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2024-09-11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通用8篇)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篇1

建筑文化应当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应当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好工作。非常珍惜和合理利用水、土地、能源和材料,这不仅是新时期建筑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也应当是新时期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脆弱已经成为发展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筑文化必须认真研究这些大前提,建筑思想、理论和实施管理体系及有关制度都应当充分体现和反映这种新的形势和要求。

建筑文化应当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好工作。陈为邦指出,讲建筑文化,应当非常关注社会问题。建筑文化,首先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应当更多关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建筑和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现在我们城乡在经济发展、建筑发展方面差距越来越大,讲建筑文化,不能只看城市的高楼大厦,要为农民兄弟设计和建造他们需要的建筑和村镇。在城市,不能只看到富有阶层,需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

努力创造现代中国建筑新文化。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建设的历史时期,中国城乡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中国的建筑实践可谓巨大,成就可谓不小,但是我们的理论却跟不大上。陈为邦表示,中国现代建筑新文化应当是:古今中外,为我所用,融为一体,以我为主。建立我国现代建筑新文化,既要继承,更要创新。在市场经济下,建筑成为商品,商品跟着市场走。什么东西好卖,就生产什么。而建筑又是文化。文化是深层次的东西,它无所不在。处理两者的关系可能是进行哲学思辨的关键。建筑市场的发展推动建筑文化的发展,但并非任何条件下都产生正面效应,有时会是负面的。市面流行的东西并非都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对两者的关系,需要认真研究,学术界要引导,政府则给以调控。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篇2

一、档案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档案是社会发展中最真实、最原始的记录, 是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档案和档案工作要为党和国家领导、管理、决策服务, 要为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 要为百姓利益服务, 因此, 档案和档案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作用。

(一) 具有重要的凭证性和依据性作用, 是人类社会的最真实、最原始、最有说服力的记录; (二) 具有历史的、原始的作用, 历代修史编志都是记录历史、传承历史, 因此具有传承历史的作用; (三) 具有传播文化、传播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 是开发历史、认识历史的一个重要资源; (四) 具有对领导决策提供信息的作用; (五) 具有宣传教化作用; (六) 具有休闲娱乐作用。

近些年来围绕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城市建设等方面问题的查考利用越来越多, 档案工作可以借此机会为先进文化服务, 利用档案的优势进行宣传造势。比如利用档案材料举办展览, 就是挖掘档案馆藏资源, 揭示档案内容, 传播人类文明, 弘扬先进文化的一种宣传形式, 为百姓服务, 为民生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利用档案的主体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档案利用由过去的群体活动逐步被自发的、分散的个体活动所代替。为此, 档案服务必须最大限度地靠近人民群众的需求, 实现两者零距离接触, 和谐相处, 和谐共进。

二、构建和谐社会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更高的要求

和谐社会是社会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 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 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即: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当前正处在社会变革, 经济体制变革, 利益格局变革, 思想观念的变革时期。人们的知情意识、维权意识增强了, 纠纷矛盾也越来越多,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要的就是档案工作要主动找准构建和谐社会的契合点与切入点。

加快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发展等对档案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比如重点工程建设, 构建和谐机关, 和谐企业, 方方面面对档案工作都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新的要求, 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要切实在构建和谐社会上找准切入点、契合点, 使档案充分发挥出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切实加强档案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切实加强基层管理和基础管理。抓好两个“基”字, 要从源头上做好档案工作。畅通档案收集渠道, 关注民生, 关注群众利益档案的收集管理, 抓好基础工作, 强化管理工作。档案工作只有抓住契机, 特别是要对涉及群众百姓利益的档案, 确保齐全完整, 为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做好基础工作。

加强档案馆建设, 充分发挥四位一体作用。主动做好收集工作, 开展抢救档案工作。比如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知名人士的档案等;对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文件接收, 工业园区和重点工程项目档案的接收等;要确保接收完整齐全。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提高利用档案检索能力, 实现计算机查询阅档。要建立多种类型的数据库, 复制编纂档案史料等,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利用档案原件。

加大对档案开发利用工作, 围绕中心工作进行开发利用, 使档案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得到体现。如发挥对未成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作用。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篇3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1档案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內容之一。档案工作作为整个社会生活构成的一部分,不论是档案本身还是从事档案工作的社会群体都会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档案作为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活动内容也必将渗透到档案的内容之中,必将对档案信息内容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1.2档案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直接提供服务。档案工作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积极拓展档案信息内容和服务领域,扩大馆藏,增加门类,为自身发展拓展空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直接提供服务。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档案资源开发提供了动力。档案部门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对馆藏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凡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活动有关的档案信息都要进行鉴定整理,编制成相关专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比如有些地方,利用档案,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还有的地方、单位、部门,利用档案解决了职工家属遗留问题,给予了一定经济补偿,建立了社会低保档案。

2档案工作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2.1档案要为化解社会矛盾服务。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经济成份多元化和利益分配关系复杂性,现实社会利益分配遗留问题或是历史遗留问题,都可能成为引发社会利益矛盾的焦点,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如企业破产、改制、重组,劳动关系转移,养老保险遗留问题,产权变更等。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利用当时形成的原始档案材料。

2.2档案工作要为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服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民主政治建设尚不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也不健全,在社会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社会不公现象,逐渐形成一批弱势群体。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经济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感情得不到社会尊重。社会弱势群体政治权益和经济利益的维护,一靠党和政府的政策:二要靠档案信息为他们提供支持、提供服务。如为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提供就业信息,提供可用于创业活动的技术档案,为解决这些人的经济纠纷问题提供档案凭证,为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给他们提供政策法规档案信息。

