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井镇中学教科研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4-09-11

砖井镇中学教科研中长期发展规划(精选6篇)

砖井镇中学教科研中长期发展规划 篇1

砖井镇中学教科研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5年——2018年)

一、指导思想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为了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含量,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实现教育教学科学化,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抓紧抓好教科研工作,以科研推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及任务

1、确立3-5项市级以上重点研究课题,2017年前,取得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代表我校和定边县教育科研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2018年前,保证有两项课题通过省市级成果鉴定;并总结提炼出新的经验、新的理论。

2、确立10项县级、校级重点研究课题,对其中的每一项课题进行严格的开题论证、中期指导、成果鉴定。

3.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争取经过三、五年的努力,构建起符合学校实际、具有鲜明特色、学生乐于参与并与文化课相辅相成的校本课程体系。

4.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试验,采取“全面统筹、以点带面、先立后破、分层推进、滚动发展”的动作策略,更新“课程观”和“评价观”,认真总结积累课改经验,2017年(本届初一学生毕业时),每个学科都能总结提炼出本年级段实施新课程的体会和经验,2018年前,探索出一套既符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又能促进学生个性张扬的评价机制,培养“品学双优、身心两健、文理兼通、学创俱能”的高素质人才。

5、规划内筹备编辑四本书:即《研究性学习成果集》、《教学教改论文集》、《科研课题成果集》、《砖井镇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各一本。

6、通过科学研究过程,提高我校教育科研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逐步形成一支科研水平高、理论素养好的教科研队伍,培养一批市县级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实现教育教学科学化。

三、原则与方法

1、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果即成长”的群众性教科研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创造性的应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方法、成果,解决教育实际中的问题。在教育科学实践中创造、发展、弥补教育科学理论与方法,反对生吞活剥,机械照搬,严禁抄袭剽窃。坚持每一项教科研课题都要进得了课堂。必须经过课堂教学的检验,必须经过师生的教育实践与学习实践的检验。

2、依“纲”靠“本”原则。即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不能脱离开教学大纲,不能脱离教材。这既是开展教科研的原则、方法与方向,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生命之所在。这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根本。

3、“继承与创新”的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扬弃教育历史,立足开放,大胆创新。不能割断教育的基础与历史,不能背离教育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批判地继承、吸收、运用好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教育成果,借鉴古今中外教育实践成败教训,推陈出新,创造出适应我校教育发展形势的素质教育新方法。

4、“合作与竞争”的原则。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必须强化和提高每一个个体、小组、集体的自身科研素质、能力、水平,对教育科研自身的规律、精神、方法要有清晰、全面的认识。提倡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提倡多层面、多渠道的横向联合和纵向比较。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努力开创我校教育科研新局面。

5、前瞻性原则。具有超前意识,贴近时代,适应未来教育,和国际教育接轨,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和学科建设结合,用最新的教育理念、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指导自己的教学研究。

四、保障措施

1、成立“学校教育科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学校教育科研规划并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并保证规划的落实。

2、强化教育科研管理。以目标管理为核心,依照《定边县砖井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实施档案管理,每学期对所有研究课题总结评估一次,并将结果纳入教师评估之中。评选出教科研先进教研组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3、强化教科研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科研队伍是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骨干力量。教科研是加速培养名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必由之路。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水平。

4、强化教研室建设。设专门管理人员(教科研主任)一名,教科研干事一名,专职教研员2名,兼职教研员每学科1人,建立一支中青结合、专兼职结合的教科研队伍。加强教研室硬件建设。建立电子备课室及阅览室,用于课件制作、课件演示、看教学光盘、录象、上网查找资料等。丰富教科研资料,购买相应数量的书籍、光盘、录相带等。

5、创建“学习型校园”。积极营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坚持理论学习和政治学习制度,成立“青年教师理论学习研究会”,开展“学、提、创”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科研理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创一流工作成绩。在学生中开展“为未来作准备,为终身发展奠基”的创新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6、保障教科研经费。每年学校经费预算,要留足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并创造条件,不断加大对教科研的经费投入。为具有科研能力的教师培训、外出学习、参加交流、外聘专家指导提供便利的条件。

7、强化教科研的导向、评估、激励机制,依法推动教科研事业。要把教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设立教科研奖励基金。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蓬勃开展。

