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教案设计

2024-09-11

《报任安书》教案设计(精选7篇)

《报任安书》教案设计 篇1

《报任安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写作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

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教学难点

筛选信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作家作品,了解背景知识。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掌握一些生字新词。初步了解司马迁受辱不死的原因,初步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导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人生有时必须要面对的生死选择。只要有生命的日子,有阴天,更有雨天、雪天。面对挫折的袭击,有的人很快倒下,从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却在黑暗中举起坚强的盾牌,从此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把自己带到了阳光灿烂的明天。面对困境,你会如何选择?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二.了解作家作品,了解背景知识。1.关于司马迁和《史记》

身残志坚的史官奇才——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有“史圣”之誉。主要作品有“史家之绝唱”——《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万字。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魏晋以后,才改称《史记》。2.关于《报任安书》

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这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 1

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掌握一些生字新词 1.听课文朗读,先整体感知全文。„„

2.思考:古人写书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即开头段和结尾段,一般都是表达自谦和恭敬的言辞。如这篇书信的开头段: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意思是:我太史公像牛马一样的人,今天再拜陈言。再:第二次。结尾段:谨再拜,意思是:我恭敬地再拜。所以我们一般不把它们当作段落看待。这就像我们现在的书信写作的开头:某某你好,结尾:祝你快乐。

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

此文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责。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复信内容:①阐述作者受到极端侮辱而不死的原因。(第2、3段)

②表达自己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的决心。(第4、5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6段)3.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诎体(qū)关木索(gùan)摩灭(mó)大底(dǐ)放矢(yì)前辱之责(zhài)头枪地(qiāng)暴肌肤(pù)箠楚(chuí)圜墙(yuán)囹圄(yǔ)强颜(qiǎng)槛(jiàn)缧绁(lãixiâ)愠色(yùn)倜傥(tìtǎng)四.分析第一段

1.学生朗读第一段。„„

2.对照注释看课文,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曩者 司马迁再拜言 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 请略陈固陋 阕然久不报 幸勿为过 谦辞与敬辞 „„

先前 拜两拜 情意 诚恳的样子 你 怨恨,抱怨 效法 固执鄙陋的意见(形做名)隔了很久 回复 责备 牛马走、再拜、足下、辱、幸、仆、固陋 4.归纳这段文字的内容 „„

先说任安信的内容,再就迟复表示歉意,说明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5.学生朗读第一段。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

分析第2、3两段,理解司马迁忍辱不死的原因;认识司马迁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其意义;懂得作者比喻,用典,排比的作用;继续积累通假、古今义、一词多义等,理解活用、倒装等文言现象。一. 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被称为“千古奇文”的文言文,题目、作者分别是——

《报任安书》 司马迁

这是一封回信,是司马迁回复好朋友任安的回信,在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

今天我们来分析第二、三段,理解司马迁受辱不死的原因。二. 学生朗读第二段,理解司马迁忍辱不死的两个原因 1. 学生朗读第二段 „„

2.结合旁注理解第二段文字 3.掌握下面几个重点词语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请解释上面一段文字中红体字的意义用法。

祖先 文献、历史、天文、历法 掌管占卜、祭祀的官 本来 乐师、优伶 世俗之人 轻视(形作动)失去 和„„相比 只 最后、终于平素 立身处世 这样 说明自己地位卑微,如自杀,在周围人眼里罪有应得,死也不能显示气节。这句话暗示作者不会因为受辱而自杀。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请解释上面一段文字中红体字的意义用法。

最好 道理、颜色 弯屈肢体(指被捆绑)换 通贯,套上 杖刑 通剃 缠绕 极点 运用铺排的语句,对比“四不辱”,“六受辱”,极言自己所受的耻辱。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等到 笼子、陷阱(指监狱)积累的威力受制 作为 鲜明的态度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中会逐渐衰微。暗示自己的志气也在受辱中消失。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一方诸侯 在 受到„„的惩罚 面南背北称孤道王 超过 穿上(名作动)通贯,套上 这些 名声在邻国都播扬(省略句、倒装句)通网,法网 自杀 一样的道理

运用引典,排比的方法说明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可能受辱,受辱是人之常情,不足为奇。这句话暗示自己为了高尚的事业要像这些古人一样,受辱不死。

