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种类和风险分析

2024-05-12

A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种类和风险分析(精选3篇)

A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种类和风险分析 篇1

A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种类和风险分析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A银行依托双流县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国际结算业务量快速增加,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本文分析了该行涉及的国际结算业务种类现状,结合该行具体业务的案例对该行常用的汇付结算、托收结算和信用证结算三种基本国际结算方式下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该行现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A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分析;防范措施

一、引言

A银行位于我国四大国际航空港之一的双流县。双流县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该银行吸引了诸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等众多优质客户。近年来,随着出入境旅游及国际货物贸易数量的逐年增加,使得该行上述客户的国际结算业务种类和业务量也随之快速增加。这些因素都加速了A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和完善,为该银行带来了大量利润。

但是随着A行国际结算业务量的增加以及国际结算业务种类的不断增多,该行面临的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仅在汇付结算、托收结算、信用证结算三种基本国际结算方式下就存在诸如员工操作风险、票据风险、以及信用证项下的多种风险。为了保证该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在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复杂环境下平稳发展,重视国际结算业务风险、进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分析以及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列举该行涉及的国际结算业务的种类,将三种基本的国际结算业务―汇付、托收、信用证,与该行具体业务的案例相结合,分析该行国际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为该行提出更完善的国际结算风险防范的管理方案,以供该行及其他银行参考。

二、A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现状分析

据该行年报显示,2009年,该行业务总量为317万亿元,其中境内分行累计办理国际结算业务为5,459亿美元,约占总业务量的0.2%。2010年该行的业务总量达到421万亿元,国际结算业务量首次超过了1万美亿元,达到10649亿美元,约占总业务量的1.5%,跻身全球领先国际结算银行之列。2011年,该行的业务总量为412万亿元;国际结算业务量达到10,728亿美元,约占总业务量的1.6%。2012年,该行的业务总量达到444万亿元,国际结算业务量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达到19252亿美元,约占总业务量的2.9%。

该行国际结算业务涉及的业务种类包括汇付、托收、信用证、备用信用证、进口代付、保函、非贸易结算业务。其中汇付、托收、信用证三种业务为经常性业务,占据了国际结算业务的绝大部分。根据整理的内部资料,该行自2008年至2012年各国际结算方式年累计笔数及2012年各国际结算方式其所占比例见下图2.1。

由图2.1可知,近年来该行以汇付方式结算的业务量占据国际结算总业务量的90%左右。近年来该行信用证的使用频率仅在10%左右,但是以信用证成交的国际贸易金额占该行国际结算业务总金额的50%左右,因此汇付和信用证这两种结算方式带来的风险是该行所面临的主要国际结算风险。

三、A银行国际结算风险分析

(一)汇付结算方式下的风险分析

由于在汇付结算方式下,银行只提供服务不提供担保,因此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基本都是由员工操作失误为银行带来风险损失。针对员工操作失误引起的操作风险,A银行实施了每日自查每日终了制度,并利用电子数据信用核查系统,分类并审核公司的信用,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公司提供风险不同的服务。虽然A银行有着较完善的操作风险防范措施,但由于汇付的大额业务量和操作风险的无规律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使得操作风险仍旧是该行国际结算风险中的主要风险。

如2012年中,该行在为某企业客户办理一笔付款业务,在自查中,发现存在无外管局核准件付款问题后,虽然立刻进行积极的整改问题,但在整改中,虽然该行与该企业客户积极联系,补充资料,但由于违规操作事实存在,外管局核准件无法取得,此问题无法彻底整改。该案例所出现的违规操作为该行的信誉遭受到了损失。

(二)托收结算方式下的风险分析

虽然托收业务不涉及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商之间商业信用的往来业务,但是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与A银行的托收纠纷案件。出现纠纷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D/P中进口商拒绝付款赎单、进口商故意提供不存在的代收行骗单、进口商指定的代收行存在信用问题。其中,D/P中进口商拒绝付款赎单是纠纷案件中出现最多的情况。

2009年,该行的客户某化工企业与美国某进口商签订买卖合同,出口一批化工原料,交由A银行托收。两公司之前有过贸易往来,A银行同意采用即期付款交单(D/P at sight)结算方式。然而,当货物到港后,进口商却以货款未到位为由拒绝接收货物,并拒付货款。由于当时的气候、温度等自然原因和化工原料容易变质的天然属性,再加之货物无法运回,最终导致该批化工原料部分变质,最后,经过多次协商后,该化工企业不得不同意美国该进口商的要求,对这批化工原料做出了降价处理。A银行的声誉也因此受到了一定损失。

