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风险

2024-06-29

监管风险(精选12篇)

监管风险 篇1

随着全球经济区域一体化加强, 金融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部分, 而这次美国次债危机, 世界五大投行全面崩溃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 更让人们意识到对待金融业风险与监管需要我们进行重新的认识与评估。

一、金融业风险与监管综述

所谓金融风险, 一般是指金融资产预期价值或收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风险和宏观经济的运行风险。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 会使金融体系遭受破坏,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放大后的一种极端情况。

要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对市场实行宏观调控和监督是必要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 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有其不完整性, 这就需要政府或其他部门对市场参与者进行管理。换言之, 所有的监管本质上都是对市场不完整性的一种补充、修正和完善;二是从金融的发展来看, 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显著增强。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 金融业务之间的界限被不断打破, 金融的发展日趋国际化, 金融资本不断扩张, 与此同时, 金融领域的风险也在急剧加大, 因此通过监管来保证金融业的稳健运行是十分有必要的。各国无论采用哪一种监管组织体制, 监管的具体目标基本是一致的:1、确保金融稳定安全防范金融风险;2、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3、增进金融体系的效率;4、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 促进公平竞争。

二、金融风险环境因素分析

(一) 宏观经济动态运行带来的金融风险

1、经济实体波动与经济周期带来的金融风险。在宏观层面上引起金融风险的原因很多, 但实体经济以及实体投资仍是主要因素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系统地揭示了生产过程的经济危机成因, 阐明了宏观层面的金融风险以及危机产生根源。马克思将货币危机分为两种形态:一是作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尖锐化这个特殊时期的货币危机;二是独立的货币危机。后者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 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我们主要讨论第一种形态的货币危机, 马克思曾经做过这样的分析:“咋看起来, 好像整个危机 (包括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货币危机等) 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 而且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成货币。但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 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马克思的这番论述实际上已经给我们一个结论性的观念, 即宏观层面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仍然是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决定的。

2、虚拟资本运行与泡沫经济带来的金融风险。虚拟资本数量的急剧增长和经济虚拟化的发展, 是经济高度发达、高度成熟的必然结果。其发展和繁荣是21世纪全球经济活动中最令人瞩目的现象, 而金融虚拟化同时也带来了世界金融系统金融风险的增大。很多金融工具最初的时候是规避和转移风险而产生的, 然而一推向市场后, 由于其特定的交易规则和市场制度, 却极大地增加了整个金融业的系统风险。虚拟资本的运动不能如实、正确反映现实资本的运动变化, 其变动幅度频率要远远大于现实资本, 尤其是货币贬值泛化以来, 经济虚拟化现象日益膨胀。虚拟资本的内在特征与运动规律决定了经济生活中泡沫化的形成与不断深化, 在促进金融与经济活跃的同时, 也大大提高了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 主体非理性因素引发的金融危机———微观经济主体对金融风险的主观认识。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有人参与的, 而任何风险也都首先表现为人的风险, 对主观的金融风险来说人更是风险主体的操纵者。现代金融活动错综复杂, 每个金融从业人员所面临的问题都各具独特性, 任何法律条文与规章制度都不可能详细到对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做出明确规定, 并且不可能时时事事都有人监督管理, 所以主观金融风险在金融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表现为:1、信贷企业负责人的社会责任与道德沦丧;2、急需提高的金融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3、缺乏监管的金融业管理者;4、整个社会的监管缺失。

三、控制金融业风险与监管的国际准则———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委员会是1974年由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倡议建立的, 其成员包括十国集团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代表。自成立以来, 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银行监管规定, 如1983年的银行国外机构的监管原则 (又称巴塞尔协定) 和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这些规定不具法律约束力, 但十国集团监管部门一致同意在规定时间内在十国集团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 鉴于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许多非十国集团监管部门也自愿地遵守了巴塞尔协定和资本协议, 特别是那些国际金融参与度高的国家。1997年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问世是巴塞尔委员会历史上又一项重大事件。核心原则是由巴塞尔委员会与一些非十国集团国家联合起草, 得到世界各国监管机构的普遍赞同, 并已构成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至此, 虽然巴塞尔委员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银行监管国际组织, 但事实上已成为银行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自从1988年实施巴塞尔资本协议以来, 一方面巴塞尔协议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银行业竞争规则和国际惯例, 在加强银行业监管、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 金融创新 (经常采取规避资本充足规则方法) 层出不穷, 新的风险管理技术迅速发展, 使巴塞尔协议日益显得乏力和过时。尤其是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波及全世界, 而巴塞尔协议机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受到人们的责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 1999年6月, 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第一次建议, 决定修订1988年协议, 以增强协议规则的风险敏感性。在考虑这些评论意见和征求国际银行界及其监管者建议的基础上, 委员会于2001年1月16日提出了一个更加全面、具体的新建议, 再经过金融界激烈的讨论后巴塞尔委员会先后3次出台巴塞尔协议征求意见稿, 并与2006年6月26日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官方网站公布了新资本协议的底稿———《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 “新协议”将于2006年底在十国集团开始实施。自1993年巴塞尔委员会针对国际金融市场中越来越活跃的金融创新工具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做出修正案以来, 市场交易风险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巴塞尔委员会2001年9月的最新决定, 对运作风险要求全部资本由20%改为12%, 而且还有一些技术上的调整, 因此新巴塞尔协议实际上具有很严格的计算方法。

四、对我国金融业监管的启示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业务的扩大与加深, 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后, 中国金融安全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金融业开放步伐加快, 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程度会进一步加强, 新的金融会得到快速催生, 衍生金融业务会得到迅猛拓展;另一方面国内金融基础仍很脆弱, 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金融高级人才十分短缺, 金融风险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化解, 为了保证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而有效地运行, 为了应对风险, 加强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 建立严格的风险测量体系。为进一步加强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提高管理的效率, 优化资源的配置, 增加资本的收益, 应将整个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建立量化的风险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的基础是风险测量的量化指标。第二, 建立反应迅速、科学高效的危机处理机制。建立危机处理机制最基本的目标在于保证日常业务能正常运行, 防止不利的突发事件对银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甚至于崩溃瓦解。在目前市场日趋复杂的环境下, 这些突发的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建立危机处理机制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这类突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影响力大小, 并建立相应的危机处理机制。第三, 建立以量化风险为基础的风险管理策略。在有了量化的风险值以后, 风险值的平台也建立起来了, 风险也能实时计算, 在此基础上根据整个系统各个环节风险暴露的情况, 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第四, 完善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发现风险、制定策略、监督执行的过程, 涉及到各项业务、决策和操作程序;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现各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它的主要目标是要系统化、制度化, 并且量化运营风险的管理。“新巴塞尔协议”也对运营风险的测量、管理、资本准备金做出了具体要求。第五, 建立全面的风险信息报告系统。风险信息报告是及时地、清晰地、全面地了解风险的基础, 报告的内容包括利润、总风险、净风险、风险资本、资本回报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通过风险报告, 不仅可以发现风险集中分布的地方, 评估风险的承受能力, 而且可以根据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 更有效、合理地评估绩效。

风险报告在提供大量的数字信息之后做出一个文字性的总结。好的风险报告首先需要的是“透明”, 即各业务部门有责任及时而且无隐藏地提供有关风险的信息, 这样, 风险报告才能准确、全面地反应风险暴露的状况。其次, 好的风险报告需要“一致”, 即各种类风险的量值, 需要真实地反映风险的大小, 保证不同种类风险之间的可比性。

五、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 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业发展,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措施加强对本国金融业的监督管理, 以防范金融风险及因此而带来的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金融全球化经验少、水平低, 因此我国的金融监管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但监管不是万能的, “监管绝不能替代银行自己内部对业务活动的仔细审查以及市场对银行的监管。”因此, 我们唯有积极地参与全球金融活动, 掌握新知识, 熟悉新规则, 才能适应这个多变的时代, 才能抓住机遇, 使金融监管真正促进我国的金融发展, 保障金融与经济的健康运行。

监管风险 篇2

分类监管(风险综合评级)

(征求意见稿第三稿)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2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评价内容.................................2 评价类别.................................6 评价方法.................................6 监管政策和监管措施.......................7 运行机制.................................9 附则....................................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规则旨在规范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的综合评级,全面评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状况,明确相应的分类监管的政策和措施。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含健康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

第三条

本规则所称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是指保险公司依法设立的省级分支机构,包括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业部和营销服务部。

