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共7篇)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篇1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贷前调查、贷中分析、贷后管理入手,提出如何防范商业银行关于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的解决方案,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 风险防范
0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涌现出大量中小企业,它们普遍存在经营风险大,企业管理者素质偏低等问题;而在商业银行方面,由于内部管理制度不合理,缺乏风险意识,发放贷款存在盲目性,导致授信资产损失案例比比皆是,例如:
1、企业过度经营、银行过度授信
2、企业盲目扩大投资破产,银行贷款“三查”不力损失
3、政府安排放贷,银行催收不力
这些案例,不仅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延缓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如何控制授信风险,保证商业银行授信业务远离坏账风险,避免资产损失,提高盈利能力,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课题。
本文以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授信风险控制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央行对授信风险控制改进的政策思路以及《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风险控制的要求,以Z银行对某工贸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等中小企业授信为具体案例,说明了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授信中如何控制风险。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授信业务概述
授信,是指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的信用向第三方保证的行为。央行为控制商业银行授信风险,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例如1999年颁布的《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试行)》、2004年正式颁布的《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等等。这一系列文件归纳起来,主要的就是
“统一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权责分明”这一我国金融业授信体制改革建设的基本内容。简而言之,其核心要求就是将“统一授信”作为核心,将“审贷分离”作为前提,将“分级授权”作为基础,将“权责分明”作为保障,并以此四点作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改革的原则,确保国内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控制体系更好的在我国这样一个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下良好运行。
1.2 中小企业授信现状
中小企业授信业务泛指银行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和企业资产总额1000万元(含)以下,或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和企业年销售额3000万元(含)以下的企业,各类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和个体经营户开展的各类贷款、贸易融资、贴现、保理、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表内外授信和融资业务。
近些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仅在政策层面上政府先手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1998年中国人名银行明确提出民生银行和城市银行都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支援对象并逐步改进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同时要求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1999年出台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办法,以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施行了《中小企业促进法》。
在政策的支持下,各大银行都开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并对企业授信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有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自我融资比例高达90.5%,银行贷款仅为4%,非金融机构为2.6%,其他渠道为2.9%;另有调查报告显示,在银行贷款、自筹、内部集资、股票筹资、债券等5种融资方式中,85%的企业回答希望从银行获取信贷融资,可见银行信贷是中小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
所以,中小企业授信的现状的准确描述是:中小企业取得授信难,银行难授信。
1.3 原因分析
造成中小企业授信难的原因分析:
(1)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不偏好中小企业。
信息不对称实质上表明两层意思,一是“信息不对称”在中小企业和银行间普遍存在,这种存在导致了银行对中小企业避而远之。二是“信息不对称”事实上在所有企业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是,大企业产权属性弱化了国有企业融投资的信息不对称风险,而中小企业产权却加剧了企业融投资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2)中小企业缺乏对国家宏观政策的把握,投资易出现短视行为。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在进行投资前,主要凭借热情及主观判断,很少经过科学的调研评估,因此普遍存在缺乏对宏观政策的把握,投资行为一般较为短视,大多数倾向于投资热点项目,投向行业进入壁垒低、产品替代性强、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的行业,投向低水平重复建设、短期利润高同时也易受国家宏观宏观调控政策限制的行业。一旦国家进行调控或企业出现亏损,中小企业更倾向于立即改变投资项目,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挂念和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
(3)高倒闭率和高违约率
中小企业较高的倒闭或歇业率,是商业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授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估计,有近23.7%的小企业在两年内消失,由于经营失败、倒闭和其它原因,有近52.7%的小企业在4年内推出市场。一些银行管理人员估计,我国近30%的私营中小企业在两年内消失,近60%在4-5年内消失。
除此之外,我国商业银行本身也存在着问题。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中处于垄断地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是为国有经济服务的,双方形成了兴衰与共的牢固关系,甚至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股份制银行在对企业授信上都有浓厚的国企情结。尽管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问题,各家银行也都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但收效甚微,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中小企业授信的风险、成本和效率上。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模式的新思路
为解决现有问题,科学地识别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应把关注的重点由企业的综合还款能力转向企业现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提炼其经营行为作为授信参与媒介,主要经营指标作为关键风险控制指标。选择适宜的授信品种,确保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确保授信资金渗入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中,确保产品期限契合客户资金回笼时间。通过贷前、贷中、贷后重点监控客户的经营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防范授信风险。
2.1 贷前调查环节
信贷调查要创新机制,对授信调查内容进行标准化设定,“抓住主线,以点带面”。主线即产业的经营现金流,通过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了解客户,以客户经营活动为调查主线,其他调查内容为辅。强调对企业实际现金流的考察,抓住关键信息载体,加强对企业重要原始凭证的核实力度,了解体现企业价值的一手资料,从而得出正确的风险分析判断,并根据经营活动特点确定核实的授信品种。
2.2 贷中审查环节
贷中审查和审批人员重点依据客户经理搜集的各项数据审查、分析授信方案的可行性。针对中小企业,贷中审查和审批人员应侧重于核查客户经营活动变动的合理性,审查授信方案中提供的授信品种与客户经营活动匹配性,银行能否动态控制授信资金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周转。
2.3 贷后管理环节
贷后管理人员将贷前调查涉及的各项经营数据分别设立表单,通过定期的贷后监管,搜集相关数据,并将数据录入表单,通过数据变化及数据间的核对关系并结合对照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变动趋势。实例分析
在实例分析中,本文采用两个实例进行分析,其中Z银行对某工贸进出口有限公司授信处理……
实例1:Z银行对某工贸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授信处理实例
Z银行派出三个工作人员对某公司进行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上网查看该公司的相关信息,上、下游企业情况,竞争关系企业情况 据网上资料显示,该行业为
(2)查看公司财务材料,包括近三年报表,近期报表
(3)查看公司平时运营情况,例如水表、电表情况、作息时间表等等。
