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差异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2024-11-10

中小银行差异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共8篇)

中小银行差异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篇1

中小银行差异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2010-10-21 18:33:55

[摘要]中小银行要实现科学发展,可以考虑借鉴发达国家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往银行同业竞争中准确定位,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具体而言,一是要立足于区域优势,在注册所在地集聚客户资源。二是运用差异化竞争战略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三是以规模增长推动质量增长。四是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中经评论·北京)近年来,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开始崭露头角,凭借其对本地企业较强的风险定价能力和评估能力,经营绩效显著提升,经营地域和业务规模快速扩展。这种本地色彩较强的经营模式在跨区经营和扩张中能否成功复制则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相对单一的业务结构在地域扩张中也不易形成协同效应。中小银行要实现科学发展,可以考虑借鉴发达国家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在银行同业竞争中准确定位,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

一、部分发达国家中小商业银行经验值得借鉴

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一直坚持限制垄断、鼓励自由竞争的经济金融政策,银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结构比较分散,商业银行数量之多居全球之冠,存在为数众多、颇具经营特色的中小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由于美国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高,中小银行准入和退出机制十分健全,只有那些管理机制健全、服务有特色、能够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冲击的银行才能够生存下来。中小银行为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遭到淘汰,大多都将基本服务对象确定为中小企业和当地居民,不论存贷额多少,均一视同仁,服务周到。在业务范围上,实行差异化经营,在大银行不愿介入的居民小额零星贷款、住宅抵押贷款、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及不动产贷款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日本的中小银行主要以地方银行为代表。地方银行是将总行设在地方城市,以总行所在的都道府县为主要营业地区的银行。日本地方银行的功能包括:一是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日本地方银行的经营是与所在地区的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其资金来源于当地,又用于当地,因此有“故乡银行”的美誉。地方银行主要通过吸收社会闲散的资金,为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贷款,其业务活动大大支持了本地区产业和生活服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二是促进日本的地方经济逐步走向国际化。日本地方经济走向国际市场与地方银行的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地方银行以进出口贸易结算、贸易金融、外汇兑换等业务为中心,积极配合本地区企业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甚至主动配合企业到国外考察,参与企业的海外开发活动。

德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立银行,包括州立银行和储蓄银行,这些银行最初服务于公共事业和当地市政建设。它们受到政府的保护,享受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并且由于其债务得到政府提供的担保,因此可以得到远高于其实力的信用评级,获得低于市场价格的廉价资金来源。在宽松的外部环境下,这些银行特别是州立银行逐渐向全能银行模式发展。另一类是私有银行,众多的中小银行共同出资组建一个代表各家中小银行利益的合作集团。合作集团主要从事中小银行难以介入的业务领域,为中小银行提供技术和网络支持,统一建立业务平台、开发业务系统、研发金融产品。这样使各家中小银行能够在付出较小成本情况下拥有发达的网络支持,并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开展业务,避免了中小银行之间的交叉竞争。通过这种合作安排,各家中小商业银行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其管理层次少,决策链条短,保证了决策机制灵活高效。德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使德国的中小银行基本集

中在自己所在地区发展业务,因此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二、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启示

立足于区域优势,在注册所在地集聚客户资源。区域优势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先天优势,城市商业银行就其本质来说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地方市场比较熟悉,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应充分借助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归集力度,提升在地方政府优质项目的融资份额。与其他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这种经营安排成本较低,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拥有市场先入优势。

运用差异化竞争战略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这是城市商业银行在与国有银行、中型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更能实现服务中小企业的专业化。长期以来,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满足中小企业客户的需求,开发出各种金融产品,已经形成了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的专业化竞争优势和品牌效应。以北京银行开发的“小巨人”服务品牌为例,其产品就是根据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为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这类产品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小、快、灵”需求,即金额小、需求快、借贷方式灵活。而大型银行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城市商业银行应坚守这一优势。

以规模增长推动质量增长。城市商业银行往往由于规模小而导致抗风险能力较低,实现跨区域经营也应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目前,一些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联合重组,发展成为区域性商业银行。一类是以省会城市商业银行为龙头,吸收地方城商行及信用社组建,如徽商银行、晋商银行;另一类是由二线城市城商行及信用社合并组建,如江苏银行、长安银行。在银监会相关政策指引下,一些资产质量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也纷纷开始跨区域设立机构,如北京银行、天津银行、南京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区域的扩大,不仅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创造了更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上存在的政府过度干预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地方政府“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因此,应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城商行的所有权结构,真正形成有一定刚性约束的资本运营机制,从而防止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命出现行政化倾向,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促使董事会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决策。

(《中国金融》,2010年第18期,中国银行业协会,王潇)

中小银行差异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国际经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危及全球,世界实体经济备受拖累,特别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进入了“寒冬”期。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日前发布统计结果显示,截止到6月底,沿海地区有6.8万家中小企业已经倒闭,大量的员工出现失业,给中国的整体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而其中,对中小企业影响最大的就是由于现金流紧张、融资困难,这导致企业陷入危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的问题,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原因,但是信息不对称又不是短期能消除的。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并以国家立法、出台优惠政策等形式给予扶持,创造中小企业融资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1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

1.1 美国的中小企业融资

(1)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主要包括:(1)中小企业业主自身的储蓄,占中小企业投资的45%。(2)中小企业业主从亲戚朋友处借款,占中小企业投资总数的13%。(3)商业银行贷款。中小企业由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担保,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贷款利率比这些银行向大企业贷款高出2-5个百分点。(4)金融投资公司。由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主导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是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与商业银行贷款一起约占29%。但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贷款利率比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更高。(5)政府资助。政府直接对小企业提供融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向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二是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小企业提供自然灾害贷款;三是向小企业提供出口信贷。在这三种情况下主要由中小企业管理局向中小企业提供数量很少的直接贷款,约占1%。(6)证券融资。少数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向私人投资者募集资金。这部分资金约占4%。

(2)首先,在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美国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贷款数量极少。除了企业主自身的储蓄和商业利润留成外,更多地依赖于证券市场和短期借款。其次,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融资环境。一方面主要通过中小企业管理局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另一方面,主要是为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这也是美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一大特色。美国从事信贷担保的机构是小企业管理局和进出口银行,它们提供的贷款担保主要是为满足小企业长期资金需求,如固定资产投资、补充流动资金、购买存货和出口融资等,担保条件比较优惠。但由于贷款利率高于大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并不多。