归纳:这段文字点到自己虽然受辱,但不会去死的两个原因: •(1)自己即使自杀,也不能显示节气。

•(2)古代许多名人都是受辱不死以实现自己的志向,我也要像他们一样。• 那么司马迁到底有什么志向能使他如此受辱还勇敢地活下去呢? • 请看第三段。

三.结合旁注理解第三段文字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指代监狱 遗憾(古今义)平庸到死 文章 显露 这段话表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之三:让文采流传后世。归纳二、三两段:

直接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1)不想无谓自杀

(2)要像古之名人一样受辱不屈(3)更要让文采流传后世 四.朗读第二、三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朗读第四五六段,理解司马迁“以生践志”的决心,感受他所受耻辱时痛苦愤懑的内心世界,继续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和句法。一.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报任安书》第二、三两段。

这两段文字写了自己受辱而还要勇敢生活下去的原因:

•(1)强调自己即使自杀也将毫无价值,反而会被世人认为是畏罪自杀。•(2)因为古之先人都有受辱的经历,自己也将学习他们的榜样。•(3)更因为自己要让文采表于后世,以偿先前之辱。二.朗读第三自然段

这段文字提到了自己受辱不死的第三个原因,引出自己将创作《史记》,将“以生来践志”的决心。那么,司马迁为什么会想到写《史记》?

司马迁又将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写《史记》? 《史记》又是一部怎样的书呢? 请看第四五两段。四.分析第四段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2.解释加点的词语

3.这段话引用典故,采用铺排的手法,实际上构成了八个叠句的对仗,两两各自对偶,这样的语言不仅使文章显得冗长,更使读者欲悲欲叹,扼腕切齿。

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文气的表达,令人激荡不已。五.分析第五段

1.(《史记》)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

十二、书八章、世家三

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2.解释加点的词语

3.这段话介绍了《史记》的体例和宗旨,再次强调自己忍辱负重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这里虽然有成书之后的希望,但更多的是给人无限的苍凉和感慨。

4.归纳:

这部分,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可分为两层。

第三段,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来勉励自己。

第四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六.思考:课文题目《报任安书》,但是2-4四段文字内容上主要表述自己的心迹,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

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

1.作者以此表明自己身份鄙薄,身受腐刑,无法完成“推贤进士”的重任,自然回答了任安的前信; 2.自己忍辱负重,活下来的勇气就是著述《史记》,这样反复陈述,自然告诉了任安,我不能完成你的嘱托了!

七.朗读第六段

这是书信的结尾。

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找出最能表现这种心情的句子)„„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通其狂惑。

最后与开端想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八.简单分析写法 1.铺排

(1)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2.用典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九.总结

1.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对答复迟表示歉意,引出自陈己志。

第二部分: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

第四部分:书信结尾。

2.教育感悟

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像。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

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

《报任安书》教案设计 篇2

在这里, 我们把司马迁和屈原的生死抉择作个比较:他们同样是遭受挫折, 但他们却做出了相反的决定, 司马迁选择了生, 屈原选择了死, 虽然两者选择方式不同, 但都在生命的自我选择中实现了生命意义的超越。而司马迁的生命超越则是敢于直面人生的苦难, 通过著述摆脱对生命价值的困惑和疑问, 在对历史的思考与描述中获得生命的尊严与生存的终极意义。

司马迁的“隐忍苟活”, 是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 垂名不朽, 实现人生价值;屈原的“毅然赴死”是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在生与死的抉择上, 对生死有这样一种状态, 就是人在选择死亡的时候, 这种死是必须的, 比如对刘胡兰、董存瑞、谭嗣同这些人来说, 他们无法选择苟活, 他们的死是必须的, 他们只有赴死才能体现人生价值。

但在人们自身可以选择生死的情况之下, 笔者认为活着比死去更具有意义。每个人都有理想,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 总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 一旦理想得不到实现, 就选择以死明志, 那么理想永远不会成为现实。也就不会有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越国也永远不会复国, 也就是说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就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 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 他“所以隐忍苟活,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是“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之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 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 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之路, 从而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生存之道, 在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在践行理想的过程中, 任何选择死的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 比如《渔父·楚辞》中屈原说的“宁赴湘流, 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正说明了屈原在“美政”的理想无法实现时, 就用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有人说这一行为表达了屈原宁死不屈, 对自己理想的珍爱、执着, 体现了他的价值取向。

