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课后测试(共11篇)
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课后测试 篇1
票据业务风险防范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7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应在背书第一格盖章的是? √
A 出票人
B 收款人 C 承兑行 D 贴现行 正确答案: B
2.票据的哪个性质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和促进其流通? × A 要式性 B 有价性 C 文义性
D 无因性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
3.票据基础关系具体是指票据的什么关系? √
A 原因关系
B 资金关系
C 预约关系 D 支付关系 正确答案: A B C 判断题 4.基础关系优先于票据关系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5.丢失票据的持票人在办理完“挂失止付”后就已经使票据权力得到了消灭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6.《票据法》规定了票据具有优先受偿权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7.贴现凭证的样式是由各家银行自行设计的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8.支付结算功能是票据业务最基本的功能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9.票据的原因关系存在于接受票据的当事人之间,但票据如经转手,其原因关系必然断裂。×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0.出票包括“开出”和“交付”两个环节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课后测试 篇2
银行承兑汇票在银行业间作为低风险或次低风险业务已成共识, 且因风险收益的对等关系此类业务不是银行的大力发展对象, 银行的业务重点在于扩大收益较高的商业承兑汇票业务量, 而利用汇票的特点发展资产业务, 尤其对于大量的、资金紧张的中小银行来说, 具有非凡的意义。《票据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出票人签发汇票后, 即承担保证该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票据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汇票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持票人可以不按照汇票债务人的先后顺序, 对其中任何一人、数人或者全体行使追索权。汇票有了这个功能, 银行就可以把突破口选择在中小企业。首先, 这类中小企业资产不大、规模较小资产负债率偏高, 找到符合银行要求且有愿意为其担保的企业有一定困难;其次, 即使这些企业找到了担保人, 其获得银行融资的额度也会非常小;再次, 这类中小企业必须要与大中型优质企业甚至是垄断行业有着真实的贸易关系, 使实力较强的企业成为汇票的出票人, 这样这些中小企业就可以把他们之间的应收应付账款以商票取得并获得银行融资。
票据是由如此好的功能, 已经成为企业之间常用支付工具和向银行申请融资的工具, 《票据法》及其他相关制度也是票据成为银行比较愿意接受的权利凭证, 如何防范票据风险就成为最重要的工作, 操作层面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
银行办理贴现业务时, 要严格履行必要的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义务, 认真审查交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要素, 判断贴现申请人与其直接前手之间交易的逻辑性、经济合理性, 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要求贴现申请人提供用以证明贸易背景真实性的相关资料。除一般贴现资料之外, 还特别要求贴现申请人提供原始的增值税发票, 以证实贸易背景的真实性。
票据法第十条有关“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 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票据的取得, 必须给付对价”的规定虽对票据的无因性作了限制, 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以下简称票据法司法解释) 第十四条进一步作了规定:“票据债务人以票据法第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为由, 对业已背书转让的票据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即票据法司法解释将以“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作为理由抗辩限定在直接当事人之间针对尚未背书转让流通的票据而行使的情形, 即其他票据当事人不能以“是否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对抗其他票据持票人。但是对于商业承兑汇票, 如果业务申请人 (即银行进行背书前的票据持有人) 的前手以其与业务申请人有债权债务关系或出票人与其后手的债权债务关系为由对到期票据不予承兑付款, 会影响持票人的及时回收票款。
2 票面真实性审查
《票据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 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票据法司法解释第十五条第 (四) 项也规定, 因重大过失取得票据的, 票据的债务人可以依据票据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以持票人不享有票据权利或持票人明知票据债务人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存在抗辩事由进行抗辩。但何为重大过失, 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均未作具体的规定。结合我国票据法的基本规定以及票据的法律特性分析, 取得票据时如果负起普通人的谨慎义务就能得知票据上的瑕疵, 因怠于审查故而未知的心理状态即应为重大过失, 即取得票据时应当按照票据法规定的要求对票据上的以及票据外的瑕疵进行形式上的审查, 票据上的瑕疵主要针对的应是票据的形式要件以及票据是否背书连续、是否被伪造、变造;票据外的瑕疵主要针对的应是前手使用票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是否有利用票据从事违法交易的情形以及是否有遗失、被盗、被抢等情形, 如果上述情形持票人在取得票据时事实上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的话, 则不应称之为恶意或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所以银行要加强对票据有效性的审核, 在办理票据贴现或质押业务时, 应对业务票据尽法定的审核义务, 按照《票据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严格审核票据有效性, 审核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保证人在票据上的签章是否合规, 审核背书是否连续、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是否完整, 确保汇票形式完备、各项必要记载事项齐全、汇票在文义性方面不存在瑕疵, 避免出现存在重大过失的情形。
3 查询查复的时效性
严格执行查询查复制度。银行要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票据业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本行相关要求开展承兑汇票查询查复工作。收到查复书、履行核实手续后, 方可办理相关的贴现或质押业务, 严禁逆程序操作。另外应特别注意查询查复的时效性, 尽量在查复当天办理票据相关业务。如不能及时办理, 则要在严格防范不法分子利用查询查复与办理融资的时间差作案, 在风险与发展业务之间找到平衡点。尤其是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预留印鉴进行核实, 尽量对其进行双人核实。商业承兑汇票出票人签章要与预留印鉴一致, 以确保查询查复的有效性。
4 关注公示催告信息
严峻的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资金紧张度加重了道德风险的形成, 银行要设置专业部门或人员随时关注法院公示催告信息, 并加强与出票人的联络, 一旦发现所持有票据被公示催告、挂失止付、冻结, 及时向法院申请终止公示催告并申请权利。
综上所述, 票据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下非常重要和常用的支付手段, 在成为企业融资工具、扩大银行资产业务的同时也加重了银行所承受的操作风险、道德风险, 银行和相关企业要利用票据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保护好自己的权利。
摘要:随着去年以来的信贷紧缩政策和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实施, 很多原本在银行会比较轻松获得信贷支持的企业不再能轻易的获得融资, 而能延期支付资金又能不失企业信誉的商业汇票此时获得了企业亲睐, 因此, 市场上的票据也越来越多。票据的承兑人或付款人的情况又直接关系票据能否被银行接受及企业的融资成本, 故对票据承兑人或付款人的审查也是此类业务风险防范的重点。
央行银监会发文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篇3
近日,央行和银监会就加强票据业务监管、规范业务开展等事项发布通知。通知要求,银行要严格审查贸易背景真实性,严格规范同业账户管理。
通知称,近年来,基于商业汇票的各类票据市场业务快速增长,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票据业务发展不规范,部分银行有章不循、内控失效等问题,已引发系列票据案件,造成重大资金损失,业务风险不容忽视。为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有效防范和控制票据业务风险,促进票据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应加强票据业务监管、规范业务开展。
按照通知要求,银行应于6月30日前,在全系统开展票据业务风险排查,在7月15日前将风险自查情况报送有关监管部门。
通知称,银行应强化票据业务内控,具体而言,要按业务实质建立审慎性考核机制,并加强实物票据保管;要严格规范同业账户管理,严格规范异地同业账户的开立和使用管理,严禁将本银行同业账户委托他人代为管理。
通知要求,银行应坚持贸易背景真实性要求,加强客户授信调查和统一授信管理,严禁资金空转。银行不得利用贴现资金借新还旧,调节信贷质量指标;不得发放贷款偿还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掩盖不良资产。
在票据交易方面,通知表示,银行应严格执行同业业务的统一管理要求,加强交易对手资质管理,禁止离行、离柜办理纸质票据业务。通知还强调,严禁银行与非法“票据中介”、“资金掮客”开展业务合作,不得开展以“票据中介”、“资金掮客”为买方或卖方的票据交易。
