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分析论文(通用8篇)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分析论文 篇1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一)银行风险
在银行和贷款者之间有着契约,贷款者到期必须连本带利归还银行。银行和储户之间也有契约,到期之时银行向储户还本付息。可是,银行两边的契约的“硬度”不一样。银行和贷款企业之间的契约比较“软”。企业还不出钱来,银行只能靠法律手段逼债,万一贷款收不回来,只好等这家企业破产之后多少拿回来一些。我国的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更软。国有企业还不出钱来而银行一筹莫展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可是银行和储户之间的关系就“硬”多了。除非银行破产,否则储户完全有权力拿回属于自己的资金。在某种意义上,银行把许多家企业经营风险集中到了自己身上。
银行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风险:
(1)信用风险:即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
(2)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所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
(3)利率风险: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所面对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了其盈利水平的情况;
(5)操作风险:主要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
(6)法律风险: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
(7)声誉风险:该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规和其他问题。
银行不能不发放信贷,可是,只要资金出了银行的大门就有收不回来的风险。从理论上来讲,绝对避免坏帐是不可能的。坏帐是银行经营的风险成本。在正常情况下,银行应当用自身的利润来冲销坏帐损失。只要银行能够保持资金的流动性,资金流通链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麻烦。可是,如果银行的呆帐、坏帐越来越多,甚至资不抵债,总有一天这个问题会被揭露出来。一旦有一家银行失去了资金流动性,就会导发金融危机。
由于信息不对称,在这家银行储蓄的老百姓往往最后得到消息。当老百姓得知他们的血汗钱有可能被银行给赔掉了,他们的反应非常简单干脆:尽快把自己的钱取回来。由于任何银行都必然把相当一部分资金发放中期或长期贷款。没有一家银行能够立即全部返回所吸收的存款。如果众多的储户一涌而上挤兑,马上就把这家银行搞垮了。银行关门势必拖跨许多相关的企业。由于银行之间存在着各种业务联系,一家银行出现的挤兑风潮很快就会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结果,金融风暴的冲击一波连着一波,最终酿成一场社会风暴。
由于存在金融市场失灵的可能,一旦某个金融机构出现危机,即使政府出面干预也未必能够挽救这个机构破产(例如英国的巴林银行)。当大规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即使国际力量联合起来也未必能够制止危机的蔓延(例如墨西哥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非常复杂,一家金融机构出现的危机会牵连到其他金融机构,例如,1974年英国由于房地产景气消失而出现银行业危机。日本在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崩溃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一家金融机构出现危机会损害公众对整个金融体制的信心,发生挤兑。例如,墨西哥和泰国金融危机。这种负的外部性在区域金融危机中表现得非常严重。[2]
银行业务的本质决定了它需要承担各种类型的风险,因此了解这些风险并确保银行能妥善地计量和管理风险是银行监管的重头戏。
(二)金融监管的目的银行的风险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要比其他产业部门高得多。银行的自有资金在其全部资产中只占很小的一个比重。当银行放贷、投资的时候,主要是在拿别人的钱做生意。按照国际标准,银行的自有资金应当不少于8%。也就是说,银行中92%营运资金都来自于存款和借入资金。如果银行的坏帐超过了资本金,以后再赔钱的话实际上是在亏损别人的钱。因此,一旦储户知道银行坏帐很高,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他们势必会尽快提出自己的存款。如果大量客户挤提存款,将使银行迅速丧失资金流动性。
一般企业亏损倒闭只不过影响与这个企业相关的员工,可是,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相当多的民众,甚至破坏社会稳定。危机蔓延的程度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不同部门是有差异的,但以银行领域最为严重,这一点已经得到公认。Fama认为,如果单单从事资产管理,货币兑换和支付的话,根本不需要对银行业进行大规模的监管。但是,由于银行还进行着把非流动资产转化成流动负债,通过监督贷款和信号传递来降低交易成本,所以对银行业监管是完全必要的。否则,金融市场失灵可能会让银行面临恐慌性挤兑。[3]为了平息动荡,中央银行不得不扮演最终支付者的角色,动用国库来稳定局势。一家或者几家银行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最后势必要全体纳税人来负担,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也非常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因此应当防患于未然,严格实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的主要目的在于: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
(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许多文献一致认为,金融监管可以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从而提高社会福利。因此,为了保护民众的利益一定要对金融机构实行比其他企业更为严格的监督管理。
美国联邦储备法明确规定,美国的银行监管制度的目标是:维持公众对一个安全、完善和稳定的银行系统的信心;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和有竞争的银行系统服务;保护消费者;允许银行体系适应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日本国普通银行法》规定金融监管是以银行业务的公正性为前提,以维护信用确保存款人的权益,谋求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为银行业务的健全而妥善地运营,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全发展为目的。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法》规定金融监管的目的是:在政府一般经济政策范围内促进货币稳定及信用,有助于经济成长。在金融管理局认为公共利益所必要时可随时对金融机构提供咨询或对该金融机构提供建议,并要为确保该要求或建议的效力
发出指示。
比较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可见,美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目标比较具体,切实。美国金融监管强调对存款者的保护,稳定金融体系,维护有效的金融体系内的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如果从条文上来讲,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基本上都差不多,关键问题在于能不能保证所规定的监管目标顺利达成。
(三)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是保证金融体制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及时关闭那些资不抵债的银行是保证金融体制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的主要理由如下:
(1)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银行危机具有一般企业危机所不具有的蔓延性或传染性,如果某一家银行发生信用危机,出现挤兑,储蓄者会同时怀疑其他银行的信誉,有可能导致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崩溃,造成整个金融体制的大混乱。
(2)商业银行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给。大量资不抵债银行的存在是货币流通体系的一大隐患,因为一旦商业银行信用危机蔓延,部分准备金制度下的倍数放大效应将使得大量货币突然退出流通,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萧条。
(3)及时关闭资不抵债银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向现有银行发出信号:政府的确把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对待,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政府隐性补贴导致的呆坏帐进一步积累,有利于银行改进经营管理,提高效率。
(4)只有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才能维系储蓄者对整个银行系统的信心。
银行的自有资本代表了银行股东的金融权益。它可以用来缓冲可能出现的损失。应当以现有风险为基础来计算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的经营必然会遭遇到各种风险。如果发放的贷款不能收回,那么就难免出现资产损失。银行应当用日常的收益进行抵付。如果日常收益还不能支付资产损失,那么就必须动用银行自有资产。如果银行的损失超过了自有资本总量,那么就会损害存款人的利益。因此,不能允许银行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
在银行监管过程中,最怕的就是银行的经理们说假话。由于种种原因,明明他们放出的贷款已经不可能收回,成为坏帐,但是他们通过各种手法在银行帐目上做成正常。明明是已经资不抵债,在帐目上却看不出来,似乎一切正常。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银行自有资本10亿元,吸收存款100亿。税后营业收入3亿,坏帐1亿。那么扣掉坏帐损失,该银行的利润还有2亿。银行处于正常盈利状况。如果该银行的坏帐达到3亿,那么该银行就没有任何利润了。如果坏帐达到13亿,实际上,这家银行已经把它的本钱加上利润统统赔光了,那么这家银行就应当关门了。无论如何,也不应当把民众储蓄的资金也亏掉。假若金融监管机构发现银行的坏帐总额已经接近它们的自有资本,那么,及时让这家银行关门破产,不会对整个金融体制构成任何威胁。银行损失的是股东们的自有资本,储户的钱并没有损失。
怕就怕银行不说真话。通过造假帐,一直亏到20亿、30亿才被发现。就是叫这家银行破产,把它的经理都抓起来,它的自有资金只有10亿,赔光了之后还差几十个亿。怎么办?老百姓把他们的血汗钱放在银行里,如果不明不白地就不见了,当然不会答应。如果政府不出面解决问题,就难免影响局势安定。所以,一旦金融监管失误,最终还是要政府出面来收拾局面。所以,在金融学中,中央银行被称为“最后贷款者”。所以,及时搞清楚银行的坏帐状况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果银行已经出现了较高的坏帐率,为了避免破产的命运,该银行的经理人员有可能掩盖真相。通常他们希望再争取一些时间,也许能够在今后的投资中赚取更高的利润来补上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就象输了的赌徒一样,产生了一种激励,为了能够再赌一把,他们必然会产生报假帐的动机。同时,他们会更热衷于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如果赢了自然好,如果再输了,就要闯大祸了。
因此,必须提高金融机构运作的透明度,要求金融机构能够按照统一的会计准则,向监管当局报告真实数据。在亚洲金融风暴当中,韩国、日本的许多金融机构掩盖了大量不良资产,直到出现了严重的支付危机时监管当局才发现问题,但是已经无可挽救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知情权、金融机构报表的质量、统计制度等方面都不如韩国和日本。各类金融机构做假账、说假话的现象相当普遍。从表面看来国有银行的各项指标都不错,但是各级金融机构的谎言掩盖了系统性风险。幸亏我们的金融系统还有较高的资本流动性,否则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为了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就一定要对违规行为有非常清楚的惩罚措施。金融行业不仅需要准入准则,更需要退出准则。如果银行违反规则就要有人来出示黄牌警告,直到出示红牌,把违章的金融机构及时罚下。在足球比赛中,出示黄牌或红牌的都是一个裁判员。在金融监管体系中,负责出示黄牌的应当是信息非常灵通的民营的存款审计公司和存款保险公司,而最后出示红牌的应当是中央银行。若要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处理那些经营不当的银行必须要及时、果断。一旦银行资不抵债,立即清理出场。否则,越拖毛病越大。
(四)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多元化
金融监管的要害是信息的真实性。如果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够保持其独立性,那么在各级政府机构的干预下就很难保证在监管过程中取得真实信息。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的25条“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第一条原则强调:“在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下,参与银行组织监管的每个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且享有工作上的自主权和充分资源”。这是国际上有关监管机构独立性的权威表述。