经过审查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1)所检查报表是做了假的,应该在审查报表的基础上抽查增值税发票……(增加)
(2)该工厂实际已经停产,厂区闲臵,没有主营业务收入,收入来源判断来自民间融资(或高利贷)
实例2: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授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并进行了实际论证。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一方面要根据央行要求给予中小企业资金上的帮助,从组织上建立适应中小企业授信的营运机构,从机制上建立有别于大型企业授信审批机制,从管理手段上建立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授信准入、授信定价、授后管理以及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根据授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这一体系,减少银行发放贷款的盲目性,减小经营风险,达到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双赢的目的。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篇2
我国房地产业日前正处于发展时期,我国约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万余家,在深沪两地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仅90余家,占全部房地产企业的0.2%—0.3%,比例极小。即使是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由于其业绩波动等原因,股票市场融资也不是很稳定,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房地产公司融资形式单一,从目前来看其开发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房地产开发对银行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57128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中,国内贷款11293亿元,增长48.5%,房贷业务“一枝独秀”的繁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现实情况可见,一旦房地产业发生波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将转变为银行的金融风险,进而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然而,风险往往与收益是相对应的,想规避风险必然要以放弃房地产授信业务为代价,在业务增长的推动下,放弃房地产业授信市场似乎不太现实,因此,设法分散和化解房地产业授信风险尤为必要。
二、商业银行房地产业授信风险的种类
(一)制度缺陷风险。商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的缺陷以及信贷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是形成信贷风险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是信贷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以及科学的风险评级系统,是造成房地产业授信风险的关键因素。
(二)授信策略风险。由于房地产业自身的特点,造成商业银行在房地产业授信过程中间接成为房地产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由于目前商业银行对于不同的客户采取的授信策略区别不大,造成授信风险很难通过有效手段转嫁出去。
(三)项目管理风险。商业银行针对房地产业这样的高风险行业并未采取特别的监督以及管理办法,由于银行对房地产项目授信的过程管理以及监督力度不够,造成房地产业授信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三、商业银行内部授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授信风险管理机制
1.提高授信决策者的专业技能和风险管理能力。信贷决策是一个对风险和收益综合衡量的过程,需要很强的信贷分析技能和经验(包括财务分析、经营分析、行业分析等),信贷决策者应是信贷风险管理的专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专才较少,识别风险的能力不足,导致一些银行只能依靠传统的“抵押、担保”抵御风险,银行失去了主动经营风险并有效支持房地产拓展市场的先机。
2.实施谨慎与灵活相结合的信贷政策,实行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商业银行每年对房地产业的信贷投放计划应以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为基础,合理测算出年度区域房地产企业的信贷规模,进而可根据商业银行同业占比等方法测算出年度房地产企业信贷规模的控制上限。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企业信贷规模与增长控制、申请受理条件、贷款担保落实等方面的政策,应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大起大落:同时又要保证相对的灵活性,如贷款利率适当拉大差距,对于借款人融资能力和股东实力较强的、现金流充足、第二还款来源稳定可靠的项目,贷款利率可小幅度上浮等。
3.完善风险评级系统。风险评级系统是通过对借款人的资信等级、履约记录、对银行的贡献度等要素的考核确定授信风险等级,从而可以测量授信预期损失、制定授信额度以及计提相应准备金和进行后续利润考核。充分体现信贷资金向优质客户、低风险地区倾斜的原则,从源头上控制信贷风险,同时,还可以借助风险评级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全行风险最低化和收益最大化的有机统一。
(二)根据房地产企业及其项目规模制定不同的授信策略
1.针对信贷规模较大的房地产项目实施银行联合授信—银团贷款。银团贷款是指由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一家或者数家银行牵头,多家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参加而组成的银行集团,采用同一贷款协议向同一家企业或者一个项目提供一笔融资额度的贷款方式。银团贷款可以分为直接银团贷款和间接银团贷款。直接银团贷款是指银团各成员行委托代理行向借款人发放、回收和统一管理的贷款;间接银团贷款是指牵头银行直接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然后由牵头银行将贷款份额转售给成员行,全部贷款的管理权由牵头行负责。
2007年8月11日由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正式发布《银团贷款业务指引》,这对于我国规范银团贷款业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银团贷款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成熟,离实际的市场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但针对较大规模的房地产项目开展银团贷款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比如:银团贷款能够有效控制银行贷款集中度、有效降低授信风险;银团贷款增强了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银团贷款有利于降低金融交易成本、节省市场调查成本、谈判成本、执行合同成本等。
2.针对中小规模的房地产项目实施信用保险。信用保险一般是指小客户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为了降低信贷风险、保证贷款本息的及时正常回收,要求小客户以其信用为标的向保险机构投保,提高信用等级。当小客户自身信用水平下降而不能或者不愿意偿还贷款时,由保险机构代为偿还并同时享有对欠款企业的代位追偿权。由于中小房地产企业信用等级低、抵押品等难以保证、资产规模小等原因,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商业银行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损失了信贷业务量,因此可通过针对某些风险不确定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引入保险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信用保险中涉及到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和借款人。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它面临着是否要求借款人(或者商业银行自身)以信用为标的向保险机构投保的选择;借款人则面临着投保成本与贷款收益的权衡;保险机构也会衡量自身的收益、成本与风险。只有当三者达到均衡时,才有可能签订贷款合约和保险合约。如果借款者自身投保,则商业银行在贷款组合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银行有动力给借款人贷款;借款者如果得到贷款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利息及保金时,才有动力贷款和投保;保险机构如果接受投保所贷款的边际收益大于风险损失时,保险机构才可能接受投保。
信贷信用保险可以使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房地产企业同时实现多赢。商业银行在房地产企业得到保险公司保险的前提下,降低了企业的信贷风险;企业通过信用投保得到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保险公司因而开辟了一个新的业务品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针对房地产企业引入信用保险机制有效克服了银行与房地产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供贷款信用保险的保险公司作为以信用为服务内容的机构,以对借款人的履约能力的深入调查为基础向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提供信用保险,并通过提升这些房地产企业的资信来改善房地产业授信高风险的局面。
(三)针对房地产企业授信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
1.贷前深入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授信项目的各方面情况,科学地设计授信管理方案。授信业务开展之前要深入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其股东的背景,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具体情况、股东真实性、股东实力、股东出资到位情况以及股东所处行业及其经营和债务状况等;了解授信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项目的规划设计、市场定位、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测算、项目敏感性分析等:要实地调查担保人的资格和能力,实地核实抵押物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在此基础上制定授信方案,规定担保条件、项目资本金先期投入使用的要求、贷款发放进度安排、贷款回收时间设计、项目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设计等。