2.3档案要为促进社会风气好转提供服务,不论是地方各级档案部门,还是企业档案部门都保存有大量记录社会政务、经济活动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信息既有服务社会的作用,又是纪检监察部门查处政治经济犯罪案件的重要依据材料,档案部门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为预防政府和企业人员职务犯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档案服务。

3建设信用档案,创建和谐社会环境

3.1提高信用档案意识。首先应从宣传教育人手,大张旗鼓地宣传政府和企业建立信用档案的可行性及重要性。档案部门要先入为主、占领阵地,举办各种专题讨论和展览。与此同时,要争取得到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形成由档案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宣传阵营,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深入和全方位的舆论宣传。通过广泛宣传,使人们逐步了解信用档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营造全社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增强人们的信用档案意识。

3.2建立信用档案管理中心。为了把某些单位、部门、企业、中介机构乃至经济活动个人一定时期内诚信状况的全部信息集中起来,向社会提供较全面系统的信息服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技术特长,建立以档案部门为依托的地区性信用档案信息利用服务中心,广泛收集企业、中介机构、经营活动个人诚信的相关文件资料,借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讯设备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信用档案资源信息共享,为地方和企业经济建设服务。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篇4

我们这次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是司法行政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一年的工作任务。下面,我根据局党组研究的意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回顾总结2004年的工作情况

2004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参与建设平安仙境为总抓手,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职能作用,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展和成效,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强化“基础”意识,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004年,我们按照建设平安仙境的要求,以规范化建设为总抓手,全面落实加强第一道防线建设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了基层司法行政在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工作富有成效,5月份,烟台市委、市政府在我市召开了“全市加快推进第一道防线”现场会,登州、**阁、北沟司法所和长裕、抹直口社区作为五个参观现场,受到领导和与会人员的高度好评。

(1)积极开展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一年来,各级调解组织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集中力量,重点排查因各种因素引发的多发性、易激化矛盾纠纷,主动参与群体性矛盾、群体性上访纠纷的调解,坚持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日报制度和重大矛盾纠纷信息预警处置工作机制。全市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920起,调解成功1824起,调解成功率95%,防止民转刑案件14起32人次,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事件6件6人,防止重大矛盾纠纷引起的上访和群体性械斗35件,向党委政府提出司法建议47条,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社会稳定。

(2)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根据司法部、省司法厅及烟台市司法局的有关指示精神,制定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基层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各项记录及卷宗的规定〉的通知》,从基础设施、人员管理、教育培训、工作程序、记录卷宗六个方面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司法所工作程序》,具体包括矛盾纠纷排查程序、司法调解中心调解程序、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程序、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程序和司法所报表程序等,统一印发至各所,对司法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进行了可操作性、流程式的要求和规定,有力促进了各项业务工作开展的规范有序。

(3)严格规范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坚持以创建“规范法律服务所”为总抓手,以年检注册和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加强诚信教育,严格财务、业务、档案管理,使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管理更加规范。为进一步推动法律服务队伍整顿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实际行动检验教育整顿实效,12月上旬,对全市12个法律服务所的60名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了严格的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民法、民事诉讼法、婚姻继承等方面法律知识,对提高法律工作者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年来,全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担任法律顾问472家,代理诉讼事务1151件,代理非诉讼事务1042件,代写法律文书3462件,解答法律咨询7246人次,避免挽回经济损失5012万元。

(4)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按照上级的要求,与有关单位和村积极协调,使81名刑释解教人员得到了妥善安置,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

(5)充分发挥“12348”专线作用。进一步完善了联动机制,热情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积极参与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12348”专线的社会覆盖面。年内,共接待群众咨询2016人次,电话咨询1823人次。同时,认真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全年共编辑信息20期,较好地为领导决策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二、强化依法治理“龙头”意识,法制宣传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2004年是“四五”普法的第四年,也是关键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普法、依法治理这个“龙头”,锁定“四五”普法对象,充分利用各种法制教育资源,完善普法网络,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普法,形成全民学法的大好局面。

(一)搭建普法依法治理的宣传平台,不断强化法制宣传工作

检察机关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篇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治国理政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将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笔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一种社会形态,而这种社会形态只有在社会公平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出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责无旁贷地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责任,因此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提出,也对检察机关新时期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就检察机关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谈几点认识。

一、打牢思想基础,深刻认识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检察机关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首先必须深刻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进而明确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所担负的责任。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高度概括“: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这一论段中我们不难看出,和谐社会的每一个价值目标都与检察工作有着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地位和性质也就决定了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应有的地位和必须发挥的作用。

(一)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最显著特征。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即体现了国家职能分工,又体现了权力制衡作用,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可以对其他权力机关的公共权力进行制约,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依法予以限制,特别是对司法和行政权力实施监督和制约。通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是和谐社会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首先应是一个公平的社会,没有公平也就没有和谐而言,公平与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在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不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凡遇到不平之事,都要找地方讨个说法,讨个“公道”,这“公道”是什么?就是公平与公正。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得到平等对待。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实现对公平的追求,人们就不可能心平气和地去遵守法律法规,如此,社会秩序就无法保障,社会和谐就更无从谈起。作为检察机关,工作主题就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因此说,检察机关只有通过有效地行使法律监督权,才能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现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三)社会局面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有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社会法治环境,这一条件的取得要靠法制来保障。检察机关即具有打击犯罪职能又负有诉讼监督的权力,是震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力军,检察机关只有通过有效的打击犯罪,特别是严厉查办职务犯罪,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快发展创造有优良的法制环境,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氛围,才能使整个社会在管理有序的条件下走向和谐。

