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监管(通用7篇)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监管 篇1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监管
摘要: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进行创新的主要方向,是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管理资金负债、创新金融产品与拓展利润增长的主要方式。文中主要讲述的是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特点、同业业务风险点分析以及防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同时提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监管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防范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非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以融资为核心的各项业务。随着金融行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同业业务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同业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同业业务的发展在金融产品创新中具有代表地位,监管机构在进行监管过程中,所面临的是多种形式的同业金融创新,如何做到有效的管理又给足金融产品的发展空间是现代金融管理机构面临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特征分析
(一)同业业务规模增长速度快
通过同业业务规模增长统计数据可以分析出,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至2013年期间,中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同业资产规模增速达到总资产增速和贷款增速的两倍,同业负债规模的增速也达到总负债增幅和各项存款增速的1.5倍。随着所占规模的逐渐扩展,同业业务在银行资产负债的占比逐渐提升,直至2013年中旬,银行同业资产在总资产的占比与同业负债在总负债的占比为11.3%与12.9%,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同业业务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
(二)同业业务不断创新
传统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本是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工具,并不具备信用创造的功能。随着商业银行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如信贷资产转让、银信合作理财、票据、同业代付、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等等,这些创新产品通过一系列交易结构设计和会计处理,将非标准化资产藏匿在同业科目或表外,实质是对信贷等融资类业务的一种替代。
二、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分析
(一)同业业务的市场风险
同业业务市场风险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性风险。国内金融市场开放为同业合作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现阶段逐渐发展为以银行合作为主导的银信、银基、银保银财等,多种合作方式的并存状态。同业业务的发展使得银行与其他机构紧密联系,使得风险在市场之间不断蔓延。二是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为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通常以低价融入短期资金,以高价配置长期同业资产,通过短债长投的方式进行利益的获取,但也伴随着流动性风险的存在,资产负债期限的错配使得流动性风险激增,金融系统不稳定性增加。
(二)同业业务的监管风险
同业业务的监管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同业业务容易粉饰会计报表,影响监管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通过“通道业务”绕过监管方,可以将信贷资产和投资资产、表内和表外科目相互转换,达到调节各类指标的目的。二是操作风险。同业业务在操作中较为复杂,商业银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认知的偏差,则会造成操作风险的出现。
三、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提升经营规范性
提升经营的规范性首先要完善授权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切实的规范机构内部各部门的授权体系与权限管理,有效的进行同业授信,严格把控项目风险、重视复查与监控,定期进行授权与评估审核。其次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提高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按业务实质对同业业务进行有效的分类,保证业务投向符合政策相关要求。
(二)优化同业业务监管制度
首先要提升后续监管力度,同业业务所涉及到的机构较多,具有复杂性和不断创新的特点,监管部门需要紧跟形势,加强沟通协调,提升自身监管水平,从业务实质出发科学设计监测指标,加强数据统计、监测和分析力度,避免商业银行腾挪规模、人为出表等不规范行为,同时对同业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活动进行监管,控制资金通过同业业务流传至“两高一剩”和房地产等信贷政策不支持的高风险领域。其次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监管部门需要推动建立同业业务信息共享平台,统一同业业务统计项目口径与报表体系,客观的反应同业业务总量、结构、项目类型等。
四、结束语
近年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种类不断更新,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导致同业业务风险的控制难度逐渐提升,需要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同步进行风险管理措施的完善,增强抗风险能力,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完善各项同业业务风险管理制度,有效的避免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祝继高,胡诗阳,陆正飞.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基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出方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6,02(01):66-82
[2]宋军.改进金融同业业务监管[J].中国金融,2014,03(08):18-20
[3]林志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金融经济,2013,08(16):89-91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监管 篇2
(一) 同业资产规模和占比均有所回落
截至2014年末, 16家上市银行资产总额105.76万亿元, 同比增加10.63万亿元, 增长11.17%;贷款总额53.48万亿元, 同比增加5.62万亿元, 增长11.74%;同业资产余额为9.44万亿元, 同比减少7384亿元, 减少7.26%;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8.92%, 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其中, 国有银行同业资产余额5.10万亿元, 同比减少511亿元, 减少0.99%;股份制银行同业资产余额3.93万亿元, 同比减少6298亿元, 减少13.81%;三家城市商业银行同业资产余额3993亿元, 同比减少576亿元, 减少12.60%。
(二) 同业负债规模增幅较快
截至2014年末, 16家上市银行负债总额98.35万亿元, 同比增加9.39万亿元, 增长10.55%;存款总额75.70万亿元, 同比增加5.28万亿元, 增长7.49%;同业负债余额为14.75万亿元, 同比增加2.20万亿元, 增长17.54%, 同业负债增速较同期存款增速高10.05个百分点。其中, 国有银行同业负债余额7.79万亿元, 同比增加1.39万亿元, 增长21.66%;股份制银行同业负债余额6.31万亿元, 同比增加8017亿元, 增长14.56%;三家城市商业银行同业负债余额6498亿元, 同比增加124亿元, 增长1.94%。
(三) 商业银行同业项目的变化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在经历了前期的快速发展后, 其传统的同业存放、拆放和回购等业务整体进入到收缩调整阶段。尤其是2014年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 (127号文) 、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 (140号文) , 专门针对同业业务进行规范, 商业银行因此加快了对于同业业务经营策略的调整步伐。从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余额来看, 同业业务在资产方和负债方呈现出不同特点。2014年16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为负增长, 其增速显著低于其贷款增速, 而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进程中存款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上市银行同业负债的增速远远高于其存款增速。
二、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剖析
(一) 同业业务市场风险
1. 金融机构间关联性增强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我国金融市场的放开为同业合作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目前已形成了以银银合作为主导, 银信、银证、银基、银保、银租、银期、银财等多种合作方式并存的局面。同业业务的发展使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 金融机构风险关联度, 导致风险可以在市场间、不同机构间迅速蔓延, 从而引发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
2. 期限错配易形成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为了追求高收益, 往往以低价吸入短期资金, 再以高价来配置同业资产, 以短债长投的手段来赚取利差。期限错配的方式使商业银行在短期内获取可观收益, 但是易带来流动性风险, 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造成较大压力。
3. 复杂交易结构易引发操作风险。
在同业融资业务中, 商业银行有时会与信托或证券公司签署定向资产管理合同、同业借款合同等, 或引入其他银行作为“过桥行”。由于出资行的权益只能通过与提供通道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契约关系、中介机构与债务人的契约关系间接体现, 使得出资行对于实际债务人的约束力相比传统贷款业务有所下降。此外, 资金需要通过中介通道划转, 对资金的控制力也有所减弱。
(二) 同业业务的监管风险
1. 同业业务易粉饰会计报表。
一是商业银行可能通过买入返售票据提升经营利润, 降低对经济资本的占用。此外买入返售票据属于同业业务, 不纳入存贷比监管范畴。二是两家商业银行之间可能通过互相存放资金的方式, 以达到完成同业存款任务, 虚增资产负债规模的目的。此外, 通过“存放同业”和“同业存放”的利率差额, 调节利润水平。三是商业银行可能将应计入其他科目的资金计入同业业务科目, 如“投资”等科目。
2. 同业业务易产生操作风险。
相对于传统存贷款业务, 同业业务属于新型业务, 实际操作和会计处理较为复杂。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的日益创新, 同业业务资金发放和筹措的渠道和方式也发生了快速变化。商业银行可能由于制度解读不到位, 工作不细致等原因, 造成操作风险。如:商业银行可能存在未直接签订合同买入返售业务合同, 委托第三方办理的情况;在开展涉及三方的买入返售业务时, 将信贷资产包装成同业资产避开了人民银行月末、季末的贷款规模控制;利用买入返售业务在分支机构间转贴现, 空转套利的现象;同业投资开展表外增信业务时, 为其他银行融资项目提供远期回购承诺, 盲目风险兜底;未准确计量同业业务风险并计提拨备, 或计提比例不足, 低估了同业资产的风险;对单家机构同业存放比例过高, 加大了违约风险等。
3. 同业资金投向易引发金融稳定风险。
商业银行可能存在通过同业渠道, 将不同性质存款混杂在同业存款中现象。在对象选择方面, 将同业资金直接或间接投向了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境内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托管信托资产的存款、托管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财务公司、养老保险公司的存款;在行业选择方面, 将同业资金投向一些难以获得信贷支持的限制性行业企业和项目, 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等, 甚至利用同业业务向授信客户提供融资。金融机构通过包装同业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 以谋取可观利润, 从而酝酿了较大的风险隐患, 不利于金融稳定。
三、防范同业业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 继续完善同业业务监管政策。
一是加强后续监测监管。鉴于同业业务涉及机构多、驱利性强和易于反复等特点, 人民银行、银监会应继续加强后续监测监管, 创新监测监管方式方法, 开展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现场检查, 对防范同业业务系统性风险形成监管合力。二是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人民银行要积极推动探索建立同业业务信息共享平台, 统一规范同业业务统计项目、口径及报表体系, 准确反映同业业务总量、结构、项目类型及投向等数据信息, 强化同业信息报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 应对同业资金的来源与运用进行动态监测, 严禁资金从同业渠道流向一些难以获得信贷支持的高风险领域, 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严重过剩等行业。
(二) 加强同业风险防范, 增强经营合规性。
一是完善授权授信管理。商业银行应规范内部职能部门同业业务的授权体系和权限管理, 做好同业授信后项目的风险动态跟踪、复查和监控, 建议每年对授权进行一次以上的重新评估和核定。二是加强风险控制。商业银行要将同业业务资产比照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办法, 强化同业业务的风险管理。严格执行同业业务审批与操作流程, 健全风险准备金计提机制, 形成完整的、高效的风险拨备计提体系, 以提升银行抵御风险能力。三是增强经营合规性管理。对同业业务按交易的业务实质进行正确归类, “同业存款”科目中核算的业务不能包括未具备吸收存款资格的金融机构存款。对买入返售或卖出回购业务坚持双方交易, 标的物实现实时交割, 减少中间环节, 防范操作风险。进一步优化同业业务投向, 确保业务投向符合国家的信贷政策要求。
(三) 加强业务精细化管理, 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同业业务研究, 提高市场敏感度。商业银行应及时掌握金融行业同业业务发展情况, 切实提高市场敏感度和前瞻性, 把握业务发展先机, 促进同业业务稳健发展。二是提升对银行流动性的管控水平。商业银行要建立专项计量体系, 通过对表内外、资产和负债方的合理计量, 强化动态现金流管理, 降低流动性风险。三是提升对金融资产的精细化定价水平。商业银行要平衡市场价格竞争、机构盈利与信用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 建立同业业务定价机制, 合理确定同业产品价格, 实现同业产品价格的差异化经营。
摘要:近年来, 随着金融脱媒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及资本约束的不断增强等, 我国商业银行依靠传统存贷利差的经营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 从而激发了银行间市场同业业务的扩张。本文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深入分析了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和风险隐患, 并提出防范同业业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参考文献
[1]姚斌.引导银行同业业务规范发展, 中国金融[J].2013 (22) .
