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2024-12-19

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通用9篇)

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1

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天地,必须要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任务。

把握以下几点,才能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第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任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切实防止片面和单打一,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第三,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果、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应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好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条件和空间。

第四,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各方面工作。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注重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更快更好的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作为一名学生预备党员的我,如何作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呢?

第一,我要按照科学、客观规律来办事。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要全力以赴的去做,不符合的就要毫不迟疑的去改正。

第二,我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依据,尽量为同学提供多的服务和帮助,切实让同学得到解决困难的帮助。

第三,我要在脑海中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节约向来是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我要做好先锋模范的作用,带头做好不浪费一针一线,成为同学门学习的榜样。

第四,要牢固树立环保的意识。这是全球公民的共同责任,因为人类生存的地球是唯一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一旦人类必要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人类不久必将失去活力,必将是自食恶果实,走向灭亡,那么我们如何谈生产,如何谈发展。因此,我们要带头去保护、宣传爱护身边的小环境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同学,让他们也积极的加入这个环保队伍中来。

第五,我还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本身。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不江建设。在我能力范围内,我要坚决禁止那些过度放牧、掠夺开采、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行为。

以上观点就是我作为一名学生预备党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念的具体严格要求和实际行动,并积极向党组织汇报思想

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2

校长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不能光把自己当作是官, 主要是要把自己当作是学校的领头雁, 当家人。校长不能对学生、教师进行“唯分论”管理, 搞分数出官, 为自己升迁捞资本。如果校长心中只有官, 可能对上只是逢迎, 做表面文章;对下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随时想着跳槽升官。因此校长只能把自己当作一面旗帜, 走在前面带好自己的队伍。校长要重义轻利, 忠诚教育事业, 奉献国家和社会, 一心要想着学校规划, 想着我就要为这个学校奉献一生, 拥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把自己的生命融于学校, 把学生、教师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他们的发展打好基础。

把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在学校管理中, 以人为本的人, 主要就是老师和学生, 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1. 关注教师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要以学生为本, 但首先要以教师为本,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教学工作的完成全靠教师。打个比方, 学校好比一个工厂, 校长就相当于厂长, 而老师就相当于工程师, 学生就相当于产品, 产品的设计、技术问题的解决、技术的创新, 全靠工程师解决, 厂长只是给予提供一些保障, 创造外部环境。一个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全靠教师, 教师决定学校的发展与命运。

因此, 校长要以人为本, 注意关心教师、读懂教师, 校长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同时, 要最大限度地尊重教师, 善待教师, 关心教师;不仅仅只关心教师家长里短, 还要关心教师的前途和未来, 帮助教师实现他们的发展需要;不能在教师烦恼时“雪上加霜”, 而应善解人意、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要换位思考。校长还要经常和教师进行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 了解他们的困难、需要, 并尽力给予解决;校长态度要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不要摆官架, 多一点人文关怀, 少一点刻板说教;多一点沟通和商量, 少一点训斥和独载;多一点时间到教师办公室, 少一点闭门造车。使教师真正感受到校长给予的温暖, 只要教师们心情舒畅, 他们就会不遗余力地为学校工作, 使学校不断发展壮大。

有的教师缺乏自信, 不思进取, 没有发展的动力和前进的目标, 因此, 校长必须努力去读懂教师, 对教师的特点、能力、性格都要了如指掌, 知道教师需要什么?在想什么?在干什么?然后找准原因, 唤醒教师, 给其展示自我的舞台, 让其尽情发挥, 使其得到快乐。“以人为本”的管理, 就是要以教师的成长为中心, 构建教师专业化全面和谐自主发展的平台, 要把转化弱势教师放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要大胆任用人才, 大胆提升人才, 大胆使用人才。针对个体的需求, 包容个体的差异性, 在此基础上灵活进行多元管理, 合理“用兵点将”。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 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 达到既不埋没人才, 又能使教师得心应手地工作。《晏子春秋》说得好:“任人之长, 不强其短;任人之工, 不强其拙。”也就是说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 促进老师的发展是管理的核心, 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 发挥他的潜在才能, 实现他在群体中发展的价值。假如是猴子就给他一棵树, 让他自由地爬;假如是条龙就给他一片海, 让他自由地游;假如是老虎就给他一座山, 让他自由地跑。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 只有真正获得了教师的心灵, 教师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尽心尽力, 才会为学校的发展死心塌地地工作, 才能留住教师, 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强校, 把学校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2. 关注学生的发展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就是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 把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都培养成才, 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那就要求学校不能把每一个学生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 而是要求老师上课不能用一种方法, 考试不能用一把尺子, 不能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校, 就是强调学生是主体, 学习是生动活泼的、自由自觉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围绕学生转;以学生为本还要真心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充分信任学生,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尊重学生的人格, 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

