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原因分析(精选12篇)
商业银行风险原因分析 篇1
在整个金融体系中, 商业银行是最古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一国的金融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随着外部监管的加强以及银行自身内部控制的完善, 商业银行的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银行经营的各种风险依然存在, 金融审计的形势依然严峻。商业银行审计要发挥“预警机”的作用, 通过查处各种重大问题, 揭露风险隐患, 维护金融秩序, 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的种类
1. 体制内风险
商业银行体制内风险是指假定商业银行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时, 商业银行的某一业务环节出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的体制内风险较高, 并且体现在经营、管理、操作、审计各个环节中, 这是由其本身经营项目特殊性和经营手段所决定的。
2. 内部控制风险
商业银行控制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某一业务环节存在重大违法违纪问题, 而未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控制风险实质就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的问题。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各个级别的“一把手”的权利过于集中, 降低了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整体人员素质又普遍偏低, 导致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缺失, 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明显薄弱, 由此形成的控制风险比较高。
3. 检查风险
商业银行的检查风险是唯一可以由审计人员进行控制的风险。它是指商业银行的某一业务环节存在重大违法违纪问题, 通过审计未能发现, 并出具了错误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控制商业银行审计的检查风险, 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唯一途径, 也对最终形成审计意见起着重大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表现
在中国, 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风险大抵相似, 但就产生的根源来看是截然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管理水平 (包括资产管理, 现金管理, 贷款管理人员, 管理品牌管理及内部控制等) ;在我国, 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集中在制度缺陷、信用风险、高比例的不良资产信贷、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方面。具体表现为:
(1) 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至少就其经营目的来说不符合商业银行的本质定义。因为我国的商业银行绝大部分的贷款不是给了消费信贷、不动产抵押贷款、创业贷款等, 而是给了国有企业和政府, 但是这种贷款很难算息, 一旦发生问题回收也很难。所以是这个制度本身强加给了我国商业银行最大的风险。这种制度即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制度。
(2) 社会信用环境差, 银行经营的信用风险高。信用风险主要发生在发放贷款、拆出资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等业务领域:一是借款人 (或者开票人、开证人) 注册多家公司, 使用虚假资料骗取贷款或者骗开银行承兑汇票, 将骗取的资金转移出去或用于个人挥霍;二是借款人利用企业改制、改组来逃废银行债务;三是对一些行业和单个企业或企业集团过度授信, 产生信贷集中风险。目前在全社会信用体系未建立起来以前,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因此审计时应把信用风险作为重点。
(3) 组织结构不合理。国内商业银行由于产权归属缺位, 致使委托代理关系流于形式, 政府以行政干预等非市场化、非透明的方式影响银行经营行为十分方便, 加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无效使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商业银行即使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 也由于其独立性、权利力度不够, 而无力对金融风险实现有效的控制;风险管理也只能停留在以营利为目的的业务决策服务的层次上, 而不能上升到银行发展的战略高度。
(4)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诸因素的密切配合才能真正达到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的目的。国外商业银行因具有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包括风险鉴别机制、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决策机制、风险避险机制, 所以风险管理相对比较到位。国内商业银行则普遍存在风险管理的体系不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监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5) 不良资产比例高, 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由于以前年度违规经营和部分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都较高, 到2001年底,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5.37%, 不良资产比例高, 银行的支付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此外由于以前年度违规经营中贷款手续不健全, 无效抵押、重复抵押及高估抵押物价值, 以及担保流于形式, 使银行保全信贷资产的难度很大, 导致信贷资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偏高。
三、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的成因
商业银行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人员素质因素、管理因素、审计质量因素, 也有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因素。分析其形成风险的主要成因, 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结构上仍未完全独立, 审计人员的组织关系、经济关系一般都隶属于所在分支行, 不少商业银行虽已逐步建立相对独立的审计体制, 实行总行垂直管理或“派出”、“交流”制度, 但审计人员仍有后顾之忧, 主要是审计人员的经济关系还没有完全脱离被审单位, 以致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发现问题后不愿或不敢毫无保留地报告, 形成审计风险。
2. 缺乏质量控制标准完整、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从商业银行内控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 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对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执法、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起到保障作用。目前, 审计机关建立了包括国家审计基本准则、通用准则、专业准则、操作指南等在内的一系列审计质量控制标准, 但这些标准, 定性的内容多, 定量的内容少。而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监督的倾向, 在无形中加大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压力, 使得内部审计部门面临更多的风险隐患。
3. 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它时刻潜伏在商业银行各种金融项目审计的过程和业务之中, 要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通过近年来对商业银行审计结果进行分析和对内部稽核效果进行观察, 到目前为止, 虽然没有发现由于风险导致局部工作被动或引发损失的案例, 但是通过对已审计项目的回顾与反思, 仍然发现存在一些风险隐患, 隐藏着部分风险漏洞, 潜伏着审计风险事项。究其原因, 一是缺乏完整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二是缺少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三是审计人员在思想上、观念上、意识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4. 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结构和层次较为单一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会计专业出身, 其他相关知识比较缺乏, 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去观察分析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因此也很难写出有力度的审计报告, 为银行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目前, 在国家审计机关中, 具有较高的金融知识水平, 又有多年金融审计工作经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所占比例很小。自身不具备更多的专业金融知识, 面对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新业务、新产品的不断出台, 这些审计人员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5. 审计方式、方法不先进
一是审计方式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阶段或风险导向审计的初级阶段, 二是现代的审计技术方法仍然以账表基础审计为主, 无法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审计的需求。面对被审计单位庞大的金融数据, 虽然已广泛开展了计算机审计, 但审计软件技术开发的速度还是很慢。对商业银行后台数据的备份、转换的时间仍然较长, 极大地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四、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作为商业银行内审部门来讲, 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把审计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可以接受的水平之内。因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强化商业银行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
加强对商业银行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 增强审计风险意识, 主要是提高对商业银行审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 外部监管、经营环节对银行强化风险防范、提高内控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入WTO后, 我国的金融业将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将面临更大的风险。这就迫切要求商业银行重视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
2.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一是提高对审计客体和审计环境的风险意识。审计客体和审计环境方面的客观原因引发的风险难以控制。审计人员要有足够的认识。一方面研究我国金融业的宏观政策, 与国外金融业进行比较, 发现其风险环节所在;另一方面, 要研究具体审计对象的管理和经营体制, 对其内控环节及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二是加强对审计主体的风险控制。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在于审计主体, 即审计机关采取的主动对策。如在审计机关内部建立健全业绩评价制度。有利于识别和预警审计风险,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
3. 以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为基础, 促进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完善
面临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新的审计风险管理规范。其中第一条应是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 增强其独立性。各银行一级领导应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制度》要求, 切实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 支持内部审计人员大胆有效地展开工作, 在分配内部审计任务时, 尽量避免实际存在的和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与此同时,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法规, 合理界定内部审计的职责。此外, 为有效降低内审风险, 必须严格界定会计责任与内部审计责任, 有效规避因责任划分不清而使内审人员遭受的风险。
4. 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规范操作行为
在商业银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金融创新不断发展, 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增多的今天, 要控制好审计风险, 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检查风险, 必须不断加强审计机关的自我约束, 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规范操作行为。其主要措施就是对审计工作的各个阶段严格把关, 审前调查充分, 审计方案的制订要具有针对性;在审计实施过程中, 要充分运用重要性水平分析和内部控制制度测试方法, 使审计实施过程更具有针对性,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降低审计风险;要加强对审计项目的业务审理工作, 对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汪叶斌.商业银行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刘家义.关于我国金融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 2002 (5) .
[3]杨景.浅谈计算机审计的风险成因和防范[J].工业审计, 2005 (4) .
[4]罗春花, 陶春海, 程浩.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的防范[J].商场现代化, 2006 (4, 下) .
商业银行风险原因分析 篇2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也在不断壮大。作为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商业银行,其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商业银行在发展的同时使银行会计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扩大化,加强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成了当前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重点,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决策。
[关键字] 商业银行 银行会计风险 会计风险防范
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银行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特别是会计风险问题,已成为银行风险控制的重点。近几年金融系统案件频繁发生,大多源于会计监督乏力。因此,加强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是我国当前金融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剖析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会计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风险主要是指会计核算的随意性和制度的缺失导致的风险。会计核算指准确、及时、真实、合法地对银行业务及财务活动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反映,是银行会计的主要任务,也是银行会计的基础工作。然而目前银行会计不论是在日常办理对外的存、放、汇等传统业务,还是在办理综合核算轧帐的过程中,或是在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及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各个环节无一不存在着风险。近年来,金融系统发生经济案件屡见不鲜,据了解在金融业发生的众多经济案件,往往是与我们会计核算某个环节失去控制有关,如滥用会计科目、篡改帐表、造假帐等,从媒体的有关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了解到。
(二)会计信息失真风险
银行的一切业务活动都要通过会计信息进行反映。从近年来发生的银行
案件中,可以看出不少银行都存在违反国家金融政策,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不真实、不充分,真账假表、假账假表、任意调整收支科目等现象,掩盖了信贷资产的质量和风险,影响了对银行经营状况的客观评价。