第四条

分类监管,即风险综合评级,是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根据相关信息,以风险为导向,综合分析、评价保险公司的各类风险,根据其综合风险的大小,评定为不同的监管类别,并采取相应监管政策或监管措施的监管活动。

第五条

中国保监会负责对保险公司法人机构进行分类监管。保监局参与对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分类评价,提供辖区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相关风险信息和评价结果。

保监局负责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进行分类监管,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分类监管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章

评价内容 第六条

分类监管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难以量化的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价;

(二)综合考虑偿付能力充足率及上款4类难以量化风险的评价结果,评价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风险。

第七条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及监管合规风险(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八条

在分类监管中,操作风险划分为以下细类:

(一)销售、承保、再保险业务线的操作风险;

(二)理赔业务线的操作风险;

(三)资金运用业务线的操作风险;

(四)公司治理相关的操作风险;

(五)财务管理相关的操作风险;

(六)准备金管理相关的操作风险

(七)案件管理相关的操作风险。

第九条

中国保监会从以下方面评估保险公司的操作风险:

(一)评估公司操作风险的外部环境,包括行业操作风险的总体水平和趋势;

(二)评估各业务线的内部控制程序和流程、操作风险的历史数据、经验分布和发展趋势;

(三)评估公司可能导致操作风险的人员因素,包括招聘、解雇、培训、领导能力和持续发展规划、业绩管理、薪酬等;

(四)评估公司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包括系统设计缺陷、软件/硬件故障或不足、信息安全和数据质量等方面的风险等;

(五)评估可能导致公司操作风险的外部因素,包括法律法规、监管政策、不可抗力等。

第十条

战略风险是指,由于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流程无效或经营环境的变化,导致战略与市场环境和公司能力不匹配的风险。

第十一条 中国保监会从以下方面评估保险公司的战略风险:

(一)评估公司战略风险的外部环境,包括行业战略风险的总体水平和趋势;

(二)评估公司战略制定风险,包括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三)评估公司战略执行风险,包括管理层实施既定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四)评估可能导致公司战略风险的外部因素,包括市场环境、科技进步、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合作伙伴、不可抗力等。第十二条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或外部事件等原因导致利益相关方对保险公司负面评价,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第十三条 中国保监会从以下方面评估保险公司的声誉风险:

(一)评估公司声誉风险的外部环境,包括行业声誉风险的总体水平和趋势;

(二)评估公司声誉风险的历史数据、当前舆论报道、潜在风险因素;

(三)评估可能导致公司声誉风险的外部因素,包括合作伙伴、利益相关方、不可抗力等。

第十四条 中国保监会在评估保险公司的声誉风险时,将考虑声誉风险与其他风险关联度较强的特点,统筹考虑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战略风险等引发声誉风险的可能性。

第十五条 流动性风险是指,保险公司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支付到期债务或履行其他支付义务的风险。

第十六条 中国保监会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号:流动性风险》,通过流动比率、综合流动比率、流动性覆盖率等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现金流压力测试及其他量化或非量化信息评估保险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第十七条 在对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中国保监会结合反映保险公司量 化风险状况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得到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的综合评级。

第三章

评价类别

第十八条 分类监管评价结果应综合反映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状况和其他偿付能力风险状况。

第十九条 中国保监会按偿付能力综合风险的高低将保险公司分为四个监管类别:

(一)A类公司,指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且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小的公司;

(二)B类公司,指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且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较小的公司;

(三)C类公司,指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或者偿付能力充足率虽然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几类风险较大的公司;

(四)D类公司,指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或者偿付能力充足率虽然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几类风险严重的公司。

第四章

评价方法

第二十条 分类监管评价采用加权平均法。其中,量化风险评分所占权重为50%;难以量化风险评分所占权重为50%。第二十一条 中国保监会根据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水平和变化特征对保险公司的量化风险进行评分。

第二十二条 中国保监会根据特定风险的外部环境、分布特征、预期损失、历史经验数据、日常监管信息等多种因素对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4类难以量化风险进行评分,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难以量化风险的综合得分。

第二十三条 保监局参与评价保险公司的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负责提供辖区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相关信息和评价结果。

第五章

监管政策和监管措施

第二十四条 中国保监会在市场准入、产品管理、资金运用、现场检查等方面,对A、B、C、D四类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实施“奖优罚劣”的差异化监管政策。

第二十五条 中国保监会对B、C、D类公司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第二十六条 对B类公司,中国保监会可根据公司存在的风险点,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具有针对性监管措施:

(一)风险提示;

(二)监管谈话;

(三)要求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

(四)进行专项现场检查;

(五)要求提交和实施预防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的计划。

第二十七条 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的C类公司,除可采取对B类公司的监管措施外,还可以根据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的原因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一)责令调整业务结构;限制业务和资产增长速度;限制增设分支机构;限制商业性广告。

(二)责令调整资产结构或交易对手;限制投资形式或比例。

(三)责令增加资本金、限制向股东分红。

(三)限制业务范围、责令转让保险业务或者责令办理分出业务。

(四)限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

(五)责令调整公司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第二十八条 对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但是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某几类风险较大的C类公司,可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一)对操作风险较大的C类公司,针对公司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其公司治理、内控流程、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等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二)对战略风险较大的C类公司,针对公司在战略制定、战略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三)对声誉风险较大的C类公司,针对公司产生声誉风险的原因,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四)对流动性风险较大的C类公司,针对公司产生流动性风险的原因,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号:流动性风险》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第二十九条 对D类公司,除可采取对B、C类公司的监管措施外,还可以根据情况采取责令停止新业务、整顿、接管以及中国保监会认为必要的其他监管措施。

第六章

运行机制

第三十条 中国保监会每季度对保险公司法人机构进行一次分类监管评价,确定其风险综合评级,并对有关保险公司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第三十一条 每季度结束后,保险公司应当向中国保监会分类监管信息系统报送有关信息和数据,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当向保监局报送有关信息和数据。

第三十二条 中国保监会相关部门根据保险公司、保监局报送的信息和掌握的日常监管信息,根据分类监管职责分工,对保险公司的难以量化风险进行评价计分,并将评价分数、评价依据等内容报送至分类监管信息系统。分类监管信息系统汇总综合各方面的评分,按照统一的规则,得到保险公司的综合评价分数。第三十三条 中国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对各保险公司的综合评分进行分析和审议,确定保险公司的分类监管评级。

第三十四条 中国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根据保险公司的分类监管评级,研究决定监管措施。

第三十五条 中国保监会每季度根据相关监管规定对外披露保险公司的分类监管信息。

第三十六条 如果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应依照工作程序及时调整对该公司的分类监管评级和监管措施。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保险集团的分类监管(风险综合评级)规则另行制定。

证券信用交易风险监管机制 篇3

证券市场在我国运营开后,证券信用交易不可遏制的成了一个重要角色。那么证券信用交易风险监管机制的完善同样变得重要至极,而对于已经拥有该交易方式上百年的美国证券市场则是我国所应该借鉴和学习的,普及证券信用交易概念后,对两国的状况进行分析。

1证券信用交易的交易制度

证券信用交易其实就是保证金交易,即在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时资金或应付证券不足时,通过向证券商交纳一些金钱或证券充当保证金,让证券商代为垫付的一种交易。伴随着信用交易的发生,这种交易的一些特征也凸显出来。第一,因为投资者可以通过小额的保证金进行远大于保证金的投资,所以当市场走向与投资者估算大致一样时,则投资者可以获得远超自己本身资金的收益,同样预测失败后的结果也是投资者所承受不起的,这便是财务杠杆性。第二,一般来说,证券商的本身的资金和证券并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从而使证券商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寻求资金或证券,这样就会存在投资者与证券商,证券商和金融机构两个信用关系,也可以说是双重信用性。第三,上述两者信用关系都会促进资金在证券市场的流动,则会有资金流动性。第四,证券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保证金比例的调节对证券市场的积极性进行控制,从而有宏观调控性。

2国外成熟证券信用交易市场

19世纪是美国证券信用的的开始,美国证券市场因此开始拥有了较强的流动性。20世纪便是美国证券信用的发展,从1933年起分别颁布《证券法》,《证券交易法》,《全美证券市场促进法》。通过用保证金来获取更多的资金投入的投资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被运用的很是广泛,下一个十年,第三方监管被美国证券市场引入,同时债券回购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样美国证券市场就拥有了大量的资金来源。90年代后因为证券信用的融券进行了结构上的改变和对冲基金的广泛使用使美国证券信用交易制度得以大力发展。

