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监管体系(精选9篇)
保险监管体系 篇1
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已经成为各国保险监管部门研究和监管的重点。发达国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 虽然总体来说起步比较晚, 但经过2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 目前世界保险业发达的主要国家都已在各自保险业发展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适合本国经济特点的监管体系和偿付能力分析方法。
美国是世界保险第一大国, 不仅有着繁荣发达的保险市场, 并且建立了一个完善成熟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其所使用的监管方法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
一、NAIC的主要职能
NAI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Commissioners) 是美国的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 属于联邦一级的全方位监管机构。NAIC成立于1817年, 由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行政区以及4个美属准州的保险监督官组成。州监管者的主要责任是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 NAIC的主要职能是协助州监管者完成其责任和工作。NAIC成立后, 第一项重大举措就是统一了各保险公司上报的财务报表, 所有活跃的美国保险公司都将他们的财务年报归档于NAIC, 这种财务数据收集形成了NAIC数据库, 它是NAIC财务监管功能的核心, 它使得保险监管者能够确认财务有问题的保险公司, 以此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免受由于保险公司破产带来的损失。
二、NAIC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使用的主要工具
NAIC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主要使用三种分析工具:保险监管信息系统、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跟踪系统、风险资本金。
(一) 保险监管信息系统
保险监管信息系统 (Insurance Regul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IRIS) 是供各州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监管的金融分析工具。IRIS可以帮助选出面临丧失偿付能力风险的公司, 为监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合理分配保险监管资源, 提高监管效率。
IRIS采用的是典型的比率分析方法, 共设有12个比率指标, 包括综合比率、盈利比率、流动性比率和后备比率四类, 并且根据历史资料设定每一项指标的“正常范围”, 而且对于财产责任保险公司和人寿健康保险公司分别提出不同的指标体系。
IRIS包括两个阶段的检测, 即统计检测阶段 (Statistical Phase) 和分析检测阶段 (Analytical Phase) 。在统计阶段检测时, NAIC对保险企业的法定年度财务报告数据进行分析, 依选定的关键性财务指标计算比率, 并和根据以往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所设定的正常范围比较。每年度保险企业都要接受统计阶段检测, 如果通过统计检测阶段, 保险公司就通过了当年的保险监管信息系统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 保险公司被评为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第三优先级、无优先级和无需检测五个等级。NAIC的监督官将根据评定的等级对保险公司进行分析检测, 由专业人员组成检查组进一步分析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各保险公司的财务指标计算结果、评定级别和分析检测结果均向各州保险监管机构公布。
(二) 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跟踪系统
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跟踪系统 (Financial Analysis and Solvency Tracking System, FAST) 是NAIC针对大型保险公司采取的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凡在17个州以上营业且年毛保费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的寿险和健康保险公司, 以及年毛保费收入超过3000万美元的财产和责任保险公司都必须接受FAST分析。FAST分析主要依据各保险公司在前3年中提交的年度财务报告和季度财务报告。FAST包括25个指标, 而且每个指标的不同范围赋予不同的分值, 然后将所有指标的得分值相加, 得到FAST的检验结果。如果监察官在FAST分析中发现了异常情况, NAIC便与该保险公司的注册州联系, 进一步了解该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该州监管部门对该公司采取的监管措施。如果NAIC认为该州措施恰当, 那么NAIC或是结束检测, 或是继续跟踪该公司的状况。如果NAIC认为该州的措施不够有力, 那么NAIC会提出建议, 要求该州进一步采取措施。若该州不采纳NAIC的建议, NAIC将通告该保险公司营业的所有其他州, 协调各州一致对该保险公司采取措施。
(三) 风险资本金
风险资本金 (Risk-Based Capital, RBC) 是NAIC支持的另一个偿付能力分析工具, 它为评估保险公司资本金相对于其经营风险的充足性提供了保证。RBC由四部分组成:RBC计算公式、RBC报告、RBC比率标准和为保险监察官设计的后续措施程序, 以便保险监察官在发现某保险公司的RBC结果低于标准时使用。RBC将保险业的所有特殊风险分为四种C类风险:
C1——资产风险, 即不良资产的风险, 含投资风险;
C2——保险风险, 即各类承保业务关于死亡率、发病率、续保率、费用率等所有的假设与实际经历不一致造成的风险;
C3——利率风险, 即由于利率变动引致资产和负债不匹配的风险;
C4——业务风险, 即一般的经营管理不当的风险。
按照风险程度, 分别确定不同资产的风险系数, 求得累加的风险资本值C1、C2、C3和C4后, 得到NAIC认为的保险公司的风险资本金, 然后代入公式得到RBC比率。
计算风险资本总额:
undefined
计算调整后资本总额=∑ (账上余额×调整系数)
计算RBC比率undefined
根据计算结果, 将保险公司分成五个等级, 保险监管部门采取的监管行动见表1。
二、 对NAIC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评价
综上所述, 美国的偿付能力监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从事前的预警到事中的控制和防范, 再到事后的弥补, 保证了偿付能力的连贯性。此外, 在美国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已经上市, 对财务公开和信息披露的要求相对较高, 再加上各大活跃的保险公司都将其年报归档于NAIC, 形成了NAIC的财务数据库, 确保了保险监管部门获得大量的关于保险公司的详细财务信息。同时, 美国保险公司评级制度的发展以及发达的精算师制度和庞大的精算师队伍对计算以及预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资料来源:Capital Management in the Life and Health Industry. Updated Edition, Atlanta, GA;LOMA, 1995.
但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该看到, 美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
第一, 监管力量和权力的分散。美国各州都有各自的保险监管机构, 虽然NAIC在这些机构间起着统一和协调的作用, 但各州的监管部门并无义务接受NAIC的每一项建议和规定。因此各州之间很难协调一致采取统一行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管效率。
第二, 监管克制和干预过早。在美国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中, 时常会出现监管克制 (过晚的采取行动, 从而延误行动的最佳时机) 和干预过早的问题。由于美国的保险监管机构过多地依赖IRIS和FAST系统, 而对系统中一些指标的错误认识可能导致监管机构采取不当的监管行动。如对有望起死回生的保险公司过早地接管或相反。无论是监管克制还是干预过早都会给保险业以至整个社会经济造成损失。而在实际中, 在监管克制的风险和干预过早的风险之间进行权衡相当困难。
参考文献
[1]秦香军.美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及其借鉴[J].西南金融, 2003 (3) .
[2]张秀英, 成帅华.美国保险业的监管[J].上海保险, 2000 (10) .
[3]周伏平.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的RBC管窥[J].精算通讯, 第2卷, (4) .
保险监管体系 篇2
中美两国经过长期谈判,终于在1999年11月15日签署了双边协议,为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扫除了最大障碍,我国可望能尽快加入WTO。加入WTO后,我国保险市场向自由和竞争性市场发展的趋势已成为必然,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我国保险监管体系,是每个业内人士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WT0中关于保险业的有关规定
在加入WTO的谈判中涉及金融保险业部分主要是依据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服务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各方根据“推进公平、自由的服务贸易,消减服务贸易壁垒”的宗旨和原则要求就服务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问题进行磋商,以求达成一致的协议。其中涉及保险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1)开放内容的广泛性。该协定对金融服务的定义是:金融服务是由一参加方服务供应者提供的任何金融性服务,金融服务供应者是指一参加方希望或正在提供金融服务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其中保险服务主要包括:直接保险(包括合作保险在内的人寿保险、非人寿保险),再保险和再再保险,保险中介(如中间人业务和代理业务)以及辅助性保险服务(如咨询、保险统计、风险评估和索赔清算服务等)。
(2)行业管理的公开化。行业管理中的各项程序和各项制度的透明度要增加,应公开一切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有关规定、法律、行政命令及习惯做法。
(3)开放内容的逐步性。可先开放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再保险、保险经纪、咨询、风险评估和理赔清算等辅助性的保险服务,再开放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及有关业务。
在保险市场开放方面,《协议》规定各缔约方享有如下一些权利和义务:(1)市场准入;(2)国民待遇;(3)透明度要求;(4)最惠国待遇;(5)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和保护性条款。
同时,《协议》还具体规定:各缔约成员允许其他缔约方在本国建立保险服务公司并按竞争原则进行;外国保险公司享受同国内公司同等的进入市场的权利;取消对跨国保险公司的限制。允许外国资本在投资项目中比例超过50%。由于我国还不是WTO成员,《协议》对我国目前还没有约束力。但是我国加入WTO后,也必须按照《协议》的有关要求,允许外国资本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并享受与国内资本同等的机遇,在国内保险市场上进行“合理、公正”的竞争。
二、我国保险监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保险监管体系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这主要表现在:
1.法规建设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在走向市场化的同时,也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步伐,但至今我国保险业的国际化水平仍然很低,对国际业务一些通用的做法不熟悉或不习惯,有很多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操作。例如,我国许多保险公司的主要条款中甚至没有“不可争议条款”这一被国际保险业证明为及其重要的条款;又如“近因原则”这一被国际保险业普遍运用的原则在我国也缺乏适用的法律依据和实践。未来的国际竞争要求我们遵循同一的游戏规则,我们只有尽快地融人世界保险市场,熟悉并掌握国际游戏规则,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与《保险法》相配套的相关法规尚未完全出台,致使在保险经营管理中许多环节缺乏法律依据,无法可依。
2.保险市场不规范现象严重。我国保险市场过去长期处于垄断封闭状态,一方面厘订的保险费率远远高出应有的市场费率;另一方面大量的保险资源有待开发。保险市场一经开放,市场的巨大潜在资源和高获利水平,造成只要抢先占领市场就能够获得丰厚利润的局面。在这种市场条件下,保险公司自然都把重点放在扩张规模、抢先占领市场上。
然而,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参与竞争的主体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相对饱和,在保险公司粗放式经营和多数客户对保险仍处于初级需求的情况下,各家保险公司获取业务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给予客户价格优惠,结果费率越开越低,甚至出现了竞相以高退费、高手续费等方式变相降低费率等的情况。导致保险公司的获利能力迅速下降,愈演愈烈的恶性竞争使一些保险公司面临难以盈利甚至亏损的局面,严重危及自身的偿付能力。保险监管部门虽然采取了如统一机动车辆险保单,清理整顿保险中介市场等措施来规范保险市场,但还未能采取更有效的手段,将保险公司真正引向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轨道上来,盲目追求规模、恶性竞争、违法违规经营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3.监管重点有待调整。从保险监管的角度看,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是保险监管的重要目的,而要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要保证保险公司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保证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能获得及时的保险赔偿或给付。因此,偿付能力监管历来都是世界各国保险监管的核心。但由于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不规范竞争对保险监管部门的精力牵制过多、以及保险监管部门受自身人力、监管技术、监管手段的限制等原因,使现阶段保险监管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合规性监管方面,仍没有将监管重点转移到偿付能力上来。
4.保险自律组织缺位。由于没有健全全国性的、分层次的,如保险行业协会那样的保险自律组织,保险监管只能把很多微观层次的问题由宏观来管,如费率的厘订和险种的设计等都由保险监管部门来确定。而一些重大问题如风险防范、偿付能力及资产负债比率监控、建立保险风险的预警、评价、监控系统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提上重要日程。这样既束缚了微观的运作,又未能很好行使宏观监管的职能。
三、加入WTO后我国保险监管体系的构建
1.以政府监管为主导 中国保监会对保险市场的宏观监管是保险监管的主导力量。目前监管部门要实现对保险市场的有效监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A加快保险立法。保险立法是保险监管部门实现宏观监管的主要工具。完善的立法是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前提。目前,保险监管部门应加强与《保险法》相配套并与国际惯例相符合的法规建设,尽快制定如《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规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险企业认许资产标准及评估准则》、《保险机构年检办法》、《外资保险机构管理办法》等法规,使保险监管的每个环节均有法可依。
B建立健全保险监管报表报送制度。由于目前国际上普遍采取非现场监管的模式,所以财务报表就成了各国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管的首要工具。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英、美等保险监管发达的国家对保险公司的会计报表都规定有法定的报表 格式、报表内容和填表要求,以保证保险公司在报表中对经营状况作出充分披露。为达到利用报表进行风险监管的目的,a.保险监管部门应配备专业的分析人员,及时、有效地评估各家保险公司报送的财务报表;b.建立预警制度。所谓预警制度是指依据有关法令和经营原则,设立一套科学的关键业绩指标体系,以诊断保险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并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公司预先发出警告,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勒令其尽快 予以改善。c.充分利用电子化技术,实现对保险业的动态监管,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C突出对偿付能力的监管。在目前保险监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突出偿付能力的核心地位,建立一套完整的控制指标体系,无疑对加强监管、改善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凡是代表偿付能力或与偿付能力有直接关系的指标,即为要害指标,这类指标要重点控制;而与偿付能力关系不大的指标则为次要指标,不应同等对待,更不能避重就轻。可参考美国保险监管IRIS比率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债务清偿能力和盈利能力是衡量一个保险公司是否健康的标准,前者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偿付能力,后者关系到公司偿付能力的稳定情况。例如,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应作为预警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不良资产、资金运用等属于直接关系到债务清偿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指标,这类指标应重点监控。而保险公司保费增长率、赔付率、利润等可列为次要指标,只要不危及偿付能力,应该相对放松控制。
2.以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为依托 因为由保险公司应收保费产生的呆坏帐风险、业务人员截留保费风险、不妥善安排再保险而盲目承保巨灾风险导致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等在保险监管报表中不能全面反映出来,所以说防范经营风险的关键,还在于保险公司要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提高自身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化解风险的能力。通过完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科学有序的决策系统、责任分离的执行系统、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以及与一个法人体制相适应的组织架构系统和切实有效的支持保障系统,以确保一个法人体制的有效运行,确保公司决策层所发布的指令及其制定的各项规章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稳健经营的原则,切实避免决策失误、执行失真、监督失灵和保障失效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增强自身抗击风险的能力。
3.以行业自律为辅助 国外保险监管的经验表明,行业自律是保险监管的重要辅助力量。从目前我国保险监管的现状来看,如果不借助必要的辅助力量,单单依靠保险监管部门自身的力量很难取得最佳监管效果。因此,充分利用 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广泛延伸保险监管触角,对保 险市场进行间接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我国行业自律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应主动帮助保险行业协会早日完成筹备工作,并通过适当授权,提高行业协会的权威性,以发挥保险行业自律力量,而保险监管部门通过授权可以集中力量对关键内容进行重点监管。
具体包括:其一,把保险条款与费率厘订的监管职能授权由保险行业协会行使,并设立具有权威性的费率厘订委员会。由费率厘订委员会对现行费率的合理性进行日常检查和调整,以保证各险种费率水平的科学合理。其二,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保险精算师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对个人保险代理人的管理、培训等,完全可以交由保险行业协会下设的保险代理人协会、保险经纪人协会、保险公估人协会、保险精算师协会来组织进行,监管部门对此项工作仅提供必要的指导。这样,保险监管部门可以集中精力做好保险市场监管的关键工作。
4.以社会监督为补充 社会监督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舆论监督、公众监督等,如果能够有效利用,社会监督可成为保险监管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发挥好社会督力量,保险监管部门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其一,对险公司进行评级监管,充分披露保险公司的资信。对保险公司的评级主要是通过综合考察保险公司的偿 付能力、资产质量、准备金的提取、管理能力等因素,对保险公司进行客观、公正的资信评估,按评估结果 将保险公司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并定期在媒体上予以公告。从而可以让社会各方面,包括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投资者、公司内部员工和上市公司的股民等了解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和资信情况,增加保险公司的资信透明度。
其二,充分利用保险业以外的专业力量,如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通过把监管渠道收集到的数据、企业经营报表与审计师报告提供的数据 和意见定期进行核对、比较,就能更清楚地看到企业的经营全貌,为有效实行监管提供可行帮助。
其三,妥善处理保户投诉,可在保险行业协会内设立专门的保险投诉部门以受理投保人的投诉。投诉部门处理 保险纠纷,既可以保护投保人的利益,维护整个保险业的信誉,同时通过研究保户投诉情况也可以将有用的监管信息提供给保险监管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可据-此采取相应有效的监管措施。
四、结束语
保险监管体系 篇3
1 医保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上海市开始探索企业职工医保改革。1995年在市卫生局下设专门的市医保局, 承担全市医保行政管理职能。2001年经市编委批准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医保专职监管机构和第一支医保监管队伍——市医保监督检查所, 编制40人, 承担全市医保定点医药机构以及参保个人就医诊疗行为的监督检查职能。2008年, 根据国家大部制改革精神和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市医保局与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合并组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以下简称人社局) 。同时, 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挂牌, 设置两个职能处室——医疗保险处和定点医药监管处, 后者负责医保行政监督管理工作。2011年5月1日, 《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 (上海市政府[2011]60号) 以市政府令的形式发布实施, 成为全国第一部医保监管工作的地方政府规章。这标志着上海市医保监管制度建设、机构队伍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等三项基本建设实现了新突破。但是, 面对日益增加的监管压力, 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矛盾已经成为医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瓶颈, 亟待解决。