依照现行法律,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央政府领导下独立行使职能,其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须“在国务院领导下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第六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监督管理情况的工作报告”。第七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为杜绝各级地方和部门政府对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的干涉,保证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银行监管时享有必要的独立性或摆脱政治方面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已改变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状况,在全国设立了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融业监管。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中央银行一直在强调真实性监管。但是,很少有人相信各级银行的报表的真实性。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金融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因此,必须改进现有的法定监管主体的权责制度,塑造真正具有独立和自主执法权的监管主体,防止地方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干预。
因为金融监管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很复杂的工作,如果不是独立性很强的专门机构,就很难有效地承担和进行这种工作。
因为金融监管涉及社会各方面利益,如果监管机构没有独立性,其监管过程和目标易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那就很难做到公正、公平。
因为金融监管机构是政府系列或政府授权的机构,如果它不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其监管行为及其目标就难以摆脱政治上的干预和压力而单纯化,其监管对象即金融机构也很难按商业化原则经营。
金融监管体系必须多元化。反腐倡廉的监察机制就是这样,除了纪律检查委员会之外,还要有反贪局、检察院等多种监督管理机构。单一的监管机制既不可靠,又缺乏效率。如果只有一个监管体系很容易出现信息渠道堵塞的问题。当前,贪污腐败风气甚坏,一旦负责监管的官员无能或者受贿,就很难取得准确的信息。不法奸商、贪官污吏们塞几个红包就“搞定”了。只有金融监管多元化才能够防范在金融监管领域出现行贿、受贿,从而保证金融信息的真实性。
同时,我们必须建立强制的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应当明确规定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等级,哪些信息应当向金融监管部门报告,哪些信息必须向公众报告,从而保证金融监管当局和民众的知情权。
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都竭力避免单一的金融监管渠道。美国金融监管系统内属于联邦政府一级的机构有四家: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储蓄机构监理室。克林顿政府为了精简机构,在1993年计划成立一个新的“联邦银行委员会”以取代四家监管机构的功能。按照这个计划,联邦储备银行将只负责货币政策,不再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坚决反对这一合并,他的理由并不复杂,“单一机构的设立将使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出现官僚主义失误。”直到今天,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仍然是多头分立,互相监督。由此可见,即使在美国这样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金融监管也不能只依靠单一途径。由此可见,多元化监管是取得准确信息、维护金融秩序的必要条件。
(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上的主要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毛病有:监管方式单一,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缺乏监管的激励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罚手段,监管力度不够。
第一,目前,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主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尽管负责监管的人数不少,各种监管制度和规定的条文也很清楚,但是,由于监管渠道单一必然带来信息不畅通的弊病,监管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不仅承担着金融监管的任务还负责执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宗旨上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央银行的多重目标常常相互冲突,货币政策目标与监管目标相混淆。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中央银行监管部门受到各级政府的干预,在多重目标中举措不定,缺乏独立执行监管政策的条件。
第三,靠什么激励机制来实行有效的监管呢?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在许多情况下,它们说假话的成本很低,说真话的代价却很高。在当前说假话成风的环境中,法不治众,央行监管局以及下属的各分行、支行监管处的人为什么要在监管过程中得罪人呢?
第四,在1998年金融监管的重点是违规监管,1999年监管重点是真实性监管。这些都很必要。关键问题是即使查出来违规事实,发现了假话又能怎么样?就是明知某个银行坏帐逐渐增多,能够采取什么措施呢?前不久,规定银行贷款负责人要对贷款终身负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假若银行真的出现了坏帐,拿这个行长怎么办?他就是这么点工资,难道杀了他不成?
由于国家承担了应由银行承担的风险,银行又承担了企业的风险,因此,银行利益并不取决于对风险的检测、评估等一系列财务指标,而是受监管标准和程度的左右。这种非量化的监管方式给监管部门甚至监管人员留有极大的弹性发挥余地,使其可以凭借人为的裁度相机处理国家和银行、银行和企业的矛盾,并使之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
目前,无论是哪一级的金融机构,只要是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营业的,最后,出了问题统统由中央银行来负责。其结果是,一方面,中央银行轻易不会发给金融机构营业许可,弄得在许多地方融资渠道不畅通,另一方面,背在中央银行身上的包袱越来越重。
金融监管体系的问题由来已久。每当有学术讨论会,总有许多学者严肃地指出上述问题,但是,大多数批评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下文。正是由于对金融监管体制本身没有进行认真的改革,使得金融监管的效果并不理想。金融系统大大小小的危机层出不穷,“四面起火,八方冒烟”。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司就象救火队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如果再不重视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只怕等到金融风险积累在了一定程度,有朝一日集中爆发出来,就要吃大亏,闯大祸了。
[1]本章综合了《民营银行二百问》中有关章节。参加这些章节写作的有陆军、史晋川、董辅仍、杨再平等人。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2]参见李德等,“中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中长期策略”,《金融热点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3] Fama,“Banking in the Theory of Financ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6,no.1,January,1980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分析论文 篇2
(一) 被调查银行对外包的认识
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是指银行以固定的价格在一定的IT服务水平基础上, 以合同的方式委托IT服务商 (以下简称服务商) 向银行提供所需的部分或全部IT功能的一种信息服务。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将信息科技外包作为提高信息科技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外包可以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以下优势:
1.帮助提高银行的管理和服务效率;
2.节约信息科技建设和运维成本;
3.缓解科技部门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的压力;
4.快速接触最新技术, 降低IT技术遭淘汰的风险;
5.加快产品的创新和业务的推出, 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二) 我省辖内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的开展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 我省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的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开发和维护、主机设备维护、桌面计算机及外设的维护、运营机房等基础设施、部分业务运维 (如贷记卡业务、网银) 以及其他外围业务系统等。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科技外包服务主要有以下特点。
1.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的外包以桌面维护和设备维护为主。由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业务系统大多由总行统一开发维护, 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也由总行集中管理, 分行仅负责辖内特色业务和部分外围系统的开发应用及维护, 其外包内容以桌面和设备维护外包为主, 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桌面计算机及外设的维修维护。特点是工作量大、技术含量较低, 通过外包可降低成本, 提高服务效率并减少人力资源投入。第二类是与主机相关的核心设备维保, 包括小型机、存储阵列、核心交换机等。特点是备件成本高、专业化程度较高, 需要原厂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而通过外包可节省成本, 提高系统维护质量。第三类是自助终端设备的维保, 包括ATM机、自助查询机及POS机等。这类设备在大机构中数量多, 分布广, 需要有专门的公司对其运行进行检测和维护以降低维护成本。除此之外, 部分大型银行或股份制银行也将部分非核心业务系统外包, 如中行浙江省分行将客户关系管理、影像系统、IP语音网建设和视频会议系统等系统外包给专业技术公司, 再如深发展外包部分外围系统的支付系统、验印系统等。
2.辖内中小法人银行新业务发展和灾备建设对外包依赖较大。辖内城市商业银行和省农信联社由于自身技术力量有限, 外包服务偏向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 包括贷记卡业务系统、灾备建设、主机设备维护和网银系统等。其中贷记卡业务外包的比例最高, 在开展贷记卡业务的7家中小机构中, 除省农信联社之外的6家机构贷记卡系统都采用外包, 而且外包服务商都是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灾备建设外包分为两类, 一类是灾备建设咨询外包, 包括省农信联社、温州银行、台州商业银行3家机构;另一类是灾备中心机房外包, 包括省农信联社、嘉兴商行、湖州商行3家。目前没有机构对灾备中心进行整体外包。网银业务一般都由外包公司开发, 金融机构自己维护, 只有1家城商行计划将网银系统整体外包。另外, 主机核心设备维保技术要求较高, 多数机构也是将其外包给专业公司。与大型银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中小机构桌面计算机及外设维护外包的比例很低, 大多数都由自己的科技人员完成。
3.发展成熟的外包服务商对银行开展外包有重要的影响。调查中发现, 中小银行开展贷记卡业务基本选择通过外包的方式来建立, 而且外包服务商都选择了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中国银联控股子公司, 于2003年1月成立, 是中国第一家得到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联资质认证的第三方处理机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亿元, 总部设在上海。由于该公司具有政府背景, 其母公司中国银联作为中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 处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枢纽和核心地位, 因此选择银联数据作为外包服务商可以获得安全可靠的服务。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并非银行不愿意外包, 而是可选范围有限。如果国内能建立起一个成熟规范、竞争充分的外包市场, 存在多个背景雄厚、信誉良好、技术过硬、规范化运作的公司, 如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惠普、IBM等, 大多数中小银行都将愿意通过外包迅速接触并进入新市场, 缩小与大银行之间的差距。
二、信息科技外包的风险点
(一) 外包与银行业务发展不匹配的战略风险。如果商业银行未能对外包内容进行总体的评估与考量, 盲目将业务整体外包给服务商, 就会造成外包项目与机构业务发展战略不匹配, 反而对自身的业务发展不利。一旦银行意识到该风险隐患, 无论是选择中途退出或者到期终止外包合同, 都要支付很大的战略退出成本;在重新建立信息系统和外包服务体系时可能需要支付比原来更高的费用, 而且必然存在外包服务短期脱节的问题, 处理不当会使银行在财务、信誉、运作和潜在客户资源等方面蒙受极大的损失。
(二) 外包服务商无法提供所需服务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源自外包服务商承接服务过程中的具体行为, 包括服务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发生变化而无力提供外包合同原先规定的服务水平;提供的服务质量低劣导致与客户的交互过程不符合银行整体服务标准;从事不符合银行要求、损害银行利益的不当行为及信用恶化等因素所引起的一系列风险。还有因外包服务商技术问题或维护问题引发事故, 使银行设备或系统遭受损失, 或由于服务不到位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对银行业务及声誉造成严重影响等问题。
(三) 选择外包服务商的风险。该风险主要源于银行选择服务商之前未能很好地评估其人员、技术及财务状况, 缺少关于综合服务水平的全面考评, 片面地考虑局部优势, 而忽略了IT外包的总体服务水平, 致使最终选择了低劣的服务商。外包服务商的不足会使外包在服务的及时性和质量方面失去控制, 进而导致银行在运行管理上的严重失控。这种风险会通过外包服务自身的连续性在后期得到放大。
