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研究

2024-08-06

商业银行风险研究(共12篇)

商业银行风险研究 篇1

摘要:风险, 源自于各项事物的不确定性, 换句话说, 就是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1.在负债业务方面的风险

(1) 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严重影响债务的清偿和客户的需要, 一旦一家商业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 银行将没有充足的现金来偿还债务和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需要, 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不能保证客户合理正常的贷款需求, 会影响银行的形象还有信誉。

(2) 利率风险。利率风险就是资金市场利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影响, 换句话说, 就是利率的不确定性而致使的负债成本的增加。利率变动所引起的银行收益的变化和市场价值变动幅度的变化都会引起利率风险的变化。银行在各个方面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各不相同, 比如说在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存贷款类型方面、还有数量和期限方面, 都有着明显的差别。银行在筹集资金的时候, 应该考虑资金的运用情况, 筹集不同利率敏感性的资金, 这样才能合理避免利率风险给银行带来的一些损失。

(3) 清偿风险。清偿风险分为绝对清偿风险和相对清偿风险。相对清偿风险是由流动性引致的清偿性风险, 绝对风险不能立即清偿, 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全部偿还所有债务。

(4)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 由于债务人违约而导致贷款、债券等资产丧失偿付能力所引起的风险。银行为获取更高的收益将资金投资于那些比较高的风险的项目, 一旦这些项目出现意外, 将影响银行的营运能力, 影响银行的偿付能力, 导致信用风险, 银行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是不同的, 在所有的资产中, 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最大。建立对银行客户的评价体系和债项评价体系是风险识别和防范的重要内容。

(5) 资本金风险。银行的资本包括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在经营管理中, 由于银行资本的成本高于吸收存款和其他负债的成本, 银行总是倾向于不断提高资本的杠杆作用, 就是在既定的资本规模下, 加大负债比例, 吸引更多的负债资金, 起到降低资金成本、增加银行盈利、扩张资产的目的。在过高的杠杆作用下, 银行资本与资产的比例便会急剧下降, 使资本充足率受到考验, 在资本充足率不足时, 会导致较高的资本金风险。为防止银行无限制扩大负债规模, 避免造成资本金风险。

2.在信贷方面的风险

(1) 来自社会层面的贷款风险。政府的干预会造成贷款风险, 政府在必要时进行干预是非常有需要的, 但一旦干预过度就不正常了。有时政府为了实行某项产业政策而让银行给指定的企业贷款, 而不会考虑给银行带来的效益和安全问题, 使企业与银行之间原本单纯的借贷关系掺杂了更多杂质。就比如说, 在2004年3月12日,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农业贷款增长非常迅速, 2004年3月17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这两个月的农业投资只有10亿元, 这可能是因为有些地方拿着本该农业贷款的钱, 却进行的是基础产业的投资和重复建设, 而这些投资和建设的收益并不高, 有的甚至是一直亏损的状况, 这就会大大增加贷款的风险。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 觉得搞好地方企业有利于当地发展, 而银行的钱是国家的, 就算少了也不会损害自己的收益, 这些思想促使地方政府对银行贷款进行干预, 而银行因为受到政府干预就不得不改变贷款的用途, 使贷款无形中产生风险和隐患。

(2) 来自企业层面的贷款风险。企业的经营成效直接影响企业的贷款偿还能力, 一家企业经营的好, 银行自然不必担心它能否偿还贷款, 但若一家企业经营混乱长期亏损, 这会对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产生重大影响, 致使银行的贷款产生风险问题。

(3) 来自银行层面的贷款风险。如果银行对借款人财务分析不到位, 导致无法收回贷款, 或是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 比如说, 银行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情况, 随意过度发放贷款;银行将贷款集中发放给几个企业, 这些企业一旦出现问题, 银行一定会产生贷款风险。

很多银行虽然被问题贷款所烦扰, 但却始终不愿意承认这之中银行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反而是经这一系列问题都归罪于企业不好的经营绩效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从来不会检查自身是否存在问题, 从来不会进行自我的改造, 他们没有意识到, 正是在这种不会反省自身的错误思想下, 银行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大祸临头。

二、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

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 此次我们主要通过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从社会经济层面

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 甚至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都会影响贷款, 因为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关系到借款人是否能够按期偿还贷款, 从而增大贷款产生的风险。

2.从银行自身来看

(1) 银行内部管理存在缺陷。虽然贷款风险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有可能是企业本身的原因, 也有可能是因为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 可是银行产生贷款风险的另外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源于银行的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 比如信贷操作的方法不恰当, 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等等。现实生活中, 虽然借款人一方有时是贷款不能正常收回的一部分原因, 但实际上银行内部对贷款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也该为此负责。

(2) 银行内部人员欺诈。有些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在银行中工作的便利, 为了向借款人收取好处, 忘记自己的职责, 与贷款的企业相互勾结, 从而帮助贷款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有的则是自己私下或者通过亲属建立企业再通过其骗取银行的贷款, 还有的人为了各式各样的私人原因向借款人借款, 因为是银行内部人员, 熟悉银行各项业务和流程, 违反银行规定谋取个人私利就会更加容易, 所以贷款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3) 借款人外部欺诈。有些企业为了能够提高其资信状况, 获得企业贷款通过故意把销售额往大了报, 把应收账款和负债往小了报等各种手段虚报提供的部分信息。当然, 大多数企业是真的将贷款用于生产, 也是希望能够按时偿还银行贷款以免在银行留下不良记录的, 但也有个别企业纯粹是为一己私利挪用银行贷款。

3.从企业来看

贷款风险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企业, 一家企业如果经营的好, 那么它将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贷款, 反之, 银行风险将无法避免, 而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以下是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几个因素。

首先, 是资金不足的问题, 企业的长久的发展必须靠充足的资金来支撑, 如果一个企业资金不够, 甚至是没有资金, 就算是有再好的项目和计划都是空想, 就算是再有潜力的投资活动都无法进行。因为拥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它对企业的启动和发展起着根本性作用。一家企业正是由于资金不停的流动而保持正常的运转, 所以, 企业有了充足的资金, 就可以大胆的进行各个方面的开拓和发展, 而如果资金不足, 就算机会摆在管理者面前, 也抓不住, 这一切的一切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从而威胁到银行贷款的偿还, 因此, 银行对企业的资金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 据此判断企业是否有能力偿还银行的贷款。

其次, 技术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核心技术可以让企业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中保持一定的优势, 可以保证一家企业能够持续地经营和发展, 如果一家企业能够拥有一项技术, 甚至是别人没有的好的技术, 那么企业的发展将是可预见的, 将一定是成功的, 像这类企业也有典型的几个例子, 就比如可口可乐的秘方让这家公司能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屹立不倒, 始终站在饮料行业的前端, 又比如苹果公司的软件开发, 也是它的一项核心技术, 凭借着它的这项本事, 苹果可以轻轻松松赚取丰厚的利润, 银行把钱贷给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 那么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 银行的贷款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安全的。但若是银行的贷款贷给的是一家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这家企业将由于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很可能在众多企业中被淹没, 所以, 技术是一家企业保持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和燃料, 而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将是银行贷款偿还的保证和依托。

最后, 企业管理问题也是我们不得不探讨的, 一家企业的管理也是企业经营发展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家优秀的企业必定也会有着好的管理模式, 同时, 失败的管理也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引起的, 比如企业的领导人借着自己的权力大量腐败和贪污, 或者企业领导人能力不够, 或者企业不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 或者企业混乱的内部秩序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失败的管理往往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而企业经营的失败常常会引起企业无力还款而产生银行的贷款风险。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 在贷款给一家企业之前, 银行必须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 包括资金、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 只有企业经营好了, 银行的贷款偿还才能得到保证。

三、针对商业银行风险问题的对策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对银行负债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呢?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措施。

1.两个制度可以被我们利用起来

一是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二是存款保险制度, 一旦银行经营管理出现问题或出现倒闭的前兆, 会使银行存款人感到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 有可能集中到银行提取存款, 引发挤兑, 使银行资金流动及清偿能力出现危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使保险机构可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 化解金融风险或防止风险蔓延, 缓冲因银行倒闭可能导致的剧烈金融震荡。

2.针对政府干预形成的贷款风险, 我们可以有以下措施

(1) 政府要对自己本身的职能进行明确的定位;所谓“在其位, 谋其政”, 政府的精力应该是放在社会管理上, 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 而不是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干预。

(2) 解决政策性贷款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经常以存在政策性贷款为理由延缓金融体制改革, 其实政策性贷款确实存在, 但并不多, 在这样的状况下, 政府需要将政策性贷款剥离出来, 转移到政策性银行, 也可以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 使国有商业银行迈出改革的第一步。

(3) 对增量的信贷业务进行严格的考核和把关, 可以对新增贷款有一个不良贷款率的限制, 这样就可以控制新增贷款的信用风险。

3.针对由于企业形成的贷款风险, 我们可以做到

首先, 我们可以严格实行贷款审查, 对企业各个方面, 包括企业的负债情况、经营状况、偿债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 保证银行的贷款真正落实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再者, 我们要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 当发现企业经营产生问题时, 采取必要的手段防止问题贷款的发生。对于企业拖延甚至拒绝偿还贷款情况, 要实行严格的惩罚和制裁, 对不合理被占用的贷款实行加息、罚息, 对企业胡乱收购没有销路的产品实行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多种多样, 包括负债方面的风险, 贷款方面的风险, 而这些风险形成的原因来自于不同的层面, 有来自于社会经济层面的, 也有来自于银行本身和企业的, 而商业银行对于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只有规范商业银行内部操作和管理, 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 才能更好的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使商业银行能够更加稳定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盖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90.

[2]杨军.银行信用风险--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300.