1.1 医保专职监管人员配置不足
上海市专职从事医保监管工作的市医保监督检查所, 现有编制50人, 平均每人监管32万名参保对象和21家定点医药机构, 配置人数与本市医药卫生行政执法部门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区县没有专职医保监督执法队伍, 与区县医药卫生行政执法力量相比差距巨大 (见表) 。
1.2 区县医保监管体制尚不健全
2008年“三局”归并时, 对区县医保管理部门的设置未出台指导性文件, 因此各区县在医保监管职能和部门设置上有很大差异。全市17个区县的人社局只有虹口、闵行、宝山、黄浦4个区设置了医保监督科, 其他区县依靠医保业务管理科室兼职监管工作。经调查, 17个区县医保办现有行政编制45人, 其中只有18人兼职医保监管工作, 个别区县甚至没有配置医保监管人员。
1.3 市与区县医保监督检查职责尚未理顺
上海市医保监督检查所的监督检查范围覆盖全市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和参保人员, 而区县医保办负责辖区内医保监督检查工作, 存在监管业务上的重叠, 说明两级之间的职责分工尚未理顺。但在绝大多数区县未配置医保监督检查机构和人员的情况下, 市医保监督检查所又不能不管区县的监督检查工作。
2 对当前医保监管的基本认识与判断
管理目标是为制度建设目标服务的。加强医保监管是医保发展方式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的内在要求, 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又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1 医保监管形势的复杂性
随着基本医保全民覆盖目标的实现, 就医人次的空前增加, 医保基金收支规模的不断增大, 基金支付风险在不断加大, 发生的违法、违规、违理、违德的就医诊疗行为的概率也在相应升高, 医保监管肩负着行政执法和业务监督两方面的职能。
违法行为。主要表现是欺诈骗保。医保监督检查所既要面对医疗服务提供方虚构医疗服务、伪造医疗账目等骗保问题, 还要面对需求方骗取医保药品贩卖的骗保问题, 同时还要应对更为复杂的供需双方合谋骗保等问题。近年来, 上海市破获并移送司法部门的较大刑事骗保案件就达47起, 查实的各类欺诈骗保行为不计其数。
违规行为。主要包括违反医保规定或与之相关的卫生、药监、物价等规定。如未按医保支付规定结算医疗费用, 违反卫生、药监等部门行政许可范围的规定, 违反医政规定和物价收费标准等。
违理行为。主要指不合理的行为, 包括过度医疗和限制医疗等损害医保基金和参保人员利益的行为。过度医疗行为表现为小病大治, 重复用药、套餐式检查、超指征住院等。限制性医疗行为则表现为限量配药、限制住院天数、让病人自费承担医保应支付的费用或使用不必要的自费医疗项目等。这些不合理行为非常普遍, 直接导致参保人员看病贵、看病难。
违德行为。医疗服务和就医行为中的道德风险越来越高, 有些道德风险已触犯法律, 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而有些道德风险尽管没有构成犯罪, 但因其发生率高, 对医保基金的侵蚀是相当严重的。与重大违法行为相比, 道德风险更具隐蔽性, 给医保监管增加了难度。
2.2 医保监管任务的繁重性
参保对象翻倍增加, 2001年全市参保人员约700万, 2011年达到近1600万, 是初期的2.3倍;定点医药机构不断增多, 2001年全市约500家, 2011年达到1050家 (1443个医保结算点) , 执业医师人数近6万人;医保结算费用逐年递增, 2001年医保结算费用166亿元, 2011年达到400多亿元。上述因素都对医保监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3 医保监管工作的新要求
随着医保改革的不断推进, 医保监管体系建设得到普遍重视, 从国家到地方, 对医保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中强调“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 完善监控管理机制, 逐步建立医保对医疗服务的实时监控系统, 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这里的“实时”是指不可间断、不可事后, 这里的“延伸”是指监管要“落地”、要细化, 显然都是高要求。市政府提出的监管目标更高, 2011年开始实施的《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对医保监管体系、监督检查执法程序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 提出实现医保监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新要求。
3 医保监管体系亟需理顺
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政府对医保监管提出的新要求, 完善上海市医保监管体系建设需要首先理顺几方面关系。
3.1 医保部门与卫生计生部门的关系
医保与卫生计生部门都涉及到对医疗服务的监管, 但监管的侧重点不同, 是一个体系的两个方面。卫生计生部门重点监管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而医保部门则是在此基础上更加关注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对参保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两者应加强合作, 建立起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
3.2 医保行政部门与医保监督检查队伍的关系
社会保险法已经明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是行政执法主体。上海市机构归并成立市人社局后, 设立定点医药监管处, 专门承担医保监管职能。《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市医疗保险监督检查所受市人社局委托, 具体实施医保监督检查等行政执法工作, 从而形成政事分离的行政执法体制, 两者之间是委托执法关系。
3.3 医保监督检查队伍与劳动监察队伍的关系
我国行政执法队伍归并通常根据执法内容与调整的关系所对应的法律而定。人社部门对应两大支柱法律——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 设立了两支监管队伍——劳动监察总队和医保监督检查所。二者监管领域和对象截然不同, 医保监管对象是定点医药机构及其执业医师、药师, 而劳动监察对象则是用人单位, 不适宜合并执法。
3.4 医保监督执法队伍与医保经办机构的关系
我国医保实施初期, 一直存在“重经办、轻监管”的问题, 许多地方的医保监管由经办机构兼任。实践证明, 经办机构兼任监管工作存在两方面欠缺:一是不具备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二是社会保险法授予经办机构协议管理的方式, 对象限于定点医药机构, 不包括参保人员, 且对违约行为的处理方式有限。因此, 设立专职医保监管队伍, 能够克服经办机构监管模式和机制的不足, 增强威慑力。
3.5 市级监管与区县级监管的关系
上海市医保基金为市级统筹, 按照“一级基金同级管理”原则, 一般可以只设市级监管机构或设立若干分支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但是, 随着上海市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深入, 医保基金总额预付方式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一级基金二级分配模式, 即一、二级医疗机构的“总控”指标由各区县分配。因此, 应加强区县医保监管职能。
综上所述, 医保监管既复杂又特殊, 不但应当自成体系, 建立专职监管队伍, 实行政事分离和分级监管体制, 而且应该与卫生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
4 完善医保监管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4.1 做好顶层设计
宏观层面上, 需要建立一个医保基金监督委员会, 统筹卫生、药监、物价、审计、公安等相关监管资源, 协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特别是要在医保监管队伍和卫生监管队伍之间建立起紧密合作的长效协作机制, 共同应对复杂的医疗市场和医疗行为。
微观层面上, 上海市人社局 (医保办) 作为医疗保险行政主管部门, 其内设的定点医药监管处行使全市医保监管职能, 市医保监督检查所受市人社局 (医保办) 委托, 负责重大骗保案件的调查取证以及全市医保监督检查的业务指导工作, 重点承担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业务监督;区县人社局 (医保办) 负责区域内的医保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
4.2 做实区县医保办
监督是管理的派生功能, 监管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区县医保办承担着区域内医保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 做实区县医保办是加强和完善上海市医保监管体系的当务之急。目前, 区县医保办普遍存在编制不足或编制不到位现象, 这将严重制约医保监管工作的开展, 下一步应当明确区县医保办职能, 下设业务管理科和监督管理科, 并保证监督管理科的人员配置至少5-7人。
4.3 充实医保监管人员
加强和完善医疗保险监管体系, 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监管队伍。首要问题就是确定监管队伍人员配置的规模, 根据国际管理惯例和经验, 可以通过配置比例法、工作量估算法和机构对比法来确定。
配置比例法。国际上通常采取的配置比例标准, 按照每万名参保人员配备1名监管人员。我国台湾地区全民健保覆盖人群2260万, 在编监管人员2612名, 配备比例为8700:1。若按此标准测算, 上海市目前医保对象总数超过1600万, 需要监管人员的编制数约为1600人。
工作量估算法。商业性医疗保险公司在核定核保业务人员时通常采用这种模式。首先根据经验数据, 设置一定的标准, 通过程序对事件进行自动筛选, 通常可以滤除70%-80%。然后, 重点分析剩余20%-30%的事件, 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现场核实, 通常以每人每天70-80件的核保工作量来分担工作。按此模式测算, 2011年上海市参保人员医疗服务利用为15717万人次, 滤除80%, 再按一年300个工作日平均, 每天有约10万笔申报费用需要重点分析, 保守估计其中十分之一需要现场核查, 按每位监管人员监控80件, 匡算下来约需要1200名监管人员。
机构对比法。上海医保监管与卫生、药监监管的工作比较接近。当前卫生监管队伍人数为1530人, 药监监管队伍人数为1002人。以此类推, 上海医疗保险监管队伍人数至少也应在1000人以上。
综上所述, 在医保监管形势非常复杂、监管任务日益繁重的现实情况下, 上海医保监管人员编制数起码应达到1000人以上。
医保监管体系涉及多方面关系, 仅靠医保部门内部难以建立安全可靠的监管体系。因此, 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 综合处理涉及医保监管的各方面关系。而医保监管职能的具体落实需要分散到区县医保监管机构, 这就需要做实区县医保监管机构, 必须配备专门的人员, 而监管人员数量配备的标准可以参照具有相应职能的政府监管机构和监管工作量等综合确定。
参考文献
[1]王东进.更加注重保障绩效的提升[J].中国医疗保险, 2011, 39 (12) :5-7.
[2]王东进.牢牢抓住支付制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J].中国医疗保险, 2012, 41 (2) :6-8.
[3]王东进.坚守与创新:中国医保成长之基成功之道[J].中国医疗保险, 2012, 42 (3) :17-19.
[4]乌日图.对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 2009, 7 (4) :12-14.
[5]郑功成.全民医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医疗保险, 2011, 39 (12) :8-10.
[6]唐霁松.全民医保下经办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J].中国医疗保险, 2012, 48 (9) :20-22.
[7]陈金甫.发挥基础性作用要有大医保思维[J].中国医疗保险, 2012, 45 (6) :9-11.
[8]熊先军.全面和联系地进行支付制度改革[J].中国医疗保险, 2011, 37 (10) :5.
[9]吴光, 支付制度改革与经办管理的联系[J].中国医疗保险, 2012, 50 (11) :30-32.