作为拥有世界上最为健全的证券市场的美国是在监管机构,法律监管机制,自律,三者下进行证券交易的。监管机构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授权对规定和政策进行适时的改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要是对证券交易具体的主体进行信用交易的核准和错误操作的处罚与证券商,证券交易,跨州证券交易进行监管。证券交易所:每一个证券交易所都由其自定的规定,主要用于监管投资人的资格和投资的程序。

综合美国从起始就颁布的关于证券交易的法律,美国证券交易拥有了很多的监管规定。第一,准入资格的认证(1)投资者的资格:投资者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主要是在与投资者是否拥有足够的资金,而资金的额度是由各个的交易所自己规定,投资者也需要登记自己姓名等信息。(2)证券商的资格:《证券交易法》规定了证券商所应拥有资本条件,而是否有客户有价证券则决定证券商能否独立地进行交易业务,接受客户款项和证券。(3)证券的资格:能够进行证券信用交易的证券要么是已上市的有价证券,要么是可以进行店头市场交易的可融资的股票和债券。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第二,保证金比例的规定:美国保证金的调整是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规定的,从始至今已经进行了很多次的调整,当证券的市场价格过低时或者过高时则会调整使整个供求得到稳定。第三,融资的资金来源:证券商从银行或金融机构借贷的资金,证券商所拥有的资金和其形成合同关系的投资方金额。第四,融券证券来源的规定:投资者用于担保的保证金里的有价证券,证券商的有价证券,证券商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或个体在有担保情况下借贷的有价证券,投资者拥有的有价证券和在证券商事先与投资者建立公平合同并支付投资者应该的对价的条件下保证金担保的超过保证金部分的有价证券。第五,对卖空行为的监管:《证券交易法》中规定了除在某些情况下不得进行低于最后一次证券交易价格的证券卖空交易,这是对卖空证券价格的限定,对股票的暴跌有一定抑制。第六,分离帐户管理规定:为保证证券商易于结算和使证券交易监管机构能实时的知晓证券交易的情况,设置证券信用交易账户,并用来对保证金比例调节的基本依据。投资者的自有资金和证券,证券公司是无权干预,但对于投资者未能准时缴纳保证金时证券公司有权强行管理。

3我国证券交易监管机制的历史演变与不足

1984年证券市场开始中国运行开来,几年后伴随市场而生的证券交易所也在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铺展开来,从1990年到1993年各个地区连续发布了如《深圳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规则中明确表示禁止证券信用交易。自1993年后开始陆续出现证券公司与投资者的交易,或透支服务或产生借贷关系。但这时由于没有严格的规定,双方都没法保证提供应付的义务。并且发生挪用投资者资产和投资者无法按时交纳保证金,随后1996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透支等行为的严格通知,明令禁止了这种透支业务。1998年颁布的《证券法》更是明确指出只能以现货进行交易,此后直到2005年10月27日,修订了《证券法》透支业务才有了发展的可能。从最开始的只能有现货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交易到允许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所批准的证券公司进行为投资者融资的业务,最后形成如今的大量融资证券机构合法安全的运行。

我国对证券信用交易风险有着诸多规定。第一对证券公司从事证券信用交易的规定:证券公司应具有经营该方面业务3年以上,最近6个月净资产在12亿以上,健全的公司结构和具备要求的管理人员与董事长。第二对投资者的规定:要求获知投资者的非隐私信息并对投资者根据其所拥有的资产能力来决定投资者获于的授信额度。第三对进行信用交易的政权规定:应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内对证券的要求。第四账户分类管理的规定:应符合《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业务管理办法》内对证券信用交易开设账户的要求。第五保证金的规定应符合《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方法》和《融券融资交易试点实施细则》内分别对初始保证金与维持担保比例的规定。第六强制平仓的规定:若投资者未按照约定日期交纳保证金则证券公司有权对其资产进行处理。第七风险准备金的规定:应符合《证券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内对风险准备金的规定。

我国证券信用交易风险监管机制的不足。第一我国所颁布的法律与监管机构颁布的规定自身与两者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冲突,如《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业务管理办法》是由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其法律地位为部门规章,与《证券法》要求的国务院规定并不符合。第二担保账户内资金为信托财产的规定与我国目前诸多法律规定存在偏差,在现实情况中证券公司有着信托人,债权人共同的身份,而這样会使证券公司很难正常的运营。第三队投资者资格的要求过于低,导致股市由于初进者的不明智行为变得动荡。第四未对投资者保证金中的现金保证金进行规定。

4我国证券信用交易风险监督的完善

第一,我国现阶段证券信用交易属于初期,应寻找符合自己的模式来发展,美国的分散授信还是日本的集中信用模式都是其自身根据问题来形成的,我国应在外国模式的借鉴下走出自己的模式。第二,完善我国法律上在证券信用交易上的不足。

证券信用交易是证券市场发展的产物,相对的,证券信用交易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对于在初阶段证券市场的中国拥有完善的风险监管机制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美国相对健全的监管制度的分析与我国的现状得出我国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金融风险监管的思考 篇4

一、构建风险预警机制

2009年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金融危机, 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欧美等发达国家至今经济还在受到相关的影响。为了有效防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破坏, 很有必要建立起来相应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这个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主要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对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判断、分析和建立起来相应的预警机制;对于一些风险系数较高的金融机构应该建立起来相关判别机制和对其的救济制度;建立起来一套应对危机时的应急方法;建立起来一个金融安全网络系统等。通过这些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就可以让金融监管部门在控制和处置金融风险时, 反应更加的迅速, 为有效的应对金融风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进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 强化内部监管

我国把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内部的金融监管, 另外一种是外部的金融监管。外部金融监管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有效的弥补内部在监管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缺陷。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制度可以说是从根本上预防并且减少了金融风险发生概率, 根据一些预防金融风险的经验表明:控制金融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金融机构的内部对其进行相关的控制。根据对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预防体系分析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我国金融业内部监管无法很好的解决金融风险控制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机构的内部结构不合理, 一些金融治理理念和方法不能满足对当前金融风险防范的各种需要。为此, 我国相关的金融机构应该从其自身内部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预防和内部控制的相关能力。第一, 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模式应该从定性的监督向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监督方向进行转变;第二, 对金融机构的金融监管要从以前的直接行政指挥和干预向着监管部门的行政干预手段, 市场经济影响手段和法律规定手段的三者进行有效的统一, 要充分的强调市场的调节和影响的作用, 充分的发挥出市场经济当中会计部门, 审计部门和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多部门的功能。

三、防范系统性风险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这些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要清楚的认识到系统性金融风险可能会对我国的金融行业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 但更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如何防止发生我国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上。比如, 对于银行业来说最为关注的集中性风险问题、风险投资问题等。国内的金融业发展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能够很好的建立起一套专门面对大型金融控股机构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 也没有面对当前在金融市场上最为火爆的金融理财产品的相关管理办法和防范办法, 而正是这些金融监管部门, 在监管当中所存在的盲区, 是最有可能就会成为我国金融行业爆发系统性风险的一个切入口, 给今后的金融机构造成许多不必要问题。

通过我国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多次自身的改革, 促使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不断的得到了提升, 风险监管的能力以及金融机构产品盈利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以往在我国金融机构中普遍存在的“政府隐性担保”的心理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在今天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之下, 中国的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着综合经营的大的发展方向, 在今后不久的时间内, 我国的金融机构中将会出现大量的金融控股集团, 这都会很容易导致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并且发生。因此, 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必须不断的强化自身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的力度尤其是对那些我国大型以及特大型金融企业的监管, 有效的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

四、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建设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对金融监管的成功经验分析, 我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部门在对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监管的同时, 还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到目前为止, 虽然我国的金融法律, 在对金融企业的保障方面已经做出一定程度的进步,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 还是出现了不全面不充分的情况, 同时在很多方面, 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漏洞, 缺乏一个与之相匹配的金融保障法律体系。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在已有的关于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机构监管的已有法律的基础之上, 结合我国金融机构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 不断的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挖掘。

五、强化信息披露监管, 提高市场约束有效性

目前, 我国金融机构在对其相关产品信息披露的频率方面, 还没有能够很好的适应市场对金融机构的相关要求, 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自身相关信息披露的管理力度:第一, 以国家相关部门立法的形式对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范围、内容和方式进行有效的界定;第二, 在国际市场上通用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标准来对现有的情况进行不断的完善和相关补充工作、促进我国的大多数金融机构建立起来一套符合自身状况的信息披露标准。第三,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 对于我国金融监管问题研究应该在最大程度之上, 充分的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对我国金融机构所进行的监督管理的作用。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金融行业在经营的过程中, 基本上都是在采用分业经营的方式, 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在监管的过程中, 也相应的采用分业监管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防范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性的作用。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监管的需要了。需要加大金融监管的力度,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金融风险,监管,防范

参考文献

[1]冬晓.风险监管是金融监管的核心[J].中国金融家, 2011 (8) :43-46.

