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共7篇)
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 篇1
前言
每年一届的“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发布活动, 今年已是第七个年度。为使此项活动成为对国内外商界具有指导作用的信息服务品牌, 中国商业联合会在利丰集团 (中国) 有限公司的支持和中国商贸杂志社的协助下, 组织有关专家不断深化对宏观经济和行业情况的研究, 不断调整改进热点产生的程序和方法, 努力提高热点预测的准确性和前瞻性。
今年专家评审组组长仍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黄国雄和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海飞共同担任。其成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 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李朝胜, 香港利丰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香港利丰研究中心执行董事、全国政协委员张家敏,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建沪,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商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宋则,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和副秘书长杨青松,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处长路政闽, 中国商报总编辑范识宇, 北京燕莎友谊商城有限公司原总经理、中国商业联合会兼职副会长万文英, 中国商业联合会研究室主任傅龙成,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洪涛, 中国商业联合会办公室新闻处处长、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曹进堂, 北京烽雅精英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曾令同等。
2009年9月2日, 专家评审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专家组成员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状况进行了热烈讨论, 并提出了“201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的初步选题范围。专家委秘书处将专家评审组提出的初步选题范围发给180多位专家征求意见。
10月29日, 专家委秘书处在归纳所有专家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 组织专家评审组召开了第二次评审会议, 专家们针对当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参考所有专家回馈的意见, 对第一次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修改, 最终确定“201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
“201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由黄国雄教授, 刘海飞副主任、洪涛教授、傅龙成主任、杨青松副秘书长、曾令同副总裁等参与执笔, 刘海飞副主任统稿完成。“201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在12月26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商业服务业高峰论坛”上向与会代表和国内各大媒体发布。香港利丰研究中心也将热点评述报告翻译成英文, 向香港及海外商界人士发布。
展望1:培育和鼓励消费的政策多点多面,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再创新高
2009年, 中国商品零售业绩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期。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112733亿元, 同比增长15.3%。尽管名义增幅低于上年同期, 但考虑到物价指数为负值, 实际增长率接近17%。这是折实增长率仅次于1985年的第二个高峰, 不仅殊为不易, 亦堪称奇迹。现在看, 最后一个月零售同比增幅会再上台阶。主要依据是:今年国内经济增长率逐季提速, 四季度将继续加快;尼尔森调查显示, 居民消费信心、收入增长和未来预期均持续改善;零售总额是以现价计算的, 而CPI从11月已由负转正;去年10月以后受金融危机冲击零售增幅回落较大, “翘尾”因素也会拉高同比零售增长率。
令人称奇的还有今年消费和零售业增长表现出的高度稳健性。从3月到9月, 各月同比零售总额增幅在15%上下, 波幅小于1个百分点, 与投资的猛增 (政府主导) 和出口的大降 (危机使然) 且两者均波幅明显形成鲜明对比。国外境外时闻商业企业破产停业, 国内也有数万家工厂倒闭停产, 但中国商业企业破产倒闭的情况却比较少见, 表现出顽强的抗跌性。
纵观新中国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 从未见到过经济发展遇到巨大困难, 而消费和商业仍保持强劲增长的记录。从经济基本面上看, 这应归功于市场经济多年发展极大增强了综合国力, 尤其是形成了日益丰厚、稳步增加的购买能力, 当然零售总额中亦包含政府和企业的消费, 今年这两类集团消费在零售总额中的占比都有所上升;从商业运营看, 力度空前的持续性让利促销也是重要原因, 虽然这也造成商业全行业毛利水平大幅下降, 大部分商家增销减利甚或亏损;从政策导向看, 一系列“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亦助推了消费和商业繁荣, 尽管这些政策仍存在需要充实完善之处, 对消费的实际激励效果也有待提升。
今年, 政府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补贴消费的“新政”。包括对农村居民购买家电、汽车和摩托车实行补贴, 即“家电下乡”补贴;对城市居民购买家电和汽车实行“以旧换新”补贴或“更新”补贴;对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对高效节能空调器的购置给予补贴, 即“节能惠民”工程等, 既收拉动工业生产, 推动消费升级, 引导节能减排之效, 亦为城乡居民所欢迎。“补贴购新”的侧重点显然是农民和农村市场。这不仅表现为启动时间农村早于城市, 如“家电下乡”2007年12月即在三省试点, 去年扩大到12个省 (市) , 今年初在全国施行;“家电下乡”种类也从最初的3种迅速增加到8种;而且资金安排上也向农村倾斜, 在城乡320亿元汽车、摩托车和家电的补贴预算中农村占250亿元, 其中汽车、摩托车50亿元, “家电下乡”200亿元, 城市汽车“更新”和家电“以旧换新”只安排70亿元补贴预算, 仅占城乡补贴的两成多。还应指出, 补贴消费政策从农村延伸到城市, 表明政府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增强了, 其宗旨也从最初开拓农村市场, 变成同时兼顾应对金融危机。
应当说, 上述补贴购新的效果已初步显现。今年中国汽车出口下降但国内销售极为火爆;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幅低于城市居民3.1个百分点, 但是县及县以下农村零售增幅却高于城市2个百分点, 此两种现象虽原因非止一端, 但补贴购买的措施显然也应功列其中。预计全年“家电下乡”销售在700亿元以内, 是个不俗的业绩, 但看来离政府部门的期望值仍有距离。财政部官员认为, 家电下乡4年将拉动国内消费超过2万亿元;商务部官员认为, 4年可产生新增消费9200亿元 (每年平均2300亿元) ;专家认为, 即使官方预言数字中包含了连带拉动的消费, 即便第一年业绩偏低事属常理, 700亿元销售还是低了一些, 这也意味着200亿元“家电下乡”补贴资金今年将有一多半“沉淀”而未能用出。虽然如此, 对这项政策及首年效果专家仍给予了积极评价, 毕竟观察政策效果不能局限于一年, 而应着眼更长时间;毕竟农村家电消费滞后于城市15-20年, 尚有极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中国城市家电正在进入升级更新阶段, 城乡居民对汽车的购买和更新亦不断加快, 这类内生的市场需求是中国经济和市场无可比拟的长期优势。财政部官员已表示, 2010年家电、汽车等补贴消费政策将延续, 而专家相信明年补贴的力度可能会更大, 范围可能更宽, 并希望补贴资金的使用更加灵活, 例如允许用不完的补贴资金在城乡和不同产品间调剂使用, 务使不出现大量节余;又如, “家电下乡”补贴率既然最初是比照出口退税率, 现在出口退税率提高了, 前者亦应提高, 以体现出口外销和农村内销同等待遇。
补贴居民购买耐用消费品, 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措施, 包括家电和汽车的下乡补贴, 也是阶段性的, 带有“反哺”农民、培育农村市场的性质, 都不可能长期实行下去。若促使中国经济逐步走上消费主导的发展格局, 明年仍需要继续补贴消费, 但治本之策是要大力增加居民收入, 缩小贫富差距, 公共支出向民生倾斜, 改善民众对未来收支的预期。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年的主要任务中对这些已有明确要求, 包括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和居民消费的支持力度, 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 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等等。这对于扩大国内居民消费无疑将建立起长效机制, 对营商环境的进一步好转也是更大的福音。
展望2010年, 全球经济会进一步复苏, 但很难企望回复到正常增长。重要的变化还在于, 中美两国都相信自身原有的经济模式需要做出改变, 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减少过度消费和进口需求, 中国将更多依靠国内消费支撑经济增长。因此, 明年中国出口增长虽可明确预期, 但难以重现昔日繁荣, 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贸易摩擦将持续, 会对出口增速形成“掣肘”。投资中的政府项目明年仍会保持高增长率, 但在产能过剩环境下民间投资如何“跟进”, 政府能否开放一些服务业和资源垄断的投资“禁区”?仍存在不确定性。这些都意味着明年消费在保增长当中的重要性只会上升, 不会降低, 政策落点会更集中于培育和扩大消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保八”已无悬念, 明年增速将高于今年也成为共识,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也将成为助推消费的“引擎”。唯一的隐忧是通货膨胀率, 但政府已开始注重管理通胀预期, 一些专家认为明年物价指数加快上升主要发生在下半年, 如全年幅度在3%-4%仍在可接受的范围, 有利于经济增长和消费扩大, 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也将超过今年, 达到20%以上。
展望2:出口企业重视内销市场, 从制度上探索内外销对接亟待解决
2007年, 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部需求萎缩更加明显, 给中国外贸出口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严重困难。面对海外订单大量减少, 外需恢复遥遥无期的现实, 大批出口厂商将目光转向国内, 为产品寻找内销市场。
在出口产品“外转内”的浪潮中, 相关各方都做出了不懈努力:政府主动“搭台”, 为内外贸企业对接提供各种公共服务;零售和出口加工企业频频接触, 寻求互利共赢商机;一些专家也纷纷献策, 有的还成功地“牵线搭桥”, 使积压出口产品进入国内超市商场。
为了帮助出口商品转销国内, 在春季105届广交会上, 商务部主办、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等部门协办了产品内销对接洽谈会。首场洽谈会即吸引了200多家内贸采购商和700多家内地及港资企业参加;第二场洽谈会促成了签约交易额4.66亿元, 成为外需冷落的本届广交会上的一个“热点”。北京市商务局举办了“外贸大集”, 每场设置30个外贸出口企业摊位, 即可直接向消费者展卖产品, 也可与商场超市洽谈合作, 首场洽谈会上30家外贸出口企业即有14家谈成了对4个以上零售商的进店意向, 三对企业现场签订了进店协议。不少内贸零售商十分感慨:这么好的商品为何多年不卖给国内, 直到今日才始得一见?广东省在东莞市举办了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博览会, 共有4000多家采购商参加, 其中包括物美、超市发、王府井百货、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零售企业。广东省经贸委等部门还与阿里巴巴联合举办了“网货交易会”, 帮助外贸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共有400多个广东中小型出口企业和数万家淘宝网上的卖方参加。
大型零售商在“内外对接”中表现出主动性, 充当了主力军, 也创造了多种合作方式。如购买出口企业库存积压产品;为拥有国内商标的出口企业建立稳定的内销渠道;与出口企业合作贴牌生产国内自有品牌, 等等。物美超市与10家外贸出口企业同时开展了上述三类合作;山东利群集团与一批外贸企业达成了贴牌生产协议;湖南步步高在去年底采购大批外贸积压产品内销极畅的启发鼓舞下, 今年对质量上佳, 但非名牌的外贸产品抛出大额订单, 以这类产品作为主要货源推出“平价百货”新业态, 还与出口厂商合作生产步步高商业品牌, 已成功注册几十个商标。
商务部原部长吕福源说过:“内贸是基础, 外贸是延伸”。考虑到扩大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时代命题, 全球经济的“重新平衡”亦将结束中国出口超高增长格局, 一部分出口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内销渠道就成了现实选择。专家认为, 由危机倒逼出来的“外转内”, 其最大意义并不在于危机时刻有多少出口产品成功销到国内, 而在于政府提倡了多年却进展不大的内外贸一体化找到了新的路径:国内商业要与出口加工企业长期合作, 形成相扶共赢、工商两利的机制;出口加工企业要“两条腿走路”, 游刃于海内外两个市场。
对中国来说, 经济一体化的本质要求是: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成本要尽可能最小, 唯有如此总的交易费用才会明显降低, 并大量增加市场转换空间和互利性商机。内外贸的一体化亦同此理, 而“外转内”能否持续也面临着多个层面的制度性问题:
(1) 政策导向和税制设计。虽然政府同时鼓励出口和内销, 但在实际政策上更偏重支持前者, 如出口可获退税, 国内销售则无任何税收减免, 同样产品出口的比较效益一般要高于在国内销售, 这必然使出口企业更看重海外市场, 产品不愿销到国内。
(2) 内外贸不同的经营模式。产品内销要自找销售渠道, 开展营销和售后服务, 而出口厂商许多是定单贴牌生产, 只需控制好成本、质量, 按时交货, 产品装船出港即可, 经营模式要简单得多。出口企业大多既缺乏国内销售渠道, 也不会营销, 对开拓国内市场既使有意愿也难以独自涉足。
(3) 零售业行业惯例。出口销售有信用证、信用保险等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结算制度, 购货方的情况有信用评级和信用报告, 交易风险和财务风险相对较低。而与国内商业做交易并无上述制度保障, 且付款多实行帐期制, 加上由零售“通道”衍生的各种收费, 资金风险和财务成本都比出口要高。有意内销的许多出口厂商表示, 对国内零售业的一些“行规”, 如账期长, “进场费”多, “流水扣点”高, 规则透明度差等深感担心。
(4) 品牌创造与保护。贴牌生产的国内出口企业缺少自有品牌, 也没有独立的设计研发能力, 很多出口产品由于消费习惯上的国内外差异, 也并非转身就可以畅销于国内。此外, 拥有自有品牌的出口企业还担心内销后产品被他人仿冒, 毕竟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诚信文化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5) 地区封锁和物流体系落后。此两项也加大了产品在国内销售的流通成本。
