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飞虱

2024-07-28

白背飞虱(通用4篇)

白背飞虱 篇1

我省川南稻区每年均有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发生和危害, 一般年份表现为6月迁入, 7~8月份造成危害。但是, 近段时间白背飞虱已在泸州、宜宾、自贡、广安和达州等地大面积危害, 其迁入时间早、灯下虫量大、危害面积广、田间危害重, 为近20年来罕见。

一、稻飞虱的发生

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成虫、若虫主要群聚在水稻下、中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危害, 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刚发生时很容易使人疏忽, 等到人们发现稻株萎黄时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 要密切注意稻飞虱动向, 尽量在其发生危害之初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 而准确识别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则是进行有效防治的前提。

飞虱在分类地位上属于同翅目、蝉亚目、蜡蝉总科、飞虱科, 为不完全变态昆虫, 一生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态。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均属于飞虱科昆虫, 个体小, 能跳跃, 后足胫节末端有一显著的能够活动的距, 触角短、锥状, 翅透明, 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个类型, 短翅型腹部肥大, 翅较短, 前翅端不超过腹部, 均有翅斑。要对二者进行区别, 还需要从成虫体色、后足第1跗节、头顶、额、颊、中胸背板等几个方面来看:

1. 体色

褐飞虱体色分暗色与浅色两型, 暗色型体褐色至黑褐色, 浅色性全体黄褐色;白背飞虱则是淡黄色或黄白色。

2. 跗节

褐飞虱后足第1跗节的外侧有小刺, 而白背飞虱没有。

3. 头顶

褐飞虱头顶近方形、稍突出于复眼前方;白背飞虱头顶近长方形, 明显突出于复眼前方。

4. 额

褐飞虱的额中部最宽, 而白背飞虱的额是近端部1/3处最宽。

5. 颊

褐飞虱的颊褐色至黑褐色, 白背飞虱颊的颜色因雌雄而异, 雌虫黑褐色, 雄虫灰褐色。

6. 中胸背板

褐飞虱中胸背板褐色至黑褐色, 白背飞虱中胸背板是中部黄白色, 两侧黑褐色。

褐飞虱若虫近鸡蛋形, 头圆尾稍尖, 白背飞虱若虫近橄榄形, 头尾均稍尖。褐飞虱卵长约1.04mm, 宽0.22mm, 卵帽高0.24mm, 宽0.15mm, 香蕉形。初产乳白色, 后变锈黄色, 卵产于叶鞘或叶片中脉组织内, 数粒或十余粒单行排列。白背飞虱卵长0.8mm, 宽0.2mm, 卵帽高0.17mm, 宽0.14mm。新月形或豆荚形, 初产乳白色, 后变淡黄色, 产于叶鞘中脉附近及叶片中脉组织内, 通常不外露。

二、稻飞虱的分布

我省稻飞虱的发生分为3个区, 川东南的泸州叙永、古蔺以及攀枝花金沙江及支流河谷地带为常发区。川东、川东北、川中部稻区为间发区, 川西、川北为波及区。2012年稻飞虱在常发区早期的种群数量巨大, 田间危害面积广危害重, 为间发区和波及区提供了充足的虫源。我省川西等稻飞虱间发区和波及区由于防治稻飞虱的经验少, 更要做好后期的稻飞虱监测和防控准备。

当田间稻株生长旺盛、营养条件好, 有利于形成短翅型成虫;田间出现大量短翅性成虫时, 预示着田间种群数量将急剧增加, 气候条件适宜可能导致稻飞虱的爆发。当植株衰老、营养条件恶化, 有利于形成长翅型成虫;田间长翅型成虫出现数量大增时, 意味着外地虫源的迁入或者本地虫源即将迁出。稻飞虱发生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迁入虫量和迁入后的田间气候条件。如果迁入数量大, 夏季凉爽、秋季气温偏高, 则有利稻飞虱的繁殖危害, 导致爆发。

三、稻飞虱的防治

稻飞虱的防治要根据发生虫种、虫态、虫情轻重及药剂特点等综合考虑。一般地, 从数量上来看, 稻飞虱百丛虫量达1 500头以上时, 就要立即进行药剂防治。

有机磷类的毒死蜱、敌敌畏, 烟碱类的吡虫啉、噻虫嗪、氯噻啉、烯啶虫胺、啶虫脒, 氨基甲酸脂类的异丙威, 以及具有抑制昆虫几丁质形成的噻嗪酮等农药, 目前均可用于我省稻飞虱的防治。

