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2024-07-28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共12篇)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篇1

一、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在国际上的地位

总体看, 十多年来, 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有较大提升, 但综合竞争力还不强, 同国际知名银行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1998年我国的金融体系竞争力排名为42位, 反映了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的国际差距, 经过10多年来以注资为主的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等一系列改革之后, 现在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提升, 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银行1000家排行榜, 我国三家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已经跻身世界前十位, 但不能盲目乐观, 目前驻京开办业务的34家中外银行排名, 前12位均被外资银行占据。外资银行在同业竞争中, 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

目前, 我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还不强, 与国际知名银行仍有很大差距, 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以来, 与外资银行在国内市场上展开正面交锋的激烈竞争;但是全球金融大变革也给我国银行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我国的银行业如何迎难而上, 迎接挑战, 抓住这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在新的国际金融格局中搏得一席之地,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银行, 培育与经济发展相符合、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金融体系, 是我国银行业努力奋斗, 力争实现的发展目标。

二、我国银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

1. 金融服务必须回归实体经济。

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之一是, 一些金融创新脱离了实体经济的轨道。一些金融衍生品变成了追逐高额回报的投机工具。银行背弃了自身的职能定位和责任, 为追逐更多的利润, 向不合适的客户发放了不合适的贷款, 制造出了次贷危机的初级产品, 并转手卖出。在利润的驱使下, 投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包装和多次证券化, 把这些带有天然缺陷的劣质债券销售到世界各地, 使更多的不明机构和个人成为最终持有者。银行不是通过自身的服务, 帮助客户有效识别和管理风险, 而是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分散自身的分险, 将不合格的产品用欺诈的方式广泛地卖与众多投资者。

按照金融服务要回归实体经济的原则, 金融机构不应该出售也不应该购买无法了解基础产品的衍生产品。经过多次复杂衍生后, 各级投资者已经看不到基础产品了, 难以确定其风险点。因此, 应该限制金融衍生产品多次衍生, 防止过度投机。

借贷危机的根源是实业和实体经济空心化, 我国经济低成本时代基本结束, 原材料价格上涨, 工人工资大幅度上升, 环境成本上升, 汇率变化, 使实业处在微利和无利状态。许多人不安心做实业, 有的企业搞“短贷长用”, 有的企业从实业上取得的贷款投向“高利润”行业, 如金融 (股市、建担保公司) 、房地产、矿产行业, 困在股市、陷在楼市, 死在“短贷长用”, 产生资金链断裂势在必然。加上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缺失, 企业负责人选择“跑路”, 从而产生借贷风波。

从温州经济困局可以看到, 传统经济模式不堪一击, 低技术含量, 低附加值, 产品处在价值链低端, 生产成本等于或高于企业利润, 成本效应大于利润效应, 企业处在微利或无利甚至亏损状态, 企业困难面高达60%, 企业生存发展出现重大问题。所以, 温州金改实质在于引导民间资本流向实体经济, 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避免产业空心化, 这是温州金融改革应承担的重要职责。

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已经到了瓶颈期, 融资难是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主要问题, 融资成为当下解决众多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有制度因素, 也有企业家自身因素, 应该鼓励放开市场限制, 开放民间金融, 使其阳光化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引导金融业为企业正常运行提供资金, 为企业技术改造, 设备更新、扩大再生产服务。金融只有依托实体经济, 金融与企业才能互相推动, 实现共同发展。金融只有扎根“实业”, 才是最安全最可靠的保障。

2.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2007年底, 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占到2.4%的市场份额, 外资银行从2.4%的高端客户身上已经轻松拿走了国内银行业将近10%的利润份额。这个数字足以震动银行界。这就是经济学的“二八定律”, 即20%的高端客户创造银行业80%的利润, 是外资银行实施的“集中高端客户”的战略结果。外资银行在我国的收入和利润模式与中资银行没有多大区别, 也就是说外资银行在我国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传统业务, 这点与中资银行并无明显差别。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外资银行有比中资银行更优惠的贷款价格的情况下, 只能推测出另一个原因, 就是外资银行提供的更加快捷、高效和人性化的服务。面对客户的多种选择, 中资银行在国内“非我莫属”的时代已经结束, 现在需要主动开发客户和维护客户;在国际金融市场, 我国银行面对的是享受国际知名银行高品质服务的发达国家的顾客, 他们通过客观地感受和评价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别和优劣, 从而决定自己的选择。所以, 我国的银行业需要切实提升创新能力, 丰富产品品种, 满足顾客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彻底转变服务理念, 提供更高质量的全方位的服务。在国际竞争中, 质量就是品牌, 银行业也不例外。

3. 改革人才选拔、使用、考核、激励机制。

资金、信息与人才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核心要素, 人才是金融业竞争取胜的根本, 不管是金融产品和金融创新服务, 或是优质高效的柜台服务, 人才就是打响品牌最有力的武器。建立明确的业绩考核和评价体系, 准确衡量决策机构、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个人对于银行所做的贡献, 在科学、准确衡量业绩的基础上, 改变原有的基数分配、按人员分配以及按级别分配的做法, 推进隐性福利货币化, 根据业绩和贡献进行激励。

借鉴国外银行公司治理的先进经验, 采取多种方式增加银行工作人员的收益。核心人才多为进取型人才, 自我实现愿望强烈, 偏好宽松自由的工作空间, 勇于承担责任, 追求卓越。因此, 对核心人才的激励不能仅施单一的薪酬激励, 要辅以能够体现人才创新精神的绩效激励。

以素质投资为要点, 突出培训激励,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导向。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核心人才要特别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良好的教育培训, 既是给人才充电, 也是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

4. 加强金融监管, 全面防范金融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是放松金融监管。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监管者相信市场参与者的自律能力, 监管当局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杠杆比率缺乏有效地控制, 导致衍生产品很高标杆比率。美国通常为30倍, 欧洲高达50倍, 特别是监管当局对大型金融机构缺乏有效风险监控, 这是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 我国未来的金融发展要建立在严格的金融监管之上, 有效杜绝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满, 于润.全面开放后中外银行竞争态势的比较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07 (8)

[2].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外资银行在中国【j】.新金融, 2007 (7)

[3].高勇进, 葛兆强.外资银行进入:效应分析与政策选择[j].金融论坛, 2008 (4)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篇2

我到营业部主持工作这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XX年,虽然时间只有一年,但是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通过和大家的共同努力,年终被评为先进集体。这次由于工作需要再次回到营业部,同大家一起共事,我想大家还会像过去一样支持、配合我,像过去一样以满腔的热情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

混业经营模式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内容提要:加入WTO后,我国银行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竞争。在构想银行业的经营模式之前,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西方国家金融经营体制演进的历史及当今各国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国情。采取具体措施时,可以采取折中方案,使银行实现由分业到混业的平稳过渡。

现代司法理念与我国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制度的完善

[内容提要]现代司法理念在全球化背景中普遍性的确立与不断增强,在国际民事诉讼领域促使国际民商事管辖权观从司法沙文主义到国际协调主义的转换与重塑。我国的国际民事诉讼法律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国际协调,在加入WTO后,《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对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制度加以完善。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国籍:____________卖方:_____

银行晚会开场白和串词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篇3

国家发改委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理事长于小冬主任、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女士、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副主任于志斌、贵州贵安新区管委会王维仲主任和植提桥媒体总监张淑丽出席了发布会并作有关演讲。

2014 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我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2015中国植提国际论坛获得贵安新区承办。王维仲主任在本次发布会上介绍了贵安新区的情况,他指出贵阳植物资源储备总数大约为4802种,其中天麻、杜仲、茯苓、天冬和何首乌等是极为优质的药材品种。

