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有效性监管目标(精选12篇)
监管有效性监管目标 篇1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是财政部门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05年广州市财政局经批准正式成立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处, 专司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职能, 全面启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几年来, 重点在完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资产配置、资产使用和资产处置, 以及强化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监督上下功夫, 努力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高标准定位工作目标, 精心设计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总体思路
在实施资产管理中, 把制定工作目标放在首位, 明确提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目标是:以服务部门预算改革为中心, 以规范资产管理为基础, 以建立资产数据库和资产配置标准为突破, 以盘活和提高行政事业资产使用效率为目标, 不断探索与公共行政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实现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新跨越。提出工作的总体思路:摸清家底, 掌握情况;建章建制, 规范管理;明确职责, 分清责任;建立配置标准, 强化预算管理;规范资产处置, 防止资产流失。
二、全面开展资产清查, 彻底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
2005年7月22日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地级以上市年内全面开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清理工作。为全面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全市以贯彻落实省会议精神为契机, 会同市纪委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关于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资产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并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做好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资产清理工作的通知》, 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处置。
通过本次资产清查, 基本摸清了全市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家底和资产分布, 尤其是各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地产和经营性资产情况, 为今后加强行政事业资产基础管理, 细化部门预算编制、科学合理配置资产, 从而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
三、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实现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从配置、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监管
2006年财政部颁发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为将两个办法的各项管理规定落到实处, 促进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根据两个办法确定的原则, 结合本市实际, 制定并出台了系列配套制度, 以细化各个环节的管理。
﹙1﹚制定并出台了《广州市市属行政单位常用公用设施配置标准》, 为了规范行政单位公用设施的配置, 构建节约型政府,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本市实际于2008年研究制定了《广州市市属行政单位常用公用设施配置标准》, 明确行政单位常用公用设施配置应遵循“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一致;与履行职能需要相适应;科学合理, 标准统一;厉行节约, 从严控制”的总体原则, 并从配置数量和价格上限两方面对行政单位办公用房购建和装修、机动车辆和办公家具、办公自动化设备等五大类、43个品目的常用公用设施的配置作出了规定。配置标准的执行对杜绝资产购置的随意性, 遏止资产购置上的奢侈浪费和苦乐不均现象,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我市进一步推进资产预算与部门预算相结合奠定了制度基础。
﹙2﹚制定并出台了《广州市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办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自用资产、对外投资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对外担保资产以及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登记、产权纠纷和监督管理等作了详细规定, 对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行为,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确保资产安全与完整具有重要意义。
﹙3﹚制定并出台了《广州市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办法》。《办法》对行政事业资产的处置范围、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处置收入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与旧《办法》相比, 该《办法》有了较大的突破:一是新增了对外捐赠和资产置换两种处置行为, 并在资产报损行为中增加了货币性资产损失和对外投资损失核销的内容;二是增加了资产处置范围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常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三是增加了对没有规定使用年限和未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的需报废、淘汰的固定资产, 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技术鉴定的具体办法;四是明确了应报财政部门审批或备案的处置事项的执行程序;五是对申请不同资产处置事项需提交的文件、证件及资料作出了明确规定;六是重新调整各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审批权限, 扩大了主管部门的审批权限。同时增加对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资产处置, 由市财政局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 以体现对重大资产的处置由市政府决定的精神;七是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经批准淘汰的但仍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 可委托有资质的拍卖机构或交由市接受社会捐赠工作站处置, 为各单位处置资产提供了出路;八是增加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规定, 明确“单位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出具的资产处置批复文件作为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制定资产配置计划、财政部门安排预算资金以及办理政府采购的参考依据”。
四、强化对闲置资产的调剂使用, 优化政府资源在部门之间合理配置
为加强对长期闲置资产及超标准配置资产的管理, 提高现有资产利用率, 节约财政资金, 加大了对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调剂使用的力度, 通过对存量资产的调整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最大限度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2006—2009年, 先后完成了对16个单位闲置办公用房的调剂, 调剂面积达41500平方米。通过对闲置办公用房的调剂使用, 逐步改变了行政事业资产属于“部门所有”的观念, 优化了政府资源在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
五、推行资产出租和转让“阳光”管理, 从制度上杜绝资产低价出租或转让的行为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房产使用和处置存在的低价出租和出售的问题, 先后印发了《关于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出租和转让实行公开招租和拍卖的通知》和《关于房产公开招租租金参考价和资产公开转让拍卖底价问题的通知》, 明确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出租和转让应当委托通过政府采购产生的拍卖服务机构按市场化方式实行公开招租和拍卖, 彻底改变了过去由各单位自行出租或出售可能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对从源头和制度上堵塞滋生腐败漏洞,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构建阳光财政具有重要意义。
六、启动资产购置计划编制工作, 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为进一步深化、细化部门预算改革, 推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 于2007年正式启动了资产购建计划编制工作。根据现行资产管理的水平和实际, 选择了目前国家有明确配置标准的办公用房和小汽车两大固定资产作为该项工作的切入点, 要求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申请财政资金购建办公用房和购置小汽车的, 应在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前, 提出增量资产购置计划, 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财政局审批。明确规定只有经财政部门批准的资产购置计划方可列入单位下年度部门预算, 未经批准的资产购置事项, 不得纳入下年度部门预算。
七、开展资产动态管理系统建设试点工作, 积极探索创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手段
为建立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监控, 2007年, 选择市工商局、体育局、民政局作为广东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应用试点单位,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由软件公司协助相关单位导入初始化资产数据, 形成动态数据库和数据报表, 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各行政事业单位推行。
监管有效性监管目标 篇2
(一)制定方案,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今年在创建30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2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基础上,创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力争年底通过验收。
(二)创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积极探索餐饮服务电子监管,通过视频晒后厨,实现对操作过程实时电子监控,力争2014年餐饮服务示范街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和城区有条件的餐饮服务单位实施餐饮服务电子监管,建设“阳光厨房”。
(三)加大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提高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增强其食品安全意识。
(四)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一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五)制定餐饮服务环节监督抽检方案,结合餐饮环节消费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抽检,全年抽检样品不少于200份。
(六)按时上报餐饮服务监管工作信息及总结报表,每月上报政务信息不少于4篇。
美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衡量 篇3
关 键 词:金融监管指数; 金融监管有效性;衡量
中图分类号:F8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1-0019-05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国内金融机构众多,金融市场规模很大,相应地,美国也建立了较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 美国的金融监管堪称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监管体系,其监管机构众多,监管法律纷繁复杂。1999年通过的《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宣告美国实行混业经营, 但美国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却没有太大的调整, 美国进入了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时期。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后,美国最终于2009年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根据该法案除了出台一些限制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条例之外,还设立了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 增加了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美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局面。那么,2000年以来,美国的金融监管有效性如何? 金融监管质量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本文通过总结既有理论提出了一种衡量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新方法——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方法,并基于这种方法对美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总体的衡量和判断。