不同药剂的速效或持效性均有不同, 应根据田间飞虱发生情况选择用药。吡虫啉、毒死蜱、敌敌畏、异丙威等农药均是作用于乙酰胆碱酯酶的神经毒剂, 因此对稻飞虱的速效性很高。而噻嗪酮主要是抑制飞虱的几丁质合成, 在幼虫蜕皮时引起死亡, 因此其速效性较差, 而持效性较好。

若田间以长翅型成虫为主, 说明是刚迁入的种群, 应首选速效性好的药剂品种如10%吡虫啉 (30~50g/亩) 、48%毒死蝉 (50~80ml/亩) 等, 以迅速降低田间种群数量减低危害;若田间以短翅型成虫或若虫为主, 则一定要速效持效的药剂同时选用, 或者直接选用复配药剂如18%吡噻嗪WP、25%噻异WP等, 以提高防治效果。常发区施药周期长, 施药次数多的情况下, 切记不同农药品种交替使用, 尽量减缓稻飞虱的抗药性上升, 确保农药的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 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主要在植株中下部取食危害, 施药时以稻株中下部为重点喷施部位, 并且一定要保证对水的量 (亩用水量不得少于50kg, 机动弥雾亩用水量不得少于25kg) , 确保中下部打透。而且最好选择晴天的早晨或傍晚施药, 遇雨则增加施药次数, 保证防治效果。

不同药剂防治白背飞虱效果研究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 ;25%噻嗪·异丙威乳油 (温州龙湾化工有限公司) ;35%敌畏·毒死蜱乳油 (杭州宇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8%毒死蜱乳油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供试水稻品种为甬优6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0个处理, 分别为: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750g/hm2 (A) 、600g/hm2 (B)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50g/hm2 (C) 、600g/hm2 (D) 、450g/hm2 (E) ;25%噻嗪·异丙威乳油1 125m L/hm2 (F) 、750m L/hm2 (G) ;35%敌畏·毒死蜱乳油1 200m L/hm2 (H) ;48%毒死蜱乳油1 500m L/hm2 (I) ;以空白为对照 (CK) 。3次重复, 共30个小区, 小区面积39m2,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间筑田埂隔离。试验在泽国镇下郑村一承包户单季晚稻田上进行, 面积1 167m2。7月1日移栽, 水稻长势良好。施药方法:在四 (2) 代白背飞虱主峰低龄若虫高峰期 (7月19日下午) , 每处理对水750kg/hm2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

1.3 调查方法

施药前调查稻虱基数, 每小区双对角线取样5点, 每点查2丛, 共计10丛。药后1、3、8、16d按同样方法调查残留虫量, 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 药后1d校正防效以处理C、处理D、处理E最好, 分别为97.42%、97.34%、94.82%, 其次为处理H94.17%、处理I 87.76%, 处理F、处理G分别为83.04%、81.97%, 处理A、处理B最差, 分别为25.83%、20.38%;经显著性测定 (LSR法, 下同) , 处理C、处理D、处理E与处理H无显著差异, 与其他处理均有显著差异。药后3d校正防效以处理I最好, 为95.34%, 其次为处理C 90.02%、处理H89.67%、处理D 84.72%、处理E 84.56%, 处理F、处理G药效下降较快, 分别为57.42%、42.46%, 处理A、处理B最差, 分别为29.45%、22.61%;经显著性测定, 处理I仅与处理C防效无显著差异, 与其他处理均有显著差异。药后8d校正防效以处理C防效最好, 为81.44%, 其次为处理A 80.64%, 处理B和处理D均为79.79%, 处理E为70.74%, 处理I、处理H防效明显下降, 分别为48.84%、47.24%, 处理F、处理G最差, 分别为14.92%、3.36%;经显著性测定, 处理A、处理D、处理B、处理C之间无显著差异, 与其他处理均有显著差异。药后16d校正防效以处理A 90.89%最好, 其次为处理B, 为82.56%, 处理C、处理D、处理E依次为71.39%、64.48%、62.85%, 处理H和处理I已没有效果。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平均值, 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噻嗪酮防治白背飞虱速效性差, 药后3d内防效不明显, 以后逐步提高, 用药量750g/hm2药后16d防效达90%以上, 持效期长。吡虫啉防治白背飞虱速效性好, 用药量600~750g/hm2药后1d防效达97%以上, 以后防效逐步下降;药后16d用药量750g/hm2防效仍达71.39%, 持效期长。噻嗪·异丙威防治白背飞虱速效性较好, 持效性差, 总体防效不够理想。毒死蜱和敌畏·毒死蜱速效性好, 但持效期短。吡虫啉和噻嗪酮对白背飞虱有很好防治效果, 尤以吡虫啉最为理想, 速效性好、持效期长, 但用药量比原来大幅度提高, 建议吡虫啉用量为600~750g/hm2, 噻嗪酮用量为750g/hm2;毒死蜱和敌畏·毒死蜱可与噻嗪酮混合使用, 速效与长效相结合, 适宜在高虫量时使用[5,6]。

参考文献

[1]吕芬, 黄新动, 翟秀英.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9) :1917-1918.