浅析保险监管与发展 篇4
2.1.1 研究背景
(一)保险监管发展的需要
保险业作为最古老的风险管理办法一种,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因其种类繁多,功能的多样性,一直被大众所喜爱。
但是08年9月美国爆发了严重且全面的金融危机,仅仅半月,好几个历史上有百年根基的金融巨头一个个相继倒下,使危机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到整个世界。再者,遥想98年东南亚金融海啸,致使亚洲很多国家的货币贬值以及受到的各方面冲击,到现在都无法复原。所以说,金融产品是把双刃剑,保险更是首当其冲。所以,对其的监管刻不容缓,也是必然的选择。
(二)机遇与挑战
自1980年改革开放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业从一片空白到日益壮大,从市场规模只占金融业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到开始影响银行业的传统储蓄业务,并通过基金间接入市成为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保险业已真正成长为大金融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国保险市场从垄断到竞争,从国内局部竞争到国内全面竞争,从封闭到开放,从国内竞争到国际竞争,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也初步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市场格局。在国际性日益增强的保险市场中,如何进行成本合理、强度适中、有效率的保险监管,有效地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提高我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保险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保险监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实践基础
一般来说,保险监管是指国家政府或政府的代理机构对保险机构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包括对保险机构业务范围、市场准入、市场退出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对保险机构内部组织结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以及一系列相关的立法和执法体系与过程。保险监管,从监管主体上来看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保险监管是指国家保险监管机构依法对保险体系及其活动进行的强制性监督与管理,从另一观点上来看,保险监管还包括行业自律性和社会对保险机构以及保险机构对其自身业务经营的监督与管理。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完整保险监管体系共有三方面:第一方面,保机构的内部稽查审核与风险管理;第二方面,利益相关者对保险机构的制约,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对保险业的管制和约束,以及保险业公会与险行业协会的自律;第三方面,具有法律效力上的强制性与惩罚性的监管机构对保险机构与保险市场的监管控
制。
1.2 研究意义
保险业中存在的利益冲突决定了保险监管中平衡利益冲突,维护社会利益就会是监管在基本原则,也就是监管中的基本的监管利益所在。从根本上讲,保险监管的目标只有一项,就是维护保险业所涉及的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可能地促进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这是监管的社会价值,也就是监管利益所在。社会利益在保险监管理论中反映为两个相互区别的分析模式,一是监管政治论的分析模式;一是监管经济论的分析模式。监管政治论反映的是保险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专业化的风险管理者这一功能的实现程度,以及如何来优化它的这一功能。监管经济论强调的是保险行为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追求的满足程度,其中包括了监管机构及组成这些监管机构的个人的利益需求的满足程度和他们之间的优化与均衡机制。监管政治论与监管经济论都是以市场机制这经济制度基础的,但是它们强调的重点不同。前者强调能有效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监管机构对市场机制不足的以强制手段进行的纠正,以增进社会福利,实现监管目标;后者强调的是不同的市场主体通过影响市场价格来分配社会福利以及通过集体选择机制实现的租金的耗散过程中的优化与均衡。
公众选择论认为保险监管不是政府通过行使政府力量保护分散的个别的大众利益,而是维护市场上包括有组织起来的消费者在内的强有力团体的利益。因为,既然保险监督官是由竞选产生或由政府任命,而各种
政治团体会向政府施加压力,因此,保险监督官的监管政策也会相应受到这类团体的影响。
1.3 研究进展
1.3.1.国外保险监管的发展
保险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保障事业需要政府的特殊监管。但从国际保险监管的实践看各国保险监管的侧重点和严格程度有所不同,国际上通常将保险监管方式分为三类:又称为准则主义、公示主义和实体主义,也有以英国型和日德型划分的,但其监管模式不外乎:严格监管、松散监管和折衷监管。
一,严格监管,严格监管是一种传统的监管方式,又称实务监管。在这种监管方式下所有的保险活动都受到了保险监管部门的全面监管,包括对市场准入的限制,对保险产品的质量即条款和费率的管理,以及对涉及偿付能力方面的资金监督等。严格监管的原因之一是使消费者对保险产品做到心中有数,以此弥补其信息劣势。这种制度的一个后果是限制了保险公司创造力,使保险产品的差异变小不利于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新风险和保险公司最大化地分散风险。在欧洲保险市场,以德国为首的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方法。美国则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它的保险市场从初期的少有监管到后来的严格监管,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历
史的积淀形成了今天的严格监管局面所有这一切的出发点则是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二,松散监管,与严格监管对应的是松散监管。这种形式的监管给予保险公司很大的自由度,同时也给予它们更大的责任。在这种监管形式下,保险公司在确定费率和保险条件时享有很大的余地,监督者的精力集中于公司的财产状况和偿付能力上,只要公司能够保证这一点,它们的经营一般不会受到更多干预。因此,这种制度能更多地发挥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促进保险市场产品的多样化。在欧洲英国和荷兰长期使用
这一制度。
三,折踪监管这是一种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兼及市场行为监管和信息监管的一种监管方式。随着世界保险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保险监管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各国开始由强向弱促进保险市场自由化的要求,向由弱向强加强保险业的偿付能力逐渐转化。在这种监管方式下,对保险险种和费率的预先监管开始取消,只有在技术性要求很强的人寿保险中仍需保持和监管机构的沟通,在某些强制性保险中尚需预先商定保险条件,但是监管机构仍然可以强迫公司修改或撤销有关不合法的保险条件,这样既给予了保险公司一定的自由,同时又有随时约束其行为的权利。当然这种方式也有其不利的方面,现实当中一旦监管部门对已发行的不合理保单采取措施将会引起保险市场某种程度的混乱,既不方便顾客也会因此降低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折衷式监管方式是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从严格监管向宽松监管过渡中的一种监管方式。目前的欧洲市场,保险监管就是使各国从不同的起点向这一方向努力。许多拉美国家在90年代初保险市场
自由化之后也加入了这个队伍,即使是以监管严厉著称的美国目前也开始了其转化历程。
1.3.2.国内保险的监管
因其人口众多,对保险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已步入世界保险大国的行列,但是因其80年才开始恢复,故保险的监管发展历史相对较短。
近年来,中国保险市场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首先,中国保险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年均增长速度达30%,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一是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004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22亿美元。截至2004年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433亿美元。二是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69家。此外,还有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4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1317家。三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中国最大的三家保险公司相继在境外上市。四是保险市场全面开放。目前,共有37家外国保险公司获准进入中国保险市场。《财富》杂志2003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共有46家保险公司,其中的27家已经在华设立了营业机构。
1.3.3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保险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时间短,基础差,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二是保险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保险产品创新不足,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保险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高,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阶层对保险的多样化需求。三是保险业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经营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手段仍需改进,信息化水平不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五是风险控制问题仍不容忽视。近年来,中国保险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苗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而且中国保险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和国际保险业发展的新动向,给中国保险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中国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稳定,也给中国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难得机遇:一是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保障,这对保险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空间。二是中国正处在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保障体制正在进行深刻变革,商业性养老、医疗和健康保险等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大有作为,而且是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居民的风险与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保险需求随之迅速增加。而随着保险需求的增加,保险种类的增加,对其的监管力度与强度也该相应增加。
1.4 发展方向
1.4.1 国际保险监管的发展方向
继美国之后,澳大利亚、新加坡和英国等国家的保险业先后采取了以风险为基础的审慎监管方法。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发布的《保险核心原则》也强调了风险管理在保险监管中的重要作用。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管逐渐成为了保险监管发展的新趋势。
1.4.2我国保险监管的发展方向
保险监管体系 篇5
一、总体评价
建立医疗服务监控系统, 目的是利用技术手段, 从海量数据中筛查出可能的违规行为, 并进一步支持医疗保险监控稽核工作。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建设思路是以监控基础指标为基础、以监控规则为核心, 以系统功能为手段, 相互作用形成对医疗服务监控的支持能力, 提高了医疗保险精细管理能力, 加大对医疗服务违规行为的管理。近年来, 某统筹地区医保费用支出总额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职工医保费用支出, 增长比例均低于全国增长水平, 门诊费用支出合理增长, 定点药店费用支出增长较快, 城镇居民医保费用由于参保人数增长、待遇提升等原因增幅较大, 但仍在合理范围内, 两大基金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支出增长趋势平稳, 在科学的付费方式与高效监管的双重控制下预计今年将呈下降趋势。
(一) 同比变化情况分析
医保费用总额比上年同期13.2%;四项基金发生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比例为5.1%;就医购药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比例为28.8%, 人头增长6.2%。具体情况表1、图1.1。
小结:医疗费用总额增长得到明显控制, 三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2%, 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20.3%) 6.1个百分点。住院费用、住院人次连续两年低增长或负增长。定点医院药店发生费用总额比上一年年增长速度分别比全国增长水平低2.2%、9.5%、6.2%。门诊费用及人次虽然有所增长, 但费用增加额与住院费用下降额基本相当, 属正常增长。药店费用增长幅度较大, 为需进一步结合付费方式改革采取对应的监管措施加以控制。
(二) 环比变化情况
2013年各月发生金额较高为3、4、5、11、12月份, 1、2、6、7、8、9、10月份处于较低的水平。如图1.2。
小结:高峰月份的原因一是季节变换, 疾病发生率提高, 二是医保待遇的周期性所致。下半年连续走低由于采取以网络监控评价分析为统领开展监管工作, 特别是开展了公补药店、社区门诊专项治理行动, 使增长势头得到了明显的遏制。
二、细化分析
(一) 按医疗类别发生费用分析
1. 住院费用。2011年、2012年、2013年住院费用分别为4.0亿元、
4.3亿元、4.2亿元, 年增长比例分别为22%、6%、-1%。具体情况见图2.1:
2. 门诊费用。2011年、2012年、2013年门诊费用分别为0.9亿元、1.1 亿元、1.4亿元, 年度增长比分别为48%、25%、23%。具体情况见图2.2。
3. 药店费用。2011年、2012年、2013年药店费用分别为1.4亿元、1.5 亿元、2.2亿元, 年度增长比分别为2%、8%、45%。具体情况见图2.3。
小结:住院费用连续高比例增长的势头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连续三年增长比例逐年大幅度降低, 其中2013年为负增长。门诊费用增长比例连续三年下降, 2012、2013年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增长比例较大, 属于住院费用下降后合理回归。药店费用前两年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2013年出现了反弹性增长。
2013年全年各月住院医疗费用、门诊费用处于正常波动变化, 下半年开展了专项治理后, 药店、门诊费用连续6个月呈环比负增长, 尤其是药店下半年平均增长速度降为44.8%的增长速度与1季度、上半年的同比增长速度55.0%、52.7%相比明显下降, 控制成效明显。
(二) 按就医人次分析
1. 住院人次。
2013年底,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就医 (不含药店购药) 比上年同期增长10.1%, 其中急诊增幅9.4%;住院负增幅3.7%;门诊大病增幅22.2%。
住院率下降0.6个百分点。住院率为12.3% (计算公式:出院人次除以年平均参保人数) , 比上年 (12.9%) 降低0.6个百分点。其中:在职职工的住院率为8.2%, 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 退休人员的住院率为20.3%, 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人均就诊1.6次 (计算公式:普通门急诊人次与门诊大病人次之和除以年平均参保人数) , 比上年 (1.4) 增0.2见图2.4。
2011年、2012年、2013年住院人次年度增长比分别为14.2%、-2.3%、-5.8%, 同期全国住院人次年度增长比分别为7.9%、16.4%、10.3%。具体情况见图2.5。
2. 门诊人次。
2011年、2012年、2013年门诊人次年度增长比分别为27.4%、16.5%、30.4%, 同期全国门诊人次年增长速度7.4%、9.9%、7.8%。具体情况见图2.6。
3. 药店购药人次。
2011年、2012年、2013年药店购药人次分别为132万人次、133万人次、172万人次, 年度增长比分别为-3%、1%、29%。具体情况见图2.7。
小结:住院人次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住院人次连续三年持续下降 (2012年、2013年分别低于全国住院人次增长水平16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 、其中连续两年负增长, 并且年度增长速度均远远低于全国住院人次增长水平。门诊人次增幅较大, 主要原因为门诊自然性增长以及原住院人次流转导致。药店人次在持续两年低谷后开始大幅反弹性增长。药店人次与门诊人次的比重逐渐趋于合理, 但药店人次所占的比重仍较大, 仍需进一步监管。
三、个体评价分析
医疗服务监管是医保基金管理的关键环节, 如何将大数据分析更好的整合进医疗服务监管体系, 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 推动医疗服务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是医疗监管工作一直尝试和努力的方向。
(一) 取得的成绩
