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银行监管问题

2025-01-15

有效银行监管问题(精选12篇)

有效银行监管问题 篇1

有效银行监管这一概念, 是BCBS在BCPs中提出的概念。概括地说, 有效银行监管以风险管理为基础, 以审慎监管为特征, 以确保银行业稳健经营并保有充足的抵御业务风险的能力为目标, 是构成一个国家金融稳定的关键因素。

一、有效银行监管的理论基础

银行监管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现代银行监管体系形成的最初, 并没有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来解释为什么要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对于银行业监管进行经济学解释, 是从对其他行业监管的问题引申而来的, 银行监管理论起步于社会分析, 在于阐明对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原因, 回答政府有没有必要对银行进行监管等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金融理论家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这些理论可以归结为以下两大类:建立在正统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 基础上的银行管制理论和建立在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银行管制论。

建立在正统经济学基础上的银行监管理论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金融市场失灵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将面临市场失灵的问题, 银行业也会出现大量的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垄断、公共品、规模经济递增以及外部性等问题。如果让银行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进行自发地配置金融资源, 金融资源将因为金融市场失灵而无法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因此, 为了纠正上述金融市场失灵问题, 必须对银行业进行管制和监督。二是金融社会崩溃市场论。该理论认为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 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所面临的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垄断、公共品、规模经济递增以及外部性等问题, 不仅会导致局部“市场失灵”, 而且会导致社会性的“经济崩溃”, 金融系统具有强烈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 这些因素使它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 从而通过干扰国家的货币供给机制和信贷形成机制, 对实体经济产生强烈的冲击, 并且由于金融系统的放大作用, 将使这些冲击具有毁灭性的副作用。因此, 国家应当对银行业进行全面的管制。这两大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中来构建的理论, 成为主流经济学家银行监管理论的基础。

建立在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银行管制论又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掠夺论 (Roe, 1996) 。它认为, 政府之所以要对银行业进行管制, 其直接的目标是自身收益 (政治收益和经济收益) 的最大化。二是特殊利益论和多元利益论 (Stockman, 1991) 。这种观点是在政府掠夺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认为, 对于银行业的管制是利益集团通过政治斗争而形成决策的产物, 不同的社会经济利益集团是金融管制和监管的需求者, 而政府中的政治决策机构是银行业管制和监管制度的供给者, 而银行业管制工具和监管制度是一个需求和供给不断变化的匹配过程。这两大理论最大的优点就是, 它通过将政治纳入金融和银行业监管制度的分析, 可以从动态的角度把握这些工具和制度演变的动力机制以及产生的过程。因此, 银行监管不是静态行为, 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银行监管制度的设计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而相应改变, 才能确保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二、世界银行业有效监管发展阶段

20世纪以来, 银行监管主要经历了银行监管理论自然发轫、严格监管与安全优先、金融自由化与效率优先、安全与效率并重四个阶段:

(一) 银行监管理论自然发轫阶段

20世纪30年代以前, 银行监管主要集中在实施货币管理和防止银行“挤兑”层面上, 对银行机构经营行为的管制和干预很少。

(二) 严格监管、安全优先阶段

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中, 大批银行等金融机构倒闭, 这也说明金融市场是极不完备、极不稳定的。危机过后的30~70年代, 银行监管主要以维护银行体系安全、弥补金融市场的不完备为出发点和主要内容, 这一时期银行监管的核心是银行体系的安全优先。

(三) 金融自由化、效率优先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 金融自由化理论逐步形成, 并且其影响不断扩大。“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主要部分, 其核心主张是放松对银行机构的过度严格管制, 特别是解除对银行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选择等方面的种种限制, 恢复银行业的竞争, 以提高银行业的活力和效率。很显然, 这一时期银行监管的核心是注重效率优先。

(四) 安全与效率并重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墨西哥、巴西、亚洲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 迫使人们又重新开始关注银行体系的安全性及其系统性风险。因此, 这时银行监管的重点逐步转向注重协调安全、稳定与效率的关系, 管理金融活动与防范金融体系风险并重。因此, 银行监管的历史变迁过程表明:银行监管模式与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特征乃至金融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都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因此, 对有效银行监管的讨论不能脱离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

三、世界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基本模式

当前, 世界上通行的做法, 根据不同的银行监管目标将银行监管体制分为机构性监管、功能性监管和目标性监管三种模式。

机构性监管, 是指按金融机构种类分设相应的监管当局, 负责相关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审批、市场监管等。它是一种传统的监管模式。其主要特点是, 监管机构的设置往往与所监管的金融机构相对应, 某一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有相应的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监管。

功能性监管, 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默顿最先提出的。所谓功能性监管是指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监管制度。较之传统金融监管, 它能够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协调, 且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

目标性监管, 是指按照预定的监管目标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其最大的优势, 就是可以防止机构性监管所带来的监管空缺, 对参与同种金融活动的所有金融机构实行统一的监管要求与标准, 进而实现监管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四、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有效银行监管发展新趋势

银行业混业经营起源于19世纪, 在工业化过程中, 德国、美国、英国和日本等都实行了银行混业经营。然而, 20世纪30年代, 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危机, 打破了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的模式。当时许多经济学家将危机发生的根源归结于全能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为了稳定金融秩序, 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确立银行分业经营的制度。此后, 英国、日本等国纷纷效仿, 实行了严格的银行分业制度。一直到80年代初, 国际银行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 全能银行制度只在德国等为数不多的欧洲国家中实行。伴随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的浪潮, 银行业监管目标、模式、途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银行监管目标向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方向转变。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表明,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和金融体系的本身特点, 市场运作有时也会失灵, 这一时期银行监管理论主要以维护银行体系安全、弥补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为主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 困扰发达国家长达10年之久的“滞胀”宣告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破产, 在银行监管理论方面, 金融自由化理论逐渐发展起来并在学术理论界和实际金融部门不断扩大其影响。

银行监管模式由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过渡。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水平的提高, 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放弃分业经营体制转向混业经营, 与此相对应调整了监管体制, 实行统一监管。首开统一监管先河的国家是英国。1997年英国政府率先进行银行监管体制改革, 将银行监管从英格兰银行分离出来, 成立专门的金融服务局, 实行统一的金融监管。美国通过1999年11月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实现了由完全分业监管向综合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模式的转变。经过短短几年时间, 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浪潮席卷全球。现在, 从西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来看, 至少有39个国家采取不同形式的统一监管, 统一监管的国家比例为53.4%。

银行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合规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合规性监管注重事后的补偿与处罚, 不能起到风险预测和防范的作用, 使监管者长期扮演“救火队”的角色, 监管效率低下。风险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 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风险及其影响。风险监管较之于合规性监管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 能够及时地和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措施。

强调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机统一。完善银行机构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自律水平, 成为国际银行业监管的一个重要趋势。国际银行业监管领域正呈现出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监管转移的趋势, 即一方面尽可能减少对官方监管的依赖, 另一方面越来越注重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 创造充分发挥自身管理和市场约束机制作用的环境。《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明确指出, 应更加重视银行内部管理和市场约束机制对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补充作用, 以促进更高层次的金融稳定与安全。监管当局通过审查银行内部的风险和资本管理程序, 确保其建立完善的内部评估和管理系统, 以此来保证资本的充足性。即使在计算最低资本充足率时, 也应更加依靠银行自己对风险的评估, 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 以便更准确地度量风险并安排相应的资本金防御风险。

银行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随着金融业发展的全球化, 国际金融市场上不稳定性将增大, 金融风险在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加强, 单靠一国或一家银行控制金融风险已变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 由于各国监管政策的不一致, 客观上为跨国银行利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逃避各国监管、从事高风险甚至非法的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而且, 跨国银行由于在别的国家领土上进行, 本国监管部门鞭长莫及, 监管的有效性受到削弱。在全球性统一监管的进程中, 巴塞尔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委员会颁布的一系列监管原则成为银行业国际监管的重要标准。尽管这些协议原则在世界范围内不具有硬性约束力, 但由于其适应了国际银行监管的现实需求, 因而得到了国际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和各国监管当局的普遍运用。

有效银行监管问题 篇2

[摘要]随着商业银行运营风险日趋多元化,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必须不断提高,评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稳健性已成为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通过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相关文件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文章整理出一个对商业银行日常运营风险的监管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运营风险监管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运营风险;金融监管;有效监管

[基金项目]本文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度《跨国银行监管的国际化及我国的对策》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号070621(12)

[作者简介]路晓霞,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监管,广东汕头,515041;卢长龙,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广东汕头,515041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8)11-0122-0004

随着美国居民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债券危机(以下简称“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法国兴业银行欺诈交易案的曝光,如何建立一个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有效金融监管制度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委会)的相关文件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探讨有效防范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商业银行运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风险无孔不入,即便是金融监管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也不能避免。这些风险主要包括: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银行业开展业务首先面临的风险,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债务人清偿能力较弱或丧失,从而引起债权人预期水平下降的可能性,具体表现为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贷款付息协议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能否按期收回本息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借款人的偿还意愿,另一个是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两者缺一不可。美国次贷危机中大部分银行集团面临的就是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限问题。我国借贷市场上不仅存在着借款人偿还能力问题,而且还存在着信用观念淡薄问题。信用风险不仅存在于贷款业务中,也存在于银行集团其他表内与表外业务中,如担保、承兑和证券投资等。此外,经营跨国业务的银行集团还面临国家的信用风险和货币汇兑转移风险。

(二)市场风险

唐双宁在“2008陆家嘴论坛”上说:“过去主要是信用风险占据主体。随着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风险将会成为主要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因素而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四类。利率风险是指银行资产负债的构成和期限的对应不吻合,因利率水平变动而蒙受收益恶化的可能性。特别是当资金来源以短期为主、资金利用以长期为主,市场利率的升降,既可能给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也可能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利率水平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使金融市场上各经济主体承受着较大的利率风险。自从国际货币制度由布雷顿森林体系变为牙买加体系以来,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波动更加频繁,特别是日元、美元、欧元汇率近几年波动剧烈,直接影响外汇资产及负债的市场价值,使拥有大量外汇资产和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面临高汇率的风险。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分业经营日渐模糊,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进行金融衍生交易,这使得更多的商业银行面临潜在的、巨大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以及股票价格风险等。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金融风险的直接表现,是指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满足必要的、正常的贷款需求能力。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银行流动性资产不能确保适当的数量,从而易于引起信用不稳定和收益恶化的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尚不突出,其原因一是暂时被居民的高储蓄所掩盖;二是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得到了国家强有力的支撑。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的银行,缺少了国家信用的支持,又没有发达资本市场的依靠,流动性危机必定日渐突出。我国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账外经营风险、超负荷经营风险、违规拆借风险以及违规担保风险。

(四)操作风险

法国兴业银行欺诈交易案显示出,即使商业银行符合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可能因为操作风险而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导致破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由于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通俗地讲,就是银行因办理业务或内部管理出了差错,需要对客户做出补偿或赔偿,以及由于内部人员监守自盗、外部人员欺诈得手、电子系统硬件软件发生故障、通讯或电力中断、地震、恐怖袭击等原因导致损失的银行风险,统称为操作风险。对许多国际活跃银行而言,操作风险已经成为仅次于信用风险的第二大风险。迄今为止,操作风险没有普遍认同的衡量标准,没有可以公开获取的数据库,没有成熟的控制技术和相应软件等等。在银行操作风险的量化与管理上,国际银行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内银行业更是刚开始。

