动便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在安排语文课外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知识水平,选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语文课外活动。

为了开展好语文课外活动,我们每学期在制定个人教学计划的同时,应该有目的地订出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语文课外活动计划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较大规模的课外活动计划。这类计划的制定,要以调动全体同学的活动积极性为前提,因此活动内容不能过难,要易于不同程度的同学接受,而且活动项目要少而精。

要制定出活动具体举办时间、地点及参加人数,并在开学初有意识地向全体同学公布,以便让他们思想上早有准备。另一个是语文课外小组的活动计划。语文课外小组的建立,我一般是挑选各班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而且小组成员不固定,每个学期可以根据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临时变动。这样做不仅能使参加者产生“危机感”,还可以调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时间一般是固定的,基本上每周一次,每次一节课左右。活动内容除必要的课外辅导,还穿插一些层次较高的语文游戏、比赛、智力测验等,借以丰富课外小组活动内容。

当然,每次开展课外活动,教师都必须事先做充分的准备。要备齐活动所需的材料,要制定出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及奖励办法。同时还应设想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很多,但我们应该选用那些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生动活泼,简单明了,能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

譬如,语文朗读比赛。我们就以课本所学课文为内容,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语音规则去朗读,参加人数不限,可自愿报名。可以组织学生评委进行评分。这种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大有益处。再如,语文书法比赛。这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活动先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加,从中筛选出较好的一些参加年级比赛。比赛时,必须统一书写内容,书写格式及其它要求。让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有英文小报制作比赛。可以要求学生人人参加,比赛前必须向学生们宣布制作要求,包括纸张的大孝小报内容、版面设计及交稿时间和评分标准。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又可增长学生的见闻,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开展“语文游园会”、“语文诗歌朗诵比赛比赛”、“语文故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可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无须花教师过多时间去准备,而且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外活动,比如“语文智力竞赛”,我仅限于在课外小组同学中进行。竞赛时,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几个组,并邀请其他同学观摩:整个竞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内容有:猜谜,趣味问答,实践活动等。活动自始至终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思维,争先恐后答题,效果良好。

三、认真总结,以利再战。

每次活动开展之后,首先要算出成绩,排出名次,公布获奖名单,以资鼓励。

然后再由教师或评委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纠正错误,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此外,教师自己还应对本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的书面小结,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今后改进办法,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展此类活动。对参赛者的获奖作品要及时张贴。做到善始善终。

中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计划3

本学期在努力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积极投入,精心设计,大胆体验新课程改革。

具体设想如下:

本学期的课外活动,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依托,深入实际地开展活动。

选定项目,分组准备。期初在班组内讨论活动的内容,决定开展书法、辩论、编剧、观看影视、创作等项目并成立各课外活动小组。

各个课外活动小组,根据其组的学生情况,依据各学生的特长,选择四至六个项目,语文老师并把活动安排在不同时段进行。如观看影视、创作等为年段活动。充分调动,争取全员行动,取得共同的收获。在活动前未雨绸缪,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引导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在活动中争取能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走入其中,感受其中之趣,体味其中之情,让学生的心性得到激发。在活动之后感了知识,见识的收获,得到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提高。

迁移课本内容:对小说、故事进行改编成剧本,对学习中、生活中常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

拓展语文功能。开展班级的书法比赛,也组织参与全校性的书法大赛。强调班级的演讲等语文活动贯穿着整个学期的课堂,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逐步增强。

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开展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多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 不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 更没有给予学生必要的辅导, 导致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流于形式。因此,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就应该注重真实有意义的学习和应用环境的营造和创设, 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应用,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 采用多样的形式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实践的机会, 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积极交流与探究, 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在活动开展方面, 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情感丰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来实现教学空间的拓展,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深化教学成效,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根据教学进度组织和安排竞赛活动

服务课堂教学是课外活动组织和开展的一项重要原则, 这项原则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组织的课外活动首先要匹配于教学内容, 要能为课堂教学的开展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同步于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如写字竞赛、朗读竞赛等, 这些竞赛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比如, 在朗读教学中, 对于小学生的“唱读”、缺乏感情等问题, 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朗读技巧的强化, 与此同时还要定期举办朗读竞赛活动, 通过朗读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在朗读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朗读基础与水平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 让学生分组竞赛。学生在竞争意识的促使下会努力练习朗读技巧, 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巩固, 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会明显提升。