2.贷中要开展授信实时监督机制。监督资金到位情况,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注册资金到位程度及真实性、开发项目自筹资金落实情况及真实性等;监督许可证落实情况,按照银监会及人民银行的要求,商业银行发放开发贷款之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落实开发项目的各种许可证,即土地使用权证、土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开发许可证;监督抵押物的登记公证,贷款抵押物要进行实地考察并到有关登记部门进行登记和公证,确保抵押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3.贷后要对房地产企业及其贷款项目实时关注。从事房地产授信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房地产行业宏观和微观政策,及时分析预测有关政策法规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要从多方面预测分析所处地区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方向和趋势,审时度势,把握房地产授信的投放方向和力度;随访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要经常下企业调查了解,密切关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债务情况,及时发现企业经营活动和债务收支异动情况,积极主动防范不利因素对银行授信资产产生的不良影响;跟踪项目进度,从事房地产授信工作的人员要跟踪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全过程,关注项目运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防范项目运作风险给银行授信带来的不良影响;紧盯项目销售回笼资金到账情况,按时收贷收息,及时掌握项目销售进度,掌握购房人付款方式是一次性付款还是按揭贷款付款,开发贷款与按揭贷款要封闭运作,售房回笼资金及时进入指定账户,防范资金挪用风险。
四、结束语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授信担保圈;风险防范
浙江是民营企业和商业银行集聚区域,经济金融高度活跃,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基于企业互保、连环担保、联保等担保方式提供的贷款,有力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当前处于经济下行期,企业资金链风险和担保链风险相互交织,导致担保圈风险不断形成、快速传导,区域性风险突出,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金融环境,如浙江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温州、绍兴区域,目前已成为银行不良资产重灾区。如何剖析担保圈风险、探讨防范化解措施,改善区域经济金融环境,成为政府、银行、企业当务之急。
一、授信担保圈风险的严重性
1.银行危害大
一是担保具有杠杆性。对外担保为或有负债,担保杠杆倍数往往被轻易放大。但当担保圈内被担保企业发生风险时,担保企业将承担担保责任,面临清偿风险。二是担保圈风险具有较强的杀伤力。担保圈风险远远大于资金链风险,会殃及抗经济周期企业。三是担保具有极强的传导性。担保圈内某个环节出险就有可能引发风险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而且担保圈风险不是简单的风险加总,会随着担保圈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风险呈非线性暴发,危及区域金融安全。如:浙江某省分行去年发生不良贷款中80%为担保圈风险引发;某地一家银行有35个担保圈面临风险,贷款占比为20.17%;一家80多亿元授信企业产生风险后,经过三波传导,涉及担保企业30多家授信300多亿元,担保圈风险严重性可见一斑。
2.银行控制难
一是银行识别风险难,由于担保圈内互保、连环担保、交叉担保、联保等形式交互使用,涉及企业户数众多,担保链长,保证关系错综复杂,银行难以掌控授信企业外围担保圈的风险情况。二是银行风险缓释难,当担保圈风险爆发,保证能力大大减弱,甚至为零,保证贷款实际上等同于信用贷款。三是再生性强破解难,由于担保圈内的企业户数、担保关系、担保金额、风险传导途径等均处于不断变化中,即使当时担保圈被破解,但随时都会发生已破解的担保圈重新连接。
3.银行化解难
一是清收贷款难,由于担保企业自身经营一般,又往往对外投资过大,资金链紧张,无力替被担保企业代偿债务或承接债务,担保企业承担担保责任意愿也会不断下降。二是强化担保难,银行发现担保圈风险,但企业已无法再提供新的增信措施,难以通过强化担保条件来缓释风险。三是资产处置难,在经济下行期,已很难找到风险资产的接盘者,银行处理不良资产进程缓慢且处置后损失大大增加。
二、授信担保圈风险化解难的原因
一是企业抗风险能力普遍下降。经济下行期,很多企业由于前期过度扩张,过度负债,现金流日益短缺,抗风险能力大为削弱,更加无法承受因担保圈风险形成的或有负债压力。二是诚信意识缺乏。部分企业控制人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面对需要代偿责任而轻率选择停业、跑路,对银行贷款采取不转贷、不付息等不配合的态度,甚至出现逃废债现象。三是银行经营理念不正确,前期银行过于追求高收益和规模扩张,导致其放宽了授信准入条件,放任了企业利用银行信贷资金盲目扩张和对外投资,尤其是房地产、矿产、股权投资,导致金融风险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集中爆发。
三、防范化解授信担保圈风险的措施及建议
1.银行方面
(1)树立正确的风险理念,坚守风险底线。一是加强对借款人自身现金流及偿债能力的分析,切实把第一还款来源作为防范信用风险的关键,不能本末倒置,过于依赖第二还款来源。二是加强对担保圈的审核,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准确识别担保圈,将担保圈关系图谱及相关要求嵌入信贷全流程管理,并定期开展监测分析,防止担保圈风险前清后溢。三是加强对保证人的选择与管理,审慎判断保证人的担保能力,对集团关联客户保证实行统一管理,防止过渡担保;加强授信客户对外担保行为的管理,通过合同条款等方式,限制客户对外担保总量及担保企业数量。
(2)设计合理可行的产品方案,降低担保贷款比例。转变过度依赖保证以放大信用的方式,从资金需求与贸易背景契合度的本原出发,可采取国内保理,应收账款、仓储、专利权、排污权、收费权质押等产品,甚至信用方式,充分挖掘企业自身潜力,替代简单的保证方式来融资。
(3)承担社会责任,合理处置风险。根据各担保圈及风险企业的特征,分类灵活处置。对于出险企业的担保企业经营较好的,不能简单提高信贷标准、压减贷款额度,可以采取平移所担保的贷款、承担部分担保责任、兼并重组等方式盘活倒闭企业等措施,避免担保链无限扩大。对经营较差、甚至恶意骗贷的企业,应果断采取措施予以退出。对潜在风险隐患的,提前采取逐步压缩、变更担保、替换信贷产品、变更借款主体等方式,降低担保圈风险程度。
2.企业方面
(1)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一是资本运作和市场扩张要量力而行,防止过度融资。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该充分考虑自身负债承受能力、项目的風险和收益水平,采取稳健的方法进行融资。二是审慎对外担保,依据自身资产实力确定对外担保限额,并对被担保企业进行分析研究,不能盲目对外担保。三是合理处置风险,借款人和担保人都要切实增强承担、代偿债务的法律意识,发生担保圈风险后,要提高现金流创造能力,并采取盘活资产,缩减债务,加快瘦身,减少互保等措施。要主动与银行协商,寻求政府帮扶,接受监管。
(2)拓展多渠道融资模式。单一的融资渠道,既不利于企业降低用资成本,也会加大企业融资风险,要制定多渠道融资策略。除了常规银行融资模式外,还可以采取上市融资、信托融资、融资租赁、吸引投资者入股,以及其他资本策略,合理规划企业资金来源,包括期限结构。
3.监管部门
金融办、人行、银监等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要牵头协调、深度介入,引导银行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稳健发展。建立健全监管平台,完善各类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债权银行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所有金融机构的实时联动、利益协调、共同进退,制定担保圈化解工作方案,形成统一的行动方案,按照企业爆发风险的可能性及损失大小,对客户进行筛查排序,实施名单式管理和分类管理,对高风险客户要实施“一户一策”的风险处置预案,以达到化解担保圈风险的目的。
4.政府相关部门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篇4
论文摘要:内部控制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的自律制度和自我约束机制,是实现“三性”原则的保证,而风险点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则不言而喻。为此,本文认为,基层商业银行应切实转变观念和工作作风,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不断寻找防范风险的办法和途径,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的制约和监督作用,以达到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目的。真正实现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控制度 风险点防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同题。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一方面要求商业银行扩大市场,提高资产负债质量,增强竞争实力;另外一方面要求商业银行强化内部管理,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当前,基层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加大,科技运用拓宽,管理难度增强,服务要求提高,业务领域不断扩大,新业务不断推出,银行风险点也不断增多。因此.强化风险监控和案件预警机制,实现风险防范关口前移,加强经营风险点的管理,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手段,也是当前基层商业银行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课题。1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点的表现形式
