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发展与展望论文(共6篇)
中国种业发展与展望论文 篇1
摘要:作者全面回顾总结了中国种业30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效,深刻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对种业的需求和中国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全面阐述了中国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实现目标任务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种业,种子,管理,市场,主体,创新,发展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先导和载体,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物资基础。作为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9亿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 中国种业30年发展回顾
1.1 发展概况
1.1.1 产业形成阶段(1978-1995年)
(1)建立了指令性种子生产经营体系。1978年以来,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国家和省、地、县相继在种子局和各级种子站的基础上成立了2 700多家种子公司,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和“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同时建立了2 000多个种子基地(原良种场)、近6万个乡镇供种站,形成了“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和以县为单位组织供应良种”的种子生产和经营体系。形成了“四化一供”的体制,取代靠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四自一辅”时代。
(2)建立了种子管理制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子立法。早在1979年,中央就提出要“早日制定颁布种子法”。经过多年努力,1989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农业部依据该条例在1991年发布了《实施细则》。尽管这些法规规章明确对种子生产经营实行计划管理,但在当时环境下,这些规定为各级种子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对我国种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3)杂交技术应用取得巨大成功。在这期间,杂交玉米、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相继选育成功,棉花、蔬菜等作物的品种选育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育成各类农作物品种2 200多个,全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良种贡献率达29%,推动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以杂交水稻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国家,推动水稻增产15%~20%;到90年代,两系杂交稻开始大面积推广,在三系的基础上推动单产再增加10%左右,而且稻米品质也得到很大改善。在这一阶段,得益于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带动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解决了长期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粮食瓶颈问题。
1.1.2 转轨发展阶段(1995-2000年)
(1)种子工程启动。在1995年9月召开的全国农业种子工作会议上,国家正式启动了跨世纪的种子工程。“九五”期间,种子工程项目共完成各类投资近30亿元,相继建成了一批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和分中心、国家级原种场、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种子繁殖基地、种子加工中心和农作物品种资源圃及原种保护区等,种子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2)种子市场开放初现端倪。1997年,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种业管理工作的需要,农业部要求各级种子公司与管理机构分设,以改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状况,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启动,但由于缺乏配套改革措施,政企分开进展缓慢。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种子公司,以及少数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始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和非计划的种子生产经营市场。此外,包括许多国际知名跨国种子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进入我国种业市场,如经营蔬菜种子的瑞士先正达公司、经营棉花种子的美国岱字棉公司(2007年被孟山都公司收购)、经营玉米种子的美国先锋公司(1999年被杜邦公司收购)等。
(3)确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1997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农业部在1999年制定了该条例《实施细则》;同年,中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1978年版本,从而建立起农作物品种知识产权和保护法律体系。品种知识产权制度的确立,为种业技术市场的形成奠定了法律基础,改变了单一公共财政投资种业研发的状况,实现了育种的商业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种子科技贡献率大幅提高。在90年代后期,我国科学家在吸收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理想株型塑造与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品种技术路线,并成功选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稻新品种,在2000年实现了一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继续保持我国水稻品种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同时,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开始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尽管由于综合性状不及美国品种,市场占有率只有15%左右,但为后来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大发展打下了基础。据测算,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从“八五”期末的29%上升到36%,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1.1.3 产业化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1)法律和管理体系基本建立。200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种业步入法制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轨道。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通过制定配套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政企分开和种子管理体系建设。随着90%以上种子企业实现政企脱钩,以及95%以上涉农地区建立起种子管理机构,政企不分的旧体制基本被打破,为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奠定了基础。