[2]宋军.改进金融同业业务监管.中国金融[J].2014 (08) .
[3]吴豪声.基于SWOT分析模型的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研究——以江西省商业银行为例.金融与经济, 2014 (11) .
[4]李捷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现状、问题与方向.银行家[J].2014 (01) .
监管层“痛击”银行同业业务 篇3
“127号文”带来的影响正在银行间市场剧烈发酵。这份文件名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由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五部门在5月16日联合下发,旨在规范金融机构的同业业务。
“127号文”下发后,市场传言,包括兴业银行(601166.SH)、招商银行(600036.SH)、民生银行(600016.SH)在内的多家银行暂停了同业业务中的非标业务(即非标准化资产业务,如买入返售信托收益权等)。但目前尚未有银行公开对此进行表态。
5月19日,“127号文”下发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银行股大跌,兴业银行当日领跌2.81%。
不过,5月21日,中部一家城市商业银行高管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所在行在“127号文”下发后确实对同业业务进行了调整。
以同业业务迅猛发展著称、被业界称为“同业之王”的兴业银行亦独家回复《中国经济周刊》称,在新规监管之下,兴业银行将积极调整同业业务的发展策略。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127号文”此次在业务层面重点打击银行业长期以来通过同业业务中的买入返售业务逃避监管的行为。同时,在政策层面,多家券商认为,其背后蕴含着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的意图。
买入返售:“变戏法”绕开监管放贷
银行同业业务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同业投融资业务。
然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梳理16家上市银行上述同业业务中的各项数据时发现,银行开展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这一项业务的金额巨大。
根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2014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总额高达6.3万亿元。而根据华宝证券分析师胡立刚的研究,2012年末,上市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规模是4.736万亿元,占银行同业资产规模近半。两年来,上市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规模增长了33%。对比其6.3万亿元的总额,2013年我国保险业资产规模仅为7.4万亿元,证券业总资产规模仅为1.7万亿元。
那么,银行为什么会热衷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业务呢?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是因为银行业为了绕过存贷比限制等监管政策来贷款。其大致模式为,贷款项目包装成金融产品(如信托计划),银行再通过该金融产品,实质形成资金流向贷款项目,但在入账时却计入同业科目,规避了监管。
按照此前的银行资本管理规定,同业资产计入银行风险资产的权重约为25%,而传统贷款业务的这一指标却高达100%,同时同业资产不计入存贷比。所以,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有将贷款业务移至表外的动力。
上述模式主要即是通过同业业务中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来实现的。买入返售与逆回购类似,是指一家机构购买金融资产,再约定时间和价格在某一时期将购买的资产卖出。这一过程实质便是资金融出。
上述城商行高管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银行通过买入返售将资金实质投向贷款项目的核心原理和目的即是将信贷资产移出表内,以求规避资本监管、拨备成本和存贷比。在买入返售的过程中,为了打消通道银行的顾虑,往往还会有担保银行的出现。有趣的是担保协议一般不公开,被称为“抽屉协议”,旨在出现纠纷的时候作为划分权责的依据,担保银行收取担保费。
同业业务变异实为钱荒元凶
同业业务特别是买入返售业务的大肆发展,竟然让银行间市场上演“钱荒”闹剧。
郭田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同业资金变相用于放贷规避监管等于是短期资金被长期占用,容易引起市场流动性风险。去年发生的“钱荒”事件即是例证。
胡立刚在研报中指出,买入返售业务被认为是资金紧张的元凶。他表示,同业业务中的买入返售业务(融出资金)的期限普遍较同业业务中的同业负债的期限要长。以兴业银行为例,其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余期一般在9个月。而同业资产对应的还款期限则较短,以民生银行为例,其2011年末,同业负债端(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向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剩余期限在一个月内的短期资金占比42.8%,2012年末这一数字已接近50%。
在期限错配下,如果市场资金流动性充足尚能相安无事,但一旦流动性紧张,银行不能顺利在市场拆借到资金归还负债资产,则会引起流动性风险,导致违约。
胡立刚指出,更为危险的是,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将更为紧密。一旦其中一家商业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可能会通过同业业务链条传导至整个银行间市场,危机将逐步扩展到整个金融体系。
针对这一现象,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对《中国经济周刊》直言:“目前同业业务中的某些业务已经成为解决资金投向、放大资产规模和满足某些监管指标的重要手段,我认为这就是不诚信的表现。”
事实上,除了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之外,变异的同业业务还会加大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由于为了规避监管,一笔实质贷款中有多家机构参与,并收取通道费。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将这一现象形容为“雁过拔毛”。
在去年的“钱荒”事件将满一周年之际,此次五部门联合下发的“127号文”,出重拳精准打击了买入返售业务。“127号文”对买入返售业务作出了两项实质规定:
一是要求买入返售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应当为银行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二是要求买入返售业务中不得接受和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
一家上市券商的银行业分析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意味着以后的买入返售业务对应的金融资产将以标准化的资产为主,对于以信托受益权为代表的非标准化资产买入返售业务则会受到抑制。而不允许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将减弱银行从事买入返售业务的安全性,并慎重做出业务选择。
此外,银监会办公厅配合“127号文”下发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开展同业业务实行专营部门制,由法人总部建立或指定专营部门负责经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专营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和分支机构不得经营同业业务,已开展的存量同业业务到期后结清。
国信证券分析师李世新坦言,反思去年“钱荒”的原因,既有商业银行大量扩张同业业务导致流动性错配的因素,也有监管层应对失当之责。监管层绝对不会让“钱荒”再次重演。
“同业之王”兴业银行独家回应:
将转型互联网财富管理
数据显示,2013年,兴业银行买入返售业务的利息总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3.47%,是除了贷款利息收入之外,最大的一块收入。
兴业银行方面独家回复《中国经济周刊》称,从短期看,“127号文”可能对于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中的信托受益权类业务的开展产生一定抑制效用,但对于买入返售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并无影响;同时新的监管要求允许将买入返售基础资产进一步拓展到各类债券、央票等高流动性标准化资产上,这将促进兴业银行买入返售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根据“127号文”对同业融入资金的限制,要求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
但同业业务发展迅猛的兴业银行触及这条规定的“红线”,东北证券的报告指出,从2014年一季报看,兴业银行同业负债比为37.3%,超出了监管规定。
兴业银行方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兴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占比略高主要原因在于兴业银行同业资产业务增长较快。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兴业银行拟同步调整资产负债策略,负债端将会灵活控制全行负债规模、期限结构和利率定价方式,提高资产负债的匹配程度。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监管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
商业银行为了能够为进出口企业提供融资的便利而开展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商业银行办理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种类多样,而且贸易融资业务具有封闭运作、周期短及自偿性等诸多特点,在信贷产品中属于低风险产品。但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速度较快,银行同业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这使得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贸易融资业务信贷风险也不断增加,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风险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范。
一、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开展过程中,一旦客户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降低,就会导致信用风险产生。部分客户由于自身经营不善,导致生产能力下降,严重时还会失去履约能力,这都会导致出口商无法按期进行交货或是被开证行拒付,从而造成严重的信用风险。
2.操作风险