但笔者认为并非如此, 屈原投身汩罗, 以此结束了生命, 那么, 试问一个人都已经失去了生命, 那么如何去执着、珍爱自己的理想, 人死了, 理想便不复存在, 那么, 又如何体现所谓的价值取向呢?我想屈原的死并不是浑浊的世道所致, 而是他自己的性格所决定的, 一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 在“美政”的理想破灭之后, 除了死, 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吧!而这种死毫无意义, 在这里, 笔者并非批判三闾大夫, 只是提出这样的质问罢了。

可能正是屈原的死警示了许许多多的后来之人, 让他们在挫折中隐忍前行。如果赤壁大火烧尽了曹操的意志, 何来三国鼎立;如果流放生活摧残了东坡的意志, 何来大江东去;如果长征艰辛击溃了主席的意志, 何来中国重生……

西楚霸王的鲜血可以染红乌江, 却改变不了国破家亡的结局。三闾大夫的躯体可以让汩罗哭泣, 却改变不了楚国灭亡的命运。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生存之道在于以生践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生命是可贵的, 只要人活着, 便会有希望,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不朽, 但我们都有追求它的权利, 在追求的过程中永不放弃, 那么, 这便是一种永恒。

《报任安书》 篇3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的绝笔信,在这封名为回复友人任安的来信中,司马迁从两个方面想黑暗社会发出控诉:一是以自己无辜蒙冤,遭受宫刑控诉武帝蔑视法律、刚愎自用;二是以自己身体和心灵受到的巨大创伤控诉武帝自私与残暴;《报任安书》即是自己洗刷宫刑之辱的心志,也是司马迁用血泪与生命向黑暗社会发出的最强音。

【关键词】声讨;愤懑;宣言

公元前99年,对于司马迁来说,是一个命运多舛之年。这一年,因为李陵之祸,司马迁被处以宫刑,打入大狱。出狱以后司马迁担任了汉武帝的中书令,中书令负责把大臣的奏章呈送给皇上,把皇上的圣旨和旨意传达给大臣。就在司马迁担任中书令期间,司马迁的一位好朋友任安写信给他,要他利用担任中书令的机会“推贤进士”。作为司马迁绝笔之作的《报任安书》既是司马迁对任安来信的回复,又可以称作是司马迁对当朝最高统治者发出的一篇战斗宣言。清人吴楚材评《报任安书》说:“其感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文情至此极矣。”(《古文观止》)

《报任安书》以书信体的形式呈现了司马迁未能按照任安要求的 “推贤进士为务”的主要原因,这种书信体的格式最适合作者倾泻情感。《报任安书》虽是写给任安的回信,但是从写信时间和内容上我们可以判断出,作为即将行刑的任安来说,他未必能看到这封信。历来史学家对《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备受争议,但是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本文写作于任安因太子蛊惑事件牵连入狱,即将行刑之前。“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出,对于一个即将接受死刑的囚犯,在临行前能看书信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司马迁也深知这点,但是他之所以以给任安回信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不幸受冤,遭受极刑的悲愤心情,主要是因为他深知汉武帝残暴专政的一面,在《酷吏列传》里,司马迁写道汉武帝对酷吏杀人的放任与支持,王温叔一次就杀了几千人,但“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 张汤“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司马迁不满汉武帝支持酷吏滥杀无辜,也批评汉武帝蔑视法律,处理案件不以事件的实证为据,而是已自己的喜恶来判案的荒唐做法。不仅如此,他还默许下属用同样的办法办理案件。“腹诽之法”的创造者张汤 “常以春秋之义加以掩饰,以皇帝意旨为治狱准绳”,制造了无数起冤假错案,因而激起民变。