发布会上,于小冬介绍说,植物提取物衍生出来的健康产业前景十分广阔。而基于营养保健基础的健康行业不仅是一个产业,还是一种生活观念。杨月欣表示,我国保健品行业自1996年开始发展至今走过了20个年头,保健品行业除了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必需营养素品类之外,植物提取物成为这个领域增长最快的一个品类。于志斌表示,对于植物提取物备案制度将成为主要趋势,无论是中药领域使用还是保健品领域使用。张淑丽预测了全球植物提取物研究开发新品的方向和趋势。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篇4

玻璃行业是个传统的工业品行业, 但其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 从建筑用的建筑幕墙和门窗玻璃、艺术装饰玻璃, 到电子仪表玻璃, 再到玻璃器械和玻璃制品。以上各种以玻璃为材料的产品均要受到玻璃原片行业的制约, 对于玻璃原片行业的定义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国内市场习惯划分为玻璃原片、浮法玻璃、平板玻璃、格法玻璃、压延玻璃、超薄玻璃、超白玻璃、白玻、茶玻、蓝玻、灰玻、绿玻、玉石玻璃、黑玻等。

为了便于采集对外贸易的数据, 本文采用的是根据海关合作理事会 (CCC) 制定的《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 (HS2002) 中7001, 7002, 7003, 7004和7005五个产品种类, 其中包含了16小类, 名称及具体编码可见表1。

2 衡量中国玻璃原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指标

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如何定义, 不同的学者和机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 定义为出口份额及其增长;从过程的角度出发, 定义为创新能力;从效率的角度出发, 定义为生产率。本文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生产率、销售能力、价格、质量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国内学者对于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中引用较多的是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研究所金碚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所做的相关研究。本文力图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玻璃原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作详细的实证分析, 相关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简要介绍如下。

2.1 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是指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 用公式表示为TSC= (Ei-Ii) / (Ei+Ii) 。其中Ei为产品i的出口总额;Ii为产品i的进口总额。贸易竞争指数表明一个国家的类产品是净进口国还是净出口国, 以及净进口或净出口的相对规模。贸易竞争指数为正, 表明该国i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 对于世界市场来说, 该国是i类产品的净供应国, 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贸易竞争指数为负则表明该国i类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 出口竞争力较弱;如果指数为零, 则说明该国i类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相当, 其进出口纯属与国际间进行品种交换。

2.2 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定义为:i国a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i国a产品出口额/世界a产品出口总额。其是用来比较若干个国家或地区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小, 占有率越高表示竞争力越强。

2.3 质量与附加值 (进出口价格比)

同类产品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比较, 可以间接地反映一国产品在质量 (附加价值) 上与国际市场产品的差别。用公式表示为:进出口价格比=出口商品单位价格/进口商品单位价格。

此外, 本文采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提供的有关世界和中国玻璃原片行业进出口额、价格、数量等数据, 以便能详细分析玻璃原片行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情况。由于科技发展, 根据数据的可比性要求, 本文选用了2003—2007年的数据来分析中国玻璃原片行业在当前技术和产品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并根据各指标变化的时间序列, 分析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 探讨影响中国玻璃原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3 国际比较实证分析

3.1 出口竞争力 (贸易竞争指数)

从表1可以看出, 在我们选择的玻璃原片行业16种产品中, 2003年有9种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大于零, 说明中国的这9种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 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有种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等于零说明中国的这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相当, 具有一般的国际竞争力;但是, 还存在其他的6种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为负值, 即其不同程度上还是净进口;到2007年, 贸易竞争指数大于零的产品为8种, 贸易竞争指数等于零的产品为两种, 而贸易指数小于零的仍是6种, 说明中国玻璃原片行业经过四年的发展, 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的产品有了小幅减少, 与国际市场产品相比还是具有相对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007年与2003年相比, 贸易竞争指数上升的产品有9种, 上升最快的是700530, 从2003年的-1.0上升到0;保持不变的有两种。其他的5种贸易竞争指数呈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说明这5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http://comtrade.un.org/db) 相关数据整理得。

3.2 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

这里选用的是2003—2007年中国玻璃原片行业6位商品编码分类目录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进行中国玻璃原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见表2。

表2给出了2003—2007年中国出口的16大类玻璃原片行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及其位次。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2007年中国玻璃原片行业的700529国际市场占有率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 有4种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二位, 有1种国际市场占有率产品居第三位, 有5种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五位。另外值得提到的是中国玻璃原片行业的所有16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均居世界前十位, 稍微靠后排名的是700530。

2007年与世界占有率最高的国家相比, 我国在700220, 700330, 700490等产品类别上市场份额差距较大。从中国玻璃原片行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时间序列来看, 除700510外, 其他类别的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及其位次都有了提升, 说明虽然同世界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中国的玻璃原片行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http://comtrade.un.org/db) 相关数据整理得。

3.3 质量与附加值 (进出口价格比)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根据海关合作理事会 (CCC) 制定的《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 (HS2002) 所指定的6位数分类目录, 并按照目录对编码为7001, 7002, 7003, 7004和7005的主要产品2003年和2007年的进出口价格比, 以此反映中国玻璃原片行业产品相对国外玻璃原片行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计算结果见表1, 2003年在考察的全部16种产品中, 没有产品种类的进出口价格比大于1, 存在1种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比等于1, 其余的14类都小于1, 其中为0.5~1.0的有7种, 小于0.5的有7种。

到2007年有4种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比大于1, 占总数的25%, 这表明这部分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附加值, 有1种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比为0.5~1.0。有11种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比低于50%, 这表明这部分出口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 质量和附加值较低, 这部分产品的出口和国际竞争主要依赖于低价格优势。而7001和7002两大类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都很低, 其中没有出现一种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比大于0.5, 占比重为37.5%。

4 研究及建议

通过以上对中国玻璃原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本文得出了如下的几点结论:第一, 这个行业偏向劳动和资本密集, 属于资源消耗量比较大的行业, 从整体看, 我国的玻璃原片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第二, 相对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趋势看出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进一步提升, 但是具有此类性质的产品种类只占极少一部分;第三,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对偏低。

从国际视角看, 我国的玻璃原片行业处在世界的前列, 但是跟西方发达国家 (德国、日本、比利时) 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对于中国玻璃原片行业如何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 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供参考。

第一, 要实施以科技促调整战略, 积极推进科技进步, 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中国玻璃工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我们应该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快玻璃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用先进生产力,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 在发展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 要在加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 提高技术投入使玻璃原片行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种类扩大, 建立完整、上下游一体化的玻璃产业链, 向玻璃深加工领域拓展, 增加赢利增长点, 不但可以增强抵抗经济周期风险的能力, 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第三, 要以大集团战略和品牌战略引领行业发展, 推进行业内部的玻璃企业的并购重组, 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小玻璃企业众多, 规模小, 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为此要推进建材企业的战略性重组, 实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 支持建材企业集团的发展。企业的集团化有利于增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 可以更广泛地利用经济资源和市场空间。

第四, 要坚持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 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努力把玻璃原片行业建设成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第五, 要培养一大批适应玻璃原片行业发展的各类人才。未来市场和产品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因而可以依靠企业领导人员抱负的实现, 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提高玻璃原片行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任务

摘要:全球经济尚未走出金融海啸的影响, 受到能源涨价、世界经济放缓、人民币升值加快等因素制约, 加之国内玻璃出口退税降低、环保压力增大等多重压力, 玻璃原片行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采用贸易竞争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相关指标对中国玻璃原片行业进行了国际竞争力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该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玻璃原片行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http://comtrade.un.org/db) .

[2]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2004—2005年平板玻璃行业分析报告[R].2005.

[3]韩永奇.建材行业的冬天到了吗[J].建材发展导向, 2005.