1.2 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

(1)日本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的三条渠道来实现:(1)由政府系统的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目前,日本有5家专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机构,它们分别是: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商工组合中央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以及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前两者主要是为中小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流动资金的短缺以及资本金的不足,后三者开展专项贷款。(2)政府全资或部分出资成立为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保险和担保的机构,它们是:1953年以信用保证协会为核心建立的信用完善制度,疏通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渠道;1958年设立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确保中小企业能顺利获得贷款;1996年设立的“风险基金”,通过给发行债券的风险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风险资本提供担保。(3)政府认购中小企业为充实自有资本而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

其次,民间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日本民间金融机构主要有地方银行、相互银行、信用组合和信用金库等,它们的绝大部分贷款是提供给中小企业的。随着金融机构竞争的日趋激烈,与大企业关系密切的大商业银行也逐渐增加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此外,还有企业自行组建的互助合作型的金融机构。为了鼓励和规范中小企业组建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日本制订了《信用金库法》、《中小企业防止破产共济法》、《小型企业共济法》等法律和法令,以满足它们融通资金的需要。

(2)日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措施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保证中小企业有足够的融资渠道的前提下,一方面努力弱化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努力弱化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风险,治标兼治本。

1.3 德国的中小企业融资

德国证券市场并不发达,大规模的企业间相互持股限制了敌意兼并,所以,它是一个偏重间接融资的典型国家。民间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作用是德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中的一大特点,德国的储蓄银行、合作银行、青年企业经营者协会面向企业提供各种综合性的支持与服务,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环境的改善,壮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其中,储蓄银行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产权资本化程度,储蓄银行开办了许多地方性的产权投资公司和风险基金,还开办了100多家创新中心,以合理的价格向中小企业提供有关设施和技术支持,通过专家意见网络系统为技术项目进行高水平的评估,以使创新企业能够迅速得到融资。合作银行与中小企业联系也较密切,其提供的服务与储蓄银行较相似。由此可以看出,德国中小企业与他们的银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及启示

从美、德及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的情况来看,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许多经验是值得我国借鉴的。具体来讲,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可以归纳为:

(1)各国都构建了完整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从美、日、德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来看。中小企业融资的快捷、方便,得益于各国都有健全的融资体系。首先,美、日、德等国均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帮助中小企业的融资。其次,美、日、德等国都有发达的资本市场,有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第三,都有发达的民间投融资机构。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国民收入高。因此,民间天使投资数量众多,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便利。美、日、德等国都形成了各自不同层次但相互补充的完善的融资体系。

(2)各国的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体系比较健全。信用保证制度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美国由专门的机构中小企业局(SBA)为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提供信用担保。日本官方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金融机构,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全国性的“信贷担保协会”,共同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德国成立专门的担保银行,形成了由国家复兴银行担保、联邦与州联合担保、各州担保银行担保等三个层次的较健全的风险分担机制。各国完善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获得更多发展资金提供了可能。

(3)各国都具有完善的支撑中小企业融资的配套法律、法规。成熟的市场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予以保障。为了保证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序进行,增强融资的效率,提高融资的效果,务必有相应的法律制度给予规范。美、日、德等国家都从法律上明确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美国为了鼓励自由的市场竞争,为新建企业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于1890年制订了第一部反垄断法--《谢尔曼法》(the Sherman Act)。195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小企业法》(the Small Business Act),随后并依据此法成立中小企业管理局(SBA),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以及技术管理方面的支持;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机会均等法》,向中小企业经营者以及准备创办中小企业的个人提供资金援助。该法案的实施为创办中小企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法》,把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技术性中小企业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点,给予大力支持,并为满足中小企业贷款的需要提供法制上的保证又于1995年颁布《小企业贷款法》。日本也先后颁布《中小企业振兴资金助成法》、《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中小企业基本法》等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及新建企业融资及发展从法律上给予明确的支持。德国则为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制订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并从税法的层次上对兴建企业给予优惠待遇,如:在德国落后地区兴建企业免缴营业税;新办企业的动产投资,免征50%的企业所得税;中小企业使用内部留存资金的部分免征财产税。

(4)各国都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融资体制。美、日、德等国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上有着许多相同点,但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特色。美国强调市场主导,政府的功能是以服务为主。因此,政府一般不向中小企业直接注资,而是鼓励、督促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投资。美国金融市场非常发达,有着有利于融资竞争的良好金融环境,政府对在市场融资中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主要通过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法律法规的形式间接给予扶持。日本则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国家,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中政府也发挥着关键作用。结合本国实际,日本政府通过设置一套完善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动用国家的财力直接向中小企业投资,促进了日本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德国,由于本国证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不具备美、日那样发达的资本市场。因此,德国的国家复兴银行、担保银行等则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有着很强的支配力。

参考文献

[1]吕振君,李世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国际借鉴[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11).

[2]彭媛媛.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与思考[J].审计与理财,2008,(8).

[3]宋袆.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借鉴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6,(10).

[4]吴春珍,杨斌.借鉴国际经验积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辽宁经济,2008,(5).

[5]吴穹.借鉴美日经验构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J].地方财政研究,2008,(5).

[6]阎金明.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及政策选择[J].经济界,2006,(6).

