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中学2007科研工作总结

2024-09-12

兴凯中学2007科研工作总结(精选6篇)

兴凯中学2007科研工作总结 篇1

兴凯中学2007科研工作总结

在密山市教育学会、科研所指导下,在校委会的领导下,2007年的科研工作即将结束,现将一年来科研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迎接鸡西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所阶段检查的情况: 今年年初鸡西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所,对全鸡西市“十一五”立项课题,进行阶段性大检查,我校教导主任司有生主任负责的鸡西市级课题《课堂愉快悦性研究》顺利通过验收,并被定为鸡西市重点课题。司有生主任被鸡西市心理咨询师协会选为专业委员会理事。

二:校级重点课题研究情况:

在校长姜秀琴同志亲自指导下,由政教主任任日忠同志主持的,由刘晓梅申请立项的密山市“十一五”科研课题《针对初中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历经两年的努力,在我校党、团组织、工会的协助下,在政教主任任日忠同志带领全校的班主任,进行了大量探索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他们为全校学生建立了心理咨询档案。

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并保存有记录。

课题组成员对学生个体进行跟踪记录,形成个体案例,20多份。

课题组成员撰写各级、各类论文20多篇。

课题组负责人任日忠同志,被鸡西市心理咨询师协会选为专业委员会理事。该课题“十一五”被定为我校重点课题,被鸡西市心理咨询师协会选为研究课题。

三:领导全员参与课题研究:

以校长姜秀琴同志为首的领导班子成员全员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研究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有了保证。

校长姜秀琴负责国家级子课题《农村中小学校长实践智慧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同时指导心理类课题的研究。从研究方法到资料收集、提供等方面都给课题组有力的帮助。

教导主任司有生同志负责鸡西市“十一五”立项重点课题《课堂愉悦性研究》的研究工作。政教主任任日忠同志主持的,密山市“十一五”立项的科研课题《针对初中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的研究》的研究工作。我校团委书记孙晓霞、工会主席衣常宝、总务主任钟长君同志都参与该课题的研究工作。

科研副主任孙景林负责密山市“十一五”立项课题《分组分层次游艺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工作。

副校长关福禄、副校长于书生都参与了刘秀莲同志负责的密山市“十一五”立项课题《从心理辅导入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研究工作。

由于我校领导带头进行科研研究,并建立了从国家到学校,不同级别的、从心理教育到课堂教学、从班主任工作方法到教育模式不同类型的研究体系,有力的推动教育教学的进步,收到可喜的成果。

今年鸡西市教育学院校长研修班在我校开展研修活动,我校提供研讨课五节。我校全年共写科研论文、案例等200余篇,07年我校被评为鸡西市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副校长关福禄被评为鸡西市先进工作者。

兴凯中学2007科研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教学研究意识,课题意识,从实际出发,教科研服务教学

近几年来, 很多中学贯彻“以科研为先导,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 以科研促教学, 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 在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思想的过程中, 还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研究的现状

1. 教学观念陈旧, 视教学研究为畏途。

一些教师认为, 现行的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是驾轻就熟, 从事教学研究可能要冒风险, 况且也不容易出成绩;还不如按部就班、加班加点, 成绩能立竿见影, 还容易得到领导和家长的认可。他们认为,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 高考制度不改革, 没人敢以牺牲“升学率”为代价来进行教学改革。这些人的陈旧教学观念严重地束缚了他们的手脚, 他们宁可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收获微薄的希望, 也不进行任何探索和改革。

2. 教学理论薄弱, 研究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师范教育大多以学科为单位设置, 存在着重视学科专业课程, 轻视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课程的弊端, 造成师范生知识和能力结构中普遍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现状。受过这种教育的教师自然把传授学科专业知识作为己任, 专心致志地进行学科教学工作;教科研则被作为理论工作者的专职研究领域而不去涉猎。“教学”和“科研”被人为地分成两个领域。这就造成了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直接面对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的教师, 不开展必要的教学研究, 使得许多教学经验得不到及时总结而自生自灭;教学中多种多样的问题得不到科学的解决, 使得教学质量提高缓慢。