(2)市场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国现有持证种子经营企业8 400多家,种子零售商近18万家。其中,种子育、繁、销一体化、经营区域覆盖全国的企业有100多家,具有种子进出口权的企业70多家。各种类型的股份制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种子市场的主力军。种子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种业竞争和发展,确保了企业的自主生产经营权和农民对优良品种的自主选择权。
(3)市值快速增加。我国种子市值已从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00多亿元。其中,玉米、水稻、转基因棉花、菜瓜花种子是中国种子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到市场总量的近80%。目前,中国农作物种子常年用量约100多亿公斤,其中杂交玉米、杂交水稻、蔬菜、转基因棉花种子商品供种率基本达到100%,常规农作物的商品种子供种率也大幅度提高,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率已达40%。
(4)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01年有全国范围经营资格的育、繁、销一体化企业12家,2003年达到69家,2006年达到97家,现在已经有100多家。近年来,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从中国种业50强企业的经营额来看,2000年为30亿元左右,2002年50多亿元,2004年70亿元左右,2006年接近100亿元。从这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来看,2000年超过10%,2002年接近25%,2004年28%左右,2006年占到水稻、玉米种子市场份额的50%以上。目前,前10家大型种子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全国市场份额的12%。
(5)外资进入步伐加快。目前,全国共有49家持有效证照的外资企业,包括独资、合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各种类型。从作物种类看,美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曾一度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研发技术的提高,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品种已占据了80%以上市场份额;外资企业自2000年至今在我国共审定玉米品种84个,占3.05%,尽管总体市场份额不大,但一些品种影响很大,推广速度很快,如先玉335,在东北地区具较强的竞争力;在蔬菜种子市场中,“洋品种”占据新、奇、特品种市场,控制50%左右市场份额,利润占到80%以上。
1.2 主要成效
1.2.1 初步构建了产业发展体系
一是种子产业的基础法律制度已经确立;二是初步建立起上下一体的种子管理体系;三是企业摆脱了计划体制的束缚,自主、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
1.2.2 形成了统一竞争市场
在《种子法》和2006年国办40号文推动下,原有指令性生产经营模式被彻底打破,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基本形成。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确保了企业的自主生产经营权,促进了种业竞争和市场繁荣,带动了种子质量的提高,扩大了农民选择质优价廉品种的范围,加快了良种的推广应用。
1.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30年来,我国农作物品种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共育成各类农作物品种4 000多个。玉米、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紧凑型玉米、优质早稻、抗虫棉、杂交种蔬菜以及果树高接换种等良种新技术的培育和推广,促进了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粮、棉、菜、果等主要农产品总产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历经3次大规模更换,以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转基因抗虫棉等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粮食生产先后迈上3 500亿、4 000亿、4 500亿和5 000亿公斤四个台阶,粮食总产和单产实现连续5年增加。
1.2.4 提升了种业竞争力
(1)种子生产经营从体现政府行为的公益事业转变为商业行为,种业技术市场已经形成,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资本在种业上的投入,增强了种业的资本实力。
(2)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已占到玉米品种创新12强的87%、水稻品种创新15强的67%,企业已经成为玉米、水稻品种的创新力量。
(3)市场价值不断扩大,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大企业的经营额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2 中国种业发展分析
2.1 中国农业发展对种业需求分析
2.1.1 国家粮食安全需求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确定,2020年粮食亩产水平达到350.0公斤,比2007年的316.2公斤增长33.8公斤,年均增长2.6公斤,年均增长率为0.78%。
2.1.2 种植业发展需求
新时期种植业对种业的基本需求是:
(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种植产量(特别是单产),提升农产品价值,提高种植业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2)维持甚至降低种植生产要素(特别是肥料、杀虫剂、杀菌剂、灌溉水等)的投入量,提高种植业资源利用率。
(3)适应轻简化种植,适应机械化作业,适应高密度栽培,适应国情特色,显著提高种植业劳动生产率。
(4)选育广适、多抗品种,大力提升种子产品生产加工水平,实施精准推广(营销),创建风险防范体系,提高种业自身及种植业抗风险能力。
2.1.3 产业安全需求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因此,种业安全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是农业安全的先决条件之一。营造利于做大做强的机制、环境,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民族种子企业,是保障种业安全,乃至粮食安全、农业安全最为紧迫的任务。
2.2 中国种业发展问题分析
2.2.1 产业过度分散,集聚进程停滞