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课后测试 篇4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9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信贷监督管理,属于()√ A B C D 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
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2.《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每年对风险偏好至少进行()评估。√
A B C D 一次
两次
三次
四次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3.对客户的贷后跟踪管理包括()√
A B C D 贷款用途检查 还款能力检查 不良贷款责任认定 贷后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正确答案: A B
4.集中模式下信贷监督管理的特征表现为()√ A B C D E 专职机构
集中监控
分级监督
责任分明
以非现场监督检查为主,与现场检查相结合
正确答案: A B C D E
5.信贷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架构包括()√
A B C D E 机构设置及职能
风险分析例会制度
贷后管理责任体系
监督管理流程电子化
贷后管理考核机制
正确答案: A B C D E
6.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应包括以下哪些要素()√
A B C D E 有效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监督
适当的政策、程序和限额
全面、及时的识别、计量、监测、缓释和控制风险
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
全面的内部控制
正确答案: A B C D E
7.推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需遵循的原则为()√
A B C 全面管理的原则
集中管理的原则
垂直管理的原则 D E 独立管理的原则
程序管理的原则
正确答案: A B C D E
8.《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的原则有()√
A B C D 匹配性原则
全覆盖原则
独立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
正确答案: A B C D
9.客户贷后管理体系,包括()√
A B C D 对客户的贷后检查
对客户的贷后分析
客户和贷款的分类管理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正确答案: A B C D 判断题
10.新型信贷监督管理机制的形成,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目前,大部分的银行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正确 错误
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课后测试 篇5
两险防范
安阳市工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切实加强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
录入时间:2010年4月12日9:34
安阳市工商局积极探索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方法、工作措施,以继续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讲、树、促”专题教育等活动为契机,在全系统开展了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围绕行政执法权、财务管理权和队伍管理权等权限,认真分析研究本系统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风险薄弱环节,主要做到“三五三”:即构筑“三道防线”,围绕“五个突出”,把握“三个环节”,全面推行廉政建设风险点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工商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一、开展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工作情况
(一)构筑“三道防线”,有重点有针对性开展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每个有权力的岗位都有可能产生腐败,这就是廉政风险。针对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中的腐败问题,以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自我防范能力为目标,从有效保护干部的角度,从抓苗头、抓倾向,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实施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构筑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三道防线”的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长效管理机制,对确定的风险点根据各自岗位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完善防范措施。一是以局领导班子、中层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职务风险防范工作;二是以具有干部管理权和财物管理权的部门和人员为重点,加强岗位风险防范工作;三是以具有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的部门和人员为重点,加强执法风险防范工作。
(二)围绕“五个突出”,全面启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局和县(市)局、分局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局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监察室、机关党委、人事科、法制科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监察室,具体负责机关及各单位的廉政监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和考核等项工作。指导全系统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是突出抓好调查工作。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制定下发了《安阳市行政管理工商局推进廉政监管风险防范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广泛听取系统内广大干部职工对“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搞好调查摸底工作。制定了安阳市工商局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体系流程图和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查找流程图,从廉政监管风险防范规划、等级界定、风险防范、风险修正四个方面制定了工作流程,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工作、制度机制、外部环境五个方面分八个步骤查找廉政监管风险点,为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实施方案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突出抓好动员学习。在全系统开展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动员会上,对全系统廉政风险防范和监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结合活动,在全系统中掀起“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大讨论活动,使大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自查自纠,查找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点,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大讨论活动,促进广大工商干部充分认识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这一新概念,认识到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防范管理意识,形成“廉政风险大家谈”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开展排查风险点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突出抓好效能建设。一是讲正气、树新风。先后在全系统开展了“转变干部作风、促进工作落实”、“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落实科学发展观”、“讲、树、促”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了作风,更新了观念,强化了廉政意识,提高了行政效能,在系统上下营造出了刻苦钻研的学习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二是抓规范、正行风。借助安阳市工商局网站这一平台,在全系统进一步深化了政务公开,实施“阳光办证”、“阳光办案”、“阳光政务”,规范执法行为,并深入开展了调查问卷和企业回访活动,及时了解企业、商户和社会各界对工商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拓宽了“12315”投诉举报受理范围,直接受理企业、商户对工商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重新聘请了39名执法监督员,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抓源头、建制度。我们从抓源头着手,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用制度建设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安阳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安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等七十多项制度,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所为”的激励机制,“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和“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