一、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之一来自于目前世界各国正在进行的金融监管改革。针对2008年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正在或即将进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但现有理论对金融监管体制的比较多采用定性的分析框架,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不同监管体制之间的优缺点比较来做出评价。 但定性比较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且很难对金融监管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而且缺乏前瞻性, 使得各国金融监管往往滞后于金融业的发展,从而使金融监管改革呈现“危机导向型”的特征。 本文想通过构建金融监管指数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定量研究, 进而为金融监管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另外,本文还希望通过金融监管指数的构建动态监测各国的金融监管质量, 并希望在金融监管水平大幅下降的时候提出预警, 进而使得金融监管改革更具有前瞻性。
研究背景之二来自于对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进行评价的需要。2000年至2007年,美国金融监管方面没有做出很大调整,进而引致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2009年美国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该法案是否起到了大家所期待的效果, 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
鉴于以上两点, 本文依据各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构建了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框架, 并利用这一分析框架对2000~2008年美国的金融监管有效性进行衡量与评价。
二、 金融监管有效性及其衡量问题的理论综述
所谓有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以此,我们可以将金融监管的有效定义为:“能实现预期的金融监管目的”。关于金融监管有效性及其衡量主要包括两个问题: 第一是金融监管是否有效;第二是金融监管有效性如何衡量。
关于监管是否有效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监管有效说和监管失灵论。监管有效说以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为代表, 监管失灵论以监管俘获说为代表。
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Stigler,1971;Becker和Stigler,1974)建立在政府拥有充分信息、为社会整体福利服务以及具有完全信用三个假设基础上,认为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其脆弱性,且由于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不完全竞争和搭便车行为等, 私人不可能去监管那些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只有通过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才能够克服市场失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改善金融机构的治理水平,从而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金融监管公共利益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积极鼓励政府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实现对金融的直接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增强政府金融监管的权力, 发挥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可以弥补市场失灵所带来的问题。
监管俘获说(Becker,1983;Tullock,1967;陆磊,2000)认为监管与公共利益无关,监管机构不过是被监管者俘获的猎物或俘虏而已。 这派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政府作为一个拥有自己独立利益的特殊市场主体,它并不能最大化社会的福利。一方面,政府的金融监管政策往往会被少数既得利益集团所左右,因为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有积极性采取各种手段影响政府的金融监管政策,这样,金融监管机构最后常常被俘获。另一方面,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过多管制行为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中寻租的机会,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这就不利于金融的长期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竞争和开放机制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防止既得利益集团对金融发展的抑制。
虽然在理论上存在着监管有效说和监管失灵论,但从实践上来看,目前各国对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基本达成了共识, 且各国基本都建立起了金融监管机构。根据统计 [1] ,世界共有192个国家建立了金融监管机构。
既然金融监管是必要的, 那么金融监管的效果如何呢?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金融监管有效性的衡量问题。目前理论界较为常用的衡量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模型主要有两个: 金融监管成本-收益模型和成本有效性分析模型。
金融监管成本-收益模型(秦宛顺、靳云汇、刘明志,1999)的主要思想是:金融监管都存在着一个有效边界的问题, 如果金融监管位于有效边界上或附近的一个区域内, 那么它就可以产生正的综合效应;如果金融监管超过了有效边界或区域,或者离边界很远, 那么它就很有可能会产生负的综合效应。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有效分析金融监管效率,界定金融监管有效边界的量化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是目前理论界研究这一问题运用得最多的方法。 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其结果实际上就是一个金融监管的效率问题, 即用最低成本实现监管收益的最大化。但它存在的较大问题是:在现实中要计算监管的收益和由于没有实施监管而造成的损失是徒劳的, 因为这种收益和损失是假想中的,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难以量化。同时,各国的金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无法全部由监管的成本和收益来反映。 成本收益分析只是在理论上论证了如何寻找优化本国的金融监管, 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执行性。
鉴于成本-收益模型的缺陷性, 成本有效性分析模型(刘宇飞,1999)随即替代产生了。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在无法确定监管项目的具体收益大小时,可以用目标的完成程度取而代之,并计算出该收益与付出的成本之间的比例。 如果能够同样有效地完成目标,成本较小的方案要优于成本较高的方案。因此, 可以用有效程度与成本之比的最大化替代原有的成本-收益分析下收益与成本的最大化目标。在这种分析方法下, 虽然金融监管的收益仍难以量化,但由于其运用目标完成的程度(即监管的有效程度)替代了金融监管的收益,因此较为巧妙地避免了金融监管收益难以确定的难点, 从而在总体上能运用其来判断金融监管是否有效。但它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国家金融监管目标往往是多重的, 目标的完成程度的测度较为困难, 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量化分析方法。
nlc202309010323
鉴于以上两种方法的固有缺陷, 本文在成本有效性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金融监管有效性衡量的新方法: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方法。
三、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框架的构造及建立
从监管目标来看, 世界三大监管组织都制定了各自领域的监管规则,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银行监管过程较为强调安全性和公平性;证券监管强调安全性、效率性和稳定性;保险监管强调安全性和公平性。 之所以银行监管和保险监管不加入效率性指标, 主要因为效率性和安全性存在矛盾,特别对于银行业来说,由于存在系统性风险的传染主要载体, 所以各国一般较为避讳提金融效率问题。但由于发展经济是各国的首要目标,而一个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所以,总结起来,金融监管的目标总体应该包含三个:稳定性、效率性和公平性(蒂米奇·威塔斯,2000)。 安全性是指金融监管要确保金融系统的安全,避免金融风险的集聚、扩散和蔓延;效率性是指金融监管要确保金融系统的效率, 促进金融系统的发展; 公平性是指金融监管过程中要强调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确保公平对待金融消费者。这三个目标主要针对金融市场不完备性的三个方面,如表2所示。
虽然金融监管主要有三个目标,但本文认为,公平性目标从属于安全性目标和效率性目标,因为公平性目标涵盖于安全性和效率性目标之内,假如一国金融业未实现公平性,则从长期来看,该国金融业的安全性和效率性都会受到损害。
根据金融监管的安全性和效率性这两个目标, 我们构建了一套金融监管的指标体系,具体如表3所示。
一般来说, 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 所以本文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引入了代表宏观经济稳定的三个指标,即通货膨胀率、CPI、银行不良资产比率来代表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性。而金融业效率主要包括银行的效率和股票市场的效率,所以,本文引入了4个金融效率指标:银行存贷比、银行一般管理成本、银行收入成本比和股票市场交易额占GDP比重,由此来代表金融业效率。
由于安全性目标和效率性目标存在替代关系,且这两方面的因素受各个经济或金融指标的影响,而这些指标由于单位和性质的不同, 无法直接进行横向比较, 所以我们需要将这些不同质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挑选出对金融监管指数影响最大的几个主要因素, 并确定这些因素在金融监管指数中所占的权重, 计算出金融监管指数。 最后通过比较金融监管指数的变化来进行金融监管有效性的衡量。
四、 美国金融监管指数的建立及金融监管有效性的衡量
为了计算金融监管指数, 必须对其所包含指标的基本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我们选取了美国2000~2008年的金融业安全性和效率性指标相关数据(见表4),各数据计算方法及来源如表5所示。
由于主成分分析需要各指标之间同向, 所以给通货膨胀率、CPI、银行不良资产率、银行一般管理成本、收入成本比加上负号,并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如表6所示。
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方差解释程度表和成分矩阵,如表7、表8所示。
根据前一部分对金融监管指数各影响因素的分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方差解释程度表(表7)我们可以看到,前2个因子对于总方差解释程度达到87.401%, 根据累计方差大于75%的原则, 故选取前2个因子代替所有7个因子进行估计。以前两个因子反映金融监管的总体情况,用Y1、Y2表示,每个主成分变量都是7个标准化变量的线性组合,其表达式为:
Y1=(-0.689)×Z’1+0.662×Z’2+0.989×Z’3+0.564×Z’4+0.916×Z’5+0.915×Z’6+(-0.874)×Z’7
Y2=0.419×Z’1+0.732×Z’2+(-0.039)×Z’3+(-0.766)×Z’4+0.065×Z’5+0.377×Z’6+0.149×Z’7
然后将标准化的原始数据矩阵与贡献程度向量相乘得到各主成分得分, 最后将各主成分得分按照其方差贡献率加权平均得到综合得分(即金融监管指数),如表9所示。
则美国2000~2009年金融监管指数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如图1所示,2000~2009年, 美国的金融监管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00~2006年,美国金融监管指数呈现区间震荡格局,2006年以后,美国金融监管指数呈现大幅下降趋势。2001~2002年,美国的金融监管指数较低, 主要是受到2001年网络股泡沫破灭,加之后来的安然公司财务造假、世界通信公司财务欺诈、施乐公司财务虚报案件,极大地打击了美国投资者的信心, 影响了美国的金融监管质量。2002年美国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并强化了美国证监会的监管职能,使得美国的金融监管指数有所提高。2007年,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的金融监管指数不断下滑,说明美国的金融监管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其金融业的发展要求,于是2009年美国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希望能够加强和改善美国的金融监管,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还没有见到明显的效果。
综合本文得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 结合当前的形势和美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美国应该密切关注其金融监管指数的变化,在金融监管指数出现拐点并呈现下降趋势时, 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加强其金融监管力度,确保金融业的稳定,防范金融危机。2001~2002年,美国金融监管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美国立即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致使美国的金融监管指数止跌回稳, 并逐步呈现上升趋势。 但2005年,美国金融监管指数出现拐点,并逐步呈现下降趋势的时候,并未引起美国政府足够的重视,且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金融监管, 最终导致了2007年的次贷危机。虽然美国于2009年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希望加强并改善其金融监管,但为时已晚。
2. 金融监管要与金融业发展相适应, 在金融业经营体制发生变化的时候, 金融监管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否则将会制约金融业的长远发展。美国于1999年11月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确立了混业经营制度,但在同期,美国的金融监管并未做出相应调整,致使金融监管与金融业发展不匹配,致使过去十年来,美国的金融监管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金融监管质量不断下降,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
3. 在金融监管发展的过程中, 要注重金融安全性和效率性的平衡,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尽量做到协调、均衡。2000年以来,美国金融业实现了混业经营,而其金融监管主要强调效率优先的原则,而忽视了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 这导致了美国金融企业的高杠杆性经营,并最终引起了次贷危机。
参考文献:
[1]Robert Pringle,2010. How countries supervise their banks,insurers and securities markets 2010[M]. Central banking publications.