(四) 外包合同制定与执行的风险。在外包合同的制定过程中, 若银行在合同中只是关注于技术细节, 而没有全面地考虑服务商的综合状况以及银行业务需求的发展和变化, 未详细明确必须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详细的服务范围和标准、发生故障时的服务级别及响应时间等, 那么银行将在发生变化或意外故障时处于被动地位。目前金融机构在外包合同执行期间, 很少执行服务提供商财务状况以及支持IT外包业务的技术和关键人员的监督审计制度, 忽视了必要的日常检查, 有些甚至将监管的责任移交给服务提供商, 这势必导致服务水平的下降。
(五) 信息泄密的风险。信息泄密风险是指由于外包服务商不具有完备的守法体系与内控能力, 在为银行提供服务时, 有意或无意地将银行内部信息和商业机密泄露, 从而使银行面临潜在的风险。这类风险涉及面很广, 发生概率较大。无论是低层次的桌面计算机维护外包, 还是高层次的业务系统整体外包, 都有可能发生客户信息、银行经营数据泄密的风险, 其中客户信息等个人隐私一旦泄漏将导致严重的信誉风险和法律风险。在被调查的机构中, 大多数机构都对数据信息泄密问题非常敏感和谨慎, 这说明了这类风险存在的广泛性。
(六) 过度依赖外包服务商导致系统失控的风险。如果信息科技外包的范围过大、层次过深, 会导致银行对外包商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 银行自身的科技人员会慢慢丧失了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 从而导致外包商成为技术强势的一方。银行对于业务需求的任何变更都必须经由或取得外包服务商的同意, 在服务要求和成本控制上无法对外包服务商形成有效约束。长此以往, 银行信息科技工作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就会降低, 从而削弱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外包服务商反而成为银行整体发展的障碍。
(七) 外包服务的业务连续性风险。这种风险来源于外包服务商未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完善的应急措施, 未能严格按照银行的要求提供连续服务, 从而使银行蒙受损失。这种风险一般在某些不可抗力的、外包服务商破产、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等情况下, 需要银行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就予以考虑。
(八) 知识产权风险。对于项目开发之类的外包, 外包服务商所开发技术的专利、版权的归属问题、源代码的归属等通常是由银行与外包厂商双方协议达成而非法律规定, 如果合同条款规定不当或者细则不明确, 都有可能在后期带来纠纷。
三、外包风险防范措施
(一) 建立全面的外包政策和外包风险管理机制。银行高管层应对制定外包政策和外包风险管理机制负责。首先银行的业务外包策略必须与其总体战略相匹配, 总体战略是制定外包策略的基础, 而外包是在总体战略安排下的具体战略举措。银行的总体战略不仅决定了机构的自制或外包决策, 而且还影响外包内容、外包模式以及供应商的选择。其次要切实履行外包业务风险管理的责任, 不能将风险管理的责任进行外包。银行应建立适当的外包风险管理机制, 设定必要的批准程序, 将外包服务商纳入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 对外包商设定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 并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活动, 针对外包风险制定专门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 合理确定外包服务的范围。银行应根据信息科技对自身的重要性和风险等因素对其进行分级, 并依据分级结果合理确定科技外包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对于属于核心业务能力的信息技术, 银行应掌握在自己手里, 避免外包导致的系统失控;对于非核心业务的信息技术, 银行可酌情考虑外包。可参照美国J.P.摩根银行的三层信息技术构架理论对信息技术分层, 第一层指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网络、基础设施和其他专用机具;第二层主要由应用软件和人机接口组成;第三层主要包括业务流程重组、策略规划、应用系统集成和现有应用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行的外包管理即参照这个理论, 只外包第一层和部分第二层的技术内容, 第三层技术内容属于机构的核心业务能力, 完全由自己实现。中小银行没有实力完全开发核心业务系统, 对于核心业务系统一般都采用合作外包的方式, 开发完成后应逐步过渡到自己维护。
(三) 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银行和外包服务商间实际上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外包服务商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银行对外部市场的服务水平, 因此选择合适的服务商对银行至关重要。首先要明确外包业务的目的是获取资源还是降低成本, 然后根据目的确定相应的选择依据。其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潜在的外包服务商, 从经验、能力、技术、资本、信誉、对金融行业的熟悉程度、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已有的类似案例等多方面对外包服务商进行考核, 其中外包服务商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可靠性是评价和选择服务商的关键, 一味追求服务价格的低廉极可能会带来低质的外包服务。
(四) 严格管理外包服务合同条款的制定。信息科技外包合同应就项目实施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水平达成一致, 并充分考虑合同中容易忽略的细节, 尤其要明确责任与义务的划分。对于项目开发的合同, 需明确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 同时对项目成果对第三方的侵权责任承担予以说明, 避免项目带来的法律风险。
(五) 强化对外包服务商的管理。由于外包服务商比银行拥有更多关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本等信息, 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 另外合作双方理念和文化的差异、无效的沟通机制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外包的失败。因此, 强化对外包过程的管理非常必要。一是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协调部门或组织, 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 解决外包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防止意外的发生;二是通过细化外包合同条款、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等管理控制手段, 强化对外包过程的监督, 减少外包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三要建立有效的审计和后评价机制, 定期对服务商进行服务质量考核并予以公布, 根据工作量的增减及时调整外包标准的和服务要求。
(六) 严格保护敏感的信息。一是与服务商签订专门的保密协议, 对保密信息内容、保密信息提供与保护、服务商保密义务、保密期限和违约条款等进行约定, 以防止服务商对银行敏感信息的泄露;二是加强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保密管理, 加强对服务商技术人员的监督, 如服务商员工进出银行营业场所的管理, 包括身份认证、陪同等。
(七) 加强外包的应急管理机制。银行对外包服务的各种意外情形, 应建立必要的应急措施 (包括灾害恢复计划及备份设施的定期测试计划) , 尤其是对以下情况设计必要的应急规划:外包商发生破产、遇到不可抗力无法完成外包事务、外包商在内部技术或者骨干人员方面的变动等影响外包合同履行等。
四、监管政策建议
目前, 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业务快速发展, 但银行在外包风险管理方面刚刚起步, 缺乏统一的标准,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而国内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在服务规范、技术水平、管理实施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外包服务纠纷也时有发生。银监会作为银行业的监管部门, 非常有必要在信息科技外包方面制定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文件, 引导外包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除对上述各项外包风险防范措施予以规范外, 其他外包服务监管的政策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 明确管理层责任, 确立风险控制原则。明确要求银行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责任不能转嫁给外包公司, 并要求银行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情况建立整体的外包策略和政策, 在选择外包商、外包服务采购、合同制定、运行监督管理、服务评价和审计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进行有效管理。
(二) 明确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的定义和范围。外包服务的范围是监管制度关注的焦点, 也是规范的难点。外包服务的范围原则上仅限于非核心金融服务, 这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 先明确规定允许金融机构进行外包的服务, 然后对于其他事务的外包则通过特别的批准程序。在列举范围上, 建议通过分类和列举结合起来。
(三) 对选择外包商提出原则性要求。外包商选择是关系到外包服务实施效果的关键所在, 因此监管政策应该就选择合格外包商的流程和机制提出原则性要求。另外, 银监会在规范和引导外包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方面也可以有所作为, 如对外包服务公司制定准入标准、建立黑名单制度等。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分析论文 篇3
摘要: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李克强总理多次在重要会议提及互联网金融概念,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我们既要用积极的态度促进其发展,鼓励其创新,但是也要从根本上控制其风险,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从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着手,对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产品风险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政策面角度解读怎样从宏观层面即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发展又能监督控制其风险。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原则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54
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就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通过互联网撮合交易或者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活动。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主要业务包括小微贷款,结算,信息中介和金融产品销售。互联网金融被认为是一种普惠金融,所有民众可以参与到其中,但也正因如此,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相比传统金融业更大,更不可控。相比传统金融业,互联网金融有提高交易效率,缓解信息不对称,丰富投资渠道和优化资源配置等优点。因此,促进其简单稳定发展对日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相当益处。
1我国互联网金融业主要风险分析
我国互联网金融虽发展迅速,但其仍处于初期阶段。相比传统金融业,其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但其风险控制能力又明显偏弱。
1.1经营主体风险
目前,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大量互联网金融公司打着中介的旗号宣称没有资金池,但是暗中仍然维持着不小的资金池。这就是导致在短短几年内大量互联网金融跑路的真正原因。据统计,截止2015年我国1302家P2P平台跑路,2015年大大集团,E租宝事件震惊整个金融界。目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投资者面临着巨大的经营主体风险。
1.2技术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业依托互联进行金融业务,由于涉及资金量巨大,因此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技术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技术能力风险和技术应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大量没有相关经验的公司涌入。但是这些公司并没有与之匹配的技术能力去控制可能的风险。技术能力风险指的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技术缺陷导致的无法避免的风险。技术的应用风险指的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在设计系统之初由于设计构思的局限性、片面性、兼容性不足、欠完整性等问题导致此系统存在的技术缺陷。
1.3流动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贷款人违约和集中赎回。2015年P2P平台大大集团和E租宝均由于流行性出现问题而破产导致投资者巨大的损失,也对互联网金融业声誉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让投资者放心投资,大多数P2P公司保证违约代赔,而一旦此平台风控体系不完善导致大量坏账或者实体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将导致P2P平台无法承受的坏账,导致兑现困难,进而演变成集中赎回。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公司在签订合约或者产品销售页面会提出严格的赎回条款和限制性条件,或者对大额赎回进行延期的办法控制集中赎回风险。通过这种方式,互联网金融公司能有效降低集中赎回风险,但是仍然无法抵御信用丧失和系统性风险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1.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作为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具有可控性小、涉及面广和关联性强等特点。其发生主要源于内部流程的不健全、操作系统和平台缺陷、员工能力缺陷和不可控的外部事件。往往操作风险将导致非常严重且不可预期的损失。2013年光大证券自营交易系统出现故障就是由于程序员的操作失误未能对资金额度进行有效校验和控制导致光大证券上证指数上午大幅上升,而到了下午又出现反弹,使跟风投资者损失惨重。