在学校教育中, 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始终要坚持德育为首, 陶冶人的情操, 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 今天的学生, 就是明天的建设者, 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培养学生。要对他们切实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洁教育、感恩教育, 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重点在深化爱国主义上下功夫, 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深层次含义的认识, 使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小就秉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 从小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怀。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提高分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和道德选择与行为评价的能力, 增强守法、守规的意识。还要对他们不断加强环保、节约、国情等教育, 使他们为建设新农村服务、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使学生也深入领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为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要注意合理利用资源, 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 把发展看作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 强调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 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因此在学校管理中, 首先, 要合理利用本校资源。校长要把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全部合理利用起来, 为学生、老师所用, 把各个部门统一起来, 协调一致地运转, 如有的学校设备配了不少就是不用, 经常是“铁将军把门”, 怕用坏了;有的学校本来面积就小, 但空着的很多, 其实, 这些都可以合理利用起来, 比如说可以搞绿色学校、园林式学校, 可以利用学校墙壁, 多写一些激励人上进的话, 体现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理念, 让人一进入学校就能感受到学校的育人氛围, 实现环境陶冶人, 氛围凝聚人, 着力建设和谐校园。

其次, 要合理利用其他学校的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统筹区域教育发展, 与兄弟学校搞好关系, 实行资源共享, 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

最后, 要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及信息资源。校长要利用好社区资源及信息资源来实现教育终身化、社会化及学校德育工作, 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合作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要注意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管理机制

第一, 要有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 一个学校正常运作, 必须依靠制度, 没有制度就如同车辆行驶没有交通规则。制度必须让每位教师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这样做, 会有什么后果, 将受到什么惩罚。只有教师明白了自己的利益将受到损害时, 才会引起警惕, 才能竭尽全力地工作。

第二, 要有合理的目标激励机制。一个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展目标, 然后根据这一目标, 制定每位教师的目标和要求。对于教师的目标和要求, 不能一模一样, 可参照教职工的职称、职务与前一阶段的工作业绩, 按一定比例将教师分为优、良、中三个等级, 不同等级享受不同待遇, 不同等级的老师目标和要求不一样, 但需有一个最低目标和要求, 低于最低目标要进行适当惩罚, 就像企业常用的“触电式管理”。但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每学期根据工作业绩按一定比例上下浮动, 如中的可以上升为良, 优的可以下降为中, 但在执行中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透明”。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篇3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相关链接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提出的时间、背景、内容、措施。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内涵解读。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原文: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同党中央一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

第二,发展对于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既强调要时刻铭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同时强调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原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科学发展观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党的十七大报告原文: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十七大报告原文: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切实做到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些方面的统筹,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

三、与课本相关知识的结合点

1.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同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

3.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了解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国策,了解我国资源、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5.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我们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基本路线、和谐社会、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

四、中考命题预测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08年的思想品德中考,科学发展观会成为考查重点。试题通常会创设一定的情境材料,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发展战略、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题等多种形式出现,侧重三维目标的考查,以引导学生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把全社会的发展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五、相关能力训练

1.上边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学会自律,养成好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B.人类一味地破坏环境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C.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先发展经济,然后再治疗环境创伤

