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监管指标

2024-09-14

信用风险监管指标(通用7篇)

信用风险监管指标 篇1

农村信用社监管评级定量指标口径说明

一、资本充足状况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一)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总额×100% 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之后再减去扣减项的值。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要求执行。

(二)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净额/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00% 核心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减去核心资本扣减项的值。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要求执行。

二、资产质量状况

(三)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资产率

1.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各项贷款×100%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包括: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次级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

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为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类贷款定义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各项贷款指农村信用社对借款人融出货币资金形成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资产、透支、各项垫款等。

2.不良资产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期末余额/信用风险资产期末余额×100% 信用风险资产是指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表表内及表外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银行账户的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承诺及或有负债。

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是指信用风险资产中分类为不良资产类别的部分。其中,不良贷款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相同;贷款以外信用风险资产的分类标准将由银监会另行制定。

(四)正常贷款迁徙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正常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

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中,在报告期内,由于贷款正常收回、不良贷款处置或贷款核销等原因而减少的贷款。

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五)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期末余额/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100% 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指银行根据对信用风险资产预计损失实际计提的准备。

信用风险资产定义与不良资产率指标中定义一致。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是指依据信用风险资产的质量分类情况应提取准备的金额。其中,贷款应提准备主要依据《贷款损

失准备计提指引》及相关法规确定;贷款以外信用风险资产的应提准备标准将由银监会另行制定。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贷款实际计提准备包括实际计提的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三种准备,定义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一致。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贷款损失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

贷款应提准备主要依据《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及相关法规确定。

(六)单一集团客户贷款比例

单一集团客户贷款比例=(最大单一集团客户贷款余额)/资本总额×100%

资本总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准备

(七)十大集团客户贷款比例

十大集团客户贷款比例=十大集团客户贷款比例/资本总额×100%

资本总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准备

(八)不良信贷资产余额下降率

不良信贷资产下降率=(100%-不良信贷资产本期末实际余额)/不良信贷资产上期末实际余额×100%

不良信贷资产期末实际余额=不良贷款期末余额+待处理抵债资产期末余额-抵债资产待变现利息期末余额

三、盈利状况

(九)资产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净利润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损益表中净利润。资产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余额。

(十)资本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所有者权益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余额。

净利润定义与资产利润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十一)成本收入比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成本收入比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 营业费用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营业费用。

营业收入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利息净收入与其他各项营业收入之和。

(十二)风险资产利润率 本指标计算本外币口径数据。

风险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平均加权风险资产×100% 净利润定义与资产利润率指标中定义一致。加权风险资产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四、流动性风险

(十三)流动性比例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及外币口径数据。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100% 表中各项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应收账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随时可抛售的债券投资、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的资产(剔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负债方净额、活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各种已发行的债券、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及各项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十四)核心负债依存度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和外币口径数据。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期末余额/总负债期末余额×100%。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定期存款和发行

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50%。

总负债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总额。

(十五)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

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人民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人民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具体内容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中“基础报表资产负债表附注G01附注V”

(十六)(人民币、外币合并)存贷款比例

存贷款比例=(各项贷款余额-运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贷款)/各项存款

各项贷款口径同不良贷款率中的各项贷款

各项存款包括各项存款包括活期存款、银行卡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应解汇款和结算保证金存款。

(十七)拆入资金比例

拆入资金比例=拆入资金/各项存款×100%

拆入资金包括:银行业拆入、金融性公司拆入、调入(调剂)资金。

各项存款同存贷款比例中的各项存款。

信用风险监管指标 篇2

一、拨备覆盖率指标的内涵

拨备覆盖率是指商业银行可能发生的不良贷款准备金的使用比率, 是反映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能否从容应对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 是银监会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监管的四大指标 (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贷款损失准备和拨备覆盖率) 之一。拨备覆盖率高, 说明商业银行冲抵贷款损失、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强。通过拨备覆盖率可以大致判断商业银行经营是否稳健、财务是否安全以及风险是否可控等方面的情况。

在我国, 拨备覆盖率首见于银监会2004年2月5日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 该评级体系在“资产安全评价标准”中规定了拨备覆盖率的计算方法:拨备覆盖率= (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 / (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100%, 其中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根据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 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 按每类贷款损失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按照央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规定, 商业银行应按季提取一般准备金, 一般准备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对于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计提比例分别为2%、25%、50%和100%, 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国别、行业等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 自行确定按季计提。

自从《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提出拨备覆盖率概念并确定拨备覆盖率越高、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方面的评分就越高, 且当拨备覆盖率达到或超过100%时, 该指标得分为满分20分之后, 拨备覆盖率就与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评价密切联系在一起, 成为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的硬指标。

二、拨备覆盖率指标的局限性

拨备覆盖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是否充足及能否从容应对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诚信等方面的情况。但作为银监会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和评价的硬指标, 该指标还存在着种种局限。

1. 拨备覆盖率并非越高越好, 拨备覆盖率的高低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防范能力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从表面看, 拨备覆盖率高, 意味着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 具有充分的贷款损失补偿能力, 能够从容应对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正是在这种貌似正确的认识和银监会的严令之下,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快速提升, 2008~2010年平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16%、155%和217.7%, 至2011年3月末, 更是达到了230.2%的历史高位。但对拨备覆盖率细细考量则不难发现, 拨备覆盖率的高低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防范能力之间其实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拨备覆盖率高并不意味着银行贷款资产质量与信用风险防范能力高;反之, 也不能简单地认为银行没有信用风险防范能力。

举例来说, A、B、C三家银行的贷款和不良贷款余额均为100亿元和5亿元, 但A、B、C银行的不良贷款依次全部为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按照《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规定和拨备覆盖率的计算方法, A、B、C三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45%、65%和120%。如果按照拨备覆盖率的表面含义认定A银行是贷款资产质量最差、信用风险防范能力最低的银行而C银行是三家银行中最为安全稳健的银行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实际情况是A银行最好, B银行次之, 而C银行恰恰是贷款资产质量最差、面临信用风险最大的银行。