(三)会计监督乏力风险
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就是对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督,但是目前银行会计监督职能相对软弱。我国多数银行的会计工作还停留在会计核算阶段,热衷于账务处理,对于资金运动过程的监督较为淡化。在不正当利益的驱动下,银行发放超规模贷款违章拆借、账外投资、私设小金库、越权承兑、贴现银行汇票等违规情况屡禁不止,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相应的处罚制度不健全,从而变相地助长了违规经营情况的蔓延。
(四)印、押、机、证管理风险
银行会计的印章、压数机、密押、重要空白凭证等按制度规定应专人保管以明确职责,并且必须分人保管以达到相互制约、监督的目的。一般银行在分人保管方面都做得较好,但往往未落实定向交接代班制度。这样时间一长就可能造成人员交叉或重叠代班,同一人既有可能接触印章,又有可能接触压数机、密押及重要空白凭证,极易产生银行内部人员盗窃或骗取重要空白凭证偷开汇票、私自汇划资金、诈骗和盗窃银行资金等现象,且发生后很难确定作案人。另外,对印、押、机、证的保管未能做到人走上锁,也存在着内部人员利用时机作案的可能。
(五)会计电算化风险
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和银行会计电算化的推广,银行的很多业务都通过上机操作完成,但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进行盗窃、贪污、诈骗、挪用银行或他人资金的高科技犯罪案例也层出不穷。这类风险一方面源于银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有些银行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落实上还不到位,极易为金融犯罪提供条件,并造成很大的风险。
(六)会计人员风险
近年来银行新增员工较多,有些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而银行会计处于银行业务的第一线,对人员的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要求较高,如果对会计结算制度等了解不足,就容易产生违规操作。如对外来凭证的审查、鉴别不严会导致受理要素的凭证或假汇票、假支票等情况发生;在凭证传递方面不规范,也会造成入错帐、丢失凭证等情况发生。这些差错事故的发生将直接导致银行资金垫付或资金损失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分析
1.银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不能满足防范银行风险的要求
一方面,分级管理的体制使作为经营主体的各级分支机构部门利益膨胀,在利润指标、支付保证、恶性同业竞争、职工福利等种种压力下,往往通过弱化会计的核算、监督功能来达到其目的;同时,绝大多数国有银行的会计处理系统目前都与分级管理体制相适应,按行政区域分散核算、层层汇总上报,使会计工作实际处于地区分割状态,从而为人为地篡改会计数据提供了方便之门;加之基层行领导、会计人员“本地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最终使弱化会计职能的各种违规行为占尽了“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极易导致风险和损失。2.银行会计制度的建设迟缓,无法满足银行风险防范的需要
首先,实行新会计制度后,银行记账原则由“收付实现制”变成“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未将会计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始终,不采用会计谨慎原则来指导银行经营行为,小则事关银行自身的厉害得失,大则事关整个金融业的安危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否。其次,不允许银行对其资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计价方法计提减值准备,使我国银行的多项金融与非金融资产(如抵押贷款、拆放资金、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完全暴露在减值跌价的风险之下,而无任何防范跌价减值风险的应对措施。
再次,允许银行计提呆账准备金的范围过窄、比例过小、方法过死,审核的手续过繁,使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显得极为脆弱。最后,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制度规定相对滞后,使得银行会计对日益增多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所可
能带来的高风险缺乏有效的披露。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分析 1.内部稽核不力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银行对内控制度的建设空前关注,然而各银行却没有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内控制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之系统化、程序化。一方面,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目前仍作为一个个被分解的单元分散在各项管理制度之中,如会计内控制度规定了不同岗位的职责,不相容业务的分离,业务程序的先后制约,却未形成一套生产流水线式的防范风险程序(一般应由目标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组成),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相互制约机制不健全,一些重要职责和岗位没有严格分离,混岗或集多职于一身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银行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部门,对主要负责人和决策管理层的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措施,常常出现“控下不控上”的局面,使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留下事故隐患。
2.教育滞后,人员素质偏低
近年来,国有独资银行在快速商业化的变革中,为抢占市场份额,实行外延式急速扩张的策略,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一些新手未经岗位培训,对于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没有很好的掌握,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另外,在会计队伍趋向年轻化的同时,也容易受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在会计业务操作中违规甚至违法。
另外,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在银行会计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原来需要几天甚至几十天才能完成的业务,现在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能完成,但相应的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高科技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利用高科技犯罪,给银行造成的损失隐蔽性更强、危害更大。
三、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决策
现代银行会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风险点,承受着各种严峻的考验。如何有效防范银行会计风险,已成为搞好商业银行经营,保持我国金融稳定的重大课题。鉴于此,应从防范银行会计风险、深化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提高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使用价值,构建稳健经营的银行会计新机制以及加大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力度等几个方面入手,制定、落实相应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形成会计风险防范机制
加强银行内部控制管理,规范会计工作操作规范是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保证。必须建立科学完善,职责明确的内部管理体系,实现会计内部管理领导责任制。要对银行会计工作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作重点研究,针对其业务特点和业务流程制定相应的制约措施,特别是对易发生案件的重要岗位和人员要实行定期检查定期轮换,交流和强制休假制度;要强化会计工作的审批制度,明确会计人员的各自权限和职责;要强化会计的事后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各道防线上形成有效的防线防范机制。
(二)切实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1、加强员工法制观念教育,树立依法合规操作的理念。
各商业银行应大力加强会计人员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恪守职业道德理念,合规经营、合理操作。坚决杜绝有章不循、违章操作行为,提高员工诚信和勤勉工作的水准。
2、注重培训,提高会计人员查防案件能力。
各商业银行应认识到加强会计人员统一管理的重要性,从机制、措施上支持和激励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培育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技能,可以通过会计人员资格准入、退出机制对会计队伍进行的分层次、有步骤、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查防案件能力和综合履岗能力。
3、建立会计管理和柜面交易人员行为监察制度。
注意掌握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的工作人员在8小时以外有无失范行为,及时跟踪、了解情况,对思想、观念变化异常和行为失范的员工要进行教育,力
争将不稳定因素和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建立约束激励机制。
要有效规范会计操作行为,防范会计风险,需要再加强监管,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对那些遵规守纪的会计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形成一种奖优罚劣的风气,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1)加强会计监督检查和惩处力度。会计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各项制度能否得到切实落实和执行,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会计检查要形成制度,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对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行为不论是否造成损失都要严肃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还须严把会计工作岗位并从严管理。(2)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一套有效的奖励方法。对那些经营管理好,防范风险或堵截案件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具体奖励金额可以与举报、堵截案件的金额相挂钩;在提拔、任免干部时,可以把个人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作考核依据。(3)安排员工轮岗训练或派驻海外机构工作。拓宽员工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做法给合自身实际大力推进员工队伍素质建设,严禁无证人员上岗,并可通过建立一套激励措施。
(三)建立会计风险预警和风险补充机制
银行要把单纯的会计风险事后监督,变成事先、事中、事后全方位控制,有效运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行为坚决予以处罚,加强银行间的协作联合,积极通报结算诈骗案情,实现规避会计风险的目的。另外,由于银行会计风险存在的固有性,因此建议可以建立会计风险补偿机制,即可先将一些风险大的业务项目参加投保,例如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和出纳人员的人身安全险、现金收付安全险、票据支付结算险、联行往来等风险。同时还采取由金融企业自己提取风险准备金的补偿机制。
(四)建立集中统一的稽核系统
会计事后稽核对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行为风险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有商业银会计事后稽核是由在相应会计柜台设一名事后稽核员完成,事后稽核缺乏独立性,会计监督职不能很好发挥。因此,必须改变分散的会计稽核方式,调整防范行为、选择整体的、联动的、动态的会计稽核方式,即会计主体上移,以二级分行为核算主体,建立专门的稽核中心,及则对辖内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务集中稽核,稽核分析时,把各营业网点作为整体的一部分看待,实现单点状态不能达到的综合效果,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揭示潜在的违规行为,面临的风险和可能由此造成的损失,为风险的识别、处理和防范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把损失控制到最低。
(五)加强对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与揭示,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 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加强银行风险防范。目前我国银行会计不定期编制的会计报表基本上提供了完整地反映银行表内业务会计信息,但报表项目的的设置较为粗糙,不足以详细地披露与银行风险有关的会计信息。我们可以考虑要求银行在现有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再单独编制一张补充报表,以使更为集中、全面、直实地披露有关银行风险的信息。
补充报表主要是在银行现有报表组成上增加现金流量表,以补充目前报表所难以反映的相关信息,即能够向使用者提供银行在会计期间内现金流量的情况,特别是能充分披露银行实行权责发生制,收入、利润中含有的应收未收成份造成的收入与支出在实际收付上不对称的有关信息。除此之外,建立有关“充分揭示”的责任制度。这是有效防范各级机构报喜不报忧,隐瞒关键问题、风险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按照会计核算的相关性、重要性原则,凡对本银行稳健经营有影响的因素和事项均以必须按制度要求由会计人员充分揭示。如资产运行质量状况;利润中的应收款比例及其状况、筹资的实际成本、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债权的保全情况,拥有担保物、抵押物的现况,重大事项的变更等等。再者要不断完善银行会计科目体系,例如将逾期拆放款项及衍生金融商品交易业务、代理业务等形成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纳入表内核算,使这些业务中所潜藏的风险得到及时、充分的揭示。
(六)依靠高科技手段防范会计风险的发生
商业银行保证担保贷款风险分析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保证担保;风险;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6-0040-01
保证是保证人与主合同债权人达成的关于主合同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代为履行或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形式。保证担保是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担保方式,不同于抵押、质押、定金、留置等财产担保方式,是一种信用担保。
采用保证担保的方式是商业银行在借贷关系中规避风险的主要方式。在司法实践活动中,很多的借款合同纠纷案是源于保证担保。在银行的呆死帐比例中,无法追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当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在不遗余力的为降低不良贷款而努力时,贷款保证担保中的问题而形成的不良贷款比例之大无疑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难题,因此我们在研究保证担保的安全性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保证担保的风险。
1当前银行贷款保证担保存在的问题
①银行对保证人担保能力的评估不准确。目前,各家银行在对保证人进行信用评价时,常常是使用信用评级软件,往往是只要达到软件所需的数据即可认可担保资格,而忽视了保证人近几年的财务报表。当然,我们现阶段,大多企业财务报表并没有经过第三方严格审计,有的企业的财务报表甚至从没有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因而真实的财务状况并不能反映出来。
②银行对保证人很难实施有效的监督。当前,保证责任人负债,很少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银行自实行贷款卡制度以后,企业贷款及负债情况的信息已被银行掌握,从而企业逃债的现象减少了,但对保证责任的监督却始终很难使人满意。当前,由于人民银行和贷款银行很少要求保证人在贷款卡上严格登记,这使得企业对外担保资料残缺不全,因此要想准确反映企业对外提供担保的真实数额就无从谈起,也很难确定企业的担保能力到底如何。
③公司相互担保问题严重,上市公司之间出于利益关系互相担保。
④商业银行对保证担保的借款人的信息掌握不对称。银行往往处于信息劣势,他们很难对一笔贷款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收益归借款人,损失则主要由商业银行承担。