砖井镇中学 2015年3月10

砖井镇学区干部作风整顿实施方案 篇2

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执行市委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的决定,进一步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在市直教育系统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深入查、摆、分析我校干部、教职工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营造求真务实,积极向上,规范有序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我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切实解决当前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打造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领导干部队伍和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使我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工作作风明显进步,工作效能明显提升,教育行风建设明显改观,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组织领导

为了使干部作风整顿活动顺利开展,确保收到实际效果,学区成立了干部作风整顿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张相文

副组长:高志宝

孙继承

刘学礼 师

荣 成 员:吕浩林

郭俊明

任治雄

绒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刘学礼兼任 成员:王文瑞

周霞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树立良好的教师队伍形象。

(二)坚持把边查边改贯彻始终。把查找和解决问题作为开展作风整顿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多种形式认真查找师生家长反映强烈的问题。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使广大师生切实感受到活动的实效。

(三)坚持把“三问三解”贯穿始终。深入开展“三问三解”(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活动,研究解决制约学校良好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保把作风整顿活动搞成师生满意工程。

(四)坚持把整章建制贯穿始终。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查找漏洞,及时完善日常工作制度、干部行为准则以及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五)坚持把推动工作落实贯穿始终。紧紧围绕学校及部门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精心谋划,狠抓落实。把作风整顿落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用教育教学实绩检验作风建设成效。

四、整顿重点

(一)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着力解决领导干部指导教职工工作的力度不够,深入课堂、班级、部门调研不足;教职工缺乏事业心、责任心,特别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强,与学生及家长沟通不够,缺乏互信与理解等问题。

(二)懒散漂浮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干部和教职工不学习理论、不钻研业务,工作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问题;自由散漫、纪律松弛、上班迟到早退的问题;个别教师课前无教案,课后无反思的问题。

(三)师德失范和办学行为不规范的问题。着力解决个别教师以教谋私,违规办补课班,强制或诱导学生征订教辅资料、报刊杂志及其他学习用品;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擅自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

五、活动步骤

这次干部和教职工作风整顿活动时间为半年,从2012年2月下旬,至2012年7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制定方案(2月下旬——3月上旬)

1、召开作风整顿动员大会。及时传达和贯彻落实市县关于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工作要求,对我校干部作风整顿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2、召开校委会、党员大会、全体教职工大会,学xxx省市县领导关于干部作风整顿的重要文章、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及中、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二)全面排查、自查自纠(3月中、下旬)

1、开展集中排查活动。坚持“开门整风”,采取座谈、走访、谈心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集中排查我校在师德师风建设、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

2、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对照我校作风整顿重点中提出相关问题,深入查找我校和自身在精神面貌、敬业状态、服务大局、服务师生、狠抓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进行梳理,深挖思想根源,研究改进措施。

(三)制定措施、改进提高(4月份——6月份)

结合查摆出的问题,学校及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目标,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从健全学习教育制度、健全有关工作制度、健全监督制度等方面入手,逐渐形成一套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总结评比、巩固成果(7月份)认真总结加强作风建设的经验、取得的成效以及巩固措施,形成书面总结报告,及时报上级部门。

六、工作方法

(一)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开展干部职工“四教育”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和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规划纲要》和中、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干部和教职工增强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使干部和教职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切实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建立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使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做到“四个有”:有学习制度、有学习计划、有学习笔记、有学习考核,推动干部教职工理论和业务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开展“帮困助学一对一”主题实践活动。把学校作风整顿活动与“帮困助学一对一”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继续开展以行政领导和班主任每人一对一帮助一名贫困生,科任教师每人一对一帮助一名学困生为主要内容的“帮困助学一对一”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学校作风整顿活动的深入发展。

(三)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学校领导要深入课堂搞调研,为学生、教师、学校服务。学校领导深入课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采取听随堂课、推门课等形式深入了解教学情况,帮助解决教研教改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把“三问三解”贯穿始终,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围绕学校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跟踪检查指导,推动工作落实。