2.贵州省毕节地区曾因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无限制垦植,水土流失面积达60%以上。整个毕节地区大约有100平方千米的土地因炼硫炼锌而沦为不毛之地。严峻的现实让毕节人重新调整发展思路,广泛开展林业生态、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使全区的森林覆盖率上升到31.88%,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105平方千米。如今,林子绿了,农民钱袋子鼓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拼资源换增长,牺牲生态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效益显著 ②毕节人广泛开展林业生态、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③毕节人广泛开展林业生态、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表现 ④发展经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07年以来,节能减排开始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强力推进的重大举措,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的强制实施,将大大缓解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为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谈谈国家采取强制措施推进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2)请你说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做到节能减排。

参考答案:

1.BC 2.B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读后感 篇4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科学发展观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其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二,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和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大跃进是冒进,违反了客观规律;文化大革命是“左进”,想通过所谓的革命求发展,其结果是倒退了;粉碎四人帮后,曾提出过在2000年实现现代化,其结果是盲进,脱离了中国国情。改革开放的20年,党的头脑清醒了,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渐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从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二番到翻三番,就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由于经济发展观的科学,这个目标实现了。胡锦涛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

其三,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时代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提出,就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和科学的观点。毛主席和邓小平都提出过“为人民服务”和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要尊重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利益,即使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了,但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继续发展。如果不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人民的这些根本利益就得不到保证。因此科学发展观对党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四,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第五,要树立“四个观念”,也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

树立和落实科学治关理念 篇5

海关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一支“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坚持协调发展,整合海关各项改革,协调推进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坚持共谋发展,与有关地方和部门、广大进出

口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努力创造和谐执法环境;坚持统筹发展,不断研究和把握海关工作规律,全面提高把关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在依法行使行政执法权的同时还行使部分刑事执法权。做好新时期的海关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治关理念。

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海关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坚好范文版权所有持科学的指导思想,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是海关工作方针。这一方针,明确了海关工作必须以“促进发展”为根本目的,坚持“依法行政”这一基本准则,全面发挥“为国把关”和“服务经济”的职能作用。“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海关工作16字方针,就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从单纯促进经济发展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和检验海关各项工作,增强海关工作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六个必须”原则,把握好六个工作重点:一是按照“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原则,不断提高海关监管、税收、打私和进出口统计能力,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平稳较快发展;二是按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深化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监管制度改革,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和商品结构优化;三是按照“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进出口便利措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四是按照“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地区海关合作,推动区域通关改革,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五是按照“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原则,积极开展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建立与守法企业之间的新型伙伴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六是按照“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原则,及时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特点,全面推进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各项改革,加强“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促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全面建设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是海关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海关真正成为守护国门、维护国家利益钢铁长城的基础工作。应以建立“和谐海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全面加强海关队伍建设,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激情,使其在把关服务的神圣岗位上建功立业,切实履行好肩负的职责。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开展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需要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把握好准军事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关系。既要切实抓好教育、培养、引导人才的各项工作,又要切实抓好使用、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和严格的纪律,又要加强人性化管理,为广大关员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二是把握好广大关员根本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既要维护好广大干部职工的集体利益,也要照顾到关员的个体利益,努力营造人人心情舒畅的和谐氛围。三是把握好海关事业整体发展和关员自身发展的关系。引导关员将自身发展融入海关事业发展之中,在推动海关事业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整合海关各项改革

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从海关工作来看,贯彻全面协调发展思想,重点是整合海关各项改革,协调推进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

1998年,海关总署作出了《关于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决定》,勾画出现代海关制度的基本框架,并确定了建立现代海关制度“两步走”的发展战略。2003年,在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后,海关总署又制定了《2004—2010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规划》。其目标是:到2010年,按照“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相结合的现代海关制度”的总体要求,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为中心环节,全面、协调地推进海关各项业务改革和综合改革,使我国海关现代化建设迈上科学、文明、高效、廉洁的新台阶。

随着现代海关制度第二

步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海关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许多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凸显,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带来的资源配置矛盾日益突出,科技应用管理与技术的升级换代不同步等问题尚未解决,这些都对推行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环节的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带来了一定的阻力。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树立“改革是创新,整合也是创

新”的理念,着眼于海关改革发展全局,进一步整合海关信息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创新和完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切实做到全面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统一,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改革目标与管理资源相匹配,部门之间、关区之间相协调,努力扩大改革的综合效应。