通过将医疗业务大数据分析融入以“两定”单位准入、服务协议管理、监管流程设计、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付费方式改革、业务系统基金支出走势分析、大数据定期汇总分析、医疗服务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服务医师管理、稽核内控管理、“两定”单位问题预警机制、医保科长约谈机制、民主测评、年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 使医疗服务监管工作也在更加科学完善有效的医疗服务监管体系支撑下愈加富有成效。
(二) 对策与下步思路
现在还处在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初级阶段,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还存在这很多问题和不足。首先是难点, 数据分析主要分为比较、筛选和深挖三个主要阶段, 而每一阶段又有大量的整理分析核对的细节工作要做, 现在开展大数据分析主要依靠医疗服务监控系统、业务系统和软件商提供的决策分析系统获取想要的数据, 三个系统各有优势又都不是十分完善, 这就需要结合手工整合汇总, 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 必然影响分析结论的执行时效性。其次是问题, 一是数据信息是否充分, 如果基础资料不足, 容易在分析过程中漏掉疑点或受到信息量制约被监管对象误导, 以至于减轻或放过应予以高度重视的疑点;二是资料信息是否存在关联, 分析比对所采用的资料是否与被监管对象直接关联, 直接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否则将影响质量和效率;三是分析方法是否科学, 数据分析工作想要真正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还应借鉴系统论的有关思想指导, 关键是能否抓住系统信息内的关键要素, 才可以为医疗服务大数据分析找到重点。
以上的难点和问题仍需要进行大量的细节工作, 进行深入的研究, 才能够得到解决。
摘要:加快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建设, 借助信息化手段增强监管能力, 是完善社会保险反欺诈制度, 提高医疗服务监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分析了某统筹地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的基本情况, 阐明了基本医疗服务监控系统的一般规律。
保险监管体系 篇6
保险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关或保险监管执行机关根据保险法规对保险机构实施监督和管理, 以确保保险机构经营的安全和盈利, 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对于保险监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保险监管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通过对保险企业、保险经营活动及保险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进而实现一定的目标, 这种监督表现在国家、社会、保险行业等各个层次上。狭义的保险监管则仅指国家监督和管理保险市场中的相关企业的保险经营活动。
在保险经营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 国际保险监管的组织形式和监管模式越来越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 主要表现为:关注保险公司未来的风险状况, 强化风险资本监管, 并实施动态的偿付能力监管。本文在分析国际保险监管制度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保险监管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提出完善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的若干建议, 以助于保险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效率, 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保险业的监管通常有国家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1) 国家监管机构的监管, 它是国家管理保险业经济的职能体现, 国家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对保险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保险行业的秩序进行监督和协调。国家监管是宏观的监管, 是指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 为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国家监管的核心是监管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 (2) 保险行业自律, 保险市场上的保险企业之间产生各种联系与作用, 建立保险市场的良好秩序, 可以有效地稳定和优化合作关系, 需要形成一种保险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与制约机制。保险行业的监管能发挥国家宏观监管所不具备的横向协调作用, 对于保险监管具有特殊的意义。 (3) 社会监督, 保险具有社会性, 保险经营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 因此, 社会对保险具有监管的职责, 社会监管主要表现为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有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等, 它可以作为保险监管的一种补充力量。
二、国外保险监管模式
国外保险的发展经历了先有保险业, 然后有保险法, 最后产生保险监管的过程。现代保险监管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授权给专门的保险监管机构, 使之专司保险监管之责, 这种制度最早产生于美国。在美国, 保险业的发展要稍晚于银行业, 因此其监管制度的发展也相对较晚。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前, 保险业弊端频出, 影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为此, 政府开始对保险业实施监管, 以保障公众的利益。世界各国对保险业的监管有严格监管和宽松监管两种类。这两种类型是按监管的模式划分的, 事实上, 就约束的程度和力度而言, 与其他行业相比, 世界各国对保险业都施行严格的监管, 这是由于保险业经营涉及范围广, 是一个公众性极强的特殊行业。
(一) 严格监管模式
严格监管模式是对所有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监管, 包括对保险市场准入的要求, 对保险条款、红利分配、费率和保单利率等均有明确规定, 并在开始推广时受到监管部门严格监管。美国是严格监管模的代表, 美国的保险监管由各州的保险监督局负责, 随着保险公司更多的跨州经营业务, 所以为加强各个州直接保险监管的协调, 美国成立了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 它的主要功能是协助保险监督局对保险市场进行监管, 协调各个州的保险监管方法通过较低的成本的方法实现较高效率的监管。
(二) 松散监管模式
松散监管模式是注重对保险人的偿付能力监管, 同时降低对保险产品、费率和市场准入条件的监管。英国的保险监管的中心是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 保险监管机构强调保险业管理的自律性, 保证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 而对于没有偿付能力的保险公司, 英国监管处罚手段非常重。英国的监管机制保证了保险监管的有效性, 同时更容易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此外, 英国保险监管部门注重披露保险公司的相关信息, 通过向社会公开较多的保险公司信息, 可以有效地让投保人降低风险, 进而减少因市场原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提高社会的稳定性。
三、国外保险监管发展趋势
(一) 保险监管从专业化向一体化转变
国外保险监管从专业化向一体化转变的标志是美国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 全球金融行业越来越向一体化方向转变, 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模式也朝着一体化监管的方向变化, 主要表现为通过成立一体化的监管部门一体化监管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 保险监管借助于银行和证券监管的技术和信息优势, 降低对保险资金投资领域的监管, 支持保险企业做大做强, 推动保险企业一体化发展。
(二) 保险监管更加注重偿付能力
传统的保险监管注重保险企业的市场行为监管, 加强对保险企业合法性监管,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但从改革开放以来, 国际监管开始从监管保险企业市场行为向监管保险企业偿付能力转变, 最大限度地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监管部门通过有效监管保险企业偿付能力, 进而可以及时掌握保险公司的财务情况, 对于偿付能力不够充分的保险公司及时提醒, 让其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
(三) 保险监管更加注重功能监管
保险功能监管是指由同一个监管者对一个给定的保险活动进行监管, 而不管活动的从事者, 保险功能监管的目的是提高效率。保险功能监管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有效减少监管职能的冲突、重叠和盲区, 在金融一体化发展的今天, 传统的保险监管变得越来越不合适, 所以, 保险监管更加注重功能监管是现实的客观要求。
(四) 保险监管向松散监管转变
从国际保险监管发展来看, 现代保险监管模式开始便是严格的监管模式, 它的目标是维持市场的稳定, 同时强化严格监管的方向发展。然而, 随着保险金融行业的一体化发展, 使得银行、保险和证券的界限逐步淡化,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西方国际的保险监管开始审视传统的监管模式, 并将保险监管的目标改为效率、稳定性和扩张性, 其中效率是第一位的。所以保险监管向松散监管转变是历史的必然。
(五) 保险监管更加注重信息公开化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 世界各国保险监管部门都建立了保险信息公开制度, 定期向社会发布保险公司信息, 为了让公众更加方便的了解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日本通过《经营信息公开标准》和《经营信息公开纲要模式》保证了保险公司的信息公开
(六) 保险监管更加注重监管法制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各个国家更加注重法制化的建设, 通过依法监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险业。当前, 西方各国都有比较完善的保险监管法规, 通过立法规定保险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还要求, 如何由于保险监管机构监管行为不当而给被监管对象造成经济损失, 保险监管机构监管应当依法进行赔偿。
四、国际保险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一) 我国保险监管的目标
不同国家对保险监管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一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保险业所处的不同阶段, 保险监管的目标也会有所侧重或不断产生新的监管目标。一般的, 保险监管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必须把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 保险监管机构通过市场准入、条款审核备案、费率厘定、准备金提取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来确保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2) 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保险监管机构通过制定保险业长远发展规划、调整实施监管政策、完善保险业结构、创造良好竞争环境等措施来促进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3) 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保险市场秩序正常与否, 对于公平竞争、行业发展、行业形象以及行业核心竞争力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通过整顿保险市场, 维护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是保险监管不可或缺的目标。 (4) 防范和化解保险经营风险, 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是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保险公司, 这一方面的监管又略有差异, 对新成立的公司应着重防范其经营风险, 而对于经营时间较长的公司应将防范和化解风险并重, 注重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 保证保险人有足够的财务实力履行其对保单所有人的保障责任, 及时对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人采取有效监管措施, 是防范化解风险的核心。
(二) 加强研究国际保险监管制度的理论和实践
通过研究国际保险监管的理论和实践可以有效提高我国保险监管能力和水平, 进而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研究的过程中, 要注重研究国际保险监管的方法、实践和相关理论, 同时要分析其国际保险监管实践的原因和条件, 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保险监管的进步。
(三) 加强和国际保险监管机构的合作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全球化让市场经济变化加快, 传统的保险监管准则可能会导致市场失效, 由于对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掌握, 使风险转移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间可能性很大, 所以, 加强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和协调就显得非常重要。最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要逐步地融入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中。
(四) 加强保险监管法制化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的保险监管法制化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他们不断有完善的立法, 还有很强的执法机构。在我国, 我国的保险监管法律还远远不能适应保险市场的发展和形势, 急需修改当前《保险法》的一些内容。此外, 我国的保险监管执法机构存在着执法不严和有法不依的状况, 所以必须建立一支可靠而且高效的执法机构。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双重监管模式, 同时利用我国央行的行政体制, 建立功能完备的保险监管制度, 加强骨干人员减少, 借鉴国外的人才培训机制,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保险监管队伍。
(五) 加强保险中介的监管
保险中介是保险业的重要一环, 保险中介监管的好坏直接影响保险的监管。所以, 要进一步加强保险中介的监管, 促进保险中介的健康发展, 还需要进一步出台配套的法规, 使保险中介更规范, 要坚持保险中介的市场化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做好保险中介机构的审批环节。最后, 要继续开展保险中介专项检查, 规范中介市场秩序。
(六) 加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
要保障投保人利益最重要因素就是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世界各国保险监管的核心就是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近年来, 保险行业快速发展, 保险公司多样化经营,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风险的投资都会大大增加了保险业的风险程度, 导致很多的公司逐步变得没有偿付能力。所以, 加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就非常重要。随着我国发布实施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等, 标志着我国加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进入了实质性步伐。在这基础上, 我国应当完善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机制的发展, 首先是建立信息化更高的保险公司监管信息系统, 能够及时掌握每一个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其次, 是要进一步细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各个指标, 对其进行动态和量化的监管;最后,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监管经验, 要不断完善保险公司的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跟踪系统, 同时监管的重点对比较大保险公司, 他们对于市场的影响非常大。
五、总结
当前形势下, 在我国保险监管中, 要通过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 坚持依法监管, 以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为核心, 加强保险行业风险控制和规范保险行业秩序, 以及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要切实加大保险行业的监管力度, 最大限度地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 进而有效维护保险业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保险业发展迅猛, 随之发展的还有保险监管制度, 快速发展的保险业促进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的发展, 但是我国保险监管制度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本文研究了国际保险监管制度和发展趋势, 研究了国际监管制度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启示, 这对于我国保险监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际保险监管,制度,中国,启示
参考文献
[1]王峰虎, 张怀莲.论中国保险监管的目标及政策—兼论消费者保护问题[J].西藏大学学报 (汉文版) , 2003 (01) .
