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共8篇)
中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篇1
中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论文题名】 中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论文作者】 田军涛
【作者专业】 西方经济学
【导师姓名】 李燕燕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授予时间】 20060510
【 分类号 】 F832.33 F832.2
【 关键词 】 商业银行 银行监管 金融风险 金融创新 社会中介组织
【 摘 要 】
银行监管是监管当局的行政行为。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都要求银行监管研究不断深入。我国银行监管只有十几年的历史,监管实践说明,银行监管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监管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形成监管者与被监管者良性互动机制,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银行业的稳健发展。由于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是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运作资金占绝对优势、业务范围最广泛的金融机构,是银行体系中的主体之一,是国民经济运作中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社会经济发展及金融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适时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商业银行有效监管相关理论的简述。首先,给出了商业银行的性质和特征。其次,分析了商业银行有效监管的动因、原则和目标。再次,本文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不同监管模式分析等方面阐明了商业银行有效监管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商业银行有效监管问题的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处于不断向国际银行靠近和趋同的过程中。中国的商业银行监管不能脱离自身的实际,更不能忽视国际银行监管的成功经验。本文从制度、技术和组织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在银行监管国际化中的障碍。第三部分是对改进商业银行有效监管的途径与举措的分析。有效的监管必须紧扣现代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充分运用社会资源要求信息披露透明化、行业监督自律化、同时还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对行政监管的辅助作用。另外,有效的金融监管还要加快监管创新,健全监管内容和方式。
【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论文页数】 1-51
中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篇2
影子银行最初是在2007年由保罗?麦考利提出。影子银行是指那些不受或很少受央行监管的投资银行、货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等非金融机构, 是与传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立的, 但其业务却与传统商业银行类似, 因此也称其为“准银行”、“类银行”等。我国影子银行出现于2005年前后, 最早是在商业银行内部出现。与国外影子银行不同, 我国影子银行大部分都独立分散, 且仅仅是一种融资性机构, 不具有资产证券化的业务。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 影子银行资金主要是以直接融资的形式获得的短期融资, 一般是以自有资金投入, 或者通过各种投资和理财工具获得资金, 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 金融危机波及全球, 在这样的背景下, 各国都将金融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金融监管当局普遍认为, 这次危机产生及传导过程中影子银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次贷危机的发生, 才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影子银行的风险, 并逐步意识到要对其加强监管。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
近几年影子银行发展迅速, 一方面, 2011年以来我国银根紧缩, 导致资本市场供求不平衡, 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的某些贷款业务;另一方面, 金融市场不断创新, 需求更加多样化, 影子银行正为金融市场主体提供了传统金融机构所不能满足的需求, 在共同影响下影子银行得以迅速壮大。虽然相较于发达国家不成熟, 但是增长势头不逊于其他国家。
根据FSB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2014的Global Shadow Banking Monitoring Report的数据, 全球影子银行规模2014年增长了5万亿美元达到75万亿美元, 其中欧盟规模最大, 占全球的34%, 美国与欧盟势均力敌占到了33%, 而中国仅占到4%, 但是这与2007年的1%相比, 跨越了一大步, 这也表示我国影子银行开始在国际上初露头角。
在统计国内影子银行规模时, 基本是把银行理财产品、小额贷款、信托公司资产和民间借贷包含在内, 计算口径是融资, 这与社会融资规模口径是一样的。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 我国在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6.41万亿, 虽较去年来说下降了5.25%, 但是较2011年同比上涨27.9%;2013年人民币社会融资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47.3%。表1中, 2013年的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形式的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29.85%, 这点也说明我国影子银行在融资领域规模在不断扩大而且具有重要地位。
我国影子银行形式一般表现为银行理财、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民间借贷等。其中, 信托贷款最典型。2006年到2013年, 信托业务发展迅速。2013年信托贷款规模更是达到1.84万亿, 占社会融资规模的10.6%。在信托业务中, 信托公司作为信托项目的担保人, 若项目到期不能如期兑付, 信托公司须向投资者兑付, 此时其会面临一定的兑付压力和风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近来, 互联网金融受到热捧, 而借由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网络贷款作为民间借贷的一部分, 也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估算, 2014年网络贷款线上和线下交易总和超过了1900亿。网络贷款是把双刃剑, 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由于网络贷款机构对贷款者的征信情况并不了解, 且这些客户大部分是被银行“抛弃”的客户, 违约的风险较大。民间借贷近几年由于高息回报在持续无序扩张, 在浙江等地引发了一些借贷纠纷, 造成当地的经济秩序紊乱。因此, 民间借贷也需要规范其运作以此来降低信贷风险。
此外, 银行理财从2002年发展至今, 其规模在逐步扩大, 但是理财将投资于何种标的、投资于哪个方向的问题披露不透明, 依然存在透明度低和监管力度弱等问题。而委托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
三、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与危害
2011年的陕西神木县民间借贷触发民间投资恐慌, 温州、鄂尔多斯等地因民间借贷而引起的中小企业倒闭, 中融国际信托的拍卖抵押资产事件等等都开始让人们关注影子银行的风险问题。
(一) 影子银行自身存在着巨大风险
对于影子银行这种非正规金融机构, 由于其缺乏监管, 不能够完全披露信息, 这就可能造成一定的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还有可能促成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影子银行资金多来源于传统商业银行, 资金大部分是投入高利润行业, 而中小企业面对较高的借贷成本选择放弃投资实体经营再次放贷。影子银行的这种高杠杆性虽然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利润, 但是可能会造成泡沫经济, 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再者, 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存在联系, 若潜在风险在影子银行间慢慢积聚, 当影子银行风险爆发时, 牵一发而动全身, 传统商业银行可能会面临巨大风险, 这也可能导致风险蔓延到整个国家经济中去。因此影子银行的这种风险高传递性也会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波动的。
(二) 影子银行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负面冲击
影子银行运用金融工具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不好资产进行打包然后出售, 影子银行体系掩盖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 导致银行表外业务急速扩张。同时, 由于信贷衍生工具的使用, 使得银行承担大量的信用风险, 而且这些风险在资产负债表内没有体现, 从而使得投资者对银行的财务状况不能准确分析。此外, 影子银行体系内的借款利率如民间借贷利率、委托贷款利率等都高于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这就导致更过的资金流入影子银行, “金融脱媒”现象也加剧, 造成银行吸收存款方面的困难, 就目前国家还没有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依赖息差盈利的模式受到了威胁, 这对商业银行来说也是一种危害。
四、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分业监管, 但金融创新使得很多业务在银行、保险、信托中都有交叉, 传统的分业监管已然不适应金融业的发展, 其监管面临很大挑战。像影子银行这样游离于监管之外又是混业经营的融资机构, 还没有整体、统一的监管机构独立监管。监管范围不到位、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交叉重叠等问题就是目前中国影子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 监管范围不到位。目前中国的“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使得部分新型金融机构处在监管的真空状态下。在对影子银行各个行业进行主管和审批时, 各级省政府金融办审批小额贷款公司, 银监会监管信托业, 工信委审批融资性担保公司, 虽然对影子银行的这些业务都有审核准入, 却不利于掌控和监管这些业务。 (2) 监管措施不到位。目前对于影子银行监管来说, 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而仅仅是某些相关业务的通知、禁令, 监管的力度可想而知。 (3) 监管滞后于发展。当前, 金融创新发展迅速, 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交叉发展, 很多行业与其他行业合作“打擦边球”来躲避监管。监管机构面对这些“创新”而没有实时完善监管方式。
五、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建议
