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风险分析

2024-10-25

浦发银行风险分析(共8篇)

浦发银行风险分析 篇1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分析

(一)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特点

1、相对于银行面临的其他风险来说,法律风险不是一线风险,其发生具有隐蔽性。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发生,大都集中在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强制性规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具体的业务处理或管理行为违反法律的相应规定并不都是即时产生法律风险,大都是在交易行为的后续管理阶段或对方当事人主张自己的权利的时候才发生,所以,发生的时候往往已错过弥补问题的最佳时间。

2、法律风险的产生具有或然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强制性规定会造成很大的法律风险隐患,但并非所有的法律隐患都会转化成法律风险。如贷款担保手续虽不完善,但借款人按时偿还了本金和利息,则法律隐患就归于消灭,不会成为法律风险;又如劳动关系中,银行解除和员工的劳动关系,但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应享的权利,但劳动者不进行主张,也就不会产生法律风险。

3、法律风险涉及范围广,几乎覆盖了商业银行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商业银行开展各种业务、进行各类交易、采购物品、建设基础设施、劳动用工等等都受相应的民商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法律部门的调整。

4、法律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具有专业性。法律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社会科学,只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法律学习、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并且熟悉银行业务的人,才能较好地揭示、防范和化解银行法律风险。

(二)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形势

商业银行过去面对的法律风险主要还是由内部的操作风险转化而来,但是,近几年随着各商业银行对有限的优质客户竞争的加剧和客户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客户也在开始着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过去历史原因造成的遗留问题风险还在继续释放,这就使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法律风险防范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相对还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1)法律事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信息不对称,法律审查程序上滞后,造成事前防范法律风险常常力不从心。(2)被诉案件多,牵涉到较大的人力、物力、时间投入。(3)在银行作为原告的案件中,败诉案件也时有发生。(4)案件执行效果不甚理想,不少时候出现“赢了官司输了钱”的情况。

二、经营中法律风险的防控

(一)完善机制性防控

1、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也是法律风险监控的重要工作之一,银行内部的每一个岗位都应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办法,并将之以内部规定的方式确定下来。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的目的主要在于防范犯罪和违规行为的产生,在制度上给潜在对象以滴水不漏的感觉,令其没有可乘之机。

2、严格执行授权制度。银行的法律防控体系首先应做到对内部的每一个岗位特别是对领导岗位、敏感岗位及重要业务、管理岗位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授权与控制办法,并将之以内部规定的方式确定下来,逐步改变授权多、控权少,监督机制薄弱、权责制约失衡的局面。其次,应当建立通畅的内部违规报告制度,作为防控类似风险再次出现的依据,并对经常出现风险的岗位、人员考虑道德风险的防控。最后,对于各个部门制定的内部操作规范、业务规程尤其是授权性规范,应当严格遵照执行,以保障岗位监督、岗位制衡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过程性防控

1、事前防范:法律专职人员应当以事前防范为主要职责。立足银行业务及法律知识,研究业务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及时提出防控方案;加强对新产品、新业务、新客户的了解、跟踪,开展法律尽职调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全行上下的法律风险意识,接受法律咨询,对业务及管理中有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尽到及时告知的义务。

2、事中控制:、法律合规工作人员以控制法律风险为前提推动业务发展,在动态的过程中对法律风险进行防控。包括对与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合同协议文本法律风险的全程管理,以及整合外部法律资源、发挥外聘律师优势对银行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进行防控。

3、事后化解:法律专职人员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法律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为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方式。主要包括利用诉讼、仲裁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银行的利益,或者用和解等方式化解法律冲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披露要求,对相关重大事项进行披露,避免造成信誉及合法性危机。

三、构建法律风险控制系统的建议

法律风险控制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光涉及到人员的配备、机构的设置、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落实等等方面,更需要银行诸多业务部门的理解和相互协作。

(一)人是保证一切法律风险控制工作正常和高效开展的基础。要有与本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足够数量的专职法律事务人员,主要业务部门、风险相对集中的部门或者县级支行应当有兼职法律事务人员,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识别法律风险的基本技能,充分发挥其精通业务的优势,从业务最开始环节抓好法律风险的防范。

(二)组织机构的建设是保证法律事务工作相对独立于业务部门,从而顺利进行法律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的重要条件。从目前来看, 我行在总行和一级分行设立专门的法律事务部,在二级分行设立专职法律人员,保持了在机构、职责、人员上的相对独立性,对于法律工作人员参与重大业务决策、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强化制度要求,加强与行内相关业务部门的联络和沟通。长期以来,由于法律工作极强的专业性和将银行法律工作仅仅定位在“打官司”上的误区,使商业银行的部分管理者和其他业务部门对法律风险防范和化解的认知存在片面性,以致对法律风险视而不见,对法律风险防范和化解漠不关心。这一方面需要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证明法律风险控制系统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自上而下地强化制度要求,对凡应纳入法律风险控制系统管理的事项,要从制度上首先进行保障,以强化管理。

总之,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相对于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来说,前者是可预测、可防范、可控制的,关键是我们要重视它,落实好法律风险的监控工作。(何金钊)

行法律风险及防控(6)

B.法律尽职调查

在银行发展新业务、新产品、新客户时,法律合规部门应集中优势力量全面跟踪参与,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尽职调查,同时提供法律咨询、谈判、协议起草等多方面的法律服务。为此,应建立与相关业务部门的勾连机制,明确程序、职责,发挥尽职调查的事前防范作用,保证资产安全与创新发展并进。法律尽职调查应涵盖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投入市场的前期风险观察;新业务的签约、履约和争议处理阶段;新客户的资质说明文件、商业信誉和资金实力;对遭遇或可能遭遇的突发事件或变化进行谨慎地评估,作出合理的判断,使法律风险降至最低。上述法律尽职调查报告,必须经首席法律顾问签字确认并提交给业务、管理部门乃至董事会,作为决策的依据。

C.法律合规咨询

首席法律顾问作为董事会的法律顾问,可以对董事会提出的法律合规问题给出咨询意见,并作为董事会的决策依据。在业务部门、管理部门面临法律合规问题时,应当咨询法律合规部门的意见,尤其对于某些重大事项,应当取得法律合规部门的书面咨询意见,这对于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将很有帮助。银行员工在业务操作工程中遇到法律合规问题的,应当通过“法律咨询热线”随时咨询法律合规部门的意见。此外,有必要对于特定岗位的特定事项建立强制性咨询制度,对应当咨询没有咨询的予以戒勉,对因没有咨询导致损失的予以处罚。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即指法律合规工作人员以控制法律风险为前提推动业务发展,在动态的过程中对法律风险进行防控。包括对与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合同协议文本法律风险的全程管理,以及整合外部法律资源、发挥外聘律师优势对银行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进行防控,A.合同全程管理

在西方大公司中,企业的合同文本未有法律部门的附署不能发出。而在银行,虽然法律合规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合同的审查过程,但这个审查仅停留在签约前的文本审查阶段,而法律风险存在于整个合同磋商、订立、履行的的各个阶段;对于已制定的示范合同文本,业务部门在制定合同过程中,同样存在许多问题,如客户经理擅自更改合同,可能使银行处于不利地位;有的签署保证合同时,保证合同中援引的主合同的序号、金额、等描述与主合同不一致,可能导致保证合同无效。这些风险严格意义上讲属于操作风险,但引起争议、涉及诉讼后,则实际上转化为法律风险,这就需要建立对合同法律风险的全程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认识及防范

【摘 要】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商业银行违法、不规范行为、外部法律环境和法律事件等,法律风险与市场、信用、操作风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系统性,其特性决定建立防范机制必须专业且系统,具体防范体系包括:专业性法律风险防范、内控体系建设、商业银行监管、外部法律环境完善。

【关键词】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认识;防范

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面临着信用、市场、法律等多项风险。风险意味着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对其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及预防,以防止不利后果的产生。当前理论和实务界对信用、市场、操作风险均有较系统的认识和研究,如在定量分析、内控模型设计、具体风险管理等方面均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相比之下,对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理论认识则比较散乱,实践中的防范体系构建也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分布范围广,具体原因复杂,系统性认识和防范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不置可否的是,商业银行法律风险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产生后往往带来一定损失甚至引发法律危机,因此了解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特点并进行专门性的防范颇为重要。

一、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再认识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是较宽泛的一个概念,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目前并不一致,人们往往将违法、被诉等情形视为其主要内容,认识比较单一。商业银行法律风险贯穿于商业银行的设立、经营运作以及退出市场等各个环节,并时常与信用、操作等风险交织,因此较难进行精确概括。部分学者认为“没有必要将法律风险与其他种类的银行风险截然分开,非要给出一个关于法律风险的标准定义”。[1]目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只是对法律风险作一个尝试性的规定:“法律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或者惩罚性赔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实践中各国监管当局对商业法律风险的理解也存在差别,如英国金融服务局(FSA)侧重于从制度层面上来理解法律风险,美国监管当局则侧重于从交易层面上来认识法律风险,我国银行监管管理委员会将法律风险归类于操作风险之中。①当然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法律制度等会影响对问题的认识,但法律风险的基本要素应该是基本明确和稳定的,如法律风险产生于法律实现的过程中,行为人的具体行为有可能遭受法律制度的否定评价并产生不利后果等。因此对商业银行法律风险认识主要立足于两个基本面,一是商业银行自身行为的合法合规以及规范性问题,二是外部法律制度、法律运作等问题。在此笔者也将注意力集中在以上所列举产生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上,以进一步增进对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认识。

(一)行为违法

法律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等功能,商业银行必须在法律认可的范围内开展各项活动,否则会遭受否定性评判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商业银行法律风险最直接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其自身行为的违法性。②

商业银行自身行为的违法性范围较为宽泛,在其成立、运营和退出过程中,商业银行(包括其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有可能违反民事、行政、刑事等各项立法,进而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违法风险产生于违法行为之中,商业银行违法行为主要由以下几方面要素构成:

一是具体行为主体。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是商业银行本身,但产生这一后果的具体行为主体却并不单一。现代商业银行往往组织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在对外开展业务、对内管理的活动中,代表商业银行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其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受委托人等。二是主体实施的行为。具体行为包括对外宣传、合同签订、业务经营、人事管理、内部规范制定、对外协助行为等。三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商业银行行为活动违反了民事、行政或刑事具体立法(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不规范行为

依法行为是商业银行开展各项活动的基本要求,但实践中其诸多行为并不明显的体现为违反具体的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同样会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笔者将此类行为统称为不规范行为。商业银行在对内管理或对外签定业务合同时,因人员、机制等问题使合同条款不规范、权利义务配置失衡,一旦发生纠纷对商业银行不利,该类不规范行为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法律风险。

法律本身的不确定性也是产生法律风险的另一原因。法律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人们据此可预测自身行为的法律后果。但对已制定的法律规范,其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并不绝对,法律规范并不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精确和完整。法律规则的不确定性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语言的不确定性。如正义、公平等高度概括和抽象的法律用语有时并不精确。商业银行因经营的特殊性,其开展的行为多样、涉及面广,且经常选择市场性投机行为以提高经营效益,对此法律并不都有精确的规定,这些不规范行为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外部法律环境和法律事件