[2]任志娟.保险监管博弈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03) .
[3]赵欣.我国保险监管模式定位及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J].吉林大学, 2004 (04) .
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机制探究 篇7
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是指特定的监管机构依法通过一定的监管手段对保险资金的运用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是保险监管的重中之重。我国保险业对资金运用的监管以偿付能力作为核心。面对快速变化的经济形势,如何保持保险资产风险和足够的偿付能力之间的平衡,持续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现阶段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2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
2.1 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扩展
1995年对于我国保险业来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在1995年以前,保险业自身欠缺资金运用能力,以及金融市场比较落后,保险资金主要按规定存入银行,运用渠道一直比较狭窄。在此之后,国家不断放松限制,如表1所示。
2.2 保险资金运用总额不断增长
自2004年以来,我国保险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积累了大量的可运用资金。根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4年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10680.7亿元,到2015年,增长到111795.49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3.8%,远远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截止到2016年6月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高达125629.30亿元,较年初增长12.37%,总体规模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速。这对我国保险业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2.3 保险资金运用结构进一步优化
首先,银行存款在投资资产中的占比由2004年的47.05%下降到2014年的27.12%;其次,在2004年,金融债券占比10%,到2014年,上升到了38.15%;最后,基础设施、不动产等另类投资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其中2014年长期股权投资6399亿元,占比6.86%;投资性不动产投资金额784亿元,占比0.84%;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产品等投资金额7317亿元,占比7.84%。说明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方向更加多元化,资金运用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2.4 保险资金运用基本稳定
2007~2014年保险资金收益率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我国保险资金主要的投资渠道为:风险较低的债券、存款等,但是受资本市场的影响仍然较大。其中2008年和2009年的大幅波动主要原因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以及后续强力的经济刺激计划影响。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保险资金收益率呈现一个稳步上升的态势。
2.5 专业化、多元化的保险资金运用机构逐步建立
截至2016年一季度,全国保险行业已经成立了3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随着政策不断开放,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和养老金管理公司等专门机构成为保险公司进入相关领域的主要途径,这使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更加科学与专业(包括资产管理公司,专业运作机构以及保险公司自己的资金运用部门),促进了资产管理体系更加多元化。
3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的不足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起点低,发展时间短,相应的监管体制还存在很多不足和漏洞。而且在近年来,央行连年降息降准,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面临严重利差损风险,同时在国家不断扩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适度放宽比例约束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势必会增加自身资金投资的渠道和组合,以追求更大的资产增值。然而更多的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和相对宽松的比例约束,增加了保险资金面临的风险,导致保险资产风险对偿付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不仅是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难题,更是对行业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当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3.1 动态监管能力不足,监管手段落后
目前的监管还处于静态监管阶段,主要以行政审批许可、资金运用渠道和比例进行控制等手段为主,效率低,监管效果差强人意。面对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监管部门还不能迅速准确地调整监管策略,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特别是事关保险行业健康稳定的偿付能力的动态监管机制尚未建立,监管手段有待发展和创新。
3.2 差异化监管能力不足
目前的监管还是“大包大揽”式的监管,还不能根据公司规模、业务种类、资金运用构成等因素实施差异化、富有针对性的监管策略。
3.3 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监管能力和手段不足,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控制和管理,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3.4 监管人员的数量和能力还达不到监管要求
面对日益壮大的保险资金运用规模,日益多样化的资金运用方式,监管队伍在人数上和能力上都还达不到要求,导致无法准确高效地对保险资金运用进行监管,为保险资金运用水平的提高埋下了隐患。
4 强化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的建议
4.1 借鉴银行业贷款五级分类法,通过细化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分类,提高管控质量
建议根据各大类保险资产在投资运用中面临的不同风险特征,对其进行类似银行业贷款的五级分类,根据风险由低到高依次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然后根据风险的高低层级提取不同比例的风险准备金。通过这种分类可以使监管部门能够集中力量重点监管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这三类风险最高的资产上,从而大幅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为后续保险资金运用限制的不断放宽保驾护航。
4.2 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二十四小时实时监控
面对不断扩大的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单纯依靠“人力监管”、“人海战术”已经无法保证有效监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用计算机系统代替人力,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争取早日实现二十四小时实时监控。首先,以行政手段推动各家保险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并要求必须与保险资金监管系统实现信息交互;其次,大力推进保险资金监管系统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系统实现监管信息共享,建立全金融监管信息池,形成一个有机的全面的信息系统,为监管政策的制定、政策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更为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信用体系添砖加瓦。
4.3 加强制度建设
保险机构提供给监管部门的经营数据不准确、不真实,监管人员实地监督调查时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都会导致监管部门制定监管策略时产生偏差。首先,要建立适当的惩罚措施,杜绝保险机构提供虚假、错误信息的现象;其次,要加强监管部门与保险机构的沟通交流,从而监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最后,监管部门在制定相关制度法规的时候,可以通过召开研讨会、听证会等形式,与社会广大学者、相关工作者们一起研究探讨,集思广益,以期获得最佳的效果。
4.4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目前,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扩展、规模不断扩大,涉及国内外多个金融市场,投资对象广泛,这要求监管队伍不仅仅熟悉保险市场,更要熟悉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既了解国内市场,又熟悉国际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不断提高监管者的能力,不让被监管者有机可乘,有漏洞可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保险资金运用管起来,避免监管部门有名无实,监管政策流于表面的现象。
4.5 既要鼓励创新,又要加强对新型产品的监管
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不能扼杀保险机构对保险产品、保险资金运用的创新热情和动力,要不断鼓励和支持创新,但是不能放松监管,要注重对创新型产品的风险防范与监管,宗旨是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积极创新,不断突破。首先,把好准入关,对创新型产品的运作方式,所面临的风险,以及相关保险资金运用机构的经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进行严格审查,特别是投向国外金融市场的产品,要严格把控风险,不合格的一律不准进入市场;其次,后续监管不能断,创新型产品进入市场后,要继续进行监督,对其市场表现、风险变化、资金投向等保持持续监管,做好风险预警。
4.6 推动保险资金运用更加专业化,注重风险控制
对于较大规模的保险公司,鼓励其成立资产管理部门或者资产管理子公司;对于中小型保险公司,鼓励其与其他保险公司成立合资资产管理公司,推动保险资金运用更加专业化。监管部门通过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运用比例等方面的监管,引导保险资金运用机构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改善资金运用策略,把重心转移到风险控制上来。
4.7 推动信息公开
社会监督也是一个不忽视的力量,所以应该加快推动信息公开,充分利用社会大众的监督力量,让触犯保险资金运用法律法规的不法机构无处藏身,倒逼保险机构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提高自身资金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唐金成,闭潇丽.投资新政视角下的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研究[J].浙江金融,2013,(08):61-65.
[2]隋学深,奚冬梅.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保险资产风险联动监管机制研究[J].上海金融,2013,(01):63-67,118.
[3]杨明生.对保险资金运用与监管的思考[J].保险研究,2008,(08):74-77.
[4]姜淞源.各国保险资金运用法律监管的比较与借鉴[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119-121.
[5]孙聪.保险资金运用的法律监管[D].长春:吉林大学,2013.
[6]胡良.偿付能力与保险资金运用监管[J].保险研究,2014,(11):55,94-102.
[7]任燕珠.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8]田野.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9]阎波,管力峰.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监管[J].中国金融,2012,(16):52-53.