(四)组织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千名家长进课堂”主题实践活动。广大教职工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门走访、电话、书信、短信、网络等多种家访形式,与学生及其家庭零距离沟通。在家访过程中,广大教职工要重视宣传育人理念、突出安全教育,加强心理辅导,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等。班主任每学年至少家访本班半数以上学生,科任教师每学年要对所教的20名以上的学生进行家访,每次家访前要预先“备课”,结束后要认真做好情况记录,形成“家访手记”。学校在“校园开放日”提倡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自己的孩子同听一堂课,同吃一顿饭,邀请家长参与教师听课、评课、监考等,参与学校有关活动,了解孩子学习、生活以及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千名家长进课堂”活动,拉近家校距离,增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增进互信与理解,强化育人功能,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开展以“树形象、铸师魂,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通过广泛宣传学习模范教师和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增强教师职业光荣感、幸福感,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志存高远,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制定师德考评方案,创新考核评价机制,认真查摆改正学校和教职工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大师德失范行为惩处力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当前,我校各项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突出针对性,进一步严明纪律,转变作风,做到活动与教学两不误,两促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妥善处理好开展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把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确保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砖井镇学区

--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篇3

(2012—2020)

2012年9月

为切实加快我校的发展,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适合我校发展需要的中长期规划,以指导学校工作。

一、办学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兴校,科研兴校,育人成才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教育为首,以培养学生懂感恩、会学习为重点,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根本,以落实素质教育为目标,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坚持用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师,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用现代教育理论、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及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武装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学校文明,优化育人环境,创建平安校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学习思想,造就“会学、会做、会创新”的一代新人。让师生在共同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和谐发展。

二、学校情况分析

学校创建于1980年,原名为----中学,1992年8月搬迁到此处,既现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5410平方米,仪器、电教、音体美等各种器材配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

学校目前共有7个教学班,学生近500人,教职工34人。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中学高级职称教师4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本科人数28人,占83%,近3年教师在市级以上发表论文18篇,学校现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

学校办学20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并获得良好的办学效益和取得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

2009年被县教文体局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被县教文体局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共青团市委评为“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2011年被---市政府授予“市义务教育先进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被教体局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市语委授予“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总工会授予“劳动关系和谐单位”。

2012年被市教育局授予“常规管理先进学校”,被教体局评为“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在春季运动会中荣获初中组全县第一名。

三、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学校必须树立争先创优的意识,群策群力,脚踏实地的开展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学习为动力、以变化为起点、以发展为主 题、以创新为灵魂、以进步为标志,“尚德立校、规范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为策略,以“人文校园、和谐校园”为导向,不断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塑造高素质学生群体,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力争5到10年内 把中学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一流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市级规范化要求。

二、工作目标:

近期目标(2012年--2014年):

规范学校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科研兴校发展思路,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提高师资水平,培养一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本科学历达到90%。

中期目标(2014年--2018年):

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一支有一定教学风格和科研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出在本市、本县有声誉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为有一定特色的中学。师资水平,本科学历教师达100%,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前列,申报市级特色示范学校。

长期目标(2018年--2020年底):

不断加强现代化管理,实行校园闭路网,加强学校、社会、家庭多元化联系。扩大校园面积,绿化美化校园。建设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学校承担1项省级研究课题,每位教师至少具有一项专业特长,学校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把学校办成科研水平高、教学手段先进、办学特色明显,全县一流的特色示范学校,申报市级特色示范学校。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三风”。

1.加强教育,增强教育书人、爱岗敬业精神。

(1)切实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及时有效地组织教师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教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

(2)切实加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规,切实规范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自觉性。

(3)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再创业”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对教师的“为人师表”的言行教育,不断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树立教师形象,加强教师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努力形成“知书达礼、创新进取”的校风、“务实求实、精业创新”的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多思乐取”的学风。

(4)重新构建学生、家长、学校相结合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教师评价制度。通过社会、家长评学校、评教师,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校、评领导等活动,努力创建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氛围。努力创设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校工作的局面。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养成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以开展多种形式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五爱教育”,以“八荣八耻”为指导,在学生中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充分发挥校本资源的作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地方德育基地、乡情教育、地方文化等教育资源为载体,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民族精神为目标,广泛进行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深入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为重点,通过开创“文明班级”、推普周、读书笔记、艺术节、科技宣传月,学雷锋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语言文明习惯。