3. 缺乏科研方法, 研究素质低下。

多数教师普遍缺乏必要的教科研理论和方法。教科研活动被简单地归结为经验总结和论文写作, 似乎只要写出一篇像样的论文, 就表明开展了教科研活动。其实教科研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就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 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 以探索教学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即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 探索未知规律。课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研究者的科研水平。中学教师的课题研究, 选题大多来自学科教学, 能够直接指导教学实践, 这是教师科研的优势和特点。但是由于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的缺乏, 学科课题低层次重复现象严重, 经验性、描述性的成果占大多数。

4. 缺少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中学教师开展教科研既有优势又有劣势。他们的优势是,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直接面对教育主体, 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研究的针对性比较强。他们的劣势是, 作为非专业研究者, 存在着教学常规工作与教科研之间的矛盾问题。由于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占用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 除去专业方面的学习外, 教师每天用于业余学习的时间很少, 投入到教科研工作的时间更少。造成教师知识面狭窄、科研信息不灵通, 科研水平低下。除此之外, 还有效率问题。教科研所研究的问题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是长远的规律性的问题;既是简单的教学问题, 也往往涉及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许多问题。进行这样的课题研究, 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工作量大且不能立竿见影。这就与常规教学的效果在短期内就能看得见、摸得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改变现状的策略

要解决上述问题, 必须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 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实践。

在新形势下, 对教师来说,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自身的教育观念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 更新原有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主体教育观念和发展教育观念。只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 教师才能学到先进的教育理论, 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 才能形成强烈的研究意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促成教师队伍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然而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观念的形成, 不是记住一些新观念词句就能达到的, 它需要教师自己去研究、去体会、去探索。只有转变了教育观念, 科研意识才会增强;科研意识的增强, 反过来又会加速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更先进更科学的新观念。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 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学习中实践, 在实践中学习。

2. 完善制度, 营造氛围。

在广大教师对教科研有了明确认识以后, 为使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够持之以恒, 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一套科研工作制度。如 (1) 理论学习制度。确定理论学习时间, 系统学习有关教科研的理论书籍。 (2) 课题落实制度。指导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选定研究课题, 帮助他们制定实验方案, 搜集、整理、积累实验材料, 写出实验报告。 (3) 教科研成果交流制度。定期召开教科研成果汇报会议, 交流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会、经验和成果。 (4) 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对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这些制度的建立, 将会调动教师参加教科研的积极性, 形成人人参加教科研的浓厚氛围。

3. 全员参与, 点面结合。

中学教师身处教学第一线, 每天都经历着课堂上发生的一切, 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和行为都可能蕴涵着一个研究课题。要做好教科研这篇大文章, 必须改变以往“单兵作战”“各自为战”的做法, 而采用“全员参与, 点面结合”的策略, 形成群体优势。然后再确定若干项重点课题, 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并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课题的选择坚持从“小处着眼, 有能力去做、有潜力可挖”的原则。确定课题最重要的标准是:所选课题是不是来源于教学第一线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不是教学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入点是否正确等等。

4. 掌握方法, 注重过程。

教育科学是一个由多种研究模式构成的学科, 教育科学的研究并不是可以不遵守任何规矩、放开手脚、随心所欲地搞研究。中学教师要想通过自己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 就必须明确自己要选择哪种研究方式或方法。

教学研究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四类, 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行动研究。实际上学校、教室本身就是教育科学的“实验室”或“研究室”, 教师整日操劳其间, 一方面进行常规的教学活动, 一方面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两者互补, 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所以, 在研究方法方面, 应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其他研究方法为辅”为方向, 并结合调查法、观察法、案例法、比较法、历史文献法等进行研究。