此外,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道德准则;充满活力的重要标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都需要检察机关在执法实践中,通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得以体现,得以保障,总之,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各项检察工作都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服务。

二、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是中国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要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检察机关必须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要通过切实发挥检察职能,为发展创造条件。

(一)要以维护稳定为重点,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党通过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已把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践证明,发展是硬道理,是社会和谐的根基,而稳定是发展的基本条件,检察机关必须把稳定作为一项硬任务,作为服务发展大局的第一责任,真正发挥出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一是继续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的高压态势。确保一方平安。二是要突出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其打击重点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商业欺诈等犯罪,保证我国的市场经济诚信有序地发展。三是加强对环保、国土资源等行政部门的法律监督,注重打击重大环境污染、非法采矿等破坏资源的经济犯罪,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保障。四是检察机关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在执法办案的同时做好检察环节的综合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保证民心安定,民意顺畅,人人安居乐业。

(二)要着重做好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规范、廉洁的政务环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反腐败工作,营造廉洁为民的良好政务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础。检察机关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服务第一要务,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最为直接、最为具体的切入点。一是要加大依法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力度,不但要严查办那些发生在新经济领域、金融业、垄断行业中的职务犯罪,还要重点打击借改革之机贪污、挪用、私分国有资产,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犯罪,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二是要大力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建立和完善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当前要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部门的预防工作,加强重大重点工程的预防。检察机关的民行部门还要积极探索开展对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监督。检察机关要通过打防结合的手段,使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取得实效。

(三)认真排查矛盾,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安定有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也是如此,这种社会形态也不是一个没有矛盾,风平浪静的社会,但还必须是和谐的,关键是有了矛盾能够及时化解,使人们诉求渠道保持通畅有效。检察机关的控告申诉,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工作性质就决定着我们检察机关担负着为群众解难,为社会减压,为党分忧的重任。检察机关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将对社会和谐起到重要的作用。控申部门要妥善处理好涉法上访事件,要做到情系于民,认真排查矛盾,依法及时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依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顺畅诉讼渠道。民行部门同时抓好息诉工作与抗诉工作,千方百计化解矛盾,减少纠纷。检察机关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化解矛盾,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三、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这一主题,努力提高监督能力

和谐社会是公平与正义的体现,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永恒的主题,检察机关这一主题价值的实现,能够促进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和谐。检察机关要更好实现这一主题,就必须不断提高监督能力。

(一)要把更新执法理念作为提高监督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检察机关必须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真正把“为民、公正、文明、服务”的要求转化为自觉的意识,不断提高法律监督的水平,增强为民执法的本领。一是要增强大局意识,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要把法律监督的各项工作置于发展稳定的大局之中,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增强服务大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案的能力。检察机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收集审查证据,适用法律法规,司法决定执行及出庭公诉、诉讼监督等具体能力,确保案件质量。三是增强和谐意识,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检察机关在受理群众来访和办案过程中,充分体现执法为民的思想。对当事人必须做到细心、耐心,处理问题和做决定必须准确、清晰、明了,让当事人心服口服,要学会保护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为社会安定创造条件。

(二)要把强化业务素质,规范执法行为作为提高监督能力的保障。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必须以精通的业务素质和规范的执法行为做保障。检察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只是具备法律知识,也包括政治理论、宪政、法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素质,因此要求检察机关必须增强学习的意识,特别要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广泛的学习,使得人人都业务精通,以提高监督的能力。同时,检察机关还要以规范执法行为保证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法律监督是为了实现公正,要想结果的公正,首先必须做到执法过程的公正,也就是说执法者的执法行为必须规范。因此,检察机关要加强队伍建设,彻底克服特权思想和霸道作风。执法活动要严格依照程序法和各项规章制度运作,使岗位责任,人员管理、执法程序、干警言行、监督制约、检务保障都达到规范化的程度,以严格,规范的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真正树立起检察机关在全社会的良好形象。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巨大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检察机关肩负着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检察队伍,充分履行职责,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检察机关的应有贡献。□

服务型政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6

论文摘要:服务型政府是以民本和服务为理念,以合法、透明为服务准则,追求行政效率,服务范围有限的一种政府治理模式,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为和谐社会的祠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其基本精神体现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其特点是在人(主体)与对象(客体)之间,强调了二者对应、互动和协调精神,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四大基本关系中,主张二者之间的和谐。从现代公共治理的视角看待和谐,“和谐”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与现象.也是„种和谐的治理理念与诉求,还是一种社会良性的运行、各方利益有机的融合与整体协调的发展。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理论特征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服务型政府”在我国是继“全能型政府”和“经济建设型政府”之后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被赋予了丰富的理论内涵。总体来说,这一概念既涉及理念层面,又关系到政府的职能.还包括了政府的行为方式.因此,对服务型政府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目前尚存在着多种意见。一种观点是从政府职能转变角度进行阐释的,认为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角色的自觉转变,从以往统治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到服务者的角色上来,就像罗伯特.登哈特教授提倡的:“服务,而不是掌舵”。另一种观点则从强调民主和公民权的视角出发,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见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还有学者从综合角度出发.认为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施政理念,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讲,当代政府是公共政府、有限政府和服务政府;二是从政府管理方式的角度来讲,当代政府是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三是从政府运作方式的角度来讲,当代政府是企业家政府和电子政府。综合理论界的多种观点,本文采用的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服务型政府以民本和服务为理念,以合法、透明为服务准则,追求行政效率,服务范围有限,运行过程受到人民监督、法律限制的一种政府治理模式。