2004年,美国的孟山都公司控制了全球41%的玉米种子市场份额以及全球97%的转基因玉米种子;2005年,全球最大的10家跨国种子公司控制了全球商业种子市场的一半。与这些大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还处于劣势。2006年,前10大企业的销售总额只有48亿元,仅相当于全球十强种子企业销售额的6%,只相当于孟山都一家销售额的22%。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之后,中国种业的集聚进程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
2.2.2 研发能力不足,创新主体不到位
我国有近400多家公共科研院所从事农作物种子研发工作,人员达5万多人,可谓机构庞大,人员众多,负担很重。大多数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在2%~3%,只有个别企业达到8%~10%。从基础研究看,对于面向社会的公益性基础研究,如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严重滞后,科研追求“短、平、快”。从应用研究看,投入少和育种资源分散导致技术创新很难形成,科研上缺乏统一布局和资源的有效整合,育种项目多在低水平重复;项目缺乏明确目标,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导向,脱离生产实际需要;育、繁、推相互脱节,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
其表现:一是公益性研究和商业化研究的主体和分工不明确;二是对于国家投资育种项目,其研究成果缺乏效益最大社会化的机制。
2.2.3 发展环境欠佳,行业自律不足
(1)地方保护主义在一些地区还很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特别是大企业的发展。
(2)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品种侵权行为还比较严重,企业维权难,诉讼难,追赔难。
(3)行业自律差。企业法律意识淡薄,追求短期利益,规范程度差,诚信度不高,恶性竞争,又缺乏强大的凝聚力和健全的行业自律规范。
2.2.4 管理职责不清,管理效率不高
(1)管理不到位。种子管理存在执法主体多、职责定位不清、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造成管理缺位、越位、不到位,影响到种子管理的权威性和执法效率。
(2)管理体系不完善。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等问题在基层还较普遍,导致监管不力。一些地方种子市场还不规范,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还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安全隐患不可低估。
(3)管理体制的改革落后于市场化进程,导致某些管理职能的错位和扭曲,政府的宏观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还未能很好发挥。
3 中国种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指导思想
2009年全国种子管理工作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为目标,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投入,强化市场监管,逐步建立起以自主创新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为主,品种不断创新、供种保种有力、市场竞争有序的现代种子产业。
3.2 目标任务
新形势下,推动民族种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力争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杂交作物种子商品率稳定在100%,常规种子商品率稳定在60%以上,良种在我国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超过50%;国内种业聚集度稳步提高,十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种子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一二家民族种子企业跻身全球十强;国内种子市场管理规范、秩序良好,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种子事件基本杜绝。
3.3 对策建议
3.3.1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加大国家投入。国家应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育种技术方法、新品种培育、转基因种子研发、产业配套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2)完善国家投资机制。在公共经费投入方向上,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突出科研院所主体地位;对于应用性研究和竞争性研究,要逐步加大企业的参与力度,加快技术的产业化,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
文章编号:1005-2690(2010)01-0004-04
中图分类号:D 923.4;F 324.6
文献标志码:A
知识产权与农业企业竞争力
张守萍,张
(山西省农业厅,山西太原
憬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国农业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及其保护显得极其脆弱,特别是植物新品种和生物技术成果保护所达到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国农业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国内、国际市场中生存发展,必须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必须迅速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方法,以适应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形势的要求,赢得更多的主动。
关键词:农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商标;合作;法律;对策
知识产权制度产生的初衷是赋予创作和发明等有关权利人以专有使用权或实施权,以获取商业利润,回
作者简介:张守萍(1956-),女,山西清徐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
事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和科技教育工作
位。同时,要建立国家投入研究成果社会共享和利用机制。
(3)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种业研发,形成多元化的种业科技投入体系。
3.3.2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扶持龙头企业。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鼓励和支持种子企业逐步成为种业研发创新主体。当务之急是,在人才引进、研发创新、税收、进出口等方面实施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重点扶持一批种业大型企业,使其尽快成为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2)分类引导企业发展。促进企业资本聚集和资源整合,逐步提高行业聚集度;引导企业的专业化发展,逐步改变“小而全”的企业结构模式,以及市场主体“多、小、散”的状况。
(3)引导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和运行效率。
(4)在当前形势下,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尽快健全现行种业外资准入机制,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实现多赢。