在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实务中,其操作风险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表现出来:其一,由于银行客户经理在对企业贷款条件进行审核时不严格,没有详细深入调查企业的财务状态、贸易背景及还款能力,资产评估也缺乏可信度;其二,缺乏完善的贷款保障机制,在实务中存在着客户互保、抵押手续不全、甚至无抵押等情况,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就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操作风险。
3.市场风险
当前,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瞬息万变,由于贸易融资业务呈现出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加之汇率波动、出口退税率下调、非贸易壁垒增加及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等因素影响,给许多中小进出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导致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市场风险增加。
4.法律风险
在贸易融资业务实务中,由于该业务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及国际惯例,一旦业务操作存在不合规的地方,或是签署的合同文本存在法律漏洞等,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法律风险。
二、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1.完善国际贸易融资信用评价体系
在商业银行开展贸易融资业务过程中,要充分关注融资业务背景的真实性和信用等,通过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融资信用评价体系,将客户正常贸易产生的现金流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中来,深入了解客户自身的赢利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贸易融资业务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以有效防范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
2.强化供应链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的问题
供应链融资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开展的一项金融服务,通过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产业供应链及供应链品牌,商业银行也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开发出能够弥补中小企业自身缺陷的产品,从而强化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合理设置银行内部组织机构,为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顺利开展和对各种风险的抵御提供有效保证。各部门要明确自身职责,建立健全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使其更好地对部门和岗位进行约束。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加快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促进本外币业务的共同发展,进一步对统一授权授信制度进行把关,通过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并寻求设立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标准相符合的客户群体,建立高度集中的单证业务经营模式,从而有效降低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
4.规范业务操作
商业银行在办理贸易融资业务之前,要对业务的相关风险进行合理分析,结合风险分析,制定合理的融资条件和标准,并提出操作性较强的风险防范措施。同时规范操作程序,注重强化贸易融资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
5.加强贷后管理
加强贷后走访,高度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高管异动情况以及其他影响银行债权安全的事项,密切监控企业物流和现金流,严防信贷还款资金来源落空。加强对抵质押物、担保人、保证金等风险缓释措施的管理,在质押货物、保证金出现变动时及时要求企业进行补充。密切关注上下游客户履约情况,针对不同客户采用不同的监控模式。
6.提高商业银行融资业务管理人员素质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监管 篇5
随着我国银行业商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同业竞争的加剧,对于以负债经营为特征的银行来说,稳健运营、有序发展是其战略目标,而实现其目标的盈利水平和能力更取决于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银行经营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等,而防范和处理这些风险最终都要通过法律手段和法律途径,如果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不能通过法律手段和规范管理进行有效的分配和控制,那么就应审慎开展相关业务。
一、存款冒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案例1:
2007年6月2日,张某在某银行分理处开立“活期一本通”存折一本,将当日收到的8.5万元生意周转资金存入该存折,并为存折设臵密码。该存折背面印着的“客户须知”中载明:密码请牢记,切勿泄露。2007年6月15日,张某到银行取钱时,突然发现存折上尚只存余额1.5万元了,通过查询,才发现在2007年6月10日,一人使用伪造的存折,以张某的名义在另一分理处用张某的密码诈取了其名下的7元存款。张某同时承认,自己曾在无意中将存折密码外泄过。2007年12月,张某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判令银行兑付被诈取走的7万元存款。法院认为:
1、从双方订立的储蓄合同关系而言,存款人有不得将密码泄露的义务,而张某违反合同义务,将存折密码泄露给他人,故张某对7万元存款被他人骗取应承担部分责任。
2、银行在凭存折履行支付义务时应对存折的真实性和存折上记载的资信、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如未审查,或不能识别真伪就失去了履行存款合同义务的依据。本案中,银行支付张某名下存款时虽履行了对存折上记载的资信、数据等真实性的审查,但对盖有银行业务公章的存折真伪未能识别,显然存在过错。银行方在存折上作“密码请牢记,切勿泄露”的格式告示是十分适当的,但存折上的“密码请牢记,切勿泄露”的格式告示,不是对银行的免责条款。
法院判决:由银行支付被骗存款中的80%,张某自行承担20%的损失。
案例2:
2009年3月17日,刘某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阜宁县支行开设了活期储蓄账户,并于同日办理了一张绿卡(储蓄卡)。2009年3月24日,刘某的账户在江西某邮政储蓄所被人用伪造的存折在柜面分两次支取计7000元,并分别收取异地取款手续费15元和20元,当冒领人准备第三次提取存款4800元时,被储蓄所工作人员识破是伪造的存折后,离开现场。刘某多次找邮储江苏阜宁支行交涉未果,起诉至法院要求阜宁支行赔偿损失。阜宁辩称,原告的信用卡上的存款是否被犯罪分子冒领,应先由公安机关侦查,且原告的存折设有密码,银行并无过错,故拒绝承担责任。
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在被告处开立了个人储蓄账户,阜宁支行向刘某签发了存折,双方已建立了储蓄合同关系。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应当负有比储户更大的风险防范义务,最大限度的保证储户存款安全。作为被告的联网营业网点,江西某邮政银行储蓄所未能对存款冒领人所持的伪造存折作出识别即办理取款业务,具有重大过错。故因江西某邮政银行储蓄所的过错而不能识别伪造的存折,致刘某在真实存折并未丢失的情况下,真实存折所登载的债权数额减少,对此阜宁支行应承担责任。
法院判决:被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阜宁县支行支付原告刘某遭他人冒领的存款7035元。
案例3 2001年1月15日,王某凭身份证在某银行填写了“储蓄开户申请表”,并开立定期一本通账户,设定取款方式为凭密码支取。2002年2月,王某存入两笔定期存款,金额分别为35000元和10000元。2002年4月10日上午,一位自称是王某的人以忘记取款密码为由,持存折和身份证前往银行要求更改密码,并填写了“储户更改账户资料申请书”。银行柜台人员在审查其身份后,根据银行密码挂失规定,当即为其办理了该存折的密码挂失手续,并于7天后为其办理了密码修改和两笔定期存款的提前支取手续。同日上午,王某发现存折和身份证被盗并查得定期存款45000元已经被人全部取走,遂向公安机关报案,但一直未能破案。后王某诉至法院,要求银行承担责任,赔偿其被盗取的存款。
法院查明:“储蓄开户申请表”和“储蓄更改账户申请表”中的地址栏填写并不一致。
法院认为王某在银行开立定期存款、存入定期存款,双方之间形成储蓄合同关系。储蓄合同的双方均应履行各自义务,储户应妥善保管存折,银行应保证储户的资金安全。王某没有妥善保管存折和身份证,对此存在过错。银行在办理存折密码更改及提前支取过程中,没有认真核对申请更改密码人、取款人与身份记载的内容是否一致,对此,银行也存在过错。王某与银行对存款被冒领一事均有过错,判决各承担百分之五十的责任
总结:关于存款冒领,各地法院倾向认为银行应是处于强者的地位,其经济、技术能力、对存款保护的主动权等各方面,都处于优势,因此让存款人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不妥当,所以,银行应当承担比存款人更多的责任(一言以蔽之,即银行在业务中处于强势,在法院里处于弱势)。
补充:聂晓斌诉宾阳工行存款合同判决是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处理的首起由于银行卡及密码遗失引发的储蓄存款案件,明确要求银行负有对身份证件进行实质审核的义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案要旨
由于储户丧失对银行卡与密码的占有和银行疏于审核提款人身份导致存款被冒领,存款人和银行对此均存在过错,存款人丧失银行卡和密码是导致存款被冒领的起始及主要原因,存款人的过错程度明显大于银行,法院应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来判决各自应承担的责任。
简要案情
2000年12月3日,聂晓斌和张树全到广西宾阳县政府招待所与自称为胡志的人签订一份购销20吨电解铜的协议书,双方约定聂晓斌在中国工商银行宾阳县支行(以下简称宾阳工行)开设一储蓄账户,存入购货资金备胡志查询,聂晓斌收货并验收后,告知胡志取款密码,并提供聂晓斌身份证复印件,胡志方可取款。签约当日聂晓斌在宾阳工行临浦分理处(以下简称临浦分理处)存入人民币100元,以自己名字申办储蓄折卡合一牡丹灵通卡,领取了通存通兑储蓄存折,签收了灵通卡和密码信封,账号为455710039120,牡丹灵通卡号为***2。聂晓斌返回住所地辽宁省锦州市后,于同年12月5日在中国工商银行锦州市分行古塔支行正大储蓄所办理异地转存,存入人民币253900元,转至临浦分理处账户,准备用来购买电解铜。同年12月18日,聂晓斌因协议到期,仍未见电解铜到货,即通过银行查询,得知其账户上的存款已被人领取。根据宾阳工行流水账显示,聂晓斌账户中的250000元存款被一个持“李建国”身份证的人使用牡丹灵通卡于同年12月6日在临浦分理处一次性领取。账户中余款3900元也于同日被人通过自动取款机分四次取完。后经宾阳县公安局经济侦查大队调查,取款人“李建国”所用的身份证是假身份证。