二、控制运营风险的对策

随着商业银行运营风险日趋多样化,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必须不断提高,评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稳健性已成为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本文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相关文件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整理出了一个对商业银行日常运营风险进行有效监管的框架。

(一)资本充足率监管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必要的资本是银行抵御上述各种风险最直接、最基本的手段。巴塞尔委员会将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确定为8%,并且核心资本的比例不得低于4%。这个资本充足率标准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2007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8.11%,首次超过8%。当前,我国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就需要尽快建立和应用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使监管资本与银行的经营资本趋于一致,以提高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敏感度,真正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但是与国际性银行相比,在评级方法、数据采集、加工、评级结果检验、评级工作组织以及评级体系适用性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二)计提呆账准备金

呆账准备金如果计提得当,商业银行因遭受风险而承担的损失就被事先剔除,银行收入就不被错误估计。目前多数国家把准备金分成两种:一种是普通贷款准备金,按全部贷款或正常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另一种是专项贷款准备金,即在贷款五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分类法的基础上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按不同比例提取。有些国家还在专项贷款准备金的基础上,针对某些行业提取特别准备金。

我国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在提取普通准备金之外,要按照五级分类的 结果提取相应的专项准备金;我国商业银行可根据贷款的国别风险提取一定比率的特种准备金,但未规定针对行业而提取特别准备金制度。

(三)贷款集中度监管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历史经验表明,对个别借款者的贷款过分集中经常是世界上大多数银行倒闭的原因。贷款集中度监管的措施主要是对单一贷款比例进行限制。《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核心原则》)规定:一家银行或银行集团对单一借款人或一组关联人的贷款不得超过资本金的25%,并且要向监管当局通报超过特定比例(如资本金的10%)的贷款情况。对单一贷款比例进行限制就需明确界定以下术语:

1、贷款。美国对贷款集中的限制主要针对在“贷款和信用风险”情况下的银行风险。信用扩展的概念要比单纯的贷款概念范围广,诸如备用信用证和个人财产租赁等业务被视为信用扩展。因为美国银行法认为从事这些业务时银行承担的风险与贷款一样。

2、单一贷款人。各国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将具有共同利益的某些关联借款人视为同一借款人。大多数国家的法律实践是将关联公司以及在财务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各借款人视为法律上的同一借款人。

3、对低风险贷款的例外规定。贷款集中例外规定大多集中在以下方面:对本国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及由其担保的贷款或者其他与政府有关的贷款、同业间的交易、具有特殊性质和法律地位的借款客户的贷款、具有特定抵押品的贷款,等等。

(四)流动性控制

多数国家监管部门对银行的流动性比例提出限制性要求,确保银行能及时支付到期债务;同时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由商业银行按照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纳准备金,中央银行向资本充足但临时遭遇流动性危机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以维护银行的稳健运行。

迄今为止,巴委会还没有设定正式的流动性比例,只是在1992年发布了《计量与管理流动性的框架》,作为对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一个非限制性指导。该框架指出:“强有力的流动性管理的关键因素包括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集中的流动性控制、对不同情况下流动性缺口分析、融资来源的多样化以及完备的应急计划。”

我国《商业银行法》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控指标》等,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备付金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和中长期贷款比例等进行了规定。但这些规定内容比较单薄,不能全面反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情况,更没有反映银行的融资能力。

(五)内部控制

完善的内控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更能有效地防范操作风险。一定意义上说,加强内部控制是防范操作风险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手段。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说明了内控制度的存在及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控制和防范操作风险的能力。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操作风险由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等四类因素引起,几乎涉及到银行的各个职能部室。人员因素涉及到人力资源部,系统因素涉及到科技部,流程因素涉及到公司金融、个人金融等业务部门及内部审计等后台部门,而外部事件会涉及到安全保卫、后勤事务等部门。

目前,我国银行集团内控独立性得到显著加强:完善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议事程序和表决规则;董事会设立了包括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在内的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由原来对经营班子负责改为对董事会负责等。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形似而神不至”。还未形成各治理主体的独立运行和有效制衡,董事履职的专业性、独立性、尽职尽责性也有待提高;二是缺乏统一的管理,如安全保卫部负责安全保卫方面的操作风险,内部审计部门负责操作风险,科技部门负责系统方面的操作风险。制度多而乱导致制度之间有矛盾,员工无所适从;三是没有突出对高风险环节的监管和控制。

三、我国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监管制度的完善

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相关文件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我国运营风险监管应完善以下措施。

(一)尽快建立和应用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建立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借鉴国际性银行成熟的评级方法。科学、合理的评级方法是充分揭示风险的基本前提。发达国家国际性银行在长期的内部评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评级方法。借鉴这些技术和经验,可以避免无谓的人力、财力浪费,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评级方法体系。

2、加强与国内外专业评级公司的合作。一些国际著名的专业评级机构以其信用评级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我国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与专业评级公司的合作,充实和完善内部评级基础数据库,逐步提高内部评级的质量。

3、加强信息采集和行业研究。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讲,应从数据质量抓起,对历史数据进行反复清洗和补录,逐步建立起高质量的数据库。另外,我国商业银行还应按照行业进行适当分工,了解不同行业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因素,为受评对象在同一行业内部和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比较创造必要条件。

(二)尽快制定特种准备金监管工作规划

1、监管部门应根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状况,尽快制定特种准备金监管工作规划。根据拨备抵补率、资本充足率水平等情况,综合评价银行风险状况和风险抵御能力,实行差别化监管。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经营效益相对较好的银行,鼓励向国际标准靠拢,在近期内率先实行特种准备金制度。对于相对较差的银行,制定分步实施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逐步到位。对拨备计提不充足的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限制其资产盲目扩张,督促抓好不良贷款的双降以及限制分红工作,尽可能在短期内将风险降到最低点。

2、尽早解决贷款损失准备的税收待遇问题和贷款核销审批问题,允许银行税前足额计提一般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不符合国际惯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要求银行按照贷款分类原则提取相应比例的呆账准备,并且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建议财政、税务主管部门从适当减轻金融业税费负担的角度出发,尽快出台提高呆账准备税前扣除相关政策,允许银行税前足额计提一般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切实在税收政策上解决我国金融企业递延税项余额过大的情况,鼓励银行税后提取特种准备。

同时,还要尽快统一相关会计处理问题,并给予商业银行一定的提取特种准备金的自主权。

(三)细化贷款集中监管制度

《商业银行法》对贷款集中风险控制没有作任何例外规定,只是作了非常原则的单一的10%的比例限制。细化贷款集中监管应做到:

1、扩大“贷款”的范围。《贷款通则》仅将“贷款”的范围限定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这不能适应业务创新的需要,应涵盖透支业务、贸易融资等。

2、对单一客户关联关系的认定不仅要考虑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暂行监控指标》中规定的股权关联、管理人事关联、合同关联,还要考虑到实际的业务关联以及客户因假名登记等逃避关联监管的隐性关联。

3、详细规定贷款集中限制的例外规定。对特殊性质的客户或特殊地位的客户的低风险贷款、特殊担保物下的低风险贷款等采取例外规定。

(四)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1、全面实施资产负债管理,建立高效的系统内资金调控反馈机制,管理时根据机构的资金情况,进行有效的资金调剂,建立起系统内资金预测、统计和分析的管理体制。根据资产的流动性,银行可以通过配置各类资产的数量,确定相互间的配比关系,构建适宜的资产结构,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防范流动性风险的防线。

2、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银行可以大体评估未来经营时期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状况,确定风险警况,以排除警情,使流动性风险减至最低程度。预警系统应包括预测风险警情、确定风险警况、探寻风险警源。

(五)完善内控机制

我国要对分散的制度进行清理、整合,从整体上研究,把控制操作风险的流程制度化、系统化。制度本身不在多,但要精,要有效。完善的内控制度涵盖以下四个内容:(1)组织结构,包括职责的界定、贷款审批权限分离和决策程序;(2)会计规则,包括对账、控制单、定期试算等;(3)“双人原则”,即不同职责的分离、交叉核对、资产双重控制和双人签字等;(4)对资产和投资的实际控制。内控机制的完善还需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在执行中推行管理问责制。

如何有效防控银行声誉风险 篇3

关键词 防控 银行声誉 风险 品牌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2012年6月,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将声誉风险列入第二支柱主要风险,并定期进行评估,声誉风险已被作为评价银行经营能力和管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声誉管理也正面临着敏感而又错综复杂的特殊时期,处于宏观金融环境变化和社会矛盾交织的风口浪尖。银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四大商业银行的负面舆情超过1000件,接近2011年的两倍。如何对负面舆情及其带来的声誉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置,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积发规律探寻

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各种风险进一步衍生的结果,产生的原因也十分复杂,它既可能是商业银行内外部风险因素的综合结果,也可能是微小或偶发事件触发后应对不当引起的严重事件。一般会经历萌芽、发展、爆发及消弭等四个阶段。

1.萌芽。在这个阶段,声誉风险往往局限在个体或事件本身,采取投诉、微博发布的形式发泄对银行服务的不满,一些热衷报道投诉事件的地方都市类媒体的记者在获得线索后希望采访当事人和相关银行。此时,声誉风险的隐患大多潜伏在银行庞大网络的末梢,不容易引起重视和有效识别。

2.发展。声誉风险进入到发展阶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个个体,投诉人在多次沟通无果后容易采用过激的行为进行投诉,例如指向当地监管机构或者政府,并可能主动联系在网络上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多粉丝群的博主,请求转发。在内容上,为引起关注,投诉人往往掩盖自己的职责,用夸张的标题或内容“吸引眼球”,媒体在此时也乐于推波助澜,收集资料撰写稿件。一些不良记者为谋取最大利益,还会向银行发出发稿函,以“合作费”或者“绿色通道”等形式意图索要相关费用或广告合作,如果无法得到满足则在当地媒体上予以刊载。

3.爆发。经过以上阶段的酝酿,声誉风险的爆发阶段将不可避免地对银行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主要包括主流媒体转载或专题报道、事件通过知名博主转发后引发大规模负面评论、监管部门接到投诉或通过网监监测到负面舆情,继而向银行方面通告或要求限时整改。

4.消弭。当今社会信息量每年以几何级数快速增长,体现在社会焦点方面也是热点纷呈,社会群体对于事件关注的时间缩短,旧的新闻在较短的时间内易被新的热点所覆盖。在这种特点下,无论银行是否对负面舆情给予澄清,只要经过了爆发阶段,留给受众最深刻的往往只有负面印象。当然,声誉风险的积发并不一定要完整地经过上述阶段,只要应对和处理得当,完全有可能将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将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阶段防控策略