2. 拨备覆盖率缺乏前瞻性, 对未来信用风险的监测不尽如人意。

拨备覆盖率是监管当局用来判断银行冲抵不良贷款损失、应对信用风险能力的指标, 要求拨备覆盖率在监测银行信用风险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谓理所当然。众所周知, 银行最主要的信用风险是不良贷款及其不良贷款损失对银行经营的冲击。不良贷款是存量问题, 但再大的存量也总是由不断产生的增量累积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对未来信用风险也即不良贷款的可能损失和新增不良贷款状况的监测更具价值,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事后被动防范不如事前主动监管。由于拨备覆盖率是根据银行现有的信贷资产状况及管理当局规定的计提比例计算的, 属于静态指标范畴, 因而也无法前瞻性地揭示商业银行在未来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状况。拨备覆盖率作为监管当局衡量商业银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 前瞻性的缺失, 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3. 拨备覆盖率扩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有可能成为商业银行操纵利润的工具。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 计提的不良贷款准备 (拨备) 要直接计入损益冲减当期利润, 因此拨备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业绩, 拨备和银行净利润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拨备的计提缺乏客观标准或有一定弹性的情况下, 拨备覆盖率就可以轻易转化为利润调节器, 沦落为商业银行操纵利润的工具。对比我国有关拨备覆盖率的规定, 如“一般准备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 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等, 可以说拨备覆盖率为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打开了方便之门, 只要商业银行需要, 拨备覆盖率随时都可成为其利润操纵工具。

三、完善拨备覆盖率指标、强化银行风险监管的政策建议

尽管拨备覆盖率存在上述缺陷, 但并不意味着否定银行拨备的重要性和对银行拨备进行考核的必要性, 因为信用风险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最大风险, 贷款损失是信用风险最主要的体现, 要求商业银行具有适当的冲抵贷款损失的能力, 是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的重中之重。但鉴于拨备覆盖率存在的种种局限性, 对拨备覆盖率或拨备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1. 将拨备覆盖率改革为拨备充足率, 且定义拨备充足率。

拨备覆盖率= (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贷款预计损失) ×100%。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拨备充足率直接体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防范能力。“覆盖”为“遮盖”之意, 拨备覆盖率的字面含义是计提的各项拨备已经涵盖 (遮盖) 商业银行的全部贷款或不良贷款, 看不到拨备覆盖率与商业银行防范信用风险能力之间的直接联系;而“充足”乃“多到能够满足需要”之意, 拨备充足率就是计提的拨备能够满足银行冲抵贷款损失需要的程度。显然, 较拨备覆盖率而言, 拨备充足率更能够直接显现银行或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防范能力。 (2) 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法规对拨备覆盖率运用的混淆不清。在现有有关商业银行监督评价的政策法规中, 拨备覆盖率被赋予了表征商业银行资产安全和信用风险状况的不同内涵, 如在《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中, 拨备覆盖率是作为资产安全评价指标使用的, 而且在不良贷款率、估计贷款损失率等共五项资产安全评价指标中被赋予了最高的20分分值;而在银监会“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中拨备覆盖率又是作为银行信用风险监管指标的。虽然说资产安全和信用风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但毕竟属于不同的概念, 资产安全理应包含了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安全等方面的情况, 较信用风险有着更为广泛的内涵。由于拨备充足率有确定的内涵, 不会引起如拨备覆盖率一样的在理解上的歧义和具体运用中的模棱两可。 (3) 拨备充足率可以很好地与已经达成共识的资本充足率指标衔接。

至于拨备充足率的计算, 分子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仍然沿用现行规定, 即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分母贷款预计损失=∑各类贷款余额×各类贷款损失概率, 其中各类贷款损失概率, 可以借鉴对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的拨备计提比率以及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贷款的回收率予以确定。因为前者综合了我国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部门对各类贷款损失概率的估计, 后者则直接反映了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实际回收状况。综合这两方面可以确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合理的贷款损失概率。

2. 建立起动态调整的拨备充足制度。

虽然拨备充足率已经与银行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能力之间有了直接联系, 但不可否认的是, 拨备充足率仍然属于静态指标, 难以前瞻性地反映银行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动态调整的拨备充足制度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弥补拨备充足率前瞻性不足的缺陷。因为商业银行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企业, 其业务经营要在以安全性为主的基础上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 加之银行在发放贷款前对借款人的各种资信审查和一系列的贷款安全保障措施, 以及国家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各种制度安排, 可以肯定, 银行最初发放的贷款都属于正常贷款的范畴。随着放贷后时间的推移, 各种不确定或未曾预料因素的发生, 才致使正常贷款逐步转化为不良贷款。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两个基本判断, 即信贷高峰和不良贷款高峰之间存在时滞以及经济上行 (下行) 期的不良贷款率较低 (较高) 。由此一来, 弥补拨备充足率指标前瞻性不足的措施也就呼之欲出了, 这就是在经济上行的信贷扩张期适度提高拨备充足率, 以应对之后可能会高企的信用风险, 而在经济下行的贷款萎缩期, 则应根据贷款核销情况适度调低拨备充足率。

【注】本文得到“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摘要:拨备覆盖率是银监会监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硬指标, 本文在对拨备覆盖率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拨备充足率概念, 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水平。

关键词:拨备覆盖率,信用风险,不良贷款,贷款损失准备

参考文献

[1].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1]44号, 2011-4-27

[2].中国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 2002-04-01

证券信用交易风险监管机制 篇3

证券市场在我国运营开后,证券信用交易不可遏制的成了一个重要角色。那么证券信用交易风险监管机制的完善同样变得重要至极,而对于已经拥有该交易方式上百年的美国证券市场则是我国所应该借鉴和学习的,普及证券信用交易概念后,对两国的状况进行分析。

1证券信用交易的交易制度

证券信用交易其实就是保证金交易,即在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时资金或应付证券不足时,通过向证券商交纳一些金钱或证券充当保证金,让证券商代为垫付的一种交易。伴随着信用交易的发生,这种交易的一些特征也凸显出来。第一,因为投资者可以通过小额的保证金进行远大于保证金的投资,所以当市场走向与投资者估算大致一样时,则投资者可以获得远超自己本身资金的收益,同样预测失败后的结果也是投资者所承受不起的,这便是财务杠杆性。第二,一般来说,证券商的本身的资金和证券并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从而使证券商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寻求资金或证券,这样就会存在投资者与证券商,证券商和金融机构两个信用关系,也可以说是双重信用性。第三,上述两者信用关系都会促进资金在证券市场的流动,则会有资金流动性。第四,证券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保证金比例的调节对证券市场的积极性进行控制,从而有宏观调控性。