多措并举防控监管风险 篇5

2013-11-26 10:36

当前,工商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市场的准入和管理正面临着由“重审批”向“宽准入严监管”的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工商部门监管风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工商部门监管风险存在的种类及原因

政策制定风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使我们面临着四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前置审批取消后,一部分由相关部门把关的项目减少了一道市场准入屏蔽的关口,使新入市企业的资质和数量难以把控。二是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必然造成市场主体在短期内大幅增加,增加了工商机关的工作量。三是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涉及监管方式的调整,必然要调整到“宽进严管”,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四是随着食品安全工作的剥离和工商队伍一部分业务骨干的分流,执法队伍相应削弱,增加了监管难度。

欺骗许可的风险。因主观过失或者行政相对人的欺骗行为,很容易导致行政许可行为错误,特别是《行政许可法》规定对企业登记申请材料的审查以形式审查为主,又保留了对实质内容审查要求,在具体的操作中难以把握,从而产生行政许可风险。

变通许可的风险。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纷纷出台一些保护政策,并要求工商部门变通放行。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重点招商项目、挂牌保护企业的市场监管中存在潜在的职业风险。

失职监管的风险。失职监管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不作为、作为不当或不到位、乱作为。如,在重点行业监督管理中执法不到位的风险,表现为不按规定开展定期检查、专项检查、案后或者责改后回查等工作;行使执法手段不到位,直接导致整个执法链条中的监管缺位;工作作风粗放,没有按照要求做好巡查监管记录,不注重执法痕迹留存,未达到数据收集和资源整合的效果等。

监管方式落后的风险。因信息化、科技化、专业化、精细化等方面滞后,带来监管风险。例如,对假冒伪劣商品,基层工商部门常常因专业知识的匮乏、监管手段的局限、检测监测设备的欠缺,使监管流于形式,潜在风险日益增大。

法规抵触风险。工商机关执法涉及法律、法规、规章几百部,而有些规定的监管责任缺少履职所必须的权限和手段,导致不应由工商部门承担的责任,却由工商部门“买单”的潜在职业风险。

暴力抗法的风险。主要是在查办制假售假大要案、传销案件,取缔“黑网吧”等专项行动时,当事人以不理智的态度,采取谩骂、围攻等阻碍和抗拒执法所造成的风险。

责任倒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社会和舆论以及上级部门对工商部门严格履职的理想预期与工商部门实际监管水平、监管力量、监管手段不相适应而引发的职业风险。

加强工商部门监管风险防控的思考

工商部门监管风险的防控涉及很多方面,在现有条件下,加强工商部门监管风险防控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精细化管理是防控工商部门监管风险的根本。在准入环节上,要通过细致审查申请者提交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确保符合要求和标准的经营者进入市场。要做好基础工作,通过巡查,把基础数据进行归档和科学分类,保证对辖区或网格的经营主体的情况清、底数明;通过对重要商品的进货渠道进行梳理,厘清商品来源和基本信息;通过加强行政指导、联合检查等,检查、督促、指导市场主体落实相关制度。要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对市场秩序的控制力度,把好商品的入市资质审查关。推动技术装备升级可以提高工商部门监管风险防控效能。现代化的市场监管必须以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手段为前提,在防范和化解市场监管的风险过程中,要切实推动与履职要求相适应的各类技术装备配备升级,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工商行政管理的社会化是工商部门监管风险防控的有效手段。要充分调动社会监督和群众对各种违法行为的举报积极性,使监管风险能有效识别和防控;要充分发挥房屋产权拥有者以及市场主办单位的提示与把关作用,过滤和屏蔽一部分监管风险;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与监督作用,使经营者主动消除违法行为。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顺势逆势看胸怀,大事难事看担当。因循守旧,不敢冒险和大胆尝试,不敢担当,才是工商行政管理中的最大风险。因此,要勇于创新,如通过工商工作站延伸工作触角,减少工作盲区;借助街道、物业、协会,以及志愿者、片警等,使其成为市场监管的重要力量。通过资源共享可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效能,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我国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研究 篇6

关键词: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

现代金融行业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已经发生了飞跃式变化,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也不断提高,从业务电子化到管理信息化,从数据大集中到信息集成系统,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银行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银行正常经营的基础,极大的提高了银行的经营效率;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的融合在促进了业务的发展的同时,还带来了风险隐患,若不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则可能引发系统风险,甚至会危及整个金融经济体系,因此,对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分析

1.1 信息科技风险概述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是指银行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进行产品、服务或信息传输时,所产生或引发的不确定性因素。我国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中对此做了如下界定:信息科技在银行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以及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或声誉等风险。可见,科技信息风险不仅涉及银行内部程序和流程,还关系到银行的组织结构、政策以及操作风险的管理流程。

1.2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特征分析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兼具信息技术和银行业务的特点,可从风险属性和管理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第一,从属性方面分析,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具有技术含量高、突发性强、快速蔓延和覆盖面广的特点。与传统风险相比,信息科技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安全技术,因此其技术含量较高;信息技术风险多数是由于自然灾害或不可抗力造成技术设备被破坏,从而导致业务连续性风险;信息技术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迅速蔓延,加剧风险的严重性;信息科技风险故障源责任无法准确确认,电信部门、电力部门或外包服务商都可能对其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第二,从管理方面分析,信息科技风险具有历史短、范围广、标准化不足、评估和计量困难的特点。信息科技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历史较短,因此仅被视作业务处理技术手段,而未上升到战略决策的高度;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层、操作层、管理层和决策层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增大了管理范围;信息科技的硬件、软件、网络等没有形成标准化,不同银行的实现方式不同,增大了管理难度;信息科技风险引发的财产损失无法衡量,而与之相关的法律风险、战略风险更是难以进行评估和计量。

可见,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具有自身特点,若不对其进行严格的防范和管理,将严重影响银行企业的运行,甚至对国家的经济稳定产生威胁,因此,加强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监督管理意义重大。

2 我国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法规和政策方面

首先,银监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并不含国际监管准则的基本要素,仅对监管目标进行了笼统的概述,还没有建立明确的监管程序和监管要求,这些要素的缺失,降低了监管的可操作性。其次,目前的信息技术风险监管多是发布风险提示,如针对“网银安全问题”发布的“网上银行安全风险提示”,这种做法存在的主要弊端是银行和监管人员不清楚违反要求操作,会给业务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因此降低了监管的有效性。最后,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法律法规的框架已经具备,但建立的不同法规之间会存在重复或遗漏问题,对科技信息重点问题缺乏监管和指引,需要进一步的协调和完善。

2.2 监管手段和方法

目前,我国银行还未建立有效的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价体系。传统风险可用特定方法进行度量,但科技信息风险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且造成的损失存在隐蔽性,难以估量,因此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风险评估手段的缺失,导致银行部门无法利用传统的方法对信息科技风险进行抵御和防范;在非现场监管方面,无法有进一步的作为,只能对科技投入进行监测,无法对由于内部操作引起的损失进行全面掌握,监管处于事后应对的被动阶段。信息科技风险监管不仅缺乏量化指标,还缺少有效的评价体系,难以对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形成较为全面的理解,监管处于割裂、无序的状态。

2.3 监管人力资源

我国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人员配备上存在很大不足,据统计,全国银监会系统内专职从事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工作的专业人员仅为总数的0.4%左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从人员素质方面上看,我国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人员多为计算机专业,对银行业务了解不多,因此只能承担着本单位内部系统维护的职能;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是需要懂技术、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否则难以发现信息科技系统内存在的风险隐患。

3 加强我国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的对策研究

3.1 完善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机制

3.1.1 健全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监管机构应积极学习国外银行的先进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有效应对我国银行机构在信息科技方面治理缺失、重视不够、规划不足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大等问题,将风险管理关口前移,监管机构应在机构、业务和信息准入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将信息科技准入纳入相关的行政许可法规中,确保银行在金融机构设立、业务开办与系统运行之前就能符合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业务的正常运行提供安全的环境;要制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意见,从组织结构、战略规划、运行机制、激励约束等方面明确监管要求,指导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制定银行信息安全管理规范,组织银行金融机构总结经验,明确目标,制定符合我国银行发展实际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从安全策略、管理体系、技术要求、风险评价与监督四个方面形成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3.1.2 增加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资本投入力度

