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监管体系

2024-06-03

中国银行监管体系(精选12篇)

中国银行监管体系 篇1

一、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

(一) 国外学者的观点

“影子银行”又称“准银行”、“类银行”, 国内外学者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纷纷对影子银行做出自己的理解, 尚未达成统一共识。2007年, Paul Mc Cully在美联储会议上提出, “影子银行体系”是“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 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 主要指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不受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2010年, 前美联储主席Ben Shalom Bernanke认为“影子银行”是除接受监管的存款机构以外, 充当储蓄转投资中介的金融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 (FSB, 2011) 则给出了一个广义的概念:“非正式银行系统实体和活动的信贷中介”。

(二) 中国学者的观点

与国外学者相比, 我国学者为“影子银行”界定的概念更有中国特色。葛爽 (2010) 结合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的行情, 认为影子银行是传统商业银行开展房地产贷款的衍生工具。随后随着影子银行覆盖的领域不断触及各个领域, 学者们也丰富了其内涵。刘兰英 (2013) 认为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相似又迥异:在部分功能上相似, 但前者受到的监管当局的约束非常小, 甚至是完全空白。

本文引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观点, 将影子银行定义为“行使商业银行功能但却基本不受监管或很少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特殊目的实体公司 (SPV) 等, 但是由于我国的对冲基金、和SPV尚未发展起来, 目前的主要形式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以及开展银信理财合作的投资公司、民间借贷机构等”。

二、影子银行的特点

(一) 资金来源于直接融资, 非储蓄存款

传统商业银行通过吸收企业或个人的储蓄存款, “借短贷长”开展业务。而影子银行更依赖于资本市场, 采取直接融资, 资金来源既有自有资金, 又有各种投资手段配合使用获得的融资款。

(二) 杠杆率高、流动性风险大

我国对传统金融机构监管较为严格, 因此其杠杆率相对较低。但影子银行徘徊于监管体系之外, 资金来源分散、规则自拟、受到的约束少, 在利益驱使下, 高杠杆率的资产证券化并不罕见。同时由于影子银行擅长通过期限错配来筹款、投资, 现金流波动较大, 因此流动性很高。

(三) 透明度低、利率高

由于缺乏合规性约束, 影子银行体系内的借贷双方的利率常常自行约定。在资金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期限短、利息高成为标配, 例如“九进十三出”, 这在农村高利贷、地下钱庄中尤为常见。而监管空白、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原因也导致影子银行体系时常脱离法律法规的视野, 徜徉于朦胧的灰色地带。

三、影子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

(一) 金融监管体制尚待完善, 部分领域存在监管空白

首先, 监管影子银行的法律法规存在较多难点和空白。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较为缓慢, 甚至一部分法律法规与实际监管相脱节。其次, 监管方式不健全。我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方式整体表现为相关机构对其约束性较强, 但是金融机构的普遍特点便是不具有全面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管能力, 这使得影子银行的监管机制存在着漏洞。最后, 监管手段不健全。目前我国总体通过缺乏市场性的行政手段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出现问题后往往会实施一定的经济以及行政处罚, 而缺乏市场性的监管手段。

(二) 监管机构之间需要加强协调性, 多管齐下

影子银行的显著特点无外乎其业务复杂且每项的延伸项目多、覆盖领域广, 使得各项业务相互交叉影响。当前在我国分业监管的体系下, 中央银行与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分工明确, 但还未形成与影子银行运行特点相适应的监管协调机制, 也没有可以及时稳妥处理问题的组织机构。所以虽然分业监管使得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更加专业有效, 监管机构各司其职, 但是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最明显的就是监管机构很容易墨守成规而忽视整体发展大局, 而且如果各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 那么将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影子银行风险状况进行检测, 严重者还会造成监管真空、监管套利, 甚至引发更大的风险。所以目前我国急需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明确的实体机构可以在“一行三会”之上起到协调和监督工作的作用。

(三) 行政化金融管制过于严格, 可能限制金融创新

目前, 我国的监管体系是隶属国务院的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监管, 这样的监管体系是在我国的金融管理现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 但在实际监管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监管机构的权限过大, 面对现实问题时, 较多的服从中央的指令, 缺乏独立性。而且由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权限过大, 其权力并没有受到有效的法律约束。法律对如何保障金融监管权力的行使注入过多精力, 而在考虑如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却相对欠缺。所以中国对影子银行的行政监管的有效性受到质疑。整体来看, 相关文件严格规定了金融机构应该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但是中国影子银行却是在规避监管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这意味着行政监管事实上是给了金融机构规避监管的动力。

四、完善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 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首先, 应当确立中央银行对于风险管理的主导地位, 中央银行要加强对相关金融机构的监管, 不断提高宏观审慎管理水平。与此同时, 各监管机构应建立跨市场信息交流合作机制, 共享各自需要的监管信息, 建立影子银行风险评估体系。最后, 应构建与我国分业监管的监管体制相适应的影子银行监管预警机制, 各分业监管部门应在各司其职的根本上成立隶属于中央银行的专门的影子银行监管机构。

(二) 培养高素质人才, 促进金融创新

首先, 当前中国金融监管需要借鉴国际经验进行金融风险测量、评估分析;监管人员之间应多加交流, 提高其对风险的警惕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 鼓励银行积极参与市场进行金融创新, 与各类型金融机构进行适当地合作, 扬长避短。最后, 多鼓励市场中介机构抓住市场机会进行创新, 如引入第三方监测评估机构或衍生相关功能, 以发掘影子银行体系的隐蔽性和复杂性, 尽可能规避风险, 充分发挥最大化效率。

(三) 明晰监管对象, 扩大监管范围

由于我国影子银行涉及的领域较多, 错综复杂, 又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多变性, 因此明晰监管对象, 扩大监管范围对监管部门来说尤为重要。监管对象可以是所有的非银行信用中介, 包括其活动及相关信息充分披露, 除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金融机构以外, 还包括P2P网络借贷平台、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可能对金融市场稳定性造成威胁的领域。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监测全部或部分发生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业务行为, 适时识别潜在的影子银行体系及其风险。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应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估影子银行[J].经济纵横, 2013 (4) :27-30.

[2]陈剑, 张晓龙.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 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12 (8) :66-72.

[3]骆振心、冯科.影子银行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J].武汉金融, 2012 (4) :19-22.

[4]毛泽盛, 万亚兰.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 2012 (11) :65-736.

[5]周莉萍.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J].国际金融研究, 2012 (1) :44-53.

[6]李向前, 诸葛瑞英, 黄盼盼.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J].经济学动态, 2013 (5) :81-87.

中国银行监管体系 篇2

[摘要]会计监管的目的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保证经营管理决策以及投资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监管体系,首先要了解会计监管及其演变,以及当前会计监管的形势和特点,然后对原有的会计监管体系进行整体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会计监管体系的对策。

一、会计监管及其演变

在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下,搞经济总要讲求效益,需要从事一些管理活动。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已成为我国会计界多数人所共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会计的首要职能是提供经济信息,供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作为经济决策的依据。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就是会计人员履行会计职能所提供的信息,是企业管理经济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监管的目的是防止虚假财务信息,保证经营管理决策以及投资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

会计监管是伴随着会计发展而演变的。会计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处的地位和存在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人们对会计定义赋予种种不同的说法,如会计是记录经济活动的一种艺术或方法;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会计是单位内部的一个信息与控制系统。如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会计就是一种记录经济活动的艺术和方法,它反映了早期会计的实际情况。在会计萌芽时期,个体生产者和小商贩都需要进行核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以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来作比喻,并把此时的会计(簿记)称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这时的会计信息,不需要外人监管。根据马克思的考察,会计与生产职能分离后应有专职记账员。他曾在《资本论》中以印度太古公社中的专职记账员作为典型例证。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剩余生产物不多,经济活动比较单纯,也不需要委任专人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管。进入了奴隶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集中,财产所有者对其拥有的财产不能直接管理和经营的时候,才需要委任官吏、聘请专家代为管理或经营,需由专人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向财产所有者提供会计报告,作为评价代理管理者或经营者的责任业绩的优劣、检查有无差错和弊端的依据。这时的会计已成为专职记账员,受财产所有者的委任或委托从事会计工作,但是他与奴隶主、封建主、宫庭、寺院、庄园主,以及工商业主是一种从属雇佣关系,具有代理关系的性质。会计也发展成为运用一定的记录方法,对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反映,并定期以报告的方式反映给财产所有者,作为了解代理管理者或经营者的业绩,以解脱他们的经济责任的一种工具。当财产所有者对会计记录和报告是否真实、正确有怀疑的时候,就需要由熟悉会计的专家对其进行检查评价。于是就产生了审计活动。此时的审计就是审查会计。古代审计最初是由会计人员大声朗读会计记录,审计人员通过听取这些记录来判断会计记录是否正确,所以《周礼》中把审计称为“听其会计”,英语的audit也是“听取”的意思。然后审计人员再将审查会计的结果报告给财产所有者。这时对会计真实性、正确性的监管,是由审计者和财产所有者两重监管。但审计者、所有者,以及会计人员都同在一个组织之中,直到英国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的监事审计制度仍属这种类型。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产品的增多,商品交换的发达,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股东遍布社会各界,企业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正确性需要经过具有独立性的中介机构来审查鉴证的时候,注册会计师制度才应运而生。此时,由代理经营者提出的会计报告须经过财产所有者的代表——董事会、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的注册会计师的审查、认可,形成三重监管。当然随着企业经营的扩大,收入的增加,应交税金的增多,政府税务部门也对会计真实性、正确性进行监管。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监管研究 篇3

摘 要:追溯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影子银行体系是其诱因之一的观点已被国际各界广泛接受。但是,影子银行在为金融市场带来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风险,本文就其风险控制和监管提出建议。

关键词: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监管

一、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影子银行发展速度惊人。摩根大通公司估测的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为36万亿人民币,这个数值相当于当期中国GDP的69%,而且增长速度达到了两年前的两倍之多①。由此可以看出,影子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虽然影子银行是正规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其运作强化了金融服务功能,增强了金融市场流动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对于金融市场发育仍不完善的我国金融市场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作为一把“双刃剑”,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

根据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表现形式,不仅反映了我国与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差异,同时也可看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特征的独特性:

(一)处于发展初期

我国影子银行业务起步晚,加之我国金融监管的审慎严格,其发展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呈现出一系列的相关特点:主体规模小,结构单一,金融创新及产品复杂程度低,运作及功能简单等。

(二)结构功能初成,独立性低

现阶段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主要包括直接复制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等的非正式证券化活动等。而且,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绝大多数是传统商业银行、国企和上市公司设立的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金融子公司,都是非独立主体。信托公司虽为独立主体,但其业务多为银信合作理财,是银行为发起端的信用中介环节中的一部分,对商业银行有着很强的依赖。

(三)基本不具备信用创造职能

在信用创造的方面,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具备像银行机构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具有的创造货币,形成新的购买力功能,仅保持货币存量既定条件下转移资金,对现有货币进行再分配,不形成新的购买力。因此,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与货币供给的变动没有直接影响,进而受到政府管制相对要少。

(四)杠杆率较低及期限错配规模较小

我国对于杠杆率的监管非常严格,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为私募股权基金发放并购贷款[1]。而且,高杠杆操作的资产证券化和衍生品业务也属于初期阶段,未完全开放和大规模推行。因此,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相关业务杠杆率相对较低,相应地高杠杆化操作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也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对目前中国的信托公司来说,既不能负债经营,也不能向银行贷款,不具备杠杆经营的条件。同时,信托业务的资金实施封闭式运行,投资期限与项目期限要求一致,因此不具备高杠杆和期限错配特征。

三.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面临的监管环境及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的独立性与协调性差

在“一行三会”监管体系下,影子银行成员对应的信托、证券和保险机构的所有业务活动,均须获其监管当局的批准和许可。其次,我国分业监管包括对金融活动的分业监管,凡是影子银行体系涉及的信托、证券、保险的金融活动必须经由相对应的监管当局审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归属于不同的监管部门,受约与不同的监管制度,这种监管制度容易导致监管不力,出现“监管重叠”和“监管真空现象”,可能会引发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行为”[2]。

(二)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较晚,相关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也建立不久,有些法律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而且监管条例简单,远远落后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况。个别法律、法规存在相互重复和冲突的现象。

(三)监管目标不明确

合理的监管目标更多地应是强调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且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同。

(四)管制过于严格,阻碍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由于我国对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严格限制,尤其是对证券、期货等市场严格准入管制,导致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渠道的缺乏,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或金融衍生工具不能大行于世。而且,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分业监管模式,缺乏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正确引导,监管重叠现象严重。

四.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宏观审慎监管监管框架

首先,在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机制,全面树立金融功能性监管理念,实现金融体系连续性和一致性的监管。其次,监管政策的实施应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保持协调。再之,全球金融一体化推动了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协作,主动加强与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广泛开展双边及多变监管合作。

(二)合理引导,鼓励金融创新,平衡创新与监管

资产证券化试点成功是中国金融创新产品成功的典型例子。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信用级别高,违约风险低,在增加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同时,分担了银行体系高度集中的信用风险。并且,银行通过在市场上发行期限较长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贷款融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金融体系的期限错配风险。

(三)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首先,明确央行与其他监管部门的权责。再之,应增强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监管。最后,进一步提升金融风险监测与分析水平,开发全面反映金融体系内部状况、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联系的金融监测指标体系,完善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监测评估框架,建立具有前瞻性、可调整性的动态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和机制,且为制定与实施相称的风险监管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四)规范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往来

我国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体系不仅形成了业务互补合作关系,同时也存在着风险连带关系。所以,建议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防止金融机制参与民间金融活动,严格企业和担保公司贷款用于私募股权基金、民间融資中介等。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3CX06022B)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周莉萍.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步、不足、出路[J].国际金融研究,2012(1):44-53.

[2] 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中国金融,2009(14):24-25.

[3] 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内涵与未来[J].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2009(05):1-9.

[4] 钟磊.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及监管[J].宏观经济,2012(12):20-22.

[5] 杨小平.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影响[J].中国金融,2012(16):71-72.

注解:

加大银行监管 完善立法体系 篇4

WTO中没有单独的附件规定银行的“游戏规则”, 其内容体现在“金融服务协议”中。《全球金融服务贸易总协定》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外国在国内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并按竞争原则运行;外国公司享受国内公司同等的进入市场的权利;取消跨边界服务限制;允许外国资本项目中所占比例超过50%。

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来说, 加入WTO意味着市场逐渐开放。加入WTO两年, 外资银行可向国内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 五年后可向国内个人提供人民币服务, 并在五年内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 国有银行在金融市场中占有垄断地位是中国金融业发展五十年来形成的最重要的特征, 虽然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外资银行的进入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而有所改变, 但是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还是使四大国有银行占有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份额, 这种垄断地位给国有银行的影响是双重的, 从目前来看, 可能负面影响超过正面影响。从长期利益来看, 加入 WTO对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银行业来说显然是“痛苦”的, 但又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因为这意味着垄断地位势必以更快的速度被打破, 市场份额将逐渐被瓜分, 体制转换的“阵痛”将加大。

二、 加入WTO后, 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和挑战

外资银行拥入中国银行业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外资银行在中国二十几年的发展不仅吸引大量资金, 改善了外商投资环境, 还促进金融业的创新、金融业的竞争、 金融业的国际化和金融体制改革。显然, 在华的外资银行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另一方面, 国内银行业在面临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的限制的情况下, 外资银行不可避免地使中国的银行的市场份额下降, 优良客户减少, 业务人才流失, 各种金融风险加剧。 外资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面临外资银行的全面的挑战。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的竞争上遇到强大的压力。

以人为本是一个普遍的经营理念。近几年来, 一些新成立的外资股份制银行, 以其诱人的高薪, 吸引国有银行的各类人才, 导致国有银行人才大量外流。加入WTO后, 随着外资银行机构业务规模不断的扩大, 外资银行在华的雇员迅速增加。外资银行主要吸引人才的手段是:采用高薪激励机制、境外培训等措施。

2.金融监管和立法面临挑战。

从监管方面看, 加入WTO后, 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的地理限制和业务限制被逐步取消。大批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 他们可以利用网上银行转移利润, 增加我国关于银行金融监管的复杂性;从金融立法上来看, 目前的《商业银行法》、《人民银行法》都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 我国的《外资银行经营管理条例》还不完善。外资银行有很多法律上的漏洞可以钻。我国的金融监管措施还很不完善, 执法力度有限。

三、加入WTO后, 中国银行业获得的机遇

有利于中国银行拓展海外业务。根据WTO的互惠的原则, 中国在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的同时, 无条件的享受其他成员国的最惠国待遇。这样中国银行将会受到较少的市场准入限制, 过去中国银行去海外开分支机构所遇到的政策障碍和不平等的竞争待遇会大大的减少。中国银行享有这些权利, 为国内银行拓展海外生存空间创造了条件, 中国银行业为海外的跨国公司能提供更为快捷的服务。

四、 采取应对对策,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不言而喻, 随着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我国银行业在加入WTO后直接面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 这对中国国内银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银行业在加入WTO后也将面临国际贸易量巨增和走出国门的机遇, 但与外资银行比较, 我国国内银行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来说有很多的问题。国内银行应该采取下列应对的措施来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加入WTO后, 我国须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在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和业务经营方面实行有限度的保护原则和有条件的对等互惠原则。同时在外资银行获准经营的业务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对目前的“超国民待遇”和“次国民待遇”的做法予以撤消。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原则的完善。我国现有的手段过于行政化指令化, 应该在熟悉外资银行的业务、产品、风险管理系统后进行风险评估。利用各种比例和数额着重限制外资银行经营本币业务, 个人零售业务, 对外资银行的经营方式也有应对的政策, 包括立法、规则、道义劝告、税收等监管工具, 将现场检查和书面稽查相结合。在中国境内设立两家及两家以上分行的外国银行, 应指定主报告行, 负责其在中国境内各分行的并表工作。《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的地域范围和服务对象, 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 制定本细则。本细则在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1.对外资银行的设立条件进行严格的限制。

在《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中规定:申请设立分行, 应具备条件, 如:在中国境内开业三年以上, 提出申请前两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 资产质量良好。

2.我国对与外资银行开放的业务服务方面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获准经营《条例》第17条或第18条规定业务范围内的, 对各类客户的全面外汇业务, 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驻华机构, 香港、澳门、台湾在内地代表机构, 外国人及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非外商投资企业全部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 应分别符合相应的条件。我国严格限制获得这些业务的外资银行的条件, 我国逐渐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服务。

3.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度 (金融创新) ,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我国国内银行面对外来银行的竞争, 我们只利用GATS的“特殊待遇”是不够的, 我们还得完善自己的银行法律制度, 增强竞争能力。我国现行的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没有做明确的规定, 有必要在立法中加以完善。我国国内银行要进行金融创新, 积极推进跨国银行。加入WTO后, 通过发展跨国银行, 使得在国外的金融市场享有国民待遇和最惠待遇带来的利益。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 以现有的业务和经营范围为基础,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积极拓展海外的市场。中国银行加强和外资银行的合作。通过市场互补, 从而繁荣中国的金融市场, 为我国的金融业与国际接轨打下了基础。

4.禁止外资银行以不正当竞争手段进行经营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目前中国国内银行面临的困境是大量的业务骨干流失到外资银行, 截至1995年, 外资银行的雇员三千多人, 其中中方的雇员就有两千多人。 他们中大部分是外资银行以非常优厚的工资、福利从国内银行挖过去的。我们必须对相关的专门法的相关的法律规定作扩充性司法解释。如中国《商业银行法》第53条规定, 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不得泄密其在职期间知悉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对这里的“商业银行工作人员”, 有权机关可以将其扩充解释为包括原商业银行的离职员工。而“商业秘密”, 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已将其范围扩大到经营秘密, 规定经营者不得“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禁止, 应当有了更为可靠的严密的法律依据。完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措施, 加大处罚力度, 增加处罚性条款。

综上所述, 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市场背景和许多的发展中国家都一样, 是在银行业整体改革和过渡阶段中推进的。虽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但是正面影响是更为重要的, 中国可以在开放市场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总之,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银行业的优势和劣势, 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 争取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入世贸组织我国银行业要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 必须对外资银行的设立条件进行严格的限制;对外资银行开放的业务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内资银行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度,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禁止外资银行的不正当竞争。

关键词:WTO,中国银行业,外资银行

参考文献

[1]AUTHER.Andreas F Lawerfind.International Econom ic Law[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151.