1.5货币政策误差风险
根据宏观经济学,如果货币供应量和需求量保持不管,但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也就是货币乘数变大,会导致派生存款增加,从而推高通货膨胀水平。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我国央行主要通过存款准备金制度强行控制和防范我国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也是其重要的货币调节政策。但是我国互联网金融业不受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制约,一是没有强制的流动性控制和防范措施,二是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将打一定的折扣由于互联网金融业的货币派生水平无法有效计算和确定。目前,对我国央行的一大挑战是如何有效计算、确定和监控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派生的货币数量,防范实施货币政策存在的潜在风险。
2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监管原则
一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业作为一个新兴业态,相关部门应该对其发展给予充分空间,对其监管应该体现包容性、开放性、适应性原则。另一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不足,相关部门应该规范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法规,从而保证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在未来的健康稳定发展。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监管政策法规应该重视培育和防范风险并举,鼓励和规范并重。同时应该从促进公平竞争着手,构建司法、自律和外部监督在内的多从监管监督体系约束互联网金融公司行为、防范和控制其风险。通过综合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监管两面性,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监管原则。
2.1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监管应该体现适当的风险容忍度原则
互联网金融业作为一种普惠金融的金融创新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相比传统金融业,它能覆盖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需求。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经历出现、发展、成熟的阶段,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正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其足够的试错空间。如果目前就采取较为严苛的监管措施将会扼杀互联网金融业的创新,不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未来的发展,也将会抑制我国整体金融效率的提升。对于目前的监管原则,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坚持鼓励创新,同时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2.2结合规则性监管和原则性监管
规则性监管指的是相关监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也实施监管,详细规定其各项业务流程和内容,具有强制性。原则性监管指的是相关监管部门不对监管对象做过多细节上的要求,较少地干预或者介入监管对象的业务,以引导为主,硬性规定为辅。两种监管方式各有利弊,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独特阶段,监管部门应该同时利用两种方式相结合,达到既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目的,同时又能达到防范和控制其风险的目的。
2.3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业数据的监控与分析,防范系统性风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概念也席卷而来。相关监管部门能利用大数据通过借鉴阿里巴巴对整个互联网金融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通过这种方法,相关监管部门能对互联网金融业发展、风险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加强其对互联网金融业风险的把控能力,预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互联网金融业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通过增加金融服务供给的方式能有效减少实体经济对传统金融的依赖程度;同时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我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对传统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从而导致传统金融业的经营理念变得更加激进;互联网金融业与传统金融业存在潜在的风险传染;互联网金融业特点的业务具有流动性风险;以上都会导致我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提升。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充分理解互联网金融业与传统金融业之间的密切联系,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增加和爆发。
2.4加强互联网金融业信息披露,强化市场对其的约束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分析论文 篇4
摘 要: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有力推进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但也对风险防控、金融稳定、监管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常态下,如何应对挑战,做到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风险防控到位,亟需加强研究。本文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以及当前的管理政策,提出强化互联网风险防控、创新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风险防控 对策 研究
一、国内互联网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呈蓬勃发展态势。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9.22万亿元,P2P 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众筹市场规模约100亿元,网络小贷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基金销售约6000亿元,金融机构创新约1000亿元,财富管理约100亿元。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与其独特的优势密不可分,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方式更加先进,能为客户提供更自主灵活和方便快捷的金融体验。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
(一)对互联网金融本质认识不清导致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
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传统金融的功能和本质,创新之处在于创造了新的业务技术、交易渠道和方式,主要功能仍是资金融通、价格发现、支付清算等方面,没有超越现有金融体系范畴。这也说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同样会具有较大风险,甚至面临的局部风险远大于传统金融。比如,“余额宝”等产品直接将收益冠以活期储蓄的若干倍,忽视了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特征。再如,人人贷(P2P)型网上借贷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的行为缺乏足够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措施,导致一部分网贷企业因为不良贷款不断积累或突发贷款损失而无法正常运营。然而,由于没有认清互联网金融本质,很多投资者把互联网金融当作“救命稻草”,一旦互联网金融局部风险扩大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
(二)混业经营加大分业监管风险。
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业务普遍具有跨行业、跨部门、业务交叉性强等特征,形成了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深度融合和交叉的模式。在目前分业监管格局下,对于涉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多方面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具体谁来监管、如何监管以及工信部、公安部等其他相关部门如何协调配合,已成为现有监管体系面临的巨大挑战。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尚不成熟、部门间职能不清等方面问题,导致互联网金融业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领域与灰色地带。如处理不当,既有可能影响金融创新,也有可能
带来监管套利,影响金融秩序稳定。
(三)技术漏洞和信用缺失风险。
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为平台,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和信用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首先,互联网技术风险依然存在。一是由于互联网传输故障、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等因素,互联网金融交易面临网络瘫痪的技术风险。二是互联网相关技术障碍问题。既有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风险,也有互联网技术支持风险。其次,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客户身份认定问题。客户在身份认定上采取非实名制,且缺少对于客户信息安全的保护机制。二是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虚拟化程度高,真实性不易考察验证。三是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增加反洗钱的难度。
(四)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具有一般市场风险的同时还具有特殊市场风险。一是期限错配风险。“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账户是短期的、甚至即时的,而其投资的货币市场基金却是较长时期的,资产与负债之间存在严重错配。二是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能投资到房地产、私募基金等具有相对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一旦遇到投资者大量同时撤资,管理方很难提供即时流动性。三是信用风险。由于P2P 等网上借贷机构缺乏信用担保、违约处置和资本金约束等信用担保要素,风
险防控机制和措施缺失,一旦发生违约等情况,风险也较大。
(五)互联网金融风险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已对传统银行业产生一定程度冲击,加剧银行间竞相抬升利率,并改变负债结构。在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竞争中,银行业面临存款被分流、利差空间被压缩的风险。一些银行开始竞相通过上浮存款利率以及调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争夺客户资金。同时,银行活期和定期存款被金融产品分流后,个人存款减少,企业和同业存款增加,导致银行负债结构改变。此外,互联网金融创新对货币市场也有负面影响。
三、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但是互联网金融蕴含的风险较传统金融更为复杂,对于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监管涉及面广、监管主体多,既包括工信部、公安部等,也包括一行三会等。
(一)网上银行。
2005年11月,在总结国内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与监管历程、借鉴国际电子银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银监会制定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电子银行业务的申请与变更、风险管理、数据交换与转移管理、业务外包管理、跨境业务活动管理、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细则。此外,为了推动电子银行系统的安全建设工作,银监会还发
布了《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2007年,银监会引发《关于做好网上银行风险管理和服务的通知》,促进网上银行健康持续发展,积极防范针对网上银行的不法活动,维护商业银行和客户权益。
(二)网上证券。
2012年5月18日证监会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中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之间建立双向回拨机制,根据申购情况调整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的比例。在证