[4]改革开放30年我国玻璃深加工产业变强[J].辽宁建材, 2008.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篇5

摘要:

近年来 ,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区域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促进 , 凸显了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及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本质性特征。一方面 , 在贸易 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突破国家和地域限制 , 各国及各地区之 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的条件下 ,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作 , 协调和规范了国 际贸易发展的秩序 , 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时的中国如有一颗闪亮的新星出现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国不仅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和排名不断攀升,而且对全球贸易增量的贡献也更为显著,2010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排名全球第1位,占世界比重10.4%,货物进口13948亿美元,排名全球第2位,占世界比重9.1%,中国以其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为优势理所当然引来不少外资商的青睐,并随着出口的大量增长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称号,但随着国际经济陷入低迷,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恶化,中国制造是否还能成为拉动全球贸易增长的强劲动力,能否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不少人表示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堪忧,我将从几个方面提出我个人的观点,中国制造应如何在当今国际市场中继续保持竞争力。

关键词:

中国制造 国际竞争力 对策

一.

1.2.3.4.国际对外经济的大环境及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 国际贸易的由来和历史发展 当今国际贸易的布局和各国需求 中国制造的发展 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

二.

中国国内市场的经济状况及产业链的分布

1. 国内产业链的分布及产品出口情况

2. 国内的消费、投资

3. 中国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状况

三.

1.2.3.4.中国制造业的出路 审时度势,全面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中国制造出口结构如何更加平衡 抓住机遇,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 打创中国自主品牌

四. 结论

总结中国到底能担负起世界工厂的重要职责吗,中国制造发展的对策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篇6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农业 弹性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加入WTO意味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潮流中。参于“国际竞争”也将随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中国农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我将从市场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分析与政府的职能来探讨这一话题。

二、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的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提供企业改进和创新的原动力,使企业竞相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服务,研发新产品和新流程。企业没有永久的优势,但是竞争者的压力会使它时时有落后的忧患意识及超前的欲望。”这实际上是指出了市场结构会通过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竞争越激烈的国内市场结构,越有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然而对于农业产业而言,国内竞争越激烈不一定有利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呢。著名的“谷贱伤农”的例子即是最好的说法。这种说法描述的是这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代,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这种现象实际上可用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原理加以解释。

图1

作为谷物的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如图1所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比较陡峭。当农业丰收时,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S1的位置,在缺乏需求弹性的条件下,农产品的价格会大幅度的下降,即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导致农民总收入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矩形OP0E0Q0和OP1E1Q1的面积之差。相反,在欠收年代,农产品减少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使农民收入增加。

由上可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农业所得利润水平要低于工业,换言之,如果农户从事农业连平均利润都不能获得,他还会有追加投资、改进生产技术的动力吗?那又谈何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呢?

图2

下面,我们比较一下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短期的利润水平和长期的利润水平。假定有农产品A和工业品I,在短期有相同的边际成本MC。如图2所示,分别代表农产品A和工业品I的需求曲线。一般来说,农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价格弹性要小于工业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在同样的价格能力S下,当市场出清时,工业品I的价格水平Pi要高于农产品A的价格水平P2。根据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我们从图2中可得,农产品A和工业品I的利润分别为和,由于,所以。

图3

我们进一步分析长期的农业利润水平变化。这里,考虑两方面变动:第一,从需求方面看,由于受恩格尔定律的作用,农产品A的需求收入弹性要低于工业品I的需求收入弹性。因此,当社会总需求水平提高时,农产品A的需求的增加会慢于工业品I需求的增加。如图3,在同样倾斜程度下,工业品I的需求曲线要比农产品A的需求曲线更多的向右移动。当市场出清时,工业品I的价格增幅要大于农业品A的价格增幅。第二,从供给方面看,由于农业科技进步比工业科技进步更慢,因此,工业品I的边际成本曲线要比农产品A的边际成本曲线会更多的向右移动。在规模经济不变和价格水平确定的情况下,由于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利润会逐渐下降,这种完全竞争会使生产规模缩小,已维持价格的稳定,最终导致农业竞争力的下降,因为众所周知规模经济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这样才能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三、农业的生产要素条件分析

任何社会再生产都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使用,农业生产同样不例外。农业生产要素是形成农业产品成本与农产品差异性的载体和基础,我们首先通过建立农产品生产成本函数来分析农业生产要素对农产品成本的作用機制。

假设某国以土地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生产某种无差异农产品,在不存在规模经济和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农产品成本可用函数表示为f(A,L)=PaA+PlL,式中,A为土地投入量,Pa为土地价格,L为劳动力投入量,Pl为劳动力价格。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投入要素之间具有反向变动的关系,即AL=k(k为常数)。

我们可以秋初上述农产品成本函数的最小值。

设,,式中,为待定常数,。

利用拉格朗日的乘数法求极值:

由实际意义得到惟一驻点,为最小值点,由此得到农产品最小成本函数为。

从农产品最小成本函数表达式中可以做出如下判断:(1)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式中是指徒弟价格Pa和农业劳动力价格Pl)和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关系(式中k值可以反映)共同决定着农产品的最小成本,从而影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在k值不变的条件下,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成为觉得农产品最小成本的惟一因素。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每个国家都尽可能地使用本国相对便宜的农业生产要素进行价格,以使本国生产的农产品成本最低。(3)在农业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觉得农产品最小成本的惟一因素就是k值。根据生产函数定义,在一定生产函数瞎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实际上反映的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对农业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事实上,对于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普通的地方已有提出。

四、树立农产品的国际品牌

农产品的国际品牌的树立,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价格优势。利用本土资源的适宜性和劳动力的相对廉价,利用比较优势,从国际间贸易中获取利润;二是利用本土的地域文化打造农产品的品牌。利用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环境的差异化,突出品牌特点,既推广了产品,又促进了文化交流,带动地方经济。

另外,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国作为WTO的成员国之一,要求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应遵循WTO规则。依据WTO《农业协定》,政府对农业支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的内容。依据现阶段我国国情,政府要用足“黄箱政策”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行。要让政府在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中更充分地发挥作用,一个高效率的政府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政府机构还存在一些问题,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设一个高效率的政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这样中国农业不仅能从容应对加入WTO的挑战,而且肯定能在将来实现从弱质产业向现代产业的飞跃。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篇7

石狮市是全国著名的服装城, 全市拥有3 00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 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近2 000个, 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品牌, 基本形成了以服装生产加工为龙头, 集纺织、印染、辅料生产, 成衣制造, 市场营销、联运配送于一体的产业链。石狮市很多服装企业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它的出口额近几年逐步递增, 2007年出口总额为18 144万美元[1]。石狮市服装行业看似在国际国内市场上蓬勃发展, 但其实石狮市许多服装企业没有建立百年老店的战略思维, 不认真研究市场、调查市场, 无法深刻研究消费者爱好和变化, 生产符合特定消费群的新产品, 而采取盲目和短视的经营行为, 市场热销什么产品, 就跟风生产什么产品。企业研发投入少, 2008年工业普查数据显示, 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仅为销售收入的0.25%, 石狮市服装行业的该比例更是只有0.23%[2]。使得大部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石狮市虽然是服装名城, 但服装品牌中还没有一个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名牌, 大部分的服装企业产品附加值低, 缺少自主品牌。世界服装企业巨头耐克、阿迪达斯、香奈儿等在这些领域已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并且不断进军中国市场。面对挑战, 如何将石狮市服装产业做大做强, 如何充分发挥石狮服装产业的集聚效应, 树立国际化的品牌, 打造世界服装名城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2 石狮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一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需借助各项指标体系, 本文从决定影响服装产业竞争力的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设立需要的指标, 包括该行业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市场开发能力以及外界环境。

首先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是企业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 它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石狮服装行业最初凭借高质低价在服装市场站住脚跟, 企业的生产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力的强弱。规模生产的石狮服装企业生产能力越强代表所需要的单位成本就越少, 在服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 因此生产能力成为反映石狮服装行业竞争力的重要的一个指标;其次, 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也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另外一个指标。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以期望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3]。一个组织要有成效, 必须使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 直到各个人的活动同步与和谐;组织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备也同样要同步、和谐。