在教科研形成群体规模后, 应注重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调控。任何一项研究课题我们都想把它做好, 取得预期的效果, 但是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我们不应惧怕失败。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明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一项研究成功了, 它告诉我们这样的选题方向、研究方法、操作过程是正确的;反之, 至少告诉自己和他人这样做是行不通的, 促使我们找出失败的原因, 避免以后再走弯路。所以, 对立项课题的要求应该是“注重过程, 争取成功, 不怕失败”。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 在对立项课题进行阶段评估或验收结题时, 更注重考察其研究过程。有些选题新颖, 操作过程严密, 原始材料翔实, 只是在最终成果的表述上有欠缺的课题, 应同样予以肯定。

三、教科研实践的警示与启迪

中学教学研究的实践告诉我们, 要想真正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落在实处, 而不只是一面旗帜、一张招牌, 使教科研真正为教学服务, 首先必须完成以下四个转变。

1. 变“被动教科研”为“主动教科研”。

在自我意识中, 不少教师没有把教科研作为自己必要的工作内容, 有的人认为教科研是份外的追求, 是一项软任务, 不能立竿见影, 远水解不了近渴。他们只是因为职称评定对教科研做了要求, 有了硬性规定, 无奈之下, 才临时抱佛脚, 突击赶写几篇论文, 但等职称评定已过, 又把教科研工作置于脑后。也有人认为中学教师充其量只是个教书匠, 即使鼓励他们搞教科研, 又能搞出什么名堂?凡此种种, 都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变。使教师认识到教科研是时代的召唤, 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是教学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变“被动科研”为“主动科研”, 使自己成为教科研的主人。

2. 变“教科研脱离教学”为“教科研服务教学”。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但是以教学为中心并不排斥教科研。因为研究课题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来自于教师的教学活动, 和教学实践紧密相连。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教科研的对象和内容。面对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 必然会遇到矛盾, 发现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研究, 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摸索出规律, 之后, 去解决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 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优化教学工作。而把教科研与教学对立起来, 不是教科研搞不好, 就是教学被耽误。

3. 变“闭门造车”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有些教师认为, 搞教科研就是苦思冥想、闭门造车, 只要在书堆里学习一些理论、找一些问题, 写出论文就可以了。其实, 中学教师进行教科研的优势在于亲自参加教学实践活动, 离开了生动的教学实践, 即使有丰富的教学理论, 也将会一事无成。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迈伦·柯特金认为, 美国教育研究没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研究脱离教育实际, 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未能直接参与教育研究。他认为, 只有教师成为教育研究的完全参与者, 学校教育改革才能前进。由此看来, 中学教师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变“个人行为”为“全员参与”。

在中学, 有不少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孜孜以求, 取

教学实践札记

得了不小的成绩。即使在教科研荒芜的年代, 也不曾停止。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教科研不能只是个人行为, 它应是全员参与的群体行为。一个人单兵作战, 何时才能形成燎原之势?出路在于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开展课题攻坚, 搞规模教科研, 以群体促进个人, 以个人带动群体。改变个体“作坊”式的研究状态, 既发挥群体优势, 又利用个人特长。

兴凯中学2007科研工作总结 篇3

为全面贯彻落实密山市教育局2012年文件要求,切实抓好家校共建工作,经兴凯中学校委会研究决定2012-2013举办家长开放日两次,第一次于2012年9月17日至2012的年9月20日,第二次于2012年12月17日至12月20日举行特制定此方案。(由于10月至11月正处于农民秋收季节,本学期举办两次开放活动)

一、指导思想:

1、为了增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亲身经历子女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让家长走近孩子,倾听心声,走进教室,关注教育。

2、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增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学校的管理,了解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缩短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3、向家长展示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展示师生风采,创设和谐育人的氛围。让家长亲身经历子女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走近孩子,倾听心声;走进教室,关注教育;走进学校,参与评价。

4、立足学校,放眼社会,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争取社会各个方面对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大力支持,协调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二、领导小组:

组长:王树斌

副组长:关福禄 于书生 任日忠 孙晓霞

成员:各处室主任、各学年组成员,各学年班主任

参观负责人:邱菊、王艳伟、程少华、张春田及各处室负责人。

三、活动主题:

走近孩子,倾听心声,走进教室,关注教育

四、活动安排

1、班主任发出邀请函,通知家长带好笔(每班不限)。

2、2012年9月17日至9月20日上午:学年具体安排如下:

9月17日上午,六年级

9月18日上午,七年级

9月19日上午,八年级

9月20日上午,九年级

3、家长报到时间:7:304、地点:各学年组(年级组长及班主任接待)

第一节:7:30-8:00参观寝室、食堂。(除操作意外)

第二节:8:05--8:50按课表听课(教务处)

8:55-9:20组织家长参观兴凯中学大课间

第三节:9:20--10:05主题班会(政教处)

第四节:10:15--11:00老师和家长座谈、填写家长意见反馈书(各学年自定会址)

五、注意事项

1、各班班主任老师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工作,精心布置教室,营造育人氛围,提前通知参加活动的家长,并发送邀请函;各班搞好教室清洁卫生工作,安排好凳子。

2、各年级、各处室请认真重视本次活动,按照方案认真落实工作,统一认识,端正态度,上下一心,办好家长开放日,搭建一个家校联系的有效平台,宣传学校,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长足进步。3、4、5、6、各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 做好充分准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校学校任何部门、任何人员都应热情接待家长,欢迎参观、考察、全体教师要热情接待,耐心听取家长意见与建议。上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教研组要发挥团队精神,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 注重新课改理念的渗透。观摩,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共同研讨

教学设计,力求家长满意。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力求生动、活泼、新颖、有趣。备课组组织学科老师一起听课

7、各楼层值周教师要认真上岗,检查维持好纪律、卫生、活动等工作。班主任要及时深入管理班级,安排专人负责卫生、纪律等管理。

8、根据家长学校开展情况选拔出本各学年家长学校成员名单并上报政教处。

兴凯中学

2012年9月10日

兴凯中学家长开放日邀家长邀请信

尊敬同学家长:

您好!

为了促进家校沟通,我校已建立了家长开放日制度,此项举措能增加了教学的透明度,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状态。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您一定会有更多的期待和盼望,欢迎您参加我们的教育教学开放日,走进我们的学校,欣赏我们的课堂,参观寝室、食堂等主要学生活动场所,参与我们的活动。

本次活动开放时间:2012年9月17日至9月20日

六年级:2012年9月17日

七年级:2012年9月18日

八年级:2012年9月19日

九年级:2012年9月20日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节:7:30参观寝室、食堂

第二节:8:05--8:50按课表听课(教务处)

8:55-9:20组织家长参观兴凯中学大课间

第三节:9:20--10:05主题班会(政教处)

第四节:10:15--11:00老师和家长座谈、填写家长意见反馈书(各学年自定会址)

1、参加家长开放日的家长须自带笔本,在学生所在班主任处登记,并领取“反馈表”,在办公室等候;

2、听课、看课的家长须按时进教室,不能迟到早退,上课期间手机关闭或设置成无声,教学区内不得使用通信工具,不得相互大声讨论,以免影响上课或自习;

3、家长如有意见可直接与学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交换;

4、听课或参观结束后,应认真填写“反馈表”,离校时将此表交回学生班主任;

5、学校将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提出改进意见。

6、与老师或学生交流时不要影响他人。

7、请不要在学校任何场所吸烟。

8、要及时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孩子进行一次诚恳的交流,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切忌一味指责。

9、与教师的交流要有重点,控制时间,让更多的家长都能有机会交流。望各位家长准时参加此项活动,并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活动结束后,您可将宝贵意见向班主任或学校领导反映,让我们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思考教和学,促进教师更专业更敬业,使我校更加符合您子女的发展需要。

敬请光临!