以上是“外转内”面临的主要制度性障碍, 也是今年大部分出口厂家尽管出口受阻在内销问题上仍踌躇观望, 将出路寄望于国际市场复苏的原因。对此, 一些开明的零售商已主动做出一些改变, 如福建永辉超市表示:“只要产品好, 受欢迎, 国内商家甘愿自担风险, 与国际方式接轨, 全部现货现款”。专家期待明年有更多零售企业接受这一理念, 并希望政府的扶持政策更多从制度和技术层面有效引导内外贸衔接。
展望3:构建新型农村商业网和农产品流通网将迈出决定性步伐, 整合农村市场网络仍任务艰巨
今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力度不减。截至8月末, 共新建农家店10万家, 配送中心819个。至此, 全国已累计建设改造36万家连锁农家店和1186个配送中心, 覆盖到全国84%的县、71%的乡镇和44%的行政村。同期农家店共实现消售660多亿元, 带动社会投资245亿元, 并创造了32.2万个就业岗位。根据政府部门计划安排, 今明两年共应建设改造农家店25万家, 力争到2010年末, 使农家店覆盖全国90%的县、85%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这意味着到2010年, 全国新型农村商业网络将基本建立起来。今年“双百市场工程”也有“大动作”, 将在农产品重点产区和销区, 支持200家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及改造升级;支持400家县乡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和改造。这预示着今明两年, 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的“脱胎换骨”将会有一批骨干支撑力量和示范样板。毫无疑问, 农村和农产品“两网”改造升级都进入了关键阶段, 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提升农业生产方式, 畅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密切城乡经济联系将起到历史性的积极作用。
随着中央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 继续提升农村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水平, 仍然是明年乃至今后几年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也是商务主管部门和涉农商业企业重点关注的课题:
第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不会因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而削弱, “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任务。”“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马克思语) 农民和农村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极端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反哺”政策不会发生丝毫动摇。
第二, 农村市场是中国商品市场的基础和扩大消费的巨大潜力源, 它是以八亿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多层次的商品和服务市场, 即是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工业品以及服务业在城乡间交互流通的重要市场, 直接关系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 农村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改造难度大于城市, 国家必将继续给予扶持, 但建设和运营要以农民、城乡商业和各类合作组织为主体, 以自愿参加为前提, 以将更多的利益留给农民作为检验是否成功的标准, 达到在农村发展三产、扩大二产、提升一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效果。为此应杜绝“包办代替式”、“运动命令式”和“揠苗助长式”的发展模式, 政府只提供规划服务和政策扶助, 把具体建设和农商合作事项留给市场主体。
专家认为, 近年来新型农村商网和农产品流通网建设成就很大, 政府支持方向也属正确, 同时提出几点建议: (1) 应增加对“两网”建设信息化项目的支持, 以信息化统领“两网”流通现代化。 (2) 配送中心建设的财政支持的力度应更大一些, 并实行开放式经营, 不仅为连锁农家店服务, 也为传统的农村店铺服务。 (3) 硬件设施加强后, 应及早开展公共培训和标准化制度建设, 向农家店职工介绍先进的流通理念、经营方式和技术规范。 (4) 应从中央政府层面对农村市场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 实行各部委联席会议制度和主办业务分工, 即协同整合各部门农村市场的网络资源, 包括商务、供销社、粮食、物资、农业、邮政、文化、医疗及其他服务部门在农村的网点, 使之有机配套, 避免各自“闷头”建设, 造成重复建网和结构失衡。
从农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看, 今后农村市场体系的改造要结合新农村建设, 向乡镇社区商业中心发展。乡镇社区商业中心应功能配套, 以中小型百货店或综合超市为主导, 设立相应的农产品收购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点, 完善面向农村居民的服务设施, 包括饮食、维修、书店、理发洗浴和医疗等生活功能, 逐步举办养老、托儿等福利事业、并集聚优质教育资源, 办好中心小学。
显然, 实现这样的目标, 其关键点在于各种农村服务资源能否通过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实现整合升级, 而政府如何规划、引导, 使之向着协同有序的方向迈出一步, 将成为2010年亿万农民和商界人士的关切。
展望4:“惠农、利民、益商”的“农超对接”将在全国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展开
“农超对接”又称农产品直接采购, 即连锁超市越过中间商直接与农产品生产者发生购销关系。这种形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较为普遍, 2007年家乐福在中国大陆率先引入, 之后, 沃尔玛、易初莲花、TESCO乐购、大润发等也快速扩展农产品直采渠道, 并影响许多本土连锁超市仿效跟进。在各级政府倡导和推动下, 2009年, 商务部、财政部和农业部在全国15个条件相对成熟的省份启动了“农超对接”试点, 并安排了4亿元财政资金拟建设200个“农超对接”项目。目前, 参加试点的商贸企业已在全国建立1000多个农产品直采基地, 并计划明年在全国更多省份和企业推广。事实证明, 这是农产品流通和超市经营模式的一项创新, 也是引导农产品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培育一批强大的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 提升改造一批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扶持发展一批实力强的农村流通合作组织, 最终形成“惠农、利民、益商”各方共赢的供应链。“农超对接”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 它是一项惠农工程。我国农产品由于生产组织规模小、流通组织环节多, 多年来存在两个不利于农民的难题:一是经常发生“卖难”;二是农产品流通费用高, 压低了产地价格。农业部调查显示, 蔬菜从田头收购经过产地批发、长途运输, 再到销地批发, 进入超市或零售商手中, 共有33个发生费用的项目。以西红柿、尖椒、油菜三种蔬菜为例, 每斤农民生产获利平均0.16元, 而流通费用为1.16元, 环节多是费用高的原因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 首先可保证农产品有稳定的销路, 特别是专业化程度比较强的果农和菜农, 通过与连锁超市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 有利于产需“一站式”衔接;同时有了约定的供货价格 (合同一年一订, 也可以三年一订) , 还可保证农民有预期的收益, 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此外, 由于环节减少, 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也相应提高。
第二, 它是一项利民益商工程。通过农超对接和直供直运, 有利于降低成本, 以低于市场 (农贸市场) 的价格供应, 使消费者直接得益, 像福建永辉连锁公司多年来实行这一经营形式, 其生鲜食品、蔬菜、水果价格可以低于市场价格10%-20%出售;今年上半年排名外资连锁销售榜首的大润发超市集团采用源头采购策略, 甚至通过合同把整座果山包下来, 既使消费者享受到低价, 又提高了自身的利润率。实践证明, 采取直采形式还可保证农产品及时、新鲜、安全、低耗进入消费, 有利于树立连锁超市在市场的形象, 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第三, 它是一项现代物流工程。我国鲜活农产品的物流仍相当落后, 尤其是果菜、畜禽和水产。通过农超对接, 把产地和销地直接衔接起来, 可极大推动传统粗放物流方式向现代集约物流方式的转变, 实行产地预冷、加工整理、规格化包装、温控运输, 既减少环节和损耗, 又减少城市垃圾, 还能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最省费用, 实现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
第四, 它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农超对接需要许多环节的协同配合, 涉及到农产品生产、产后加工整理、冷链储存配送、零售等多个环节, 必须全盘策划, 有机衔接, 上接源头, 促进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和标准化, 中靠科学的供应链管理和现代技术支持, 下联终端, 保质保量适时供应, 维护消费者利益。这将对科学组织农产品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流通和消费升级都有积极作用。
我国农超对接涉及的品种繁多、区域广阔, 各地的对接方式也不尽相同, 因此必须多点多面多种形式进行试验, 不寻求模式的整齐划一, 一切以实际效果即能否“惠农、利民、益商”为皈依。归纳各地的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 “超市+基地”。由连锁企业直接投资, 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加工厂, 实行产销直挂, 一般是实力较强的连锁超市采用, 以降低成本, 扩展利润空间。
(2) “超市+协会”。由连锁公司与各种专业的农协建立关系, 签订合同, 农协负责组织商品, 连锁公司负责收购、运输, 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关系。中国有2万多个从事农产品购销经营的农村合作组织, 这种形式实质上是组织化的零售与组织化的货源供给相衔接, 有较强的普适性。
(3) “超市+企业”。即连锁超市与农产品生产或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挂钩, 实施点对点直接配送。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企业之间订单购销, 不存在农产品供货方无法提供发票, 以至于商业的增值税不能抵扣问题。
(4) “超市+农户”。由超市门市根据市场需要, 直接与农产品专业户建立产销关系, 按合同要求直接送货, 一般适用于鲜活农产品地产地销。
(5) “超市+联购”。即连锁企业自发组织起来建立采购联盟, 实行联购分销, 在产地统一采购, 享受价格批量优惠, 再直运销地, 由联盟单位各自分销, 独立核算。这种形式尤其适用于中小超市降低采购成本, 提升价格竞争力。
(6) “超市+展会”。通过各种展销会、交易会和订货会形式, 由连锁企业与农产品生产或推销单位通过看样订货签订合同, 按合同要求直接供货, 实现农超对接。这种形式对发现和选择长期优等供货商, 以及对农产品拓宽销路都极有意义。
按照商务部的设想, 到2012年, 试点企业鲜活农产品产地直采比重要达到50%以上;试点资金重点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冷链系统、配送中心项目, 以及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快速检测系统和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项目。专家认为资金使用方向合理, 但仍需在一些重要环节上增加政策扶持内容。例如, 鲜活农产品的流通加工和商业包装项目, 应当在产地乡村增加公共投入, 使农民 (合作组织) 从增值中得到好处, 也有利于减量化保鲜运输;又如, 应彻底从税收制度上加以改进, 农业税已全部免除, 农产品流转税率可否调减?同时, 应立即改变鲜活农产品抵税收购凭证层层申请, 限制性条款多多, “税可以抵扣了, 时间却耽误了, 企业费用反而增加了”等不利于此项试点的制度安排。
展望5:中外连锁零售商循不同重点提升竞争力, 中小商业企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本土连锁商经过十几年快速发展, 越来越认识到“后台”能力建设比单纯扩张规模更重要, 至少要保持两者在发展上的均衡。后台建设的重点是信息系统、总部管理能力、采购方式和物流系统等。特别是信息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有机结合, 作为后台建设的关键需要优先发展, 行业中已出现一些成功的案例。如苏宁电器和物美集团借助这类革新, 使供应链效率大为改观, 供应商满意度提高, 企业价值增长。由IBM为苏宁开发的SAP/ERP系统, 是国内零售商首个此类大规模系统, 使苏宁进入了与全国各地公司信息资源共享、快捷反应的时代, 门店缺货的采购需求会实时通过系统反馈到总部, 并由总部向厂商统一采购, 由厂商直接将货物发送到相应的中心仓库或物流基地。此系统启用三年来, 苏宁在各地的独立公司仓储面积减少了一半, 库存降低了2-5成, 商品和资金周转率大幅提高。有迹象表明, 今年以来本土连锁零售商在开店放缓的同时, 信息系统升级在加快, 明年这项工作将会在更多本土连锁零售企业展开。
加强总部后台管理能力, 通过管理创造效益, 也是金融危机发生后本土零售商的共识。2008年底以来, 中国零售企业经营成本普遍有所提高, 其中人工成本增长了15%左右, 租金成本提高了10%-20%, 但2009年前三个季度, 不少企业通过加强总部管理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在毛利率下降, 销售增幅不大的情况下, 利润得到提高。预计2010年, 本土连锁商的总部管理能力将进一步得到重视和提升。
强化采购功能也是后台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可以扩大进销差价, 保证鲜活农产品的质量, 还可以加快商品周转, 减少资金占用, 帮助企业从源头上创造价值。很多企业已开始这方面的努力, 如前面提到的农超对接、基地直采等;武汉中百提出“菜采田头, 瓜采地头, 果采山头, 货采源头”, 提高了买手的专业能力, 节约了大量的采购成本, 也是本土零售商转变采购观念的好例子。
与本土零售商侧重后台建设不同, 外资零售商由于信息化能力和总部管理能力相对较强, 仍然将重点放在扩大店铺规模上, 特别是继续在二、三线城市加快开店。这有几方面原因:首先, 一线城市大型商业网点已趋于饱和, 竞争激烈, 销售增长潜力有限, 而内地二、三线城市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 需求增长幅度更高, 因此成为急于扩大规模的外资商业的必选;其次, 一站式购齐的方式和低价策略对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市场潜力和成功的把握很大;另外二、三线城市开设卖场的租金成本明显低于一线城市, 而竞争对手又明显弱于后者, 故2009年成为国际零售巨头在二、三线城市开店最多的一年。预计2010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回暖, 这种势头将继续, 外资零售商在二、三线城市的店铺占在华总店铺比重将继续增加。