二、根据课堂教学需求组织主题活动

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教师有时候仅仅靠课堂时间很难完美地安排和展示所有的教学环节, 也难以将整个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进行有效实施。对此, 为了更好地展示课堂教学内容, 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 通过浓厚活动情景的创设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 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 在学习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后, 为了加强感恩教育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开展“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学”的主题活动。此活动要求学生对父母、朋友等生活中的点滴进行仔细的回忆和思考, 以找寻感恩的闪光点, 并且在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此活动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感情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结合生活感知感恩, 提升思想教育实效。又如, 在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 教师可以将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语段布置为作业, 并要求学生在下次上课时进行交流, 以更好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 学生在搜集优美语段的同时会提高积极性, 不仅搜集到文字语段, 而且搜集到丰富的图片。学生们通过将这些搜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提高了参与热情, 而且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根据作文教学需要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多对写作文缺乏兴趣, 究其原因, 一方面源于作文教学模式陈旧, 其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生活感知体会少, 缺乏足够的作文写作素材。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利用各种机会来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机会, 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 在实践活动之中积累写作素材, 增强真情实感。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参加学校和一些报社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采访活动, 并且鼓励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对自己周围的同学和朋友进行采访, 之后从中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故事。在这个活动的参与过程中, 有的学生可能会采访到老党员、老红军, 通过听这些老前辈讲过去的故事会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生可能会采访到社区老同志, 通过听他们讲述有关改革开放的事情会加深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理解。经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不仅有丰富的内容, 而且会充满真情实感。为此,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感知和体验, 增强学生写作中的真情实感。

总之, 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时候, 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做到课内外相结合, 又要保证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还要注重课外活动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这样, 我们的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才会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更好的培养、爱好特长得到好的发展, 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

参考文献

[1]许宛春.浅谈培养学生语文课外活动创新能力[J].职业技术, 2007 (6)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探讨 篇3

一、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语文能力的基本因素是听说读写,人们交流思想都离不开它们,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应着重从听说读写诸方面加强指导,指导它们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指导写作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包括写观察日记,课外练笔,写作竞赛等形式.二是以听说为主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包括朗诵会,演说会, 故事会等二、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原则和方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开展这一活动,要做许多细致的工作。这里提出一般的原则和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二、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原则

首先是寓教于乐原则,语文课外活动要做到动中有乐,乐中受教,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活动内容要体现思想性和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语文课外活动要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既要是受教育的过程,又是充满乐趣的活动。

其次是学生活动与教师辅导相结合原则,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开展活动并及时总结评比。教师不要事事包办代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和创作能力。但是,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自始至终给予关心、辅导,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当好参谋和顾问。

三、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方法

(61)认真制定计划。应写明每项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时间和负责人等。有些活动可列入班队工作计划中。

(2)建立组织。先应调动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组织活动。其次要选拔有特长有能力的学生成为骨干,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3)深入进行临场指导。重要的是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具体的个别的临场指导,如范读、范写、范讲、范演等。

(4)做好总结评比工作。每次大的活动和每学期结束,要做好总结评比工作,及时表彰,积累经验,展示成果,鼓励先进,推动后进。

四、开展小学课外活动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训练语文基本功的主要阵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基本功,要达到牢固掌握,得靠较长时间的实践。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比较多的从事实践的机会,诸如尽量多读一些适合儿童少年阅读的书报,联系实际经常学习观察生活,适当搞一些练习说话和作文的活动,这无疑对巩固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加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有益的。

其次,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限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难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补充,它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多渠道地、较快地接受各种新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些在课堂外获得的有关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既有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又为语言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第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个性特长。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到自己喜爱的活动小组里参加活动。比如有的爱好演讲,有的喜欢作文,有的擅长书法等等,他们可以分别参加相关小组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自觉能动性,发挥各自潜能,发展个性特长。这对人才的成长大有好处。

第四,开展小学语文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崇高理想等方面都会产生促进作用。课外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刻苦向上的拼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锻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

第五,课外活动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发现人才,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智力主要表现在手指上”。由此,就可以看出学生自我动手的重要性,小学生依赖性强,尤其是对家长和老师。为此,我们教师就要更新观念,充分解放思想,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调查、撰稿、办报(黑板报、手抄报)锻炼能力。

总之,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阔学生视野的有效手段,是拓展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保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教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