学校联系电话:***5450767

密山市兴凯镇中学

兴凯中学2007科研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在校长室和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区教科室“十一五”教育科研整体规划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导作用、服务功能,以构建学习化新型校园,提高教师的群体科研素质,在教科研工作的推进中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以校本培训为抓手,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为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努力作出贡献。现从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加强课题管理,规范科研工作

1、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随着我校教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逐步建立健全学校科研组织网络,形成以校长室、教导处为主导,教研组为桥梁,课题组为主体的三级教科研网络,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科研工作,把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不断完善科研课题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2、制定科研规划。根据区教育发展研究室有关科研工作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导处制订了学校教科研三年发展规划和《奉城二中2007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给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二、重视学习理论,加强教研科研整合。

本学期里充分发挥教研组长、课题组长的引导作用,认真组织,定期开展以“轮主备课”为重点的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研讨活动。教研活动在正常开展活动的基础上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气氛,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内容上逐渐形成专题化、系列化。通过扎扎实实的学习,踏踏实实的实践,充分调动起教师学习理论,探索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开展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成果

1、抓好区级课题的开题论证工作。

课题开题论证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一项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只有明确开题的目的意义,抓住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科学地把开题工作做好,才能提高我们的研究质量。它不仅使课题组成员开拓思想,扩大眼界,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而且对端正研究态度与学术作风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课题开题的意义,切实加强对课题开题的指导。

总结我校“十五”科研课题开题的情况,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以往的课题开

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开题不按要求,准备不充分。二是开题抓不住主要矛盾,重点不突出。三是一次集中开题的课题太多、太集中,有点走形式。有时一上午开题6、7个,开题后课题组成员仍然是“雾里看花”,思路不明白,任务并不落实。

因此,在开题工作前先召集相关老师集中学习“如何撰写和论证规划课题的开题报告”理论,进一步明确开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内容要求,强调一定要突出重点。教导处组织做好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的开题工作的形式与程序,力求科学地组织开好课题论证会。由于学校重视开题工作,各位课题负责人事先都做了认真周密的准备,本学期我校高丽红老师的“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陈培东老师的“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在区专家的指导下,开题论证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2、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课题结题即结束课题研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形成研究成果。结题成果是对研究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反映。所以,一个课题结题报告所反映的研究成果呈现形式上应包括:反映成果与收获的研究报告、发表或交流的有关论文、反映研究过程的工作报告或研究档案、反映成果的实践操作的教学设计、活动设计、个案研究报告、自编或引用的研究工具(如调查问卷、测验量表等)、教学软件或光盘、文献资料的汇编等。这些材料共同构成成果的总体,研究报告则是其中的主成果,其它材料都作为成果的附件。成果附件的整理与汇编也有一定的款式,并不是把上述所有的材料都装订到一起。

本学期我校有四个区级课题需要结题,分别是:徐爱群老师的“语文教学中学‘自主探究’学习习惯培养”、宋军花老师的“利用网页技术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可行性研究”、罗燕老师的“农村初中纸艺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陈佩玲老师的“在初中起始年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重要性研究”。为了做好此次结题工作,前期的大量准备工作很重要,首先对要老师进行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对如何做好课题结题工作,以及结题过程中的其他注意事项。如:课题成果切口要小展开要大 ;成果要实在,多举实证性例子;主报告与附件分开,附件要精选;字数最多不超过15000字;成果要经得起检查与答辩;成果报告及附件装帧要美观大方等问题进行了专门学习与布置,由于课题结题人员认真准备,搜集整理细致,所以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校课题结题工作。

3、抓好重点课题研究工作。本学期王校长的区级重点课题“城市郊区初级

中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已经开题论证,学校以此项课题为龙头,构建了我校系统、规范的课题研究制度。下一阶段将要召开子课题组长会议,认真学习方案精神,对课题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并要求每位成员从校本课程中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好自己的主攻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好子课题研究,使教研课题真正能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4、指导教师认真总结反思 撰写教学论文随笔。