商业银行风险研究 篇2

姓名:学号:班级:

摘要: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经营中需要控制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了加强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不良资产是国有商业银行增强赢利能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首要任务之一。因此,在生存中求得发展,加快建立信贷风险管理的步伐,是我国商业银行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长期以来,信贷和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因此,存贷的利息差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然而信贷业务是存在巨大风险的,信贷风险也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所以,信贷风险管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内容,是决定我国商业银行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一、当前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信贷资产风险的识别与认定缺乏科学性。

对信贷资产风险的识别与认定,商业银行大都采用贷款风险度指标,而贷款风险度的计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其准确性、客观性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对信贷资产风险的识别与认定。

1、借款人信用等级确定难

要科学测定借款人信用等级,必须具备三个前提:一是借款人参评资料的真实、准确、可靠;二是评估标准的一致性;三是评估机构的客观、公平、公正。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却存在着借款人所提供的资料虚假,有关财务数据失真,同时由于目前各商业银行缺乏统一的信用等级评估标准,造成同一借款人的同一资料由于指标设置与评估标准不同而得出不同的信用等级评定结果,谁是谁非,难以定论。加之目前我国信用等级的评定主要由银行一家来判定,而不是独立的中介评估机构,评定结果很难保证客观、公平、公正。

2、银行采用的贷款方式失之偏颇

尽管近年来商业银行为避免风险,基本杜绝了信用贷款的发放,但来自银行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违规贷款如人情、介绍、担保、跨区、越权贷款并不罕见,其风险较之于信用贷款并不低。担保贷款则是由借款人提供一定的担保,如保证、抵押、质押担保而发放的贷款,相对于信用贷款,其风险相对较低。但是,分析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保证担保贷款往往因银行难以从追究保证人连带责任中得到补偿而形成风险,抵(质)押贷款又由于我国评估机构刚刚建立,内部制度不太健全,评估机构强调服务收费多,而充分发挥自身刚性监管职能少,使得大多数的抵(质)押担保流于形式,银行难以获得有效的抵(质)押物,即使拥有抵(质)押物又难以变现。票据贴现相对前两种贷款方式而言具有金额确定、容易转让、风险低等特点而受到银行首肯,但由于其在整个信贷总量中占比较低,对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未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信贷资产划分标准缺乏科学性

《贷款通则》中将银行信贷资产划分为四类,即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上述划分,除了呆账贷款存在相对硬性的标准之外,其它三类的划分更多地强调了借款人的借款期限。单一的时间划分,导致了银行信贷资产占用形态统计数据的失真。有些贷款虽属正常,而企业经营亏损,难以为继,面临关停倒,事实上贷款已是呆滞、呆账;有些贷款虽属不良占用形态,但企业仍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贷款并未形成风险,可能是企业一时资金周转不灵,甚至是银行人为发放短期限贷款所致,事实上贷款当属正常状态。尤其是银行几次不良贷款划分标准的变更,使得银行信贷资产占用形态已是面目全非,特别是一些银行为了完成不良贷款下降任务,人为调账,改数字,以此为据来评价信贷风险,其可信度可想而知。

(二)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大多数还停留在合规检查的范畴,风险的内部监控程度还不能与风险程度相匹配,具体表现在:一是风险发现存在时滞现象,控制效果不明显。从发现风险到对风险做出反映并采取措施再到最后产生效果都存在着时滞的现象,滞后性的存在使得银行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化解信贷风险;二是风险监控手段单一,监控系统存在漏洞。国有在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方面更多地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同时对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潜在风险的预见,降低了银行对信贷风险的事前控制和应对能力。

(三)贷款结构不合理,信贷风险集中程度高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以行业为主要导向的信贷政策指引,不能有效地达到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目的。近年来,银行的贷款多集中于房地产业、制造业、通讯业及基础设施建设,这类企业一般既处于高增长的行业,又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利润率高而风险低。这类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受到国家或地方政府的重点扶持,资金供给大于需求,往往会导致贷款隐性成本高且定价低,一旦形成风险则呈集中暴露趋势,并且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会因受政策影响难以取得实效。

(四)客户信贷信息管理系统和信用评估机制不够完善

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完成了数据信息的集中,初步建成了信贷风险信息系统,但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还不能完全实现协调和共享,一些重要的内部信息仍无法通过信息系统完全真实的公布出来。国有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评估主要是根据客户过去的经营状况,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其信用等级,而对信用风险分析缺乏使用科学的测量工具,如: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这样使得银行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数据库资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获取信贷信息中隐含的各种消息,降低银行贷款的质量。

二、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风险防范观念,建立健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一是建立以风险控制为目标,防范风险与转化风险相结合的风险管理制度,借鉴西方银行先进的风险控制方法和经验确定贷款风险衡量标准,使每一笔贷款都能置于银行的风险管理监督之下,及早发现贷款风险发生的征兆,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二是建立健全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预警预报机制,加强对贷款风险的监测考核力度,认真做好企业信息反馈工作。银行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企业档案查询系统,连续记录企业基本生产经营情况、贷款使用情况、经济效益情况,根据监测信息随时进行电脑分析, 及早发现风险苗头,提出预警信息,采取防范化解风险的对策;三是对历史遗留问题,实行新老划断,分类管理。对过去的贷款,凡没有办理合法有效的抵(质)押或担保手续的,要对照《担保法》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对新发放贷款,要严格贷款管理与发放程序,明确第一责任人,实行连带责任与永久责任制,坚持谁调查谁负责,谁放款谁收回的原则,坚决卡住风险发生的源头,把风险消灭于萌芽之中。

(二)加强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

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效是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 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

1、组织体系的调整

首先是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其次,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2、政策体系的调整

风险管理政策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应该涵盖所有的业务和领域,每个业务部门和地区都必须执行,不应存在政策制度的“死角”。

3、决策体系的调整

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核心是坚持公正和透明原则。科学的决策体系不可能杜绝所有的风险,但可以通过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杜绝“反程序”操作,实现决策水平的提升。

4、评价体系的调整

风险管理政策制度要适应业务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就必须建立风险管理的评价体系,在事后对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检查和回顾。评价体系要以风险和收益的量化为基础,要以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率为主要内容,降低不良资产的比率,提高资本回报率。同时,对风险管理政策、风险决策过程进行“回头看”,总结经验教训,并据以调整人员、改进流程、加强管理。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目前银行贷款集中投向少数大型企业和少数项目,尤其是财政刺激项目。例如,中长期贷款主要支持国家项目,票据融资大多面向信用好的大企业。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投入量很少,融资难度高。银行可以在规避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加快对资金需求大、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投入,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也利于银行分散集中风险。同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应顺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实现银行和企业双赢的发展局面。

(四)加强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完善客户征信体系

银行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不断增添客户新的信用信息记录,完善和充实现有数据库,使征信体系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对此,人民银行不仅要与各商业银行建立相关的信用信息协调机制,而且要不断与政府等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同时商业银行对客户资料的采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反映客户自身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二是客户的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客户基本面信息、合同信息、账务信息、清偿信息等;三是进一步采集非银行机构的信息,如中小企业信息,为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四是建立建全个人征信体系,进一步提高个人征信系统的使用效率,切实防范个人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机理研究 篇3

摘要: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的、外部的原因,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文章利用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操作风险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银行工作人员在面临不确定条件下的非理性判断和决策时,容易导致由于内部欺诈和内部操作失误而产生的操作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内部控制。

关键词:操作风险;形成机理;启发式偏向;前景理论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6-0046-6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Stra-tegic and Reputational Risk)。操作风险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所有的风险。例如金融机构遭受外部人员的欺诈、内部人员舞弊、机构内的信息系统崩溃导致营业中断、战争灾害等突发事件导致固定资产损失等各种风险。1996年6月、2001年1月和2003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分别发布了三个版本的新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协议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将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并列在一起,作为计算风险资本的内容之一。2004年6月颁发的新巴塞尔协议,正式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列入了风险资本计算和监管的框架,该协议已于2006年底在全球生效实施。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操作风险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操作风险的度量、风险控制等领域,很少从形成机理来研究,笔者利用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操作风险的形成机理,以期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特别是内部控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行为经济学的判断和决策

“经济人”假设是整个经济学思想体系中的前提性假设和基础性假设,并被作为全部理论构架的逻辑支撑点和方法论原则。它假设人是理性的,将理性经济人描述为工具主义意义上的理性者,他们具有有序偏好、完备信息和精确的计算能力,能够利用掌握的信息来预测将来行为所产生的各种可能,能够完成最佳的满足自己偏好的决策,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即是说,“偏好一致性+效用最大化”一旦嵌入选择模型,人的选择行为便被赋予了理性属性。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主要是“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引入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引入了一些传统经济学所没有的概念。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aniel Kahne-man与Amos Tversky于1974在Science上合作发表了用心理学研究方法来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开创性著作: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在《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0f Decision under Risk》一文中提出著名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确立了心理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界的地位,使之日趋成为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一)认识的启发式偏向

在面临不确定性条件下,经济学家常常假定人们总是能理性地或者比较理性地根据概率判断的原则进行正确的主观判断。但是,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的很多研究却发现,传统经济学家们的这一认识存在着很多系统的偏差,人们往往无法充分地分析包含经济和概率判断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判断依赖于特定的捷径和直观,会导致判断和决策结果与理性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有时会产生系统性的偏见。

1,代表性偏向(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代表性偏向是指人们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事物的典型特征的影响,简单地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判断。

其一,人们往往对先验概率不敏感。贝叶斯法则表明:对某种概率判断的大小取决于该事件的代表性特征以及先验概率,二者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人们的判断。但是人们在形成判断的时候,往往会低估先验概率的作用,高估代表性特征的作用。

其二,小数法则。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人们在主观判断中对某一概率事件的发生赋予太高的期望,其结果使人们失去了对问题真相的把握,产生了所谓的判断偏差。

其三,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判断能力过于自信。由于认知和判断上的偏差,而将偶然的成功归因于自己操作的技巧,看作规律性的东西,将失败的投资操作归于无法控制的外界因素,由此产生了所谓过度自信的心理现象。

2,信念忠诚和确认偏差(belief perseverance andconfirmatory bias)

信念忠诚是指人们一旦形成某一信念和判断以后,就会表现出对它的忠诚和信任,从而不再关注其他相关的信息,使决策者和判断者处于信息弱势状态,从而出现所谓的“驻存现象”,使新的信息的传递受到信念忠诚的阻碍和隔绝。确认偏差是指在信息模糊和不完全的情况下,人们头脑中原先保留的偏见会得到强化,从而使这种偏见愈演愈烈。一旦人们形成先验信念,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找有利于证实先验信念的各种证据,确认偏差的实质是信息传递中信号暗示发挥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在客观上为信息收集者特别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提供了线索。

3,可获得性偏向(availability bias)