商业银行外部法律环境包括立法、司法、法律意识及法律传统等,也许外部条件并不直接体现为商业银行的实际法律风险,但其完善与否与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紧密相关。有法可依是商业银行运作的前提,当前我国立法总体上适应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银行业发展要求,但在立法形式、内容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与商业银行经营联系紧密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银行监管、银行业务以及民商事基本法律,在立法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存在法律法规缺失现象,无法可依情况时有发生。如商业银行新业务开展缺少法律依据,存款保险制度、市场退出细则不明确等等。二是存在立法层次低,立法不系统问题。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这三个立法层次中,商业银行立法更多的采取规章制度形式,“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下其体现为„部门规章为主、法律规则为辅‟之格局”,[2]权威性和稳定性不足。规章制度在内容论证、系统协调等方面并不完善,商业银行运作因此会遭受一定的法律风险。三是银行业监管规章制度的制定方面,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信息沟通和职责分工需进一步明确。四是与国际金融立法的衔接面临着诸多问题。《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国际会计准则39号》的实施,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出台以及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修订等,要求我国必须制定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行监管规则

在银行业司法环境方面,主要存在行政干预、司法腐败等问题。具体表现在法院立案难、执行难,审结案件周期延长、审判不公、案件执结率低以及回收率低等问题。另外部法律事件、社会法律意识、法律传统等也时刻影响着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产生。

(四)与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的关系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有其特殊的诱发原因和表现形式,与商业银行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相比存在明显区别。然而商业银行各风险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间联系紧密并有可能互相转换。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法律风险往往相伴产生,如商业银行的违规放贷表现为一定的违法风险,而违规放贷又很可能造成银行的不能按时收回借款,体现为信用风险。当银行起诉借款人时又必然面临新的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与法律风险也同样存在这样紧密联系。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将法律风险定义在操作风险中,有学者也认为法律风险是操作风险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操作风险与法律风险确实存在共性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区别,如商业银行内部技术流程不规范,可能存在操作风险,但未必引发法律风险。而法律理论、法律制度的变化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利后果,但其并不一定体现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二、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防范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存在分布广、原因复杂、专业强等特点,全面认识其特性才能更好的建立起有效的防范机制。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专业性、隐蔽性决定了在防范风险时法律专业知识的不可或缺,而法律风险分布的广泛性以及复杂性又要求防范机制的全面和系统。纵观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法律事务工作状况可以看出,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具有的特点包括:具有健全的法律顾问工作机构;商业银行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法律风险防范理念;法律顾问全面参与业务;具有健康完备法制工作环境等等。因此,根据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本文提出主要从专业部门建设、内控体系完善、外部监管以及法律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一)专业性法律风险防范

国际上著名的大型商业银行,如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及花旗集团等,都有一支很强的法律专业队伍。[3]法律部门在商业银行公司架构中居于重要地位。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也要求商业银行设立独立的法律事务部门或岗位,③目前各商业银行一般在总行和分行设立法律事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出具法律咨询意见、参与法律文件起草和谈判签约以及管理法律诉讼等。虽然这些职责都与法律风险管理有关,但并未全面覆盖法律风险管理程序的各个方面,法律事务部门开展工作还缺乏应有的保障,系统化、整体化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缺乏,风险评估和防范手段很是单一。

1.法律专业人员和组织建设。商业银行业务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为法律风险防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法律事务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对金融知识和具体业务流程及管理的了解。法律与金融、经济、管理知识的结合是法律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加强对法律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管理知识的培训,同时为其掌握新业务、新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了解途径。对法律专业部门应保障其运行的独立性,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业务开展提供客观的评价和合适的法律建议。

2.职责范围的明晰和拓展。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法律事务部门定位于发挥对主体业务的辅助保障功能,其具体职责主要包括:对诉讼事务的管理;行内规章制度建设;内部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和风险化解;业务决策和业务开展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把关;法律问题咨询和提示;法制宣传和教育等内容。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法律事务工作仅注重对个别法律问题和具体法律风险的分析,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关注。因此,应拓展思维方式,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加强系统性的识别、评估、计量、防范商业银行法律风险。

对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认识与防范是项复杂而动态的工程,一方面我们必须考虑主要法律风险点、发生概率、损失程度、相关度等问题,同时还要追问商业银行能够接受怎样的法律风险波动,能够容忍多大的法律损失,接受怎样的让步等与业务发展有关的问题。因此,仅仅针对个别具体的法律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十分片面单一,应着眼于商业银行整体的市场运作、内部管理进行法律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并对商业银行法律法律风险进行分级,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例如尝试对信贷业务进行全面法律风险管理,识别、评估信贷过程中主要法律风险点,构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明确法律工作人员的介入时机和程序、运用定性定量评估方法以及具体化解法律风险的手段等。

对创新的金融业务法律风险防范也是法律事务工作重点。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升级换代必然产生风险,商业银行要避免片面强调业务创新中技术的成熟性、稳定性而忽视防范法律风险,需要及时全面的进行法律上的可行性论证。

3.创新和发展法律风险评估和防范手段。法律风险管理人员应掌握识别、评估、监测以及控制缓释法律风险的方法和技术,而这正是我国商业银行法律工作者普遍欠缺的技能。[4]目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风险管理已形成一整套机制和体系,数据模型等定量分析工具等得到广泛运用。法律风险识别和防范也应逐步尝试新的分析手段和体系。商业银行法律风险识别过程主要运用法律风险列表、法律风险分布图、风险事故树法等;法律风险分析方法则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具体包括准德尔法、风险价值法、风险收益法等;法律风险关联分析方法包括场景分析法、共性归纳法。因商业银行法律风险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定性分析方法在法律风险评估中具有较其他风险评估活动有更广阔的空间。[5]然而定量分析具有直观、科学等特点,因此有效结合二者的优势进行识别和评估颇为重要。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防范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或降低、风险分散、风险补偿。在法律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如发现法律风险水平较高或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法律风险,应主动放弃该业务或行为以规避法律风险。例如商业银行对违法行为的防范就是规避法律风险的典型代表。风险转移或降低的手段包括完善合同条款、及时解决法律纠纷等方式。例如商业银行众多不规范行为可能导致自身义务的加重,必须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对权利义务的均衡配置。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分散的措施包括办理商业和社会保险等,而风险补偿主要是对无法避免或分散的风险事前进行一定的价格补偿。

(二)加强内控体系建设

法律风险渗透于银行经营管理各领域和各环节,因此,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不能单独由法律事务部门完成,商业银行各机构各部门均负有相应的职责。要将商业银行整体纳入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组织体系,岗责划分,业务流程、管理流程设计,内部控制工具以及内控考评体系等内容。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7月出台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对商业银行建立内控体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内控体系涉及商业银行运营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对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尚处于转型期,产权不清,内控机制不健全,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已势在必行。首先是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及相应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产权改革、股份制改造,建立和完善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使各项权力得以合理配置;通过建立制衡与问责机制,改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仍存在的所有权单一及虚置、组织结构行政性、激励机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所引发的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达到分权制衡和对经营者多层控制约束的目的。其次是明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和职责体系,具体规定管理层、各部门、分支机构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要研究整合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利用风险度量和管理工具对流程中的风险进行管理防范。要建立好内部控制考评体系(包括道德建设和管理层评价、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信贷内控评价、房贷管理内控评价、个人银行业务内控评价等)。[6]最后是搞好内控配套体系建设,培育企业内控文化、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等。

(三)完善银行监管

完善银行监管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之一。因商业银行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等特性,加强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有利于限制消极因素,防范金融风险。商业银行监管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运营监管、市场退出监管几个方面,广义上的商业银行监管还包括市场约束等内容。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04年6月公布的《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中,首次将法律风险纳入了银行资本监管框架。加强外部监管能有效降低商业银行违法违规行为可能,提高经营效益,增强金融安全和稳定。

当前我国在银行监管方面主要存在监管立法相对落后,监管方式单一,国内外协调不够等问题,因此应完善的银行监管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健全银行监管协调机制,明晰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分工合作职责;加强有效银行监管的经济学、法学研究,利用成本效益、公平正义等理念分析政府监管的重点和边界;明确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建立商业银行危机预警和危机救助法律机制,抑制商业银行被迫退出市场情形的发生;严格商业银行监管执法;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水平,保证重要信息的公开透明,利用市场机制约束商业银行各项行为;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监管经验。

(四)金融法治环境的改善

我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建立法制的,传统体制所遗下来的计划权力运作痕迹,再加上历史上人治传统影响,商业银行外部法律环境存在较多问题。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立法执法建设,如出台新物权法、破产法,修改公司法等,商业银行外部法律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目前需重点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一是有效转变基本理念,平等保护市场主体,限制行政权的随意干预;二是加快诚信法制建设,尽快出台征信管理、信息披露等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信用征集与评价体系,强化中介机构及人员的责任追究及惩罚制度;三是完善金融立法,明晰商业银行产权机制,规范商业银行市场运营,注重与国际规则的衔接,可考虑的立法包括宏观调控法、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等;四是加大执行执法力度和对失信、违法行为的打击,强化司法公正,解决执行难问题;五是有效打击金融犯罪活动,防范金融诈骗,遏止逃废债风气蔓延。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面临分析

法律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种特殊的风险,其发生具有隐蔽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违反了勿为模式的禁止性规定和应为模式的强制性规定会造成很大的法律风险隐患,但并非所有的法律隐患都会转化成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分析。

(一)法律风险的特性。法律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种特殊的风险。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商业银行面临的其他风险来说,法律风险不是一线风险,其发生具有隐蔽性。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三种,即可为模式、勿为模式和应为模式。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发生,大都集中在违反了勿为模式的禁止性规定和应为模式的强制性规定方面。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具体的业务处理或管理行为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并不都是即时产生法律风险,大都是在交易行为的后续管理阶段或对方当事人主张自己的权利的时候才发生,所以,发生的时候往往已错过弥补问题的最佳时间。二是法律风险的产生具有或然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违反了勿为模式的禁止性规定和应为模式的强制性规定会造成很大的法律风险隐患,但并非所有的法律隐患都会转化成法律风险。如贷款担保手续虽不完善,但借款人按时偿还了本金和利息,则法律隐患就归于消灭,不会成为法律风险;又如劳动关系中,商业银行解除和员工的劳动关系,但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但劳动者不进行主张,也就不会产生法律风险。三是法律风险涉及范围广,几乎覆盖了商业银行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商业银行开展各种业务、进行各类交易、采购物品、建设基础设施、劳动用工等都要受相关的民商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法律部门的调整,这一点是由商业银行作为民事活动的主体和法律的特性所决定的。四是法律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具有专业性。法律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社会科学,只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法律学习、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并且熟悉商业银行业务的人,才能较好地揭示、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

(二)法律风险的类型。在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当中,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法律风险,最常见的就是资产类、负债类和中间业务类法律纠纷。二是商业银行因自身经营的需要,为保障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而进行的民事活动所产生的法律风险,如采购、基建等法律纠纷。三是商业银行作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产生的劳动争议。