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篇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真正的阅读能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课外阅读过程应该是学生能动的、积极的参与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根据我班学生特点制定以下读书计划。

一、课外阅读活动的目标

通过读书活动,要让学生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喜欢和好书交朋友。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二、阅读内容:

读书内容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而定,可以诵读古诗词,也可以阅读童话故事、古典名著,背诵名言警句;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可以尝试学习设计读书手抄报。向学生推荐的图书目录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小学百科全书》、唐诗宋词、《中外名人故事》等。

三、课外阅读活动的具体实施

1、保证课外阅读时间:每周两节的阅读时间。

2、加强班级图书角的建立。

3、给学生推荐阅读材料,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4、指导学生阅读

这是课外阅读的关键环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创新。

(1)上好阅读课。

学生的读书活动实行 “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可以利用晨会等时间,在校本课程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书,如何学会提问,如何学会圈点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并结合“成长档案袋”,学生可以把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参加阅读活动的作品,获奖记录如实地记录到“成长档案袋”之中。采用“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联系的形式,营造读书阅读氛围。

(2)做好读书笔记。

“记”是读的强化,读的深化。我计划指导学生用好学校特制的两本读书笔记,一本摘录优美词句和百科小知识,一本是写读后感和“好书推荐稿”,这样做既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又帮助学生完成了部分积累和消化。

(3)交流展示读书方法

这一环节是激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的动力环节。在学生读书有了一定收获或读完一部书后,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交流读书“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让学生畅谈读书收获,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创新。这一阶段的操作方式有:展评课外读书”ā煨∈槌姹ā⒄蛊烙判憧瓮庠亩良锹肌⒖瓮庠亩林洞笕⒖瓮馐楣适麓笕⒖此恋目瓮馐槎嗥辣热量瓮馐榉椒鼐鹘涣骰嵴庑_sina_#8220_word__交流展示”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对话及成果的展示中交流读书方法,提高生命创新的价值,而且会激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的兴趣,把课外阅读进行到底。

四、课外阅读活动的评价。

1、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有活动方案设计。

2、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

3、加强与写作联系。可以尝试开展“读书小能手”,通过此项活动将阅读深化到写作上来,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辅导计划 篇5

一、确定阅读目标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为目标。

二、确定时间

每周一、三语文自习,其它时间由学生自行安排。

三、阅读计划

1、每周必背两首古诗。

2、《鲁滨逊漂流记》、《三国演义》(儿童版)、《上下五千年》、《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成语故事》、《弟子规》、《三字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哈利、波特》等书籍为推荐阅读篇目。

四、组织形式

1.集中阅读,共同分享。在班里成立图书角,使每天午间学生都能沉浸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中 。

2、分散阅读,集中交流

3.布置学生每天读不少于半小时的课外书。

4.每周做1到2篇详细的读书笔记。对好的读书笔记要及时评讲、鼓励。

5.联系教材读有关拓展类的书籍,组织学生举行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6.定期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读书情况

考查方式

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篇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写到: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九年课外的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今天,我们怎样来看待课外阅读呢?从大语文观来看,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教授文字章法的学科,语文世界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有语言文字的训练,有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人文情怀的陶冶,有精神世界的奠基等。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也当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他所关注的不是一个单纯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体语言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发孩子一生的向往。因此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指导课外阅读呢?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寻找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应该从孩子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1、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

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2、课外读物要能适应孩子时尚需求

前几年,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横扫童话世界,成为中国几千万孩子童话梦中的主人公,郑渊洁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童话大王。近两年,英国女士J.K.罗琳的四本厚厚的《哈利.波特》风靡校园,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长发小男孩成了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孩子们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套《哈利.波特》的书而想方设法地努力;每人都为自己能有与哈利.波特同样的魔力而陷入遐想之中。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应该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

3、课外读物要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

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朗,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孩子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我们会感受到:经典名著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点点入土。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教会孩子学会语文,但它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

二、春风又绿江南岸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课外阅读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就必须给予适当的指导方法,使得课内、课外阅读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自觉运用课内掌握的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将语文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使方法经学生的熟练操作跃升为阅读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如:用含义不同的符号图画重要内容;在书页的天地头作批注;做内容摘要,整理阅读提纲,将书读薄;展开想像、推理,进行分析、评价,写心得体会,将书读厚。