⑤企业一旦涉及到被银行提请诉讼,执行起来困难重重。虽然法律上保证人在提供保证责任后,他的全部财产债权人都有权依照合同来接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具体明确是用哪项财产用于提供担保,因而执行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2对保证担保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①严格把好保证人资格的审查关。首先,必须查清保证人是否具有清偿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七条规定:凡是具备代为偿还债务能力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能作借款保证人。我们在实际操作时,许多案例显示,贷款人常常忽视了针对保证人偿还能力的审查,只是注重借款人是否具有偿还能力、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从而导致了很大的保证风险。一般来说,保证人必须有真实可靠的净资产与易于变现的财产,且价值要高于担保金额,贷款金额过大的,要采取银团贷款、联合贷款、贷款转让等方式。为此,商业银行应注重审查保证人的信用和实力两个方面,了解、掌握他们在经济活动中是否具有丰富的竞争技巧、敏锐的应变能力;在社会上有没有较高的信誉,产品是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次,注意通常国家机关单位不可以充当保证人,除非经国务院特批。若国家机关作为保证人,这种合同就是无效的,保证人不应该受保证责任约束,但并不是说国家机关作为保证人对主债权人造成的损失就不负有任何责任了。第三、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同意不得为他人提供保证。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充任保证人的,则保证合同无效。分支机构承担的只是一种缔约过错赔偿责任而不是保证责任。最后,还要注意防范借款人互相担保的危险,部分借款人相互给对方做贷款保证,担当借款人和保证人的双重角色,于是风险就出现了:即贷款到期后此两个借款人都不能偿还债务,那么就担保证责任就无人去承担。
②鼓励资信中介机构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金融信用体系不断得到完善,设立独立于银行和企业之外的是解决借款担保风险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是担保评估公司的服务对象,其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银行核查担保人对外担保情况、当前负债情况和真实的财务状况并收取适当的费用。调查结论如果时某企业具备担保条件,就严格根据结果出具调查报告,以后诺发生逃款事件,则相应责任由担保评估公司承担。于是银行的借贷风险将化解。
③签订保证合同时注意对风险的预防和控制。首先,必须明确保证合同的所有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15条的规定,贷款保证合同应包括下面若干内容:即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保证的方式;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额;保证的期间;保证担保的范围;借贷双方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等。在这其中最核心的要数保证期间、保证范围和保证方式三条项目。第一,双方应当明确保证方式,当事人最好在保证合同中明确规定所提供的保证是普通保证还是连带保证,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保证风险和减少诉讼成本。第二,双方要确定合同保证担保的范围,即商业银行保证担保的范围(主要包括主债权、违约金及利息、实现债权和赔偿金的费用。但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时要按当时的约定进行,如果实现债权的费用不进行有效约定,带来的后患是将来在诉讼中商业银行有承担巨额诉讼费的危险。第三,保证时间的确定问题。保证时间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起止时间。保证期间由保证人和债权人双方约定,具体的计算标准是从债务人的债务清偿期届满后开始计算保证时间。在约定时,要么约定的保证时间相对长一些,要么约定不明确清晰,这样保证时间延长到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商业银行便赢得了行使诉讼的时间。
④保证合同签订后采取的措施。实施有效监督。第一,借款保证单位或个人在发生住所变更、分立和合并时,商业银行要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借贷风险的转移。虽然,法律规定借款保证人发生住所变更、分立和合并时并不直接影响到保证责任的承担,却在实际操作中会给商业银行追究保证责任造成意想不到的麻烦。这时,有效地办法便是当事人双方重新签定保证合同,重新确认担保人的责任。第二,加强企业对外担保记录的有效监督。商业银行要严格要求保证人认真填写登记资料,强化管理,尽力降低担保风险。银行与借款人在变更原借款合同时,应得到保证人的同意认可。若未得到保证人同意认可,保证人有权不再承担任何责任。商业银行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护正当的权利和利益。对于负有连带责任的保证人在承担偿还责任时应该与债务人处于相同地位。在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时,银行有权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提出相应的偿还要求。如果超过一定期限,则法律规定他的保证责任将自动免除。
⑤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给银行带来非常大的信用风险。因此,对于保证担保贷款而言,风险则主要源于保证人没有彻底弄清楚被担保方的真实情况,银行方面也常常出于对保证人的信任或相关审贷成本高而简化了对被担保方的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掌握保证方和被担保方的真实财务情况,就可以大大降低信贷的保证风险。
⑥高度重视保证担保的风险,从商业银行的领导做起。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面的员工才能正真按要求执行。适时组织成立一个贷款保证担保工作领导工作组,制订相应制度、政策,做到有据可查有据必依,这样才能保证商业银行贷款资金安的全及贷款担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⑦进一步出台担保有关条文细则,详细规范担保程序,可就保证人相互担保做出限制,担保责任加以完善,从制度上约束保证人、债务人和债权人,最大限度地使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相对减少和化解。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分析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移,分析
一、信用风险转移理论的理论基础
信用风险转移理论客观上主要基于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 (即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 的相关管理理论 (主要包括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以及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等) , 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的日益强化而进一步发展起来。
资产管理理论在银行管理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该理论认为, 银行资金的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 提存的主动权在客户手中, 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作用, 但是银行掌握着资金运用的主动权, 于是银行侧重于资产管理, 争取在资产上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赢利性问题。
负债管理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商业银行流动性与赢利性的矛盾。理论认为, 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 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达到目的。商业银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无需经常保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 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的形式, 扩大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途径, 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
负债管理理论意味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思想的创新, 它变被动的存款观念为主动的借款观念, 为银行找到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根据这一理论,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调整资产来保证, 还可以通过调整负债来保证, 变单一的资产调整为资产负债双向调整, 从而减少银行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 最大限度地将资产投入到高赢利的贷款中去。另外商业银行根据资产的需要调整和组织负债, 让负债适应和支持资产, 也为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和规模提供了条件。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总结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的优缺点, 通过资产与负债结构的全面调整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和赢利性管理目标的均衡发展。这一理论的产生是银行管理理论的一大突破, 为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带来了稳定和发展, 对完善和推动商业银行的现代化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流动性问题是该理论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要求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去预测流动性问题, 同时又要从这两个方面去寻找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途径、风险控制问题。在控制经营风险方面, 明确规定自有资本比例, 根据不同的经营环境制定各类资产的风险度标准和控制风险的方法, 以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作为考察银行收益性的主要评估标准。通过调整各类资产和负债的搭配, 使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限相互对称和统一平衡, 保持原则和方向上的对称, 而不是要求银行资产与负债逐笔对应。
二、信用风险转移的市场主体
随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和丰富,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自如的运用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将承担的信用风险转移出去, 来降低资本金充足性水平、增强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因为金融环境的差异, 各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从整体发展趋势看, 出现较早的是保险公司, 以后相继出现了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有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等机构。现在, 很多国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规模已经接近或超过了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与商业银行相比, 融资来源不同, 导致在金融中介与投资者之间风险分担不同, 行为机制也不同, 这就为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创造了市场基础。在国外的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中, 保险公司因为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金融监管要求不同, 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转出的主要对象, 而投资银行和各种机构投资者也成为积极的市场参与者。
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监管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银行运行的安全可靠, 并保障公众的利益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各种监管措施中,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对商业银行的这种资本要求会促使没有达到规定的银行产生将贷款及其风险转移出去的意愿, 从而满足监管要求。是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也可以通过购买信用风险的手段进入本来无法进入的贷款市场, 这就推动了贷款出售和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而后来出现的各种信用衍生产品给银行规避金融监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信用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
1、融资型信用风险转移
融资型信用风险转移是指在向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转移信用风险的同时, 实现资金的融通。工商企业可以通过办理保理业务或者福费庭业务, 将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所带来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专业性的金融机构。保理业务是为以赊销方式进行销售的企业设计的一种综合性金融业务, 企业通过将应收账款的票据卖给专门办理保理业务的金融机构而实现资金融通。福费庭业务是指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贸易中, 出口商把经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 无追索权地售给出口商所在地的金融机构, 以取得现款。商业银行利用外部市场转移资产业务信用风险的融资型手段有贷款出售和贷款资产证券化两种。贷款出售指商业银行将贷款视为可销售的资产, 将其出售给其他机构。贷款资产证券化是贷款出售的更高发展形式, 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资产证券化中, 发起人将资产出售给一个特殊的机构, 并转化成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担保的证券, 通过证券的发售而实现资产的流动变现。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 在将资产转移出去达到融资目的的同时, 也转移了资产的信用风险。
2、非融资型信用风险转移
与融资相分离的信用风险转移手段有信用担保、信用保险和信用衍生产品。信用担保是灵活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 通过双边合约, 担保人作为信用风险的承担者当第三方 (债务方) 不能履行其义务时, 承担相应的补偿或代为支付的义务, 金额限于潜在信用风险暴露的损失。信用保险就是企业通过和保险机构签订保险合同, 支付一定的保费, 从而在指定信用风险范围内蒙受损失时获得的补偿。信用衍生产品指的是一种双边的金融合约安排, 在这种安排下, 合约双方同意互换事先商定的或者是根据公式确定的现金流, 现金流的确定依赖于预先设定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信用事件的发生。信用事件通常与违约、破产登记、信用等级下降或市场价格出现较大的下跌等情形相联系。
四、信用风险转移的道德风险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产生完善了信用风险市场, 通过允许市场的参与者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来使得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 汇率风险一样变成可以独立交易的金融标产品。
信息不对称是在市场交易中, 交易的一方对另一方缺乏信息, 进而影响其作出正确决策, 导致交易效率降低的现象。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 信息不对称 (Information Asymmetry) 分为事前的逆向选择 (Adverse Selection) 和事后的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 两种情况。逆向选择是交易事前的信息不对称。
阿克尔洛夫在他1970年的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中举了一个二手车市场的案例。指出在二手车市场, 显然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 两者之间的信息是非对称的。买者肯定不会相信卖者的话, 即使卖家说的天花乱坠, 买者惟一的办法就是压低价格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买者过低的价格也使得卖者不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从而低质品充斥市场, 高质品被逐出市场, 最后导致二手车市场萎缩。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导致整个市场崩溃, 或者市场萎缩, 以致只有劣等产品充斥于其中。阿克尔洛夫还指出, 类似的信息不对称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普遍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以印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信贷市场为例子来说明逆向选择问题。印度小地方放贷者索取的利率是大城市利率的两倍。在城镇借款然后在农村放贷出去的一个中年人并不了解借款人信誉, 因此极易遭受惨重损失。