随着大型外资零售商大力度进入二、三线城市, 这些城市中小商业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有利因素和应对“亮点”。从政策方面说, 今年以中小商业为主的社区商业, 国家在财政资金上增加了支持力度, 并首次对中小流通企业给予参加会展、信用保险和担保保费补贴, 相信这些政策明年将得以延续。更为可喜的是一些中小商业正在联合起来, 正面应对国际化零售巨头进入二、三线城市的挑战。如浙江温州永嘉县农民在全国开办了1万多家超市, 由于产权各自分属、经营各自为战, 其分散小商业无力抗拒组织化零售巨头的劣势已逐步显现。今年10万永嘉农民联合起来创建了全国永嘉超市经济促进会, 开始从统一品牌、联采、配送、金融服务等方面, 把分散经营整合起来, 并最终计划向集团化上市公司方向发展。该促进会会长表示:“如果这个项目成功, 沃尔玛、家乐福, 所有的国际零售巨头我们都不怕了。”专家高度评价农民商人的这一创举, 并相信2010年多种形式的联合自救和特色经营, 将成为更多中小商业的理性选择。
展望6:商和谐共赢的关系面临破题零售商盈利模式亟待转变, 建立与供应
赚取进销差价是零售业发展的起点和天经地义的获利模式。但是, 近十几年来,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常态化, 特别是大型连锁零售企业规模的扩大, 国内许多零售商的盈利模式和利润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以进销差价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模式日益淡化, 而各种通道费用、租金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对此, 不少零售商感到并无不妥, 称此做法是学自某些跨国零售商;供应商 (大部分为工业企业) 则怨声不绝, 直言受到不公平待遇;一些专家指斥这种模式背离了零售业的本质, 是“千店一面”、假劣产品肆虐和商业贿赂的根源, 并警告说长此以往零售业有变为坐地收租“房产主”的危险;政府部门亦认为存在问题, 于2006年发布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 禁止零售商收取“进场费”。
今年, 一项三方联合调查就当前零售商盈利模式提出强烈质疑, 指出国内零供关系已处于非常不合理且隐患严重的阶段:77.7%的被调查供应商认为, 零售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供应商没有讨价还价能力;80%的供应商反映零售商强行压价;52.7%的供应商的合同经常被零售商擅自变更或解除;42%的供货商抱怨压价幅度占销售额的比重高达5%-10%;此外还有零售商时常压款延付等调查数据。调查报告以国美电器为典型剖析了各项收费的严重程度, 根据国美财务报表, 2006年其经营活动利润9.14亿元, 而同期向供应商收费等收入高达8.88亿元;2007年此两项数字分别为18.03亿元和18.43亿元, 即向供应商收费已超过经营活动利润。调查报告还披露:零售商把大量费用转嫁给供应商, 按平均数据计算占销售额的10%, 而四成多的供应商毛利润率在10%以下;压价和“转嫁”使50%的供应商被迫降低员工工资福利或裁员;而超过半数的被调查供应商属于食品行业, 必然向上游农民压价, 由此又形成对农民利益的挤压和对农业生产的打击。
专家指出, 此种零售盈利模式不仅使中国零售业正在发生不利其健康成长的“异化”, 而且恶化了零供关系“生态环境”, 亟需加以革除。从短时间看, 这些做法所付出的成本低, 收益可观;但从长时间看, 则暗藏危机, 不可持续。首先它具有负面的导向作用, 使企业“不必重视商品经营”而以坐拥终端优势敛财为行为取向。经济繁荣或竞争不甚激烈时日子过得红火, 一旦经济下滑或竞争对手崛起, 无自营能力的弊端立现, 又何以自处?其次, 不直接从事商品经营, 必然导致市场判断失去敏感, 价格控制失灵, 企业核心竞争力尽失。第三, 盈利过多依赖通道费用, 也影响新、特产品的引进, 无法开展差异化经营, 以特求胜, 经营趋于同质化, 各家商店只能在低水平上“杀价”竞争。第四, 零供关系变得日趋紧张, 还会逼迫一部分工业企业自建销售渠道, 降低社会分工带来的效率, 如双汇公司为自身肉类产品开设了大批专卖连锁店, 通道费过高是重要原因。此外, 这种模式还造成内部腐败滋生, 进货产品芜杂, 甚至优汰劣胜, 会逐渐使零售商原有的规范经营制度彻底解构, 从而丧失稳定的收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转变盈利模式, 必须要与供应商建立诚信互惠的关系, 政府部门的规则也不能“缺位”。今年商务部首次对零售商盈利模式进行了调研, 并提出将会同有关部委, 在总结《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基础上, 研究制定法阶更高的行政法规。中国经营连锁协会与IBM业务咨询部共同开展的《2009年工商合作报告》显示, 对比2008年的调查结果, 今年零售商更加关心快速消费品制造企业并帮助其扩大盈利的能力。据报道, 今年国美已开始在个别店铺试行取消进场费, 改为全部自营, 并计划在50家旗舰店率先实行这种新模式;物美表示要加强自律, 在准时、准确付款和严禁乱收费上遵守规章制度;沃尔玛中国区负责人表示, 将严禁合同外促销和不合理收费, 尊重并听取供应商建议, 加强双方的公平合作。
展望2010年, 对零售商盈利模式改革的关注会更加强烈, 零供关系也将有一定的改善, 更多的零售商与供应商将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 调整价值链利益分配格局。但此项改革也仅是刚刚“立题”, 涉及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 彻底破解尚需时日, 下一步尤其应警惕各类明消暗设的变相收费, 为此政府、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应做出不懈努力。
展望7:业提升盈利能力、体现社会责任的又一节能商店建设将掀起热潮, 成为零售企制高点
2007年, 商务部倡导了“零售业节能行动”。同年, 国内开始出现少量节能零售店, 实施方多为大型零售企业, 其中外资企业走在了前列。今年以来, 外资零售公司加快了节能店建设步伐。继去年在北京望京的节能店开业后, 到今年上半年, 沃尔玛已投资2.5亿元对在华的部分门店开展节能改造, 这些门店的节能设施全部由设在上海的中央监控中心监控, 所有冷藏、照明和空调的信息都可传输到该中心, 并及时进行调节、处置。同期, Tesco乐购在华已建成21家节能店, 占其在中国门店总数近三分之一, 并计划所有新增门店都实行节能标准, 据介绍其立式冷藏柜改造后可节能18%, 照明系统预计节能6%。家乐福也开设了多家节能店, 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相比之下, 国内本土大型零售企业对门店的节能设施虽然也加大了投入, 但一般均是节能节水等若干分散的单项措施, 缺乏系统性和综合节能意识。个中原因, 主要是本土连锁零售商大部分店铺是租赁经营, 由于不是自有物业, 无恒产便无恒心, 故不愿作长期性的大额投资。例如对供暖、空调等设施开展节能改造, 而更愿意投资节能灯等花费小、易回收的项目。
对零售企业来说, 节能店建设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第一, 经济上可降本增效;第二, 形象上凸显社会责任。从后者来看, 商店用水虽然量不算大, 但中国660座城市有400多座缺水, 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4个, 所以尽其所能节约水资源并非无关宏旨的小事, 也体现商业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节约电、气等能源则可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宗旨。从前者看, 商店的能耗虽然低于工厂, 但在流通费用中比重较大, 节能可降低费用, 增加利润。沃尔玛望京店统计, 与普通店相比, 其节能店每年可节电23%, 节水17%;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测算, 节能店一般要比传统店整体节能20%-30%。
专家估计, 2010年外资节能店建设将会加快进行。依据是按照一般规律, 节能投资的最长回收期限是3年, 即从明年起, 外资零售店先期投入节能店的资金将陆续回收, 并可用于下一轮节能店建设。为此, 本土商业必须也必将会奋起直追, 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节能店建设热潮。
为使节能店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达成商务部提出的:到2010年全国零售业万元营业额能耗较2005年下降20%的目标, 并带动相关行业节能, 专家建议至少还应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1) 奖励政策。由于节能店建设利国利民, 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可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更多零售企业参与。这不仅需要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 而且要制定细化的考核奖励标准。
(2) 扩展节能店内涵。要从仅仅在商店内部节约水电气等资源, 扩展到更广泛的方面, 例如商品包装物。凡属过度包装的商品, 节能商店应予拒绝, 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可以即将出台的行政法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作为执行参照, 同时将此要求纳入商店节能考核指标。
展望8:国内奢侈品消费增势不减, 潜力巨大, 改革抑制内销的税收政策成为“挖潜”关键
金融危机以来, 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普遍遭遇“寒流”, 而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却依然增势不减。近几年世界三大奢侈品市场中, 中国市场年销售增幅在10%-20%之间, 2008年总额已超过100亿美元, 而同时期北美和日本分别下降30%-35%。今年1至9月, 中国是全球奢侈品销售唯一正增长的国家。世界奢侈品协会的专家预计, 两至三年后, 中国和日本将并列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但是, 也有值得反思的问题。中国对进口高档手表、香水、化妆品、皮具、箱包等奢侈品一直采取限制政策, 多年来实行高额关税, 个别商品则加征特别消费税, 导致进口奢侈品价格大大高出周边国家、地区和欧美市场。由于境内外价差明显, 中国奢侈品购买力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 奢侈品在国内的销售增幅远不及在国外购买的销售增幅。
据调查, 目前瑞士手表在中国大陆年销售额约200亿元人民币, 而在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周边市场, 每年中国游客购买瑞士手表的金额折合人民币超过500亿元。在大陆钟表专卖店单价10万元的进口高档手表, 香港市场至少便宜2万元以上。同一品牌的高档香水和化妆品, 欧美国家售价只及北京百货商场售价的65%左右。又据香港媒体报道和钟表商介绍, 近几年大陆游客约占香港钟表店客源的80%, 约四分之三的大陆顾客在香港购买单价3万元以上的手表, 而购买顶级高档手表的95%以上为内地顾客。在新加坡的市场上则有40%的高档手表购买者为中国客人。一些年来, 购买奢侈品和其他小件高档消费品已成为中国居民出境旅游、商务旅行的必选项目, 对于中国游客来说, 欧洲与北美是购买奢侈品的最佳目的地。前往欧洲的游客, 有接近六成 (59%) 购买奢侈品, 赴北美游的中国游客购买奢侈品者也超过半数 (53%) 。2008年中国出境旅游者平均每人在奢侈品购买上的花费为900美元。以上数字表明, 由于国内制约消费的税收政策所致, 中国大多数奢侈品购买力流向了境外。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 高收入阶层购买奢侈品的需求迅速增大, 进口的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也开始进入部分中等收入居民的消费范围。时移世易, 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也应当移风易俗, 那种把购买奢侈品一概视为过度消费、耀富虚荣、挥霍浪费的传统观念显然亟须与时俱进。调查显示, 许多购买奢侈品的人认为, 这类商品兼有储值、投资的功能和事业成功后标志身份的作用, 可满足富裕后个性化消费的需求。中国人均GDP去年已超过3000美元, 按照国际经验, 正处于消费规模扩大、消费升级的重要阶段, 尤其是富裕阶层存在着对奢侈品的飞速扩大的需求。因此, 与其高税限制消费使购买力外流, 何如转变观念, 顺应民需, 调整政策, 降低税率, 让更多的奢侈品进入中国市场, 将大部分购买力留在国内实现?更何况关税和特别消费税税率下降, 不仅有利于增加进口, 减少贸易顺差, 还可以扩大国内消费, 在流转税和收益税上增加税源, 可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于国于民都有利。这个问题经多方呼吁已经得到官方的重视, 专家期盼并预计明年有关部门会作出“因势利导”的政策调整。
展望9:网上零售继续成为耀眼的商业增长点, 成长中浮现健康发展隐忧
正如去年专家预期的那样, 2009年网上零售继续出现爆发式增长。艾瑞咨询预计, 今年中国网购成交额将超过2300亿元, 并将继续高速成长, 照此数字今年网上零售增长率将接近80%, 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将从去年的1.1%提升到1.8%以上。
今年网上零售的增长有这样几个看点:
(1) 淘宝网仍“一网独大”, 增势强劲。上半年淘宝网实现交易额809亿元, 相当于去年全年成交额的81%, 为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 此占比较去年末上升了0.4个百分点;淘宝网上的注册会员已达1.45亿, 占中国网民数的43%。
(2) 大类品种不断增加, 价格优势愈加彰显。网上零售从通讯器材、电器、书刊等向食品、服装、娱乐用品延伸的步伐加快, 价格也更加低廉。在实体零售店降价促销大潮中, 许多网上商店采取了“跟降”策略, 始终固守低价优势, 如京东网上商城的同类商品零售价仍比实体店低8%-15%。网购人群已成为互联网应用人群中增长最快的一族。
(3) 对实体零售店的冲击力加大, 出现“减实增虚”销售的趋势。最明显的当属珠宝销售, 由于没有店铺高额租金、商场扣点、中间商分利、压货资金等成本, 网上珠宝零售比之传统渠道平均便宜50%以上。例如某款白金戒指实体店标价4860元, 而在钻石小鸟、戴欧妮网上珠宝店只售2290元。鉴于网上零售成本低、商路远, 对线下店面具有绝对优势, 六福典雅珠宝公司的进店专柜已由原来的10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500多家, 网上销售已占总销售额的70%, 而据称“实体店存在, 已不过是为消费者树立信心服务”。为了应对挑战, 今年也有更多的实体店采取了“实体店+网店”模式, 甚至扩大到批发市场的经营户。如浙江织里童装市场网上交易城为199家经营户建立了“网上商铺”, 采购商可与经营户在线洽谈、签约, 通过网上银行支付后实施配送。
(4) 带动就业作用明显。去年末在淘宝网上开设网店的已达57万户, 相当于上海一年新增就业岗位的总和;而IDC数据显示, 淘宝网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达124.5万人, 此外电子商务活动每天过百万的订单量, 还给第三方物流带来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对义乌工商学院学生的创业调查显示, 有43.7%的学生在淘宝网上开有店铺, 全部是C2C销售方式, 一些学生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 正望咨询研究结果显示, 开网店谋生的人中, 有四分之一是没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以及下岗、待业、无业和残疾人。因此, 其对就业的贡献已不能单纯由数字加以诠释, 也具有了为弱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的社会公平意义。
网上购物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 而其快速发展显然已远远超出管理能力的增进。专家认为, 某些技术性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 如网络安全、金融服务、专业人才等, 对网上销售健康发展构成重大挑战的主要是三个方面: (1) 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依然欠缺; (2) 物流“短板”制约潜在的扩容能力; (3) 商业诚信仍困扰着不少人对于网购的信心。尤其诚信问题是肘腋之患, 已有不少人因买到网上假货或落入其他网上销售“陷阱”而啧有烦言。对此除了应从技术管理手段上精心设计外,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网上销售的信用制度, 使不见面的网上购物处于无须担心的诚信氛围。