我们试想,如果司马迁《报任安书》的读者不是任安,那么它的读者会是谁呢?司马迁最想让谁看到这封书信呢?所以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司马迁委婉表达对汉武帝不满的话: “仆怀欲陈之, 而未有路, 适会召问, 即以此指, 推言陵之功, 欲以广主上之意, 塞睚眦之辞, 未能尽明 。 明主不晓, 以为仆沮贰师, 而为李陵游说, 遂下于理, 拳拳之忠, 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 卒从吏议。家贫, 货赂不足以自赎, 交游莫救视, 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 独与法吏为伍, 深幽囹圄之中, 谁可告诉者? 此真少卿所亲见, 仆行事岂不然乎?” 对于李陵事件,汉武帝是造成这场事件的罪魁祸首。汉武帝本想借此次战争,为他的宠妃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博取功名,加官进爵。李陵只是负责后勤保障的。没想到,李陵心气太高,不愿做后勤保障,主动请兵出战,汉武帝很生气,但碍于面子只得同意李陵带五千精兵出战匈奴。对于李陵带五千兵深入匈奴巢穴,很多大臣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李陵孤军奋战,后果不乐观,劝阻武帝,可是武帝一意孤行,执意让李陵带五千兵,没有增派后援部队。李陵孤军深入,遇匈奴主力,最后兵败被俘。

司马迁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两人素无交情,他只是看不惯那些趋炎附势的大臣们,为了讨皇帝心欢,掩盖事司马迁与李陵素无交情,他只是看不惯武帝身边一群趋炎附势的大臣们掩盖事实真相,置李陵于不义之地。司马迁根据平日他对李陵为人处世的观察,“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认为李陵具有国士之风。李陵带五千兵深入匈奴,与匈奴主力相遇,奋勇杀敌,“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乃悉徵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沬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司马迁认为像李陵这样“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的国士不可能真降匈奴,“欲得其当而报汉”有机会一定会誓死回报汉朝。而且司马迁说李陵伪降,日后回报汉朝是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赵破奴这个人,本来是汉军将领,后来投降了匈奴,投降了匈奴以后又回到了汉朝,汉武帝并没有处罚他,而且让他担任了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随从,后来立了功还封了侯。司马迁没有想到自己替李陵辩护的一席话触犯了汉武帝的利益,武帝大怒,杀了李陵全家,司马迁也牵连入狱,遭受宫刑。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写尽了自己遭受宫刑精神和身体上受到的巨大痛苦与耻辱。 “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桓宽《盐铁论.周秦篇》“一日下蚕室,创未廖,宿卫人主,出入宫殿,得由受俸禄,食大官享赐,身以尊荣。” 《汉书》载司马迁被刑之后,虽然“尊宠任职”,为中书令(皇帝的御用秘书),可以说是“载卿相之列”,但是他的行为受到世人的非议。在信中,他反复向任安诉说自己卑贱的地位,“今已亏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眩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螘何异?”司马迁用“倡优”、“蝼蚁”贬低自己,字里行间透漏出行刑之人的屈辱与卑微。在这里,《太史公自序》那个“少负不羁之才”,“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想成为像孔子一样编撰《春秋》的伟人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屈辱缠绕的痛苦灵魂。两者的前后对比,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个历史伟人精神上和心灵上受到的巨大创伤。

“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他说我动不动人精神恍惚,不知道怎么回事,或者走着走着,哎呀!我怎么走到这儿来了,人处在一种恍惚状态,心里面经常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和无限的愤恨。他一想到他受宫刑,想到是作为一个男人接受最耻辱的刑罚,“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在这里,司马迁是想告诉武帝,我遭受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你的一己私利而造成的,武帝是自己身心受伤、意志消沉的罪人。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清醒的认识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并且告诉武帝,自己忍辱偷生活下来的目的是修史,他要让《史记》成为可以与《春秋》相媲美,“述往事,思来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巨著,自己成为一个“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英雄人物。同时,也让后人看到汉武帝滥杀无辜,以及好大喜功,“无穷之欲”给百姓造成的巨大灾难。

司马迁在这封信里,尽情地发泄了他遭受“宫刑”的满腔愤怒之情,控诉了汉武帝滥施耻辱之刑,揭露了帝王的专横。汉武帝看到这封信是不会放过司马迁的,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忍辱偷生为的是完成《史记》,在书信结尾,司马迁告诉仁安,即告知武帝,《史记》已经完稿,“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此时的司马迁已抱定必死之心。“有怨言,下狱死”(《汉书旧仪注》)根据卫宏《汉书旧仪注》记载,并联系当时的政治形势,很多学者认为司马迁之死与《报任安书》有关。司马迁用生命铸就了《史记》,《史记》也成全了司马迁,一个伟大的史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永生,《报任安书》也成为司马迁对黑暗社会发出的最后宣言。