2、抱着研究的目的读

美国的教育十分重视研究性阅读,学生总是带着一定的研究专题,主动地搜寻和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并写出研究论文。这种做学问式的阅读不是以囤积知识为目的,而是围绕某个问题去阅读相关材料,因而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我定期向学生抛出一些有研究价值且学生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介绍一些阅读材料,指引查寻资料的途径,教给做学问的方法,让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得到长久的保持。

3、变眼读为心读

所谓眼读,就是一般性地看书,只用眼睛扫瞄即可;而心读,指的是入乎其内,心无旁骛,用慧眼去捕捉,用心灵去感受,用生命去体验,仔细咀嚼品味作品的思想内涵,科学人文魅力和出色的文笔。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好文章、好诗词,就要让他们用心去理解,去领悟,从眼读升格为心读。

4、文质兼美的文章熟读

记忆是语言内化和运用的前提,是智力发展的生长点。读书需要记忆,尤其是那些充满智慧和人文思想光华的精美语言,应该烂熟于心。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第二次阅读与第一次阅读相比,由于阅读的时间、环境、方法以及读者的心境、阅历、对世界的看法都可能发生变化,因而对文本的读解就可能有新的见识、感受和发现。熟了,才能钻得深,悟得透,将语言的精品、思想的精华纳入自己的知识宝库,经发酵产生新的思想,铸出新的语言,迁移运用起来也才能得心应手。

5、带着明确的.任务读

小学生正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通过自主的阅读活动,除了吸纳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文化、思想、科学等领域的大量信息外,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另外,还要学习阅读材料中典范的语言模式,积累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从中获取表达的经验。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读书,他们就有了明确的猎取对象。教者再指导他们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书与社会实践结合,每次阅读也就容易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珍视课外阅读的独特体验

我们怎样面对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结果?这又是一个很现实很严峻的问题。因为阅读的结果我们要面对,结果的差异会影响阅读的动机,所以我们要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独特体验。

1、允许存在解读的差异

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孩子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这种对话受到孩子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阅读的结果,也就是对课外读物的解读一定是有差异的,有时候这种差异会很大。例如,在《哈利.波特》中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智慧,有的孩子读到的是魔法,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友情,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正义

面对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解读的差异,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即认为这种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是孩子全身心投入阅读的成果,其中包含孩子真的思考、真的体验、真的感悟;同时,我们还应该有明确的态度,即允许这种解读的差异的存在,并且要支持和鼓励在课外阅读中的解读差异。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有个性的;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可能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2、允许存在表现的差异

孩子通过课外阅读会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对阅读内容的体验和感悟中获得的。例如,阅读了《哈利.波特》以后,有的孩子喜欢手持一根小棒指指点点,有的孩子变得喜欢沉思,有的孩子会聚在一起热烈地交谈书中的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切都是孩子阅读后的兴奋溢于言表,激情真实流露,冲动难于自抑的表现。阅读是一种享受,因为得到享受所以喜爱阅读,阅读的表现只要是没有危害的就是正常的,就是应该被允许、被鼓励的。毕竟,表现愉悦是可以有很多方式的。

四、春色满园关不住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课外阅读不仅对阅读能力有重要影响,也能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读与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计划、有目的地读能够促进写的发展。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读与写的相互关系。因为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并且熟练各种写作方法、技巧。教学实践证明,作文有内容、写得好的学生都储存了大量的素材。而这材料除了来自生活,另一个来源就是书籍,来自阅读。因此,喜爱阅读的学生写作能力往往很强。可见,课外阅读在提高写作能力方面起着很大作用。

当然,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有效的阅读方法。只有读写相结合,才能有收获,有提高。写读书笔记就是一种提高课外阅读质量、促进写作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摘抄,不记笔记,不写心得评论,终归不会有太大的用处。因而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十分必要也是很有用的。读书笔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摘录式,一是心得式。作摘录式的笔记可以摘抄书名、内容提要、文章主要观点以及优美词句等,进行知识积累。心得式笔记是把阅读的要点及心得体会记下来,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材料,进而通过仿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在指导学生作读书笔记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理解积累的资料,使积累的资料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材料。这样用时才得心应手,派上用场。另外,积累的材料要注意应用到学习中去,使其转化为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篇7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建学习兴趣小组