券委托方面,2000年3月,证监会制定了《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对证券网上委托的业务规范、技术规范、信息披露、资格申请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为网上委托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同年4月,证监会依据此办法制定《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
(三)网上保险。
2011年4月,为促进互联网保险业务规范健康有序发展,防范网络保险欺诈风险,切实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保监会起草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针对互联网保险业务开展的资质条件、经营规则、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同年9月,保监会印发《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对互联网销售保险的准入门槛、经营规则以
及信息披露做出了规定,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四)网络支付。
2005年10月,为规范电子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及其客户在电子支付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支付业务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明确将电子支付业务纳入监管范畴。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依据办法和细则向符合条件的非金融机构发放《支付业务许可证》,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2011~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及《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征集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出台对应管理办法,逐步构建起网络支付监管体系。
(五)网络借贷。
目前,在国内成立一家经营性网络借贷平台一般需要三个步骤:第一,获得由工商行政机关颁发的营业执照;第二,向通信管理有关部门申请并获得《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三,向工商行政机关申请增加“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范围,并办理相应的经营性网站备案,这一过程并不需
要金融监管部门的介入。而且,我国尚未出台民间借贷相关法律法规,网络借贷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2011年8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警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与P2P 网络借贷平台之间建立防火墙,防止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2013年11月,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中国第一部民间借贷的地方性法规,旨在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活动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民间融资风险,促进民间融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六)金融搜索
金融搜索作为金融产品的搜索比价平台,满足了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对于金融产品“货比三家”的需求。由于金融搜索平台只是充当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自身并不参与金融产品供求双方的交易环节,目前并没有相关政策对其进行监管。
(七)网络金融超市
网络金融超市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产品与一站式金融服务。目前,在市场准入方面,监管部门已出台相关政策,如2012年12月,证监会公布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但是在具体管理措
施方面,现行监管政策仍留有空白。
四、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监管的建议
(一)全面认识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
为了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支持新业态发展,应鼓励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工具和方式。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产生了一定风险,部分原因是监管措施滞后于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同时也说明互联网金融产品需要规范,并通过设计相应制度和出台相关政策防止出现互联网金融过度发展冲击传统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监管体系。
1.要防范法律制度风险。应构建多层次互联网相关法律监管体系,既要修补现有法律法规漏洞,又要根据新变化制定专门规范规则,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坚持依法行政,减少政策变动随意性,并强化对监管者和监管措施的硬约束。
2.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框架,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共同提高监管效率。一是继续加强沟通协调机制建设,确保提高银行、证券、保险、工信等相关监管机构之间协调性,既要避免业务过多交叉,又要避免出现真空领域或灰色地带。二是采取机构监管和业务监管并重的模式,既重视机构监管,也重视业务监管。三是处理好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关系,监管部门履行他律性监管,行业协会要形成自律。四是督促互联网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内控机制,并进行稳健合规经营。
3.采取适度审慎原则,处理好创新、发展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一是放宽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明确业务范围,通过设定特定交易条件强化监管来保证交易安全。探索国内互联网金融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真正实现“非禁即入”。同时,从资本充足金、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合理确定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二是对业务规模较小、处于成长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可按相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等相关政策支持。三是在考虑互联网金融业务合规性和潜在风险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加以引导。
(三)完善配套措施,营造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继续扩大、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壮大,应通过制度创新为互联网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
是加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平台,并加强投资者与管理方相互监督、良性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二是完善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税收征管,互联网金融交易符合现行税收制度规定,应按规定纳税,研究完善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征管方式。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相关国家和国际机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分析论文 篇5
关键词:网络银行 新风险 监管措施
一、网络银行面临的新风险
― 方面,传统银行面临的风险,如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在网络银行的经营中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网络银行改变了传统银行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更多的风险种类。根据网络银行的构成及运行方式,从技术和业务的角度分析,网络银行面临的这些新的风险可分为两类: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导致的技术风险和基于网络金融业务特征导致的业务风险。
(一)网络银行的技术风险
网络金融是基于全球电子信息系统基础上运行的金融服务形态,因此,全球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和管理性安全成为网络银行最为重要的系统风险。这些技术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
1.技术选择风险。网络金融业务的开展必须选择一种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来支撑。在技术选择上存在着技术选择失误的风险。这种风险既来自于选择的技术系统与客户终端软件的兼容性差导致的信息传输中断或速度降低的可能,也来自于选择了被技术变革所淘汰的技术方案,造成技术相对落后、网络过时的状况,导致巨大的技术和商业机会的损失。
2.系统安全风险。网络金融的业务及大量风险控制工作均是由电脑程序和软件系统完成,所以,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和管理性安全就成为网络金融运行的最为重要的技术风险。虽然网络银行都设计有多层安全系统,并不断出现新的、安全性的技术及方案,以保护虚拟金融柜台的平稳运行,但是网络银行的安全系统仍然是网络银行服务业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这种风险既来自计算机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因素,也来自网络外部的数字攻击,以及计算机病毒破坏等因素。根据对发达国家不同行业的调查,系统停机对金融业造成的损失最大。网上黑客的袭击范围不断增大,手段日益翻新,攻击活动能量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其可利用网上的任何漏洞和缺陷非法进入主机、窃取信息、发送假冒电子邮件等。计算机网络病毒则可通过网络进行扩散与传染,传播速度是单机的几十倍,一旦某个程序被感染,则整台机器、整个网络也很快被感染,破坏力极大。系统安全风险不仅会扰乱或中断提供正常的服务,给银行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网络银行的形象和客户对网络银行的信任水平。
3.外部技术支持风险。由于网络技术的高度知识化和专业化,或出于降低营运成本的考虑,网络银行往往要依赖外部市场的服务支持来解决内部的技术或管理难题。这种做法适应了网络银行发展的要求,但由于外部技术支持者可能不具备满足网络银行要求的足够能力而无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二)网络银行的业务风险
网络银行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品种形成的业务风险主要包括操作风险、市场信号风险和法律风险。
1.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导致的潜在损失的可能性。这类风险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安全系统和其产品的设计缺陷及操作失误,也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客户的疏忽,商业银行职员在业务上的误操作,也可能导致网络银行严重的业务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涉及网络银行账户的授权使用、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网络银行与客户间的信息交流、真假电子货币的识别等领域。例如,网络银行改变了传统的以图章为支付指令的结算手段,采用数字签名方式对支付指令的有效性进行确认。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数字签名的可靠性完全取决于银行安全控制系统的严密与否。
2.市场信号风险。信息的非对称性可能导致网络银行面临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一风险被称为市场信号风险。由于网络银行无法在网上鉴别客户的风险水平而处于不利的选择地位,网上客户可能利用他们的隐蔽信息和隐蔽行动做出对自己有利但损害网络银行利益的决策等。另外,在虚拟的金融市场上,网上客户不了解每家银行提供的服务质量究竟是高是低,多数客户会按照他们对网络银行提供服务的平均质量来确定预期购买价格。结果,高质量的网络银行反而可能被低质量的网络银行排挤出网上市场。
3.法律风险。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源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规章和制度,以及在网上交易中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多不清晰,缺乏相应的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规则及试行条例。网络银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尚未有配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与之相适应,金融立法框架主要基于传统金融业务,使银行在开展业务时无法可依。即使各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网络是跨越国界的,各国之间有关金融交易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在网络银行的跨国交易业务中,难免产生国与国之间法律问题上的冲突。目前国际上尚未就网络银行涉及的法律问题达成共同协议,也没有―个仲裁机构,客户与网络银行很容易陷入法律纠纷之中。因此,利用网络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务,签订经济合同就会面临在有关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相当大的法律风险,容易陷入不应有的纠纷之中,结果是使交易者面对着关于交易行为及其结果的更大的不确定性,增大了网络金融的交易费用,甚至影响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银行的监管