我校倡导教师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有空撰写教育随笔,反思自己,促进教师超越自我。本学期,教导处组织了论文案例评比活动。大多数老师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了一篇篇较好的论文、案例,共收到论文、案例55篇。学校召开了论文、案例评比委员会议,通过认真评议,仔细筛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杜叶飞;二等奖张培红、肖亮、岳芙蓉;三等奖余克群、王燕、卫凤英、罗秀梅、石卫国、范晓东老师;苏桂荣等10老师荣获优秀奖,并在此基础上汇编我校教师优秀论文集。在评比中我们也感受到不少教师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写下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文章;但我们也看到了部分教师的应付态度,收到的论文中有一些文章很不成熟。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学期教科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不少地方有待改进,特别是要加快新课程实施的步伐,有效教育科研的推进,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思考,不断改进。在新的学年里,我们要开拓进取,实现我校教育科研新的突破。我们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更足的干劲和更大的魄力,认真做好本学期各项教育科研工作,走出一条教科研内涵发展之路。

兴凯中学2007科研工作总结 篇5

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科研室将围绕学校2006年工作目标,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方针,坚持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的原则,以“十一五”课题研究为中心,以教科研制度建设为保障,增强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尽快形成一批专家型、学者型、科研型教师,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措施:

一、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校本培训,构建学习型、科研型教师

本学期继续坚持年级主任负责制,认真开展校本培训,利用双周日下午把课标解读、教材疏通作为重点,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

1、加强校本培训:学校将采取措施加强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指导工作,一是聘请有关专家对我镇教师进行培训,通过专家的讲座及收看优秀示范课等形式,增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对所指定的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与帮扶;三是充分发挥师徒对子的作用,从师德、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业务素养上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提高青年教师的水平;四是组织青年教师继续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特级教师上课录象,从中汲取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及时学以致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五是全体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杂志、书籍,加强自学,以不断把握并适应教学改革的新动向;六是增加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为教师业务学习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2、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教师要确立全面的质量观,不仅要重视考试成绩,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走全面发展之路。

3、继续推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认真实施“七不六让”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通过上几个学期在全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及“七不六让”的教学策略已有了较大的进展。本学期将以“赣榆县教学质量年”为契机,加大力度推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局面。

二、抓好课题申报和研究工作,细化过程管理

2006年是新一轮教育规划的开始年,我镇小学已申报省级《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和市级课题《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的研究》两个课题,其中市级课题已立项,省级课题正在申批中。本学期我镇小学将从整体出发,以提高我镇小学教科研水平为宗旨,申报县级“十一五”短期课题20个。并对课题研究将进一步进行细化过程管理:

1、构建科研例会制,营造科研新氛围

教科室将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学校课题进行细化管理。组织课题承担者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光上升为理论,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各课题组要运行科研工作例会制,结合常规科研活动,充分利用两周一次的研讨活动,收集、反馈实验中老师们普遍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推进。努力营造课题组内健康、向上、竞争、求实的教科研氛围,人人做到为课题研究出谋划策,把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自己的份内之事,认真参与课题研究各个阶段的工作,踊跃参加各类课题研究课的开课实践活动,各级撰写心得体会和学术论文。

2、各课题负责人要严格按照学校教科研管理,按计划,有步骤的扎实开展研究活动

兴凯中学2007科研工作总结 篇6

关键词:兴凯湖,富营养化,污染,生物碳汇

水体富营养化 (eutrophication) 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库、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 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水体溶解氧量下降, 水质恶化, 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 水体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 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 浮游藻类大量繁殖, 形成水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 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升高, 是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 其中又以磷为关键因素。目前一般采用的指标是:水体中氮含量超过0.2-0.3ppm, 磷含量大于0.01-0.02ppm, p H值7-9的淡水中细菌总数每毫升超过10万个, 表征藻类数量的叶绿素-a含量大于10μmg/L。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和家畜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 其中最大的来源是农田施用的大量化肥。