(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特征

(1)服务型政府是民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公民服务,政府职能的履行要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接受人民的监督。在民主政府的前提下,公民可以通过充分行使政治权利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维系和增进公共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良性运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民主是服务型政府的特征,也是和谐社会得以充分建立与长期维持的根本保证。

(2)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一个政府只有当它真正向人民负责时,才是合理合法的。在当今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中,政府掌握了大量合法的公共权力,敦促政府认真履行职责的重要方法就是建立监督控制机制,对重大决策失误进行责任追究制,否则就容易出现权大于责甚至有权无责的状况,权责不对等将会导致政府管理过程中效率低下、回应性差以及各种腐败现象的出现,直接损害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3)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法治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人治是一个巨大进步,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这不仅包括对政府权力使用范围的限制,也包含了对权利使用方式的限制,要求行政

人员改变执行过程中简单粗暴的办事方式,尊重法律程序。归根到底,民主的目标是否能具体实施和体现、政府责任是否真正落实都取决于法治的实施效果。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社会和谐就有了法律基础,没有法治,则不可能有权利与权力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制约平衡关系,也不可能有真正和谐的社会秩序。

(4)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有限政府是指服务型政府掌握的权力和履行职能的范围是有限的,政府不再是“无所不包”和“无所不能”的,它的存在只是对市场和社会功能缺陷的弥补,政府规模的扩大或者缩小要以是否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标准。服务型政府通过与市场、社会组织之间的制约与合作,共同承担起社会管理的职责,对复杂多元的社会利益进行协调整合,形成良性互动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

二、服务型政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从历卑发展来看,政府的产生源于人们控制社会冲突,维持公共秩序与公共利益的需求,而如今政府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无论将来社会治理方式还要产生怎样的变化,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已无可替代。我国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扮演了全能政府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虽然对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持续偏重经济和效率的价值所产生的矛盾,如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凸显出来,影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当前我们面临的社会发展情况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的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不仅越来越强烈,而且不断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而过去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角色定位使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忽视了提供公共服务,并旦在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基础教育等方面政府职能缺失,有限的公共服务提供效率也相对低下,可见经济建设型政府所发挥的职能已经不能满足新环境下人们对政府的期望。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建设一个民主,公平,有序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因此我国政府的角色定位有必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即政府的发展目标必须从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发展目标优先转向社会发展目标优先,让市场机制在经济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把政府的主要职责放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与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这样才能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服务型政府之所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根本原因在于服务型政府所主张的行政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服务型政府主张“公共性”的行政精神,这也是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思想基础。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府是整体社会利益的代表,因此在代行公民权力时,必然能够最大程度的体现公民的共同意志和增进公民的共同福扯,最终促进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

(2)服务型政府主张公平与正义的行政精神,即追求每个公民受到或应当受到同等的对待,这是服务型政府在行政过程中所坚持的基本价值准则。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过分追求行政效率的价值取向,服务型政府更具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责任感。目前部分不和谐状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分配的不公平,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角色,服务型政府更重视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服务型政府这一引导主体。

(3)服务型政府主张责任与法治的行政精神,这种行政精神体现了法律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约束,体现了权责对等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免责行政,责任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

理念,它与法治意识一同在服务型政府中得到充分体现。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能够最大限度避免腐败问题的产生,对责任的追究则能有效遏制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提高政府执行能力和公信力,使政府更有效地引导和谐社会的建设。

(4)服务型政府秉承公平与正义、理性与法治、自由与责任的行政精神,这种行政精神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所要求的。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精神作为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最终价值观,暗合了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的要求,表明政府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

(三)服务型政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有力保阵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一环境下社会矛盾和冲突频发的问题不可避免,它们将在一定时期持续存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政府要整合不同利益,协调各方矛盾,以保障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顺利实现,因此,当前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整合应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步。服务型政府秉承民主、公平、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整合社会各个层级的利益,合理解决矛盾和冲突是其内在追求。

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运转,首先要求整合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包括整合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注意中央和地方权力与责任的划分,加强上级和下级之间的目标和资源整合,地方政府之间加强合作与对话,提高政府权威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权责清晰,目标明确,权力管理体系,使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篇7

我国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医疗资源约80%集中在发达地区、集中在城市之中,大城市大医院PK基层医疗卫生院结果不言而喻;这样一来受到拖累的却是近八成的农村人口[1]。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以健康为本[2]。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构成,集预防、保健、医疗、急救、卫生应急和健康教育于一体,旨在为农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和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促进经济社会、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健康屏障[3],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健康屏障。

1完善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义

1.1是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描绘了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基本医保总体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人均280元;基本药物制度覆盖80%以上村卫生室。然而现阶段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仍然不协调,主要是城乡不协调。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需要,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渐趋完善所释放的基本医疗需求的需要。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重塑城乡医疗格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彰显农村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发挥医疗、预防、疾控、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各子系统的合力作用,进而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关键所在。

1.2是促进经济社会、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需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效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县、 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来实现,依赖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提供能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农村卫生事业、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重大使命,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保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农业生产力的保护,构成了促进经济社会、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1.3是实现健康公平、社会公平乃至社会和谐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卫生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卫生公平是社会公平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新时代卫生惠民工程的重要载体, 是政府公平维护责任践履的展示,是政府形象的窗口,是政府与广大农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广大农民群众往往通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状况,来评判政府对群众利益的关心程度,评判社会和谐与公平的实现程度。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有利于实质性地重塑城乡二元医疗格局,实现卫生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2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以奉化市大堰镇为例