2国外成熟证券信用交易市场

19世纪是美国证券信用的的开始,美国证券市场因此开始拥有了较强的流动性。20世纪便是美国证券信用的发展,从1933年起分别颁布《证券法》,《证券交易法》,《全美证券市场促进法》。通过用保证金来获取更多的资金投入的投资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被运用的很是广泛,下一个十年,第三方监管被美国证券市场引入,同时债券回购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样美国证券市场就拥有了大量的资金来源。90年代后因为证券信用的融券进行了结构上的改变和对冲基金的广泛使用使美国证券信用交易制度得以大力发展。

作为拥有世界上最为健全的证券市场的美国是在监管机构,法律监管机制,自律,三者下进行证券交易的。监管机构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授权对规定和政策进行适时的改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要是对证券交易具体的主体进行信用交易的核准和错误操作的处罚与证券商,证券交易,跨州证券交易进行监管。证券交易所:每一个证券交易所都由其自定的规定,主要用于监管投资人的资格和投资的程序。

综合美国从起始就颁布的关于证券交易的法律,美国证券交易拥有了很多的监管规定。第一,准入资格的认证(1)投资者的资格:投资者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主要是在与投资者是否拥有足够的资金,而资金的额度是由各个的交易所自己规定,投资者也需要登记自己姓名等信息。(2)证券商的资格:《证券交易法》规定了证券商所应拥有资本条件,而是否有客户有价证券则决定证券商能否独立地进行交易业务,接受客户款项和证券。(3)证券的资格:能够进行证券信用交易的证券要么是已上市的有价证券,要么是可以进行店头市场交易的可融资的股票和债券。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第二,保证金比例的规定:美国保证金的调整是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规定的,从始至今已经进行了很多次的调整,当证券的市场价格过低时或者过高时则会调整使整个供求得到稳定。第三,融资的资金来源:证券商从银行或金融机构借贷的资金,证券商所拥有的资金和其形成合同关系的投资方金额。第四,融券证券来源的规定:投资者用于担保的保证金里的有价证券,证券商的有价证券,证券商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或个体在有担保情况下借贷的有价证券,投资者拥有的有价证券和在证券商事先与投资者建立公平合同并支付投资者应该的对价的条件下保证金担保的超过保证金部分的有价证券。第五,对卖空行为的监管:《证券交易法》中规定了除在某些情况下不得进行低于最后一次证券交易价格的证券卖空交易,这是对卖空证券价格的限定,对股票的暴跌有一定抑制。第六,分离帐户管理规定:为保证证券商易于结算和使证券交易监管机构能实时的知晓证券交易的情况,设置证券信用交易账户,并用来对保证金比例调节的基本依据。投资者的自有资金和证券,证券公司是无权干预,但对于投资者未能准时缴纳保证金时证券公司有权强行管理。

3我国证券交易监管机制的历史演变与不足

1984年证券市场开始中国运行开来,几年后伴随市场而生的证券交易所也在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铺展开来,从1990年到1993年各个地区连续发布了如《深圳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规则中明确表示禁止证券信用交易。自1993年后开始陆续出现证券公司与投资者的交易,或透支服务或产生借贷关系。但这时由于没有严格的规定,双方都没法保证提供应付的义务。并且发生挪用投资者资产和投资者无法按时交纳保证金,随后1996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透支等行为的严格通知,明令禁止了这种透支业务。1998年颁布的《证券法》更是明确指出只能以现货进行交易,此后直到2005年10月27日,修订了《证券法》透支业务才有了发展的可能。从最开始的只能有现货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交易到允许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所批准的证券公司进行为投资者融资的业务,最后形成如今的大量融资证券机构合法安全的运行。

我国对证券信用交易风险有着诸多规定。第一对证券公司从事证券信用交易的规定:证券公司应具有经营该方面业务3年以上,最近6个月净资产在12亿以上,健全的公司结构和具备要求的管理人员与董事长。第二对投资者的规定:要求获知投资者的非隐私信息并对投资者根据其所拥有的资产能力来决定投资者获于的授信额度。第三对进行信用交易的政权规定:应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内对证券的要求。第四账户分类管理的规定:应符合《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业务管理办法》内对证券信用交易开设账户的要求。第五保证金的规定应符合《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方法》和《融券融资交易试点实施细则》内分别对初始保证金与维持担保比例的规定。第六强制平仓的规定:若投资者未按照约定日期交纳保证金则证券公司有权对其资产进行处理。第七风险准备金的规定:应符合《证券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内对风险准备金的规定。

我国证券信用交易风险监管机制的不足。第一我国所颁布的法律与监管机构颁布的规定自身与两者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冲突,如《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业务管理办法》是由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其法律地位为部门规章,与《证券法》要求的国务院规定并不符合。第二担保账户内资金为信托财产的规定与我国目前诸多法律规定存在偏差,在现实情况中证券公司有着信托人,债权人共同的身份,而這样会使证券公司很难正常的运营。第三队投资者资格的要求过于低,导致股市由于初进者的不明智行为变得动荡。第四未对投资者保证金中的现金保证金进行规定。

4我国证券信用交易风险监督的完善

第一,我国现阶段证券信用交易属于初期,应寻找符合自己的模式来发展,美国的分散授信还是日本的集中信用模式都是其自身根据问题来形成的,我国应在外国模式的借鉴下走出自己的模式。第二,完善我国法律上在证券信用交易上的不足。

证券信用交易是证券市场发展的产物,相对的,证券信用交易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对于在初阶段证券市场的中国拥有完善的风险监管机制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美国相对健全的监管制度的分析与我国的现状得出我国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信用风险监管指标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期货公司监督管理,促进期货公司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稳健发展,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计算风险监管指标。

第三条 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审慎监管原则,结合期货市场与期货行业发展状况,在征求行业意见基础上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并为调整事项的实施作出过渡性安排。

第四条 期货公司应当建立与风险监管指标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和资本补充机制,确保净资本等风险监管指标持续符合标准。

第五条 期货公司应当及时根据监管要求、市场变化及业务发展情况对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进行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潜在风险超过期货公司承受能力的,期货公司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补充资本或控制业务规模,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第六条 期货公司应当聘请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报表进行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应当勤勉尽责,对出具报告所依据的文件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并对出具审计报告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七条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是否符合标准,期货公司编制、报送风险监管报表相关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风险监管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

第八条 期货公司应当持续符合以下风险监管指标标准:

(一)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 3000 万元;

(二)净资本与公司风险资本准备的比例不得低于 100%;

(三)净资本与净资产的比例不得低于 20%;

(四)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 100%;