银行风险点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容易发生差错、案件,出现漏洞的环节和部位,一般表现为制度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三个方面。
目前商业银行在强化内部控制、风险点的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重要和基本的内控制度特别是风险点的控制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突出表现在内部金融风险的积聚和违法违规违章经营行为的存在,为风险和案件的发生埋下了种种隐患,突出表现在:
管理风险点:一般而言,基层负责人法纪观念淡薄.管理水平低、要求低,检查监督不力,易产生风险隐患。如会计储蓄管理中,少数基层行大额支付业务、自制凭证业务、特别转存业务未按规定审查,个别基层行存在单位交现不及时入账。
操作风险点:由于基层网点操作员责任心性不强.警惕性不高,专业水平低,违反规定操作,而产生许多风险隐患。
如未按规定使用印、押、证,对重要物品领取和交回未及时登记;内部往来业务核算及对账不合规,报单给客户自带.无登记签收手续且入账不及时等。
服务风险点:由于服务竞争激烈,服务对象复杂,服务设施不适应形势要求,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如不法分子利用ATM作案,偷看客户密码,掉包换卡.假冒银行名义张贴公告,窃取客户资金;营业时间以外的客户挂失、紧急止付没有明确操作规程,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不规范,后台仅根据客户一个电话便办理止付,操作很不规范,容易引起纠纷。
科技风险点:由于科技开发、管理、应用与业务发展和人员素质不同步,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如科技开发与业务发展不同步,科技管理不到位,科技应用不规范等方面。
业务创新形成的风险点:由于银行新产品、新业务的发展与经营管理和业务素质不同步,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如员工素质无法满足新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新业务培训少,人员调动比较频繁,许多没有上岗证或没有两个上岗证的人员照样在办理综合柜员制业务,容易产生风险隐患。
银行风险点存在并贯穿于管理、经营的始终,风险点控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营成果优劣,基层商业银行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管理、经营中的薄弱环节,并制定具体的制度措施和办法,就能够堵塞管理漏洞,化解风险的发生,促进正常工作的开展和业务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反之,必将制约业务的健康发展,形成管理无序、经营混乱的局面,并带来经济、物质、形象上的损失。
2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点形成的原因
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点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就单位而盲,是由业务发展不适应、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而形成;就个人而盲,是由于少数职工放松思想改造,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精、思想道德滑坡而形成。具体表现在:
2.1风险控制不到位.风险点蕾理重视不够
基层商业银行把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和任务为第一要务,对风险点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对风险点的控制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风险点的认识问题,制度观念不强,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时有发生。在管理上虽然制度上墙,但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没有把风险点控制当作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来对待。风险点的控制缺少新途径、新方法,无的放矢,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
2.2检查不到位。监控不严格
管理层检查多但流于形式,没有查出或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种类型的检查太多,太杂,基层行、网点疲于应付且无新意。据丹东建行统计,2002年接受各种较大的检查多达20次。而真正解决问题的却不多。
2.3业务培训不到位,员工素质偏低
一项新业务推出,部分柜员素质达不到要求,业务处理风险增大;有的行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后不进行具体的业务人员培训,或者培训内容大打折扣,造成操作人员对新业务不熟悉。潜藏着风险隐患。有的行前台人员变动频繁,新入行人员没有及时进行培训,业务不熟练。有的业务部门举办新业务培训班,未通知审计检查部门参加同步进行学习,影响监督效果。
2.4新业务新技术管理不到位。留存漏洞
随着各代理、代缴、代汇、银联、理财等新业务的开展,风险点随之增多。实行综合柜员制,由于管理不到位,衍生了一些风险点。前台操作程序变化,钱箱、业务公章个数增多,单证管理分散,现场监督难度较大;网络运行故障影响前台营业,后台操作失误导致前台业务处理错误。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不顺,与上级不协调。
3防范与化解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点的对策与措施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意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注意借鉴国际先进的内部控制框架和经验做法,逐渐将真正意义上的内控理念、理论和方法引入经营管理中,开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把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自律和自我约束的一种管理手段及技术加以运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要做的大量工作还很多,管理体系仍不完善。
要防范和化解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点,就必须认识风险、研究风险、掌握风险发生的规律。要抓住风险点,逐个剖析,搞清原因,采取措施,对症下药,把风险之火扑灭在“摇篮”之中。
3.1加强对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增强全面风险控制意识
银行风险具有隐蔽性、职务性、突发性和破坏性。隐蔽时使人不知不觉,突发时让人措手不及。要掌握银行风险点的分布状态、特征及走向,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点,必须加强对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加入WTO必将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要求商业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这不仅要在经营机制方面接轨,最重要的是在内部控制体系方面接轨。美国货币监理署对1990年至2002年间倒闭的近百家银行的倒闭原因作过专门分析,认为“管理质量”因素在银行倒闭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大量银行损失和倒闭破产案件的专项研究,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内部控制、特别是风险点的控制失灵是导致银行损失和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深思。
在入世后国际银行业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加强内部控制、特别是风险点控制已成为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强化商业银行的全员法制观念和内控意识,制订风险点控制责任制,层层抓好落实,尽可能堵塞各种漏洞和盲点,形成强烈的内控氛围.把风险系数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实现依法开展监控重心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风险的过渡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坚持并完善防案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情况,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分析风险要害点。找出隐患,分析原因,更新技术,完善制度,及时整改,总结经验,全面推介。指导全行案件防范工作的开展。
3.2围绕内控建设要求,构建完善风险点管理体系
“十五”期间,商业银行面临着一个金融全面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时期,在面对巨大冲击和挑战的过程中。尽快建立起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已经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要根据央行<指导原则>提出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系统、高效、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确保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确保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确保内部资源效率的提高和各项业务的稳健运行。在此基础上,主要围绕内控“三道防线”,即:建立一线岗位双人、双职、双责为基础的第一道监控防线;建立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工作程序作为第二道监控防线;建立以内部监督部门对各岗位、各部门、各项业务全面实施监督反馈的第三道防线。并建立各项具体实施细则,确定各部门风险点防范岗位及各岗位和每个员工在业务各个方面的职责权限,将内部权限控制体系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覆盖所有领域,达到相互分工分离,相互配合制约的内在要求,形成“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和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增强制约机制认真执行和进一步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增强制约机制,是强化风险点控制,有效防范、遏制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的根本保证。3加大对新业务的培训力度,防范业务风险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没有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是不可能有效防范控制风险隐患的。
