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监管

2024-06-21

银行业务监管(精选12篇)

银行业务监管 篇1

一、引言

普遍认为,欧美国家游离于监管之外的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影子银行风险是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在此之后,各主要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相继采取出台针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法案、成立监管机构等措施以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试图改变过去监管缺失的状态。与国外有所不同,影子银行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物,它的产生与中国独特的经济金融体制密切相关。危机之前,国内几乎不存在影子银行,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货币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社会融资需求的逐渐多元化,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体系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作为对传统金融机构功能补充的影子银行机构和业务在危机之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膨胀。由于影子银行本身的内生脆弱性,其所承担的风险程度较传统银行体系更大,加之大部分影子银行机构游离于监管之外,在其规模迅速扩张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影子银行体系出现危机, 将对我国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冲击。审计作为一项经济监督活动因其独立客观的本质属性,不论是作为国家治理 “免疫系统”的政府审计,还是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重要手段的社会审计,亦或是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第三道防线的内部审计,在促进影子银行监管、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影子银行概述

2007年时任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的Paul Mc Culley首次提出影子银行的概念,他将那些游离于监管之外但从事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统一概括为影子银行体系。金融理事委员会(FSB)在2011年4月发布的《银子银行:内涵与外延》中将具有期限/ 流动性转换、 信用风险转移和杠杆化特征,能够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监管套利风险且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和业务界定为银子银行体系。上述定义将包括投资银行、金融集团公司、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商业票据、各类表外资产等业务均纳入影子银行的范畴。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影子银行系统总结为“除了接受监管的存款机构之外的充当储蓄转化为投资中介的金融机构”。虽然对影子银行定义和范围的界定存在差异,但“影子银行是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创造机构”这一事实得到了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的普遍认可。

在我国,不同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影子银行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周小川认为,开展银信理财合作的投资公司、私募股权基金、私募投资基金以及民间借贷机构是中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组成部分。银监会在其2011年年报中,将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涉及信用中介的活动和机构界定为广义的影子银行;而狭义的影子银行则是指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非银行信用中介机构。银监会在2012年年报中,将属于银监会监管的包括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在内的六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以及商业银行理财等表外业务排除在影子银行体系之外。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即“107号文”)将中国影子银行机构分为三类: 一类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第二类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第三类是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

三、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1、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与国外有所不同,欧美国家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影子银行发展是金融创新、自由化的监管环境以及监管套利的结果,忽视风险下过度创新的影子银行业务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在危机爆发之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特征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资金需求。然而,当时我国社会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传统的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较为单一的融资渠道与多元化的社会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为日后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温床。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为了应对此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冲击,防止经济下滑,中央政府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商业银行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随着政府投资计划的不断推行,房地产泡沫、严重产能过剩以及高通货膨胀等不良经济现象日益凸显。为此,政府开始推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限制商业银行放贷的同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之不断严格的银行资本金监管要求,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压抑。为了降低信贷风险,银行往往会把资金贷给大型国有企业,众多同样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被银行拒之门外,不得不另辟出路寻求更高成本的资金。因此,以信托、互联网金融公司、民间金融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和以传统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表外化、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为代表的影子银行业务应运而生。另外,我国金融体系实行分业经营的发展模式, 为了增强竞争、规避金融监管以及实现利润最大化,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合作,综合经营也有所发展。我国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在合作监管方面还存在较多漏洞,这些漏洞也为金融机构通过设计跨部门、跨产品的复杂金融产品进行监管套利提供了可能,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体系形成。可以看出,我国的影子银行是金融压抑下融资结构多元化的需求以及金融监管套利的结果,其迅猛发展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密切相关。

根据金融理事委员会(FSB)发布的《2014年全球影子银行监测报告》,2013年中国影子银行资产总额接近3万亿美元,仅次于美英两国,高居全球第三,资产规模同比增长超过37%。而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4)》显示,截止2013年底,中国广义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约为27万亿人民币(约合4.39万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的比重约为19%。虽然由于国内外研究机构对我国影子银行规模采用统计口径的不同导致统计结果存在差异,但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和发展速度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已不容忽视。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子银行在促进社会投融资、资金的有效配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如果监管不力,由影子银行引发的风险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会产生较大的冲击。

2、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1)宏观层面。首先,影子银行会削弱国家宏观信贷政策的调控效力,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宏观经济走势超预期时,国家往往通过采用调整社会总体信贷规模、信贷投放结构等手段,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的目的。然而影子银行机构能以更灵活的方式突破国家信贷规模控制和信贷限制,将资金投向政府限制资金过度流入的行业,从而降低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其次,影子银行业务干扰了国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质上讲,我国影子银行是在融资需求驱动下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的补充和部分替代,以及作为银行信贷资产表外化的通道,具备与商业银行平行的信用创造及货币供给机制。 由于影子银行的负债资金不在传统基础货币的统计范围内,因此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越大,传统基础货币的规模计量也就愈加不准确。再次,影子银行不受央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限制和存贷比等条件的约束,与商业银行相比,影子银行体系的货币乘数更大。在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均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所估算出的货币总量必然会出现偏差,从而弱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微观层面。首先,由于期限错配及流动性转换所隐含的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的资金主要依靠短期市场融资,但其往往倾向于投资期限相对较长、流行性较差的资产,这对银子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影子银行的这种操作犹如“庞氏骗局”,依赖于长期稳定的新资金不断流入才得以维持。一旦市场出现整体流动性紧缩、 、 原有资金退出或新资金不进入的情况,影子银行的业务将难以为继。其次,影子银行的内生脆弱性导致的信用风险。 。 影子银行机构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尚不完善、经营不透明。在利率高企的诱惑和刺激下, , 在市场上逐利的大量游资通过影子银行体系被投向非标资产或高风险领域。在当前经济下行和实体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些投资往往无法产生收益,甚至资金无法正常退出,从而产生大量的信用风险。再次,影子银行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交叉放大的系统性风险。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 , 商业银行从事着更多的影子银行业务,相当部分的影子银行业务是由商业银行主导并推进的,如银信合作业务就是商业银行在逐利和规避监管的驱动下与影子银行合作的产物。由于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体系之间缺乏有效的隔离机制,会导致风险跨行业、跨市场传染,两者之间的合作在取得协同效应的同时也放大了系统性风险。加上它们高度相似的业务类型,一旦影子银行出现危机,风险将通过传染机制向传统金融体系蔓延,从而增大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防范影子银行风险,促进影子银行有序发展的审计建议

1、揭露影子银行运行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影子银行宏观全面监管

影子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一种新型市场模式,由于起步较晚在有效补充传统金融体系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 , 体制机制及公司治理不健全、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机制缺失、交易业务范围广且产品结构复杂、信息不透明且风险不易识别等问题突出。因此,审计应在揭露合规合法性、真实性问题,反映影子银行隐蔽性强、缺乏监管等表面问题的基础上,深层次探索影子银行运行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推动健全影子银行宏观监管的相关制度,形成金融创新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2、分析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重点关注风险高发环节和领域

相较于传统金融业务,影子银行业务更加复杂、风险更加隐蔽,审计人员应充分厘清相关业务的金融属性和风险特征,尤其要对其所承担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充分了解影子银行机构发展模式、金融业务风险、金融机构违规等领域,揭示影子银行是否存在结构性矛盾并通过调整期限错配产生的风险;切实关注影子银行风险传导机制和风险交叉传染机制,对其流动性指标、信息披露程度、运作透明度、风险隔离机制等方面进行评价。

3、灵活调整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法,发挥专项审计的优势

与传统审计相比,专项审计项目目的更明确、内容更具体、重点更突出、针对性更强。针对影子银行相关领域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具有涉案领域广、违规有段隐蔽、社会危害性大的特点,审计人员应该灵活调整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面,充分发挥专项审计灵活、高效、及时、针对性强的优势。专项审计不仅可以对影子银行单一领域和业务开展审计,还可以对影子银行落实国家宏观政策、执行相关监管规定的情况进行调查,全面摸清影子银行的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为监管部门制定相关的监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4、加强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合作,发挥审计协同效应

我国现有的审计组织模式和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在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部分银子银行机构不在政府审计的审计范围之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金融审计部门在银子银行审计监管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政府审计部门可以通过指导影子银行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工作,开展影子银行内部排查和社会监督工作,扩大审计监督的参与度;同时还可以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充分合作,合理利用对方的工作成果,提高影子银行监管效果。

5、处理好与监管部门间的关系,建立联合监管机制

我国金融体系的分业监管和影子银行混业经营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当前影子银行的监管窘境。政府审计的相对独立性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协同领导优势,由审计部门联合其他监管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可以跨越监管部门所面临的监管边界问题,从而切实解决影子银行监管重叠和监管真空的问题。另外,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有权利对金融主管部门监管工作的合理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开展绩效审计,督促其有效开展影子银行监管工作。同时还应建立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影子银行监管体系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创新领域的不断发展,影子银行体系在国内发展迅猛。然而,我国影子银行却与国外影子银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在分析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的基础上,从审计的视角探讨了影子银行的金融监管,从而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影子银行,审计监管,金融监管

银行业务监管 篇2

【中文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金融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金融行业风险加剧,金融危机时有爆发,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就更值得警醒。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和传染力之强,使我国必须谨慎处理各种危机。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占据金融资产的绝大部分。因此我国政府应该把对金融业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作为重中之重。本文基于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几个基本方面进行了概述,主要涉及银行监管的概念、监管系统、银行监管理论的历史沿革及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历史、现状和问题: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启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在不断完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商业银行监管主体缺乏监督体制。第二,商业银行监管工具不够完善。第三,商业银行监管内容方面还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市场经营监管、跨国监管以及市场退出监管方面的问题。第四,监管部门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牵头人不明确而使得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无法正常运作,同时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缺乏监督机制。第五,商业银行的监管理念落后、监管技术需要更新。由此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具体情况,同时结合美国金融危机的...