中小银行差异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篇3

一、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经验

1综合学习时间是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对于现在普遍采用的分科教学,综合学习时间是一种新的课程形式。它打破了学科、科目、单元的界限,是为综合地学习知识、技能或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而设计的综合学习活动。它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时,一种是跨学科型“综合学习”。跨学科综合学习是指从多学科、多学问的角度从事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不受其他课程的限制,教师可以先设定一个总的标题,然后从多个科目的角度进行探讨,例如,先设定一个标题为“今日中国”,通过对社会科里设立的“中国现代史”或“中国社会”,国语里的“中国汉字”和“中国文学”,美术里的“现代中国艺术”等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系统地对中国进行深入的探索,使学生对中国有更全面的了解。另一种形式是以某一主题为核心,邀请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或者由老师就这一问题在其他国家的状况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与日本的对比,使学生增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另外,学校还经常邀请学者举办讲座,邀请在日留学生,在日朝鲜人等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了解,从小就培养他们的国际理解视野。

2国际理解教育与教育的民族化并重

日本认为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在国际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日本在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同时。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化。通过加强对国语教育、语言教育、历史教育、艺术教育、德育等的传授,培养作为一个坚定的日本人的文化素养和能力。德育是日本进行的民族教育的主要手段。1958年。保守派力排众议。把道德教育从学科教育中独立出来,增设道德教育时间。1966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的咨询报告《所期望的人》指出,首先要做世界通用的日本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做忘却了日本的世界人,唯有真正好的日本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人。也就是说,学生在放眼世界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其爱国主义和优良的民族性。1987年,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了“国际化时代的日本历史像”的课题,在理解世界各民族的异文化的同时。育成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心。这对形成日本人素质和爱国之心是很有必要的。对传统文化的强调,对爱国心的培养,对道德教育的重视,是近年来日本官方主导的21世纪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1999年,日本国会又以多数通过了《国歌国旗法》,文部省也名正言顺地指导各学校加强国歌、国旗的教育。2002年,日本政府建议以爱国程度来评定学生成绩等级的方针,“培养爱国情感”被添加为六年级社会学的课程目标。这个非强制的方针建议把爱国主义作为教学目标,以鼓励孩子为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而自豪,文部省的官员阪下谕一说:“该方针旨在使孩子理解并热爱他们的国家、历史和传统。”随着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要求学生首先要学会做日本人,对日本历史、传统、文化、社会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认识,然后学做能生存于世界的日本人,具有站在国际和全人类的角度考虑事物的知识和能力,能沟通异国文化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国际礼节、国际知识和教养。

3民间教育团体在国际理解教育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战以后,日本的民间教育团体蓬勃发展起来。1946年4月19日,民主主义教育研究会(简称民教会)成立。它的宗旨就是要使日本教育真正民主化,建立正确的,人民的教育。1947年6月8日日教组成立,它是教师的一个自发组织,它所追求的是教育的民主和独立,希望教育可以担负起建设新民主秩序和创造新日本文化的使命。日教组在教育改革中最根本的态度就是维护战后建立的体现民主和平等精神的教育制度,反对任何企图加强中央集权的教育改革政策。这种立场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战前军国主义的泛滥所造成的战争灾难。教师们亲身经历了将学生送上战场的深重的罪恶感,增强了教师捍卫和平的责任感。因此,战后新成立的日教组提出了“不要再把学生送往战场”的口号。他们认为政府的任何一项加强课程、教科书、教师培训和学校行政管理方面中央控制的措施都是“退回到战前的军国主义”。尽管被排除于权力圈之外,日教组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却坚决不让步,如反对特设道德科和政府对道德教育内容的控制等等,并以罢工等自己独有的方式进行抵制。随后,核心课程联盟、社会科问题研究会等民间组织相继成立。这些组织大都是站在反思和批判的角度来思考政府的教育决策和改革的,追求真正民主、科学的教育。例如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屡次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行径遭到日本有识之士的强烈抗议。“日本孩子与教科书全国网络21世纪”等爱好和平、反对篡改历史的日本民间团体在东京举行集会并发表声明,抗议新版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不进行深刻反省,认为文部科学省批准这样的教科书是日本政府公然违背国际承诺之举。日本民间教育工作者并不追随官方权力机构指示的教育,而是努力探索并追求符合人民大众要求的教育,追求符合日本国情的真正的自由、民主、科学的教育。正是有了这些民间组织成员等有识之士的支持。日本的国际理解教育才得以进一步开展下去。

二、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不足之处

日本中小学的国际理解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模式,但是日本的国际理解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1国际理解教育的出发点过于重视外部因素

国际理解教育的出发点过于重视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在国家主义和市场至上的前提下,国际理解教育成为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一种工具。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在“赶超型现代化”国家经济至上的影响下,教育演变为经济建设的工具;自民党执政以来,在教育改革政策上最基本的态度就是国家主义,因此,国家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日本基础教育改革政策最持久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中曾根内阁上台后,提出“文化立国”的口号,旨在通过文化教育的国际化来达到建立政治大国的目的,它的这种观点通过临时教育审议会的几次咨询报告得以表达,以异文化理解为主的国际理解教育受到重视。日本的国际

化说穿了是为日本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强大的巩固的国际地位,为日本的经济保驾护航,是维护日本海外庞大的既得经济利益,进一步促进日本海内外的经济发展,确立其与经济实力相应的国际地位。仅仅把国际化的理由归结为日本建立经济大国、政治大国的需要,着眼点在于清除日本在国际市场上经济活动的障碍,这种视野太过于狭隘,违背了教育自由和独立的原则。国际理解教育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尊重、宽容、民主、正义、仁义与和平的基本理念与准则的和平文化是千百年来人类宣扬的不为现代社会动荡和商业化侵害的价值观和态度,是为了使各个民族更好地共存于这个世界上。

2极端民族主义阻碍国际理解教育的进行

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但如果对民族主义引导不当的话,非常有可能走上极端民族主义的道路。日本以右翼势力为代表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完全用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判断其他文化,将本民族的生存观和价值观强加于其他民族,进而使本民族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敌视合法化。不仅如此,他们把本民族的利益置于其他民族利益之上,并试图将其纳入本民族的利益范围。日本的极端民族主义者通过各种措施,极力地阻碍国际理解教育的进行,他们大肆宣扬种族优良论,认为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而对周边的民族,如朝鲜族、汉族等充满歧视,甚至敌视。1986年,日本国际评论家长谷川太郎在《再见了,亚洲》一书中,大肆贬低亚洲各国,说亚洲是个垃圾场,日本是建筑在垃圾厂上的“高楼大厦”。1996年,部分右翼分子无视周边国家人民的感情。提出把“期望实现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写进某政党的竞争纲领中。2005年,以扶桑出版社出版物为代表的历史教科书,极力否认日本在战争中的残暴罪行,美化日本的侵略史。以右翼势力为代表的极端民族主义者。通过篡改教科书等方式,掩盖历史真相,大肆宣扬军国主义和民族优良论,他们这些文化不自觉的行为,严重地阻碍了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进行,给日本的青少年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强调自己国家文化的特殊性、优越性,提倡爱国心,是每个国家的自由,并无不可之处,但是日本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为了圆自己的世界大国梦,主动向其他国家进行挑衅,伤害了别国人民的感情,故意激怒对方,就不得不让人警惕了。