在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上, 要把握一个度, 如果不加监管可能会导致银行体系的风险蔓延, 如果监管过度可能会阻挡金融创新造成金融业发展的滞缓。我们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既要借鉴国外经验也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一) 引导影子银行朝正确合理方向发展
首先, 要对民间借贷正确地引导和规范。存在即合理, 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融资补充作用, 不能因为它存在风险就一味的打压, 而是要正确的看待其存在, 正确引导和规范, 使其能够在金融业充分发挥作用。
其次, 要明确监管主体。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业务由专门的监管机构监管。对于高风险的非法金融机构要严厉监管, 相对地, 要放低透明度较高并且能够为市场提供真正需求的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此外, 对影子银行机构要加强监测。在监管过程中, 对于存在违规业务行为的要大力打击, 监管过后, 要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并提出解决措施, 并不断加强对影子银行现状的调查, 确保能够掌握行业的准确信息。
(二) 加强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预警
首先, 从影子银行内部来完善控制机制。在影子银行内部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 提高其监管敏感性, 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分析。从投资者自身来说, 也要审慎为之, 不能被巨大的利润蒙蔽。
其次要在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建立防火墙。由于影子银行的渗透效应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因而在两者之间建立防火墙是有必要的。商业银行要调查弄清企业和担保公司贷款的真实用途, 防止自身的表内资金流向民间融资中介等影子银行机构。
(三) 建立宏观与微观结合的监管体系
目前影子银行发展迅速, 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创新, 金融体系之间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和依赖性也在逐步增强, 市场参与者的各种经济行为都会影响到金融体系。在这种情况下, 如若只关注微观方面的监管, 着重监管个体风险, 忽略集体风险和宏观方面的监管, 就会无法准确判断系统系风险甚而无法采取合理的措施。因此, 监管当局应当把握好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监管的联动性, 加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首先, 监管当局要对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资产池、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监控, 对影子银行的各种业务、产品风险和风险管理的水平进行评测。
其次, 在宏观方面, 国家可以通过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放松对信贷规模的控制来加速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进而缩小影子银行的盈利空间。在微观方面, 监管当局可以适当增加检测影子银行杠杆率的频率, 并严格控制其杠杆率, 以保证资产可能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总之, 虽然影子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上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其满足了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的互补关系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 在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上要注意适度, 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平衡。
摘要: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金融市场结构正多元化成长。影子银行是金融发展新模式, 在其大幅扩张的同时也对经济和金融产生很大影响, 风险也逐渐显现。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 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已经引起了我国监管部门的重视。本文首先对影子银行体系做简单描述, 其次主要就影子银行的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最后针对监管存在的问题, 提出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对策。
关键词:影子银行,监管,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蔡静.国际影子银行监管改革及启示[J].金融监管, 2012 (6) :31-33.
[2]方平.“影子银行”的法律涵义及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J].金融发展评论, 2012 (9) :116-119.
[3]何文彬.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解析和金融监管困境[J].现代管理科学, 2012 (11) :68-70.
[4]裴欣.影子银行:发展现状与监管对策[J].生产力研究, 2013 (2) .
[5]钟纯.从金融创新角度看中国影子银行监管[J].南方金融, 2013 (8) .
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金融创新;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监管;系统风险
改革开放数十年来,我国的银行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也暴漏出了许多问题。2003年我国成立了银监会,并建立起了银监会为监管主体,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银行监管体系。自此数十年间,我国银行监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银行监管体系基本上还是行之有效的。但与国际行业标准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风险的加大,这一监管体系将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及威胁。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体系建设。
一、为什么要不断加强银行业监管体系建设?
1、银行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银行通过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飞速的发展。2、银行在资源配置中起到核心作用。银行业是现代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战略资源,它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资源配置中起到核心作用。3、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国民经济活动的资金枢纽和中枢神经,它可以反映出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矛盾、趋势。4、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5、银行监管是一种政府规则,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市场失灵现象,对一国的经济活动进行约束,防止金融秩序混乱及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因此加强银行监管势在必行。
二、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框架
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而逐步成长起来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银行业监管主要是以外部监管、内部监管、行业自律协会以及市场约束体系相互结合的监管模式。
1.外部监管。我国外部银行监管的两大执行部门是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但二者发挥着不同的职能。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监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监管方面,如发布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利率政策等。它主要关注的是国家经济在宏观层面上是否稳定、全国整个金融经济体系是否得以稳定的运行。中国银监会在银行监管体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微观监管方面,它主要关注银行本身的管理经营水平、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其是否能够稳健的运行。同时银监会坚持以防范风险为核心的监管内容,尽到最大努力来降低风险,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并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维护银行业的平稳发展。
2.内部控制体系。自从银监会03年成立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已有数十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银行的内部监管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1)明确每个业务办理时的操作规程和手续。(2)明确银行各部门所拥有的职能权利以及各自所应该承担的责任。(3)银行业务员之间在办理各种业务时的协调方式以及有效地制约关系。
3.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银行业协会是银行体系下的一个非营利性的自律组织,于2005年5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是我国银行业的自律组织。其主要活动就是学习国外银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全员协商制定出共同认可并遵循的经营规则,针对国内外的热门金融话题举办讨论会,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4.市场约束体系。市场约束体系也被称为市场纪律,是指市场内的各种金融机构通过收集、分析、发布商业银行的经营信息以及信用状况,来影响其市场占有率,迫使其保证稳定运营,提高资产质量。它是维护银行业稳定的重要机制。
三、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1.监管体系不健全。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是有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政府监管系统、行业自律组织和社会监管系统组成。但目前这些体系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如:银行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监管缺乏权威性;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存在利益冲突现象;自律组织发展不健全;社会监管体系滞后,中介机构行为不规范;