可以再一次预言, 2010年网上零售将获得更加辉煌的增长a, 并在各类销售方式中保持成长率领先。
展望10:动”, 有望绽放“老树新花”商业老字号创新脱困“春意萌
中国的商业老字号多指那些具有悠久经营历史、产品或服务独具特色的品牌商业企业, 也有一些是自然人商户。这两类老字号在中国的数量不下几十万家, 一般都积淀着丰厚的区域商业文化或独门绝技, 不少还商誉昭彰, 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近二十年来除了餐饮老字号外, 商业老字号的其他行业总体上都日渐式微, 每年都有大批老字号消失, 行业地位日益边缘化。
面对老字号的处境, 政府的态度大致有三种:一是任其自生自灭, 理由是既然老字号是过往市场的一时之选, 其兴衰存废也应由现实市场的竞争加以选择;二是“博物馆”模式, 政府支持部分老字号保存下来, 像“盆景”那样使其成为商旅结合的资源, 例如在商业街中以老字号加以点缀;三是政策上扶优扶强, 保留发展老字号中的精华。具体做法地方政府三种样式都有, 国家内贸主管部门是第三种。
对商业老字号来说, 政府扶持只是外部助力, “不自助者天难助”, 要想生存发展, 关键是因时而变、创新图存, 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迁。
近些年来, 商业老字号的创新活动从多个维度展开。如开发新产品、新市场, 提供新的增值服务, 采用连锁化的经营方式, 运用互联网营销等等。多年的努力之后, 总的趋势可以说曙光初现, 其中著名老字号最集中的北京尤其明显。今年上半年, 同仁堂、稻香村、王致和、瑞蚨祥等20多家重点老字号销售同比增长15.2%, 利润增长12.8%。其中瑞蚨祥半年销售达到去年全年水平, 利润是去年全年利润的146%;同仁堂半年实现销售54.1亿元, 实现利润5.36亿元, 完成全年利润计划的66.3%。北京还建成了全国首家老字号联合网上商店, 可购买近百家在京老字号的7大类共3000多种商品, 其品牌的集聚效应、经营成本的低廉、商路上的远销优势都很显著。天津也开始考虑建立津门老字号网上商城, 打破地域局限走向全国, 加强与北京老字号的交流合作, 今年还与北京共同举办了销售火爆的京津老字号精品联展。
以往国家内贸主管部门对老字号的支持, 主要是对“中华商业老字号”进行资格评审并颁发牌匾、证书, 即给予商誉认定。2009年商务部出台了资助老字号商标保护和技术改造费用的政策, 总体补助水平达到50%。其中商标注册的补贴上限为4万元, 企业技改和工艺创新补贴上限为50万元, 今年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个老字号集中的地区试点。可以看出, 两项补贴意在引导、保护和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因为国内不少老字号产品和服务虽然有市场, 但设施设备已十分陈旧, 传统工艺在效率上也显落后, 亟须更新升级;还有相当多的老字号品牌保护存在隐患, 甚至有些知名度较高的也并未注册商标, 致使不少老字号品牌被他人仿冒。两项资金扶持对于多数本小利微、财力有限的老字号可谓“雪中送炭”。技改和工艺创新补助是技术和硬件上的支持, 补助商标注册是保护中华传统商业品牌, 而知识产权保护正是企业创新的制度基石, 因为无法想象在仿冒剽窃成风的市场环境下, 企业还能保持商业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专家认为, 保护老字号的知识产权还应再扩展一下范围, 例如对申请专利者给予补贴。我国许多商业老字号的产品或服务拥有独门技艺, 一般是口传心授以商业秘密形式存在, 并未申请专利, 一旦泄密并被他人仿冒, 很难从法律上寻求有效保护。商业老字号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 即便连锁联号向全国发展, 也需要有原产 (发) 地上的“认祖归宗”, 故应当同时保护品牌的地理标志。此外, 还应将符合规定情形的老字号技艺列入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更有效地保护中国商业老字号品牌, 激励创新。
展望2010年, 专家表达了乐观的心态:商业老字号会有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 以创新谋发展的主题会在更多企业践行, 而走出低谷、“梅开二度”的趋势也会更加明朗。
2011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 篇2
一、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 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备受瞩目。
二、国内消费保持快速增长, 受通胀等因素影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将有所放缓。
三、网上购物继续超常规增长, 呈现三方面发展动向:连锁零售商力拓网上销售“窗口”;网上商城加快自建物流体系;网络团购出现爆发式增长。
四、适应老龄化需求, 开拓银色市场, 将成为新一年扩大消费的重要切入点。
五、“绿色低碳”零售业继续升温, 效果彰显, 有望成为“十二五”商业发展的长期“亮点”。
六、“食以安为先”, 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七、适应消费需求日益扩大的差异, 零售业态加快创新。
八、地铁轻轨交通的快速发展, 势将改变城市零售服务业的聚集模式, 车站商业将快速崛起。
九、商业营业用房成为投资热土, 商业街建设进入高峰期。
十、流通成本持续增加、居高难下, 降低商业服务业体制性成本成为业内期盼。
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 篇3
2015年10月14日,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第一次专家研讨会。专家评审组组长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宋则和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专家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高级经济师傅龙成担任。此次会议由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建沪主持, 他首先介绍了中国商业联合会换届及人员调整情况, 介绍了今年新加入到评审组的专家成员。
参加第一次研讨会的专家有:中商联副会长、专家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高级经济师傅龙成;中商联兼职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张家敏;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宋则;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刘海飞;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李禧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王晓东;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商业研究所所长赖阳;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处长赵涛;首创集团奥特莱斯 (中国) 商业运营管理公司董事长万文英;东方赛睿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易铺网董事长陈建明;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研究部总经理杨泽轩;BMG国际商业管理集团副总裁曾令同;中商联副秘书长、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副主任曹立生;中商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邓立;中商联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邢和平;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副总裁林诗慧、陈素贞;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研究经理梁詠玑、李晓怡、公宇航;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曹进堂;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商贸杂志社常务副社长郁迪;中商联研究室处长王栋;中国商报副总编胡斌。
评审组组长宋则和傅龙成组织专家进行讨论, 与会专家针对市场发展环境、大企业结盟、信用体系建设、跨界经营、跨境电商、众包物流、食品安全、互联网+、一路一带、体验式消费、交易环节趋零化、快递业高速发展、百货业转型、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对国内消费及商业的影响等问题, 展开了热烈讨论, 并提出了20多个商业热点相关问题。
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 篇4
中国商业联合会近日发布“2011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及其评述报告, 并引发业内广泛关注。2011年商业十大热点内容如下:
1.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 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备受瞩目。2.国内消费保持快速增长, 受通胀等因素影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将有所放缓。3.网上购物继续超常规增长, 呈现三方面发展动向:连锁零售商力拓网上销售“窗口”;网上商城加快自建物流体系;网络团购出现爆发式增长。4.适应老龄化需求, 开拓银色市场, 将成为新一年扩大消费的重要切入点。5.“绿色低碳”零售业继续升温, 效果彰显, 有望成为“十二五”商业发展的长期“亮点”。6.“食以安为先”, 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7.适应消费需求日益扩大的差异, 零售业态加快创新。8.地铁轻轨交通的快速发展, 势将改变城市零售服务业的聚集模式, 车站商业将快速崛起。9.商业营业用房成为投资热土, 商业街建设进入高峰期。10.流通成本持续增加、居高难下, 降低商业服务业体制性成本成为业内期盼。
2011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 篇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 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其中也包括了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今年初, 转变流通发展方式问题引起了业内专家的注意和讨论, 尽管具体看法不尽一致, 但普遍认为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不仅是流通自身升级增效的需要, 而且对于优化经济结构, 扩内需、促消费、增就业、保民生等具有全方位的积极作用;其核心是商贸流通业要从“以量为纲”的粗放、外延扩张型转变为“以人为本”的集约、内涵发展型。具体说就是从数量第一、速度崇拜、高代价、低效能、结构失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转变为集约节约、低碳低耗、环境友好、生态环保、结构合理、优质高效、统筹兼顾、可持续的均衡发展模式。
第一, 评价方式要转变。多年来, 商贸流通业在成绩评价上, 对数量扩张极为重视, 而对服务效果和质量效益注意不够, 以至后者在评价指标上付之阙如;政府部门则对流通硬件设施的政绩感觉远远高于管理的基本职能——市场软环境建设。为推进流通发展方式转变, 应当改变评价方式, 其取向是:引导流通企业重视服务讲效益;要求政府部门创造环境促发展。流通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也需要调整, 即从过度偏重销售额、投资额、市场份额等扩张类绝对指标, 转向讲求利润率、费用率、人均销售额、节能减排程度等集约类相对指标。因为在评价上继续偏重前一类绝对指标, 无异于默许、放任和纵容粗放扩张, 转变发展方式就是一句空话。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发展导向和评价上也要区别对待, 分类指导, 不能全都要求“做大做强”, 或要求其向全国扩张。中小企业“做专做特”同样有生命力, 而评价老字号只看其能否“做长做久”, 真正长盛不衰的企业往往不是“第一”而是“唯一”。
第二, 发展模式应转变。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要跳出旧的“臼”, 促进批发、零售与商贸物流业协调发展, 促进销售商、采购商与供应商协调发展。其中, 零售商要在调整与供应商的利益关系、加大自营的基础上, 转变商业盈利模式。批发业要从摊贩式批发商向企业化批发商转型, 培育有足够规模和实力的批发商、经销商, 改变批发业“大市场, 小商人”的落后格局。中国批发业只有构建出这样的市场主体,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减少环节、提升效率、推广国家标准、采用先进技术、促进消费安全、改善市场秩序。
第三, 政策思路待转变。为继续促进居民消费, 财政补贴政策可能保留一段时间, 其中, 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分别延续到2011年底和2010年底, 但补贴政策终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退出。因此, 从2011年开始, 工作思路可能要从“优惠政策拉动型”向“制度环境促进型”转变, 接续政策应更多地着眼于解决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譬如, 大力改善商业的软环境, 整顿好流通秩序, 建设商业诚信, 从多个政策层面降低流通服务创业及运营成本;又如, 要从大商业的角度统筹考虑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不能“大干乱上”, 应由商务部门牵头做总体规划设计和部门协调, 避免各部门重复建设, 造成投资的浪费和体系结构的紊乱;此外, 需要建立长期化、制度化的内贸发展基金, 不能总是临时安排, 用基金形式支持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和流通现代化, 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支持重点统筹调度使用。
2011年以至整个“十二五”期间, 转变流通发展方式有希望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发展理念从只重视数量增长, 市场容量扩张向同时兼顾质量改善、服务提升、效益增进、资源节约、环境和谐转变;二是评价标准, 从习惯于行业内部自说自话、自我评价, 转变为重视服务对象的评价、高度关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以是否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作为流通发展方式进步与否的标尺;三是流通功能, 从偏重流通的经济功能转向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并重, 例如既要通过改革和技术进步提高流通效率, 又要通过扩大服务领域, 提供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四是技术路线, 从片面追求高精尖技术、简单模仿照搬, 向先进适用、结构多元、自主创新转变, 而且要像吴敬琏先生所呼吁的, 政府部门不再指定技术路线;五是制度供给, 从重视分项的政策供给向兼顾系统化的制度供给转变, 加强规范、稳定、可预期的体制和制度性建设, 增加商务行政管理中的公共服务, 同时针对转变流通发展方式, 制定并颁布相关行政法规;六是节能减排, 从单纯关注运行节能向全方位综合节能转变, 统筹兼顾节电、节水、减少塑料袋、简化包装、产品回收拆解、再生资源利用、商业建筑节能等。