3存在着“欧美中心主义”倾向

日本的国际理解教育是在经济、政治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日本受欧美文化影响深远,而对自己周围的亚洲文化,向来都是非常不重视,甚至有些歧视,这明显地表现在日本对待在日朝鲜人的态度上。在许多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眼里。具有丰富生活底蕴的“边缘文化”不过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长处,也有其文化上的缺陷与不足。从历史上看,日本有向先进国家学习,并与世界上占支配力量的国家结盟的倾向性。二战后,日本一直与世界的超级大国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结盟。作为教育内容的教科书存在着明显的“欧美中心主义”倾向,对日本教科书的分析结果表明,全部教科书中所“登场”的公元1700年以后的“人物”中三分之二为欧美人。通过学习这样的教科书,使学生接收到这样一个信息,在过去的三百多年的历史里,最有成就,最值得学习的是欧美国家。其结果是在传统文化和地理位置上属于东亚国家的日本,青少年关心的热点在欧美国家,却对自己的周边邻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对亚洲各国而言,日本成为一个“既近又远的国家”,地理上的近与文化上的远,使得日本这个没有“邻居”亲和力的国家,成了一个“非亚非欧”的文化孤独者。日本制定的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是在冷战的思维框架下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强权特征。如果日本在21世纪的发展战略上,仍不能摆脱冷战时期东西方的敌对思维框架,那么它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文化孤岛”。

日本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民主、和平精神的人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最近所发生的篡改教科书事件,使得人们开始警惕日本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复苏,国际理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虽然右翼势力的猖獗说明了国际理解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否定日本的国际理解教育,而是应该发现它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更好地发挥其国际理解教育的作用。

三、对我国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

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的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有没有文化自觉对一个民族尤为重要。要培养文化自觉意识,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是比较有效的方式。我国中小学的国际理解教育方兴未艾,通过对日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介绍,给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客观认识本民族的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必须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中华文明曾经有过辉煌,也要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与其他文明交往中,尤其应该注意这些方面。争取消除这些不足,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好地完善自己,更好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充分理解异文化,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当今世界,以各自文化为载体的民族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上的焦点问题。了解一个民族就要了解他们的文化。在与各个民族的交往中,在努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的同时,要主动积极地去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以便在交流和对话中,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所启发,以弥补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足,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再次,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育者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要适当地进行一些国际理解教育的学习,以避免教学中出现一些文化不自觉的现象,影响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以及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定位。

中小银行差异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篇4

摘要:通过对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基础性分析,了解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内涵及其功能,分析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购买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其他地方的做法,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政府 社区 购买 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起源于西方,近年来中国也吸收并借鉴这一做法,这也是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做法。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再一次明确提出要通过合同与委托等方式购买社会服务。另外,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社区将成为社会构成的最小细胞,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也将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借鉴西方的经验,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也将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内涵界定

所谓“社区”,简单地讲,就是居住在同一地方,通过自治的方式,即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服务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由彼此都有心理认同感的人们所组成的共同体。它是具有社会化综合功能的一种小社会。而“社区公共服务”,就是为满足社区大多数居民所需的各类公共服务,即包括社会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包括社区自身所提供的共有服务。概括起来,目前,中国社区公共服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公共预防保健、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绿化、社区医疗、社区物业管理、社区广场、老人院舍服务、居家老人服务、下岗职工帮助、社会救助、社区教育、社区热线服务、社区文娱活动、户外健身、社区信息咨询、图书阅览等。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社区服务内容广泛,这就要求应该有多种主体用多种方式来提供社区服务。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建立起某种契约关系,按照这种契约关系,政府向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出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则向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它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支持社区工作发展的重要形式,将加快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业化优势,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二、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国际经验

(一)成熟的市场机制

国外公共服务主要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的,实现的方式包括合同出租、公私合作、非国有化、用者付费制、凭单制。这些购买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都有完整的法律规定,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规范。

例如,美国有很多法律规定政府公共服务要通过竞争程序签订公共合同,这些法律包括《联邦财产和行政服务法》、《联邦?购规定》、《合同竞争法》、《服务获取改革法》等法律。公开招标的程序也有规定,大致上分为六个阶段:服务种类、准备招标合同细则、发布招投标说明、投标、评估标书和决标六个阶段。在招投标环节,还出台了《信息自由法》、《及时支付法》、《政府采购协议》等法律保证招投标环节的公开透明。在服务质量的考核方面,政府出台了《联邦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来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管理。同时政府还对购买的内容、购买成本、引入竞争的程度也有明确规定。总之,在合同外包中,政府实行全面的精细化管理,保证公共服务的质量。英国政府也曾在公共医疗和社区关怀法有明确规定,中央政府拨付的特殊款项的85%必须以竞争招标的方式向私营或非政府组织购买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就教育、健康等方面也出台了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对公共服务的竞争性合同承包做出了多方面的规定。1986年,新西兰颁布了《国有企业法》,为私有化提供了法律框架,为国有公司确定了目标、激励机制和运营环境。市场机制的成熟为实现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提供了可能,也使得这种购买服务的方式成为当今世界一种潮流与趋势。

(二)完善的法律法规

在发达国家,有关政府购买服务的法律法规非常健全。以美国为例,仅政府购买相关的法律法规就达到4000多个。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美国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联邦财产与行政服务法》、《信息自由法》、《及时支付法》、《联邦采购政策办公室法》、《合同竞争法》、WTO《政府采购协议》、《联邦采购规则》(FAR)以及与招标采购有关的《小企业法》,还有联邦政府各部门为招标和补充《联邦采购规则》而制定的各部门采购实施细则。这些法律法规由两部分组成,即基本法律和实施法则,各州和县、市、镇政府也在州宪法的框架下,享有法律规定的相应采购权力。东欧一些国家,比如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吉尔吉斯等都在国家层面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行了立法。香港也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受资助非政府福利机构的人事管理》、《受资助非政府组织福利机构的采购程序》、《津贴及服务协议》与《服务文件》、《受资助非政府福利机构的存货管理》、《非政府福利机构纪律守则样本》、《非政府机构工程合约的批出和管理》等,形成了购买服务的完整法律体系框架。