小学生由于心志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对事物的喜好具有较强的偏向性。教师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应积极培养其兴趣。在具体的实践中,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不同兴趣, 在班级中组建各类兴趣小组, 并组织安排学生参加课外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 可拓展学生的视野, 促使其各项优势均能够在学习中有所体现, 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可在学校中设立记者站, 让学生自己学着做记者;学校也可组织教授和专业人士到校内为学生开展相应的讲座, 并让学生自主组织采访和写稿等, 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小学生写作和交际能力的提升, 还能够在活动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 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完善自我。

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喜好和兴趣, 组建板报小组、作文小组和书法小组等。板报小组主要的工作任务为完成板报设计。教师需结合学生的不同特长进行岗位的安排, 如可分为版面设计、写稿和组稿等, 并由教师确定板报的主题。待完成之后, 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评比和展示。该方式的应用, 可较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 并可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书法兴趣小组的成立, 不但能够实现我国文化的传承,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教师可让在书法方面造诣较深的学生担任组长, 教师充分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拓展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为课外活动提供条件

新课改之后, 我国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需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教师在课程安排中应专门安排两个课时完成课外阅读, 并让学生将自身的体会写成读后感, 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 最后交由教师检查。这样教师能够掌握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情况, 以及阅读效果。同时, 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阅读偏好, 为学生介绍相应的书籍, 让其带回家中阅读,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 教师还可结合教材安排, 为学生选取合适的文章, 且安排好学习任务, 促使学生能够带着疑问完成阅读。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 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且通过接触多彩的世界, 弥补学生实践经验的不足。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安排竞赛活动

课外活动开展的重要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为此, 教师应确保所组织的活动与课堂教学进度相符合, 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 基于小学生爱玩的天性, 组织开展相应的竞赛活动可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与语文学科相符合的竞赛活动包括作文竞赛、写字竞赛和朗读竞赛等。例如, 若是学生当中普遍存在错别字多和基础知识不牢固的现象, 教师可在结束各单元的学习之后, 组织学生进行默写竞赛, 让学生将本单元生字和生词写出来。在此过程中加入竞赛元素, 可有效地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反复写和读来记忆的枯燥乏味, 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欲望, 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 针对学生在朗读中普遍存在的“唱读”现象, 教师可举办朗读比赛的活动,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 划分为各小组, 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学习, 对于学生朗读技巧的提升具有较大益处。

四、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加入实践活动

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性, 小学生在作文练习中, 通常存在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现象。所以教师预先设置好写作主题, 进而再组织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如可组织学生参加主题实践活动, 一般根据学校举办的相应活动进行,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加入自身的理解。可布置“最让我感动的平凡人”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变身为小记者, 结合学生自己生活的小圈子采访身边的老党员、老红军等, 让学生听他们讲过去的老故事, 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且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学生可通过感受改革开放之前的艰苦岁月, 感恩今天的生活。另外, 还可让学生采访医生、护士和科学家等, 了解其职业, 解读其奉献精神, 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并不断地完善自我。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外活动的拓展, 不但能够为学生增加学习的乐趣, 并且能够丰富其学习生活, 最终促进课堂实际效果的提升。为此,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情, 采取科学的措施,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1]豆小静.浅谈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意义和做法[J].学周刊:A, 2012, 9 (10) :321-322.

[2]吴凤英.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东方教育, 2013, 23 (11) :258-259.

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篇8

关键词:课外活动;提高质量;写作素材;创新能力

对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就会投入极大的精力,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则表现出很厌恶的心理。要想让学生愉悦地接受知识,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外活动的拓展,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一、拓展课外活动,对小学生意义重大

1.拓展课外活动能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生想象力很丰富,天真活泼的性格,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填鸭式的传统教育只会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枯燥、厌恶感。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如此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拓展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展课外活动能让学生学习到很多课外知识,达到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的效果,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可以促使自身变得更加主动,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以及交往能力,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拓展课外活动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拓展课外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促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怎样拓展课外活动

1.以学生讲故事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

拓展课外活动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应该腾出部分时间让学生讲故事,如此能够促使学生逐渐产生对课堂的兴趣。语文这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课本知识很单一,需要增添课外知识,学生在收集故事的过程中,就可以增加课外阅读量。此外,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2.以语文教学为基础,多开展交流活动

多交流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当教师在讲解《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展开交流,让学生搜集国旗的故事,让他们讨论“为什么升国旗那么隆重”,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又如在讲《火把节》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搜集各个民族的节日、故事等等,如此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也更热爱我们的祖国。