(五)负债与净资产的比例不得高于 150%;

(六)规定的最低限额结算准备金要求。

第九条 中国证监会对风险监管指标设置预警标准。规定“不得低于”一定标准的风险监管指标,其预警标准是规定标准的 120%,规定“不得高于”一定标准的风险监管指标,其预警标准是规定标准的 80%。最低限额结算准备金不设预警标准。

第十条 期货公司净资本是在净资产基础上,按照变现能力对资产负债项目及其他项目进行风险调整后得出的综合性风险监管指标。

净资本的计算公式为:净资本=净资产-资产调整值+负债调整值-/+其他调整项。

第十一条 期货公司风险资本准备是指期货公司在开展各项业务过程中,为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所需要的资本。

第十二条 最低限额结算准备金是指期货公司按照交易所及登记结算机构的有关要求以自有资金缴存用于履约担保的最低金额。

第十三条 期货公司计算净资本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认预计负债。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要求期货公司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充足性和合理性、预计负债确认的完整性进行专项说明,并要求期货公司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鉴证意见;有证据表明期货公司未能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未能准确确认预计负债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要求期货公司相应核减净资本金额。

第十四条 期货公司应当根据期末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等或有事项的性质、涉及金额、形成原因、进展情况、可能发生的损失和预计损失进行会计处理,在计算净资本时按照一定比例扣减,并在风险监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十五条 期货公司借入次级债务、向股东或者其关联企业借入具有次级债务性质的长期借款以及其他清偿顺序在普通债之后的债务,可以按照规定计入净资 本。

期货公司应当在相关事项完成后 5 个工作日内向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期货公司不得互相持有次级债务。

第十六条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为期货公司开展某项业务存在未预期风险特征的,可以根据潜在风险状况确定所需资本规模,并要求期货公司补充计提风险资本准备。第三章 编制和披露

第十七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方式编制并报送风险监管报表。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监管需要及行业发展情况调整风险监管报表的编制及报送要求。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审慎监管原则,要求期货公司不定期编制并报送风险监管报表,或要求期货公司在一段时期内提高风险监管报表的报送频率。第十八条 期货公司法定代表人、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首席风险官、财务负责人应当在风险监管报表上签字确认,并应当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上述人员对风险监管报表内容持有异议的,应当书面说明意见和理由,向期货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第十九条 期货公司应当保留书面月度及风险监管报表,法定代表人、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首席风险官、财务负责人等责任人员应当在书面报表上签字,并加盖公司印章。风险监管报表的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 5 年。

第二十条 期货公司应当每半年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各项风险监管指标的具体情况,该报告应当经期货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确认。该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应当向期货公司全体股东提交或进行信息披露。

第二十一条 净资本与风险资本准备的比例与上月相比向不利方向变动超过 20%的,期货公司应当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并在 5 个工作日内向全体董事提交书面报告。

第二十二条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达到预警标准的,期货公司应当于当日向全体董事提交书面报告,详细说明原因、对期货公司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期限,书面报告应当同时抄送期货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期货公司除履行上述程序外,还应当及时向全体股东报告或进行信息披露。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的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监管需要,要求期货公司聘请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风险监管报表进行专项审计。

第二十四条 期货公司的风险监管报表被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期货公司应当自审计意见出具的 5 个工作日内就涉及事项对风险监管指标的影响进行专项说明,并向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进行书面报告。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视情况要求期货公司限期改正并重新编制风险监管报表;期货公司未限期改正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认定其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

期货公司的风险监管报表被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认定其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第二十五条 期货公司未按期报送风险监管报表或者报送的风险监管报表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要求期货公司限期报送或者补充更正。

期货公司未在限期内报送或者补充更正的,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进行现场检查;发现期货公司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和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认定其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

第二十六条 期货公司报送的风险监管报表存在漏报、错报,影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期货公司风险状况判断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要求期货公司立即报送更正的风险监管报表,并可以视情况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谈话等监管措施。

第二十七条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达到预警标准的,进入风险预警期。风险预警期内,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视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期货公司制定风险监管指标改善方案并定期对监管指标的改善情况进行书面报告;

(二)要求期货公司进行重大业务决策时,应当至少提前 5个工作日向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送临时报告,说明有关业务对风险监管指标的影响;

(三)要求期货公司增加内部合规检查的频率,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期货公司未能有效履行相关要求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视情况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谈话等监管措施。

第二十八条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优于预警标准并连续保持 3 个月的,风险预警期结束。

第二十九条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在知晓相关情况后 2 个工作日内对期货公司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情况和原因进行核实,视情况对期货公司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采取谈话、提示、记入信用记录等监管措施,并责令期货公司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不得超过 20个工作日。

第三十条 经过整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符合规定标准的,应当向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进行验收。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符合规定标准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自验收合格之日起 3 个工作日内解除对期货公司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三十一条 期货公司逾期未改正或者经过整改风险监管指标仍不符合规定标准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依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采取监管措施。

第三十二条 期货公司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依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处罚。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相关用语含义如下:

(一)风险监管报表是期货公司编制的反映各项风险监管指标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的报表。

(二)资产、流动资产是指期货公司的自身资产,不含客户保证金。

(三)负债、流动负债是指期货公司的对外负债,不含客户权益。

信用风险监管指标 篇5

(2007年4月18日公布,2013年2月21日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期货公司应当建立与风险监管指标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和资本补足机制,确保净资本等风险监管指标持续符合标准。

第四条 期货公司扩大业务规模或者做出向股东分配利润等可能对净资本产生重大影响的决定前,应当对相应的风险监管指标进行敏感性测试。

期货公司应当及时根据监管要求、市场变化情况等对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进行压力测试。

第二章 风险监管指标的计算

第六条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包括期货公司净资本≥1500万元、净资本与公司风险资本准备的比例≥100%、净资本与净资产的比例≥40%、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100%、负债与净资产的比例≤150%、规定的最低限额的结算准备金要求等衡量期货公司财务安全的监管指标。

第七条 净资本=净资产-资产调整值+负债调整值-客户未足额追加的保证金-/+其他调整项。

第八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分类、流动性、账龄和可回收性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比例对资产进行风险调整。

第九条 期货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按照分类和流动性情况采取不同比例进行风险调整,分类中同时符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标准的,应当采用最高的比例进行风险调整。

第十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账龄及其核算的具体内容,采取不同比例对应收项目进行风险调整,分类中同时符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标准的,应当采用最高的比例进行风险调整。