1.萌芽阶段要及时沟通。对处于萌芽阶段的风险事件,应指导基层员工按标准化的应对口径正确处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体谅客户的感受,给予力所能及的安抚和帮助。对于确属本行过错的,应及时承认错误,给予合理的补偿,求得客户的理解并书面承诺不再给予追究,及时化解矛盾。对于微博方面的投诉和信息,可以主动联系求证,请求博主删帖。对于记者采访,可以给予婉拒,并联系其主管部门说明情况,避免报道。

2.发展阶段要快速阻断。风险事件进入发展阶段,事发行应根据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行汇报,并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同时管理行应介人事件的处理,重点在于快速阻断风险爆发的路径和趋势。积极对事件进行分析,对于双方均有过错的或我方无过错的,应积极进行磋商,对于对方恶意诽谤或攻击银行的,应积极求得当地政府、公安和宣传主管部门的支持。积极引导微博舆情导向,通过组织微博评论员对事件给予澄清,分散观点,引导网络评论向有利于银行的方向转化。

3.爆发阶段要正面引导。要成立南行领导牵头的应急处置小组,集中全行资源统一应对。一是明确统一的披露口径,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闩披露或发布相关信息。二是及时给予正面引导。对于银行确无过错的,要及时澄清;对于银行业务或产品有瑕疵的,要及时更正并给予说明;对于银行确有问题或过错的,应避免或减少后续深度报道。微博方面,可以聯系关系较好的知名博主进行引导性评论,并做好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解释工作,求得理解和支持。

4.消弭阶段要密切关注。在风险爆发的末期,虽然主要媒体可能已不再进行后续报道,受众的焦点已转向其他热点,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舆情监测团队要密切关注动向,防止事件重新被炒作成为热点。同时,对在此次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立即总结和整改,在全行通报警示,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三、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主动应对措施

1.重点关注可能触发的声誉隐患。近年来,商业银行丰厚的盈利和员工稳定的收入一度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和炫富、公平和暴利等敏感话题相互交织,成为社会舆论批判的标靶,可能引发声誉风险。与此同时,要关注他行负面舆情,进而对自身进行检讨。例如部分媒体披露的银行金掺假、信用卡全额罚息、代售信托产品违约等问题。当自身出现重大问题(如大额不良贷款、系统故障等)时,要提前做好预案,关注可能爆发的舆情动向。

2.及早处置可能发生的声誉风险。声誉风险的管控重点在前期,监测和早期处置尤为重要。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声誉风险事件若应对得当,是可以被控制在萌芽、发展阶段,不会对银行日常经营带来重大影响。日常监测并不仅仅是对外部舆情的监测,还应包括行内相关部门对日常服务水平和投诉建议的监测。在早期处置方面,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总结并丰富应对经验,以制度化、样板化印发全行,用于指导基层网点。

3.果断处置出现的重大声誉风险。面对出现的重大声誉风险,应对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于无过错的应尽快澄淆,并视情况借助媒体公开有关信息,打消公众的疑虑。在重大舆情应对中,要态度诚恳、措辞谨慎,避免生硬化、绝对化语句以及“致歉”“错误”“失误”等语句,防止媒体断章取义,恶意误读。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舆情往往并不全是负面的,在应对过程中处理得当,采取一些超预期处理等方式,甚至可以化危机为商机,得到一个树立银行正面形象的机会。如2010年汇丰银行在香港的取款机被不法分子安装微型读卡器,导致一客户大额损失。事件发生后,汇丰银行除配合警方进行调查外,宣布“最重要是所有客户的损失,我们都会赔偿”,并将“检查分布全港所有柜员机”。这一减恳的表态得到了素来严苛的香港媒体的认可,并被赞以“专业有责任感的银行应有的态度”。

有效银行监管问题 篇4

1 银行监管的需求成本和银行监管强度的实际均衡边界

1.1 银行监管的需求成本:基于需求动机的分析

1.1.1 现实中银行监管具有强制性

无论是收益成本分析法还是供求分析法都是从监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角度综合分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动态成本和静态成本两种分类方法都忽略了银行监管这种特殊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强制性, 因此其分析结论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但是对于银行监管的需求方而言, 该方法中给出的银行监管需求强度边界线却不能如实地反映需求者的真实意愿, 因此, 考虑到银行监管的强制性特征, 下面将从需求动机角度出发寻找一种新的银行监管成本划分法。

1.1.2 银行监管的需求动机和需求成本的分类

(1) 现实中银行监管的两种需求动机:

主观意愿和“被迫”接受。供求分析法中将银行监管需求者的需求动机划分为三, 分别是安全动机、公平动机和效率动机。第一, 安全动机。对于银行本身而言, 由于其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 加上银行危机具有传染性等特征, 因此需要有具有强制力的银行监管来保证其资产安全以及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运行。第二, 公平动机。这里说的公平主要指竞争方面的公平与分配方面的公平。第三, 效率动机。由于银行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倾向, 若形成垄断或者寡头垄断, 就有可能引致产出减少, 效率损失, 因此, 非银行企业和居民以及处于非垄断地位的银行, 都存在着消除垄断、增进效率的需求动机。

(2) 银行监管的需求成本:

自愿成本和强制成本。从需求动机出发, 银行监管的实际需求包含了自愿需求和被迫需求, 因此可以将银行监管的需求成本划分为自愿成本和强制成本。自愿成本是指银行监管的需求者出于自身安全动机、公平动机和效率动机所自愿支付一定的影子价格来换取银行监管当局的监管服务;强制成本是指银行监管当局制定监管政策, 并要求被监管者必须执行, 其所提供的银行监管强度超过被监管者的“主观意愿”, 从而使得被监管者“被迫”支付的影子价格。当银行监管供给强度大于需求强度时将会出现监管过度缺口, 若所提供的银行监管供给强度小于需求强度, 则会出现监管不足缺口。强制成本的存在一方面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监管, 带来社会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也可能弥补委托代理链条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

1.2 银行监管的实际需求强度边界

若一国政府或监管当局是风险规避者或对某一时期该国存在的金融风险高估或预期到潜在的金融风险将会加剧, 那么银行监管当局会提供较大强度的监管供给, 如图1所示。

这时影子价格P1 (sh) 高于均衡价格Pb (sh) , 银行监管的需求强度为Qd1, 供给强度为Qs1, Qs1大于Qd1, 其中0Qd1表示银行监管需求者自身愿意接受的监管强度, 0Qs1是银行监管供给者提供的供给强度。由于银行监管的强制性, 需求方必须接受供给方提供的监管强度, Qd1Qs1部分即为银行监管需求者“被迫”接受的监管强度。此时, 银行监管的实际强度就是银行监管供给者提供的供给强度0Qs1, 而在这个监管强度水平上需求者所愿意支付的影子价格P3 (sh) 小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P1 (sh) , 0P3 (sh) 代表监管需求者支付的自愿成本, P3 (sh) P1 (sh) 就是银行监管需求者被迫支付的强制成本。

2 银行监管强度均衡边界的变动轨迹:基于经济周期理论的分析

2.1 经济周期理论的概述

传统理论对经济周期的定义是建立在实际GDP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现代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的, 认为经济周期是经济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2.1.1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在凯恩斯主义形成之前的一些主要经济周期理论有:纯货币周期理论、投资过度周期理论、创新周期理论、消费不足周期理论、心理周期理论和太阳黑子周期理论等几十种。这些经济周期理论, 从对回答经济周期根源来说, 可以分为外生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2.1.2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都是由凯恩斯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出发的, 但分析的方法与角度不同, 结论也不同。除了凯恩斯主义之外, 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也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周期理论。货币主义者强调了货币因素的作用, 从货币量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解释了经济周期。理性预期学派则强调了预期失误是经济周期的原因。此外, 激进政治经济学派、新自由主义者等都提出过经济周期理论。

2.2 银行监管呈现周期性特征

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经济发展周期也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一般来说, 国家整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 银行业整体经营状况一般也都比较好, 蕴藏的风险程度较低, 相应的对银行监管的需求强度较低。由于经济繁荣和经济增长一般都伴随着较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 企业因筹资成本低和货币市场相对较为充裕的机会增加银行借款, 扩大生产和投资规模, 一旦经济走向衰退, 原本在经济繁荣时期表现良好的企业却可能很快陷入困境, 商业银行对其投入的大量贷款就很有可能成为不良债权, 从而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和信用风险增加, 因此商业银行对银行监管需求的主管意愿增强。如果国家经济处于严重衰退之中, 从整体上看, 整个银行业是不可能处于正常经营状态和健康发展的。

2.3 银行监管强度均衡边界的变动轨迹

2.3.1 银行监管强度均衡边界的变动

假设某一时期一国银行监管强度处于状态均衡, 图2中B点代表对应的监管强度均衡值为Qb。若该国经济进入繁荣阶段, 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 企业因筹资成本低和货币市场相对较为充裕的机会增加银行借款, 银行信贷规模扩大。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 企业利润增加, 银行的信贷收益也会随之增加。此时, 银行经营效益好, 潜在风险低, 对银行监管的需求强度也会降低, 银行监管供给者对银行经营的风险约束相对来说较松。银行监管的需求强度边界和供给强度边界将会左移, 银行监管强度均衡值Qb左移至Q1。相反若该国进入经济萧条时期, 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银行的贷款投放当然也就更为谨慎, 银行业务拓展困难, 潜在风险增加, 这时银行监管供给者对银行经营的风险约束较紧, 对银行新增的不良贷款也更为关注。银行监管的需求强度边界和供给强度边界将会右移, 银行监管强度均衡值Qb右移至Q2。影子价格Pb (sh) 不变。

上述分析隐含着一个假设前提:理想市场状态。即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影响因素, 银行监管需求者和供给者对风险程度的判断完全一致, 银行监管供给强度和需求强度的变动幅度相同, 此时的银行监管完全有效。但是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理想的市场环境, 而是存在信息不对称、决策成本以及非理性行为等因素, 银行监管供给强度和需求强度的变动幅度很难实现理论上的一致。银行监管供给强度和需求强度变动幅度的差异会带来影子价格P (sh) 的增加或减少, 而偏离初始均衡水平Pb (sh) , 但是这种差异并不会影响银行监管强度均衡值Q的变动方向。换句话说, 存在这种偏差不会导致银行监管无效, 但是会影响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偏差越大, 银行监管有效性程度越低;偏差越小, 银行监管有效性程度越高。

2.3.2 银行监管强度均衡边界的变动轨迹

若某一时期一国银行监管均衡强度边界变动的轨迹呈现出顺应经济周期变动的趋势, 就认为这段时期内该国的银行监管基本有效, 再参照实际均衡状态下的影子价格与理想均衡状态下的影子价格的偏差程度, 可以衡量出银行监管的有效程度。

参考文献

[1]德沃特里庞, 泰勒尔.银行监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10-12.