[2]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总站.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1.

[3]朱国华, 胡国文.白背飞虱种群动态研究[J].昆虫知识, 1990, 27 (5) :257-260.

[4]许长敏.不同杀虫剂及其组合防控白背飞虱效果试验[J].植物医生, 2009, 22 (4) :34-35.

[5]沈君辉, 尚金梅, 刘光杰.中国的白背飞虱研究概况[J].中国水稻科学, 2003 (21) :7-12.

白背飞虱 篇3

1 白背飞虱灯下消长规律 (以永福县为例)

采用黑光灯或佳多牌虫情测报灯对白背飞虱进行诱集, 每年3月初开灯, 10月底停灯;每日19:00开灯诱虫, 翌日7:00关灯取虫。对2002—2012年灯下诱虫量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并将各年份白背飞虱始见期、终见期、主峰日诱虫量、第1个高峰日始见期、主峰日诱虫量等进行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图1。

从表1可以看出, 2002—2012年, 白背飞虱始见期最早为3月14日 (2007年) , 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终见期最晚为11月29日 (2011年) , 一般为11月下旬。年灯下迁入峰为9~15个, 平均12.4个。全年第1个迁入峰一般出现在4月中下旬, 最早为3月31日 (2007年) , 而2008年第1个高峰日出现在6月6日, 相对较晚, 该年迁入峰个数也最少, 仅为9个。

1.1 诱虫量

2002—2012年诱虫量相差较大, 11年平均年诱虫量为76 504.4头。最高年份为2006年358 411头, 其次为2005年150 776头, 分别是最低年份2003年 (4 769头) 的75.15倍和31.62倍, 其余年份诱虫量在14 265~90 575头。白背飞虱年诱虫量占总诱虫量比例一般在60%以上, 即白背飞虱迁入量大于褐飞虱, 仅有2008、2009、2011年白背飞虱占年诱虫量的27.47%~37.76%。

1.2 主峰日

白背飞虱主害代第2、3代有明显迁入峰, 大多数年份白背飞虱迁入主峰日均为6月上中旬, 即第3代, 单日迁入量最高的在2006年6月5日在267 560头;其次为2012年5月5日 (第2代) 的35 136头;迁入量较少的2003、2009年主峰日分别为4月1日 (第1代) 、8月10日 (第5代) , 迁入量仅为700~736头, 这2个年份总迁入量也最少。

诱虫量最高的2006、2007年峰期拉长, 主峰期分别为6月2—15日和5月31日至6月10日, 达11~13 d之久。

2 白背飞虱田间消长规律 (以灵川县为例)

对2006—2012年定点系统调查田间白背飞虱主害代 (第2、3代) 田间虫口密度进行分析, 具体结果见表2、图2。由图2可以看出, 第3代白背飞虱田间虫口密度均比第2代高, 可见第3代白背飞虱是田间危害最重的主害代。2006—2012年第2代白背飞虱田间虫口密度最高的是2012年的15 000.0头/百丛, 平均虫口密度也最高, 达5 592.5头/百丛, 第2代虫口密度最低年份为2011年, 最高密度仅为110.0头/百丛, 平均66.6头/百丛。2006—2012年第3代白背飞虱田间虫口密度最高的是2006年的18 000.0头/百丛, 平均虫口密度也最高, 达3 500.0头/百丛, 第3代虫口密度最低年份也为2011年, 最高密度为3 000.0头/百丛, 平均709.2头/百丛。

3 白背飞虱发生面积

2002—2012年桂林市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如表3、图3所示。可以看出, 2002—2012年桂林市白背飞虱发生都较严重, 除个别年份发生稍轻外, 大部分年份都达到大发生程度, 其中以2007年最严重, 发生面积17.47万hm2次, 发生级别为5 (6) 级, 即大发生局部特大发生;其次是2012、2010、2008、2006、2005年发生也较重, 发生面积在14.13万hm2次以上, 发生程度均达到5级以上。2011年发生最轻, 发生面积11.47万hm2次, 发生程度4级, 是近10年来发生较轻的一年。其他年份发生面积均在11.67万~12.60万hm2次。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强化监测预警, 准确掌握虫情