可获得性偏向是指人们通过很容易想起的事例来判断概率,熟悉的信息更容易从记忆当中获取,被认为更实际或更相关,结果造成较高权重被分配给突出或容易记住的信息。使人们的判断与基本的概率法则产生系统的偏离。当人们需要做出判断时,往往会依赖快速得到的信息,或是先想到的东西,而不是去挖掘更多的信息。

4,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

锚定效应是指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人们常常利用某个参照点来降低模糊性,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调整来得出最后的结论。这些参照点就像锚一样使估计值落在某一区域内,如果这些锚定的方向有误,那么估计就会产生偏差。

5,羊群效应(Herd behavior)

羊群效应也叫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羊群效应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刻画群体的行为。在一个群体中,人们彼此模仿,彼此传染,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人们逐渐失去理性。这种行为往往都是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并对社会潜藏极大的破坏性。

(二)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前景理论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在《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0f Decision under Risk》一文中提出著名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该理论认为:人们在

面临“获得”(gain)时风险规避(risk aversion),在面临“损失”时风险偏好(risk seeking),并依据∑π(Pi)υ(ΔWi)最大进行决策,其中π(Pi)是客观概率Pi的决策权重函数,ΔWi=Wi-Wo。表示财富的增量,是财富Wi与某一参考点Wo(初始值或希望达到的值)的差,υ是关于财富的增量ΔWi的效用函数。

前景理论与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主要存在三点区别。

其一,在前景理论中,决策者感兴趣的不是财富的最终价值,而是财富相对于某一参照点的变化Δw。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认为,一个决策问题具有两个阶段:为了给眼前的决策确定一个合适的参照点,问题首先被“编辑”,超过参照点的视为赢利,低于参照点的则视为亏损;编辑阶段之后是评价阶段。

其二,关于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图1)。该函数的自变量是财富的变化量,而且函数呈s形。凸的部分是收益,凹的部分是损失,显示了对两种方向上的变化的敏感性的逐步降低。而且,它在0的位置上有一个拐弯,少量损失比少量收益上的函数更加陡峭。相反,期望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u在任一点都是平滑的、凸的。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在参照点上的拐弯意味着人们的选择与损失厌恶假设相符。对价值函数上变化的边际敏感性逐渐降低的后果使决策者变成了面向收益的风险厌恶者和面向损失的风险偏好者。

其三。前景理论中的决策权重(Decision Weight)函数(图2)是目标概率p和q的变形。这个函数单调上升,在0、1处间断,它系统性地给小概率过多的权重,给大概率过小的权重。决策权重函数高估小概率、低估大概率的事实可以解释“阿莱悖论”。

三、操作风险的形成机理

巴塞尔委员会按照事故类型将操作风险分为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实体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等7个类型。从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实际情况看,主要发生在内部欺诈和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以下简称内部操作失误)领域,就其形成原因看,应该是多方面的,有内部的、外部的原因,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下面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操作风险的形成机理,主要研究企业内部个人的判断和决策而产生的内部操作失误以及内部欺诈对操作风险形成的影响。

(一)判断的非理性行为产生操作风险

银行内部人员面临不确定性时,其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有关信息的收集、筛选、分析和加工整理以及信息的验证都会受到个人素质及能力的制约。即使收集到的信息是充分的,银行工作人员也难以对这些信息进行精确的筛选、评价和归纳,很难得出一个最优的方案,只能选择一个满意策略,当自我满足标准低于风险控制标准时,操作风险可能产生。所以银行工作人员判断的非理性行为容易产生操作失误,从而产生操作风险。另外,由于内部人员本身的非理性行为而产生的内部欺诈也是产生操作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1,认识的代表性偏向与操作风险

其一,使用类比的方法与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往往首先分析其行业特征,特别是对新企业更是如此,银行贷款集中风险就是由代表性偏差产生的。当银行发现某一企业具有较好的业绩,具有较好的信用,就会使用类比的方法,认为该行业的其他企业也应该具有较好的业绩,从而放松对其贷款资信审查标准。这种判断方式可以大大节省成本、时间,提高效率,但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的风险水平也不相同,所以也可能发生偏差。当这些代表性偏差累积爆发,操作风险便产生了。再比如,当银行内部人员使用不当手段得利时,由于监管滞后的原因,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发现,于是当他再次有作案的冲动时,就会回想起上次没有被发现的这一事实,可能会采取相同的手段再次作案。所以一些金融犯罪往往是连续多次作案,而且一次比一次金额大。

其二,对先验概率不敏感与操作风险。当某人发现自己以前或者其他人员作案都没有被发现,这时他往往忽略了先验概率的因素,因为金融犯罪的暴露时间往往比作案时间滞后,有的甚至要几年的时间。所以他会忽略作案被发现的概率这个客观事实,而仅仅以自己眼前收集到的信息(目前自己或他人作案还没有被发现)作为判断的依据,而忽略了先验概率的重要信息,得出内部欺诈不被发现的结论,产生犯罪动机,从而导致操作风险的发生。

其三,小数法则与操作风险。对于内部人员,在面临不确定性问题时,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根据以前一次或者几次成功的经验来进行判断,采取小数法则,而忽视了大样本的作用,因为他前几次的成功可能是偶然的,这样就可能产生操作风险。对于内部欺诈,面临是否被发现这样一个不确定性事件,有意愿进行内部欺诈的工作人员往往会以周围的那些事情还没有被发现或者自己曾经做过而没有被发现的事情作为案例,采取小数法则,忽视了大样本的作用,据此认为内部欺诈暴露的概率很小,产生非理性的判断。从而在主观上增大了对于内部欺诈的信心,进而导致操作风险的产生。

其四,过度自信与操作风险。对于内部人员,在面临不确定性问题时,他们往往收集以前一次或者几次成功的经验,不管以前成功是由于自己操作正确还是由于偶然的因素,均归结为自己操作的成功,对自身操作技巧过度自信,这样就可能产生操作风险。

比如根据规定,银行应对开立、变更、撤销账户业务设立复核、审批制度,以防范内部人利用客户账户作案,虽然有一些银行已经建立相应的制度,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从而使这些制度流于形式。其原因除了监管不严外,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由于以前都没有出问题,于是对自己的操作技巧过于自信,致使一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从而可能产生操作风险。

对内部欺诈而言,将自己以前一次或者几次成功的而没有被发现的操作看作自己成功的经验,将一些偶然的因素看作必然的规律,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样为继续作案奠定了心理基础。

2,信念忠诚和确认偏差与操作风险

对某一种业务的处理方式形成信念后,就会对它忠诚,坚定自己成功的方法,从而有可能屏蔽其他有用的信息,听不进其他有用的信息和建议,只努力寻找对自己的看法有利的证据,不寻找对自己看法不利的证据,这样就可能产生操作风险。

对于内部欺诈,有意愿进行内部欺诈的工作人员往往会收集一些欺诈方式,从中选择某种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方式,当一旦对这种欺诈方式形成信念后,就会对它忠诚,在各种场合努力寻找对自己判断有利的证据,屏蔽其他对自己判断不利的证据,使自己的判断不断得到强化,从而使内部欺诈得以延续。

断和决策的失误产生了操作风险,如内部操作失误。所以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内部控制,防止因内部人员而产生的操作风险。

(一)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是防范内部操作失误的有效手段。商业银行应该从人员的招聘开始,通过定期的培训不断提到员工素质,使员工不断熟悉新业务、新流程,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强化风险意识,防止非主观意愿产生的操作风险。

员工招聘是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部门根据求职者所学专业、工作经验、专业技能测试等来识别求职者的能力。根据委托一代理理论,招聘方应该寻找新的信号传递方式,通过心理测试等方式,接收能力符合岗位需求、薪酬期望值在合理范围内的员工。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不断出现新的风险类型,银行员工固有的有限理性和非理性行为不断体现出来。有限理性在人群中无时不存,不可能完全消除,这对于中国商业银行员工也一样;对已有雇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专业技能,减少员工由于有限理性和非理性行为而产生的操作风险,是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强化控制流程

为了确保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首先要制定严格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商业银行管理层是承担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人,这种责任要求管理层对银行的产品、业务过程和相关风险有全面的了解,定期向董事会提交操作风险报告。董事会授权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操作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授权活动,定期和非定期地审阅相关的日常交易记录,听取风险管理汇报,形成风险管理建议,并向董事会提交这些建议。操作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直接对管理层负责,辅助高级管理层完成操作风险管理和控制责任。操作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评估和监控银行整体的操作风险情况并及时向高级管理层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提出针对操作风险的具体管理办法,制定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各项制度,策划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提出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法。

操作风险管理制度要能很好的实施,有待于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各个部门委派专人或操作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派员负责操作风险的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做好基层业务的内部控制,因为很多操作风险的发生首先以基层业务为源头,把操作风险杜绝在基层业务线上,确保操作风险内部制度严格实施,控制流程公开化、透明化,防范内部欺诈、内外勾结等操作风险的发生。

(三)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增强风险意识

商业银行风险研究 篇4

一、现代商业银行面临日趋严峻的市场风险

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面临日趋严峻的市场风险。特别是以期权定价为标志的金融理论突破、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一方面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空前增加,使得金融市场的风险已由传统的以信用风险为主演变为以市场风险为主。市场风险指因市场价格如利率、汇率、股票和商品价格等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资产发生损失的风险。经济全球化也加大了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的市场风险;由于外汇市场频繁波动、利率市场化使得各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企业为了参加全球竞争,更多地采用财务杠杆,也使得工商企业增加了市场风险,进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

国际上由于市场风险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金融机构破产的案例数不胜数。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等,无一例外都充分说明了市场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相比较而言,由于我国信用体系的落后,经验不足和数据缺乏等原因,风险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上与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在如此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针对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进行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二、目前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对风险的定量分析和评估,即风险测量,测量由于市场上某些变量的不利变动而导致金融资产价值损失的大小。目前,金融市场风险测量的主要方法有:

(一)名义测量法

这是早期的市场风险测量方法,认为某一资产组合的市场风险就是该资产组合的整个价值。如果资产组合是100万,那么其市场风险也是100万,因为在市场价格波动时它可能全部损失。但是现实中只有极端情况下才会出现整个资产的全部损失,多数情况下只是部分资产处于风险状态,因此名义测量法是一种粗略的估计方法,无法满足现代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要求。