专家预测, 以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 优化结构, 疏通渠道, 构建现代化、竞争性、高效能、低成本、低排放的商品畅销体系, 将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主旋律。
热点2国内消费保持快速增长, 受通胀等因素影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将有所放缓
2010年国内市场给人的印象是:销售活跃, 通胀渐起, “炒作”此起彼伏, 大局波澜不惊。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13亿元, 同比增长18.3%;预计全年名义增长率在18.5%以内, 比上年约高3个百分点, 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在15.1%左右, 比上年实际增长率约低1.8个百分点。全年市场有如下特点:
(1) 政策扶持的商品对销售增长贡献最大。前10个月, 汽车、石油及制品以及家用电器的销售额依次为13096亿元、8423亿元和3344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34.6%、34.5%和27.3%。在18.3个百分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增幅中, 这三个品类即占6.9个百分点, 对拉动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7.7%。以此观之, 政府补贴汽车和家电购买的政策, 收到了明显拉动消费的效果。
(2) 保值性的贵重商品销售增长最快。1-10月金银珠宝销售突破千亿元大关, 同比增长43.7%, 在所有八大类商品中增幅最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 且均与通胀有关。一是为抵御通胀, 居民增加了保值投资购买需求;二是纸币贬值使这类商品价格猛涨, 增大了名义销售额, 例如足金的价格由上年的260元/g遽然增至360元/g。
(3) 农产品特别是食品涨价幅度最高。1-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同比增长3%, 但实际上从6月以来CPI一直保持在3%以上, 且逐月攀高, 到10月竟然一跃而升至4.4%。食品涨价是物价高企的主力, 对CPI的贡献接近四分之三。在4月份政府开始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后, 不少农产品受游资冲击出现了接踵而至的轮番炒作, 大蒜、生姜、绿豆、食糖、苹果、食油、棉花等价格都出现暴涨, 全年其他商品也有不少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涨价, 但市场大局尚属稳定, 没有发生大范围的抢购。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CPI与居民的生活感受历来存在“偏离”现象, 但今年的偏离感觉尤其显著;从二月份以来居民储蓄一直处于负利率状态, 但有关部门未作任何政策解释, 也未出台类似“安民告示”一类的措施;中央政府要求管理好通胀预期, 但有政府背景的资源性垄断部门和公用事业机构却屡屡放出提价的“杂音”, 一些官方经济学家则要求“提高对通胀的忍受度”, 甚至否认已存在通胀现象。所有这些都伤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加重了居民对物价问题的心理恐慌, 并增强了通胀预期。
(4) 农村市场销售增幅明显低于城镇。1-10月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08383亿元, 同比增长18.7%;农村为16930亿元, 同比增长15.9%;农村比城镇低2.8个百分点, 而上年却是农村比城市高2个百分点。造成这种现象至少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2009年时农村有大量返乡的农民工, 人口滞留在乡致使农村消费增加, 而今年农民工大量返城, 将消费重新转回城市。二是今年农业灾情较重,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慢于城市。三是2010年国家调整了统计口径。原先农村市场的统计口径为“县及县级以下”, 即农村市场包括了县城销售, 而从今年起将县城与城市销售合称为城镇零售额, 遂使农村销售口径缩小。调整统计口径后, 农村市场零售额占全国零售总额的比重从上年的32%剧降至13.5%, 而且由于县城消费水平普遍高于农村, 还使得统计的农村市场的销售增长率也出现明显下降。
(5) 大型零售企业销售加速增长。1-9月, 中华商业信息中心监测的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增幅为20.1%, 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比去年同期加快9.2个百分点, 说明2008年四季度以来消费档次下移的现象基本消除, 大型零售企业销售已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其中既有经济增长较快、居民收入增加及物价水平上升的影响, 也有政府补贴汽车和家电消费, 大型零售企业受益较多的原因。
预计2011年国内消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但像今年一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仍将断续放缓。“十一五”的前四年, 剔除价格因素,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依次高出GDP实际增幅1.0、-0.5、5.2、7.8个百分点, 预计今年高出5个百分点上下, 明年可能略低于今年。在世界经济的恢复一波三折, 各国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 中国贸易条件恶化 (出口价格降低而进口价格提高) , 美国二次“量化宽松”、美元持续贬值, 致使输入型通胀危险增大的环境下, 中国明年会更大力度地开拓国内消费市场。
多数专家认为明年的市场环境依然有利, 增长和供给的基础没有改变, 唯一的威胁还是通货膨胀。今年11月, 中央政府出台了控制物价的16条措施, 相信会对明年物价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然而控制物价与控制通胀在措施上毕竟有些不同, 后者还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投放, 甚至不惜降低一些增长速度。目前政府已经开始收回一些流动性, 并已确定2011年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 但明年政策在保增长和抑通胀上何者为先仍有待观察。预计明年的CPI会高于今年, 且上半年高于下半年。为控制明年的物价, 专家建议一要适度收紧银根、防止流动性过大助推价格上涨;二要慎重对待资源性产品和公用事业收费调价, 防止与其他产品的涨价相互叠加;三要注意保护好股市楼市的适度投资价值。其理由是, 前几年之所以上游产品涨价很难传导到下游零售, 产能过剩、竞争剧烈只能解释企业不敢涨价的现象, 却解释不了它们是如何消化涨价因素的。实际上不少生产和零售企业用股市楼市的盈利支撑了低价销售, 从而抑制了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换句话说, 明年的股市楼市如果仍能保持一定投资价值, 一来可吸纳较多的流动性, 二来可增强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 有利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冲物价上涨的压力。
热点3网上购物继续超常规增长, 呈现三方面发展动向
2010年, 中国的网上购物延续了上年高速扩容的势头。上半年国内网络购物销售额2133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03%, 是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5.63倍。预计全年网上购物将达到5000亿元,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以上, 同比增速超过100%。今年的网购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发展动向:
(1) 连锁零售商力拓网上销售“窗口”。
据最新统计, 全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已有35家企业进入网上零售市场, 而2008年时只有7家, 不到两年增长了4倍。外资TESCO等传统零售巨头网上购物发展较好, 本土企业积极上网的有苏宁的易购、王府井百货、利群商城等一大批连锁企业。上海的城市超市 (cityshop) 开了在网上商店“卖菜”的先河, 广东东莞宜佳的“生活馆”则是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购物广场”, 既利用了遍布广东13个城市2000多间便利店的实体网络优势, 又弥补了便利店商品不足的劣势, 是典型的鼠标加水泥经营范例。传统连锁零售商在网上“圈地开窗”, 是大势所趋做出的不得已尝试, 但吸引人们网购的不仅是上门送货的便利, 还有价格便宜, 实体店“触网”如何协调网销和店销的价格关系, 实为一大难题。专家认为, 对实体店来说, 上网销售的最好是实体店并不出售的商品, 方能解决价格体系统一以及避免相互挤生意的矛盾, 拿出一部分商业自有品牌产品上网销售, 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2) 网上商城加快自建物流体系。
京东网上商城这方面的动作始于2009年, 到2010年底其物流体系将覆盖60-80个城市, 而早在今年4月, 其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大物流中心已实现所在城市“当日达”, 距四大物流中心300公里内并设有京东自有快递公司的城市, 将实现“次日达”。目前, 京东至少70%的配送是通过自建的物流体系, 其连续10个季度蝉联网络购物第一名, 正是得益于在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方面的提升。当当网上商城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和郑州投资建设了6个物流中心, 商品可以送达全国任何地方, 19个重点城市的用户可享受到“当日下单, 次日到达”的快捷服务, 其物流提速后平均送货速度加快了2天以上。卓越亚马逊已在北京、苏州、广州、成都、沈阳等地建了七大运营中心, 2010年底还将建成3个, 10个运营中心将覆盖中国所有地区, 向全国900个城市 (含部分县城) 、1300个地区 (非行政区划) 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凡客诚品则自建了“如风达”快递公司;阿里巴巴已入股快递企业星辰急便, 使后者为自己承担线下物流配送。
网上商城加快自建物流, 反映出快递公司的送货无法令前者满意。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报告显示, 截至2010年6月底, 国内这类快递公司已达6500家, 合计的营业收入140亿元, 但送货不准时、货不对版、难以验货后付款、资金回笼周期长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物流服务质量。但另一方面, 也有专家担心, 网上商城原本是“轻公司”, 投入巨资自建物流, 是否会因“沉淀成本”过大变得负担越来越重, 徒增经营风险?
(3) 网络团购出现爆发式增长。
网络团购是由国外网站Groupon.com开辟的一种新的电子商务C2B模式, 国际上称之为B2T (Business To Team) 。2010年3月份时国内只有三五家团购网站, 而截至9月底已猛增到1500多家, 经营范围涉及图书、服装、数码、家电、餐饮、家居、建材、房产、汽车、机票等。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 到2010年8月底网络团购日均覆盖人均超过1000万。网络团购强劲增长的原因并不复杂, 主要是价格便宜, 也有人们通过合作消费应对通胀、保持生活质量的考虑。例如原价232元的某款雅诗兰黛睫毛膏, 网上团购价仅49.9元;某高档餐厅534元的套餐, 团购价98元即可享用。
大多数团购网站每天只推出一种或者一类商品或服务, 往往都是经过精挑细选, 消费者认可度比较好的商品或服务, 以“每天一团”的方式聚集大量的同类消费者。网上团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例如为了聚集人气, 推出各种优惠却忽视了商家自身的供应能力, 有的餐厅试行团购, 10家桌面却招来7000余单客人;有的由于客户过多, 价格与服务一同“打折”, 受到消费者的诟病。此外, 90%以上团购网站无法通过信用认证。今年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审查了300多家团购网站的申请, 够条件且颁发信用认证资质的仅20家。这也折射出整个网上销售存在的共性问题。据报道, 我国的网上药店有上万家, 但只有12家药店取得合法经营资格。目前全世界近七成的假药是通过网络销售的, 专家提醒有关当局:加强网络销售的市场准入管理和运营监督, 防止网上销售为假药和过期药的流通打开方便之门。
热点4适应老龄化需求, 开拓银色市场, 将成为新一年扩大消费的重要切入点
按照联合国传统标准, 一个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 即进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1.67亿人, 占总人口的12.5%;即使按照联合国的新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 中国也达到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开拓银色市场, 满足老年人多种商品和服务需要, 不仅是生产和流通服务企业的共同社会责任, 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同时有助于营造和谐社会, 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文化传统。
开拓老年人的消费需求, 必须深入观察和研究, 把握老年人的特点, 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从商品供给和生活服务两个方面, “深耕”银色市场。
第一, 银色市场的世界性。世界也正在进入老年化阶段。据2009年统计, 世界60岁以上人口已达7亿, 占总人口的11%, 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为20亿, 占总人口的22%。因此, 银色市场的发展是各国所面临的共同现象, 而且市场权重将越来越大, 成为购买力投向一个举足轻重的领域。根据美国的统计, 老年阶层将直接或间接掌握、控制和影响全美47%的购买力投向, 成为不可忽视的庞大的消费群体。银色市场的世界性, 将为中国开拓国际老年用品市场提供持续的旺盛需求。
第二, 银色市场的潜在性。中国银色市场人口多、基数大、起步晚, 未满足的老年人消费需求比比皆是, 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据有关部门调查, 我国老年人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满足程度只有17%, 还有83%尚待开发。而一项社会调查显示, 中国有90%的老人对现在的老年消费品不满意, 主要原因是生产和流通部门对老年人的消费潜力不重视, 消费特点缺乏研究, 市场开拓不充分。这种差距也是潜力, 既为商家提供庞大的潜在市场, 也为工商联手开拓新产品、培育和完善银色市场创造出无限商机。
第三, 银色市场的多层次性。由于老年人存在着不同收入、不同层次、不同经历、不同偏好、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差别, 银色市场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市场结构, 需要进行市场细分, 开发系列化产品, 采用个体化服务和特殊便利化的销售方式, 以便做到让被服务对象老有所需、老有所用、老有所乐, 得到合意的商品和服务。
第四, 银色市场的服务性。一些老年人由于年龄或身体状况的关系行动不便, 加上“空巢化”的家庭不断增加, 需求特点一般表现为:服务需求多于商品需求;社区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主要场所;上门服务是重要方式。因此开拓银色市场不能只关注商品, 还要提供老年人需要的丰富的服务项目, 如保健、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要在发展社区商业中将银色市场作为重要“板块”, 创新业态、丰富业种, 提供代购、代送、代交各种商品或费用, 定期家访, 上门服务等, 为老年消费者排忧解难。总之, 面对银色市场, 服务要先于商品, 重于商品。
