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2024-10-06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共12篇)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篇1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的新环境下,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兴起以及国外金融机构的不断涌入, 再加上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对于我国的每一家商业银行来说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何在这种越来越趋于市场化的环境中立足,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不可小觑的关键点, 而银行的风险管理中会计风险的防范成了重中之重。因此, 改革和完善商业银行会计工作, 防范会计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地位及特点

商业银行会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始终贯穿商业银行经营的全过程,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一直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金融案、触目惊心, 使商业银行损失惨重, 影响十分恶劣。商业银行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经济案件, 这些案件大多与执行会计制度不严、会计监督乏力有着密切关系, 也充分表明了我国某些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不得力真实现状。因此如何在竞争中抵御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发生, 特别是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的防范。对于确保商业银行自身安全、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分析

(一)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1. 人工操作中的风险。

人工操作风险是指在银行组织内, 由于会计操作上的失误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会计、储蓄或经办员责任心不强和法制观念淡薄而造成的财产损失。银行会计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而风险性又大的工作, 面对大量结算票据、现金资产, 以至密押、印章、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等, 制度不健全造成或发生工作疏漏所导致的资产损失是巨大的, 同时还会使银行信誉受损。

2. 会计监督管理中的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工作的稽核缺乏实效性, 稽核制度有名无实, 流于形式。稽核工作往往是稽核人员敷衍了事, 在有关凭证和账薄上盖个章, 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会计风险, 有损于稽核职能的发挥, 没有起到稽核工作的实质作用。

3. 内部控制中的风险。

在银行内部, 各个层面上的会计人员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的现象;此外, 在实际工作中相互制约不能完全落实, 一些重要职责和岗位没有严格分离, 集多职于一身的现象时有发生, 常常出现“控下不控上”的局面。

4. 会计网络化中的风险。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银行会计业务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提高了核算质量解放了劳动力另一方面计算机作案的案件不断发生出现了作案由简单型向智能型发展的趋势, 表现为:故意更改计算机数据或程序篡改处理结果, 有的还利用计算机网络作案采取非法修改数据毁坏数据备份盘和有关凭证账页等手段实施电脑智能型作案。

(二)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1. 人员业务技能和素质较差。

近年来, 国有独资银行在快速商业化的变革中, 为抢占市场份额, 实行外延式急速扩张的策略, 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 一些新手未经岗位培训, 对于各项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没有很好的掌握,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会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相互之间盲目信任, 互不设防, 导致岗位制约机制形同虚设。在少数基层行, 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真正深入下去, 有的明知有不良行为, 却无人过问。有的即使培训, 业务培训也不到位, 会计人员缺乏对经办业务的全面了解, 素质偏低有的业务推出后, 培训不到位或未能全面揭示存在的风险点, 造成操作人员对新业务不熟悉。有的行会计人员变动频繁, 银行会计处于银行业务的第一线, 对人员的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要求较高, 如果对会计结算制度等了解不足, 就容易产生违规操作。另外, 在会计队伍趋向年轻化的同时, 也容易受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 从而在会计业务操作中违规甚至违法。

2. 会计稽核及监督乏力。

银行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银行会计在行使反映职能的同时, 根据各项财务会计制度、会计法规, 对银行取得和使用资金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监督, 对银行资金的取得和使用的合理性加以检查和分析。但现时期, 银行会计的监督职能只是起到了“社会公共簿记”的作用, 而其重要的监督职能却远未得到很好的发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会计核算已从单纯的“核算操作型”逐步向“核算管理型”转换, 而银行会计的监督管理仍然停留在完成会计核算, 做到账平表对上, 从而对国家赋予会计的监督职责没有认真地履行。

3.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负责人和决策管理层的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还有一些银行制度不能依据各项业务发展和经营环境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充实, 部分过时的规章制度或操作程序不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原则性较强, 操作性不足, 内控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见于各种会计制度中, 未形成一套环环相扣的风险防范程序, 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银行现有内控制度数量较多, 覆盖面较广, 但有些制度不能覆盖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 彼此之间的协调性、配套性不强, 未能体现相互制约的原则。一些重要职责和岗位没有严格分离, 集多职于一身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银行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部门, 对主要能被新的、更科学的制度所更新。

三、加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 完善商业银行会计操作方面的法律法规

企业员工必须有法制观念。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办事, 这是银行业头等重要的大事。以建设法制型企业为目标, 是贯穿整个银行业经营的一条红线。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风险控制体系首先要严格按照会计制度, 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和修订岗位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要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实用性、针对性, 确保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在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 做到严格执行。针对代理业务等系统的薄弱环节尽快完善相应的制度和规定, 落实业务核算的主管部门, 做到新产品、新业务的推出与会计核算和操作同步进行。

(二) 建立健全适应商业银行经营要求的会计管理体制

首先, 应尽快改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主体虚拟的现状。所有者主体虚拟, 往往使企业的利益在利用会计系统监督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的开展、会计风险防范等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 积极稳妥地将国有商业银行推向资本市场, 从而优化银行内部治理结构, 使会计风险防范获得强劲的原动力。其次, 应改革现行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 在建立全行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实行大集中、管理型的三级核算新体制, 也就是在全行实行总行、大区核算中心、基层分行三级核算主体构成的三级核算制, 这种体制下总行制定的考核指标等直接面向基层分行, 但有关的指标计算、数据加工则由大区核算中心来完成, 从而可以在保护基层增收节支防范经营风险积极性的前提下, 有效防止会计信息被人为篡改, 同时它还可以极大地增强会计信息的实效性, 减少机构和职能重叠, 提高银行服务效率。还可以考虑采用基层领导轮换制、会计人员委派制、稽核特派员制度等办法, 从人员上保证全行集中统一的会计管理落到实处, 进一步防范、化解“本位主义”引发的银行会计风险。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管理需要, 对会计运营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 并按照业务的分类归属分别进行管理。

(三) 深化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银行内控制度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组织建立具有独立地位的内控评价部门, 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和专业技术对各机构的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以促进各机构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控制机制。改进内部控制机制, 制定严谨、科学内部控制制度和原则, 可以有效地防止疏忽、遗漏, 控制犯罪行为的发生。科学化的内部管理机制, 要注意综合风险防范方法的使用。如运用授权控制法使各级人员在权限范围内做事, 采用岗位轮换法消除固定职位下舞弊行为发生的风险;改进管理模式严格区分前台操作与后台管理;完善内部稽审制度, 加大监督和审查力度;建立健全有效及时的内控制度内控贯穿于经营活动的所有方面。在此基础之上, 内控制度要合理适用, 要根据机构的组织规模、业务特点、技术条件、人员素质等具体特点和要求建立内控制度, 机构所有部门、全体员工必须竭力维护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任何人员都不得有超越制度的权利。

(四) 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

现代化的银行必须有现代化的金融运行手段:一是在会计系统设计时, 要研究开发高质量的电算化软件, 扩大计算机履盖面, 提高计算机的应用程度;二是建立科学的金融计算机系统会计风险防范控制制度, 对计算机系统的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从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入手, 设立多种会计防范控制功能, 充分发挥其在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事前预测的作用;三是协调理顺会计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的关系, 使之互相配合, 有效地发挥运用会计电算化防范会计风险的作用;四是建立计算机密码管理制度, 每个操作员必须设置个人密码, 操作密码属重要机密, 应不定期更换, 防止无关人员上机操作或盗用他人密码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

[1]Santomero.Commercial Bank Risk Management.anAnalysis of the Process, Warton Financial Institue[J].2010

[2]Milind Sathye、Jesmin Islam.Adopting a risk-based ap-proach to AMLCTF compliance:the Australian case.Journal of Financial Crime[M].2011

[3]万言.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探讨[J].时代金融, 2011 (3)

[4]黄欣.浅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J].时代金融, 2010 (1)

[5]王江.银行会计网络化中的风险控制及防范[J].金融证券, 2010 (2)

[6]张春华.强化责任落实分级预警防范[J].金融时报, 2010 (1)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篇2

电子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电子银行以其方便快捷的特性深受广大客户欢迎,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技术复杂性,电子银行业务也面临比传统服务渠道更大的.风险.近些年频繁发生的资金被盗事件已经使得许多客户对电子银行安全性产生忧虑.为保障电子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防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策.

作 者:成丹霞 Cheng Danxia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电子银行中心,北京,100080刊 名:经济视角英文刊名:ECONOMIC VISION年,卷(期):2009”"(6)分类号:F830.49关键词:电子银行 风险 对策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篇3

摘要:房地产行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主导产业,其投资在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占比20%,是推动GDP增长的直接力量。涉及房地产资金的来源,占据较大比重的依然是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的出台和经济环境却影响着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重庆市各个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在近年来有稳定的发展,但由于楼市房价的波动,信用评级机制的不健全,政策变动等各方面原因,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风险的发生和防范已成为各个商业银行必须重视的紧要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当前房市政策和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浅析了当前重庆市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状况和风险,并且指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政策;风险

据近年统计年鉴表明,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房地产投资额与增长值的平均增长值在我国突破了15%,已经超过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房地产行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主导产业。我们必须重视不同时期下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根据楼市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来调整房贷政策以防范房贷风险。

1.当前我国及重庆市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现状

2014年全国楼市价格普遍下降,但购房仍属于刚性需求,所以即使在楼市价格走低的情况下,全年的房市销售,投资表现并未下行过多。从近几年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额、销售量、房价和房地产企业的业绩表现等指标来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相对较为适当,对房地产调控的应对也相对较理性。当前我国各个商业银行开展可多种多样的房地产信贷服务。根据贷款的用途,对象,担保方式,期限等标准,可以将房地产贷款分为不同种类,如住房开发贷款,商用房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如果根据担保方式又有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等。