通过以上对网络银行面临的诸多崭新风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银行的发展将银行业的监管提升到更高的难度,网络银行的风险监管与控制更趋复杂化。笔者认为,要有效控制网络银行带来的新风险,必须针对各种风险的特征建立起国家、行业、企业三层次的网络银行监管系统,互相支持,互为补充,达到对风险强有力的预测、控制、化解的作用。
(一)国家层面的网络银行风险控制
国家层面的网络银行风险控制,具体是指在宏观层次上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旨在为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具体来说:
1.大力发展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目前我国在金融电子化业务中使用的计算机、路由器等软、硬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引进,而且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增大了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选择风险。因此,应大力发展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水平,在硬件设备方面迅速缩/j、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关键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
2.加强防范和控制网络银行风险的制度建设。我国目前已初步制定关于网上证券交易、计算机使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法规,但还远不能适应网络发展的要求。应借鉴外国经验,在网络金融发展的初期及时制定和颁布有关法律法规,如在电子交易合法性、电子商务的安全保密、禁止利用计算机犯罪等方面加紧立法,修改(合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条文中不适合网络金融发展的部分。另外,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减少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规范发展的制度保障。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人们就会减少经济行为的确定性预期,网络金融业务的虚拟性会使这种不确定性预期得到强化,不利于网络金融的正常发展,也会增加法律调节的障碍和成本。
3.加强网络银行风险控制的国际协调与合作。网络金融业务环境的开放性、交易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强化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对网络银行的监管需要不同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的密切合作和配合,形成全球范围内的网络银行监管体系。对网络银行的监管包括对借用网络银行方式进行非法避税、等行为的监管;对利用网络银行方式进行跨国走私、非法贩卖军火武器及贩卖毒品等活动进行监管;对利用网络银行方非法攻击其他国家网络银行的电脑黑客网站,以及其他国际犯罪活动进行监管;对利用网络银行方式传输不利于本民族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信息进行监管等等。
(二)行业层面的网络银行风险挫制
行业层次即在中观层次的风险防范和控制,主要是中央银行对网络银行的各种风险进行监控。具体来讲:
1. 及时调整和转变传统的监管思路和监管理念。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网络银行的诞生对中央银行传统监管方式带来的挑战:其一,网络银行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金融区域界限和行业界限,使得金融业务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其二,网络的无界性使一项金融业务的开通将迅速普及到一家银行的各个分支机构(网络终端),这将宣告传统监管方式下金融业务的市场准人实行分区域、按行业逐一严格审批的传统监管方式成为历史,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的将是金融业务“一通百通”的局面。
2.严格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现阶段,在审批过程中应把握:(1)严格制度建设。网络银行的公示、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和系统设计等制度性安排,必须严格审批。但对网络银行的硬件设施配备、技术投入、人员配置不宜干预过多,应当给银行以适当的弹性空间使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筹划投资,避免因行政干预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2)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网络银行的设立或新业务的开展,必须具备完善的风险识别、鉴定、管理、风险弥补和处置方案、计划。
(三)企业层面的网络银行风险控制
企业层面的网络银行风险控制是指各网络银行在各自经营活动中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1.透彻研究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强化内部监控,防范违规行为和电脑犯罪,避免因法律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法律风险。
2.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对网络银行技术方案进行科学缜密的论证,以避免出现大的技术选择错误。
3.在经营过程中对网上金融消费者进行跟踪和信用登记,尽量避免与信用等级低的客户发生业务关系,降低信用风险。
4.在经营活动中严格按照信誉至上的准则办事,树立良好的银行信誉。
5.切实加强银行员工的教育培训,着力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队伍。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分析论文 篇6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会计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扩大化。银行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日益突出。特别是银行风险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如何化解和防范银行风险成了当前金融风险防范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银行会计业务、人员素质、制度等方面列举了银行会计风险的种类并简述了其主要表现形式,并分析了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范银行会计的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银行会计;会计风险;风险防范;会计风险防范;银行会计风险
【引言】银行会计制度是规范银行会计行为的准则。会计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执行不力很容易会发生会计风险。目前许多银行管理者忽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制度上的缺陷给社会上不法分子和个别会计人员有了机可乘。已有的各项会计规章制度不能有效落实,也会引起一定的风险隐患。
一、银行会计的风险
所谓银行会计风险,就是银行会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失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以及因为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其他情况,使金融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会计的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银行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银行的每一笔经营业务都要通过会计处理来反映,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也就是说,银行会计的核算过程,就是具体办理银行业务和实现银行基本职能的过程。由此可见,银行风险的产生、发展是与银行会计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加强银行会计管理工作,完善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是防范和化解银行会计风险的重要环节。因此,银行会计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成为银行工作的重点。
(一)银行会计的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银行的会计核算是银行部门的主要任务,也是银行业务基础工作。银行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在于真实、完整、及时地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从会计核算工作的环节上来看,核算非常多,很多银行的风险都是与某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失控有关。因此,银行会计的风险贯穿于银行的每一笔实际发生的会计业务中。
(二)银行会计的结算风险
结算风险主要指银行会计人员在办理结算业务中出现的风险。会计结算作为银行经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肩负着重要使命,任何经营活动可以说都离不开会计结算。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业务的拓展,银行会计所面临的风险逐渐趋向于多样化、扩大化,近几年金融体系的大案、要案不断,就与会计制度不严,监督不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1.票据的结算风险
票据的当事人签发票据时填写不清楚,使会计人员不能准确入账或者支付,可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
2.电子汇划的结算风险
电子汇划业务也存在风险。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也日益成熟,各个银行为了加快资金汇划速度,通过电子联行汇划的资金,仍然存在着大量风险。
3.信用卡的结算风险
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向其客户提供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信用卡是现代社会新兴的一个支付结算工具,它的产生在给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三)银行会计的管理风险
1.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间业务的发展,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大量缺乏。银行会计人员的素质尚待提高,银行人员素质不佳,操作行为不规范,很容易发生会计上的`差错。
2.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有些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遵守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部分基层网点特别是办事处、分理处,都是领导说了算,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
3.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权限不清
在银行实际工作中,会计混岗、兼岗、业务处理一手清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财务制度不完善,有些会计可以从中钻空子,谋取个人的利益。
(四)银行会计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分为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四类。操作风险事件发生频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甚至危及银行的生存。
二、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分析
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是我们不难从以上风险可以看出,主要因制度安排、组织管理模式、技术方法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导致银行会计风险的产生。
(一)我国管理模式不健全,运用不到位
1.在管理模式上,缺乏理论的指导,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范围、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管理文化。
2.大多数国有银行的会计处理系统目前都与分级管理体制相适应,使会计工作实际处于地区分割状态,极易导致风险发生。
3.地方保护主义情况严重,地方政策使一些银行享有更好的政策和条件,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从而造成了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
(二)制度不完善
首先,实行新会计制度后,银行记账原则由“收付实现制”变成“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未将会计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始终,小则事关银行自身的利害得失,大则事关整个金融业的安危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再次,允许银行集体呆账准备金的范围过窄、比例过小、方法过死,审核的手续过繁,使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显得极为脆弱。最后,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制度规定相对滞后,使得银行会计对日益增多的衍生工具业务所可能带来的高风险缺乏有效的披露。因此,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就日益显现出抵御风险的重要性。
(三)人员素质偏低