(二)敏感性分析法

测定市场变量的变化与金融资产价值变化之间的关系。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和威廉·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模型),以β系数来衡量市场变量的变化与金融资产价值变化之间的关系。如通过计算利率敏感性缺口,对于市场变量的一定变动量,就可以求出金融资产的变动量。

(三)波动性分析法

波动性分析法也叫方差分析法。基于统计分析法,通过计算金融资产收益的方差或协方差来测定金融资产的收益偏离平均收益的程度。

(四)VaR风险价值法

VaR(Value at Risk)指一定概率水平下(置信水平)金融资产在未来特定时期内的最大可能损失。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测量的综合性,能够将不同市场变量综合考虑,最终计算出一个风险价值,能够较准确地测量金融资产的潜在损失。VaR风险价值法是目前发达国家市场风险测量的主流方法。

(五)压力测试法

VaR方法描述的是市场正常波动下的最大可能损失。而在现实中,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极端风险情况大量存在,严重时将会导致破产风险。因此引入压力测试和极值方法作为VaR的补充,构造极端情景如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长期熊市、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或政治风险),以评价这些极端情景对金融资产价值的不利影响,或者说本企业能够承受多大幅度的资产价值亏损压力。

三、基于VaR方法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计量模型的构建

(一)VaR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VaR(Value at Risk)“风险价值”或“在险价值”,指一定时期内银行总资产当中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的估计值,或者“给定置信区间的一个持有期内的最坏预期损失”。确切地说,VaR可表示为:

其中:△L:表示资产组合在持有期△t内的损失;

c:置信水平;

VaR:此置信水平下处于风险中的价值。

例如置信水平c=95%,Va R=100万美元,持有期△t=7天。则该投资组合的的市场风险可以用如下方式向非专业人士披露: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该投资组合在7天内由于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的最大损失超过100万的概率仅为5%,即平均20周才会出现1次。或者说有95%的把握判断该投资组合在下一周内损失在100万以内。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可以据此判断该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与自己的承受能力相比较,决定如何调整风险;投资者也可以进行风险收益评价,决定是否继续持有或购进。

(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计量模型的构建

Va R模型的构建必须首先确定三个系数:(1)持有期,即计算一定期间内的资产最大损失。一般的金融衍生证券以每日为周期,巴塞尔委员会要求银行以两周(10个营业日)为持有期,而对于一些期限较长的头寸如养老金则可以每月为周期。(2)置信水平。反应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如J.P.Morgan与美洲银行选择95%,花旗银行选择95.4%,作为监管部门的巴塞尔委员会基于稳健要求采用99%的置信区间。(3)观察期(Observation Period),即通过一定期间的历史数据来找出资产的波动特征。为克服周期性变动的影响,一般来说历史数据越长越好,巴塞尔委员会目前要求的观察期为1年。

其中:L0表示某一资产组合的初始价值;L*表示给定置信水平c下的最小价值。

假定资产价格波动为一随机变量,其未来价格波动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L),通过历史数据可以得到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则对于某一置信水平下的资产组合的最低价值L*,有

通过公式(3)计算出L*,就可以代入公式(2)计算出Va R风险价值,即可以用来衡量商业银行某一特定资产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即在某一置信水平下的资产的最大可能损失。

(三)资产价格波动分布的估算

从以上的公式可以看出,要计算出Va R风险价值的大小,必须通过历史数据估算出资产价格波动的概率分布f(L)。例如过去100天构成100种波动情况,在第101天每一种波动情况都可能发生,因此第101天的波动存在着100种可能性,因此价值波动构成了一个概率分布。假定某资产组合的初始价值是100万,如果在100天当中有5天的资产价值跌破90万,那么该资产组合的VaR风险价值即为10万(VaR=100-90),表示该投资组合在未来1天内由于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的最大损失超过10万的概率仅为5%。

(四)VaR市场风险计量模型的评价

1. 统一市场风险的计量标准。

由于不同的金融机构使用不同的风险计量标准,加上针对不同的风险计量方法也不一样,风险指标无法相互比较和共享。而VaR统一了风险的计量标准,使风险管理者有了“共同语言”,不管是期货合约的利率风险还是货币互换的汇率风险,各种分散的风险头寸和组合上都能运用VaR,所有金融风险都可以被看作是同质风险而进行度量、比较和加总。

2. 合理评估经营业绩。

在评价商业银行的组合资产收益性时,不能简单认为收益水平越高的组合越是优秀的组合,而必须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因素,即承担相同的风险能带来更大收益的组合具有较高的经营业绩。通过Raroc方法(即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资本收益-潜在亏损或VaR值”),以权衡风险和收益。如果交易员从事高风险的投资项目,那么即使利润再高,由于VAR值较高,其业绩评价指标Raroc值也不会太高,巴林银行的倒闭,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对交易员业绩评价不合理,纵容其过度投机行为,导致巨额亏损。

3. VaR方法的不足之处。

VaR只能度量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的市场风险而不能度量信用风险或者流动性风险。因此,还需要其他的风险管理办法。同时VaR只能度量一般性非正常事件的风险,不能度量市场极端波动所导致的非预期损失。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变化,金融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将会日益增加,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来管理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Va R技术无疑为我国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借鉴和工具。

(一)商业银行应当意识到VaR风险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虽然目前我国金融业主要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仍然是信用风险,但应该看到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逐步推进,银行持有的国债、外汇等资产在逐渐增加,我国银行业应当未雨绸缪,及时掌握VaR技术,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在风险管理技术水平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以及在管理层的风险监控下,适时让商业银行试水风险证券投资,审慎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各种风险,开展多元化业务,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

(二)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预警体系

由于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不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使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处于被动局面。通过建立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运用VaR等方法,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定期形成风险管理的报告,从而实现对于市场风险的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以及事后分析和控制。

(三)金融监管部门应当积极推广VaR方法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制定政策和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运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同时还应采用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来加强监管。由于VaR风险价值覆盖了经营单位持有资产组合的绝大部分损失,因而能够适用于管理层对资本充足率,以及对拨备覆盖率的评价和监控,提供了科学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曹乾.VAR:金融资产市场风险计量模型及其对我国的适用性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5).

[2]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

商业银行风险研究 篇5

200709级 金融学 学号: ***学习中心:庆阳财校 姓名:段建梅

信贷风险的形成是一个从萌芽、积累直至发生的渐进过程。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借款人财务商务状况的重大不利变化很有可能影响其履约能力,贷款人除了可以通过约定一般性的违约条款、设定担保等方式来确保债权如期受偿之外,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交叉违约条款”。交叉违约的基本含义是:如果本合同项下的债务人在其他贷款合同项下出现违约,则也视为对本合同的违约。一般来说,债权人都是以当事人未履行其在本合同项下的义务为由,追究债务人的违约责任,但交叉违约条款突破了这一限制,它颇有“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味道,即试图赶在借款人其他贷款合同项下的债务出现偿还危机之前采取救济措施,以避免自己处于比其他债权人更糟的处境。此种违约形态在我国现行法上虽无明确规定,但它并不违反合同法的有关法理及法律精神,现行《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可以作为其适用的法理依据。因此,交叉违约条款可以作为约定条款订入合同之中,以使贷款人能够及时全面的掌控借款人的信用水平。

论文提纲:

一、信贷风险的形成二、次贷危机的警示

三、如何防范信贷风险

1、要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高度关注经济周期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2、要科学设计信贷产品。

3、要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与具体产品的关系。

4、要做好预警,控制规模与风险。

5、是金融创新要坚持“谨慎经营”原则。

参考文献:

[ 1 ]易宪容.“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市的启示[ J ].人民论坛,2007,(17): 3279.[ 3 ] [芬兰]大卫·G·梅斯等著.方文等译.改进银行监管[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 ]徐孟洲,徐阳光.论金融机构破产之理念更新与制度设计[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 2630.(论文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研究 篇6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有资产,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目前,在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还涌现出大量的创新型中间业务。现在主要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包括: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代理类、担保及承诺类、交易类、投资银行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业务等九类。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有了较快的发展,收入占比也有所提高但其发展处于缓慢的初级阶段,行业、地区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具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中间业务发展迅速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投资理念的变化,中间业务产品以其“低成本、高收益”的优势成为商业银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银行以中间业务为主的非利息收入占经营收入的比重已由2006年的8.8%上升为2011年的23.7%;中国银行占比由2006年的18.2%上升为2011年的30.5%;中信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占比由2007年的5.9%上升为2011年的15.39%。

2.品种单一,滞后于需求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为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和代理类中间业务,其他各类业务只能在级别稍高、经济发达的地区有所涉足。中间业务层次结构还处于较低水平,较少展开一些技术含量高、收益好的中间业务。这严重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同时也不能适应是趋复杂的经济发展需求。

3.中间业务发展的市场、信用和法律环境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实行分业经营管理体制,同时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程度较低,资源不能够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配置,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将会更多地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工具进行筹资,不完善的市场和社会信用体系使商业银行不具备更好发展中间业务所需的社会环境。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出现一定偏差,而受到损失或意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中间业务所隐含的风险一旦转化为现实的风险,将会给银行带来无法弥补的资产、收益以及资信等方面的损失。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的特征

1.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复杂程度高。中间业务大多属于表外业务,许多业务不能在财务报表上得到真实反映,经营透明度差,商业银行管理人员不能动态地掌握中间业务的规模及运行状况,影响了市场对银行潜在风险的正确和全面的判断,相应的中间业务风险也不能够及时的化解和管理。

2.自由度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到的金融法规监管较少,可以在场内交易也可以在场外交易,并不需要相应的资本金准备,使得部分中间业务过度膨胀,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

3.潜在风险损失较大。中间业务项目服务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其“以小博大”的特征,使得中间业务具有高杠杆作用,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亏损的可能性。

(二)中间业务风险的种类

1.市场风险。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的变动使得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着潜在的损失可能性,同时由于中间业务中部分是以衍生工具品种交易的,市场价格的微小变动都可能引起其价格的巨大变动,这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收益波动或亏损。

2.信用风险。中间业务的信用风险与业务对象的信用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业务对象主观或者客观上的原因无法履行合约,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中可能遭受着损失。