第十一条 未能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预计负债、保证金未足额追加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要求期货公司相应核减净资本金额。

第十二条 期货公司计算净资本时,可以将“期货风险准备金”等有助于增强抗风险能力的负债项目加回。

第十五条 期货公司应当在净资本计算表的附注中,充分披露期末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等或有负债的性质、涉及金额、形成原因、进展情况、可能发生的损失和预计损失的会计处理情况,并在计算净资本时按照一定比例扣减。

第十六条 期货公司借入次级债务的,可以将所借入的次级债务按照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比例计入净资本。

第十七条 客户保证金未足额追加的,期货公司在计算符合规定的最低限额的结算准备金时,应当相应扣除。客户保证金在报表报送日之前已足额追加的,期货公司可以在报表附注中说明。

不同类别期货公司应当按照最近一期分类评价结果对应的分类计算系数乘以基准比例计算风险资本准备。

第四章 编制和披露

第二十二条 期货公司应当于月度终了后的7个工作日内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送月度风险监管报表,在终了后的4个月内报送经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风险监管报表。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审慎监管原则,要求期货公司不定期编制并报送风险监管报表。

第二十三条 期货公司应当指定专人负责风险监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工作。

第二十四条 期货公司法定代表人、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首席风险官、财务负责人、结算负责人、制表人应当在风险监管报表上签字确认,并应当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上述人员对风险监管报表内容持有异议的,应当书面说明意见和理由,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送。

第二十五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方式报送风险监管报表。期货公司应当保留书面风险监管报表,相应责任人员应当在书面报表上签字,并加盖公司印章。该报表的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5年。

第二十六条 期货公司应当每半年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净资本等各项风险监管指标的具体情况,该书面报告应当经期货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确认。该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应当向公司全体股东提交或进行信息披露。

第二十七条 净资本与风险资本准备的比例与上月相比变动超过20%的,期货公司应当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并在5个工作日内向全体董事提交书面报告。

第二十八条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达到预警标准的,期货公司应当于当日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提交书面报告,详细说明原因、对公司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期限,还应当向公司全体董事提交书面报告。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触及预警标准的情况和原因进行核实,对公司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视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一)向公司出具关注函,并抄送其主要股东;

(二)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谈话,要求其优化公司风险监管指标水平;

(三)要求公司进行重大业务决策时,应当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送临时报告,说明有关业务对公司财务状况和风险监管指标的影响;

(四)责令公司增加内部合规检查的频率,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

第三十一条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优于预警标准并连续保持3个月的,风险预警期结束。

第三十二条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对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情况和原因进行核实,并责令期货公司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第三十三条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自验收合格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解除对期货公司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风险监管报表,包括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汇总表、净资本计算表、资产调整值计算表、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客户分离资产报表、客户权益变动表、经营业务报表和客户管理报表等。

(二)资产、流动资产,是指期货公司的自身资产,不含客户保证金。

(三)负债、流动负债,是指期货公司的对外负债,不含客户权益。

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 篇6

(国家工商总局政务信息)

为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提高工商执法效能,近日,重庆市工商局出台了《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效能,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工商企字〔2003〕第131号)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工商个字〔2005〕第26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指导意见〉的通知》(工商个字〔2006〕第248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立足自身职能,以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为主导、并根据所从事的行业、经营地域和预警等状况进行内部分类和评价,划分市场主体的监管等级,并相应采取不同监管措施,以明确监管距离,合理分配监管力量,实行区别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信用监管的方式。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市场主体是指属于本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督管理职能范围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它市场主体。

第四条 市场主体分类情况用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监督管理需要,不得随意对外披露或公示。

第二章 市场主体信用分类

第一节 信用分类标准

第五条 依据工商部门掌握的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可以将市场主体分为A、B、C、D四级。A级为守信市场主体,用绿牌表示;B级为警示市场主体,用蓝牌表示;C级为一般失信市场主体,用黄牌表示;D级为严重失信市场主体,用黑牌表示。

第六条 守信市场主体指遵守法律法规和信用原则,具有良好信用的市场主体。企业一年内无任何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记录(成立期未满一年的企业自成立以来无任何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记录)的,应认定为守信企业。

个体工商户一年内无任何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记录(成立期未满一年的个体工商户自成立以来无任何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记录)的,应认定为守信个体工商户。

第七条 警示市场主体指有轻微失信行为的市场主体。

企业一年内出现因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受到警告、3万元以下罚款、没收3万元以下违法所得或没收价值3万元以下非法财物处罚记录的,应认定为警示企业。

个体工商户一年内出现因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受到警告、1千元以下罚款、没收1千元以下违法所得或没收价值1千元以下非法财物处罚记录的,应认定为警示个体工商户。

第八条 一般失信市场主体指有较严重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

企业一年内出现因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受到3万元以上(不含本数,下同)罚款、没收3万元以上违法所得、没收价值3万元以上非法财物处罚记录的,应认定为一般失信企业。

个体工商户一年内出现因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受到1千元以上罚款、没收1千元以上违法所得或没收价值1千元以上非法财物处罚记录的,应认定为一般失信个体工商户。

第九条 严重失信市场主体指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

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责令停业整顿、责令关闭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应认定为严重失信企业。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责令停业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应认定为严重失信个体工商户。

第十条 市场主体信用等级由业务系统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分类标准自动进行分类。

第二节 信用等级的评定和修复

第十一条 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从该市场主体最近一次发生信用分类标准规定的相应处罚记录被认定之日起评定。市场主体同时符合多类信用等级认定标准的,以失信程度最高的信用等级确定其信用等级。

第十二条 市场主体信用等级修复是指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市场主体经过规定的信用等级修复期限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信用分类标准,重新评定其信用等级。

第十三条 B级和C级市场主体信用等级修复期限为信用等级评定后一年。市场主体在信用等级修复期限内发生信用分类标准规定的新的处罚记录的,从新的处罚记录被认定之日起信用等级修复期限重新开始计算。

被责令停业整顿的D级企业和被责令停业的D级个体工商户的信用等级修复期限为停业期结束恢复营业后一年。其他情况的D级市场主体不能进行信用修复。

第十四条 市场主体信用等级由业务系统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自动进行评定和修复。

第三章 市场主体行业风险分类

第十五条 依据市场主体行业风险状况,可以将市场主体分为高危行业、公众聚集场所、热点行业和一般行业市场主体。

第十六条 高危行业市场主体指经营范围涉及前置许可,且与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相关,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重点监管的市场主体。高危行业包括以下行业:

(一)道路运输行业;

(二)水路运输行业;

(三)煤矿开采行业;

(四)非煤矿山开采行业;

(五)危险化学品经营行业;

(六)民用爆炸物品经营行业;

(七)药品经营行业;

(八)食品经营行业(包括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和食品销售行业);

(九)其它高危行业市场主体。

第十七条 公众聚集场所市场主体指经营场所为公众聚集场所,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的市场主体。公众聚集场所包括以下场所:

(一)歌舞厅;

(二)影剧院;

(三)住宿服务场所;

(四)茶楼、茶座、酒吧;

(五)餐饮服务场所;

(六)商场;

(七)网吧;

(八)游戏厅;

(九)洗浴(含洗脚)服务场所;

(十)其它公众聚集场所。

第十八条 热点行业市场主体指阶段性引起社会关注,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的行业的市场主体。热点行业包括以下行业:

(一)广告行业;

(二)粮食行业;

(三)废旧金属经营行业;

(四)报废车回收拆解行业;

(五)农资经营行业;

(六)中介行业;

(七)其它热点行业。

针对辖区监管工作实际变化,热点行业范围将适时进行调整。

第十九条 一般行业市场主体指除高危行业、公众聚集场所和热点行业以外的其它市场主体。

第二十条 市场主体属于多种行业的,以风险度最高的行业确定其风险行业类别。

第四章 市场主体经营地域分类

第二十一条 依据市场主体经营地点的不同位置对监管工作的不同要求,可以将市场主体分为重点监管区域和一般监管区域市场主体。

第二十二条 重点监管区域主要包括以下区域:

(一)学校周边;

(二)商业繁华地区;

(三)旅游景区;

(四)车站、码头;

(五)农村集贸市场;

(六)其它重点监管区域。

各区县局、直属局可以针对辖区监管工作实际对上述重点监管区域进行调整,并划定其具体区域范围。

第二十三条 一般监管区域市场主体指重点监管区域市场主体以外的其他市场主体。第二十四条 各区县局、直属局可以针对辖区监管工作实际,决定是否采取市场主体经

营地域分类。

各区县局、直属局未采取市场主体经营地域分类的,其辖区市场主体视为一般监管区域市场主体。

第五章 市场主体预警分类

第二十五条 依据警示情况,可以将市场主体分为预警市场主体和无预警市场主体。第二十六条 预警市场主体指具有警示信息的市场主体,无预警市场主体指没有警示信息的市场主体。

第二十七条 警示信息由业务管理系统根据业务规则自动产生或由相关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录入。

除由业务管理系统根据业务规则自动产生的警示信息外(如全国、全市黑牌企业及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信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未年检企业、案件查处信息等),相关人员应录入市场主体下列警示信息:

(一)主体资格警示,包括:登记材料不全、被有关部门撤销或者吊销许可、股权被冻结、有关部门建议吊销执照、企业应办理变更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或冻结、产权未过户、企业应办理注销登记(含经营期限到期);

(二)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资格警示,包括:因企业破产自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因犯有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3年;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

(三)企业名称警示;

(四)重点行业专项整顿;

(五)违法违规情况警示,包括需要警示的案件立案信息、大要案件及典型案件;

(六)退出市场未经清算的清算责任人;

(七)其它警示信息。

第六章 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措施

第二十八条 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分类、行业风险分类、经营地域分类等情况可以将市场主体分为Ⅰ类监管等级、Ⅱ类监管等级、Ⅲ类监管等级、Ⅳ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市场主体符合多类监管等级条件的,以最高监管等级确定其监管等级。

第二十九条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市场主体为Ⅰ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

(一)信用分类为A级;

(二)行业风险分类为一般行业;

(三)经营地域分类为一般监管区域;

第三十条 对Ⅰ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实施以下监管措施:

(一)实行激励机制,除专项检查、回访和申(投)诉举报调查外可以免于日常检查(发现情况,随时检查);

(二)在年检验照时,提供便捷服务。对经申请符合年检免审条件的企业,经登记机关认定后,年检时免予审查;

第三十一条 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非高危行业市场主体为Ⅱ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

(一)信用分类为B级;

(二)行业风险分类为公众聚集场所或热点行业。

第三十二条 对Ⅱ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实施以下监管措施:

(一)除专项检查、回访和申(投)诉举报调查外,每年至少巡查一次(发现情况,随时检查);

(二)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提示,办理变更登记、年检或验照时进行针对性审查;

(三)对预警市场主体,应根据预警内容在业务工作中予以关注;

(四)市场主体违法失信信息进入重庆市企业联合征信系统,提示相关部门加强协同监管;

(五)有关单位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出具市场主体信用证明的,应在信用证明中注明其违法失信行为。

第三十三条 满足下列任一条件的市场主体为Ⅲ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

(一)信用分类为C级;

(二)行业风险分类为高危行业;

(三)监管区域分类为重点监管区域。

第三十四条 对Ⅲ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实施以下监管措施:

(一)除专项检查、回访和申(投)诉举报调查外,加强日常检查,每半年至少巡查一

次(发现情况,随时检查)。区县局、直属局可根据监管工作实际,对辖区需要特别监控的C级、高危行业以及重点监管区域的市场主体提高巡查频率(可改设定为每个季度至少巡查一次或每个月至少巡查一次);

(二)在办理变更登记、年检或验照时进行重点审查;

(三)对预警市场主体,应根据预警内容在业务工作中予以重点关注;

(四)实行严管机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监管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查处。对涉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依法果断采取强制措施,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五)市场主体违法失信信息进入重庆市企业联合征信系统,提示相关部门加强协同监管;

(六)有关单位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出具市场主体信用证明的,应在信用证明中注明其违法失信行为。

第三十五条 Ⅳ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指信用等级为D级的市场主体。

第三十六条 对Ⅳ类监管等级市场主体实行惩戒淘汰机制。对停业整顿的个体工商户,重点检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处罚是否执行到位,违法经营行为是否改正,对其新的违章违法行为,从重从严查处,在登记和验照时,加强全面审查;对责令关闭的企业,要督促其依法办理注销登记;对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实施以下措施加强后延监管工作:

(一)自吊销之日起三个月内进行案后回查,重点检查其是否已停止经营活动并进行清算;