[2]蒂米奇·威塔斯. 金融规管——变化中的游戏规则[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秦宛顺,靳云汇,刘明志. 金融监管的收益成本分析[J].金融研究,1999(10).
[4]叶永刚,张培. 中国金融监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金融研究,2009(4).
[5]江春,许立成. 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5(4).
[6]陆磊. 信息结构、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当前金融监管制度选择中的理论问题[J]. 经济研究,2000(12) .
[7]刘宇飞.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8]Becker,G. and G. Stigler,1974. Lawenforcement,malfeasance,and the compensation of enforcers[J].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3(Mar):1-18.
[9]Becker,G.,1983. A theory of competition among pressure groups for political Influe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98:371-400.
[10]Stigler,G. ,1971.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2(Feb):3-21.
[11]Tullock,G. ,1967. The welfare costs of tariffs,monopoly and the theft[J].Western Economic Journa,l5:224-232.
(责任编辑、校对:郄彦平)
电信监管目标应由效率转向公平 篇4
这即受行业发展的技术和市场趋势影响, 也与监管机构的监管方式有关:即缺乏长远系统性的监管目标设计, 拘泥于具体市场行为的矫正, 当日积月累、量变产生质变的时候, 突然发现只有重组或者拆分惟一一个政策选项了。这也就是日常监管的中庸调和主义与最终监管的极端主义。
由中国联通地方公司推出“随意打”引起的新一轮价格战, 就是这种监管模式的必然产物。尽管主要运营商的高层管理者都在公开场合表示反对或者不参与价格战, 但早已经蔓延到25个省的联通“随意打”, 还是会让人担心有地方运营商会铤而走险。
面对这种局面, 一些地方通信管理局引用电信条例和一些行业部门规定对“随意打”开始喊停, 但是更多的地方管局则选择了沉默, 这与人们对工信部表态的二义性解读有关, 并使得人们对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再次产生质疑。
电信监管当局在监管上的权威性打折既有法律的原因, 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由于电信法迟迟未能出台, 使得很多市场监管只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调整。这种管理方式在政策制定者和被管理者之间造成了可以进行政策博弈和议价的空间, 即使违反政策, 其所面临的机会成本在被管理者看来也是可以接收的。那么, 以“随意打”开始的价格战自然不可避免。
因此, 对于中国的电信监管改革来说, 需要的恐怕不是一次次的运营商具体竞争行为的行政管理, 而是监管目标的调整, 从效率管理向公平管理转型。这个转变需要从以往将运营商作为政策制定的主要管理对象、控制和管理运营企业的经济绩效为主, 调整为以协调运营商与公众之间的公平服务行为和运营商与运营商之间的公平竞争行为为主。否则, 在面对运营企业以市场和收益为籍口以及民众实质性的收益的社会道德绑架下, 任何具体监管行为都会招来误解。
监管有效性监管目标 篇5
2010年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责任书
为进一步落实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继续巩固和完善药品安全监管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切实加强对药品生产源头的监管,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现与你局签订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责任书如下:
一、各县(区)局要切实担负起本辖区内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健全和落实药品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二、继续完善和巩固药品生产日常监管的机制和制度,落实日常监管制度、月巡季查制度、驻厂监督制度、网上动态监管制度、信用等级管理制度等。
三、负责本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定并落实监督检查计划,统一检查标准和尺度,严格按GMP新检查标准要求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检查报告每季度按时上报市局。
四、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各本辖区内制剂、原料药产品网上报告情况的督促检查,一旦发现可疑或问题,及时到生产现场检查、查明原因,及时纠正企业的漏报、瞒报、错报行为,对未按规定报送的作为日常监管的重点对象。
五、坚持对高风险品种生产企业驻厂监督员制度,督促基本药物生产企业落实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向重点品种和频频发生质量问题的生产企业派出巡查员,落实监管职责,有效控制企业的质量风险,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六、加强对药品生产过程监管,确定重点监管企业和重点监管环节。开展新版GMP和新版药典执行情况检查,指导和帮助今年进行GMP再认证或GMP技改的企业开展认证前的准备工作。
七、配合做好药品再注册和《药品生产许可证》换证工作,强化对本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的信用等级动态管理,加强对基本诚信和失信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企业的监管档案,将企业的检查整改、违法违规情况、质量运行等信息及时报市局安监科。
八、加强对医疗机构制剂室日常监管,全年检查不少于两次,落实专人负责制剂配制情况的网上报告审核,配合做好医疗机构制剂再注册和制剂许可证换证工作。
九、负责本辖区内特殊药品的日常监管和网上动态监控。加强对特殊药品经营、使用和生产的监督检查,检查报告每季度按时上报市局。开展麻黄碱和二类精神药品专项检查,随时关注辖区内特殊药品的流向,对怀疑特殊药品购销有问题或数量较大的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核查,确保辖区内不发生一起特殊药品注入非法渠道事件。
十、加大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宣传力度,提高本辖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水平,完成每百万人口300例的目标任务。
2十一、按时完成市局委托的现场检查、品种核查及日常监督检查,参与市局牵头组织的专项检查,配合上级的“飞行”检查和跟踪检查。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务下达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责任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签订日期:二○一○年
监管有效性监管目标 篇6
一、以“四个统一”为统揽,狠抓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述。猪肉市场监管主要是指严格猪肉市场主体准入、强化猪肉市场日常监管、打击违法违规交易、维护猪肉市场秩序、保证人民群众猪肉消费安全放心: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主要是指工商机关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流通领域猪肉质量监管,保证流通领域的猪肉商品安全放心,人民群众有关猪肉质量的消费投诉能得到满意处理。前者重在阐述强化流通领域猪肉市场日常监管,后者重在强化工商机关要行使流通领域猪肉质量监管权。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周伯华局长及总局党组对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非常重视,多次批示,为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四个统一”与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四个统一”与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关系密切,是指导今后工作的重要指针。“四个统一”对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四个统一”思想作指导,将“四个统一”运用到解决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具体问题中。围绕“四个统一”研究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来做好工作,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非常有必要。
(二)各地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各级工商机关在猪肉市场监管、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中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特别是今年5月底至9月底,总局先后专程派员到第一线督查处理了西安“注水肉”、安徽“高温猪”、四川“病死猪”、北京“脖头肉”等典型案件,坚决打击了猪肉商贩违法违规交易,惩治了不法商贩,健全完善了猪肉市场监管制度,净化了猪肉市场秩序,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好评。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5月26日至9月26日,在猪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148.47万人次,车辆43.51万台次,检查各类市场20837个,检查大型商场、超市、肉制品加工企业、猪肉、禽蛋等副食品经营户133.42万户,取缔无照经营户8846家,查获未经检疫和检疫不合格的猪肉及制品527.43吨,没收病死猪肉236.47吨,对查获的检疫质量不合格猪肉及制品及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1、强化大局意识,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目标。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伯华同志反复强调,猪肉质量安全状况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各级工商机关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猪肉市场监管、开展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加强猪肉市场监管工作。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商务部、工商总局、公安部、卫生部等部门联合成立了全国猪肉质量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相关工作。此外,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工商机关会同发改委、商务、质检、食品药品等部门加强猪肉市场监管,维护猪肉市场秩序。
2、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和督查,狠抓贯彻落实。总局先后派出由总局领导、有关司局负责人带队的25个检查组,到全国27省(市)进行了督查。在督查中,采取重点督查、交叉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特别是定点屠宰企业生产加工情况、城乡结合部市场和农村集市猪肉经销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各地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切实把各项监管措施落到实处。同时,总局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了猪肉市场有关情况的全面调查工作,摸清了情况,提出了对策,有力地指导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3、标本兼治,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猪肉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总局在总结前一阶段猪肉市场监管制度、方式方法基础上,坚持依法监管与诚信自律相结合、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事前预防与事后查处相结合、制度建设与监管方式创新相结合,积极推进猪肉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于今年8月23日下发了《关于建立猪肉市场监管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工商市字[2007]175号),确立了以“依法监管、制度健全、责任到人、安全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市场预防、诚信经营、市场整治、应急处理和责任追究等五大监管长效机制。