2.监管理念落后,监管方式、技术手段和人员素质不适应监管要求。目前世界上通行的管理理念早已从行政监管变为市场主导和银行自担风险,然而我国的监管理念依然还停留在政府保护、政府管制阶段。在监察方式上,依然主要依靠现场监察。非现场监察和持续性的跟踪监察还做得远远不够。此外,检查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3.缺乏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反应迟缓。面对突发问题时,主管随意性强,缺乏严格标准的制度程序。
4.监管机构之间协调不到位,监管效率过低
四、解决我国银行业监管问题的对策
1.不断提高银行监管技术,不断加强对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
从国外引进较为先进、成熟的监管技术,加强和改进现场检查。协调好各部门的检查,避免出现无谓的重复检查。此外,银行内部的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建立一套集信息采集、数据传输、信息分析处理为一体,涵盖现场、非现场、统计、高级管理人员等各类数据信息的监管管理信息系统。及可以满足当前工作中的实际监管需求,又体现了前瞻性和包容性。
2.加强对银行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的监管
银行服务的属性决定了银行服务质量的好与坏、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为此,我们要制定关于银行服务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实现所有银行对普通客户服务的公平性。同时,还要尽可能提高银行对其网点规划分布的科学性。
3.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完善风险监管系统
針对银行内部不同岗位的特点,建立具有针对性和约束性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体系。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条款不同但目标同一的内部控制规则。在风险监控方面,要顺应金融电子化的趋势,注重对银行风险管理的电子化控制,将风险控制从“事后”转变为“实时”
4.发挥银行业同业间的自律作用,促进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银行自律组织是银行自我约束的民间管理形式。通过自律组织可以有效地避免不正当竞争,促进银行之间的相互协作,维护银行业的稳定发展。
结论:金融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命脉,而银行又在金融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银行的监管意义重大。本文从银行自律、市场监管、监管当局这三方面来探讨我国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促进银行业的稳定发展。
中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篇4
2016-05-11农信之声在一般客户或者银行员工眼里,银行似乎只是在吸收存款、寻求融资需求客户,管理信贷风险,并从中赚取手续费和利差。但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远没有真正体会到在如此简单的操作流程背后,银行要面临的各类监管和风险指标约束。正如以下的情景案例。
某银行客户经理小明想帮客户申请一笔贷款,从银行角度除正常信用风险审核之外,还需审查以下内容:①是否有足够的个人或公司存款支撑,即是否符合存贷比,资产负债委员会;②是否有足够的央行根据合意贷款规则核准的信贷额度;③是否有足够的银行资本支撑这样的风险资产扩张,即须符合计财办或巴办的资本充足率要求;④银行净资本是否足够大,确保该笔贷款占净资本比例不超过10%(单一贷款集中度,信审部);⑤需要审查该客户所在集团的整体授信是否超过银行净资本的15%;⑥如果该客户是关联方,对该关联方的授信又不能超过银行净资本10%;(商业银行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50%。)⑦如果是并购贷款,则不能超过并购价款的60%,且单一借款人并购贷款余额不超过一级资本的5%;⑧如果吸收存款,大额人民币存款在月末或季末,恰巧又是小银行,可能得问问财务这边存款偏离度;(3%)⑨如果是外币,而且又是境外个人或公司的存款,需要首先看看本行有没有足够的短期外债额度,而且该额度通常都是使用率非常高,剩余空间非常小。
尽管上述只是一个案例,看得有些眼花缭乱,实际管理过程中并不是都像小明一样一个个跑部门自己核对,但总体管理逻辑大致如此。
鉴于这些基础概念的重要性,且近期网上一份严重过时的“100个银行有关会计指标及其计算公式汇总”广为流传,里面信息错误百出,借此文希望能够给予纠正。
1、存款准备金率:存放央行款项÷各项存款余额×100%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主要构成是存放央行及现金,不包括存放同业资金)。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是:5大行最高,其次一般商业银行(股份制、外资),最后涉农涉小微银行(农商行,城商行)。大额清算系统在工作日17:00关闭以后,账户余额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银行总行法人所在地央行开立)的部分就是超额备付金,如果清算账户和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是分开管理的,则还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余额超过应缴部分。目前银行业超额备付金率平均在1.5%-2%之间,一般大行最低,城商行最高,主要因为超额备付金是银行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用于日常清算必要头寸,具有一定刚性。大行的支付体系发达,多数支付甚至可以行内系统轧差,相对预留的支付头寸比例较低。超额备付金率反应一家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效率,也是银行间支付系统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或初始资金。但需要注意超额准备金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实质是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资产负债关系,也称基础货币,但不属于一般我们熟悉的“货币”(m1,m2)统计范畴。
2、资本充足率:(总资本-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资本扣减)/(风险加权资产)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风险加权资产)×100% 资本充足率指标,要求银行为其经营行为产生的风险按比例配备股权性质或类似股权性质的自有资金,能够在危机时刻吸收损失。所谓吸收损失,是指一旦发生偿付危机,可以不用承担偿还或付息责任(如普通股,优先股,减记型次级债等),这里所说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国内主要法规依据是2012年6月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一级当年12月份补充的关于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安排相关事项的通知。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基本反映了巴塞尔三的要求,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但还得加上缓冲资本2.5%,非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充足率实际为10.5%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至少中工农建交+招商银行)资本充足率还得再加1%额外资本要求,即实际要求为11.5%;缓冲资本和系统性重要性资本充足率额外要求都必须为核心一级资本(即股东权益)。
但后来因为各家银行实际资本压力和支持实体经济宏观环境下,银监会放松了执行口径,制定了6年过渡期计划。
资本充足率监管可以说是整个银行业监管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指标,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基本保障,即如果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面临的是较为严重的监管措施,如果持续恶化,核心一级资本低于5.125%,则会触发其他一级资本工具(一旦触发如优先股会被强制转为普通股),直至银监会启动认定其生存问题启动二级资本工具转股,或重组,以致强制资产出售等。
3、信用风险比例 主要有不良贷款率、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 1)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贷款总额
在《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中要求不应高于5%,但其实该比例要求并非硬性要求,实际中一家银行的不良其实也是一个商业行为的结果,除不良资产转让外,银行难以像控制存款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那样准确管理不良率,目前银行业的不良率大约在1%-2%之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家银行的5级分类标准不完全相同,虽然都需要符合2001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关于贷款分类的一些原则标准,银监会在2007年发布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号,给出了一些定性考量因素和需要考虑的维度,但具体分类并不是完全量化的过程,而是依赖于风险官综合诸多非量化因素综合评估结果,所以不同银行风险官和高管层偏好不同也会导致跨银行可比性下降。
2)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余额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1年第4号)正式引入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指标,要求重要性银行于2013年底达标,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则放宽至2018年底达标即可。
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该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一般来讲,拨备是为了覆盖预期损失,资本金用来应付非预期损失,或者说发生概率较小但损失较大的情形,称肥尾。所以拨备应该对应着一定的风险较高的贷款。
贷款拨备率有别于其他几项贷款损失监管指标,因为分母为各项贷款余额(包括正常类贷款),所以实质上是监管机构对银行贷款分类没有充分信息,或者说为应付对贷款分类的周期性,用2.5%的硬性指标来弥补150%拨备覆盖率的不足。但2.5%指标对银行而言在经济景气上升周期比较难以达到,因为不良率较低,所以银行被迫额外提取。
3)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贷款损失特种准备金+贷款损失一般准备金)/(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