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高度融合,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从科技角度对其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理,还应将信息科技与监管资本密切联系。首先,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银行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使信息科技风险得到量化评估;其次,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协作机制,将风险专业评估结果纳入风险评估报告中,在机构、高管和业务准入及退出环节增加信息科技条件,防止信息科技风险防控不达标的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有关业务进入;最后,将信息科技风险与监管资本结合,提高机构对信息科技管理及风险防控的重视力度。

3.1.3 完善信息科技风险评估体系

信息科技风险评估的有效开展是以非现场监管为基础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管风险体系可为监管人员的业务开展提供便利,促使其准确识别、监测、评估和分析信息科技风险,并为风险预警、监管评级、分类管理和持续改善提供参考和依据。我国科技信息风险监管处于起步阶段,要尽快积累历史数据,对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不同机构的特点制定一套标准模型分值和权重,使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充分发挥信息监管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监管经验,吸收和借鉴最新的实践成果,对现有的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和补充。

3.2 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科技水平

银行机构应建立信息技术实验室,为监管人员模拟银行业务操作,近距离了解信息科技风险提供条件。信息技术实验室主要职能有:信息科技风险培训,实验室可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为小型的数据中心,配备网络、服务器等设备,同时安装银行业务模拟系统,供监管人员了解二维码、云计算、家庭银行、在线测试技术的发展情况,保障监管机构在技术风险管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3.3 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监管队伍建设

信息科技风险监管专业性强、进入门槛高,是否具备足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决定监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监管人才匮乏,应大力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学习型团队,将监管人员从大量、繁杂的技术维护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继续学习专业技能;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可派技术骨干前往其他机构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预防技巧;通过交流,分享经验,探讨形势及其应对策略;鼓励业务监管人员掌握信息科技监管知识,增加信息科技风险监管人员的来源途径,减轻人力资源紧张问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与银行业务的融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业务的拓展,方便了人们的消费,提高了银行工作效率;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给银行业务造成威胁,应从监管体系、资本投入以及人才培养三个方面采取措施,降低信息科技风险带来的损失,提升我国银行应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能力,保障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一飞.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2]潘勇,邢燕.论我国网上银行的监管及其完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5).

[3]王海颍.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现状研究与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5(21).

审计风险防范与监管探讨 篇7

1. 含义与特点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有两个名词组成,审计和风险。所谓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难以预料的一种不平常的危险,由此,审计风险可理解为审计领域中存在的一种不可预料的危险。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对被审单位进行审计后,由于所提出的审计意见或做出的审计决定不恰当或不正确,而给审计机关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的含义看似复杂,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审计过程中给审计机关带来的危险。这些危险将会产生其他的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一定要努力的降低审计的风险。想要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就一定要透彻的了解它,就是古语讲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审计风险的特点。那么审计风险有什么特点呢?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隐蔽性、偶然性、可控性等这几大特点。也就是说审计风险的发生的机会是非常大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人为的操控来减少审计风险发生的几率或降低审计风险的危害。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合理完善的审计风险模型,建立一个更加科学的审计风险体系。

2. 成因与分析

万物的发生都有它的原因,那么审计风险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只有找到了审计风险的诱因,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几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审计人员往往按上级的意图行事,对审计人员构成责任或损失的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审计风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日益规范化,审计风险已不再是一个只适用于西方国家的概念,它已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明确地摆到了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面前。所以我们对待审计风险问题一定不能含糊,为了避免审计风险给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或者是国家的层面造成更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这个问题,早日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3. 构成要素

想要解决审计风险这一问题,我们就要对其进行各种具体的分析,早在几十年前,西方国家就有人意识到审计风险这一问题,并对其进行了一些分析,并且被沿用至今:最具权威最有影响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3年在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中提出的审计风险模型,我们可以将之称为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x控制风险x检查风险。当初的这个模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很快在全球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的外界条件已经发生变化,这使得原来的审计风险模型已经不能准确的描述现如今的审计风险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出更加符合的审计风险模型来帮助降低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现状分析

我国的审计体系和其他国家的并不相同。目前,我国现行的行政型国家审计有较浓厚的政府内部监督色彩,独立性不强。国家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根据国家赋予的权限,对政府及其所属的各部门、各单位的财政预算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直接对政府负责。由于其这种工作现状,就决定了我国的审计机关在工作的时候回发生很多的问题,所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需要构建一个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模型,完善我国的审计机关的工作方式。

三、建立防范与监管模型

在上文的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中我们提到,如今应用的审计风险分析的模型还是三十年前的研究结果。这就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那就是三十年都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观念的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以及政府工作内容的变化,未来道路的变化,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对审计风险的模型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上文中我们也已经提到,在当今社会,再使用那么古老的审计风险分析模型会造成很大的分析的偏差,不仅不能降低审计的风险,还会因为分析结果的不准确造成更大的审计风险。这种模型应用在当今社会就显得其设计不够科学、不符合系统理论、审计资源分配不合理。所以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就要建立新的审计风险模型,防范与监管审计风险。

四、建立管理与保障机制

上文介绍的建立行的审计风险模型只是降低审计风险的一部分措施,当理论基础已经有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其基础上搭建更加复杂的上层建筑了。上层建筑的搭建我们将从两个部分着手,制度上和管理上。虽然我们国家在制度方面已经建立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制度,并且在继续完善,但是不得不承认还是不够充分,所以我们要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在管理上要加大管理的力度和严格程度,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对于审计风险防范和监管的力度,达到良好的效果。

五、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的特点以及成因和危害。审计风险其实已经存在许多年,前人也有着大量的研究和解决办法。但是社会是在进步的,我们不能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远处眺望,我们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向前进步的。所以我们要研究出一套更加符合如今形势的审计风险分析模型,做到更准确的分析审计风险,并通过有效的管理和保障机制,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几率,做好对审计风险的监管和防范工作。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与审计风险相关的一些内容。首先介绍了审计风险的含义、特点、成因、构成要素等,并分析了审计风险存在的现状,找出如今我国审计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整合得到的分析结果,找出合适的方法建立审计风险的监管与防范模型,通过重新构建的审计模型完善审计体系,建立更加有保障的审计体系。从具体的措施考虑,完善管理机制,降低审计风险。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完善的审计体系,通过我们的研究内容有效的降低审计风险。

关键词:审计风险,构建模型,防范与监管

参考文献

[1]孙婷婷.浅析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方法[J].商场现代化,2013(07).

[2]蔡晓方.浅析审计风险成因与防控[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3).

[3]王娟.浅议审计质量控制与审计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

股指期货风险测算及监管 篇8

关键词:股指期货,风险测算,监管措施

股指期货的交易标的物为股票指数,它受法律约束,合约的双方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个时期对指数盈亏进行现金交割。广义的股指期货市场主要是指除了股指期货外,还包括股指期货期权、股指期权以及股票期货与期权等,也就是说包括了交易标的或者最终交易标的物为股票指数的所有衍生产品。而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股指期货。本文主要对狭义范围的股指期货进行探讨,分析股指期货风险,并对股指期货风险测算以及监管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股指期货风险及特点

1.股指期货风险

(1)标的物风险。目前无法完全确定股指期货所存在的特定风险是由于其标的物的特殊性而发生的,但从套期保值的角度上来看,由于股指期货所具有特殊性的标的物,从而导致现货与期货合约数量上的一致性使得在长时间内并不会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并且在理论意义上现货与期货之间也无法实现套期保值,因此,股指期货的标的物风险会一直存在。

(2)基差风险。在股指期货中基差会出现异常变动状况,从而使得在股指期货交易的过程中其价格信息会出现完全扭曲的状况,从而使其出现巨大的交易性风险。

(3)合约品种差异风险。合约品种差异导致的风险主要是指在相同因素影响条件下,类似合约品种价格变动不同,从而导致风险的发生。

(4)交割制度风险。一般来说股指期货的清算采用的是现金交割的方式,因此相较于其他结合实物交割进行清算的金融衍生产品来说,股指期货所存在的风险更大。

2.股指期货风险特点

(1)客观性。由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且不会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风险的出现是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期货投资从其成立并运作起便一直存在,人们在面对风险的过程中仅仅只能从主观能动性出发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控制风险发生而导致的损失程度,无法完全避免风险客观存在这一事实。