因此要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岗位要求和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风险意识,把规章制度要求落到实处,对一些违规行为能够及时纠正、制止,真正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要加强对后台监督和检查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检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专业的、权威的执规检查队伍。对全体员工要进行多岗培训,鼓励员工一人多证,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和不同业务岗位的需要。
3、4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大监察力度。
工作中最大的漏洞是管理上的漏洞,风险点最重要的防范是责任防范。商业银行应建立检查排查责任制和引咎辞职责任追究制,只要责任到位,制度到位,漏洞隐患就会无处可存。当前查出的案件和风险点主要是由于员工责任心差。管理和制度不到位、有漏洞、责任不落实形成的。针对当前基层银行存在的检查、排查不落实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检查、排查工作制度,建立检查排查责任制度和引咎辞职责任追究制。为检查、排查的规范化开展、把防案措施落到实处提供制度保证。进一步贯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种好“责任田”,增强领导干部防案责任意识,形成齐抓共管的防范机制。
4.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点防范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4.1要处理好风险点防范与业务发展的关系,避免控制过度与不足
不能因促进业务发展而放松风险点的管理,反之亦然。风险点的防范与业务的开展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两者不能偏颇。
4.2要解决制度创新与原有业务的衔接问题
不能两层皮,互不联系,业务创新而带来制度创新,原有风险点未除,新的风险点也将随之出现,这就要求在风险点的控制方面要相互兼顾,既要控制好原有风险点,也要控制新的风险点,减少新旧业务互转、优化而带来新的风险。
4.3要正确把握内控制度建设与风险点控制的关系
内控制度建设是前提,风险点是内控制度的有机部分,只有重视内控制度建设,才能加强风险点的管理,只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都会形成新的问题。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篇5
当代金融家
本文刊登于《当代金融家》杂志8月刊(杂志全球发行,每月8日出刊,定价:80元/本,全年960元)。本文原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授信后管理为商业银行带来财富(下)》编者按
授信流程相关各方必须把守住风险底线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坚守底线的原则性和支持发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化解存量风险和防控增量风险。授信后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贷后检查:贷款用途检查和全面检查贷款用途检查是指贷款出账后的授信用途检查和贷款存续期间的授信用途检查。客户经理通过调阅借款人用款流水或相应的用款认定记录,对贷款直接用途跟踪检查,并录入监控系统,直至资金使用完毕,生成完整报告。贷款用途检查,一是对合同约定用途的检查,二是对批复落实情况的检查。全面检查内容包括:批复落实情况检查、借款人所在行业变化情况分析、借款人经营情况及财务分析、担保情况分析、总体评价、风险分类。根据客户分层管理原则,不同级别客户全面检查频率不同:战略客户、重点客户、低质量及特别关注客户、存在定性预警信号客户及一般正常客户检查频率应各有不同。平行作业授信后管理平行作业是指客户经理和风险条线人员、业务条线管理人员一起在授信后管理流程中,通过岗位制约与团队合作,重检客户风险状况与授信方案,从而实现平衡风险与回报的授信后管理运作机制。平行作业的目的在于保障业务运行质量,实现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有机统一,具有客户关系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双重作用。平行作业实行分层管理,具体来说,对于战略客户、重点客户、一般正常客户、低质量及特别关注客户或预警信号客户授信后管理应有不同。风险排查授信后管理专项风险检查由总、分行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总行布置的专项检查均采取分行自查与总行检查结合方式进行,分行自行组织的专项检查应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总行风险部。为提高专项检查专业性,需要相关业务管理部门配合,充分体现专业性和团队协作,主要表现为:产品经理、风险经理参与检查方案制定及具体实施检查,最终沟通检查结果,形成检查结论。风险排查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准备阶段包括的工作事项有:确定检查项目、成立检查组、下发检查通知、制订检查方案、资料收集分析和编制抽样方案;实施阶段包括:访谈、审阅档案、账表核对和意见反馈;报告阶段包括形成报告、检查结果通知书、档案整理、跟踪整改和后评价。风险预警风险预警是指运用多种信息渠道和分析方法,收集风险预警信号,对预警信号进行识别、整理和衡量,并采取适当措施,以化解潜在的风险隐患。风险预警是授信后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对授信客户进行主动、系统和动态的管理过程。进行风险预警管理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全面预警原则:风险预警工作涉及从支行、分行到总行多个层面、多个岗位,银行全员都有预警职责。及时报告原则:相关人员须及时发现各种预警信号,并尽快报告。快速反应原则:对于生效预警信号必须采取应对行动,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本着有利于保全信贷资产原则,采取紧急应对程序。风险预警委员会应实行月例会制度,其职责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听取个案或系统性预警信号发现及处理情况的汇报; 批准预警行动方案,批准跨区域集团客户预警行动方案; 有权指定某单位或个人开展专项预警调查或执行预警行动方案;
有权批准或修改本办法;
负责建立并维护全行风险预警体系。
具体而言,风险预警委员会例会上规定的议题有: 上次预警会决议落实情况;
研究和跟踪低质量、特别关注客户风险排查和清收化解情况; 下两个月即将到期不能正常还款授信的风险状况及处置方案;
上期预警信号的处置情况;
本期系统新增定性、定量预警信号风险状况;
预警信号生效或解除决定及处置方案等等。低质量及特别关注客户管理通过履职检查和专项检查得到风险隐患客户名单,从中进行筛选得到低质量及特别关注客户名单,根据客户具体情况对其采取压缩退出、风险化解、风险分类及拨备管理等不同的措施。低质量及特别关注客户名单具体来源为预警名单、审计条线名单、公司条线名单、审批条线名单、逾期欠息名单和重点排查结果。低质量及特别关注客户名单维护应及时增补调整,风险经理负责协助客户经理制定清收转化方案,授信后管理岗负责跟踪督导客户经理落实清收转化方案,应视清收转化进展情况及时调整风险分类及预计损失金额。风险分类认定(1)风险分类的概念和认定原则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指按照信贷资产风险程度将信贷资产划分为不同类别的过程。风险程度的评估主要通过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信用风险缓释等因素,综合评估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以判断贷款本息及时足额收回的可能性。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应在五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程度的变化及时进行动态调整。进行风险分类时需遵循的原则有:真实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审慎性原则。
客户评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客户评级应遵循全面性原则、专家认定原则、有效性原则、时效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以客观审慎地确定客户评级。
信用风险缓释应遵循的原则。担保安排必须达到信用风险缓释的相应标准,否则在担保评级中不予考虑。信用风险缓释应遵循合法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审慎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以客观合理地确定债项的担保评级。(2)五级风险分类五级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是这样的: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风险分类认定中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对贷款进行分类时,要以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借款人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贷款项目的盈利能力;
借款人的还款记录:在本行和他行还本付息情况及其他信用记录;
贷款的担保:担保手续是否完整有效,保证人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抵/质押物状况;
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信贷档案和重要文件是否保存完整; 银行的信贷管理状况等。(3)风险分类认定及调整流程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及预计损失实行分级审定的原则,后一级人员有权调整前一级人员的认定结果,但应明确阐述理由。为确保风险分类及预计损失认定的独立性、准确性,在批复时审批机构负责出具初次认定意见,在授信后管理阶段,进行滚动分类及最终认定。授信批复阶段初步认定的流程:
主办客户经理负责信贷资产初分,并录入《授信业务调查报告》,随授信流程逐级上报;
风险经理负责对主办客户经理的初分结果进行复核,保全部门负责人负责对保全部门经办人员的初分结果和预计损失进行复核; 风险分类及预计损失测算结果经复核后,随授信流程逐级上报,由审批机构进行初次认定,初次认定权限同审批权限;
审批机构初次认定结果,随授信批复导入系统。授信后管理阶段认定的流程:
客户经理要按照授信后管理的要求对客户进行跟踪检查,滚动进行一次风险分类及损失预计测算;