企业的国际市场开发能力也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影响因素, 其中企业的开发客户能力、贸易方式以及国际投资能力是衡量企业市场开发能力的重要构成指标。在重视内部因素的同时, 外界的环境对企业竞争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是政府和银行的政策。政府和银行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如果政府能够从全方位、多层次的角度参与到服装产业发展中来, 对服装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其次, 世界各国贸易壁垒政策。从长远来讲, 如果行业或者企业能够熟识国际贸易政策, 合理规避、善于利用贸易壁垒, 提高解决争端能力, 达到跨越贸易壁垒的目的, 从而也能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为了更好的说明各个指标的走向, 本体系分了两级。

3 基于AHP的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为了尽量保证本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拟采用专家德尔菲法, 由石狮服装界的20位权威专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权重作出判断, 确定二级具体评价指标在其对应的一级评价指标因素作用的权重, 并且总权重值的和等于1; 同样, 对每个一级评价因素对应于总目标服装行业的竞争力的作用权重予以分值; 同时, 可以计算出二级具体评价指标相对应于总目标石狮服装行业竞争力的作用权重。采用上述方法可以计算出所有的层次单排序的值, 然后计算出层次总排序权值, 层次排序必须经过一致性检验。

3.1 石狮市服装业各评价要素的权重比例计算

3.1.1 特征向量

1) 计算矩阵的行元素之积Mi

Mi=∏Aij (i=1, 2, 3, …n)

2) 计算Mi的n次方根W'i, W'i=Mii/n

3) 正规化W', W'=[W'1, W'2, …W'n]T, 计算Wi=W'i / (undefined') , 则W=[W1, W2…Wn]T 就是所求特征向量经计算得,

W=[0.461 5, 0.153 8, 0.153 8, 0.230 8]T

3.1.2 计算最大特征值

λmax =∑ (AW) k/nWk, 式中Wk为特征向量W的第k个元素;

(AW) k为AW的第k个元素, 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经计算得λmax=3.038 5

3.1.3 一致性检验

1)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C.I= ( λmax -n) / (n-1) =0.019 3

2) 检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8

3) 计算一致性比例C.R=C.I/R.I=0.033 3﹤0.1, 则可认为该判断矩阵具有可以接受的满意一致性。

3.1.4 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所占权重

设Y= (y1, y2, y3, y4) , 分别计算它们的权重:

由此可以得出Xj在影响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所占比重Wyi (xj) 即

3.2 结论

总体来说, 石狮市服装行业具有较强的生产力, 面临较好的外部竞争环境, 但是, 相对来说国际市场开发能力和企业的管理能力较弱。其中根据各二级指标在生产能力中占据的比重, 说明服装行业在价格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产量和产品质量一般, 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尤其缺乏竞争力。从权重比重可以看出来, 外部环境中服装企业面临的出口贸易壁垒较多, 同时服装企业在融资方面能力不足, 但是政府对于服装企业的发展比较重视;另外一方面, 服装行业客户开发能力不足, 国际投资实力不强, 企业缺乏长期战略规划, 在营销方面只注重发展传统的贸易模式, 并且内部的管理模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服装企业的粗放式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特点, 使得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低下。

4 提升石狮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石狮服装行业在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 行业存在许多其他的问题, 影响了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为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能够取胜, 本文提出若干建议对策。

4.1 加强服装企业产品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充分利用自主的生产模式

尽管石狮服装行业的生产能力相对来说较强, 但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很多企业制作的服装样板多是模仿外来企业的, 普遍的生产模式是来样加工、来料加工、贴牌生产。这样研发水平和生产模式只是简单的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而已, 厂家只能赚到微薄的劳动力收益, 其竞争力也只不过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而流失了由品牌效益带来的高附加值。因此, 当服装企业的设计创新能力很弱, 甚至根本没有设计能力, 而一味依赖于模仿生产, 该企业依靠的仅是低成本优势, 当遇到更低成本的竞争对手时肯定就会失去市场的。对此, 石狮市服装企业应加强产品创新意识和投入。增加企业对创新研发的资金投入, 加大吸纳国际化设计人才, 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另外, 同时转变生产模式, 努力推进战略重组和产业升级。优化企业结构, 加快企业由初步的代工向自有品牌的生产转变。

4.2 改进服装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 借鉴世界服装品牌先进的管理经验

石狮市很多服装企业都是属于家族式管理模式。公司的决策基本都是由企业老板决定, 没有企业的长期战略方向, 缺少对企业的正确定位。对石狮市服装企业来说, 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导致了企业没有合理的分配制度、缺乏明晰统一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软环境, 要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首先要从企业内部进行整顿。在管理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4.2.1 转变管理意识

摒弃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在用人方面, 要做到唯人才是用、广招人才, 特别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职位。此外老板要适当的放权, 要让管理者能够相对自主地对企业进行管理, 将其才能发挥出来。

4.2.2 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方法

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企业进行现代化的武装, 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样需要企业提高现代化的装备水平, 因此, 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促进作用下, 石狮市服装企业需要逐渐开始采用集功能性、专用性和便捷性为一体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如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规划管理和集成化信息管理等, 提高企业对内部资源的协调控制能力和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4]。

4.3 加大服装企业“走出去”的力度, 中高档品牌与价格优势并重

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 石狮服装企业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此我们可以实施“走出去战略”。但是石狮市的服装产品, 从面料选择到款式设计, 从产品的工艺到对流行趋势的把握, 都远远落后于国际知名品牌。因此, 首先应该把提高服装品质上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来审视, 从服装的硬件生产水平——厂房、设备、技术、流程, 再到服装的软件生产水平——产品定位、面料选材、款式、流行趋势的把握多方面进行整合, 从面料入库到成品出库, 严把质量关,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国际化的品质, 为提高品牌竞争力打好基础。其次, 加强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 积极寻找国际市场突破口, 利用国际化营销手段, 提高自主品牌出口比重, 逐渐以淡化总量、注重质量、以品牌为发展方向, 尽快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根本性转变。此外, 在打造服装品牌的时候, 产地与设计师的优势也应该尽全力进行把握。通过与世界服装强国联姻, 有效地借助产地优势, 可以大幅度的增强品牌信任感。国内服装品牌可以与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师达成协议, 成立服装研发中心, 通过不断深入地交流来对国际服装趋势进行把握, 同时可以借国际设计大师之名来提升自身品牌的竞争力[5]。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我国服装产业应站在战略的高度, 探寻新的发展模式, 建立起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体系, 遵循国际化的品牌运营规律, 最终培育出自己的国际品牌。

4.4 调整产品结构规避贸易壁垒, 积极寻求国际联盟合作

石狮服装行业在全国无疑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的, 但是行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低水平的投资和扩张, 凭借规模和数量优势取胜的特点, 加剧了企业出口竞争, 加大了贸易摩擦。面对不断袭来的贸易壁垒, 服装企业应该适当调整产品结构, 及时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另外为减少贸易壁垒, 服装企业应尽量选择合作联盟的方式加入到国际市场, 比如合作经营, 到国外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或者是经营能力不善的, 或者是生产能力闲置的, 这样以我们的技术、我们的订单、同时以有知识产权的设计等等方面有优势的东西, 用合作经营的方式走出去来突破贸易壁垒。

摘要:服装行业是石狮市经济的核心, 国际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描述了石狮服装行业现状, 利用AHP分析了石狮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 为应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呼声, 提出了提高石狮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AHP,石狮,服装业,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曾春光.展贸型市场新模式扮靓石狮服装城[EB/OL]. (2008-01-21) [2010-08-10].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120/18171946144.sht ml.

[2]谢延华.企业文化在增强中国服装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EB/OL]. (2007-06-29) [2010-08-20].http://www.govyi.com/lunwen/2009/200901/290023.sht ml

[3]孔繁玲.管理学原理与案例分析[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7.