然而,随着房地产贷款的确定性逐步增加,就增大了商业银行在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时不审慎行为的发生几率。同时,房地产贷款余额的持续增长,同样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风险。

通过对重庆市各个商业银行的调查中了解到,重庆市银行对于首套房贷的政策仍然“按兵不动”,首套房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仍是主流,最低仍有8.5折利率优惠。同时,银行联手中介机构对于二手房按揭贷款还开起了“绿灯”,不仅放款时间有提速,而且贷款成本也有降低。

对于2014年重庆市商业银行对于房地产信贷的“淡定”态度,很大的原因在于政策层面对流动性宽松局面的营造。央行近来主要政策为适度宽松,多次使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及逆回购工具来向市场输送资金,所以目前市场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宽裕的。同时,监管层对于首套房贷利率优惠政策也是一种支持态度,目的是满足刚需购房者的住房需求。

2.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主要风险

2.1信用风险。目前是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在房地产开发销售的过程中,土地储备部门的土地转让,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以及开发和销售过程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资金链的断裂,就会导致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回收出现损失或者潜在的危机,即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除了企业带来的风险,还有个人偿还购房贷款时的个人信贷风险。

2.1.1房地产开发企业引发的风险。由于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独特性,房地产开发贷款也称为违约风险,成为商业银行较大的风险来源,指借款人由于信用降低或倒闭等因素导致不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而引起的风险。如果开发企业因为地价、施工进程、资金统筹、环境或其他国家规定等原因造成不能按时完成楼盘施工导致停止偿还银行贷款,这类善意违约行为会让商业银行被动陷入纠纷,遭受损失,增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2.1.2个人购房贷款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对于个人购房贷款,借款人的家庭、健康状况、工作收入等因素如果出现了突变很可能导致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甚至失去偿还能力,借款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被迫放弃按揭所购房,这样就会使银行遭受损失。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的个人购房贷款基本属于不动产抵押贷款,于是,抵押品市场价格下降也会增加银行房贷的信用风险。

2.2商业银行操作或管理风险。贷前审查和批准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各级信贷人员主观上的忽视,没有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在各级审查,评估,批准过程中,并没有深入考察,评定,而是做形式上的工作。

贷后的管理风险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在贷后没有进行贷款跟踪管理,贷款后,对于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经营状况不够了解,不能根据借款人还款来源的变化而及时作出防范风险的工作。贷后对于抵押品的管理也不够规范,不能按照商业银行的相关规定严格跟进抵押品的市场走向,及时应对抵押物跌价风险。

2.3市场风险。房地产行业市场决定其具有投机因素。房价的波动直接影响着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导致房贷市场风险加大。

3.政策对重庆房地产信贷状况的影响

目前国内的房贷政策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有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其中均有涉及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内容。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开始出台政策来拯救楼市。当然,通过政策的实施,房价便有相应的上涨,由此,国家调控楼市的政策又连续多次转为收紧。2010年1月,国家出台“国十一条”, 2010年4月出台“国十条”, 2010年出台“九月新政”, 2011年1月“新国八条”。 在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确定了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通,称“新国五条”。要求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

从近几年来的几次调控力度升级,都体现出了差异化住房信贷的政策。由于楼市关系到国民的日常生活,不仅是房地产市场的单纯买卖,甚至能够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更好推进房地产贷款至关重要。

4.防范和控制房地产贷款风险的建议与措施

4.1提高防范风险意识并认真做好房地产贷款贷前审查工作。贷前的审查是房地产贷款的第一步,也是防范房贷风险的重要环节。做好贷款前的审查工作,源头上是要提高防范房贷风险的意识。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人员应对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和危害高度重视,努力找到盈利与安全的平衡点,从思想上理解防范风险的必要性,从而正确引导各项审查工作的完成。

4.2加强贷后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房地产贷款风险控制的另一个方面即要加强贷后的管理和跟进工作,银行信贷人员必须杜绝“一贷了之”的错误思想,对已经申请到贷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个人借款人进行跟踪了解。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贷款,要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的用途、项目开发进程、财务状况、项目运作情况及相关政策变动进行调查,保证贷款用于应用之处,确保贷款企业具有一定的偿还能力。对于个人购房贷款者,要定期了解其收入情况、家庭现状、抵押房产市场走向,及时规避由于个人收入变化引起的偿还危机和由于抵押房产跌价引起的市场风险。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是商业银行防范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的重要措施和贷款审核发放的有力依据。

4.3制定和落实适当的房地产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房地产贷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式也是至关重要。近几年来国家为了调控楼市,稳定房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同时,稳定房贷市场,降低风险,房地产贷款政策也在不断变化。国家应该在不同时期,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及时制定和更新新的房地产贷款政策,并且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执行和落实,预防房地产贷款风险的发生。(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传勇.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0(11)

[2]况伟大.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信贷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2011(1)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篇4

1.1道德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所发生的案件中, 绝大多数都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道德风险, 客户经理面临的道德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某些员工法制观念淡薄, 做事不计后果, 试图谋取私利;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为达到经营考核目标, 违反规章制度, 不计银行的长期利益目标, 获取短期高风险或违规利益。

1.2操作风险

在传统授信业务中, 要加强对客户的资信审查、贸易背景真实性、用款真实性、放款的审查, 如在放款之后银行需在当日内完成本笔贷款的受托支付, 确定与支付对象无关联交易, 不存在关联关系, 贸易背景真实, 支付后银行应该密切关注资金流向, 确保信贷资金不向民间借贷、证券股票市场等投机市场流入;在新的授信期之前, 应明确企业经营及现金流正常, 防止通过还旧借新等方式发放贷款所隐藏的企业经营风险。

在承兑汇票业务中, 应确保办理业务的贸易背景真实性, 票据开出后及时要求客户提供相应的增值税发票, 通过联网系统审查发票的真实性, 并留意开票时间等要件的合规性。同时应该防范通过保证金保理承兑汇票情形, 银行信用被放大, 形成授信风险。

在国内保理业务方面, 操作不仅包括了传统授信业务要求的对卖方客户和买方客户的资信调查、评估和信用审查审批等工作内容, 还要涉及行业信息跟踪和业务单据处理。可以说, 这项业务操作较传统的信贷业务技术要求高, 而且工作量大。操作和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同样将造成银行因购入质量不佳的应收账款或对业务处理不当形成坏账风险。另外在为客户提供保理服务时, 客户经理未能严格遵循保理服务的有关规定, 没有要求企业提供应收账款相关证明材料 (如合同、发票、货运及质检单据等) , 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提供实质性服务, 造成审查失职。最后, 在入行征信系统进行应收账款登记时, 应收账款转让的登记内容过于简单, 仅描述为卖方对买方所有应收账款转让, 没有界定清楚转让应收账款的范围和期限, 未登记购销合同及发票项下应收账款明细等。

1.3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主要体现为:客户经理未能识别客户虚假财务信息, 如存在借款人虚拟销售收入及资产, 夸大经济实力。利用虚拟资产客户作为“蓄水池”, 在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折旧等科目上做文章, 虚盈实亏, 虚增利润;一些集团客户, 通过关联方交易, 人为抬高销售规模和利润;或者利用按照偏离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进行购销活动、资产置换或股权置换, 人为的转移利润;或者通过往来科目调节利润, 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隐藏亏损或利润等。

1.4法律风险

目前客户经理在落实信贷业务办理条件时需要密切关注法律风险, 加强对贷中、贷后管理环节的落实。如借款人或担保企业未及时进行工商年检或已吊销营业执照, 而客户经理未能识别借款人及担保企业主题资格已丧失, 而与其签订的贷款合同、担保合同可能将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如以房地产抵押作为贷款担保措施的, 需要确认土地使用权及房产同时办理抵押登记, 防止因某一方未办理抵押而导致抵押权无法落实, 给银行债权造成风险;如授信相关文件存在法律瑕疵或漏洞, 造成借款人与银行签订的相关协议等无效, 比如公司董事会授权不完整、公司章程、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法人代表等的证明文件、授权委托书等文件要素不完整或不真实, 都可能会对银行债券造成损失。

2增强客户经理风险防范能力的途径

2.1加强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有效协作

风险经理以如何规避风险达到风险最小化为己任, 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 充分发挥商业银行风险经理的风险防控职能, 可以有效降低可能带来的操作风险。贷前做好客户、行业、产品风险识别;贷中贷款发放前切实落实贷款审批条件;贷后做好关键风险点检查, 控制客户经理操作风险。通过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的有效协作降低客户经理业务办理中各项风险。

2.2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首先从体制上建立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自我约束机制, 通过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设计, 规范授信业务流程, 防范控制环节风险。从客户经理层面, 要严格授信业务合规性审查, 按照业务操作规范, 认真执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各环节的工作。规范、公正、如实的反应、落实客户风险。

2.3加大商业银行内部稽核力度

商业银行通过对贷款的行业投向、贷款结构、客户结构的检查, 分析揭示授信业务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对贷款质量与贷款风险分类真实性检查, 分析揭示潜在风险;通过对贷款授信流程检查, 分析揭示操作性风险。将授信风险控制在较小程度, 获取化解风险的最佳时机, 并以此促进客户经理增强识别风险的能力, 和自觉执行业务规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许世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的有效协作研究[J].经济天地, 2009, (2) .

[2]陈素萍.商业银行客户经理与风险防范[J].北方经济, 2005, (12) .

[3]许世琴商业银行风险经理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 2007, (10) .

[4]许世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经理制运作环境研究[J].经济问题, 2008, (10) .