各级植保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做好调查和监控工作, 密切关注田间病虫的发生动态, 并严格按测报规范进行调查和信息上报, 及时发布预报, 指导群众开展防治。

4.2 注重采取绿色防控措施

积极推广农业防治如干湿灌溉、合理施肥等健身栽培措施, 提高稻株抗性, 减少病虫发生;大力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 逐步实现害虫无害化治理目标。

4.3 掌握防治适期, 选择对口农药, 科学防治

桂林市白背飞虱主害代为第2、3代, 即重点防治时期为4月21日至6月20日, 掌握在低龄幼 (若) 虫盛期施药。在分蘖期虫量达1 000头/百丛, 孕穗期虫量达500头/百丛时施药防治。植保部门要做好农药防治效果的筛选, 及时向农民提供对口有效的农药品种信息, 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嗪酮 (扑虱灵) 、吡蚜酮、醚菊酯等[6]。

4.4 加大防治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会议、标语、墙报、病虫情报和发放明白纸等, 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形式, 加强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的宣传力度, 开展现场培训, 提高植保技术的覆盖面、入户率, 推动防治工作开展。

4.5 强化专业队防治工作

稻飞虱暴发时, 应采取专业化防治、统防统治、联防联治和群防群控相结合的应急措施, 以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

4.6 加强农药监管, 确保防治效果

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农药市场监管, 坚决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禁 (限) 用农药, 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坑农害农行为。加强宣传引导, 切实抓好农药生产性中毒事件防范工作, 指导农民科学安全施药。

摘要:对桂林市白背飞虱发生规律, 包括灯下诱虫量、田间虫量等消长规律进行研究, 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白背飞虱,发生规律,防治措施,2002—2012年,广西桂林

参考文献

[1]徐善忠, 刘建华, 韦赵海, 等.稻飞虱抗药性监测及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5) :84-85, 87.

[2]杨林, 陈德福, 龙向祥, 等.锦屏县稻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 (S2) :200-202.

[3]邓伟, 胡兰香, 陈红萍, 等.水稻抗白背飞虱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 2012 (1) :91-97, 105.

[4]黄保宏, 雷鸣.凤阳县白背飞虱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昆虫知识, 2002 (4) :268-272.

[5]何忠雪.荔波县白背飞虱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J].耕作与栽培, 2012 (3) :18-19.

白背飞虱 篇4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属半翅目,飞虱科,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当前水稻上的重要害虫。白背飞虱属寡食性害虫,其对水稻的危害较大。首先,白背飞虱直接取食水稻茎秆组织汁液,吸收水稻株系养分,使稻谷粒不饱满,瘪粒多。另外,白背飞虱在取食及产卵时,造成的大量伤口,有利于小球菌核病和水稻纹枯病对水稻的侵染。其次,白背飞虱在取食为害时排泄的“蜜露”由于富含各种糖类、氨基酸类,易招致煤烟病菌的滋生,严重影响水稻生长,造成稻谷减产甚至绝收。目前国内外对白背飞虱耐热性的研究不多,国外昆虫耐热性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一些著名的模式生物或世界范围发生的害虫进行,对飞虱类昆虫的耐热性研究甚少,其耐热性发生机理的研究更是缺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1.1.1 试验材料

白背飞虱于人工气候箱内用水稻饲养,温度为27℃、相对湿度95%±5%、光照14 h、黑暗10 h。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主要试剂和仪器有Trans Taq DNA聚合酶HiFi、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取总RNA所用Trizol试剂盒购自Invitrogen公司;氨苄青霉素、DEPC、CaCl2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BD SMARTTM RACE cDNA Amplification Kit、dNTP、AMV(Reverse Transcriptase XL)、oligo d(T)18、Ribonuclease Inhibitor、DNA Marker DL2000、pMD18-T载体等购自Takara公司;DNA Gel Extraction kit购自Omega公司,PCR引物由上海英骏公司合成。PCR扩增仪、凝胶成像系统为BioRad公司生产,DNA电泳仪采用北京六一仪器厂的DYY-6C型电泳仪。