[4]李创, 王丽萍.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四) [J].纺织科技进展, 2006 (5) :3.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篇8

1.1 编织工艺品行业界定

编织工艺品行业属于中国传统手工艺品行业, 但目前尚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现将编织工艺品行业界定为以竹、藤、棕、草等天然植物纤维及其他非植物编织材料为原料, 经编织或镶嵌而成具有造型艺术或图案花纹, 工艺陈列品及实用品的制造活动。按照国际行业分类标准 (ISIC) , 它属于C类制造业第16大类下属的草编制品及其他编织材料物品的制造。具体商品包括各种材料编织的缏条、垫子、席子、帘子、篮筐及其他制品。根据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2002标准, 编织工艺品行业对应产品及编码情况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2002行业分类标准

1.2 编织工艺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

编织工艺品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品之一, 至少有近万年的历史。据《易经·系辞》记载, 旧石器时代, 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状兜物, 新石器时代出土了大量篓、篮等竹编遗物。

20世纪50年代以后, 编织品不仅在国内拥有较大的市场, 还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受到各国消费者的欢迎, 该产业成为当时出口创汇较大支柱产业。20世纪80年代, 该行业进入最为兴盛的时期, 各种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开发出来, 编织制品大部分出口海外。

21世纪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编织制品不再是国家出口创汇主要产品, 虽然出口额有增长, 但增长势头明显放缓。金融危机后, 该行业出口额锐减, 由2008年的21.12亿美元下降为2009年的15.23亿美元, 下降幅度为28%。

由上可见, 编制工艺品行业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但到底该行业现状和国际竞争力水平如何?为何曾经发展迅速却又锐减严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3 文献综述

单独对中国编织工艺品行业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黄鉴、陆建新 (2005) 在《对我国出口工艺品贸易问题的研究》一文中, 分析了中国工艺品行业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并就如何缩小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建议。邱云生 (2010) 在《民间工艺美术品产业发展及对策探讨》中对中国民间工艺品行业发展状况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指出该产业面临创新不足、部分产品制作粗糙、技艺继承乏人、部分原材料逐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但这些研究只分析了中国工艺品行业发展现状及与其他国家差距问题, 并未对工艺品行业进行细分, 专门研究编织工艺品行业, 也没有进行实证分析。现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对中国编织工艺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以了解中国编织工艺品行业的现状及国际竞争力水平, 为该行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2 中国编织工艺品行业进出口现状

2.1 出口占主导, 受经济波动影响大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统计, 1992~2010年来我国编织工艺品的进出口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2002年之前编织工艺品增长速度比较平缓, 1992年到2002年10年间, 出口总额总共增长了56.93%, 但2002年到2008年增长速度加快, 年平均增长率将近20%。金融危机发生后, 2009年出口额下降了28%, 2010年下降到15.20亿美元。相比出口额, 进口额小, 变化不大, 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保持在99.30%以上。可见, 中国编织工艺品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占主导受世界经济波动影响大的行业。

数据来源:由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2.2 出口地主要为美国、日本

我国编织工艺品主要出口国家为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以及欧盟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1992年以来出口额排名前5的国家和地区及其所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由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从表2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一直都是编织工艺品最重要的出口国, 加总份额平均超过1/3, 中国香港地区也是比较重要的销往地, 但销往中国香港的产品很多都转口到其他国家, 所以中国加入WTO以后, 销往中国香港的数量有所下降, 中国香港地区的销售数量地位被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替代。

2.3 生产相对集中

中国编织工艺品生产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浙江和安徽等省市。山东省的玉米皮编织工艺品产值位居编织品的首位, 是当地外贸出口主要产品之一。南方各省的编织品主要以各种天然草料为原料, 产品以草席最为代表, 例如广东高要草席, 种类繁多向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浙江宁波引进榻榻米用草, 生产草席大量出口日本。2010年编织工艺品出口主要省份统计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2.4 出口产品主要为植物材料编织制品

有必要对中国编织品行业的出口产品结构进行了解, 以此甄别出哪些是主要出口产品, 哪些是次要出口产品。对5类产品在该产业出口总额所占的比例进行计算, 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清晰可见, 植物材料编织的篮筐及类似品 (460210) 是该行业的主要出口产品, 占了出口额的60%以上, 其次是植物材料编织的垫子、席子、席料及帘子, 所占比例平均达到20%左右, 这两种产品加总所占比达到90%左右。可见我国出口编织工艺品主要为植物材料编织制品。

表3我国编织工艺品行业各种产品占出口总额比例 (单位:%)

数据来源:由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3 中国编织工艺品行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3.1 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一国出口某种产品金额占世界出口该种产品总额的比重。该指标可以直接反映一国某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情况, 其值越大, 竞争力越强。

通过对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进行计算, 可以得到该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情况, 具体见表4。

数据来源:由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据联合国商品数据库统计, 我国向来是编织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大国, 出口总金额和数量历年都排在世界首位。我国植物材料编制品 (460120、460191、460210) 的国际占有率都在50%以上, 特别是植物材料编制的席子、垫子、帘子以及篮筐和类似品, 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2010年甚至达到90%的历史高位, 说明我国天然植物编织的国际竞争力很强。而非植物材料编织品 (460199、460290) , 在2008年以前, 市场占有率都相对比较低, 但一直呈上升趋势, 于2008年冲破50%大关, 2009年金融危机后占有率有所下降, 但2010年直线上升达到将近70%。

3.2 出口竞争力

3.2.1 贸易竞争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品是净进口还是净出口, 以及净进口或净出口的相对规模, 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品生产效率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劣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TCij表示i国j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 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额, Mij表示i国j产品的进口额。TC>0时, i国j产品为净出口, 表明其生产效率大于国际水平, 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TC<0时, i国j产品为净进口, 表明其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 不具有或缺乏国际竞争力;TC=0时, i国j产品的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相当, 其进出口是为了在国际间进行产品品种交换。TC指数越大, 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强。

对我国编织工艺品行业相关产品的TC指数进行计算, 结果如下。

由表5可以看到, 除了2002年非植物材料编织的缏条及类似产品 (460199) 的TC指数为负, 其他年份都为正, 是一个典型的净出口行业。其中, 天然植物编织的垫子、席子、帘子和天然植物编织的篮筐这两种产品的TC指数历年都保持在0.99附近, 非常接近于1, 说明这两种产品进口相对出口来说很少, 出口竞争力极强, 是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我国非植物材料的TC指数相对比较低, 特别是非植物材料编织的缏条及类似品 (460199) , 2002年为负值, 2003年开始上升, 但相对其他产品, 国际竞争力比较弱。

数据来源:由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3.2.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反映了一国某种产品的出口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高低, 即一国出口总额中某种产品的出口比例相对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种产品的出口比例的大小, 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 能较好地反映所研究产品的相对优势。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RCAij表示i国j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额, Yi表示i国的出口额, Xwj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额, Yw表示世界的出口额。一般认为, RCA≥2.5时, 表示i国出口j产品国际竞争力极强;1.25≤RCA<2.5时, 表示i国出口j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0.8≤RCA<1.25时, 表示i国出口j产品国际竞争力中等;RCA<0.8时, 表示i国出口j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

对我国编织工艺品行业相关产品RCA指数进行计算, 结果如表6。

数据来源:由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我国编织工艺品行业的RCA指数, 大部分年份都大于2.5, 说明我国编织工艺品的国际竞争力极强。植物材料的RCA指数高于非植物材料的RCA指数, 可见植物材料编织品国际竞争力大于非植物材料编织品。从变化趋势来看, 植物材料编织品RCA指数逐年下降, 而非植物材料编织品RCA指数呈上升趋势。最后所有产品的RCA指数集中到5~6水平。