[5]徐浩.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 2006, (09) .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篇5

论文摘要:内部控制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的自律制度和自我约束机制,是实现“三性”原则的保证,而风险点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则不言而喻。为此,本文认为,基层商业银行应切实转变观念和工作作风,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不断寻找防范风险的办法和途径,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的制约和监督作用,以达到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目的。真正实现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控制度 风险点防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同题。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一方面要求商业银行扩大市场,提高资产负债质量,增强竞争实力;另外一方面要求商业银行强化内部管理,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当前,基层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加大,科技运用拓宽,管理难度增强,服务要求提高,业务领域不断扩大,新业务不断推出,银行风险点也不断增多。因此.强化风险监控和案件预警机制,实现风险防范关口前移,加强经营风险点的管理,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手段,也是当前基层商业银行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课题。1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点的表现形式

银行风险点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容易发生差错、案件,出现漏洞的环节和部位,一般表现为制度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三个方面。

目前商业银行在强化内部控制、风险点的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重要和基本的内控制度特别是风险点的控制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突出表现在内部金融风险的积聚和违法违规违章经营行为的存在,为风险和案件的发生埋下了种种隐患,突出表现在:

管理风险点:一般而言,基层负责人法纪观念淡薄.管理水平低、要求低,检查监督不力,易产生风险隐患。如会计储蓄管理中,少数基层行大额支付业务、自制凭证业务、特别转存业务未按规定审查,个别基层行存在单位交现不及时入账。

操作风险点:由于基层网点操作员责任心性不强.警惕性不高,专业水平低,违反规定操作,而产生许多风险隐患。

如未按规定使用印、押、证,对重要物品领取和交回未及时登记;内部往来业务核算及对账不合规,报单给客户自带.无登记签收手续且入账不及时等。

服务风险点:由于服务竞争激烈,服务对象复杂,服务设施不适应形势要求,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如不法分子利用ATM作案,偷看客户密码,掉包换卡.假冒银行名义张贴公告,窃取客户资金;营业时间以外的客户挂失、紧急止付没有明确操作规程,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不规范,后台仅根据客户一个电话便办理止付,操作很不规范,容易引起纠纷。

科技风险点:由于科技开发、管理、应用与业务发展和人员素质不同步,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如科技开发与业务发展不同步,科技管理不到位,科技应用不规范等方面。

业务创新形成的风险点:由于银行新产品、新业务的发展与经营管理和业务素质不同步,产生了许多风险隐患。如员工素质无法满足新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新业务培训少,人员调动比较频繁,许多没有上岗证或没有两个上岗证的人员照样在办理综合柜员制业务,容易产生风险隐患。

银行风险点存在并贯穿于管理、经营的始终,风险点控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营成果优劣,基层商业银行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管理、经营中的薄弱环节,并制定具体的制度措施和办法,就能够堵塞管理漏洞,化解风险的发生,促进正常工作的开展和业务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反之,必将制约业务的健康发展,形成管理无序、经营混乱的局面,并带来经济、物质、形象上的损失。

2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点形成的原因

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点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就单位而盲,是由业务发展不适应、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而形成;就个人而盲,是由于少数职工放松思想改造,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精、思想道德滑坡而形成。具体表现在:

2.1风险控制不到位.风险点蕾理重视不够

基层商业银行把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和任务为第一要务,对风险点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对风险点的控制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风险点的认识问题,制度观念不强,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时有发生。在管理上虽然制度上墙,但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没有把风险点控制当作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来对待。风险点的控制缺少新途径、新方法,无的放矢,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

2.2检查不到位。监控不严格

管理层检查多但流于形式,没有查出或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种类型的检查太多,太杂,基层行、网点疲于应付且无新意。据丹东建行统计,2002年接受各种较大的检查多达20次。而真正解决问题的却不多。

2.3业务培训不到位,员工素质偏低

一项新业务推出,部分柜员素质达不到要求,业务处理风险增大;有的行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后不进行具体的业务人员培训,或者培训内容大打折扣,造成操作人员对新业务不熟悉。潜藏着风险隐患。有的行前台人员变动频繁,新入行人员没有及时进行培训,业务不熟练。有的业务部门举办新业务培训班,未通知审计检查部门参加同步进行学习,影响监督效果。

2.4新业务新技术管理不到位。留存漏洞

随着各代理、代缴、代汇、银联、理财等新业务的开展,风险点随之增多。实行综合柜员制,由于管理不到位,衍生了一些风险点。前台操作程序变化,钱箱、业务公章个数增多,单证管理分散,现场监督难度较大;网络运行故障影响前台营业,后台操作失误导致前台业务处理错误。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不顺,与上级不协调。

3防范与化解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点的对策与措施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意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注意借鉴国际先进的内部控制框架和经验做法,逐渐将真正意义上的内控理念、理论和方法引入经营管理中,开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把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自律和自我约束的一种管理手段及技术加以运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要做的大量工作还很多,管理体系仍不完善。

要防范和化解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点,就必须认识风险、研究风险、掌握风险发生的规律。要抓住风险点,逐个剖析,搞清原因,采取措施,对症下药,把风险之火扑灭在“摇篮”之中。

3.1加强对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增强全面风险控制意识

银行风险具有隐蔽性、职务性、突发性和破坏性。隐蔽时使人不知不觉,突发时让人措手不及。要掌握银行风险点的分布状态、特征及走向,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点,必须加强对风险点的前瞻性研究。加入WTO必将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要求商业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这不仅要在经营机制方面接轨,最重要的是在内部控制体系方面接轨。美国货币监理署对1990年至2002年间倒闭的近百家银行的倒闭原因作过专门分析,认为“管理质量”因素在银行倒闭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大量银行损失和倒闭破产案件的专项研究,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内部控制、特别是风险点的控制失灵是导致银行损失和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深思。

在入世后国际银行业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加强内部控制、特别是风险点控制已成为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强化商业银行的全员法制观念和内控意识,制订风险点控制责任制,层层抓好落实,尽可能堵塞各种漏洞和盲点,形成强烈的内控氛围.把风险系数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实现依法开展监控重心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风险的过渡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坚持并完善防案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情况,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分析风险要害点。找出隐患,分析原因,更新技术,完善制度,及时整改,总结经验,全面推介。指导全行案件防范工作的开展。

3.2围绕内控建设要求,构建完善风险点管理体系

“十五”期间,商业银行面临着一个金融全面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时期,在面对巨大冲击和挑战的过程中。尽快建立起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已经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要根据央行<指导原则>提出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系统、高效、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确保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确保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确保内部资源效率的提高和各项业务的稳健运行。在此基础上,主要围绕内控“三道防线”,即:建立一线岗位双人、双职、双责为基础的第一道监控防线;建立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工作程序作为第二道监控防线;建立以内部监督部门对各岗位、各部门、各项业务全面实施监督反馈的第三道防线。并建立各项具体实施细则,确定各部门风险点防范岗位及各岗位和每个员工在业务各个方面的职责权限,将内部权限控制体系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覆盖所有领域,达到相互分工分离,相互配合制约的内在要求,形成“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和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增强制约机制认真执行和进一步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增强制约机制,是强化风险点控制,有效防范、遏制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的根本保证。3加大对新业务的培训力度,防范业务风险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没有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是不可能有效防范控制风险隐患的。

因此要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岗位要求和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风险意识,把规章制度要求落到实处,对一些违规行为能够及时纠正、制止,真正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要加强对后台监督和检查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检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专业的、权威的执规检查队伍。对全体员工要进行多岗培训,鼓励员工一人多证,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和不同业务岗位的需要。

3、4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大监察力度。

工作中最大的漏洞是管理上的漏洞,风险点最重要的防范是责任防范。商业银行应建立检查排查责任制和引咎辞职责任追究制,只要责任到位,制度到位,漏洞隐患就会无处可存。当前查出的案件和风险点主要是由于员工责任心差。管理和制度不到位、有漏洞、责任不落实形成的。针对当前基层银行存在的检查、排查不落实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检查、排查工作制度,建立检查排查责任制度和引咎辞职责任追究制。为检查、排查的规范化开展、把防案措施落到实处提供制度保证。进一步贯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种好“责任田”,增强领导干部防案责任意识,形成齐抓共管的防范机制。

4.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点防范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4.1要处理好风险点防范与业务发展的关系,避免控制过度与不足

不能因促进业务发展而放松风险点的管理,反之亦然。风险点的防范与业务的开展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两者不能偏颇。

4.2要解决制度创新与原有业务的衔接问题

不能两层皮,互不联系,业务创新而带来制度创新,原有风险点未除,新的风险点也将随之出现,这就要求在风险点的控制方面要相互兼顾,既要控制好原有风险点,也要控制新的风险点,减少新旧业务互转、优化而带来新的风险。

4.3要正确把握内控制度建设与风险点控制的关系

内控制度建设是前提,风险点是内控制度的有机部分,只有重视内控制度建设,才能加强风险点的管理,只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都会形成新的问题。

浅析银行理财风险的风险防范 篇6

【关键词】个人理财;风险;对策

一、个人理财的概念

随着理财市场受欢迎的程度,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理财,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也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大多数人所理解的理财是购买理财产品,这实际上是狭义的理解。其实个人理财就是指如何使财务计划可以合理使用个人金融资源来达到个人的人生目标,这个概念的核心是以个人的人生目标为依据,对所有的财务事宜做出协调计划。

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据《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披露,全球财富总额过去一年达到创纪录的263万亿美元,是2000年的两倍多。中国家庭财富总额全球排名第三,相比其他主要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家庭资产以金融资产比例较高,占49%,原因是储蓄率高。来自央行的数据,2013年国内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达到40万亿元,占总量的56.3%,国债投资是8.8%,股票投资只有11%,人寿保险占7.5%,基金投资占5.4%,其他占11%。个人金融资产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个人理财市场空间,随着理财市场的不断开发,一方面,理财服务和产品变得丰富多彩,其中既有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单独推出的产品,也有银证、银保等跨行业合作的创新产品。另一方面,在个人金融服务领域,现有的服务发展速度跟不上消费者需求的增长。