参考文献

[1]陈蒲清校订.报任安书(选自《古文观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作者单位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119

报任安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的行文特点。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进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解题

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三、初通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 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曩(nǎng)者 诎(qū)体 强(qiǎng)颜 头枪(qiāng)地

受诛(zhū)

暴(pù)肌肤 受榜箠(chuí)

圜(yuán)墙

羑(yǒu)里 卜(bǔ)祝 囹圄(yǔ)槛(jiàn)阱 缧绁(lãi xiâ)臧(zāng)获 没(mî)世 倜傥(tìtǎng)放失(yì)愠(yùn)色 前辱之责(zhài)剌(là)谬

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境。)

3.内容与形式梳理。

学生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

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责”。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

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5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6段)

(训练概括语段能力,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为下一步突破重点作准备。)

四、研习课文

1.研习开头和第1段。

①弄清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或变化。

太史公牛马走: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少卿足下:古代对人的敬称。

推贤进士为务:古义:推贤进能;今义: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意气勤勤恳恳:古义:诚挚恳切;今义:勤劳而踏实。而用流俗人之言:世俗。

请略陈固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即固执鄙陋的意见。②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表明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而“略陈固陋”。

2.研习第2段。

①弄清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或变化。

倡优所蓄: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其次关木索:关,通“贯”,套上。诎体受辱:诎,通“屈”,弯曲。

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撞击。及罪至罔加:罔,通“网”,法网。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古义:指自己立身处世的东西;今义:建立。南面称孤:古义:面向南;今义:方位名词,与“北面”相对。太上不辱先:使动用法,使„„受辱。

衣赭衣:读yì,名词作动词,穿。

②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

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二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交代了不能 “推贤进士”的原因。

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任务的原因。

五、布置作业

1.笔译3-5段。2.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习课文

3.研习第3-5段。

①指名3人分别板译3-5段。教者引导学生进行评析。②弄清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或变化。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读wù,讨厌,不喜欢。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都。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磨灭。仆窃不逊:不谦逊,不自量。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网罗,收集;失,通“佚”,散失。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

顾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恨私心有所不尽:古义:自己的心愿;今义:利己的念头。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决心努力。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卓越不凡;今义:洒脱,不拘束。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不一般;今义: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且勇者不必死节:为动用法,为„„而死。③这三段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明确:第3段以生死选择揭示自己苟活的原因是“文采不表于后世”,第4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5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4段的人物是第5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这三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

④这三段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所以第5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4.朗读课文。

二、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3、4两段。

第三课时

一、继续研习课文

1.研习第6段。

①弄清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或变化。

重为乡党所笑:重,更加,深。(辨析: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重,慎重。)下流多谤议:古义:地位卑微,名声不佳;今义:卑劣龌龊。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古义:言论;今义:谈话时所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对。②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使全文结构十分严密。

2.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二、深入探究

1.第2段中,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悲惨处境和巨大精神苦痛的?

明确:第2段中,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2.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解说:努力打破学生与作家、作品的“隔”,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去体会、理解作者伟大的痛苦和伟大的精神。要把品味的权利还给学生。)

三、欣赏品味。

本文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行文脉络十分清晰,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无间。我们可以通过品读课文来领会这一特点。比如,作者特

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课文第2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4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排山倒海,酣畅淋漓。

学生诵读相关语段。

还有哪些地方能反映出这一特点呢?