(3)进一步细化、规范学校的德育活动,以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契机,制定德育工作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计划,落实工作制度与要求,阶段性地抓好系列教育活动,开展社会服务、劳动、社会实践与体验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劳动思想与技能,增强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性,培养良好的学风。

(4)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积极有效地开展“读书、大手拉小手、雏鹰行动、读书征文、演讲、学雷锋见行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团队教育活动,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爱祖国的思想,培养学习探究与体验的热情。

(5)认真抓好学生的法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治、安全和防范意识。以《社会治安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游泳安全、食品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根据季节特点,有重点地做好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

⑹加强家长学校与社会德育工作站的建设,积极通过家长学校与德育工作站各项活动,宣传学校工作,积极取得家长与社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共创学校佳绩。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在二到三年内,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仪器设备,完善教师办公条件,完善办学条件,配备“班班通”,建成“活泼健康、积极向上、激励进取、展示自我”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创优良的育人环境。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重建“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建立“课程”是师生教与学的“体验课程”,是被师生实在体验到的、感受到的、领悟到的、思考到的课程,教学是课程的创设与开发过程,而不是课程的执行者;转变教师角色,认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建立师生相互尊重、赞赏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建立“关注全体、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观;构建了“关注全体、师生平等交往、师生与生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生观”;关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把握教育方向,教育思想;更新与掌握教育观念,技能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理论与业务水平。

2.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树立学校师资品牌。加大骨干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步伐,通过传、帮、带,结对子,外派进修培训,压担子,承担课题、课改研究任务等形式,在三至五年内,培养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步骤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市级培训,促进骨干教师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培养成为学科带头人。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学历层次,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在五年内,实现本科学历教师100%,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达100%,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4.加强教学与课题的研究,不断完善教研与备课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5.不断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实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的组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6.加强学校的班子建设,加强对学校班子的思想政治,爱岗敬业思想教育,使之具有较高教育教学与教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实现学校管理人员在二至五年内逐步实现学校管理人员的过度与优化,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7.通过学科带头人评选,实行全员聘任制,职称评聘分开、竞聘上岗等政策,引入教育教学与竞聘上岗机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队伍建设,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三)加强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管理与指导。

1.进一步组织学习新一轮课改的理论,加强课改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新课改目的、意义、要求与实施办法,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新一轮“课改”的认识上来。

2.继续加强教师课改的培训,通过听讲座、观看专题片、组织教师学习、进行课改实践与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等办法,不断提高教师适应课改的能力,确保课改年段的延伸。

3.加大课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充分挖掘校内外校本资源,开发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认真研究、上好综合实践课,培养学习的社会服务与实践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加强评价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断探索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实现多维度、多层面,关注过程与方法、价值与情感的评价体系的形成。

(四)继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立。

通达镇第二级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篇4

一、背景分析

自1968建校以来,友爱中学在2001年因乡镇撤并,易名为通达镇第二初级中学,2006年建起了学生食堂,目前学校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38平方米。现有教师44人,在校生110人,5个教学班,现住校学生人数56人。学校坚持“从严治校,务实办学”的宗旨,从常规建设着手,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了“学风勤奋,教风严谨,校风朴实”的办学风格,赢得社会比较广泛的赞誉,成为我县农村初级中学中的排头兵。

世纪之初,全球化经济的竞争、整合、调整,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无论是国际竞争的复杂性,还是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变革,还是当前教研教改的迫切需要,都要求我们必须总结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具有发展潜力的办学规划。

近年来,学校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广大教师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教学质量受到上级和社会的首肯。但也要看到,教师中尚存在面对绩效工资改革和职称评聘而踌躇彷徨的情况,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理解需要进一步深化。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研水准、教学管理同时代的发展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在学校管理方面,我们从“体制、机制”入手,初步建立形成了一套有本校特色的管理体制。但是对逐渐建立的管理制度,有一个如 何进一步科学化、人性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的问题以及如何最大化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体现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教师队伍已相对稳定,青年教师占整个教师70%以上,这些教师精力充沛、事业心强,是我校教育教学队伍的中坚力量,但同时他们也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如何创造条件,加快青年教师的成熟,事关我校今后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已在我校全面推开,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但发展思路尚需进一步明晰,需选准突破口,在跟上改革步伐的同时,力争尽快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塑造自己的办学品牌。