3.3 质量和附加值

上面的三个指标是对进出口金额的研究, 只能反映数量上的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有必要对产品质量及附加值进行研究。

同一类产品的出口价与进口价相比较, 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该国某种产品的附加价值的区别。通过比较这个指数,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出口商品和国外商品的质量差别有多大。价格比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价格比=出口商品单位价格/进口商品单位价格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相关数据, 计算了编织工艺品行业5类产品的价格比指数, 其中单位价格由进/出口额除以进/出口数量得到。结果如表7所示。

由表7可以看出植物材料编织的缏条及类似产品 (460191) 的进出口价格比都在2以上, 平均值达到3.8, 说明这类产品有较高的质量及附加值, 并不是完全凭借价格优势。但植物材料编织的垫子、席子、席料及帘子产品 (460120) 的进出口价格比都在1以下, 平均值为0.59, 比外国产品将近便宜了40%,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 该产品的其他指标都居于最好行列, 但价格比却是所有产品中最低的, 可见该种产品的质量及附加值较低, 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其价格优势。植物材料编织的篮筐及类似品 (460210) 的价格比徘徊在1左右, 说明该产品的价格水平跟国际价格水平大体相当。

数据来源:由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4 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 中国编织工艺品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占主导、受世界经济波动影响大的行业。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出口产品主要为植物材料编织品, 非植物材料产品出口比较少。经过计算得出国际市场占有率、TC指数、RCA指数都很大, 说明该行业国际竞争力极强, 并且植物材料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大于非植物原料的国际竞争力, 非植物材料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处于逐年上升趋势。但进出口价格比较低, 该行业质量及附加值较低, 国际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价格优势。

针对以上结论和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商品结构提高工艺品的附加值。在发展传统编织工艺品的同时, 要向现代、实用和工业等领域扩展, 与当代科技的发展同步,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和实现市场多元化。我国编织工艺品市场过于集中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扩大传统市场额的同时, 应开拓新兴市场, 着重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调整市场结构、实施多元化的市场战略。

建立有效行业规范, 整顿市场秩序, 防止出现不正当竞争。编织工艺企业可以组建同行业商会, 对违规企业的制裁进行具体的规定, 同业商会可通过制定同类产品“低保护价”和产品开发备案制度等, 严禁假冒伪劣、互相压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参考文献

[1]金碚.中国工业竞争力—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2]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3]黄鉴, 陆建新等.对我国出口工艺品贸易问题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3) .

[4]邱云生.民间工艺美术品产业发展及对策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10, (4) .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篇9

一我国投影仪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产业国际竞争力, 是指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 一国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的更高生产率, 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 并持续地获得盈利的能力。

1. 国际市场占有率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通常能够反映出产品一定的竞争能力和品牌认知度, 其表达如下:

A国i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A国i产品出口额/世界i产品出口额

由于日本在投影机技术领域是领先国, 笔者也列出了日本投影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以便与中国的投影机进行比较。2000年, 日本的投影机占据了国际市场近七成, 达67.9%, 而我国的投影机市场份额仅为0.05%;在加入WTO之后, 我国投影机的国际市场份额迅速增加, 到2010年, 其占有率高达56%。新世纪以来, 我国投影仪国际市场占有率经历了稳健而快速的增长, 而日本国际市场占有率则出现了一个快速的下滑过程, 图1表明我国投影机的国际竞争力较强。

2. 质量与附加价值

质量与附加值分析主要通过计算单位价格变动指数和进出口商品价格比较指数来获得的。其计算公式为:

通过进出口商品价格比指数,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出口商品的质量与国外商品的质量进行比较。

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投影机在2000~2010年间的进出口价格比均小于1, 表明我国投影机在技术质量上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说明在生产投影机上附加值较低, 处于劣势。

二我国投影仪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 我国投影机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渐增强, 这从国际市场占有率可以得出, 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 我国在产品生产链中大多处于加工环节, 在投影仪的生产上也不例外。国外众多投影仪品牌纷纷在中国办厂, 大批量生产投影仪, 贴上国外品牌, 再出口到世界各地, 而在投影仪出口数据的统计口径中包含了该部分出口额。

第二, 我国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 拥有较为廉价的劳动力, 使得投影仪成本较其他发达国家低, 因此在价格上, 我国投影仪产品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

对我国的投影机进出口价格比指数分析表明, 我国投影仪与发达国家存在着高端与低端商品的差异, 其原因可归纳如下:一是我国加入WTO之后, 外资纷纷涌入中国, 造成外资企业的先行优势, 从而压缩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我国投影仪生产一直处于低端制造层次。二是技术研发、自主创新缺乏。从进出口价格比这个指标看, 发现我国这十多年来, 投影机产品价格一直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投影机的生产关键技术还是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

三结论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我国投影仪国际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 国际竞争力较强;二是我国投影仪质量及附加价值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质量竞争很弱。结合以上原因分析, 我国投影仪的发展不应仅是数量上的增长, 更应注重质量上的发展, 应加大投影仪的技术研发投入,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摘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 我国投影仪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本文对我国投影仪行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后认为, 我国投影仪行业国际竞争力正逐步增强, 但是其质量及市场附加值较低, 最后给出了产生该结果的原因。

关键词:投影仪,产业,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Balass.B.Trade Liber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Advantage[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Social Studies, 1965

[2]林云华.我国家电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及发展对策[J].经济师, 2007 (7)

[3]叶铭学.中国电视机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研究与探讨, 2010 (5)

[4]唐姝.基于Bass模型的中国投影机市场扩散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2009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篇10

一、钢铁行业重组的原因

钢铁行业的重组有利于市场规范化, 防止产品雷同和价格大战;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效率与效益的同步增长。原因在于:

第一, 我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新兴市场国家, 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但在产业成熟、法制健全和公民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客观上存在利用制度漏洞进行虚假重组套利的外在条件。

第二, 在大股东具有超强控制权的股权结构中, 如果缺乏政府对市场的外在监管和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 大股东及其代理人存在通过资产重组谋求控制权收益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条件。

第三, 1997至2000年间套利性重组的集中爆发源于短期收益与违规成本的巨大反差, 源于因经济转型、资产重组制度供给断裂而带来的监管真空, 同期制度漏洞与虚假重组手段表现出极大的互补性。

第四, 从2001年开始, 政府在会计准则、信息披露、关联交易方面陆续颁布的制度对虚假重组的预防起到了有效的遏止作用。但在产权改革尚未完成、企业内部缺乏制衡, 重组收益与违规成本之间依然有较大空间的情况下, 现有制度并不能完全杜绝虚假重组, 其反而会有更强的隐蔽性。

第五,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逐步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合理化, 削弱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超强控制权, 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治理机制是我国发展证券市场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一股独大的超强控制权结构难以在短期内从根本上改变的情况下, 应借助于外部的制度监管来维系一个公平、竞争、透明的资产重组环境。

第六, 证券市场的活力不会因为不断的制度建设而受到削减, 强调规范重组和对投资者的保护有利于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民营、外资经济成分参与上市公司并购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推动资产重组由套利性向实质性的真正转变。未来中国钢铁业重组将有以下趋势, 大钢铁企业将继续在钢铁企业重组中发挥主导作用;国有钢铁企业与民营钢铁企业的股权式重组将迈开实质性步伐;从构筑未来竞争优势出发, 区域内重组将走向跨地区整合、重组;完善铁矿资源和钢铁深加工产业链将成为钢铁企业并购和集团化发展的取向;国际钢铁企业加快寻找在华兼并收购机会。

二、钢铁行业重组带来的优势

观察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主要在于其具备通过并购重组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的能力。研究国际特大钢铁企业, 有助于我国钢铁业联合重组。收购兼并既是一种企业不同要素的重组技术, 又是一种分割封闭资源的重组能力, 中国特定条件下, 它还是一种涉及面极广的重组艺术。为此, 必须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推进具有实质功效的资本运营, 最终达到产业整合的目的。