五是突出抓好廉洁自律。在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上重点抓了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落实了系统各级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廉政档案制度;开展了县(市)局、分局主要领导向市局党组述职述廉、基层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活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干部上岗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二是注重源头治理,对干部任用严格按照程序实行了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组研究决定,坚决制止跑官要官;对内部工程、大额支出、公物处理坚持了公开竞价或招标的原则,财务支出坚持了联签制,防止了暗箱操作。三是按照市纪委部署,认真开展了党风党纪集中教育活动,并按要求填写了《全市党员干部党风党纪集中教育自查自纠情况登记表》。四是狠抓了“节日病”的治理工作。通过封存车辆,公布举报电话,拓宽12315举报渠道,对重点部门、重点区域进行明察暗访等形式,有效遏制了“节日病”的发生。五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为市局机关每一名干部都建立了效能档案。六是加强了对公车使用的管理,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车使用管理的通知》。
(三)把握“三个环节”,扎实有效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
一是通过部门自查、干部自查、同事互查、领导提醒的方式全面查找风险点。围绕“依法行政、清正廉洁、遵纪守法”三个方面,以自己找、领导查、群众帮和组织审等方式,认真查找各单位、各部门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在部门自查中,以科室为单位,针对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特别是具有干部管理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财物管理权的部门,细化分析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查深、查透、查清、查准各单位(部门)的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点。在个人自查中,依照个人目前的岗位职责、职务安排定位等情况,对照履职、执行制度的实际,细化分析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查深、查透、查清、查准个人及其岗位的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点。针对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中层领导干部,重点查找涉及职务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具有干部管理权和财物管理权的人员,重点查找涉及岗位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具有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的人员,重点查找涉及执法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是认真梳理、确定公示廉政风险点。
该局围绕干部管理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财物管理权,把注册登记、综合执法、财务管理、市场巡查等环节和岗位确认为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管理重点。通过认真梳理,仔细查找,确定四类人员和五个岗位为廉政风险点。四类人员分别是:拥有干部管理权的负责人、财务管理权的负责人,行政执法权的负责人、行政审批权的负责人;五个重点岗位分别是:案件查办岗位,证照发放岗位,物资采购岗位,工程建设管理及大额资金使用岗位。针对各单位、各部门和个人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点,采取各种途径进行公示,制作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警示牌,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三是采取措施,加强监督和防范工作。一是突出日常监督与考核相结合,建立廉政风险点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出台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加强队伍内部督查考核,把日常考核与年度目标考核结合起来,量化考核指标,细化考核办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同时,通过对廉政建设、业务工作等全面实行责任制,将责任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并增加“廉政建设”分值权重,使人人感到廉政建设有目标、有责任、有压力、有动力,切实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监督有效、考核科学、奖惩分明”的“廉政建设”新机制,努力实现对廉政风险的全面监管,提高防范工作效果。二是按照《安阳市工商局效能督查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出台了《安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对基层行政执法情况进行综合检查的实施方案》。成立由监察室、宣教科、消保科、监管科等部门组成的综合督查组,以明查暗访等形式,不定期对各单位基层工商所规范化管理情况;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纪律执行情况;无照经营查处取缔情况;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其他需要进行督导检查的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督查和通报,对发现违反党纪国法和违反有关规章制度情节严重,造成影响大的、范围广的行为,实施问责和依法惩处。确保各项禁令、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到位,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用制度约束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防患于未然,三是建立健全“四项制度”,即廉政教育学习制度、廉政公开制度、廉政告知制度和基层工商执法人员向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制度。实施分层监督,实行分级、交叉检查,对各项防范措施情况进行监控,确保监督效果。四是在各单位、各工商所设立意见箱、聘请行风监督员,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有效发挥行风评议代表和廉政监督员的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点的监督。通过内、外监督,上下结合的监督机制,树立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廉政意识,增强了执法人员的防腐拒变的能力。五是突出抓廉政风险点与各项工作相结合,发挥整体合力效用。一抓廉政风险点防范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按照责任制的要求,创新载体,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工作,推进廉政建设。二抓廉政风险点防范与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相结合,不断开拓进取,创新形式,加大反腐倡廉工作的力度。三抓廉政风险点防范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相结合,定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活动,落实整改,推动进步。四抓廉政风险点防范与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相结合,突出重点,抓好工作的贯彻落实,规范干部队伍行政执法行为。五抓廉政风险点防范与规范队伍建设相结合,通过认真组织开展注册登记和执法办案等各方面业务的培训和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打造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通、作风上正派的工商干部队伍。
二、当前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风险
停收两费后,工商部门的职能由收费型工商向监管型工商转变,工作重心也将由收费向监管转变,因此,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也将发生改变,我们认为,当前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意降低准入门槛,把关不严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一些地方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味要求工商部门降低企业准入门槛,采用变通的办法绕开有关规定,表面上看,支持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实际是埋下了廉政建设隐患,甚至是为权利寻租,钱权交易披上了合法外衣。
(二)不依法办案,随意办案带来的风险 停收两费后,执法办案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监管形式,对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来看,在办案工作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廉政风险:一是发现案源不予立案,搞钱权交易;二是自由裁量权行使比较随意,存在办人情案的现象;三是办假案,把大案办成小案,把案情复杂的案件办成案情简单的案件;四是不按程序办案,罚没物资处理随意,对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监督。
(三)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带来的风险
具体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于监管领域广、人员素质低、人员老化严重、经费保障不足等原因,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现象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廉政建设隐患,长期存在。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根源