(三)该行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风险分析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在银行信用基础上的支付方式,业务比较复杂,涉及的当事人较多,这对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人员的操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复杂的操作流程很容易引起操作失误,从而引发操作风险,且采用信用证结算的贸易合同一般金额较大,因而出口信用证业务中的出口商银行经常面临巨大风险问题。

由于A银行进行信用证结算的客户中,优质客户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等国有或大型企业占据了很大比例,并且A银行对信用证风险防范的力度很大,不仅拥有丰富的审单经验,还对审单员的严格要求并实行双保险审核制度,因此该行所面临的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风险相对较低,近年来该行没有信用证下的损失案例发生,说明该行针对信用证项下审单的防范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四、对银行国际结算风险的防范措施的改进建议

A银行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虽有较健全的防范机制,但是通过上述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发生的纠纷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A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对上述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为A行及其他银行提供改进参考。

(一)完善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

根据图2.1可知,在该行汇付业务、托收业务和信用证业务三种主要国际结算方式中,汇付业务占据了该行总体国际结算业务的将近90%,是该行国际结算业务中最主要的业务种类。随着近年来收业务和信用证业务的数量日益增加,建立该行完整的国际结算业务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从而减少该行由于员工操作风险并提高该行审核过程的工作效率。

(二)提高国际业务员的业务技能和道德素养

从上文可知该行所面临的风险大都是操作风险。因此提高国际业务员工的业务技能和道德素养对减少该行国际结算业务的风险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国际结算业务员工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外还需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提高每位员工对工作的责任心,即使在处理紧急交易或对待老客户时也能够严格按照该行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以减少由于员工操作时的不仔细导致该行的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 廖鸿鸣.内地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研究――来自中国农业银行成都分行的实证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0.[2] 俞智莉.国际结算风险管理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3] 张宏东.国际结算方式的变化与发展趋势[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V7 44-45.[4] 朱雪梅.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V17 80-82.

A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种类和风险分析 篇2

关键词:国际结算;风险预防;防范措施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还仅是应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并没有在业务类型上尝试突破,另辟蹊径。究其根源,风险防范成为其发展的最大的阻碍。因此,进步加深了解不同类别国际结算业务上的风险,构建健全的银行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风险表现

(一)融资风险。众所周知,以往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负责办理本币存贷,而国际结算业务是有中国银行独家担任。由此也导致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在贸易融资上面缺乏相关经验,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机构管理、客户资源等显然丧失了竞争力。商业银行融资面临着很大的风险,造成这种风险的因素具体体现在:一是商业银行对该业务的重要性及风险认识不到位;二是不愿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积极推进国际贸易融资;三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方式与处理外汇贸易的程序落后,加之缺乏可行的风险防范控制体系,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先关部门也不能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高效的沟通。

(二)信用风险。与国外成熟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结算业务办理滞后,必然会带来不小的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接受了客户的国际结算请求,成为客户的代理人后,想要降低信用风险就需要详细调查和分析各方面的信息,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比较重要的代理关系方面的信息流动环节,碍于落后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出现了问题,这无形中放大了银行自身的潜在的信用风险。

(三)操作风险。从内部因素看,我国商业银行涉外单据审核单据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在完成整个国际业务结算的流程中很难合理运用审核原则,使得审核单据的风险加大,有时甚至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转。不能出现丝毫的马虎,否则就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是,这种业务操作能力需要长期的培训和经验方能练就而成。

(四)市场风险。在涉外业务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调查机制,预测未来市场形式的能力也有待提升。由于贸易交易币种繁多、国外金融政策变动会导致我国行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汇兑损失[[]],汇兑一旦损失将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资金的正常运转,甚至波及阻碍银行其他业务的正常运转。我国商业银行在没有健全的风险反馈与预测体系时,面临的市场与汇率风险不可避免。

二、防范国际结算业务发展风险的措施

(一)强化贸易融资产品的风险识别能力。贸易融资业务本身具备操作复杂,技术要求过高以及涉及知识面广泛等特性,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在熟悉国际惯例的同时还要精通信贷业务[[]]。所以,针对这些人而言,一是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加深他们对授信政策和贸易融资产品的认知,使得他们掌握相应的贸易融资产品的风险点及授信的政策与要求;二是在制定授信方案时结合实际的企业差异,只有在充分熟悉客户的贸易背景、贸易过程、交易对手下,才能有效甄别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三是密切关注宏、微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客户及产品风险变动的趋势,加强宏观政策调控和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分析,从而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二)加强全程信用管理。不同于普通代理关系的是,国内众多银行与其结算对象的代理关系是一种双重委托[[]],故此,银行在这样多层的关系中要面临不同的角色转换,也会因此遭遇不等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诱发信用风险。为了消除这样的不利因素,银行结算方需要建立其完善的信用调查机制。