3.3.3 健全种业管理体系
(1)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种子专业执法体系,使种子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好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等职责。
(2)建立起相对集中的种业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种子管理部门在品种审定、品种保护、质量检验、转基因检测、信息发布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
(3)通过新一期种子工程项目,在县级建立综合的报创造性劳动,同时防止他人侵犯智力成果拥有者的无形资产。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显露。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文件中,知识产权被视为与货物贸易、服
种子管理基础设施,并将各级管理队伍和工作经费纳入行政管理和财政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种子管理机构工作经费不足、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等问题。
3.3.4 实施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
(1)继续执行生产经营种子免征增值税政策;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免征所得税政策;建议在免征企业所得税项目范围中,对种子生产经营项目给予明确。
(2)积极探索种子生产经营政策性保险和风险基金制度,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3)出台税收、贴息、投资补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引进和使用先进种子生产、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和装备。
(4)探索制种企业和农户补贴机制,提高制种组织化、专业化水平,稳定种子生产基地,确保用种安全。
3.3.5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完善种业法律体系。开展对《种子法》及配套法规规章的调研工作,对现行法律体制中不符合现代农业和产业发展需求、不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的条款进行必要修订。
(2)规范市场秩序。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降低企业守法成本,严厉打击侵权、假劣等各种形式的侵害合法企业和农民利益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3)加强行业自律。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36号)的要求,不断改进种子行业组织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推动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提高行业道德水准,规范企业行为,促进行业诚信建设。
中国种业发展与展望论文 篇2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不过在近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且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深化,我们对于管理会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管理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顿国际CIMA研究中心负责人说:“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更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帮助中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财务领军人才将在未来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将会是未来会计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师具备了较新的管理技术,已成为一个公司整体运作不可或缺的角色。”可见,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作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虽然我们国家的会计队伍与日俱增地扩大,但是在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会计团队的数量多,但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相对较少,在我国的部分企业开展管理会计存在一些难点,难度的存在只要是因为对于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到位;我国在管理会计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当然,这个问题存在的原因部分也是由管理会计标准难以确定规范这一特征决定的;我国的市场目前较缺乏对高质量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也使管理会计发展的相对比较滞缓。
文章认为目前管理会计发展存在的两大绊脚石,一是管理会计基础教育有待提高,会计不能单纯地被动地反映企业的运作情况,更应该主动地参与企业的决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价值。目前,管理会计的基础教育缺乏统一、规范性。比如我们的管理会计教材从结构体系到内容,很多种教材的词语,方法不尽统一;另外,管理会计的教材难度没有分层次,不想普通的会计教材,分门别类,适应不同文化层次与不同类型企业的需要。但是管理会计教材,基本上大同小异,在难度上也没有很大的参差。这也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未与企业需要相适应的一个原因。同样的,这些管理会计教材的理论有些仅是外国教材的翻译版,在某些发面不具有实用性。理论与实践案例的分析也不够。二是当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有待发展,虽然说,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会计展现出国际化的趋势,但是,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仍然是我们管理会计发展的不二法门,在管理会计的应用中,我国缺乏将理论与我们的国情相结合,建立一套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我国转基因种业的发展与展望 篇3
一、转基因相关概念及应用
1. 转基因的相关概念。
转基因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 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粒等。转基因技术, 就是对基因进行人工离体操作。而我们所说的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 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 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 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2.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转基因已经广泛应用于公众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在医药领域, 现在的胰岛素、干扰素、疫苗大部分都是由转基因技术生产的。目前, 人类应用的微生物基本上都要进行转基因, 微生物食品工业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们喝的啤酒酵母, 还有一些美容用的酶都是转基因技术生产的;环保方面的降解、生物能源上也有转基因的应用。