提高工商监管执法效能的有效途径 篇5

一、提高执法效能的必要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执法效能就是执法收益与所付出成本的比率,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取最大的成果,执法效能则高,反之则低。工商部门在履行行政管理和行政服务职能过程中,同样要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和获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比率。

近几年来,工商部门通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创新监管机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监管执法效能的提高。但是,与工商部门执法效益的预期相比,整体执法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工作重点不突出,收费工作仍然占居重要地位,基层分局主要的工作精力都集中在行政性收费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从收费型向监管型的转变。二是监管方式不规范,管理粗放,没有形成科学化、制度化的市场监管模式,讲求的是执法的声势,而忽视监管效益,往往用出动执法人员、执法车辆的数量来衡量执法的效果。三是工作职责不明确,争利推责、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执法资源浪费严重。四是协调配合不够,在专项执法行动中,往往是单打一,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不多。

工商部门作为综合性行政执法部门,涉及市场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工商部门的财务状况和供给体制,决定了我们必须从提高执法效能上下功夫。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新变化,工商部门监管范围大、任务重、责任大,与自身人员少、力量弱、资源有限的矛盾更加突出,工商部门只有提高监管执法效能,才能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实现职能到位;才能解决社会需求与资源供给的矛盾;才能真正实现部门的快速发展。

二、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从工商部门的现状来看,造成监管效能不高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队伍素质不高,执法观念落后。从总体上讲,工商队伍的执法素质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与新形势下法制建设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执法队伍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对法律的立法精神、自由裁量的运用理解不深,领悟不透,方法简单粗暴,强势执法、甚至野蛮执法的现象还依然存在。在执法理念上,少数执法人员缺乏中心意识、大局观念,为执法而执法,盲目追求执法的效果,没有把执法工作放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考虑,造成了执法与发展关系的错位。

二是成本意识淡薄,资源配置不优。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执法收益和执法成本的对比基本反映出我们监管执法的效能。在实际执法中,我们多考虑的是执法的效果,而忽视了执法投入产出的对比,缺乏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意识。同时,在执法资源的配置上不合理,机构设置过多过细,各业务机构和基层分局的职能交叉、资源内耗严重;工作流程设计不合理,审批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人力的投放上不平衡,执法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三是监管机制不新,内部管理不严。现行的监管机制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注重于传统的有形市场的监管,没有真正建立起对无形的大市场监管的机制;注重突出执法职能,而忽视了企业自律和行业管理作用的发挥,没有确立“企业自律、行政监管、社会监督”的市场规范理念,造成投入大,效果不明显;监管的科技含量不高,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的热情不高。同时,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够,管理的漏洞大,监管的薄弱环节多;考核机制不完善,注重了执法结果,而忽视了执法过程,形成了一种“罚没收入至上”的观念,造成行为和目的的错位;竞争激励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作用没有发挥。这些都影响到工商部门整体的执法效能。

四是执法保障缺位,打击力度不够。市场监管执法是一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但当前执法保障机制不健全,自收自支的供给体制,加之工商执法涉及面广、难点问题多,执法所需人力、物力的增长同实际投入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经费保障困难,导致执法争利扰民、违规执法现象时有发生;执法装备投入不足,加之执法手段有限,造成执法力度减弱,缺乏执法的震慑力,直接影响整体执法效果。

三、提高执法效能的途径

根据新形势下工商执法工作的新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几个方面着手:

1、全面理顺事权关系。目前,由于各业务科室、基层分局的职责不尽明确,权限划分不清,导致职能交叉、多头执法,或者因相互争利推责,内耗严重。为此,必须全面理顺各科室、各基层单位事权关系。

一是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按照上级“三定”方案的规定,按照“精简、统一、效能”与权责一致的原则,科学设定各业务科室、基层分局的职责。同时,以辖区属地管理为主体,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对法律法规未明确由上级机关行使的市场准入、日常规范、违法查处等监管职权,下放到基层分局,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基层工商所的职能以辖区综合性监管、服务为主;机关科室和直属机构的职能以指导、服务基层为主。

二是整合执法资源。按照执法办案、市场规范、行政许可、维护保障等4个方面,严格、科学界定公平交易分局、专业市场分局、登记注册

分局及市局内设机构的职责。对公平交易分局,明确执法办案机构,负责查处不正当竞争范围内的大要案件的查处和系统执法工作的指导、协调、督办;专业市场分局,以市场规范为主,负责专业市场监管,体现其专业化的监管职能;登记注册分局,以实施行政许可为主,负责市场主体登记许可职责。局机关负责为全系统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形成完整的职能链,环环相扣,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实现权责统一,运转高效的目标。

三是强化工作流程管理。按执法办案、市场规范、行政许可等具体事项,分类制定运行流程,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办理时限,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行政成本。如登记许可,按照“一审一核”的要求制定企业登记流程,严格规定审查、核准环节的操作规程、审查事项、审查内容、办理时限、相关责任等。

四是细化岗位职责标准。根据各岗位特点,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目标、定奖惩“五定”,促进工作的落实。同时,在系统内推行注册官、经济检查官、委派法制员等制度,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2、优化执法力量布局。一要加大基层执法力量的投入。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基层分局人员占县市局人员的比例不低于70%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基层倾斜力度,把人力的投放的重点集中到基层。二要着力改变执法力量不均衡的现象。根据市场主体的数量、监管的外部环境、交通地理条件、经济的活跃程度以及监管工作量大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各分局、各单位人员的编制数,有效解决监管力量投放不合理、监管效能差的状况。三要优化队伍结构。结合干部业务素质、个人专长、年龄结构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对人员进行适当调配,优势互补、人尽其才,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四要加大执法装备的投入。结合新形势对执法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提高队伍执法素质的同时,为办案机构配备执法专用车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办案工具,为执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持。

3、加强成本效益分析。在目前工商部门财务保障体制下,全面引进企业的成本核算模式,即尽可能减少不可控成本支出的前提下,通过内部机构的完善、资源的优化配置、监管机制的创新等手段,减少可控成本的支出。目前在履行职责时,经常采取运动式执法方式,投入成本高,获取效益低。针对这一现象,要引入企业的成本核算模式,控制行政成本的增长。

一是实行行政支出定额管理。对日常执法工作,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工作的难易和预期收益值,进行综合的分析,确定支出定额,并严格按定额执行。

二是建立资源消耗登记台帐。对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如实登记有关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量、投入量,如投入人数、执法车辆、时间、社会资源等,与获取的收益进行比对。对比率大于1的工作,要从投入上进行控制,尽可能的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三是建立常态化的成本核算控制制度,明确统一的支出项目和核算方法,对执法支出进行严格的归集划分,将执法活动的支出纳入控制之中,实行严格的分析对比,为类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将其作为效能考核的主要内容。

4、创新监管执法机制。

一是改进执法办案体制。在落实集中办案的前提下,推行统分结合的办案模式,全系统执法办案任务由公平交易分局统一承担,并接受市局考核,其具体工作全部分解到基层,由基层分局具体落实,公平交易分局实行分片挂点督导,承担指导、督办职责。督导人员实行双重管理、双重考核,即接受公平交易分局和基层分局的管理考核,督导人员的津补贴既与基层执法办案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又与自身工作挂钩。同时,组建经济检查大队,专门负责大要案件的查处工作,发挥公平交易分局执法的拳头作用,并全面协调、指导、督办系统执法办案工作。

二是继续深化分类监管工作。为改变目前粗放式的监管模式,要全面推行并深化市场主体分类监管机制,根据市场主体的分布、违法违章的频率、信用程度的优劣,事前制定周密的巡查计划,合理配备巡查力量,确定巡查内容,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综合巡查,提高巡查监管的效能。

三是改进执法的行为方式。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坚决杜绝野蛮执法、粗暴执法、侮辱被管理者人格的现象发生,正确处理好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关系,根据相对人的不同情况、主观因素,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在体现法律严肃性的同时,体现执法的人性化。以此消除相对人的对立情绪,取得他们对工商执法的认同和支持,从而实现执法效果的最大化。

四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要增强信息获取能力,通过布设全方位的监控网络,广泛发动群众,争取群众的积极参与,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主动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对一些长期存在、呈现规模化的违法违章行为,要积极依靠党委政府,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形成执法的合力。还要加强与公安、质监、卫生、文化等部门的协作,采取联合执法、统一行动的方式,改变单打一,投入大,收益低的状况。

银行如何有效开展非现场审计 篇6

非现场审计是审计部门按照一定审计程序连续收集、整理分析被审机构和业务经营数据及相关资料,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检测被审机构经营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一种监督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金融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审计对象、审计环境等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求审计方式必须与时俱进,以信息化的审计对应信息化的审计对象,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方式相结合、非现场审计技术与审计经验相结合必将成为银行内部审计方式的发展方向。

一、开展非现场审计的意义

非现场审计是以计算机最新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审计对象相关业务数据和资料的连续调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对银行所有分支机构和业务进行持续的、不间断的监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疑点,扩大了审计的机构和业务覆盖范围,提高了审计的实效性,可以弥补现场审计的不足。而且,非现场审计通过银行风险评估所提供的机构和业务的风险状况,可以帮助现场审计更加科学准确地选择审计样本,通过问题查找发现的疑点能够帮助现场审计有针对性地跟进检查、核实,为制定审计计划、安排审计资源提供支持,从而提高现场审计的效率,节约审计成本。

(一)银行开展非现场审计能够及时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非现场审计实施不间断监控,而且非现场审计的监测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为一个季度、一个月,甚至五天、一天,对风险变化的反应几乎是同步的,可以及早发现风险苗头,实现对风险的早期控制,为管理层提供预警信号。同时,非现场审计是通过对审计对象的经营状况进行风险检测,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监控对象和区域,这样就可以为现场审计提供资料和线索,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二)银行开展非现场审计可以减少人为因素,提高审计效果

非现场审计利用计算机技术直接对整个业务系统进行连续的或突击的审计,无须事先准备资料,这种非现场适时突击审计可以将人为因素减少到最低的限度,甚至可以在被审计单位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完成审计工作,这将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评价作用创造以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银行开展非现场审计可以有效地降低审计成本

运用这种审计方式,审计人员在实施非现场审计的过程中不需要到达被审计现场,减少或隔绝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的交往,既减少了审计工作的感情因素和主观因素,同时也降低了审计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了审计人员少与任务重的矛盾,审计人员能真正做到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做出审计评价和结论;可以节省审计人员翻查报表、调阅传票的大量时间,杜绝被查人提供虚假凭证报表的作弊行为,从而实现即时审计、快速查弊,确保审计结果高效、真实;可以减少审计人员的主观臆断,有利于客观反映和科学评价被查行的经营管理状况。

二、目前,银行开展非现场审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内部审计的地位日益凸显,内部审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然而,银行内部审计方式仍然是以现场审计为主,而非现场审计的手段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电脑审计程序的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一)非现场审计计算机网络等数据报送渠道不健全

银行在组织审计项目时,着重强调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推广应用先进审计技术,非现场审计首先遭遇的一个问题就是基层行内控合规部门计算机严重不足,办公自动化程度低。