聂晓斌在存款被冒领后,分别找宾阳工行及宾阳县公安局要求解决未果,遂于2001年7月31日向宾阳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宾阳工行赔偿其经济损失250000元及利息和因此支付的往返费用4000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人民法院一审审理认为:宾阳工行工作人员没有仔细审核取款人身份证的姓名是否与存单、存折姓名一致,没有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金融机构个人存取款业务管理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在本案中,领款人“李建国”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与聂晓斌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明显不一致,且领款人“李建国”领取250000元存款,也没有提前一天通知经办银行,“李建国”在冒领存款的存单记录中也没有登记有聂晓斌的身份证及相应的授权委托书,宾阳工行的工作人员就轻率地将聂晓斌的250000元给“李建国”领走,宾阳工行具有明显的过错。宾阳工行提出其工作人员认为是表见代理和聂晓斌授权他人后才给他人领走,其没有过错,经查与本案事实不符,不予采纳。宾阳工行应对本案250000元存款被冒领承担百分之七十的责任。聂晓斌对自己的牡丹灵通卡和密码保管不善,也有一定的过错,应对其250000元被他人冒领负百分之三十的责任。聂晓斌在庭审过程中,变更诉讼请求要求赔偿利息,应予支持。但要求赔偿往返费用4000元,不予支持。判决:宾阳工行应赔偿聂晓斌人民币250000元×70%=175000元及其产生的利息(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活期储蓄存款利率从2000年12月6日起计至还清之日止)。限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案件受理费6260元,聂晓斌负担1878元,被告负担4382元;其他诉讼费3756元,聂晓斌负担1126.8元,宾阳工行负担2629.2元。
聂晓斌与宾阳工行均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一审对双方的责任大小作出承担赔偿数额的处理是恰当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6260元,其他诉讼费3756元,合计10016元,宾阳工行负担7011.20元,聂晓斌负担3004.80元。
宾阳工行不服二审判决,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该院于2002年11月11日作出(2002)桂民申字第425号民事裁定,决定对本案提审。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审理认为:1.聂晓斌向宾阳工行申办储蓄折卡合一牡丹灵通卡,应遵守该业务的有关章程及规定,并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灵通卡和密码。由于聂晓斌的存款是被他人用其灵通卡和密码,分别在银行柜台及自动取款机领取,聂晓斌亦未能举证证实其灵通卡和密码从未丢失。因此,应确认聂晓斌从宾阳工行领回灵通卡和密码信封后,未尽妥善保管责任,丢失灵通卡和密码。聂晓斌称存款被他人冒领前,已剪断灵通卡和烧毁密码信封,与事实不符,不予采信。聂晓斌丢失灵通卡和密码,该行为给他人冒领其存款提供了便利和前提条件,具有重大过错。依照《中国工商银行牡丹灵通卡章程》和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密码等电子信息记录均为交易的有效凭据。2.聂晓斌丢失灵通卡和密码,又未向银行提出挂失,本应承担存款被他人冒领的全部责任。但是,宾阳工行在办理该笔250000元大额取款业务时,疏忽大意,未审核领款人的身份证件姓名是否与存单、存折姓名一致,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金融机构个人存取款业务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对防范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未尽应有的职责。故宾阳工行的行为亦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原判未分清双方当事人各自应负的责任,适用法律不当,应予纠正。
广西高院判决:
一、撤销南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2002)南地民终字第58号民事判决及宾阳县人民法院(2001)宾经初字第124号民事判决;
二、宾阳工行赔偿聂晓斌人民币75000元。本案案件诉讼费共26292元,其中聂晓斌已预交10016元,宾阳工行已预交16276元。由聂晓斌负担1804元,由宾阳工行负担7888元。聂晓斌少交案件诉讼费8388元,直接付给宾阳工行。上述款项,义务人应于本判决送达之日起十日内付清。逾期则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权利人可在本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的最后一日起一年内,向一审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聂晓斌不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03)桂民再字第3号民事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判决理由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聂晓斌与宾阳工行建立的储蓄存款关系合法有效,应予保护。对于聂晓斌存款被他人冒领的事实,双方均无异议。本案争议的焦点问题是对于聂晓斌存款被他人冒领所造成的损失应由谁承担责任。
一、关于聂晓斌应否承担责任的问题。
银行与储户建立存款关系后,银行交付给储户的存折和银行卡等即为合同成立的标志,亦是储户的权利凭证。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有关储户的信息内容被存储在银行卡中,储户的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存款数额、取款密码等均存储于该银行卡中,电子信息记录等均为交易的有效凭据,任何人掌握银行卡及密码就可以不通过银行柜台,而直接通过银行提款机自动取款。因此,卡主丧失银行卡及密码实际上就丧失了对存款的保护,使存款随时处于被他人占有的境地。本案中,聂晓斌虽然提供了有关证言,证明其从未丧失过对银行卡及密码的占有,但事实上确有犯罪嫌疑人利用聂晓斌的银行卡和密码取走存款。且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针对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及所辖分支机构的储蓄业务计算机处理系统安全性所做的“储户密码是保密的、安全的”鉴定结论,排除提款人利用虚假银行卡和密码取款的可能。因此,聂晓斌关于其已将银行卡剪断、密码烧毁的举证不能对抗存款被持有其真实银行卡及密码的人冒领的事实。原再审判决关于聂晓斌对于银行卡和密码未尽妥善保管责任的认定是正确的。聂晓斌对于存款被冒领明显负有过错,对因此造成的损失,应自负相应责任。
二、关于宾阳工行应否承担责任的问题。
本案是提款人到银行柜台要求一次性取款250000元,对于一次性提取现金50000元以上的存取款业务,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7]363号《关于加强金融机构个人存取款业务管理的通知》第六条规定:“办理个人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对一日一次性从储蓄账户提取现金50000元(不含50000元)以上的,储蓄机构柜台人员必须要求取款人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并经储蓄机构负责人审核后予以支付。其中一次性提取现金200000元(含200000元)以上的,要求取款人必须至少提前一天以电话等方式预约,以便银行准备现金。”可见,中国人民银行对于涉及50000元以上的大额取款业务,是作出明确的操作规定的,即要求取款人必须提供有效身份证件,银行予以审核后方能支付。宾阳工行抗辩称,银发[1997]363号通知中所要求的银行审核,并未明确审核内容,没有明确要求必须审核取款人的身份证件是否与存单、存折相一致,因此,银行在实际办理取款业务中,仅形式审查取款人的身份证件,并予以登记,并不要求进一步审查取款人是否与存款人一致。而且,以灵通卡取款时,在银行电脑首页上并不直接显示卡主姓名(需由柜台人员继续操作,方能显示卡主姓名),无法直接审查取款人是否与存款人一致。此后,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在2000年12月14日作出银办函[2000]816号《关于个人存取款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对银发[1997]363号通知中关于审核含义不清的问题予以了明确,即“审核是指取款人提供的身份证件姓名是否与存单、存折姓名一致”,但该批复下发时,本案所涉存款冒领的事实已经发生,因此,其不存在违规操作、疏于审查的情况,不应承担任何责任。对此,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诚然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7]363号通知中对于银行办理大额取款业务时应审核什么内容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但宾阳工行以审核指向不明,其已尽审核之责之说,却难以成立。审核一词应含审查、核实之义,审核所要做的基本工作就是要将提款人提交的资料与银行记载的存款资料相对照,一是审核存款事实是否存在,即对照提款人提交的取款凭证和密码是否真实,与银行记载的存款记录是否相符;二是审核提款人身份,即提款人提交的身份证件是否真实,是否与存款人本人相一致。这两项内容均应包含在审核范围之内。宾阳工行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只审查了取款凭证和密码的真实性,遗漏了对提款人身份的核实,未完全尽到审核之责。银办函[2000]816号批复虽晚于本案存款冒领发生后作出,但并不能成为宾阳工行未尽审核之责的理由。宾阳工行对于存款被冒领亦负有过错,应承担一定责任。
三、关于双方承担责任的比例问题。
聂晓斌丧失对银行卡和密码的占有与宾阳工行疏于审核提款人身份共同构成存款被冒领的原因,但聂晓斌丧失银行卡和密码是导致存款被冒领的起始及主要原因,其过错程度明显大于宾阳工行。原再审判决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判令聂晓斌对于存款被冒领所造成的损失自负70%责任,宾阳工行承担30%的责任,并无不当。聂晓斌要求宾阳工行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的再审请求,不予支持。
判决结果
最高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维持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03)桂民再字第3号民事判决。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该案案号为[2004]民一提字第3号)
补充案例4:
2002年8月28日,甲公司在乙银行开立一账户,并于同日向该账户存入人民币500万元,于同年9月28日存入700万元,于同年10月9日,分两笔存入800万元。同年12月9日,甲公司到银行存款,得知上述存款已经被他人以甲公司的名义分十次取走,共2000万元。甲公司遂于同年12月11日向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乙银行支付2000万元存款本息、滞纳金,并承担诉讼费用(369000元左右)。同日,乙银行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于同年12月14日初步查明:“经刑科所鉴定,取款票据上的印鉴是伪造的,犯罪嫌疑人丙伪造票据骗取甲公司在银行的存款,涉嫌票据诈骗。”后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犯罪嫌疑人供称其以高额利息为饵,诱骗甲公司在乙银行存款2000万元,然后采用电脑喷涂、扫描等手段伪造汇票委托书、转账支票等凭证,分数次从乙银行骗取存款2000万元。
一审法院认为:甲公司在乙银行开户存款,双方之间形成存款合同关系,甲公司在乙银行存入款项后,乙银行负有全面履行并保证甲公司所存资金安全的义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五十七条:“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时,应当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并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应自行承担责任。”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十九条:“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未能识别出伪造、变造的票据或身份证件而错误付款,属于《票据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的重大过失,给持票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承担责任后有权向伪造者、变造者依法追偿。持票人有过错的,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规定,乙银行应当履行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的义务,但现甲公司的存款被犯罪嫌疑人丙伪造票据从乙银行骗取,且经公安机关侦查,甲公司与该款被骗并无牵连,而乙银行也不能证明甲公司在存款过程中有过错,因此乙银行的付款义务不能免除。
一审高院判决:乙银行返还甲公司存款2000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二审最高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防范措施:
1、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办理业务。
2、审核储蓄卡、存折、票据、印鉴、取款人的身份证件、笔迹等,对资料有疑问的,应要求取款人作出书面说明,必要时上门核对或向有关部门查询。
3、妥善保存相关证据,避免诉讼被动。
二、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风险及防范。银行是提供金融产品有偿服务的经营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银行有保护客户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义务。当然,并非客户在银行所受到的任何人身或者财产损害均需银行负责,如果银行对上列损害没有过错,即银行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则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
2004年7月30日上午9点,天降大雨,李某到甲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准备离开时在营业大厅里摔倒,工作人员立即将其送至医院治疗,医院诊断为右髌骨骨折。李某的损伤经法医鉴定为九级伤残,其便向法院提起诉讼,称当时银行营业大厅的花岗岩地板上有大量积水,导致其滑倒,要求银行赔偿其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共计15万元。(在本案中,银行将事故发生日的录像资料销毁,但提供了当时的现场照片,照片显示甲银行在大厅中设有“小心地滑”的标志,同时还提供了银行内部规章制度,证明其是按制度要求销毁过期的录像资料,并无恶意,有正当理由。)
一审:甲银行在营业大厅内铺设花岗岩地板,并经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及施工,同时,大厅中以设有小心地滑的警示标志,因此,已尽到谨慎的安全义务,判决驳回李某起诉。
二审:维持原判。再审:维持原判。防范措施:
1、经营场所所使用的建筑和与服务相关的设施、设备达到有关的安全标准,在投入经营使用前必须经过建筑行政主管部梦验收合格。
2、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做好电梯等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3、不安全因素的提示、说明、劝告、协助义务,银行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伤害和意外情况等作出明显的警示,比如,刚刚做过清洁的地板狡猾,应当明确警示“小心地滑”等。
4、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危险,银行应当进行积极救助,避免损害的发生或扩大。
三、抵押贷款法律风险及防范 案例:
1998年7月,A房产公司向B银行借款1.1亿元;同日双方签订了一份抵押合同,约定A房产公司以其正在建设的大厦写字楼和商住楼为1.1亿元贷款提供抵押担保。双方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在建工程抵押证明。合同生效后,B银行向该公司发放了贷款,但A房产公司并未按合同约定还本付息。2000年5月,C建筑公司以建筑施工合同纠纷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A房产公司偿付其拖欠的大厦写字楼和商住楼的工程款。C公司胜诉后便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便查封了上述房产。
2001年2月,B银行以案外人身份对法院的查封行为提出异议,并主张对上述房产拥有合法抵押权而享有优先受偿权。
法院裁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第一条:“建筑工程的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之规定,C建筑公司对大厦享有优先受偿权。
防范措施:
1、以在建工程抵押的,银行应要求发包人具有相当的资金,并要求发包人在贷款银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
2、为保证专款专用,银行应将贷款划入专门账户实施监督,款项巨大的,发包人取款时必须逐笔提出申请并提交用款证明,承包人的工程款也应由银行直接拨付,避免拖欠。
3、如果发包人以竣工后的房地产抵押的,应做好贷前审查,必要时可要求承包人出具工程款已完全结清的证明。
4、银行可以通过合同形式要求发包人将售房所得款项存入专门账户并进行控制,以保证其能足额清偿贷款。
5、如果发包人与承包人因工程款纠纷诉至法院或者申请仲裁,银行因积极参与诉讼或仲裁。
其他案例:
1、出具证明瑕疵的法律风险
原告李某2009年4月17日在被告濮阳市某银行办理了定期半年存款20万元,到期日为2009年10月17日。2009年7月14日,李某为了出国留学需要,在银行办理了该笔存款自动转存半年的业务,即到期日为2010年4月17日。同时银行为其出具了个人存款证明,该证明有效期自2009年7月14日至2010年1月14日止。李某遂将自己申请出国留学的相关证明材料提供给日本某大学后,不久却被审查机构告知其留学材料中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系伪造,遭到对方拒签。经过查对,李某发现,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并未显示该笔存款自动转存的信息,记录的仍是转存前的到期日,与存款证明的有效期前后矛盾。出国留学的计划成了泡影,无奈之下李某状告银行赔偿其赴日消除不良记录的交通费、食宿费等费用共计35200元。法院经审理认为,由于被告濮阳市某银行的行为存在过错,导致原告李某申请留学拒签,被告应对原告的损失承担民事责任。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之规定,遂判决被告濮阳市某银行赔偿原告李某交通费、食宿费等费用共计32736元。
2、征信系统录入失误的法律风险
原告陈某于2000年9月30日在被告某银行一营业所借款8万元,期限一年。2001年1月16日,陈某提前将本息还给该营业所主任王某,王某向陈某出具了贷款收回凭证,但未退还原始借据。同年4月,王某因挪用公款被判处刑罚,法院在该案判决中确认了王某收取陈某8万元本息未入账的事实,但某银行没有及时核销陈某此笔借款。2007年4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从各商业银行获取个人信用信息时,发现陈某在某银行尚有8万元到期贷款未还,便将此记录载入了陈某的个人信用报告。2009年6月,陈某申请按揭贷款时才发现此问题。11月2日,陈某向某银行申请删除该不良信用记录。某银行向陈某出具了《关于陈某同志不良征信记录的情况说明》,但未向人民银行反映情况予以纠正。陈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某银行立即删除错误记录并赔偿其名誉损失。
在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某银行在三个月内通过个人信用异议处理程序更改陈某在征信系统中的不良信用记录,并赔偿陈某经济损失8000元。3、2009年5月,王某因购买房屋向A银行申请房贷,却被告知其个人信息显示,已经贷款135万元,故不能再次贷款。王某到资信公司查询个人信用记录,记录显示B银行已发放王先生住房贷款135万元。经王某调查发现,B银行将贷款人李某的身份证号码输错一位,将李某的贷款信息错误登记在王某名下,王某遂于同年7月向浦东新区法院提起诉讼。
王某诉称,B银行的行为已经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不仅恶意使用个人信用资料且从中获利,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起诉要求判令该银行赔偿其因非法使用个人信息获得的非法收益52864元,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赔偿因该银行工作失误而使自己多支付的贷款加急费400元。
B银行辩称,本银行与案外人李某之间存在真实借贷关系,并非冒用王某信息获利,且已及时更正错误。因王某个人信用报告和消费者信用报告都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对他的影响范围极小,并未侵犯其隐私权,其个人信用也未因此受损,更未影响到他的贷款行为,不存在精神损失。因此,银行既无主观过错,更无违法或不当行为,不应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求法院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因上海某银行输错主贷人身份证号码,导致他人贷款记录出现在王某的信用报告中。对此该银行提供了相应证据予以证实,故对银行抗辩不存在冒用王某信息的理由,予以采信,王某要求银行赔偿非法收益的主张,不予支持。王某称因银行失误,导致申请贷款受阻,而支付了贷款加急费,该损失可予支持。虽银行在发现错误后及时更正,但其失误确实给王某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损害和生活困扰,可对精神损害抚慰金酌定支持。审理中,因银行自愿补偿王某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于法不悖,依法予以认可。
4、信某诉商业银行存单纠纷案(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裁判摘要:如果存单属实,且金融机构只能提交单方制作的证据来抗辩存单,应当认定存单持有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存款关系成立,金融机构根据存单承担兑付款项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