对于超过150%的拨备可以计入二级资本,从而有助于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最早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制之后,为进一步让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真实体现其资产状况而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中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在财务重组完成当年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应不低于60%,之后在确保财务稳健的前提下逐年提高该比例,争取在五年内达到100%。每家银行上市的先后顺序基本上也是其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达标的先后顺序。拨备覆盖率分子贷款损失的三项构成其实差异非常大。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根据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是指按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需指出的是,央行定义的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有别于财政部(财金[2012]20号文《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定义的一般准备,后者要求金融企业应当于每年终了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一般准备。金融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内部模型法或标准法对风险资产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定量分析。对于潜在风险估计值高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差额,计提一般准备。当潜在风险估计值低于资产减值准备时,可不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余额原则上不得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5%。如果采用标准法,则潜在风险估计值=正常类风险资产×1.5%+关注类风险资产×3%+次级类风险资产×30%+可疑类风险资产×60%+损失类风险资产×100%。
贷款损失专项准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金融企业可参照以下比例计提专项准备: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此外,需要区分财政部为税收目的而定义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和银监会这里为计算拨备覆盖率而定义的贷款损失准备。财政部关于税前扣除的最新法规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9号)明确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并没有区分贷款质量,只是按照1%比例允许银行税前计提。
4、流动性风险相关指标
1)存贷比= 各项贷款/各项存款 <=75%
存贷比,源于《商业银行法》,是流动性管理中最为古老的一个指标,其局限性在于只考量银行资产和负债当中的一种来衡量,排除了负债中其他项,比如拆借、债券,也排除了银行其他资产,同时也不考虑期限因素。后来经过一些小的演化,主要是2011年对小微专项债券对应的小微贷款可以从分子中扣除,此后是2014年6月的银监会《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简称3号文)有较大调整。
目前,存款一般仅包括企业和个人存款,以及极少数的同业存款(保险公司协议存款,外资行母行存放),贷款也只包括对个人和企业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和转贴现例外,实质上贴入行面临同业风险,但被纳入了贴入行的贷款统计)。银监会从2010年后陆续将分子中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扣除,去年34号文进一步将银行1年以上未偿的债券从分子中扣除(银行发行的未偿债券实质一种负债,但从从分子资产“贷款”中扣除,是一种抵消的概念。)同时将外币存贷比只作为检测指标,并没有监管要求。所以目前只有人民币存贷比需要符合75%,而且其构成已经经过多个调整项目。
在谈及存贷比的时候,必须要提及央行在2015年1月中旬发布了《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统计口径的通知》银发[2015]14号(包括2014年12月份的387号文),央行的存贷口径调整在弄清楚上述金融机构分类后就非常简单,一句话概括:存款口径新增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贷款口径新增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各项贷款口径只排除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即只排除银行和央行直接资金往来,银行和财务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银行投资各类资管、基金子公司产品;银行拆放各类证券期货及信托公司、汽车金融、金融租赁、贷款公司;银行拆放小额贷款公司三种情形都被纳入各项贷款口径。
但需要注意央行的存贷比口径和银监会存贷比指标是相对独立的2套体系。一般意义上当我们说银行有揽储压力、高息揽存以及符合监管指标,实际是指银监会的存贷比考核,包括以贷转存,同业存款变造一般存款,设定理财产品到期日以促使月末达标等。
2)流动性比例 =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该指标统计30天内到期的资产和30天内到期的负债比例,又可以认为是短期资产负债比。该指标好处是简单明了易于统计管理;缺陷在于只统计合约中到期的资产负债,并不考虑如存款提前支取而流失,也不考虑类似活期存款的沉淀率,抵质押融资等因素,所以巴塞尔委员会后来引入了新的流动性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
3)关于存款偏离度的236号文
《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236号)具体要求如下:
商业银行应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月末存款偏离度=(月末最后一日各项存款-本月日均存款)/本月日均存款×100%。每季最后一月的月末存款偏离度时,“本月日均存款”的可计入金额不得超过上月日均存款×(1+最近4个季度最后一月日均存款增长率的均值)。主要诱因是去年6月份末的存款大幅波动,银行为符合存贷比指标,通过各种高息,月末会计编造,理财产品设置等提高存款数。月末最后1-2个工作日存款波动明显,不利于存款统计和市场持续。
去年8月份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及“存款偏离度指标,研究将其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评价体系扣分项”。监管层压力凸显,此次只引入月末和季末存款偏离度,虽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明显违背市场规律,尤其是中小银行存款偶然波动性本来就较大,这种一刀切式的监管徒增银行管理难度。小银行月末不敢随意“收”大额存款成为古今中外银行业奇葩显现!
此外,央行后来出台的银发[2015]14号文以及银发[2014]387号文对存贷比口径调整之后,存款偏离度3%仍然按照银监会口径执行,因为从出发点看该指标约束的是银监会存贷比意义上的存款偏离,而不是央行统计意义上的存款。4)流动性覆盖率(LCR):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日内资金净流出 >100% 该指标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4年第2号)正式引入,在国际上巴塞尔委员最终出台相关规则也几经修改,最终通过放松优质资产定义,设置达标过渡期等妥协方式达成一致。该指标衡量30天内银行优质资产和预期未来30银行资金净流出,优质资产不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债权以防止引发系统性风险。优质资产分为一级资产(风险权重为0,或评级为AA-以上)和二级资产(评级为2B以上,或风险权重为20%);负债根据未来资金流失率的假设对稳定性不同性质的存款进行折扣。总体该比例衡量银行在压力情景下30天内通过变现优质资产应付挤兑/融资链断裂等资金流失。
目前只有资产在2000亿以上银行需要逐步达标,即在2018年底前达到100%。在过渡期内,在2014年底、2015年底、2016年底及2017年底前分别达到60%、70%、80%、90%。如果资产低于2000亿,则只需要监测并报送相关数据。5)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 >=100% 银监会发布的《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1]44号)首次引入“净稳定融资比例”。该比例用于度量银行较长期限内可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对其表内外资产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可用的稳定资金是指在持续压力情景下,能确保在1年内都可作为稳定资金来源的权益类和负债类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等于商业银行各类资产或表外风险暴露项目与相应的稳定资金需求系数乘积之和,稳定资金需求系数是指各类资产或表外风险暴露项目需要由稳定资金支持的价值占比。
但后来2014年初发布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没有正式引入,由于巴塞尔委员会正在修订净稳定资金比例相关标准。因此,《办法》暂时移除了净稳定资金比例的相关内容,待巴塞尔委员会完成对净稳定资金比例的修订后,银监会将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办法》。
6)杠杆率:(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扣减项)/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100% 从监管指标而言,杠杆率实质上是一种监管指标精确性的倒退,巴塞尔委员会过去26年一直致力于设计风险敏感的监管指标,并鼓励银行自行开发内部模型以更加精确地识别计量风险,从而降低资本要求。但是08年金融危机暴露这种过渡追求所谓精确风险计量的缺陷,部分银行杠杆率大约只有2%(资产是一级资本50倍以上),但核心资本充足率依然10%,然而危机时刻的压力情景同样可能导致这些低风险权重资产发生亏损。所以引入杠杆率概念进行兜底,即不论银行如何折腾设法降低其资产的风险资本要求,也不能将资产负债表扩张得太厉害。国内对该指标的监管法规主要是银监会令2015年第1号文《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
7)其他流动性监测指标,也称集中度风险
监管法规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列举其中规定如下:
①最大十户存款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总额/各项存款×100%; ②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资产×100%; ③核心负债依存度: 核心负债/总负债×100%。④累计外汇敞口头寸/资本净额×100%
⑤利率风险敏感度: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影响/资本净额×100% ⑥市场风险价值VaR:最早只用于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工具,但随着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开始引入市场风险资本概念,VaR值被事实内部模型法计算资本充足率的银行用来进行“精确”衡量市场风险资本的工具,但所谓“精确”在理论上99%置信区间单尾,每年也就2-3个工作日突破阀值较为合理,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表现却非常惨不忍睹,事后检验UBS溢出天数为50天,德意志银行35天。针对外资银行以下三种类型的监测指标一旦超出规定比例,需要向监管机构(银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①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境内本外币资产低于境内本外币负债的; ②集团内跨境资金净流出比例超过25%的; ③外国银行分行跨境资金净流出比例超过50%的。
银监会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要求,银行多维度检测流动性风险,包括核心负债比例、同业市场负债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且每月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送以上数据。
5、盈利性指标