第五, 银色市场发展上的包容性。这里讲的包容性, 是指发展银色市场引起的连带利益。仅以增加中国的就业为例, 发展银色市场就存在着巨大的潜力。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已实施30年, 从现状和发展趋势看, “421”家庭结构 (四个老人两个家长一个孩子) 使老年人的养老日益依赖社会帮助。2009年全国65岁以上老人超过了1亿, 以10人需要一名养老护理员计算, 约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 而我国养老机构的职工仅有22万人。显然, 大力培育养老市场, 既可满足银色市场中的养老需求, 又可提供近千万个就业岗位, 兼有经济和社会两类功能。
有迹象表明, 开发银色市场已经引起敏感商家的密切关注, 呈现出蓄势待发之势。
热点5“绿色低碳”零售业继续升温, 效果彰显, 有望成为“十二五”商业发展的长期“亮点”
2010年中国建设节能商店的热潮如期而至:外资商业加速领跑, 内资商业开始起步, 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倾力支持。
TESCO乐购宣布本财年在中国的业务将减少10%的碳排放, 支撑这种自信心的是, 其在华近80家门店中已有25家节能店, 年节能25%;2008年以前开设的老门店也已完成了改造, 节能15%。家乐福用了不到一年将上百家在华超市做了“低碳化”改造, 累计用于节能店的投资已达2.5亿元, 由于采用了包括布袋风管系统和免费制冷系统等一系列技术, 节能效果达20%。沃尔玛公布了其在华节能店的比较效益:与普通门店相比节约40%的用电量;沃尔玛还提出到2010年底, 在华所有店铺的水资源消耗降低50%。又据《中国商报》报道, 上述外资商业巨头在华的节能商店每年单店可节省近百万元电费。
外资商业的节能正在向上下游两头延伸:在上游使用采购选择权, 要求供应商走“绿色低碳”之路;在下游使用价格优惠等措施, 引导顾客实行“绿色低碳”消费。在TESCO乐购的倡导下, 可口可乐公司已将饮料包装改为可循环使用的PED瓶;前者还与250家供应商就3600多项产品减少包装材料开展合作。沃尔玛则运用“碳揭露计划”建立“绿色供应链”, 它将公布6.8万家供应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目前已与30家供应商试行该计划。中国工程院前院长徐匡迪院士撰文认为:发展物联网是低碳经济的一个突破点, 其中在物流上使用射频识别器 (RFID) 有利于改善库存、降低7.5%的库存消耗, 增加3%的销售, 减少65%的商店人力消耗, 而沃尔玛对全部上万家供应商都使用了射频识别器, 将其贴在容器和托盘上, 每年节约的成本高达84亿美元。
2010年, 历时三年的商务部“零售业节能计划”进行了调查总结。数据显示, 这项行动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从试点城市86家大型零售企业反馈的调查问卷看, 这些企业普遍采取了多样化的节能环保措施。包括获得国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占比14%) ;建立绿色采购渠道 (45.3%) ;采取措施并鼓励消费者减少塑料袋 (60.5%) ;对饮料瓶罐、废旧电池、纸张、淘汰家电等废弃物进行回收 (60.5%) ;对果蔬等有机类垃圾采取处理措施 (32.6%) ;设置油烟和污水排放系统 (58.1%) ;应用节能型建材 (47.7%) ;采取节气措施 (18.6%) 。调查数据还表明, 对零售门店进行节能改造的边际效益显著, 即投资的增量越大, 节能的投入产出比越高。节能改造投资在100万元以下的, 节能效益平均只有16.5万元;投资在100万元-500万元之间的, 节能效益平均87.8万元;500万元以上投资企业节能效益平均271.7万元。此外, 试点零售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普遍都得到了制度支撑。
有关专家充分肯定这项行动的成效, 但从公布的调查情况看也有一些遗憾。一是这项调查更偏重于环保, 对零售节能关注不够, 主要是缺少零售店节电措施的调查指标, 而用电量不仅间接体现碳排放量, 还是零售业中消耗最大的能源, 电费占商店零售额的比重一般要高达一个百分点。二是节能投资偏小的企业居多, 投资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高达54.1%, 说明多数本土企业在节能投资上或者观望心态较重, 或者苦于财力不济, 抑或二者兼有之。三是调查对试点企业总体能耗降低的情况语焉不详, 影响对此项行动实际效果的判断评估。
商务部官员透露, 该部将与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商支持零售业节能减排、技改降耗的多项支持政策;将出台类似“限塑令”的强制性节能规章, 引导个人低碳消费与行业的低碳发展相互促进;还将完善不同业态零售店的节能标准, 节能培训工作也将加快进程。这一系列支持“绿色低碳”商业的组合拳, 显然是利好消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 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总耗电量比上年减少16.96亿元, 下降幅度达16%, 相当于减少CO2排放162.68万吨。专家们断言, 今年连锁百强的节能减排将取得更好成绩, 并预言从“十二五”开始, “绿色低碳”不仅会继续作为行业热议的话题, 而且会成为商业发展的主题。
热点6“食以安为先”, 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古老谚语。然而近年来, 人们说得更多的是“食以安为先”。个中舆情显而易见:百姓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并表现出某种焦虑, 这种焦虑在2008年三聚氰胺公共卫生事件中达到顶点。随着中央政府果断而有效地处理了这一事件, 一系列制度建设加快进行:《食品安全法》于翌年二月颁布, 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 重新调整完善了各部门分工, 省市政府也被赋予了维护食品安全的行政责任。为了让百姓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除了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加强法制、完善体制、健全机制外, 政府还从技术层面加快了探索步伐,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就是这样的技术平台。
2010年9月, 商务部和财政部共同开展了一项旨在形成食品安全责任链条的示范工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该试点工作拟采用多种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载体, 如条形码、集成电路卡 (IC) 、CPU卡、无线射频识别器 (RFID) 等, 通过互联网实现肉类蔬菜质量安全信息在商业供应链各环节的传递和共享, 从初始批发环节到终端零售, 做到对有问题商品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主体可确定。商务部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 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和部分有条件的地级市建立这样的追溯体系, 之后逐渐推广到其他城市。2010年先选择上海、宁波、青岛、昆明等10个大城市开展试点, 当年由中央财政安排4亿元扶持资金, 用以支持追溯管理平台建设和流通节点追溯子系统建设。
业内人士和专家高度评价这项试点工作, 认为有以下值得称道的“亮点”:
(1) 选择了居民“菜篮子”中最重要的当家品种。肉类和蔬菜在居民副食品开支中比重很大, 一般要占到50%-70%左右, 而且肉和菜都属于每天食用的鲜活食品, 质量安全隐患和食品安全事故也在各类食品中位居前列。首先把这两类食品的安全列入追溯范围, 为百姓所至盼, 其意义远远超过其他品种。
(2) 抓住了肉类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的最大症结。我国肉类蔬菜质量安全问题之所以多发, 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和流通方式落后, 主要表现为“四低”, 即规模化、包装化、品牌化和加工机械化的程度低。全国90%-95%的蔬菜是个体经营;以统货方式经营的无包装、无品牌蔬菜占87%以上;生猪的非规模化散养比重约占60%;作坊式的手工屠宰和半机械化屠宰占75%以上;市场上无商标、非包装肉大约占90%。这种情况使得多数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在市场上很不透明, 出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往往找不到责任人。也正是因为食品安全责任无法确定, 才导致生产经营者很难去关心食品安全, 不法之徒则以牺牲他人健康赚取昧心钱;而有了追溯体系, 故意制售有害食品的人就会心存忌惮, 不敢肆意妄为, 守法经营者也会出于自身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考虑, 更加重视食品安全, 在质量上严格把关。
(3) 实行了系统化的配套推进方式。例如, 在技术模式上“统分结合”, 兼顾了多样性与统一性。各地可以根据情况分别自选信息技术载体, 但采集的信息指标、编码规则、传输格式、接口规范、追溯规程则在全国实行“五统一”, 确保各地不同技术模式的信息能够互通。又如, 利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推动市场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等制度的建立, 以使这项多年来难以推动的工作得到落实, 并直接使用电子化手段加以实现。同时, 还加快了农产品购销要求、等级、包装、标识、储存、保鲜和追溯等一揽子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此外, 还把这项工作与“双百市场工程”、“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农超对接”、“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良性互动。
(4) 打下了推行全程食品安全链的重要基础。业内人士和专家注意到, 此项试点并没有把农业生产环节纳入进来, 因此形式上似乎不是全程化的追溯体系。但实际上由于流通各环节都实行追溯制度, 加上市场准入管理, 已经变原来的“点”管理为“链”管理, 不仅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保障程度会大大提高, 对农业生产安全食品也形成了“倒逼”机制, 从而促进生产者必须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进行生产, 否则就难以进入市场。从长远看, 流通追溯体系对肉类蔬菜生产流通的安全性、标准化、包装化、品牌化乃至冷链物流, 都会产生强烈的牵引作用。
在许多国家, 有了问题可追溯是食品被允许上市销售的前提之一, 中国做到这一点仍需要时间, 但毕竟方向已经确定, 探索已经启程。期待着明年会有更多的媒体关注、报道和评议这项工程, 会有更多的百姓受益于这项德政。专家相信, 经过不懈努力, 中国终将做到无法追溯来源的食品不准许上市, 所有上市的食品都可以追溯。
热点7适应消费需求日益扩大的差异, 零售业态加快创新
近一两年来, 中国零售业业态创新空前活跃, 呈现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些创新一般都是将国家零售业态分类中某个具体业态加以细分化, 衍生出各类细分形态。例如在超市业态中, 出现了高端超市、社区超市、生鲜超市、24小时超市等不同的分野;在百货业态中, 出现了社区百货、时尚百货、女子百货、高端百货、折扣百货等多种定位;在专业店业态上, 出现了精品店、旗舰店、社区店等更细的形态划分。
相对于其他行业, 我国零售业更具有创新的必要性和条件。
市场的差异化要求创新。我国的消费人群在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方面已呈现出巨大差异, 加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商家必须以更加细分的市场定位对自己的目标客户加以追随, 而求新求变, 错位竞争最终都会涉及业态 (经营组织形式) 的创新。
行业的发展阶段要求创新。我国连锁经营是从学习和模仿国外零售企业开始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迫切需要在基本业态之上, 形成适合自己市场特点的系列化衍生发展模式, 因为只有这类业态创新, 才能以经营形式之变化应对市场需求之变局。当前, 连锁零售企业正在从追求数量规模的增长转变到注重效益效率的提升, 这同样需要业态创新加以支持。
消费的升级要求创新。新的零售业态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受到消费升级的牵引。比如, 随着我国高收入阶层的大量增加, 高端的零售业态开始出现。消费者对营养、健康和产品品质空前关注, 也催生了满足这类需求的零售业态。总之, 为应对消费升级, 企业需要改变原有的定位和经营组织方式, 这只有通过业态创新来实现。
零售行业的特点也提供了业态创新的源泉。零售是细节行业, 面对各地不同的市场, 针对同一市场不同的发展阶段, 具体的流程和细节都存在因时因地调整变化的可能, 任何看似“大同”的业态, 往往因某些“小异”就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经营效果, 从而增加零售组织形式的丰富性, 使业态创新具有广阔的空间。我国现代零售业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已培育出大量的专业人员,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 这也有助于为我国零售业态的创新提供需要的人才, 从而增加创新的成功率。
业内专家认为, 近年来中国零售业态创新有三个特点:
一是高端业态更受关注。经过前几年平均30%以上的门店开发和销售增长, 近两年连锁零售企业发展速度减缓 (年平均15%左右) , 注意力更加关注分层消费者特别是高端消费者, 无论是百货、超市, 还是专业店都出现了高端店或精品店。
二是非常注重实际效果。在这一轮业态创新中, 一些企业在新业态的研发上, 不炒概念, 非常务实, 精心调研, 准确定位、周密设计, 不断改进, 终获成功。如苏宁电器的“ELITE精品店”、津工超市和超市发的“社区王”, 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一企多态”、分业管理。“一企多态”是指一家连锁零售企业实行多业态发展的战略。这种发展模式并不是中国近年来新出现的, 而是这两年采用此种战略的连锁零售企业增多。所不同的是, 以往连锁企业开展的多业态经营, 店铺营运、商品管理、营销宣传等都由同一个管理团队进行, 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低;而近两年除了继续共用企业的采购、物流等资源外, 营运已由专业的团队承担, 管理更加精细化。
以上三个特点明年不会发生转变, 但专家有两点提醒:
第一, 发展高端零售业态必须十分理性, 切忌一哄而起。近年来, 香港九龙仓麾下走高端百货路线的美美百货, 由于经营失败已关闭了北京、天津、上海、西安的店铺, 所剩五个城市的店铺亦业绩堪忧。高端超市也显现出“过热”苗头。今年华润万家的o Le’在杭州、宁波、上海开出三家店, 加上深圳原有的一家已有4家;百佳的international首店落户广州;和记黄埔旗下的Taste、韩国的C-mart、台湾的远东国际生鲜、北京华联的BHG等高端超市也正抓紧在一线城市寻找立地。这种动向值得警惕。须知无论大陆还是香港, 其实都未形成高端零售业态成熟的商业模式, 和记黄埔运营多年的高端店Taste在香港也仅开出一二间店铺, 而高端超市的前期投入是传统超市2倍以上, “群雄并起”走高端存在着一定风险。
第二, 多业态发展有利也有弊, 需要根据条件加以选择。一家公司多种业态, 一方面有可能实现经营互补, 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每个业态都无法做出规模的结果。需要认真思考的是, 为什么沃尔玛、家乐福不去做百货店, 而它们有限的几种业态, 其实本质上都是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超市”。
热点8 地铁轻轨交通的快速发展, 势将改变城市零售服务业的聚集模式, 车站商业将快速崛起