三、个人理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人理财服务门槛设置过高

门槛比较:招行金卡:5万;工行金葵花:30万;私人银行:100万美元。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萌芽期:20世纪30至60年代;形成、发展期:20世纪60至80年代;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

按照市场细分原则,80%的财富被20%的人所掌握。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服务方面设定了较高的门槛,部分产品需要20万甚至50万的门槛费。但问题是能跨过50万门槛的人,极有可能拥有自己一定的经营基础和赚钱手段,很大程度上并不需要银行理财,而真正需要理财的是那些持款额度在二十万以下甚至几万元的中小客户。在目前利率较低的状况下,这部分中小客户由于几乎没有其它增值渠道,也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充裕的时间亲自理财,因此对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抱有极大期望,但银行却将他们拒之门外。

2.提供个人理财产品体系不完善

个人理财业务分为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两个部分。生活理财主要是通过帮助客户设计一个将其整个生命周期考虑在内的终身生活及其财务计划,而投资理财是在以上客户的生活目标得到满足后,投资于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黄金、外汇、不动产以及艺术品等投资工具的最优回报,加速个人及家庭资产的成长,从而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国外银行只要个人告诉其财产状况、预期目标和风险能力,就能量身定制理财方案,并代理操作。这事实上是一种技术服务,而不是智能服务,从而导致个人理财产品档次低,只停留在服务式理财阶段,缺乏智能化高档次理财产品,而且理财产品结构不合理,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服务需求。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如咨询、资产评估、资产管理等所占比例很低。

3.理财产品市场风险大

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只是在储蓄产品上进行的功能扩展,把存贷资产组合起来,通过结算工具帮助客户保值、增值,或者对购买国债、基金的人提供简单的咨询和建议,至于综合理财、证券买卖等事项,很多还得由客户自己了解操作。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个较大问题就是风险控制,这一两年曝光很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严重偏低,造成老百姓对银行理财产品心存顾虑的事件例如:工商银行这款2010年发行的第1期高净值客户专属理财产品,投资门槛为20万元,计划募集金额为1亿-5亿元,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理财期限为两年,产品运行起始日为2010年1月29日,但是到2012年1月30日,该产品的到期净值只有0.83元左右,这意味着投资者要承受近16%的亏损,若按照最低投资20万元来计算,到期只剩下16.6万元左右,过程中不能申购赎回,理财产品还越理越亏。

四、个人理财风险防范对策

1.个人要增强理财的意识,转变理财观念

在坚持科学的理财,首先,应该要做到有计划,建立合理的理财计划,使自己处在一个宽松的“财务”环境下,要突出自己的理财重点,同时也需要兼顾其它投资,避免自己的理财计划出现隐患,以使自身资产实现稳步地保值和增值。

另外理财业务的各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在理财中应该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理财知识以及职业特点等因素的相关性,要充分考虑到基本的生活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比例关系,不能把所有的资产都拿来投资。一般来说,首先应该考虑生活消费支出问题,其次要考虑的是投资的问题,不能只顾考虑投资而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2.提高风险的意识,控制和防范理财风险

投资是理财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投资和风险是相伴的。即使对于储蓄账户也可能存在因为银行倒闭和破产无法收回本息和存在负利率的风险。因此,在进行理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风险的防范问题,当预测风险将要加大的时候要及时的调整好理财计划,将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目前,中国的理财市场上的理财产品,根据风险高低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第一是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主要包括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其次是较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主要包括所有种类的货币市场基金。再是中等风险的理财产品,主要包括信托的理财产品。最后是高风险类的理财产品,它主要包括房地产、股票和期权等其它理财产品。面对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我们需要做的是正确地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宜的理财产品。

3.正确地看待风险和收益

风险和收益是对应的,也就是说,对于收益相对较大的理财的产品,它对应的风险也是比较高的。而收益低的理财的产品通常说风险也是较小的。但是,不能因为风险和收益的这种关系,就认为风险大的理财的产品收益就会很高。随着理财产品的层出不穷,规避和防范理财产品的风险也成为理财者所必须学习并掌握的。

4.拓宽理财渠道

目前,个人投资的产品相对单一,投资的渠道狭窄,投资模式是相对简单的。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理财信息已经成为一个共享资源,人们关于个人信息交流可以快速通过了全国甚至全球信息网络系统获得,通过网络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决策的准确性。另外,通过互联网连接,我们也可以统一对资金进行管理,整合财务资源,实现自身财产整体和全面的管理。

五、总结

个人理财是个人满足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未来的发展需要,紧急事件的需要,所以希望更加关注个人理财、考察更多的风险的因素。人们需要更新自己的理财理念,注重理财的信息,增加理财知识的储备,理解理财产品收益、风险和其他功能,学习相关的财务知识和防范金融风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理财目标,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当然个人在接受理财管理服务的过程中,所涉及的风险远比这个文章中提到的这几种要多,本文智是作者对较了解的几种风险进行的分析和介绍,提出了相对应的风险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赵紫云.浅析当前个人理财业务风险解析和防范措施[J].现代金融,2014(5)

[2]刘中扬.个人理财业务[J].当代经济,2010:157

[3]石信诚.论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2(18)

[4]郝军.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J].经济导刊,2010,2:82-83

[5]李正宁.个人理财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金融,2013(16)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防范研究 篇7

金融混业产品日趋增多,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和所引发的系统风险,相应的政府监管机制改革和各类金融机构的经营战略调整等热点问题也日益突出。只有充分掌握风险在银行经营中的特点,将风险经营、管理与防范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利润增长与风险防范的最佳效果。

(一)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

银行所能做的只是将风险管理起来,去识别风险、判断风险、分散风险、为风险背后的利润提供相应的保障。经营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各种经营项目和各个业务环节中,同客户打交道有信用风险,在市场上运作有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即使不同客户打交道、不同资金打交道,只做内务工作,还有操作风险,用人还有道德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全方位的、全时段、全过程的特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产生的根源多来自人为因素,人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导致经营风险的难确定性,包括从银行内部的经营者、员工到银行外部的客户、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银行经营的方向,给银行带来多变的风险。迫于竞争的压力,银行本身的经营也在不断地创新,多范围的改革与创新自然引起多角度、多变换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征。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许多风险因素事先往往不易把握,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危害,令银行措手不及。对于银行来讲风险本身就有较好的潜伏基础,它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本身进行伪装,让监管者很难对其进行充分的估计和控制。但一旦风险累积到可控范围之外的时候,它的危害性就显露无疑,造成很大的损失,并伴有一定的连锁反应。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隐蔽性、伪装性和危害性的特征。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其在一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导致了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旦银行经营风险转化成现实损失,不仅可能导致银行破产,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后果。

(二)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成因

1. 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复杂多变,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

从经济环境看,作为我国金融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国有大中型企业总体经营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整体发展不平衡、企业效益低下,这些都成为银行收息困难、资产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造成资金周转灵活度下降,潜在的风险呈不断扩大之势。从企业经营管理看,国有企业采取“负债经营”的策略,用银行的资金进行周转,却很难按期归还贷款,造成了各商业银行资金的大量沉淀。从政府行为看,一方面政府通过人民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信用活动的直接参与,往往把政府风险转嫁到银行自身。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优先发展的项目有些并不一定符合银行贷款标准,尤其是各级政府在不承担项目风险责任的情况下,各银行的贷款往往是没有安全保证的。从内部控制与管理看,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旦银行经营风险转化成现实损失,不仅可能导致银行破产,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和管理方法相对落后。

在风险识别和管理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定性的、人为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而未使用定性和定量结合下的客观科学方法,这导致了风险管理专业化程度低下和效率不高。

3.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才匮乏。

现代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管理学科,要求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尽管没有西方那样复杂,但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导致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经营管理与决策风险、政策及法律风险、社会经济环境欠佳以及银行经营管理人员道德、借款人经营管理能力等诸多个方面,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有多种形式。现阶段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形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信用风险

对商业银行而言,信用风险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信用风险即银行的客户未能按提前签订的条件履行义务的可能性。由于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为主的企业,自商业银行产生以来,信用风险就是最为关注的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

(二) 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率

不良贷款是由逾期、呆滞、呆账贷款三部分组成的。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占全部贷款的很大一部份比率。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由于政策性任务而肩负的沉重包袱,国有企业的亏损通过信贷关系转嫁给国有商业银行,资金难以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加大了信贷资产的风险和损失。银行贷款对存款的比例即存贷比率,该比例越大,风险越大,银行经营的安全程度也就越低。贷款越多,产生信用风险的几率也就越大。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约束和激励机制,我国银行经营理念发生扭曲,不惜牺牲信贷资金的安全、流动和效益为代价,片面追求贷款规模,普遍存在着“超贷”的现象。

(三) 支付结算中的风险

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金融业日趋激烈竞争的形势下,为了抓客户、稳存款,无视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为客户提取大额现金大开方便之门,形成了现金支付结算的高风险。存款是贷款的基础,而贷款又是现今我国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上不去,贷款就没有了根本的保障。银行为了扩大规模,就采取了虚增存款的方法,最后导致真实的存款没有增加,存贷比率失调,虚假存款引起真实贷款倒逼银行,造成银行风险不断累积。我国商业银行已进入到一个“微利时代”。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我国企业欠息的情况比较普遍,应收未收利息金额相当大,国有商业银行有盈利,但实际上是虚盈实亏。

三、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及控制措施

(一) 确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和风险管理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险是商业银行管理能力的挑战。风险是机遇,还是损失,关键是自身的风险管理技能。要管理好风险,首先要有识别的技能,即在众多的风险中,要在收集大量风险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甄别,选择一些有承受风险价值的项目;其次要有快速灵敏技能,在其他银行没有做出反应之前,捕捉风险机会;最后要有恢复技能,即有抗风险能力。对风险的管理要适应国际银行风险管理趋势。目前,风险管理的理念已从单一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到全面风险管理。