创造共谋发展环境

海关作为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代表国家在口岸行使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权,每天都要和众多进出口企业打交道,海关的许多行政行为还要与有关部门、有关地方合作实施。海关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与有关地方和部门、广大进出口企业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努力创造共谋发展的和谐执法环境,共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国家利益以及广大进出口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海关承担着进出口监督管理、口岸管理、“大通关”建设、电好范文版权所有子口岸建设、反走私综合治理、特殊监管区域管理等职能。必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理顺海关与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关系,与广大进出口企业建立起以诚信为本的新型合作关系,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按照建设服务政府的要求,坚持执法为民,尊重和维护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廉洁从政,高效运作;二是积极搭建海关与有关地方和部门的信息沟通平台,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配合,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的合作机制,共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三是努力建立与广大守法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落实守法便利原则,真正实现海关与企业和谐双赢;四是切实加强与新闻媒体、中介机构等社会各界的联系与配合,完善和落实关务公开、警务公开制度,积极接受群众监督,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五是大力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开展国际海关执法行政互助,通过互助互利,提高我国海关的管理水平和国际地位。

提高把关服务能力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之一。海关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研究和把握海关工作规律,坚持统筹发展,全面提高把关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三个统筹,并以此带动海关各项工作。

用构建综合治税大格局统筹海关各项业务工作。海关税收既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和增强中央财力、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党中央、国务院考核海关工作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化指标;既是国家赋予海关的重要职责和海关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又是体现海关执法整体状况和把关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是海关各项业务工作的“轴心”。因此,必须构建海关综合治税大格局,并以此统筹兼顾海关税收、监管、保税、稽查、缉私、统计和科技、口岸等各项工作,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整合资源配置、合理界定事权、明确职责任务,从根本上确保海关税收应收尽收。

用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统筹海关各项业务改革。风险管理是发达国家海关普遍应用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在现代化海关建设中,必须牢牢抓住风险管理这个中心环节,按照“方法科学、手段先进、识别准确、反应敏捷、配合密切、管理有效”的要求,以信息化管理为依托,以风险分析为基础,以对企业和进出口货物等管理对象实施分类管理为主导,统筹各项业务改革,建立起全关境、全过程有效防控海关执法风险的海关执法新机制,从根本上实现“管得住、通得快”的进出口通关秩序。

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6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总结建国60年来的经验教训,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回答了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党性和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历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目的;错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就会事与愿违,南辕而北辙。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完成工作任务比喻为“过河”,工作方法比喻为“桥”与“船”,要想“过河”,必须首先解决好“桥”与“船”的问题。大到治国理政,小到一项具体工作,都涉及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只有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建筑在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没有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就不可能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的世界观是决定人们思想、行动的总开关,带有根本性、决定性,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等,都是由党性和世界观决定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增强党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推进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历史的经验表明,革命和建设事业只有在正确的路线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相反,错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往往导致严重挫折,甚至失败。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在1929年就写出了《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此后又陆续写出了《反对本本主义》、《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实践论》、《矛盾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一系列名篇,1942年还亲自主持编纂了《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深刻阐述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根本问题,奠定了我们党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这充分说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极端重要性。事实表明,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辉煌成就,不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伟大胜利,而且也是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伟大胜利。