二、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生产概况及认知
1.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生产种植概况。
自1996年美国开始推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 至今已有19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 世界范围内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发展势头更加猛烈。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 (ISAAA) 名誉主席Clive Jame介绍, 2014年有28个国家的1800万农民种植了1.815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 比2013年的1.752亿公顷增加了630万公顷, 其中中国种植转基因作物390万公顷, 包括棉花和木瓜。
2. 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的认知。
(1) 转基因作物与生态安全。转基因作物在增加作物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 减少农业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发展, 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 大规模开发生物质能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大力发展转基因农作物将是保障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的是农药、化肥等来减少虫害以及增加土壤的肥沃力, 这些农药及化肥的使用破坏了我们的生态环境。转基因种业的应用, 减少了农药及化肥的使用, 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增加了产量因而减轻耕地使用压力, 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保护了生态安全。彼特·雷文指出, 使用了世界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的农业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敌人。自然界中植物之间的杂交是进化的重要动力。就此而言, 转基因本身不会增加或减少杂交的几率, 因而不会增加对生物多样性的风险。
(2) 转基因作物与粮食安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粮食是生存之本, 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伴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耕地面积的减少, 粮食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已经在基于科学和法律框架下成功和谐的发展转基因作物。世界人口已经快速增长至72亿, 且正在以每4天净增100万的速度增长。目前世界还有10亿人营养不良, 1亿人面临因为粮食不足饿死的现状。空谈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性没有意义, 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在可以改善粮食短缺问题的新技术上, 发展可持续的、高产的农业。为了实现“养活所有公民”这一真正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各国建立的有关转基因相关复杂的监管系统必须进行简化。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负荷, 对转基因技术各种耸人听闻的报道和错误的引导实际上会导致大量的饥饿和死亡, 所以在可以解决因粮食匮乏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之前空谈粮食安全是毫无意义的。
(3) 转基因作物与食品安全。所有的科学证据都显示用于特定作物改良的转基因方法对人和动物没有任何负面影响。事实上, 世界上所有的啤酒、奶酪以及胰岛素等许多药物都是利用转基因生物生产的, 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一例可以证实的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畜禽动物和生态环境不安全的案例。转基因作物来源的食物与普通作物来源的食物没有实质差异, 偏离事实和科学依据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没有意义。到目前为止, 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众多政府间组织及权威机构均对转基因持正面立场, 世界卫生组织即指出:“当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了风险评估, 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风险, 而且, 在它们被批准的国家的普通人群中, 还没有发现食用这些食物会影响人体健康。”
三、我国转基因种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已有转基因抗虫棉、耐贮藏番茄、改变花色矮牵牛花、抗病毒甜椒、抗病毒番木瓜、抗虫水稻、植酸酶玉米、抗虫杨树、抗病毒番木瓜等转基因植物, 以及防治禽流感等基因工程疫苗等产品获得安全证书。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朱桢介绍, 我国研发成熟的转基因农作物品种, 已有约20个。
一号文件九年六次提转基因技术,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等专家认为此信息传递的正是中央持续鼓励转基因科研, 探索其商业化道路的信号。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 首次将转基因科普与研发和安全管理并列, 表明了中央对转基因研发的鲜明态度, 纠正当前舆论污名化转基因技术的倾向。同时也表明了中央对转基因种业的态度。
目前我国转基因技术发展的战略, 仍是大胆研究、自主创新、慎重推广、确保安全。伴随全球转基因技术的研发与实践, 目前转基因技术发展模式已经基本定型, 成为促进人类农业发展的新动力。中国顺应时代和世界发展潮流, 首先引进了世界较为先进的转基因技术, 在进行技术处理后, 开始在一定区域进行农产品试点种植, 主要推广了木瓜和棉花的转基因种植, 预计在未来转基因农产品还会有更大范围推广。但中国并没有局限于转基因技术的初级使用, 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高层次的科研方面, 力图变被动为主动。
四、我国转基因种业的发展政策建议
1. 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 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
为了发展转基因技术, 应该增加在转基因技术方面的科研投入, 保障转基因作物和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 占领未来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因此, 必须加大转基因科研的投入, 尤其是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工作。今日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 围绕高新技术的竞争愈发激烈。面对严峻挑战, 我们要做的不是放弃或抵制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而是加强研发、加快推进、抢占科技制高点, 争取发展主动权。