(三)合规办理业务,规范内控管理。防范操作风险,首当其冲的就是完善我行的国结业务内控管理制度。一方面,完善贸易单据的审核机制,建立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根据流程从业人员办理结算业务必须依据规定、职权以及国际惯例的规范办理,进而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另一方面,强化从业人员的学习意识,无论是外汇管理政策、管理办法还是操作规程。使得他们能够适时应对国际惯例、市场环境的新变化。

(四)健全风险调查与反馈制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及时防范资金与运营风险方面还较为薄弱,尤其是面对结算方的逾期还款与拒绝承兑行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不能很精准分析国际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波动。那么,针对防范市场汇率风险的风险调查与反馈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调查与反馈形式是动态多样的。具体而言,银行业务操作人员先行对结算业务中的风险因素初步识别,然后,将其移交风险管理稽核人员处,再经过他们的二度鉴定后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这是一种不定期性质的排查,除此以外,风险管理稽核人员还可以采用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业务风险排查。并结合外汇市场走势, 运用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锁定外汇市场汇率变化,将每笔业务的市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通常定期性调查,主要针对的是结算业务中厂商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进行核实,一旦发现不利因素即刻处理。

三、结束语

全球经济的突飞猛进,加剧了国际结算业务的快速拓展。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在面临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我们需要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加强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将其上升至发展管理战略高度去建设科学规范的体系。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国际结算业务应对的风险类型及特性,摸索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避免无关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信誉风险。

参考文献:

[1]康晓丽.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风险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刘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周强.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证业务中面临的风险及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

A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种类和风险分析 篇3

我行2011国际业务推出2个新业务:福费廷业务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一、福费廷业务风险分析报告

(一)我行开展福费廷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福费廷是银行在出口商与进口商之间进行的中介性融资服务,对票据买卖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了重新安排,有利有弊。我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

第一,适用法律的风险。银行在签订福费廷协议时对法律的选择,可能很难预见票据相关的商品交易的法律适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商品交易所适用的法律发生改变可能导致进口商无法履行付款责任,以致损害银行的合法权益。

第二,国家风险。银行无追索权地买断了远期票据后,银行承担了收汇风险,收汇的实现可能受制于进口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安全,如果进口商国家出现战争等政治风险,银行可能面临损失。

第三,外汇管制风险。银行收汇的顺利与否,也直接受制于进口商所在国家的外汇制度,如果进口商所在国的外汇管制使得外汇无法汇出,银行将面临无法收汇风险。

第四,利率风险。在福费廷协议项下的票据买卖,是银行以固定利率买进票据并承担了利率变动的风险。

第五,出口商的信用风险。包买银行收汇能否完成,关键取决于出口商的信用和能力。如果进口商由于自身的经营状况或者固有的不良信用,不能或者拒付货款,贴现银行便面临拒付风险。

第六,贸易纠纷相关的风险。虽然银行在福费廷业务中,银行所包买的票据通常都是已经经过进口商承兑的票据,银行的收款权利不受贸易纠纷的影响,但是票据与信用证事项联系的,信用证开证行可能因单证不符等原因行使拒付权利,从而导致贴现银行遭受拒付。

第七,票据的瑕疵或欺诈风险。在当今国际贸易实践中,票据欺诈甚为严重,因此银行在包买票据时,如果发生了虚假票据、瑕疵票据或者违法票据,则银行将遭受无法收款的风险。特别是,如果银行再福费廷协议中,又没有将此种责任转移给出口商,则将是银行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防范福费廷业务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注意审查贸易的内容,避免为我国法律、外国法或者国际法所禁止的贸易提供融资。远期票据应产生于销售货物或提供技术服务的正当贸易,非法贸易、禁止出口贸易不得进行福费廷融资。根据国际福费廷惯例,贸易合同的延付期限应在180天以上,而且贸易合同的金额一般不低于100万美圆。考虑到国际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问题,贸易合同应当符合进出口双方国家的有关法规,并取得进口国外汇惯例部门的同意。有关债权凭证以及其他单据应符合叙做福费廷业务。