(二)处理
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般存单纠纷案件中,除应审查存单、进帐单、对帐单、存款合同等凭证的真实性外,还应审查持有人与金融机构间存款关系的真实性,并以存单、进帐单、对帐单、存款合同等凭证的真实性以及存款关系的真实性为依据,作出正确处理。
2、持有人以上述真实凭证为证据提起诉讼的,如金融机构不能提供证明存款关系不真实的证据,或仅以金融机构底单的记载内容与上述凭证记载内容不符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应认定持有人与金融机构间存款关系成立,金融机构应当承担兑付款项的义务。
小额贷款风险自身形成原因:1、2、3、4、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第六条 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客观原因形成的风险(借款人信誉、市场变化等原因)。贷前调查流于形式。贷款审查存在漏洞。
贷后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重发放、轻管理)部分信贷人员人为形成信贷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
(2005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71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5]1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已于2005年11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7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2月21日起施行。
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实践,对人民法院根据抵押权人的申请,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对于被执行人所有的已经依法设定抵押的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并可以根据抵押权人的申请,依法拍卖、变卖或者抵债。
第二条 人民法院对已经依法设定抵押的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居住的房屋,在裁定拍卖、变卖或者抵债后,应当给予被执行人六个月的宽限期。在此期限内,被执行人应当主动腾空房屋,人民法院不得强制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迁出该房屋。
第三条 上述宽限期届满后,被执行人仍未迁出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强制迁出裁定,并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的规定执行。
强制迁出时,被执行人无法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的,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可以由申请执行人为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提供临时住房。
第四条 申请执行人提供的临时住房,其房屋品质、地段可以不同于被执行人原住房,面积参照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人均廉租住房面积标准确定。
第五条 申请执行人提供的临时住房,应当计收租金。租金标准由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参照当地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当地无同类房屋租金标准可以参照的,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确定。
已经产生的租金,可以从房屋拍卖或者变卖价款中优先扣除。
第六条 被执行人属于低保对象且无法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的,人民法院不应强制迁出。
公司银行及同业业务相关知识试题 篇6
一、选择题
1、委托贷款:(ABD)A、信托机构不承担风险
B、其利息收入全部归委托人,信托机构只收取手续费 C、委托方资金不足时,信托机构必须无条件提供贷款 D、信托机构只能在够在委托基金的限额内发放贷款
2、银行签发信用证的基础是:(A)A、进出口双方买卖合同 B、购货方口头承诺 C、法律条文
D、交易双方达成的协议
3、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有(AB)
A、未填“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 B、商业汇票 C、填写“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D、支票
4、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向银行办理贴现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A、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B、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
C、提供与其直接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
5、承兑人在异地的商业汇票,贴现的期限及贴现利息的计算应另加(B)的划款日期。
A、1天 B、3天 C、五天
6、需要在商业汇票上记载具体到期日的付款方式为(B)
A、见票即付 B、定日付款 C、出票后定期付款 D、见票后定期付款
7、付款人承兑商业汇票附有条件,视为(C)
A、承兑
B、有条件承兑
C、拒绝承兑
8、银行汇票丧失,失票人可以凭(B),向出票银行请求付款或退款。
A、公安局出具的票据遗失证明 B、人民法院出具的其享有票据权利的证明 C、汇票申请人的止付申请
9、境内机构、驻华机构开立的经常项目外汇帐户,应当按照下列哪些规定的收支范围办理收付:(ABD)
A、《外汇帐户使用证》 B、《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证》 C、《外汇(转)贷款登记证》 D、《驻华机构外汇帐户备案表》)
10、外商投资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进入外汇结算帐户的,在外汇局核定的最高金额内保留外汇;超过最高金额的外汇,应当卖给:(AB)A、指定银行 B、外汇调剂中心 C、中国人民银行 D、国家外汇管理局
11、开户金融机构为外商投资企业开立资本项目外汇帐户后,应当在《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证》相应栏目中注明:(ACD)A、帐号 B、开户企业名称 C、币种 D、开户日期
12、境内机构通过还贷专户偿还境内中资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本息及费用,可以持以下哪几种单据直接到开户金融机构办理:(ABC)A、外汇(转)贷款登记证 B、债权人还本付息通知单 C、借款合同 D、《外汇帐户使用证》
13、境内机构应持哪些境外外汇帐户开户银行资料到外汇局备案:(ACD)
A、名称 B、开户日期 C、帐号 D、开户人名称
14、境内机构应当按照外汇局批准的帐户收支范围、帐户最高金额和使用期限使用境外外汇帐户, 境外外汇帐户不得:(BCD)A、混用 B、出租 C、出借 D、串用
15、境内机构应当在每季度初___________个工作日内向外汇局提供开户银行上季度对帐单复印件:(C)A、5 B、10 C、15 D、20
二、填空题
1、根据结算形式的不同,结算可分为 现金结帐 和 转帐结帐 两大类。
2、信托的特点是 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性、资产核算的他主性 和 收益分配的实绩性。
3、代理业务具有 代客服务 的性质,它是在委托人与银行之间产生的一种法律行为和契约关系。
4、票据和 结算凭证 是办理支付结算的工具。
5、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 票据上其他当事人真实签章的效力。
6、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 一个月。
7、票据可以背书转让,但填明 现金 字样的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不得背书转让。
8、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人是,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人是。
9、《支付结算办法》中的票据指银行汇票、、、支票。
10、银行本票分为 和 两种。
11、汇兑分为、和电汇三种。
12、银行票据出票时的基本当事人有出票人、和付款人。
13、依法背书的票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票据款项。
14、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银行,应按 向出票人收取 的手续费。
15、___________一般不允许开立外币现钞帐户。及 一般不允许开立用于结算的外汇帐户。
16、___________境内机构申请开户时,外汇局应当根据外汇帐户的用途,规定帐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
17、个人及来华人员外汇或者外币现钞存取自由,对于超过等值___________以上的大额外币现钞存取,应当向开户银行提供身份证或者护照,开户银行应当逐笔登记备案。
18、境内机构申请开立资本项目外汇帐户时,外汇局应当规定外汇帐户的收支范围、使用期限和核定帐户最高金额,并在___________中注明。
19、境内机构通过___________偿还外债。
20、境内机构、驻华机构如需关闭外汇帐户,应当在办理清户手续后___________个工作日内将开户金融机构关闭帐户的证明及《外汇帐户使用证》、外债登记凭证、《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证》或者《驻华机构外汇帐户备案表》送交外汇局,办理关闭帐户手续。
三、简答题
1、信托业务主要有那些主要的形式? 答案:
目前我国银行办理的信托业务基本是以接收委托者的货币资金作为信托财产的资金委托,主要有以下集中形式:
(1)信托存款;(2)信托贷款;(3)信托投资;(4)委托存款;(5)委托贷款;(6)委托投资;
(7)公益基金信托、老保基金信托;(8)个人特约信托;(9)证券投资信托;(10)动产或不动产信托;(11)公司信托。
2、银行在代理发行股票或债券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案:
(1)代理发行的股票或债券,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
(2)银行仅仅是承办有关发行的手续,因此,其不承担任何经济、法律责 任,也不承担发行失败的风险和垫款责任;(3)银行在决定受理代理发行之前,必须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和效益情况,以决定是否受理。
3、简述贴现、再贴现和转贴现的区别? 答案:
贴现是指持票人持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票据行为。再贴现是指贴现银行以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向人民银行申请贴现的行为。转贴现是指贴现银行以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向其他商业银行申请贴现的行为。