盈利性指标本身属于商业性质,并没有强制的监管要求,但出于风险控制目的,监管机构仍然将部分业务资格的申请和这些盈利性指标挂钩。比如在申请成为定价自律机制基础成员(发行CD, 参与Shibor和LPR场外报价等)需要首先符合央行的合格审慎评估,同样申请央行的一些流动性便利也需要符合央行的合格审慎评估要求。而这里的合格审慎评估涉及到的盈利指标有: 资产利润率 = 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净息差 = 净利息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净利息收入需要扣除贷款损失拨备成本)
不良贷款率 = 不良贷款余额/贷款余额 <=5% 成本收入比 = 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50% 风险调整的收益率RAROC =(收益-经营成本-预期损失+资本收益)/经济资本,是相对于传统的股权收益率(ROE)和资产收益率(ROA)而言的,是资本管理植入银行内部考核管理最为典型的案例,考虑为非预期损失做出资本储备,进而衡量资本的使用效率,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挂钩。不过现实中真正用这项指标约束业务部门的非常少。
6、额度管理
银行的监管额度,是指监管机构定期审核并分配给银行的的监管指标,主要有短期外债、中长期外债、综合结售汇头寸、信贷发放新增额度(合意贷款)。1)短期外债额度管理:每外管局对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分别核定一个总额度,比如2014,中资银行短期外债额度139亿美元;外资法人银行和外资银行分行总额度为165.4亿美元;然后再根据总额度对每家银行进行细分(5000万到10亿美金不等)。具体银行外债定义,参考《关于核定2011境内机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1]14号);总体的外债管理可参见《外债登记管理办法》(汇发[2013]19号)。
2)中长期外债额度管理:不同于短期外债管理,中长期外债实行发生额管理,即银行每年新签的从境外借款超过1年以上的外债发生额,即便明年未到期也不会继续占用明年的额度。该额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资司银行处根据银行每上一年使用情况和新一年的潜在业务发展情况核定,银行借用这些中长期外债必须用于支持“实体经济”,也就意味着用途必须是发放1年期以上的贷款。具体申请事宜由国家发改委外资司贷款二处负责。
3)综合结售汇头寸额度管理:和前面提及 “美元敞口头寸比例”有点类似概念,但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综合结售汇头寸包括衍生品部分,比如远期,期权(用delta系数折扣后合并计入综合结售汇头寸)综合计算多头和空头之后得出差额。综合结售汇头寸额度分上限额度和下限额度,因为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负值(即远期空头(shortFX long CNY position)、卖出看涨期权和买入看跌期权加总大于远期多头、卖出看跌期权、买入看涨期权和现货外汇头寸之和),一旦为负,则意味着有可能突破综合结售汇头寸下限,因为多数银行下限额度仅为负1000万美元,上限额度为1亿到20亿美元不等。相对而言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盛行的过去几年里,综合结售汇头寸下限更加珍贵。每家银行管理过程中,需要每天早上给出上一工作日综合结售汇头寸余额,得出当日还有多少空间,进行实时管理。
具体参见《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汇发[2014]53号),该文已经允许综合结售汇头寸按周进行考核,不必每天的日末都要保持在综合结售汇头寸的区间内。
4)银行间同业拆借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管理: ①政策性银行的均不超过其上年末待偿还金融债券余额的8%; ②中资商业银行不超过其各项存款余额的8%;
③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不超过其实收资本的2倍; ④外国银行分行不超过其人民币营运资金的2倍。
参照上述限额向人民银行申请相对比较容易通过,每次因为实收资本或营运资本增加,申请提高限额但仍然需要几个月审批流程。
5)代客境外理财投资额度
目前代客境外理财在外管局审批相对比较宽松,银行按照实际产品发行计划向外管局申请,只按照资金流入流出差额计算额度占用情况。比如流出1亿美金,但1年后全部亏损,则这1亿美金永久占用QDII额度,因为不可能再回流了。具体事务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资本市场处负责。
7、集中度风险管理
1)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比例:
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扣除保证金、银行存单和国债后的授信余额)/资本净额×100% <=15%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10% 单一客户关联度: 最大一家关联方授信余额/资本净额×100% <=10% 全部关联度: 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50% 所以民营银行以实业公司发起成立,其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并不能依赖母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贷款需求。一家银行发起成立,注册资本在20-50亿,其中最多只能有一半可以用于关联方的贷款。
在关注比例的同时需要注意关联方定义,因为银监会和证监会定义的差异较大:银监会扩大关联自然人的范围,所有关联法人的高管和主要股东都是关联自然人;而证监会的关联方重在企业,关联自然人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或者担任高管的法人被定义为关联方。具体如下关系图:
2)并购贷款集中度比例:
全部并购贷款余额占同期本行一级资本净额不超过50%。并购交易价款中并购贷款所占比例不应高于60%。对单一借款人的并购贷款余额占一级资本净额不超过5% 3)同业业务集中度比例:
单一金融机构法人的不含结算性同业存款的同业融出资金,扣除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后的净额/银行一级资<50% 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银行负债总额<1/3 单一金融机构融出集中度指标(50%)一般符合监管比例问题不大,只是监控过程中较为复杂,尤其是纳入线上买入返售让本来简单的风险监控指标复杂化。因为买入返售,尤其是国债央票一类的类现金券种的买入返售并不占用银行给对方的授信(或极小),基于风险监管原则,也本不应该纳入50%比例。在计算1/3比例时候,不包括风险权重为0的质押式卖出回购业务,因为此类业务的质押品特殊性,尤其是为了强化该类资产的流动性。如果央行自己都不承认其发行的票据卖出回购的资金融入可以豁免,无疑是降低此类资产的流动性。
同业融出明确不包括表外授信,也不包括同业投资业务如:ABS投资,债券投资,CD等。
同业融入资金占总融入资金不超过1/3,其实也类似前面流动性风险提及的核心负债比例,只不过这里是核心负债的反面。即监管层不希望银行依赖于同业资金为主要来源开展其他风险业务,比如做同业非标(同时结合不规范会计处理),从而放大经验风险却又无法体现在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其他监管指标汇总。
4)银行理财业务集中度比例:
①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投资于资产支持证券及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资金总额不得超过单只产品总资产净值的10%。
②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 Min{35%×理财产品余额,4%×商业银行上一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
银监发[2013]8号文,如果把不同法规作为监管者的作品,这部法规虽然篇幅短,级别一般,但获得了十足的收视率和影响力。且保密工作好,出台之前几乎无人知晓,甚至发布在银监会官网之后也少有关注,当天资本市场也几乎没有反应,直到第二天因为大面积的解读和传播,才导致银行股半数跌停。
所谓非标准化理财,主要包括信托受益权、信贷类资产、票据,银行尝试通过理财将表内资产表外化,以释放存贷比,资本或信贷额度等压力。既可以保留客户关系,也可以通过理财获取中间业务收益。但由于资金池运作,信息披露和收益核算等问题隐藏着刚性兑付预期,并没有做到真正转移银行风险。所以银监会规定了非标准化理财占比不能太高,最高只能是35%。根据最新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未来非标将逐渐成为历史,因为“预期收益率”型的非标要求被强制转入表内,且分级产品也不允许投资非标。
③银行发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杠杆放大交易,包括以放大交易为目的借入现金,利用融资购买证券,参与未持有基础资产的卖空交易,即代客境外理财的证券类资产和募集的比例<=100%;该规定主要防止理财产品境外投资放大杠杆从而积聚风险,但并没有考虑到少数情形海外基金经理为应付因短期大额赎回导致流动性问题,暂时的现金借入,产生的部分杠杆(一般在110%以内)是合理的被动杠杆,并不涉及投机。④代客境外理财直接投资境外股权,单只股票不得超过产品余额的5%,股权类投资加总不得超过50%;不过该条规定显然不符合实际市场发展,实践中多数通过结构绕开。
5)银行自营资金投资集中度比例:
①单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购买持有单支资产支持证券的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该单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的40%。
②发起人持有其发起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比例不低于该单证券化产品的5%,按比例持有各层级发行额的5%。
③小额少数资本投资,合计超出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部分需要从银行对应资本中扣除。
④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核心一级资本投资合计超出本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0%;需要从对应各级资本扣除。
中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篇5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13-06-22 09:00:34 ]阅读:731作者:张伟华编辑:studa201211
论文摘要 按照加入WTO的承诺,我国已于2006年年底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了国内金融市场。但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金融服务的市场化与抵抗风险的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在高度自由化的背景下对外资银行进行审慎监管,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外资银行 审慎监管
一、中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理基础与现实必要性
(一)中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理基础
1.属地管辖权。《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规定,接纳跨国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国家,根据它们所拥有的完整主权,可以通过本国法律、条例和采取各种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管制和监督跨国公司的活动。豍外资银行是跨国公司的特殊形式,东道国政府当然要对其进行监管,这也体现了东道国的经济主权和属地管辖权。
2.外国投资者默示同意论。理性的投资人不可能无视东道国的属地管辖权,便贸然进入他国地域内进行投资活动,所以进入东道国境内投资这一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外国投资者已经对其投资成本与风
险(包括可能因东道国行使属地管辖权而造成的损失)有了清醒的权衡,因而可视为外国投资者已默示地同意了东道国政府对其及其投资的监督管理权。