3.针对学生的情况开展比赛活动

组织开展各项积极比赛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针对学生不踊跃发言的状况,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讲故事比赛,培养学生发言的勇气和兴趣;而针对学生写作能力较差的状况,教师则可以组织开展日记或作文比赛,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爱好。

4.结合学生的喜好开展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能无法满足部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例如有些学生喜欢寓言故事,但教师在课堂本上能够讲解的故事不多。对此,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组织成立寓言故事小组,让学生自主展开交流,增加知识量。又如,有的学生喜欢诗歌,教师就可以组织成立一个诗歌组,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而有的同学喜欢看图说话,教师就可以组织成立一个看图说话小组,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如此便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知识能够进行深入了解。

5.开展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文具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掌握的素材量有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小任务,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可以让学生回家帮父母干家务,给父母洗脚,让他们对父母有颗感恩的心;还可以让学生打扫校园卫生,让他们参与劳动,学会尊敬环卫工人;还可以争作交通小警察,在放学时组织学生安全有序离校,让他们感觉人民警察的光荣……学生对生活有了真实的感触,便能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自身的写作情感。

6.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具有很强的思维发散能力,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拓展其创新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教师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1]顾成凤.序幕拉开的艺术: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2).

[2]李德威.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置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14).

[3]谢华.开拓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J].课外语文,2013(16).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篇9

语言作为人类生活的交际工具,本来就是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它决不是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机械组合。所以,我们除了平时抓好课堂45分钟教学之外,还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不仅仅能帮忙学生加深巩固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还能拓宽学生视野,给他们带给一个生动搞笑、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享受学语文的乐趣,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下面就根据我个人的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全面思考,合理安排。

语文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应和课堂教学实际紧密联系,但又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否则,课外活动便失去了好处。因此,我们在安排语文课外活动时,务必思考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知识水平,选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语文课外活动。

为了开展好语文课外活动,我们每学期在制定个人教学计划的同时,就应有目的地订出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语文课外活动计划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较大规模的课外活动计划。这类计划的制定,要以调动全体同学的活动用心性为前提,因此活动资料不能过难,要易于不同程度的同学理解,而且活动项目要少而精。

要制定出活动具体举办时间、地点及参加人数,并在开学初有意识地向全体同学公布,以便让他们思想上早有准备。另一个是语文课外小组的活动计划。语文课外小组的建立,我一般是挑选各班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而且小组成员不固定,每个学期能够根据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临时变动。这样做不仅仅能使参加者产生“危机感”,还能够调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用心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时间一般是固定的,基本上每周一次,每次一节课左右。活动资料除必要的课外辅导,还穿插一些层次较高的语文游戏、比赛、智力测验等,借以丰富课外小组活动资料。

当然,每次开展课外活动,教师都务必事先做充分的准备。要备齐活动所需的材料,要制定出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及奖励办法。同时还应设想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很多,但我们就应选用那些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生动活泼,简单明了,能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

譬如,语文朗读比赛。我们就以课本所学课文为资料,要求学生按必须的语音规则去朗读,参加人数不限,可自愿报名。能够组织学生评委进行评分。这种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音潜力大有益处。再如,语文书法比赛。这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活动先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加,从中筛选出较好的一些参加年级比赛。比赛时,务必统一书写资料,书写格式及其它要求。让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有英文小报制作比赛。能够要求学生人人参加,比赛前务必向学生们宣布制作要求,包括纸张的大孝小报资料、版面设计及交稿时间和评分标准。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又可增长学生的见闻,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此外,还能够开展“语文游园会”、“语文诗歌朗诵比赛比赛”、“语文故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可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用心性,又无须花教师过多时间去准备,而且能到达寓教于乐的效果。

对于一些有必须难度的课外活动,比如“语文智力竞赛”,我仅限于在课外小组同学中进行。竞赛时,能够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几个组,并邀请其他同学观摩:整个竞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资料有:猜谜,趣味问答,实践活动等。活动自始至终气氛活跃,同学们用心思维,争先恐后答题,效果良好。

三、认真总结,以利再战。

每次活动开展之后,首先要算出成绩,排出名次,公布获奖名单,以资鼓励。

九年级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了解毕业班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方向着手,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从健康+健康的两个健康理念出发,那就是:一是要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是要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感知条件、表现机会、创造自我、学习课外文化知识和形成良好习惯的机会,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本学期的课外活动将以语文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为基础,带动学生其他课程的提高。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知识类活动,培养学生爱好语文的情趣,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丰富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传播中华民族精神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