【英文摘要】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the finance has a rapid development,and the financial sector

银行业务监管 篇3

关键词:批量代发;洗钱风险;监管

由于商业银行批量代发业务长期使用銀行内部账户进行资金划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与种种利益驱动下,部分商业银行内部代发账户已经演变成为跨单位跨行资金划转的“准银行结算账户”。由于银行内部账户仅作为银行内部核算科目未纳入反洗钱数据采集系统的范围,致使这部分大额交易游离于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加上商业银行未能针对批量代发业务客户执行严格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致使银行批量代发业务成为某些非法资金转移的通道,其洗钱风险值得关注。

一、银行批量代发业务基本情况

(一)银行批量代发业务的基本内容

批量代发业务最初是银行为方便单位办理向员工发放工资业务而设计的业务产品。其操作流程为委托单位和银行签订代发协议书,并向银行提供代发对象清单及身份证件号码,银行为“委托单位”设立“银行代发账户”,并为代发对象批量开立个人结算账户。“委托单位”在办理发放工资业务前将代发信息加密磁盘和汇总清单送交银行,同时将代发款项及手续费从“委托单位”基本账户划至“银行代发账户”中,由代发银行通过代发代扣系统将款项批量发放至员工个人结算账户内。批量代发业务最初只用于“委托单位”发放工资、奖金和福利费。

(二)批量代发业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业务环节

批量代发业务产生的初衷是银行为了提高办理单位定期发放工资福利费业务的效率而设计的,因此其最初的设计流程要求必须符合支付结算办法和会计核算手续,其业务流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规定如下:

1.“银行代发账户”是银行的内部会计科目。“银行代发账户”是银行批量代发业务中的一个内部会计科目,主要用途是资金清算过渡户,因此“银行代发账户”不能用于“委托单位”的对外资金结算。

2.“委托单位”必须从本单位的基本存款账户将代发款项划付至“银行代发账户”用于批量代发。《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存款人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应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因此批量代发业务的资金来源应该是“委托单位”的基本存款账户。

基于上述两个环节的严格规定,批量代发业务既提高了单位发放工资业务的处理效率,又确保了银行批量代发业务符合国家的有关会计制度。

(三)银行批量代发业务内容的演变

随着银行间竞争的加剧,各家银行争相抢夺批量代发业务的市场份额,批量代发业务的内涵也慢慢发生了转变。

1.批量代发资金从“委托单位”在他行的银行结算账户转入代发银行的“银行代发账户”。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工资存款账户与代发对象个人结算账户往往开立在不同的银行金融机构,因此批量代发业务流程中,代发资金必须通过跨行结算方式转入“银行代发账户”。票据和结算凭证在用于对外结算时必需要素齐全,因此“委托单位”名称和“银行代发账户”账户就成为了票据结算凭证上的“收款人”。“银行代发账户”开始成为单位跨行资金划转的“结算账户”。

2.批量代发资金从“委托单位”以外的第三方企业在他行的银行结算账户划入“委托单位”的“银行代发账户”。

“银行代发账户”用于跨行结算后,其结算上的特殊特点逐渐被其他具有批量代发需求的单位所注意,尤其是寿险团体保险退保和给付业务。2006年以前,由于国内寿险市场团体业务不规范竞争,寿险公司承揽了一些不规范的业务,包括前期现金承保、合同外协议承保、个人客户团体承保等。由于投保时不规范,导致退保时真实的被保险人无法获得正当权益,但法规要求必须按合同记载投保人信息执行。在这种矛盾下,一些保险公司发现银行批量代发业务所具备的特殊性正好可以解决保险公司真实投保人和保险合同记载的投保人不一致的问题。保险公司通过自己控制的第三方企业与银行签订委托代发协议书,将大量资金转入该企业的“银行代发账户”中,通过批量代发将资金转入保险公司实际控制的若干个人结算账户中,最终将资金汇集取现或转入投保人指定的账户。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代发账户”演变成为跨单位跨行资金划转的“银行结算账户”,并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银行代发账户”被用于单位之间的资金结算,另一方面“银行代发账户”由于不是银行结算账户,企业通过“银行代发账户”可以实现的资金转移活动不反映在企业的会计账簿上,最终达到隐蔽资金性质、资金来源和去向的目的。

二、银行批量代发业务中的洗钱风险

(一)商业银行普遍忽视批量代发业务渠道存在的洗钱风险。一些银行过于依赖批量代发渠道拓展银行卡等个人零售业务,过于强调批量代发业务的效率优势,而有意无意地忽视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其便捷性、隐蔽性进行洗钱等风险。个别商业银行客户经理为实现大量开立银行卡的目的,甚至不惜帮助保险公司伪造企业员工名册和代发名单。对于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通过批量代发渠道批量开立账户并控制这些账户使用的情况,以及批量开立账户数量明显与企业经营规模不符等情况也不鉴别、不警惕。

(二)商业银行未针对批量代发业务“委托客户”执行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由于“委托单位”在银行开立的“银行代发账户”并不是银行结算账户,因此其开户手续完全由各家金融机构自己规定。大多数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委托代发业务关系时,均未按照《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委托单位进行客户身份识别。一般的做法是代发银行与委托单位签订一份代发协议书,由委托单位签章就可以了。至于委托单位提供的代发对象的真实性、委托单位的实际控制人、交易的实际受益人等情况银行以应由委托单位自行负责为由而不采取相应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

(三)“银行代发账户”游离于反洗钱资金监测体系以外。由于“银行代发账户”是银行内部会计科目,不是银行结算账户,因此,各金融机构在开发反洗钱监测系统时均未将“银行代发账户”纳入数据采集范围。“银行代发账户”是连接代发业务中代发资金来源和代发资金去向的重要中间环节。“银行代发账户”交易情况的遗漏导致整个银行批量代发业务无法完整的反映在反洗钱资金监测系统中,其中隐藏的洗钱风险和犯罪线索更是无法及时获取。“银行代发账户”的双重属性和脱离反洗钱监管范围的特点致使其极易成为非法资金融通的渠道,从而蕴涵较大的洗钱风险。

三、银行批量代发业务中涉嫌洗钱案例

案例一:2006年12月某公司向某人寿保险公司投保团体重大疾病保险,趸缴保费近295万元,保单约定被保险人453人。2007年12月,该公司向保险公司申请退保。保险公司签发银行支票,金额280多万元,却解入该保险公司为另一公司在银行开立代发业务账户。经查发现该笔银行支票存根联填写的收款人与票据托收联的收款人不一致。退保资金最终被保险业务员挪用用于炒股。由于上述资金通过银行代发内部账户划转,商业银行未能按规定报送相关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

案例二:2007年12月,某公司通过兼业代理机构向某人寿保险公司投保终身寿险。趸缴保费320万元,保单约定被保险人1000多人、保险金额保费分配原则为“平均”。不到一个月,该超市公司向保险公司申请全体退保。2008年1月25日,保险公司将304万元退保资金转至该公司开立在商业银行的内部账户。银行立即根据保险公司客户经理电子邮件中的划款指令,从内部账户将304万元转入该公司某部经理C某某的个人账户,C某某于次日将304万元全额提现。由于上述资金通过银行代发内部账户划转,商业银行未按规定报送相关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

案例三:某公司2005年12月向某人寿保险公司投保年金险,并趸缴保费394万元。保单约定被保险人117人,其中36名被保險人身份证号码系编造,出生年份均为1947年,保单约定到期领取日期为2007年12月(即36人年满60岁之日)。2007年12月该公司向保险公司申请满期给付和提前退保。2008年1月,保险公司客户经理为该公司在某银行开立内部代发账户,并将329万元退还保费资金划入银行的内部账户后,随即转入该公司18名高管个人银行卡账户,其中划入个人账户资金最多的为一名公司负责人,资金近56万元。由于上述资金通过银行代发内部账户划转,商业银行未能按规定报送相关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