奉化市大堰镇是宁波市2011年出台的《关于推进相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甬党〔2011〕19号)中的 “16+3”个相对欠发达乡镇(片区)之一。大堰镇地处浙江省奉化市西南端,区域面积129.5 km2,是一个全山区镇, 下辖4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户籍人口2.6万人,常住人口约为1万人,绝大多数自然村以留守老人为主;1987年大堰乡改建制镇,1992年万竹乡并入大堰镇,2001年区域调整,董李乡并入大堰镇,2006年年底尚有自然村120多个。全镇2家卫生院(含1家卫生分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1家村卫生服务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2013年初基本实现20分钟卫生服务圈全覆盖;但11家村级卫生服务室尚未纳入奉化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 2013年度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96万余人,参合率达96.17%。

2.1卫技人员短缺,常用药物储备不足

表1是2013年宁波市每千常住人口和每千户籍人口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医生数和护士数情况。而2013年大堰镇11家村级卫生室服务的行政在册服务人口总数为7 042人,这11家卫生室每家卫生室至多是1名乡村医生和1名护士,千人医生数、千人护士数分别低于宁波市千人医生和千人护士的数。有调查显示,从北京、浙江、山西、 安徽、贵州和云南6个省、市,被调查乡村医生年龄以40~49岁者居多,占34.30%;尚有13.90%的乡村医生年龄超过60岁;被调查乡村医生平均年龄为47岁,其中浙江省平均年龄为45岁,各地均存在乡村医生年龄趋于老化的问题[4]。 笔者走访中发现,大堰镇的乡村医生的平均年龄要远远大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并且大堰镇卫生院在册医技人员总数也仅仅20余名,在册人员以初级和助理级为主。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 http://www.zjwst.gov.cn/col/col320/index.html。

全镇2家卫生院(含1家卫生分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1家村卫生服务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但全镇11家村级卫生服务室尚未纳入奉化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一些常用药、经济实惠的药品不一定能够购买到。一是因为卫生室比较小、服务人群比较少,卫生室储备的药品数量不多。二是因为有一些常用药、经济实惠的药品未被纳基本药物目录之中。 未纳入奉化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能实现实报实销的现场结算,无形之中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2.2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业务用房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国际公认的综合反映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来看,全镇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滞后:一是卫生设施略显粗陋。11家村卫生室共有的医疗器械只有血压计、听诊器和体温表,部分配有压舌板,距离镇中心较远的、服务人数在500人以上的村卫生室希望有心电图机、氧气瓶、雾化器和简易化验设备等。按照《奉化市规划内村卫生室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规划内的村卫生室须设有诊察室、治疗室(处置室)和药房,并且三室要分开;欠发达镇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50 m2,供水、 厕所和健康宣传栏等配套设施齐全。笔者通过走访大堰镇科、教、文、卫相关负责人了解得到:目前该镇尚未有一家卫生室可以达到以上要求。二是绝大多数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基本依托乡村医生的住所。11家村卫生室,仅有3家村卫生室实现公有化改造;其余8家卫生室的业务用房基本上是依托乡村医生自己的住所;为了弥补收入差距,部分乡村医生还在从事其他工作,行医时间不固定。

3完善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对策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社会和谐的健康屏障,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步骤。

3.1合理配置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结构

国家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 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学历层次[5]。大堰镇卫生院不仅卫生技术人员在数量上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而且在学历结构上也不合理,整体学历偏低,高学历人才匮乏。卫技人员的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业务素质,反映卫技人员在诊治、护理和检验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卫生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是制约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服务水平的原因之一[6]。因此,可以通过制定扶持欠发达乡镇卫生院的特殊优惠政策,鼓励高学历的毕业生或城市医疗机构离退休人员服务于欠发达地区;以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偏低的问题。为改变欠发达乡镇卫生服务机构招人难、留人难的现状,可以采取乡镇、社区卫生人员编制和待遇归属县级卫生机构统一调配和管理,而这部分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地点在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模式。

3.2注重乡村医生队伍的培训和培养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存在,医疗卫生人才首先流向城市,其次流向城镇。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人才在农村的流动分布也极不平衡,农村山区半山区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卫生事业均衡发展中最艰巨的任务[7]。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的网底,目前我国正面临着网底破损的困境。我国从1985年将赤脚医生更名为乡村医生后,针对乡村医生的教育培养重点一直放在提高现有乡村医生水平上。对现有乡村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乡村医生的素质,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乡村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应当实行“以需求为导向”,将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其需求[8]。注重乡村医生的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3个阶段的培养,逐步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实现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8]。

乡村医生的培训重点应由培养提高向培养补充转变, 从本乡本土中选择合适的人选通过定向培养,实现乡村医生后续人才的有力补充[9]。浙江省卫生厅、教育厅、人事厅和财政厅于2009年制定了《关于开展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浙卫发〔2009〕82号),其目的是通过定向培养产生一批能胜任农村社区全科医生岗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和受欢迎的临床医学专科层次的实用卫生人才。定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由各地卫生局统一调配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服务期不少于5年。到欠发达地区或海岛乡镇及以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服务满两年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所在卫生服务机构可根据单位缺编情况,经考核合格直接聘用为工作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到其他地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定向培养学员, 在报考原卫生服务机构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时,实行优先聘用。表2是宁波市近5年的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的招生计划,笔者认为目前的招生规模尚不能满足宁波市“16+3” 个相对欠发达乡镇(片区)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