4、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和配合。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工商机关与商务、发展改革、公安、农业、卫生、质检等部门加强了协作配合。各负其职,形成了监管合力。
(三)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和问题
当前,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表现在:
1、猪肉市场监管到位难。私宰滥宰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各地都实行了定点屠宰,但由于监管的环节和部门较多,在监管上存在漏洞,再加上当前肉价上涨,有暴利可图,导致私屠滥宰现象比较突出。此外,个别工商机关反映,曾出现不法猪肉经营者暴力抗法现象。
2、猪肉市场监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工商机关实行的是巡查制而非驻场监管,一些城乡结合部存在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时间和空间差,在监管人员巡查过后或非上班时间里进行私宰肉和未经检验检疫及检验检疫质量不合格猪肉交易。
3、对病死畜禽没有统一无害化处理场所和设施。中、小规模和散养户多无力建设完善的无害化处理设施,病死猪等畜禽无法得到有效规范处置,一些地方存在着工商机关查获的病死猪肉面临无处处理的尴尬现象。隐患极大。
4、市场主办单位责任意识淡漠,工商机关对市场主办单位制约作用难以体现。市场主办单位应承担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在实际生活中难以真正落实,增加了市场监管难度。
此外,有的地方、有的部门协调力度不够,缺乏信息沟通和协调联动。
二、以“四个统一”为工作目标和基本任务,继续抓好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各级工商机关要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一切工作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立足
职能抓猪肉市场监管,为政府分忧解难,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国务院交办的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县城以上超市、市场进货的猪肉“100%来自于定点屠宰企业”的任务。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猪肉市场监管和开展猪肉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猪肉同粮食一样是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资料,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当前,猪肉价格上涨会带动猪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等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事关全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各级工商机关要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把加强猪肉等副食品市场监管和开展猪肉质量专项整治作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担负起监管猪肉市场的职责任务。努力维护好猪肉市场秩序。
(二)突出重点,加大监管和整治工作的力度
各地要继续开展猪肉市场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认真分析本地猪肉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监管重点,增强市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紧紧抓住重点地区和重点经营者,切实加大对猪肉、禽类商品交易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市场和经营生鲜猪肉及猪肉、禽类制品的小摊点、小经销点的监管力度,增大市场巡查的密度和频率,及时防范、查处借价格上涨之机制售注水猪肉、病死猪肉和禽类、未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猪肉、禽类和销售假冒伪劣、质量不合格猪肉、禽类制成品的不法行为。
(三)集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打击猪肉违法经营行为
当前,游村串乡收购病死猪、销售病死猪肉或用病死猪肉、质量不合格猪肉加工卤腊制品屡禁不止,成为影响和制约猪肉质量、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隐患,各级工商机关在猪肉市场监管和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要针对上述现象迅速组织监管执法力量,集中开展执法检查行动。一是严厉打击销售注水肉违法行为:二是严厉打击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三是严厉打击将病死猪肉、不合格猪肉充当合格猪肉出售的行为:四是严厉打击将不合格猪肉卤腊加工成品出售的行为。
(四)切实加强猪肉案件查处和消费者维权服务工作,严格依法行政
要完善猪肉市场监管与猪肉质量安全的大要案件协作机制,加强大要案件查处的组织、协调和督办。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查办案件管理制度,在立案、结案、销案等环节严格执行办案程序,对符合移送标准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严禁以罚代刑、以罚代管。要突出重点,深化消费者维权服务,及时快捷、稳重妥善地处理消费者关于猪肉质量的投诉情况,依法打击损害猪肉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五)健全猪肉市场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制度、措施
今年5月以来,总局先后下发了8个关于做好猪肉市场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加强猪肉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稳定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应当说,目前各项措施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是强化落实,把各项措施、制度落实到岗、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结合近期各地猪肉市场监管情况,笔者强调必须把以下监管措施全面落实:(1)猪肉经营实行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所有经营猪肉的市场、集市、超市、商场等经营场所及从事猪肉批发和零售的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应当在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许可、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后,方可经营。(2)猪肉经营实行“协议准入”制度。从事猪肉销售的市场、集市、超市、商场等经营场所,要与生猪定点屠宰加工企业签订协议,落实“场厂挂钩”和“场地挂钩”制度,保证从合法规范的定点屠宰加工企业进货,严禁经营其他渠道的猪肉。(3)猪肉经营实行“强制退出”制度。(4)猪肉经营实行亮证亮照和“挂牌经营”制度,(5)落实市场开办者猪肉质量第一责任人责任制度,加强猪肉市场管理。此外,工商管理部门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完善领导责任制、辖区责任制和岗位工作责任制,对工作失职渎职、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作为等行为,要追究有关责任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六)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
监管有效性监管目标 篇7
一、加强高校会计监管以遏制腐败势在必行
近年来, 高校发展迅速, 规模不断扩大, 可调配的资源明显增加, 资金流日益增大。2007年3月发布的《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的数据显示, 到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 500亿元到5 000亿元, 高校不再是清水衙门, 在基础设施建设、图书、教材采购、招生就业等环节都存在强大的寻租冲动和内部的监管漏洞, 客观上存在着诱发不正之风的土壤和腐败的条件。2003年至2007年底, 全国教育纪检监察部门共受理信访举报36.9万件 (次) , 立案3.7万件, 结案3.4万件, 处理违纪人员30 892人。处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浙江省, 高校已成为职务犯罪高发区。2005年至2008年8月, 仅浙江杭州市检察机关立案查办的发生在高校系统的职务犯罪案件的涉案人员就有54人, 其中不乏一批贪污受贿大要案。因此,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高校反腐败问题已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按照当前高校反腐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加强高校会计监管就是运用先进的会计理念和方法, 为高校纪检监察、内部审计等部门或领导提供及时有效的会计信息, 包括反映资产购存、流转、流量的实况, 反映资产利用效率、效益的差异, 反映、制止和纠正本单位收支偏离规定、标准的内容及规模, 从而为反腐工作提供数据、证据和依据, 使会计监管能参与到反腐工作的全过程, 发挥预防、制止、揭露和惩治等功能, 形成会计监管与其他反腐制度化安排的协同效应。
二、反腐工作目标下高校会计监管的漏洞和不足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两大固有职责。所谓会计监督或监管, 即指在会计工作中, 通过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 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等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的一项管理活动。通过对哈尔滨市6所高校的调查和走访发现, 基于反腐工作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 高校现行会计监管模式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一) 对会计监管的重视程度与反腐工作需要不相称
首先, 高校目前对会计部门在反腐工作中的责任定义模糊, 会计人员通常不是出于责任意识去发现会计账面信息反映出的腐败行为, 而是在领导的要求或授意下实施会计查账而被动发现问题, 简言之, 就是会计监管主体责任缺失。
其次, 会计人员监管权力也无法得到保障。高校普遍没有赋予会计人员独立的监管权力, 由于缺乏权力保障, 会计人员对违规的收支怯于“领导”的威力, 不敢向上级反映, 长此以往, 腐败问题累积而生。另外, 高校会计监管成果的奖励机制普遍没有建立, 对会计人员来说, 揭查出问题与否在工作成果上几乎没有差别, 因此, 主动参与反腐工作的动力不足。
(二) 会计监管工作机制不健全
会计监管作用的发挥, 客观上需要一个系统和连贯的工作链条及活动机制, 即从问题揭查、汇报、反馈, 再到整治等一系列连续的工作步骤。问题揭查出来后, 要向谁汇报, 是分管财务的校长, 还是内部审计部门, 还是高校的主管部门, 很多高校并没有成文的规定。即使汇报了, 由谁向责任单位和个人通报情况并要求整改, 又由谁对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置和督促整改, 并没有明文规定, 常常是一事一议, 直接导致高校会计监管工作的“雾里看花”。许多会计主管人员表示, 揭查腐败容易, 想取得实际成效还得要其他相关部门、主管领导的协调一致。
(三) 会计监管方法和技术与反腐工作需要不协调
目前, 高校会计监管行为主要表现为日常财务收支检查, 包括制止不合理支出、超预算资金请求, 违背会计规定的错账、滥账, 向主管校长举报部门不合理收入、部门小金库、不合理辅导费、违规占用资金, 而对金额巨大、涉及面广的基建投资、应收款项、银行贷款使用、招生就业好处费等行为, 受监管渠道和技术手段局限, 还不能起到有效监管作用, 抑或是有了类似行为的监管渠道, 也只是事后查查花了多少钱、有无凭据等表面化的收支检查, 难以深入发现问题实质。
(四) 会计监管人员素质、能力与反腐工作需要不相配