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做好各项实际工作的需要。建国以来我们各项工作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发生过许多失误或严重错误。例如,前30年中的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反右倾、拔白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乃至“文革”中的严重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之所以发生这些失误或错误,在主观上并不是想把事情办坏,而是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出了问题,唯意志论,主观片面,形而上学,对实际情况缺乏正确了解。近年来,有的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有的在发展过程中顾此失彼,没有做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有的为了追求政绩而搞形象工程,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片面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忽视效益;有的只重经济发展,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能源;有的不善于走群众路线,不认真调查研究,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了解不多,不掌握基层情况,捕捉不到苗头性的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有的搞强迫命令,甚至采取专政手段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干群关系;有的贯彻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不从实际出发,简单化和形而上学,等等。这些问题的思想根源就是党性不纯,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出了问题。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必须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不同于一般的、具体的工作目标、要求或措施。这些基本观点具有普遍的、长期的适用性,而一般的目标、要求、任务、方法,则有一定的时限性,是不断变化的。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党性,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内容是多方面的,结合当前党内和社会上的一些问题,这里主要强调五个方面。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反对因循守旧。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永远不会静止、不会停顿。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事业。推进这一宏伟事业,我们应该自觉解放思想,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阻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关键是要落实到推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上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认清形势,了解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了解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从实际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发展信心,解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以及片面发展、盲目发展等问题,处理好全局与局部、中央与地方、眼前与长远、发展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等问题,做到持续协调发展。当前,在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有的同志面对一些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生产不景气、出口减少等困难,畏难悲观,甚至丧失信心,这是不应该的、没有根据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危”与“机”同在。要正确分析形势,既要充分认识危机的影响,积极克服困难,又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振作精神,增强信心。对危机形成的原因要作深入分析,对危机的趋势要有科学判断。分析这些问题,应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正确认识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质,科学分析危机的成因和趋势,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走出困境,科学发展。

解放思想要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些人鼓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以民主为借口鼓吹“三权分立”,我们要有理有据地予以批驳。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不主观臆断,不弄虚作假。坚持实事求是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走过的曲折道路,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什么时候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工作就会取得显著成绩;反之,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坚持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违背实事求是的问题,弄虚作假,严重影响党的形象,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特别是虚报浮夸,不讲真话的问题比较突出,群众意见很大。有的为了个人升迁,搞“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和虚假政绩;有的为了掩盖工作中的失误,故意隐瞒实情,不如实报告情况;有的沽名钓誉,热衷于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路边工程,用表面上的“繁荣升平”掩盖实际问题;有的一切向钱看,只讲利益,不讲理想;等等。这些都与实事求是的要求格格不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百弊而无一利,必须坚决杜绝。讲真话是政治上诚实的态度,是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而讲假话则是政治上的虚伪与欺骗。我们应当记取历史教训,正视现实问题,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提倡讲真话,反对讲假话。“屋漏在下,止之在上。”有些假话与领导机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一定关系,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勇于从自身查找原因,坚决杜绝不讲真话、不报实情的问题。

第三,密切联系群众,反对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强化群众意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我们思考任何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标准。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只会一事无成。过去我们党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还是要靠这一条。“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时曾深有感慨地说,哪里群众拥护,那里就最安全。我们要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让每一个党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一员,都要把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发扬光大。

密切联系群众,就要正确处理给予与索取的关系。战争年代,党领导群众进行反对侵略和压迫的斗争,把群众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这是最大的给予。正是有了这样的给予,群众才拥护我们,才积极出粮、出钱、出力,支援战争。当前,群众的最大要求是发展经济,改善和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真心实意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实践证明,那些带领群众富裕起来的党组织,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党组织,在群众中就享有崇高威望;相反,那些无所作为的党组织或干部、党员,则会丧失群众的信任,没有什么号召力、凝聚力,更谈不上战斗力。

第四,坚持全面性,反对片面性。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看问题一定要全面,要搞清前因后果、彼此关系。只有全面地、历史地看问题,才能看到和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是零星的、片面的、一知半解的,就不可能掌握真实的全貌,就会犯简单化、片面性的错误。坐井观天,瞎子摸象,只能看到、摸到天和象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战争年代,优秀的指挥员善于把握敌、我、友各方面的形势,了解山川地势、群众情况,作出科学部署,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战斗的胜利。现在,我们搞建设同样要进行科学、周到、细致的规划,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发展经济方面,要充分考虑原材料、能源、环境、运输、人员培训、市场状况等诸多因素,以及条件、效益状况等等,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科学、正确的判断。有的地方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产品没有市场,就是由于没有全面、客观地分析各种利弊因素造成的。