(二)非现场审计系统缺乏及时的数据资料

尽管银行各级业务部门规定:各级业务部门制定各项计划同级指标口径下达各类经营指标计划,要及时、完整地抄送本级稽核监督部门,各类反映经营活动与成果的报表和说明及分析材料应及时、完整、真实地抄送本级稽核监督部门。各部门应自觉接受稽核部门的监督,配合稽核部门做好对外部监管部门的非现场稽核资料报送工作。目前在工作中,这些规定的执行却差强人意,比如:信贷部门在报送的数据资料中基本上是贷款的投向、投量、贷款方式、形态等静态指标,对业务发生的业务品种、业务状态、业务进展和业务前景等指标根本没有涉及,而且半年报送也不及时。同时,在资料中只是作了陈述性说明、阐述和简单的原因分析,而在内容上主、客观进行深度分析的较少。这对开展非现场审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非现场审计软件开发滞后

为了很好地开展银行内部非现场审计,已经开发了一代非现场审计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但是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推陈出新和管理系统的升级,非现场审计的计算机软件程序、系统的后续维修和升级却没有及时更新,这也是导致非现场审计进展迟缓和质量、效率不高的原因。

三、银行有效开展现场审计的思路和方法

在我国,针对银行非现场审计存在的问题,审计人员首先要在学习和借鉴国外非现场审计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将非现场审计技术和审计经验相结合,具体应用有效的非现场审计方法,做到非现场审计和现场审计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非现场审计的作用。

(一)学习和借鉴国外非现场审计的先进技术及经验

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非现场审计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一种金融审计监督方式,在国外银行业已被广泛采用。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已有多年的非现场审计监督经验,他们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非现场审计方法,且效果明显。我国应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非现场审计的模式,建立银行的非现场审计的路径和规则。世界上一些国家如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探索非现场审计方式,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地开发了早期报警系统和国民银行监测系统,利用这些系统可以将收集来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由计算机自动汇总、分类、排队,并生成和输出《银行统一经营报表》(共有11张表组成)及分析报告。审计部门利用“早期预警系统”软件,对数据档案设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分析,对各分支机构经营状况及风险程度按正常、可能出现问题、已经出现问题、有较严重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形成了专门的监控报告。

(二)非现场审计和现场审计要有机结合

就整个审计体系而言,非现场审计和现场审计都是审计监督和评价的方式,二者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非现场审计帮助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提供审计线索;现场审计保证审计计划的有效执行。非现场审计广泛的覆盖面与现场审计有针对性的审计点相结合,形成审计监督网,可以共同促进审计监督和评价职能的有效实现。应将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实施现场审计前,非现场审计部门应提供被审计单位的最新信息,以利于现场审计将非现场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使现场审计发挥最大的审计效果,现场审计在完成某项审计任务后,也应主动将所发现的问题向非现场审计部门通报和沟通,以利于其对分析结果进行修正,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互结合是内部审计方式的发展趋势。

(三)非现场审计技术与审计经验相结合

审计经验是审计工作者总结长期的工作实践并与理论相结合形成的、对以后的审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非现场审计技术为由审计经验的审计工作者提供技术支持,能够增强审计的广度、深度和针对性,提高审计效率;审计经验为非现场审计技术提出更高的需求,非现场审计技术为满足这种要求必须持续改进,开发出能够满足现场审计要求的最新技术。因此,非现场审计技术与审计经验两者相互结合,将是审计工作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的过程,必将对审计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银行开展有效的非现场审计的具体方法

1.应利用现有的资源创新技术内容,为审计办事处安装和开通BO系统

BO系统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和监测工具。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数据报送渠道,按照适当的频率,调集相应的总账、明细账以及其它数据信息,连续收集审计对象的会计、财务数据,各业务部门的统计数据、报表、报告以及非现场审计中认为有必要的其它资料,根据具体审计事项的特点,综合利用非现场审计系统、城综网数据查询系统、总账传输系统、CMS系统和个贷系统等计算机系统数据,并结合文字性资料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数据变动过程的异常,查找经营管理存在的违规行为、潜在风险和异常情况。

2.应严格执行非现场审计的程序

具体做法是:(1)要求做好非现场审计工具在审计准备阶段的应用;(2)对分析阶段发现的疑点和异常情况进行充分讨论;(3)运用审计经验进行判断,确定异常数据对应的具体业务、交易背景,分析产生异常的可能原因;(4)评估其结果和影响;(5)进一步筛选出值得重点关注的内容,对发现的问题疑点做好审计日志《审计工作底稿——工作记录》,并导入《非现场审计项目疑点库》。

3.对于非现场审计系统缺少支行的明细账数据, 如果发现的问题只针对于二级分行,不能将疑点问题细分到县区支行

对于上述情况,审计人员应积极探索弥补非现场审计系统的不足之处,首先将各县区支行的月总账数据导入Visual Foxpro数据库, 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语言本身强大的数据查询、计算和汇总功能,对非现场审计系统所发现的疑点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准确定位疑点问题的发生源——县区支行;然后,利用“分行光盘刻录系统”所采集的每日分录流水账,查询具体的交易流水账,从而得到疑点问题发生的具体时间、金额以及记账员、复核员等详细信息。利用这种方法, 可以为现场审计提供比较明确的审计线索。

有效银行监管问题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长期薪酬激励,短期薪酬激励,薪酬组合激励

激励问题的产生源于企业契约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委托——代理关系内生的信息不对称性。在委托——代理关系中, 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为实现各自的利益而行动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将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高度统一, 从而使代理人为委托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实施有效激励不仅是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 同时也是适应更加激烈的银行业竞争的需要。薪酬激励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对代理人的激励效果, 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以及经济效益。本文从对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现状入手进行考察, 提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有效性的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现状

现阶段, 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注重薪酬的激励作用。对于高级管理人员, 上市银行逐步设立了薪酬与考核委员会, 加强对其考评与薪酬激励;部分银行甚至聘请国际知名的专业咨询公司设计高管薪酬方案, 并逐步推行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制, 如民生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年薪由基础薪酬、业绩薪酬和特别贡献奖励组成。对于一般员工, 各银行也逐步开始采取基本工资加效益工资的薪酬激励模式, 经董事会决议, 按每年净利润的增长提取一定的百分比作为员工效益工资。然而, 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采取的是短期薪酬激励, 对于国外成功实践的股票期权等长期薪酬激励尚未真正得以实践。

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有效性的对策

(一) 在微观层面, 优化薪酬激励机制

1.激励模式上, 实施薪酬组合激励。有效的薪酬激励模式能有效地激励员工, 使其能将个人利益与银行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相联系, 最大限度地为股东的利益和银行的长远发展付出努力。因此, 商业银行在设计薪酬激励模式时, 应该根据各银行自身经营水平和实力, 设计合理的薪酬组合, 以实现对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的激励, 以更好地提升薪酬激励的有效性, 并使其员工行为更符合银行股东的利益和银行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实施薪酬组合激励, 实现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短期薪酬激励与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长期薪酬激励的结合。

2.激励结构上, 扩大长期薪酬比例。国外商业银行激励之所以获得较大的成功,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较注重长期薪酬激励, 而我国商业银行长期薪酬激励基本上还是空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扩大长期薪酬在商业银行员工薪酬收入中的比重, 一方面, 可以提高商业银行员工整体薪酬水平, 即使在短期薪酬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其整体薪酬水平也会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 可以提高商业银行薪酬与经营业绩的相关度, 使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与员工重视银行的经营业绩与长远发展。扩大长期薪酬在商业银行员工薪酬构成中的比重, 可以较好地提升薪酬激励的整体有效性。扩大长期薪酬比例, 可以加快实施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期权计划如期股制、员工持股计划等长期薪酬激励措施。

3.激励对象上, 实施全体员工激励。实施全体员工激励, 对高层管理人员突出股票期权、期股制等薪酬激励, 对中层管理人员突出限制性股权薪酬激励, 对普通员工可以采取员工持股计划或者制定适合本银行的员工奖励计划进行激励。这样, 通过多层次的员工薪酬激励使员工利益与银行的整体利益密切相关, 以提升薪酬激励的有效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 可以设计不同的薪酬比例与薪酬结构。在基层员工的薪酬总额中, 短期薪酬占绝大部分的比重;在中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总额中, 短期薪酬比重有所下降, 但仍是薪酬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总额中, 长期薪酬占绝大部分比重。这样的薪酬设计是与员工在银行经营发展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决定的, 多层次的设计可以更合理地接近银行经营的实际情况, 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人员实施不同的激励, 做到因人而异, 从而提升薪酬激励的有效性。

(二) 在中观层面, 强化商业银行治理

1.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完善的治理结构是激励机制有效实施的前提。一是改善董事会的构成。要降低内部董事比例, 提高独立董事比例以及来自机构投资者的董事的比例, 以形成严格的内部约束, 对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行为实施有效监督。二是尽快设立独立董事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考核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 并配合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及时反馈经理人员的业绩真实程度。对经理人员财务做假、粉饰业绩换取自身收益的违法行为, 审计委员会一经查实, 应立即收回经理人员所获得的收益, 解雇经理, 甚而追究经理人员的法律责任。三是设立一个由外部股东、内部股东、工会代表和独立董事等各方成员共同组成的类似薪酬委员会的常设机构, 由该机构负责决定商业银行经理层的薪酬问题。

①限制性股票期权是指企业以奖励的形式直接向经营者赠送股份, 经营者在限制期内不得随意处置股票;若其在奖励规定的时限到期前离开企业, 企业将会收回这些奖励股份。

②期股制是企业出资人与经营者达成的一份书面协议, 允许经营者在任期内按既定价格用各种方式获得本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 先行取得所购股份的分红权等部分权益, 然后再分期支付购股款项。

2.加强薪酬信息披露。完善薪酬信息披露制度, 提高薪酬信息的透明度, 可以增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因此, 要加强商业银行薪酬信息的披露力度, 尤其要加强披露高管人员薪酬水平及其构成, 包括固定部分、年度奖金部分以及补充福利等信息的披露。建立和完善内部信息交流和公共信息披露规范和渠道, 增加银行经营管理的透明度, 接受相关利益者和社会的监督, 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他们的行为完全负责, 增强董事会决定的客观性、合规性和科学性。

(三) 在宏观层面, 改善外部相关环境

1.加快资本市场改革。长期薪酬激励之所以能够成为对高管人员及普通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激励形式, 其关键性假设是银行的股价或经营业绩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反映银行的未来盈利能力, 而这一点又必须建立在资本市场是充分有效的基础上。只有在有效的资本市场, 银行的未来盈利能力才能通过股票价格真实反映, 并依此形成对其经营者的业绩评价。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仅为准弱势有效市场, 其对公司经营的基本状况反映得非常有限, 且市场上的投机行为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 长期薪酬激励并不能达到真正的激励效果。因此, 要加快对资本市场的改革, 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为长期薪酬激励提供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为了规避资本市场的弱有效性, 可以考虑推出不同形式的薪酬激励措施, 如可以实行指数化期权。传统期权的行权价在授予期权时就确定下来, 并一直保持不变。而指数化期权的行权价是随着某个特定的指数而动态变化的, 这个指数可以是整个市场的综合指数, 也可以是行业的综合指数, 这个指数反映了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动。实行指数化期权, 行权价每年按基准指数的变化进行重新设定, 员工只有在其业绩超过指数时才会得到相应的股票期权, 利用动态变化的行权价来过滤掉市场中的系统风险, 克服资本市场的弱有效性。