(二)中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现实必要性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尽管从法律上看是东道国法人,但外资银行本质上都是外来者。这也就是说,尽管外资银行在法律层面上来讲可能具有中国法人的资格,但其终究还是外资银行,其缺少主人翁的姿态去维护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获取利润是其开展业务的首要前提与动力,甚至是唯一的目的。因而,我国必须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否则很可能造成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
另外,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外资银行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有:中资银行在中外银行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我国的宏观调控由于外资银行的进入而加大了难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结构调整也受到了外资银行的影响。综上,为了有效的阻止外资银行的消极影响,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国的金融事业做出独特的贡献,同时也为了保护中资金融机构,保障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加强对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不足之处
一直以来,我国监管部门都在不断努力,力求监管标准接近国际水平。以《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外资银行关系条例实施细则》为核心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已经确立,这一体系已相对完善,但其本
身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立法体系混乱,层次较低
截至2010年底,在华外资银行机构总数已达360家,资产总额
1.74万亿元。豎至今我国仍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调整外资银行,目前的调整还是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配套规定,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是多数相关配套规定的制定主体,这些纷乱复杂,不具有系统性,而且法律效力低。《商业银行法》仅仅是调整我国银行业的基本法律,故而它对外资银行的相关问题并不做出规定。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存在诸多问题,如未规定银行保密条款、法系混乱、缺乏稳定性、没有统一的指导性原则等。
(二)监管手段有待改善
各金融发达国家对金融业的日常监管都以非现场检查为主、现场检查为辅。而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在我国的适用上存在着连续性和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从监管内容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控制银行金融风险采用较多的是风险性监管这一科学而系统的管理方法。而在我国,虽然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例、资产负债比例等情况在《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都有明确规定,但事后合规性监管仍占主导地位,预防性的事前和事中检查薄弱,这样就使得真实的经营活动情况并不能通过审核银行机构执行和监管合作会计报表而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如果外资银行将来运用大量的金融衍生物、新的金融工具进行投机,由此引发的金融风险,我国目前的监管方式与手段是无济于事的。
(三)跨境监管合作不够
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外资银行经营的研究表明,外资银行往往因为母国发生银行危机而大量收缩其业务,从而使东道国的金融和经济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加强与外资银行母国的沟通与合作就显得尤为必要。然而,对外资银行母国和母行的研究在我国却处于空白状态。2006年底,按照入世承诺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金融市场,接下来,来自土耳其、印度、约旦、挪威、埃及、西班牙、南非、巴西等不甚熟悉的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银行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情况了解不多,不确定他们的国内金融是否稳定、监管机制是否健全以及母行的资本是否充足。虽然《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初次设立外资金融机构的申请人必须提供所在国家或地区金融体系情况和有关金融监管法律法规规定,但在实践中,这些规定也只是适用于外资银行提出申请的时候,一旦其获得准入中国市场的资格,则我国就没有后续的跟踪监管。因此,这样的规定并不能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其他国家或地区一旦发生金融危机,我国还是极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的。
三、完善建议
(一)修订完善监管法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有了监管的法制化,才会有监管的有效性,因此为了对外资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如1978年美国就颁布了《国际银行法》,这是美国的联邦法律第一次
统一监管外资银行。有鉴于此,我国亟待制定一部专门的规范性法律来调整外资银行的活动,可以称之为《外资银行法》。
首先,《巴塞尔协议》中规定了东道国与母国监管的合理分工原则,我国应结合境内外资银行经营中的常见问题,以《巴塞尔协议》中的相关原则为指导,以外资银行的监管体系和健全内部的监管制度为内容,尽快完成《外资银行法》的制定工作。为使之更加系统化和具体化,可操作性更强,一系列配套的管理监管细则和处罚细则也应随之出台。其次,完善我国既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系列法律法规,使之内容完备,可操作性较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做到有法可依。最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本就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阶,那么在在银行业监管当中也要明确其制定的法律所代表的绝对权威,强调其在所有法律和非法律规范性文件中的核心地位。
(二)监管内容、方式与手段的改进
首先,在监管内容上,要建立新的监管体系,新的监管体系要以风险监管为主,同时结合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逐步实现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的过渡。其次,在监管方式上,要运用新的监管方式,同时采用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两种方式,并以非现场检查为主,现场检查为补充。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性检查力度应当加大,并能够突击检查非现场监管所发现的业务风险隐患。再次,在监管手段和技术上,两个转变要体现出来,分别时行政性手段为主到法律性手段为主的转变和定性分析监管方法为主到定量分析监管方法为主的转
变。加入WTO后,为顺应世界潮流,才有了第一个转变,而第二个转变则是合规性监管到风险性监管转变的需要。
我国目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篇6
专业:2012级法律硕士(法学)学号:2012021501姓名:吕晓敏
一、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一)银行业监管的概念。银行业监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讲,银行业监管,是指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织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总称。广义的银行业监管不仅包括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或他律监管,也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或自律监管。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银行业监管法是调整在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织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三部银行法已于2004年2月1 日起施行,意味着构建我国银行业法律体系的三部基本大法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法律框架初步形成。此外,还有一系列的金融法规和金融规章涉及了银行监管法制问题,如《借款合同条例》、《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贷款通则》、《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律制度有待健全和完善
1.我国的金融法律目前有15部,金融法规约有40多部,中央银行已发布的银行业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约有1000多件。仅从数据上看,我国银行业监管法规似乎稍显冗繁,但事实上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比较滞后,甚至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法律空白、短缺、模糊、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如《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对“贷款”定义的界定就不是很明确,也因此使得各商业银行对五级分类资产涵盖的业务口径不太一致,同时由于风险分类标准的笼统,信贷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对风险分类的标准把握度就不是很高。
2.监管法律的整个体系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的地方,各监管部门往往站在自身角度制定监管规则并去推动执行,并没有考虑到整体的国民经济利益。目前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尚不健全,基本上处于分兵把守、各自为战的状况。银行业的监管部门同其他有关部门,如税务、财政、监察之间也缺乏有效的协调,政策措施相互重叠或者相互抵触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复监管和缺乏监管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也造成不少监管漏洞,银行能够借助宽松的监管环境或利用不同类型的机构的监管差异来获取利益,即为银行提供了监管套利的可能性。如有些金融机构违规超范围开展某些金融业务,由于监管机构之间缺少协调机制,致使对一些违规行为处于想管而不能管或 管不了的被动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监管措施无法落到实处,降低了监管的有效性,导致金融秩序混乱。
3.银行监管法制在适应银行业国际化方面尚有差距。银行监管法制与 WTO 的要求存在诸多不协调之处:一是在跨境服务和新金融服务方面,现有的法制在银行、证券和保险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非居民金融服务提供者及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性规定;二是在非歧视措施方面,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对外国金融机构的直接进入或外资机构的市场准入均有限制性的要求,也面临协调一致的问题;三是在国民待遇方面,从监管法制设置方面来看,现有法制对内、外资金融机构作了严格的区分,从国民待遇限制标准来看,现有的法制对国民待遇限制具有很强的行政性、不确定性。