第二,严格审查融资对象基本情况。如果企业连履行贸易合同的能力都不具备,或者企业有违约的记录,可能给贴现银行带来潜在的风险。

第三,注意审查有关单据,确保各种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应在合同福费廷协议中设计必要的条款来防止欺诈所带来的法律风险。出口商发货后应将提单等全套物权凭证提交出口商银行,出口商银行将远期票据交给开证行承兑后退还出口商,出口商将票据背书转让给贴现行连同提单副本、发票副本、贸易合同副本、信用证或保函副本(以及修改文件)以及出口商债权转让函等单据转让给贴现商。贴现行审核单据以及签字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有效性、可转让性。但必须明确,福费廷业务中转让的主体是票据,而不是商业信用证的转让。贴现行经审查如同意贴现,应将贴现款按时划入出口商制定的帐户。

第四,认真拟定并签署福费廷协议。福费廷协议应该包括以下内容:项目概况;债权凭证;贴现金额、货币种类和期限;贴现率以及承担费率;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义务;违约事件及其处理;生效条款;法律适用和纠纷处理等等。福费廷协议是福费廷业务的中心法律文件,必须仔细约定,避免合同和法律风险。

第五,设计有效的担保机制确保福费廷项下权益的维护。贴现银行应该要求债权凭证必须由进口商所在国可接受的银行或其他机构无条件地、不可撤销地进行承兑或提供独立的担保。债权凭证以银行本票或者银行承兑汇票最为保险。如果债权凭证是进口商签发的本票或者进口商签发并承兑的汇票,应要求银行或其他金融公司在票据上加保。第六,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价格风险。在得到银行的报价后,出口商核算成本,并与进口商磋商,确保贸易延付利率不低于福费廷价格。要对进口国的政治风险、外汇汇出风险、商业风险、法律风险进行分析,从而对进口国的国家整体风险进行评价,确定国家信用额度和综合风险系数。然后分析担保人的资信状况以及担保的充分性和合法性,最后分析进口商和出口商的资信以及履约能力。

第七,确保票据转让的合法有效。应注意如下几点:(1)背书应注明“无追索权”字样。(2)审查并确认福费廷项下债权凭证的清洁性,以防止陷入贸易纠纷中去。当然严格遵守各行自己制定的业务管理办法也是完全必要的。

第八,防范到期索偿和转让可能面临的风险。应当与进口方银行达成合作协议,事先取得进口方银行的付款承诺。付款必须是全额支付,不需交付任何税项或任何扣缴,即净额支付。

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风险分析报告

(一)我行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面临的风险

1、试点企业和国外参加行资质风险。

2、企业骗取退税的风险。由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没有采取类似外汇核销管理的方式审核贸易真实性,试点企业人民币报关、结算和出口退税不用提交核销单,出口收入也不用先进待核查账户,给了试点企业涉税违规的便利,出口骗退税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3、国外游资热钱流入风险。我国外汇管理实施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而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一方面会出现出口收汇收到的是人民币,另一方面进口付汇支付的也是人民币,并可能出现多次转汇后支付渠道与国内支付渠道混淆的状况,无法界定人民币“输出输入”渠道,无法核查是否“热钱”流入。

(二)防范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1、严格审查试点企业和境外银行资质。选择资信良好、国际贸易经验丰富,且能够严格遵守财税、商务、海关和外汇管理等各项规定的企业进行试点。在为境外参加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时,应当要求境外参加银行提供其在本国或本地区的登记注册文件或者本国监管部门批准其成立的证明、法定代表人或指定签字人的有效身份证等作为开户证明文件,并对上述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合规性进行认真审查和备案。

2、.加强贸易全过程管理和真实性审核。严格监督试点企业落实贸易支付措施,监督试点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确保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贸易真实性,试点企业申请人民币支付业务应当提供进出口收款说明和进口付款说明;试点企业应当建立跨境人民币结算台账,准确记录进出口报关信息和人民币资金收付信息,详细记录和反映真实的贸易情况。

3、加强贸易全过程管理。严格贸易过程预收、预付资金的控制与管理,确保预收、预付资金有真实的贸易基础和收支的合规性。对试点企业的预收、预付人民币资金,应当逐笔审核和记录资金的预收、预付性质及试点企业提供的预计报关时间,并对资金性质和报关时间变化情况进行及时更新;对试点企业预收、预付人民币资金超过合同金额一定比例的,应当向其境内结算银行提供贸易合同、报关单等足以证明贸易真实性的贸易单证。确保贸易背景真实性,境内结算银行向试点企业和境外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人民币贸易融资,也应当具有真实的贸易背景,融资金额严格控制在试点企业与境外企业之间的贸易合同金额之内。

4、强化结算业务办理过程的常规监管,按照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结算业务办理过程的常规监管,了解客户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了解实际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确保能足以重视每项交易的具体情况。

上一篇:关于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思考下一篇:积雪城堡四年级写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