3.法律风险。由于中间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速度过快,国内外对中间业务相关法律的修改及各国法律协调相对落后,部分中间业务合约及其参与者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合法收益得不到保证,容易导致风险。

4.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资产流动不足,无力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资金支付到期业务而遭爱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是商业银行信用的根本保证,预防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提高公众信任度、降低筹资成本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中间业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转变发展中间业务的观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中间业务风险,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筑起中间业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金融业务情况和条件引进并改造中间业务品种,改变商业银行受技术、人才、政策等因素限制的现状。

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避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要制定一套专门针对中间业务的细则、操作规程和风险防范制度,从长远发展和依法经营的角度,健全中间业务管理制度和措施,并保证商业银行管理中间业务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运作。

3.规范中间业务信息披露制度

银行监管部门应要求商业银行按统一口径定期报送中间业务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风险及收益状况等情况,及时掌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状况。

4.根据不同风险特征的中间业务分类实施相应地防范措施

对于市场风险,应采取规避、分散、转嫁、补偿等多种方法加以控制。对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应完善以企业信用评估为基础的授信方法,将中间业务纳入授信额度,实行统一授信管理。对于法律风险,应注意有关事项的合法性是核查文件是否全面体现了该业务应有的法律效力。

参考文献:

[1]王兆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篇7

1. 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

信贷风险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广义上一般是指: 商业银行在信贷过程中所导致的结果有损失和盈利两面性。一般狭义的概念单指由于贷款企业或个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还本付息以使银行遭受巨大损失的可能性。本文所研究的是狭义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通常,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利率和汇率等其他因素的不利波动而引起的,而信用风险则主要是由于交易双方违约而导致信贷资产受损。

1.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

银行信贷风险具有的特点: 客观性、不确定性、扩散性、风险的可控性等。

信贷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所以银行在经营决策中必须把风险意识放在第一位。

不确定性是指有可能为银行带来利润,也有可能带来损失。因此银行在运作中更应关注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影响。

扩散性,指一个银行信贷业务出现问题,不仅会给自身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不好的结果,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与之有联系的银行。这是区别银行业和其他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可控性是指信贷风险并不是不可管控的。商业银行通过对信贷风险采取适当的管控手段,是可以把信贷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

1. 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导致信贷风险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营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银行信贷资产遭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等影响使得银行信贷资产出现负面问题的可能性; 经营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借贷人或者银行在贷款环节中由于道德风险和操作不规范和引起银行信贷资产失败的可能性。经营风险可以分为管理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更为突出。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定义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是指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运行过程中,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概率和规模的贷款风险,对分析出的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或方法,避免信贷资金可能发生的违约损失,进而保障资金安全,取得最大收益的管理过程。

2. 2 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信贷风险管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银行起步晚,理论和实践不足,再加上商业银行的种种短期行为所导致的内控机制薄弱,以及我国只注重单一资产的管理,并未像西方发达国家形成多元化的资产管理组合,其风险管理水平还处在较低层次,因此矛盾和问题随时会引起危机的来临。

2. 2. 1 信贷风险运营机制薄弱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控制普遍是 “回避”,而不是管控; 同时,银行在风险控制职能上的划分又过于清晰,导致员工潜意识中认为信贷风险的控制就是信贷人员的工作,而与其他部门无关。这种意识上的偏差导致业务开拓部门在发展信贷资产数量的同时轻视信贷资产的质量,而风险控制部门又会因为要把控信贷资产质量而有意压缩信贷数量,这就造成了风险控制设计与实施存在较大的落差。

2. 2. 2 信贷风险管理的技术与手段比较落后

首先,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其次,风险分析工具和体系较为落后,风险衡量难度较大; 最后,在信贷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风险化解技术。因此,这是在今后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2. 2. 3 信贷风险管理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宏观经济环境具有不稳定性; 其次,外部监管环境不稳定; 最后,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

3 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3. 1 完善组织机构建设,有效构建信贷风险内部评级控制体系

现代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构建有效完善的组织结构、良好的评级体系,才能够更好的帮助领导层决策,才能够使各个业务部门达到高效率工作。为了保证评级结果的客观性、有效性,需要单独建立内部评级部门,并且在内部评级部门之外设立单独的监督部门,随时监督检查内部评级部门的日常工作、评级结果等。其次,还需要在经营部门设立风险经理,落实风险经理制,更好地监控风险。

3. 2 加强市场分析,提升信贷专业化管理水平

各级机构要对现阶段信贷领域较为突出的信用风险关键问题深入专题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升专业管理水平。信贷产品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在为客户提供信贷产品的同时提供更多的人性化的服务。同时要对客户进行回访,反馈他们对贷款产品的评价,以更好的完善产品。要提升对客户关联关系识别和管理的能力,特别是对民营企业,遵循 “实质重于形式”和 “便于集中管控风险”的原则,强化对集团客户的风险控制,防止企业对头融资。要确保企业授信总量与经营水平、资金实力相匹配,强化对信贷产品适用情况及客户生产交易模式的分析研究,防范过度授信。

3. 3 优化信贷风险控制信息系统

首先,把数据库的结构集中化。把原先分散的数据库进行重新编排,为大规模集中式数据库结构设计。其次,与会计核算系统全面衔接。整合会计系统中的信息使得会计系统中记录的资金变动情况等信息能自动更新同步到信贷风险控制系统中,保持两者信息的一致性。最后,实现操作过程电子化。信贷业务的贷前、贷中、贷后以及监督等环节都要做好电子化记录与控制。优化授信审批系统、贷后监督系统等流程,使操作系统更加稳定。并且为了防止越权操作,要设立不同权限来提高信贷风险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3. 4 加强创新融资制度

加快融资环境建设,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与债券等方式融资,可以减少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度,减轻商业银行信贷压力。同时在信贷资金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必然会因竞争加剧而去改善信贷的经营管理,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与服务,更积极地去控制信贷风险,促进效益的提高。

3. 5 深化员工教育管理,严惩违规失职行为

各级机构要深入推进健康信贷文化建设,开展经常性的案例警示和职业操守教育,切实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质,培养员工的合规理念。重点查办业务办理中的严重违规失职行为和道德风险,重点追究直接责任人和负主要责任的领导人员,将典型案例通报全行,充分发挥查处、问责的惩戒和警示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淼.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永宏.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金融,2007(2).

[3]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研究 篇8

一、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地位及特点

商业银行会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始终贯穿商业银行经营的全过程,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一直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金融案、触目惊心, 使商业银行损失惨重, 影响十分恶劣。商业银行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经济案件, 这些案件大多与执行会计制度不严、会计监督乏力有着密切关系, 也充分表明了我国某些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不得力真实现状。因此如何在竞争中抵御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发生, 特别是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的防范。对于确保商业银行自身安全、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分析

(一)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1. 人工操作中的风险。

人工操作风险是指在银行组织内, 由于会计操作上的失误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会计、储蓄或经办员责任心不强和法制观念淡薄而造成的财产损失。银行会计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而风险性又大的工作, 面对大量结算票据、现金资产, 以至密押、印章、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等, 制度不健全造成或发生工作疏漏所导致的资产损失是巨大的, 同时还会使银行信誉受损。

2. 会计监督管理中的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工作的稽核缺乏实效性, 稽核制度有名无实, 流于形式。稽核工作往往是稽核人员敷衍了事, 在有关凭证和账薄上盖个章, 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会计风险, 有损于稽核职能的发挥, 没有起到稽核工作的实质作用。

3. 内部控制中的风险。

在银行内部, 各个层面上的会计人员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的现象;此外, 在实际工作中相互制约不能完全落实, 一些重要职责和岗位没有严格分离, 集多职于一身的现象时有发生, 常常出现“控下不控上”的局面。

4. 会计网络化中的风险。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银行会计业务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提高了核算质量解放了劳动力另一方面计算机作案的案件不断发生出现了作案由简单型向智能型发展的趋势, 表现为:故意更改计算机数据或程序篡改处理结果, 有的还利用计算机网络作案采取非法修改数据毁坏数据备份盘和有关凭证账页等手段实施电脑智能型作案。

(二)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1. 人员业务技能和素质较差。

近年来, 国有独资银行在快速商业化的变革中, 为抢占市场份额, 实行外延式急速扩张的策略, 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 一些新手未经岗位培训, 对于各项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没有很好的掌握,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会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相互之间盲目信任, 互不设防, 导致岗位制约机制形同虚设。在少数基层行, 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真正深入下去, 有的明知有不良行为, 却无人过问。有的即使培训, 业务培训也不到位, 会计人员缺乏对经办业务的全面了解, 素质偏低有的业务推出后, 培训不到位或未能全面揭示存在的风险点, 造成操作人员对新业务不熟悉。有的行会计人员变动频繁, 银行会计处于银行业务的第一线, 对人员的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要求较高, 如果对会计结算制度等了解不足, 就容易产生违规操作。另外, 在会计队伍趋向年轻化的同时, 也容易受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 从而在会计业务操作中违规甚至违法。

2. 会计稽核及监督乏力。

银行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银行会计在行使反映职能的同时, 根据各项财务会计制度、会计法规, 对银行取得和使用资金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监督, 对银行资金的取得和使用的合理性加以检查和分析。但现时期, 银行会计的监督职能只是起到了“社会公共簿记”的作用, 而其重要的监督职能却远未得到很好的发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会计核算已从单纯的“核算操作型”逐步向“核算管理型”转换, 而银行会计的监督管理仍然停留在完成会计核算, 做到账平表对上, 从而对国家赋予会计的监督职责没有认真地履行。

3.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负责人和决策管理层的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还有一些银行制度不能依据各项业务发展和经营环境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充实, 部分过时的规章制度或操作程序不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原则性较强, 操作性不足, 内控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见于各种会计制度中, 未形成一套环环相扣的风险防范程序, 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银行现有内控制度数量较多, 覆盖面较广, 但有些制度不能覆盖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 彼此之间的协调性、配套性不强, 未能体现相互制约的原则。一些重要职责和岗位没有严格分离, 集多职于一身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银行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部门, 对主要能被新的、更科学的制度所更新。