有效银行监管问题 篇8

一、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原理

新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指出,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是良好监管实践的最低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国。《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着力于有效监管体系的建设方面的指导,而本文从监管的结果来探讨监管的有效性。

(一)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内涵

既然银行监管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那么研究银行监管就必须考虑到监管的有效性。遵循成本收益的原则配置资源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按照该命题,银行有效监管的内涵就是银行监管能否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监管收益,即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取决于监管当局监管收益高低以及相伴而生的成本收益的大小,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R (X)表示监管收益, C (X)表示监管成本。

监管有效性的规则:当R (X)>C (X)时,监管有效;当R (X)≤C (X)时,监管低效或者无效,理论上应当放弃监管。但正象前面所说当发生系统性银行危机可能的损失更大时即使昂贵的监管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在银行监管效果相同的情况下, 成本较低的监管制度或者措施应该是优选方案。

(二)监管收益的评估

监管收益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的性质,但对于公共物品的评估操作不是件容易的事。刘宇飞(1999)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思路“在公共物品生产问题上,难以评估公共物品的收益性是它有别于私人物品的基本特点之一。一种替代的决策思路是进行成本有效性分析,这是指在无法确定某公共项目具体收益大小时,可以用目标的完成程度取而代之”。

(三)监管成本的评估

对于监管成本的研究,较为成熟的是英国金融服务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英国金融服务局在出台监管政策的时候,都会进行评估。本文借鉴英国金融服务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监管成本的划分方法,将监管成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成本(direct cost),指监管当局在设计和推行监管规则的时候所消耗的资源。第二类是合规成本(compliance cost),指银行为了符合监管规定而额外消耗的资源。例如,聘请专门的律师的费用,制订与印刷各类报表的费用等。第三类是间接成本(indirect cost),又称为机会成本,指的是它包括由于过度或过时的监管而阻碍了竞争或创新而发生的损失和引起的金融腐败等。

二、银行监管有效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监管收益指标的确定

尽管要给出银行监管收益的准确数值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把收益具体化,通过定性或者定量的指标来明确还是可行的。因此,可以采取先找出收益效果的具体体现,把它们纳入衡量体系,然后选取一些易于查知的关键指标把这些效果具体化。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认为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首先遵循的原则就是“每个银行监管机构都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要找出监管收益的效果,就要先从监管目标入手。通过考察各国的监管目标,从中得到监管收益效果的具体体现。

英国FSA认为现代金融监管者需要追求八个目标。“促进和维护金融市场的效率、透明度和诚信;增强和维护金融市场客户的信心;维护金融稳定,包括减少系统性风险;防止、发现和限制可能会对金融市场声誉造成损害的行为;对被监管机构和它们的客户提供适度的保护;促进市场理解监管者的目标和功能;确保监管者通过既定的原则遵守国际最佳标准和实践;最大程度减少金融犯罪”。

美国把“保护存款人;货币和金融稳定;高效和富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保护消费者”确立为监管目标。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结合国内外银行业监管经验,提出了银行业监管的四个具体目标:第一,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第二,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第三,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产品、服务和相应风险的识别和了解;第四,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上述三国的监管目标均从不同的角度将保护存款人利益、银行稳定、消费者保护和减少金融犯罪视为重要的目标,只是由于各国的文化、金融体系的实际的差异,在表述上和顺序上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将“存款人利益保护指标;银行稳定指标;消费者保护指标;减少金融犯罪指标”设为监管收益的评价指标(如图1所示)。

(二)成本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英国金融服务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对银行监管成本的划分,可以确定监管成本的指标体系“直接成本指标、合规成本指标、间接成本指标”。

三、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分析

(一)监管收益指标

1. 存款人保护指标

(1)存款人损失的补偿

存款人保护指标重要的一个考察指标就是对存款人补偿,我国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因此衡量银行破产给存款人的补偿就异常困难,但我国银行本质上说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可以是说是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这可以从2004年11月发布的《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中得到佐证。该意见规定“国家对储蓄存款和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实行全额收购政策”。即使从近几年处理危机金融机构的实践看,我国自始至终对存款人利益给予高度的保护。

(2)查处违规金额

单位:个,亿元

资料来源:银监会2007年年报

从表1现场检查情况统计表可以看到,2003年—2007年银监会现场检查中,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逐年上升,银监会查处的违规金额逐年上升,从一个方面也可以看监管者一定程度上发现并阻止了银行继续侵害存款人的利益,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

2. 银行稳定性指标

(1) 资本指标

单位:家, %

资料来源:银监会2007年年报

2003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8%)银行数仅有8家,达标资产占全部商业银行资产的0.6%,经过银监会与商业银行4年的努力,2007年底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8%)银行数达到161家,增长了20余倍,达标资产占比达到了79%。

(2)资产质量指标

单位:亿元, %

资料来源:银监会2007年年报

2003年至2007年我国银行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由2003年的17.9%下降到2007年的6.7%,拨备覆盖率逐年提高由2003年的19.7%上涨到2007年39.2%,使得银行抗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

(3)盈利指标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银监会2006年年报,2007年年报

表4主要商业银行利润表中反映出随着银行业改革的进行,银行盈利能力逐年提高,税前利润从2003年的11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409亿元,增长的幅度有20多倍。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4467亿元。

(4)流动性指标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银监会2007年年报

由于无法获得衡量流动性指标的关键性工具流动性比例和超额备付金比率,而存贷比在衡量流动性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本文采用存贷比例对流动性进行衡量,存贷比例国际上通用标准为75%,如果贷存比超过75%,则流动性吃紧。从表5可以看出2003年至2007年商业银行贷存比,除了在2003年超过75%以外,其余年份均低于75%,这几年更是维持在70%以下,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整体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定。

3. 消费者保护指标

(1) 信息披露

2007年7月,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在每个会计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披露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信息。在《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2007年,银监会督促完善信托公司信息披露,扩大披露范围,共有48家信托公司公布年报。

(2)信贷服务公平

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2006年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强化监管约束。银监会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后,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投资创业,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2007年末已有3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然而,据银监会统计2007年我国还有3302个镇(乡)未设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北京、辽宁、江苏、浙江、湖北、广东、云南七省市3027家中小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显示,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少可以从银行等正规金融部门获得,主要靠自有资金和其他非正式金融获得资金。其固定资产100%依靠自有和其他来源的占71%;5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依靠自有的占86%,初期固定资产投资全部来自金融机构的只有3%;而半数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自贷款的比例也不超过10%。这表明,中小企业通过银行等正式金融获得融资存在相当的困难,而绝大部分通过自有资金、其他来源等非正式金融获取资金。这表明,中小企业通过银行等正式金融获得融资存在相当的困难,而绝大部分通过自有资金、其他来源等非正式金融获取资金。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2004年)在“国际金融服务论坛”上说,截至2004年5月底,我国共有1324家企业上市融资,但直接融资的比例不足10%,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比例。在几乎百分百民营中小企业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I级”的温州市,中小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民间融资比例为6:2.4:1.6。中小企业融资难在我国表现得更为突出。

4. 银行业案件指标。

银行案件问题一直是令人关注的问题,从图一银行业金融机构2005年至2007年9月案件数量逐季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案件数目与百万元以上的案件数目在2007年1季度才有了明显下降。

(二)监管成本指标

1. 直接成本指标。

我国银行监管的直接成本可以看作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机构监管费,二是处理问题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费用。监管费标准为被监管机构实收资本的0.08%, 业务监管费标准按被监管机构的资产规模不同, 从0.01%—0.02%不等, 按照目前的收费水平, 银监会每年大约收取50亿元。2003年银监会设立时的开办费170亿元,以后每年平均50亿元,到2007年监管收费合计370亿元。迄今为止, 我国没有设置存款保险制度,处理问题银行往往由财政资金或中央银行再贷款来买单。我国对问题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处理主要集中在1998年以后,从1998年至今, 为处理问题金融机构, 化解风险以保持银行业稳定,所支付的成本大约是4324.5亿元。

2. 合规成本指标。

对合规成本的计算, 刘明志通过比较1994—1998年与1988—1993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非利息支出的情况, 发现两行非利息支出与总资产之比平均上升了0.5%—0.6%。而且通过回归分析证明这种变化不是经济周期变化引起的, 而是人民银行正式执行监管职能所带来的(银行管制的收益与成本)。据此推算,1994年以来, 商业银行负担的监管成本大约为其总资产的0.5%—0.6%。如果按照0.5%比例来计算银行合规成本2003—2007年约为1400亿元。

3. 间接成本指标。

在我国监管实践中,监管影响银行金融创新、监管腐败、道德风险和反腐败成本不同程度的存在,但是难以量化,前面的直接成本和合规成本都有所包含,故在这里不作讨论。

四、基本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实现状况如下:

1.从监管收益指标的实现程度看,4个观察指标所实现的程度有所差异,其中实现程度最好的是银行稳定性指标,2003年—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状况、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银行流动性都得到很好的改善,如果与上个世纪末商业银行的状况相比,更是天壤之别。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在监管当局的推动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在今后还会进一步的深化。

对于存款人利益的保护。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实际上是国家信用担保,政府对居民存款给予了高度的保护,当银行发生破产时,保证返还本金,可以说是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当发生大规模银行危机时,这种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否能够使存款人利益得到保护值得让人怀疑。另一方面,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给银行一种软约束的信号,并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因此,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解决存款人利益保护和用市场力量约束商业银行行为的一种很好的办法。从近几年,现场检查情况也可以看监管当局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银行继续侵害存款人的利益的行为。如果监管当局在监管能力建设方面持续深化,比如现场检查的手段,检查人员能力的提高,非现场监管水平的提高等等,这种保护的效果也会持续的、更好的表现出来。

对于消费者保护。监管当局在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披露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在2007年以制度的形式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可以说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现在才刚刚起步。在尽管在金融服务农村和中小企业方面,监管者已经做出了许多的努力,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解决信贷服务公平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对于减少金融犯罪。从银行业发案情况看,近年来案件总数和案件金额都有所下降,然而案件发生呈不稳定的态势,突发性很强,像农行邯郸金库案(2006)金额巨大,影响恶劣。这种事件时时刻刻都值得监管当局高度警惕。

2.银行的监管成本。为了实现存款人利益保护、银行业稳定、消费者保护和遏制金融犯罪,经过对直接成本、合规成本和间接成本分析,保守估计银行监管成本每年至少要花费450亿元。

3.银行监管有效性的思考。从可量化的银行监管收益“保护存款人利益指标”中查处的违规金额一项与成本相比较而言,查处的违规金额远远大于银行监管的成本,再加上不可量化的其他收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银行监管收益大于银行监管成本。但也有这样的疑问:对于监管收益中“银行稳定、金融案件的减少”,难道市场约束,行业组织的力量和银行内部控制就没有起作用?笔者也认同银行监管的收益应该说是监管当局、市场约束、行业组织和银行内控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完全割裂这些作用也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至少可以明确的是我国银行监管在支付高额的监管成本之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监管收益,而且银行监管的有效性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

摘要:银行业自身的特点和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使其成为监管最多的一个行业, 而银行监管的效果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文章通过概括性综述银行监管有效性原理, 从成本收益的角度, 构建监管有效性的指标评价体系, 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2003年—2007年银行监管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银行监管,监管成本,监管收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联涛.有效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J〕.银行业监管研究, 2008 (3) .