案例四:境外某公司在华代表处首席代表王某利用员工身份证在银行批量开立个人结算账户和银行卡,在由境外公司以雇员报酬等名义向这些账户和银行卡汇入资金,每个账户和银行卡汇入资金均为5万美元,这些个人账户结汇后资金全部归集到徐某的个人账户,再由其转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公司。经统计,2003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王某账户交易总额达人民币30多亿元,利用这种方式接收的外汇1300多万美元。王某利用银行批量代发业务渠道批量为员工开立账户和银行卡,达到了分散人员、分拆金额等方式规避跨境资金管理和个人大额结汇审查的目的,存在跨境洗钱的嫌疑。

四、加强对银行批量代发业务反洗钱监管的政策建议

(一)严格规范“银行代发账户”的使用范围。银行批量代发业务对于提高银行办理单位工资、福利费发放业务效率、完善银行中间业务支付环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其功能演变过程中潜在的洗钱风险也不允忽视,商业银行要严格把握银行批量代发业务中的两个关键业务环节,在继续发挥批量代发业务便捷客户的服务优势的同时,注意严格控制批量代发业务中的潜在风险。

(二)加强对批量代发业务客户身份识别措施。商业银行应按照法规要求对所有与其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采取相应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而不应仅局限于针对开立账户的客户的身份识别义务。应要求商业银行基于风险的原则,注意审查批量代发业务开立账户的主要用途和日常代发资金的正常收付规模的合理性,并对照批量代发业务中存在的洗钱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排查,关注反洗钱控制制度无法覆盖的业务领域,分析其中可能存在洗钱风险环节,研究和采取应对措施。

(三)督促商业银行认真履行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及时向商业银行发布风险指引,提示相关业务的风险。注意分析通过批量代发业务开立的账户出现大额、频繁和异常资金交易的情况,注意保险机构通过银行频繁大量对同一家投保人发生赔付和退保的交易类型。要确保将用于对外结算的银行账户、银行科目全部纳入反洗钱资金监测范围,并严格按规定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

银行业务监管 篇4

一、加强银行监管的重要意义

1. 加强监管是银行深化改革的需要。

当前, 银行正处于股改的关键时期, 同业竞争日趋激烈, 银行的业务发展、经营转型、内部机制改革、信贷风险防控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以什么样的面貌和精神状态、工作态度和意志来迎接挑战, 缓解压力, 关键是要营造企业文化, 由此来打造强大的团队凝聚力。通过开展银行监管教育检查活动, 弘扬银行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重塑银行员工的职业新形象;通过培养员工诚实守信、依法合规经营的良好行为意识和习惯, 营造合规文化新氛围;通过发扬员工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 展现员工自信从容的新风貌, 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打造支行的精神风貌和气质。

2. 加强监管, 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当前, 银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服务是否规范, 直接关系着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通过开展监管活动, 进一步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特色的服务文化、高效的服务质量, 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从而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应该说, 银行规范化服务的教育和制度检查得到加强, 窗口服务在总体上大有好转, 但服务意识不强, 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不到位的现象还是存在, 不能做到主动迎客, 不能做到先外后内, 工作拖拉、节奏缓慢等问题在个别部门和员工依然存在, 这是敬业爱岗思想不稳固的表现。

3. 加强监管, 有利于提高防范风险能力。

部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 部分制度不健全, 执行不到位, 尤其是银企对帐制度执行上存在较大的漏洞, 是产生职业道德风险的隐患。开展监管教育活动, 让员工清楚, 哪些行为是提倡和鼓励的, 哪些行为是反对和禁止的, 知道什么可以做, 什么不能做, 从源头上防范或减少各类操作风险的发生, 还需要加大监管力度, 并常态化。

二、加强银行内部监管的具体举措

1. 开展警示教育, 提高经办人员防范风险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

对已发生的风险案例分析表明, 很多经办人在办理按揭业务初期, 就应掌握开发商可能套取贷款的部分信息, 由于忽视进一步核查工作, 造成损害银行利益。对这些人应严厉惩处, 有的免职, 解除劳动合同;有的降职;有的处分;情节较轻的, 可罚款或通报批评。对现有经办人员进行警示教育, 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道德修养, 把风险管理放在第一位, 从根本上避免风险发生。

2. 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 完善贷款审批制度, 用规章制度约束风险发生。

一是本着“重点留住优质的, 努力争取中间的”原则, 将目标客户群体规定为工作、收入相对稳定、急待改善消费条件、还款意愿强的客户。二要严格按照规定落实面谈、面签制度, 通过电话回访、上门察访的方式落实借款人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从源头上扼止风险的发生。商业银行应逐步完善个人职业情况、家庭情况、与贷款银行的关系等内容的客户信用评级体系, 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三要在办理贷款抵押时, 要先取得关于抵押物适销性和市场价值的公平、合法的评估意见, 避免抵押物不足值遭受损失。对有代表性和参照性的不需要足额贷款的抵押房地产, 商业银行议定抵押价值后, 确定抵押物价值比率并发放贷款。这样既可以节省评估费用和时间, 又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四要加强贷前调查, 切实核查开发商资质等级、信用水平、领导层资信及管理水平、自有资金实力、财务状况等, 选择优质开发商。五要认真审查借款人个人资料及资信状况, 核实借款人及共同还款人真实身份, 与借款人面谈, 严禁开发商代为办理贷款事项。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各岗位间相互制约, 业务流程优化。

3. 加强贷后管理与监控。

一是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及时掌握借款人还款情况, 借款人出现还款异常时, 及时查明原因, 严防出现新增不良贷款。对拖欠时间较长或恶意拖欠贷款的借款人, 要加大依法收贷力度。二是加强贷后和基础管理工作。加大对开发商的动态跟踪管理力度, 密切注意其财务状况及法人代表变动情况, 积极关注开发项目工程进度、销售及资金使用情况。同时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建立借款人明细台帐, 对逾期贷款采取电话、短信、上门等多种手段催收, 分析产生逾期原因。进一步完善抵押手续, 加强档案管理, 提高贷后管理的科技含量, 通过技术手段对可疑贷款进行自动分类, 使贷后管理人员能一目了然地了解情况, 为贷后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准备条件。四是认真应对政策和法律风险。银行应加强对宏观政策、市场变化、客户群体、同业等情况的调研, 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保持应有的市场敏感性和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寻找应对法律风险的措施, 加强对法律文件的研究, 努力防范法律对贷款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建华.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我国银行保险业务法律监管的完善 篇5

摘要:银行保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发展趋势的加快,银行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商业模式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金融浪潮更迭起伏的宏观背景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变化日新月异,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比如缺乏完善的制度规范,缺乏鼓励性的政策,信息披露制度的缺失以及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因此,通过借鉴国外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银行保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未来发展对策,这对于完善我国银行保险业务,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银行保险;金融一体化;制度缺陷;法律监管

银行保险,作为金融混业发展中的一项主要的中间业务,产生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金融浪潮更迭起伏的影响下,我国出现了银保合作热,其实质是银行产品与保险产品的复合,是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的相互渗透。是指商业银行同保险公司主要通过合作的形式,由银行作为保险公司的兼业代理人,在从事自身业务的同时借助银行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与保险相关的金融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求。包括销售相关保险产品、代理支付保险费用金和收取保险费等。

一、银行保险发展的动因

银行保险在国外已经取得的一定的发展,我国也正在逐步完善银行保险体制和机制。银行保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银行产品与保险产品开始复合,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银行资本与保险资本相互融合,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相互渗透,使其成为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中间业务。而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双赢战略是银行保险发展的主要原因。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银行保险业务不但能为其挖掘更多新客户、扩充业务种类,还可以帮其节约费用,降低分销成本。首先,由于银行发展的较早,体系较为完善,银行保险的合作,在于保险公司能够利用银行丰富的营业网点和广泛的销售渠道以及其能够接触到银行庞大且高市场覆盖率的客户群,利用银行与客户之间因长期合作形成的信任关系,有效缩短了保险产品和客户之间的距离,扩大了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其次,利用银行已有的设施资源去销售保险,能够使客户在银行现有的平台上更为快捷地了解金融产品,方便客户购买保险产品的同时为其销售提供了硬件保障。而银行保险处理大量客户信息的能力和速度大大节省了交易时间降低了交易费用,同时还满足客户对综合性金融服务的消费需要。这就是保险公司积极寻求去银行合作的动力所在。

对于银行来说,开拓银行保险业务不单是为了增加利润,还是为了提高银行的竞争力。首先,科学技术的日益革新,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金融管制的放松导致近几年非金融机构大量涌现,金融资产在金融市场主体之间的争夺日益激烈,经营的环境日趋恶化,银行间在产品、价格上的竞争激烈,利差逐渐减小,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迫使其寻求其他利润增长点。其次,由于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技术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银行客户的投资重点逐渐从商业银行转向了证券市场。银行为了增加收入,便会对其业务结构做出积极的调整并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战略。第三,银行保险的产生,丰富了银行的金融产品,为销售人员创造了更多销售机会,缓解了各大营业网点业务量不饱和的问题,而其中产生的代理费用等附加费用,可以提高银行的利润水平。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金融监管方面,由于混业经营浪潮来袭,西方国家对金融上的监管逐渐放松,同时允许银行、证券、保险三个行业混业经营。欧盟国家以及美国先后通过了《银行业合作第二指令》、《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允许混业经营,从法律上对金融混业制度予以确定,为银行保险的发展破除了法律制度障碍,让银行保险得以合法化,这是银行保险从此开始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我国银行保险法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银行保险合作采取的主要是银行代销保险产品的模式,所以导致我国目前对银行保险业务的法律规定主要是针对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但尚且很不完善,导致我国银行保险业务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合作松散,关系不稳定的局面。