1.1.3 引物设计

将目前已经报道的昆虫中的HSP90基因进行序列比对,设计简并引物,引物序列见表1。

1.2 方法

1.2.1 总RNA的提取

取已饥饿24 h的新鲜白背飞虱5龄若虫5头置于无RNase的研钵中,加入液氮,迅速进行研磨至粉末状;然后用移液器加入0.5 mL Trizol于研钵中,继续进行研磨;待研钵中的固态物融化后,将其用移液器转移至1.5 mL Eppendorf管中,用力振荡15 s,室温静置5 min;加入0.1 mL氯仿,混合后静置5 min,4℃,12 000 g离心15 min;小心取上清液移入一个新的Eppendorf管中,再加入0.25 mL异丙醇,室温静置10 min,然后于4℃,12 000 g离心10 min;倒掉上清液后,加入0.5 mL 75%乙醇洗涤沉淀,4℃,7 500 g离心5 min,弃掉上清液;将EP管倒置在超净工作台10~15 min,加入30 μL经过DEPC处理过的去离子水中,将所获得的RNA用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计检测浓度和纯度。

1.2.2 RT-PCR扩增

在总体积为25 μL的EP管中依次加入l μg白背飞虱总RNA,5 μL的5×AMV buffer,2 μL dNTP(10 mmol·L-1),0.5 μL的AMV Reverse Transcriptase,补充DEPC处理水到25 μL,在42℃的水浴中保温1.5 h后,再95℃放置10 min灭活AMV RNase,即获得一链cDNA。两对简并引物:HSP90-F1及HSP90-R1,HSP90-F2及HSP90-R2根据已知的昆虫HSP90基因的保守结构域设计。第一次PCR采用HSP90-F1及HSP90-R1作为正反向引物。扩增程序:95℃预变性5 min,95℃变性30 s,46℃退火30 s,72℃延伸1 min,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第二次PCR采用巢式PCR扩增,用第一次PCR的产物稀释50倍作为模板,用引物HSP90-F2及HSP90-R2扩增,PCR程序同第一次PCR扩增。

1.2.3 胶回收、连接、转化和验证

将PCR中的目的条带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按DNA Gel Purlfication kit试剂盒说明书回收片段后,连接到pMDl8-T载体中,然后将其转入DH5α感受态细胞中,挑斑验证后送上海英骏公司测序。

1.2.4 cDNA的末端快速扩增(RACE)

根据序列检测正确的白背飞虱HSP90基因中间片段,结合RACE试剂盒(Clontech BD SMART RACE cDNA Amplification Kit)操作指南构建5′和3′RACE文库。HSP90 3-1、HSP90 3-2、HSP90 5-1和HSP90 5-2四条引物根据获得的中间片段序列来设计,分别用于扩增白背飞虱HSP90基因的5′和3′端序列。5′RACE扩增采用试剂盒中的UPM引物和HSP90 5-1,二次巢式PCR时采用NUP和HSP90 5-2;同样,3′RACE扩增采用试剂盒中的UPM引物和HSP90 3-1,二次巢式PCR时采用NUP和HSP90 3-2。PCR扩增程序:95℃预变性5 min,95℃变性30 s,55℃退火30 s,72℃延伸2 min,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第二次PCR采用巢式PCR扩增,用第一次PCR的产物稀释50倍作为模板,PCR程序跟第一次一样。

1.2.5 序列结构分析及系统学分析

序列分析方法采用DNAstar和Vector等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及系统树构建等采用ClustalW和MEGA 4.1等分析。分子量、等电点、跨膜结构、信号肽、糖基化位点分析采用EXPASY数据库中http://web.expasy.org/compute_pi/、http://www.cbs.dtu.dk/services/TMHMM/、http://www.cbs.dtu.dk/services/SignalP/等在线分析软件,二级结构预测采用http://npsa-pbil.ibcp.fr/cgi-bin/npsa_automat.pl?page=npsa_gor4.html在线分析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背飞虱HSP90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白背飞虱的HSP90基因的克隆中,首先经过2次PCR,利用HSP90-F2及HSP90-R2作为引物,获得了一段约900 bp左右的片段。测序结果分析显表明,该片段与同为飞虱科的昆虫褐飞虱的HSP90基因同源性最高,在氨基酸上达到93%的相似性,因此初步判定该片段为白背飞虱HSP90基因的部分片段。根据这段cDNA序列,分别在5′和3′端设计了4条特异性引物(见表1)。利用白背飞虱的5′和3′RACE文库作为模板经过两轮的PCR扩增后,在5′端扩增出1 500 bp左右的条带,在3′端扩增出1 200 bp左右的条带。经回收、连接、转化、验证和测序的结果证明为白背飞虱的HSP90基因。将5′RACE、3′RACE和中间片段的序列拼接,获得的白背飞虱的HSP90基因的cDNA全长为2 707 bp,包含421 bp的3′非编码区域(UTR)和93 bp的5′UTR,开放阅读框(ORF)为2 193 bp,编码730个氨基酸(见图1)。