[2]钟凯林.关于规则与中国现行银行法律调整的探讨[J].国际贸易, 1994 (10) .

[3]李茂生.加入WTO后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236.

[4]李宜琛.民法总则[M].台北:国立编译馆, 1997:399.

[5]陈安.国际经济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21.

中国银行监管体系 篇5

巴曙松,李仁杰2010-05-17

摘 要: 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所设置的银行监管指标体系,在总结此前中国银行业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本框架,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方面,以及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补偿、风险控制和风险报告等各流程,对于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起到促进作用。随着金融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前银行监管的一些指标还有动态调整的空间。

关键词: 银行监管,指标体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中国的银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经受了考验,与中国银行业监管的专业水准迅速提升直接相关。对中国的银行业来说,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指标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负债组合,进而影响社会的金融资源配置状况。

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所设置的银行监管指标体系,在总结此前中国银行业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本框架,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方面,以及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补偿、风险控制和风险报告等各流程,对于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起到促进作用。随着金融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前银行监管的一些指标还有动态调整的空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银行业经营模式多样化的探索,鼓励银行差异化经营

目前,监管部门设定的监管指标体系对于所有银行都是一致的,这对于保持整个的全面落实有其合理性。不过,随着中国银行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银行体系竞争的日趋激烈,促使不同银行越来越表现出不同的经营发展路径和资产负债结构特点,有的擅长零售业务,有的擅长批发业务;有的擅长负债业务,有的擅长资产业务;有的擅长表内业务,有的擅长表外业务,这有利于优化中国银行业发展格局,提高金融服务整体水平,也是金融监管所提倡和鼓励的。因此,在监管指标体系的设置上也应适应银行业发展变化的特点,实施分类监管,而不是对所有银行都用一样的指标比例来要求,尽管监管指标体系和监管标准对所有银行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家银行经营特点和资产负债结构不尽相同,具体执行时应具体银行具体分析。

对于擅长零售业务的银行来说,往往资金成本相对低,同时,人员和网点布局较为广泛;而擅长批发业务的银行,更为注重资金运用的效率,其资产负债结构必然与零售型的银行有显著的差异。

在信贷投放的节奏上,在当前强调宏观政策正常化的背景下,引导整个银行体系总体的信贷投放保持合理节奏是有现实合理性的,但是,如果对所有的银行都要求一致性的投放节奏,反而可能使得整个银行体系的投放节奏高度趋同而产生共振,未必能够很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

二、淡化存贷比管理,转向资产负债全面匹配的资产负债管理

在目前的银行监管指标体系中,存贷比依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过,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和金融脱媒的加快,银行的负债来源、资产运用日趋多元化,存贷款在负债、资产中的占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仅靠存贷款难以完整反映银行的负债及资产状况,存贷比例指标也已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而且随着负债的多元化,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已不限于传统的存款,其他很多稳定性好、与贷款期限相匹配的负债都可作为信贷资金进行运用,仅仅存贷的匹配越来越失去其原有的意义。从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和监管实践看,存贷比管理被逐步淡化。所以,中国也应根据银行业发展的实际,逐步弱化存贷比的监管要求,转向资产负债全面匹配的流动性管理,重点监督银行的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整体相匹配、到期期限和再定价状况相匹配,从而更好控制流动性风险和再定价风险。

三、关注现金流状况,根据金融市场发展新趋势合理设置流动性监管指标,真实反映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金融危机以来监管部门一直高度关注的风险类别之一。衡量流动性风险,不仅要看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状况,而且更要关注现金流,有时从指标看流动性缺口较大,但现金流充足,银行偿债能力较强,实际的流动性风险并不大。影响银行现金流有多方面的因素,既包括资产负债各个期限的到期状况,也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国家货币政策、银行自身的金融同业往来能力等,仅仅是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状况并不能完全反映现金流状况。而且,有时资产负债期限表面的状况与实际的状况也不一致。例如,个人按揭贷款按照监管报表要求统计的到期期限大部分为15-25年,而从中国银行业的房贷提前还款的情况看,实际期限远远小于账面上的期限,平均才6-8年,并且每月都有还款形成的现金流。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更应关注不同期限的现金流报表,才可以真实反映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状况,避免误判而增大银行体系的运行成本。

从具体的监管指标看,流动性缺口率和核心负债依存度是现有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两个指标。该两项指标在计算负债期限的口径中,对一般性存款中的活期存款部分,做了沉淀分析认定,即把过去一年中活期存款的最小值作为稳定部分,到期期限认定为一年以上,剩余部分在一年以内各期限平均分配。这些根据业务实际情况确定的流动性比率口径较为合理。但是,核心负债依存度指标,核心负债既没有考虑三个月以上定期同业存款,也没有考虑活期同业存款的稳定部分。此外,对通知存款虽认定为定期存款,但由于没有明确到期期限而认定为即期到期的定期存款。从银行经营看,与一般性存款中活期部分的沉淀分析认定相比,这两项认定不够合理。实际上,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壮大,金融同业的专业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而且随着居民和机构理财意识的提高和资本市场的起伏,居民和机构的资金往往在银行的不同会计科目中交替变化,比如储蓄存款和同业存放,资本市场行情好时,储蓄存款大量转化为证券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放,资本市场不景气时相反,因此银行一般性存款和同业存放往往是同一来源、相互转化的。银行通过证券资金第三方存管、银银合作平台等吸收了大量的稳定性较好、资金成本较低的同业存款,三个月以上定期同业存款和稳定部分活期同业存款认定为核心负债较为合理。同时,居民和机构为提高收益水平,逐步将暂时不用的活期存款转化为通知存款,通知存款多为活期存款转化而来,稳定性至少较活期存款强,活期存款可以做沉淀分析认定,稳定性更好的通知存款更应该做沉淀分析认定。为此,核心负债依存度中核心负债口径可包括三个月以上定期同业存款和活期同业存款沉淀部分;流动性缺口率应对通知存款按相应的属性和标准做沉淀分析认定,计算合理的沉淀部分,更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实际的流动性状况,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银行监管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另外,可以考虑将核心负债依存度指标只作为流动性监测的指标,而不作为监管指标。核心负债依存度指标只是从负债角度测度了银行的负债结构,并没有结合商业银行资产结构

来衡量流动性风险,若资产负债结构以及期限能较好地匹配,即使该指标较低,流动性依然较好,所以银行建议将核心负债依存度指标只作为流动性监测的指标,而不作为监管指标。

四、突出研究金融机构偿债能力,适当控制杠杆比率

在关注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匹配的同时,还应关注银行的偿债能力,深入分析各种资产负债的实际属性,虽然有些资产表面上看期限很长,但实际上流动性很好,比如国债期限虽长,但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可以作为银行的第二备付;有些负债表面上看即期到期,需要立即偿付,但由于实际上有大量沉淀,比如同业存放,有隔夜存放,也有定期存放,银行在使用过程中,完全可以进行期限管理。同时,由于金融机构业务多元化,以及风险分散方式和金融创新工具的过度应用,造成杠杆比率过高,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杠杆比率过高是金融机构出现较大风险的根源之一,因此应严格控制银行的杠杆比率,包括资本充足率、名义杠杆率(即总资产除以净资产)、资产的偿债能力和负债的期限化管理等,使银行杠杆比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从整体上保证银行偿债能力。

五、客观看待全球银行业监管强调提升资本充足率的趋势

在全球银行业经历金融危机冲击之后,全球银行业的监管者、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监管者,开始强调提升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对于一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银行,还会提出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在经历了2009年中国银行业信贷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对中国银行业的资本要求也更为严格,这对于控制整个银行体系的杠杆水平、防止信贷过度扩张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几点建议 篇6

关键词:银行监管 完善 建议

0 引言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银行监管基本完成了从单纯的合规性稽核监督到以防范金融风险为核心的审慎性监管,从单纯的行政监管到依法监管的转变,监管组织体系、指标体系、法律体系框架已具雏形。但也应看到,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监管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银行监管有效性还较低,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价、预警和防范体系尚未形成,非现场监管和现场监管检查尚未得到有效结合,监管信息没有得到较好利用,实现银行监管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1 强化信息披露,健全市场约束机制

我国应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对信息披露的相关规范,尽快出台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条例,尤其要重视对防范风险的信息披露,以增进市场约束。具体改进方向如下:

1.1 银行会计体系和会计财务信息披露。非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向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靠拢,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向国际标准靠拢,最终实现会计报告国际化。出台专门的衍生金融交易会计准则,解决衍生金融交易业务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的问题。尽快出台银行基本业务会计准则,强化会计财务方面的信息披露。

1.2 强化表外信息披露。①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确定的框架原则基础上,建立统一的表外业务风险衡量标准和风险检测体系。这样金融监管机构可以对不同商业银行的各种表外业务的风险进行量化比较,同时又能够将中间业务的经营纳入金融宏观调控的范围予以监督。②完善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方法。要求表外业务项目应以资产负债表附注形式或附表形式反映出来。对表外业务会计核算,无论是已经确认还是未经确认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金融企业均应揭示有关其公允价值的信息。③强化信息披露真实性要求。对在银行表外业务披露中的重大虚假披露事件的当事人应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适当的时候可以引进社会权威信用中介机构,对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加以审计。

2 建立多层次的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

2.1 健全银行内部控制机制。

①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运作有重大影响。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股权过分集中的问题,应适当分散股权,将政府的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在股份改造的基础上,国有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完善董事会结构,确保董事会履行其受托责任,保证其有足够的独立性。明确各管理部门的权责,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建立董事会、监事会、信贷管理委员会、内控管理委员会、行长等与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②建立对内部控制科学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稽核,确定被稽核单位内部控制的缺陷和薄弱环节,评估拟稽核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可靠性,确定现场稽核的范围和重点。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可以分三步进行:首先对内部控制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其次,开展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最后,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

2.2 建立金融同业自律机制。应当根据金融机构的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建立不同的金融同业公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国金融同业公会的联系机制,并赋予金融业同业公会行业保护、行业协调、行业监管、行业合作与交流等职能。