(一)银行保险业务法律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业务主要是以银行代理销售保险的模式开展,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规定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模式,没有针对银行保险业务的法律规范。我国银行保险方面的有关监管法律缺乏可指引性,绝大多数只是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监管,不能适应银行保险业务的实际发展。虽然2011年新颁布的《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对银行代理保险业务进行了初步的规范,但大多数涉及银行保险的法律规范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为规范银行保险市场提供了一个大概的框架,缺乏具体详细的制度条款。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银行保险立法比较片面,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信息披露制度的缺失

信息披露制度包括银行推荐银保产品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也包括消费者在持有购买银保产品过程中的信息披露。许多消费者因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无法分辨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经常会存在混淆保险产品和高利息储蓄产品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从而导致纠纷的产生。因此,应该在商业银行保险领域建立更为严格和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只有及时、准确、全面地披露银行保险产品的性质、收益、风险等情况,金融消费者才能足够地了解产品信息,保护其切身的合法权益,监管机构才能准确地判断其风险的大小并对银行保险业务进行有效的金融监管和市场约束。

(三)银行保险法律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金融业目前仍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银行保险业务既要受到保险监督管理委员的监管也要受到银行管理监督委员会的监管,这种监管看似严格,实际上存在重复、脱节和低效率的问题。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业与保险业两者之间相互融合,改变了原有的独立发展的局面,行业于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型业务越来越多,一个业务要两个监管主体认可,这势必会使两个监管机构的监管权发生冲突出现双重监管的问题,导致经营主体无所适从,大大限制了银行保险的经营力。在资本的市场上,双方可以对金融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上进行协同,而这些变化很可能会导致新的金融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及时适应监管对象发生的变化,从而去调整监管的内容和模式,一方面,可以促进银行和保险公司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为有效地避免金融连锁危机的发生,必须警惕银行保险本身可能导致金融危机蔓延的风险。总之,我国目前对银行保险业的合作监管还相对较落后,对交叉业务的合作没有具体的监管规定,一旦利益发生冲突,可能会使银行保险这种金融创新的方式得不到有效监管,不能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的效果。

三、对我国银行保险业务未来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法律制度

法律规范体系是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银行代理保险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实践现行、法律滞后的问题突出,银行保险业务活动中出现的恶性价格竞争,产品单一,短期化合作等问题,严重影响未来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目前,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迅速,而我国政策性法规很少涉及银行代理保险,银行保险监管部门在监管方面也偏重于强制性管理方面,鼓励性的条款比较少,政府有必要加快制定《银行保险条例》,对银行业务进行统一规范,提高银行保险业务法律规范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可以建立事前许可、事中检查和时候惩处的银行保险业务法律规制模式,即对从事银行保险业务前应取得相关从业资格证以及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行政许可,对银行保险业务经营过程中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以防范银行保险业务风险,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等情形的,进行处罚以维护银行保险代理业务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和金融安全。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这一权利可以扩展为以下两点:第一,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即金融消费者在向银行购买银保产品时有权利询问保险产品的详细情况。第二,面对消费者的询问经营者应当做出切实的回答,向消费者反映最真实的情况。知情权是投资者的一项基本的权利,也是一个投资者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为了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保证参与者及时地获取信息,这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金融体系。商业银行不允许在销售保险产品时对银保产品做不实的宣传误导消费者,否则银行将承担由此带来的不利后果。另外,银行保险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交易,消费者与银行的法律关系需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在整个法律关系持续过程中银行应当建立起信息披露的平台,向消费者保证真实、完整的银保产品信息披露义务,减少消费者与银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三)完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

首先,我国应根据现阶段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具体情况,形成有效的银行保险业务监管体制,在对银行保险业务的监管中,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做支撑,还需要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形成各监管机构长期稳定高效的监管协调机制。其次,政府主管部门应借鉴国外银行保险监管的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以及银行保险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建立监管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协调监管的制度,逐步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体系,对欺瞒消费者,恶性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规范行业环境。对于已经出台的银行保险法规,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加以补充并予以调整,建立起一套的具体操作办法。第三,银监会和保监会应加强合作,形成合作机制,并将其扩展到产品开发、风险管理以及信用评估等层面,根据不同的银保合作模式侧重不同的监管主体,金融监管部门应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对象做出及时的调整。从长期来看,两家监管机构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银保监管机构,建立各监管部门间规范化的联系机制和资料信息共享机制。

参考文献:

[1]胡浩.《银行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2]张洪涛,苗力.《银行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3]尧金仁.《银行保险――一种新的金融制度安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4]朱文胜.银行保险的动因分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保险研究,2003(12)

[5]张育军.《投资者保护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页.[6]刘长芹.论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法律监管.黑龙江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简介:

银行代销理财品监管升级 篇6

多项新举措监管代销业务

去年以来,银行代销理财产品的纠纷不断,违规代销的行为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针对银行代销业务的监管也不断升级,继年初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对代销产品进行排查后,近期上海银监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代销业务管理的通知》,对于银行代销产品的管理提出了更细化、更具体的要求,推出了如销售过程录音录像监控、产品设犹豫期等新举措,这一通知将从今年6月1日起在上海正式推行。

代销产品分区销售

所谓代销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本行渠道,向个人客户销售或推介非本行发行的有投资风险的产品。由于银行拥有庞大的网点咨询,是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主要场所。在自有产品外,银行也大多设有多类理财产品的代销,如基金、保险、信托、券商理财产品、贵金属等等。然而,有一些投资者难以区分“代销”与“自有”产品的界限,尤其是基于对银行的天然信任,抱着“出了问题找银行”的心态,在投资中产生了盲目性。

此次上海银监局首次提出了对代销产品进行分区销售,代销产品的柜台将区别于存款柜台单独设置,投资者购买代销产品必须在代销区域内完成。

而且,对于投资风险较高的代销产品,上海银监局要求银行必须设置销售专区,销售区有明显标识并作额外风险提示。

销售过程录音录像监控

以往,代销产品的销售中,确认以销售合同的签订为主,投资者在销售合同上签字表明已经对产品做出了解,并能够承担产品的风险。然而在多次的银行代销产品纠纷中也发现,很多投资者往往并没有对合同进行仔细的阅读,也没有真正理解产品的风险,而纠纷也较多地集中在销售人员可能存在的误导销售中。因此,上海银监局要求在销售过程中增加录音录像监控,

具体的要求是,银行所有的销售柜台都要配备录音系统,记录销售人员对产品关键交易信息及风险的提示,以及客户对上述提示确认的过程。其中,高风险产品的销售录音应保留到产品到期兑付完毕。这一要求将从2013年6月1日正式执行,银行在此之前完成销售柜台配备录音系统,同时,在2014年1月1日前实现所有销售柜台录音录像同步监控。

高风险产品设“犹豫期”

“犹豫期”的概念最多见于保险产品,投保人在投保产品后拥有一定的“犹豫期”,通常为10天左右,在“犹豫期”内投保人希望退保、解除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必须无条件执行,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2009年,东亚银行就曾在理财产品销售中推出“犹豫期”制度,在投资者认购产品的1~3天之内,可无成本撤销认购。在这段期间内,客户全部投资金额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但“犹豫期”的设置在商业银行的销售中并没有得到广泛性推广。

上海银监局下发的《通知》明确银行要对有推介期、推广期等募集期且非交易型的高风险产品设置“犹豫期”,“犹豫期”内客户可继续考虑是否适合作出投资,允许客户根据约定解除相关合同。据介绍,“高风险”产品的风险程度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规定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评级4级(含)以上。

严禁“凑份子”投资

“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是理财产品销售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对于不同风险的理财产品,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做出了产品风险与销售起点金额相匹配的规定,对于风险评级为三级和四级的理财产品,单一客户销售起点不得低于10万元,五级产品,单一客户销售起点不得低于20万元。

在代销的理财产品中,尽管一些产品如信托、私募基金等本身设置了较高的销售起点额,以保证客户的资产能力与产品风险相匹配。然而在实际销售中,不少投资者采用“凑份子”的方式,集合投资、共同购买以跨越这一门槛,销售人员为了达到销售目的,甚至鼓励“凑份子”的方式。