(二)回查中发现未停止经营活动的,要予以取缔,企业未进行清算的,要注明未经清算和负有清算责任的投资人,待清算完结后,再消除未经清算的提示;

(三)对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不予年检,并责令依法办理注销登记;对其投资设立相关企业,要督促其办理变更登记;

(四)对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负有个人责任的法定代表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进行限制的原法定代表人或有关人员依法进行限制;

(五)依法公开违法记录并选择典型予以公示;

(六)有关单位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出具市场主体信用证明的,应在信用证明中注明其违法失信行为;

(七)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违法失信信息进入重庆市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和全国黑牌企业数据库,提示相关部门加强协同监管。

第三十七条 区县局、直属局可根据监管工作实际对市场主体监管等级进行合理调整,但不得低于本办法规定的监管等级。

第七章 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工作规范

第三十八条 各业务处(科)室应加强对本业务口市场主体分类监管工作的督促落实,确保分类监管工作全面实施到位。

第三十九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完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济户口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属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督管理的广告媒体单位、商标注册人、无照经营户等其它市场主体的经济户口。

第四十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全面落实网格化监管,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片区,并明确每个网格片区的分管干部及其监管职责,实现网格片区划分率100%。

第四十一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应按以下要求全面落实辖区经济户口认领,实现经济户口认领率100%:

(一)企业应在核准登记后三个工作日内认领到所属监管网格片区;

(二)个体工商户应在核准登记后两个工作日内认领到所属监管网格片区;

(三)商标应在商标信息录入业务管理系统后五个工作日内认领到所属监管网格片区;

(四)广告经营许可证、固定格式印刷品、户外广告应在登记后十五个工作日内认领到所属监管网格片区;

第四十二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按以下权限落实重点行业标注工作,实现重点行业标注率100%:

(一)注册登记部门负责新设立和变更登记市场主体重点行业的标注;

(二)工商所在监管工作中发现市场主体重点行业标注错误的,工商所可进行重点行业标注的修改。

第四十三条 各级局应按照本办法要求,根据本辖区监管工作实际对重点监管区域市场主体进行标注。

第四十四条 录入的警示信息实行“谁警示,谁解除”的原则,由录入警示信息的部门负责解除。

第四十五条 监管巡查干部应按本办法要求实施市场主体巡查工作,实现分类监管巡查

信用风险监管指标 篇7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信用风险,流程优化,资金托管,保险担保

1 背景

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 已成为最流行商务模式中的一种。然而由于商家与消费者的非面对面交易, 物流与资金流在时空上的分离, 对买卖双方监督和约束机制的缺乏, 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着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信息风险的威胁。在此情形下, 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一种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第三方支付平台采用的是一种中间人诚信模式, 实行的是”代收代付”和”信用担保”。它有效增强了买卖双方对于网络交易的信心, 维护了交易的公正性。但在如今流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中, 由于交易流程的缺陷, 交易双方仍存在许多欺诈行为的机会;同时, 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交易中的中介地位, 使平台可以从事资金吸储从而形成大量的资金沉淀 (交易过程中的在途资金和交易前后暂存在平台的资金) , 这些资金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自身的安全和信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而处于不受监管之下, 有越权调用的危险。

针对这些信用风险, 本文提出在交易流程中增加物流部门的参与, 改进第三方支付流程以增强交易的透明性;并综合利用银行托管和保险担保相结合的方式对沉淀资金进行管理, 从而降低支付的信用风险, 提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信。

2 信用风险分析

从第三方支付涉及的参与者来分析, 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交易双方以及平台本身:

2.1 交易双方引发的信用风险

网上支付是基于一个虚拟的空间, 市场参与者的诚信度完全建立在虚拟网络信息的基础上, 支付安全和诚信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我国缺乏完整的信用信息披露机制, 没有一套约束个人和企业信用行为、促使其自觉履行承诺的诚信机制;另一方面, 整个社会诚信观念缺乏, 欺诈现象比较严重。虽然第三方机构的参与对买方和卖方的诚信行为进行了约束, 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来自买家和卖家的信用风险, 但依照目前的交易流程设计, 信用风险依然存在。

买方提交订单 (1) 后向第三方平台提交支付信息 (2) ;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取买方支付信息并向相关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发送支付请求 (3) ;银行或信用卡公司验证买方帐户 (4) 后通过第三方平台将资金从银行帐户转到第三方帐户 (5, 6) ;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转帐信息传递给卖方并通知卖方发货 (7) ;卖方发货 (8) , 买方收到满意商品并确认后 (9) , 第三方将资金转入卖方帐户 (10) (如果买家不满意可以要求退货, 货款暂存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或划回买家账户) 。

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并没有强制要求用户一定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交易。有些不法商家有可能欺骗买家要求买家先确认付款, 但最后又不发货, 或者买家收到货物后点击退货, 如果卖家的发货凭证丢失或者没有及时出示给第三方支付平台, 商家就会损失了货物而得不到货款。这种设计仍然给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欺诈的机会形成了信用风险。

2.2 第三方平台自身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交易中的中介地位, 使平台可以从事资金吸储并形成大量的资金沉淀。目前, 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公司都采用了二次清算的模式, 从而形成了客户资金在第三方支付公司账户的资金沉淀。沉淀的资金主要包括两部分:交易过程中的在途资金和交易前后暂存在平台里的资金。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性, 第三方支付中往往规定只有当买家收到商品并做出反馈后, 系统才能把货款划到卖家帐户, 这就形成了在途资金。另外, 买家还会把资金存放在支付平台内, 随着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 这个资金沉淀量将会非常巨大。这些资金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自身的安全和信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而处于不受监管之下, 有越权调用的危险。

3 风险防范方案

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中, 针对沉淀资金的处理, 可以综合利用银行托管和保险担保相结合的方式对沉淀资金进行管理;而对于交易双方引发的信用风险, 可以引入物流部门, 以改进第三方支付流程, 增强交易的透明性和安全性。

3.1 流程优化方案

引入物流部门后, 改进的支付流程如:

其改进的地方在于增加了物流部门的参与, 在卖方发货后 (8) , 在物流部门处得到一个发货号 (9) , 并将其发货号发送到支付平台 (10) ;买家方面, 收到货物之后进行检查, 如果满意则确认收货 (11) 并进行付款确认 (12) 。当买方觉得货物不满并要求退货时, 需要由物流部门产生一个退货号, 并把退货号发送到支付平台, 支付平台通过物流部门的信息记录确认, 如果真的发生了退货行为, 则不对卖方进行转帐支付。如果买家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送退货号到支付平台, 平台根据的发货号和退货号到物流部门查询货物情况从而决定是否转帐到卖方 (这种情况因为比较复杂, 所以没有在上图仔细画出) 。