保险监管体系 篇8
保险企业具有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保险行业特殊的保险相关成本的未来性, 因此必须要建立并健全合理高效的保险会计制度。保险会计制度与普通企业的会计制度相比具有特殊的独立性, 因此对于保险行业经营和监管要建立高标准、高要求、高目标。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的保险市场也逐渐走向完全开放状态, 保险经营逐步迈入国际化行列, 保险监管已经开始由市场行为监管逐步过渡到偿付能力监管或者资本充足度监管。因此, 为降低保险行业风险, 我们要努力健全并完善保险会计制度, 能够实时、良好、高效地反映保险行业的经营与监管成果, 促进保险业飞快发展。
二、保险会计发展对保险行业经营和监管的正面影响
(一) 促进保险行业进行结构调整
《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引入了保险混合合同分拆以及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两个新概念, 使得保险合同与其他合同能够被明确地分辨, 且公平、公正地展示保险企业遇到的保险风险与金融风险, 真实、正确地反映风险保障产品和投资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与状况, 对促进保险行业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十分有利的。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这个新构思, 能够科学估计未来现金流量, 迎合市场折现率与风险边际的显性化, 能够公正地显示保险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强调保险会计信息的真实化与透明化, 使投资者能够实时了解保险公司的价值评估。
(二) 推动保险行业经营国际化
目前, 我国的保险业正在蓬勃地发展和壮大中, 实力突出的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努力与国际企业比肩竞争。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原则主要是吸取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 准备金的评估标准选用的是“最优估计”方法, 保险会计准则努力实现与国际趋同, 有利于推动保险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消除国内与国际财务交流的障碍, 提升国内保险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 降低会计核算成本及融资成本。
(三) 健全保险行业监管体系
保险会计发展能够加快保险行业监管体系的完善步伐。保险行业的监管方针是“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 核心是偿付能力及分类监管, 在以上基础逐步建立并健全保险行业的监管体系。首先,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关键, 因此要加强建立系统化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监管体系的内因是偿付能力管理, 外力辅以保险监管, 构建了一个基于风险性的动态监管机制, 加大了监管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有效保障了保险市场的平衡发展。其次, 要加强建立高效的分类监管体系。分类监管体系分为覆盖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两个层面, 能够提高监管的效率, 以及实现监管的合理性、有效性、针对性, 并且将公司划分成四种, 分别是:A类、B类、C类、D类, 各自实施对应的监管措施。
(四) 完善保险公司内部经营管理
保单处理采用成本费化的方式, 可以帮助企业更新经营目标与规划。保费收入确认标准的改变会引起公司的会计核算体系、预算管理、业绩考核都会做出适当的改变或调整。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以及保险准备金计量标准的应用, 一方面使保险企业获得较大的自主权, 另一方面要求公司必须要进行分级授权、分工协作、制约配合。
(五) 实现保险监管与会计分离
为了完成不同的任务, 需要将会计规定和监管规定分离开来。在过去, 保险公司通常是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来计提保险合同准备金, 但是往往公司计提的准备金远大于实际的保险负债, 这样严重阻碍了公司财务的透明度与公正度。这次的修订改革, 使得保险监管与会计规定有效分离开, 保障了保险市场稳定、持续、全面发展。
三、保险会计发展对保险行业经营和监管的负面影响
(一) 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成本
保险公司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需要具备某些特定功能, 比如分拆保险合同储蓄成分、识别内含衍生金融工具等等。而且要按照准则规定, 实时评价估测保险负债是否充足, 再保资产是否减值, 是否有完善可用的测算模型。而从建立模型到系统都会提高会计信息成本。
(二) 引起财务数据的波动
在新实施的保险会计制度中, 保险企业不能依靠准备金来调整经或平滑历年的经营成果。但是如果关于公司盈利的会计信息被泄露, 就会提升融资成本。财务数据的波动在对内融资方面, 可能会加大经营风险, 股东因此提出高回报率, 从而提高了融资成本;在对外融资方面, 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会根据新的会计制度确认信贷风险, 并及时修改和调整指标, 这极有可能增长了融资时间, 加大了代价。总之, 财务数据的大幅波动会降低投保率, 提高退保率, 保险公司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和杜绝。
(三) 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1) 评估准备金主要依靠的是保险公司的专业经验, 这样的会计信息不仅缺乏可比性, 且易成为调节利润的手段。公司盈利多, 计提的准备金可以适当增加, 税负降低;盈利少, 准备金可以降低。最佳估计原则的应用使得准备金的评估变得宽松, 保险公司依据自身的条件和状况确定利率, 方便整理好财务报表。 (2) 很多评估标准都没有完善, 包括:重大保险风险测试标准、保险费分拆标准、准备金评估标准等等。一是因为没有建立风险划分标准, 保险费分拆的落实有待商量;二是因为没有确定统一的细则, 不同的公司对其所做的分析理解及措施各不相同, 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增添了会计报表编制的难度。
(四) 保险公司的业绩未必增长
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是会计准则修订的直接反映。据资料统计, 我国一些知名保险公司, 净利润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股价却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会计信息并不明确, 也没有实现完全的透明化。新的准备金评估准则可以更好反映保险公司的负债状况, 但是在体现公司经营成果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一是改变了准备金评估方法后, 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负债额度, 在某段时期内可能会增加公司的盈利, 但是这种利润的增长可能只是短期的, 并不一定就是公司真实业绩的反映。
(五) 监管与会计分离增加了监管成本和风险
(1) 针对偿付能力监管, 新准则确定了新的要求。新会计准则改变了过去偿付能力基于旧准则及报表科目的计算分析, 这会影响到监管指标以及实际的偿付能力额度。在这种环境形势下, 保险监管部门要努力落实监管的有效性, 建立和健全偿付能力监管制度。 (2) 监管与会计的分离导致监管方加大了偿付能力监管的关注度, 往往更针对保险业务风险, 而对非保险业务风险会产生疏忽心理。 (3) 新准则与监管规则可能存在矛盾。监管规则的基础通常是会计数据, 新准则的实施难免会阻碍到某些实施中的监管规则, 所以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六) 分业监管易发生监管真空
现阶段, 金融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一体化, 我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再明显, 诸如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等等。过去的银保合作、银证合作发展到如今的混业经营, 比如金融控股、金融集团, 均波及到保险公司的管理以及风险防范。这是个投资主体逐渐发展为多元化的时代, 保险公司的风险将更加不可预测, 其股权结构也将更加复杂。分业监管体制使得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利益不再容易协调, 而且各监管部门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 最终降低了监管效率。
四、关于保险会计发展的建议
(一) 加快监管步伐, 改善监管方法
(1) 促进各个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同时要加强保险公司与银行、银监局以及证监局的配合, 健全相关的协作机制, 统筹监督保险公司跨行跨市场的经营行为, 努力完善监管体系。 (2) 促进会计准则与监管指标的协调性。新准则中指出要及时调整监管指标, 从而使信息更时效、实用、透明。 (3) 改善监管方法, 不仅要加强偿付能力监管, 也要注重防范非保险业务风险。为保障保险业稳定、持续发展, 建立高效的保险标准, 健全保险业的经营模式。
(二) 加强培养保险会计人才
因为保险会计同时兼有保险学与会计学的特色, 所以研究保险会计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我们在推动保险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过程中, 要积极培育理论与实务人员的素质, 建设全面型高标准人才。
(三) 提升我国保险公司管理水平
保险会计准则的实施, 对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标准的目标和要求。新准则从确定到完善, 走向世界, 实现国际趋同, 保险公司要积极改善内部结构, 并且要努力健全信息系统,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因此, 我国保险公司应抓紧时机理顺内部管理机制, 为保险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实施打好基础。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会计在各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险业也必须要与时俱进, 注重保险会计的发展, 因为保险会计可以良好反映公司内部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现阶段, 我国正逐步发展并完善保险会计制度,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改善了保险会计信息质量, 提高了企业监管效率, 推动了保险公司高效的经营理念的变革。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保险行业也在蓬勃发展。会计能够充分显示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 在所有行业领域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保险行业当然也不例外。近几年来, 我国正在加快完善及健全保险会计相关的条例及制度, 并且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这种新形势下, 本文针对我国保险会计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并准确分析了保险会计发展对保险行业经营和监管的影响, 最后给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保险会计,发展,保险行业,经营和监管
参考文献
[1]王艳.浅谈保险会计发展对保险行业经营和监管的影响[J].理论研究, 2012, 3 (92) :96-97.
[2]由华.保险会计发展对保险经营和监管的影响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10:72-74.
银行保险销售行为监管博弈分析 篇9
2000年以来, 我国银行保险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一是保费收入快速增长, 由2001年的45亿元达到2010年的3503.79亿元;二是银行保险在人身险业中的地位日益增高。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在人身险保费收入中的比重节节攀升, 由2001年的3.16%上升到2010年的35.36%。
与此同时, 银行保险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瓶颈, 特别是恶性竞争、销售误导等, 严重影响了银行保险的健康发展。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销售误导倾向, 银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存在销售误导的动力 (邹玲, 郭旭红, 2010) 。特别是部分保险公司和银行盲目追求规模, 对销售人员培训不到位, 对销售过程和业务品质管理粗放。有些销售人员受利益驱动, 在销售过程中采取夸大保险产品收益、将保险产品与存款混淆、隐瞒风险和费用扣除等方式误导消费者购买。一些中老年人、低收入者受销售人员误导, 致使“存单变保单”的事件屡有发生, 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了损害。针对以上问题保险消费者投诉越来越多, 社会反映强烈。
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 当存在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及不充分、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效应时会出现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弥补、对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的维护等, 都需要通过政府干涉的调整来实现 (管星, 童雪莲, 陈浩, 2010年) 。银保市场同样需要监管部门的干预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过去几年, 保监会、银监会针对规范银保市场出台了一些文件, 比如2006年7月中国保监会和银监会联手出台的《关于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但这些文件主要还是是针对银保业务经营管理的某些环节或某个方面, 力度不够。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协作, 共同制定一个全面系统规范银保业务经营管理的文件, 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规范银保市场秩序。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以当前银保市场的现实状况为例, 对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和银行选择销售策略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 论述监管者干预银行保险的销售策略是合理、必要且可行的, 并应不断强化这种干预。