2.3 由指令式监管模式向激励相容式监管模式转变。在激励相容的监管模式下,监管部门将本应由市场、银行的相关利益者承担的职责还给了市场和银行的相关利益者,可以克服监管中的越位、错位,极大地减少了监管者的工作量,使监管者将有限地资源集中于本应承担的职责,从而有助于监管效率的提高。

3 建立商业银行动态的风险评估系统,制订合理的风险监管措施

3.1 建立商业银行动态的风险评估系统。随着金融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银行面临的风险也必将增加。为了适应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应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尽快建立一个能够实时监控风险的动态风险评估系统。

3.2 制订合理的风险监管措施①确定监管周期,实施动态、持续监管。监管部门应根据资产规模、业务特征和风险管理等因素,确定银行监管周期,在每一周期结束后对银行进行综合评级和风险评估,并做出下一周期的监管计划和具体安排;同时,跟踪监控上个周期发现的问题,检查其改进情况,实施动态、持续的监管。②制定明确、严谨的现场检查制度和程序。要建立具体的现场检查计划制度,计划主要以非现场监管所预警的银行风险状况为依据,检查方式为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相结合,检查频率依据银行风险状况而定;要制定明确的现场检查程序与步骤,并通过电脑网络系统指导每一次检查,加强信息交流。③建立统一、规范的非现场监管机制。首先要统一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评价体系,各式报表实现标准化,原始数据统计口径规范化,实施并表监管。其次要加快非现场监管电子化、信息化进程,逐步建立非现场监控中心数据库,开发统一的计算机非现场监管软件系统,实现非现场监管的信息化、自动化。第三要针对风险传递、控制问题,加快建立完善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④实行监管特派员制。经过授权,监管特派员有权代表监管当局列席商业银行的高层决策会议,并有对银行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进行否决的权利,把监管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抑制违规和风险问题的产生。

4 提高我国金融监管人员素质

4.1 完善培训机制,对现有监管人员加强培训。风险监管要求监管人员熟悉金融法规、商业银行业务及经济金融形势,能够结合区域金融特点对银行经营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化解措施及建议。可以采取到国外监管机构考察、调研、进修或到被监管机构实际操作等形式,对现有监管人员进行现代国际金融知识、法律、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外语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优化现有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造就一批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高监管工作水平。

4.2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和考核机制。

4.3 加强对监管人员的监督,使其尽量做到监管行为的客观、公正和尽职尽责。

4.4 在利益分配上,对监管人员实行等级管理和晋升制,根据监管人员的学识水平和工作业绩进行评聘,并享受相应的待遇,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责、权、利相统一。

5 建立、完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

5.1 明确各部门职责,并指定牵头部门。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协调合作机制,必须明确各部门职责,并指定牵头部门,牵头部门的职责主要是起召集、协调的作用。结合我国分业监管的实际,人民银行应当发挥牵头作用。

5.2 建立双边或多边紧急磋商制度,提高危机状态下的决策效率。若金融机构需要人民银行“紧急救助”,应由人民银行与被救助机构的监管部门进行双边紧急磋商。若被救助机构的风险波及多领域的,由人民银行与监管部门进行多边紧急磋商。经紧急磋商,先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再根据有关决策程序报国务院或有关部门。

中国银行监管体系 篇7

1.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

结合国内外关于影子银行体系定义的文献和经济学家的观点,基本观点是认为影子银行体系是从事银行融资业务,并逃脱相关部门监管的企业,其所从事业务大多为强风险,流动性差和高杠杆率的。影子银行体系在国内所经营业务按照经营主体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商业银行内部的表外业务,有理财产品、委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第二类与银行相似的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互联网金融,典当行,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第三类是由民间主体所从事的,包括民间借贷和私募基金。

2.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

融资方式不同。商业银行通过吸纳存款作为资金来源,而影子银行体系没有存款业务,通过出售理财工具等方式进行期限交错融资,资金来源随市场流动性波动而波动。

利率偏高。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受管制维持在较低水平,影子银行体系的利率是受市场供求调节的,由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共同决定,因此普遍高于银行利率水平。

透明度低。与商业银行相比,影子银行体系融资双方信息披露不足,缺乏信息的对称性。影子银行体系经营业务很多处于监管部门监管盲区,容易滋生高利贷、地下钱庄等非法融资行为。

风险较高。商业银行放贷时会进行详备的风险评估以规避风险,放贷对象以信誉度高的大型企业为主,而难以向商业银行融资的中小型企业转而选择向影子银行体系贷款,相伴随而来的是更高的风险,投资者和企业更易受到损失。

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产生的原因

1.融资方:融资需求强盛

影子银行体系的融资方主要由于难以向商业银行融资,进而转向影子银行体系的中小型企业、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地方融资平台。从2009年到2014年,房地产业每年向商业银行贷款增速明显放缓,未来向银行融资的压力越来越大,融资需求的旺盛和融资难度的加大形成矛盾,促进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快速发展。而地方融资平台所投资项目大部分为中长期建设项目,需要资金的持续供给,它们向银行融资难度的加大使它们转向影子银行体系融资。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规模、信用度不足以及相关制度的局限,往往被商业银行拒之门外,面对融资难的问题只好以较高利息向影子银行体系融资。

2.投资方:投资需求旺盛

影子银行体系的投资方主要由企业和个人构成。影子银行体系提供了更多的理财工具,这些新的投资方式的收益率普遍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这实际上是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利率市场化活动,使投资者可以克服对于利率上限的金融管制,获取更高的收益。影子银行体系所提供的理财产品、信托业务等一般以合理的担保、抵押、质押为基础,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与以股票为代表的风险资产相比,安全性更高;与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定期存款、保本基金等投资业务相比,收益却是更可观的,因此很多投资者选择向影子银行体系投资。影子银行体系有利于企业及个人投资的多元化,银行以及非银行机构的金融创新和良性竞争。

三、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存在的问题

1.跨业经营不易监管

我国当前采用分业监管方式,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引导下,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形成“一行三会”的监管结构。不同的监管机构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监管规则,各自为政。随着影子银行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出来了越来越多的监管僵局,有的领域出现重复监管,如银信合作,有的领域出现监管空白,如小额信贷公司等。分业监管适合过去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相互独立,经营范围有明确边界的结构,而对于目前金融机构跨业监管实现高效率、高覆盖率的监管难度较大。

2.监管措施有待于完善

由于不同经济学家对影子银行体系的范畴有不同的看法,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一直没有获得统一标准,因此,影子银行体系作为监管对象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监管制度的建立和监管的具体实施存在缺陷。

3.监管缺乏主动性

人民银行通过对商业银行融资规模的控制调控经济,为了摆脱人民银行的控制,商业银行通过银信合作等方式进行金融创新,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以及民间借贷都是金融创新在民间的延伸。影子银行体系不仅使人民银行对宏观经济的掌握力变弱,还使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加大。金融监管相对于金融创新具有时滞性,在新的金融产品出现甚至造成一定损失时监管当局才引起关注并制定措施进行监管,监管趋于被动。

四、影子银行体系监管路径选择

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使我国原本“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陷入僵局,分业监管不再适用于金融体系的监管,如果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要发生变革,有三个方向可供选择。第一种是激进式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不再根据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划分监管部门,而是依据具体金融业务的性质进行划分,制定相应的监管部门;第二种是稳健式变革,原先监管机构仍然保留,成立专门针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小组,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选派部分监管人员组成独立的机构,制定监管规则,风险水平,惩处措施等;第三种是保守式变革,仍旧采用“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关于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由不同监管机构协作进行,其中人民银行作为监管的主要机构,负责制定统一的标准。

如果长期采用保守式监管,影子银行体系与其它金融机构存在重叠业务。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监管部门对同一问题进行监管,有可能会出现监管混乱,职责不明的现象,“政出多门”却“问责无门”,反而影响监管效率。如果采用激进式变革,从根本上改革我国分业监管的局面,取消“三会”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根据业务性质执行职能监管,重新进行岗位匹配,风险监控等功能,对监管体系大动手术,这一过程在短期内难以完成,即使在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机构试运行,检测监管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漏洞,同时激进式变革将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很大影响,可能会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的震荡。采用稳健式变革方式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更加合理,成立专门监管影子银行体系的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范围,避免影子银行体系利用监管空白从事套利投机活动。但在“影子金融监管委员会”的确立中,应注意以下这三方面:

保证委员会的监管地位。为了使委员会对于影子银行体系跨业经营实现有效监管,必须使委员会具有与其它“三会”相同的监管地位,不会使其权力虚设。设立相应法案,明确委员会与其它“三会”的职责,避免监管混乱等问题,实现协调分工,统筹监管。

明确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宏观审慎监管制度要求监管当局从宏观上把握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水平,把逃脱监管的影子银行体系纳入监管体系,并要求影子银行体系提供更加详细的数据信息,在宏观层面上将其与银行、保险、证券相联系,综合考虑,判断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水平。

逐渐实现功能型监管。功能型监管是以金融产品类型或性质划分,每种业务分别由一类监管机构进行监管,避免了跨业经营对监管造成的挑战,同时可以实现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内销,不会随着产品出现跨业的传递,可以避免影子银行体系利用监管的盲区进行投机套利活动。功能型监管打破不同行业的局限,更符合宏观审慎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监管当局对金融体系的把控。

参考文献

[1]颜永嘉.影子银行体系的微观机理和宏观效应--一个文献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4,07:46-53.

[2]朱孟楠,叶芳,赵茜,王宇光.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问题--基于最优资本监管模型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07:49-57.

[3]裘翔,周强龙.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J].经济研究,2014,05:91-105.

[4]尹继志.影子银行体系的业务运作、风险特征与金融监管[J].新金融,2013,02:43-49.

[5]龚明华,张晓朴,文竹.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1,03:41-44.