2.2 白背飞虱HSP90基因的结构特性

白背飞虱HSP90基因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83.85 kD,等电点为4.94。采用TMHMMServer v.2.0和SignalP 3.0 Server在线分析,没有发现其含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在N端具有HSP90基因保守的ATPase结构(见图2),含有HSP90家族的C末端的保守序列MEEVD(见图1)。与所有已知昆虫的HSP90基因的结构一致。并且终止密码子以后和polyA以前发现了AATAAA结构,表明获得的为完整的cDNA序列。二级结构分析显示白背飞虱HSP90基因富含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和α-螺旋(Alpha helix),分别是35.34%和51.51%,分布于氨基酸序列的多个区域。延伸链(Extended strand)占氨基酸残基总数的13.15,无β-转角分布区域(见图3)。

2.3 昆虫的HSP90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利用Clustal W(http://www.ebi.ac.uk/clustalw/)将预测出的白背飞虱HSP90蛋白序列与其它物种HSP90及HSP70进行序列比对[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豌豆蚜ApHSP90(XM_001943137),埃及伊蚊AaHSP90(XM_001649702),半目大蚕蛾AyHSP90(AB176669),烟粉虱BtHSP90(EU934241),家蚕BmHSP90 (NM_001043411),地中海实蝇CcHSP90(AM084221),二化螟CssHSP90(AB206477),松毛虫DpHSP90(EF213549),黑腹果蝇DmHSP90(NM_079175),绿蝇LcHSP90(EF584332),褐飞虱NlHSP90(ADE34169),印度跳蚁HsHSP90(EFN88374),中红侧沟茧蜂MmHSP90(ABV55506),沙蟋GfHSP90(ADK64952),美洲斑潜蝇LsHSP90(AAW49253),意大利蜜蜂NvHSP90(NP_001153536),甘蓝夜蛾MbHSP90(BAF03554),玉米螟OfHSP90(ADM26737),甜菜夜蛾SeHSP90(ACL77779),甜菜夜蛾SeHSP70(ACN78407),家蚕BmHSP70 (NP_001037396),苜蓿夜蛾HvHSP70 (ACS72236),豌豆蚜ApHSP70(XP_001945786),赤拟谷盗TcHSP70(NP_001164199),烟粉虱BtHSP70(ADO14473),美洲斑潜蝇LsHSP70(AAW32099),果蝇DmHSP70(EDW14253)],用Mega4.1软件(Bootstrap中的UPMGA)对这些昆虫的HSP90蛋白进行进化树分析(见图4),图4中的进化树可分成两大组,昆虫HSP90及HSP70分属两个支类。白背飞虱HSP90与同翅目昆虫褐飞虱的HSP90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双翅目昆虫黑腹果蝇、地中海实蝇、绿蝇、美洲斑潜蝇的HSP90亲缘关系较远,而与昆虫类HSP70在进化上明显最远,该结果与用ClustalW进行同源分析的结果一致。

3 结论与讨论

昆虫在自然界中遭遇高温胁迫和饥饿等不利因素的情况非常普遍,作为生物体在各种环境胁迫下诱导表达的热激蛋白是当今生物抗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除抵御外界不良逆境的作用外,热激蛋白HSP90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与类固醇激素受体及蛋白激酶等信号传导蛋白相互作用并形成复合体[1],使其具有生物活性,即使是在无胁迫的条件下,HSP90也是真核生物必不可少的[2]。自Ritossa首次在果蝇中发现热激蛋白以来,其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3],目前在昆虫中已开展热激蛋白相关研究的昆虫种类主要包括双翅目[4]、鳞翅目[5]、直翅目[6,7]、蜚蠊目[8]、膜翅目和鞘翅目等[9,10,11],研究结果表明,除温度外的其它许多因子,如病原物入侵、胞外pH变化、紫外线照射、重金属、氨基酸类似物、高盐环境、水分胁迫、缺氧和饥饿等均能引起昆虫的热激反应。

【白背飞虱】推荐阅读:

水稻飞虱07-08

25%噻?异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06-11

上一篇:LED驱动电源下一篇: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