2. 强化监管, 精简审批流程, 提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由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没有定论, 要慎重、稳妥地制定转基因产业政策, 尤其要加强转基因作物的管理。在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客观、全面安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管理。一方面, 要加强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建设, 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 在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和应用环节, 要注重与之相配套的风险控制技术和危害扑灭措施的研发, 避免出现基因漂移等问题, 同时要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和消灭出现的安全性问题。
筑牢转基因生物安全屏障需要在安全管理上有所突破, 一方面要加强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建设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层面的立法和行政审批改革, 对于重大试验项目应确保优先受理审批, 提高行政效率。
3. 完善标识给公众选择权, 提升公众转基因科学普及。
中国新型包裹缓释肥发展与展望 篇4
施用化学肥料是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由于施肥不当和肥料利用率不高等原因,大家有目共睹,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近十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随化肥施用量增加而增长,但单位肥料增产率却随化肥施用量增加而明显递减,究其原因是肥料利用率低,损失严重所致。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氮约30%~35%,磷约10%-20%,钾约35%~50%。“十五”期间我国对新型肥料的研制与产业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国家在“第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节约型农业,应科学使用化肥,推广配方、平衡施肥和缓释氮肥技术”。缓控释肥能有效控制养分释放速度,延长肥效期,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而优先发展对环境友好的,有利于节约资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缓控释肥已成为世界肥料研究的热点。
一、肥包肥缓释肥发展历史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已开始最初接触和研究缓控释肥技术,曾研制过钙镁磷肥包裹碳酸氢铵和长效碳铵,将碳铵造粒并外被钙镁磷肥,只有个别单位进行中试生产,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80年代后期,郑州大学工学院许秀成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开发了枸溶磷包裹复合肥料的无机包裹肥料,又叫包膜复肥,简称CCF,商品名称为“乐喜思”,出口商标为“乐喜施”,该技术以原平阴县包膜复合肥厂为依托进行工业化中试,1987年中试成功,得到国家项目验收,厂校联合创建世界上首家年产1万吨包裹肥生产装置。随后又在河南、四川、云南等地及美国建立近十处包裹肥生产企业,并成立“中国包裹肥制造联合体”,总部常设河南郑州。乐喜思缓释肥已获中、美两国发明专利,并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属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
90年代末期,根据包裹肥实际生产推广中的经验和不足,厂校反复对照,实地对比试验,免费让老百姓试用,对包裹肥的生产工艺进行完善和革新,2003年顺利通过国家计委的验收。进入21世纪,包裹肥已开发生产出适合不同用户群的三类包裹肥品种。第一类,是以钙镁磷肥为包裹层,适度缓效,适用于大田作物;第二类,以部分酸化磷矿为包裹层,是廉价的缓释磷复肥;第三类,以二价金属磷酸铵钾盐为包裹层,具有较长的释放期,是较好的缓控释肥。以上肥包肥均取得了国家专利。
针对中国目前经济现状和农民种植施肥习惯,1999年由三门峡市复合肥厂首次提出“肥包肥”理念,并打出“大力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肥包肥缓释肥”,“引导科学施肥,留下永久思念”口号,让中国农民用的上、用的起相对廉价的缓释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001年――2007年思念肥包肥一直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列为重点科技推广产品。
2007年11月被中国肥料专家年会授予“中国肥料业科技贡献奖”。
二、肥包肥技术特点及创新
1、肥包肥缓释肥与美国硫包衣尿素一起堪称无机包裹缓释肥的典范
肥包肥缓释肥的目标是控制水溶性氮肥主要是尿素(或硝铵)的氨化和硝化过程,减少损失,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为目的。其技术特点是包膜肥料的取材以肥包肥,无二次污染危害,该技术得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李庆逵院士首创枸溶性磷肥包裹碳铵的启示,由郑州大学工学院许秀成教授开发研究,该技术无论是从复合肥技术还是从缓释尿素的角度看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属于国际首创,为此该技术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也得到了国外专利机构认可,可与美国硫包衣尿素一起堪称无机包裹缓释肥的典范。
2、生产技术的突破和重大发明
在缓控释肥技术开发领域,我国的技术发明主要表现在肥包肥技术、高聚物覆膜技术、天然有机物包膜技术等。值得说明的是我国对无机包裹类缓释肥料的研发,从最初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发的钙镁磷肥包裹碳铵的技术,到郑州大学工学院开发的枸溶磷肥包裹颗粒碳铵、颗粒尿素技术。该技术已经实现了工业化,部分产品已由郑州大学工学院试验工厂和三门峡市复合肥厂出口到美国、日本、南韩、泰国、阿联酋、印尼、澳大利亚及东南亚等国。该项技术把磷肥与氮肥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延缓氮肥释放速率的同时还有效利用了底品位磷矿资源,在高品位磷矿资源日益贫乏的将来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该技术在建设起初就从中国实情出发,提高氮的利用效率,定位为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度缓效复合肥,20年之后的今天,从综合利用低品位磷矿资源的角度来看,他的优势又开始表现出来。我们把缓释包裹肥定性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对廉价的,适度缓效的缓释肥。国家发改委发布于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明确指出无机包裹肥应除外,不受该标准限制。当然,缓释肥包肥较多数缓控释肥价格低廉的多,针对中国国情,在提高氮素利用率上做文章,在综合利用中国低品位磷矿资源上有独到的优势,又不失为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缓释肥料,在中国市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把它等同或按照国际控释肥料标准所要求控释的目标来衡量,就会歪曲专利项目发明的初衷,违背国家提倡让大田肥用上适度缓效的缓释肥目标,但作为已推广20年的技术我们还有待发展和进一步研发。