“十一五”期间, 中国城市地铁轻轨交通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至2010年9月底, 北京、上海、广州等9城市已开通了地铁, 重庆、杭州、武汉等16个城市也正在加紧地铁的建设, 可以预计在“十二五”结束时, 我国城市地铁的总里程和乘客总人数都将位于世界首位。按照北京市地铁交通规划确定的目标, 至2020年北京地铁轻轨线路将达到30条, 总长约1050公里, 车站近450个, 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4公里, 将实现居民步行10至15分钟到达一个地铁车站的目标。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的发展会引起城市商业集聚模式的改变。以世界上地铁交通最为发达、人口密度最大的日本东京为例, 在其现有的57018个商业集聚地区中, 有34334个建在地铁轻轨车站周边, 占全部商业集聚区的60.2%;而90%以上的都市百货店选址在车站周边100米的范围内, 车站商业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从中亦可看出城市地铁轻轨交通的发展对商业集聚产生的巨大影响。随着城市人口向车站周边的集聚, 以及巨大客流带来的与顾客的最佳接触性, 可以预期车站商业将在我国大都市迅速崛起, 并成为推动新一轮商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关于这一点, 以下几个趋势是应当及早注意的:
第一, 地铁轻轨的发展将改变现有城市零售商业的格局, 新兴的繁荣商圈将不断出现。例如, 由于城市年轻人口向郊外转移, 又由于在连接郊区与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将形成大型的换乘枢纽, 这些交通枢纽地上和地下巨大的客流量将为发展新兴商圈提供有利条件, 从而会逐渐形成以时尚百货店为核心, 综合超市、餐饮、酒吧、咖啡、娱乐等多种业态业种汇集的新兴商业集聚区。除了上述枢纽车站形成的广域商圈外, 以大型住宅区车站为中心的地域商圈, 小型车站为中心的邻里商圈, 也将在地铁轻轨沿线逐渐兴起, 形成新的商圈布局。
第二, 车站商业集聚模式和业态组合将发生变化。车站不仅是一个地区商业的聚集地、人流的汇集地, 同时也是一个区域社交的场所。随着人们对出行便利和人际交往便利提出更高需求, 车站周边将成为咖啡店、茶馆、饭店、旅馆、娱乐等多种服务行业理想的聚集地。同时由于城市酒后禁驾措施的严格执行, 人们驾车安全意识的提高, 乘坐地铁轻轨在车站会友聚餐或小酌, 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车站周边又会成为餐饮、酒吧新一轮选址的最佳地点。实际上, 在目前地铁轻轨发达的上海、北京等大城市, 咖啡店、酒吧、特色餐饮等向车站集聚的趋势已然形成。
第三, 地铁与城铁的发展, 为商业地产拓展出新的开发空间。可以预期, 在车站周边盖起的巨大商业综合体不久将在我国大都市出现, 并带动连接地上与地下, 车站与车站间的地下商业街的繁荣和发展。此外, 随着车站商业地产的蓬勃兴起以及车站巨大的客流对商铺立地的吸引力, 车站商铺的投资价值将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我国车站商业集聚区的逐步发展和繁荣, 也给各级政府、地铁轻轨运营公司和商业服务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 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在繁荣车站商业的同时保障社会安全。虽然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 但从各国经验看, 地铁轻轨车站商业的安全问题确实比其他场合更突出, 也更难于管理。专家期望, 相关部门借鉴发达国家管理车站商业的成功经验, 加快形成中国城市车站商业的管理模式, 以使日益增多的地铁轻轨车站成为新一轮城市商业发展的驱动力。
热点9商业营业用房成为投资热土, 商业街建设进入高峰期
2010年, 受政府调控住宅市场、商业地产升值预期加大等因素影响, 国内商业营业用房呈现需求和投资双热局面。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前三季度全国商业地产的销售态势明显好于住宅。1-9月,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32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8.2%。其中, 商业营业用房增长33.2%, 而住宅销售面积仅增长5.8%。同期, 商品房销售额3.19万亿元, 同比增长15.9%。其中, 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48.2%, 同样显著高于商品住宅11.2%的增长率。今年连锁零售商业投资商业营业用房的现象十分普遍, 主要原因是物业租金上涨过快, 致使自建店铺的零售商增加。
这股开发热潮除了导致写字楼、公寓、住宅之下的“底商”火爆升值, 还体现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商业街开发建设中。中国建设商业街的热潮已经从特大型城市、省会等大城市波及到二、三线中小城市, 甚至一些乡镇也对商业街建设倾注了极大热情。据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 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商业街存量已经超过3000条, 全国商业街总长度已超过1800公里, 总规模已超过1.5亿平方米。目前仍有许多城市规划在未来3—5年内打造10条甚至更多的商业街, 有的省份甚至提出了打造百条商业街的宏大构想;已有商业街的改造、升级和扩展也在加紧进行, 无疑明年又将会有一大批此类项目在各地落成。
仅以北京为例, 最新资料显示, 北京商业街开发和建设迎来了新一波放量狂潮, 王府井、西单、三里屯和亚奥等新老商圈都有待开发的新建商业项目。在王府井商业街核心位置的王府井国际商城已经更名为淘汇新天, 该项目共有9层, 总体量约为4万平方米, 预计将于2011年5月开业;王府井大街南侧的北京饭店二期高端商业项目北京宫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在建的金融街西单广场位于西单商场北侧, 建筑面积为4.8万平方米, 预计2011年底竣工, 其中地下一层和地面5层已全部租给老佛爷百货 (中国) 有限公司, 将于2013年正式开业。
展望2011年, 有四大“推手”会继续推动商业营业用房和商业街的开发建设。
第一, 城市建设规划对商业街愈发重视。商业街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名片和视觉窗口, 成功的商业街能够提升城市消费层级, 彰显城市品位, 弘扬城市文化, 助推城市经济。近几年, 许多城市都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了商业街建设发展的规划和措施, 商业街的地位业已得到法规和政策的支撑。很多城市中心城区特别是商业街的经营额, 已占到本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70%, 甚至80%以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 抓住了商业街就抓住了商贸流通业的重头。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在各地城市建设和全国城市化进程中, 商业街和商业营业用房的建设将起到“领衔”作用。
第二, GDP仍是地方政府孜孜以求的重要指标。中国的税收以流转税为主, 而流转税的多少取决于GDP的高低。由于财税体制上的原因, 地方政府普遍财权小于事权, 且不论GDP仍是重要的考核指标, 即使上级不考核GDP, 出于增加税收和稳定社会的需要, 地方政府也会追求GDP的高增长。政府追求GDP最直接的手段是投资, 而投资很大的商业街建设就成为快速提升GDP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 上海就加大了土地供应力度, 其中商办用地的供应也较前两年更为充裕。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的统计显示, 今年1月至10月, 上海商办用地总共出让85幅, 出让面积共计308.42万平方米, 已分别超过去年和前年全年的出让面积。
第三, 地产商和零售商的避险逐利取向。今年在住宅市场遇冷之际, 商业地产成为了开发商的“避风港”, 这种现象明年将会延续;而经过多年积累, 一线开发商也具备了进军商业地产的实力。大批房地产开发商已将商业地产投资作为未来的利润增长点。如万科计划商业物业占到总开发物业的20%。保利集团的目标是到2012年商业地产方面的投资占总投资额的30%, 并持有部分核心地段的高品质物业。华润置地也表示, 五六年后在资产比例和盈利贡献方面, 商业地产所占的比例可能会达到40%甚至更高。业内普遍认为, 由于零售商已将自建商铺物业作为控制成本和资产保值双重手段, 2011年自建商铺的热度也不会降低。
专家提醒, 在商业街的建设热潮中一定要避免长官意志、人为“造街”的情况, 必须做好前期调研, 科学规划、设计和论证。要以“四化”原则指导商业街建设, 即实现定位特色化、功能复合化、街区立体化和商业生态化, 防止“百街一面”式的重复建设。此外, 还要根据不同城市的情况, 合理确定城市中心区商业、社区商业、各类商业街的比例关系, 就一般而言, 城市商业中社区商业的发展事关日常民生, 应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
热点10流通成本持续增加、居高难下, 降低商业服务业体制性成本成为业内期盼
近几年来, 外部因素导致的流通成本上升似乎难以遏制。以店铺租金为例, 十年前一般要求每年租金递增5%, 租期5-8年;而现在普遍要求租金年递增8%-10%, 租期也缩短了, 有的出租方看到社会租金猛涨, 宁可违约受罚也要收回商铺使用权, 转租出价更高者。这也成为商业自建物业的一个原因。但毕竟自建商铺一次性投入巨大, 在投资回收期内可能加重流通企业的成本。人工费用上升也很快。近些年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平均人工成本普遍提高二三成, 最低的也提高了10%以上。随着刷卡消费日益普及, 城市商业营业额中刷卡消费比重每年都在迅速增加, 其中大型百货店已达70%-80%, 但中国银联并未降低收取的刷卡费率, 遂使商家此类财务费用迅速上升。
如果说以上流通成本增加或可看做是市场博弈的产物, 那么以下两类成本则可称之为体制性成本, 不仅企业只能被动接受, 对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也起着更加关键的作用。
(1) 税收制度不合理, 导致商业服务业税负偏重。
1994年税制改革后, 我国批发业名义税负大约上升了45%, 零售业税收负担实际上也有所加重, 而生活服务业营业税率从3%上调至5%, 税负增加66%。根据商务部2007年的一份报告, 我国内贸行业 (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等) 总体税负水平为26.4%, 分别比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通讯业高出4.6、5.8和13.6个百分点。几年前内贸行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不足10%, 但缴纳的税收却占国家总税入的18%上下。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指出, 我国对服务业 (包括商业服务业) 一直存在重复征税、出口不退税、与增值税重复征收问题;上海从2000年以来营业税率平均高于10%, 北京从1999年到2004年实际营业税率均高达16%。以上论据足以得出商业服务业税负偏重的结论, 十分不利于这个民生“窗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微利的内贸行业其税负竟然重于房地产、金融保险等高利行业, 只能解释为税制设计缺乏合理性和公平性。
(2) 运输通道政策选择过度商业化, 致使物流成本难以降低。
2010年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披露:申请广州到北京的一个车皮, 除去正常运费, 还要额外再支付5000元到50000元不等的费用;而如果使用卡车走高速公路, 除沿途过路费需1400元, 也需要付出7000元额外费用。同年中国《证券日报》曝光了2009年三大暴利行业, 路桥收费业竟然名列榜首, 金融保险业位居次席, 房地产业只能敬陪末座;在沪深两市共15家路桥收费业上市公司中, 除一家业绩不佳外, 其余14家平均毛利率为64.2%, 净利润率高达36.6%, 几乎是中国零售业平均利润率的十几倍。大约10年以前, 国内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20%, 前年和去年均为18.1%。专家认为, 用如此之久的时间取得如此微薄的降幅, 与国内物流现代化的进步程度很不相称, 却同体制落后产生的额外成本直接相关。试想那些运输中名目繁多的规费, 再加上不开票的“灰色”收费统统摊入流通费用, 物流成本怎能不高, 降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又焉能不慢?体制落后足以抵消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益增进。值得检讨的还有许多公路的“去公益化, ”使其蜕变成为纯粹的商业赚钱工具, 以至于全世界四分之三的收费公路集中在中国。至于把公路拿去上市并变成“路桥收费业”, 这样修建起来的公路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 从而加大社会的物流成本, 还会使公路永远无法回归公共物品的定位。
体制问题造成的额外流通成本还有很多表现。例如商业用电价格高于工业, 收购农户的产品很难抵扣增值税, 以及不许可连锁公司由总部按合并财务报表统一纳税等, 均属此类, 也都加重了流通业者的负担。目前, 解决这类问题已出现令人鼓舞的积极信号:国务院要求, 从2010年12月1日起, 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业内人士切望此项政策落实到位、长期不变, 并期盼以此为契机, 2011年在降低流通的体制性成本上, 政府各部门迈出更大步伐, 出台更多举措。
2009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 篇6
根据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学会通讯》报道, 2009年中国商业将呈现十大热点。
一、中国经济将面对金融危机引发的冲击和考验
2008年9月, 持续一年多的美国次贷危机终于演变成严重的金融危机, 并迅速从美国蔓延到欧洲, 继而又将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扩散到世界各地。在经济全球化, 特别是中国经济与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相互依存、关联性日益紧密的今天, 这场危机使中国已很难独善其身, 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正在紧急行动起来, 同各国商讨协调一致的行动, 共同应对危机带来的挑战。
二、扩大消费、优化供给成为政府和商界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失速, 使中国经济增长率骤然步入下行通道。2009年, 为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在扩大内需方面,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消费, 将成为政府和商界孜孜以求的目标。
三、食品安全考验商业诚信和政府的监管能力
2007年以来, 在中国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选项中, 遏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摆在突出位置。在采取一系列刺激生产的措施后, 增供抑制的效果开始显现;上半年食品价格平均涨幅仍高达20.4%, 而7-10月逐月回落, 同比涨幅依次为14.4%、10.3%、9.7%、8.5%。这不仅预示着食品供求关系失衡的局面全面缓解, 也是7月以后CPI连续四个月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地震灾区市场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和加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将成为新一轮商业投资增长点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 不仅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蒙受极大损失, 灾区的商业设施也遭受了巨大破坏。截至9月份的不完全统计, 四川、甘肃、陕西省因灾害受损商业网点总计138 960个, 损坏总面积1287.7万m 2,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1亿元。为恢复重建灾区商业网点, 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2008年11月5日, 由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以及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政府共同编制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市场体系专项规划》颁布实施。