(三)法律风险的形势。商业银行过去面对的法律风险主要还是由内部的操作风险转化而来,但是,近几年随着各商业银行对有限的优质客户竞争的加剧和客户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客户也在开始着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过去历史原因造成的遗留问题风险还在继续释放,这就使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法律风险防范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各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相对还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事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信息交流、反馈平台不对称,法律审查程序上滞后,造成事前防范法律风险常常力不从心。二是被诉案件多,损失巨大。三是在商业银行作为原告的案件中,败诉案件也时有发生。四是案件执行效果不甚理想,不少时候出现“赢了官司输了钱” 的情况。

浦发银行风险分析 篇2

(一) 信用的定义

信用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定义。从伦理道德角度定义, 信用主要是指当事人在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时所建立起来的、以信守诺言为道德基础的一种“践约”行为。从经济学角度定义, 信用是指授信人和受信人之间在借贷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用契约关系确定的授信人向受信人放贷, 并保障放贷本金能够收回并产生增值的价值运动。它实际上是授信人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能获得一笔钱的预期。信用根据授信主体不同, 分为国家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

(二) 银行信用的定义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予企业或个人的信用。企业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 由于资金紧张可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 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方式授予企业信用 (贷款给企业) , 企业就获得了银行信用。

(三) 银行短期信用的定义

根据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企业放款时间的长短, 分为银行短期信用和银行长期信用两种。凡放款期限等于及短于一年的, 是银行短期信用;凡放款期限超过一年的, 是银行长期信用。从企业看, 银行短期信用是企业会计核算上的“短期借款”, 银行长期信用是企业会计核算上的“长期借款”。

二、银行短期信用风险的概念

对银行短期信用进行分析, 首先是分析银行短期信用的风险。银行利率往往和借款期限有一定联系。一般来说, 借款期限愈长, 利率愈高, 反之愈低。从存款者看, 存期愈长, 资金愈稳定, 银行愈能有效地运用, 赚取的利润愈大, 银行可能也应该付给存款者更高的利息;从贷款者看, 贷款期限愈长, 风险愈大, 银行受到的机会成本损失愈大, 银行理应收取更高的利息。可见, 就一般情况而言, 短期借款支付的利息相对长期借款要少。

然而, 市场利率变动水平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比如, 资金供求情况、平均利润率水平、借贷资金风险的大小、预期通货膨胀率、银行费用支出、国家经济改革政策的变动、历史因素的其他国家利率水平等都会影响利率的变动。通常情况是, 长期借款利率一般固定, 而短期借款往往采用浮动利率计息。企业取得银行借款时, 如果银行短期借款的浮动利率变动对企业带来的影响超过长期借款固定利率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则产生了短期信用风险。

三、银行短期信用风险分析举例

(一) 与银行短期信用风险有关概念分析举例

要计算短期信用风险必须先弄清楚以下两个概念:

1. 名义利率概念

名义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按国家金融信贷政策及相关的法规制度确定的公布于金融货币市场的利率, 是一种法定的利率。包括法定的存款利率和法定的贷款利率。例如, 2012年7月6日,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半年期 (含六个月) 短期贷款年利率为5.60%, 一年期短期贷款年利率为6.00%, 一年以上至三年的中长期贷款年利率为6.15%, 三年以上至五年的中长期贷款年利率为6.40%, 五年以上中长期贷款年利率为6.55%。

2. 有效利率概念

有效利率是考虑计息方式和计息期次将年度中间利息折算成年终利息而计算的利率。即有效利率是一种年终利率。如果取得借款的企业有一笔利息在年度中间支付, 对支付者来讲, 他就损失了支付日至年终这段时间的货币时间价值。换句话说, 如果该企业不是在年度中间支付利息, 而是在年终支付利息, 他就能利用这笔钱投放到其他项目至年终得到一笔收益。则该项资金的有效利息=年度中间支付的利息+将年度中间支付的利息折算成年终的利息。举例说明如下:

例1:A企业年初向银行取得一年期借款10万元, 如果按银行名义贷款利率6.00%计息,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则有效利率为6.00% (年末付息0.60万元÷本金10万元) 。如果A企业取得3个月期借款10万元, 年利率5%, 则3个月到期付息0.125万元 (10×5%÷12×3) 。假定这笔借款全年连续发生了四次, 全年共付息0.5万元。由于付息期提前, 借款成本 (有效利息) 会超过0.5万元, 它等于各期付息按利率折算为年末终值的合计额。即:

3月末付息0.125万元, 折算成年末终值为0.1297万元[0.125× (l+5%÷12×9) ];

6月末付息0.125万元, 折算成年末终值为0.1281万元[0.125× (l+5%÷12×6) ];

9月末付息0.125万元, 折算成年末终值为0.1266万元[0.125× (l+5%÷12×3) ];

12月未付息0.125万元, 折算成年末终值为0.125万元;

折算后有效利息合计0.5094万元 (0.1297+0.1281+0.1266+0.125) 。

有效利率=0.5094÷10=5.094%

单利方式下有效利率的计算公式归纳如下:

公式 (一) 适用于各种不同利率和不规则的付息期限的有效利率计算。公式 (二) 适用于各种借款利率相等和付息期限相等的有效刮率的计算。

(二) 计算银行短期信用风险的实际案例

例2:B企业某年度从银行取得一笔长期借款, 借款本金10万元, 3年期, 年利率6.15%;同时还取得以下两笔短期借款:

(1) 2月1日取得半年期借款8万元, 年利率5.60%;

(2) 4月1日取得1年期借款12万元, 年利率6.00%。

要求分析该企业是否产生了短期信用风险, 即分析银行短期借款实行浮动利率是否超过了长期借款的固定利率。如果产生了短期信用风险, 要求计算短期信用风险的金额, 并分析对其利润的影响 (为了计算和分析, 可另假设3年期长期借款年利率为5.49%, 所得税率为25%) 。B企业借款业务的信用风险计算过程如下:

(1) 8月1日半年期借款到期付息=8×5.60%÷2=0.224万元;

8月1日付息折算成年终有效利息=0.224× (1+5.60%×5÷12) =0.2292万元

(2) 12月31日1年期借款到期计息=12×6.00%×9÷12=0.54万元

(3) 短期借款平均余额= (8×6÷12) + (12×9÷12) =13万元

(4) 短期借款有效利率= (0.2292+0.54) ÷13=0.7692÷13=5.917%

计算结果表明:短期借款有效利率5.917%<长期借款利率6.15%, 没有产生短期信用风险。

假如B企业取得3年期贷款的年利率不是6.15%, 而是5.49%<短期借款有效利率5.917%, 则产生了短期信用风险。

短期信用风险的金额=短期借款平均余额× (短期借款有效利率-长期借款利率) =13× (5.917%-5.49%) =0.05551万元

商业银行市场利率风险分析 篇3

关键词:市场利率;显性影响;隐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1)03-0069-05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有信用风险、外汇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通胀风险、利率风险。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大多数西方国家对利率实行严格管制,长时期利率相对稳定。因此,利率风险并没有受到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的重视。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西方各国相继放松或取消了对利率的管制,利率变动日趋市场化,变化幅度与变化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剧。伴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开放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及国内外商业银行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日益凸现,并逐步取代信用风险而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定义为:利率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由于利率风险产生于利率变动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具有不同性质的影响。区分不同性质的影响对于了解利率风险的发生机制,以及有效规避利率风险有重要的意义。利率变动的影响可以区分为显性影响与隐性影响两种类型。

一、显性影响

显性影响是指利率变动给商业银行未来利息收益与未来利息成本造成直接反应的能够在会计账面上得以体现的变动。

利率变动的显性影响的产生与表现程度受制于两方面的因素:(1)存在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是指那些在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时,收益率或利率能随之发生变化的资产。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的利率和收益率随着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的存在是利率变动直接影响产生的根本原因。(2)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匹配程度。利率变动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匹配程度,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缺口”越大,则利率变动的直接影响程度也越大。

由于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存量规模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较易取得,因此,利率变动带来的显性影响的度量也较为容易。其主要的测度方法是重定价模型(敏感性缺口模型)。敏感性缺口等于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减去利率敏感性负债。即:

GAP=ISA-ISL

其中,GAP表示利率敏感性缺口,ISA表示利率敏感性资产,ISL表示利率敏感性负债。

GAP取值的大小与正负表现敏感性缺口的状态。取值越大表明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失衡状况越严重,利率风险的水平也越高。在利率变动量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计算显性影响产生的利率风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具体利息水平变化。其公式为:

?驻NII=?驻R*GAP

?驻NII表示利率变化引起的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变动,?驻R表示利率变动的幅度。

当利率敏感性缺口为0时,无论利率如何变动,净利息变动都等于0。就是说,如果利率敏感性缺口为0时,商业银行对显性影响带来的利率风险具有免疫能力。在?驻R水平不发生变化时,当利率敏感性缺口越大,利率变化引起的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变化也越大。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是商业银行最早使用的测度利率风险工具。其构造原理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大体上反映利率风险的程度,至今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依然有广泛的运用。尤其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绝大部分来自存贷利差收入。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可以有效地把握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变动,从而保证了利润的稳定性。但是利率敏感缺口模型终归是一种粗糙的利率风险计量方法。其最突出的问题是只能反映利率变动的显性影响,无法反映利率变动的隐性影响,不能充分考虑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产生的一系列现金流的价值影响。再者,利率敏感性缺口是一个与时间段有关的一个概念。不同的时间范围内,计算利率敏感性缺口存在差异,这会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正确评估利率变化引起的显性影响的整体效果。缺口的不稳定可能使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陷入混乱。最后,利率敏感性缺口忽略了利率潜在的选择权风险。利率敏感性缺口的计量假定考察期内的资产与负债均遵循既定的业务合同执行。但实际上,这种规范性协议也存在市场选择权的问题。客户在利率变动的预期下,可能提前支取存款,也可能提前或逾期归还,甚至不归还贷款。此外,利率敏感性缺口属于静态分析,没有将利率可能的变化趋势纳入考虑的范围。

二、隐性影响

隐性影响是指利率变动带来资本与负债的折现率的变化,改变了资本与负债规模的现值大小,从而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不会在资产负债表中得以体现的风险。由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规则,隐性影响并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直观反映,因此相比较利率的显性影响,隐性影响的测度存在更多的困难。

(一)测度隐性影响的必要性分析

利率变动的隐性影响并不改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各项指标,其影响不易直接观测,但是利率变动的隐性影响却是不容忽视与回避的。构造计量模型来测度隐性影响对于完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十分必要,其必要性分析如下:

1. 资产与负债的未来现金流比资产与负债的历史成本更准确地反映了资产与负债的真实价值。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体现的是资产与负债的历史成本。以历史成本计量是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则之一。历史成本计量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有历史原始凭证作依据,可以满足验证检查需要;第二,数据易于取得,简便易行,并与实现原则相联系;第三,计价无须经常调整账目,可防止随意改变会计记录,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然而,如果资产与负债与未来的现金流相联系,那么以成本法计量资产与负债价值,其准确性会受到影响。