1 无监管条件下银保业务销售代理策略选择的博弈分析
1.1 银行保险的两种销售策略
银行保险的销售策略方式有直接销售、电话销售等。为了简化博弈模型, 本文设定银行保险的销售策略有两种, 分别为“误导”和“不误导”。“误导”指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 为了提高业绩, 对客户进行错误的销售宣传、误导客户购买银保产品;“不误导”指销售人员合规销售, 客观地向客户介绍银保产品特征。
1.2 无监管条件下银行保险销售策略选择的博弈分析
(1) 博弈分析的条件假定。
目前, 保险公司与消费者之间、银行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保险消费者作为相对的弱势群体, 对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情况不甚了解, 更不清楚银行保险产品的具体状况, 制约了其对银保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而银保销售人员可能在利益的驱动下, 把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混淆, 把保险产品的利益与银行存款收益、国债收益等进行片面类比, 夸大或变相夸大保险合同的收益, 进行误导销售和诱导销售。上述问题的产生, 均可归于因为交易双方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销售模式选择问题所致。
这里对保险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之间在消费模式上的现存利益选择进行全面分析, 基于以下几个前提条件:
条件一:从传统消费观念出发, 消费者通常认为商业银行的可信度比保险公司高, 倾向于在商业银行购买理财产品。
条件二:对保险消费者而言, 具有比银行存款更高收益的保险是理想的投资保障型产品。
条件三:无监管条件下, 中小保险企业和银行会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倾向于选择误导消费者, 这样可以更大程度提高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
条件四:由于信息不对称, 保险消费者极少考虑自己做出的判断是否给保险公司和银行违规经营提供了可乘之机。
(2) 博弈模型的构建。
博弈模型中参与人有两方: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vs保险消费者。由于在该博弈中, 保险公司和银行先行动, 保险消费者在此之后才做出选择, 其策略有相信推销, 选择“购买”和不相信推销, 选择“不购买”, 这是双方的动态博弈。下面用扩展型表示该博弈。
在以上博弈扩展型中, 我们用“1”和“2”表示正的得益, “0”表示没有得到好处但也没有损失, “-1”表示负的得益, 利益受到损害。
(3) 博弈双方的得益分析。
①无论是在“误导”还是“不误导”情况下, 只要消费者选择“购买”, 保险公司和银行就可以得到正的得益。但是由于缺乏监管, 选择“误导”可以节省成本, 更大程度的提高保费收入, 得到得益为“2”, 大于采用“不误导”策略的得益, 因此保险公司和银行往往会采用“误导”。而消费者在被“误导”情况下选择“购买”, 因为利益受到侵害, 得益是负的。
②当消费者不接受推销, 没有购买银行保险时, 消费者没有得到好处, 利益也没有受到损害;保险人和银行因为没有售出产品, 也没有得到好处, 双方得益均为零。
根据以上分析, 不难看出 (不误导, 购买) 能够使双方都有正的得益, 都会满意该博弈结果。但是在实务中, 保险人和银行倾向于采用“误导”的策略, 使得消费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误导, 购买) 虽然使得保险人和银行的利益达到最大, 但却不符合帕累托最优, 损害了社会利益。这是在缺乏监管并且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博弈双方利益选择的结果。
1.3 对银保销售模式进行监管干预的必要性
从以上博弈双方的得益分析可以看出销售“误导”存在诸多缺陷。第一, 该策略不能约束银保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 这是违规行为。第二, 由于消费者对银行比较信任, 对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模式不了解, 可能会在销售人员的诱导下购买所谓的理财产品, 损害了消费者自身利益。第三, 误导销售虽然能让保险公司和银行利益最大化, 却不能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加之社会上对销售误导问题投诉集中, 社会反映强烈, 如不妥善整治, 不仅会对银保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还会影响保险业和银行业的声誉。
在市场上, 选择“误导”的保险公司占了绝大多数。虽然经过监管部门几年来的重点整顿, 银保市场秩序有了一定好转, 但销售误导、销售诱导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就目前情况来看, 上述违规问题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种状况很难令其主导自身的健康有序发展, 因此作为第三方的监管部门, 有必要、有责任予以规范。
1.4 结论
结论一:在监管不严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保险公司和银行对“误导”有极大的偏好, 如果监管力度不变, 这种行为选择将继续维持下去。
结论二: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误导”销售时, 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改变这种销售行为, 但通过市场机制不能自动解决这一问题, 这需要监管部门进行干预, 加大监管力度, 对现有的销售行为进行引导, 形成更加合理的销售行为。
2 监管干预条件下银保业务销售代理策略的博弈分析
2.1 监管干预目标
作为监管方的保险监管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 出台《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的目标就是为了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另外其干预所起的作用亦有两个:一是提升银保市场依法合规经营水平, 维护良好的银行保险秩序, 以此体现作为权威执法机构的监管部门履行政府职能的作用;二是强调银保合作应当遵循自愿、诚实信用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实现双方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为保险消费者创造价值。
2.2 监管干预条件下银行保险销售模式选择
(1) 博弈模型的假定条件。
《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的出台, 对银保市场进行了一次整顿, 过去的销售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改变过去的违规销售行为基于以下条件:
条件一:为从根本上保护消费者权益, 坚决堵塞销售环节的漏洞, 监管部门通过出台《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要求保险公司和银行合规经营银保业务, 从而消除销售模式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
条件二:监管部门加大舆论宣传和金融教育力度, 提高消费者对银保业务的认知程度。
(2) 博弈模型的构建。
新的博弈模型中, 监管部门在构建新的销售模式时同时作为保险消费者的代表, 二者的利益是统一的。因此该博弈分析中参与人仍有两个:保险公司和银行vs保险消费者 (监管部门) 。一方面, 由于观念的转变, 消费者在面对销售人员的推销时会做出理性的选择, 不单只考虑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另一方面, 由于监管的干预, 保险公司和银行选择销售策略时首先考虑违规经营成本。
在以上博弈扩展型中, 我们用“1”表示正的得益, “0”表示没有得到好处但也没有损失, “-1”表示负的得益, 利益受到损害。
(3) 博弈双方得益分析。
①由于加强了监管, 若保险公司和银行采用“误导”的策略, 将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惩罚, 其得益为负;如果消费者在保险公司和银行违规情况下选择购买银保产品, 其得益也是负的, 不购买则其得益为零。
②当保险公司和银行“不误导”对客户进行销售, 销售行为合规, 消费者选择购买, 消费者的利益也得到保障, 双方都满意, 是正的得益。
根据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不误导, 购买) 是利益双方在监管干预下可达到的最佳策略。通过监管干预, 推动保险公司和银行的销售行为从“误导”向“不误导”转变, 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达到了社会利益最大化。
2.3 监管干预的效果及风险
(1) 监管干预的效果。
过去, 银保市场的误导销售行为损害了客户的利益, 客户投诉比较集中, 社会反映强烈, 对银保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①《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的出台, 销售行为由“误导”向“不误导”转变, 化解了三种风险, 即违规经营风险、商业贿赂风险、消费者对银行和保险业的信任风险。
②监管部门通过干预, 加强机构和人员资格管理, 提高银保业务准入门槛;规范银保产品管理, 确保向客户销售的保险产品依法合规, 加强对销售行为的管控, 防范和打击销售误导。
③银行和保险监管部门为实现干预目标, 采取严厉处罚措施对破坏市场秩序、不严格遵守行业规范的保险公司和银行, 以统一市场竞争者步调。
④同时, 《监管指引》的出台也迫使保险公司寻求银保产品的创新和另外的销售渠道。
(2) 监管干预的风险 。
同样, 监管干预也面临着风险。一是监管过度的风险。一方面, 会使过去发展速度极快的银保业务受到一定的冲击, 银保保费收入下降。另一方面, 保险公司和银行发展银保业务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 银保发展速度放缓。二是监管机构自身松懈干预力度的风险。如果监管部门自身松懈了这个策略的维持力度, 那么销售行为就会开始从“不误导”向“误导”逐步倒退。三是保险公司和银行改革成本面临一定程度的增加。
2.4 结论
结论一:由于“误导”行为存在诸多问题, 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不能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 因此对过去的银保销售模式选择进行监管干预是必要的。
结论二:通过监管干预, 出台《监管指引》, 促使销售行为从“误导”向“不误导”转变, 达到了维护保险市场秩序, 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的目的。
结论三:监管干预过度、监管力度的松懈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同时监管力度加大使得保险公司和银行改革成本增加, 银保业务发展受到一定的打压。
3 对策建议
银保销售模式的确定是由保险公司选择适合银保业务发展的方式来确定的, 保险消费者只是被动接受该模式的一方。在不同条件下, 双方博弈的结果完全不同。特别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销售模式的选择必然形成貌似均衡实则扭曲的利益关系:有些主体利益过度膨胀, 有些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 有保险监管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实施干预, 提高信息透明度, 形成销售模式相关各方新的利益关系, 改变博弈结果, 可以实现由个体选择偏好达成的个体利益最大化, 转变为监管部门公权力选择偏好达成的博弈双方整体利益最大化。针对以上分析, 提出以下建议。
3.1 强化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内部管理
保险公司和银行应该改变过去粗放的经营理念, 规范培训管理和销售管理。商业银行从事代理保险业务的销售人员, 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规定的保险销售从业资格条件, 取得中国保监会颁发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混淆, 不得将保险产品的利益与银行存款收益、国债收益等进行片面类比, 不得夸大或变相夸大保险合同的收益, 不得承诺固定分红收益。
3.2 加强监管力度并且力度不能放松
保监会和银监会要合力加强监管。监管部门要建立现场检查、抽查和举报检查制度, 促进公司按照新的监管要求进行销售, 对销售误导问题进行严格检查, 从严处罚, 以此促进监管措施的落实, 保证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 为了保证“不误导”行为不会向“误导”行为倒退, 监管的力度不能放松。
3.3 不断评估和优化具体的干预措施
在目前的情况下, 既定的监管干预措施是必要且可行的, 而且应该坚持强化。更为重要的是监管干预措施必须具有灵活性, 以具备实行保险和银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必须不断地跟踪、分析、评估以实施的监管干预措施的效果, 并结合新的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和优化。
3.4 加大对销售模式改革的宣传
虽然消费者处于被动接受销售模式的地位, 但对消费者进行宣传可以使信息透明化, 从而使双方的地位更公平。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 可以提醒消费者销售人员可能进行误导销售、诱导销售, 提高消费者辨别销售误导的能力。这样既有利于防范保险公司和银行的经营风险, 也有利于从根本上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105-107.
[2]管星, 童雪莲, 陈浩.对财产保险公司赔款支付模式进行监管干预的博弈分析[J].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 2010, (2) :549-556.
[3]孟昭亿.人寿保险多元化行销渠道及监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121-140.
[4]罗淑芬.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现状的思考——基于我国银行保险市场发展的波动性分析[J].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新起点、新阶段、新形势、保险业的科学发展, 2009, (1) :3-6.
[5]俞俏萍.混业经营模式下的银行保险业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 7 (12) :48-50.
[6]邹玲, 郭旭红银邮保险销售规制:博弈论的视角[J].金融与经济, 2010, (3) :35-36.
[7]中国保监会.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答记者问[EB/OL].http://www.circ.gov.cn/tabid/106/InfoID/158278/frtid/3871/Default.aspx, 201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