斯蒂格利茨分析了保险市场、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 相应地提出了缺乏信息的交易方应当如何获取更多的信息。《竞争性保险市场均衡:不完全信息经济学短论》中, 斯蒂格利茨正式说明了在保险公司不知道有关各个客户风险状况的保险市场上, 信息问题是如何处理的。这一研究通过考察不知情的经济主体在信息不对称市场上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充实了阿克尔洛夫和斯宾斯所进行的分析。斯蒂格利茨认为保险公司 (不知情方) 通过被称为“筛选”的方式能够给予其客户 (知情方) 有效的激励以使其“披露”有关自身风险状况信息。在筛选均衡中, 保险公司通过提供“较高的未保险额与较低的保费组合”这类可选合约菜单来区分保单持有人的不同风险。在保险市场上, 道德风险来自保险公司不能观察到投保人在投保后的个人行为。如果保险者不按常规履行合同或故意遭险, 往往会使保险公司承担正常概率之上的赔付率, 这时的逆向选择来自保险公司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程度, 从而使保险水平不能达到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水平。当保险金处于一般水平时, 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投保后得到的效用可能低于他不参加保险时的效用, 因而这类消费者会退出保险市场, 只有高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才会愿意投保。当低风险消费者退出后, 如果保险金和赔偿金不变, 保险公司将亏损。为了不出现亏损, 保险公司将不得不提高保险金, 从而那些不大可能碰到事故的顾客认为支付这笔费用不值得, 不再投保, 高风险类型消费者就会把低风险类型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这就是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合同, 将不同风险的投保人区分开, 让买保险者在高自赔率加低保险费和低自赔率加高保险费两种投保方式之间选择, 以防止被保人的欺诈行为。信息不对称也是存在于借款人和银行之间与生俱来的问题。在信用风险转移工具产生之前, 信息不对称问题广泛的存在并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出现。而新型的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产生, 使得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得以改变银行和借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同时改变了银行在管理风险的决策和方法。但是, 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在化解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时也带来的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也就是信用风险的出售者和信用风险购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对策分析 篇5
【摘要】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各商业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进行有效的会计风险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对会计风险管理不善,再多的盈利也无法弥补会计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文章旨在分析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造成会计风险的各种原因,并结合自身思考和分析给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对策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迅速,尤其是进行股份制改革后,各大银行经营日渐完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我国多家大型银行排名居世界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15年世界银行排名,按一级资本排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均跻身世界前十。庞大的资产规模对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有效的会计风险管理也就越来越重要。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机构庞大、网点众多,多家大行的网点数量在1万个以上,这些网点是银行拓展业务、服务客户、创造效益的堡垒,但数量众多的网点和机构也给各银行带来了管理上的难题。随着市场化环境下各家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各个银行将工作的重心都放在提高盈利能力、营销客户、创造利润上。为了争夺客户、抢占市场,容易对会计风险放松管理,随之相伴而生的是因会计违规操作带来的案件增加,给银行的资产带来了损失,也对银行的形象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近几个月就相继曝出农业银行北京分行涉案金额达39.15亿元的票据返售业务案件以及中信银行兰州分行涉案金额达9.69亿元的票据案件等大案。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
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具体在实践中,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违规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的会计操作人员是办理银行各项会计业务的人员,主要包括柜员、会计主管、网点负责人、其他会计操作人员等,业务操作人员的道德水平、职业操守决定着他们在日常操作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违规的行为。一些案件往往是会计操作员与会计主管甚至网点负责人相互勾结形成的。比如通过伪造印章等方式挪用客户存款,利用网点管理漏洞开立虚假存单、承兑汇票等,这些业务往往一个人无法完成操作,操作上通常都需要主管授权才能完成。授权过程中有些会计主管漫不经心,违规操作,不审核业务的合规性就随意授权,给别有用心的员工可乘之机,以往就发生过多起员工挪用客户存款购买彩票、股票的案件。另外,也有领导对员工威逼利诱,胁迫员工违规操作以达成自己的目的。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的业务营销压力巨大,为了争抢客户,往往会出现为了给客户提供便利越过制度进行操作,比如违规放贷、违规为客户垫付资金等,出现“会计核算制度让位于营销”的不正常情况,从而带来会计核算风险,而问题被发现时往往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带来的风险
各商业银行依据《会计法》和人民银行、银监会出台的各项规章,会针对本行会计操作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行为,指导操作。但内部控制制度众多,流程不尽合理,对以往的会计制度清理不及时,有时往往会计管理部门出台一个制度,其他业务部门出台一个制度,部门与部门之间因为缺乏有效沟通造成制度要求上的不统一,难以执行。而同一部门制定的制度如果制定时考虑不完备,往往出台后还要多次更改,甚至朝令夕改,制度间相互冲突,给业务执行带来难度,也造成了巨大的业务风险。
(三)会计监督检查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的监督检查以人为检查和电子监控为主。这两种会计检查方式都有一定的缺陷。人为检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后台稽核的方式对每日业务进行核查,但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发现问题时往往离问题发生已经过去较长时间,给弥补问题带来的影响造成了困难;另一种以检查小组的形式巡查,检查人员按照检查底稿对网点的交接、开销户、大额存取款、内部帐记账等日常会计操作进行检查。但这种检查主要采用抽查的形式,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业务很可能因为抽查不到而放过,另外,检查时间有限,也很难面面俱到。通过内部审计的方式,由审计人员从后台调阅资料和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筛查,对会计科目异常变动予以关注,发现疑点后再与现场审计相结合进一步核查并要求当事机构就问题做出反馈,但此种方法也有时间滞后的弊端。机控是通过会计运营系统对业务中产生的风险进行监控,风险产生后通过系统实时传输到后台,由后台人员对风险进行甄别后联系相关业务机构对风险进一步核查,如确认为违规操作需要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这种形式的主要弊端在于当前银行业务种类繁多,电脑风险模型往往不能对业务中每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另外,在程序的设置上如果过严可能会给日常操作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如果过松则不能达到监控的目的。
(四)银行会计业务系统风险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家银行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加快了新系统上线的速度,但这种速度的加快也导致了新系统漏洞较多,从而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发生错记漏记等问题。同时因新系统上线之初较多漏洞的存在,也给一些人提供了利用系统漏洞作案的机会。
(五)柜面办理业务为主的传统模式使各银行网点不堪重负
当今银行各项业务以柜面办理为主的模式带来的风险,这种柜面办理业务为主的传统模式随着各银行的业务量不断增加,使各银行网点不堪重负,会计操作人员普遍压力较大,容易在记账过程中发生对科目的漏记、错记带来会计核算的风险。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各家银行的电子业务渠道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国情决定了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客户,在商业银行柜面办理的现金业务仍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银行的支付结算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各项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开发。
三、会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以上所列举的是笔者在银行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主要会计风险,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也做了一些思考:
(一)加强对员工的风险合规教育,严格奖惩制度
银行会计人员是直接或间接进行会计操作的人员,他们的操作行为直接影响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安全。对于员工的教育更多的是要让员工从内心认识到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而不仅仅是单纯地记一些规章条文,流于形式。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是要让员工更好地遵守制度,奖惩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绝大多数岗位的工作要时时与资金打交道,这就要求员工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责任感,对于不符合条件、屡教不改的员工要及时清理出队伍。要推广远程授权,分离会计操作人员和授权人员,杜绝员工合伙作案的发生。
(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各家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可谓不多,但许多制度往往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建议各银行的会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增加协调,在制定制度时多参考各部门及会计操作人员的意见,使制度切实可以执行而又不影响业务的发展。要有专人负责对制度进行整理,对于执行多年已经不适用的制度应及时地进行清理,对一些需要更新的制度及时进行更新。
(三)完善会计监督检查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应将更多懂业务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同志充实到监督检查的队伍。检查小组在设计检查流程时应知道对业务有重大影响和易发生风险的关键风险点,对关键风险点重点检查,有的放矢。同时要重点发挥机控的作用,人为检查只能是抽查,只有机控才能实现全方位不间断的监控,设计合理的风险模型嵌入系统,由银行会计业务系统对明显违规的操作直接拒绝处理,对需要进一步人工判别的操作则报告给后台,再由后台会计监督人员通过查看监控录像和电话询问等手段进一步识别是否有真正的风险发生,并根据情况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四)完善银行会计业务系统
银行绝大多数会计业务需要通过系统来操作,由此对于系统的控制和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新系统上线前应经过严格的测试,系统上线后也要不断跟踪收集来自一线员工的反馈,及时制作补丁程序对系统进行完善。对于自身系统开发能力较弱的银行应选择与优秀的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双方取长补短,银行发挥掌握银行业务的优势,软件公司发挥软件开发的优势,共同开发优质高效的系统。
(五)各银行应大力发展电子渠道业务,加大对自助设备的投入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应用日渐广泛,而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银行替代物理网点的大部分功能成为可能。加大对电子银行技术的研发,完善电子银行的功能,推广电子银行的应用。增加自助设备,可以极大地减轻物理网点的业务压力,减轻员工的压力,解放人力,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银行会计风险。
我们应该认识到,进行会计风险管理虽然不能直接给银行带来效益,但却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经营业绩,一家银行如果会计基础工作做不好,无论取得多少业绩都会被发生会计风险带来的损失所淹没。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的实质是对银行整个会计流程的管理,从制度的制定到员工的教育培养,再到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整体。进行卓有成效的会计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要保证,是银行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风险原因分析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 市场结构 信用风险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conduction mechanism analysis
Jin YinfengGao So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to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market quotation field structure to the credit risk conduction machinemade question,discovers the commercial bank market quotation field structure to credit risk existence certain influence,and has the corresponding conduction mechanism.Unifies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market quotation field structure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redit risk present situation,this article thought that,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banking industry the overall risk controllability,the maintenance certain degree monopoly is beneficial.Overemphasizes opens the market,relaxes the profession admittance system,enhances the market the competition,speaking of reduces the commercial bank the credit risk level,by no means wise move.
Keywords:The commercial bank Market mechanism Credit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2-0150-04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一般传导机制
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结构问题的研究,是沿着微观经济学关于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市场结构理论的思路进行的。市场结构就是构成市场的卖者相互之间、买者相互之间以及卖者与买者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杨治,1985)。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可总结为集中度(无论是合谋还是非合谋)、产品差别程度、进入市场难易程度以及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等方面。
在商业银行市场上,市场结构是通过赋予市场上单个银行以不同的价格控制力量来影响其行为模式,从而作用于信用风险水平的。也就是说,若将信用风险水平看作商业银行市场绩效的话,市场结构是通过市场行为对绩效水平发生作用的,但这个传导机制需要一个关键环节:即银行所具备的市场力量(或价格操控能力)。市场势力是一种定价高于边际成本的能力,它是垄断者具有对市场排他控制权的主要表现。如果这一环节缺失,厂商行为就会发生扭曲,从而直接导致绩效严重偏离既定市场结构下的预期目标。