〔2〕Stigler.G.J The Theory of Ecorxmic Regulation.〔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nent Science, Volum2, 1971.

〔3〕Kenneth Spong,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译.美国银行监管制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4〕James R.Barth, Gerard Caprio, Jr, Ross Levine.黄毅, 张晓朴译.反思银行监管〔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5〕Mathias Dewatripont, Jean Tirole.石磊, 王永钦译.银行监管〔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6〕刘明志著.银行管制的收益与成本〔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7〕巴塞尔委员会, 罗平译.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M〕.1997.

有效银行监管问题 篇9

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曾经说过“我们必须而且正在使监管变得更加激励相容”, 而另两位美联储董事苏珊·菲利普斯也曾说过“在过去几年中银行监管的目标并没有改变但我们正在迈向更加激励相容”, 罗伦斯·梅尔也说“监管当局与银行之间的长期战斗的历史是我们开始寻找用经济学家的行话来说是激励相容的监管策略”。

1996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米尔利和斯威廉·维克里在委托代理问题中引入激励相容理论。他们认为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一致, 同时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 具有信息优势的代理人会选择使自己效用最大的行为, 这就有可能损害委托人的利益。银行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与银行之间都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如何利用已知的不完全信息激励代理人做出使委托人效用最大行动, 是激励相容要解决的问题。

霍夫曼 (Kaufman, 1996) 等学者认为金融安全网的建立如果只为纠正金融市场失灵, 那么系统性风险非但没有降低, 反而会增加银行失败概率和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 加大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卡恩 (Kane) 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政府监管低效率的原因是存在“激励问题”。哈特和莫尔 (Hartand Moore) 等学者提出提出了不完全契约理论, 使理解银行监管的一个全新视角, 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完全难以通过市场自身力量解决, 而契约的有效性依赖于法律制定和执行效率。皮斯托 (Pistor, 2002) 等提出“法律不完全理论”, 认为金融领域的法律不健全是监管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约束代理人的有效手段。巴特查理 (Bhattachary, 1998) 等通过对银行监管理论对最优银行监管体系参考价值的回顾, 着重分析了银行安全网的道德风险。桑托斯 (Santos, 1999) 分析了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其他监管手段的有效性, 并对银行资本监管的理论文献进行了回顾。项卫星和傅立文 (2005) 陈雨露和汪昌云 (2006) 、类承暇 (2007) 等通过对银行监管理论的研究, 认为如何设计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监管者恪尽职守, 以及设计何种激励约束机制使银行与社会公众的目标函数一致, 是现阶段我国银行监管的迫切和现实问题。

二、银行监管的有效性研究

在对银行监管有效性方面的研究, Kane (1981) 在公共选择理论基础上发展出“规避管制”理论及该理论的动态模型, 论证了金融创新的重要动因是金融管制。根据公共选择理论, 监管者和被篮管者在金融市场上都有特定的目标利益, 当两者目标发生冲突时, 双方都不会主动退出市场, 作为监管者要根据情况制定新的监管手段, 作为被监管者则会寻找监管者新监管手段中的“监管真空”, 规避管制。Kaufnan (1996) 指出由于银行具有低现金资产比率和高负债比率, 所以银行一旦出现支付危机, 便会迅速采取减价出售贷款资产并大量抛售抵押品的方式解决危机, 从而扰乱金融市场, 因此要加强对金融机构业务的规范和银行准入及退出的监管。Wilko Bolt (2004) 认为风险行为的增加是由于银行间的激烈竞争, 监管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制止。在资本充足率的有效性方面, 改进的资本充足率与银行的潜在风险有更加紧密的联系, 并成为银行进行风险监管的动力。Barth等 (2004) 认为虽然严格的资本要求与不良贷款相关性较低, 但在其他监管政策不变的情况下, 严格的资本监管与银行的危机并不具有稳定的相关关系。同时, 他还分析了赋予监管者更大权力的利弊两方面的影响, 他认为强势的官方监管可以阻止银行管理者从事过度的风险承担行为, 对银行的发展、绩效和稳定都是十分有利的;但较强监管者也可能导致腐败或阻碍银行间的合作。江曙霞 (1994) 对银行资本充足性监管在公司财务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银行监管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有效的, 而我国银行的核心资本不足, 应尽快补足, 提高银行体系的整体安全性, 同时银行应进行全面的规范化管理的建设, 增强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刘晓勇 (2001)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行了实证分析, 他认为有效的银行监管是建立在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之上的。在具体分析了我国我国银行监管激励不相容的现状之后, 他指出要从制度上改变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不足问题必须从银行的公司治理入手, 建立银行风险监管的硬约束, 逐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刘明志 (2003) 认为对银行的监管是现代银行制度的内在要求, 由于银行运营的高风险以及银行危机的传染性, 对银行业实施审慎监管就显得至关重要。他还认为某些监管机构的重复设置是监管低效的表现, 同时他又对银行监管的收益—成本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提高监管效率的政策建议。金鹏, 郭艳艳 (2010) 从风险控制角度对监管有效性进行分析, 他们认为只有保证了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才是有效的银行监管模式, 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性风险的传播途径来实现, 同时也可以保证银行系统的效率与稳定。

三、基于激励相容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研究

Marino (1990) 通过构建一个社会福利函数和一个基于激励理论的监管模型, 侧重研究了流动性资产价值最大化的问题。Chan和Greenbaum (1992) 、Thakor (1992) 则通过分析得出了公平定价的存款保险制度并不一定是激励相容的, 监管者必须在公平存款保险定价和给某些特定银行提供“信息租”以便更好地监管整个银行体系之间进行权衡。Brien (1997) 采用了激励相容的原理, 提出了银行资本监管的“预先承诺制”理论 (Pre-commitment Approach—PCA) 。Edward.S.Prescott (1997) 和Arupratan (1998) 分别发展了具体的“预先承诺制”的机制设计, 并验证了其可实施性。白钦先 (1999) 首先对未来金融监管提出展望, 提出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和实践将“更注重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内部的激励相容方面来探索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自觉主动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 这也是金融体系“安全、稳定、效率和效益有机结合与协调的内容与要求”。何自云 (2003)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引入了“激励相容”的概念, 分析了激励不相容监管的弊端, 并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体现激励相容原则的部分做了介绍。蒋海等 (2004) 运用博弈论, 通过对金融监管中各参与者的博弈分析, 认为在存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 监管当局提供的有效监管激励缺失以及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是造成监管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金雪军, 李红坤 (2005) 在对国际银行业监管模式演进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解释了在中国金融监管中监管失灵和激励缺失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 对银行资本监管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四、结论

中国已完成了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而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 外资银行将大批进入, 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再者, 结合历史上多次金融危机的经验告诉我们, 只有加快建立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机制, 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才能顺应国际金融的发展形势, 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摘要: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是使监管者、银行和社会公众效用最大的一种监管模式。银行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与银行之间都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如何利用已知的不完全信息激励代理人做出使委托人效用最大行动, 是激励相容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金融监管中各参与者的博弈分析, 认为在存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 监管当局提供的有效监管激励缺失以及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是造成监管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只有加快建立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机制, 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才能顺应国际金融的发展形势, 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关键词:激励相容,商业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巴曙松.金融监管框架的演变趋势与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J].当代财经, 2004 (1) :53-56

[2]蒋海, 钟琛, 齐洁.对金融监管理论基础及其政策的反思[J].经济科学, 2002 (4) :87-96

[3]金雪军, 李红坤.激励相容监管机制:银行业监管效率的基石[J].东南大学学报, 2005 (9) :16-22

[4]Bhattacharya and Zechner.Bank capital regulation withrandomaudits[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002 (26) :2-50

[5]Goodhart.Democracy, globaliz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thestate[J].Policy, 2001 (4) :27-546

[6]Rsik&Hassan.Financial deregula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An empirical study of Turkish commercialbanks[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 2003 (27) :1455-1485

[7]唐秀琴, 齐中英.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 2007 (8) :128-130

[8]甄玉.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现状与选择[J].经济论坛, 2005 (14) :77-82

第三方支付的有效监管 篇10

据悉, 截至2010年6月, 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42亿, 半年用户净增3396万, 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达到4500亿元。在网络购物用户数急剧增长的过程中, 第三方支付的魅力也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可以规避交易风险的第三方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业务整合了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 其资金周转效率远高于传统支付方式, 支付宝、财付通、块钱、各种银联的电子支付让网购一族、B2C和C2C商家都享有更多安全的金融交易选择。事实上, 还不只是规避交易的金融风险, 第三方支付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是生活的快捷和便利, 人们不用再去银行或者交易大厅拥挤排队, 而是拥有一个账户通过轻轻点击就可以享受购物、缴费等一站式服务。或者说, 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的火热让第三方支付成为热点, 一度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进入第三方支付领域, 第三方支付领域的竞争也开始激烈起来, 从而也开始暴露出一系列风险。

由于网络交易的匿名性、隐蔽性, 第三方支付平台很难辨别资金的真实来源和去向, 让资金的非法转移、洗钱、贿赂、变相侵占国有资产、收受回扣、诈骗等活动有了可乘之机。如何保障客户备付金的权益?如何处置受理中的违规?如何杜绝洗钱和非法套现?如何保证支付服务相关信息安全?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始终是业界舆论的风口浪尖。就目前而言, 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标准也是一种法律风险, 相关争议解决缺乏公信力。

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常理之举是设定相应的监管机构, 比如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等相应职能, 央行显然力担重担。虽然央行一再重申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准入不对民营资本设限、不对许可证作数量限制等, 新规定还是被认为是不公平的, 尤其是规定注册门槛必需超过1亿, 更把许多创新型小金融机构拦在第三方支付的门外。“罗马不是一日建成”, 现在资本过亿的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也并非一日成功, 它也是从小企业慢慢成长, 而小企业创新成长正是互联网时代神话的缔结者, 央行此举无疑让互联网经济有所缺失, 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第三方支付发展的活力, 给予VISA等国外金融机构超级利好。

而央行只能对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准入、交易行为、经营行为进行监管, 相应的网络安全与法律风险还需工商、税务、信息产业相关部门共同处之, 多个部门共同监管的防范任务不可谓不艰。如何真正有效地监管才是最小化第三方支付弊端的解决之道。从美国、新加坡、欧洲等国以及成功行业对第三方监管的经验可以看到, 笔者认为有效监管必然包括有效处理沉淀资金、定期账务核查、高效的行业内控管理、制定违约惩罚规定及相关法律。

论加强银行会计监督的有效途径 篇11

关键词:银行会计 监督 途径

0 引言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会计监督工作也有了深刻的变化,会计监督由以往的单纯性结算监管向深层发展,监督的范围包括审查金融机构是否遵守有关的会计标准,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状况及会计体系的审查。但是,近年来,在银行会计工作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已逐步引起监管部门和内控部门的普遍关注。那么,如何加强银行会计的监督呢?