[6]陈晓静,董慧,吴比,林思闪.影子银行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6,03:77-86.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及启示 篇8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由于各类中小民营企业等对融资的大量需求而快速发展。这一方面大大缓解了我国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繁荣了金融市场,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信贷流动透明度越来越低,我国经济蕴含的系统性风险越来越大。如何认识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其的监管以降低金融风险,是当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

2007 年,保罗 · 麦考利首次提出了影子银行的定义,他认为影子银行是那些具有类似商业银行贷款功能,但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机构[1]。此后,学者们虽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具体定义与范围仍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影子银行体系具有与传统银行体系类似的功能,如提供信用,转移风险等,但是影子银行体系的信贷中介过程比传统商业银行体系更复杂,也更趋专业化[2]。二十国集团( G20) 的“金融稳定委员会” ( FSB) 认为,影子银行体系是指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实体和活动[3]。也有学者认为,影子银行体系代表着商品 “证券化”,既没有柜员,也不需要在街头摆摊,这些业务并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反映[4]。在具体运作中,影子银行以市场交易为基础,具有信息不透明,高杠杆,结构复杂,证券化程度高,表外性强,不受监管或监管少,创造金融衍生品并OTC批发交易,却远离中央银行流动性或公共部门信用保证等特点[5]。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是伴随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通过对比美国影子与传统银行体系的负债变化情况和商业银行、证券经纪交易商、家庭以及非金融企业等部门的资产状况,可以看出该体系的发展历程基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20 世纪70 年代的产生阶段,20 世纪80、90 年代的快速发展阶段,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至2007 年次贷危机的膨胀阶段以及2007 年至今的调整与监管阶段。对于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未来发展前景,许多学者认为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5]。2008 年金融危机后,影子银行体系在 “去杠杆化”中持续萎缩,对经济的信用供给有所收缩,但整体规模依然庞大[6]。以金融衍生品为例,根据美联储的数据,2010 年6 月底在美国广义货币体系的上端,依然有600 万亿美元以上的OTC金融衍生产品名义规模,相当于M2 的71. 5 倍。有一些影子银行通过不同的套利渠道已经走出了影子,但是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受利润驱动,远离了专业化经营。“金融稳定委员会”( FSB,2011) 的报告表明,2010 年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的资产总量从2008 年的56 万亿美元上升到60 万亿美元,恢复到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前的水平[7]。

目前,影子银行体系依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没有被国际社会禁止,而是逐步走出监管的真空地带,在新的监管环境下稳健发展[8]。Nersisyan等( 2010) 认为,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金融部门对体经济具有支配作用,对金融体系最有效的监管措施是精简一半以上的金融部门,并实行基础性修正[9]。 英格兰银行行长Mervyn ( 2010) 主张将大银行分拆为零售银行和投资银行。政府在监管的同时应提供担保,保证不会损害储户利益和经济稳定[10]。Swagel ( 2010)认为,G - M方案能去除一些现存法律中对没有涉及高质量担保品repos的保护。这样就能减少而不增加政府的覆盖面,能激励人们使用更高质量的担保品[11]。Davis ( 2010) 认为,过高的杠杆帮助了危机,助长了住房市场的泡沫等等。为此,应该监管杠杆率,如抵押品的预留扣减率。银行必须持有更多资本,因为真实世界的风险比预想得更大[12]。Shlerfer ( 2010) 认为,在重要性风险被误解的环境下,监管某一特定的金融工具或市场的某一特定部分来可能是无效的。应该提供给金融机构更多的资金与流动性缓冲标准[13]。Parker( 2010) 认为,在现有监管体系下为了提高监管效果,可以提高借款条件以增强稳定性,并促进信息收集,但这样会牺牲流动性[14]。

综上所述,影子银行体系已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该体系仍然蕴含大量风险,加强对其的监管势在必行。

二、美国影子银行体系构成及其监管机构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构成和监管机构具有美国自身的特点。

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主要是由证券化机构、结构化投资实体、市场性金融公司和证券经纪交易公司等四部分构成。证券化机构是投资银行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设立的特殊目的机构( SPV) ,其主要包括信托、有限责任或股份制公司、有限合伙制机构等,这些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为资产证券化提供资产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结构化投资实体是传统商业银行为了进行结构化投资而设立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和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主体、从事结构化投资的金融实体以及管道等[15]。例如结构化理财部门、ABCP管道和房地产投资信托等。结构化投资实体一般都是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的组成部分,但也有一部分是独立机构。市场型金融公司主要包括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私人信用贷款机构及其他各类金融公司等。市场型金融公司主要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和信用贷款,不吸收存款。证券经纪交易公司是指主要以投融资收益为主要目的而进行融资融券、证券经纪、做市等业务的做市商或证券公司。其主要作用于回购市场、票价市场和其他各类金融市场。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已经具有了自己的特点。其一,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较强的信用创造职能。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通过购买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或者进行相应的资产证券化运作,为传统商业银行体系提供了资金,降低了融资成本,进而大幅度扩大了社会信用总量。其二,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业务模式是批发式的。这体现在: 在投资方面,影子银行通过金融衍生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大批购买证券产品进行投资; 在融资方面,影子银行在票据市场、回购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等金融市场,通过规模化的证券发行认购获得资金,进行大批量的举债融资[16]。其三,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高杠杆率。影子银行由于所能获得的资金规模有限,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各类影子银行都会大规模举债进行杠杆化操作,这也是影子银行体系蕴含巨大风险的源泉。

由于美国实行的是 “银行双重注册制度”,即一家银行若在联邦政府相关机构注册,那它就是国民银行。若该银行在某个州政府相关机构注册,那它就是州银行。因此,美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也存在联邦和州两个不同的层次。

联邦一级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货币监理属、证券交易委员会等。美联储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各种相关货币政策,监督和指导美国银行在本土和海外分支机构的活动,同时也监督外国银行在美国的活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要是为银行存款提供保险,监控存款保险基金中的风险,降低银行倒闭时对经济的冲击。货币监理属主要是对国民银行发放牌照、监督国民银行的经营行为,检查和审批国民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并制定国民银行的操作法规。证券交易委员会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法规来维护交易者、投资者和证券发行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在证券活动中的非法行为和非理性行为。州一级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各州银行监督局、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储蓄监督局等,这些机构共同对各个州的金融市场进行监督和指导。

三、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不足及改革

20 世纪70 年代以后,由于美国逐步放松了金融监管,影子银行体系开始快速发展,特别是2000 年以后,由于一系列法案的实施,使得影子银行体系摆脱了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快速膨胀起来,这也为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次贷危机的爆发,也暴露了美国对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存在的不足。

1. 过分相信市场力量的监管理念。2007 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各级监管机构都在正常运转,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美国各级监管机构的理念多是 “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过分相信市场的自我监管、自我修复能力,忽视了影子银行体系在资本逐利本性下造成大量资产泡沫形成的巨大风险。这导致美国影子银行的监管机构权力分散、主体众多,缺乏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全面监管,从而最终导致了本次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2. 监管手段和措施的失效。2007 年以前的几十年,全世界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发达国家没有发生大的金融危机。这使得美国等国家认为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有效的,因此默守陈规,没有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而及时提高监管手段和措施。监管机构没有对影子银行及其产品提出明确的资本要求和监管要求,而影子银行的业务属于传统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加之大多数影子银行产品交易没有统一的交易平台和交易系统,这些使得影子银行的交易透明度低,监管机构不能全面准确的掌控影子银行的风险,使得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监控处于缺位状态。又由于影子银行体系的快速发展,各金融市场间的关联程度不断加深,也造成了风险传导性加剧,一旦危机爆发,监管部门很难控制危机的影响和波及范围。

3. 监管体制落后于金融创新。近年来,金融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但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积累着金融系统的风险。一些大型传统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开始大规模拓展非传统的业务和金融产品,这进一步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而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监管体制已经远远落后于金融创新的速度,其重点监控的是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和传统的存贷款类金融产品,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很松散。不能有效消除金融系统不断积聚的风险,最终也未能阻止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7 年的次贷危机暴露出了美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的不足,因此,危机爆发后,美国对其影子银行监管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 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加强监管。一是对于资产超过500 亿美元的银行持股公司或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认定的系统重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金融稳定委员会可以将其判定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并由美联储对其进行监管。二是加强了金融市场的纪律,大型金融机构的债权人、股东等要为机构的财务危机承担责任。再次,加强了对大型金融机构的总体风险管理、风险资本标准、流动性、杠杆率、集中度限制等的监管力度。三是赋予了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和美联储以更大的权力。若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认定某金融机构会对美国金融稳定造成危害,可以授权美联储对其进行拆分。若美联储认定某大型金融机构会对美国金融稳定造成威胁,可以剥离其资产或停止提供某些金融产品。

2. 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一是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新设置了评级办公室,负责制定相关规则和发布年信用评级机构的监察报告,并有权对长期评级质量差的机构进行摘牌或处罚。二是要求信用评级机构披露其评级方法、报酬来源等信息。三是若信用评级机构出现错误,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投资人可对其重大评级失误提出法律诉讼。四是取消了信用评级机构免于承担专家责任的特权,并要求所用机构重新检查相应的法律法规,取消对信用评级的参考。

3. 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有序清算和破产监管。一是建立了破产清算机制,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当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对其采取安全有序的破产清算程序,以减少其对金融市场的危害。但破产清算程序必须由财政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联储三方同意才能启动。二是当大型金融机构遇到困境或可能破产时,监管部门可以不再对其进行救助,而是对其进行接管和拆分。而且大型金融机构要定期提交一旦破产如何安全有序的实行破产清算的计划,若不定时提交,业务活动将受到限制,甚至被剥离资产。

4. 加强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一是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共同对场外交易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监管。二是通过制定关于保证金、资本、报告、交易记录等新规则来加强对从事金融衍生品的金融机构和主要参与者的监管。三是要求所用能够标准化的金融衍生品必须在交易所交易、在清算所进行清算,并由证券交易委员会、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清算所决定清算的合约类型。四是要求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银行必须遵守 “沃克尔法制”。

5. 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一是要求证券产品的发现机构披露更多信息,确保不出售垃圾产品。二是金融机构在出售证券化产品时,需把5% 的信用风险保留在资产负债表里,不能间接或直接对冲这些风险。三是将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纳入 《1934 年证券交易法案》,减少了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套利风险。四是强化了资产证券化的自我清算功能。

6. 其他监管措施。除了加强上述监管措施外,美国还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了对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的监管。并进一步明确了影子银行体系和传统银行体系的关系,以减少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

四、对中国的启示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也具有了不同于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美国后危机时代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改革可对我国监管影子银行体系提供一些启示。