2. 市场利率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手段。虽然资产与负债的未来现金流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与负债的真实价值,但是未来现金流作为历史成本的替代角色其计量却存在问题。一是处于不同时间点的未来现金流的加总问题;二是未来现金与当前现金的对比问题。未来资金与当前资金不能够直接划等号,运用未来现金流来表示资产与负债的价值必须要处理好未来资金与当前资金的折算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未来资金等价于多少当前资金的问题。促成未来资金与当前资金差异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当前消费重于未来消费。当前消费满足的是当前需要,未来消费满足的是未来需要,当前需要具有更强的迫切性,即使必定发生的未来需要其重要性也弱于当前需要。由于当前资金实现的是当前需要,因此,其价值要高于未来资金。(2)通货膨胀的长期趋势。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金本位货币制度终结后,通货的逐步膨胀成为各国货币的共同特征。由于通货处于贬值的长期趋势,促成当前资金的价值高于未来资金。(3)资金具备增值的能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资金具有普遍的增值能力,当前资金参与经济活动可以实现价值的增长。确定未来资金与当前资金的比率时,需要考虑这三方面的影响。但是,如果将三方面影响全部加以体现,未来资金与当前资金的比率确定将变得过于复杂,从而丧失了实际的操作性。在三个因素中,资金的增值能力是促成未来资金与当前资金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并且便于计量操作。因此,资金的增值能力成为确定未来资金与当前资金比率的主要考虑因素。

在不同市场环境、不同的资金运用主体、不同的资金投入项目下,资金增值能力会有不同的表现。但在确定未来资金与当前资金比率时考虑的资金增值能力,不是个别资金的增值能力,而是社会资金一般的增值能力,也就是,社会资金普遍所具有的平均增值能力。唯有如此,未来资金与当前资金的比率确定才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

严格意义上讲,社会资金的一般增值能力是指社会每笔资金平均的收益率。这一平均收益率从操作层面上讲是无法取得的。但是,实际经济环境中,社会资金平均收益率有一个贴近的替代指标,就是市场利率水平。处于不断波动之中的市场利率水平虽然表面上受制于市场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态,但是从本质上讲,社会一般的资金增值能力才是市场利率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以市场利率作为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手段有其必然性。

3. 市场利率变动影响资产与负债的未来现金流现值大小。市场利率变动影响折现率,折现率变化影响资产与负债的未来现金流现值大小,而未来现金流现值增减变化带来资产与负债真实价值的变化,使商业银行面临利率风险。这就是市场利率变动的隐性影响的发生机制。

运用市场利率计算资产负债未来现金流现值可以体现从社会与市场两个视角出发的考量结果,可以更好地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状态,便于对比分析商业银行不同时期,不同利率环境下的商业银行的经营质量。

(二)隐性影响的测度

1. 到期日模型。到期日模型是通过计算商业银行资产的加权平均期限与负债的加权平均期限,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平均到期日加以匹配而实现对利率风险的规避的。其计算公式为:

M=WiMi

M为商业银行的资产或负债的加权平均期限;Wi为第i项资产或负债的市值在全部资产或负债市值总和中的比重;Mi为第i种资产或负债的期限。

与敏感性缺口模型局限于利率变动的显性影响,忽略利率变动对市场价值的扰动,只是一种片面衡量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敞口不同,到期日模型通过权数Wi的使用,将利率变动的隐性影响引入到模型的计算公式之中,从而使得到期日M的大小反映了利率变动对于资产与负债市场价值的影响。但是到期日模型无法反映资产与负债在相同持有期内不同现金流的影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贷款现金流的发生可能分布于整个贷款期间,而银行支付给存款者的存款及利息的现金流往往发生在期末,即使贷款和存款的到期日完全相同,商业银行也不能完全免疫于利率风险。再者,到期日模型虽然将利率变动的隐性影响引入到了计量公式之中,但是,对于利率变动的隐性影响的程度缺少明确的数据标识。

2. 久期模型。久期(Duration)是弗雷德里克•麦考莱(FrederickMa-caulay)为了分析和管理债券组合利率风险于1938年提出的,称为麦考莱久期,也称持续期。与到期日相比,久期是一种更准确地测定资产与负债利率风险的方法,因为不仅考虑了资产与负债的到期期限问题,还考虑了每笔现金流的具体情况。久期是债券(固定收益现金流的金融工具)未来现金流的加权现值之和与债券当前现值之比。用公式表示如下:

D=PVt*t /PVt

其中:D为久期;t为现金流的发生时间;PVt为第t期的现金流的现值。

依据债券的现值计量公式作如下推导:

P=++……+

P为债券的现值;C为债券的每年利息;n为债券年限;R为市场利率。

对P求导可得:

=++……+

=-[++……+]

根据债券的久期计算方程整理可得:

=-(P*D)

=-D(1)

等式(1)表现了久期的一个功能:久期可以反映资产与负债市场价值对微小的利率R变动的利率弹性。

依据等式(1)可以得到:

=-DA(2)

=-DL(3)

?驻E=?驻A+?驻L(4)

?驻A为资产的变动量;?驻L为负债的变动量;DA为资产的久期;DL为负债的久期;?驻E为净值的变动量。

将等式(2)与等式(3)代入等式(4)得到:

?驻E=[-DA*A*]-[-DL*L*]

?驻E=-(DA-DL*)*A*(5)

等式(5)表现了在市场利率发生了一定幅度的变动,会引起商业银行净资产多少的变动量。

久期模型在20世纪80年代是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的前沿。它以一个简单明了的取值来概括复杂的资产与负债的利率风险水平,便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久期模型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充分反映了利率变动的隐性影响。久期模型具有几大优势:第一,等式(5)揭示了商业银行净值变动量与市场利率变动、杠杆修正的久期缺口、资产总量三者的关系。利用等式(5)商业银行可以实现对净值变动量的控制。只是这一控制局限在低水平的市场利率变动范围内。商业银行在利率变动趋势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可以调整久期缺口为零,使银行处于利率风险“屏蔽”状态即利率免疫,从而规避利率风险。在能够把握利率未来趋势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有意识地将久期缺口调整为非零状态,从而在利率发生变动时能够获得额外收益。第二,等式(1)揭示了久期反映资产或负债利率弹性的功能。久期既可以衡量单项资产和负债的利率弹性,也能够反映银行资产和负债整体的利率弹性,从而可以使商业银行较好地把握利率变动的影响幅度。第三,资产或负债的久期取值可以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平均到期日,使得久期模型不单可以测度利率风险,同时也可以反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如果资产久期大幅高于负债久期,意味着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隐患,需要适当降低资产的运用时间,而提高负债的占用时间;相反,如果负债久期大幅高于资产久期,意味着商业银行资产潜在使用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需要适当提高资产的运用时间,以此来增加未来收益。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来看,商业银行绝大部分利润依然来自存贷利差收入,以衡量商业银行利率变动显性影响的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依旧有适宜的运用环境,但是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改变盈利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是发展的必然。当利差在商业银行总利润中比重逐渐缩小,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越来越得到重视的情况之下,商业银行采用久期管理利率风险的优势将逐渐凸显。并且,伴随金融管制的不断放松,商业银行进入市场的渠道更加通畅。而久期模型分析法是一种考虑了利率变动隐性影响的市值法,其计算的利率风险更加接近商业银行的真实风险,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密切地参与资本市场运作。但久期模型也有其问题。首先,久期模型管理需要商业银行各期现金流数据,包括资产的流入现金流与负债的流出现金流。但是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业务中普遍存在隐含期权,因此未来现金流的确定要比纯粹的债券组合复杂的多。其次,久期模型计量中一个重要数据就是用于计算各期现金流的现值的利率水平。从金融市场的一般规律来看,能够代表这一基准贴现率的是国债利率。但我国国债市场结构不够合理,交易不够活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应用。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贴现率来计算久期存在困难。最后,久期模型的贴现利率水平是一个静态的利率水平,而利率风险来自利率水平的不断变化。没有考虑利率水平的动态变化,使得久期模型反映利率风险的能力与质量受到制约。

3. 历史模拟法。VaR(value at risk)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和给定的置信度下,在给定的持有期间,某一投资组合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VaR管理法将市场的利率风险概括成一个概率值,表达简洁,易于理解。VaR管理法的计算公式为:

Prob(?驻p?燮VaR)=?琢

其中,?驻p=pt-pt-1为投资组合在持有期间内的收益变化,VaR为风险损失。该公式说明,在一定持有期内,特定投资组合的损失值小于或等于VaR的概率为?琢。VaR度量模型中,置信水平由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决定,置信水平越高意味着VaR模型在极端事件发生时预测失败的可能性越小。

在VaR风险管理中,历史模拟法是最简单和最直观的。历史模拟法是指根据市场因子的历史样本变化模拟证券组合的未来损益分布,利用分位数给出一定置信度下的VaR估计。

历史模拟法根据以往一段时间内的资产组合的收益的频率分布,通过历史上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收益,以及在既定置信水平下的最低收益率,计算资产组合的VaR值。历史模拟法假定商业银行收益率随时间独立同分布,以收益的历史数据样本的直方图作为对收益真实分布的估计。

历史模拟法计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以市场利率作为基本的市场因子,收集在某一时间段中市场利率的历史数据。利用资产定价模型,在利用市场利率的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确定资产的盯市价值。

第二步:依据在N+1个时期市场利率的历史数据,假定未来的市场利率变化与过去完全相似,过去N+1个时期N个市场利率水平在未来都存在出现的可能性,模拟出在未来某一时期市场利率的N种表现结果。

第三步:依据市场利率未来N种可能的模拟水平,利用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出资产在N种市场利率的模拟水平下的N个未来可能市场价值。再将N个可能的资产市场价值与现在的资产价值相减,得到N个潜在的资产损益结果,最后,绘制N个潜在的资产损益分布的直方图。

第四步:利用资产损益分布直方图,运用分位数法,计算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下的VaR数值。

运用VaR法管理银行的利率风险克服了久期模型法不考虑市场利率变化,假设与现实不符的缺陷。通过模拟利率可能的变化情景来测度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与敏感性缺口法、到期日模型法、久期模型法相比较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利率风险的大小,具有更强的实用性。VaR法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利率风险的大小,任何没有专业背景的投资者与管理者都可以方便地使用VaR值对金融风险进行评判与管理。同时,VaR管理法是一种动态的模拟法,承担的是利率风险的事前风险估计,具有全面、客观、及时的优点,这是其他局限于事后衡量的风险管理方法所无法具备的。再者,VaR管理法不仅可以计算单个金融工具的风险,还能够计算多个金融工具组成的投资组合风险,不仅可以用于风险管理,而且可以用于银行的业绩评估,可以为每个交易设置VaR限额,以防止过度投机行为的出现。但是Var管理法衡量的主要是市场风险,其市场利率的估计依然是基于历史数据的一种估计。Var管理法的精确度取决于历史数据的准确性和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往往需要商业银行支付高额成本。从技术角度来看,Var值表明的是一定置信度内的最大损失,但并不能排除高于Var值的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将给商业银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应注意Var方法与其他风险管理方法的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雪莲,等.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暴露系统估计及其规避之浅见[J].现代财经,2010,(12).

[2]李奥奈尔•特里尼,菲利普•普里奥兰德. 固定收益证券——对利率风险进行定价和套期保值的动态方法[M].肖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Barber J R, Copper M L.Immunization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J].The Journal of PortfolioManagement, 1996:99-105.