今年是建国60周年。全面总结60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成绩与经验,必须全面地看问题。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践的观点,“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问题。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特别是不能忘记“三个有利于”的前提——社会主义。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要正确分析改革开放前30年与后30年的关系。前30年虽然发生过许多错误,造成很大损失。但从总体上来说,是发展的、前进的,为后来的发展建设奠定了基础。总之,要客观不要主观,要全面不要片面,要辩证不要唯心,科学把握各类矛盾的不同方面及因果关系,这样就可避免或减少盲目性、片面性,把事物看得更全面、更准确,把事情办得更好些。

第五,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对简单化绝对化。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一般与个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一刀切”,简单化,则是形而上学。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体现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需要采取解剖麻雀的办法,深入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取得真知灼见,抓住本质,抓住规律。在指导工作上,坚持从个别到一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即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用个别推动一般;如果只是一般号召,没有典型带动、引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我们在执行上级的政策和指示时,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要机械地照抄照搬,不能简单化绝对化。拿干部工作来说,就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具体分析干部的德才情况,不拘一格用人才。要科学把握干部“四化”方针,处理好其中的辩证关系,不能“一刀切”。革命化是前提,是基础,要坚持以德为先;讲年轻化,既要重视选拔年轻干部,也要使用不同年龄段的干部,不能片面强调年龄;讲知识化,要正确处理学历和实际水平的关系,不能唯文凭是举。培养选拔干部对年龄、文化等作出规定是完全必要的,但又要从实际出发,关键在于真正把人选准用好。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涉及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好辩证法这个武器,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树立正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关键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最终要落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身上。要全面加强干部教育、选拔、管理和监督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是保证全党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组织保证。

(一)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同坚强的党性,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党性不纯,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不会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的理论基础。要学一点社会发展史,真正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上认清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树立科学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还要自觉投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在实践和群众中增强锻炼,增加才干。

(二)教育引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养成良好的作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保证。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性是德的核心,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必须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教育监督领导干部增强宗旨观念和纪律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要教育干部正确对待名、权、位,自觉遏制私欲。纵观古今,许多人的失足就在于追求私欲。“世路莫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要教育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加强调查研究。不管做任何工作,首先是要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调查研究要深入。现在有的干部忙于会议、事务、应酬,忙于形式主义的检查汇报,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有的虽然下去了,但是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听取意见,习惯于坐在会议室里听汇报,看材料,这样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也是很危险的。

(三)进一步改进干部选拔管理工作。搞好干部选拔管理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围绕提高干部素质,选好、用好、管好干部来进行。首先要突出重点。任何工作都要突出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重点工作做好了,就能够起到带动全局的作用。一要突出对高级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这是制定和决定政策,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起决定作用的部分。二要突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部门一把手的培养、选拔、管理。这是对一个地方、一条战线各项工作起重大作用的部分。三要突出对县委书记、县长的培养、选拔、管理。“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县(市)是我们党的领导机关中最贴近基层的组织,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又是培养选拔干部的基础;既是决策机关,又是执行机关,也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县一级工作的好坏对全局工作影响很大。要加强对县委书记、县长的培养选拔和监督管理,研究其成长规律、培养方法,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要打破用人上的论资排辈和平衡照顾。党政领导干部担负的责任,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但不能把任职资格绝对化,更不能作为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条件。现在,有的地方领导职数多、虚职多,并不完全是工作需要,而是平衡照顾造成的。要认真研究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真正凭德才、凭实绩、按需要用干部。要不断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方法。从上世纪80年代沿用至今的集中考核办法,对于我们准确地选人用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对干部了解不深不透、考察失真失实等问题。要研究改进考核方法,把集中考核与经常考核结合起来,把领导机关的考核与群众考核监督结合起来,把普遍考核与重点考核、调查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化,避免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

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心得体会 篇7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去判断和解决社保事业发展中的各种新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去推进和提高发展的速度。在我国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十一五”时期,应该而且必须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上,更加明确地、坚定地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形成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现实需要。

通过本次学习,要重点解决驾驭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解决思想不够解放,胆子不够大,创新意识不强,工作实践视野窄、思路少、办法缺等问题。今后要强化机遇意识、超越意识,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要加强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倡导“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破除“推靠等”思想,树立务实高效率的干部形象。要真抓实干,工作要一件一件地抓,抓一件成一件。强化工作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服务意识,工作中做到踏踏实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工作,用最好的服务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中心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展现良好的工作作风。工作要富于创造性,把握规律性,不断开拓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8