当前,我国影子银行分为银行业监管机构批准的非银行业金融饥构,政府相关部门核准或报备的专业性公司及潜伏于民间的地下金融活动三类。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抵押扣保公司、贷款公司、典当行、民间借贷组织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最有代表性的影子银行机构是金融理财业务部门,最典型的金融工具是银行理财产品。

由于金融管制、资金垄断、流动性不均衡,所以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也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我国影子银行资金来源广泛。影子银行的资金是各种形式的投资理财工具、企业闲置资金、集资和类似上市公司闲置资金、证券化产品、银行拆借利率等短期融资。当市场流动性泛滥时,各类资金会很容易集聚起来形成影子银行。其次,我国影子银行所受监管较少。我国银行体系表外业务的影子银行所受的监管较少,地下钱庄等民间的影子银行机构更是很少受到监管。再次,我国影子银行利益链条长,风险大。由于我国影子银行大量从事场外交易、信息不透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而且没有足够的风险评估制度,因此,相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很大。

次贷危机后,美国为降低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加强了对其的监管。同样,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虽然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但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加强对其的监管势在必行。美国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改革也给我国提供了一些启示。

首先,应加强法律规章的建设。我国现有的关于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相对于快速发展的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某些领域已经相对滞后,不能涵盖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而且随着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某些金融领域甚至出现了法律法规的空白。因此,我国应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新的法律规章制度填补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空白,在有法可依的同时,更应该做到有法必依。

其次,应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指导。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中的金融机构组成比较复杂,既有专业性的金融公司,也有潜伏于民间的地下钱庄。这些影子银行体系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大量缺乏专业人才、现代管理理念和风险意识。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应对影子银行体系增强指导,提高这些机构的专业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完善风险管理、合规建设与健全公司内部治理,规范其信息披露、风险预警与动态检测系统。

中国银行监管体系 篇9

近年来, 国内围绕影子银行体系多以定性研究为主, 定量研究较少。在定量研究方面缺乏影子银行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及风险预警方面的相关研究, 尤其是从金融审计监管角度, 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进行审计监管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在纵向构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位一体的金融审计监管框架, 三者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在横向建立以风险审计为导向的审计防控机制, 纵横交错, 形成网格化的审计监管框架, 避免出现审计监管真空, 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管, 以有效地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 维持金融体系安全和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一、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审计监管的风险分析

(一) 信用风险

影子银行机构不能吸收低成本的活期存款, 而从商业银行或金融同业所拆资金往往成本较高, 为了弥补较高的融资与经营成本, 必然将短期资金长期占用进行投资, 从而形成期限错配, 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且增长乏力的情形下, 可能会导致大量投资无法产生预期收益, 不能正常获利退出, 从而产生信用风险,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根源于其内在的脆弱性。

(二) 流动性风险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 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迅猛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商业银行历经百年发展到今天, 具有高度同质性并且伴随着利润的急剧下降, 为了继续攫取高额利润, 必然主动进行金融创新与监管套利, 将表内业务转移至表外进行金融脱媒, 从而产生了大量金融衍生品。在市场流动性不足或枯竭的情形下, 影子银行机构通过借新债还旧债以维持经营与发展, 形成庞氏骗局, 产生流动性风险。

(三) 系统性风险

金融稳定委员会 (FSB) 认为, 影子银行体系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在于它具有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信用风险转移、高杠杆率四个特征。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 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资产证券化以及投资增级行为, 将流动性低的资产包装成流动性高的资产, 容易导致投资者无法及时变现赎回资产, 产生信用风险。在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其它风险叠加的状态下, 必然产生系统性风险。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比较隐蔽, 无法得到央行有效监管与及时救助, 也是引致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

(四) 法律风险

金融衍生品与基础性金融工具不同, 具有非标准化特点, 并且存在着法律关系模糊不清, 责任划分不明, 伴随大量“抽屉协议”等问题。通过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 进行投资运作的各种金融衍生品交易, 从法律角度商业银行无需承担风险, 万一发生风险, 由于法律关系不清, 容易威胁金融体系稳定。同时, 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发生转变时, 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随时面临着被撤销、被禁止的风险。

(五) 交叉传染风险

影子银行体系为了在金融市场中获得更高信用, 通常大量依赖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支持和信用增级, 这种业务联系增强了商业银行体系风险, 但是, 在现有会计和法律制度下, 风险被隐藏起来, 如果影子银行体系发生风险, 必然会通过信息渠道与蝴蝶效应、信用渠道与乘数效应, 以及支付清算渠道与柠檬效应交叉传染给商业银行体系, 从而产生交叉传染风险。

(六) 声誉风险

影子银行体系一旦产生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 将会使得投资者对该机构丧失投资信心, 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投资者信心的丧失, 在短时间内将很难得到恢复, 通过投资者之间口耳相传所产生的口碑效应, 将会使影子银行机构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从而产生声誉风险, 使得影子银行体系的经营雪上加霜, 继而处于破产边缘。

二、基于审计视角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对策

(一) 从政府审计角度进行审计监管

政府审计作为一种专项审计, 能够发挥专项审计调查的优势。专项审计具有作用宏观、范围广泛、内容集中、形式灵活、重点突出等特点, 通过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专项审计和重点审计, 对于规避影子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意义重大。在专项审计实践中, 可以仿照政府对国有大中型企业, 以及金融业进行审计的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 对于不同性质的影子银行机构、业务、产品、工具, 按年度进行轮流审计, 通过因地制宜地调整专项审计的频率、重点和力度, 以促进影子银行体系健康有序发展。影子银行体系发生风险, 必然会对国家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产生巨大威胁。近年来, 影子银行领域发生的重大案件具有涉及领域广泛、作案手段隐蔽、社会危害性大等特点, 因此, 必须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专项审计, 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政府专项审计的重点在于防范和化解影子银行体系可能引发的区域性或全国性金融风险, 贯彻国家政策意图, 为国家治理经济服务。

在政府审计过程中, 必须强化审计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审计质量, 人才建设是关键。通过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内在风险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要具有创新意识, 敢于大胆尝试不同的审计方式, 创新影子银行体系的审计机制, 探索审计新思路、新方法, 以满足影子银行体系的审计工作需求。同时, 在政府审计过程中, 应该高度关注影子银行体系或产品, 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情况进行严格审计, 这是由于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与经济运行周期不同, 具有逆周期特征, 如果影子银行机构没有完全贯彻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意图, 在政策收缩期进行业务与交易扩张, 以弥补正规银行体系的融资缺口, 必然导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失效。

通过对影子银行机构和交易进行国家专项审计, 一方面, 可以对金融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将影子银行体系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避免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 有利于维护国家专项审计的绝对权威性, 有效延长审计的影响效果, 促使影子银行机构根据国家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维护金融体系安全和稳健运行, 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二) 从内部审计角度进行审计监管

内部审计与影子银行体系的内部控制制度紧密相连。内部审计应当充分发挥审计的预防、揭示和防御功能, 针对不同性质的影子银行机构、业务、工具, 建立相应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与预警模型, 对风险进行动态监测和科学预警。在互联网时代以及大数据背景下, 还可以采取机器模拟、大数据运算等方式, 建立起影子银行体系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和风险隔离墙, 防止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向商业银行体系转移, 产生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交叉传染风险。对影子银行机构、产品、交易及信息披露状况进行审计, 使投资者能够及时获取影子银行体系相关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及其它交易信息, 对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做到心中有数, 防患于未然。影子银行体系应该树立由“财务型审计”向“增值型审计”转变的内审理念, 以风险为导向进行内部审计。严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影子银行机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在内部审计中, 应主要审计影子银行机构经营与发展是否合乎法律规范,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是否符合业务规范与会计制度要求, 内部业务操作人员的素质是否满足业务要求, 以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履行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计。分析性测试是进行内部审计的一种较好的审计方法。内部审计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与道德规范, 但是内部审计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 因此需要与外部审计相结合。

通过构建以风险审计导向为核心的内部审计流程, 以防范和化解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因此, 必须重视与强化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内部审计制度。科学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进行稳健经营和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础, 对于金融业, 特别是影子银行体系非常重要。影子银行体系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 通过对风险进行配置来获取投资收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控五个要素所组成。在内控制度中, 内部审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包括影子银行体系在内的所有金融子行业, 都应建立起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影子银行体系可能产生的风险、引起的后果进行识别、评估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 重点关注风险的发生概率与可能性。通过进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 可以对影子银行体系风险进行科学预警, 提高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管控能力, 改善影子银行机构的现代公司治理水平, 以提高影子银行体系内部审计的自我免疫稳定功能。

(三) 从外部审计角度进行审计监管

通过从社会上引进独立的第三方外部审计机构, 对影子银行机构和业务进行公开审计意义重大。外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强、综合性高、不易受到干扰等特点, 因此, 与内部审计相比, 其审计质量与可信度相对较高。通过引入外部审计机构, 对影子银行体系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进行专项审计, 推动影子银行机构调整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现象, 可以防止流动性风险发生。制定针对影子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处置预案, 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力度。在外部审计过程中, 通过进行深入审计, 以尽量揭示影子银行体系在运行中所产生的体制性障碍、突出矛盾与法律风险, 同时加强审计机构之间的交流, 取长补短, 建立起审计同业的交流与协商机制, 进行资源共享, 强化审计质量, 最终提高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外部审计效果, 切实维护经济与金融安全。

在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审计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建立审计协作机制平台将政府专项审计、影子银行体系内部审计与外部社会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审计效果。这将有利于将影子银行体系中的综合性经营风险进行规避, 以有效化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行为, 防止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向商业银行体系进行传染与扩散, 维护金融稳定, 确保金融安全。