高校会计人员主要有两个来源, 大部分是会计相关专业毕业生, 少部分是财经类专业任课老师转岗而来, 常常是熟悉教育和高校政策、不十分精通会计理论, 或是虽熟悉国家政策, 又精通会计知识和技能, 但缺乏会计岗位的历练, 对国家法律法规、高校政策认知不够, 对会计岗位职责、特性理解程度不够, 应对复杂的反腐形势, 改进自身技能和水平的迫切性认识不足及缺乏反腐经验。高校会计与社会其他行业、企业的会计相比, 在业务能力和反腐揭查能力上有明显的差距。
三、高校会计监管模式构建
(一) 会计监管主体、对象及职责、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六条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这一规定明确了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主体。在我国,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监督的根本, 有其特殊性。一方面, 会计人员是国家财经法规的维护者;另一方面, 会计人员又是本单位的经济管理人员, 要维护本单位的经济利益。会计人员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会计监督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高校, 会计监管主体即会计部门, 财务处处长是监管主体第一责任人。会计监管对象包括会计部门以外的其他职能部门、院系部以及校领导。会计监管的职责包括监督各职能部门、院系及校领导是否存在超计划、违规定、变名目的各类支出、贪占, 有权制止各职能部门收支超标, 揭露预算执行中的违规行为、非法收取好处费等, 有权针对违规行为提出整改意见。
(二) 会计监管目标、依据和工作机制
高校会计监管目标是预防财经犯罪, 打击非法支出和贪占, 维护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和效益性。监管的依据是高校发展政策、部门预算、学校内部财务规定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其工作流程是:学校成立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室, 由学校会计部门根据掌握的情况和疑点向学校反腐败工作小组办公室汇报, 由反腐败工作小组办公室进行备案登记, 然后召开反腐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明确后续调查、取证或处理工作程序, 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责任部门、个人通报情况, 必要时向全校公布, 并提出责任部门和个人的整改意见, 由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执行。对于涉及学校主要领导的重大事件, 应及时上报学校主管部门即省教育厅。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三) 会计监管范围、会计信息规格及处理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会计法规的规定, 结合高校反腐败目标需要, 高校会计监管的内容和范围应当包括:
(1) 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监督,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合法。
(2) 对各种财产和资金进行监督, 保证财产、资金的安全完整与合理使用。
(3) 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包括学校一切对外以及校内部门之间的收支行为, 保证财务收支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
(4) 对经济合同、经济计划及其他重要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保证经济管理活动的科学、合理。
(5) 对成本费用进行监督, 保证用尽可能少的投入, 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6) 参与学校重大投资行为评价和过程监督。
会计部门的会计信息要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学校各项收支及资金安全性相关信息。会计科目、账户设置可在执行统一会计准则基础上, 进行必要的细化;建立健全各类登记簿制度, 对未实现及或有重大事项进行登记确认以备查;会计凭证上要有经手人、主要责任人的签字, 重大支出要有主管校领导签字及有关批复文件;分类明细账上要能够体现出款项用途、投向及责任人;各部门对外应收款额不允许截流, 应统一编制凭证进行收缴;建立部门款项占用检查记录及部门资产安全情况检查记录, 以杜绝私自占用款项、私自转让学校资金使用权获取非法收益的行为。
(四) 会计监管人员素质要求
高校会计监管人员的配备要在增强监管意识、监管能力和监管效果方面下功夫。对会计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和必要的反腐败事例教育和启发, 确保日常核算、监督和检查工作中的异常成为会计人员脑子里的疑点。加强会计人员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 加强高校之间会计监管工作横向联系和交流, 以便准确地判断出各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的界限, 让会计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识别犯罪的能力、水平。
(五) 会计监管与其他监管部门关系
会计监管的突出作用表现为腐败信息的提供者和发现者, 对于发现的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 一旦发现迹象应及时制止;对于制止不力或会计账面上已经反映出的并经追查确认的腐败行为, 应及时向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及有关领导报告, 重大事项应直接上报学校主管部门。会计部门与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应有定期联席会制度, 从部门、专业角度共同研究和分析腐败问题和情况, 形成具有操作性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陶良虎, 贺茂清.市场经济与会计监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刘明辉, 徐正刚.会计监管:法学视角的分析[J].财经科学, 2006 (3)
监管有效性监管目标 篇8
关键词:电力普遍服务,监管目标,监管任务,政府的监管职责
一、电力普遍服务及其监管目标
世界各国大多将电力普遍服务的总体目标定义为提供价格合理的可靠电能, 满足那些用不上电或用不起电的公民的用电需求。参照国外有关普遍服务的理论和实践,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我们把电力普遍服务定义为:以可以普遍接受的价格提供和满足全社会公民的基本生活用电需要。从国际、国内其它行业的经验看, 随着相关技术和业务的不断发展与推进, 相应地, 普遍服务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也不断演进。目前,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电力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不同群体的需要也有较大不同, 因此, 我国的电力普遍服务的目标也应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实现。我国电力普遍服务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目标呢?一是要适合国情国力, 二是要适合电力发展, 三是切合各无电地区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制定的目标既要考虑现实性, 又要兼顾发展性, 又要考虑它的区域性, 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实际的阶段性目标。目标要体现公平、普遍、关怀等原则。具体地讲, 首先, 应该建立定性的目标:在一定阶段解决多少无电户用电, 用电服务的质量要求 (如“三公开”、“四到户”之类的目标) , 电价的公平性 (城乡同网同价的完成情况) ;其次, 定量目标:生命线电量、电价水平;第三、按照国际通行的普遍服务的特殊对象, 在我国电力普遍服务的常态对象应包括以下特殊群体:残疾人, 下岗人员, 一定年龄以上的退休人员, 少数民族落后地区, 低收入家庭, 五保户和烈军属, 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机构和非盈利性质的医疗机构等, 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象分别采取优惠服务, 或者给予一定程度的电费优惠甚至减免。
电力普遍服务监管的目标是在我国逐步实现电力普遍服务, 使电力普遍服务的目标落到实处, 确保电力普遍服务提供的公平性。实施电力普遍服务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公众、政府和各种直接提供者的互动过程, 包括社会需求和意愿的表达、政府决策和组织安排、直接提供者向社会成员提供一线服务、公共服务的问责等四个环节。从国内外经验看, 运行良好的普遍服务过程包括以下特点:公开透明;社会参与;高效、方便、及时、可得;公平、公正、平等;惠及贫弱群体;可问责。这就要求政府在电力普遍服务的监管过程中, 不仅要保证监管目标的完成, 还需要保证过程的公平、透明。
二、电力普遍服务的监管任务
通过政府制定政策和监管, 使电力普遍服务的目标落到实处, 实现电力普遍服务的均等化, 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用电的供应。具体地讲, 电力普遍服务监管任务主要围绕电力普遍服务的数量、质量和资金的筹集与使用这三方面来进行落实。
宏观管理!Ma"c#$r%o!M"a&na"’g (e) m (e&n*t
数量。根据调研结果, 电力普遍服务的最低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保证每户月均用电量10千瓦时的最低标准。此外, 考虑到我国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设定出基本、小康两大生活情景下的基本标准。
质量。保证所有居民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使农村所有居民用户的年平均无故障时间尽可能增加, 供电服务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尽可能缩短。电力普遍服务在价格上应追求低廉。供电网络与用户之间的供受关系一般处于绝对垄断状态, 这是由电网规模经济的性质决定的, 因而用户用电需求与价格的刚性很强。为了保护用户的利益, 电网公司应力求使电力销售价格尽可能低廉, 电力监管部门应当对电网公司的成本予以监督, 限制其超额利润。
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建议征收电力普遍服务基金;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负责电力普遍服务的实施;基金的资金来源和投资支付由四大国有银行或者政策性银行负责;财政部负责资金使用的审批与发放授权;电力监督委员会负责全面监督, 对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电力普遍服务基金使用计划、年度财务决算及工程财务决算进行审核监督, 切实保障专款专用、透明使用, 最终使电力普遍服务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政府在电力普遍服务监管中的职责
电力普遍服务包括三个不同层面的主体, 第一、中央政府、国家电力监督管理部门;第二、供电企业及相关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 第三、电力普遍服务的对象。整个电力普遍服务制度安排基本的框架应该是一个三角形的关系, 其中首先是电力普遍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 也就是电力普遍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 其次是对电力普遍服务提供进行监督管理的政府。
政府在电力普遍服务的提供当中扮演好监管的角色关系到电力普遍服务目标能否实现, 是我国电力普遍服务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要确保电力普遍服务得到提供, 政府在监管中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第一、制定电力普遍服务的衡量标准。具体衡量标准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电力服务的覆盖程度及范围, 具体讲, 主要是指输配电网络的覆盖面积以及供电企业服务所能够惠及到的国土面积, 这个指标有较大的局限性, 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 农村居民的生活用电不是通过拉电网来实现, 而是利用当地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优势来实现的, 如开发利用小水电、太阳能;二是农村社区接入程度,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 国土面积大, 地理条件复杂, 要使输配电网络覆盖到任何地方是不现实的。比较适合的指标是广义上的电力服务, 其衡量的指标是电力所达到的地区比例, 如:乡、村、自然村的通电率, 我国电力普遍服务以前提出的“村村通电”目标;三是农村居民用电的户用电率, 户用电率是指获得电力服务的用户比例, 它包含两层意义:通过电网接入实现生活用电;利用可再生能源获得生活电源, 户户通电是建立在电网延伸的基础上, 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无电村, 由于地理环境恶劣, 拉线通电成本相当昂贵, 其社会代价巨大, 而社会效果并不理想。因此, 户通电率不适合我国国情、实情。如果用此指标来衡量我国的电力普遍服务的水平会产生误导, 即使付出较大的社会成本也可能最终难以实现政府提出的目标。户用电率能够科学客观地全面反映农村电力普遍服务的水平, 在今后一个阶段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需要说明的是, 确定农村电力普遍服务标准, 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差别制定不同的社会普遍服务水平, 并且其标准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动态调整。