[4]莫湘蓉.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吴恒煜,赵平.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8).

[6]张磊.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责任编辑:孙 飞

责任校对:焦世玲

Analysis of Risks Faced by Commercial Banks from Market Interest Rate

Wang Zhaoning

Abstract: As the market interest rate is being implemented, the opening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is being accelerated. Thus the risks from interest rate rather than from credit have become the major factor of risk management in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minant and recessive effects of interest chan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features of interest rate, constructs the measure model, maturity model and duration model, and summarizes the steps to calculate interest rate risks in commercial banks with historical simulation method.

Key words: market interest rate; dominant effect; recessive effect

银行柜员个人操作风险分析 篇4

这几年银行的各类案件层出不穷,其中既有陈年老案,也有不少新的案件,分析这些案件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银行柜员作案的案例占有相当多比例,而且,案件所发生营业网点的内部管理普遍混乱,平时这些网点的柜员操作差错率通常较高,也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体系和措施。本文通过建立适当的柜员操作风险分析体系并提出各种有效措施以解决银行柜员的操作风险控制等问题。

一、柜员操作风险按程度分类:

1、一般差错

柜员个人操作的一般差错通常是指那些在业务流程处理的过程中尽管违反有关的管理规定,但情节轻微,风险系数不高,所在流程的环节前后漏洞不多的差错情形。这种差错的出现频率是评价该柜员工作质量的指标之一。

2、较大差错

柜员的较大差错一般是指在业务操作中出现的中等风险程度的差错,这些差错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业务基本流程及其必经环节的疏漏或欠缺,或者是对业务操作管理规定和流程的简略或忽视。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柜员在为客户开设账户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银行留底资料不齐或复印不清等情况。

3、重大差错

柜员的重大业务操作差错通常指的是柜员由于疏忽或对管理规定熟视无睹而造成的严重违反业务操作规定的差错,其中也有部分柜员错误理解了管理规定的重要*,以为某些必要监督管理环节可有可无。例如,对授权人员的授权操作和签名确认不够重视,经常以工作繁忙或事后可以后补进行推搪。这些差错的经常发生将很容易给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4、一般事件

柜员操作的一般事件通常是指柜员故意或完全违反规定及操作要求的业务差错,虽然在后台的现场或非现场检查中发现,没有造成银行的损失,但是差错的*质比较恶劣,对银行潜在的风险影响程度比较高。例如在处理票据交换业务过程中违反先借后贷的银行结算基本要求,实际操作中进行先贷后借的处理,如果客户的票据在这时作交换退票处理,那么银行就很有可能形成损失。

5、重大事件

柜员操作的重大事件一般指由于违反操作规定已经给银行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的差错事件。

6、银行内部案件

对于柜员的重大差错事件而言,如果银行经过调查后发现该柜员是故意所为,并且与银行外部人员或者银行的其他人员一起配合,已经造成银行损失的行为,这基本可以认定为一件银行内部案件。

二、操作人员可以分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1、柜台经办人员

柜台的经办人员是初级操作风险的高发人群,其实每件银行差错事件或案件均离不开经办人员的配合行动,或犯罪分子利用了经办人员的无知才能顺利作案。可见银行对前台经办人员的教育和培养的好坏确实是一家银行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

2、后台授权人员

银行的后台授权人员是营业场所现场操作风险控制的中坚人才,他们掌握着对银行内部和外部风险的主要控制关卡,如果他们对操作管理规定的理解或执行发生偏差,那么该银行营业网点的操作差错率将高居不下。

3、前台营销人员

总体而言银行的前台营销人员不应直接兼任后台的账务或业务处理。在正常情况下,如果营销人员不是与银行外部的犯罪分子里通外合,或者完全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一般的外部风险是不会与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沟连在一起的,整体出错的概率很少。

4、复核人员和事中监督

后台的复核人员,包括营业网点的事中监督人员工作有相当的独立*,他们一般不会受到来自客户方面的影响,但是这些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是个关键因素,当然工作量实在太饱满也是影响他们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

银行的业务复核环节是现场操作风险控制的最重要手段,复核人员的选择和岗位的配置,加上薪酬的体现是银行基层管理的重点。

三、柜员操作风险分析的途径和手段

1、差错发生的频率

业务差错的发生频率对不同的营业网点和不同的管理人员有一定的规律*。我们曾经大范围地统计过区域网点的差错情况,发现某些营业点的差错率一般稳定在某个水平上,排名情况更加倒数有名,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类差错排查也就是我们银行内控工作的重点。另外,我们还发现普通差错的高发网点通常与银行重大事件或内部案件的发生网点有正相关的关系。

2、差错重复的次数

个柜员差错的重复发生次数和同一个网点内同一种业务操作过程中不同经办人员发生的重复差错是衡量该柜员业务水平和网点业务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同种业务差错重复发生次数如果具有普遍*,这说明业务管理部门的管理和业务操作的培训工作没有到位,应该尽早进行补救工作。

3、差错发生的时间段

操作差错发生的时间也是值得关注的方向,一般新的业务操作流程或新业务的推出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多的操作失误,导致差错率的上升,但是持续时间不应过长,允许的时间段最好在两个月之内,特殊情况下可以三个月,超过这一时间段同类差错的发生只能说明基层管理和培训工作滞后,或者具体经办及复核人员的水平有限,不再适合相关业务的要求。

对具体柜员发生差错的时间一般具有离散*的特点,集中度较高说明他这段时间内的工作质量很不稳定,一定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银行基层管理者必须和他一起深入分析,并对各种原因进行排查。

4、责任人

在操作差错分析中如何分清责任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工作。如果我们在处理上混淆了产生差错的责任人,这将对基层的业务管理造成极大的混乱,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让相关人员认清自己的责任,并给他们有充分申述的渠道和平台。我们建立的内控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经办人员与管理者的信息沟通平台。

5、业务的品种

发生差错的业务品种和业务管理所属部门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是,管理得越严,操作要求越高的业务或部门,其记录下来的差错和业务操作差错率会表现的更高,内控记分表中的排名更多的与这些业务品种有关。那么其他的业务以及他们的管理部门是否工作就相当出色呢?平庸的银行管理者可能这样认为,但这无助于提高全行的内控管理质量水平。

6、操作流程的检查

对业务操作流程的检查很容易流于形式,基于风险控制的角度对风险环节进行深入分析的内控管理工作常常不为管理者所重视。检查的手段和形式固定不变,也会给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7、内控记分表

由于银行现行对具体操作柜员的工作质量评价还是以定*评价为主,管理人员对柜员的印象分很重要,主观的评价往往掩盖了客观的实际表现。所以很多作案人员在暴露后才发现原来大家对他的评价不错,甚至还有不少“表现优良,年年A+”的员工。银行推行内控工作质量的记分表将有助于大大减少这种由于主观评价不足所造成的定*评价的缺陷。

8、现场和非现场的检查

银行必须开展多种多样可行的检查行动来杜绝各种管理死角。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要交叉配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差错的发生,从中也能发现一些案件的线索或苗头。

四、依靠银行电脑系统进行有效制约和对交易数据类型进行分析 通过电脑系统的参数设定和系统制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人工无法完成的柜员操作风险控制的难题。

1、柜员管理

管理的原则着重在不同的柜员只能操作不同的业务,以防止在一项业务处理流程中出现同一个柜员一手清的情况。

2、交易类别的控制

不同的柜员交易类别应该秉承谨慎处理,互相监督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才考虑效率的问题。

3、基本交易操作流程次序的制约

电脑应用操作系统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基本的银行会计结算、资金清算等管理规定,在业务流程处理次序上要通过系统杜绝相反操作的可能*。

4、有关交易差错数据类型的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电脑系统对每一个柜员的相关交易数据进行分类分析,这包括:

(1)

每天的交易总笔数;(2)

接待的顾客人数;

(3)

交易业务品种分类笔数;

(4)

当天交易的最高金额和流水号;(5)

交易时间的跨度及其操作频率;(6)

柜员的操作偏好情况;

(7)

总体和分类差错率分析等等。对以上交易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好处是明显的,这让我们知道相关柜员的操作工作质量及其稳定状况,由于数据的积累是漫长的,因而在短期内的大幅波动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很有可能预示着某些情况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

5、对特殊交易的检查和控制

柜员特殊交易的检查是电脑系统和我们非现场检查的重点。这些交易是最容易给有心作案的人员利用,并能逃脱常规的检查手段。另外,如果单靠人工而非电脑系统进行监管和控制,其监管成本将会很高。

6、报表的作用 各种会计、统计和内控监管报表可以使我们能够在常规对账检查和专项检查中顺利地核对各种关键数据是否相符,如果出现不符或者数据紊乱的现象,我们必须查找原因,这往往可以作为银行内部事件或案件的重要线索之一。

五、对柜员操作风险进行评估和采取防范的措施

我们在实际做银行基层柜员个人操作风险分析的评估工作中,还应该高度重视如下的一些问题,只有全面考虑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后,才可以说真正完成了对柜员个人操作风险的分析并有针对*地采取了相关的措施。

1、人员的选配和定期岗位轮换问题。

2、业务流程整合和梳理的问题。

3、业务素质和做人品德的培训问题。

4、管理者应做重点监控和随机抽查。

5、基层网点或营业部的管理问题。

6、规章制度建设和执行的问题。

7、电脑系统设计和人机配合方面的操作风险防范问题。

8、加强与外部与内部客户的对帐。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分析论文 篇5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一)银行风险

在银行和贷款者之间有着契约,贷款者到期必须连本带利归还银行。银行和储户之间也有契约,到期之时银行向储户还本付息。可是,银行两边的契约的“硬度”不一样。银行和贷款企业之间的契约比较“软”。企业还不出钱来,银行只能靠法律手段逼债,万一贷款收不回来,只好等这家企业破产之后多少拿回来一些。我国的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更软。国有企业还不出钱来而银行一筹莫展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可是银行和储户之间的关系就“硬”多了。除非银行破产,否则储户完全有权力拿回属于自己的资金。在某种意义上,银行把许多家企业经营风险集中到了自己身上。

银行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风险:

(1)信用风险:即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

(2)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所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

(3)利率风险: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所面对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了其盈利水平的情况;

(5)操作风险:主要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

(6)法律风险: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

(7)声誉风险:该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规和其他问题。

银行不能不发放信贷,可是,只要资金出了银行的大门就有收不回来的风险。从理论上来讲,绝对避免坏帐是不可能的。坏帐是银行经营的风险成本。在正常情况下,银行应当用自身的利润来冲销坏帐损失。只要银行能够保持资金的流动性,资金流通链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麻烦。可是,如果银行的呆帐、坏帐越来越多,甚至资不抵债,总有一天这个问题会被揭露出来。一旦有一家银行失去了资金流动性,就会导发金融危机。

由于信息不对称,在这家银行储蓄的老百姓往往最后得到消息。当老百姓得知他们的血汗钱有可能被银行给赔掉了,他们的反应非常简单干脆:尽快把自己的钱取回来。由于任何银行都必然把相当一部分资金发放中期或长期贷款。没有一家银行能够立即全部返回所吸收的存款。如果众多的储户一涌而上挤兑,马上就把这家银行搞垮了。银行关门势必拖跨许多相关的企业。由于银行之间存在着各种业务联系,一家银行出现的挤兑风潮很快就会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结果,金融风暴的冲击一波连着一波,最终酿成一场社会风暴。