国内钢铁企业中, 宝钢凭借自身优势, 在全国布局, 并购二三级钢企。而对国内其它钢企来说, 最经济的办法还是在区域市场形成竞争优势。武钢战略重组昆钢, 可以在中西南地区形成竞争优势。武钢集团的目标是做年产3000万吨超大型钢铁企业, 为此实施向中南西南地区发展的战略。2005年4月就重组了省内的鄂钢, 年底接着又兼并了广西的柳钢, 与柳州钢铁联合重组为武钢柳钢 (集团) 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至此, 武钢年生产规模已超过2600万吨。2007年8月1日, 武钢集团战胜了竞争对手攀枝花钢铁, 与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兼并重组协议, 成为昆钢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按照协议, 昆钢股份向武钢集团定向增资扩股, 武钢集团以现金入股并控股, 成为第一大股东, 昆钢集团为第二大股东, 原昆钢股份其他股东股权比例作相应调整。这个兼并具有互补作用:武钢在资金、技术、管理、规模等方面优势明显, 可以支持整体规模不大、产品结构不太合理, 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的昆钢;而昆钢虽具有丰富的矿石资源和靠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优势, 可以为武钢提供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的便利。武钢确定了中西南发展战略, 即向中西南部扩张的动机。新昆钢成立后, 武钢将注入资金、技术等, 提升其装备水平, 提高产品档次。产品结构将由现在的7大类扩展到14大类,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占钢材总量的比例达到60%以上, 经济效益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相关分析认为, 到2010年, 西南地区年钢材消费量将达到6280万吨, 而目前这一地区钢材年产量不足2600万吨, 自给率仅为60%。由于西南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封闭, 其市场主要为攀钢、重钢、昆钢等几家控制。与昆明钢铁集团重组, 武钢将“触角”延伸至西南, 可以此深入开拓东南亚市场, 进一步提升武钢的国际竞争力。

三、结论

武钢集团与昆钢集团战略重组昆钢股份的成功是实现武钢、昆钢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 符合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有利于提升昆钢股份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打造云南乃至东南亚钢铁产业的骨干企业, 从根本上促进云南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决心和气魄。

中国国际竞争力最新分析等 篇11

时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贫血”状态,而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了新一轮周期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整体实力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虽然略降,但在世界竞争力格局中的位置没有变化。

国际竞争力受到双向影响

国际竞争力评价权威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新报告显示:2002至2003年间,世界经济仍然处于“贫血”状态,美国利率的下调和消费的启动对经济回复作用明显,但其软着陆却仿佛遥遥无期;欧元区在与赤字斗争的同时进行着政府改革;亚洲经济开始新一轮的回复,尽管SARS给这种回复带来了危险和不可预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却取得了“令人生畏”的高增长,中国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态势令世界瞩目。总体上看,200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下降1位,但在世界竞争力格局中的位置没有变化,从八大要素排名看,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正走向强势。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2003年国际竞争力报告后,有关报道认为该学院做竞争力评比时,非典疫情还未真正爆发。从非典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来看,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今年的竞争力评价是否还有价值?非典对未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实际上,国际竞争力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和平衡体系,非典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经济水平的影响上。SARS对通讯业和医药卫生业反有所促进,占国民经济比重较高的工业和其他产业受到的冲击也很小。综合来看,我国上半年GDP增长已达到8.2%,年内经济增长在7%以上不成问题,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在经济总量、人均拥有量和发展速度方面不会出现竞争位次的下降。

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方面,以出口为例,有关专家预测2003年全年出口将减少110亿美元,这仅占我国2002年出口额的3.4%。假设2003年中国的出口额减少这3.4%,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增长10%,中国出口额仍位居世界第5位,与2002年位次相同。可以预测,SARS产生负面影响最大的进出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就业方面,由其带来的相关子要素的竞争力位次变化都应在2位以内。

非典期间政府和民间的表现会降低对政府管理、基础设施和生活质量要素个别指标的评分,影响相关要素的竞争力位次;但危机的处理增加了财政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对政府支出要素和健康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亦有正向影响,因此影响是双向的。

非典的出现,考验了政府应对危机的效率,暴露了公共设施和管理的漏洞,重要的是发现了问题并促进其改善,增强了公共部门和个人承受危机的能力。长远来看,SARS的考验对于政府管理、基础设施和国民素质方面支出项的提高和部分软指标评价的提升存在潜在促进作用,这无疑将推动未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中国国际竞争力五大优势评价

(1)国家经济实力竞争力连续三年稳步提升。2003年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竞争力可比排名第12位。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人均水平的增长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2002年我国的GDP首次突破10万亿人民币,可比价格的GDP超过日本42%,高居世界第2位。中国在消费、投资、储蓄以及进出口的总量上都位于世界前7位。2003年第一季度和SARS肆虐的第二季度我国实际GDP增长均达到世界很高水平。目前,我国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存量高达3951.9亿美元,位居世界第4位;我国的钢消费量已经占到世界消费量的1/4。

(2)加入WTO后我国国际化竞争力呈全面提升状态。2003年我国国际化竞争力提升两位,亦实现了连续三年稳步提升。2000年以来,我国经常项目差额一直稳居世界前10位,其竞争力位次虽有波动,但在世界范围的位置没有变化。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选择的最能代表中国国际竞争力优势的20个指标中,国际化要素的优势指标比上年增加两个,更加全面体现了我国的开放程度和成效。国家保护主义被列入竞争优势,体现了我国在加入WTO后增强了公平与开放度。

(3)信息化建设成就卓著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03年,在我国基础设施竞争力呈现衰退的情况下,以信息化为中心的技术基础设施竞争力却提高了6位。与上年相比,我国计算机的使用份额提升0.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世界第5位的领先水平。电信投资占GDP的百分比进一步增加0.4个百分点,提升到世界第2位。对电信的投资带动了我国技术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之相关的通讯、网络、信息共享与保密等均有所提高。这对于新兴工业化战略的实现,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4)法制建设竞争优势继续保持。市场立法进一步健全,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5)公共管理和文化包容性整体竞争优势提升。政府定位逐渐明晰,有为与无为的范围在优化调整;文化包容性强,对国际一体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持积极态度,这将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国际竞争力五大挑战分析

在我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我们也应当看到制约竞争力提高的五大挑战。

(1)人均经济占有量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的人均GDP仅是美国的12.3%,巴西的58.3%,泰国的66.2%;综合生产率则分别是上述三国的10.0%、44.8%和60.0%。这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制约我国竞争力跨越的最主要因素。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我国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与世界级大都市的差距虽在缩小,但生活费用指数已接近纽约,超过了美国主要城市水平,进入高费用的前5名。

(2)能源消耗增长过快,基础设施竞争力下降。我国交通、电力等基本基础设施虽呈发展态势,但与其他国家发展速度比较,相对竞争位次下降,健康设施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等评价指标也大幅下降。同时随着能源需求和消耗的增加,可持续发展问题仍需进一步关注。

(3)金融体系竞争力难以适应经济实力的提高。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大国,我国银行资产占GDP比例很高,有利于资金融通和财政金融政策发挥作用;但国有银行呆坏账现象严重,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直接影响了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和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

(4)企业管理人才缺乏直接影响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要素中,除劳动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外,其他要素都在低水平徘徊。在参与排名的51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的综合生产率仅高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泰国的60%,巴西的45%,马来西亚的33%,而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核心问题。

(5)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落后,制约科技和管理竞争力的提升。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比周边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和菲律宾都低,教育的低投入严重影响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与印度、智利和菲律宾比较,我国目前称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合格的工程师都更短缺,因此必须尽快建立灵活而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机制,解决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根本动力问题。