第二、确立电力普遍服务的实施主体。国际通用的确定普遍服务实体的办法有三:一是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由所有供电企业共同承担;二是在主导运营商的市场模式下指定一家经营商承担, 或者由达到一定市场力水平的运营商提供;三是通过招标投标确定, 以使供需双方达到平衡。结合我国实际, 目前应该采用由所有供电企业共同承担的办法;对具体项目的落实, 采用招标投标确定的形式比较合适。
第三、确立政府在电力普遍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地位。专家们普遍认为, 政府在普遍服务中的主体地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 政府作为普遍服务的直接供给者、协助者和监管者。具体而言, 政府在普遍服务供给中可以行使以下基本职能:第一, 制订普遍服务政策。政府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 而不是供给者角度制定公共服务政策;第二, 监管普遍服务的生产与提供;第三, 付费, 政府通过“付费”保证和实现基本普遍服务品的均等化;第四, 直接生产和提供普遍服务。具体对电力普遍服务而言, 前三项不可缺少。
第四、设立普遍服务基金。政企分开, 厂网分开后的供电企业, 是被强行推入竞争性市场大潮中的供电运营商, 在商言商, 必然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企业在这种机制下, 很难不顾企业效益去为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什么普遍服务。因此必须设立专门的电力普遍服务基金, 用来补偿向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优惠服务的供电运营商。而普遍服务基金必须由所有的电力企业共同承担, 包括发电企业、输电企业、供电企业。一方面, 设立普遍服务基金是电力行业实现公平有效竞争的基础。在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开展供电服务, 投入多而产出少, 可谓“智者不为”, 竞争市场中的任何企业也不会进行这样的投资, 也就无法实现电力普遍服务。因此, 为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普遍服务应该由所有的电力企业来共同出力, 设立普遍服务基金, 补偿向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普遍服务的供电运营商, 才能体现竞争的公平性;另一方面, 设立普遍服务基金也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让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用上电, 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 所以, 应该对向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供电服务的企业进行补偿, 保证弱势群体的用电需求。
第五、建立普遍服务的管理机构。为切实确保电力普遍服务基金运作的高效与安全, 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设立公正、稳定、权威的普遍服务管理机构。根据国外的经验, 建立普遍服务管理机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既可以由政府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及实施, 也可以委托非赢利的专业公司或独立的管理机构负责实施, 由于我国国情和电力情况复杂, 可以考虑多种方式结合的办法, 但总体原则应该保证监管工作在公众的监督下, 规范化、透明化运作。
第六、转变政府职能和观念, 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
电力普遍服务是政府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发展目标的一个具体措施, 具有鲜明的公共服务性质。根据公共需求提供电力等普遍服务, 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责和核心职能, 是政府实现良好治理所遵循的原则。充分考虑我国农村社会的复杂特征, 当前转变政府职能必须以强化政府的社会性公共服务职能为落脚点。
电力普遍服务的目标要想得到有效保证, 政府必须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其规范、有序和健康发展, 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我国电力普遍服务的实践起步较晚, 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政策, 这直接影响到我国电力普遍服务工作的开展, 因此, 现阶段迫切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罗国亮.论我国农村电力普遍服务[J].中国国情国力, 2007, 5.
[2]罗国亮.我国农村电力普遍服务现状、难点及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7, 3.
[3]J.J.拉丰, 张昕竹.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服务政策[J].经济学 (季刊) , 2004, 3.
[4]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M].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5.
[5]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监管有效性监管目标 篇9
1 何谓农机作业质量问题
所有农机具都有作业质量指标, 像联合收割机有损失率、割茬高度, 反转灭茬机有耕深、碎土率、平整度、植被覆盖率, 插秧机有插深、漏插率、取秧量等等, 如农机作业质量达不到指标要求, 势必造成矛盾和纠纷。我市每年都发生数起, 泰州市电视台也曾有相关报道。例如:收割机不按规定作业, 导致损失率大, 农忙时立足“抢”, 农民不在意, 未发现, 一旦发现, 却难以投诉;秋播时, 机手受利益驱动, 采用高挡作业, 导致耕深浅、土块大、不镇压, 影响小麦出苗率。以上这些问题, 如不认真分析和解决, 必将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 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现状
所有进入市场的农机具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农机主管部门颁发的农机推广许可证, 否则, 不得推广。也就是说, 现有推广机具, 只要按章操作, 其作业质量一定符合标准。推广机具进入作业市场后, 由谁来监管它的作业质量呢?目前, 从中央到地方尚无专门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机构, 存在监管盲区, 发生纠纷和矛盾时, 一般由机手和农户自行协商解决, 情节严重的由村乃至乡镇协调处理。
3 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的必要性
目前, 我国农机化已由初级阶段跨入中级阶段, 农民对农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农机作业质量问题将日益突出,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势在必行。
1)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的需要。农忙期间, 尤其是麦稻收获时期,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利用联合收割机作业已成首选方式, 因此必须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 将损失率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2)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是支撑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力量, 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农机作业必须坚持标准化操作以适应农艺要求, 否则, 将导致事与愿违。因此, 在农机化新技术推广过程中, 必须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
3)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 如农机作业质量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 让矛盾和纠纷肆意发展, 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十分不利。因此, 必须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 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4 农机作业质量如何监管
1) 加强机手培训。农机手是农机作业质量的责任人, 其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对作业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必须定期、不定期对机手进行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培训, 树立农机人的良好社会形象。
2) 加强巡查力度。农忙期间, 出动巡回车辆, 深入村组田头, 对农机作业质量进行督查。
3) 接受群众投诉。农忙期间, 向社会公布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电话, 接受群众举报、投诉, 并及时查处。
5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的关键措施
1) 成立农机作业质量监管专门机构。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农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议设立专门的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机构, 明确其职能、机构、编制、经费等, 从根本上解决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盲区的问题。
出口非法检商品监管有效性初探 篇10
一、出口非法检商品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目录》内检验检疫, 轻《目录》外监督抽查
根据职能界定, 检验检疫部门集中主要精力做好《目录》内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监管是职责所在, 但是相比之下对《目录》外出口商品的抽查监管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工作较为被动。作为基层检验检疫部门, 对于上级统一部署的《目录》外出口商品的抽查检验, 应付的成分多, 总体上处于“推一步、动一步”的状态。
2. 配套的《目录》外出口商品监管规范有待修改完善
早在“三检合一”之前, 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就《目录》外出口商品抽查检验制定过《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 并于1994年6月1日起实施。国家质检总局成立后, 于2003年2月1日起实施新的《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 为加强《目录》外出口商品的监管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和我国法制进步, 其中有的规定已与实际不符, 需要及时修改完善。如“抽取的进出口商品的样品, 由被抽查单位无偿提供”违反现行有关规定, “对实施抽查检验的出口商品, 检验检疫机构可以在出口商品的生产单位、货物集散地或者发运口岸进行抽样”, 没有提及流通销售市场等。
3.《目录》外出口商品国外质量安全反馈信息来源受限