授信后管理岗进行复核,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如与前次认定意见一致,则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最终认定;
审核结果如与前次认定意见不一致,需进行调整时,视调整情况,最终认定权限。拨备管理(预计损失测算)(1)拨备概念拨备在会计上称为资产减值准备,其增加或减少影响银行当期损益。适用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有:金融资产(如贷款、应收款及证券等)为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非金融资产(如房屋等固定资产)为第8号《资产减值》。(2)计提方法对于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有不同的拨备计提方法,对于金融资产而言,有以个案为基准进行计提和以组合为基准进行计提这两种方式。一般对于单项金额重大、具有独特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应当以个案为基准进行计提,计提方法为:对公后三类贷款、存在“系统性风险”个贷采用个案基准,方法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对于已经以个别方式评估、但没有客观证据表明已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以组合方式进行评估。一般计提方法为:将金融资产组合根据类似的信用风险特征分类及进行减值测试。减值的客观证据主要包括:虽无法辨认该组金融资产中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已公开的数据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已减少且可计量。对于非金融资产主要是以个案为基准进行计提,除商誉外,通常采用下列计量方法: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会转回。(3)贷款减值准备的计算方法根据以上的计提方法,对于对公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贷款进行逐笔估计,以估计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基础计算减值。对于对公类正常、关注类贷款,零售贷款,表外授信进行组合测算,以历史损失经验为基础计算减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公式: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抵、质押物和已查封的资产可变现净值的现值+预计未来从借款人或保证人处获得除抵、质押物和已查封资产以外的现金流量现值。现金流量现值公式:
NPV=∑Ai /(1+r)I估计未来可回收金额的步骤:分析还款能力、分析还款意愿、推算其未来可用来偿债的现金流量。具体而言,分析还款能力是对未来现金流的测算,根据还款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估计未来现金流,根据借款人 / 保证人实际情况,客观判断其发展前景、预测业务量、未来现金流量及流入时间,再减去借款人 / 保证人需要优先支付的债项;如借款人 / 保证人有其他银行贷款,按比例计算现金流。分析还款意愿是在测算的现金流基础上打一定的折扣。了解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还款意愿,分析和评估借款人、保证人的资信状况。(4)修正正常类贷款滚动损失率组合基准下预计损失率的测算方法框架:预计损失率=加权平均滚动损失率×宏观经济调整因子对公正常类滚动损失率=(∑上期正常类贷款中在本期转入后三类贷款后计提的拨备)/上期正常类贷款总额。未考虑正常类滚动到关注类的情况。近年来银行风险预警体系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发现预警信号后授信评级及时转入关注类,正常类进入不良类贷款的数量越来越少,继续使用原有的损失率计算模型,正常类贷款拨备比率将越来越小,与关注类差异逐渐增大,正常类贷款拨备水平会被低估。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三章《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准则:“在对某金融资产组合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计时,应当以与其具有类似风险特征组合的历史损失率为基础”;“对于‘发生但没有报告’的损失确认为减值损失是恰当的做法”。中国银监会最新的《关于贷款准备计提和监管指引》第十一条,“对于非单笔重大贷款,以及经测试没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的单笔重大贷款,金融机构应采用组合方式计提减值准备”;第十二条:“已具备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和能力,并积累了充分历史数据的金融机构,应对第十一条所指贷款进行分组,以各组贷款的历史损失率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影响贷款损失的相关因素,组合计提减值准备”;第十六条:“金融机构应建立减值准备审核校正机制,评估减值准备计提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在评估和检查的基础上,及时对方法和模型进行校正”。以上调整可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据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信息、积累更多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5)贷款成本管理贷款成本:银行在授信过程中为了获取贷款利息收入,所发生的用于补偿风险损失的资源代价;一般指当年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或称为信贷资产减值准备)。信贷成本率=当年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期初贷款总额+期末贷款总额)/ 2 ]信贷成本有以下几个成本特征:信贷成本与银行信贷结果直接相关,是直接成本,也是变动成本;
在计提期间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估计,属于估计成本;
可以通过对信贷过程的管理对信贷成本进行间接控制,属于可控成本。信贷成本可以进行分解从而来进行信贷成本的动因分析。根据公式:拨备(EL)=风险敞口(EAD)×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期限(M)
对信贷成本进行分解,其中风险敞口可以分解为年度贷款增加额(X1),违约概率可以分解为正常关注类贷款结构变化(X2)和新发生不良贷款(X3),违约损失率可以分解为存量不良清收数量(X4)、新增不良贷款损失率(X5)、存量不良贷款损失率(X6)、正常关注类贷款损失率(X7),还有公式中的期限(X8)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篇6
韩 冰
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对培育银企关系、增强服务功能、优化资产结构、分散经营风险、增强盈利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经营思想存在偏差,片面追求市场份额,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放松票据业务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出现诸多违规行为和风险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中小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存在的主要风险
融资性风险。即商业银行签发或贴现无真实交易背景或不能确定有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而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无交易合同或使用虚假、无效合同;超合同金额或期限签发、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重复使用或伪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办理贴现业务。有的商业银行假借企业名义违规开立账户,借用这些账户自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到其他商业银行贴现,贴现资金回流该行后,增加其存款,自称为“融资性存款”。签发、贴现无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违反了《支付结算办法》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因此,银行不仅存在融资性风险,同时还承担着潜在的法律风险。
信用风险。即在没有缴纳保证金或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签发、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导致大量银行垫款而产生的信用敞口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未按规定比例收取保证金或保证金偏低;二是对保证金不足额部分担保不足或担保无效,如担保合同金额小于保证金不足额部分、担保企业担保能力不足、质押物不符合相关规定、质押手续办理不及时不规范、由关联企业担保或企业相互担保、担保合同无董事会同意的决议等;三是以本行贷款作为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或将贷款转为定期存款,作为申请承兑的质物。银行的上述做法实际上是把承兑风险转化为信贷风险,并没有真正落实偿还来源,同时还虚增了存贷款规模。银行通过这样一种非正常方式扩大存贷款和票据业务的规模,形成了“企业用贷款资金作保证金→银行签发承兑汇票→企业到银行贴现→企业用贴现得到的资金再作保证金→银行再签发承兑汇票→企业再贴现……”的怪圈,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信用徒然膨胀,货币信贷成倍数地虚增扩大,从而形成了信贷泡沫。
道德风险。一是关联企业、关联交易方相互串通,套取银行资金。主要方式为:出票人与收款人为关联企业或关联交易方,出票人以一定比例保证金申请承兑,不足部分由收款人提供保证担保,最后资金由收款人账户流向出票人账户,实现
了资金的逆向回流。二是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人员利用伪造、变造票据、“克隆”票据或票据“调包”等欺诈手段,有意识地骗取银行资金而使银行面临资金损失的风险。三是银行内部人员在办理票据业务时不认真把“三关”,即票据记载事项合法合规审查关、背书核实关、票据真伪核实关,或是违法违规,盗用银行票据,而使银行蒙受资金损失。