(2)不确定性。风险所存在的基础便是不确定性,且不确定的程度越大,则表明此风险越大。由于期货投资处于一个变幻莫测无法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因此期货投资的赎回与购回等一系列过程存在非常多的不可预测性。

(3)损失性。当风险发生后,其带来的一个后果便是损失。投资者出现的损失具体的表现便是净资产减少,出现大量赎回的状况甚至出现清盘等不良状况。

二、股指期货风险测算

1.流动性风险。在基金的运作过程中流动性风险处于核心地位,它主要是指资产以及基金组合流动性风险,其中资产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资产在市场上不能快速地以合理的价格卖出而导致的损失,还包括无法进行套期保值或者冲抵的风险,能够综合地反映出资产变现能力。而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在面对持有人赎回压力的过程中,基金的管理者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将其变现而导致的损失。不确定因素包括变现的时间、价格以及资产的实际数量,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均会降低流动性。一旦流动性风险发生,其风险将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导致基金出现清盘状况,从而便会出现市场及操作风险的发生。

流动性测算指标可以通过宽度指标、深度指标、流动性比率、时间类指标、敏感性分析的压力测试等方式来预测流动性风险的大小。但由于特殊事件发生所导致的损失无法完全数量化,因此还需要投资经理根据市场实际情况以及专业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估计,以便针对风险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2.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属于最为致命的一种风险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影响到金融机构的重大决策,而其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未经授权的交易行为。由于操作风险主要产生于公司内部,因而可以有很多的机会来对发生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或其规模采取措施降低。但公司不愿意对其真实的亏损情况进行披露,因此,因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并未完全公开其相关的数据,对操作风险进行衡量的方法尚在发展中。

对操作风险的衡量方式包括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方法、构建损失分布、收集数据。一旦能够有效地衡量操作风险,则便可以更好地对操作风险进行控制、补偿以及管理。损失概率分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在置信水平下的VAR最大预期损失,其中风险调整方法的相关工具在操作风险控制上具有同样的作用。

三、股指期货监管

1.建立健全规范准入制度。我国法律主要是通过对主体进入市场的途径与资格的限定来对股指期货市场主体风险进行控制的,并且在此过程中将市场参与者引入市场,市场参与者是自愿承担风险且具有一定风险的管理能力者。从而便能够对风险配置进行优化,最终提高整个市场对风险进行控制的能力。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市场上交易主体的风险负担能力以及资信情况进行认定与考察,在此过程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证券市场准入制度,并严格遵守。

2.构建交易主体结构。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主体具有较为典型的散户型特征,投资者没有对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具有较为严重的投机逐利的心理。除此之外,一部分机构投资者利用散户型这一特征,可以对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轻易地操纵,从而在其中牟取暴利,最终进一步加重股指期货的投资风险。因此,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大力地鼓励大型机构的投资者,从而引导其在市场上正确且理性地投资,促进股指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3.完善现货市场。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地发挥股指期货的规避风险功能,但目前现货流动性非常小,市场上的巨额资金能轻易地对这些权重股进行控制,从而获得两边套利投机的机会。因此,可以采取加快大型红筹股回归A股的方式,对现有成分进行调整。或者采用国有股减持的方式,从而确保指数权重更加合理壮大蓝筹股市场,从而对大盘局势进行稳定。最终能够有效地消除一部分机构投资者操作股价指数的可能。

4.完善股票现货市场的融券制度。当我国推出融资融券试点后,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做空行为出现明显优势。这说明,对于新兴金融衍生产品短期投资者并未形成成熟的风险意识。这就要求我国证券市场要做好相关的辅助性工作,提高投资者对制度的了解程度,使其能够理性投资,这有利于融券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股指期货因其特殊性而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对股指期货风险进行测算,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监管措施,促进我国股指期货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坚.基于Va R-GARCH模型的股指期货基差风险度量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5.

[2]周珺,彭蕾.股指期货风险测算研究---基于混合密度网络模型和CVa R模型的TRM理论应用[J].企业经济,2008(5):175-177.

[3]陈明.中国股指期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4]陈航.程序化交易策略在股指期货上的应用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5]张传刚.基于高频数据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关联性及波动率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6]曹忠忠.股指期货风险测算及监管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

[7]宋俊.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风险度量方法的实证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11.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监管 篇9

一是融资的风险。(1)现金流短缺。金融危机是造成企业融资现金流减少的最大祸首之一。企业财政状况欠佳,加上贸易伙伴的经营状况不佳,降低了企业之间的信用级别,从而加大了整体信用风险。为降低自身的潜在风险,银行不断提高贷款要求并降低放贷额度,使得多数企业融资雪上加霜。(2)融资成本高。当前,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来源,但由于金融危机增加了企业的信用风险,银行纷纷降低贷款额度,提高借贷标准,以降低自身可能面对的风险。企业的一系列举措提高了企业借贷同等额度资金的风险补偿额度,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

二是投资的风险。(1)短贷长投风险。短贷长投是指短期借款用于长期用途,也称“短钱长用”。短贷长投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财务操作方式。通常情况下,短期资金成本比长期资金低,而长期投资的利润普遍较高。但多数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长期投资项目,因此他们倾向于将短期贷款投资在长期项目中,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但短期贷款到期时,长期投资还没有产生利润效应,企业为了偿还短期贷款不得不另寻途径筹资,偿债风险很大。(2)投资决策产生的风险。企业的投资评估决策体系应紧跟市场步伐,随时做出调整。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使用固定的投资评估决策体系进行决策,而不加以权变,必然会导致决策失误,给企业收益和财务带来风险。另外,由于投资决策受到非制度化权力的约束,很多公司企业建立的内部评估决策制度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不能准确评估项目收益,导致了较高的损失概率。

三是经营活动的财务风险。(1) 经营成本上升造成的风险。近年来,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升高,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用工成本、原材料和能源等生产成本以及环境治理成本的提升。(2) 资金回收困难。金融危机不仅影响到作为个体的企业,而且也会对全球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其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一是消费者的需求减少导致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减少。二是有些企业为了提升销售量、获得收益,不得不降低产品销售价格,但即使产品销售出去,所获得的利润还是无法弥补亏损。这些举措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企业原定的生产经营计划受到影响,进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必然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下降,随后陷入财务瘫痪,日后带来财务风险。

各项财务活动都可能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环境里所获取的利益没有与想象的预期吻合,带来财务风险。通常这种原因的产生分为内外两种原因。其中内因主要包括:(1)贷款额度或拖欠贷款等过大。企业的贷款额度或拖欠贷款等会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活动。通常称之为企业的举债,举债本质就是企业欠债多,或欠债在整个企业资本中所占比重较高,从而偿还利息支付多公司企业效益必然就会减少,偿还能力弱一旦出现风险就可能破产,所以企业的财务风险会加大。(2)各种资金所占结构比重不当。企业资产总额中自有资产和贷款资金比重不协调会对公司造成利润负增长,从而形成财务风险。贷款资金比重越大,企业资产欠债可能性越高,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和结果,就不能及时偿还贷款, 甚至最终导致企业亏所而破产。(3)资金筹备方式以及时间选择不当。投资要抓对时机和方法,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选择不合理,便会增加企业额外时间及费用,大大削减企业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对预期成果的判定,因而形成财务风险。(4)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所有企业都存在现实利润收不回来的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导致虚拟资产增加,同时企业利润虚增长,使得财务核算失去现有的意义。财务风险形成的外因主要包括:(1)经营风险。不确定性的企业收益影响企业投资更影响企业财务风险。(2)利润流入量。企业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大都以现金偿还。即使企业的发展暂时还很好,但能否按期偿还拖欠债务的本息,还要看企业回收利润的时间和数量。如果不能及时还款,则会形成企业偿付风险。(3)金融市场。财务风险不仅取决于自有企业,还会受到金融行业的影响,如金融行业利率的变化情况,各种汇率的变动,也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

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监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增强经营者风险意识,提高财务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财务风险的估计和防范不仅要进行理论统计,还要依靠财务工作人员的判断。因而要加强财务监管人员风险判断能力的培养,使监管决策人员能及时发现和估算潜在的财务风险。在用理论进行风险评估时,也要以一定的经验为基准,两者缺一不可。评估之前应该以现实经济体系为背景,反复论证后,来确定具体偏重使用何种方法来分析和测评财务风险。这对监管者的要求是很高的。一旦对策不对,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风险。