检验检疫机构一般只能掌握《目录》外出口商品的国外通报信息, 但对于召回、退运的出口商品信息没有直接来源, 只能通过海关获取。由于内地生产企业主要通过口岸外贸公司代理出口, 退运事宜也由外贸公司或货代办理, 产地检验检疫机构无从得知。内地海关的相关资料不全, 调取困难, 或是不愿意全部透露, 也会导致信息源受堵。
4. 用于《目录》外出口商品监管的人财物支撑不足
《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规定, 检验检疫机构实施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 不得向被抽查单位收取检验费用, 所需费用列入检验检疫机构年度抽查检验专项业务预算。但实际上基层检验检疫机构的专项工作经费下拨有限, 来源不足, 无法满足抽查工作需要, 特别是检测费用提高较快, 加剧经费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 各地各部门人力资源紧张局面已成共性问题, 也制约着抽检工作的开展。
二、出口非法检商品监管的意义
1. 为《目录》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现行的《目录》是以海关所采用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中列明的商品HS编码来归类的。检验检疫机构通过对《目录》外出口商品的抽查监管, 发现问题, 寻找原因, 分析利弊, 提出建议, 为国家质检总局适时调整《目录》提供决策依据。
2. 为健全诚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随着检验监管方式的不断改革创新, 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已成为监管部门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 也是提升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录》外出口商品企业由于没有受到检验检疫机构的直接主管, 企业诚信建设难以落到实处。通过对《目录》外商品的检验监管, 吸纳并带动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诚信体系建设中, 为建立健全全社会企业诚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三、出口非法检商品监管措施
1. 建立各部门合作机制。
加强部门之间联动合作作用, 通过与海关、外经贸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合作, 对辖区内《目录》外商品生产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了解辖区内出口非法检商品的基本状况, 特别是其质量状况及国外客户的信息反馈情况, 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出口非法检商品今后的市场导向等。
2. 实行出口企业备案制度。
按国家局“进口全申报、出口全备案”的工作要求, 探索《目录》外商品出口企业的备案制度, 每年年末对其出口货物进行申报汇总, 对其经营状况、主要出口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检验标准等状况进行全程跟踪, 逐步掌握质量信息及动态, 特别是国外客户的信息反馈情况。
3. 建立企业质量联络员沟通机制。
在每家出口非法检商品企业中, 各确认一名质量联络员, 对其进行培训考核, 并对质量联络员基本情况进行备案登记, 检验检疫部门定期与该质量联络员联络, 一方面及时为企业提供国外通报召回我国出口商品不合格案例、国内外相关的技术和贸易壁垒等信息;另一方面及时听取企业反馈的质量问题、经营问题及主要困难等, 辅导企业做好产品质量监控。
4. 开展企业现场监督及实验室抽查检测。
收集各产品相关标准, 明确其质量关键点。根据《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要求, 开展《目录》外商品抽查检验及现场监督抽查工作, 并根据检验检测情况明确监管重点, 对抽查结果不合格的企业进行原因分析及落实整改。
四、对出口非法检商品实施有效监管的建议
1. 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针对现行《目录》进行适当调整, 力争把切实需要检验监管的出口产品全部纳入《目录》。国家质检总局应及时总结工作成效, 适时修改完善《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 各直属检验检疫部门应制定配套的作业指导书, 便于一线执法人员开展具体工作。
2.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发挥网络作用。
《目录》外出口商品, 由于生产企业不需要报检, 检验检疫机构难以了解其出口经营状况, 必须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目录》外出口产品信息数据库, 联合当地政府、海关、外贸、工商等职能部门, 实现出口企业的监管信息共享, 为业务统计分析和实施风险预警等措施提供便利。对有质量违法记录、国内外消费者投诉、国外通报和召回、退运、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涉及的敏感商品的出口企业, 利用风险评估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实施严密监控。
3. 加强部门联动协作, 提高整体合力。
进一步强化与外经贸、海关等政府部门的协作机制, 在源头把关、执法稽查、监督抽查、后续监管等环节, 形成强大监管合力, 着力构建“企业严把质量、检验检疫监管、相关部门齐抓、行业协会协调、社会力量参与”的《目录》外出口产品检验监管机制。
4. 充分发挥检验检疫协会作用。
由于《目录》外出口产品生产企业与检验检疫部门日常交往少, 检验检疫动态信息难以及时传达他们。检验检疫协会可以利用其服务优势, 吸收那些出口较高风险产品的企业为会员企业, 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组织行业企业进行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知识宣传和培训。同时协会要积极组织会员与国内外相关行业团体进行交流学习, 及时向国家质检部门反映《目录》外出口商品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和困难以及国外有关反应, 做好桥梁和参谋工作。
5. 加大对问题企业的惩治力度。
大力推进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营造“守信便利、失信惩戒”的检验检疫信用公正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重大隐患以及违法违规的出口企业, 检验检疫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严格市场准入条件, 维护检验检疫工作的权威性。
五、结束语
面对国际外贸形势的挑战和机遇, 进一步加强对《目录》外出口商品的有效监管势在必行。在完善国家法律和检验检疫部门工作规范的前提下, 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及其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协作机制, 将所有的出口商品数据纳入监控范围, 建立《目录》外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对涉及敏感问题的生产企业加强监督抽查频次。同时建立监管和扶持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强化政策法规、信息平台、技术支持、预警机制、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通过从服务到监管再到服务的监管方式转变, 切实提高《目录》外出口商品监管的有效性, 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摘要:为了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 (以下简称《目录》) 外的进出口商品进行有效监管, 检验检疫机构目前对该类产品实行监督抽查管理。但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 原有的监督抽查管理方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论文在分析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 就如何加强《目录》外出口产品的检验监管工作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旨在为上级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非法检,监管,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立忠.非法检商品检验检疫监管措施和对策.中国检验检疫, 2008[1]王立忠.非法检商品检验检疫监管措施和对策.中国检验检疫, 2008
浅谈房地产市场的有效监管 篇11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监管;建议
一、完善房地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面对形形色色的房地产交易,我国还没有建立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例如现在还没有房地产抵押法、房地产拍卖法等重要法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这一变革必然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震荡。长期以来,我国的住房分配实行“低租金、无偿分配”的分配原则,土地分配更是以行政指令代替市场需要,这种体制的长期存在,已经形成了一种历史的惯性。这与市场经济中的法制约束、平等竞争是相悖的。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的间隙必然造成经济生活的失控。这就给投机行为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也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宏观调控带来了难度。例如,土地的长期无偿使用,土地国家所有观念的长期淡化使相当一部分土地使用者认为自己就是土地所有者。这样,在新体制中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情况下,这些人便可以利用手中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与他人甚至与国家作交易。经济体制转轨变形过程中,一部分房地产经济活动仍按传统方式运行(如土地无偿使用);一部分房地产经济活动遵循市场原则运行(如土地使用权的招标和拍卖);一部分房地产经济活动既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制约又受新经济体制的作用(如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也有一部分经济活动游离于两种体制之间或两种体制之外。这样,新旧体制之间的碰撞和摩擦,直接导致了经济生活中信号的紊乱,相关经济主体的投机行为也就不可避免。
因此,要引导房地产市场向着健康、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必然要建立完善的房地产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建立完善的房地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政府房地产管理要在市场框架下运作,政府房地产管理的范围、权利、程序等必须符合市场化改革取向。
二、建立健全房地产管理权责机制
权力始终是与责任相伴的。在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管理权限,中央政府只实行总量控制。在土地的规划、使用上一般都由地方政府掌握,在整个房地产产业链上,地方政府都占有主导优势,地方政府在房地产管理中的权力已经大大超过了其应承担的责任,其权力明显大于其责任,权责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等现象。在根本上,就是要引入房地产管理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与义务,形成房地产管理权力和责任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权责统一机制。另外,由于房地产本身的复杂特点,使房地产市场规律的作用机制出现具有滞后性和长期性,而地方政府官员的任期又具有时限性,因此,要完全实现权责对等的权力运行机制还必须实施责任的追踪机制,即行政责任不会因为行政首长的变动而模糊甚至消逝,只有这两种机制相互结合才能真正保证权力实施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行政权力才不会被滥用。
三、规范房地产开发商的经营行为