(一)人员素质低,队伍整体素质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实质性改变。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员构成、人员整体素质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难以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需要。
(二)制度建设滞后,一些配套措施不能及时出台。近年来,监管领域不断扩大,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但制度建设滞后,一些配套措施不能及时出台,留下了廉政隐患。
(三)监督不到位。由于工商部门省以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属于内设机构,所以,在监督上纪检监察机关难以处于一个超脱的位置履行职责,使各项监督措施难以真正到位。
(四)缺少激励机制。一些部门,尤其是在基层站所,普遍存在人员老化、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一些老同志感觉没有奔头,缺乏工作积极性。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一)统筹兼顾,坚持把预防腐败工作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目前,在机关一些部门中,仍然还有少数人对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把它与业务工作对立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有的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是全局性的大事,而是把它看作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
(二)加强源头治理,切实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对一些重要领域、重点部位、关键环节,我们都采取了不少的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花了很大的精力,但效果还不是很理想,腐败问题仍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不到位。一些单位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只求形式,不求实效。二是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一些部门基于自身的利益,在制定制度时,在一些关键环节、重点部位上深入不够,留有余地,人为地使制度存在漏洞。三是落实不到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不少单位和部门存在。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创新,绝对不能因触及到自身利益而不进行改革。同时,要狠抓制度的落实,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要及时进行处理,不得包庇,让制度要素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齐抓共管,切实形成整体抓的工作格局
目前,在预防腐败工作中,纪检监察唱“独角戏”、部门与部门之间不配合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一些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对预防腐败工作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一提起预防腐败,就以为是纪检组、监察室的事。布置工作,由纪检组、监察室发个文;上报情况,由纪检组、监察室凑个数;考核验收,由纪检组、监察室汇个报;一些应该由业务主管部门履行的职责,一些业务部门应该做的工作,没有真正发挥业务部门的职能作用,而是由纪检监察机关为主来抓,造成纪检监察机关四处应付,八面出击。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有的推诿,有的打折扣,有的变相应付。事实上,预防腐败工作尤其是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创新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技术性强,难度大,纪检监察部门不可能直接抓好,也不应该由纪检监察机关直接抓,而应该由各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机关是各单位开展预防腐败的职能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各部门应该积极配合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对纪检监察机关分配的预防腐败工作的各项任务,各部门、各单位不得推诿,不得以任何理由拖着不办。对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直接责任部门应全力操作,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无论是牵头抓的工作,还是配合抓的工作,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都必须站在反腐败斗争全局的高度,把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待,真正使预防腐败工作有坚强的组织领导作保证,这是完成预防腐败各项任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四)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严格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只有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严格依法行政,做到既注重实体法,又注重程序,才能有效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消除执法过程中的廉政风险。
(五)深化政务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要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时修订政务公开目录和公开指南,创新公开方式,提高公开效率,依法公布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和行政处罚、消费维权等动态监管信息,为社会提供查询服务。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廉政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建设一支“高效、廉洁、勤政、务实”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提供有力的保障。
附件:
文章出处:
商业票据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篇6
端正经营思想,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中小商业银行要纠正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行为,正确处理好票据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不要为了票据收益去承担巨大的垫款风险。应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指定票据业务发展目标和规划,不要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扩张,业务的发展应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
加强内部控制,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中小商业银行应坚持“内控优先”原则,以风险管理为重点,加强票据业务内控制度建设,制定规范、操作性强的出票、登记、查询规程和制度,强化对票据真实性的审查和检查,确保票据交易真实性和资金的安全性。同时对票据业务环节中的各个风险点进行认真的预测和剖析,对每个风险环节设置“防火墙”,并定期对风险管理程序进行评估。中小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对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对票据业务风险的认识与把握能力,提高从业人员的防范技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操作、检查和监督制度。
修订完善制度,规范票据市场。现行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商业银行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的有些条款已不适用于当前票据业务的发展状况,票据业务中企业当事人的准入退出制度、票据融资的管理、各种票据交易行为管理、票据信用评估、票据交易的价格约定、资金清算、票据业务的风险准备等制度都应尽快纳入规范化轨道。从监管的角度来讲,应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控制作出具体规定:一是将票据融资全部纳入信贷授权和客户授信范围,以便于外部监管和内部监控;二是对票据业务制定指导性的承兑总量、单户或最大十户的承兑比例监控指标、向异地企业出票的控制制度等,以剔除票据市场中的泡沫;三是实行保证金等级管理或规定保证金最低限额,将票据风险敞口与资本金规模挂钩,降低银行承兑风险;四是对以贷款作保证金、关联企业套取银行信用等行为制定明确的界定标准和处罚规定;五是规定所有金融机构对已办理贴现的增值税票原件加盖戳记,注明贴现金额和贴现机构名称,从源头上堵住重复使用同一增值税票办理贴现的问题。
加强合规性监管,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监管部门应充分认识票据业务中潜在的风险,加大现场检查的力度,重点检查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的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贴现资金流向、发放贷款作为保证金、票据业务的内控机制和存在的风险等问题,注重对内控的有效性、操作行为及各个风险点的监管,进一步加大对票据业务中违规违法的处罚力度,加强检查监督,及时纠正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最大限度地防范控制风险。
完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央行和监管当局应尽快建立银行承兑汇票签发和贴现业务的数据库,实现票据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网络查询功能,提高业务效率,实现与税务部门的联网,及时识别企业提供的增值税票复印件或原件的真伪,加强真实贸易背景审查,防范和化解票据风险。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