三:活动设想

(1)通过网络和课外书籍进行少年文学作品欣赏活动,激发和培养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和掌握汉语言文字的认识。(2)开发汉语言文字的感知力,体验语言文字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少年文学作品,乐于参与学校组织的校内、外活动。

(4)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友爱精神。

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篇11

关键词:语文科技兴趣小组;科学兴趣;科学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小学能接受基本的科学素养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教师的重要研究内容。当然,相关的科技知识内容大多与语文教科书息息相关。我认为我们可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内依托教材,巧设问题,激发科学兴趣

语文阅读教材为我们的科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语文教材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蕴涵着科学教育方面的素材,涉及生物、化学、天文的科学领域。这些科学教育内容既是渐进的、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构成了科技教育的启蒙体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备课,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法,结合课文的科技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知识,激发进一步探究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独具匠心地创巧设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为课外进一步地去动手创造打下基础。从而得到探索的乐趣和满足,加强对科学的兴趣。从单纯的“学科教学”转向“有关科学”的综合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现代科学观念。

二、以语文科技兴趣小组为阵地,训练思维,传授科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难以深入、全面。于是我组织了语文科技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有序培养科学素养。

在语文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包含:分析法、求同法、求异法、联想法、全方位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质疑法、设问求解法等等。例如,结合课文《棉花姑娘》我问:“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她的病?”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既梳理了课文内容,又掌握了科学知识,还训练了思维方法。

三、以活动为纽带,大胆创新,塑造科学品质

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与语文学科内容相关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以达到教、想、学、做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思,是提高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最优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走进社会、大自然去参观考察、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使学生懂得科技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还可以搞些学科活动,如,课本剧的表演、手抄报的制作、科学家故事表演、手工制作演示、科幻画展示、科学发明畅想……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身心得到合理的放松,表现自己、发挥特长、训练思维、施展科学才能,挖掘创新能力。

如,学习《詹天佑》时,组织参观詹天佑的故居和“人字形”的铁路模型,寻访詹天佑的足迹,撰写有关詹天佑的读后感、观后感……从中学习和感悟科学家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大胆创新“未来高科技火车”设计蓝图,通过绘画、手抄报、制作创意小火车制作等活动表达创新设想。

四、课外延伸,亲子阅读,拓展科学知识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一册都有几篇课文是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文章。我们要以它们为引子和契机,开展相关的拓展阅读及交流。尤其是亲子阅读,在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亲子阅读,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在家庭的探讨、交流中真正地喜欢上科学,并把这种愉快的经验延伸。让科学之花在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我国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的愿望更早实现。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强化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结合语文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语文教学与学科活动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全方位科学育人,使语文的课内外教学与科学教育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更好地、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8.

[2]万弢.谈语文教学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合肥出版社,2005-06.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四小学)

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篇12

关键词:课外阅读,灵活多样

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呢?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优秀的阅读方法,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他一生都有帮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260万字。”明确地界定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然而,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指导、评价等等,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探讨和统一的衡量标准。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转化为可贵的自觉性、主动性,课外阅读也一样。学生一旦有了阅读兴趣,那么就会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主动地去寻求知识。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如下方法:

课堂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穿插一些联系课文的课外知识或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轶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如:我在教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在讲到学校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时,正好我们学校也叫民族实验小学,学校有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我让学生们课后在爸爸妈妈帮忙下去找一些资料,看看学校的学生民族上都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其他民族。课后利用班会课、阅读课,开展了交流活动,同学们给大家阅读自己查到的资料,教师给予评价和奖励,从而更加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氛围熏陶:即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大环境,主动阅读。如: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倡导每名学生带自己最喜欢读的1到2本书,这样全旗40名学生,就有60本以上的书籍,可供学生参考,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也让学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籍。还可以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介绍名作家、名言警句、名作品及读书方法、阅读剪报等等。

二、明确学生阅读要求

在阅读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自由读写,自由思考,自由讨论,自由笔记。但充分的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最终还要围绕阅读的目的进行实践。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既有弹性又相对统一的文章阅读目标,对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也应提出既有差异又大致统一的要求。如学习完三年级上册18课“盘古开天地”后,我让学生上网找一找,读读女娲补天神话,要求大家能够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复述,并能给大家讲神话故事。教师留任务过程中,对学生确定阅读的要求和目的,帮助他们树立标杆,真正起到一个导航的作用,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自己在书中寻找答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长久的保持。