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信用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相关关系是通过其内在的传导机制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我们假定银行之间的信息并不是透明的,也就是说每个贷款申请者的甄别结果只有对其进行筛选的银行知道,其他银行无法轻易得到这一信息。这是符合现实情况的,并且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加以及竞争程度的提高,这种信息的扩散会更加困难并且低效。因而,当市场上不只存在一家银行时,未能从第一家银行得到贷款的申请人就会继续向另外一家银行进行申请;并且市场上的银行越多,最终未能从银行得到贷款的申请人就越少。再加上每一回合被接受的借款人数中,信誉好的借款人要占更高的比例,所以在每次被拒绝的申请人集合中,信誉低的借款人比例要比上一轮高。这种集合的恶化,之前已经被Broecker(1990)和Nakamura(1993)所关注,这表明预期贷款损失率将随着市场上银行数量的增加而递增。
同时,市场上单个银行所具备的价格操控能力及其竞争行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商业银行不同的市场结构是通过赋予单个银行不同的市场力量,来改变其行为模式,从而对信用风险进行传导作用的。也就是说随着银行市场集中度的上升,单个银行的市场力量显著增强,当单个银行具备了较强的市场力量后,就可以通过对价格(利率)的操控来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从而使信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具体来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涉及到两大主体——商业银行与贷款申请者。在信贷业务中,银行与企业无法在信息上达到完全共享,因此,双方在发生借贷关系时,就受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困扰。银行由于处于信息劣势,难以认定借款人投资项目风险的高低,很可能在信贷的过程中发生逆向选择行为;而贷款企业由于更加了解自身的情况而成为信息相对优势的一方,其受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故意隐瞒劣质项目信息,以求获得贷款,从而导致道德风险现象的产生。二者的综合作用引发了商业银行市场上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并不是直接对信用风险发生作用并产生影响的。而是这样一种过程:
首先,随着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单个银行具备了越来越强的市场力量。从逆向选择的角度来看,垄断型市场上的银行就能够通过提高价格(利率),攫取厂商的剩余利润,可以充分弥补其对项目进行甄别所花费的成本。再加上银行的利润来源不仅与贷款项目的预期回报有关系,还依赖于项目成功的概率,因而,相比较竞争性市场结构而言,其更具有对项目进行甄别的动机。甄别机制作为避免逆向选择的有效途径,会大大降低市场上的信用风险水平。
其次,从道德风险的角度来看,商誉因素能够对贷款申请企业形成一定的激励约束,通过建立这种商誉约束机制,减少借款者的违约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尤其是在多期贷款情况下,具备一定市场力量的商业银行能够通过后续贷款给予优质企业一定的优惠措施,同时增加劣质企业的违约成本,来激励贷款企业减少其道德风险动机。换句话说,基于道德风险前提,资产规模不足的厂商无法在后续时间获得优惠贷款①。
这两方面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下图(图1)来表示:
2.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传导机制的特殊性分析
上述关于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对信用风险的传导机制研究是建立在一般意义基础上的。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其信用风险传导机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分析。
截至2007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虽然已经降到了4%以下,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倍以上),我国三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工、建)的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3.29%、3.56%、2.95%,而三家外资银行(花旗银行、美国银行、汇丰控股)这一比率为1.2%、0.69%、1.6%。
另外,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尚处于较低水平。2001年以来,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银行业也进入了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期。然而,由于受盈利水平约束,银行内生资本能力不高,同时融资渠道也有限,因而,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并不能随资产规模的增长而增长,资本充足率不断下降(见图2),规模扩张与资本金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率有所上升,但这些指标的改善,主要是由于政府大量注资、剥离不良资产的结果,从银行业自身看,尚未从制度、机制上根本解决新的不良资产产生问题,不良贷款蕴含的金融风险依然不容忽视。
2.2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势力的实证分析。
Panzar和Rosse(1977)建立了一个测度银行市场势力的分析框架,其基本的假设是当投入成本变化时,银行会根据所处的不同市场结构选择相应的定价策略③。也就是说,银行的市场势力是用要素价格变化(资金、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引起收入变化(利息收入和总收入)的程度来衡量。他们将所有要素对收入的弹性之和定义为H统计值,它代表着要素投入价格变化1%时,收入偏离均衡值的百分比。
P-R模型通过以下方程获得H统计值:
lnINTR=α+βlnωC+γlnωL+δlnωF+∑ηjlnBSFj+μlnOI+ε④ (1)
由于H统计值等于所有要素对收入的弹性之和,因此在方程(1)中,H=β+γ+δ。Panzar和Rosse等人证明了不同的H数值反映了市场的竞争程度和银行所具有的不同的市场势力,见表1:
2.2.1 模型设定。
参考前期的研究文献,本文构建了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业的Panzar-Rosse市场势力和竞争度检验模型,具体回归方程如下:
lnINTR=α+βlnωC+γlnωL+δlnωF+ΦlnEquity+lnLoan+μlnOI+ηlnAsset+ε (2)
方程(2)的被解释变量INTR代表利息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主要考虑银行作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利息收入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有学者选用总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但结果与前者相差不大。在本文的样本中,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值为93.7%,但近年来该比例有小幅度下降,说明我国银行的表外业务有所增长。在解释变量中,资金价格ωF用利息支出与总存款的比率表示;资产价格ωc用其他运营费用与固定资产的比率表示;劳动力价格ωL用工资福利支出与总资产的比率表示⑥。在控制变量中,各银行的风险性高低由权益与总资产比率和总贷款与总资产比率表示,OI控制营业外收入的影响,Asset则为银行规模控制因素。
2.2.2 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来自《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财务分析库》(Bank Scope)⑦,选取国内资产最大的17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其中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4家城市商业银行,他们具体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市商业银行、北京市商业银行、深圳市商业银行和天津市商业银行。数据跨度为1997~2005年,表2是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数据来源:《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财务分析库》(1997~2005);另注:该表是变量的总体性描述,各变量数据为取自然对数后数值。
2.2.3 实证结果。
为了考察1997~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势力和竞争程度的变化情况,本文使用Eviews5.0软件套用P-R模型对1997~2005年间17家样本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估计。估计面板数据模型通常使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最小二乘法(OLS)、固定效应模型(FEM)和随机效应模型(REM)。依据前人的研究经验⑧,我们选用固定效应模型(FEM)。具体的回归结果由于篇幅所限,此处略。
从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来看,测度银行市场势力的H=β+γ+δ=0.92。H统计值的Wald检验结果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H=O的假设,接受H=1的假设。因此,我们可以判断1997~2005年间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相当弱,几乎没有价格操控能力,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另外,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程度已经具有完全竞争的特征。
2.3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势力及传导机制缺失的现实解释。
上述实证结果是符合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的实际情况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并没有赋予中国商业银行以相应的市场力量,我国商业银行几乎没有价格掌控能力,市场结构对信用风险的进一步传导受到了阻碍。
2.3.1 我国存贷款基准利率仍由中央银行统一制定,银行业基本的定价原则是以国家央行的基准利率为标准,按照法定利率实施。在这种非完全市场化利率的条件下,任何单个的商业银行,包括国有、股份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均为市场价格(利率)的接受者,几乎没有如同寡头垄断厂商的那种市场力量可言。进一步而言,由于商业银行可自主定价的空间较小,商业银行无法通过衡量贷款风险来确定相应的利率水平,使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因此,其没有足够的动机去度量客户风险状况。面对价格因素的外生性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程度,我国商业银行过分、片面地追求银行业务的招揽,却不重视对信贷业务的风险甄别和项目筛选,不注重资产的质量与盈利水平,忽视信用风险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
2.3.2 我国商业银行具有收入结构单一、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小的特征,其经营业务以存贷款项目为主,虽然近几年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中间业务比例有所提高,但与国外大型银行相比较仍表现出产品创新不足的特征。市场产品的同质性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市场力量,产品和服务的高度趋同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价格操控能力。
此外,潜在的存款保险制度又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甄别动力不足的现象。政府和人民银行充当了最后保险人的角色,使得商业银行的预算约束软化,经营风险得以转嫁,从而大大削弱了银行的贷款甄别功能。与国外银行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甄别技术也处于较低水平,甄别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原本就狭小的盈利空间。因而,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甄别动机不足的一个内部因素。
综上所述,在中国市场结构对信用风险的传导机制是中断的。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上政府因素过度介入的体制性原因和银行产品的高度趋同性,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并没有赋予商业银行以相应的市场力量,从而无法激励银行采取以降低逆向选择为目的市场行为,同时银行也无法采取针对借款者的商誉约束机制,这就解释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和信用风险水平“双高”的现象。
3.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商业银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调整不是单纯的提高或降低市场集中度,而是应将重点放在对市场结构与信用风险之间传导机制的疏导。同时,还应减少政府对银行市场的过度介入,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纠正价格扭曲现象,让市场力量真正发挥作用。
另外,作为配套措施,还应针对其他一些引起商业银行高风险的因素进行改善,这些因素既包括银行自身经营和竞争行为方面的,也有行业规制和非市场化因素导致的市场过度竞争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等。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 减少政府因素和行政干预,强化银行的市场力量。
首先,政府应放宽对银行市场的管制,逐步减少违背市场原则的政策干预,以利于银行市场力量的恢复,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衡量贷款风险来确定相应的利率水平,使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样就促使银行有足够的动机去度量客户质量以及甄别项目的风险状况,减少其逆向选择行为,降低信用风险;另一方面,银行具备了一定的价格操控能力后,就有能力建立起针对借款者的信誉约束机制,增加借款者发生道德风险的潜在成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增强银行市场力量的同时,要加强银行贷款利率的审查,设定最低标准,防止低水平的恶性价格竞争。同时,还应该逐渐取消政府作为最后保险人的角色,改变政府隐性担保的做法,区分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硬化银行的风险约束。
3.2 降低行业退出壁垒,避免恶性竞争。
首先,可以通过分级银行牌照制度建立预警机制,形成银行从出现问题到市场退出之间的一个整改“缓冲”区间,避免问题积重难返。其次,应建立并完善市场化的退出机制,避免银行“只进不出”,充分发挥市场退出机制“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最后,要建立市场化的并购机制,当前采取“一刀切”的强制退市政策是不现实的,相反,按照市场化原则、分类处理银行机构的市场退出,才能更好地体现监管当局的政策取向。
另外,还要审慎考虑放松银行业的进入壁垒,加强对新进入银行的审查,注意区别银行的多层次性。使中小银行和大银行都细分市场,防止无效竞争。
3.3 引导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和竞争行为,提高其信贷甄别动机。
首先,深入细分市场,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客户群体。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己的设立目标及比较优势找准目标市场。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应强化自身的地方性特点,而不应简单复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标准和方法。事实上,处于融资劣势的并且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经济,迫切需要为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利用自己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填补该空白。
其次,提高银行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摆脱主要以业务扩张为特征的恶性竞争。银行服务中,便利性服务和支持性服务是两个显著的创新点,应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比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经营,形成服务特色。
再次,强化商业银行内部甄别机制,完善信用风险分析和评估能力,降低甄别成本。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逐步完善银行信用分析和风险评估能力;二是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三是建立企业及个人信用资料数据库信息系统。
3.4 就整个社会而言,应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商誉因素。
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对信用风险发生传导作用,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具体来看,这种作用的发挥要依赖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和商誉意识的建立。
首先,应加强和完善商业银行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信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出台与信用行业直接相关的基本法,以促进信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其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诚信文化建设。鉴于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对于信贷过程中道德风险的商誉约束机制,应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建立社会诚信教育体系,使得商誉因素真正对企业起到约束作用,从而减少商业银行市场的道德风险。
注释