三、加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 完善商业银行会计操作方面的法律法规

企业员工必须有法制观念。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办事, 这是银行业头等重要的大事。以建设法制型企业为目标, 是贯穿整个银行业经营的一条红线。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风险控制体系首先要严格按照会计制度, 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和修订岗位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要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实用性、针对性, 确保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在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 做到严格执行。针对代理业务等系统的薄弱环节尽快完善相应的制度和规定, 落实业务核算的主管部门, 做到新产品、新业务的推出与会计核算和操作同步进行。

(二) 建立健全适应商业银行经营要求的会计管理体制

首先, 应尽快改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主体虚拟的现状。所有者主体虚拟, 往往使企业的利益在利用会计系统监督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的开展、会计风险防范等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 积极稳妥地将国有商业银行推向资本市场, 从而优化银行内部治理结构, 使会计风险防范获得强劲的原动力。其次, 应改革现行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 在建立全行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实行大集中、管理型的三级核算新体制, 也就是在全行实行总行、大区核算中心、基层分行三级核算主体构成的三级核算制, 这种体制下总行制定的考核指标等直接面向基层分行, 但有关的指标计算、数据加工则由大区核算中心来完成, 从而可以在保护基层增收节支防范经营风险积极性的前提下, 有效防止会计信息被人为篡改, 同时它还可以极大地增强会计信息的实效性, 减少机构和职能重叠, 提高银行服务效率。还可以考虑采用基层领导轮换制、会计人员委派制、稽核特派员制度等办法, 从人员上保证全行集中统一的会计管理落到实处, 进一步防范、化解“本位主义”引发的银行会计风险。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管理需要, 对会计运营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 并按照业务的分类归属分别进行管理。

(三) 深化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银行内控制度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组织建立具有独立地位的内控评价部门, 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和专业技术对各机构的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以促进各机构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控制机制。改进内部控制机制, 制定严谨、科学内部控制制度和原则, 可以有效地防止疏忽、遗漏, 控制犯罪行为的发生。科学化的内部管理机制, 要注意综合风险防范方法的使用。如运用授权控制法使各级人员在权限范围内做事, 采用岗位轮换法消除固定职位下舞弊行为发生的风险;改进管理模式严格区分前台操作与后台管理;完善内部稽审制度, 加大监督和审查力度;建立健全有效及时的内控制度内控贯穿于经营活动的所有方面。在此基础之上, 内控制度要合理适用, 要根据机构的组织规模、业务特点、技术条件、人员素质等具体特点和要求建立内控制度, 机构所有部门、全体员工必须竭力维护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任何人员都不得有超越制度的权利。

(四) 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

现代化的银行必须有现代化的金融运行手段:一是在会计系统设计时, 要研究开发高质量的电算化软件, 扩大计算机履盖面, 提高计算机的应用程度;二是建立科学的金融计算机系统会计风险防范控制制度, 对计算机系统的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从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入手, 设立多种会计防范控制功能, 充分发挥其在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事前预测的作用;三是协调理顺会计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的关系, 使之互相配合, 有效地发挥运用会计电算化防范会计风险的作用;四是建立计算机密码管理制度, 每个操作员必须设置个人密码, 操作密码属重要机密, 应不定期更换, 防止无关人员上机操作或盗用他人密码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

[1]Santomero.Commercial Bank Risk Management.anAnalysis of the Process, Warton Financial Institue[J].2010

[2]Milind Sathye、Jesmin Islam.Adopting a risk-based ap-proach to AMLCTF compliance:the Australian case.Journal of Financial Crime[M].2011

[3]万言.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探讨[J].时代金融, 2011 (3)

[4]黄欣.浅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J].时代金融, 2010 (1)

[5]王江.银行会计网络化中的风险控制及防范[J].金融证券, 2010 (2)

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问题研究 篇9

一、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来源

根据我国银监会发布的《指引》的定义,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据此,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违法违规事件

2010年下半年以来, 我国银行业的违法违规案件频繁出现, 不仅影响了银行的社会形象, 而且暴露出商业银行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短板。银行一旦发生违法违规案件, 就会使

搞好服务。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及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是会计职业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 实施外在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以转化为会计人员内在品质和行为的有效途径。其基本内涵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 用社会主义道德对会计人员灌输和施加影响, 使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优秀会计职业道德传统深入人心, 提高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的道德水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职业基本教育

职业基本教育是指对会计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进行的教育, 包括敬业、爱业、乐业、勤业教育。

(二) 服务宗旨教育

服务宗旨教育是指对会计从事会计工作的服务宗旨进行的教育。包括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对象, 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内容, 树立人为民服务的精神。

(三) 职业精神教育

会计工作不仅关系到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 会计人员肩负特殊的使命, 关系重大,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精神非常重要。包括依法理财、廉社会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能力产生怀疑, 从而极大损坏银行的声誉。

(二) 经营管理不当

这一方面源于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无法实现有效管理。主要表现形式有:银行管理者利用“内部人控制”优势, 有意向上级管理层和外部监管者掩盖不利信息, 或者避免提取坏账准备, 虚增利润来追逐近期利益, 使银行面临的长期风险加剧;未有效掌握信贷政策, 未充分分析客户资信, 使得信贷风险过于集中或大量发放关系人贷款。

(三) 各类诉讼案件

引发公众投诉或民事诉讼案件的情形包括:服务质量低下导致金融消费者不满;不能对客户兑现承诺, 在按揭贷款中让客户承担律师费用;不能提供公平的金融业务等等。商业银行一旦涉及民事诉讼案件, 如果处理不当, 其声誉就可能受到损坏。

(四) 突发事件的冲击

突发事件既有自然灾害引起的, 也有人为造成的。一方面, 由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事件有火灾、水灾等, 这些意外会直接给无准备的银行带来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另一方面, 银行可能遭受抢劫, 银行的营运还可能受动荡的社会环境影响, 如政权更替和政策的巨变冲击银行的正常经营秩序, 诸如此类的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 尤其是中小商业银

洁奉公、实事求是、正确反映, 一丝不苟、严谨细致、忠于事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

(四) 遵法守法教育

会计人员整天在和钱物打交道的同时, 也在同法律法规打交道, 因此遵纪守法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教育应联系案例教育、总结经验和教训。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政策教育和反腐败教育, 重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的教育, 提高其处世不惊、遇事沉稳的心理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素质的教育。

总之,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塑造或改造会计人员道德面貌的工作。会计人员与社会实践、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广泛的联系, 并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因此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 按照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规律, 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向会计人员介绍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通过优秀的会计职业道德思想的灌输, 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情操。同时, 要积极引导会计人员亲身实践, 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知识, 自觉地从事会计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形成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从而形成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行, 很容易引起公众对银行的不信任, 导致由于恐慌而发生挤兑事件。

二、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主观层面:声誉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匮乏

1. 管理人员声誉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识别能力有限、侥幸心理的存在或者拒绝承认存在声誉风险的情绪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声誉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并最终导致银行全员缺乏危机感, 银行失去做好应对声誉风险管理的心理动力, 银行在遇到声誉风险时, 往往采用鸵鸟式的逃避态度, 不能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 延误了应对危机的最佳时机。

2. 缺乏专门的声誉风险管理部门

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声誉风险管理上仍然采取临时应急的处理方法, 至今国内没有一家商业银行建立专门的声誉风险管理机构, 即使设立了相关部门, 其主要工作也只是危机发生时对其进行处理, 缺乏战略思考和执行计划, 结果导致一旦发生声誉危机, 由于前期没有做好相关准备, 银行变得手足无措, 甚至不能应对来自公众媒体的种种疑惑, 使危机变得更加严重。

3. 缺乏完整有效的声誉风险预警和处理系统

由于商业银行自身基础管理的薄弱和基本数据的缺乏, 信息系统研发滞后, 基本上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危机分析处理系统。在我国,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重点在解决危机方面, 而非对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即使建立了预警系统, 对风险警报的反应仍然迟钝, 在处理声誉风险危机时, 大部分商业银行没有重视媒体作用, 没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向各种媒体提供全面详实的信息, 没能与社会公众和舆论媒体进行广泛而有效的沟通。

(二) 客观层面:缺少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是一个综合管理问题, 具体工作中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国对声誉风险控制的应急方案一直以来都不够完善, 监管部门在加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方面不仅起步晚, 而且进度慢, 2006年才把声誉风险列入银监会的日常监管范围, 后也并未出台详细的监管细则和商业银行执行实施指引等。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商业银行不断暴露出的声誉风险管理问题, 银监会借鉴国际银行监管的实践经验, 发布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指引》第一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的定义, 要求银行对自己的声誉主动管理, 并建立起重大声誉事件应急机制。

三、防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措施建议

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应该是消除危机爆发的一种长效机制, 它包括横向与政府部门、媒体、客户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 纵向包括声誉风险爆发前的预警、爆发时的应对以及爆发后的回顾总结等一系列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 强化声誉风险管理意识

声誉风险意识是预警与处理的基本前提, 要想成功预警风险和度过危机并持续发展, 必须深刻认识到强化声誉风险和管理意识的重要性, 将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纳入到企业文化层次来建设。相对来说, 有着高度声誉风险管理意识的银行, 虽然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危机, 但更容易摆脱危机, 从危机中崛起, 甚至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声誉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 它需要渗透到银行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 才能持续不断地对管理活动施加影响, 从而为银行声誉风险预警管理的有效实施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和氛围。强化银行声誉风险和管理意识的主要途径包括对银行全体员工进行声誉风险教育、加强风险意识的培养等。

(二) 建立科学的声誉风险预警机制

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声誉风险预警机制是在可能产生危机的风险源上设置预警指标, 随时监视其外部生存环境和内部运行状态, 并对风险程度做出预测, 其目的是事前防止危机的形成爆发, 是一种对企业危机进行超前管理的系统, 对于一些潜在的风险发出警报, 使银行快速启动应急处理系统, 从而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损失。科学的声誉风险预警需要由专门的部门负责, 该部门人员应该由企业领导、公关人员、律师、新闻发言人等组成, 主要承担风险的日常监测、诊断、评估和预警工作。