中国银行监管体系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持续30年高速增长, 日益增长的国民实体财富突出了对金融衍生品的避险功能需求。但相对于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而言,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2010年4月, 中国正式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标志着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建立。这不仅能为金融资产提供避险保值的工具, 而且还可以健全中国资本市场立体结构、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但是, 金融期货在帮助人们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同时, 也不断地衍变、派生出新的风险, 刚刚过去的美国“次贷危机”就再一次把人们对金融期货的功过质疑推到最前沿。于是, 为弥补监管漏洞、降低金融期货风险, 世界各国均积极地研究从不同的层面上改进、完善金融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和制度。在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建立初期, 为适应市场发展速度的需要, 市场监管体系的构建也应同步跟上。这个体系需要在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交易所和中间商等多个层次上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之, 共同组建成一个有序、高效的监管系统, 以保障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虽然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刚刚建立, 但针对金融期货监管的研究探讨在理论界早已展开, 国内已对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做出研究的有:谭春枝, 黄建丹 (2005) 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 建议应从内部控制、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等几个方面来建立金融期货监管体系[1];徐苏江 (2006) 对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提出了构建思路[2];梁燕 (2007) 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交易所自律监管三个方面对完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3];胡茂刚 (2008) 对中国股指期货三层监管体系进行了研究, 从监管法规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4];张玉智, 曹凤岐 (2009) 提出应从社会监督以及国际合作五个方面来构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5];韩强 (2010) 研究了中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监管体系, 在充分讨论政府宏观监管、行业协会自律监管和交易所自我管理各自优劣的基础上, 提出构建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监管体系的一些想法[6], 等等。

研发期货产品的初衷是为了管理风险, 为了给现货市场的交易提供套期保值的手段。但是, 在实际买卖交易过程中, 大多数, 甚至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值, 而是为了投机获利。其本身高杠杆的属性又加剧了期货交易的风险性, 鉴于金融期货市场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市场参与者的成熟度有限, 监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成长的健康程度和速度。对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研究和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其进行研究, 可以尽量保持金融期货市场在一种平衡各方利益的状态下稳健运行, 增强风险处置的能力、提高市场效率, 实现其基本功能的同时又能有效控制其衍生出的新金融风险、促进市场平稳发展, 也为政府对金融期货风险的防范和监管体系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三、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基本构成

根据中国多年来对股市和商品期货市场监管的经验, 并结合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现有的监管体系模式以及对金融期货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本文认为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主要层次及其基本组成部分如下:

(一) 监管体系中第一层级

这个层级是整个监管体系中的最高层级, 由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三个部门共同代表政府执行监管职能。其中, 中国证监会对金融期货负有主要监管职能, 主要应包括:研究、拟订及起草金融期货市场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发展方针及规划;监管金融期货市场的建立;对证券与期货业协会、金融期货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等二级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统一管理;另外, 据有关媒体报道, 从2006年开始, 中国证监会已经开始筹建一个特别部门——金融期货监管部来实现对金融期货市场的专门监管职能, 证监会未来将主要依靠这个专门设立的“金融期货监管部”[7]来负责具体事务。同时, 银监会和保监会也应设立专门的部门对银保企业参与金融期货的资金流向及机构行为各自进行监控。

(二) 监管体系中第二层级

这个层级主要是中国期货业协会和证券业协会对金融期货市场的共同监管。作为政府监管部门与被监管机构之间的枢纽, 行业协会能够及时将政策方针和方向指示传达给市场参与者, 并将市场参与者的意见及行业内部状况汇报给政府, 能够很好地在监管与被监管者之间进行沟通, 成为证监会和金融期货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纽带, 并实行行业自治、协调和自我管理。

行业协会的主要监管职能包括:监管金融期货经营机构、金融期货及证券和期货投资咨询机构的经营活动;监管金融期货信息传播活动, 负责金融期货市场的统计与信息资源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审批金融期货中介机构的资格并监管其相关的业务活动;依法对金融期货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并向证监会汇报结果;对金融期货交易中出现的一些纠纷进行仲裁;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等等。

(三) 监管体系中第三层级

主要包括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叉监管与合作;还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中心、保证金监控中心分别确保证券和资金的清算交收与安全, 并配合交易所等其他监管机构对金融期货市场中的异动情况进行监测、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等。

1.交易所监管。作为交易风险的一线监管和承担者,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监管成为整个市场风险管理的核心, 与之有关的还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要负责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稽查等, 履行本身所负的监管职能和与股指期货相对应的监管程序, 与中金所实现信息共享, 实时监察现货市场异动情况及其对股指期货市场的影响, 以实现对现、期两市的交易情况的联合监管。

2.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于2006年由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共同出资兴办, 是非营利性公司制法人机构。其主管部门是中国证监会, 业务接受中国证监会领导、监督和管理。其基本职能是及时发现并报告期货保证金被挪用的风险状况, 配合期货监管部门处置保证金风险事件, 包括:建立并管理期货保证金安全监控系统和投资者查询服务系统, 督促期货市场各参与主体执行中国证监会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制度, 将发现的可能影响期货保证金安全的问题及时通报监管部门和期货交易所, 等等。

3.证券登记和结算中心。2001年3月30日,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成立。它的职能是专门负责证券登记存管、为证券交易办理资金清算、交收和证券过户业务。在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建立以后, 它除了担负以往的职能之外, 还必须配合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和交易所等其他监管机构对金融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异动情况进行监测、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等。

(四) 监管体系的第四层级

这个层级主要包括市场各方中间机构, 包括金融期货经营机构、各路机构投资者及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与内部控制。

1.金融期货经营机构。金融期货经营机构主要是指具有金融期货经营资格的期货公司, 它们是市场的基层单位, 也是期货交易的经营者和中间人, 直接面对投资主体, 受客户的委托在股指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 并为客户提供行情咨询、信息服务、资金结算等服务, 是金融期货风险的最前沿防线。对于取得不同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 应采取不同的监管模式和措施。期货公司对风险的有效监管可以弥补政府和交易所监控的不足。

证券公司对金融期货市场的参与主要通过IB业务与具有结算资格的期货公司合作, 为期货公司介绍客源、提供传输客户的下单指令和结算清单等服务。所以, 当前证券公司除正常的证券市场方面的合规管理外, 还要针对与期货公司合作的IB业务方面进行有效监管, 包括:

(1) 对IB经纪人的管理。提高经纪人的业务素质, 使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职业技能;加强经纪人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经纪人的服务水平。

(2) 对IB客户的管理。认真签署居间服务协议, 履行风险告知的义务, 提供可供客户下单交易的行情终端, 替期货公司及时地为客户提供阶段账单, 以及投资者风险教育。

(3) 与合作的期货公司有明确的约定, 划分清楚各自的权力与义务, 等等。

2.各路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中不但包含大量的基金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也包括保险及银行类合规资金及其他金融机构。如何对这类机构投资者进行有效监管, 是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从其审批制度到规模上, 再到其交易渠道与内部控制上, 都是监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如同证券和期货市场一样, 在金融期货市场中, 也存在着大量的合规的中介服务机构, 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评级机构等等, 除了为市场提供各种专业服务之外, 它们还必须从无利益相关的第三方角度对期货经营机构的经营状况、风险状况以及违法情况进行监管。

四、中国金融期货监管体系的框架构建

通过以上本文的粗浅构思, 借鉴国外市场相关监管体系和对国内资本市场体制、环境与运行特点的总结, 本文认为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采用三元四级的框架较好, 具体参见图1:

图1中展示了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大体框架, 其中三元为: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 共同代表政府行使监管职能, 并在对各自监管领域负责的基础上交叉协作、共同监管金融期货市场。四级为: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监管、交易所一线监管、市场中间机构的监管与内部控制。

五、相关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 本文对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但这个监管体系还需要在日后的市场实践中不断磨合与完善, 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而不断地补充和改进, 以弥补监管疏漏、提高监管效率。为此本文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建议政府尽快研究出台金融期货有关的法规条例来宏观指导市场行为, 做到有法可依, 并协调三个并列的一级监管主体之间的监管职权与运作机制。

2.借鉴境外成熟市场多年来的主流监管经验, 金融期货市场监管的最高目标应该是确立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体系,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保证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动态平衡。而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证监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 这种监管模式虽然有助于提高监管效率, 但也成为制约市场未来发展的障碍。因为可预见的是:未来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速度应该是很快的, 集权制的监管模式容易遏制市场的有益创新、缺乏必要的授权机制和削弱其他相关机构的作用, 难免会对市场的发展形成制约, 造成整个监管体系的“头重脚轻”效果。好的监管模式应该是一个健全、有机的监管统一体, 高效、协调地发挥作用。因此, 建议赐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及证券和期货两个行业协会以更大的自律监管职权, 以侧重行业内部监管及一线监管。

3.建议积极发展和培育套期保值主体, 引导大型机构包括保险、券商、基金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进行合理的套期保值。事实上监管层也一直在重视金融期货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问题, 比如中金所于2010年5月7日发布《套期保值额度申请指南》和《特殊法人机构交易编码管理业务指南》;2010年7月8日, 证监会批准新基金公司成立和基金专户理财可以无限制参与股指期货, 等等, 这些都为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扫清了制度障碍。

参考文献

[1]谭春枝, 黄建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的构建[J].金融与经济, 2005 (, 10) .

[2]徐苏江.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国际经验及启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6) .

[3]梁燕.完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监管制度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 2007.

[4]胡茂刚.我国股指期货三层监管体系的法律思考[J].政治与法律, 2008 (, 5) .

[5]张玉智, 曹凤岐, 赵磊.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多层次监管体系重构[J].中国证券期货, 2009, (1) .

[6]韩强.如何构建中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监管体系[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10 (, 3) .