①《微观银行学》,哈维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著),刘锡良(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30页;这里所说的资产可以是货币资产,也可以是商誉。
②资料来源:王刚,陈琰,《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回顾与展望》,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http://www.fineprint.com.cn/
③主要的前提条件是:首先,所有的银行都会看作是单一产品企业,利用劳动力、资本和金融资金的投入生产金融中介服务;其次,高投入成本与能够产生高回报的高质量服务并不相关(Molyneux et al., 1996)
④其中,INTR代表总资产利息收入率或总资产收入率,ωc代表资产价格,ωL代表劳动力价格,ωF代表资金价格,BSF表示银行特殊因素,OI表示其他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ε是随机误差项。
⑤Vesala (1995)证明当H介于0和1之间时,H可以作为市场竞争程度的连续性衡量指标,即H值越高则竞争程度越强。
⑥根据我国的银行会计制度,其他运营费用(other operating expenses)是指除工资福利支出之外的其他管理费用,其中绝大部分是固定资产折旧;部分银行某些年份财务报表中没有工资福利支出这一项,而是全部包括在管理费用(overheads)中,本文用当年其他银行该项支出占管理费用的平均比率乘以管理费用,估算出当年该银行的工资福利支出。
⑦BankScope详细提供了全球12000多家主要银行(1673北美银行、9700其他各国银行)及世界重要金融机构与组织的经营与信用分析数据,是当今全球银行业最具权威性的行业分析库,库中每一家银行报告含历年财务分类数据、各银行世界及本国排名、独立性、支持力、商业债券等评级、国家主权评级、2年内全部相关路透报道、各银行的详细股东结构及分支机构信息。
⑧Yuan(2006)在测度1996~2000年中国银行业市场势力和竞争程度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固定效应模型(FEM)具有更强的适用性。本文借用前人的研究经验,不再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即直接选用固定效应模型。
参考文献
[1] Manove M.Padilla A.J.and Pagano M.,2001,collateral versus project screening:a model of lazy banks [J].Rand journal economics,Vol32,No.4 726~744
[2] Shaffer S.,1998,“The Winner’s Curse in Banking”,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nation7,359~392
[3] S.A.Sharp,“The effects of Consumer Switching Costs on Prices:A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Bank Deposit Market”,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7(12),PP.79~94
[4] Cao,M.,and S.Shi.Screening,Bidding,And The Loan Market [R].Queen’s University,2000,mimeo
[5] Dell’Ariccia,G..Learning By Lending,Competition,And Screening Incentives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R].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0,mimeo
[6] Guzman,M..Bank Structure,Capital Accumulation,and Growth:A Simple Macroeconomic Model [J].Economic Theory,2000,Vol.16,No.2,PP.421~455
[7] 哈维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微观银行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 艾迪·凯德,《银行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9] 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0] 彼得·罗斯著,刘园译,商业银行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1] 崔晓峰.《银行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 周小全.《竞争、产权与绩效——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3] 石晓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14] 刘伟、黄桂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载《经济研究》[J].2002(8)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分析 篇7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管理的现状及成因
(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中的问题
1. 风险评级系统不够科学化。
对信贷风险的科学评级是商业银行对于风险管理的基础性措施。它的主要用途是:估计贷款的预期损失, 检测贷款风险的总体水平以及合理的分配经济资本以达到贷款风险收益的最优化。然而目前从我们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上来看, 对于信贷风险的评级系统远远达不到风险评级系统应有的实效。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商业银行向大型客户发出的贷款额度最大, 中型客户一般, 小型企业最少, 而大型客户不良贷款的发生率也非常低, 小型企业则占8.45%, 发生率较高, 虽然大型客户的不良贷款发生率低, 但也仍旧存在不良贷款, 可见, 虽然明确了风险评级, 但仍旧未能掌握借贷客户的具体情况, 导致不良贷款发生。
2. 信贷分析工具缺乏, 风险分析表面化。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信贷风险分析系统缺乏以现金流为核心的分析工具, 因此虽然表现上对信贷的对象做出了较为科学的分析, 但实际上没有以现金流作为分析的核心, 对于信贷情况的风险分析也就仅仅是浮云表面, 那么就无法了解信贷对象实际的资金需求状况和真正的还款来源, 从而无形之中增大了信贷的风险水平。由于商业银行重规模、轻质量的做法, 使得各个银行之间的竞争扭曲, 而且忽视了信用风险, 由此也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如表2所示
根据表1可知,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不良贷款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势必会导致银行发展受到严重拖累, 甚至危及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
3. 操作风险控制力不足
现在, 我国绝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对于客户的提款情况是无法直接干预和控制的, 在进行信贷业务时所签署的信贷合同也未经相关专业人员的审核, 这从很大程度上讲势必是增加了信贷过程中的操作风险。从我国近年来的一些信贷纠纷类的经济案件中不难可以看出有不少不良贷款的成因就是抵押、担保手续的不健全而造成的。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现状的形成因素
1. 国家政策性因素。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有的国情决定了商业银行无疑是国家融资的主要渠道, 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能否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保障性力量。虽然这样的经济政策的确是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发展给予了充足的上升, 但这也无疑把我国现阶段因经济的不成熟发展所带来的阶段性风险嫁接到了商业银行的头上, 这无疑为整个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加大了难度。
2. 信息不对称性因素。
信息不对称主要包括三种。其分别是产品信息的不对称, 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而言, 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对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例如现在某些企业利用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来骗取高额的银行贷款资金, 甚至在经济市场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通过向另一方提供虚假信息来骗取信贷资金。这些都是信息不对称因素在本土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破坏性和高风险实例。
3. 预期的不确定性因素。
对于所谓的“预期”则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方面是企业的寿命预期, 另一方面则是政府相关政策的稳定性预期。企业预期存在的生命力短, 政府所提出的的经济政策时效性短和不稳定等都会展现出不利于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高风险性借贷, 这同样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更加难以控制和管理。
二、先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管理经验
(一) 相对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构架
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一般都会实行董事会独立控制, 高级领导管理层之间互不干涉相互独立, 从上至少垂直管理的风险管理体系。例如美国的各个商业银行都实行风险管理集中体制, 在各个分行都设有“垂直管理”的风险管理部。即所有大大小小的风险都在银行总部实行集中化管理, 总行对所有风险都具有强大的监控能力, 以确保将银行所担保的所有风险都降低到最小化。
(二) 系统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检测技术
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中所使用的分析工具必须要以依靠相关的管理工具为基本前提。以美联银行为例, 针对于信贷活动中所出现的风险, 该银行设计了“CAT”信用分析系统和“CES”商业风险系统,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尽可能完善的庞大数据库, 从而将信贷风险尽可能的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三)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西方的商业银行在数百年的长期经营中, 总结出了一套有效高能的内部控制系统。其包括:
1. 科学的银行治理结构。
例如美国花旗银行的总部在全球的各个分行都设立相应的审计中心, 负责当地花旗分行的业务审计内部管理审计。其各个审计部门作为美国总部的垂直部门, 直接向美国花旗总部汇报审计工作。大大增加了银行总部对于风险监控的权威性。
2. 相互制约的业务权限和谨慎的审批授权。
同样地针对这一方面, 花旗银行实行三人信贷批准制度, 目的是为了形成相互制约的信贷业务权限和谨慎的审批授权。当有公司申请贷款时, 先由银行的市场部对其贷款风险进行预估, 再由信贷委员会中三名以上的委员共同性地授予客户信贷金额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信贷业务办理。
3. 电子化的内部管理手段。
西方商业银行通过实行电子化的贷款风险评估系统,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因信用道德问题而产生的信贷风险, 从而也加速了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规范化进程。
4. 高能的内部审核制度。
同时西方银行也着力于建设了完善和独立的内部审核制度, 从而通过其灵活的工作方式, 降低了信贷活动的内部风险。从而无形之中把信贷风险的防控融入到银行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管理水平的启示
先进的国际商业银行在控制和管理信贷风险水平上的做法, 为我国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上提供了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借鉴效用, 对于我国本土商业银行今后在信贷风险控制和管理方面的努力方向,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建立安全稳定的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以上对先进的商业银行降低信贷风险的成功实例, 我们不难看出建立安全稳定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控制信贷风险, 提高信贷运作效率的基础。作为此项基础较为薄弱的本土商业银行, 应该加大科技力量在这方面的投入, 从而得以建立更为完善的客户群信息平台, 对商业银行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规范化的升级, 结合计算机互联网的时代优势, 力争使该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满足银行的信贷运作, 从而从信贷源头就能将风险控制到最小化。
(二) 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
虽然我国的现有国情和国家制度决定了我们不能够直接生搬硬套这些优良的国际模式, 但可以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已有的较为完善的信贷风险控制管理模式进行合理的应用, 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贷风险控制管理模式。对于风险管理模式的构建, 首先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明确贷款客户的信用等级, 并根据信用情况向客户发放贷款, 对于质量不高的客户要做好坏账准备, 或者直接不批准贷款, 以将不良贷款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三) 实行风险动态管理化的信贷流程
新型信贷业务流程要遵循两大基本原则:既要控制信贷业务的运作风险, 又要提升信贷流程的运作效率。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信贷风险控制管理理念, 实行合理的“动态考核”和“差别授权”, 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通过实现对客户使用贷款信息的动态监测, 能够及时发现信贷中的安全隐患, 及时加以控制, 以保证信贷流程的顺利实施, 并降低信贷风险。
(四) 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构架
在完善了了前两个基础性措施的保障下,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仿照美国银行实行风险管理集中体制, 在各个分行设立独立的“垂直管理”风险管理部。保证银行总部对所有风险都具有强大的监控能力, 以确保将银行所担保的信贷风险降低到最小化。
(五) 形成完善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
如果无法在商业银行形成完善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 那么即使制定再多的制度和创设再先进的管理系统也是无法从根本上真正降低信贷运作的风险。在银行平时对于信贷业务的工作中, 要把建立完善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作为提升银行企业文化的首要目标, 把风险管理意识深入到银行每一个工作人员日常业务中去。作为银行的统筹和管理者, 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的教育和培训, 从而真正把风险管理文化带入到银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贯穿到银行工作细节中的每一个方方面面。只有这样, 才能从信贷流程的根源真正降低信贷运作的风险。
四、结束语
本文着重分析和叙述了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管理,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体的总述和还未成型的思路。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我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鼓励下, 在实践中得以成功的运用。通过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几十年的信贷风险控制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 从中总结出了许许多多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在努力掌握和吸收这些方法和理念的同时, 加之合理的与我国现在的经济国情相结合, 从而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信贷风险控制管理道路, 这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申蓓, 张俊.我国三类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实证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之应用[J].金融与经济, 2014, 04:59-63+67.
[2]张露洋, 廖琪.商业银行逆周期机制:信贷风险控制效应的实证检验[J].金融与经济, 2014, 06:4-8.
[3]陆岷峰, 刘强.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特征与对策研究[J].金融与经济, 2014, 08:51-55.
[4]朱孟楠, 侯哲.中国商业银行资金错配问题研究——基于“钱荒”背景下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4:62-69.
[5]陈旭东, 何艳军, 张镇疆.货币政策、银行信贷行为与贷款损失准备——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 2014, 10:64-74.