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从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阶段我国经济在呈现生机勃勃的成长性的同时,也蕴涵着新的不稳定性。有效调节经济的不稳定,建立和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必然选择。现代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是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被称之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社会运行的“安全网”。基层单位作为整个社会政治的基础和最靠近人民群众的政府组织,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中充当桥梁和执行人的角色。因此在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助推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是由于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岗位严重萎缩,城镇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日渐增多,加之大量劳动者技能缺失、就业愿望不实际,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就业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二是由于劳动者技能培 训还停留在引导式和实用技术培训层面,劳务转移输出组织化程度还不高;三是由于创业宣传、引导和扶持工作力度不够,无法形成大规模、高规格、多元化创业带就业发展格局。

2、由于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完全建立,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导致社会保险不能全覆盖,基金征缴难,保障能力和水平相对低。

3、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完善,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一是缺乏严格的奖惩激励机制,导致大家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舒心事马上干,不舒心事推着干;二是缺乏严厉的管理机制,一部分人缺乏学知识、钻业务的精神,导致少数工作人员违纪违法事件时有发生。三是缺乏完善有效的业务培训机制,导致少数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

等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基层政府工作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劳动和社会保障作为科学发展“助推器”、社会公平“调节器”和社会矛盾“减震器”作用是当前基层政府的迫切任务。基层政府应着眼于本辖区实情,着力转变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及努力破解群众关注、迫切需要的民生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工作理念,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服务经济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贯彻落实新一轮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一是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正确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现状和压力,切实把就业工作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二是要有效开展创“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继续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机遇,根据实际能力通过中小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挖掘和开发就业岗位。三是要大力实施技能培训工程,不断提升城乡失业人员就业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创业培训平台作用,积极宣传、动员和组织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参加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千方百计帮助创业人员实现成功创业并以此带动就业。四是要通过认真落实上级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强化对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就业援助,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再就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等措施拉动就业。五是要真正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通过优质服务大开就业方便之门。

2、落实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是落实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积极宣传。要按照各级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切实加快落实各项城乡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尤其是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为重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下大力气狠抓社会保险扩面和征缴工作,力争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二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将 实情上报上级部门,以利于政策制定者和任务分配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工作,促进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切合民意,使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3、要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调整。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因此,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结构调整。一是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二是通过培训、以人带人、以村带村等各种方式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多渠道抓好农民工就业的同时,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对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中国入世后对农业带来的风险有重大意义。

4、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思想认识要有新提高。要使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逐步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要使广大干部对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形成共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二是业务素质要有新提升。要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业务学习的重要性。经办管理跟不上,制度也难以有效落实。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大量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城乡居民纳入社会 保障范围后,经办管理工作的范围、内容、对象、项目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办管理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保障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工作作风要有新转变。要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检验我们的思想、工作和作风,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精力放到事业中,坚持执政为民,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在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上,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有效推动服务性政府建设。

5、加强对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政策宣传,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覆盖。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我自己交社保,一年要交多少钱?”“我工龄已经有15年了,可以不交了么?”“我到哪里可以查到我的社保交费情况?”“我们什么时候可以退休,可不可以提前退休?” “我家庭困难,政府有没有什么优惠政策?”“我参加的这个医保到时候能报销多少?”“我在外地看得病,能报销么?”群众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却不知道到哪咨询。因此要主动宣传,大力宣传,如普法活动一样,可以通过进社区、驻街道进行宣传活动。二是要营造浓厚氛围,抓好宣传引导,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宣传手电,及时发布有关信息。给老百姓答疑解惑,让他们正确的理解社会保险,深刻的了解社保知识,积极地参加社会保险。

6、加快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规范化,推动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制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 标准和规范设施建设,推进经办管理服务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充实经办服务工作队伍,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社会保障组织建设,改善经办条件。二是加快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步伐,使参保人员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服务。使各部门信息共享,提高服务效率。