《通知》中特别“严禁多人共同出资但仅以单人名义购买的行为”,银行要在销售前主动告知,并以醒目的方式提示客户确认购买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不过客观来说,银行对于“凑份子”投资仍然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但是提醒投资者的是,“凑份子”投资的方式一旦出现问题,非待持投资者的利益很难得到保护,切不可因小失大。

重点提示第三方理财机构合作风险

对于代销合作机构,上海银监局也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银行在代销产品前,要求被代理机构提供详细的产品介绍、风险收益测算情况及合格客户标准等,了解和分析产品的主要风险点,并对产品的风险收益等相关数据进行必要的验证。未做尽职调查、调查不审慎或未充分了解产品即进行销售的,银监局将予以问责。此外,银行在售后应要求被代理机构提供产品运行情况的报告,并由其向客户披露。商业银行还要通过独立团队或独立第三方对代销行为抽样回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补救。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上海银监局已经下发了《关于商业银行与第三方理财机构合作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银行重视与第三方理财机构的风险隔离。如银行与第三方理财机构有合作关系,应当充分评估各种风险传导的可能性,并相应加强风险管理。尤其是终端销售环节,杜绝基层网点和员工销售或推介未经批准的非本行产品,同时加强客户的风险教育和知识普及,帮助客户识别各类投资品的本质与风险。由于第三方理财机构可能存在着从商业银行私人银行或零售业务部门搜集符合标准的客户名单和信息的行为,上海银监局也要求银行加强对客户信息的安全保护。

银行的监管和创新 篇7

一、银行业务创新——金融监管从抑制到鼓励的转变

创新与监管是银行经营与发展的永恒主题。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促进金融发展, 而金融发展的根源或内在动机在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 监管是必要的, 没有监管, 就没有稳定和发展。但是, 监管并不是对这种创新活动的动机或内在动力实施监管, 如果因为监管而扼杀了发展的动力, 监管就失去了意义。

金融监管发展到今天, 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金融监管犹如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可以减少金融系统的风险, 保持金融业的稳定, 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但另一方面如果监管不当或者监管过度, 将降低金融市场效率, 阻碍金融业的发展。只能用疏导的办法, 理解创新, 理清创新线索, 促使监管目标与创新目标一致起来。

对待金融创新,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监管经历了一个从严格抑制到积极鼓励的过程。实践中, 在具有浓厚行政管制色彩的监管环境下, 不少金融创新都是以绕开行政法规审批规定等为最初目的的。这些来自金融机构的创新, 往往反映了市场的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反映了金融体系发展的新趋势。因此, 金融创新应当成为改进监管方式的推动力, 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二、鼓励创新的银行监管框架

银行监管作为发展的一个手段, 应该有效地促进银行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确定的核心原则表明, 银行监管是银行稳健发展的三根支柱之一。银行稳健发展的三根支柱的关系是, 银行内部良好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是银行稳健发展的第一根支柱, 没有任何外部的力量可以替代其自身的管理;来源于会计、法律框架、司法制度等方面信息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 是银行稳健发展的第二根支柱;代表政府行使职能的银行监管则是第三根支柱。银行监管可以有效促进另两根支柱的发展, 如促进银行内部控制和软基础设施的建设。

1. 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

激励相容的监管, 实质是在金融监管中更多地引入市场化机制。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确立之后, 金融监管不再是替代市场, 而是强化金融机构微观基础的手段, 只是从特有的角度介入金融运行, 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高效运行。这种理念, 在即将正式实施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 金融机构在选择内部风险管理框架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只要能够达到相应的监管目标,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行为, 监管当局无需也没有可能为商业银行指定一个正确的经营行为。

2. 注重成本收益权衡的银行监管

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成本最小化或者利润最大化。金融监管必须考虑监管成本的约束。金融监管低效率, 既有可能是因为金融监管程度不够 (监管成本较低) 引起的, 也有可能是由于金融监管的成本过高引起的, 节约监管成本也是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实现既定的监管目标下, 成本最低的金融监管才是最优的金融监管。

三、建立起鼓励银行创新的监管框架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也是金融监管体制、监管理念的竞争, 激励不相容的金融监管, 抑制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 不讲究成本收益权衡和问责机制的金融监管, 片面拘泥于分业经营和机构监管的金融监管, 不与国际监管理念保持一致的金融监管, 必然会制约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 也可能在客观上加大金融风险。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鼓励创新的银行监管框架。

1. 最大限度地放松管制

当前推动中国金融创新的重点, 应当在于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 让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良好地在市场上相容;应当放松对利率、汇率等市场指标的管制;应当把经营性金融机构塑造成真正的市场主体, 激活其创新的内在动力。

2. 确立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和机制

在银行监管中应当引入激励监管的理念, 充分尊重银行的创新能力。同时, 要鼓励经营良好的银行机构快速发展, 在机构设立、业务开展等方面给予经营良好的金融机构以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在中长期内, 这些经营良好的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张, 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也必然相应提高。

银行业务监管 篇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金融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不断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成为人们不断关注的焦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制订“互联网 +”行动计划。然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存在漏洞。因此,如何正确监管互联网金融需要监管部门和市场不断的摸索。

二、影子银行概况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

一般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主要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以及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以及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以及部分理财业务等。

(二)影子银行的特征

(1)中间业务:从事期限、流动性和信用转换的中介具有银行特性,因而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2)不易监管:由于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监管层难以应对,往往不受相应的监管,也不享受相关的保护。(3)高杠杆率:影子银行的产品往往集中于高信用风险、低流动性的长期金融资产,且一般资本的杠杆率比较高。

(三)影子银行面临的风险

由于影子银行有着独特的运作流程,以及存在的特征,使得影子银行面临着诸多风险。具体有:(1)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期限错配的现象普遍存在,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一般为2—4个月,然而这部分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于一般在一年以上的投资,造成影子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2)信用风险:民间借贷市场集中体现了影子银行的信用风险,一些银信合作的信托类理财产品也存在信用风险。(3)传染性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复杂而且透明度不高,但是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的互动性和相关性非常高,造成影子银行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一旦影子银行出现资金链的断裂,必然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

三、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风险

(一)定义

狭义上看,互联网金融是指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功能的机构、行为、工具以及市场的统称;而从广义上来看,一切应用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态应该都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因此,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应当包括但不限于网上银行、在线理财、网络借贷、网络金融产品营销以及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模式。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资料来源:王达.影子银行演进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引发的冲击[J].东北亚论坛,2014,(4):73-82.

(三)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

1.第三方支付及其风险。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网络消费规模的急速扩张,互联网金融规模快速膨胀,而当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用户达到一定数量、资金达到一定规模时,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给整个经济带来很大冲击;另一方面是第三方支付中的用户信息安全和转账安全目前有明显漏洞。

2.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风险。货币基金投资资产过度倚重于银行同业存款,存在明显的资产集中度过高的风险。不仅如此,一些货币市场衍生工具面临很大的期限错配,造成资产负债结构性风险和流动性挤兑风险。

3.P2P网络贷款平台及其风险。P2P网络贷款平台的风险存在于技术安全风险。相关安全投入较低,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网络平台极易遭受黑客的恶性竞争,其结果不仅会导致网站倒闭或者数据库受损,甚至会带来借贷双方客户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4.众筹模式及其风险。众筹模式及其风险即项目发起人运用社交网络将投资人的资金进行整合,为小企业或个人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其主要风险在于信息不对称,投资人所投资金缺乏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在投资项目获得全部目标收益之前,投资人很难监控资金的使用动向,因而无法保证资金安全。

四、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关系的实证分析

互联网金融和影子银行都有着各自的概念股,现在分别以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一支概念股为例,分析两支概念股之间的关系,从而类比推出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

基于MATLAB中的指令计算出两支概念股票之间的协方差和标准差。

由此,得出两支概念股的协方差为 -0.0016,协方差不等于零,两支股票的收益率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两支概念股之间的收益率存在一定的关系。互联网金融是由一系列互联网金融概念股组成的,同时影子银行的概念股影响着影子银行的收益率。鉴于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存在的关系,我们可以从目前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而得到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启示。

五、影子银行的监管

(一)国际影子银行的监管

一是国际组织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关注资本、杠杆率高低、流动性大小、保证金或预留扣减率、证券化风险保留和保险标准。二是美国的监管手段为证券化风险保留、加强信息披露,以及提高对机构的注册、破产、清算、表外业务门槛等。三是欧盟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手段主要为提高资本金,强化证券化资产标准与风险权重,加强信息披露等。

(二)107 号文关于影子银行的监管

一是进一步落实责任分工。按照谁批设机构谁负责风险处置的原则,逐一落实各类影子银行主体的监督管理职责,建立中央和地方统分结合;同时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筹备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二是着力完善监管制度和办法。按照“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加强市场主体监管;规范发展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业务、民间融资业务和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推动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发展;制定金融交叉产品以及相关业务合作行为的约束条件;稳健发展融资性担保业务;规范网络金融活动。三是加快健全配套措施。深入排查风险隐患;着力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内容