三、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一)指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选书,学生选择要阅读的书籍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有时,学生知道的少,教师可以帮助选定。二是定时,每天确定好读书时间,无论什么情况不能改变,形成长效机制。三是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计划,每天读一定页数,无论书中的内容是否感兴趣,都要读完。四是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躺着看书,不走路和在强光下看书,做到既保护眼睛,又增长知识。

(二)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

读书的方法有四种:精读、带着感情的读、略读、浏览。所以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这样学生能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而用”的目的。

四、要找一些经典的书来读

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语文课外辅导活动总结 篇13

学生课外辅导,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 的智能。经过一个学期的辅导,现对这一学期的辅导工作作一个总结。

玩一些游戏,游戏的内容很多,有猜字谜、作品作者、对对子、成语接龙、拼字游戏、给歇后语找尾巴、抓错别字俘虏、修改病句、读绕口令等等,很受学生欢迎。活动多以集体组织进行,如“猜谜会”“趣味语文联欢会”,在室内布置“谜语室”,在操场上开展“语文行军”等。语文行军是一种有趣的集体游戏,把学生平均分成几组,选择一个目的地“行军”。在行军途中,设有一道道关卡,每道关卡设有各种趣味语文题,每个小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后才能继续前进。谁先到达目的地,就获得红旗。学生在这种 活动中几活跃了气氛,又学习了语文知识。

在班上经常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特长都有积极作用。语文竞赛以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单项比赛,如普通话比赛、查字典比赛、讲故事比赛、看图说话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综合性比赛,如听 说读写综合竞赛、辩论赛等。学生在比赛中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由于我们的课外辅导开展得扎实有效,学生更喜欢语文了,读 写听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课外活动应该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不能像课堂

教学一样由老

师当主演,否则就不是课外活动。

(二)课外活动应当尽量保证与课内知识的联系,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拓展视野的舞台和主阵地,如果学生失去兴趣,就应当及时

调整,否则或浪费时间。

(三)课外活动应当结合年级教学内容和特点形成系列,甚

至可以固定下

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活动方式,提高活动效果。

(四)课外活动可以尝试发挥教研组所有教师的特长,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系列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之后都感觉

到大有收获,这样会大大

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五)课外活动应尽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现代化技术营造的效果中接受美的熏陶。学校在这方面还应加大投入,增加资料储备,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于我们的课外辅导开展得扎实有效,学生更喜欢语文了,读

写听说能力也

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篇14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课外阅读就是最经常的、直接的语文实践,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新课程改革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需要。

二、活动目的: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提升人文素养”。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让学生、老师在健康和谐的书香环境里不断追随成功,以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目的,使自身的人文素养得到很好的养炼。希望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让教育赋予人以尊严,赋予人生以价值,让生命和谐、健康地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和奠基。强调阅读改变人生。

三、阅读要求

(1)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2)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词。

(3)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学会做简单填空式读书笔记,不少于15篇,每篇50字以上。

(4)积累一定的成语、警句,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即至少阅读学校推荐必读书目3本。

四、具体安排

1、保证阅读时间。每周一节大阅读时间必须让学生真正阅读,除此之外,利用中午时间阅读。

2、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利用班会、晨会以及恰当时机,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甄别课外书的指导,使学生自觉抵制不良图书。

3、推荐优秀儿童读物。

4、每人必备一本阅读笔记,对课外阅读的精彩内容进行摘抄,积累好词佳句。教师经常批阅检查,定期展示。对作业认真的同学进行表彰。

5、开展向全班学生推荐“每日一谚语”、“每日一格言”“每日一歇后语”“每日一佳句”活动,每天一名学生来做,大家轮流完成。

6、设立班级图书角,学生自愿捐出个人的图书,相互借阅,资源共享。

7、家校共读。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竭力向家长推介小学生课外读物,积极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买书,一起看课外书,要求孩子在节假日多看名家经典,并写相应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通过“家长会”的形式交流孩子读书的方法与看法,鼓励家庭建立“小书房”,让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气氛。同时,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读书活动,评选“读书小标兵”,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上一篇:乡镇河长制工作计划下一篇:《报任安书》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