第二,努力提高企业财务能力。一个企业是否有良好的财务监管,必须依靠监管者的决策和精心规划来实现。企业要加强财务风险的监管,就必须在日常经营中做到以下三点来提升其财务实力。一要留存合理的现金余额。保留一定的现金余额,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正常现金支付,并保证应对突发事件的现金支付能力。二要增强对利润的监管力度。制订最佳收款政策,建立严密的监管系统。三要增强存货监管力度,及时将现金入库,体现企业现金流动性和周转速度,降低现金占用率,提高收益质量,降低财务风险。

第三,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和风险监控机制。建立财务预警和风险监控机制, 有利于企业客观判断风险并及时作出合理的反应。财务风险监控机制是在财务风险监管中所形成严密体系,利用相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加以调节从而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并规避风险。有效的财务风险监控机制。首先,要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控制。事前控制是在财务活动发生之前就制定相关制度和规定,排除可能产生的差异。企业在做出某项财务决策前,不能只考虑项目可能带来的收益,还要考虑项目本身的风险和不可预知的其他风险。其次,对财务运营过程进行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财务系统的运行进行监视,采用科学的方法预测可能出现的偏差并将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采取合理的措施,消除偏差,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最后,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后控制。事后控制是将已经发生的风险记录备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以其为依据制定后续的监控机制、完善现有机制和风险应对策略,规避同类风险。

第四,合理利用闲置资源,降低经营成本。企业经营成本的升高会加大其财务风险。因此,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财务风险的控制。企业若要降低经营成本,可以从合理利用闲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等方面着手。另外,库存结构不合理也是经营成本增加的原因。企业应恰当采用相关措施降低库存,增加销量,提高资金周转率,降低现金占用率,提高现金流。

第五,制定财务预算制度并严格执行。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期限内预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内容。它是以货币表现的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经济活动的计划。企业可以通过财务预算了解自身的资金流动和需求,预先计划可行活动,规避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财务预算编制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和监管原有资产。事实上,财务预算仅具有软约束力,许多企业执行财务预算能力时并不严格,常常引发财务风险。因此,必须强调预算制度的严格执行,积极防范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平稳发展。

我国电商移动支付的风险监管 篇10

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因其灵活、便捷等优势, 已成为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移动终端、智能软件系统, 以及无线网络的发展, 移动支付将成为电子商务用户主流支付模式。目前, 我国的移动电子商务业务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 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 其中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成为用户首要担心的问题。

一、移动支付概述

移动支付与移动电子商务一样, 都是近年来因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商务形式。移动支付, 主要是指以手机、PDA、移动PC等终端为工具, 通过通信网络, 实现资金支付从支付方转移至受付方的一种支付方式。

二、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开展于1999年,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 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呈逐年递增态势。2015年4月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高达28211亿元, 同比增长了49.7%。中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已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 同比增长32.5%。此外, 2014年, 国内多数电商企业都提供了移动支付服务端, 如购物支付、订票、订餐等。传统网购支付习惯, 正在被智能移动设备所替代。同时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移动网购交易规模达9285 亿元, 同比增长240%。智能手机、PAD的普及, 4G网络, 以及WIFI环境的日益优化, 培养了国民的移动购物习惯。这对移动购物交易额的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 央行数据显示2014 年全国电子支付业务333.33亿笔, 同比增长了29.28%。其中, 移动支付业务有45.24亿笔, 同比增长高达170.25%, 移动支付业务强劲增长。2015年5月, 由于支付宝、携程的相继“瘫痪”, 更引发用户对账户资金安全的担忧。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成为用户首要担心的问题。

三、移动支付风险与监管

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 如果交易安全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整个移动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势必受限, 可持续发展性堪忧。

1.移动支付风险分类

移动支付的风险在交易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类风险和消费者信用类风险两个方面。

(1) 信息技术类风险。信息技术风险, 主要指在进行支付的时, 由于硬件问题、软件故障、网络病毒传染、人为操作失误、数据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偏差等造成损失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客户账号和资金的风险。首先, 移动支付业务主要依靠的是开放性网络环境, 这种开放性的网络环境容易受到攻击, 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前端到后端, 前台到后台全方位, 无死角的保护, 很容易引发新型的金融犯罪出现。其次, 安全技术跟不上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 随着不同类型的移动支付业务模式不断推出, 而与之配套的技术保障手段还不够完善, 导致这种支付业务模式面临巨大风险。

(2) 消费者信用类风险。支撑移动支付业务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目前, 我国仅有一部《电子签名法》在维系互联网和移动支付领域的信息安全与金融安全。由于缺乏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的电子支付的相关法律法规, 致使移动支付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有效维护。目前我国的电子金融领域的法律不健全已经严重影响了移动支付行业的运营规范性, 制约着移动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

2.移动支付业务的监管建议

(1) 进一步完善无线网络的建设, 提升网络安全系数。为了进一步保证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首先应以企业和客户的实际需求来制订相应的安全策略, 从而建立一个足够强大、安全的商务平台。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可考虑采用加密技术来保证数据不被泄露, 可以将PKI安全机制引入到无线网络中, 形成WPKI安全技术, 这样可为各种无线网络上的应用提供加密及数字签名等安全服务, 从而保障移动用户的私人信息 (账户、密码等) 不受侵犯, 同时满足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性要求。

(2) 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提高用户网络使用安全意识。为了防范移动终端中毒, 手机、PAD等尽量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同时, 个人用户应具备网络安全意识, 操作手机规范化。除了病毒, 近年来手机恶意软件快速增长, 个人隐私泄露事件频发, 因此, 用户在下载移动支付应用客户端时, 必须在官网操作。且在交易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防止病毒感染。

(3) 进一步完善移动电子商务相关法律和制度。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在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移动电子商务行业规范。政府应考虑在已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 结合实际案例, 进一步完善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相关法律制度, 明确行业政策导向, 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使得交易双方更加放心地参与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活动。

参考文献

[1]刘丹, 房宪鹏.移动支付国内外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 2009, (25) :106~107+102.

[2]谢平, 刘海二.ICT、移动支付与电子货币[J].金融研究, 2013, (10) :1~14.

[3]张艳, 帅青红, 王坤.我国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风险与风险监管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5, (17) :43~49.

风险加总方法改进及监管启示 篇11

联合论坛(Joint Forum)工作组的调研成果显示,在风险加总方法上的新进展,将带来对当前风险加总方法的改进。本文还将提出对中国银行集团监管的启示。

改进当前风险加总方法

一、风险识别与监测

风险加总流程或方法对资产组合风险的变化应高度敏感、精细、灵活和清晰:

1.敏感。能从风险敞口(加总的)的趋势和水平中快速分析出变化和偏差。不仅关注时点水平,更要关注风险的动态变化。

2.精细。能够“深入”到风险细节,识别引发变化的风险暴露、形成对上述变化的理解与解释,并找出可能导致变化的潜在风险驱动力。

3.灵活。能灵活捕捉并适应投资组合的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加总非标准风险类别或临时的风险类别。

4.清晰。风险来源及其影响清楚明了。这些方法并不意味着将风险加总成一个数字,因为这可能会严重模糊或掩盖风险源头及其变化。

二、偿付能力评估与确定

风险加总用于偿付能力评估时必须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有效评估风险的绝对水平,并考虑极端情况。这要求从根本上理解资产组合风险特征和潜在影响因素,掌握行业和外部环境的相关变化,还应采用更恰当方法捕捉、反映极端事件。

2.合理评估风险、资产组合、法人实体内部或相互之间的相关性。评估相关性需特别谨慎,因为相关性取决于不同风险敞口的性质。因此,金融企业和监管机构应慎用某一“普适”的相关系数。

3.审慎计量集团层面的多样化收益,应充分反映其真实经济决定因素,并达到一定的精细度,充分考虑尾部事件,以确保与实际的多样化收益相一致。

三、作为风险加总工具的情景分析及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应尽可能考虑和充分模拟出历史数据中尚未出现、但将来可能出现的事件,将一个“真实世界”引入风险加总过程:

1.要识别风险动因,并分析其行为、趋势、变化和潜在相互作用。

2.可采用“逆”压力测试(Reverse Stress Testing)以识别那些可能导致极大损失的情景以及用传统分析方法无法识别的情景。

3.将情景转换成相应的风险参数事实上非常困难,高度依赖管理者的判断和定性分析,对结果的运用要充分考虑这些约束。

四、风险加总框架的治理(governance)