二、办学思想

1、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

学校教育的本体价值,不是为了选拔适应教育的学生,而是为了创造适应每个学生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潜能和个性发展的充分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之需。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学校必须同时把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视作同等重要的任务。所以我们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以德育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012年是明水教育赶超发展的起步年,也是我校赶超发展的起点年。全县教育工作总体思路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深化绩效工资改革为动力。推进“工作创新年”活动,大力开展教研活动和管理升级 活动,强力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战略、高效课堂战略、创办全市一流高中战略、教研兴教战略、特色品牌和精细化管理战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优质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和赶超发展,加快实现创办全市一流教育和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奋斗目标。

为此,根据县局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确定了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应该是“以人为本、成人、成才、成功”,确定的办学理念是:“自主学习、兴趣发展、特色育人、生有空间”。

三、发展目标

1、办学目标

(1)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

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是指我校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和奋斗,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现代化管理方式、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构建现代化管理和教学模式,以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乃至优秀的人才为已任。建设一流的有自己特色的示范性学校,从而达到创建明水县农村教育示范校的目标。

(2)学校发展的近期目标:

本规划所界定的“近期发展目标”为三年(2011.9—2014.8)时间,基本任务是在三年时间内基本实现学校教育思想进一步转变;树立更新的教育质量观,初步展现学校办学特色,坚持以法治校、以德治校,继承并保持我校优良的文化传统,坚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基本形成“以师生发展为本”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动精神逐渐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同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 的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创建明水县农村教育示范校的目标打好基础。力争用三年的时间打造通达二中“金质品牌”的雏形。

2、培育目标

初中教育的整体性质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我们的基本任务是“升学预备教育”,即为高级学府输送“素质达标、个性鲜明、适应社会、富于创造”的中学生。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业绩的农村初级中学,我们将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培养学生。在培养学生的理念上,尊重个性的差异,尤其注重特长的发挥。以此实现其既可适应社会之须,又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重点工作

1、德育工作

目标:在继续抓好政治思想,行为规范、学习态度三项基本工作的同时,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为突破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接纳、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际性和主动性,从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措施:(1)探索量化式管理新模式。学生量化管理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校团委、学生会在政教处的统一领导之下,开展好各项量化评比工作,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逐步变“他律”为“自律”。力争2011年9月起步,2012年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2)健康教育。以树立大健康教育观为宗旨,力争形成心理健康、体质健康和适应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体系。近三年仍着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使心理健康教育朝特色方面发展。其中重点是针对当代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为最终形成我校特色的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2、教学工作

目标:在继承发扬通达二中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力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课堂教学模式(手段),教科研诸方面,形成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动手、学会创造。突出创新和实践两个重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措施:

改革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影响最深、表现最顽强的领域,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通达二中要摆脱“应试教育”的绳索,应从教学评价上解放教师,解放课堂教学,正确引导广大教师顺应时代之变,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行为,给学生更多直接体验与自主探索的机会,逐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水平和质量。鉴此,学校要编制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2011年10月启动,2012年6月试行,争取2014年形成通达二中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阅以及公开课、优质课的评价体系。

3、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目标: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党风促作风,推动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形成纯洁的党风,踏实的作风,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朴实 的校风,并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其内涵。要使之渗透在校园物质文化、活动文化、观念文化之中,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力争在近期规划时间内初步完成假山、凉亭、德育文化墙的建设。

措施:

(1)校园物质文化。通达二中校园面积广阔,绿化美化工作困难较大,但我们有一大批敬业爱校的优秀教师,有着较好的外围环境,学校决定每年拿出2000至5000元资金,逐步规划设计校园育人环境建设。

教师办公室的装修、校园绿化及校园文化的景观布置,均规划先行,反复论证,力求做到布局合理,美观实用,在2011年底拟定方案,2012年启动,使全校的校园物质文化形态形成一定的规模,校园文化育人水平再上一个层次。

(2)校园活动文化。这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能力,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保证。力求三年中逐步将工作落实到位。

4、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目标:我校信息网建设一直在全县低谷徘徊,我们要强抓机遇,迎难而上,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加速实现管理现代化、以及教育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措施:

(1)学校网站建设:一期工程完成网站的设计和与县教育网接入(2012年内完成)。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完成远程教育、局域网接入(2013年完成),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实施教室信息化。

(2)队伍建设: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员、应用系统管理人员、教学人员的培训。采取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培训、系统内部的培训、学校组织内部培训等方式,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4)教学手段现代化:力争形成本校特色,形成周边学校的示范性现代教学模式。抓住学校网站开通之机,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逐步实现备课无纸化、课程网化、方法手段现代化。

五、保障体系:

1、确立现代管理和教育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在干群中树立现代管理与教育的五大意识。

(1)法制意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法治校、以人为本”是通达二中人的基本理念,是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的核心,也是通达二中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2)现代意识:21世纪,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创新的水平,取决于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素质。我校不仅要紧追这一发展之需要,并应在适应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超前意识、赶超意识和创新意识。

(3)质量意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单一的升学率指标在逐渐淡化,对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的评价应该侧重于综合素质原能力。力争通过远、近两期发展目标的努力,建设名牌学科、名牌课程和培 养名牌教师。

(4)科研意识:学校必须以科研为先导,建立一流管理机制,形成一流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5)主体意识:学校将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师生,努力创设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不断进步的条件和机会,将“师生为本”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和教学之中,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让通达二中形成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和发展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空间。

2、行政管理提高层次

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充实调整建立一套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师生为本、稳步发展、规范高效、以法治校、以德育人的管理机制,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学校发展。

(1)完善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学校领导体制,建立校长办公会制度。

进一步完善校长办公会制度,学校的人事安排、大型设备的采购和教学行政等的学校重大事项将由校长办公会讨论、研究决定。校长办公会在行使这一权利的过程中,应集中体现“以法治校,以德育人”和“师生为本,规范高效”的管理思想。(2)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学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学校发展规划、规章制度的制订,重大财务支出以及一切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等方面,必须保障教代会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审议通过权。探索执行“校务公开”制度,不断推进学校的民主管 理水平。

(3)建立进一步完善的学校规章制度

根据社会变化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修订《教师行为十不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学校常规管理制度。

3、队伍建设要突出重点。

教师是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要创建我县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支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配套的教师队伍。现全校教师平均年龄33岁,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利弊互存,迫切需要解决好新老交替的问题,让中青年教师早日成熟,并逐步增强骨干教师的力量。因此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师德标兵评比,以此来强化师德修养,积累人文底蕴,展示人民教师崇高品德,为人师表,在全体教师中要倡导先锋模范带头和光辉的榜样作用。

(2)努力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完善“强师”机制。优秀教师是一所学校的宝贵财富,努力为教师成才创造条件。在今后的3-5年内具体目标:高层次学历教师将占教师总数的70 %,高级职称30%,中级职称65%以上。通过引进或培养,有多名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

(4)鼓励教师“冒尖”,逐步建立吸引人才、稳定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的用人机制。

(5)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队伍。在做好常规建设之外,要有计划地开展理论学习(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专题研讨、工作经验 交流、课题研究活动,采取导师带教、课程进修等不同形式培养好青年班主任,修订、完善科学合理的班主任考核评价制度,力争三年内培养2-3名在我县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班主任。

4、改变学校科研滞后、分散的现状。

学校广大教师埋头苦干,成绩喜人,确立了通达二中良好的社会声誉,但教师的自身的“造血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世纪之初的召唤,在近三年内,学校应在转变办学思想的过程中,通过改变教学教研的现状,增强教师的发展后劲,为学校的发展注入科研的活力。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其目标的选择是依据本校具体的环境背景。本规划的发展目标仅提出了大致的方向和近三年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制定规划过程,实乃一所学校对自身认识与思考的过程,为将其办学思想转化为每个教师、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全校师生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基本实现目标。为使规划的“美好蓝图”化为现实,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规划”付诸实施,为共同创建通达二中辉煌的明天而奋斗。也为明水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优质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和赶超发展,加快实现创办全市一流教育和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通达镇第二初级中学