(三)健全的社区社会组织

在国外,社区社会组织的健全主要体现在:一是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规模很大。比如仅加拿大多伦多一个市,服务于社区居民的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就有3000多个,美国全国服务社区的共有超过了100万个社会组织,英国2004年统计各类社区社会服务组织达16.9万个,我国香港地区从事社区服务、安老服务、家庭及儿童服务、康复服务、青少年发展等的社区民间组织也多达1.7万个。这些组织都是社区服务的参与者与积极提供者。二是有专业化的队伍,人员素质较高。在国外,比如美国与加拿大,它们的社区民间组织工作人员,从组织的管理者到普通的志愿者,大都受过高等教育或在相关领域接受过专业训练,了解社区发展理论、政策以及社区组织、动员、宣传等技巧,并有很高的参与热情。美国几乎有70%以上的大学生参与了各种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它们的救助中心会吸引几百名大学生参加义务活动,凭借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整个社区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了增强,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加上能提供各类服务的社会组织较多,政府通过向这些组织购买服务,提高了社区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效果。

(四)严格的操作流程

严格的操作流程是发达国家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的又一成功经验。在欧盟一些国家,他们不仅规定了购买的具体服务内容,同时还对购买的程序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比如欧盟曾经规定,凡是超过20万元的公共服务,比如污水和垃圾的处理、机动车及设备维修、健康与社会服务、文化及体育等都要事先购买。英国还规定了政府采购流程,即制定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总负责人、信息公开,接受咨询、确定供应商、招标或直接采购、监督、审计等。在美国也有这样一系列的操作流程:制定统一的单据格式、发布招标公告、确定招标工作人员、详细制定招标采购操作规程、确定供应商、招投标、监督,审计等等。

三、启示

(一)建立契约化服务理念,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订立契约是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政府要购买社区服务,必须有购买的主观性,要认识到只有购买才能实现服务的有效供给,通过建立这种关系,政府能从具体繁杂的公共服务供给中抽身,实现对服务的监督管理职能。否则,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容易造成社区公共服务的缺位、错位。

(二)完善法律法规,为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提供法律保障

在欧美发达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从项目的审批到合同的鉴订,再到监督管理几乎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而目前,我国有关社区公共服务购买的法制基础比较薄弱,一些法律和地方性法规、规章亟待修订。具体来说,首先要完善采购法,将社区公共服务纳入政府采购的重要领域。同时还要启动其他相关的立法,针对项目的审批、招投标主体的资质、合同签订与实施、绩效评估机制、监督管理措施等问题都要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甚至需要通过法律确定下来。

(三)创新多元购买模式,实现公共服务购买流程规范透明

所谓多元购买模式,就是说购买除了公开竞标这种模式之外,还可以采取委托的模式,特别是社会组织规模不大,发育不是很成熟的时候,政府可以委托有资质、专业性强的社会组织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还要每年对他们进行资格审查与评估,给予获得3A等级的社会组织在购买服务上的优先权。同时还要公开信息,促进购买流程的规范化透明化。

(四)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完善对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监督考评机制

一是要完善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要建立综合性的评估体系,全面评估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包括内部治理状况、财力状况、服务质量等,保证所提供的服务优质有效完成。二是要完善问责制度。把绩效的结果跟激励与奖惩挂钩,跟改进工作挂钩。对于服务好的社会组织要适当予以奖励,对于服务差的社会组织,要向社会公布,在下次政府采购中,要对这些社会组织予以重新评估,重点监察,要把严重的清退出采购市场,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培育与发展社会组织

首先,要创新社会组织行政管理体制,过去对社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即一个社会组织既有登记机关,也有业务主管部门,这种管理体制造成“婆婆”多,限制社会组织的发展。因此要发展社会组织就得变原来的双重管理体制为多部门参与的综合管理体制,降低社会组织入门的门槛,改变过去社会组织身份认同的尴尬;其次,要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目的是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支持,比如硬件的支持、资金的支持、能力的培养、信息的提供等;最后,要创造社会组织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中小银行差异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篇5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经验及启示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金融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银行再造理论的广泛应用,中间业务已成为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增长点和核心业务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终于加入了WTO,这为中国经济的再次飞跃带来了契机,也大大加快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正视即将到来或者正在降临的巨大挑战,中国的金融界也不得不承认“狼来了”的现实.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改变经营管理体制的同时,中国商业银行不得不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来增强银行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以及与外资银行一争高下的能力,而这个重担便落在了中间业务身上.因此,总结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成功经验,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 者:周建珊 ZHOU Jianshan  作者单位:广东省成人科技大学,讲师,经济师,广东,广州,510091 刊 名: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ZHOU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年,卷(期): 6(3) 分类号:F830.33 关键词:西方国家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经验   启示  

中小银行差异化经营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篇6

《中国金融》2006年第23期 2006-12-30

随着我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银行业对外开放进—步加快。与此相应,内外资银行监管政策的调整也提上议事日程,《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已经公布,其实施细则也即将修汀。监管政策的变化一方面要反映我国对外资开放政策的变化,同时也有必要借鉴国际上好的经验和做法,创造有利于促进我国银行业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持市场稳定的政策环境。

内外资银行监管措施的比较

—国或地区对银行的监管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政策、监管指标、税收政策和市场退出政策等方面,各国对本国及外资银行监管在这些方面也有所区别。

市场准入政策

市场准入政策包括机构准入、人员准入和业务准入三方面。市场准入标准影响银行业市场功能、竞争结构,也是—国或地区从源头上管理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这—政策是反映一国或地区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基本指标。各国对内、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政策大体可以分为三类:鼓励外资银行政策、限制外资银行政策和对等互惠政策。

鼓励外资银行政策,对内、外资银行准入要求基本相同,采取这种政策倾向的国家或地区大多金融法制健全、金融开放程度高、金融业发达,如美国、欧洲、中国香港等地。—些地区甚至采取比国内银行更优惠的税收或准入政策,吸引外资银行进入,比如为了建成离岸金融中心的卢森堡、巴林等,作为改革开放试点的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也曾经实施类似政策。