商业银行风险原因分析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利率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风险强调一种不确定性, 所以利率风险主要是市场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 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利率的变化会引起银行生息资产负债的价格变动, 使得银行收益出现不稳定波动。
(一) 我国商业银行抵御利率风险能力分析
1. 资本充足率分析
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额与其加权折算后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 监管部门通过制定一个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来保证银行可以吸收化解一定量的风险, 是各国考核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的重要监测指标。表1为两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年以来的资本充足率。
从表中可以看出, 国有商业银行近几年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 都超过了8%的监管要求,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为平稳。而其他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虽有小幅波动, 但始终保持在8%的监管要求以上。
2. 资产负债率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一个重要的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银行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 资产负债率在92%-95%区间属于正常水平, 高于95%就处于高风险状态。表2为我国五家商业银行和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10年的资产负债比率情况。
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资产负债比率有所下降, 但是普遍接近95%的临界水平, 其风险不容忽视, 抵御风险的能力处于较弱水平。
(二)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利率风险管理的观念滞后
我国长期处于利率管制之下且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度缓慢, 使得商业银行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利率的状态, 享受着利率管制所带来的稳定的息差收入, 使得商业银行各级管理人员对利率风险管理工作长期不重视;从而缺乏动力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利率风险意识薄弱。
2. 资产负债管理不平衡以及缺乏有效的利率风险预测系统和管理系统
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从1998年起就实行全面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既是中央银行监管商业银行的基本方法, 也是商业银行自律的措施。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 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管理相对落后, 加之利率风险管理又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系统性工程, 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长期处于落后阶段。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利率市场化大势所趋。利率市场化最直接的冲击对象就是银行系统。
(一) 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普遍占总营业收入的80%左右。受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 在银行处于一定的资产负债结构状态下是, 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产生不确定的波动, 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银行的利率风险。
(二) 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市场价值的影响
利率的变动会对银行资产、负债和其他头寸的经济价值产生影响。银行经济价值的变化对银行的股东、管理层和监管者至关重要。
此外, 不计值的工具在利率变动中可能已经包含着一些隐性盈亏, 并随着时间推移反映到银行的收益中。
三、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 发展完善金融市场
继续完善现行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加大金融创新, 促进多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与发展。
(二) 推行业务多元化发展战略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 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必将受到挤压。商业银行亟待进行金融创新、业务结构调整、业务领域拓展, 实现经营收益的多元化, 摆脱对存贷款业务的过于依赖, 降低利率风险, 在增强竞争能力的同时增加盈利。
(三) 建立利率风险衡量系统
在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环境、监管要求、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和信息技术水平基础上建立适合的利率风险衡量系统。建立信息传导流畅、功能强大的数据库, 做到收集完整、及时的基础数据, 再建立相应的利率风险衡量模型, 预测和衡量利率风险, 做到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与管理分析 篇9
因为商业银行业务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所以不仅微观企业、家庭活动影响银行经营, 而且宏观经济、政治环境也制约着它的经营, 除此之外还受到同行业的激烈竞争。有关资料表明, 典型的垄断性是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 国内市场的90%左右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所占据, 风险高度集中且容易爆发。近几年, 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迅速, 经营的潜在风险日渐增加。一方面表现在不良贷款的数量逐渐上升;另一方面表现在逐渐暴露违规经营和帐外经营问题;还表现在由于不良贷款的比重多大70%左右导致经营困难, 资不抵贷严重, 支付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现状
如何构建有效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如何全面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 成为实现中国金融行业稳健、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为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金融企业, 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履行社会责任, 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国外商业银行相比, 存在明显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体制上存在着制约。首先, 普遍没有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无法实现有效的控制金融风险。针对性差, 头痛医头、脚痛治教、有病无病一起服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而表现为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健全。其次, 横向的管理体制不利于董事会的控制, 而我国的银行管理体制恰恰都是以分行为主体的横向管理体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手段上比较落后。首先是由于对市场风险缺少科学的定价信用, 故而难以实现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分离, 原有的业务制度和规范没有及时修订和完善, 难以实行独立的专险管理, 这表现在风险管理专业化程度的不同。其次,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量化的技术比较落后。由于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 所以我国银行对于客户的信用评级还比较初级。
三、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
上述存在的问题致使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工作出现很多大的纰漏, 由于国际化市场竞争的激烈, 我认为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外国先进的经验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且长效的风险管理体制迫在眉睫。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和《巴塞尔核心原则》的有关规定, 根据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最低资本、有效监管、市场约束等三项基本要求, 按照新协议广泛涵盖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等管理规定, 坚持审慎性、及时性、有效性、独立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科学、高效、合理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一) 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商业银行正常经营与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制度保证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组成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在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中设立独立的、只对银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的内审机构从而重视和强化银行的内部监督。内部监督系统的科学建立可以起到评价各项业务风险、内部控制状况及处罚违规违章行为的作用。
(二) 业务部门的风险控制及相互制约关系的明确
商业银行应在强调各业务部门相互独立的同时, 有关业务运营之间相互制约可以凸显出风险经营与管理的要求, 可以体现风险控制与管理的相互监督与双重控制。
四、授权审批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由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并提交董事会认可的商业银行内部授权、审批制度。学习借鉴国外有关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 从而建立健全严密的、审慎的授权与审批制度, 它包括贷款的权限限定 (个人、部门) 、风险的限额高低以及审批程序的过程与步骤等在内。
五、内部检查与稽核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建立有效地资产风险监控和防范化解机制, 完善行长年审制度和离任审计制度, 要在完善制度的同时, 更加重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落实。内部控制是一个需要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各级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内部稽核制度是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的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审核会计凭证和符合会计账薄、报表等方法。改进和完善各种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 使之具体化、科学化,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各项工作程序制定得越具体细致, 防范风险的作用就越多大。
六、总结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才刚刚起步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还不健全, 要按照银行业运营的规律, 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观念和竞争意识, 结合自身管理现状及实际的业务需求, 开发、推广先进的风险计量工具和方法, 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才能有效地实现风险控制系统以达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目的。
(编辑:陈岑)
摘要: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好的发展。商业银行是以实现股东利益、社会责任和员工价值统一为目的的企业。商业银行经营是否安全、稳健在于银行对所面临风险的识别及风险管理机制是否健全。但是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中, 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从而完善和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机制, 提高其经营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分析 篇10
发展消费信贷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中国的实际经济背景下, 仍需要依靠发展消费信贷扩张有效需求。目前, 消费信贷得以快速发展, 经营消费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多,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均可开办消费信贷业务。我国消费信贷业务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虽然消费信贷质量整体上较好, 但有的业务品种如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的不良资产率比较高, 消费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也应高度重视。整体上看,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一) 消费信贷增长速度快, 规模不断扩张
据统计, 从2005~2012年, 中国的消费信贷以平均每年29%的速度增长, 预计未来五年的增速将继续维持在25%左右, 到2015年总计为21万亿元。
(二) 消费信贷对总体经济的影响还很有限, 发展潜力很大
在经济发达国家, 金融机构消费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平均为30%-50%, 其中, 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比例较高, 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相对较低。
(三) 消费信贷产品体系日益完善, 同业间产品差异性小
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 各商业银行努力开发创新各种个人信贷产品, 形成了以住房贷款业务、汽车贷款业务为主体, 其他类型个人贷款产品为辅助的个人信贷产品体系, 基本满足了不同客户各方面贷款需求。
二、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的风险分析
(一) 我国商业银行住房信贷风险分析
我国人均GDP从2002~2010年, 总体保持上涨趋势。我国人均GDP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6146.97美元, 呈现出良好经济增长现象, 为住房贷款提供了可能。
1、我国商业银行住房信贷风险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的金融等一些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这些年来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10%左右, 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投资性房屋的购买数量及比重的快速上升, 房价偏高、增速过快等问题也相继出现, 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增加和贷款操作难度提高。
2、我国商业银行住房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1) 银行的操作风险
审查把关不严, 疏于客户还款能力调查。另外评估风险已成为银行操作风险之一, 还有就是处罚力度不够的风险。
(2) 商业银行流动性
第一,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贷款期限长是个人住房贷款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这期间, 社会经济宏观环境也将必然发生变化。
第二, 政策研究滞后风险。目前市场竞争激烈, 管理部门基本上都把精力集中在市场营销上, 从而疏忽了对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形势的深入研究与分析, 导致缺乏符合实际的理论和对策指导。
(二) 我国商业银行汽车信贷风险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汽车信贷风险现状分析
汽车消费信贷已经成为国际上使用非常广泛的汽车销售模式, 成为各大汽车厂商争夺消费者的一个新的竞争手段。由于市场经济发育较成熟且受消费习惯驱使, 发达国家居民收入较我国居民高, 以贷款方式购车占汽车销售总量的比重也较高, 大体上, 美国为70%, 德国为60%, 日本为50%, 以贷款购车消费已经规模化。成熟的国外金融机构从支持个人贷款购车, 到支持厂方、经销商营销环节的一体化运作体系使风险可控, 效率提高。在我国,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个人汽车贷款的数据也在不断增加。如图2所示我国的汽车信贷市场规模从2006起增长趋势非常明显, 一方面为汽车信贷展现了非常好的前景。
数据来源:2001—2010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2、我国商业银行汽车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汽车信贷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定的风险要素, 使得很多资金有无法收回的可能。
(1) 责任认定不到位
由于汽车的价格相比较而言还是比较小, 而且它是一项新开展业务, 所以商业银行对于已形成的不良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不够重视, 导致其成为责任认证的灰色地带。
(2) 缺乏必要的内部制约机制
目前各商业银行把大力发展包括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在内的个人贷款业务作为当前调整信贷结构的重要手段,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从而支持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开展, 但未形成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 导致不良贷款的数量和不良率不断得上升, 制约了这项业务的开展。
(3) 第一还款来源存在风险。
一是个人消费贷款还款能力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从我国目前的信贷环境来看, 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尚未形成, 个人还款能力难以评价和把握。
二是个人还款能力、意愿无法实时监测。银行面向的是众多的借款人, 分散性、流动性使得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经办银行客户经理对个人还款能力的变化, 还款意愿的监测无法实时进行。
三是我国的社会化保障程度不高, 商业保险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往往只办理首期保险, 抵押物保险过期现象较为严重。
银行对于汽车信贷承受很大的风险, 如图3。
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的比例最高占到了46%, 而且其他商业银行业占了32%的比例, 所以商业银行在汽车信贷方面承受很大的风险。
三、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 对信用风险的防范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 有利于加强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同时, 良好的个人住房和汽车消费贷款担保体系和保险机制可以使商业银行在贷款发生损失时获取补偿, 从而降低个人贷款信用风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直接损失。
(二) 对利率风险的防范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逐步放宽对商业银行住房和汽车贷款利率的管制, 从而使商业银行的作用机制更加灵活,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减少政府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信贷业务的直接管控, 逐步推动银行业市场化的发展, 这是降低利率风险最为直接的方式。
(三) 对抵押物风险的防范
商业银行对于所接受的抵押物, 要考察抵押物的静态价值和动态价值, 尤其是对日后的流通可能性和价值减损问题。同时, 抵押物处置的成本大小和处置的时间快慢, 对银行都会对银行产生影响。商业银行要积极研究改进抵押物处置的相应措施, 完善抵押物二级市场, 尽力使银行的风险降到最低。
摘要:消费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整个贷款业务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 使得商业银行利润不断提高, 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亦日趋增加, 逐渐威胁到商业银行的发展。本文通过数图结合的方法对信贷风险分析进行研究,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调查, 进行了综合分析, 找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在风险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消费信贷,汽车住房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蔡浩仪, 徐忠.消费信贷、信用分配与中国经济发展[J].金融研究, 2005, (09) :63-75.
[2]韩立岩, 杜春越.城镇家庭消费金融效应的地区差异研究[J].经济研究, 2011, (01) :30-42.
[3]陈斌开, 李涛.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现状与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 2011, (01) :55-66.