各个单位往往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管理制度上,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普及更是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所以单位很少把工作放在实际工作中,导致一些会计人员素质低下,真正精通业务、懂会计电算化知识的人才匮乏,弄虚作假,篡改账目,编造虚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致使目前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不够理想。
(四) 领导决策失误
主要表现为会计部门未及时向领导层提供决策需要的反馈信息,或者未能通过核算、分析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得领导层决策失误,从而可能带来损失。
三、有效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核算制度的严密性
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真实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谨慎性等基本核算原则。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及时地填制会计凭证,严格要求会计业务操作规程,以真实、有效的凭证为依据进行账务处理,对于各种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还要单独设立账簿进行登记,在遵守记账规则的同时,也要严格遵守银行会计制度及相关核算的规章制度,准确反映表内表外业务。
(二)加强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银行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不断强化银行会计人员法律意识,不断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银行会计人员实际操作水平。
(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一步防范会计风险
1.强化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开性,通过预算我们不但能对未来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出相关的披露,而且也为以后各项资金的使用提供了依据。加强预算控制各环节的管理,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全面、有效地进行预算控制,防范会计风险。
2.强化授权批准控制
各银行应明确规定涉及会计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银行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3.实施职责分离管理
由于银行会计的特殊性,一般银行内只设立一个会计窗口,我们要职责分离,单位内不相容职务按照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确保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4.实施岗位责任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是银行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按照岗位明确责任、考核责任的一种行为准则。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可使单位内部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员工均有明确而具体的职权范围和工作责任。
(四)加强银行内部审计,构建防范银行风险的监督保障机构
银行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银行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体系,内部控制的执行与否、执行效果如何,能否适应新情况、需要做哪些改进等,都需要进行跟踪,而这种跟踪是不能仅仅通过规范制度要求的定期的信息披露来完成的,而是需要银行自身来不断加强监督。首先,应当有专门的机构专司风险管理职能,定期评估全行的各类风险和总体风险水平,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其次,把有效控制风险放在首位,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业务运营都要以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有效控制风险为主线,建立和完善资产分类制度、审慎的会计制度;最后,要借鉴国际上通行的风险分类方法,把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作恰当分类,定期对各类风险的水平和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评估,并检讨各项控制措施是否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和明确应采取的补救措施。
(五)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各银行要建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建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为会计业务处理、会计信息的提供、银行的管理等提供帮助。
2.银行会计人员在录入信息或者数据时,必须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
3.对银行计算机系统实施有效的内在控制,如对输入数据要检查其精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构建支持银行财务分析、盈利分析和风险管理于一体的新型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六)引进风险管理模式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基础,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管理范围,全程的管理过程,全新的管理方法,全员的管理文化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对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会计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增强会计风险防范意识的同时,改革银行管理考核体制,强化金融财会工作对经营行为的监督职能,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快会计法制建设,并对金融机构会计行为加强监督,才能控制和降低银行会计风险。
【结论】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分析论文 篇7
一、金融服务外包的概念论述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自身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 以及政府部门对外包领域的不断推动,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以其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组织效率、规避经营风险等优点迅速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企业经营战略之一。但是, 金融服务外包对于商业金融机构来讲, 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商业银行在享受可以降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外包的同时, 也面临着一些风险。金融服务外包是金融机构在进行企业经营的基础上, 通过外包服务商来完成自身业务的一种手段。金融机构的一些非核心、操作性及成本高的的业务, 像报表审计、软件开发及资产评估等等, 由于自身的精力有限及自身专业水平不足。所以, 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来转交给相关专门机构来完成, 这样就可以在降低工作经营成本的同时, 也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金融服务外包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金融服务外包的实质是可以将金融机构进行重新合理的定位, 将资源科学地分配到金融机构的各个优势领域。进而强化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达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现状
(一) 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
目前来讲, 商业银行的一些风险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管理一般集中在对存贷款资金的管控上, 对于范围更加广泛、作用更加明显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则涉及较少, 甚至于置之不理。由于金融服务外包数量的不断增多,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评估机制便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没有制定相应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就无法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 也使得商业银行在无法控制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情况下, 不敢过多地拓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受阻, 进程较为缓慢。在最近几年, 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开始着手建立适合于自身现实情况的风险控制理论框架, 但由于对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控制需要有较强的前瞻性与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因此, 商业银行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自身技术原因而无法对风险评估形成一个有效的预见性, 进而导致出现风险评估效率低、结果不准确、内容不真实等现象。因此, 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服务外包时, 要注意防范金融外包风险, 及时对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进行评估,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把损失降至最低。
(二) 没有健全相关法律政策
虽然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正在蓬勃发展, 但在发展期间却缺少相对完善的法律条文来进行引导及约束。没有法律法规作为市场规范, 就会导致金融服务外包秩序混乱, 从而加大了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我国在最近几年开始着手于建立相关的外包风险规范政策,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 因此, 中央还并未出台真正统一的规范性文件。地区政府虽有心支持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但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因此地区政府也无从着手。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由于发展过程较短, 基础比较薄弱, 因此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 进而使得商业银行在决策时往往趋于保守。只有在多数同行证实了金融服务外包可包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才敢于谨慎尝试。除此之外, 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监管法律不健全也加大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实际风险。在产生相应的外包服务纠纷时, 就会缺少必要法律法规的维护。
(三) 受外部经济影响较大
最明显的就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许多金融企业倒闭了。直到目前为止, 还有很多金融机构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因此, 商业银行在对金融服务进行外包时, 就显得缺乏必要的积极性。除此之外,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民的投资手段日益增多, 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加大了对存贷款的控制, 进而防止不良资产的增多及资金过多流入市场而导致经济过热或是泡沫经济。在另一方面, 由于金融服务外包产业还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 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服务的外包过程中就显得特别地谨慎小心, 除了涉及到已经拥有丰富外包经验的业务以外, 对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则鲜有问津。
在最近几年, 一些金融机构为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将越来越多的非核心金融业务由自行承包转向服务外包。从而集中资源优势来达到经营目标, 金融服务外包就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了蓬勃发展。金融机构通过服务外包来把直接经营的职责转嫁给服务供应商, 进而获得相应的专门技能, 这是提升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金融机构在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同时, 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 进而让商业银行对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监管迎来了新的挑战。
三、如何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外包进行风险监管
(一) 严格控制和监察金融外包服务流程