电子商业汇票发生法律纠纷时,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营者负有出具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相关记录的义务。
第六十九条
承兑人应及时足额支付电子商业汇票票款。承兑人故意压票、拖延支付,影响持票人资金使用的,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档次流动资金贷款利率计付赔偿金。
第七十条
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于票据到期日未能足额交存票款时,承兑人除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外,对出票人尚未支付的汇票金额转入逾期贷款处理,并按照每天万分之五计收息。
第七十一条
电子商业汇票当事人应当妥善保管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严防泄露。因保管不善造成资金损失的,有关责任方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二条
财务公司发现利用电子商业汇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应依法履行报告义务。
第七章
职责分工
第七十三条
信贷管理部负责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营销管理;负责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产品创新;负责牵头拟订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和业务流程。
第七十四条
结算业务部负责受理各项业务;票据业务的结算工作。
第七十五条
计划财务部负责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资产配置、贴现或转贴现价格管理流动性管理以及相关业务的账务核算。
第七十六条
信息开发部负责牵头建设公司票据系统; 是商业汇票业务系统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其他相关系统的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部门,负责控制系统运行风险;负责制定系统运行维护相关规定。
第七十七条
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课后测试 篇7
还具有“创造存款”等功能,受各种考核指标的利益驱使,票据背后的金融功能被过分挖掘。使用虚假无效的交易合同或超合同金额和期限“滚动”为企业签发票据,或将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通过转贴现的方式给其他银行或民间票据市场,而企业尤其是一些关联企业,则利用银行间的竞争,通过缴存部分保证金,办理相应额度的银行承兑汇票,在其他银行转贴现后,或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赚取利差,甚至流入股票证券市场。票据业务的主要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如此“滚动”签发票据,没有真实贸易支撑,银行间市场一部分短期限、低风险、低收益的同业资金,经过不同机构间的反复运作,票据业务日益脱离实体经济,使企业负债规模和银行存贷款规模双向几何级数的虚增,从而形成泡沫。
而资金和期限的错配,表面上单个银行似乎无风险,在经济下行期间,虚拟与实体经济矛盾的不断积累,一旦泡沫的票据链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最终的后果是实体经济受到打击,金融领域风险加大。票据业务的无序发展,也使一些不法分子伪造、变造银行票据、恶意公示催告等十分猖狂。由于犯罪分子利用先进技术伪造、变造银行票据的手法不断更新换代,尤其是社会环境对银行从业人员的诱惑,为牟取私利盗用真版空白承兑汇票,或截获出票行查询回复电报,利用伪造和投递假查复电报的方式等手段,票据诈骗已逐步向集团化、智能化、技术化发展,加之缺乏全国统一联网的票据信息查询系统,跨系统查询更难。
二、规范票据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信贷人员要真正做到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客户的业务,加强对票据业务的监控与分析。如是否使用假增值税发票和购销合同或重复使用增值税发票、购销合同,进行无真实贸易背景的套利行为。尤其要重点审查合同双方是否是关联企业,是否化整为零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严格控制单个客户或十大户承兑比例监控指标,防止过度授信、多头授信。要在“真实贸易背景”条件下,不断完善票据业务的功能定位,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放在首位,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性和其融资需求的特点,积极进行产品创新。人民银行应根据票据市场发展状况,通过调整再贴现利率和再贴现重点,在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基础上,发挥票据市场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充分发挥信贷人员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授信业务的主观能动性。
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课后测试 篇8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B C D 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
建立、健全以董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层人员的权利、义务
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正确答案: B 2.以下不属于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特征的是。√
A B C D 银行内部有效的制衡关系和清晰的职责边界
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与董事会价值相挂钩的有效监督考核机制
正确答案: D 3.内部控制是对风险进行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A B C D 事前控制、事中防范、事后监督和纠正
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
事前监督和纠正、事中控制、事后防范
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和纠正、事后控制
正确答案: B 4.是商业银行的最高风险管理,决策机构。√
A B C D 监事会
董事会
股东大会
高级经理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正确答案: B 5.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是风险。√
A 监测→识别→控制→计量
B 识别→计量→控制→监测
C 计量→识别→监测→控制
D 识别→计量→监测→控制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
6.监事会监督和测评的方式包括。√
A 列席会议
B 访谈座谈
C 调阅文件
D 检查与调研
E E.监督测评
正确答案: A B C D E 7.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的主要职责有。A 审批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
B 执行风险管理的政策
C 制定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操作规程
D 及时了解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
E E.核准金融产品的风险定价
正确答案: B C D 8.财务控制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主要工作包括。A 参与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再造B 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C 把商业银行的损失,收益数据传递给风险管理部门,使得风险管理部门能与来自前台业务部门的信息调整一致
D 与风险管理部门合作,确保风险系统中相应的损失,收益信息是准确的,并可以应用于事后检验的目的E E.经营管理的合规性及合规部门工作情况
正确答案: C D 9.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缓释策略应当符合的要求有。√
A B C D E 建立各类风险计量模型
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
风险控制,缓释策略应与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所采取的具体控制措施与缓释工具符合成本,收益要求
E.通过对风险诱因的分析,能够发现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重新完善风险管理程序
正确答案: C D E 10.根据数据的来源不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风险数据可以分为。√
A B C D E 内部数据
外部数据
中间计量数据
组合结果数据
E.历史数据
正确答案: A B 判断题
11.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消除风险,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正确
错误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正确答案: 错误
12.商业银行法律,合规部门不需要接受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检查。√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3.外部数据是从各个业务信息系统中抽取的,通过专业数据供应商所获得的数据。√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4.风险管理流程是联结商业银行各业务单元和关联市场的一条纽带。√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5.分散型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最高、最全面。√
正确
错误
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课后测试 篇9
各银监局,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5年以来,有关商业银行相继发生一系列票据案件。部分案件损失严重,影响十分恶劣,不但严重扰乱了票据市场秩序,损害了银行的声誉,还集中反映了部分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追求所谓“低风险”的票据业务而片面发展,忽视风险防控的突出问题。为有效遏制票据案件的发生,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现作风险提示如下:
一、票据案件的主要特点
(一)涉案金额巨大。2005年7月至2006年3月,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发现票据案件11起,涉案金额7.5亿元,风险金额4.1亿元,其中农业银行3起,中国银行3起,建设银行5起。涉案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达6起,包括农业银行新疆吾维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分行阿拉山口支行原副行长孙珩淇非法签发972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案、农业银行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支行1977万元承兑汇票诈骗案、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四马路支行4.3亿元票据诈骗案、中国银行河南省周口沈丘支行违规经营1.4亿元(初步数)承兑汇票案件、建设银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分行建华支行原行长孙晓东利用票据挪用银行结算资金1993万元案、建设银行广东省云浮市新兴支行3000万元转账支票诈骗案。其中,中国银行周口沈丘支行和四马路支行案件,涉案金额占所有票据案件涉案金额的76%。
(二)作案手法多样。一是利用内部印章管理的漏洞,伪造保证金进账单签发银行汇票。二是先贴现后承兑。犯罪分子内外勾结,承兑汇票尚未开出即无票申请贴现,取得贴现资金后再交存保证金,开出承兑汇票送交贴现行补办审批手续。三是利用“倒票公司”套用好企业信用,使用少量保证金滚动签发承兑汇票。四是利用虚假贸易合同,伪造增值税发票,套取银行信用。五是利用“重要空白凭证使用销号登记簿”管理漏洞,伪造承兑汇票底联骗开承兑汇票。六是利用“大头小尾”方式,在签发汇票时,虚开承兑汇票第二联金额进行诈骗。
(三)作案地域跨度扩大,链条复杂。已发现的票据案件涉及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15个省区的分支机构。相当部分票据在短时间内频繁办理背书转让,连续、多笔集中办理贴现,部分背书人与被背书人地区跨度大,票据的背书转让、贴现的办理时间显见作案端倪。
(四)内外勾结,团伙作案。部分商业银行内部员工与不法分子内外勾结,直接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成为近期票据案件高发且屡屡得逞的一个明显特点。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双鸭山四马路支行票据案件中,有5名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参与,从支行行长、副行长、业务主管到复核、经办,几乎控制了支行票据业务的所有环节。
二、案发原因分析
(一)盲目发展票据业务,严重背离审慎经营原则。近年来,由于商业银行的内部信贷管理逐步规范,控制力增强,一些不法分子把作案目标转移到票据业务上。部分银行为追求业务发展,将票据业务作为“低风险”业务而盲目发展,并且对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进行专项考核。在这种经营思想指导下,部分银行分支机构为完成任务指标,不惜放低标准四处违规拉票或通过从“倒票”公司购买汇票等方法开展票据业务。部分银行机构票据业务的“超常规”发展,超过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严重背离了审慎经营原则。
(二)风险意识淡薄,违规操作频发。一是违反印、押、证管理规定。如农业银行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分行阿拉山口支行行长个人领用重要空白凭证自行保管,私自借走专用钢印,致使大量票据非法流入市场。二是违反票据查询查复规定。如农业银行调兵山支行采取异地拉票方式开展票据贴现业务,严重违反关于票据查询查复程序规定,在未见到票据的情况下,仅凭业务员的传真和电话就办理了贴现,票据查询查复制度形同虚设,根本无法控制“假票”风险。三是违反信贷管理操作流程。如中国银行山东聊城古楼支行严重违反票据承兑业务管理规定,在企业跟单资料不完备、未严格审查商品交易真实性以及审批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就为企业签发了银行承兑汇票。
(三)职业素质和操守较低,风险识别能力较差。一是相关业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按规定程序进行票据查询。有的验票人员未按要求审票,甚至对票面存在明显疑点的汇票都不能有效识别。如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上饶市万年县支行假承兑汇票诈骗案件中,会计验票人员未按要求审票,未能识别出票面上存在的明显疑点,即为企业的虚假票据办理贴现。二是部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部分商业银行验票人员对票据真伪的鉴别仅限于纸张质量是否完好,要素是否齐全,花型图案、行徽暗记等是否规范等方面,而对汇票号码等细节缺乏必要的关注。
(四)内部监督薄弱,风险防范失效。一是部分案发银行没有按照有关要求,未在营业机构或其管理机构设置事后监督岗位,未对每日发生的会计业务于次日进行全面检查,也未按月进行账账、账据、账实、账款、账表和内外账的全面核查。有的银行各岗位相互兼职,甚至夫妻二人在同一支行共事,致使事后监督机制形同虚设。二是内部检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内部审计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如2003年以来,虽然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双鸭山市分行分别对其四马路支行进行过各种检查54次(其中承兑汇票检查25次),其承兑汇票作废率高达29%的异常现象未能引起检查人员的重视,在历次检查中均未发现问题。三是科技水平不高,风险监控手段落后。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在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的管理上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风险管理科技含量低,管理手段落后。由于没有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支持,票据业务主管部门无法实现对每笔业务的全程、实时监控,不能及时进行风险预警。
三、监管意见
各商业银行要认真总结和吸取票据案件的深刻教训,按照银监会《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银监发〔2005〕17号)规定的十三条制度,以及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各项要求,坚决从严治行,切实加强管理,有效遏制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全面提升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为银行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严肃查处已发案件,严格落实问责制。各商业银行要组织力量,严肃认真查处已发票据案件。要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按照“双线问责”的要求,严格处罚有关责任人员和负有管理责任的领导和审计人员;对发生重大案件的机构,要上追其两级以上机构直至各商业银行总行有关管理部门领导的责任。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二)切实加强内部检查和稽核审计力度,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加大内部检查力度,注重提高稽核检查的覆盖率和检查频度,实现对票据业务全过程、多角度的检查,切实防止内外勾结作案和团伙作案。二是严格执行基层主管轮岗轮调和强制性休假制度。要在基层营业性机构的上级机构或其他机构委派得力人选进行轮岗轮调。要做好轮岗轮调和强制休假后的审计工作,对于离岗和休假中发现的风险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三是要对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票据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对于额度较大的或有疑点的已解付的银行承兑汇票,持票行、承兑行也要全部核对。要根据检查评估情况和基层行管理水平实施差别化转授权和再转授权。对管理混乱的机构,要重新核减或取消票据业务的授权权限。
(三)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创新管理方式。一是要在基层营业性机构大力推行营业经理或会计经理委派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分开制度,防止基层营业性机构高管人员滥用职权,着力提高业务管理的统一性和独立性。二是创新风险管控手段。要注重利用先进的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提高对票据业务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三是加快业务流程改造步伐,在数据集中的基础上加快业务集中处理的体制建设。根据不同情况在商业银行一级分行或二级分行成立业务操作中心或业务处理中心,彻底分离前后台业务,实现对经营风险的集中控制,提高业务处理和风险管控效率。
(四)严控各项操作环节,实现风险控制关口前移。一是要加强对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严格执行出入库、领取、使用、作废和销毁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票据业务风险。二是要充分发挥岗位制约和监督机制的作用,坚持印、押、证分管原则,禁止出现“一人多岗”、“相互兼岗”的情况。三是要提高票据查询查复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严格执行票据查询查复程序。四是要加强对票据承兑业务的管理,严格审查申请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信用记录,合理确定授信总量,从总体上控制业务风险。五是要强化对票据贴现业务的管理,严格审查票据的真实性和商品交易的真实性,密切监控票据贴现资金流向,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六是要审慎使用循环开票等操作方式,防止银行信用被无限扩大。