(二) 加强对信用风险的防范

防范信用风险要在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前审查等事前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行信用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模型。二是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流程控制,明确责任和收益的关系,如落实贷后问责制、审贷分离等措施。三是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尽快建立并完善信用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客户基础数据库和开发客户跟踪系统,实现信用风险的动态化管理。四是通过对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进行对比,选择适时退出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资产配置效果。

(三)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商业银行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一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总行、分行和市地行三个层次的风险识别、度量、监控机制,有效采取防范、分散、转移和消化风险的措施。二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摸索以战略业务体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三要建立完善的风险判断、评估、监控和分散机制,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子云.论金融企业经营风险的统计预警方法[EB/OL].经济学家网站, http://wwwljjxjcom.cn

[2]郑先炳.欧洲商业银行的十四个风险管理理念[EB/OL].中华财会网h, ttp://www.jjxi.com.cn

[3]牛志刚.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控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 (3)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篇8

商业银行需要权衡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 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确认自己在动态的经营环境中可接受的风险程度, 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与控制技术讲风险控制到最低, 从而确保银行利润的稳定增长。近年来,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已经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并在风险防范机制完善方面做了很大努力, 风险管理也逐步实现了专业化和系统化, 风险管理的方法、效果也得到明显改善与提升。同时, 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和美国商业银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商业银行应借鉴美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 实现全面的风险管理,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长期以来, 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和复杂的金融环境, 美国商业银行十分重视金融风险的防范, 并积累与发展了大量的风险管理技术及经验, 这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二、中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比较研究

(一) 中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1)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发展。首先风险管理能力全面提高。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市场化, 我国商业银行从转变风险管理理念、改进风险管理工具入手, 积极建设风险管理体系, 使得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大为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大风险”管理战略, 除对信用风险进行监管外, 还提出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二是部分商业银行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 如招商银行引进花旗、摩根等知名银行使用的资金交易与管理系统, 实现了前台、中台、后台的无缝对接, 并扩大了风险监控范围。 (2) 美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首先, 美国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 认为风险管理是一种精神状态, 注重将风险管理的原则深入移植到员工的思想中、体现在他们日常工作行为中。其次, 强调对银行各种风险的全面监控, 将银行所有业务部门面临的风险, 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全部纳入管理范围, 并配有相应的管理管理系统和管理队伍。三是风险管理技术较为成熟。针对不同的风险, 侧重对风险的量化管理, 如信用风险的管理, 与新资本协议的要求相一致, 银行机构加强了基于量化分析技术的专家判断。通过在个人贷款业务中运用统计学模型获得信用评分等数据, 银行预测违约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 零售信贷业务也由此更加规范。

(二) 中美商业银行法制建设比较

(1) 中国商业银行法制建设情况。我国五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是通过专业银行改制而成, 发展历史较短, 银行法制建设并不完善。我国于1995年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以及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 初步形成了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框架。为适应商业银行的发展, 2003年成立了中国银监会, 并颁布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监管的主要机构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 其中,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核心。 (2) 美国商业银行法制建设情况。1863年,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联邦银行法案—《国民银行法》颁布。1913年, 颁布《联邦储备法案》, 建立了现在的美联储。1933年, 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并成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1970年, 颁布《金融控股公司法》, 1984年, 颁布《瑞格尔—尼尔跨州银行和分业效率法》, 允许商业银行跨州注册。在此后的几十年里, 美国商业银行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1987年颁布了《银行业竞争公平法》等法律, 这些法的颁布使美国商业银行监管环境得以完善和加强。

(三) 中美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比较

中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设置上存在漏洞, 如风险管理机构主要是针对系信贷部门的管理, 对个人贷款、企业贷款等进行严格的监控, 而对于资金营运部、票据运用部、会计部门等其他业务部门并没有进行强调风险的管理。其次是内部控制执行起来存在困难。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 许多银行为了保持和客户良好的关系, 对企业贷前审查并不严格, 违规放贷的现象时有发生。最后是银行内部稽核的监督效果受到限制。美国商业银行内部稽核制度是实行总部一级管理制度。稽核部门设在商业银行总部所在地, 分支行不设立。在各区域管辖行设立稽核经理, 稽核经理作为区域稽核的负责人直接领导稽核小组, 稽核小组直接向董事会负责, 而不必向银行总经理负责。另外, 稽核小组在财务上保持独立性, 并且人员数量上也要达到一定比例, 确保稽核任务能够高效完成。再次, 美国商业银行稽核内容设置较为完整, 不仅包括复核性质的监督管理, 而且还进行审计性质的监督管理。最后, 美国商业银行稽核方法的运用较为灵活。首先依据各分支行的风险程度确定稽核对象和频率, 使稽核更具有针对性;制定银行各种风险的测定标准, 转化为数学模型, 对银行的风险程度进行检测和评分, 并根据各部门分数高低确定稽核频率, 分数低的要增加稽核次数。另一方面, 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稽核的方式同时进行, 非现场稽核要求银行制定的部门定期提供业务数据和相关单据, 对于发现的问题再交给现场稽核处理, 基本实现了动态检测。

(四) 激励制度的比较

(1) 激励手段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在激励上主要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主要是指固定工资、奖金和各种福利等。美国商业银行除了薪酬、精神激励外, 还包括一系列股权激励机制, 如股票期权计划、限制性股票计划、延迟股票计划和股票购买计划, 对于优秀员工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中美商业银行在激励手段方面都是采用了多元化的形式, 但和美国商业银行相比, 中国商业银行对员工激励手段显得比较单一, 不能全面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 (2) 绩效评估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主要依据行政级别, 但其对银行的贡献、经营业绩关联较小, 所以激励机制使得很多银行员工为了获取职位的升迁, 过分看重短期利益, 从而忽视长期利益, 甚至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效率。美国商业银行员工的固定收入比重较低, 约占到30%左右, 个人的业绩、岗位、职责都会和收入挂钩, 并且流动性较强, 鼓励创新。 (3) 激励的实施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采取的是总分银行制, 分支机构层次较多, 在激励机制的实施过程中, 会影响考核信息的传递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降低了考核的效率, 最终影响到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美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形式和管理结构较为完善,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会对员工进行全面的激励考核, 并且最终由银行股东大会所属的薪酬委员会来确定, 激励政策的落实较为客观、公平。

(五) 外部监管的比较

(1) 市场准入方面。中国银行业监管部门没有形成持续性监管, 目前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更加偏重市场准入、对商业银行的设立条件要求很高, 侧重合规经营, 且对于金融创新等, 如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则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配套制度, 缺乏全面、持续性的监管。美国是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金融法规严密, 因此美国商业银行准入制度比较宽松, 申请程序相对简单, 无论是区域性银行还是国民银行, 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可申请成立商业银行。对于银行经营许可证的审批程序, 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采用同样的评估标准, 一般包括以下指标:银行资本结构、资本充足率状况、管理部门基本情况、银行对社会服务的便利条件和能够提供的服务项目、银行的发展前景等。另外, 美国商业银行在设立分支行和附属机构须经联邦储备体系的批准。 (2) 对商业银行的监督检查方面。中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侧重现场监管, 对于非现场检查缺乏管理经验。现场检查多是临时安排, 监管的连续性不强, 一般采取对报表资料、原始档案等随机抽样调查, 主观性强、随意性大, 样本很难真实反映银行风险情况。最后是合力监管尚未形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审计署及银行内部的审计稽核部门在检查项目的确定和计划安排方面尚未充分沟通, 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也未及时交流, 重复检查、重复处理的情况时有发生。美国采取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并重的方式对商业银行进行持续性监管。在美国, 对于现场检查, 监管机构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检查前的一个月, 向被检查的银行提交详细的材料清单, 要求商业银行对所提材料或问题进行准备;并且向参加检查的每个官员发出通知, 告知其检查内容的设计安排、时间要求并提供相关材料等。同时, 现场检查实行程序化管理。对于非现场检查, 美国商业银行和银行控股公司每季度必须递交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有关附属报表等资料, 报表的格式和内容必须符合监管当局的要求。为了避免重复报送, 相应的银行向各自的金融监管机构报送。在非现场检查中, 运用早期风险预警系统对银行报送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以便把银行风险控制在早期阶段。

(六) 危机处理的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以国家信誉保驾护航, 在危机处理时依靠中央银行行政手段, 缺乏科学系统的银行资产定价评估体系。1998年, 海南发展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破产倒闭, 直接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工商银行接管。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对危机银行的资产评估机构和专业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 银行的信用评级主要依靠国外的一些信用评级公司, 由于信息不对称原因, 外资评级机构对于银行的评估存在一些盲目性, 并不能有效监控银行的风险。这种情况下, 在危机发生前, 缺乏对银行风险情况的外部评价;而在危机发生后, 对银行资产的评估缺乏科学有效的定价机制。此外, 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危机防范意识不强, 认为银行的运行背景是国家的信用, 对银行的运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公众也缺乏对银行危机的认识, 没有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银行也是一种企业, 也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发生倒闭。美国对危机银行的分类是依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衡量。美国监管当局认为应对资本不足的银行及早采取措施以尽量避免其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以致破产倒闭。对参加存款保险的银行根据资本充足情况分为资本充足、资本不足、资本显著不足、以及资本严重不足五类, 后三类为处于危机状态的银行。针对危机状态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措施, 命令其调整资本结构, 在必要情况下以最小的成本处理将要破产的银行。美联储结合银行资本充足情况, 向流动性不足的银行提供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此外, 美国采用骆驼评级体系将银行分为5个等级见表 (1) , 对于挽救濒临破产的商业银行, 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实行不同的贷款利率标准、贷款条件和抵押物要求。