中国影子银行是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博弈间发展起来的,国内的监管环境相对严格,影子银行及其各项业务大多都处在监管机构的监管之下,除了民间金融难以把握。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监管机构是银监会,针对不同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制定了不同的规范性的部门规章和治理文件。(1)信托公司:其主管部门为银监会,具体的管理文件有《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其中监管指标约束指标有: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2亿元;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且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2)财务公司:约束财务公司相关文件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具体监管约束为: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资本总额须高于拆入资金、担保余额;短期证券投资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不高于40%;长期投资、自有固定资产占资本总额的比例分别不得高于30%、20%;另外规定,财务公司对其吸纳的存款需向央行提交存款准备金。(3)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范了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行为,具体的监管指标有: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同业拆入资金、投资余额比例不高于资本总额的100%和2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4)针对一些其他影子银行金融机构也具体制定了不同的法律约束,如小额贷款公司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对于典当行商务部、公安部制定的《典当管理办法》等。

六、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一)我国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在107号文对于影子银行的分类中,互联网金融归入了“不持有金融牌照,又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一类中,被纳入影子银行的范畴。但是这次107号文还没有对互联网金融提出详细的监管要求。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存在漏洞,没有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准入制度,要加强准入监管就必须结合互联网金融独有的性质。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需要不断的探索。

(二)影子银行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与影子银行在概念也业务界定上有交集。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拥有传统金融相同或相似的业务,满足了影子银行具有商业银行的性质;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监管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类似于影子银行的监管现状。因此,针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可以借鉴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

(三)基于影子银行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启示

1.建立相应的准入规则。(1)机构准入:明确互联网金融机构设立的条件和标准;(2)业务准入:互联网新业务的开展的应规范其资金运作和销售行为,并要求备案登记;(3)平台准入: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技术规范,提高管理标准;(4)资格准入:要防范互联网金融高管人员道德风险,定期对高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并完善黑名单数据库。

2.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建设完善的征信体系可通过建立金融信用数据库,使金融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和对称化。同时,互联网金融透明度增加,可以帮助监管机构提高监管的效率,让交易各方能有效评估风险。

3.制定相关法律文件或部门规章。目前,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我国政府还没有制定具体的监管方案,面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一些监管法律和相关法律文件呼之欲出。

4.加强行业自律的作用。行业自律一般来说比政府监管自觉性更强,监管效果更明显,作用空间通常也更大。因此,可由政府牵头成立互联网金融企业行业协会来实行行业自律。鉴于此,中国人民银行已经牵头组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14年4月已经正式得到国务院的批复,目的是对金融互联网行业进行自律管理。

5.减少监管漏洞。面对金融产品以及业务的交叉,要做到不要出现监管漏洞,可是也不要重复监管,以减少监管成本;但也要鼓励金融创新,让金融带动经济的发展。

6.控制资金流入规模和利率。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资金可能从低利率的行业流动到高利率的行业,可能导致资金集中在某一行业,导致资金链出现风险。因此,控制资金的流入规模可以操控资金的数量;正确贯彻利率市场化可以将资金健康流入金融市场体系。

7.加强资金运用指导。针对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制定不同的投向配比的限制,监督指导资金的投向,以免出现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其他风险。

结语

在金融市 场体系中 ,影子银行 的监管可 以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提供借鉴和参考。可以从建立相应准入规则、制定行业规范、信息透明化以及加强资金引导等方面来监管互联网金融的发 展 ,从而稳定 金融市场 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岷峰,汪祖刚,史丽霞.关于互联网金融必须澄清的几个理论问题[J].当代社科视野,2014,(12):37.

[2]王达,刘天泽.论影子银行体系的演进与互联网金融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26-228.

[3]纪哲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与治理[J].经营与管理,2015,(3):30-32.

[4]刘墁.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6):110.

[5]冯蔚.国内影子银行风险监管分析[J].青春岁月,2015,(1):248.

[6]田文会,邓莉苹.互联网金融被纳入影子银行监管[J].法制与经济:上旬,2014,(2):42-43.

[7]李斌.互联网金融更需要法制监管[J].新财经,2014,(2):72-73.

[8]李淼焱,吕莲菊.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及监管策略[J].经济纵横,2014,(8):87-91.

[9]戴国强,方鹏飞.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基于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研究[J].金融论坛,2014,(8):13-19,74.

[10]范大路.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监管[J].银行家,2014,(7):54-57.

[11]李伟.互联网金融:关于新型影子银行的争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313.

融合业务分层监管模式探讨 篇9

三网融合意义深远

无论从技术、产业还是业务角度, 网络融合已被公认为不可逆转的发展大势, 特别在互联网产业驱动下, 很多产品和服务的形态已不能再以通信或广电来界定。这种融合的趋势牵引着产业不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 广电和电信业在各自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业务瓶颈, 如广电行业业务模式单一, 以广告收入为主, 业务多元化不足导致行业规模偏小, 发展缓慢;电信行业则面临固话用户不断流失的挑战等。三网融合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 有利于两个产业的共同、协调发展。

三网融合不仅能振兴产业发展, 融合产品的发展也将带动新的消费需求。融合的本质是竞争, 通过培育有效的竞争主体和逐步对等开放, 推动广电和电信的全业务竞争, 不仅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 也将推动降低服务资费和提高服务质量, 利好消费者。三网融合之后, 一方面可以通过业务协同, 如交叉销售, 提升经营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通过业务创新, 形成IPTV和手机电视等融合业务, 并拉动手机、电视等终端产业发展, 扩大内需, 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监管模式面临挑战

三网融合成功的关键是建立融合的、有效的融合业务监管模式。三网融合将催生诸多融合业务, 主要体现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渠道的结合。如CMMB手机电视、有线宽带、互联网视频和有线互联网等。从内容上看, 中国内容产业实现分业监管, 分别归属于中宣部领导下的广电总局 (影视) 、新闻出版总署 (文字音像) 和文化部 (部分动漫/部分网游/演艺等) ;从渠道上看, 有线网络和电信网络也由广电总局和工信部分业监管。未来三网融合业务的增加, 将给分业监管模式带来更大挑战, 建议加快探讨统一的更有效的监管模式。

当前针对融合业务的监管模式, 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要考虑顺应未来发展趋势, 促进行业发展。监管机构需制定出鼓励融合业务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从而顺应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 而不是从政策上阻碍这些业务的发展。

其次, 网络和内容分别监管。网络和内容分别监管对解决中国广电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职能的交叉冲突有现实的意义。将三网融合环境下的网络监管职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使, 内容监管由广电总局行使, 既能避免冲突, 又能使各自发挥优势, 分工协调, 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第三, 技术中立的原则。采用“技术中立性”的原则进行管制, 即按照业务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其采用什么技术来进行监管。德国、奥地利对电子通信网络的监管遵循技术中立的原则, 无论是电信的移动网、固定网还是广电的卫星网络、有线网络, 都被纳入统一的电子通信网络管理体系, 实施统一的监管。在传统电信网与广播电视网络面对融合的环境下, 技术中立原则不仅能有效协调广电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分工, 统一对资源进行规划管理, 而且能够促进技术融合, 鼓励技术创新。

第四, 竞争管制与行业管制的协调。融合业务的监管必须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竞争为监管的主要目标, 注重行业监管与竞争监管、事先监管与事后监管的协调。政府管制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竞争, 在竞争充分的市场, 消费者的利益会被竞争者充分考虑。在竞争管制与行业监管的关系处理上, 应该尽量减少行业管制, 只有在竞争管制无法触及或失灵的情况下, 再施以行业监管。

此外还要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在规则制定过程中, 要考虑政策的长期一致性和稳定性, 平稳过渡到统一高效的监管部门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而且在统一的监管部门下, 电信业务及融合业务作为独立的政府监管对象没有改变, 因此广电和电信相关监管机构职能将不会改变。

融合业务分层监管

鉴于前文分析, 我们以为, 可以通过基于融合业务产业链的分层监管模式来对“三网融合”趋势下出现的融合业务进行有效监管。如图1所示。

1.融合业务产业链的分析

在传统产业分立的情况下, 电信和广电已经形成了各自成熟完整的产业链。三网融合业务的出现势必打破原有的利益链条, 再造传统产业链。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业务的产业链由内容 (服务) 提供商、内容 (服务) 集成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 (传输) 商和用户组成, 当然, 其中不可或缺的还有各种软硬件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主要是完成对信息内容的编辑、制作、生产过程, 通过市场渠道将生产的信息服务产品销售给内容集成商;内容集成商则根据市场需要, 将信息内容重新进行组合, 并允许对重新组合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外部包装和叠加;内容集成商集成后的产品可以由信息服务提供商进行业务集成, 将多家内容集成商的产品以及相关的通信业务进行集成, 然后再通过网络运营商最终传送给用户。