五、农村商业网点和农产品市场改造升级继续大面积展开
近年来, 商务部先后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 农村和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不断升级, 改善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促进了农民增收, 扩大了农村消费市场。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要求。今明两年, 农村商业网点、物流配送设施和农产品市场的改造升级将继续大面积展开, 城乡商业一体化将成为流通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六、《城市商业网点条例》有望颁布实施, 为规范商业设施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创造条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 中国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快, 对改善消费环境、引导和扩大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网点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一方面, 大型商业网点的投资过热, 并在许多城市的中心商业区非理性聚集, 形成过度竞争和交通拥堵;另一方面, 城市商业地产总量过分扩张, 商业营业面积空置率逐年大幅度上升。过剩的商铺供给和非理性的网点布局, 呼唤着政府出台商业立地的法律规范, 为创建总量更为均衡、布局更为合理、业态更加丰富的购物和消费环境, 商务部也一直在积极推进各城市编制商业网点规划。
七、大型连锁商业的扩张明显趋缓, 更加注重向区域性发展和中小城市延伸
2008年无论是国内大型连锁零售商还是在华跨国零售巨头, 几乎都总体放慢了扩张步伐, 国内连锁巨头也由前些年的攀比式积极展店转向理性审慎发展, 以规避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和资金链条断裂等系统性风险。
八、网上销售将创造更大增长
近几年, 中国电子商务飞速发展, 2003-2007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达到4 920亿元、4 400亿元、7 400亿元、10 000亿元、17 000亿元, 2008年超过20 000亿元。从事网上销售的淘宝网2007年交易额超过433亿元, 远远高于华润万家、家乐福 (中国区) 、物美等国内大型连锁零售商, 仅次于国内商业销售额最多的百联集团。
九、以购物"限塑令"为开端, 商业发展政策开始强调节能环保
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 以节水、节电、回收可再生资源等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在全球升温。2008年, 中国政府发出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简称"限塑令") , 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十、商业服务业行业协会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近些年来, 中国商业服务业行业协会发展很快。上世纪80、90年代成立的商业服务业行业协会, 在2000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大都进行了充实、调整和重组, 使其更适应市场条件下行业组织的定位和功能要求, 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随着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转变, 大量原由政府管理的事务转向行业中介组织。在这种形势下, 各地的商业服务业新成立了若干行业协会。除了综合性的商会如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各省市乃至县区商业联合会 (商会、商业总会) 外, 专业性的商业行业协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 篇7
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11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报告称, 今年商业流通发展将由追求“量”向追求“质”转变, 商业投资将迎来新的增长点。
1 转变流通发展方式是最大关注点
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核心是:商贸流通业要从“以量为纲”的粗放、外延扩张型, 转变为“以人为本”的集约、内涵发展型。
首先, 评价方式要转变。流通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要从过度偏重销售额、投资额、市场份额等扩张类绝对指标, 转向讲求利润率、费用率、人均销售额、节能减排程度等集约类相对指标。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发展导向和评价上也要区别对待, 分类指导不能全都要求“做大做强”, 或要求其向全国扩张。中小企业“做专做特”同样有生命力, 而评价老字号只看其能否“做长做久”, 真正长盛不衰的企业往往不是“第一”而是“惟一”。
其次, 发展模式应转变。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要促进批发、零售与商贸物流业协调发展, 促进销售商、采购商与供应商协调发展。批发业要从摊贩式批发商向企业化批发商转型, 培育有足够规模和实力的批发商、经纪商, 改变批发业“大市场, 小商人”的落后格局。
再者, 政策思路待转变。工作思路要从“优惠政策拉动型”向“制度环境促进型”转变, 大力改善商业的软环境, 整顿好流通秩序, 建立商业诚信。
2 国内消费增幅将有所放缓
今年的市场环境依然有利, 增长和供给的基础没有改变, 惟一的威胁还是通货膨胀。预计CPI会高于去年, 且上半年高于下半年。
为控制物价, 一要适度收紧银根, 防止流动性过大助推价格上涨;二要慎重对待资源性产品和公用事业收费调价, 防止与其他产品的涨价相互叠加;三要注意保护好股市、楼市的适度投资价值。实际上, 不少生产和零售企业用股市、楼市的盈利支撑了低价销售, 从而抑制了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 有利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冲物价上涨的压力。
3 网上购物超常增长
连锁零售商力拓网上销售“窗口”。据最新统计, 全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已有35家企业进入网上零售市场, 而2008年时只有7家, 不到两年增长了4倍。传统连锁零售商在网上“圈地开窗”, 是大势所趋做出的不得已的尝试, 但吸引人们网购的不仅是上门送货的便利, 还有价格便宜。
网上商城加快自建物流体系。京东网上商城物流体系已经覆盖60至80个城市;当当网上商城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和郑州投资建设了6个物流中心, 商品可以送达全国任何地方;卓越亚马逊已在北京、苏州、广州、成都、沈阳等地建了10个运营中心, 将覆盖中国所有地区, 向全国900个城市 (含部分县城) 、1300个地区 (非行政区划) 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网络团购出现爆发式增长。2010年3月份时国内只有三五家团购网站, 而截至9月底已猛增到1500多家, 经营范围涉及图书、服装、数码、家电、餐饮、家居、建材、房产、汽车、机票等。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 到2010年底网络团购日均覆盖人数超过1000万。
4 老年市场购买力举足轻重
中国已达到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银色市场成为购买力投向一个举足轻重的领域。由于老年人存在着不同收入、不同层次、不同经历、不同偏好、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差别, 银色市场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市场结构, 需要进行市场细分, 开发系列化产品。
一些老年人由于年龄或身体状况的关系行动不便, 加上“空巢化”的家庭不断增加, 需求特点一般表现为:服务需求多于商品需求;社区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主要场所;上门服务是重要方式, 服务要先于商品, 重于商品。开发银色市场已经引起敏感商家的密切关注, 呈现出蓄势待发之势。
5“绿色低碳”零售业继续升温
2010年中国建设节能商店的热潮如期而至:外资商业加速领跑, 内资商业开始起步, 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倾力支持, 历时三年的商务部“零售业节能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从试点城市86家大型零售企业反馈的调查问卷看, 这些企业普遍采取了多样化的节能环保措施。调查数据还表明, 对零售门店进行节能改造的边际效益显著, 即投资的增量越大, 节能的投入产出比越高。节能改造投资在100万元以下的, 节能效益平均只有16.5万元;投资在1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的, 节能效益平均为87.8万元;500万元以上的投资企业节能效益平均为271.7万元。
商务部透露, 该部将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共商支持零售业节能减排、技改降耗的多项支持政策;将出台类似“限塑令”的强制性节能规章, 引导个人低碳消费与行业的低碳发展相互促进;还将完善不同业态零售店的节能标准, 节能培训工作也将加快进程。这一系列商业组合拳, 将使“绿色低碳”成为商业发展的主题。
6 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全面展开
2010年9月, 商务部和财政部共同开展了一项旨在形成食品安全责任链条的示范工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该试点工作拟采用多种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载体, 如条形码、集成电路卡 (IC) 、CPU卡、无线射频识别器 (RFID) 等, 通过互联网实现肉类蔬菜质量安全信息在商业供应链各环节的传递和共享, 从初始批发环节到终端零售, 做到对有问题商品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主体可确定。
商务部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 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和部分有条件的地级市建立这样的追溯体系, 之后逐渐推广到其他城市。经过不懈努力, 中国终将做到无法追溯来源的食品不准许上市, 所有上市的食品都可以追溯。
7 零售业态加快创新
零售业业态创新空前活跃, 呈现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些创新一般都是将国家零售业态分类中某个具体业态加以细分化, 衍生出各类细分形态。
在超市业态中, 出现了高端超市、社区超市、生鲜超市、21小时超市等不同的形态;在百货业态中, 出现了社区百货、时尚百货、女子百货、高端百货、折扣百货等多种定位;在专业店业态上, 出现了精品店、旗舰店、社区店等更细的形态划分。
8 车站商业将快速崛起
至2010年底, 北京、上海、广州等9城市已相继开通了轻轨, 重庆、杭州、武汉等16个城市也正在加紧地铁的建设, 可以预计在“十二五”结束时, 我国城市地铁的总里程和乘客总人数都将位于世界首位。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随着城市人口向车站周边的集聚, 可以预期车站商业将在我国大都市迅速崛起。
未来, 车站周边将逐渐形成以时尚百货店为核心, 综合超市、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业种汇集的新兴商业集聚区;以大型住宅区车站为中心的地域商圈, 小型车站为中心的邻里商圈, 也将在地铁轻轨沿线逐渐兴起;在车站周边盖起的巨大商业综合体不久将在我国大都市出现, 并带动连接地上与地下、车站与车站间的商业街的繁荣和发展。车站商铺的投资价值将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9 商业街建设进入高峰期
2010年, 受政府调控住宅市场、商业地产升值预期加大等因素影响, 国内商业营业用房呈现需求和投资双热局面。2011年, 商业营业用房和商业街的开发建设将进入高峰期。
城市建设规划对商业街越发重视, 很多城市中心城区特别是商业街的经营额, 已占到本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70%, 甚至80%以上。在“十二五”开局之年, 在各地城市建设和全国城市化进程中, 商业街和商业营业用房的建设将起到“领衔”作用。在住宅市场遇冷之际, 商业地产成为了开发商的“避风港”, 而经过多年积累, 一线开发商也具备了进军商业地产的实力, 大批房地产开发商已将商业地产投资作为未来的利润增长点。业内普遍认为, 由于零售商已将自建商铺物业作为控制成本和资产保值的双重手段, 2011年自建商铺的热度也不会降低。
10 流通成本持续增加
近几年来, 外部因素导致的流通成本上升似乎难以遏制。以店铺租金为例, 十年前一般要求每年租金递增5%, 租期5至8年;而现在普遍要求租金年递增8%至10%, 城市商业营业额中刷卡消费的比重每年都在迅速增加, 其中大型百货店已达70%至80%, 但中国银联并未降低收取的刷卡费率, 遂使商家此类财务费用迅速上升。
体制性成本, 不仅企业只能被动接受, 对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商业服务业税负偏重。根据商务部2007年的一份报告, 我国内贸行业 (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等) 总体税负水平为26.4%, 分别比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通讯业高出4.6、5.8和13.6个百分点。几年前内贸行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不足10%, 但缴纳的税收却占国家总税入的18%上下。微利的内贸行业其税负竟然重于房地产、金融保险等高利行业, 只能解释为税制设计缺乏合理性和公平性。运输通道政策选择过度商业化, 致使物流成本难以降低。在沪深两市共15家路桥收费业上市公司中, 除一家业绩不佳外, 其余14家平均毛利率为64.2%, 净利润率高达36.6%, 几乎是中国零售业平均利润率的十几倍。
体制问题造成的额外流通成本还有很多表现。例如商业用电价格高于工业、收购农户的产品很难抵扣增值税以及不许可连锁公司由总部按合并财务报表统一纳税等等, 均属此类, 也都加重了流通业者的负担。
【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推荐阅读:
中国商业大片08-19
中国商业银行10-30
中国特色商业街08-21
中国服装的商业密码08-22
中国电影商业运作09-30
中国现代商业发展历程07-19
中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07-18
中国早期的商业广告07-06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1-10
中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