三、美国商业风险防范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一) 商业银行要实行全面风险管理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总体上处于风险控制阶段, 而美国商业银行则处于风险管理阶段, 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 是银行风险控制的更高阶段, 是建立在风险管理原则、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团队的基础上的风险控制。实现全面的风险管理战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 银行董事会应依据经济环境和市场定位, 制定风险管理原则。主要包括稳健性、系统性以及分散与集中的相统一。稳健性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前提, 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反映银行风险, 并且具备可操作性和稳定性;系统性是风险管理的手段, 它需要融合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程序、基础条件和环境等因素, 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分散与集中地统一是指各业务部门要管理和控制好自身的风险, 还要把握银行面临的全部风险, 将银行业务与风险策略有效结合。 (2) 营造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营理念, 它应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部门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从不同角度确认每个部门、每个员工负有在本部门、本业务环节管理风险应承担的责任, 培育人人树立风险管理文化的理念。 (3) 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管理流程, 实现风险管理系统化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逐步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 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全面持续的监控, 同时借鉴美国商业银行基于风险的资本配置体系, 提高经济资本计量的准确性。在风险评级技术上, 建立以VAR为代表的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在内的一体化分析模型, 确保分析结果互相一致, 避免因风险相关性造成的风险重复计量。风险管理流程应确定新的产品分类方法, 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同步: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收集、筛选银行业务和管理数据, 运用风险管理模型对风险进行客观度量;对风险管理实行授权制度, 分支机构需要在授权范围内对风险进行控制;对于已经不再适用的流程要及时修改和废除。

(二) 完善内部控制和激励制度, 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1)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首先, 要对商业银行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要真正实现以股东大会、董事会为核心的决策机构, 明确划分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各级业务职能部门的责任、权利与利益, 真正落实产权清晰、责权分明的公司治理机制;其次, 健全风险监控系统。商业银行要顺应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和风险预警系统, 进行持续监控与定期评估, 避免出现对风险的处理时机处于较为滞后的局面, 对风险的监控由事后检测转为事前预警和实时监控。 (2)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 随着有些银行股权激励计划等长期激励制度的推出, 使银行利益与员工利益结合的更加紧密;为了避免道德风险, 银行还应建立以自我约束为核心的考核考评办法, 正确引导各部门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提高经营效益, 严防操作风险。此外, 为加强对银行高管特别是分支行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管, 银行必须要落实岗位交流制度, 并强化对岗位轮换后的业务稽核工作。 (3) 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内部管理组织结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最终落实银行监督、控制和评估各业务部门风险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 对于风险的管理, 应建立决策机构与经营机构权力划分和制衡机制的组织结构, 形成纵横交错、层次分明、相互配合的全面风险管理格局。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 负责全面监督、评价各部门的风险和银行总体风险, 直接向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风险职能部门行使日常的监督、衡量和评估量化风险职责;各业务部门分别下设风险经理, 负责部门内部风险监测与控制, 风险管理经理要实行向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双线报告制度, 如图 (1) 。

(三) 建立与完善商业银行风险外部防范框架

(1) 进一步完善银行业风险信息披露制度。中国商业银行应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银行信息披露的规定, 对银行风险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真实准确的信息披露。商业银行不仅要披露资本充足率的信息, 还要披露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过程、资本的构成及其结构安排, 以及风险与资本匹配的情况。大型商业银行披露信息要一季度一次, 中小商业银行要每半年披露一次信息。商业银行在统一会计标准、完善信息披露标准以及披露内容要结合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方面要做作出不懈的努力。 (2) 充分发挥外部审计的辅助监管职能。我国应借鉴美国商业银行的经验, 转变银行监管理念, 发挥外部审计独立性强、专业水平高的优势, 适时扩大引入外部审计参与境内所有银行的监管, 实现外部审计与社会监管的有效结合。在引入外部审计参与境内银行监管的过程中, 应逐步加强监管当局与内审、外审之间的合作, 银行监管当局可以定期与外部审计人员书面交换监管意见, 并组织与内审、外审进行三方会谈, 外部审计人员可借助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来决定其检查范围、周期和深度, 有针对性地对潜在风险较大的商业银行的重大事项进行通报, 会谈还可以邀请银行高级管理层成员参加。 (3) 充分发挥中国银监会的外部监管职能。首先中国银监会要制定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标准和体系, 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要覆盖到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通过对商业银行进行评级, 引导商业银行依法经营。其次银监会应成为商业银行风险信息中心。通过检查、上报等途径获取的商业银行发生的风险案件, 要在第一时间像向各商业银行进行通报, 对其他商业银行进行警示, 避免同一类风险在其他商业银行蔓延或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局面发生, 要逐步形成一个安全高效的金融监管环境。再次, 建立商业银行危机处理的应急机制。银监会要建立应对银行危机的紧急处置程序, 最大程度降低银行的经济损失, 通过流动性支持、对资不抵债的商业银行实施兼并、出售乃至清算等资产重组措施, 对其银行资产和负债给予及时、合理的处置。

参考文献

[1]张晓娟:《中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比较研究》, 《中国金融电脑》2004年第8期。

[2]杨胜刚:《比较金融制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徐朝科:《全面风险管理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篇9

供应链金融大致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分析,广义的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金融资源的整合,由供应链中特定的金融组织为其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狭义的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为上、下游提供的信贷产品。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等特定的金融机构以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为背景,以企业经营的贸易行为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并根据核心企业与相关贸对象的信用水平,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以及产品销售环节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信用增级、担保、融资、风险规避、结算等金融产品与服务。

2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因素分析

2. 1 政策风险

一方面,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其相关的政策、法律不尽完善。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充实与发展,新的金融信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市场与相关领域不断广阔,因此这些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领域其法律法规往往存在空白,甚至有些地方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相关商业银行一旦遇到法律纠纷,通过相关的司法程序维护自己权益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我国动产浮动抵押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动产浮动抵押面临主要抵押财产不特定性,容易产生担保物债权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中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管理不完善。相关的管理机构对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的内容撰写缺乏规范性的要求,而这些将导致商业银行在相应债权到期后无法顺利实现自身权利。

2. 2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被称作违约风险,它是指交易对手在合同到期时未能履行其义务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在业务流程中面临的难题与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瓶颈之一。传统信贷业务是对单个企业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而供应链金融是通过核心企业作为传导,实现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第三方监管和银行多方位、多主体全面参与的有效运营模式。因此,供应链金融主体的多元化也势必造成风险源的多元化、复杂化,而这些风险突出的表现为资金引发的风险与质押货物引发的风险。在资金引发的风险方面,一旦核心企业资金链条无法正常运转,这样风险会迅速波及当前供应链条上的各个主体,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或者融资企业由于自身财务等问题,无法归还信贷资金与利息都会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在质押物引发风险的方面,由于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中,商业银行对质押物的管理较传统信贷业务有所创新,在整个监管过程中,商业银行只过于依赖第三方监管公司,如果监管公司对质押物处置不当就会导致商业银行遭受风险甚至重大损失。

2. 3 市场风险

所谓金融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动及不确定性造成市场商品价格大幅变动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主要分为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首先,价格风险是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企业商品流通产生的现金流是融资企业归还商业银行的第一还款来源,所以平稳的市场价格是融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一旦质押物因为市场价格下跌则会导致企业蒙受损失,进而影响商业银行收回信贷资金及利息产生风险。其次,汇率风险是由于汇率波动继而导致商业银行的长期市值和净收益下降的风险,供应链中,如果相关的供应链主体涉及国际结算,汇率则会对融资企业及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最后,利率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当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产品在定价方式上仍然采取传统的信贷模式下的固定利率定价方式,如果国家对当前利率进行调整,而商业银行不能根据当前市场利率及时调整其战略计划,那么银行只能承担此期间因利率调整而带来的风险。

2. 4 操作风险

根据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来看,其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因素有信贷流程不完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首先,信贷流程不完善导致的风险,由于供应链融资过程较一般信贷业务流程主体众多且流程复杂,且由于供应链金融发展起步较晚,配套的业务规范、流程制度不完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信贷经办人员无据可依,进而造成操作失误引发操作风险; 其次,内部因素导致的风险。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业务人员在业务调查、授信审批以及贷后监管过程中,由于其经验、技能不足或者人为主观原因产生渎职、欺诈等行为而导致的风险; 第三,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外部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些风险一旦涉及供应链融资中的相关主体或者是质押物,都会引发资金链断裂,直接或者间接给银行带来风险。

3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措施

3. 1 建立严格的准入条件

首先,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伊始要对核心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审查,挑选效益好、行业前景好且规模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同时对供应链金融内的其他交易主体进行严格筛选。其次,鼓励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的交易企业设置奖罚措施,这样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核心企业的行业地位约束融资企业,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最后,充分利用核心企业给予上下游企业的排他性优惠措施,有利于商业银行实施信用捆绑技术,降低商业银行承受的信用风险。

3. 2 建立科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科学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对供应链内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与防范,发现风险发生的源头,提前对风险源进行处理,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能够发挥供应链金融风险信号的检测诊断功能,通过发现供应链金融中的异常信号,应用当代科学的风险诊断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对风险的大小与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评估。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办法是将其采集的信号传输给供应链金融预警分析系统,通过各项风险指标与风险预警的判断模型对风险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判断; 其次,完善风险预警后相应措施。通过供应链金融预警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别对风险进行有效处理,将可能出现的损失降到最小。

3. 3 加强供应链金融现金流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必须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并以贸易项下利润的实现与结算的控制去引导现金回流至银行的通道,进而保证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还款来源。因此信贷资金的专款专用体现了现金流的有效管理,也是保障融资企业还款来源的核心技术之一。首先,流量管理。商业银行对现金的流量管理具体地体现为授信额度与规模。因此,商业银行要重点考察现金流量与授信企业的经营规模与支持性资产的匹配状况,以及供应链网络内各主体的经营能力; 其次,流向管理。商业银行要在供应链金融的具体环节通过对回流资金的时间、额度与路径的控制,实现对现金流向的控制; 最后,循环周期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要在综合行业结算方式、平均销售周期的基础上,计算出一个完成的资金循环时间,从而保证授信企业在供应链内完成资金流与物流的循环。

参考文献

[1]杨晏忠.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7(10).