3、缓释肥包肥概念
肥包肥(Coated Compound Fertilizer)简称CCF是指用一种或多种植物营养物质(肥料)包裹另一种植物营
养物质(肥料)而形成的植物营养复合体(复合肥)。是一种缓释包裹型复合肥,又称“包复肥”。
尿素通过钙镁磷肥的包裹,大大降低了在土壤中的溶解速度,从而大幅度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作为包裹层钙镁磷肥,为包裹肥产品提供了丰富的活性钙、镁、硫、硅、铁、锰等中微量营养元素,不仅有利于作物的营养平衡,同时也能提高作物抗病、抗倒伏能力。
包裹肥料的肥效发挥后,会残留部分空壳于土壤中,其主要成分为钙、镁、硅等元素,有利于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有效预防土壤板结。由于其肥效持久,肥料利用率高,可降低肥料用量,减少施肥次数。粒度均匀,无污染可与种植一道机播,从而最大限度解放农村劳动力,最终节约资源,降低施肥成本。
根据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王少仁研究员所做的田间和盆栽试验,证明钙镁磷肥包裹型复合肥料氮肥利用率提高7.74个百分点(如果以氮肥利用率平均35%计算,相当于提高氮肥利用率22%),在多种作物上表现出较普通复合(混)肥10-15%的增产效果。
国内不同省份多家企业生产的钙镁磷肥包裹复合肥料,应用在不同地区的不同作物(如玉米、小麦、烟草、棉花、水稻、果树、红薯、蔬菜等),均表现出良好的肥效,均受农民的欢迎。
4、包裹缓释肥特点
以肥料包裹肥料,对环境友好。以肥料包裹肥料,通过改变工艺而使其结构改变,达到适度缓效、缓释/控释的目的,市场价格偏低。采用反应性无机硫、磷酸为粘结剂,实现自热干燥,节约能源。采用专用包裹机,产品粒度均匀,成品率高,返料少,节能,是一种生态肥料工艺。
三、我国缓控释肥发展状况
在国家农肥顶级专家张福锁、张卫峰和马文奇等为中央产业政策发展参考而合编的《中国化肥产业技术与展望》一书,该书号称“化肥业蓝皮书”,就“中国新型肥料发展与展望”章节中提到:
1、从广义上来看中国缓控释肥的的生产已有10多年的历史,真正意义上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的发展自2004年陈冠荣院士提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缓控释肥高层研讨会”后,才将中国缓控释肥提上议事日程,严格意义上的我国缓控释肥料制造元年应该从2005年算起。但目前推广应用比较成功的只有应用郑州工学院专利,由济南乐喜施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肥包肥型缓释肥料、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的脲酶抑制剂稳定性氮肥、广东农科院土肥所的缓释水稻肥和上海汉枫缓释肥料有限公司的SCU和缓释BB肥。这些企业大部分在东北,少部分是华北与西北企业,生产的肥料主要销售到东北,和华北玉米作物上,估计累计推广了50万吨。肥包肥型缓释肥料已转让了几家企业,其中1家是美国企业,但是规模不大。目前效益比较好的是济南乐喜施肥料有限公司(原平阴县包膜复合肥厂)每年可以生产、销售8万-10万吨,特别从2004年开始出口泰国1万吨缓释肥料,现明年都有肥包肥的出口,2009年8月20万吨新生产线运行。广东农科院的水稻缓释肥料主要靠政府推广,每年可以推广5000-10000吨。
2、该书P201页写到:济南乐喜施肥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与郑州大学联合开发的新型复合肥料,年产量10万吨。该肥以粒状氮肥为核心,以磷铵、钾肥、钙镁磷肥、硫、硼、锌、铁、铜等10多种中微量元素为包裹层,以磷硫酸为粘合剂递层包裹造粒而成。其特性是易淋失、易挥发的植物营养元素分别被不易淋失和不溶于水的钙镁磷肥分层包裹,形成有效控制养分分解和溶出速度的产品,提高了养分利用率,达到缓释、延长肥效且无公害的效果。他们开发的新型控释肥料,以尿素等水溶性氮肥为核心,以多种不同溶解度的无机植物营养物质为包裹层,整个包裹层所有成分均为植物营养物质,施入土壤后不会造成任何残留物污染,对环境友好。产品配方灵活,可根据不同作物需要生产不同养分比例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高尔夫球场,景观植物,经济作物,果树及大田作物。产品粒度均匀、颗粒强度好、流动性佳,可以采用机械化施肥。
3、该书也着重分析了我国缓释肥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有二。一是农民认知度低。受我国农民传统施肥习惯认为肥效快才是好,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必然研究肥料元素的缓释性。二是缓控释肥价格相对高,令农民望而却步,制约其推广与应用,特别是在中国,适合大田肥的市场的缓释肥料须研究对比缓释肥的加工原料和加工成本。
不过,从日益增加的肥料使用量来看,缓释肥市场正在逐步壮大。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化肥用量最大的国家,潜在的市场很大,尤其是缓控释肥开始进入农业市场,用包膜尿素作掺混肥料氮源已经开始用于玉米一次性施肥。另一方面,国内研究者普遍认为可以研究出更廉价的包膜肥料,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开发的控释性能优良的包膜肥料的成本可以大大低于国外包膜肥料的销售价格。一般认为,包膜肥料的价格可以降低到国外的包膜肥料的25%---50%,但是这样的价格依然比普通的化肥高1倍左右,因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013年种业展望与猜想 篇5
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种业新政”和2012年的种业发展“十年规划”, 将种子产业定位为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核心产业, 这极大激发了社会资本, 特别是国有资本进入种业的积极性和步伐。“中化”旗下的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及中粮集团、中国农资集团、中储粮集团、中农发集团等国字号公司都摩拳擦掌, 登台亮相。由于有国有雄厚资本的支撑, 以及图大求全的思维定式的推波助澜, 可以想见, 在国有种子公司之间, 不计成本和细节得失的谋求市场占有率和行业话语权的并购好戏将会在2013年持续上演。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相比具有更多的市场化特点和些许投机色彩。见好就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将会是民营资本投资种业的主导思路。长期投身和以做强种子产业为己任, 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书面上的词句。
社会资本涌入的益处是使得原本捉襟见肘的种子企业忽然拥有比较充裕的资本可以在技术和装备上升级换代, 但是对于产业结构和技术装备理解的不充分又制约了投资的效率;社会资本大量涌入的弊端是催生更多行业的中短期导向的对赌式经营行为。博“大品种”犹如“赌玉”, 根本没有理性和胜算可言;凡是稍微成形的公司往往被人为炒高了价值, 使得原本安心种业的人们更多了几分浮躁, “上市”几乎成为种业每个老板怀揣的不那么靠谱的梦想;种业的投资人更倾向通过各自的神通寻求对于该企业政策和资金上的优惠和扶持, 而不是力争实现系统上的“普惠制”;市场上计划经济和行政主导的色彩依然浓厚。总体来讲, 这番种业的投资浪潮还会持续一个时期, 其对于种业的冲击与对于种业的促进相比, 并不会小得太多。
相反, 市场上亟待升级和与时俱进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种子法”的更新依然遥遥无期, 估计很难在2013年内完成。
企业并购
自“种业新政”出台以来, 种子公司的数量已经从8 700多家减少到了7 000家, 比例减少了20%以上。可以想到, 在2013年种业并购和重组的连续剧将会持续上演。传统的种业公司将会更加步履维艰, 一方面是因为国有和民营资本的大举进入, 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是在侵权、套牌和科研院所低价种子的倾销对种业公司正常盈利空间的挤压;再有就是外资种子企业逐渐在市场上获得了稳定的立足空间, 将市场上优质和高端客户扫荡一空。种业公司的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种业也有如演艺圈的大舞台, 成功者很光鲜, 失败者很悲催。