商业银行风险原因分析 篇11
[关键词]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管理
一、利率风险的含义
利率风险是指由利率波动而引起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以及表外头寸市场价值的变化,所导致的金融机构市场价值和所有者权益损失的可能性。利率的变化将改变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和其他利率敏感性收入与营运支出,从而影响到银行的收益。利率的变化还将影响到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工具的内在价值。
Sprague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多数银行经营失败,都是由于对利率的预测发生了错误。我国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必然要求,由利率市场化而产生的利率风险将成为我国金融机构未来几年内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之一。
二、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分析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
1.重新定价风险
作为金融中介机构,银行会遇到多种利率风险,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利率风险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到期日(就固定利率而言)与重新定价(就浮动利率而言)的实施时间差。虽然此类重新定价的错配对银行业务十分重要,但利率变动时,他们会给银行的收入和内在经济价值带来意外波动。
由于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不匹配,利率变动之后,就会对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产生影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严重失衡,成熟期不相匹配风险将是我们遇到的最主要的利率风险。即便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相等,在存贷款利率不同步变动时,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仍会受到影响。存贷款利率的不同步变动,源自市场对不同金融工具风险程度大小的判断,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程度。显然,存款利率上涨幅度高于贷款利率上涨幅度,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就会减少。
资产负债的成熟期首先由其回流期决定。回流期指该项资产负债的本金最终回流的时间,在没有任何特别约定的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只有在回流期后才得以重新定价,在此之前,利率的变动对资产负债的收付息没有影响。此时,资产负债的成熟期由其回流期决定。
表1我国上市银行2003年底资产负债的回流期结构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上海证交所网站,深圳证交所网站
表1显示,我国5家上市银行资产负债的回流期出现明显的期限错配,存在较大的回流期负缺口。这种回流期负缺口尚不至于引起流动性风险,但在升息周期中却给银行带来净利息收入的损失。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直接原因是存贷款的期限结构错配,如表1所示,5家上市银行合计1年内到期的存贷款净差额占 1年内到期的资产负债净差额的 163.9%。
原始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999年~2003年)
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贷款期限结构的研究显示近年来商业银行出现存款短期化趋势与贷款长期化趋势并存的状况(如表2所示)。一端是存款的期限结构短期化,另一端是贷款期限结构长期化,集中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就表现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回流期的错配,银行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目前的存贷款结构正是商业银行适应连续8次降息的自然结果,很显然,它使商业银行在降息时获得风险收益。然而,在升息周期中却给商业银行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损失。
2.收益率曲线风险
重新定价的错配也会影响银行收益率曲线的斜率与形状。当收益率曲线的意外移位对银行的收入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影响时,就形成了收益率曲线风险。
一般而言,收益曲线是向上倾斜的。银行利用短期负债支持长期资产,长短期利率水平的差异可给银行带来期望利差的收入。当收益曲线异常变动,长短期利差缩小甚至出现倒挂时,银行的利差收入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变为负数。目前商业银行投资国债,就面临比较明显的收益曲线风险。最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运用主渠道拓展缓慢的形势下,纷纷将富余资金投向债券市场,导致债券收益率下降。如2002年发行的30年期记账式国债利率仅为2.9%,而同期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89%,相差仅一个百分点,收益曲线几乎水平。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成本为0.99%,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88%,投资的利差也非常有限。未来10年内若出现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或市场利率水平的升高,商业银行持有的长期国债风险就会凸显出来,很有可能发生债券利息收益不足以弥补资金成本及债券投资净值损失的情况。
3.基准风险
利率基准风险(通常称之为基本点风险)来自于:对重新定价特征相似的不同工具进行利息收支调整时,会出现的不完全对称的情况。利率变动时,这些差异会给到期日和重新定价频率相似的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之间的现金流及收益利差带来意外的变化。
对我国前 8次利率调整的分析证明,存贷款利率变动幅度往往不一致,导致存贷款平均利差的波动。表3显示,随着8次降息,商业银行存贷款综合利差水平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这种走势与利率总水平的降低相一致,显示着随着8次降息,商业银行总体上承担了基本点风险损失。
表31996年以来历次利率调整中存款平均利率与贷款平均利率利差变化
基础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6年~2003年
2004年起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随着贷款利率浮动权限扩大,存贷利差就不仅仅由法定基准利率决定;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银行业的竞争程度都成为决定存贷款利差的重要力量。这种情况下,通常,贷款利率表现为以存款利率为基础的风险升水。从长期来看,风险升水会随着资金供求状况、银行竞争程度、市场上对风险认识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动。这种变动如果向反方向发生,即使银行的缺口头寸处于完全匹配的状况,利率的变动仍有可能导致银行的利润水平发生显著的损失。
4.期权性风险
来自于很多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包含的期权的利率风险越来越重要。一般而言,期权赋予其持有者买入、卖出或以某种方式改变某一工具或金融合同的现金流量的权利,而非义务。期权可以是单独的工具,例如场内(交易所)交易期权和场外合同,也可以包含于其它标准化工具之中。虽然银行在交易与非交易账户上都使用场内和场外期权,但包含期权的工具通常是在非交易业务中使用。它们包括含有择购或择售条款的各类长期与中短期债券、允许借款人提前还款的贷款和允许存款人随时提款而通常不收任何罚金的各种无期限存款工具。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的话,此类期权性工具会由于其不对称的支付特征,而给卖主带来极高的风险,因为无论是直接的还是内含的期权,一般都是在对持有人有利而对卖主不利时才得以执行。更有甚者,如今越来越多的期权品种带有极高的杠杆效应,这会进一步扩大期权头寸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影响)。
三、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对策
1.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
巴塞尔委员会1997年9月通过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规定,商业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基本原则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对利率风险实行妥善监控;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建立科学的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接受独立的外部审计。
2.加强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
一是积极运用敏感性缺口理论和技术,在准确预测和测量利率风险的基础上,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使缺口值始终适应利率变化方向,降低差额风险;二是采用投资组合、新产品开发以及借人资金等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来控制利率风险;三是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交易品种的增多,可以通过表外项目对利率风险进行控制。
3.试办衍生金融业务,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回避利率风险的工具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波动将越来越频繁,利率的变化将使证券价格和企业、银行的净收益发生相应的变化,使银行和企业面临的利率风险增大。因此,迫切需要市场提供不影响资产负债结构而达到调整利率风险头寸目的的创新工具。包括加快机构投资者风险约束机制和内控制度的建设,提高市场透明度,逐步试办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和利率互换、利率上下限等业务。
4.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在发达国家,中间业务收入已占银行总收益的30%~40%,而我国商业银行90%仍是传统存贷款业务,其经营收入主要依赖资产负债业务,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利率风险。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了许多新的中间业务,如一卡通、一柜通、一网通、经济咨询、代客理财、代客外汇买卖等,但与国外相比,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差距表现为:(1)业务规模小,收入水平较低。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已普遍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足10%;(2)经营范围窄,品种少。国外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品种普遍在70种以上,我国银行主要中间业务就是利润低的结算和一般性代理业务。 (3)服务手段和技术水平落后。随着“金卡工程”的实施,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电子货币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参考文献:
[1]王春峰:2001:《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李扬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美]弗兰克·J·法博齐弗朗哥·莫迪利亚尼著唐旭等译:《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篇12
一、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现状
(一)银行业呆账、坏账的水平居高不下
虽然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数额和不良贷款的比率不断下降,但是这一结果的取得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扩大信贷投放来稀释不良款和不良回扣的。金融风险从本质上没有降低。
(二)信贷投放过快隐藏着新的风险
经济速度加快引起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然而资本和经济账户存在的双顺差,使大量的外资通过多种渠道涌入中国。商业银行不得已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来进行对冲。而且由于长期的债券市场的缺乏,潜在的新的金融风险也集中在银行的系统当中。目前,经济结构不合理,信用状况亦不够完善,公司会计体系不够规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欠缺,风险预防措施不足等都是引起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易升难降的原因。
(三)信用体制不完善,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差
尽管早在2002年我国就颁布了新的银行披露准则,这使得信息披露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信息取得难、查找信息成本高、信用制度难健全。在金融市场上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在短期内仍无法得到改善。
(四)金融体系与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很久之前我国就对金融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银行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中国的封建制度残留的陋习一样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改革成效的,这种特殊的关系扭曲了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为此必须做到权责明确。
(五)房贷、车贷风险过高
近年来由于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许多购房者难以一次性支付房款,房地产开发、按揭等业务应运而生,个人住房的信贷风险便潜在的在一段时间内隐藏起来。而且目前的个人信贷保障系统不够健全也是造成这一风险居高不下的原因。此外,车贷近年来也日益增加,人们生活水平高了,都渴望着追求高的生活质量,买车的人也显著增加,可是情况是买的起,养不起,还不起。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适应商业银行运作的内部控制机制
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尽快的建立与现代商业银行相适应的金融产权机构,放权给国有商业银行,使其获得独立的法人地位和经营自主权。银行业和市场其他主体一样,存在很大的竞争。因此,国家没有必要保持着对商业银行100%的控股权,只要保持在国有控股的基础之上,逐步降低国有股权在商业银行股权中的比重即可,从而促进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多元化。放宽对社会资本参与商业银行的限制。另一方面我们要完善权限管理制度。各级分支机构和分行长的权限需要通过董事会的明确授权。并且根据各分行的业务范围特点,建立分层管理的制度。
(二)明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指银行业务的发展和人们对风险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我们知道,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偏重于对资产业务的管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风险管理的重点逐渐转向对负债的风险管理。后来,单方面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也不再适用,因此资产的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这一理论强调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再后来,我国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这一理论是伴随着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方面出现的表外风险管理理论和金融工程学等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出现。这些都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现在人们对金融危机的认识加深,意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引起的,它同样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三)将潜在的金融风险提到议事日程
我们要想防范金融风险必须看清楚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导致的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尽管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和不良资产之间相互分离,在很大程度上使国有商业银行放下了包袱,但是这位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存在。近年来出现不良资产率攀升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其次,资本的充足率比较低,抗冲击能力不够强。因为资本的充足率是国际银行业用来衡量银行业务经营的稳定性的和风险抗冲击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而有些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则呈现下降的趋势,我们不得不为商业银行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银行信用的降低。最后,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较差,信用制度欠缺。除了央企以外,中小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虽然大为改善,但实际上并未取得实质上的效果,企业仍然存在着资本金匮乏、经营效益低、负债率高、财务负担重、还款能力差等诸多问题。社会信用制度的缺失使得相当一部分贷款人逃避银行的债务,很多借款人要么没钱还债、要么有了钱也不还债,造成了经营环境差的状况。
(四)建立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机制
首先,注重成因分析。金融风险之所以会形成,大体上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社会原因。经济的震荡,行政的干预,社会的冲击,信用的滑坡,金融方面的投机以及治安的影响。第二,银行内部的原因。体制的连带,经营的粗放,工作的失误和管理的失控以及道德风险。
其次,强化组织领导以及责任机制。我们要从大力宣传金融法规,定期分析研究和制定应急的方案等方面来进行强化。
三、控制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法律对策
健全金融法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大商业银行金融监管的力度,规避政府的不当干预
我们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监管机制。政法要明晰自己的任务,健全法律的框架,加强金融机构的法制教育,此外我国的《人民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等多部法律都确定了金融分业经营和管理的法律基础。
(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参股和控股等多种手段积极并稳妥地完成全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这一措施有利于商业银行决策的大众化、科学化;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的自主化;并有助于建立起一个与市场和国际环境适应的自我约束与管理机制。
(三)完善信贷制度和债转股制度
首先,们要明确债转股三方法律关系及资产管理公司在法律上的地位。其次处理好贷款的分级担保的问题。此外,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和由国家控股的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所以,对我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及由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实行强制担保的制度不失为一项好的措施。只有这样我过的信贷制度和债转股制度才能得到改善。
四、结语
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金融企业经营的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此导致的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我们面临这种经济局势,必须冷静应对,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金融风险的发生。从内外两方面切实改善目前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存在的现状。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的银行业乃至整个的金融业的骨干力量,其经营机构的数量、资产规模和业务范围都居首位,因此有效地控制商业银行中存在的金融风险,对于我国的金融业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是管理金融风险,只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使金融风险降到最低,那么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现状及其对策探析[J].2009 (5) .
[2]魏许莲.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金融风险[J].2011 (46) .
[3]张帆.浅议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与防范[J].2010 (07) .
[4]何兆飞, 张琳.控制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法律思考[J].2008 (09) .
[5]蒋图标, 曾鹏, 黄宗远.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防范[J].2007 (23) .
[6]何自云.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管理金融风险—兼论商业银行的[J].2011 (12) .
【商业银行风险原因分析】推荐阅读: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05-20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分析论文10-10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分析11-25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分析09-0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研究08-11
商业银行审计风险05-20
商业银行风险管控08-05
商业银行风险研究08-06
上市商业银行风险10-31
商业银行风险偏好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