操作风险。一是先贴后查,逆向操作。有的银行为了争揽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求企业采取出具承诺书的方式先行贴现,而查复日期比贴现出账日期晚几天甚至半个月之久。这种查复未明即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或质押的做法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银行资金的安全性难以保障。二是办理贴现和质押取得的票据背书不合法、不完整。主要表现为票据贴现时空白背书、多次背书时背书不连续等。这不仅违反了《票据法》的规定,在发生法律纠纷或出现票据流失等情况的时候无法主张票据权利,而且容易引发道德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一些中小银行票据业务的基础工作较薄弱,票据保管和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内部控制不力,导致票据案件屡屡发生,风险损失不断产生。目前大部分中小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如承兑协议、商品交易合同等要素不全,承兑申请人的基础资料不全,业务会办记录不详等。还有些银行存在账实、账账不符,未真正落实印、证、押“三分管”,印章交接无监交人,保证金记账串户,银行承兑汇票委托收款时以盖行政公章代替结算专用章等问题。
利率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较少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业务,中小企业贷款和一些规模较小的项目贷款一般是先由中小银行进行票据承兑贴现,然后由中小银行向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转贴现。中小银行赚取的是票据市场的利差。一旦市场资金紧张,转贴现利率上升,中小银行就会面临利率风险,严重的还将导致流动性风险。
风险成因分析
经营思想错位,盲目扩大业务规模。中小商业银行受经营区域的限制,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经营规模小的问题,而票据业务则具备规模扩张的功能,可以获得额外业务量。因此,中小商业银行首先把票据业务的发展作为实现规模增长的一个主要手段,通过向企业发放贷款或办理贴现,转存为保证金或开具定期存单,再签发票据,如此滚动办理可以实现存款、贷款的双重增长。其次,票据业务可以稀释不良贷款:通过增加票据资产扩大贷款规模,做大分母,降低不良贷款率。同时票据业务可以调整利润,增加营业收入:通过票据业务的买入卖出,提早实现利息收入,调整利润实现状况;贷款转作保证金,银行获得的是贷款利息,而向企业支付的是存款利息,利差则成为银行的营业收入。
内控建设不完善,风险意识淡薄。中小银行虽然普遍建立了票据业务的内控制度,但票据业务的操作流程和责任制度不够统一规范和严密,未能覆盖所有风险
点,不能有效防范风险。有的银行未将票据融资全部纳入单一客户授信范围,不利于控制和防范单一客户的信用风险;有的银行“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对企业信用状况不能充分掌握;有的银行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重要岗位人员的定期轮换尚未形成制度,不利于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还有的银行受审计人员不足的制约,对票据业务的审计监督比较薄弱。
法制体系不完善。现行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商业银行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的有些条款过于笼统,对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中涉及的银行承兑汇票的法律法规未作专门的司法解释,监管中缺少法律依据。一是对商业银行承兑业务没有相应的监控指标。在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承兑总量不得超过上年末存款余额的5%的控制指标后,未有其他指导性指标出台,对于资产规模小、风险控制能力较低的中小金融机构来说,缺乏外部约束,容易造成盲目发展。二是对承兑保证金的管理和保证金的收取方式、数量没有统一的规定,对贷款转保证金的做法没有具体界定和处罚标准。三是对企业多头开户、重复使用增值税票在多家银行办理贴现缺乏控制措施。
银企信息不对称,票据防伪手段落后。一些企业法制观念薄弱,通过伪造合同或发票,来骗取银行资金,而相关的信息共享机制还不够健全,如银行与税务部门未实现联网,无法查询发票的真实性,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中也缺乏票据承兑贴现的信息。另外,一些企业提供的合同与增值税票不能互相对应,少数企业无法提供增值税票,给银行审查真实交易背景带来难度。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票据签发、查询和签证的系统或机构,票据的电子化程度较低,使“假票”、“克隆票”有可乘之机。
弱势地位受歧视。由于中小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缺乏全国性网络,对票据的查询需由大银行代理,有些代理行歧视小银行的委托,故意拖延查复的时间,票据查复速度较慢,最长的需1个月之久,迫使委托行不得不对急用资金的企业先行贴现或对大客户实行见票即贴的简单审核方式,形成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
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端正经营思想,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中小商业银行要纠正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行为,正确处理好票据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不要为了票据收益去承担巨大的垫款风险。应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指定票据业务发展目标和规划,不要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扩张,业务的发展应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
加强内部控制,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中小商业银行应坚持“内控优先”原则,以风险管理为重点,加强票据业务内控制度建设,制定规范、操作性强的出票、登记、查询规程和制度,强化对票据真实性的审查和检查,确保票据交易真实性和资金的安全性。同时对票据业务环节中的各个风险点进行认真的预测和剖析,对
每个风险环节设置“防火墙”,并定期对风险管理程序进行评估。中小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对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对票据业务风险的认识与把握能力,提高从业人员的防范技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操作、检查和监督制度。
修订完善制度,规范票据市场。现行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商业银行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的有些条款已不适用于当前票据业务的发展状况,票据业务中企业当事人的准入退出制度、票据融资的管理、各种票据交易行为管理、票据信用评估、票据交易的价格约定、资金清算、票据业务的风险准备等制度都应尽快纳入规范化轨道。从监管的角度来讲,应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控制作出具体规定:一是将票据融资全部纳入信贷授权和客户授信范围,以便于外部监管和内部监控;二是对票据业务制定指导性的承兑总量、单户或最大十户的承兑比例监控指标、向异地企业出票的控制制度等,以剔除票据市场中的泡沫;三是实行保证金等级管理或规定保证金最低限额,将票据风险敞口与资本金规模挂钩,降低银行承兑风险;四是对以贷款作保证金、关联企业套取银行信用等行为制定明确的界定标准和处罚规定;五是规定所有金融机构对已办理贴现的增值税票原件加盖戳记,注明贴现金额和贴现机构名称,从源头上堵住重复使用同一增值税票办理贴现的问题。
加强合规性监管,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监管部门应充分认识票据业务中潜在的风险,加大现场检查的力度,重点检查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的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贴现资金流向、发放贷款作为保证金、票据业务的内控机制和存在的风险等问题,注重对内控的有效性、操作行为及各个风险点的监管,进一步加大对票据业务中违规违法的处罚力度,加强检查监督,及时纠正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最大限度地防范控制风险。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对策
一、引言
目前,会计风险是中小商业银行应当高度重视防范的风险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在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商业银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应当深入、全面地分析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形成原因。中小商业银行应当主动发现当下会计工作中的风险,并针对不同的风险成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这类风险的继续发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详细、系统化的风险防御体系。客观来看,银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下,银行业将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与挑战。作为银行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也将遇到新的问题,尤其是在大量中小商业银行涌入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之后,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与日俱增,各家商业银行不得不绞尽脑汁创新产品、革新技术、更新理念、优化模式,以便以更加强大的姿态来应对来自同业的挑战。会计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为基本的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进行各项交易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鉴于此,会计业务在任何一家商业银行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会计运营管理如果出现风险,那么将会在极大程度上诱发商业银行的运营风险,如果不及时加以防范和解决,甚至会引发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二、中小商业银行会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风险
1.会计核算业务产生的风险