在房屋销售过程中,房地产商经常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来误导消费者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玩弄概念,普通材料摇身变为高科技材料,一些经营者利用“轰炸式”的虚假广告宣传,误导消费;故意违约,捂房不卖只为高价等等。目前,故意违约现象在房地产行业表现明显。部分开发商主动违约,并支付给消费者一定违约金,目的是将商品房以更高价格转卖,赚取更多利润。针对这些不正当的现象,房地产监管部门必须严格的治理,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特别是法律手段从根源上予以消除。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法制建设对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极为必要。在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中,要运用法律手段,通过立法和司法,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房地产中介甚至是政府等主体的行为,使房地产开发商严格依照法律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另外各级管理部门要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手段,特别是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来有效制约房地产开发商的不正当经营行为,从多方面对开发商行为进行监管,并实施有效的引导措施。只有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和方式,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才能在根本上得到规范,才能保障消费者和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也才能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加强房地产金融监管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关系紧密,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而且所需资金往往数额巨大,房地产的开发经营活动与资金的获取和利用密不可分,如果没有充足资金的支持房地产项目很难完成。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房地产项目从立项到开发完成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仅凭开发商自身的资金流量显然无法满足房地产项目的建设需求,他们需要从各个方面来筹措资金,其中金融机构的贷款就成为了最重要的手段。在房地产市场景气的时候,金融机构也乐于向房地产企业提供贷款,这些贷款会成为金融机构的优质资源,但是一旦出现房价的下跌和市场的低迷,金融机构的大量贷款往往就会面临回收困难,大量贷款无法收回。这一方面使金融机构面临极大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开发商从金融机构贷款就会变得困难,在建项目无法保证按时完成,购房者无法按时收房,房地产供给出现问题,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开发商的还款计划和还款能力。这样一来,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金融机构担心贷款安全不愿放贷,开发商又因为没有资金支持项目无法完成难以按时还贷,最终的结果就是金融机构和开发商都陷入困境。这种情况的出现,受到影响的显然不仅仅是金融机构和开发商,而是整个房地产市场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因为房地产项目涉及的资金数额特别巨大,往往占金融机构贷款的很大比重,一旦房地产金融出现问题,就很难保证整个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一方面,在房地产市场景气时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放贷监管,严格规范金融机构的放贷行为。另一方面,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氣的时候,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在制度保证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本着谨慎、适度的原则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项目建设。另外,对个人贷款,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监管,提高个人房贷资产的质量,防止风险贷款大量产生。
五、加强房地产外资监管
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有利于提高房地产行业整体水平,带动本土企业迅速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也有利于拓展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分散银行过于集中的风险。但与此同时,由于海外资金经常以不可预料的非正常途径和方式进入市场,外汇、金融部门很难准确把握和监控,也给宏观调控和金融管理带大很大难度和调控风险。因此,从短期看是弊大于利,应引起高层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六、小结
一个完善的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首先必须要有完备的管理体制做保证,这种管理体制必须保证房地产监管体系的权力运行合理,监管体系内部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整个体系运转流畅;其次,建立完善的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必须以实际需要为准绳,设置精简高效的组织部门;最后,完善的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这个系统应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任何一个体系或者系统都是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吸收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车阳.谁动了休闲地产的“弦”[J].中国西部,2010(7).
[2]杨磊.试论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监管的力度[J].科技信息,2011,(26):49-50
[3]赵增辉.项目管理基本思想和方法在房地产监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7:70-71.
监管有效性监管目标 篇12
当今世界, 科技变革迅猛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迅速发展, 产品的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 近期被曝光的不合格产品也越来越多, 从2008年发现的“三鹿奶粉事件”到今年的“蒙牛一批次纯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超标”事件, 都在警示着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有效性监管。实际上检验检疫部门早已意识到监管的重要性, 在三检合一以前就提出由检验监管向监管检验转变, 但谁去监管, 什么时间监管、如何转变监管模式等问题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要求,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管的有效性。我认为监管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个确定一个转变“, 即确定监管人员, 确定监管时机和转变监管的模式。
二、监管要素
1. 监管人员
监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经验。监管人员要熟悉产品的检验标准、检测方法、生产工艺、关键原辅料或零部件。此外还要懂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掌握审核技巧。否则作为外行, 难以发现企业存在的真正问题。以苏州一家出口企业为例, 奥加诺水处理 (苏州) 有限公司为日资企业, 检验监管人员现场检验发现, 电气安全检验项目中接地电阻现场实测值为0.9欧姆, 而该项检验依据规定值小于0.1欧姆, 与检验依据不符, 电气安全不达标。正因为检验人员熟知ISO9000质量体系的要求, 才知道该企业没有建立ISO9000质量体系, 产品生产及检测方面存在规范性的严重缺陷, 使产品从加工生产到成品检验缺乏严格的监管, 导致产品的质量无法保持在稳定的可靠水平。
(2) 健全的法律、法规知识。现今一些国家标准中很多条款是有原则性的, 方向上没有问题, 但在具体尺度的把握上, 经常会遇到理解不一致, 监管人员应熟知相关法律体系, 正确意义上的去理解。
(3) 检验、监管人员的分离。尽量做到检验、监管分离, 即检验人员和监管人员尽量不是相同人员。ISO9000内审条款也规定“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检验、监管分离既能减少干扰, 便于监管工作的开展和监管结果的应用, 又可避免先入为主, 更容易发现企业的优、缺点, 得出准确公正的结论。
2. 监管次数、方式和时机
(1) 监管次数。对于两证和备案产品, 检验监管要求中规定了监管次数, 如机电设备许可证企业、危包许可证企业规定一年监管两次。木制品备案企业一年监管四次。除此外, 每个行业还要进行具体细小的划分, 例如出口机电产品则根据高风险类产品、中风险类产品、低风险类产品来设置不同的监管次数。
(2) 监管方式。监管采用事前通知和飞行检查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于信誉度较好的企业和常规企业采用事前通知的方式, 对于敏感程度较高、被匿名举报的企业和有过不良记录的企业则采用飞行检查的方式。
(3) 监管时机。对于刚获证的企业, 尽量在半年内进行一次监管。因为企业在获证前一般由咨询人员或检验检疫人员进行指导, 一旦指导人员离开, 企业管理体系的运行就可能出现问题。
3. 转变检验监管的模式
(1) 由检验为主向监管为主转变。检验检疫作为政府的管理机构, 是国家行政执法机关, 其职能的履行应该侧重于监督和管理。实现职能的转变, 要改变重检轻管、以检代管的工作方式, 代之以检管并重, 以管为主, 将检验寓于监管之中, 实现从“检验产品”到“监管企业”的转变。同时, 着力在提高干部队伍执法和管理能力上下功夫, 建设一支集懂法律、通检验、熟管理的高素质的复合型队伍。
(2) 积极推进分类管理工作。对出口工业品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 是分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把分类管理的范围由目前主要的机电、轻纺产品扩大到整个工业产品, 并根据日常对企业检验监管的结果来确定企业类别转换, 对实施分类企业实施动态监管。
(3) 积极推进电子化新模式。在检验监管模式的转变中, 一定要大力应用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 优化检验监管业务流程, 打造检验监管电子化新模式, 推动检验监管工作电子化, 解决“大通关”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进一步实现“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目标。
三、对策建议
1. 完善监管手段, 转变产品质量把关模式
如果固守陈规采用传统的检验监管模式是不可行的, 这就需要讲市场准入、分类管理、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基本管理手段运用到产品检验监管工作的各个方面, 用科学发展观知道检验检疫工作的有序进行, 由过去的检验为主转变为监管为主, 切实转变产品质量的把关模式。
2.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
改变原先单纯的以现场自检及不合格检出率作为工作量和工作长效的考核依据的做法, 引入新的监管成效指标, 如巡查问题发现率、稽查失信发现率等, 同时要在工作中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提高一线检验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激情。
3. 健全检验检疫的诚信体系
当今社会企业的不诚信行为大大地增加了检验检疫机构的执法成本, 严重地浪费了行政资源, 为此健全检验检疫诚信体系是预防质量违法行为的治本之举, 也是促进生产企业加强管理、严格自律、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4. 加大检验检疫的执法力度
一方面检验监管人员通过培训, 增强执法意识, 提高发现和辨别违法行为的能力。只有严格执法, 才能保证进出口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对已经违法的个人和企业拉进黑名单, 进行跟踪管理, 对其以后的“涉检”业务,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最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
参考文献
[1]范成林, 范振强.检验监管有效性的保证措施.检验检疫学刊, 2009年第6期[1]范成林, 范振强.检验监管有效性的保证措施.检验检疫学刊, 2009年第6期
【监管有效性监管目标】推荐阅读:
有效银行监管重要06-30
第三方支付的有效监管10-16
银行监管目标定位05-12
区质监分局食品监管目标责任书07-21
转变监管方式,实施协同监管与综合执法10-23
监管决策10-21
评估监管07-14
属地监管07-15
监管视角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