限制外资银行政策,严格限制外资银行的准入和发展,以保护本国或地区银行业免受干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这个做法,个别发达国家也对外资银行准入有明显限制。如加拿大对外资银行进入当地市场的绝对数量以及外资银行资产在当地银行资产的比重加以限制。

对等互惠政策,一国或地区是否对外资银行开放市场,取决于外资银行的母国是否对东道国或地区同样开放了银行业市场。这类政策实际上有限制外资银行进入的取向。

监管指标

各项监管指标的设定体现了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审慎经营和风险管理的要求,并确保银行机构不断提高其经营能力。监管指标可分为业务发展指标、风险控制指标及回报水平指标三类。业务发展指标监管包括对银行分支网络的扩张、业务发展规模的扩大、业务类型的扩展等方面的监管;风险控制指标监管包括对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授信集中度、流动性管理、贷款损失拨备、关联交易及操作风险等方面的监管;回报水平指标监管包括对银行成本收入水平、ROA等的评价和比较。由于各国金融发展的差距,对内、外资银行实施各类监管指标要求会有差异,但将随着金融发展水平和监管水平的提高而趋于统一。

业务发展指标监管。部分国家尽管开放了金融市场,但对外资银行在业务规模、分支网络及业务类型上有—定限制,以保护本土银行的竞争力。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对业务发展的监管多一些。例如,在分支网络上,韩国规定外资银行在同—个城市只能开设—家办事机构、分行个数不能超过两家;在业务规模上,俄罗斯规定外资银行的资本占整个银行业资本的比重不得超过25%;在业务类型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禁止外资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信托业务。

风险控制指标监管。这一指标体现了审慎性监管的原则,要求各银行机构控制经营发展中的金融风险。这些指标的监管,在各国也有所不同,例如资本充足率,大多数国家要求外资银行至少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而有些国家从谨慎角度出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英国要求外资银行核心资本的充足率最低达到6%,大多数情况下为8%左右,对总资本充足率要求一般达到12%~15%。再如贷款集中度,美国规定商业银行对任何单—客户的贷款不得超过该行资本的15%。德国规定任何银行对单一客户的贷款超过该行资本的 18%,应立即向金融监管当局报告,任何一笔单一贷款最多不得超过该银行资本的7.5%。

回报水平指标监管。关于经营成果的指标主要由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决定,是监管机构无法控制的,但在有些国家,某些指标如 ROA也被纳入了对银行的监管评级体系,监管当局对评级较低的机构会提出改进的措施。对于监管评级体系,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对国内银行和外资银行实行相同的评级体系,如CAMELS评级体系,盈利指标被纳入评价体系;另一种是区分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对国内银行采取CAMELS评级体系,对外资银行采取另—套评级体系,如美国对外资银行采取的ROCA评级体系中,重点放在风险评级上,评估风险管理、营运控制、合规性和资产质量,盈利指标是不纳入监管评级的。

税收政策

金融税收主要包括流转税、所得税和其他税收。总体上,国外对金融业一般不征收或少征收营业税;大多数国家对本土银行和外资银行只征收同样的所得税。各国对金融业税收政策的差异,以及对本上银行和外资银行税收政策的差异,主要决定因素是一国经济发展程度、经济结构、税制结构以及对外资银行的鼓励或限制政策。—般来说,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体,发展中国家以商品劳务税为主体,这决定了两类国家税制的重大差异。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高,发展中国家金融业不发达,因此在对待国内和国外银行税收方面存在差异。

市场退出政策

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是维护公众信心和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制度保证。银行市场退出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存款保险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缓银行经营失败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存款保险制度是影响银行经营运作成本的一个因素。在有些国家也是影响本土银行和外资银行业务范围的重要依据,如美国1991年颁布了《外国银行监管加强法》,该法案对外国银行分行的较大影响是,规定1991年以后新设立的外国银行分行不能加入美国存款保险体系,因此不能吸收10万美元以下的存款。

内外资银行统一监管原则的比较

由于国情的差异,不同国家对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实施的监管政策往往是有差别的,尽管如此,但仍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则:

保护本国银行原则。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下,大多数国家采取务实的态度,既坚持开放,同时,也会辅以相应的管制措施,保护本国金融业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防止本国金融体系受到外来机构的控制。

对等互惠原则。外资银行监管领域,对等互惠原则的核心内容是只对准许本国国民进入其金融市场设立机构的国家的国民开放本国金融市场,准许其设置外资银行。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条件、经营范围等,以其母国如何对待本国国民为参照。

最惠国待遇原则。外资银行监管领域中的最惠国待遇是在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确立的。在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服务贸易领域,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应无条件地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在诸如市场准入、经营的业务范围与地域范围、经营的条件等方面应给予所有成员国同等的待遇。但也有一些国家要求对等的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比如美国。

国民待遇原则。给予外国银行一定范围内国民待遇的国家,多为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开放、金融体系发达、金融管理机制健全以及外国金融机构有发展余地和潜力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具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它们除了在市场准入方面对待外国银行同当地银行有所差别外(一般外资准入要求较国内申请者严格),在具体的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及受到的监督与管理上,内外资银行基本上是同等的。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各国监管政策的弹性

从国际经验看,各国对本土和外资银行的监管政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国家会充分地考虑到本国的市场发展程度、机构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状况需要,通过立法的方式、总量控制的方式,甚至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执行更严格的、审慎的措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和运作进行监管。

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有些隐性规则也会影响到外资银行的准入或业务发展:如有些国家在对外资银行实施监管时,会考虑母国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水平,如英国对欧盟区外在英国设立营业性机构的银行监管分为发达国家的银行机构和发展中国家的银行机构,对来自发达国家银行在英国设立的分行,按照分行实施监管,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按照其母行的资本和资产进行计算,英国金融监管局认为这类国家的监管水平与其监管水平基本相同,可以信赖。对这些国家银行在英国设立的营业性机构,一般是每两年一次现场检查,平时通过非现场数据进行监管。对于发展中国家在英国设立的分行按照子行监管,英国金融监管局认为不能依赖其母国的监管来代替自己的监管。显然,对发展中国家银行会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标准。