4、何种经常项目外汇,可以开立外汇帐户保留外汇,请举出至少五个。答案:
(一)经营境外承包工程、向境外提供劳务、技术合作的境内机构,在其业务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生的业务往来外汇;
(二)从事代理对外或者境外业务的境内机构代收代付的外汇;
(三)境内机构暂收待付或者暂收待结项下的外汇,包括境外汇入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先收后支的转口贸易收汇、邮电部门办理国际汇兑业务的外汇汇兑款、铁路部门办理境外保价运输业务收取的外汇、海关收取的外汇保证金、抵押金等;
(四)经交通部批准从事国际海洋运输业务的远洋运输公司,经外经贸部批准从事国际货运的外运公司和租船公司的业务往来外汇;
(五)保险机构受理外汇保险、需向境外分保以及尚未结算的保费;
(六)根据协议规定需用于境外支付的境外捐赠、资助或者援助的外汇;
(七)免税品公司经营免税品业务收入的外汇;
(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从事大型机电产品出口项目,该项目总金额和执行期达到规定标准的,或者国际招标项目过程中收到的预付款及进度款;
(九)国际旅行社收取的、国外旅游机构预付的、在外汇局核定保留比例内的外汇;
(十)外商投资企业在外汇局核定的最高金额以内的经常项目项下外汇;
(十一)境内机构用于偿付境内外外汇债务利息及费用的外汇;
(十二)驻华机构由境外汇入的外汇经费;
(十三)个人及来华人员经常项目项下收入的外汇;
(十四)境内机构经外汇局批准允许保留的经常项目项下的其他外汇
5、境内机构(外商投资企业除外)应当持哪四种材料向外汇局申请开户。答案:
(一)申请开立外汇帐户的报告;
(二)根据开户单位性质分别提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或者民政部门颁发的社团登记证,或者国家授权机关批准成立的有效批件;
(三)国务院授权机关批准经营业务的批件;
(四)外汇局要求提供的相应合同、协议或者其他有关材料。
6、何种资本项目外汇,可以开立外汇帐户保留外汇,请至少举出五个。答案:
(一)境内机构借用的外债、外债转贷款和境内中资金融机构的外汇贷款;
(二)境内机构用于偿付境内外外汇债务本金的外汇;
(三)境内机构发行股票收入的外汇;
(四)外商投资企业中外投资方以外汇投入的资本金;
(五)境外法人或者自然人为筹建外商投资企业汇入的外汇;
(六)境内机构资产存量变现取得的外汇;
(七)境外法人或者自然人在境内买卖B股的外汇;
(八)经外汇局批准的其他资本项目下的外汇。公司银行及同业业务相关知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BD
2、A
3、A、B
4、A、B、C
5、B
6、B
7、C
8、B
9、A、B、D
10、A、B
11、A、C、D
12、A、B、C
12、A、C、D
14、B、C、D
15、C
二、填空题
1、现金结帐、转帐结帐
2、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性、资产核算的他主性、收益分配的实绩性
3、代客服务
4、结算凭证
5、不影响
6、一个月
7、现金
8、承兑银行、承兑人
9、商业汇票、银行本票
10、定额、不定额
11、信汇、票汇
12、收款人
13、冻结
14、票面金额、万分之五
15、境内机构、个人、驻华机构
16、收支范围、使用期限、相应的结汇方式、核定最高金额 17、1万美元
18、开户通知书
19、还贷专户 20、10
一、单选题
1.(B)是我行货押授信业务的一种,是指商品卖方按照我行的指示向买方交付货物,卖方对相当于未发货部分的授信承担退款责任的授信模式。
A.先票后货标准授信 B.先票后货担保提货授信 C.动产抵质押动态授信 2.在我行保理业务中,(B)是指卖方在转让给我行的应收账款到期之前,我行向卖方预先支付对价的款项。
A.保理授信 B.预支价金
3.以下哪一项不是我行离岸业务的优势:(D)A.离岸账户上自由调拨资金 B.存款利率、品种不受限制 C.无最低存款限制 D.离岸账户免收开户手续费
4、进口信用证是开证行给予进口商的一项(C)支持,缓解了进出口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促进双方贸易的顺利进行。
A.贷款 B.结算 C.信用 D.担保
5.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至到期日止,最长不得超过(C)年。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6.网银跨行支付结算系统的交易金额上限为(D)A.2万元 B.5万元 C.10万元 D.无限制
二、多选题
1.我行公司业务特色产品 “贸易融资”,围绕企业产供销、上下游供应链,全面解决企业(ABC)环节的融资需求。
A.预付 B.存货 C.应收
2.以下哪些是我行提供的离岸结算及融资业务:(ABCD)A.离岸电汇 B.离岸托收 C.离岸进口开证 D.离岸信用证转让 3.交易资金第三方存管业务的具体功能有(ABCDE)A.交易会员间的交易撮合 B.交易市场和交易会员的出金、入金服务 C.保证金冻结、解冻,贷款的交收清算 D.日终自动清算和对账 E.交易信息发布
三、判断题
1.先票后货标准授信出账前,我行、借款人与上游三方须签订《合作协议》。(√)
2.进口代付业务是指我行根据客户(进口商)的申请,在其需要对外支付进口款项时,由我行通过发放外汇贷款为其支付进口货款,客户在贷款到期时偿还我行融资本金和利息的一种短期融资业务。(×)
3.客户办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需通过我行网上银行或银企直联平台完成。(√)
四、问答题
1.我行保理业务中,可转让的合格应收账款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1)商务合同已生效,且卖方已履行合同项下的义务;(2)应收账款未到期;
(3)应收账款账龄原则上不超过半年;
(4)仅指对卖方根据商务合同的约定应向买方收取的扣除预付款、已付款、佣金、销售折扣等后的款项净额;
(5)商务合同中不含附条件的分期付款条款;(6)符合我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2.授信申请人四川省某进出口公司长期从事电子原器件出口业务。授信申请人的下游进口商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的6家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有持续性的出口贸易,长年出口订单,具备一定规模的应收账款余额,出口收汇来源较分散。出口收汇记录、海关报关情况、外管局核销记录、出口履约记录良好。出口通常采用赊销和远期信用证方式,有2-3个月左右收汇期。由于业务发展迅速,授信申请人急需缩短出口收汇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请设计授信方案,并简要叙述业务流程
答案:出口应收账款池融资业务授信方案:
(1)客户申请额度,我行授予客户出口应收账款池融资额度,确定融资比例和最高授信额度,建立客户的应收账款管理台账。
(2)客户按销售合同约定实现出口销售,客户提交(转让)应收账款,我行审核通过后办理转让手续、寄单、应收账款入池及登记应收账款管理台账,启动应收帐款管理。
(3)额度申请出帐。客户需要融资时,可选择额度内一次性出账和多次出账,确定使用方式、期限和利率,我行根据应收账款池余额、融资额度、融资比例确定出帐金额。
4、启动融资管理并随时监控回款情况和更新台账数据。
3.电子商业汇票出票必须记载哪些事项?
答案:(1)表明“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或“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出票人名称;(5)付款人名称;(6)收款人名称;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监管 篇7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以下简称:”个贷业务”) 由于其成长性和厚利性的特点, 成为国内各家商业银行争相拓展的业务品种, 作为其优化信贷结构,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改善经营效益的支柱业务。但是, 随着个贷业务贷款规模的急剧膨胀, 所积累的风险也逐渐暴露。比如, 个贷业务还款期限长, 而个人收入的变动、银行风险控制措施的不力、政策变动的冲击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等因素, 都会给银行个贷业务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 加强个贷风险管理, 提高个贷风险防范能力, 俨然成了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所面临的急切话题。在此,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个贷业务潜在风险尤其是假个贷业务 (以下简称”假个贷”) 做简要分析, 并谈谈防范个贷风险的粗浅看法。
一、个贷业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 商业银行之间无序竞争。
由于个人类贷款期限长, 风险低, 商业银行竞争激烈, 为争夺客户, 纷纷以优惠措施和快捷服务吸引客户, 放松了对借款申请人申请资料真实性全面审查, 尤其基层单位为扩大信贷规模, 追求业务发展, 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在客观上造成大量“假个贷”发生。收入证明的随意性风险。借款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是银行发放个贷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多数银行在发放个贷时要求借款人必须提供收入证明, 以借款人提供的收入证明作为发放贷款的主要依据。收入证明一般由单位开出, 目的是确保贷款本息偿还的安全性。但事实上, 有些单位给员工出具的收入证明, 有很大的随意性。如购买经济适用房时, 购房者开低收入证明;购买较贵的商品房时,
评级的信息资料系统可以为商业银行信息采集、防范信贷风险提供极大
他们又可以开出高收入证明。为了高开收入证明, 本来是普通员工, 摇身一变成为业务主管;而且一些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 已经明显偏离了行业的收入标准。目前银行还没有可行的办法来准确掌握购房者的收入。从某种程度上说, 银行要求提供收入证明, 形式大于内容, 因为目前单位并不需要为员工收入证明的真实情况承担法律责任。银行对个人收入证明的把关, 也不太严格。在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竞争激烈和人力有限情况下, 还很难做到对每个贷款人的还款能力逐一进行审查。这直接导致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 从而造成贷款逾期。
2. 当地政府的房管部门管理不规范, 产生
一房多卖或重复抵押现象, 使开发商实施“假个贷”有了可乘之机。更有甚者, 有的开发商实施“假个贷”骗取银行资金后, 将抵押房屋继续出售, 以各种理由搪塞、欺骗真实购买人不办产权。有的房地产评估机构, 受多方利益驱动对抵押物高估, 主要体现在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买房人为套取更多的银行贷款, 串通评估师评高抵押物价值。某些评估机构为了不失去客户, 便迎合了客户不合理要求, 根据贷款需求额和银行抵押率的要求随意提高评估价值。目前银行也倚重评估机构的估价结果作为贷款数额的衡量指标, 形成了银行贷款抵押物的价值高估风险。
3. 开发商经营不善转嫁风险。
开发商项目定位失误, 造成商品房销售不畅。开发商利用各种手段实施“假个贷”, 大量套取银行信贷资金, 将按揭房屋抵押给银行, 将其风险转嫁给银行。
4. 开发商恶意骗贷。
房地产业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生产周期较长的行业, 利润率居高不下。开发项目前期投入资金较大, 自有资金不足的开发商为使项目运作成功, 采取申请流动资金贷款、拖欠工程款和材料款或预售期房等方式筹集资金。由于开发商资信差, 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当项目资金出现缺口时, 开发商便利用“假个贷”来骗取银行贷款。