(三) 制定并实施声誉风险预控声誉危机处理计划

声誉风险预警机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发出风险预警信号, 而制定和实施声誉风险预控。声誉危机处理计划提供尺度, 在制订声誉风险控制或声誉危机处理计划时, 有必要请专业机构帮助, 以保证计划的全面、完整。当声誉风险和危机出现时, 对于预控计划或处理计划中已经涉及到的类型, 应尽快启动计划, 实施备选方案, 并结合实际的危机调查与评估结果, 对原有计划及备选方案进行调整, 以便更切合实际, 达到有效控制危机的目的。对于计划中并未涉及到的类型, 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应结合现状, 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尽快制定危机控制预案。危机控制预案应包括:确定风险或危机控制的目标、原则, 选择控制的战略与战术, 制定对受害者的安抚措施及原则, 明确危机沟通的对象及方式, 明确危机控制中所必需的人财物的保障等。

(四) 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注重塑造银行形象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篇10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 金融危机与经济大衰退席卷全球, 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举步维艰, 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 也为全球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重新提出了银行信贷安全的课题。

从广义上讲, 信贷风险是指, 贷款本金的安全性与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 其中, 贷款本金的安全性是指信贷资产是否能在约定的时间内足额偿还。现代西方商业银行认为银行信贷风险由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共同决定。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 它直接决定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优劣和信贷风险的大小。这种因素能够渗透到银行贷款政策、银行信用分析、贷款监控的质量以及银行信贷管理人员的实践工作, 即风险是由银行自身产生的。而外部因素是指由外部力量决定, 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 如国家经济状况的变化、自然灾害等。因此, 本文从信贷风险成因入手, 以信贷战略风险、信贷操作风险为主线, 从全局的角度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机制。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不是单纯因为贷款企业的违约所造成的, 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方面, 会制定相应的信贷战略, 选择合适的信贷路径。在此基础上, 商业银行能够在既定的信贷战略路径下进行信贷业务操作, 这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整个信贷业务流程, 换句话说,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必然产生在信贷流程的某一环节之上。

1、商业银行信贷战略风险成因分析。

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程看,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可以认为是信贷战略策略与信贷操作的组合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一般是围绕区域、行业、客户以及信贷产品这一信贷战略主线展开的。Andrews (1971) 认为, 战略风险就是战略性决策所带来的风险。Sidney L.Barton (1990) 将战略风险定义为, 当企业面临破产等不确定性经营后果时进行决策所面临的风险。Michael H.Lubatkin (1990) 将战略风险定义为, 企业将其收益与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波动进行隔离的可能性;如果商业银行在信贷战略的选择上出现了失误, 则信贷风险肯定是无法避免的。现将信贷战略风险成因分析如下:

(1) 区域政策。由于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特点、区域文化以及金融生态环境等诸多影响信贷资产安全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 银行在制定战略之初, 必须根据全局因素和区域特点, 制定不同地区的投放政策, 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 获得稳定收益的目的;否则, 一旦出现区域经济和金融形势出现较大波动的, 将会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2) 信贷投放行业组合。银行在信贷放款之前, 通常会对信贷投放行业进行合理选择。就行业性质而言, 可以分为垄断行业、竞争性行业以及垄断竞争行业, 不同性质的行业具有不一样的系统风险, 但风险组合只能规避系统性风险, 而不可能完全消除系统性风险。不同的银行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 银行对信贷投放的行业进行组合管理, 同类银行的不同行业组合会带来不同风险结果, 如果银行不能及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市场信息以及自身特点做出合理的调整, 那么将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3) 信贷客户规模组合。银行习惯将客户分为大、中、小型客户。由于大型客户的违约率相对较低, 因此, 其长期以来都是各家银行相互争取的对象, 但这类客户的融资渠道逐步多元化, 银行议价能力不强, 毛利率较低。对中、小客户而言, 虽然其违约概率、管理成本较高, 但是, 由于银行议价能力强, 毛利率较高, 同时, 其忠诚度也比较高, 客户关系维护费用较少, 客户数量庞大, 对银行吸引力也逐步增强。因此, 出于盈利性和流动性的考虑, 银行基于企业规模大小的信贷风险组合, 必须根据银行的自身特点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 如果银行在中小型客户选择战略上出现了偏差, 导致管理半径出现问题, 则不能有效控制风险。

(4) 信贷产品组合。银行除了根据信贷投放区域组合、行业组合、客户规模组合管理风险之外, 还面临产品组合风险。银行根据区域环境、行业特征、企业特点等因素, 选择相应的信贷产品。银行产品的选择是基于的客户特点, 如果银行提供的产品与客户特点不匹配, 那么出现信贷风险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战略风险来源主要归结于银行信贷投放的地区组合、行业组合、客户组合以及信贷产品组合四个方面, 这四方面直接构成了银行的信贷战略。银行战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战略决策的失误, 必然导致其余环节的连锁反应, 必然导致银行整个信贷战略失败。

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自1998年起,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名为《操作风险管理》的咨询文件之后, 操作风险作为一个单独的风险范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洛仑兹.格利茨认为, 操作风险产生于日常的操作与工作流程。Kuritzes认为, 操作风险是具有如下3个来源的非融资风险:一是内部风险;二是不可控的外部事件风险;三是业务事件风险。本文认为, 操作风险并不是一种新的风险, 长期以来, 形成的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 都体现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企业管理方面。现将我国商业银行产生操作风险的具体原因总结如下:

(1) 内部控制体制缺失。各家银行规章制度数量庞大, 包罗万象, 但分散于各类文件中, 缺乏内部钩稽关系, 未突出重点, 缺少系统可操作性, 甚至存在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缺陷。一些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在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割裂, 甚至相互抵触;缺乏一个赏罚有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对管理者疏于监督, 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是“控下不控上”, 对主要负责人和决策管理层的约束主要靠他们的觉悟程度和道德水准。

(2) 银行信贷产品品种增加。操作风险高发的主要原因就是银行业务电子化程度提高所带来的风险, 电子商务发展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公司治理结构所带来的风险, 内部控制及支持系统尚未配套引发的风险等。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增多, 操作流程将更为复杂, 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操作风险。

(3) 基层分支机构缺乏业务管理。操作风险多发生在基层分支机构, 且与总行、分行的控制力度有极大的相关性。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多集中于基层分支机构, 总行、支行更侧重于行政职能的管理。因此, 总行、支行对基层分支机构的业务指导、控制力度直接决定了操作风险的大小。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对策

(1)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管理机制。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管理的流程, 包括评估目前信贷组合情况, 分析各组合风险收益及资本需求情形, 参考业务前景及银行整体信贷战略, 进行组合优化分析, 根据优化结果制定各组合的限额及具体的授信指引以及通过定期监察管控, 了解业务单位的实际执行成效, 调整组合分配, 最终达到改善银行整体信贷风险的目的。

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支持信贷组合的主动管理, 具体包括了解各信贷组合的风险与回报的关系及占用资本情况, 优化贷款组合, 并依此制定组合限额, 订立贷款指导方针, 改善贷款结构, 并在降低风险的前提下提高组合回报率。

(2) 商业银行客户评价。商业银行的客户信用评价是指通过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对市场中不同主体的市场地位、财务状况、管理能力、发展前景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并用一定的形式来表示分析结果的专门方法与制度。从本质上讲, 银行进行客户评价主要依赖客户信用评价体系。银行客户信用评价系统是指由专门的银行机构根据信贷企业的资料, 通过调查、分析、预测等方法与手段, 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和信用风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的活动。银行通过企业信用的评价能够尽可能地降低信贷风险, 保障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3) 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就内部控制框架而言, 《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框架》认为内部控制系统是由管理监督和控制文化、风险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和评审五部分组成。我国银监会于2005年全面推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 国内商业银行在建立内部控制系统时应当有效把握其以下具体内容:营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能力建设、控制能力建设、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健全监督评审机制。

(4)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建设。所谓信贷风险文化, 是由银行高级管理者积极倡导并得到全行上下共同遵守的优良文化传统和不断自我完善的行为准则, 体现为银行的风险价值观、风险管理理念和行为规范, 它渗透到风险管理的各个领域, 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信贷风险文化具有导向、激励、约束、凝聚、纽带和辐射功能, 一经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成为一种强大的无形力量, 持续发挥效力, 影响银行的经营管理。具体包括: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完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强化制度执行力、改进风险管理考核与激励体系。

综上所述, 本文以形成信贷风险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为主线, 从信贷战略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展开, 全面阐述了信贷风险不同层次的成因, 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不能只依靠对贷款企业的财务评价, 更多的必须保证银行信贷战略的正确性, 同时应当加强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摘要:本文围绕信贷战略风险、操作风险, 深入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 分析了商业银行在保证其区域政策、行业组合、客户组合以及信贷产品组合等环节正确的基础上, 还必须加强银行内部控制体制的建设, 从全局的角度出发, 有效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关键词:信贷风险,信贷战略风险,操作风险,产品组合

参考文献

[1]、MARCO SORGE, BLAISE GADANECZ.THETERM STRUCTURE OF CREDIT SPREADS INPROJECT FIN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81 (2008) .

[2]、郭宁宁.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管理机制的框架与流程[J].现代金融, 2008.

[3]、王丽君.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 2005.

[4]、张荣琳, 霍国庆.企业战略风险的类型、成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7.