2.三个监管部门的分析

三网融合下的各种融合业务是对现有广播电视、通信行业等各领域业务的融合, 其产业链跨越多个行政部门, 在现有体制下, 对整个产业的监管涉及到政府的方方面面。如对信息内容和节目制作的监管, 涉及到广电总局、文化部、新闻出版署等;硬件和技术、网络安全、运营维护的监管, 同时涉及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因此, 本图上方列举了文化部、广电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三个部门, 期望通过统一机制融合监管来实现基于融合业务产业链的分层监管模式。

3.基于产业链的分层监管模式的分析

内容提供商处于产业链的最上游, 对于内容提供商的监管必须从源头上确保安全。按照以前的传统产业链, 内容监管无疑属于国家广电总局的社会监管职能, 但是对于新媒体的监管, 如果按照传统媒体的监管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尽管电信部门非常渴望使得自己的监管延伸至整条产业链, 但是, 对信息内容的编辑、制作、生产过程并不是电信部门的长项。而文化部对于内容方面的监管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因此, 内容提供商的监管可以由文化部和广电总局来承担。内容集成商承担着对信息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组合、叠加和包装的职能, 对内容集成商的监管是最重要的一个监管环节。可以成为内容集成商主要有广电总局下属的电台和电视台、电信运营商和一些专门从事内容集成的企业。因此, 对于内容集成商要通过广电总局和工信部来联合监管。服务提供商对内容集成商提供的产品进行业务集成, 类似于内容集成商, 也需要广电总局和工信部的联合监管。网络运营商负责把业务传递到用户手中, 而电信运营商拥有的网络是最完整、最可靠的, 可以保障安全性和高效率。所以, 对于网络运营商的监管可以由工信部来担当。最后, 各种软硬件设备制造商, 只要包括广电网络设备制造商、电信网络设备制造商、播控设备制造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等, 广电总局和工信部都有比较成熟的、有效的入网许可证管理办法以及入网设备检测体系。因此, 这个部分的监管工作也由广电总局和工信部联合监管。

有效银行监管问题探究 篇10

一、有效银行监管的理论基础

银行监管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现代银行监管体系形成的最初, 并没有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来解释为什么要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对于银行业监管进行经济学解释, 是从对其他行业监管的问题引申而来的, 银行监管理论起步于社会分析, 在于阐明对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原因, 回答政府有没有必要对银行进行监管等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金融理论家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这些理论可以归结为以下两大类:建立在正统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 基础上的银行管制理论和建立在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银行管制论。

建立在正统经济学基础上的银行监管理论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金融市场失灵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将面临市场失灵的问题, 银行业也会出现大量的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垄断、公共品、规模经济递增以及外部性等问题。如果让银行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进行自发地配置金融资源, 金融资源将因为金融市场失灵而无法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因此, 为了纠正上述金融市场失灵问题, 必须对银行业进行管制和监督。二是金融社会崩溃市场论。该理论认为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 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所面临的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垄断、公共品、规模经济递增以及外部性等问题, 不仅会导致局部“市场失灵”, 而且会导致社会性的“经济崩溃”, 金融系统具有强烈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 这些因素使它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 从而通过干扰国家的货币供给机制和信贷形成机制, 对实体经济产生强烈的冲击, 并且由于金融系统的放大作用, 将使这些冲击具有毁灭性的副作用。因此, 国家应当对银行业进行全面的管制。这两大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中来构建的理论, 成为主流经济学家银行监管理论的基础。

建立在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银行管制论又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掠夺论 (Roe, 1996) 。它认为, 政府之所以要对银行业进行管制, 其直接的目标是自身收益 (政治收益和经济收益) 的最大化。二是特殊利益论和多元利益论 (Stockman, 1991) 。这种观点是在政府掠夺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认为, 对于银行业的管制是利益集团通过政治斗争而形成决策的产物, 不同的社会经济利益集团是金融管制和监管的需求者, 而政府中的政治决策机构是银行业管制和监管制度的供给者, 而银行业管制工具和监管制度是一个需求和供给不断变化的匹配过程。这两大理论最大的优点就是, 它通过将政治纳入金融和银行业监管制度的分析, 可以从动态的角度把握这些工具和制度演变的动力机制以及产生的过程。因此, 银行监管不是静态行为, 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银行监管制度的设计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而相应改变, 才能确保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二、世界银行业有效监管发展阶段

20世纪以来, 银行监管主要经历了银行监管理论自然发轫、严格监管与安全优先、金融自由化与效率优先、安全与效率并重四个阶段:

(一) 银行监管理论自然发轫阶段

20世纪30年代以前, 银行监管主要集中在实施货币管理和防止银行“挤兑”层面上, 对银行机构经营行为的管制和干预很少。

(二) 严格监管、安全优先阶段

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中, 大批银行等金融机构倒闭, 这也说明金融市场是极不完备、极不稳定的。危机过后的30~70年代, 银行监管主要以维护银行体系安全、弥补金融市场的不完备为出发点和主要内容, 这一时期银行监管的核心是银行体系的安全优先。

(三) 金融自由化、效率优先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 金融自由化理论逐步形成, 并且其影响不断扩大。“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主要部分, 其核心主张是放松对银行机构的过度严格管制, 特别是解除对银行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选择等方面的种种限制, 恢复银行业的竞争, 以提高银行业的活力和效率。很显然, 这一时期银行监管的核心是注重效率优先。

(四) 安全与效率并重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墨西哥、巴西、亚洲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 迫使人们又重新开始关注银行体系的安全性及其系统性风险。因此, 这时银行监管的重点逐步转向注重协调安全、稳定与效率的关系, 管理金融活动与防范金融体系风险并重。因此, 银行监管的历史变迁过程表明:银行监管模式与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特征乃至金融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都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因此, 对有效银行监管的讨论不能脱离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

三、世界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基本模式

当前, 世界上通行的做法, 根据不同的银行监管目标将银行监管体制分为机构性监管、功能性监管和目标性监管三种模式。

机构性监管, 是指按金融机构种类分设相应的监管当局, 负责相关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审批、市场监管等。它是一种传统的监管模式。其主要特点是, 监管机构的设置往往与所监管的金融机构相对应, 某一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有相应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监管。

功能性监管, 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默顿最先提出的。所谓功能性监管是指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监管制度。较之传统金融监管, 它能够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协调, 且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

目标性监管, 是指按照预定的监管目标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其最大的优势, 就是可以防止机构性监管所带来的监管空缺, 对参与同种金融活动的所有金融机构实行统一的监管要求与标准, 进而实现监管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四、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有效银行监管发展新趋势

银行业混业经营起源于19世纪, 在工业化过程中, 德国、美国、英国和日本等都实行了银行混业经营。然而, 20世纪30年代, 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危机, 打破了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的模式。当时许多经济学家将危机发生的根源归结于全能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为了稳定金融秩序, 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确立银行分业经营的制度。此后, 英国、日本等国纷纷效仿, 实行了严格的银行分业制度。一直到80年代初, 国际银行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 全能银行制度只在德国等为数不多的欧洲国家中实行。伴随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的浪潮, 银行业监管目标、模式、途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银行监管目标向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方向转变。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表明,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和金融体系的本身特点, 市场运作有时也会失灵, 这一时期银行监管理论主要以维护银行体系安全、弥补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为主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 困扰发达国家长达10年之久的“滞胀”宣告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破产, 在银行监管理论方面, 金融自由化理论逐渐发展起来并在学术理论界和实际金融部门不断扩大其影响。

银行监管模式由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过渡。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水平的提高, 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放弃分业经营体制转向混业经营, 与此相对应调整了监管体制, 实行统一监管。首开统一监管先河的国家是英国。1997年英国政府率先进行银行监管体制改革, 将银行监管从英格兰银行分离出来, 成立专门的金融服务局, 实行统一的金融监管。美国通过1999年11月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实现了由完全分业监管向综合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模式的转变。经过短短几年时间, 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浪潮席卷全球。现在, 从西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来看, 至少有39个国家采取不同形式的统一监管, 统一监管的国家比例为53.4%。

银行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合规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合规性监管注重事后的补偿与处罚, 不能起到风险预测和防范的作用, 使监管者长期扮演“救火队”的角色, 监管效率低下。风险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 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风险及其影响。风险监管较之于合规性监管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 能够及时地和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措施。

强调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机统一。完善银行机构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自律水平, 成为国际银行业监管的一个重要趋势。国际银行业监管领域正呈现出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监管转移的趋势, 即一方面尽可能减少对官方监管的依赖, 另一方面越来越注重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 创造充分发挥自身管理和市场约束机制作用的环境。《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明确指出, 应更加重视银行内部管理和市场约束机制对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补充作用, 以促进更高层次的金融稳定与安全。监管当局通过审查银行内部的风险和资本管理程序, 确保其建立完善的内部评估和管理系统, 以此来保证资本的充足性。即使在计算最低资本充足率时, 也应更加依靠银行自己对风险的评估, 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 以便更准确地度量风险并安排相应的资本金防御风险。

银行监管与资本的博弈 篇11

CPI从2011年6月份6.4%开始逐步回落。如果2012年CPI逐步下行,将给予央行一定的空间,机构预期货币政策会小幅、有序的逐步宽松。

当期CPI数据能否代表或说明当期实际通胀水平,而成为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参考指标,进而影响到银行业内的流动性呢?