被并购和被整合将会是许多公司不得已的选择, “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是种业人的普世价值。对于现有种业公司的并购, 将会是2013年国字号公司和上市公司的主要争夺点。
跨国企业
政策上的限制因素制约了技术上的优势, 跨国种业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同样也有纠结。先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司如杜邦先锋、孟山都和先正达等公司纷纷遭遇了各自发展瓶颈;后续准备陆续进入的公司如陶氏、拜耳、利马格兰等公司还在跃跃欲试, 只有德国的WKS公司借助黑龙江农垦局的“自留地”日子过得甚为逍遥。外来的“和尚”总是有些家传的“经书”可念。但是能不能翻译成地道的本地语言, 让潜在的“信众”听懂和信服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外资公司技术上的优势难掩战略上的犹豫不决和摇摆, 对短期效益的过度追求体现了华尔街影响的劣根性, 文化和理念上的差异让它们染上了“水土不服”的通病, 时时流露出来的优势和傲慢心里更让它们难以生根。因此, 是否有明确和坚定的长远发展战略, 是否能够坚持走本地化路线, 是否能够因地制宜制定灵活和务实的发展计划, 以及是否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形成长远的合作伙伴关系, 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能否成功运转和可延续发展的关键。
种子市场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今天中国种业市场上假冒伪劣种子大规模泛滥也不是一天造成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健全, 社会诚信意识的淡漠, 农业和种业执法体系和力度的不到位, 以及一些执法单位的不作为和形形色色的权力寻租都加重了这一病毒的肆虐。
在2013年, 侵权种子的数量仍将与正牌种子并驾齐驱;而正牌种子由于市场长期缺乏保护和投机的盛行, 盲目生产、供大于求也将会重复昨天的故事;原创育种继续的缺失, 使类“郑单958”和类“先玉335”的品种还会不断涌现。与此同时, 以套牌种子起家的企业也逐渐出现分化, 其中已经度过原始积累阶段的企业也开始在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推广方面下工夫。他们还通过购买和炒作自己品种的方式, 向“洗白”和合法化转型, 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依然是种子市场的主旋律。
产品研发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和原始材料积累的不足, 使得原创型育种依然吃力不讨好, 偷工减料的“改良”仍然会是部分业内人士公认的捷径。与大品种沾亲带故、似曾相识, 市场价值形同鸡肋的品种将会继续被批量审定出来。以笔者之见, 我国目前采用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条例 (PVP) 如不能及时升级, 将会对我国的种业和农业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制约。
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合作形式将会被进一步探索。“N (企业) +1 (科研单位) ”这种合作形式虽然多少有些不够平等, 但毕竟是一个起步。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合作是否会向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今后的商业化育种是否能够由企业来完成, 种子企业是否愿意和有能力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和持续不断地投入科研, 国家的科研育种的扶持资金将如何以公平和有效的形式投放到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中等问题, 将会是没有明确答案的系列性猜想。
人才
我们的行业从来不缺乏勤恳、务实和执著的各种专业人才, 但通晓不同专业, 特别是具有综合管理和专业营销的高端人才相对匮乏。这与我国种业市场化发展相对滞后, 产业规模小和产业分散密切相关。
科研人才不懂市场, 商业人才不懂技术, 国企人才思维模式固化, 民企人才缺乏宏观和远见等是短期难以改变的现状。体制上的弊端和产业的初级形态也制约了人才的进一步提升, 并且也缺乏施展的空间, 高端人才的匮乏也反过来制约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人才的充分流动弥补不了高端人才匮乏的短板, 无米之炊是巧妇心中永远的痛。
总评:中国种业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初现端倪;产业化尚需起步。
中国种业发展与展望论文 篇6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常信建议,大午家禽研究院的研究工作要突出重点,选好主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只有踏踏实实做实事,研究院才能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世界家禽学会主席、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高度赞扬了大午种禽公司在育种方面做出的贡献。他说,大午种禽公司在2012年就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先后完善了自主培育了京白939、大午粉一号和大午金凤,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大午金凤的成功培育是整个蛋鸡自主品牌创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他希望大午家禽研究院成立后,努力学习国内外同类研究院的发展经验,把研究院办扎实,收获和转化更多的科研成果,培育出更多适合国内养殖市场需要的品牌。
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强希望大午种禽公司继续发扬拼搏精神,重视种业的发展,研究院不但要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还要引进来,提升技术实力,更要育出来,育出新产品,育出自己的科学家,“讲好蛋鸡育种的新故事”。
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所长邹剑敏对中国蛋鸡种业创新与发展研讨会的召开和大午家禽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赞扬了大午种禽公司“育民族鸡种,创世界品牌”的理念,并希望与大午家禽研究院开展合作。
大午集团创始人孙大午阐述了自己对科技的认识和大午集团的发展理念。他表示,大午集团面临全面的转型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得到了验证,大午种禽公司在科技上坚持投入,培育的大午金凤效益非常好,促进了公司发展。
【中国种业发展与展望论文】推荐阅读:
中国种业市场调研报告11-08
农作物种业发展论文08-02
我国花卉种业现状与发展战略08-31
现代种业发展08-08
现代种业发展的途径08-07
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12-06
种业的可持续发展06-15
世界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与中国城市发展展望08-15
中国转型经济学二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09-08
种业体系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