3.3增加投入、注重农村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宁波大学招生办官方网站 http://zsb.nbu.edu.cn/。

农村卫生事业是一项重大的卫生惠民工程,理应加大 “民生财政”的惠泽力度。除了地方政府增加投入外,国家和省级政府尤其要对欠发达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在此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新增卫生经费重点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农村倾斜,加快其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的积累,重塑城乡医疗格局。为应对新农合制度广泛覆盖形势下基本医疗需求的大释放,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和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对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进行标准化建设,通过专项建设来带动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医疗设备的更新。

3.4制定相关政策,加大上级医院的帮扶力度

地级市医院支援2~3家县级医院,同时支援2~3个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乡镇医疗机构;县级医院支援2~3个乡镇医疗机构,市级、县级医院每年选派若干名副主任医师或科室的业务骨干医师到下级医院开展宣传党的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工作,承担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帮助下一级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以及帮助培养业务技术骨干,积极参与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康复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并规定县、市级医院的医生晋升职称时, 必须有6个月以上的下一级医疗机构服务时长。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篇8

【关键词】阶级斗争;和谐社会

From “take the class struggle as the outline” to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construction

LIU Hui-shu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d Marx to concern take pursues the social harmony to become as the connotation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by the disassimilation the class struggle theory the historical process which “continued the revolution with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under” discusses, pointed out: The new generation central leadership proposed “construction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the thought that was restored the classics Marxism theory from the primitive original meaning.

【Key word】class struggle; Harmonious society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3-0033-03

自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1] 方针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重要的讲话中,都谈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本文仅本中央决议和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探讨中共中央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1 我党以往强调的“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动力的说法,源自于列宁对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误导

笔者认为:追求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这一持论的依据是: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对长期以来误导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正本归源。话这样说,是由于我党以往强调的“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动力的说法,是源自于列宁对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误导。我们只要回顾一下当年列宁的一些说法,就能明确中国“文革”时期一些流行说法的出处。

列宁在1918年指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束,剥削阶级就必然存在着复辟的希望,并把这种希望变为复辟行动。被推翻的剥削者不曾料到自己会被推翻,他们不相信这一点,不愿想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在遭到第一次严重失败以后,就以十倍的努力、疯狂的热情、百倍增长的仇恨来拼命斗争,想恢复他们被夺去的'天堂',保护他们从前过着甜蜜生活、现在却被'平凡的贱民'弄得贫困破产(或者从事'平凡的'劳动……)的家庭。”[2]“专政的必要标志和必需条件,就是用暴力镇压剥削者阶级”,“无产阶级不粉碎资产阶级的反抗,不用暴力镇压自己的敌人,就不能获得胜利;凡是实行'暴力镇压'的地方,没有'自由'的地方,当然也就没有民主。” [2]

列宁有关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始终存在着资产阶级复辟与无产阶级暴力镇压的阶级斗争理论,无疑本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有关说法:“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但是,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3]“共产党人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3]“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3]

应该指出: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不久强调以暴力镇压资产阶级的政治复辟活动是有着充分必要的,因为舍此,无产阶级不足以维护新生的政权。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列宁有关阶级斗争存在于社会主义“一整个历史时代”的说法,却是对马克思有关“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误导,也即列宁用“阶级斗争”的手段论来代替马克思有关依靠“无产阶级专政”实施民主、以达到全人类社会和谐的目的论。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说得很清楚:“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已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3]马克思和恩格斯又说:所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都“表明要消灭阶级对立”,“例如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经济,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 [3]

从马克恩和恩格斯的这两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有关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主张是:相对于共产党人最终所要建立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目的而言,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上升为统冶阶级)只是手段,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实行一切人都能“自由发展”的全人类社会的和谐。所谓 “无产阶级专政”,也即没有阶级的专政。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也即意味着“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3]如果一个国家号称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社会,却在“无产阶级专政”旗号下无止境地开展“阶级斗争”,并声称要开展几百年之久(“一整个历史时代”),直到“共产主义的实现”,那么,其所建立起的社会制度也就无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了,而是阶级的社会。因此,马克思在致友人魏德迈的信中强调:“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 )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4]从马克思的这一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并认为阶级斗争学说是属于他的发明,因为最先提出这一理论的属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马克思的实质性贡献仅在于强调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致于马克思极力主张实施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恩格斯1891年在为马克思名著《法兰西内战》所作《导言》中曾做了具体说明。恩格斯指出:“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宰──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两个正确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公社所曾付过的最高薪金是6000法郎。这样,即使公社没有另外给各代议机构的代表规定限权委托书,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这种炸毁旧的国家权力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权力来代替的情形,已经在《内战》第三章中作了详细的描述。……实际上,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一点即使在民主共和制下也丝毫不比在君主制下差。国家最多也不过是无产阶级在争取阶级统治的斗争胜利以后所继承下来的一个祸害;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也将同公社一样,不得不立即尽量除去这个祸害的最坏方面,直到在新的自由的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能够把这全部国家废物完全抛掉为止。……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5]