商业银行核算机制和工作准则如果出现问题,就十分容易引发商业银行会计核算风险。如果中小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人员由于专业技能不扎实、工作责任感缺失等问题造成会计核算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就会造成会计核算的风险。比如,当两家控股子公司需要共同编织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需要对具体合并的范围进行客观、真实的披露。如果反映的信息不准确、不全面,就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还有一些中小商业银行为了在利息核算上朝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操作,在会计帐务处理过程中不顾真实性原则的约束,擅自延长本行针对会计利息的核算期限,导致银行利息收入大幅度增加,长此以往,将会对银行未来的经营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和不利影响。在贷款核算方面,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大量的不良贷款产生,由于不能及时回收资金,致使银行筹资成本激增,风险难以避免。
2.会计结算业务产生的风险
中小商业银行由于会计人员在同债权人、债务人进行结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引发的损失风险被称为会计结算风险。例如,针对银行存款结算账户,这类账户通常是存款人在经办行开立的主要用于办理各类资金收付结算事项的人民币活期存款账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是存款人的主要类型划分。众所周知,银行账户是任何一家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前提条件,银行结算账户的主要风险类型包括开户资料审核风险、客户印鉴风险、大额现金异常收付风险、挂失风险、挂账资金清算风险、对账风险等等。以上任何一种风险都会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带来较大损失,并对中小商业的声誉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以对账风险为例,如果对账人对账不及时、对账单回收率不足,那么对账环节就存在潜在风险,容易滋生银行内外部人员相互勾结作案。
3.出纳业务产生的风险
通常来说,很多人一旦想到中小商业银行的出纳人员,就会容易跟巨额资金产生关联。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的出纳人员每天都需要接触到大量的银行现金,其最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兑现支票、接受各类存款、完成货款付款、完成提款服务等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商业银行出纳人员的工作职责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一些新兴业务逐步发展,诸如出售储蓄债款、出售旅行支票、处理存款单的文书、支付客户的功用事业账单与签账卡的支付等工作。鉴于此,如果中小商业银行的出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稍有差池,就容易产生出纳业务风险。举个简单的例子,由出票人签发的商业汇票,可以要求付款人在见票或一定期间内必须向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这是在实际经营业务中最广泛采用的信用结算工具,由于具有较强的流通性和便利性,受到了很多企业客户的青睐。然而,正是这样一种看似高效的信用工具,如果不完善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则很容易引发风险。如果一家中小商业银行的收到票据时,未能对票据本身的真伪进行核对和专业鉴别,对票据上所记载的经济事项未能经过全面、细致的审核,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由于出纳人员的疏忽而形成的风险。
三、中小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1.建立健全针对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想规范会计工作,防范会计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最基础的环节。首先,内部管理体系的完善,必须以职责的全面落实为基础。在内部控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会计工作所涉及到的各个岗位和环节都进行全面、有效地控制,并且严格按照银行业务的特点和需要,详细梳理流程,并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权责划分,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针对一些岗位十分核心的人员,还要严格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和检查制度,防止由于长时间在一个岗位,滋生出一些不正当行为,给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风险。除此之外,中小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还要重点关注会计工作的审批环节,尤其针对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要认真审核。对会计管理工作中出现过的各类问题,要全面总结,吸取经验。
2.重视对中小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
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再加之中小商业银行自身的具体情况,中小商业银行的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养不高的情况。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尤其是需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业务技能、职业道德等内容,都是中小商业银行提高会计队伍综合素养的主要努力方向。中小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能否真正发挥预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人员素养的影响。因此,中小商业银行需要在强化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培训的同时,加大思想教育宣传。在业务技能方面,可以通过各类进修、培训、讲座等形式,为会计人员提供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和条件,及时帮助会计人员更新知识体系,从而能够掌握紧跟时代节奏的会计业务技能。对于会计管理人员来说,需要重点提高其管理能力,使得他们可以善于利用各种人力资源,充分挖掘会计人员的潜力,从而能够强化对会计风险的控制。
3.鼓励金融创新,并在会计电算化推进过程中强化风险控制
客观来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提高中小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效率具有十分显著的积极意义,然而,会计电算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些潜在风险也需要警惕,需要中小商业银行加强管理。就目前的中小商业银行电算化风险来说,首要的是要加强对计算机作案的防范。中小商业银行需要严格设计会计系统,只有经过严格开发和测试之后才能正式使用。另一方面,中小商业银行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大方针下,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尝试利用严密的计算机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风险控制体系,对网络作案严加防范,从根本上减少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会计风险。
四、结语
中小商业银行在控制会计风险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意识到风险防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且就遭遇到的风险问题,深入分析总结,同时强化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努力推进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总体来说,中小商业银行应当对目前运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会计风险因素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类,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深入研讨会计风险的成因、类型,由此找到防范每一类型会计风险的具体对策。在此基础上,由点到面,在今后不断地经验积累中,对实施的各类改进措施进行总结和研究,最终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化的针对会计风险的风险防范系统,真正意义上建立起一个科学的风险防范工作体系,更加高效、准确地规避会计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切实促进商业银行的有力发展。可以说,唯有从根源上遏制风险的产生,才是中小商业银行防范会计风险的核心与关键。
参考文献:
[1]黄涛.我國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及对策初探[J]. 企业导报,2015,3:143-144.
[2]陈才莉.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操作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92-93.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推荐阅读: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10-06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08-07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06-26
浅谈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防范09-02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及防范措施07-08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与防范08-09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监管09-26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防范与处置对策07-29
社区银行风险防范问题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