商业银行企业授信的风险控制研究 篇11

关键词:商业银行;企业授信;风险控制

近几年,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复杂多变,给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许多经营风险,而正是这些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系数。2008年,国家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极端宽松,强力拉动经济迅速止跌回升。商业银行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和鼓舞,较为积极的发放贷款,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很快使经济增长陷入亢奋状态,出现了经济过热的征兆。于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2012年以来,经济增长加速下行,经济形势也急转直下,不少企业经济遇到困难,银行贷款风险开始加大。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转型,由此引起银行信贷风险不断加大,进而越来越引起银行业内的重视,也引起理论界研究的关注。

一、 A商业银行经营及企业授信风险现状分析

A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随着多年来的发展和经营,A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非常深远的市场影响力。A商业银行目前在全国拥有20000多个分支机构,覆盖全国各个城市和地区,为全世界3亿多客户提供便利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截止到2013年,A商业银行总资产达到14.56亿元,较2012年增长9.9%,各项存款达到11.81亿元,A商业银行净利润达到1662.11亿元,负债总规模为9.8%,11.86%,不良贷款率1.22%。

A商业银行企业授信风险控制主要以贷前管理和贷后控制为主。当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之后,A商业银行便对企业的贷款用途进行全程管理,做好贷款的质量根据、评估管理等工作,并定期进行授信结果阶段评估,针对企业贷款使用过程中的重大不利事项、息回收以及违约等问题,A商业银行将会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措施对企业进行约束和控制,防止银行自身遭受较大经济损失。

二、 A商业银行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同业竞争激烈放松信贷的准入标准

近几年,伴随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商业银行的数量日益增多,就拿郑州地区来说,许多地方性商业银行纷纷落地如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以及刚刚进驻的平安银行。同一区域的同业密度明显加大,如今在一个中等城市银行网点的数量比公共厕所还要多,而他们要实现自己的总体目标“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在总体市场资源有限的大背景下,争取更多主动权,尽量规避同业之间恶意竞争的局面。A银行为了完成高额的营业任务,只要企业客户来开户,条件一切给予优厚。至于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济实力完全流走形式,只是让客户填一份简单的授信申请表。以上的种种行为,可以形容为一种“自杀”行为,人为地忽视了信贷风险的存在,进而为企业授信埋下了风险隐患。

(二) 信贷组织结构不健全

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自上而下的独立性系统不同,我国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队伍它是按照职能需要的原则设立信贷管理机构。A银行也不例外。首先是设立贷款审批委员会,由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任主任,负责全行的信贷业务的评审;其次是在贷款审批委员会下设风险管理部和信贷部,在实际贷款发放过程中,除了审批人能起制约作用外,其他部门都难以有实质性的制约。事实上,在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实行客户经理体制。这种体制下,客户经理等于承担着业务发展和信贷风险分析的双重职能,但并无相应管理体制的支持。从而导致信贷业务部门人员包括客户经理对于信贷风险分析工作敷衍了事,即使提供优良的信贷分析工具也缺乏有效执行。

(三) 授信风险制度操作性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间的市场竞争也日渐加剧,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改良和创新服务业务,才能够有效调动银行市场竞争力,争夺更多的客户资源。A商业银行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为避免企业贷款流程过于复杂、贷款门槛高等不利影响,一方面降低贷款门槛,简化流程,防止业务萎缩;一方面加大授信风险控制力度和投入,最终导致业务人员责任负担过重,银行风险控制成本不断增加,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

针对企业授信风险,A商业银行推出了岗位责任制度和授权授信控制制度,但这些控制制度都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制度的实际作用效果也并不明显。同时,由于高层管理者权利过度集中,部分贷款发放往往超出制度控制范围,在没有良好的监督和监管手段之下,也导致银行经营压力的不断攀升。

三、 商业银行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措施

(一) 严格授信标准

商业银行企业授信业务是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商业银行在加大企业贷款业务拓展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授信标准的把控,加强对客户资质和调查,以降低贷款风险,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损失。首先,商业银行必须要对授信评价标准标准化设定,从企业经营活动、经营状况等方面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潜力,加强对企业现有资金流动的考察,做好风险分析和评价,以确保银行授信风险的有效控制。

(二) 健全信贷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必须要明确授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在重视业务开发和拓展的同时,提升企业授信风险的重视程度。业务人员在进行企业信贷业务的开发时,必须要做好企业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工作,并对授信风险控制部门提交。授信风险部门对授信业务进行独立的评估和审查,并由部门经理、支行、分行行长签字确认。企业授信业务必须要经业务经理、授信风险控制部门经理以及分行、支行行长签字确认后生效,授信风险控制部门享有监督和终审权利。

(三)加强授信风险稽核部门建设

授信风险稽核部门是针对企业授信风险实施监督和控制的部门,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稽查部门的管理能力非常有限,稽查部门无法对平行部门监督达到预期效果。为此,首先应该对商业银行内部稽核部门的隶属关系进行调整,提升稽核部门的地位和组成,组建由董事会成员牵头的内部稽核小组,不受分、支行行长的控制,保证稽核部门的独立与权利,确保企业授信风险监督和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总结:

企业授信业务是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贷款需求逐渐增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来重视市场开发和业务拓展的同时,必须要正确看待企业授信业务风险,加强企业授信业务风险控制,降低授信业务风险对银行自身的威胁,促进银行的健康平稳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黑素玲,刘也恬.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对策[J].华章,2011(10)

[2]赵川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的内部控制浅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08)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篇12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1、资产管理理论阶段

资产管理理论是最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它认为银行可以通过主动地安排自己的资金运用来合理安排资产结构。资产业务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高利润,而负债则由客户的存款决定,对此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因此,银行管理的关键在于资产管理,在既定的负债规模前提下对资产结构进行最优化安排。在这个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

商业贷款理论认为,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客户存款,而这些都是临时性的存款。为了应付客户随时可能提出的提取要求,银行只能将资金配置短期资产,而不能配置长期资产,比如长期贷款或者长期投资。

可转换理论认为,银行不必将资金局限在短期资产, 而可以将资金投资于一些容易变现的盈利性资产。只要这些资产可以随时在市场上出售变现,那么也可以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以应付储户提出的提现要求。

预期收入理论认为,只要借款人的未来收入有保障, 足以偿还银行贷款,那么银行可以安排合适的放款期限, 这样就可以保证银行的流动性不受影响。

2、负债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普遍面临通货膨胀的困扰,民众存款量下降,银行面临巨大的吸存压力。负债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它认为,银行不必受限于资产流动性的要求,当有流动性要求时,银行可以向外借款,这样就可以通过增加贷款来盈利。这个阶段主要有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

首先出现的是购买理论,它认为银行可以主动争取存款,而不是被动接受。商业银行可以向个人、政府部门、各类金融同业机构、中央银行以及国际资本市场购买存款。购买理论产生于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和经济滞涨的年代, 当时对于帮助银行主动争取存款,刺激经济增长并保证商业银行维持竞争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负债理论:销售理论。销售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应该开发各种金融产品, 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存款及流动性。这一理论开始侧重于客户服务,即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出适合各类客户的金融产品,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不断进行调整与创新。这也是商业银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所必须做出的改革。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商业银行需要对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同时进行考虑来保证流动性,需要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分成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流动性需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通过研究资产与负债各个类别的偿还期限,并且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宗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实现资金的最优化配置。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整体的金融格局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转变,金融体系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近年来, 我国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学习西方商业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并开始重视风险管理的作用。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大中型规模的商业银行都设有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以实时监测经济环境及银行自身存在的各类风险并加以妥善处理。与此同时,我国政府部门也开始重视对整体银行业的监管,于2003年设立银监会,以全面监管商业银行存在的各类风险,保障银行业的长治久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风险管理意识不强,风险文化建设不足

虽然商业银行的管理阶层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初步形成,但是对于风险控制方面的认识还非常浅薄,这是由于银行内部还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此外,风险管理没有作为一种风险风化渗透到银行所有的部门及员工中去, 也没有结合到日常的业务拓展中,加之平时也不重视对于风险管理的培训教育,导致在业务操作中,缺乏对风险管理的全面认识。商业银行的业务工作人员相对比较重视信用风险的控制及把握,对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及重视。

2、风险管理技术落后,风险量化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及风险分析工具较落后,主要还是依赖主观经验的定性分析,没有引入系统客观的定量分析方法,从而导致商业银行整体的风险管理在科学性及说服力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例如, 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目前主要运用于信贷业务操作中,并且具体的操作与巴塞尔新框架的要求相去甚远。

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的资本账户逐步开放,金融深化改革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国金融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未来中国会不断涌入一批批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的外资金融机构,我国金融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继续生存必将对自身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3、风险资产规模较大,资产质量较差

目前我国各个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相对较差,不良贷款规模巨大,故按照实际风险资产计算的资本充足率大多低于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水平。目前国内银行还达不到内部评级的条件,无法对各个企业实施内部评级,资本充足率的这种逆向倒逼机制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只能依赖降低信贷存量规模来降低风险资产规模。

整体而言,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跟整体的宏观经济情况息息相关。当整体宏观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必将意味着银行资产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将转化成风险资产甚至不良资产。

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表现疲软,各类宏观经济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正面临下行趋势,未来如何能走出当前困境还未可知。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正面临转型压力,之前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比如房地产行业。此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不断累积,风险也在一步步加深。

从2010年开始,政府使用各种政策手段来打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这使得各个房地产企业面临资金回收难度加大及融资成本不断走高的窘境。同时,银行内部的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很多中小房地产公司面临破产威胁,银行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不良贷款比例上升。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由于其贷款基数较大,期限较长, , 贷款偿还主要来源地方财政收入。但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转让收入这一重要的地方财政收入来源急剧下降,导致地方财政收入不断下滑,并且不足以偿还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只能采用借新债还旧债的方法来缓解当前压力,但是这只能将风险集中爆发的时间延后而已。

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内控体制不健全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8年提出的《银行机构内控指引》,完善的现代银行内控体系应该以运作合法有效和信息畅通为目标,涵盖银行的管理和控制文化、、风险的有效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和责任分离、信息和交流以及监控和缺陷修正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大部 分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各个相关部门也没有能力独立承担起权威的、并且能够有效管理银行综合风险的风险管理职责。

四、我国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议

1、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完善风险管理文化,首先要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银行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其次通过相关风险管理培训及激励制度,培养员工的风险管理敏感度和技术性, , 让每位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随时保持警惕,洞察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主动地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建设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培养系统的风险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环境,从而使得我国商业银行能够获得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2、学习新的风险管理计量方法

《巴塞尔协议Ⅲ》提出了更复杂的风险计量方法,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对于专业人员的要求会更高。我国商业银行首先应该提高对使用风险管理计量模型重要性的认识,需要真正投入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去。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还应在了解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创新,寻找到最适合自身情况的风险管理计量方法。在这个要求之下,各个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吸收并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以满足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各项要求。

3、调整经营结构,改善资产质量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利差收入比例进一步降低,各个商业银行应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不断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资产,以改善资产质量,从而降低风险资产总额。

4、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

商业银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一是建立起高效而严密的组织体系,并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加强信息的共享,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工作效率;三是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保持对银行总体运行的把握,及时发现风险并发出预警,以制定相关应对策略。同时,商业银行要建立互相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董事会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风险审计委员会。战略规划委员会主要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风险审计委员会通过常设的风险审计部,负责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的监测、风险管理效率评价,督促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并且对银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进行监测。

五、结语

上一篇:卒中后失语下一篇:社会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