金融服务外包商既是商业银行的友好合作伙伴和承担风险的共同体, 但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性主体。因此, 有些外包商会在追逐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商业银行所承包业务的质量与效益, 进而导致金融服务外包流程中出现内外合谋的操作性风险。一方面, 金融服务外包商为了获得更大的业务承包权利, 就会与银行的决策层进行勾结。在另一方面, 在金融服务外包的过程中, 会出现商业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由于经受不住诱惑而实施泄密行为。所以, 商业银行要控制好金融服务外包的具体工作流程, 通过商业银行内部高层管理人员集体决策的措施来杜绝内外勾结、滥用公司权力的现象发生。从岗位上明确权责, 消除暗箱操作的可能, 进而降低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外包风险。
(二) 实时对外包服务商进行跟踪评价
如果金融服务外包商不严格按照合同来履行相应的合作义务, 而是基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进行金融服务外包处理。则会偏离双方在合同中所制定的整体战略原则, 进而使得商业银行的利益受到损害, 从而让银行面临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除此之外, 金融外包商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 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与标准难以让商业银行感到满意, 或者是以商业银行的名义来开展除合约外的其它业务, 这也会对商业银行的信誉及利益造成巨大的风险。所以, 商业银行在与外包服务商签订协议后, 要成立相应的监测管理机构来对金融外包服务的风险进行相应的评估与控制。要积极参与到外包的监控、审批等环节, 进而降低商业银行所要承担的实际风险。除此之外, 商业银行还要建立相应的服务评价体系, 对外包商的金融服务外包进行合理的评价。对外包商的业务流程进行跟踪调查, 以便于及时控制外包服务的质量, 防止出现金融服务外包风险。
(三) 制定完善的监管机制及应急措施
在实施金融服务外包的过程中, 外包商会因为一些原因而导致破产或技术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及其它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 导致商业银行所承包出去的业务不能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这些突发状况会对商业银行的整个运作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进而产生相应的金融服务外包风险, 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重大的损失。因此, 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服务外包时, 要积极建立健全外包应急措施,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6]。针对外包服务商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估计, 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从而把突发状况所带来的风险控制到最低, 减少因为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四、结语
商业银行要通过合理控制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来拓展自身的外包业务范围, 统筹规划外包战略, 选择合适的外包商来开展合作业务。加强对金融外包服务风险的监管与控制, 保证外包业务拥有一个稳定安全的运行环境, 进而达到提升商业银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温欣, 王洁, 周盛丰.商业银行服务外包风险来源及防范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 2013, 02:171-173.
[2]岳秀珍.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与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 2013, 12:164.
[3]王红.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风险控制[J].企业导报, 2013, 19:96-97.
[4]王展, 谢群.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商贸, 2013, 27:7-8.
[5]朱高洁.我国金融机构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商业银行为例[J].求实, 2011, S2:100-101.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分析论文 篇8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作为买卖双方的中介,在交易的过程中充当了信用中介的作用,并且对于及时、快速且有效地解决虚拟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问题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可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本身的信用和沉淀资金运作却埋藏的更加巨大的隐患,并极大地提高了金融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对此,相关部门必须进行必要的监管,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在萌芽状态下消灭潜在的風险。
一、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金融风险
当前,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公司资金清算方式均采用二次清算,加之用户数量和交易数额的激增,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资金沉淀量也随之增大。而第三方支付公司也拥有了越权调用沉淀资金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第三方支付公司发生违约,那么通过该公司进行交易的商家和消费者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第三方支付的特殊性,信用卡套现和洗钱活动变得更加容易和隐蔽,也给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带来巨大的威胁。笔者认为,第三方支付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金融风险就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沉淀资金风险
正如上文所述,如今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基本都是通过延迟净额结算的方式进行资金的清算,因此在支付和结算间必然产生一定的时间差,而这也直接造成了巨额沉淀资金的产生。按照当前的资金交易规则,客户备付金在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方面的停留时间可以长达五个工作日之久,如果这些沉淀资金任由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行管理而缺乏相应的监管,势必会埋下巨大的信用风险。对于此,央行颁布的金融法规明确规定:客户备付金的所有者是客户,并不属于第三方支付,并且第三方支付公司禁止以任何方式挪用客户备付金。举例而言,因利用非客户备付金账户非法存放并划转客户备付金等问题,央行在2016年7月对银联商务和通联支付进行了总额高达4680万元的罚款,充分说明了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沉淀资金的非法挪作他用的风险已经达到必须整治的地步。
2.信用卡套现风险
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不断发展,信用卡套现行为已经非常普遍,并且成本低廉、行为隐蔽。某些商家和个人利用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的交易支付,绝非以真实交易为基础,不仅监管部门无法察觉,并为信用卡套现提供了便利的非法通道。尽管在2016年9月,“借贷分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用卡套现的问题,但是一些金额巨大并且有利益需求的商家和个人而言,相关政策依旧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信用卡套现行为的彻底杜绝。
3.洗钱与非法交易风险
由于第三方支付的清算行为大多借助互联网进行交易,这导致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金融机构、商家与持卡人之间很难、甚至无法见面,因此对于交易的真实性与合法性难以进行可靠的保障。
不仅如此,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没有权利对交易双方的款项用途进行监督和管理,这为非法资金的流动和结转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由于第三方支付系统和银行系统互不关联,因此支付系统难以甚至无法跟踪相应的资金流向,对其合法性更是无从监督。这为监管部门对资金流向和用途的控制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也给洗钱行为带来了可乘之机。这是因为犯罪分子可通过捏造虚假的事实进行网络交易,同时利用其方便快捷的特点进行复杂的往来交易达到资金转移和洗钱的效果。
二、解决第三方支付金融风险的对策
1.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身份
对于上述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现状和问题,金融监管部门必须通过立法和监督的工作实现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目前,央行出台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已经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身份,并且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同时规范了相关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推动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另外,随着《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的颁布,国家和央行还应当同时制定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在资金交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充分保护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明确各方的法律责任。并有效預防网上洗钱等金融犯罪行为,让所有的支付行为均做到有法可依。
2.建立统一的支付平台
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都采用自己的清算平台,因此秩序混乱也成为了难以监管的问题之一。对此,央行应当采用统一技术标准和清算流程的方法,建立统一的支付平台,使其清算平台分别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系统进行直接的对接。在支付信息进入第三方支付平台时,统一支付平台需要对支付信息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清分和轧差,处理结果应统一提交央行支付系统进行清算,保证所有的支付信息都可以获得统一和直接的监督。对于非法交易也可以实现及时的发现和信息的有效保留。
3.借鉴先进经验促进内部资金监管
在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内部资金监管方面,我国还可以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举例而言,目前的欧盟明确规定:只有商业银行货币或电子货币才能成为第三方支付的交易媒介。这表示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展业务的首要条件就是取得银行业或电子货币公司的执照。并且在这个制度的基础上,欧盟便利用电子货币监管实现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监督与管理。
针对这个制度,我国可以把监管的重点集中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吸收客户的资金管理方面:首先借助法规明确资金的所有权属于客户,并对客户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资金进行严格区分,同时参照保证金账户的监管方式对其银行专户存放和定向流动进行监督。其次,借助立法明确商业银行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中的代位监管义务。这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的规定,监控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流动情况,并确保其资金的使用合法性,从而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此实现在内部资金方面对第三方支付行业进行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总而言之,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央行和相关部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从而保障国家能够有效控制第三方支付市场的金融风险,实现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第三方支付金融监管问题研究.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1.
[2]钟菲.第三方支付平台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金田.2015.7.
[3]江婧枫.完善人民银行对第三方支付有效监管研究.安徽大学.2016.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风险防范、监管09-26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分析论文10-10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08-07
国商银行倒闭风波国外金融风险典型案例06-16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与防范08-09
银行短期信用风险分析07-11
浦发银行风险分析10-25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05-20
银行卡风险防范分析09-28
银行柜员个人操作风险分析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