(二)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差,问责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银行监管透明度差。
1.监管机构独立性是指监管机构能够独立自主地履行监管职责,不受政治层面和被监管机构的影响和干扰,表现在监督独立性上,我国虽然在法律法规上明确了如许可证的发放和吊销、强制性制裁和干预等权力,但现实中存在政治干预和行业俘获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银行监管机构独立性;还有就是机构独立性,所谓机构独立性是指监管机构从政府的行政和立法部门分离出来的状态。中国银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直接向国务院报告;采用集体决策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2.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国家先后成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以加强对各自领域的业务的监督,从目前整个金融市场而言,三部之间的工作协调远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个不知将业务的协调,从而更好的发展金融市场;从问责制的第二方面来看,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金融监管人员问责制度,《银监法》中对监管人员的职责及处罚办法做出了规定。但是,实施严格意义上的问责制需要一整套制度和措施的支持。
3.银监会成立后,在加强监管透明度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外部条件的不充分制约了透明度建设步伐,主要表现在:监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存在不足。目前银行业还没有实行国际通行会计标准,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影响了监管信息的准确性;缺乏高速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以及有效地机制来保证银行能够自觉根据监管当局公布的信息调整经营行为;广大社会公众和金融消费者的监管信息、金融信息获知意识不足。
(三)监管理念更新滞后,监管内容不够全面,监管方法有待改进。
1.我国银行业发展和管理的特殊历史背景,使银行业监管始终抹不掉政府行为的影子。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快了银行业商业化改革和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步伐,但由于对银行业风险管理和监管理论研究滞后,监管的理念没有及时更新,监管政策缺乏前瞻性。银行业监管绝不仅仅是传统理念中简单的行政管理,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稽核问题。它是一种包含金融学、管理行为学和信息经济学等多学科的问题。没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就很难感悟监管政策的潜在效应和我们应该遵循的监管政策取向。事实上,银行业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方面风险的特殊性,相对银行内部人而言,外部人不可能完全掌握其风险问题。银行资产的不透明性,决定了外部监督管理作用是有限的。银行业监管虽然是一种强制的政府监管行为,但在强制的背后,却更多地隐含着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强制监管只有通过一些激励机制,充分激励银行机构在风险规避方面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强制的监管政策和行为变成银行机构的一种主动意愿,才能使监管发生效力。
2.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内容主要是银行经营合规性的审批,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日常的经营风险性监管则相对较弱, 对市场退出前的监管则接近空白,监管内容显得极为狭窄,在现行的监管中, 还存在重审批、轻管理;重国有银行、轻其他银行等问题,在市场准入的监管中, 又过于注重对数量上的控制, 而忽略设立严格的标准与程序, 审批条件或宽或严,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都给我国银行业的稳定性造成了隐患。
3.现场监管是指在贷款的时候现场检查你的经营状况,项目情况等,是监管人员发现核实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现场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监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现场检查往往都是运动式的检查,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来,这也正是目前我国现场检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4.非现场监管则是后期监管贷款资金的流向,检查是否按照贷款合同中约定的那样使用,是各国对银行业监管的另一重要手段,但我国银行业的非现场监管在有效评价银行经营状况和实现风险早期预警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仅仅起到统计作用)。首先,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设计又欠合理,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是1996年制定的,这并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甚至于部分数据指标的计算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其次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的分析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和经验判断,这都难以起到早
期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的作用。
(四)监管队伍专业技能难以适应金融创新和发展的要求。
不论是非现场监管分析、现场检查、日常监管审批,还是监管政策把握,都需要有一支精通监管知识和业务的监管队伍作智力保障支持。监管理念的更新,不是务虚的口号,是基本理论修养和业务技能在实践监管工作中的具体化,是实实在在的体会。只有监管人员熟练掌握了银行具体业务操作和风险点,甚至要精于被监管对象,才能检查出问题的症结,评价一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性。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队伍的金融业务水平,特别是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业务操作和财务分析方面,与金融监管的要求还存在很大距离。其主要原因,是我们过去只重视日常行政监管,监管队伍的业务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监管理念的更新和风险的防范控制,需要一大批精通金融业务的监管人员来实现。只有监管人员既精通被监管对象的业务经营、财务状况和内控制度,又熟悉被监管对象相关业务的经济政策、行业运行和市场变化等,才能比较准确地掌握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及相关市场变化可能对金融机构带来的潜在影响,真正发挥风险预警、识别和控制的监管作用。
中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篇7
影子银行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 但是被广泛关注却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较晚、资产证券化程度不高、金融产品类别相对有限, 因此, 关于我国是否存在影子银行仍没有达成共识。但从是否承担正规金融功能来看, 我国确实存在影子银行, 比如民间借贷、委托贷款等。本文将具有银行之实无银行之名、行使与传统银行类似功能、会在一定程度引发金融危机的金融机构定义为中国式影子银行。除此之外, 将有上述特点的非金融机构也归入其中。
二、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及系统构成
从2010年开始,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开始呈现爆发式发展, 根据社会科学院报告指出, 2014年中国影子银行业已有27万亿人民币的价值。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 按照各类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 将我国影子银行分类如下。
1. 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为追求更高的利润回报、提高行业竞争力而发行的金融产品, 属于表外业务, 在通货膨胀持续上涨, 银行存款实际负利率的今天, 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可观的投资渠道。自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阳光理财B计划”后, 银行界刮起一股开发理财产品的旋风, 理财市场迅速发展起来。
根据中国社科院资料整理,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由2005年的598只到2013年的44492只, 增长了近75倍, 募集资金规模由2000亿元增长到288000亿元, 其惊人的增长速度, 标志着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迅速壮大, 银行理财产品无疑成为其核心内容。然而快速增长的背后, 金融风险也逐渐凸显。
2. 信托
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信托业的诞生。信托的发展伴随着法律的一步步规范。当前, 商业银行为规避贷款管制等问题开始和信托投资机构合作。截止2014年6月30日, 我国信托资产规模为12.95万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银信合作产品的数量还是规模都有巨大地增长, 银信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于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收益率, 使投资者趋之若鹜, 拓宽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但是在法律体系、监管制度不完善及信用资质不健全的当下, 银信合作蕴含着巨大的潜在风险。
3. 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是由于利率管制、信贷配给不足而产生的, 与正规金融相对。民间金融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其内生性, 不由政府主导建立;二是处于监管阴影区。
招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2013年底影子银行的规模约为32.7万亿元, 其中民间借贷7.4万亿元, 占其规模的22.7%。毫无疑问, 民间金融已是中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组成部分。民间金融不仅发展了民间经济, 而且优化了资源利用。但由于缺乏金融监管、与社会接触面广, 一旦出现问题, 其风险将会传至正规金融机构, 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