由于存在金融市场失灵的可能,一旦某个金融机构出现危机,即使政府出面干预也未必能够挽救这个机构破产(例如英国的巴林银行)。当大规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即使国际力量联合起来也未必能够制止危机的蔓延(例如墨西哥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非常复杂,一家金融机构出现的危机会牵连到其他金融机构,例如,1974年英国由于房地产景气消失而出现银行业危机。日本在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崩溃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一家金融机构出现危机会损害公众对整个金融体制的信心,发生挤兑。例如,墨西哥和泰国金融危机。这种负的外部性在区域金融危机中表现得非常严重。[2]

银行业务的本质决定了它需要承担各种类型的风险,因此了解这些风险并确保银行能妥善地计量和管理风险是银行监管的重头戏。

(二)金融监管的目的银行的风险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要比其他产业部门高得多。银行的自有资金在其全部资产中只占很小的一个比重。当银行放贷、投资的时候,主要是在拿别人的钱做生意。按照国际标准,银行的自有资金应当不少于8%。也就是说,银行中92%营运资金都来自于存款和借入资金。如果银行的坏帐超过了资本金,以后再赔钱的话实际上是在亏损别人的钱。因此,一旦储户知道银行坏帐很高,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他们势必会尽快提出自己的存款。如果大量客户挤提存款,将使银行迅速丧失资金流动性。

一般企业亏损倒闭只不过影响与这个企业相关的员工,可是,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相当多的民众,甚至破坏社会稳定。危机蔓延的程度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不同部门是有差异的,但以银行领域最为严重,这一点已经得到公认。Fama认为,如果单单从事资产管理,货币兑换和支付的话,根本不需要对银行业进行大规模的监管。但是,由于银行还进行着把非流动资产转化成流动负债,通过监督贷款和信号传递来降低交易成本,所以对银行业监管是完全必要的。否则,金融市场失灵可能会让银行面临恐慌性挤兑。[3]为了平息动荡,中央银行不得不扮演最终支付者的角色,动用国库来稳定局势。一家或者几家银行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最后势必要全体纳税人来负担,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也非常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因此应当防患于未然,严格实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的主要目的在于: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

(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许多文献一致认为,金融监管可以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从而提高社会福利。因此,为了保护民众的利益一定要对金融机构实行比其他企业更为严格的监督管理。

美国联邦储备法明确规定,美国的银行监管制度的目标是:维持公众对一个安全、完善和稳定的银行系统的信心;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和有竞争的银行系统服务;保护消费者;允许银行体系适应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日本国普通银行法》规定金融监管是以银行业务的公正性为前提,以维护信用确保存款人的权益,谋求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为银行业务的健全而妥善地运营,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全发展为目的。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法》规定金融监管的目的是:在政府一般经济政策范围内促进货币稳定及信用,有助于经济成长。在金融管理局认为公共利益所必要时可随时对金融机构提供咨询或对该金融机构提供建议,并要为确保该要求或建议的效力

发出指示。

比较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可见,美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目标比较具体,切实。美国金融监管强调对存款者的保护,稳定金融体系,维护有效的金融体系内的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如果从条文上来讲,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基本上都差不多,关键问题在于能不能保证所规定的监管目标顺利达成。

(三)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是保证金融体制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及时关闭那些资不抵债的银行是保证金融体制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的主要理由如下:

(1)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银行危机具有一般企业危机所不具有的蔓延性或传染性,如果某一家银行发生信用危机,出现挤兑,储蓄者会同时怀疑其他银行的信誉,有可能导致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崩溃,造成整个金融体制的大混乱。

(2)商业银行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给。大量资不抵债银行的存在是货币流通体系的一大隐患,因为一旦商业银行信用危机蔓延,部分准备金制度下的倍数放大效应将使得大量货币突然退出流通,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萧条。

(3)及时关闭资不抵债银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向现有银行发出信号:政府的确把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对待,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政府隐性补贴导致的呆坏帐进一步积累,有利于银行改进经营管理,提高效率。

(4)只有及时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才能维系储蓄者对整个银行系统的信心。

银行的自有资本代表了银行股东的金融权益。它可以用来缓冲可能出现的损失。应当以现有风险为基础来计算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的经营必然会遭遇到各种风险。如果发放的贷款不能收回,那么就难免出现资产损失。银行应当用日常的收益进行抵付。如果日常收益还不能支付资产损失,那么就必须动用银行自有资产。如果银行的损失超过了自有资本总量,那么就会损害存款人的利益。因此,不能允许银行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

在银行监管过程中,最怕的就是银行的经理们说假话。由于种种原因,明明他们放出的贷款已经不可能收回,成为坏帐,但是他们通过各种手法在银行帐目上做成正常。明明是已经资不抵债,在帐目上却看不出来,似乎一切正常。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银行自有资本10亿元,吸收存款100亿。税后营业收入3亿,坏帐1亿。那么扣掉坏帐损失,该银行的利润还有2亿。银行处于正常盈利状况。如果该银行的坏帐达到3亿,那么该银行就没有任何利润了。如果坏帐达到13亿,实际上,这家银行已经把它的本钱加上利润统统赔光了,那么这家银行就应当关门了。无论如何,也不应当把民众储蓄的资金也亏掉。假若金融监管机构发现银行的坏帐总额已经接近它们的自有资本,那么,及时让这家银行关门破产,不会对整个金融体制构成任何威胁。银行损失的是股东们的自有资本,储户的钱并没有损失。

怕就怕银行不说真话。通过造假帐,一直亏到20亿、30亿才被发现。就是叫这家银行破产,把它的经理都抓起来,它的自有资金只有10亿,赔光了之后还差几十个亿。怎么办?老百姓把他们的血汗钱放在银行里,如果不明不白地就不见了,当然不会答应。如果政府不出面解决问题,就难免影响局势安定。所以,一旦金融监管失误,最终还是要政府出面来收拾局面。所以,在金融学中,中央银行被称为“最后贷款者”。所以,及时搞清楚银行的坏帐状况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果银行已经出现了较高的坏帐率,为了避免破产的命运,该银行的经理人员有可能掩盖真相。通常他们希望再争取一些时间,也许能够在今后的投资中赚取更高的利润来补上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就象输了的赌徒一样,产生了一种激励,为了能够再赌一把,他们必然会产生报假帐的动机。同时,他们会更热衷于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如果赢了自然好,如果再输了,就要闯大祸了。

因此,必须提高金融机构运作的透明度,要求金融机构能够按照统一的会计准则,向监管当局报告真实数据。在亚洲金融风暴当中,韩国、日本的许多金融机构掩盖了大量不良资产,直到出现了严重的支付危机时监管当局才发现问题,但是已经无可挽救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知情权、金融机构报表的质量、统计制度等方面都不如韩国和日本。各类金融机构做假账、说假话的现象相当普遍。从表面看来国有银行的各项指标都不错,但是各级金融机构的谎言掩盖了系统性风险。幸亏我们的金融系统还有较高的资本流动性,否则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为了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就一定要对违规行为有非常清楚的惩罚措施。金融行业不仅需要准入准则,更需要退出准则。如果银行违反规则就要有人来出示黄牌警告,直到出示红牌,把违章的金融机构及时罚下。在足球比赛中,出示黄牌或红牌的都是一个裁判员。在金融监管体系中,负责出示黄牌的应当是信息非常灵通的民营的存款审计公司和存款保险公司,而最后出示红牌的应当是中央银行。若要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处理那些经营不当的银行必须要及时、果断。一旦银行资不抵债,立即清理出场。否则,越拖毛病越大。

(四)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多元化

金融监管的要害是信息的真实性。如果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够保持其独立性,那么在各级政府机构的干预下就很难保证在监管过程中取得真实信息。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的25条“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第一条原则强调:“在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下,参与银行组织监管的每个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且享有工作上的自主权和充分资源”。这是国际上有关监管机构独立性的权威表述。

依照现行法律,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央政府领导下独立行使职能,其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须“在国务院领导下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第六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监督管理情况的工作报告”。第七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为杜绝各级地方和部门政府对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的干涉,保证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银行监管时享有必要的独立性或摆脱政治方面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已改变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状况,在全国设立了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融业监管。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中央银行一直在强调真实性监管。但是,很少有人相信各级银行的报表的真实性。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金融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因此,必须改进现有的法定监管主体的权责制度,塑造真正具有独立和自主执法权的监管主体,防止地方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干预。

因为金融监管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很复杂的工作,如果不是独立性很强的专门机构,就很难有效地承担和进行这种工作。

因为金融监管涉及社会各方面利益,如果监管机构没有独立性,其监管过程和目标易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那就很难做到公正、公平。

因为金融监管机构是政府系列或政府授权的机构,如果它不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其监管行为及其目标就难以摆脱政治上的干预和压力而单纯化,其监管对象即金融机构也很难按商业化原则经营。

金融监管体系必须多元化。反腐倡廉的监察机制就是这样,除了纪律检查委员会之外,还要有反贪局、检察院等多种监督管理机构。单一的监管机制既不可靠,又缺乏效率。如果只有一个监管体系很容易出现信息渠道堵塞的问题。当前,贪污腐败风气甚坏,一旦负责监管的官员无能或者受贿,就很难取得准确的信息。不法奸商、贪官污吏们塞几个红包就“搞定”了。只有金融监管多元化才能够防范在金融监管领域出现行贿、受贿,从而保证金融信息的真实性。

同时,我们必须建立强制的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应当明确规定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等级,哪些信息应当向金融监管部门报告,哪些信息必须向公众报告,从而保证金融监管当局和民众的知情权。

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都竭力避免单一的金融监管渠道。美国金融监管系统内属于联邦政府一级的机构有四家: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储蓄机构监理室。克林顿政府为了精简机构,在1993年计划成立一个新的“联邦银行委员会”以取代四家监管机构的功能。按照这个计划,联邦储备银行将只负责货币政策,不再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坚决反对这一合并,他的理由并不复杂,“单一机构的设立将使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出现官僚主义失误。”直到今天,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仍然是多头分立,互相监督。由此可见,即使在美国这样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金融监管也不能只依靠单一途径。由此可见,多元化监管是取得准确信息、维护金融秩序的必要条件。

(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上的主要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毛病有:监管方式单一,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缺乏监管的激励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罚手段,监管力度不够。

第一,目前,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主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尽管负责监管的人数不少,各种监管制度和规定的条文也很清楚,但是,由于监管渠道单一必然带来信息不畅通的弊病,监管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不仅承担着金融监管的任务还负责执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宗旨上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央银行的多重目标常常相互冲突,货币政策目标与监管目标相混淆。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中央银行监管部门受到各级政府的干预,在多重目标中举措不定,缺乏独立执行监管政策的条件。

第三,靠什么激励机制来实行有效的监管呢?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在许多情况下,它们说假话的成本很低,说真话的代价却很高。在当前说假话成风的环境中,法不治众,央行监管局以及下属的各分行、支行监管处的人为什么要在监管过程中得罪人呢?