这段话是恩格斯在他晚年对于他和马克思心目中所理解的“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最为透彻的阐述。从恩格斯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恩所理解的无产阶级专政实质,是实行真正民主的普选制度和平等的工资,国家只能是“社会的公仆”,并以这一手段最终实现消灭阶级的全人类社会的和谐(马、恩是从资本主义社会非民主的立场来批判资本主义,从而强调更高层次的社会民主)。这便是马克思有关“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目的论。至于马、恩在谈到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时所多次强调的阶级斗争问题,只能看作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手段,而不能替代目的本身。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在他的名著《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6]而恩格斯在他早年名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序言中也指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而这一解放也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由于掌握了统治工具的资产阶级事实上并不需要这一解放,因此无产阶级的革命才是必须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列宁所阐述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有很大程度的不同。马、恩所理解的“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民主的、和谐的,是人个性开始自由发展的无阶级的专政(当然这一时期还存在着“资产阶级的法权”,存在着事实上的社会不平等,但它已开始趋于消亡 [6])。而列宁所阐述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其实质却是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镇压资产阶级反抗的“阶级斗争”,而且它存在于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整个历史时代”,亦即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二者理论的最大区别之处在于:根据马、恩的理论,阶级的概念首先是一个经济的定义,“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 [3]鉴于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不存在这样的“条件”,阶级的消亡是必然的。而根据列宁的理论,阶级的概念首先是一个政治思想的定义,在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中,尽管剥削阶级的经济基础已经消亡,但只要有人从思想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异议,就有可能被指认为敌对的阶级,依据“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永恒存在的理论,对其实施“无产阶级专政”。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何以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生了“大清洗”的政治悲剧。因为斯大林开展这一场党内政治运动的理论依据就是:“布哈林认为,为了达到消灭阶级,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应当熄灭,应当取消。列宁教导说,只有通过顽强的阶级斗争才能消灭阶级,而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要比无产阶级专政以前更加残酷。” [7]

探讨列宁所阐述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学说的差异问题,所涉及到的派生问题是:何以列宁本于马、恩理论所阐述的有关学说却与马、恩的原始学说产生了质的差异?对此,我们只能从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后的社会背景来看这一问题,也即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未久不强调以暴力镇压资产阶级的政治复辟活动,则不足以维护无产阶级新生的政权。因此,列宁在当时强调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反对“资本主义复辟”),是有着充分策略上的必要的。但是,列宁在俄国无产阶级已经夺取了国家政权、并已经巩固了国家政权之后,不能及时调整说法,恢复马克思有关“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原本面貌,就有可能压制新生苏联(无产阶级国家)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首先是党内民主建设),进而造成全社会的不和谐。因为,苏联历史的发展已证明:斯大林正是以列宁的这一理论为依据,开展对党内具有不同政治意见的派别的斗争,才导致国际共运史上“大清洗”的政治悲剧。而到1936年,当斯大林战胜了党内所有对手后,就开始宣布苏联社会消灭了阶级斗争。

2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从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原始本义上,对建国以来长期误导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行拨乱反正、正本归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有关“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本质是民主,是主张通过消灭阶级,实现人个性的自由发展,进而达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这一点也可以称之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有关“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精髓,决非是强调无止境地开展阶级斗争,对敌对阶级实施残酷“专政”,直至共产主义的来临。而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1]这也正是从马克思主义有关“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原始本义上,对建国以来长期误导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行拨乱反正、正本归源。

话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党所宣传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实质上是秉承了列宁的有关说法,而并非是马克思的原始学说。我们只要回顾一下“文革”中的一些流行话语,不难明确这点:

“社会主义社会还是建立在阶级对立基础上的,在整个社会主义这个很长很长的历史时期,贯穿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斗争,贯穿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的斗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动力。”[8]

“在政治思想领域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斗争,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几十年内是不行的,需要一百年到几百年的时间才能成功。” [9]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在各个文化领域的专政,无产阶级继续清除资产阶级钻在共产党内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代表人物等,在这些基本问题上难道允许有什么平等吗?……他们同我们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丝毫谈不到什么平等。……我们对他们的关系绝对不是什么平等的关系,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关系,即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独裁或专政的关系,而不能是什么别的关系,例如所谓平等关系、被剥削阶级同剥削阶级的和平共处关系、仁义道德关系等等。”[10]

鉴于这种以强调“阶级斗争”为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动力(不把搞社会主义建设、消灭阶级对立经济基础作为社会主义的政治目的来追求)、甚至把它极端化为要 “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理论,①被错误地运用于建国后的政治运动和党内斗争,先后导致了“反右”、“反右倾”、“文革”的失误(甚至党的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也在打倒之例),而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社会的安定,并动摇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中共中央也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才果敢地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思想,提出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11]的战略构思。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追求社会和谐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观念,而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则是本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原始涵义,对长期误导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行正本归源。在这里,也就涉及到了如何在当代中国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政治问题的讨论。

3 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实践意义

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说具有着稳定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基础的极为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如果借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来说,则是:“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11]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如果结合当代中国国情来讨论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社会政治资源共享、社会文化资源共享和社会生活资源共享这三大社会实践问题的成功解决。

所谓“社会政治资源共享”,也就是如何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度,坚决抵制西方多党制和“三权分立”政体对中国社会的不良影响,建立起使全中国人民认同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一谈起这一问题,常有人从完善直选制的角度来加以论证。但若从中国国情出发来看这一问题,“直选”却并非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最好选择。这是因为迄今中国的选举方式无法摆脱政府权力(干部级别)与贿选(金钱)两大因素的干扰。此外,从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欧美国家选举制度来看,也仍无法克服金钱因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而这两大因素不克服,选举便会成为有权人的权利或有钱人的权利,而不利于在中国建立起全社会认同的政治价值观。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较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是因为科举考试不问出身与民族,较为成功地解决了政府官吏来源的上下对流、横向交流问题。根据有的学者统计,自宋代以降,通过科举为官的士人中,有百分之五十以上出身于非官员家庭。[12]此外,历史上多有朝鲜、越南、日本、阿拉人通过科举成功,在中国为官的事例。因此,如何提取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当可作为现今中国政体改革、培育民族共同政治价值观念的借鉴成份。