另外,有些国家对银行IT系统、信息管理技术以及反洗钱等方面有严格的标准,往往成为监管、审查外国银行机构的重要理由,在实际操作中,也可能成为影响外资银行业务开展的重要原因。

可见,各国在制订银行监管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当的灵活性。对于灵活性的把握反映了各国审慎监管政策的实质。

我国监管政策调整的方向

一是主要调整经营业务范围和税收政策。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实行的是差异监管,具体情况见表中所示。我国对国内及外资银行机构的监管区别,主要体现在经营业务和经营监管指标上对外资法人银行和外资分行有所不同,同时,在税收方面,又采取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外资银行享受了“超国民待遇”。随着我国实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将放开外资银行的业务种类和经营地域,自2006年12月11日起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在税收政策方面,我国应该统一税收,这样才能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格力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与启示 篇7

一、格力的国际化历程

1991年, 海利空调厂和冠雄塑胶厂合并, 组成了格力电器。由于当时空调市场供不应求的历史机遇, 格力很快打开了市场。1993年开始格力充分利用质量好、制造成本低的竞争优势, 获得了松下、大金、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代工订单, 出口量迅速飙升, 并出口到家电产品强国——日本, 开始打入国际主流市场;1994年底拿到国内第一张欧盟CE认证证书, 从此打开了通往欧洲市场的大门;1995年起, 格力连续13年产销量、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前列;1997年起, 格力实现银行贷款为零, 也在这一年格力创造性地建立了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旗帜的区域性销售公司模式, 打破了传统的家电企业依靠国美、苏宁等大卖场销售的渠道模式;1998年格力领导通过出国考察,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 决定走出去, 向国际化企业迈进。自1998年10月起, 格力空调产品就敲开巴西市场, 以“格力”品牌在巴西的各大超市设立专柜进行销售, 并凭借其技术含量高、品质优良渐渐被广大巴西消费者接受与认可。1999年3月格力就专门成立筹备小组, 负责提在巴西建厂的可行性研究。

2001年6月6日, 格力在巴西玛瑙斯自由区投资3000万美元, 年产20万台空调的“格力电器 (巴西) 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正式投产。目前, 格力在巴西的销售网点遍布24个州, 拥有200多家代理商, 近1000家经销商。2006年格力电器在南亚巴基斯坦建立了第二个海外生产基地, 年产量规模达10万台 (套) 。与巴西基地不同的是, 该生产线由当地经销商投资, 格力只是提供技术支持, 但其生产销售的全是格力牌空调。这是在格力分析出他们对巴基斯坦市场还不是很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策略安排, 可见格力在走进国际市场时是慎之又慎。2007年格力电器在南美巴西、南亚巴基斯坦建厂之后, 在越南胡志明市著名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内投资建厂, 建立了格力在海外的第三个空调生产基地并于2008年4月正式投产。目前, 格力电器从最初的年产50万台到现在的1500万台, 格力的产能以几何倍数急剧增加, 并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专业空调生产基地, 其产品已远销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及北美洲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质量、品牌已经能和世界著名品牌同台竞争。

二、格力国际化过程中的重点战略分析

1. 进入战略:先有市场, 后有工厂

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格力奉行的是“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经营思路。因为其认为, 一个企业“走出去”, 一定要有抵抗风险的能力, 在有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再考虑投资建厂, 是稳健而明智的做法。

格力的进入战略基本都符合国际化过程理论 (Johanson&Valhne) 提出的两种可被识别的国际化模式的其中一种, 即在进入模式上, 由资源投入较低逐渐向资源投入较高的方式过渡, 往往经过无规则出口到出口代理再到海外建立销售子公司, 最后在海外设立生产子公司这样一个发展链条。只是在对目标国家市场进行筛选的时候更侧重以需求为导向, 以低风险为基础, 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来综合考虑。

进入目标国家市场后, 格力采取的是直接出口的扩张模式, 即:

格力在海外建立了生产子公司, 但是并没有建立自己独立的分销渠道, 而是与当地的大型超市和高档电器公司等进行强强联合, “借船出海”。这也是考虑到自建渠道的资金投入大, 且相应的沉淀成本和风险较高的缘故。

2. 竞争战略:技术、质量、价格

实施国际化战略, 必须培育适应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格力的高层认为:企业的国际化, 其实是技术和品质的国际领先。首先, 格力坚持以“技术创新抢占制高点”的开发战略, 科研的投入不是按“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来预算, 而是按企业未来的发展“按需分配”, 是中国家电业科研投入最高的企业。同时, 格力严格把控产品的质量关, 1999年, 格力投入百万巨资推行“缺陷”工程, 在全员中灌输“零缺陷”的质量观念, 大大降低了格力空调的返修率。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 制定出高于国家和国际标准的企业标准。最后, 格力通过在成本上找突破口来降低产品价格, 其秘诀之一就是充分利用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原材料的比较优势, 使其公司资源在国际间优化配置。

3. 品牌战略:自主创新, 品牌优先

资料来源:格力公司主页, http://www.gree.com.cn/gree_sell/sell_index05.jsp

格力国际化的前期摸索阶段 (1993年至1997年) , 主要是采取OEM方式进行出口。在摸透了“水性”后, 逐步由OEM方式向自主品牌发展。所以在格力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壮大阶段 (1998年至今) 格力逐步在出口中力推自主品牌。比如在目标国市场上设立专柜或专卖店, 树立中国家电精品名牌的形象。2006年, 格力被巴西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了“巴西人最满意品牌”的称号。由上表可以看出格力在1998年以后, 海外市场的销售额迅速增加, 坚持品牌战略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三、格力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格力经过近20年的发展, 运用高技术、高质量、低价格三张王牌敲响了国际大市场, 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佼佼者之一。它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进行战略研究提供了以下的启示:

1. 要以需求为导向, 注重可行性研究

“需求”是海外目标市场选择不变的主题, 一个可选的海外目标市场应基本具备下列条件:一、具备没有满足的需要;二、本企业有能力满足这一需求;三、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不能图虚名、冲动而做出无利可图的决策。在海外目标市场的选择上, 应做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可以聘请当地知名咨询机构协助调研, 以取得第一手的、详细真实的资料, 特别是在境外建厂的选择上, 一般都选择那些政局稳定、劳动力丰富、产品有出口配额地区。