第四,在1998年金融监管的重点是违规监管,1999年监管重点是真实性监管。这些都很必要。关键问题是即使查出来违规事实,发现了假话又能怎么样?就是明知某个银行坏帐逐渐增多,能够采取什么措施呢?前不久,规定银行贷款负责人要对贷款终身负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假若银行真的出现了坏帐,拿这个行长怎么办?他就是这么点工资,难道杀了他不成?

由于国家承担了应由银行承担的风险,银行又承担了企业的风险,因此,银行利益并不取决于对风险的检测、评估等一系列财务指标,而是受监管标准和程度的左右。这种非量化的监管方式给监管部门甚至监管人员留有极大的弹性发挥余地,使其可以凭借人为的裁度相机处理国家和银行、银行和企业的矛盾,并使之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

目前,无论是哪一级的金融机构,只要是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营业的,最后,出了问题统统由中央银行来负责。其结果是,一方面,中央银行轻易不会发给金融机构营业许可,弄得在许多地方融资渠道不畅通,另一方面,背在中央银行身上的包袱越来越重。

金融监管体系的问题由来已久。每当有学术讨论会,总有许多学者严肃地指出上述问题,但是,大多数批评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下文。正是由于对金融监管体制本身没有进行认真的改革,使得金融监管的效果并不理想。金融系统大大小小的危机层出不穷,“四面起火,八方冒烟”。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司就象救火队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如果再不重视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只怕等到金融风险积累在了一定程度,有朝一日集中爆发出来,就要吃大亏,闯大祸了。

[1]本章综合了《民营银行二百问》中有关章节。参加这些章节写作的有陆军、史晋川、董辅仍、杨再平等人。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2]参见李德等,“中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中长期策略”,《金融热点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3] Fama,“Banking in the Theory of Financ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6,no.1,January,1980

文章

来源莲山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对策分析 篇6

【摘要】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各商业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进行有效的会计风险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对会计风险管理不善,再多的盈利也无法弥补会计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文章旨在分析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造成会计风险的各种原因,并结合自身思考和分析给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对策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迅速,尤其是进行股份制改革后,各大银行经营日渐完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我国多家大型银行排名居世界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15年世界银行排名,按一级资本排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均跻身世界前十。庞大的资产规模对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有效的会计风险管理也就越来越重要。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机构庞大、网点众多,多家大行的网点数量在1万个以上,这些网点是银行拓展业务、服务客户、创造效益的堡垒,但数量众多的网点和机构也给各银行带来了管理上的难题。随着市场化环境下各家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各个银行将工作的重心都放在提高盈利能力、营销客户、创造利润上。为了争夺客户、抢占市场,容易对会计风险放松管理,随之相伴而生的是因会计违规操作带来的案件增加,给银行的资产带来了损失,也对银行的形象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近几个月就相继曝出农业银行北京分行涉案金额达39.15亿元的票据返售业务案件以及中信银行兰州分行涉案金额达9.69亿元的票据案件等大案。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

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具体在实践中,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会计人员违规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的会计操作人员是办理银行各项会计业务的人员,主要包括柜员、会计主管、网点负责人、其他会计操作人员等,业务操作人员的道德水平、职业操守决定着他们在日常操作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违规的行为。一些案件往往是会计操作员与会计主管甚至网点负责人相互勾结形成的。比如通过伪造印章等方式挪用客户存款,利用网点管理漏洞开立虚假存单、承兑汇票等,这些业务往往一个人无法完成操作,操作上通常都需要主管授权才能完成。授权过程中有些会计主管漫不经心,违规操作,不审核业务的合规性就随意授权,给别有用心的员工可乘之机,以往就发生过多起员工挪用客户存款购买彩票、股票的案件。另外,也有领导对员工威逼利诱,胁迫员工违规操作以达成自己的目的。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的业务营销压力巨大,为了争抢客户,往往会出现为了给客户提供便利越过制度进行操作,比如违规放贷、违规为客户垫付资金等,出现“会计核算制度让位于营销”的不正常情况,从而带来会计核算风险,而问题被发现时往往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带来的风险

各商业银行依据《会计法》和人民银行、银监会出台的各项规章,会针对本行会计操作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行为,指导操作。但内部控制制度众多,流程不尽合理,对以往的会计制度清理不及时,有时往往会计管理部门出台一个制度,其他业务部门出台一个制度,部门与部门之间因为缺乏有效沟通造成制度要求上的不统一,难以执行。而同一部门制定的制度如果制定时考虑不完备,往往出台后还要多次更改,甚至朝令夕改,制度间相互冲突,给业务执行带来难度,也造成了巨大的业务风险。

(三)会计监督检查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的监督检查以人为检查和电子监控为主。这两种会计检查方式都有一定的缺陷。人为检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后台稽核的方式对每日业务进行核查,但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发现问题时往往离问题发生已经过去较长时间,给弥补问题带来的影响造成了困难;另一种以检查小组的形式巡查,检查人员按照检查底稿对网点的交接、开销户、大额存取款、内部帐记账等日常会计操作进行检查。但这种检查主要采用抽查的形式,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业务很可能因为抽查不到而放过,另外,检查时间有限,也很难面面俱到。通过内部审计的方式,由审计人员从后台调阅资料和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筛查,对会计科目异常变动予以关注,发现疑点后再与现场审计相结合进一步核查并要求当事机构就问题做出反馈,但此种方法也有时间滞后的弊端。机控是通过会计运营系统对业务中产生的风险进行监控,风险产生后通过系统实时传输到后台,由后台人员对风险进行甄别后联系相关业务机构对风险进一步核查,如确认为违规操作需要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这种形式的主要弊端在于当前银行业务种类繁多,电脑风险模型往往不能对业务中每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另外,在程序的设置上如果过严可能会给日常操作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如果过松则不能达到监控的目的。

(四)银行会计业务系统风险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家银行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加快了新系统上线的速度,但这种速度的加快也导致了新系统漏洞较多,从而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发生错记漏记等问题。同时因新系统上线之初较多漏洞的存在,也给一些人提供了利用系统漏洞作案的机会。

(五)柜面办理业务为主的传统模式使各银行网点不堪重负

当今银行各项业务以柜面办理为主的模式带来的风险,这种柜面办理业务为主的传统模式随着各银行的业务量不断增加,使各银行网点不堪重负,会计操作人员普遍压力较大,容易在记账过程中发生对科目的漏记、错记带来会计核算的风险。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各家银行的电子业务渠道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国情决定了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客户,在商业银行柜面办理的现金业务仍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银行的支付结算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各项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开发。

三、会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以上所列举的是笔者在银行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主要会计风险,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也做了一些思考:

(一)加强对员工的风险合规教育,严格奖惩制度

银行会计人员是直接或间接进行会计操作的人员,他们的操作行为直接影响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安全。对于员工的教育更多的是要让员工从内心认识到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而不仅仅是单纯地记一些规章条文,流于形式。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是要让员工更好地遵守制度,奖惩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绝大多数岗位的工作要时时与资金打交道,这就要求员工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责任感,对于不符合条件、屡教不改的员工要及时清理出队伍。要推广远程授权,分离会计操作人员和授权人员,杜绝员工合伙作案的发生。

(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各家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可谓不多,但许多制度往往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建议各银行的会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增加协调,在制定制度时多参考各部门及会计操作人员的意见,使制度切实可以执行而又不影响业务的发展。要有专人负责对制度进行整理,对于执行多年已经不适用的制度应及时地进行清理,对一些需要更新的制度及时进行更新。

(三)完善会计监督检查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应将更多懂业务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同志充实到监督检查的队伍。检查小组在设计检查流程时应知道对业务有重大影响和易发生风险的关键风险点,对关键风险点重点检查,有的放矢。同时要重点发挥机控的作用,人为检查只能是抽查,只有机控才能实现全方位不间断的监控,设计合理的风险模型嵌入系统,由银行会计业务系统对明显违规的操作直接拒绝处理,对需要进一步人工判别的操作则报告给后台,再由后台会计监督人员通过查看监控录像和电话询问等手段进一步识别是否有真正的风险发生,并根据情况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四)完善银行会计业务系统

银行绝大多数会计业务需要通过系统来操作,由此对于系统的控制和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新系统上线前应经过严格的测试,系统上线后也要不断跟踪收集来自一线员工的反馈,及时制作补丁程序对系统进行完善。对于自身系统开发能力较弱的银行应选择与优秀的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双方取长补短,银行发挥掌握银行业务的优势,软件公司发挥软件开发的优势,共同开发优质高效的系统。

(五)各银行应大力发展电子渠道业务,加大对自助设备的投入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应用日渐广泛,而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银行替代物理网点的大部分功能成为可能。加大对电子银行技术的研发,完善电子银行的功能,推广电子银行的应用。增加自助设备,可以极大地减轻物理网点的业务压力,减轻员工的压力,解放人力,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银行会计风险。

我们应该认识到,进行会计风险管理虽然不能直接给银行带来效益,但却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经营业绩,一家银行如果会计基础工作做不好,无论取得多少业绩都会被发生会计风险带来的损失所淹没。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的实质是对银行整个会计流程的管理,从制度的制定到员工的教育培养,再到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整体。进行卓有成效的会计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要保证,是银行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

参考文献

浦发银行风险分析 篇7

关键词:招商银行,网上银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

一、引言

自1995年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上银行在美国诞生以后,迅速地在世界范围内扩展,我国也在1996年出现了第一家网络银行业务提供银行——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在国内网上银行体系中起步很早,也较早而且更容易遭遇到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的诸多棘手的难题,同时,与传统业务相比,网上银行业务有着其特有的风险形式,因此深入研究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对于中国整个网上银行体系的风险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依据锁定管理和控制目标的过程,通过对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识别与分析,归纳出其风险结构。

二、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战略

1. 网上银行业务经营目标

“打造一流的网上银行”也一直是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发展目标。

2. 网上银行发展战略的实施

1998年,“一网通”推出“网上企业银行”,“一网通”的成功推出标志着招商银行在银行电子化建设方面开始走向国际水平,并进而确立了招商银行在国内网上银行领跑者的地位。

三、网上银行业务流

从客户跟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各有侧重。用户更重视结果,而银行重视过程。从客户的角度看业务流程如下:用户打开浏览器,连接到网上银行站点,然后通过安全审核后,访问网上银行的主页面,点击相应功能按钮,接着按屏幕提示要求依序填写交易请求表格查看交易处理结果。另一方面,从银行内部处理角度看,交易流程如下:接收用户连接要求,对用户进行安全审核决定接收用户交易请求,进而审核用户交易请求,再将交易请求转发银行交易主机,主机系统接收网银中心代用户转来的交易请求。接着,主机系统处理交易请求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网银中心,网银中心接收主机返回的处理结果,进行必要的再处理,最后返回用户交易处理结果。

四、网上银行风险识别

1. 网上银行风险

本文主要从传统银行风险新的表现形式和网上银行特有风险这两个角度将网上银行分为两大类风险,前者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后者包括战略风险、法律风险等。

2. 识别方法介绍

本部分使用组织结构图示法和流程图分析法,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营两个角度,对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