(五)切实转变经营理念,强化合规经营意识。一是要彻底改变票据业务是“低风险业务”的观念,制定与当地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契合的发展规划,防止票据业务过度发展。二是要完善票据业务绩效考核机制,形成正确的激励导向,为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三是要规范市场营销手段,严格执行《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以及利率管理的有关规定,严禁随身携带票据和印章,凭传真和电话指挥划款,事后补办贴现资料和划款凭证的现象。严禁采取压低利率、降低手续费率、支付中介费、简化操作程序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四是要通过警示教育、岗位培训等途径,帮助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制度为先”、“合规第一”的理念,使合规经营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各银监局要按照本通知要求,督促辖内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认真落实银监会关于防范操作风险的各项要求。要重点督促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对于发生重大票据案件和管理混乱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要暂停其票据业务,限期整改;对有关机构负有管理责任的高管人员要进行严格处罚。同时,可根据本地区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票据业务专项检查,对票据业务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
请各银监局将此文转发至辖内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二○○六年四月十七日
银行如何防范支付结算业务风险 篇10
支付结算风险是银行在运用结算工具从事货币活动、资金清算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随着银行支付结算渠道的扩大,票据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各商业银行在注重加强支付结算服务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支付结算的管理和风险的防范。支付结算风险一旦转化成现实的损失,将直接影响着银行、企业资金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支付结算作为银行工作的重点内容和重要环节,其防范风险尤为重要。
一、支付结算风险的表现
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已渗透到银行会计结算工作的各个环节,其表现形式也呈多样化。当前,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算风险
清算风险是银行在清算同城票据交换资金或系统内联行资金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二)票据风险
随着票据的广泛推广使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进行诈骗,而产生的风险日趋突出。主要表现为:
(1)伪造变造票据、诈骗盗用资金。犯罪分子通过涂改、挖补等手段更改出票金额、收款人等,伪造、变造票据行为,骗取银行和企业的资金。有的利用空头转账支票、作废支票进行诈骗;有的通过私刻企业预留银行印鉴开汇票委托书,骗取银行签发真汇票从中作案;有的银行对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兑付、退汇等管理和审查不严,缺乏自我约束机制,犯罪分子乘机作案。
(2)伪造账证、盗用资金。近年来,银行内部会计人员通过伪造进账单、联行来账补充报单等结算进账凭证盗用资金的案件也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有的伪造、涂改凭证、篡改数字、空转账务,有的复制、伪造联行来账补充报单、凭空捏造收付款人,盗用联行资金;有的通过暂收暂付科目,空挂账务,盗用银行资金。
(3)银行违规承兑、贴现商业汇票。一些商业银行承兑银行承兑汇票时忽视了对承兑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商品购销合同的严格审查,使一些无真实商品交易关系的商业信用纳入了银行信用;有的贴现银行对票据所记载的事项审查不严、致使一些背书不连续、绝对记载事项不全等有瑕疵的票据流入银行,从而卷入不必要的票据纠纷之中等。
(4)违规签发银行重要凭证,套取联行资金或盗用银行资金。一些银行为了小集团利益和个人利益,擅自签发空头银行汇票、联行报单及汇划凭证;或与企业相互串通,违规签发无资金保证的空头银行汇票、套取系统内或占用人民银行的联行资金,从而获取不法收益。
(三)内控风险
内控风险主要表现为会计结算制度本身不完善,印押(压)证管理不严;会计内部凭证随意制作,复核和事后监督制度不落实;对重点岗位、重要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等内控制度不严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为:
(l)凭证管理失控,存在严重隐患。许多案件的发生,都与凭证管理不严有直接关系。据统计,全国发生各类重要空白凭证丢失、被盗达上万张,已经形成严重的潜在风险。
(2)会计核算手续不严密。主要存在会计人员随意制作银行内部凭证;会计复核人员对会计凭证的要素、内容审查不严,有的复核岗位形同虚设;会计事后监督人员未能按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能。
(3)管理松弛,内控制度不落实。一些行加强内部管理的力度不够,未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造成潜在的会计风险。有的行同城票据交换双人临岗制度不落实,暂收暂付款项科目挂账监督不严,汇出汇款管理薄弱,印、押(压数机)、证分管制度执行不严,联行对账和内外账核对不严格等。
(四)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表现为技术软件、硬件可靠性不强而发生的系统风险。这种风险的危害性很大,所以在程序的开发设计和应用上必须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目前,计算机安全管理操作职责不落实,软件开发和系统维护人员未与操作人员严格分离,会计核算系统操作人员违规越级操作、个人密码公开使用等现象大量存在,犯罪分子通过修改计算机程序、篡改记账信息,利用他人电脑操作代码虚假收付,盗用银行资金等手段作案。
(五)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或城乡信用社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各种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集中表现为流动性困难而引发的支付风险。当前影响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是金融资产质量低下、资产负债比例高、金融资产风险大。有的商业银行违反金融法规搞账外经营、投资房地产,有的违规拆借、越权办理贴现转贴现;有的高息揽储,高息放贷等,这些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违规经营的结果是造成了巨额资产的呆滞损失,使有关金融机构的正常支付难以为继,甚至导致挤兑破产、关闭清算,引发严重后果。
二、支付结算风险产生的原因
产生上述支付结算风险和会计内部管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内部控制软弱,违章操作严重。从银行会计部门内部发生的各类案件中不难发现,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是发案的根本原因。客观上银行内部都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落实到位。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员配备不到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特别是一些基层分支机构人手配备不足或随意抽调会计人员应付紧急任务,使业务相互制约机制不落实、出现真空和漏洞,被犯罪分子伺机作案;二是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上级对下级、主管对基层人员、事后监督岗对会计操作岗的各项检查并未严肃认真进行,而是成了例行公事、使一些内部案件长期暴露不了。尤其是在一些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行与下级行业务交叉衔接环节上极易疏忽;三是内控手段滞后,作案分子在票据、联行清算、电子技术方面的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而金融机构内部的超前防范监督手段和措施难以应付。另外对违规违章处罚力度不够,也不同程度地助长了内部管理的松弛。
2、风险意识淡化,内控监督不力。从几年发生的案件来看,支付结算环节内外勾结作案多发,从涉案人员看基层单位负责人和财会人员作案多,涉案金额大,作案潜逃的增多,在银行内部一些领导的意识中存在经营管理思想上的偏差,重经营轻管理,重存款、轻结算,重效益,轻风险防范,忙于应付日常事务,疏于管理和监督。
3、经营管理不善、支付风险积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银行经营面临内外双重压力。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经营管理水平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出现大量违规经营,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比例上升,政府行政干预和企业借转改制之机悬空银行债务,使银行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出现严重问题,有的已发生支付危机。与此同时有效化解和抵御风险机制尚未建立,如银行收购、兼并、重组退出市场的机制尚未形成,使支付风险日益积聚,这种局面不改变,会威胁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
4、人员素质不能适应业务需要,政治思想工作薄弱。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银行分支机构会计队伍素质不能适应业务发展和会计管理的需要,尤其是城乡信用社人员素质相对较差。同时会计岗位人手多,业务变化大,知识更新快,培训工作未能及时跟上,造成人员素质与业务发展需要相脱节。
5、犯罪分子把作案目标瞄准了金融部门。金融部门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诈骗案件多发、内外勾结作案多发,并且一些大案要案涉案金额之大,令人触目惊心。特别是在金融结算工具不断完善的今天,票据活动日益增多,由于票据在流通环节所特有的功能,犯罪分子利用其作案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且有的犯罪分子的文化层次较高,采用一些高技术手段作案,容易得逞。
三、支付结算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防范支付结算风险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支付结算管理、完善会计控制体系是防范风险的基础。
(一)建立健全和落实内部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保证。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职责明确的内部管理体系和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建立重要事项审批制度;建立账务核对制度;
建立会计事后监督制度;建立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制度。