提示:句式有长有短,骈散结合。情辞瑰伟奇丽。

学生诵读体会。(解说: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品读,语言形式对思想感情表达上的作用要由学生通过多读来体会。)

四、课堂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演练

1.D(A曩nǎnɡB愠yùnC强qiǎnɡ)2.B(A井—阱C泄—绁D枝—肢)

3.D(A“画地为牢”原指在地上画个框框作为牢狱,后来比喻只许在规定好的范围内活动。不符合语境。B“藏之名山”指把著作藏在名山中,传给志趣相投的人。这里用错了对象。C“重于泰山”形容意义重大。这里用来形容打击的力度大是不恰当的。D“九牛一毛”比喻极大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用此合适。)

4.C(A“10月上旬”本身就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不能再与表概数的“左右”连用。应删除“左右”。B句式杂糅,应将“是由于”改为“与”或“跟”。D主语残缺。应将“通过了”改为“通过的”。)二.精段精炼

5.C责(zhài)〕通“债”。指下狱受腐刑。

6.D(A①通晓②四通八达 B①于是②却C①思想观念②说 D的)

7.C(①是讲拥有财富、尊贵而姓名埋没的人很多。⑤是讲《史记》的创作目的。⑥是讲俗人不能理解自己。)8.B(从文中“则仆偿前辱之责”可知,“不以为辱”的说法是不恰当的。)9.(1)《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

报任安书教案 篇5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语文教案-报任安书。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 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报任安书》。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习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地(qiāng) 伏法受诛(zhū) 暴肌肤(pù)鞭 (chuí) 圜墙(yuán) 占卜(bǔ) 囹圄(wǔ)

槛(jiàn) 缧绁(léi)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不能与死节者比 ③其次不辱理色 ④及在槛阱之中 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⑦恨私心有所不尽 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策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段

1、教师范读第二段

2、学生齐读第二段

3、字音:愠色(yùn) 倜傥(tìtǎng)

4、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证:纪:法纪) 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④ 惟倜傥非常之人 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思路分析: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在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受辱的债。

5、熟读并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 ④身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邢?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报任安书》学案及教案 篇6

东明一中语文教研组

赵百岁

学案

一、作者与作品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二文章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书,就是信的意思。任安,字少卿,汉武帝时人。他在任益州刺史时曾给司马迁写信,要司马迁利用在汉武帝身边任职的便利条件(司马迁出狱后,为中书令,是宫廷中的机要官员)“尽推贤进士之义”。司马迁没有立即答复,到任安因戾太子事获罪被判腰斩,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述说了因李陵事件而蒙受的奇耻大辱,倾诉了郁积在内心的痛苦和愤懑。说明了自己“隐忍苟话”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一书的决心。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历程,可以用“悲壮”二字来概括。我们要认识司马迁。了解他的曲折丰富的思想感情,了解他的忍辱负重的生命历程,并进而读懂《史记》,读懂中国的历史,《报任安书》是不可不读的。因为这是司马迁用自己的笔蘸着自己的血泪写下的,通过它,我们可以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三、基础知识积累

1、朗读正音

头抢(qiāng)地 伏法受诛(zhū)暴(pù)肌肤

鞭棰(chuí)圜(yuán)墙 占卜(bǔ)槛(jiàn)阱 缧(léi)绁 囹圄(Yǔ)

愠(yùn)色 倜傥(tìtǎng)

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少卿足下:曩者辱赠书 辱:承蒙 B.若望仆不相师 望:希望

C.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倾:超过 D.思垂空文以自见 垂:留下

3、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再拜:再一次下拜 B.推贤进士为务 务:事务、工作 C.若望仆不相师 师:效仿 D.刑不上大夫 刑:刑罚

4、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见狱吏则头枪地 B.及罪至罔加 太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C.则仆偿前辱之责 其次诎体受辱

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受木索,暴肌肤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一致的一项是()A.固主上所戏弄 B.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C.下流多谤议 D.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6、下列各句中点字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流俗之所轻也 B.其次不辱身

C.下流多谤议 D.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7、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若望仆不相师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A. 若 B.虽 居则忽忽若有所失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C.以 D.于

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 灌夫受辱于居室

8、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与其它项不同的一项是()A.且西伯,伯也,拘于羡里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C.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9、名句默写

(1)人固有一死。

(2)仆窃不才,近自托无能之辞,,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四、问题探讨

1、为课文中没有翻译的部分试着翻译。

2、古人云:“士可杀不可辱。”司马迁对此持何观点?