砖井镇中学教科研中长期发展规划 篇5

一、总体发展目标

以“让校园生活成为学生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把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应用纳入学校2010——2014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以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校本研修促进学校发展”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力争五年内努力使项目应用进入到所有学科的教学领域,并以此作为学校探究课程的落实点,形成学校鲜明的教学改革特色和校园文化。培养一支能掌握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掌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和具有较高信息素养以及一定高级思维能力的学生群体,促进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二、具体目标

2010年—2011年:在教师层面,全部教师要接受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并对英特尔项目促进教学发展有统一认识和高度认可。在硬件建设方面,保证教师能方便的使用上计算机;建立起校园资源库系统,为教师备课提供资源库;致力建成学校网站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论坛,完善学校的信息技术和校园网建设。在教学方面,组建骨干教师团队,对骨干教师团队进行教育技术的专项培训,骨干教师团队进行备课改革,尝试进行网络备课,对教案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设计的使用效果。骨干教师团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信息化手段使用的深入探索。通过挖掘地方资源、全员参与实践的大型项目应用的初步设计和组织,初步让师生体验项目学习对教育教育的变革效能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明确英特尔未来教育应用项目是学校课程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和社会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对外网站了解学校最新动态。

2012年—2013年:在硬件建设方面,继续加大投入,提高硬件配置,提高学校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程度,实现全校范围的网络化管理。各学科教师配备上笔记本电脑,校园内建设无线上网环境,教师在校园内实现无线上网;搭建网络备课系统,骨干教师能够进行电子备课;建设校园办公系统,校内各部门能够进行无纸化办公,教师可以通过校园办公系统了解学校最新信息通知;在教师层面,通过教学成果评比、课堂评价等校本研修的途径开展项目学习在不同学科教学的中的应用尝试,加强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培训和习惯培养,树立有能力、有经验、有成果的教师作为学校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学习的示范和典型。在教学方面,要让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学习作为学校常规化推进的探究课程内容。继续推进每学年一次的“学校设定大主题—年级设计小主题—分层实施—整体评价”的项目学习活动,使之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亮点和特色,在主题活动和教学领域中,重视对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014年:在教师层面,要有一批教师能熟练把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理念、要求、技能应用到教学领域中,积累的大批教学成果能够得到专家的认可,并在全市、甚至全区、全国得到奖项。在硬件方面,继续加大投入,要成为广平县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示范校。在教学方面,要通过英特未来教育项目应用,促进学校探究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教师支持、学生喜欢、社会认可的开放性课堂。

三、具体措施

1.沟通先导,争取支持

作为学校规划的一部分,学校将通过成果展示、研讨、汇报等方式,让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英特尔未来教育机构和全体教师认识到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应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是提升学校办学效能的有效措施,在理念共识的前提下,争取资金、政策、技术的支持。

2.建立机制,搭建平台

着手制定相应的项目学习制度,每学期定制有重点、有内容的项目学习培训,内容包括21世纪技能、问题涉及、基于项目的学习、助学技能、学习支架、评价量规等,促进教师对项目应用持续的学习。制定项目应用交流制度,每学年举办成果展示会、成果表彰会等,定期选派领导、骨干教师参加项目学习交流活动,通过树立典型等方式,促进项目应用的成效。制定项目应用评价制度,把教师参加培训、能制定项目学习应用的计划并有效组织实施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指标。

3.培养师资,优化环境

拟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组建教师指导团队,深入课堂,开展现场指导,在实践中增强教师设计可操作性和项目应用有效性的程度,倡导学科间的组织研修和互动交流,通过公开课、示范课、教学大赛等活动,促进项目应用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建设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自我超越、专业化的教师学习集体。加大学校信息技术的投入和

应用力度,高配置建立教师电脑工作站,在原有每班有多媒体小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包括教学平台、备课平台、评价系统在内的“一体化多功能平台”教室。建立学校资源库,引进开发与项目学习有关的教学软件和资料,通过校园网的完善,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4.强化应用,总结提升

将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融入常规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每学期设计并实施一个以上学生为中心、完整体现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展示推动项目应用创新,及时总结收集项目应用实施的初步成果、优秀案例,集结出版,表彰优秀个人,促进项目推广工作。

眉山中学五年科研发展规划 篇6

2005年5月12日行政会通过

一、指导思想:

眉山中学创建于1907年,现在是一所准百年老校。近百年来,学校向祖国各条战线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眉山中学教育质量誉满全川,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被省教育厅确立为省属重点中学,2002年又被四川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目前正在争创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学校如何发展?怎样才能办出特色学校?这就需要加强教育科研,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的思想,从教育科研中去寻找答案。

我校历来重视教育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2002年以来,先后有四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奖励或表彰。《高中生“三做”教育研究》成果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二届普教科研教学成果三等奖、眉山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校园网络建设的几种模式研究》成果获省教科所二等奖;《城市建设的研究》和《现代公益广告初步研究与创作》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获省教育厅优秀奖。这些科研成果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迪。

近几年来,由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由1500人左右增加到3000多人;班级数量由20个增加到50多个,任课教师由原来的不足100人增加到现在的近180人。学生人数、班级数量、教师人数都在过去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多。在增加的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师、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和理论水平都还有待于提高。在一个老、中、青 1

不大成比例的教师队伍中,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学校传统,办出有特色的示范性高中,离不开教育科研。

因此,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是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学校,把眉山中学办成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在川内外都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校的必由之路。

二、工作目标

1、完成已经立项的省级重点科研课题《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

2、鼓励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教育科研活动,大力开展研究工作,力争有科研课题能够在市、区立项,校内有多个科研课题在进行研究,在全校形成有省、市、区、校四级课题同时进行研究的良好科研局面。

3、鼓励以学科教研组为课题组进行教育科研活动,以促进同学科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共同提高,从而推动学校的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4、鼓励班主任开展科研活动,以促进学校班级教育管理更趋科学化、人文化、特色化。

三、主要措施

1、成立学校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规划立项审批、研究指导、成果签定、推荐上报和评奖等工作。

组长:姚建生

副组长:李树明 代俊儒

成员:蒋贵斌 邵仁圃 雷先泽 李丽彬

由李丽彬老师负责日常工作。

2、学校设立专项资金,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和研究成果进行奖励,调动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①重视课题研究的立项工作。凡申报立项的课题,必须按规定填写相关表格,写出研究方案,然后上报立项。各级课题报学校的主研人员人数根据参与课题研究的人数来确定;报上级部门的主研人员人数为:省级5-7人,市区级3-5人,校级2-4人。课题批准立项以后,对各级课题的相关人员按下列标准进行立项工作奖励:省级400-500元/ 人,市级300-400元/人,区级200-300元/人,校级100-200元/人。

②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指导。课题立项以后,必须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主研人员每期都要向教科室交研究工作笔记和阶段成果总结材料。如不能按时交的,视为自动放弃主研人员资格。完成任务以后,主研人员每人每期按以下标准进行过程工作奖励,省级700-800元,市级500-600元,区级400-500元,校级300-400元。

③重视课题的鉴定和评奖工作。对于省、市、区三级课题研究成果,则按程序聘请相关专家组进行鉴定,校级课题成果由学校教育科研规划小组代替专家组进行鉴定。课题研究结题以后,则组织专门力量完成相关材料,申报评奖。

各级课题获奖后,则按下列标准进行成果奖励:省级一等奖20000-25000元,二等奖15000-20000元,三等奖12000-15000元;市级一等奖10000-12000元,二等奖8000-10000元,三等奖6000-8000元;区级一等奖5000-6000元,二等奖4000-5000元,三等奖3000-4000元;校级一等奖3000-4000元,二等奖2000-3000元,三等奖1000-2000元。完成申报评奖材料的主要人员及执笔者另行奖励,其标准为:省级一等奖4000元,二等奖3000元,三等奖2000元;市级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500元;区级一等奖1200

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800元;校级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800元,三等奖600元。

3、学校鼓励非课题组的老师参与其他课题组的研究,一年开展一次科研成果的评奖,并将其获奖论文编入学校的教育科研成果集。其成果奖励标准为: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50元,三等奖100元。

4、学校将要求各科教研组和班主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课题的研究,并与学校的相关政策挂钩。

5、将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晋级和职称评定挂钩,在同等件下,优先考虑有科研成果的教师,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力争在三至五年时间内,将眉山中学的教师队伍打造成一支科研型的队伍,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科室

上一篇:《节约用水 爱护地球》 国旗下讲话下一篇: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