三、推动中国式影子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影子银行体系, 我国金融衍生品不多、资产证券化程度不高、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不是很大, 但这并不代表我国可以放松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1. 健全金融立法、维护市场秩序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保证影子银行能够平稳发展的重要外部保障, 只有将影子银行纳入整个法律法规体系范围内, 才能保证对其监管有章可循。
2. 构建科学有效的监测评估体系, 提高信息透明度
因其特有的隐蔽性, 对于影子银行的真实状况, 监管当局和市场参与者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因此, 为防范金融风险, 重中之重是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监测评估体系, 以提高信息透明度。
3. 推进利率市场化
影子银行出现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完全放开市场利率,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瓦解影子银行风险存在的基础、杜绝监管套利, 只有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逐步取消银行信贷管制和存款利率上限, 让资产价格能够完全代表市场的供求。
4. 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的合作
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金融风险的惊人传播速度及多样的传播途径等原因, 使一国金融的稳定, 不仅要依靠本国政府, 还需要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
参考文献
[1]刘澜飚, 宫跃欣.影子银行问题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 2012 (2) :128-133.
[2]周卫江.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监管[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2 (3) :9-14.
[3]朱永绯.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J].南方金融, 2008 (10) :56-58.
我国银行业监管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银行业 监管 问题 完善
2008年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认识到加强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性。我国银行业自建国以来虽然得到很大的发展,但银行业监管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完善银行业的监督对促进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一、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1、银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致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商业银行法》为核心,以《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规为基础,以金融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辅助的现代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但是应当看到,很多方面的法律法规仍存在缺失,如与监管有关的银行资产质量尤其是信贷资产质量、经营的合规性和效应、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资产负责情况等等。此外,随着银行业的迅猛发展、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银行业电子化的发展,现存的法律法规逐渐显出范围不够和力度的欠缺,急需完善更新。
2、银行业监管机制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相应的监管也是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进行的分别监管。但银行业要想发展必须要鼓励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等的创新,而这些创新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到证券业、保险业的发展,也就涉及到各个行业的金融机构。显然,目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的模式,会使得监管机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自为政,从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监管过程脱节、多头、分散监管,以及监管交叉、监管空白等现象。
3、商业银行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加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银行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国际金融日益一体化的今天,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的传播越来越快,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大为增加(如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利率风险、货币风险、政策风险及国际收支风险等系统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和结算风险等非系统风险的存在不仅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困难,也为有效的银行监管增加了难度。
4、银行业监管透明度较差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还不完善,这导致了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的信息披露意识淡薄,或者隐瞒信息、披露虚假信息,加大了监管工作的难度;会计准则的差异性也影响了监管细细的准确性;国内信息评级机构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等等,都影响了银行业监管的透明度,给银行业的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强化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的监管。
1、引导银行业加强自身的内部监管
(1)完善银行的自身风险管理方法。银行内部加强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度量信用风险。银行应借鉴国外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并结合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实际情况,构建内部信用风险模型,对客户进行动态评估,完善银行内部披露制度,使投资者掌握更为详尽的信息,进而提高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2)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美国次贷危机告诉我们,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谨慎使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银行在对金融衍生品的产品设计、创新与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宏观经济、行业及公司自身状况进行综合研究;在推广过程中要及时、全面的公开产品的相关信息,从而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投资风险进而影响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稳定。
2、优化银行业监管的外部环境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目前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风险加大,因而需要对各类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具体过程进行立法,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比较成功的监管经验,建立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使法律法规覆盖金融产品产生至退出个各环节以及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各项业务。
(2)提高银行业监管人员素质,贯彻以风险监管为本的监管理念。监管人员良好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操守直接影响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因而要注重提高银行业监管人员的素质,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3、完善各类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
金融产品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各类监管机构之间的界限,导致现有的监管机制在监管过程中出现一些监管空白或监管重复。因而,需要完善现有的监管机制,加强央行、银监会与证监会、保监会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加强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强监管的透明度。
4、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化监管
各个监管机构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应当积极参与到国际化监管中去。中国人民银行应当以新的《《巴塞尔核心原则》为参照物,以化解风险为核心目标,促进银行业的公平竞争;银监会应当积极参与国际银行业组织,了解国际银行业监管动向,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光明.我国银行业的PE业务模式及其监管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10(26)
[2]丁春燕.从美国次贷危机看加强对银行业的政府监管[J].现代经济.2008(8)
[3]金浩.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你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08(5)
[4]王昭彧.论现行银行业监管体系的有效性[J].西南金融.2006(6)
[5]周慕冰.现阶段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六个问题——基于总结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思考[J].求是.2012(11)
【中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推荐阅读: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问题06-30
中国商业银行10-30
中国商业大片08-19
中国银行监管体系06-03
中国金融监管若干问题08-07
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07-24
中国特色商业街08-21
中国服装的商业密码08-22
中国电影商业运作09-30
中国现代商业发展历程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