[2]李毅学,冯耕中,屠惠远.供应链金融创新中下侧风险规避银行的贷款额度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9(4).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篇10

当前, 全球性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不断蔓延。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经济遭遇“寒冬”, 很多企业尤其是制造类和贸易类中小企业, 由于抗风险能力差, 资金链断裂, 纷纷倒闭。为抵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 要求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比如, 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 取消信贷规模控制, 优化信贷结构、拓展债券融资等。

然而, 在经济形势呈下行态势的阶段, 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变化加快, 为获取更多融资支持, 往往助推企业隐瞒真实情况, 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将导致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进一步提高。如何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使企业和银行形成双赢局面, 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课题。

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表现与根源

(一)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主要表现

1.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导致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加大。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是银行业经营的根基。但是,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轨时期, 对社会信用认识不足、信用意识相对淡薄、信用观念相对落后, 用以规范信用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的征信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 缺乏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制, 银行追讨企业债务的成本过高, “灵活”的中小企业很容易逃脱因其失信行为而应接受的惩罚。

2. 中小企业道德方面的风险。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经营理念, 中小企业主大多将企业作为短期赚取利润的外衣。居于这种“短视”, 中小企业过多注重近期利益, 发展带有盲目性。在短期利益驱动下, 不少中小企业诚信意识缺失, 存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以虚假信息骗取银行贷款的现象。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复杂, 经营出现困难的时期, 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将会更加明显。

3. 中小企业经营方面的风险。

一方面, 由于不具备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财务制度不健全, 很多中小企业停留在家庭式管理状态, 没有形成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基本软硬件条件。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技术和人才, 产品竞争力不强, 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成为中小企业的经营困惑。据调查, 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至5年。2008年末, 经济下行背景下, 广东和江浙一带大量中小企业纷纷倒闭, 充分反映了中小企业经营的脆弱性。

(二)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

1. 信息不对称增加银行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难度和成本。

信息不对称性是指市场上的一方掌握的信息比另一方多, 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存在差异。在商业银行信贷活动中, 银行和企业之间, 尤其是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性, 企业对自身的状况有确切的了解, 但为了获取更多的贷款, 容易隐瞒企业的真实情况, 造成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甚至企业出现道德不良, 向银行提供虚假的信息, 谋取自身利益, 从而给银行造成损失。

由于信息不对称, 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不利后果。首先, 市场经济能够使社会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其前提是市场信息足够透明, 而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市场主体做出错误决策, 导致资源配置扭曲。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信贷之前。借款人为了得到贷款, 往往隐瞒自身的某些信息, 使银行难以把握其资信状况。针对中小企业的高风险性, 银行通过提高利率抵偿高风险, 这样的结果是:那些从事低风险投资、预期收益率低、贷款违约率也低的借款人就会被迫退出信贷市场, 留下的是高风险的借款人。其次, 当银行将贷款发放后, 由于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很容易凭借自身信息优势, 从事那些银行并不期望的活动, 如通过假破产、逃债或挪用贷款进行风险投资, 这些活动将导致银行出现不良信贷资产。中小企业普遍历史短, 规模小, 财务制度不规范, 信息透明度低, 这造成银行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成本很高, 进而加剧部分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

2. 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担保资产, 经营的稳定性弱, 信贷风险本身较高。

每笔贷款都包含一定程度的违约风险。贷款的风险水平越高, 银行要求贷款的保护程度越高。贷款的保护可以来自内部, 也可以来自外部, 或者二者的结合。贷款的内部保护主要是监控企业的财务报告和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贷款的外部保护包括抵押品、担保和贷款契约条款。抵押担保给银行提供贷款保护, 得以一定程度上抵御违约。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小、资质条件一般, 很多并不符合信贷条件, 可以用于抵押的资产相对有限, 即使有抵押财产, 有很大一部分是位于集体土地上的房产, 面临着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征地问题, 影响到抵押物的处置变现, 抵押担保难于有效落实, 加之我国抵押拍卖市场不发达, 使得抵押担保方式适用性降低。

3. 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评级系统尚未建立, 还没有形成保障银行债权的有效法律和社会机制。

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会提高作为市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违约成本, 对银行的信贷资产形成软性保护。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就是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失信惩罚机制以提高失信成本为基本出发点, 将信用交易中授信人对失信法人或自然人二者之间的矛盾激化成失信者对全社会的矛盾。然而, 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失信惩罚制度, 加之司法部门打击失信行为力度不够, 导致企业失信成本过低。我国现在正处于建立社会征信体系的初期, 各部门的信用信息尚未共享, 失信行为不易被曝光, 难于对失信者构成巨大威胁, 客观上也纵容了企业的不守信用行为。

三、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探析

1.准确定位目标客户, 细化信贷准入条件, 优化信贷投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业的全面改革开放, 中小企业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加, 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银行在选择目标客户时如果盲目竞争, 将会导致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加大。因此, 有必要确定符合本行特色的目标客户, 确定中小企业的信贷准入条件。从降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角度出发, 商业银行在确定目标客户时, 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一是积极营销那些与大企业建立了较为稳定合作关系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有大型企业的支持帮助, 稳定性较强, 并且可以通过大企业对中小企业进行监控, 其违约机会成本较高。二是重点发展具有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之间形成信用网, 可有效增加其失信成本, 并且银行搜集企业信息的成本较低。三是考虑到企业发展阶段, 商业银行应当重点支持处于成熟期的企业, 而对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中小企业客户, 要严把准入关。

2.进行制度创新, 探索有效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信贷管理体制。一是设立专门中小企业信贷部。按照客户的不同特点和需求, 设立独立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 明确职责,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 实行不同的激励约束和考核机制, 激励信贷人员主动开拓市场、服务客户的积极性。二是决策权适当下移。授信前的调查阶段, 银行能够掌握的中小企业的信息主要是一些定性信息, 定量信息相对有限。这种以软信息为主的中小企业信贷, 要求掌握信息的人员具有相应的决策权, 因此, 银行在决策机制的设定上应以扁平化为主, 将中小企业授信的决策权适当下移。三是在中小企业信贷部内, 设立专门负责研究中小企业的研究中心, 实行行业客户经理制度。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中小企业目标市场的定位, 信贷政策的制定, 信贷投向的调整等研究工作。银行实行行业经理制度, 客户经理通过对某一些行业或领域进行长 (下转第200页) (上接第198页) 期跟踪、研究, 能够提供更加详细、准确的行业信息, 客户经理的专业化更高, 有助于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3.完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监控手段, 提高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依据企业存续时间、经营者素质、经营状况、资信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指标, 制定中小企业信用评分体系, 突出对中小企业业主和主要股东个人以及中小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和信用环境的评价, 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筛选, 切实做好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 掌握信贷资产存在的问题, 从而对症下药, 不断健全内控机制。二是建立中小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预警指标, 以更好把握企业的发展动态。三是建立中小企业信贷退出机制。商业银行应坚持“有进有退、进退结合、以退促进”的信贷投放原则, 通过动态监控, 定期对存量中小企业客户进行分析评判、分类排队, 及时发现风险隐患, 并通过制定分阶段、分步骤、分行业的退出计划, 不断调整和优化中小企业客户信贷结构。

4.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制度。基于中小企业信贷的高风险性, 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是银行顺利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保障性条件。通过风险补偿基金, 一定程度上对客户经理起到保护作用, 提高客户经理开展业务的积极性, 在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同时, 促进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开展和不断壮大。风险补偿基金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不良贷款补偿基金, 专门用于抵补发生的中小企业不良贷款;二是专项奖励基金, 专门作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员和管理人员的奖励基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的关键点是银行要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独立考核, 准确把握好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利润计算, 根据实际情况, 计提一定利润比例作为风险补偿基金的资金来源。

四、结论

信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是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前提和基础。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特点要求商业银行要改变传统的信贷管理模式, 切实加强中小企业信息的搜集、分析, 从制度、风险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控制。

摘要: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决定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不可避免的具高风险、高人力成本的特点。那么, 商业银行如何有效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为商业银行的一项特色的竞争性业务?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根源, 并对如何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段斌, 王中华.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8 (8)

[2].路箐.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分析.[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3].罗春花, 陶春海, 程浩.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的防范.[J]商场现代化, 2006 (4)

[4].贾生华, 史煜筠.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因素及其管理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3)

[5].银监会.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 (银监发[2007]53号) .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防范 篇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越来越重视商业银行信贷问题。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是按照农村金融机构的需要而成立的,同时也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的风险主要分为客户信用风险、贷款保证风险、市场经营风险等风险类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贷风险防控成了商业银行发展中的永恒主题,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到信贷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意识,并完善信贷管理控制制度,从而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类型

客户信用风险。针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来说,客户信用风险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风险。客户信用风险主要指的就是由于借贷人的故意违约而造成的。在具体的借贷中,如果真的发生了违约情况,借贷人没有及时还款,那么就会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在社会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就会增加,如果借贷人都缺乏借贷信用的话,那么长期以往就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1]。

贷款保证风险。贷款保证风险主要指的就是在具体的贷款业务中,由于保证人没有对贷款进行正确的判断,从而使得对方难以还款。在担保的过程中,担保人的判断能力是比较主观的,所以使得贷款保证存在很大的风险。要想成为贷款保证人就需要具备以下要素:代偿能力、担保资格、相互担保、担保手续和诉讼时效。