3. 招商银行网上银行风险识别

通过对银行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的分析,本文确定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三类主要风险: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导致的系统风险,基于网络金融业务特征导致的业务风险,以及操作风险。

3.1系统风险

(1) 网络故障风险

因网上银行的计算机系统停机、磁盘破坏等不确定因素形成的网上银行系统风险。

(2) 黑客攻击风险

因黑客攻击,侵入系统内带来的风险。

(3) 技术更新风险

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导致银行所购设备贬值和不安全带来的风险。

(4) 外部供应商风险

目前我国在金融电子化业务中使用的软、硬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引进,而且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增大了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选择风险。

3.2业务风险

(1) 信用风险

网上银行服务方式的虚拟性使交易只是通过网络发生联系,这使对交易者的身份、交易的真实性验证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大了信用风险。

(2) 流动性风险

网上银行交易的实时、快捷、使参加交易清算的机构倾向于减少实际货币的超额储备,从而增大流动性风。

(3) 法律风险

网络银行的虚拟性、无国界性等特征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有形界限,从而对传统的法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冲击。

(4) 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存在于所提供的每一个产品和服务之中,网上银行产品会伴随较大的交易风险。

(5) 战略风险

目前,网上银行的业务更像是传统银行业务的无场所化,只是讲业务办理的地点放置网上,并没有发展出完全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网上银行业务,招商银行的崛起源于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但若没有网上银行特色业务的创新很难吸引到新的客户,创新必然陪伴着不确定性,加大了招行的战略风险。

(6) 信誉风险

当客户在使用网络银行提供的产品过程中遇到困难,而网络银行又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或者网络银行不能提供所称产品、准确及时的服务,使其提供的虚拟金融产品不能满足公众所期望的水平,就会在社会上产生不良的反映,形成信誉风险。

3.3操作风险

(1) 内部员工风险

网上交易程序化的运行方式将运行过程隐蔽不为客户所知因此增大了员工的道德风险。

(2)

客户安全意识风险

五、网上银行风险分析

1. 分析方法介绍

由于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风险种类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因此要评估的网上银行风险的因素指标是多层次、立体的。对于不同的部分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风险评估方法,同时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考虑到网上银行风险的复杂性,及对于一些数据的采集存在一定困难,为了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出真实的网上银行风险,我们可以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它正是一种可以较好的评估网上银行风险、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评估方法,该部分主要结合模糊综合法来对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分析。

2. 招商银行网上银行风险分析

本文依据层次分析原理构建基本的层次结构图,来描绘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各个风险因素指标之间的关系。在上文对于网上银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可总结出,系统风险包含网络技术、外部环境因素;业务风险包含外部环境、经营决策、人力资源、网络技术因素;操作风险包含人力资源、系统与流程、外部环境因素。探究并且整合这些风险敞口,可以将其风险因素归纳为五种:网络技术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经营决策因素和系统与流程因素。每个风险因素又有各自具体的风险因子。由于风险因子众多,为了便于分析,本文选取几个起决定影响的因子来对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

(1) 网络维护与防御能力; (2) 产品、服务创新; (3) 客户网络安全意识; (4) 员工职业道德与操守; (5) 规范的系统管理为了便于后面的后续数学计算,采用数学字母表示相应的五个风险因子,从 (1) 到 (5) 分X1 x2 x3 x4 x5,并将影响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的因素集,即论域记为U={x1, x2, x3, x4, x5}。根据因素集U中不同因素xi影响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赋予各因素相应权重ai, ai>0,∑ai=1, i=1, 2, …, 5,则A={a1, a2, a3, a4, a5}是U上的一个模糊集合。集根据主观经验与判断,可确定模糊集为A={0.35, 0.2, 0.2, 0.1, 0.15}。

根据经验和偏好,可选取评判集为V={优,良,差}。根据对专家、员工、一般群众进行的招商银行网上银行风险评价得出统计,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单因素评判结果,如表5-2所示:

表5-2单因素评判结果

于是, 根据表5-2, 可以得到模糊矩阵为

采用bj=V (ai·rij) 对招商银行网上银行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由于b1=V bi,因此可以判定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水平为“优”。

尽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值取值及本文的评价结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但是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网上银行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量化方法。

六、总结

通过定性识别与定量分析结果,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风险状况,便于其通过风险识别与分析反映出来的结果来进一步进行风险度量、采取相应对策,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网上银行风险,从而降低、控制银行整体风险,实现其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金清.金融风险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2]施兵超, 杨文泽.金融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析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工业企业法人中,小企业占总数的近95%:小企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并提供了70%左右的城镇就业机会。然而,一方面。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融资难问题,急需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因小企业存在高风险而对小企业施。目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但与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相比,小企业贷款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还不到15%:二是小企业贷款需求满足率还比较低。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存在。

一、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源分析

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是指小企业在贷款期满时没有全部还清银行贷款的违约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下面,我们从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两方面来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小企业方面

1、内因的限制。内因即由小企业内部的特点所决定的商业银行对小企业提供的贷款不能得到及时、足额偿还的风险。一是小企业规模小,造成其市场竞争力差,市场影响力小。抗风险能力弱。经营风险过高导致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不确定性增强。与此相应的是银行贷款回收不确定性增强,贷款风险增大。二是小企业资本充足率低,资本金少。固定资产规模小,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比重高,可提供给银行的贷款担保物有效性不足,使得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一旦发生,便难以弥补。三是小企业管理不够规范,普遍存在机构设置混乱、财务状况不透明甚至财务监督缺失现象。而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决策的重要信息,在上述信息不真实的情况下必然增大银行的贷款风险。

2、外因的约束。外因主要是指法律制度方面。如缺乏关于小企业信用担保、小企业融资等方面具体的法规体系,导致小企业难以明确融资主体的责任范围、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规范自身的经营,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对于小企业的信贷标准不够明确,带来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另外,在融资渠道的约束方面。在我国现在的金融环境下,商业票据和债券市场不完善。创业板对小企业要求较高,绝大多数小企业无法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只能转向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方式,使得商业银行贷款对小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因小企业其他融资渠道的缺失而为小企业贷款的偿还埋下了隐患。

(二)银行方面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贷款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控制和分散风险,小企业贷款更是如此。

1、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所谓的逆向选择的风险即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了解远远小于企业自身,当企业想要获得银行贷款的时候就会提供有利于贷款的资料和有意地回避不利的信息。对于信息不透明的小企业而言,商业银行要想控制上述风险。需要在贷款发放前进行更多的调查,来核实企业的实际状况,这同时也意味着更多成本的付出。需要有更多的贷款发放经验。

道德风险是指企业在从商业银行得到资金之后,对于资金的使用有可能用于收益更高风险也更大的项目。无形中加剧贷款的风险。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内部制约机制不足的现象,资金的使用所受到的制约更少、随意性更大,这要求商业银行在货款发放后要经常关注企业的资金使用和财务风险状况,对银行的贷后监督要求加大。

2、信贷审批人员经验不足。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要有效地控制小企业贷款风险,就必须有一批经验丰富、长期与小企业打交道的信贷人员,他们能够通过对小企业的了解来判断贷款风险的大小,对贷款风险较小的小企业提供贷款,拒绝风险较大的小企业的贷款要求。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银行的贷款主要面向大中企业,而与大中企业相比,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频率高、时间短、金额小。要求商业银行有较强的流动性管理能力,要求银行的信贷员有较高的操作水平。但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造成了当前有经验的小企业信贷人员严重缺乏,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沟通,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不太了解。无法适应小企业贷款的特点。进而导致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重生,举步唯艰。

二、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与大、中型企业贷款风险特点比较

(一)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不同

与大中企业贷款相比,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小企业本身较低的抗风险能力使得小企业贷款面临着更大的风险,而由于受到利率管制等因素的制约,更大的风险无法通过更高的收益进行弥补,造成小企业贷款风险、收益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小企业贷款风险高,管理难,收益有限。由于小企业贷款发放程序、手续和利率等与大中企业贷款基本相同,因此单位成本的风险控制费用相对较高。且贷款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手续繁;小企业普遍存在多头开户融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账表不实、财务报告随意性大、真实性差、透明度不高、信息不畅等问题。银行很难判断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贷款投向、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开展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督查工作,贷款风险难以有效控制。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有限,一般不会超过基准利率的30%,有限的收益无法覆盖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的高风险。

另一方面,小企业贷款权、责、利不匹配,信贷人员积极性不高。在当前信贷管理模式下。各商业银行的小企业贷款存在不同程度的权、责、利不匹配的情况。信贷人员负责小企业贷款的具体操作,但无权放贷;贷款运转良好,效益高。但与他们的收入不挂钩;贷款一旦出现风险、发生损失。他们又要承担大部分责任,甚至是下岗,结果是“多放贷多担风险。少放贷少担风险,不放贷不担风险”。加之小企业不像大中企业那样注重对自身信誉的维护,对银行贷款能拖则拖。致使银行形成大量的不良小企业贷款。小企业贷款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有时甚至是终身追究责任制。小企业信贷业务人员普遍认为小企业贷款风险和收益不匹配,丧失对小企业的信心,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二)风险的波动性不同

一般来说,大中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各自所处的行业中都具主导地位,甚至是垄断地位,其经营较为稳定。商业银行对其贷款所面临的风险波动性不大:而小企业多为新建或初创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变化。不同生命周期中的小企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违约概率也不同。

譬如科技型小企业,在早期开发阶段,资金需求大,风险也大,不少企业会在这一阶段遭受损失甚至失败。其风险很少有商业银行能接受,一般是通过风险投资来进行融资。在加速成长阶段,企业的风险性逐渐较少,成功机会逐渐加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已成为可能。在成熟期阶段,企业进入规模化发展,产品销售利润达到顶峰。企业发展相对比较平稳,此时商业银行贷款的违约概率最小。到了衰退阶段。利润率开始下降,但企业可以通过出卖商誉。与其他企业联合或被兼并收购等方式获取股本套现。进行新一轮创业。并且经过一个周期的发展,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相对健全的销售网络。同时也有了较好的经营记录,信用状况提高。所以与企业早期相比,此时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已大大降低。

(三)风险危害性不同

由于银行对大中企业贷款金额很高,一旦发生问题。则对银行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而且进行破产清算过程中各方利益错综复杂,很难达成一致,银行将被拖入长时间繁琐的诉讼之中,结果如何很难预料。而小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对其管理层考察或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都要容易地多。即使发生贷款坏账,由于企业规模小,单笔贷款金额低,占贷款总额比例小,对银行总体影响不大,一般不会给商业银行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四)风险管理的成本不同

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花费的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不可否认。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中的信息成本较高。小企业规模小,财务不规范。单笔贷款金额低,同样的贷款金额,银行贷款给小企业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资源。对大、中企业贷款的信息成本要相对较低。需要说明的是,对小企业贷款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工作,对信贷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要求也相对较低。对大企业贷款金额大,故要非常慎重。银行必须组织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大企业进行长期的贷前跟踪评估、贷中监督,控制风险。因而我们只能说小企业贷款和大中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成本不同。而不能简单地通过投入人员数量的大小对其风险管理成本进行比较。

上一篇:进贤县国税局文化建设规划下一篇:比本领500字小学四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