部评级结果。
5. 经办行风险防范意识差, 对“假个贷”危害认识不足。
认为有住房抵押, 风险小, 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部分经办人员对“假个贷”认识不足, 甚至寄希望于开发商经营情况好转, 而使可防范的“假个贷”大量产生。借款人客户基本信息不真实, 征信记录不完整, 形成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房金客户经理在贷前调查时, 只对客户必须提供的贷款申请资料的真伪性进行核实, 对其他项如”“供养人口”、“技术职称、”“家庭总资产”“现居住地址”“电话号码”等, 并未做详细调查, 面谈记录失真, 使客户提供的资料有时会有一些信息自相矛盾, 造成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 给日后追讨拖欠贷款带来麻烦。
基层行对借款人调查不全面。由于借款人为数众多, 加之业务开办之初, 业务管理尚不规范, 面对竞争, 银行信贷人员放松了对借款人的调查, 过分信赖开发商, 忽略了对借款人真实借款意愿的核实;也没有认真核实借款人的真实身份、工作单位、收入情况、联系方式, 造成了大量“假个贷”的产生。
6. 贷后管理不到位。
经办行对提供个人住房贷款项目的工程进度、销售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缺乏监控, 对开发商经营活动不了解, 以致出现大量集中拖欠形成不良后, 才发现是“假个贷”。而主管行监督检查不力, 也未能把好风险防范的最后一关。
7. 金融危机以及宏观调控政策风险。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延伸,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 连续降低贷款基准利率和调低房贷利率优惠, 由于门槛的降低必然会使银行接受更多高风险低收入客户。伴随银行新增客户中该类客户的增多, 未来银行面临的房价、利率与经济波动造成的客户违约风险将会不断增大。银行面临着经济形势下滑和房价下跌造成的更大风险, 将可能使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面临风险加重的局面。
8. 不排除个别信贷人员存在道德风险。
大量“假个贷”的出现, 在业务开办之初, 资信较差的房地产开发商, 很难得到银行流动资金贷款, 个别信贷人员与开发商内外勾结, 共同骗取银行资金。
二、个贷业务中存在不良贷款的清收对策
面对大量的存量”假个贷”, 要采取一户一策, 一户多策的方针, 千方百计压缩不良贷款, 实现不良贷款的双降。
1. 对正常还款“假个贷”余额较小的开发
商 (项目经理, 下同) 加强催收, 短期内处置完毕。鉴于部分实际用款人, 正常还款, 从未拖欠, 且数额不大, 敦促开发商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 要求其短期 (三个月) 内偿还完毕, 否则将采取其他措施。
2. 对符合条件的, 办理转按揭手续。
有些房产项目自身质量较好, 开发商因自有资金不足而在该项目上实施“假个贷”。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转按揭方式进行处置, 变“假个贷”为真实的个人住房贷款, 还其真实面目。这种处置方式法律保障力很大, 可能使银行权益得到最好保护。同时对有些抵押被悬空, 即房产抵押预登记后出售, 已办理产权证的, 开发商配合, 可采取充实抵押物形式, 减小风险, 如出现逾期, 采取法律手段直接拍卖抵押物, 补偿贷款。
3. 通过与开发商协商, 将“假个贷”还原为公司类贷款。
对开发商经营情况良好但目前无法承担回购义务并一次性还款的, 经对其资信进行审查, 确认其具有还款能力的, 可能积极与之协商将“假个贷”还原为公司类贷款, 还贷款本来面目;若抵押物不足应要求开发商提供新的担保。借款合同要严格按上级行还原要求签订, 确保开发商不履行合同时, 对足值抵押物进行处置。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开发项目变更设计, 银行抵押预登记的房产已名存实亡的“假个贷”项目;开发商若积极配合, 坚持“风险敞口不扩大”原则, 要求其提供足值抵押物, 将其还原为公司类贷款。
4. 对于开发商经营状况不佳, 应及时提起诉讼, 处置抵押物。
实施“假个贷”的开发商, 大多经营不善。为防止其他债务人通过诉讼方式要求法院查封开发商资产, 银行应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 争取最先保全资产, 同时应当密切监控其资产分布情况和开发商高层管理人员去向, 严防其转移财产或携款潜逃。
5. 对涉嫌犯罪的, 应当向司法机关举报,
通过追究开发商刑事责任的方式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省行与省公安厅联合成立的“打击办”加大催讨力度, 促使开发商还款。
6. 对贷款抵押物处置完毕, 开发商已难以
为继, 无财产继续追索, 符合核销条件的“假个贷”, 收集材料实施核销。
在处置“假个贷”时, 也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 抵押物处置问题。通过诉讼方式取得抵押物处置权利时, 经常会遇到抵押物不足值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建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 给抵押物造成削弱的问题。为防止该问题, 银行应当委托信誉好的评估机构, 对抵押物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严防开发商与评估机构相互串通, 虚估房屋价值, 争取最大限度保全资产。
(2) 追究开发商刑事责任遇到的问题。一是证明开发商犯罪比较困难。二是一旦司法介入, 调查时间较长, 短期内无法处置。因为出现“假个贷”后, 主张以诈骗罪追究开发商刑事责任, 而贷款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骗取银行贷款, 且数额较大, 而实际操作中对开发商的故意犯罪证明难度大。
(3) 对借款人在合同上真实签字的, 则借款合同有效, 借款人应承担还款责任。实践中, 因借款时间长, 银行经办人员轮换等原因, 判断借款人签字真实性难度较大。但这个环节对确定贷款回收措施和方向至关重要。只有认定签字真实, 才能掌握处置贷款的主动性, 否则极易遗漏还款责任人。从法律角度讲, 如果签字真实, 借款人有足够偿还能力, 而开发商 (实际用款人) 没有偿债能力, 选择真实借款人为偿债主体, 可能比还原真实状态更加明智, 也更有利于保护债权。
(4) 骗取他人身份证、借款人签名伪造的“假个贷”, 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求开发商出具还款计划或共同还款承诺书。但实践中真实用款人只履行还款义务却拒绝出具还款承诺, 这实际上导致贷款处于悬空状态。开发商如不出具承诺, 要坚决按《刑法修正案 (六) 》规定, 追究骗贷者刑事责任。二是如果抵押办理有效, 无论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可以直接起诉, 保全抵押资产, 只要法院确认抵押有效, 则可对抵押房产主张优先受偿权;如主合同被确认无效, 但按照《担保法》第5条第1款和《中国建设银行个人住房借款抵押合同》第五条约定, 即“本合同的效力独立于主合同, 主合同无效并不影响本合同的效力”。三是如果抵押合同被法院判定无效, 抵押人有过错, 应根据其过错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这种责任, 银行应在法庭上明确主张, 并负举证责任。具体诉讼中, 银行应向法院申请保全抵押资产, 为最终追究抵押人赔偿责任做准备。
三、个贷业务的风险防范教训
“假个贷”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有的分支行个人类贷款不良率高达8%以上, 阻碍了正常业务发展。全力清收“假个贷”迫在眉睫;以史为鉴, 举一反三吸取“假个贷”的风险管理教训也同样迫在眉睫:
1. 大力开展警示教育, 提高经办人员防范“假个贷”的风险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
对已发生的“假个贷”情况分析表明, 很多经办人员在办理按揭业务初期, 就应掌握开发商可能套取贷款的部分信息, 但忽视进一步核查工作。更有甚者协助开发商办理“假个贷”业务, 损害银行利益, 对这些人应严厉惩处, 有的免职, 解除劳动合同;有的降职;有的处分;情节较轻的, 可罚款或通报批评。对现有经办人员进行警示教育, 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道德修养, 将风险管理放在第一位, 从根本上避免“假个贷”发生。例如开办《假个贷案例库》专栏, 专门介绍“假个贷”产生成因、预防举措、回收经验、人员处罚等等, 以儆效尤, 大抓反面教材, 搭建商业银行的风险文化建设。
2. 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 完善贷款审批制度, 用规章制度制约“假个贷”发生。
一要本着“重点留住优质的, 努力争取中间的, 不怕丢掉风险的”原则, 将目标客户群体确定为工作、收入相对稳定、急待改善居住消费条件、还款意愿强的阶层, 而非投资型客户。二要严格按照规定落实面谈、面签制度, 还要通过电话回访、上门察访的方式落实借款人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从源头上扼止“假个贷”的发生。商业银行应逐步完善包括个人自然情况、职业情况、家庭情况、与贷款银行的关系等内容的个人客户信用的评级体系, 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三要在办理贷款抵押时, 要先取得关于抵押物适销性和市场价值的公平、合法的评估意见, 避免抵押物不足值或难以转卖使贷款遭受损失。对有代表性的和参照性的不需要足额贷款的抵押房地产, 商业银行也可以先通过内部估价, 然后与借款人协商议定抵押价值后, 确定抵押物价值比率并发放贷款。这样既可以节省评估费用和时间, 又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四要加强贷前调查, 切实核查开发商资质等级、信用水平、领导层资信及管理水平、自有资金实力、财务状况等, 选择优质开发商和优质楼盘办理按揭。五要认真审查借款人个人资料及资信状况, 核实借款人及共同还款人真实身份, 与借款人面谈, 严禁开发商代为办理贷款事项。个人贷款的所有环节均由银行经办人员办理,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各岗位间相互制约, 业务流程优化。在加大对开发商、借款人调查的基础上, 上收所有经办行审批权限, 全部由市行集中审批。
3. 加强贷后管理与监控。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监管】推荐阅读: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及防范措施07-08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08-07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10-06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06-26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防范10-23
论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及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及建议论文07-11
浅谈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防范09-02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与防范08-09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