所谓“社会文化资源共享”,首先是指现今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要坚决克服“教育市场化”邪说的影响,使城市平民(弱势群体)及农民子女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因为如果中国有一部分人口因为贫困而无法受到教育,自然无法建立起民族认同的统一政治价值观念或道德观。这如同胡锦涛同志所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11]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防止教育成为社会上少数人牟利的手段,此外,还应该在国家统一教材中注入培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成份,并坚决摒弃西方腐朽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腐蚀。其次是指我国的宣传媒介(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应该积极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取向,提倡良好的社会风尚,而不应该出自牟利动机(受经济利益支配),误导青年。2007年3月发生了兰州“追星族”杨丽娟为能够到香港见到心仪歌星刘德华,而变卖房产、导致68岁老父投海自杀的悲惨事件。[13]报界舆论现将这一事件的责任归之于扬家的“疯狂”。但平心而论,导致当代许多青少年“追星”心态产生的真正责任承担者,应该是我国的宣传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因为近年来崇拜情爱与自我的港台歌曲何以能横扫大陆,都离不开宣传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所组织的一场场“港台明星”歌会或“超女”、“好男儿”晚会。这一“造星”运动的后果是导致以歌颂社会价值为取向的中国古典乐曲及民歌在舞台上销声匿迹或举步唯艰,并由此导致当代青年人心中无英雄形象,长期沉醉于个人情爱之中,而丧失了社会责任感(中国老一辈人心目中的英雄可能是诸葛亮、岳飞,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心目中的英雄可能是雷锋、焦裕禄,而当代青年人心目中只有他们心仪的明星形象刘德华、蔡依林等)。而这一现象又与当今中国社会治安秩序的恶化、刑事犯罪案件的多发,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从理论上来分析目前娱乐界“造星”运动所造成的恶果,则是颠覆了古先贤所倡导的“乐以卫道”、使“上下和其声”的原则, 导致了“郑声淫”(参天见《礼记·乐记》)。 看来今后要真正杜绝杨家悲剧事件的重演,重要的是广播、电视、网络等娱乐媒介,应坚决杜绝利用社会舆论手段从事组织“港台明星”歌会或“超女”、“好男儿”晚会等“造星”运动,以突出其社会娱乐媒体的社会性质(可组织不以牟利为目的的中国古典乐曲或经典民歌的演唱会)。当然讲这些话,决非是说今后不可以在内地举办“港台明星”歌会、流行歌曲歌会或外国歌曲歌会,而只是说这些活动只能在剧场中举办,以体现出其票房价值,并依法纳税,宣传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决不可为之造势或予以转播,以从中牟利。

所谓“社会生活资源共享”,系指社会卫生设施应为社会共享,民众应该享有基本住房条件,社会分配(工资收入)差距不应过于悬殊。目前中国所存在的有关问题是:社会公共卫生资源基本上只被占国家人口总比百分之二十的城市人口占有(以公务人员为主), 许多城市平民(弱势群体)和农民无钱看病。而房价飞涨,导致社会上大多数人买不起房。此外,社会分配收入悬殊。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解决,就会导致社会上少数富人对穷人的歧视及许多穷人的“仇富”心态。2007年3月底江阴市发生某老板醉后驾车,碰到路边垃圾车车身搓痕却强迫扫了26年大街的老劳模吴萍娣下跪的事件。 这一类事件的发生,不只是说明了当代中国社会统一道德情感的裂变,同时也是国家发生大规模群体事件的潜在因素,事件的最终矛头往往又是指向政府。事实上近年来重庆市、安徽池州市数万人群体事件发生的起端,大多与江阴吴萍娣被迫下跪事件起因相似。这些事实说明:如不能解决“社会生活资源共享”的问题,就会给国家在政治上的不稳定造成潜在因素。而要使这一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看来需要由中央政府出面,改变医药卫生企业与房产资源为少数人控制的现状。此外,政府应更多地介入社会公共资源的管理,调节税收,制止两级分化趋势的加重,以体现出马克思与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主义国家应为“社会公仆”的原始涵义。

注释

① 这一说法,源于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的一句名言:"阶级斗争问题我们从现在就讲起,年年讲,月月讲"。这句话后来被演化成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

[2]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选集(第3),人民出版社1970年第2版,640、642页

[3] 《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64年9月第6版,第35、37、58、46、55~56、46、35页。

[4] 马克思.致约o魏德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03页。

[5] 恩格斯.法兰西内战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426─427页。

[6]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人民出版社1965年3月版,第22─23、13页。

[7] 斯大林.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斯大林全集(第12).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31页。

[8] 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红旗.杂志1966年第15期。

[9] 无产阶级专政下进行革命的理论武器——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十周年.红旗.杂志1967年第10期社论。

[10] 中共中央1966年5月16日通知.人民日报.1967年5月17日。

[1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载新华网2005年6月27日。

[12] 古代选举所带来的社会变动.6http://www.phil.pku.edu.cn/personal/hehh/xszz/xjsh/xjsh14.htm。

[13] 新民晚报.2007年3月29日报道.如果你是刘德华,你能怎样

上一篇:砖井镇中学教科研中长期发展规划下一篇:文化馆建筑有哪些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