市场经营风险。众所周知,我国的市场经济是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而银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会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特别是目前我国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外界因素风险。除了上述所说的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类型外,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信贷风险,那就是外界因素风险。外界因素风险主要指的就是由于自然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借贷人不能够按时还款。外界因素主要包括台风、地震、泥石流等。比如,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造成了上万人的死亡,其中就包括借贷人,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么商业银行就只能自行承担经济损失了。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

缺乏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从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现状来看,农村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没有做到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管理等完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埋下了信用风险。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体制,从而使得信贷人员没有足够的工作激情,缺乏工作责任心,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贷款流程操作不规范。贷款流程操作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来看,贷款流程操作非常不规范,虽然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开始重视贷款业务,但是没有按照贷款的严格流程进行操作,从而使得信贷存在一定的风险。除此之外,在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相关部门对后续跟踪服务执行力不足,同时,很多银行也不能及时掌握借贷人的动态,这些原因都导致了信贷风险的存在。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也属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控制制度,从而使得贷款业务的审核工作缺乏充足的依据,没有充分体现出审核结果的权威性。与此同时,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中,一定要积累大量的抵押资产,如果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防范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就应该重视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找到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不断提高信贷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并完善与规范信贷操作流程,从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下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防范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强化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农村商业银行要想保证信贷业务的正常进行,就应该不断强化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农村商业银行在具体的信贷业务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市场经济形势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从而保证信贷资产的营利性和流行性。与此同时,农村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对信贷业务风险的宣传力度,让所有的信贷工作人员都能够及时掌握市场风险信息和动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除此之外,农村商业银行还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重视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改变以往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方式,从而降低信贷风险的发生几率。

完善信贷管理控制制度。完善信贷管理控制制度也属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防范措施。农村商业银行要想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控制制度,就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信贷业务风险预警机制,保证能够及时发现信贷业务风险,从而降低信贷风险,并定期对信贷业务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核,如果有审核问题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农村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机构,不断提高信贷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独立性;还应该定期对当地农村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并结合现有的法律法规来不断完善信贷业务的流程,从而保证银行信贷业务的顺利完成。

完善与规范信贷操作流程。对于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来说,不断完善与规范信贷操作流程显得非常重要,农村商业银行要想从根本上完善与规范信贷操作流程就应该重视以下几点内容: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贷款责任制度,重视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跟踪检查等环节,把信贷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一旦遇到了信贷风险问题,就要及时追求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贷放分控”和“实贷实付”的业务流程进行操作,避免一些工作人员因为职务的便利出现挪用公款的行为,同时,在进行贷放分控时,农村商业银行应该要按照信贷操作流程进行,在接到借款人的贷款申请后,一定要严格审查相关文件,不能一次性发完;在进行实贷实付时,还应该根据借贷人的实际贷款需求来发放相应的贷款金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双方的共同利益,降低信贷风险。

加强信贷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很多工作人员都缺乏专业的信贷业务管理专业知识,因此,要想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不断加强信贷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定期对相关的信贷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岗位技能、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信贷管理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商业银行还应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来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激发信贷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发展越来越壮大。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借贷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也尚不完善,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强化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并加强信贷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篇12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治理组织中人员的不当行为或不当人事管理、制度建设、流程设计存在缺陷 (包含产品瑕疵、内控不足和流程缺失) 、系统不完善及其他外部事件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从商业银行实际经营角度出发, 操作风险不仅要研究造成现实损失的那部分操作, 更要关注可能形成现实损失的那部分操作, 从人员、流程、系统和外部事件四方面进行分析。

二、操作风险成因和后果

(一) 因素

人员、流程、系统和外部事件四类问题构成了引发操作风险的四大传统因素, 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防范和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但是作为国家金融体系主要构成的国有商业银行, 存在着人员多、网点多、管理条线长、运行方式多样、内控监管困难等诸多现实问题, 导致诸多操作风险问题并引发案件、重大风险事件的发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六方面:一是文化背景缺失与操作风险。二是行为规范失控与操作风险。三是信息交互困难与操作风险。四是流程系统断裂与操作风险。五是内部控制滞后与操作风险。六是外部突发因素与操作风险。

(二) 典型案件示例

某分行特大贷款诈骗案:2009年3月, 审计署对某银行审计, 发现葫芦岛分行开户企业志达集团涉嫌骗取贷款。经查: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 志达集团所属企业、分立关联企业、落债非控制企业涉嫌通过关联公司互保、虚假增资、虚构债权债务关系、担保虚置等手段从该分行骗取贷款。截止到2009年6月末, 贷款余额共83, 592万元。同时发现, 贷款发放中内部人员存在调查、审查岗失职, 超授信发放贷款、贷后管理缺失等严重问题。属于一起典型的因操作风险外部欺诈和人员因素引起的重大案件。

三、科学构建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与防范案件风险的关系

(一)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和刑事案件防范的目标

商业银行案件可以大致分为外部侵害案件即刑事案件 (如诈骗、盗窃、抢劫等外部案件) 和内部案件即经济类案件 (如贪污、挪用、侵占等内部案件) , 而刑事案件的有效防范, 是操作风险实现科学管理的最主要表现。一是构筑坚实的内部管理是防范刑事案件的根基。二是有效防控外部环境影响是防范刑事案件的保障。三是内外部环境的优化与防范案件, 进而实现操作风险的科学管理是高度的统一。

(二) 优化操作风险的内部管理

一是制度建设的先行。规章制度是确保商业银行运营的基础。二是流程控制的再造。培育良好的商业银行业企业文化, 重塑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三是系统防范的优化。加强对计算机系统信息等信息的内部控制, 构建有效的信息系统。四是人员管理的合规。对商业银行管理者实施配套的人力资源政策。五是技术监控的及时。要完善风险评估技术。

(三) 优化操作风险外部框架的建设

一是管理文化的树立。商业银行作为企业, 应及时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理念, 指导企业管理文化的发展, 进而有效影响员工的合规文化树立, 消除操作风险滋生的土壤。二是人本因素的植入。以人为本是实现操作风险科学管理, 构筑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人员保证。三是信息互通的对称。银行要通过多种媒体, 加强对自身安全经营理念的宣传, 确立“负责任、控风险”的大行形象。四是外部监管的到位。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是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 依法承担着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责。五是风险缓释的防范。商业银行再保险是商业银行防范操作造成资金损失的一个有效途径。

四、科学的操作风险管理能有效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

(一) 科学构筑操作风险内外部结构就是流程管理再造的过程

商业银行流程再造是指商业银行间或商业银行内部通过合并、拆分、重组的方式, 对原有银行组织、管理、系统和计量方式实现优化组合, 促进商业银行良性发展。加快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步伐, 并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是实现操作风险管理科学发展的有效手段。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实施全流程再造, 逐步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银分开、管理科学为基础, 以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发展为特点, 以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科学的组织体系、有效的内控机制和审慎的财会制度为内容的现代商业银行运行制度, 从而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环境, 有效地促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二) 通过商业银行管理流程再造, 实现操作风险的科学管理

1.商业银行流程再造与操作风险。商业银行的流程再造, 势必涵盖对内控体系的不断充实和完善, 进而优化操作风险管理理论, 促进操作风险管理的科学发展。

2.流程再造的优化直接防控了案件风险。再造后的流程将建立起全面、立体的风险管理体系, 从银行内外部各环节入手, 纳入各项业务、产品和服务中, 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的操作风险防控网络, 任何一个环节的操作风险点得不到有效解决, 下一流程将不能进行, 这将使商业银行从运行的效率、速度、成本等诸多方面得到大幅改善, 优势明显。

3.流程再造是我国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 各家商业银行都将业务流程优化作为推进机构改革和流程再造的工作重点, 在满足市场及客户需要与风险制衡的双重原则指导下, 梳理、整合并集中各项业务流程。

(三) 操作风险管理与自我评价关系展望

1.商业银行自我评估是操作风险管理新的发展方向。近年来, 随着商业银行股改上市的完成, 对自身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决策逐步向建立自我评价体系发展, 对操作风险的自我评价量化体系的研究也不断兴起。自我风险评估制度建设首先要遵循国家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二是遵循“控制论”的基本原理, 既要具有完整性和有机结合性, 又要以“有效控制”为原则, 通过对操作风险等有效监测分析、有效控制银行经营活动;三是遵循电子技术的程序化和科学化原则, 将内控资料规范存储和积累, 便于监测、分析和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见表1) 。

2.操作风险与自我评估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操作风险的自我评估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从外到内的评估。操作风险遍布商业银行各项经营管理业务中, 应该通过顺应业务发展和操作过程的方法, 在每一项业务网络的不同层面由外到内评估, 首先是对管理模式的风险评估, 如人员配备是否合理, 其次是流程操作环节的评估, 如操作是否失误的评估;最后是对内部影响的评估, 如是否存在内部监管漏洞。二是从基层到管理层的评估。操作风险往往多发生于银行的基层机构和经营管理流程, 因此要全面识别和评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要从基层做起, 将操作风险控制端口下延。三是从新产品研发入手的评估。商业银行要从新产品、新业务的可行性论证阶段介入操作风险评估, 将操作风险防控阶段前移, 消灭于萌芽状态。

3.自我评估效果示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建立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我国特色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控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目前, 全球银行业尚未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完全走出, 且一季度以来国内银行业利润增速下降明显。在这关键时刻, 我们更应把握经济新常态机遇, 认真总结、分析研究新时期引领时代发展并具有前瞻性的商业操作风险防控理论, 并结合自身实际,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科学的、先进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 为我国银行业稳健发展,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吉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徐学峰.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绩效评价[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6) .

[3]卢显文.操作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问题与争论[J].经济研究导刊, 2006 (04) .

上一篇:遗传算法求解TSP下一篇:诠释父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