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9

心得体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学校

来山

课 件 w w 5 K J.o m 5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学校

沈北新区新城子乡中心小学 文/瑞雪烹梅

一、构建和谐学校的指导思想

和谐学校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学校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学校作为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内在动力,不断深化对建设和谐学校意义的认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学校的途径和方法,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构建和谐学校的工作中,促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学校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法治校,以德立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师素质提高,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把我校建成以“科研兴校”为办学特色的学习型一流农村中心小学。

构建和谐学校的工作目标——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和谐学校的核心,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首先,尊重人是办好学校的前提。特别是对学生,不管其家庭背景如何,学习成绩如何,行为表现如何,他们都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我们只有权利把他教育好,没有权利歧视他、放弃他、侮辱他,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其次,依靠人是办好学校的保证。学校的发展主要是靠广大的教师。他们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只有紧紧依靠教师,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学校的工作才能上水平上档次。再次,提高人是办学的目标。要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为每个教师搭建学习和发展的平台,给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学校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道德水平,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特长,使其不断发展和进步。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意义——构建和谐学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保先教育活动开展的体现,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具体措施;构建和谐学校,有利于突出教育的人本理念,关注人的价值,为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构建和谐学校,标志着办学治校理念和思路的创新,有利于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体系、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政治文明建设进程;构建和谐学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师生和社会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二、构建和谐学校的基本策略

构建和谐学校是关系到学校工作大局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校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教师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学校不断加强构建工作的领导,积极推进和谐学校建设的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加强民主建设,真正做到民主办学。学校的民主化管理首先是学校领导的民主,学校领导要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办学,要经常深入教师和学生之间,倾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的重要决策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要民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发扬民主的作风,要真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

2、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我们学校通过抓建章立制,全面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学校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学,不会因学校的小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和大多数人的利益。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遵守国家大法的前提下,学校要有自己的小“法”,做到事事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强化公平原则,真正做到公正公开。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只有切实做到维护和实现校园的公平、公正、公开、正义,教师的心情才会舒畅,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干部聘任、职称评审等重要工作中,我校做到了坚持任人唯贤,不准任人为亲;坚持五湖四海,不准搞团伙帮派;坚持公道正派,不准拉关系、徇私情;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不准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坚持公开透明,不准搞暗箱操作。在职称评审和3%调资等热点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评上的和未评上的都心情舒畅。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4、强化职工利益,真正做到干群和谐。我们学校坚持把广大群众的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提倡教职工之间团结合作,和谐竞争,彼此包容,相互谅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以诚意善待他人,努力构建文明、诚信、祥和、向上的人际关系,把校园建成师生员工生活的家园,工作学习的乐园。

三、提高构建和谐学校的本领

构建和谐学校,在全校教师中已形成共识。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校的干部和教师要针对学校改革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双高”普九为中心,以保先教育为动力,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抓先进的教育思想、抓学校的科学定位、抓学校的科学发展规划。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我们的工作中,要作到三个坚持: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一是坚持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改变“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全心全意依靠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素质,是知识资产——智力资本,是学校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在新形势下,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努力形成一支“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注意加强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在师德建设中,注重师德的四个核心的培养: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在“双高”普九阶段,我们力争实现“三个转达变:即从注重教师学历达标转变到注重实际教育效果能力培养上;以个体单项培养转变到注重群体素质提高上;以离岗进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修转变到多层次,多形式的在岗提高上。要把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充分发挥教师所在学校的作用,以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领导和教师的学历水平。我们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省、市级课题研究以教师素质提高为主线贯穿始终,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是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因此,必须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长,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三是坚持管理以服务为本,满足师生的需求。克服“重控制轻服务”的落后管理理念,用人、理财、管物,学校管理的整体运作均以是否有利于育人活动的开展为标准,努力创造教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环境。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学校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确立用先进教育思想做灵魂的思想,加强学校的班子建设;必须动员广大党员投入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立物质是发展的基础的思想,加强办学条件建设;确立管理出质量的思想,加强办学软件建设,把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同学校的全局、长远来考虑,促进学校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来山

上一篇:一堂令人难忘的课作文下一篇:新年贺词心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