(二)严格按照《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准确及时办理支付结算业务。
要严格票据的审查,对票据的真实性、必须记载事项是否齐全、背书是否连续、更改是否合法有效、是否是合法持票人等要严格审查,尽可能避免因审查不严造成诈骗得逞;要严把大额款项支付关,对有疑问的票据和联行重要凭证要先查询后支付,严格遵守各项结算业务操作规程。
(三)重视计算机安全管理,防范系统风险。
(四)加强经营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商业银行要重视支付结算风险防范,加强经营管理,控制金融资产风险。要充分认识支付结算风险防范的紧迫性,从已经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案件中认真吸取教训,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要采取措施防范支付风险。
(五)加强员工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素质。江西省鄱阳县农村信用联社案件情况
三、下步措施和意见
这起案件性质恶劣,影响严重,给国家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都要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
三、引以为戒。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严守风险底线,持之以恒抓好案件风险防控工作。
一是加强重大事件和信息、舆情的监测、报告、处置工作。二是认真落实案件风险防控措施,强化问责,确保贯彻到位。
三是准确把握风险特点,扎实整改,严密防范案件。四是狠抓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提高执行力。五是提高队伍职业素质,大力培育良好企业文化。××省A市B区C农村信用社支某侵占资金案
本案件的案发原因主要是信用社员工法制意识淡薄、内部管理混乱,监督制约机制失效和用人失察造成的。
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课后测试 篇11
C14027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监管新政策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的,自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一年后,每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该公司已发行的()的股份,相关投资者可以免于按照本办法相关条款规定提出豁免申请,直接向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申请办理股份转让和过户登记手续。
A.50%,1% B.51%,2% C.20%,1% D.30%,2% 2.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的,继续增加其在该公司拥有的权益不影响该公司的上市地位的,相关投资者可以免于按照本办法相关条款规定提出豁免申请,直接向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申请办理股份转让和过户登记手续。
A.30% B.80% C.50%
D.51% 2.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上市公司向收购人购买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100%以上的,除符合本办法第十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要求外,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对应的经营实体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年以上,最近两个会计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万元。
A.二,2000 B.二,1000 C.三,2000 D.三,1000 3.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经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非关联股东批准,收购人取得上市公司向其发行的新股,导致其在该公司拥有权益的股份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收购人承诺()年内不转让本次向其发行的新股,且公司股东大会同意收购人免于发出要约的,收购人可以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免于以要约方式增持股份的申请。
A.30%,1 B.30%,C.20%,3 D.20%,1 4.《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四十三条的适用意见—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2号》中明确借壳重组须“执行累计首次原则”,其中有关“控制权发生变更”的规定,是指上市公司自()起发生的控制权变更。
A.公司成立之日起
B.首次召开董事会审议借壳上市事项之日
C.首次公开发行之日
D.首次公开披露重组事项之日
3.自2003年以来,从中、美、英、日四国最近10年并购交易额年均增长率变化来,保持持续增长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英国
二、多项选择题
5.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为促进行业或者产业整合,增强与现有主营业务的协同效应,在其控制权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可以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之外的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A.发行股份数量低于发行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的,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拟购买资产的交易金额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B.发行股份数量不低于发行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拟购买资产的交易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
C.发行股份数量不低于发行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
D.发行股份数量不低于发行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拟购买资产的交易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 6.2012年初,《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经修订后重新公布,其修改要点包括(ABCD)等方面。
A.取消50%以上股东自由增持的豁免许可
B.取消因发行行为引发的豁免许可
杭州本典科技有限公司
本典科技
C.取消因继承引发的豁免许可
D.取消30%以上大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的豁免许可 4.对于并购重组业务,证监会相关监管新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原则:(ABCDE)。
A.公开化 B.不断听取、收集市场的意见,认真学习、分析、吸收,不断完善相关监管制度
C.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D.市场化
E.核心是信息披露监管
5.从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证券公司从事并购重组业务,以下(ABCD)等几个方面至关重要,是证券公司安身立命的法宝。
A.销售能力
B.定价能力
C.撮合交易 D.交易支持
三、判断题
7.执行累计首次原则是指按照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上市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中累计向收购人购买的资产总额(含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同时,上市公司向收购人购买资产的交易行为),占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两个会计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累计首次达到100 % 以上的原则。()
正确
错误
8.2005年以来,中国占全球并购市场交易规模的比例逐年攀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并购市场。()
正确
错误
9.《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中所指经营实体是指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经营实体应当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但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如涉及多个经营实体,则须在同一控制下持续经营2年以上。()
正确
错误
10.对于配套资金比例不超过交易总金额25%的,申请人应当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聘请独立财务顾问。独立财务顾问需具有保荐人资格。()
正确
错误
6.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中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对象数量限制原则上不超过20名。()
正确
错误
7.按照借壳重组标准与IPO趋同原则,净利润指标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为原则确定。()
正确
错误
9.2008-2012年,随着上市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张,约三分之二的并购重组交易因未触及行政许可标准,上市公司经信息披露后即可自主实施。()
正确
错误
10.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监管新政策的核心是信息披露监管。()
正确
错误
【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课后测试】推荐阅读:
加强财政票据监管06-26
银行票据风险防范培训10-25
加强医院票据管理05-09
中期票据业务06-13
银行票据业务考试10-19
银行票据业务练习10-26
加强财务预算 防范财务风险06-17
票据业务模拟实习日志06-04
保本理财质押票据业务介绍11-11
加强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工作的通知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