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篇12

关键词:电力设计行业,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国际市场,竞争分析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 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得到较大提高, 中国电力技术和电力装备业逐渐进入国际领先水平, 加之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 在机电设备出口份额逐年增加的同时, 电力设计企业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通过与国际工程承包商、国内设备制造厂、大型窗口公司合作或直接参与国际工程投标等方式, 获得了大量的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服务和工程总承包的机会。

走向国际市场在为中国电力设计企业带来广阔市场机遇和丰厚利润的同时, 也存在许多风险和挑战。本文将应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对国际市场上电力设计行业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 并据此探讨电力设计企业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策略。

一、“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理论框架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又称波特竞争力模型, 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于1979年创立的用于行业分析和商业战略研究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在产业组织经济学基础上推导出决定行业竞争强度的五种力量, 即: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应用该模型, 可以有效地分析行业的竞争环境。该模型的提出, 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了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在30多年后的今天, “五力分析模型”仍然能够灵活地适应新的经济概念。

“五力分析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 如图1所示: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处于图的中间, 是因为它可能受到其他四个因素的影响。

二、电力设计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本文在应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分析电力设计行业的竞争情况时, 是将产品市场定义为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总承包以及项目管理和相关的技术服务。

1.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是指在一个市场内的企业为市场占有率而进行的竞争, 国际市场上电力设计行业内的主要竞争方为中国国内相关企业和国力较强国家的跨国企业。

按照竞争方式划分, 企业可能在价格和非价格两方面竞争。从价格竞争的角度来说, 近年来, 国内电力设计行业的设计产能急速膨胀, 行业竞争严重同质化, 设计费率持续走低。从非价格竞争的角度来分析, 高端项目的技术复杂, 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数量较少, 利润水平较高;而中低端项目的技术简单, 项目争夺激烈, 利润水平较低。而且, 电力设计行业与世界经济整体形势关联性较强, 受金融危机影响, 国内电力建设速度明显放缓, 特别是火电前期项目及新开工项目大幅减少, 电源建设结构性调整加快, 电网投资规模自2009年达到高峰后有所减少, 加之受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 核电发展速度也明显下滑, 现阶段行业总体形势较差。

综上,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国际市场上电力设计行业的内部竞争程度是较高的。

2. 潜在进入者。

从2005年到2009年, 中国电力勘察设计企业数量从583家发展到729家, 累计增幅达到25.04%。与此同时, 在世界走向多元化的大趋势下,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日益明显, 各国企业都在通过企业结构调整、跨国经营和技术创新, 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际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

但是, 在电力设计行业承揽任务也是有进入障碍的。由于电力是关键性、基础性、确保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 进入电力设计行业不仅需要政府颁布的资质许可, 而且需要工程业绩支撑, 市场进入门槛较高。

总的来说, 来自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程度是中等的。

3. 替代品。

一般来说, 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 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越强。此外, 新的替代品也可能代表着新的技术, 由于学习曲线的存在, 它们的成本会随着时间而下降。因此, 对于替代品的讨论, 需要认识到电力设计行业属于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 寻找替代品就是选择其他电力设计企业提供的服务, 或者选择传统的火电和水电以外的新能源产业。

从对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和潜在进入者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电力设计企业的数量很大, 且各具优势, 相互之间替代较容易。其中, 国内大型电力设计企业具有规模大、品牌好、管理规范的优势;中小型电力设计企业则具有单类业务强或一定成本优势;新兴经济体的大型企业, 较为适应国际规则, 在其周边区域的市场渠道方面也具有优势。

另一方面, 电力设计行业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政策的影响也很大。在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 电源建设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 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蓬勃发展, 以及由新能源利用而推升的智能电网建设, 将影响传统的以火电和水电为主的电力设计领域。

电力设计企业之间较强的相互替代性和代表着新技术的替代品的出现, 给电力设计行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威胁。

4. 供应商的力量。

电力设计企业的主要供应商除包括劳动力、计算机软硬件供应商之外, 由于一些企业开始从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服务, 原材料厂家、电力主设备制造商等也已逐渐成为供应商。对供应商力量的分析具体如下:满足技术和管理要求的中、高端技术和专业人才的获取条件逐步改善, 但用工成本逐步提升;计算机硬件市场总体供过于求, 供应商议价能力弱;工程软件, 如三维设计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等, 不同品牌的产品之间具有一定可替代性, 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原材料, 如钢筋、水泥及施工用机具等, 市场总体供过于求, 厂家议价能力弱;电力主设备, 如汽机、锅炉、变压器等, 市场存在波动, 但供过于求, 制造商议价能力较弱。另外, 由于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资金开发项目, 而中国政府外汇储备高, 且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这对融资项目有利。所有这些因素都表明,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是较低的。

5. 购买者的力量。

对于电力设计企业, 国内大型发电集团和电网企业仍是目前主要的市场买家, 他们对技术和管理的要求均较高, 因此, 虽然市场存在较大潜力, 但竞争十分激烈。另一方面, 非主营电力的民营业主投资电力, 也带来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然而, 这些业主的资金较紧张, 且缺乏电力工程建设经验, 项目执行风险高。在国际市场上,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电力提供方, 数量多且分散, 目前发展速度还较低, 对中国产品和中国工程比较接受, 市场潜力巨大。因而, 我们暂时的结论是, 购买者的力量是中等的。

表1总结了国际市场上电力设计行业的五种力量分析。可以看出, 对赢利能力的最主要威胁是在市场低迷时候的激烈的价格竞争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与其他高技术行业一样, 技术创新能够影响潜在的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出现。

三、电力设计行业国际业务发展战略方向及具体措施

经过对国际市场上电力设计行业五种力量的分析, 建议中国电力设计企业制定国际业务发展战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降低成本, 扩大价格—成本差;二是提高企业的不可替代性, 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摆脱现有市场的价格竞争, 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由于各电力设计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其内部机制的不同, 需根据自身实际灵活选择。

1. 低成本战略。

企业的成本优势是多种竞争优势的集中反映。目前, 电力设计企业的成本结构都具有弹性, 降低成本是各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必要选择, 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从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利用, 到技术的现代化、科学化、合理化管理, 尽可能在规模经济下生产, 以降低成本来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以低成本参与市场竞争。但在实际操作中, 也应注意形成价格自律机制, 在国际市场中建立和维护健康的经营秩序, 避免同业恶性竞争。

2. 核心优势战略。

核心优势战略是大多数电力设计企业所应选取的战略。电力设计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要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 加快技术进步, 提升设计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式, 在行业内和市场上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形成自己的盈利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加强国际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推进技术创新, 先人一步掌握关键领域的专有技术,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从设计深度、服务广度和管理手段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和调整, 加强对国际标准的研究, 提升国际化项目管理能力等。

3. 资源整合战略。

这是实力较强的电力设计企业所应选择的战略。一方面, 由于国际工程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以及由此产生的高素质资源投入、成本增加、效率降低等问题, 都涉及到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和导向。电力设计企业必须研究如何有效整合内部资源, 为国际工程项目团队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服务的平台。另一方面, 目前国际市场的工程业务主要以国际通行的EPC或EP等方式来实施。因此, 电力设计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 在做好勘测设计的同时, 积极向上下游延伸业务范围, 整合国内外设备和管理资源, 与合适的设备、施工企业联合, 形成完整产业链, 并开展资本运作, 以提高市场控制力及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四、结语

“走出去”战略实际上是一种市场战略, 既然是市场行为, 就一定会有风险。国际业务的开展在为中国电力设计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 电力设计企业必须审慎分析行业和市场, 正确评估自身综合实力, 选择和制定合理的国际市场战略。

参考文献

[1].Porter, M., Competitive Strategy, New York:Free Press, 1980

[2].David A.Besanko, David Dranove, Mark Shanley, Economics of Strategy, Copyright1999, by John Wiley&Sons, Inc.

[3].中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分析 (2007)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编, 2007

[4].杨旭中, 张政治.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白背飞虱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