3、作者就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4、体会作者的愤懑之情。

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点拨。

2讨论指导。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解题

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详见学案)

三、研习课文

1.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2.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第4-6段的译文。

(详见教参)

四、布置作业

课下熟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第二课时

1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

(1)分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①研习第1-2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习第3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即使死去也是毫五意义的。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身受极辱,即使死去,也应该在受辱之前。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习第4-6段,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4段写就极辱而不自杀的另一原因,让文采表于后世。第5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4段的人物是第5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6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习第7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解说: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实际上也是要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可结合板书设计进行。)

(2)体会性阅读。

让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明确(以第3段为例):

第3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解说:努力打破学生与作家、作品的“隔”,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去体会、理解作者伟大的痛苦和伟大的精神。要把品味的权利还给学生。)

(解说: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品读,语言形式对思想感情表达上的作用要由学生通过多读来体会。)

三、课堂小结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解说:在课堂练习基础上顺势总结课文,能与导语呼应,强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中国有句俗话,“士可杀,不可辱。”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短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的大节 篇7

中国是一个讲气节的国度, 能为气节死者则名垂千古, 彪榜万世。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饿死首阳山;霸王项羽垓下被围, 不忍侮辱, 乌江自刎;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都是一首首演绎气节的生命绝唱。他们宁死不屈, 宁死不移, 宁死也不玷污自己洁白的身躯和高洁的品行, 他们死得高尚伟大, 死得轰轰烈烈, 用淋漓的鲜血和高昂的意气提升了士大夫的人生境界。

作为一个儒学家、士大夫的司马迁当然也看重气节, 甚至视其重于自己的生命。但是, 人生无常, 世事沧桑, 坎坷荆棘时常牵绊人的左右。天汉三年 (公元前98年) , 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败降辩解而触怒武帝, 被捕入狱。这时他完全可以“引决自裁”, 可以选择坚守“士可杀不可辱、“人活一口气”及“舍生取义”的信念, 在施以威逼动以酷刑之前维持自己作为一个士大夫一个知识分子应坚守的节操, 保护自己的尊严, 然而他甘愿接受惨无人道的极刑———腐刑。腐刑在当时是最下等的刑罚, 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 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曾经写道:“悲莫痛于伤心, 行莫丑于辱先, 诟莫大于宫刑。”面对这样的耻辱, 他也是痛苦万分,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 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但是, 司马迁最终还是接受了宫刑, 忍受侮辱, 苟活了下来。看来, 司马迁没有像其他士大夫那样保持住个人的节操, 弃节而苟活。

司马迁真是那种不顾个人节操、视自己生命高于一切的人吗?非也。司马迁珍视生命, 但反对无意义的苟全生命。他在《报任安书》中诠释了独到的生死观:“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选择气节、选择死亡的解脱固然容易, 然而这对国家、社会、人类历史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这种死也就是“轻于鸿毛”了。生命是一首短暂的歌, 是转瞬即逝的一颗流星, 是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 气节固然重要, 可人生价值安在?面对气节与生命、气节与价值, 司马迁更看重的是人生的价值。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 使司马迁对生命和事业有着崇高的信念, 他要像孔子、屈原、左丘明等“倜傥非常之人”一样能为历史和文化作出不朽的贡献。司马迁可以说是一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隐忍个人的哀痛来铸就生命和历史不朽的勇者。在痛定思痛之后, 他最终跨过了那个根深蒂固理应效仿先人的“死节”, 选择了屈辱, 选择了追求生命价值不朽的征程———完成《史记》这一人类历史的伟大使命。司马迁把这视为人生之大节。

选择殉节者轰轰烈烈荡气回肠, 而忍辱负重、追求价值与不朽的大智大勇者更加具有激越人心的力量, 犹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永远响彻在人们的耳畔。当年勾践不就是暂弃气节屈身事吴, 继而卧薪尝胆最终一举复仇, 韩信甘忍跨下之辱才成就日后功业吗?细读《报任安书》中“人情莫不贪恶死”至“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这一部分内容, 司马迁申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他并不顾念家庭, 也不缺少“臧获婢妾, 犹能自决”那样的勇气, 但轻易一死, 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 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 他“所以隐忍苟活, 囿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是因为“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 “受极刑而无愠色”, 坚强的活下来, 他的愿望是“著此书, 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 通邑大都”并以此“偿前辱之责, 虽被万戮, 岂有悔哉”!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之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 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 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上一篇: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计划下一篇:竞业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