可以看出, 改进后的流程中, 发货号和退货号已经成为是否进行支付的凭证。在交易的过程中, 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收到卖方的发货号以及得到买家的确认才会进行转帐支付, 这不但防止了卖方对买方的欺诈行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还防止了交易双方没有进行真正的交易而套取信用卡现金的行为。

另外, 物流部门还可以向交易双方提供查询货物发送情况的服务, 并从中收取手续费, 增加利润。因为物流部门跟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才增加了更多的客户以及取得收入的渠道, 所以它要向支付平台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就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创造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

通过以上改进后, 支付平台对买卖双方都保持较强的控制力, 是否支付都有一定的依据, 不会再因为一方的不诚信而造成另一方的损失, 很好地规避了交易双方的欺诈行为, 从而降低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用风险。

3.2 资金托管与保险担保结合

资金托管与保险担保结合, 其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首先, 第三方支付平台要严格区分自有资金以及注册用户的资金, 把注册用户交易前后暂存在平台里的资金存储在担保银行的用户注册账户中;对于用户因支付产生的在途资金则存入委托监管的银行的无息监控账户中, 由银行进行托管, 对该账户“专户专款专用”的情况进行监控, 每月出具托管报告。这对于提高客户资金帐户的透明度、避免客户资金被挪用、转移等可能风险并提升客户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任度, 将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 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保障交易安全购买责任保险, 当交易双方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疏忽或错误造成损失时, 由保险公司依具体情况代支付平台在保险金额内进行赔偿。这样一方面降低了支付平台的经营风险, 同时也使客户的损失有所保障。

再次, 银行对用户注册账户提供比较低的利息, 这些利息用来支付责任保险的保险费用, 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利息分配问题;另一方面, 当该支付平台资金出现问题时, 可以用保险金来降低客户的损失, 从而可以提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信。整个流程如图3所示:

4 本文创新方案的优缺点

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主要是以第三方的信用作为保障为交易双方提供信用担保, 解决网上交易中面临的商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交易双方的交易进行详细的记录, 从而防止交易双方对交易行为可能的抵赖以及为在后续交易中可能出现的纠纷问题提供相应的证据;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对交易双方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评价约束, 成为网上交易信用查询的窗口。

本文提出防范信用风险的创新方案与已有机制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 对流程进行改造, 加强对交易双方的控制力, 对信用风险的发生进行了事前防范, 能有效防止欺诈行为的发生;

(2) 在交易流程中加入物流部门的参与, 加强了物流与资金流的联系;

(3) 是否支付变得有据可依, 使交易更加安全可靠, 同时保障了交易双方的利益;而且交易双方可以随时查询货物情况, 增加了用户对网上支付的信心;

(4) 资金托管可以提高客户交易资金帐户资金的透明度、规避客户资金被挪用或转移的风险;提升客户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任度;同时, 使国家机构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金融监管更加方便;

(5) 对监控账户实行无息可以不承担因货币贬值造成的损失;

(6) 保险担保使得客户的交易损失得到保障;并且利用客户注册资金产生的利息支付保险费很好地解决了客户注册资金产生的利息分配问题;

(7) 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 可以提升银行的品牌效应, 吸引更多的客户;特定账户资金在银行的存放, 也会给银行带来一定收益;

(8) 保险公司扩大了业务范围, 并可引申出更多的创新业务, 使经营收益增加;物流部门也增加了收入来源。

当然, 本文提出的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 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厂商规模不等, 并非所有的厂商都能得到银行的合作与支持, 对其进行托管;其次, 该责任保险发生的风险几率难以统计, 而且责任判定比较复杂, 这给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再次, 在交易流程中加入了物流部门的参与, 增加了交易双方的费用, 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虽然本文提出的方案会遇到一些困难, 但是交易流程的优化以及对沉淀资金的有效处理, 可以很好地降低第三方支付的信用风险, 给交易双方、银行、保险公司、物流部门都带来了收益, 一定会得到他们的支持。

5 成本收益配比分析

第三方支付平台原来运营的成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台建设和维护费用;推广费用;划款手续费。其收益则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交易服务费;沉淀资金的利息;广告收入。

进行流程优化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成本收益配比将会发生以下变化:

首先, 在交易流程的优化中所增加的查询业务由物流部门向交易双方收费, 所以没有增加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成本;而在保险担保中, 利用注册客户暂存在平台的资金产生的利息进行支付, 也没有增加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成本;但由于有些支付平台把这一利息作为收入来源之一, 所以在实现保险担保之后会减少了该收益。

其次, 在优化的流程中增加的物流部门, 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向其提供了增值服务以及比较稳定的客户来源, 需要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一定费用, 这其实就是支付平台的一个创新服务的收益来源。

所以, 在创新方案应用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收益= (交易服务费+广告收入+物流信息费) - (平台建设和维护费用+推广费用+划款手续费) :改变的是收入的构成。这个改变是好的, 因为沉淀资金的利息本来就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收入, 它是由客户的资金产生的, 支付平台并没有拥有的权利。

所以可以说, 在创新方案应用后,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收益将更加稳定, 更加合法。

6 结语

第三方支付为电子商务的支付过程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并不能解决支付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本文分析了其在信用风险方面的问题, 提出流程优化以及处理沉淀资金的方法, 并分析了其应用的优点以及新的收益成本配比。只有解决了信用风险, 第三方支付才能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 从而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网上支付及其风险控制[B].南方金融, 2006 (6) :46-47, 70.

[2]王罡, 李锴乐.我国网络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及风险探析[J].中国信用卡, 2007, 06:51-53.

[3]李绪亮.第三方支付监管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 2007 (17) :234-235.

[4]赵昕, 王静.金融监管的新课题: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J].上海金融, 2006 (9) :40-42.

[5]陈艺云, 黄敏.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必要性及监管体系探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4 (226) :187-188.

[6]李志生, 蒋元涛.网上支付的模式选择和信用风险防范[J].现代商业, 2007 (23) :130-131.

[7]董仁涛.支付宝:从淘宝网看电子商务支付方式[J].商场现代化, 2006, 1 (02) :133.

上一篇:构建反腐倡廉有效机制下一篇:中考后的反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