1 强化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1.1 根据业务发展变化和财会工作的实际,地方管辖银行应由行长挂帅,按照金融法规和人民银行的要求对本行各项内部制度、岗位规章进行清理。在此基础上,及时修订、补充、调整现有的会计规章制度。尽可能在新业务推出前,在计算机业务处理新项目推出前就有较完备的制度可供执行,并在执行中日臻完善、严密。

1.2 强化学习、执行会计制度的意识,营建按会计制度办事,用会计制度来管理和防范风险的氛围。首先应强调制度的严肃性,抓好行员遵守银行规章制度和增强防范风险责任意识的教育。其次,强调行员尤其是会计人员、领导干部必须学习、了解、并亲抓银行规章制度落实和建设,按规章制度要求办事,进行管理。在学习方法上要强调务实。第三,着手编制银行各岗位会计制度、业务操作准则,使制度规定、各项业务处理要求细化落实到各个具体岗位。并根据银行业务情况的变化,适时加以修正,并体现出准确即标准化、细致即可操作易学习掌握的特点,有利于用制度来监督和管理。第四,建立奖罚并举的机制。奖励不重、处罚失之于宽,就不可能在广大员工中起到很好的警示鞭策作用。

1.3 加强会计部门的检查、辅导和基层行会计达标工作。管辖银行通过辅导工作来服务基层,通过检查来加强会计管理工作,通过经常性的会计达标活动来全面推进银行会计制度建设和会计监督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总体水平,也间接地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2 健全、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

2.1 强调内部会计控制的严密性、适度性,尤其在内容上要严谨、完善、可靠、稳妥、紧凑、衔接,不致发生任何疏忽、遗漏或失控,既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也不给渎责失职的人员以推卸责任的遁词。①要注重体制牵制,按业务经营环节、工作特点,设置各职能部门,尽量做到机构精简,但又能区分部门之间管理对象、管理权限和影响范围,按岗位明确职责和分工,实现分工明确,又能相互牵制、监督,提高效率的目的。信贷部门审贷分离即为重要的举措。财会部门必须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之外,将明细核算下放给业务部门会计人员,并明确只有财会部门而非业务部门对其会计人员的会计职能活动有管理的权限。对于业务不是太大而风险监控难度较大的业务部门,财会部门宜加大会计监管、内控的力度。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程序员、主机操作员、终端机操作员、密码资料文档管理员职责分工也要明确。②要注重程序制约,强调任何会计业务处理必须经过批准、授权、执行、纪录、检查等程序。这些程序必须交由不同的人或部门去完成,任何人都不能独揽业务处理的全部过程,不相容的职务一定要分离,以防止差错,特别是舞弊的发生。③注重责任牵制,明确各自所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罚办法。立足于责任最直接、控制成本最低、效果也最大的基层一线控制。

2.2 根据银行实际,综合使用多种内部会计控制方法。①运用组织控制——考核轮换的方法,对重要岗位和会计业务关健岗位人员定期考核,适时轮换,并进行必要的离职审计,这对极少数图谋不轨的人还有一种威慑,消除因长期从事某项工作而营建起来的舞弊关系网的作用。②运用授权控制方法。要甄别被授权人员的称职与否,切实把好一线(尤其是最基层机构)用人关。强调各级行员按所授权限办事,除外还应强调书面授权或授权要有记录等原则。③运用纪录控制方法。重申建立会计凭证及记账、过账、报表审核制度,切实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账账核对;采用科目控制、凭证控制、账簿控制、报表控制、核算形式控制、双签控制及电子计算机运用控制,还应强调交接的记录控制及会计档案收集、装订、调阅、保管等控制。④加强内部审计即稽核在健全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中的作用。

3 建立会计监管的体系,加强对银行财务成果真实性的监督管理

银行应建立自己的监督反馈体系,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在不干涉商业银行内部财务管理的前提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财务监管体系。

3.1 加强对金融机构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实行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方式从现场监管逐步转变为非现场监管为主,应建立以日常报表分析、非现场检查为主的会计监督管理体系,通过对金融机构日常报表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安排有重点的现场检查。

3.2 加强对金融机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管理,中央银行在会计监管时要对金融机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作出恰当的的评价,监督金融机构是否建立健全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防范责任制,以有效地发现和揭示金融机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3.3 加强账户管理,强化结算纪律。目前企业利用多头开户逃避银行债务,多头贷款、多头提现,资金在几家银行间不断转移,逃避银行收息,使银行贷款形成呆滞,资产质量下降,形成信贷风险。同时又为银行之间相互压票、退票及截留客户资金提供了土壤,扰乱了正常的结算秩序。因此,加强账户管理已势在必行,首先,建议总行根据新时期经济的特点修订《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各分支机构根据办法规定加大对违规账户的处罚力度,并对违规企业及金融机构予以曝光。其次,账户管理全面实现电子化,建议总行开发统一的账户管理系统,使其与同城交换系统进行有效联网,并建立相应的“违规账户”档案,违规账户不能参加同城交换,使其资金无法正常动作,提高和加强账户管理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4 加强会计监管队伍的建设,提高会计监管人员素质

会计监管人员素质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监管职能的发挥。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人员少,特别是会计监管人员严重缺乏。这主要是由于人民银行会计工作一直是注重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在对商业银行的会计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中央银行会计监管人员的培训,如采取脱产专职培训、定期到商业银行进行学习、定期进行座谈讨论等有效办法提高中央银行会计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会计监管工作真正起到有效作用。

5 结束语

充分发挥银行会计监督职能,对全行各项业务规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银行会计监督,不仅是强化内控建设、改善经营、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有效防范和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但是,银行会计监督的复杂性致使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所以,期望一朝一夕解决银行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能的,但我们相信,在十六大精神的引导下,必将使银行会计监督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皓,杨爱民.中国银行加强会计监督的探讨[J].时代经贸.2007.(S9).

[2]王瑛.完善中央银行对重要支付系统的全面监管[J].金融会计.2008.(12).

[3]王春霞.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工作质量[J].管理观察.2008.(22).

如何建立有效的银行内控系统 篇12

(一) 部分管理层漠视规章制度

部分银行高级管理层没有在内部控制活动中发挥应有的带头和表率作用, 常常把自身的行为置于控制之外, 道德风险相当高。

(二) 存在形式主义

有的银行为了应付外部检查而笼统地制定几项制度, 表面上看起来很完善, 实际根本不按照制度做或不严格落实, 也不审查控制制度是否真正有效。

(三) 风险管理还相当落后

目前大多数银行只对单项信贷风险比较重视, 但信贷风险的管理还相当落后, 对经营中面临的包括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声誉风险等等在内的各类风险根本没有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 没有对各类风险设定限额, 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内。风险管理还没有成为内部控制活动的核心内容, 银行只能被动应付各种风险。

(四) 还存在控制空白点

比如很多银行都拥有额度较大的抵债资产, 但还没有相应制定抵债资产的管理制度。另外, 我国的银行基本上还没有把熟悉客户原则纳入控制活动, 对防范洗钱的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

(五) 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还相当有限, 甚至在有些银行成为一种摆设

突出表现在内部审计没有独立性和权威性, 审计面没有覆盖所有业务, 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建议得不到执行, 审计力量不足等等。由于内部审计的作用没有发挥, 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和缺陷就得不到及时反馈和纠正, 甚至出现失控的局面。

二、如何构建我国银行的有效内部控制系统

(一) 完善银行公司法人治理首先要真正完善银行的法人治理

改革的方向是对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 走产权多元化的路子, 引入非国有注资主体 (包括民营企业、自然人、外资等) 进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让经营者充分施展才华;其次,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6月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 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 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第三, 引入真正的独立董事制度。

(二) 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

首先, 要营造良好的外部治理机制。主要是发展公司控制权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目前, 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 职业经理人市场也很落后。公司控制权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主要是通过市场对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成员、行长 (总经理) 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选拔和淘汰。如果股东们对公司经营状况不满意, 往往就会“用脚投票”或“用手投票”, 强迫公司董事会与经营者改善公司经营。如果公司经营状况仍得不到改善, 或者是更换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 或者就有可能发生局外人通过收购该公司的股票继而达到兼并公司的目的, 这样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就会失去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外国公司控制权市场十分活跃, 对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控制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约束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市场机制。其次, 要营造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文化。一要树立“股份公司最高权力机关是股东大会, 核心机构是董事会”的理念, 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 由董事会选举产生董事长和选拔任命行长 (总经理) ;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三要树立“内部控制主要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 但银行中的每一位员工都应共同承担这一责任”的理念;四要树立“内部控制不是内控制度的简单组合, 而是业务经营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理念。再次, 设置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客户为中心, 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合并缩小非业务性机构, 大力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内部审计、信息管理等部门, 做到分工明确, 职责分明。

(三)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首先, 应当有专门的机构专司风险管理职能, 定期评估全行的各类风险和总体风险水平, 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其次, 把有效控制风险放在首位, 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业务运营都要以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有效控制风险为主线, 建立和完善资产分类制度、审慎的会计制度、损失准备金制度、互相监督牵制制度等风险制度;第三, 要借鉴国际上通行的风险分类方法, 把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作恰当分类, 比如划分为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定期对各类风险的水平和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评估, 并检讨各项控制措施是否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和明确应采取的补救措施;第四,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的要求, 借鉴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 创建适合于本行的风险管理模型, 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风险管理。

(四) 构建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为了提高内部审

计的效果和覆盖面, 应不断改进审计技术手段和加强审计力量

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取决于实质独立性, 即审计人员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提高实质独立性的途径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价值观等;其次, 足够的审计力量, 包括审计人员数量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也直接影响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

(五) 重视成本与效益原则经济学理论认为, 通常而言

成本具有递增的特性, 收益则具有递减的特性, 当内控超过一定限度, 成本将可能会超过收益, 从而令内部控制的净收益变为负值

短期的严格控制可以隐蔽的心理上的成本为代价而获得, 系统在表面上看来是在控制中, 但压力却会在远期酿成一次有严重后果的爆炸。如果内控过度, 则其成效将不能达到把内控系统设计得能挖掘人的潜在能力, 并把个人与组织的福利结合起来时那样的理想状态。

(六) 发挥金融监管的推动作用

首先, 金融监管当局要把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 监管当局仍将是构建有效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最主要推动力量。第一, 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法规体系, 并使监管活动严格地建立在法规基础之上;第二, 要特别重视对银行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管;第三, 要树立“监管就是服务”的监管理念, 避免为“监管而监管”。其次, 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强化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 并以此促进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第一, 要培育或选择一批客观诚信、公正履行职责的社会中介机构, 这是确保社会中介机构履行职责的首要条件;第二, 督促商业银行全面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监管, 允许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的全过程, 全面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第三, 强化金融监管当局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信息沟通, 促使社会中介机构全面真实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 共同维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再次, 要加强信息披露, 向存款人和社会公众及时准确披露有关信息, 维护存款人的知情权, 通过社会公众的监管来推动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

上一篇:网络工程实验教学下一篇:内容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