浅析高校节能监管体系 篇11

关键词:高校;节能;监管体系

高校是肩负着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重任的基地,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社区,也是资源消费的大户。随着国内各个高校规模的增大,以及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在高校校园建筑设施量大面广、耗能单位分布分散的条件下,尽管各学校采取了各项节能管理措施,应用了各种节能技术,但是校园建筑整体能耗大、增长快的现状仍不容忽视。目前国内各个行业都在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各所高校亦都在建设节约型校园,在校园中大力开展节约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提倡节约的生活方式,形成节约风尚。而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发展,需要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各项能源数据的收集、分析就需要更加及时、准确,以保证针对性地采取节能措施。因此,高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的建设刻不容缓。

一、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

1.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首先,高校需要从上至下重视节能工作,建立节约型校园领导小组,设立节约型校园建设办公室。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系统要在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办公室领导下,吸收其他高校在绿色建筑和节约型校园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联合学校内部相关部门实施总体规划设计及技术咨询,共同组成项目组。

2.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的功能要求

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实时化,数据管理远程化、动态化和可视化,数据分析深度化,数据共享高度化,节能对策、决策及评估定量化。

3.节能监管范围

建立覆盖全校所有建筑物的能耗监管系统,主要监管内容包括电能消耗、燃料及热能消耗、水资源消耗。利用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的强大管理功能,将校园水、电、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热(供热管网)的消耗和利用效率纳入监管范围。另外,对路灯、集中空调、电梯、重要实验室等重点用能设施纳入监管,根据校园现实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地集成到节能监管平台上来,形成一个具有能源监测、控制、管理、评估、预测等多种功能的数字化节能网络平台。

4.节能监管系统技术方案

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充分利用校园已经具备的网络资源,采用通用数字计量表具、技术先进可靠的数据转换传输设备、大型数据库及功能强大的数据管理软件实现建筑能耗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动态管理、专家诊断系统支持的综合管理平台。

节能监管要结合校园特点,采取对变配电站低压出线全覆盖计量、对大型公共建筑及能耗强度大的建筑实施分项计量、中小规模且能耗强度小的建筑实施总量计量、实验室等能耗情况特殊的建筑实施专项监管的方案。确保总量计量完整,重点计量精细,分类计量清晰,专项计量到位,分户计量分步实施的目标。

5.校园建筑能耗统计

建立校园建筑设施能源消耗数据统计制度并完成全校建筑能耗统计工作。按照校园的建筑分类和规模,制定合理有效的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定额管理及收费制度,编制年度能耗统计报告。

对校园过去三年的能源消费账单进行整理,并根据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的实测能耗数据进行分析核准,给出学校现状的能源消费结构、生均能耗指标、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等基础数据,为今后编制校园的能源消费统计年鉴奠定基础。

每年根据建立的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所得到的能源分类计量和用电分项计量数据,按季、年、月对能源分类计量和用电分项计量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出具各类报表;编制校园的能源消费统计年鉴。

二、校园建筑能源审计

根据校园建筑能耗统计调查,选取校园中几栋高能耗建筑及几栋各类标杆建筑实施建筑能源审计工作。审阅并记录一至三年(以自然年为单位)的能源费用(包括电费、燃气费、水费、燃油费等)账单。通过对能源费用账单的审阅和记录,对建筑物的整体用能情况进行审计。分析能源费用账单,计算实际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相关能源消耗情况分析和审计。结合建筑、暖通空调、照明设备系统的竣工图纸和详细设备清单、运行实测参数分析用能系统能效状况。通过实地调研、实测能耗数据分析,对审计对象的运行管理水平、能源使用效率、能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进行客观考察与评价,结合对系统运行参数的监测数据,组织专家对用能系统的能效进行定量评估,节能诊断及对策分析。建筑能源审计依据建筑物的能量平衡和能量梯级利用的原理、能源成本分析原理、工程经济与环境分析原理以及能源利用系统优化配置原理进行。

三、节能改造

在进行能效审计之后,结合审计结果对校园内高能耗、低能效部分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或节能管理改进,从而达到降低校园整体能耗的效果。

中国银行监管体系 篇12

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对比国内领先银行的管理实践, 中小银行资本管理在以下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 资本计量方面

在资本计量方面, 中小银行通常采用权重法进行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按基本指标法对操作风险资本进行测算, 按标准法计量市场风险资本。资本计量方法简单粗放, 尽管满足监管要求, 但对风险敏感度不高, 不能达到节约资本的目的。

(二) 资本规划

在资本规划方面, 某些中小银行制定了资本管理与补充规划, 进行了资本充足率现状分析、资本净额缺口测算和资本充足率测算, 提出了相应的资本补充途径和措施。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未能有效结合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资本执行计划对银行未来的资本充足水平进行规划;二是进行资本规划时也未全面考量未来宏观环境、行业特点、业务发展要素、风险偏好、风险管理水平等风险要素。

(三) 压力测试

在资本压力测试方面, 中小银行已开展了某些单一风险的压力测试, 如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房地产行业压力测试, 但还未开展全行层面的资本压力测试, 也并未模拟压力情况下资本是否充足, 压力测试在满足决策支持方面的作用极为有限。

(四) 资本配置

在资本配置方面, 绝大多数中小银行仅对业务条线制定了风险资产限额, 在缺乏经济资本计量的情况下, 中小银行尚不能通过RAROC和EVA等指标实现发展回报高的业务, 约束回报低的业务。随着发展速度加快, 规模扩张与资本消耗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资本配置水平落后将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五) 绩效考核

在绩效考核方面, 中小银行通过计提资本占用费的方式, 将资本成本的概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体现了经济资本管理理念。但资本占用成本仅按监管资本计算, 风险敏感性较差, 扣减资本成本后的考核利润难以精确反映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在缺乏全成本分摊、风险计量的情况下, 难以应用RAROC、EVA等先进指标。

(六) 信息科技方面

资本新监管标准对于风险识别、计量和监测等要求, 最终都需要信息科技支撑, 涉及数据支持、建模支持和日常监测支持等多个方面。中小银行信息科技支撑能力薄弱, 主要体现在:一是有效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内部评级法对银行数据质量、完整性和历史观察期都有明确的要求, 其中支持客户评级 (PD) 的信息需要保存至少5年历史记录, 支持债项评级 (LGD) 的信息需要保存至少7年历史记录;二是尚未建立全行级的数据集市或数据仓库, 缺乏全行统一的数据视图、数据定义标准和质量规范, 各类数据分布在不同的数据源中, 没有进行集中管理, 造成系统取数能力不足或取出数据不可用, 数据清洗工程浩大。

(七) 人力资源方面

实施资本新监管标准离不开既熟悉银行业务, 又熟悉新监管标准和高级计量方法的综合型人才, 而中小银行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 内部缺乏人才积累, 外聘也很难找到合适人才。人才和经验不足是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面临的最现实问题。

二、中小银行资本管理面临的外部挑战

(一) 资本刚性约束趋于强化, 资本补充面临内外双重困难

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主要依靠内源性资本积累和发行资本工具两种。在资本刚性约束条件下, 其资本补充面临内外双重困难。

1.内源性资本积累离不开收入扩大和费用缩减带来盈利留存和积累, 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收入结构上, 中小银行仍以利息净收入为主,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小。短期来看, 中小银行主要依赖利息收入的情况难以根本改变。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中小银行面临利息收入下滑的严峻压力, 内源性资本补充源头受到抑制;二是在费用结构上, 通常人工费用占比接近50%, 而员工薪酬属于刚性支出。此外中小银行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需要在网点建设、风险管理和IT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 难以通过压缩费用提高利润水平。

2.外源资本补充方式主要包括上市IPO和发行资本工具。监管部门将二级行资格作为上市IPO的前提条件, 而绝大多数中小银行不具备上市资格。另一方面, 新资本管理办法对资本补充工具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 要求在触发事件发生时, 资本工具必须以本金减记或转股的方式参与损失吸收, 上述条款将进一步提高补充资本的成本, 增大发行资本工具的难度。此外, 作为节约资本、改善流动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重要通道, 资产证券化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 利率市场化、金融脱煤加速推进, 经营环境变化带来全新考验

央行将于今年起正式实行存款保险制度,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速。若央行取消存款利率管制, 预计存款利率将提高约200BP左右, 将直接导致中小银行资金成本增加, 进一步降低盈利空间。另一方面, 随着直接融资比例加大、债券市场的扩容, 中小银行赖以生存的地方国有企业将更多通过发行债券直接融资, 而中小银行业务依然以传统的存贷款为主, 缺乏投资银行的资质, 业务纵深还有待加强, 存在核心客户流失的风险。

三、中小银行实施资本新监管标准的建议措施

作为中小银行, 其业务相对简单、分支机构较少、数据积累有限, 资本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因此, 中小银行资本管理无需向大行看齐, 短期内不需建立过于复杂的管理方式, 精确的计量模型工具等也不是当务之急, 重点在于建立资本管理的整体框架, 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分步推进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工作。

(一) 制订资本管理及补充规划, 明确实施目标

制订未来五年资本管理及补充规划, 将资产增长计划、资产结构调整方案、盈利能力规划、资本补充方案等纳入整体发展战略, 提出明确的实施步骤、目标、任务, 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 并分解到各年度经营计划中加以推进和落实。

(二) 成立专门机构整体推进新监管标准的实施

一是董事会要整合资本管理的组织体系, 完善政策制度, 组建实施团队, 为实施新监管标准提供制度和人才保障。

二是成立由行长任组长的资本管理领导小组和跨部门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第二支柱、第三支柱项目推动工作小组, 负责推进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工作。

三是依托外部力量推动实施, 聘请有经验的咨询机构和专业人员参与实施工作。同时, 安排员工全程介入项目组, 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培养专业人才。

四是探索建立成本分担、技术共享的机制。联合本地其他法人银行, 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公共数据平台, 解决单一银行客户数据不足、数据时间跨度不够的问题, 实现成果共享、成本分担。

(三) 加强IT建设, 提高风险计量水平

一是加快数据积累。历史数据时间不够长, 数据可用性不足, 数据质量不高, 是制约建立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正式启动信用风险内评法项目之前, 先借助咨询公司开展数据差距评估, 对存量数据进行梳理和清洗。

二是启动信用风险内评法项目, 并从易到难, 逐步开发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模型。待评级基础工作和数据积累完成后, 可以启动信用风险内评法项目, 依次开发对公客户信用评级模型、小企业客户信用评级模型和零售信用评级模型等。

三是加强内部信用评级的应用。信用风险内部信用评级本身并不是目的, 而是面向信用风险管理、产品定价、绩效考核、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四)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培育资本管理文化

中小银行应以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为契机, 分层次做好相关员工的培训工作。一是优先做好高管人员的培训, 吸收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 从上至下建设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增强实施新监管标准的内在动力;二是有序推进在岗位人员的系统培训, 尽快培养一批既懂风险计量, 又懂业务需求, 还懂管理的核心骨干人才, 为全面推动实施新监管标准打造基础;三是积极做好专业人才引进工作, 招募和引进一批熟悉地方法人机构业务, 具有开拓精神的专业人员, 积极做好人才储备, 以此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摘要:银监会于2013年起正式实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 更对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中小银行资本管理现状来看, 主要问题包括资本管理粗放、资本管理意识薄弱、资本配置和资本考核不科学等。因此, 探索如何适应新监管标准要求, 建立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 适应新资本管理办法所代表的监管理念, 尽快缩短与领先银行差距, 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是中小银行面对的现实问题。

上一篇:消化性溃疡病人护理下一篇:甲状腺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