CPI魅影

自6月CPI达到6.4%的全年高点后,一路下跌至11月的4.2%,CPI的下降是否意味着原有将资产泡沫吹起的流动性消失了?

“当前,世界各国央行在制定本国货币政策时,都紧盯资产价格。但没有正式的模型将资产价格并入货币政策中,成为一个调控的目标。”一位经济学者表示。

在他看来,人为抑制投资或者是投机,虽然资产价格或者当期CPI有所下降,但是流动性可能依然存在于市场中,监管机构无法简单将过剩流动性回收。

“因此,市场不应指望货币工具可以大量收回流动性,监管部门的货币工具是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而不是随市场价格而动的‘吸尘器’或‘吹风机’。”此人坦言。

目前,经济下行与物价高企并存,使得中国经济调控难度加大。为防止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保持市场流动性稳定很有必要。

“从目前房地产调控来看,监管机构当然不希望价格再突然升上去,但又怕价格突然大幅下跌。因此房地产政策的制定很为难。从某种程度而言,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房价大幅下降,使得虚拟经济危机快速传导至实体经济而引起的巨大连锁危机,因此监管机构更倾向于保持市场价格稳定。”有银行人士表示。

2012年调控主线将是防止通胀再次高企,同时规避流动性的突然消失。

中国银行业正饱受房地产业调控、地方平台贷款清理和民间借贷资金风险暴露等三大问题的煎熬,其将如何平稳度过备受市场关注。据了解,监管部门已将市场流动性风险作为2012年防范的重点。

稳定银行内部流动性

与往年年底不同,目前不少银行并未上报2012年新增贷款计划,而监管机构近期也不会就2012年银行业发展做出具体要求。

“监管机构此举的目的是保持银行业流动性稳定,间接支持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而不支持银行因吸收存款困难,通过大肆发售金融工具获取流动性来为企业发放贷款或帮助企业筹集资金。因此,2012年监管部门不太会支持银行大力发展理财产品、信托衍生品等业务。”有金融业人士表示。

2011年下半年,超过半数上市银行出现连续月度(9月、10月和11月)的存款负增长,使得银行贷款投放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即便如此,央行仅在年底(12月5日起)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前的11月,是近4年来外汇占款首次月度负增长。

对此,标准普尔负责亚太金融机构评级的曾怡景解释:“面对巨大金融风险的冲击,流动性在某个地区或者机构中消失得非常快;另一个趋势就是,监管机构对资本要求更高,同时债务人不愿意承担风险。”

对于近期中国市场流动性紧张问题,曾认为,银行流动性问题更多是因为政策因素造成(如存款准备金率在较高水平),如果政策放松定会得到改善。

有银行业人士则坦言:“上市银行主要经营范围在中国国内,以资产买卖的方式换取流动性都在银行之间进行,如果一家银行出现资产减记或者流动性危机都会殃及其他银行。”

论影子银行监管模式 篇12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监管,体系

一、影子银行概述

美国债券管理机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内部的首席执行官Gross是最早提出影子银行这一概念的人。最初, 他在书籍《小心“影子银行”系统》中提出影戏银行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所谓的影子银行, 其实就是一种现代化的金融体系, 这种金融体系囊括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所有金融创新行为。2008年的6月,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盖特纳便将“非银行”运营的所有金融机构以及相关的融资安排统称为“平行银行”。

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后, 与分业经营相关的法律体系便正式建立而成, 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 由于当时以美元为其核心的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崩溃, 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就不可避免地选择了开展金融开放, 而在这一经济大环境之下, 各国的证券业以及一些非银行机构也开始得到了发展机会, 正式站上了金融历史的舞台。而这些都为影子银行的前身, 即一些新进入金融机构的且受政府管制度较低的金融机构, 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当时很多发达国家那些以传统储蓄为其主要经营业务的商业银行以及人寿保险公司的资产份额都出现了持续下降的情况, 而与此同时保险基金以及共同基金所占有的市场经济份额却逐步提升, 在这种金融发展发生巨大变动的情况之下, 世界经济舞台上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中介机构层出不穷, 而这些都为影子银行的逐渐完善创造了发展前提。

具体来说, 影子银行的操作经营过程就是通过证券化手段将贷款“卖”给各类金融机构的投资者, 以这种经营方式来取代传统的持有到期式。但是在这种选择之下, 贷款方往往在其贷前就容易忽略其贷款质量, 甚至会因为盲目地追逐手续费而蓄意降低该笔贷款的贷款标准, 从而去吸引一些信用程度较低、不符合标准的额贷款人来申请贷款, 甚至也忽略了贷后的一些列跟踪监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 影子银行就可能会以规避政府的监管共组为目的, 不断地进行金融产品创新, 扩大其在银行机构以及机构投资者之间的这种中介作用, 从而使其投资过程中的信用链条不断被放大, 影响贷款的最终质量。而这种投资构成的背后其实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危机, 在信用链崩断的时候既有可能导致影子银行的整体梯体系发生坍塌,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现状

(一)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可以分为高端金融产品交易及信用创造和庞大非正规的金融部门这两大组成部分。而具体来说, 我们可将该系统设想成为具有三层次的一个金字塔:首先是非银行的金融产品, 主要包括银信合作的金融产品、由国内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所提供的一些资产证券化服务、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还有信用风险资产等;其次是信用创造产品, 一般来说是由一些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投资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典当行以及风险投资基金来提供的;最后是非正式的金融资金, 也就是说通过贷款网络、非法钱庄、互助组织以及特殊汇款系统所形成的资金。而我国的影子银行目前的主要表现是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业务、非金融机构所销售的一些信贷类产品以及民间的信贷活动这三类。

(二) 国内现阶段对于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现状

就国内近些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 所建立而成的影子银行体系逐渐地在削弱国内的货币政策作用, 并渐渐地代替一些正规金融体系在行使融资功能。根据相关数据表明, 在各类金融活动中, 由影子银行所涉及的金融活动已占整体的50%以上, 而这就表明了影子银行系统向市场所释放的资金比是极大的。但是国内目前的金融监管主要对象仍是一些商业银行, 且这种监管活动并没有涉及到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以及一些非贷款的信贷监管工作。结合这一实情来看, 我国急需改革现有的针对影子银行所实行的监管。具体的监管部门在对影子银行的业务进行监管的过程中, 绝对不能采取过度的打压政策, 因为这可能会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的正常发展, 而因采取一种积极引导的监管审查方式。举例来说, 银行会为了鼓励我国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会鼓励并引导一些民间资本正式进入银行业发展, 也支持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进行金融投资活动。但是此过程中, 监管部门也将严格保障进入银行业的民间资本应当和其他各类资本一样, 共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金融投资的具体规章。

三、对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思考

(一) 弥补信息缺口, 加强统计分析能力

2009年4月所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金融稳定委员会正式提交了一份《金融危机和信息缺口》报告, 虽然这份报告并没有直接指出2008年所爆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对金融活动缺乏相关统计分析, 但是这份报告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数据统计分析是进行金融监管的有效手段。结合我国对于影子银行所展开的金融监管活动来看, 为了能够加强此监管工作中的信息基础建设, 就必须要收集金融交易中各个交易方的相关信息, 通过建立信息库以及信息交流平台来弥补监管中的信息缺口, 从而减免一些不必要的纵向风险。

(二) 创新业务增加监管资源的投入

就当前影子银行的金融合作来看, 银信合作是其主要的合作方式, 且由于新一轮的金融创新活动的影响, 我国信托业的管理资产已经超越了保险业, 成为金融业管理资产总额的第二位。但是目前信托监管工作人员的地位和信托业的发展地位确是并不相符的。在针对影子银行所展开的监管工作中, 负责监管信托业的是银监会下属的非银部信托处, 而这一监管资源的安排导致目前信托业的监管工作得不到有效实施, 人员疲惫以及理论研究都跟不上行业的发展脚步。因而, 为了能够更为全面地展开监管工作, 首先就应当增加一些具有业务针对性的监管资源, 且必须要考虑到功能监管中的协调配合工作。

(三) 推动金融市场发展,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和西方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 具体来说, 中国式的这种影子银行体系实际上是应对数量型的货币调控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监管范式的结果。我们可以由货币理论的理论研究结果知道, 在信用创造活动的活力逐步增强的情况之下, 数量型政策是无出路可走的。另外, 加入忽略了影子银行的监管工作, 那么就必定要承担另一方面的成本, 而这其实就为实体经济中渴求发展的一些小企业造成了资金阻力。所以, 为了能够推进我国市场利率化的改革, 就应该极力加大企业以及居民对于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度, 并完善市场经济中的一些价格型工具, 从而松绑现有的“监管之墙”。

参考文献

[1]李兵.银行监管边界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2]陈欣.衍生金融交易国际监管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荔.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科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下一篇:认知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