2. 要注重与当地环境的融合, 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

企业一旦走出国门, 就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 当地的政治、经济环境, 乃至工商注册、盖房用地、原料选购、置车雇工等一系列具体问题, 都必须有熟悉当地情况的诚心诚意的合作伙伴。格力与巴西经销商的紧密合作, 为格力在巴西市场获得的巨大成功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 格力员工中还吸纳了很多当地人, 聘请巴西的经济师、会计师、律师顾问等, 提供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各种政策法规援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 避免造成各种各样的经济损失。

3. 要注重科技创新与自主品牌的建设

格力实现了成为中国世界名牌的大跨越:从廉价要素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到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品牌优势。品牌不仅提高了企业本身的国际竞争力, 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 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象征, 是一个企业家寻求长远发展的根本路径。

4. 要注重对风险的控制

企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经营都会有风险, 只是国际市场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风险更大, 我们无法完全逃脱, 但是要尽量规避, 严格控制风险, 在输不起的时候, 还是以求稳为原则。

参考文献

[1]http://www.gree.com.cn

[2]杨德林 张建中 迪 晶:现代企业国际化经营[M].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3]强永昌:国际经营策略[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4]薛求知 朱吉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战略与绩效——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与例证[J].上海管理科学, 2008年第01期

[5]王 钦: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M].甘肃社会科学, 2004

[6]朱乃肖:格力空调的国际化秘诀[J].大经贸, 2006年05期

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日本经验及启示 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 国际化 日本经验

文化产业不仅有助于提高一国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内外历史经验证明,当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之后,文化产业往往将上升为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性产业。日本成为发达国家后非常重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长期努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日本的做法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文化产业国际化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有利于国际化的文化产业平台

在日本,受到重视的不仅是文化产业本身,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也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寻求和融入国际性的文化元素以满足不同国度消费者的多样化需要,更是受到日本企业的重视。为此,日本企业下大力气通过多种渠道与海外的影视公司、金融财团等组织积极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通过多方合作对资源进行整合。为了实现在保留民族特性的同时积极寻求不同民族和国别间的共同点,日本企业主动吸收文化背景不同、意识形态各异的专业人员参与到项目中,保证在项目的初始阶段就能够关注和照顾到不同国别消费者的差异化兴趣。为了把日本文化介绍给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培植他们尽快接受和欣赏日本文化的习惯,日本一些经济和社会组织在许多国家设立了研究和推广机构。这类研究机构通过安排专门的项目和经费以及接受留学生访学等途径向外传播日本文化。为了维系这种交流活动,日本政府每年拿出巨额经费用于扶持此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二)整合文化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为了改变以往文化企业小而散、竞争力不强的状况,日本的文化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其中最重要的做法,一是通过资金的融通、技术引入和经营组织方式的改善从横向做大单个企业。二是在纵向上促使文化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传媒、娱乐、通讯、出版等不同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形成了部分规模巨大,实力雄厚,跨行业和国界的巨无霸型文化产业集团。日本索尼公司在国际文化产业整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索尼通过多年的努力,花费巨资收购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和米高梅等多家大型传媒公司。目前,索尼美国公司带来的收入在索尼公司总营业额中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一。索尼的一系列海外并购活动大大增强了其音视频产品的开发能力,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在影视娱乐业方面的竞争力。

(三)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日本的文化产业除了有索尼、任天堂等少数巨型企业外还同时存在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虽然不像巨型企业那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在文化产业整体链条上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产业创新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游戏软件业是日本中小企业文化创新的典范,据统计,2005年将近一半的游戏软件企业资产都低于1000万日元。中小企业善于创新的原因,源于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为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开发人员发挥出了巨大的创造力,从而使产品拥有突出的独创性。中小企业通过举办会展找到了巨大市场商机。在传统、单纯的电影市场的基础之上融入了新的市场元素,开发、拓展出附着在音像制品、出版物基础上的电影衍生文化市场。目前,这类衍生产品的参展数量巨大,年成交额在亚洲市场遥遥领先。为了配合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日本设置了用以奖励具有突出创意文化工作者的名目繁多的奖项。

二、启示

(一)选择科学路径,形成叠加效应

日本传统漫画产业的市场开拓走了一条特色之路,它是循着从卡通漫画到动画片再到卡通商品这一路径进行的。这种选择使得漫画作品的价值得以多次开发不断升值,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产业。风行世界的卡通产业、游戏产业和电脑动漫产业就是这一路径选择的果实。选择这一路径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源,进而带动产业的发展。这种做法不仅使文化产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利益,还产生出影响力长久的品牌效应,助推了产品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市场。相比之下我国文化产业内部不同领域和行业间往往缺少这样的有机联系,表现为过度分散。行业内部缺乏合作和凝聚力,不仅削弱了产品的宣传效果也使得各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产品难以顺利走出国门。

(二)考虑受众需要,尊重客户习惯

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任何一件文化产品从制作到出生无不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并被打上深深的民族烙印。这种特点和烙印与其他民族文化相比往往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落差给不同文化间人们的交流和对文化产品的欣赏带来了明显的障碍。基于此,任何一个着眼于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在其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目标市场手中的文化习俗和欣赏特点。而我国许多影视作品在生产过程中很少考虑海外客户的欣赏习俗,仅仅满足于按照中国观众的欣赏特点来设计和安排作品内容及表现形式,这为国产文化作品走出国门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国产文化作品要走向国际市场,必须考虑受众的欣赏习俗和特点,只有植入受众喜好元素,国产文化作品才会受到海外观众的青睐。

(三)培育中介组织,完善市场体系

通常,中介组织包括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促进会等社会团体和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及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文化中介组织是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收集国家、行业和企业信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日本的“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在海外文化贸易与维权方面的成就显著,对海外知识产权的保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实力还很薄弱的我国文化企业来说,要想“走出去”就更需要中介组织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小蓓,石应平.世界文化强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J].中华文化论坛,2003(2)

[2]林玉娴.日本动漫的全球扩散与日本文化输出战略[D].暨南大学,2007

[3]张欣.中日创意产业发展比较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0(3)

[4]唐向红,李冰.日本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前景[J].现代日本经济,2012(4)

上一篇:小班体育教案蚂蚁运粮下一篇:金属活动性教学反思化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