金融企业应增强对专业判断、商业运用测试及其潜在影响的管理。企业应增强对专业判断的管理,以使加总结果的最终使用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加总方法的局限性。对回溯测试、基准比较等验证方法缺乏尾部数据和难以确定合适的基准点等缺陷,要加以改进,同时要提高商业运用测试验证加总方法的可靠性。

对中国银行集团监管的启示

跨境跨业经营的开展使中国银行集团承担了较之以前数倍并且更加复杂的风险暴露。当银行越来越多地从事各种跨境跨业业务时,监管方法应该更加精细。尽管风险加总方法本身还存在大量技术和实践层面的问题,但国际上风险加总方法的框架及其发展,为我们提高银行集团并表监管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着力推进银行集团层面的风险评估技术发展

在单个机构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应建立起一套可以涵盖银、证、保各类专业附属机构风险特征的银行集团风险评估体系。银行集团下属的附属机构竞争环境、业务特征、风险根源不同,需要监管者具有对不同行业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技能。银行集团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也各不相同,对集团的风险评估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集团层面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至关重要,对风险的并表处理不仅要建立在并表口径的风险指标和财务报表信息基础之上,而且要有效评估集团内各个附属机构的风险并进行风险加总,可采用多种风险加总方法,进行相互比较和印证。监管者要深入掌握从附属机构的风险特征加总分析得出集团层面风险判断的技术,要清晰地了解应从哪些方面对集团进行风险评估、什么样的并表风险是集团不能承担的,对风险的识别和监测应尽可能敏感、精细、灵活、清晰。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相关性评估方法

监管者不仅要引导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恰当地评估相关性,更要了解集团内部风险传染的路径,要分析什么样的风险在内部得到了对冲、什么样的风险会传染。中国银行业能够用来衡量相关关系的数据非常少,模型设计和相关性分析本身还非常初步,相关性的衡量结果又受到前提假设和方法选择的影响,因此使用时必须谨慎细致,以确保所包含的相关关系是合理的和适当的。此外,在银、证、保等市场都同时发生变化之时,即使很短的时间内,不同风险类型、业务单元的相关关系也会变化,而且可能并不沿着同一个方向变化。因此对相关性的评估不仅要考虑非线性相关关系,而且要考虑市场处于不断变化时的情景,加入时间因素,并定期重新评估。

三、建立与完善并表层面风险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框架

中国银行集团并表层面风险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对风险加总和并表监管的有效性构成了挑战,特别是跨行业附属机构信息的获取和汇总分析比较困难。监管者应建立统一、专门的并表数据信息报送要求和报表体系,加入控股股东、非银行附属机构的风险信息,掌握“向上”、“向下”关联机构的风险对银行集团整体风险的影响;应加强对并表口径风险数据信息的监测、分析,完善并表层面风险分析框架,增强对银行集团整体风险进行分析和预警的能力;同时,监管者应推动银行集团建立健全符合并表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探索建立具体相关性函数,为风险加总和并表管理奠定技术基础。

四、科学评估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效应

在复杂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下,要得到较精确的关于集团综合经营的效应分析,既要恰当评估多样化收益,又要充分衡量集团复杂的风险暴露。监管者应审慎确认多样化效应,防止一些银行集团为获得更高的评级、投资吸引力和虚减资本而夸大多样化收益。随着实证经验和数据的积累,监管者应该对银行集团评估综合化经营效果的方法进行评价,深化对多样化以及风险加总问题的研究。鉴于多样化效应计量评估的可靠性尚得不到普遍认可,仅以多样化效应计量结果作为判断综合化经营意义的依据过于草率。但仍然可以借鉴风险加总方法,具体分析影响多样化效应的若干现实经济因素,以此为基础加强定性分析,为综合化经营效果评估提供方向性依据。■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防范及其监管 篇12

影子银行体系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 此后影子银行的概念便被广泛使用。所谓影子银行, 是指包括那些脱离银行监管体系, 与传统的接受央行监督的商业银行体系相对应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统称。影子银行, 顾名思义, 是指那些利用高度杠杆化的手段运作大量债券、证券及其他复杂性金融工具, 但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完善的监管机制在背后作为支撑的金融中介机构。这些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虽然这些“非银行体系”的金融机构并不是银行, 但是却发挥着银行的功能:许多这一系统的工具和机构, 依靠还款期很短的负债提供的资金购买了大量的高风险、流动性较差的长期资产, 使得他们在与传统类型的资产较量时变得脆弱不堪。同时, 这些机构并不像传统的银行那样拥有自己的保护机制, 例如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等。由于不必受到严格的监管, 因此其业务活动是不公开、不透明的, 这就使得其潜在风险难以估计, 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总而言之, 影子银行虽然无银行之名, 却有着银行之实, 最关键的是, 它们不受监管。

二、中国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围及特点

中国的影子银行, 目前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国内学者和专家根据范围和业务特点, 大致将国内的影子银行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是监管套利性的业务, 包括信托贷款、个人理财业务等;二是不受监管或监管很少的类似于投资公司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第三种业务是建立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的, 如衍生工具交易和资产证券化。国内的影子银行活动, 最突出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业务, 以及非银行的各类信贷产品的销售, 二是基于高利贷和集资为主体的私人金融活动。从组织形式上看, 影子银行在中国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银信合作的金融产品, 小额贷款公司, 民间金融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 规模最大的就是银信合作理财, 它是最典型的影子银行。

虽然中国的金融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形成与发达国家相似的影子银行体系, 但作为一种信用中介, 影子银行在中国的确存在。从影子银行的载体看, 主要有资产证券化,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 民间借贷, 非法集资等。而由这些载体, 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风险:

(一)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

发起机构资本金不足导致集中程度较高的担保风险、政府融资平台的违约风险等。当贷款移出表外后, 银行还需进行贷后管理、到期收回的工作, 直观来看, 表外业务似乎将风险资产剥离了出去, 提高了资本充足率, 但缺乏资金的风险并未消除。因此, 实际上并没有将风险移出表外, 银行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 银行表外业务风险。

由于目前的法律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还不是很完善, 金融信托产品虽然很受欢迎, 却有着巨大的潜在风险。信托等金融产品的出现是钻了监管系统的漏洞, 是在银行内部实现的“金融脱媒”。银信合作的金融产品还与证券化、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影子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 这种表外业务不仅积累了风险, 同时也影响了央行的信贷控制政策。

(三) 民间借贷的风险。

在缺乏监管和法律保护的前提下, 民间高利贷让中小型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增加了企业破产的风险。大量中小企业倒闭, 导致当地失业率上升, 对地区的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此外, 一些地方商业银行和大型企业也参与了民间金融活动, 如果民间资金链条一旦断裂, 就很可能危及其他正规的金融机构, 从而放大系统性风险。

三、政策及建议

(一) 尝试以银行表外业务推动我国金融创新。

2009年以来, 银监会针对融资类银信理财业务风险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监管政策, 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规定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自身发行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在一系列严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下, 银信合作业务中的融资类产品将出现大幅下降的趋势, 风险防范的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 无论对信贷资产业务, 还是银信理财业务, 都是在市场供求关系基础上的大胆创新。毫无疑问, 这对改变当前我国银行业务同质化趋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 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率改革。

影子银行在中国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套利性的融资服务, 这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的存款利率或贷款利率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性,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 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由于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银行贷款而获取了寻租空间, 另一方面也催生了融资类信托、民间借贷等基于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率改革, 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定价, 其竞争将由规模竞争演变为价格竞争, 贷款价格能真实的反映贷款的风险水平,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影子银行存在的基础。

(三) 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民间金融有其存在的必要和空间, 也有监管难度大、扰乱金融秩序等一系列弊端。民间融资体现了通过市场来配置金融资源, 促进了多层次、多类型信贷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当前需要加快立法规范民间借贷, 明确合法借贷及非法集资的界限, 促进民间借贷合法化、规范化。只有因势利导, 在合法有序的前提下鼓励民间金融发展, 才是其正确的发展方向。

摘要:近几年来, 影子银行快速发展, 资产规模已接近传统银行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学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特点为背景, 阐述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金融风险, 并给出了加强中国影子银行风险防范的政策性建议, 以此强化影子银行的监管, 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风险,防范建议

参考文献

[1]辛乔利.影子银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1]辛乔利.影子银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2]冯迪凡.全球监管者应关注影子银行体系治理[N].第一财经日报, 2011—05—20.[2]冯迪凡.全球监管者应关注影子银行体系治理[N].第一财经日报, 2011—05—20.

[3]李扬.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 2011 (12) [3]李扬.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 2011 (12)

上一篇:时隙利用下一篇:交互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