水体发生水华后, 浮游藻类能产生大量的毒素, 加重水体污染。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芬兰等10多个国家, 都曾报道了其湖泊、水库中有毒水华的形成, 并分离出了有毒藻株。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污染及其毒素污染现象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的环境与公共卫生问题,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一、兴凯湖概况

兴凯湖是中国陆地边境地区最大的淡水湖, 位于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密山市, 为造山运动地壳陷落而形成的构造湖。地理位置为北纬44°30′~45°30′和东经132°00′~132°50′之间。该湖为界湖, 北属中国, 南属俄罗斯。兴凯湖呈椭圆形, 北宽南窄, 南北长约90公里, 东西宽约50公里。正常水位时湖面面积为4010平方公里, 其中, 中国一侧约1080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26.9%。湖水最深处达10米, 平均水深4米, 平均湖面高程为68.86米。兴凯湖属于河水直接补给的湖泊, 湖水位明显地受入湖河流的水情控制。湖水从东北面溢出至松阿察河, 经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注入北太平洋的鄂霍次克海。兴凯湖素有“北国绿宝石”之誉, 水域浩瀚, 气势磅礴, 水草丛生, 饵料充足, 鱼类资源丰富, 特别是兴凯湖翘嘴红鲌被誉为“淡水四大名鱼”之一, 享誉海外。但近些年由于人类活动影响, 兴凯湖鱼类种质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 湖水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污染, 保护兴凯湖这座天然宝库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二、兴凯湖渔业资源现状

1. 鱼类区系组成

经鉴定, 中国兴凯湖共有鱼类41种, 隶属于6目11科35属。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最多, 共有23属27种, 占全部种类的65.85%;鲶形目2科3属5种, 占总数的12.2%;鲑形目3科4属4种, 占总数的9.76%;鲈形目3科3属3种, 占总数的7.32%;七鳃鳗目和刺鱼目各1科1属1种, 各占总数的2.44%。可见鲤形目鲤科鱼类是兴凯湖鱼类组成的主体。

2. 渔获物组成

调查发现, 在兴凯湖渔民使用的三层挂网分为两类, 称之为“青鳞子网”和“白鱼网”。青鳞子网网目较小, 一般为0.6厘米~4.0厘米, 主要渔获物对象为和兴凯油, 捕捞量平均每条船每天约200公斤。白鱼网网目相对较大, 一般为4~10厘米, 主要渔获物组成为红鳍鲌、翘嘴红鲌、蒙古红鲌、兴凯青梢红鲌、花、鲤、鲫、黄颡鱼、蛇鮈、鳙、鲢和鲶鱼等13种, 其中按数量是兴凯青梢红鲌所占比例最大, 占总数量的30.4%, 翘嘴红鲌次之。从渔获物组成上可以看出兴凯湖鱼类小型化现象严重, 以翘嘴红鲌为例, 其各年龄组的平均体长、体重都较以前有所下降。

3. 种群特征及变化

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渔产量下降。据资料记载20世纪80年代中国兴凯湖年捕捞量近千吨, 最高产量为1975年的1046吨, 翘嘴红鲌占总渔产量的80%以上[6], 2007年渔产量约为415吨, 减少60%以上, 而翘嘴红鲌仅占总渔产量的9.6%。这说明兴凯湖的渔业资源已呈枯竭状态, 翘嘴红鲌这一名贵鱼类的种质资源正在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渔获物组成变化。调查显示, 兴凯湖主要渔获物为和兴凯油两种, 而以前的主要渔获对象翘嘴红鲌、红鳍鲌、蒙古红鲌、兴凯青梢红鲌、鲤、鲫、鳙、鲢和鲶鱼等种群数量都明显减少, 规格也大幅度降低。本次调查发现在大部分捕捞站这些主要经济鱼类已经不能构成渔获量。由表3渔获物统计可以看出, 翘嘴红鲌在数量上已经不占优势, 被兴凯青梢红鲌所代替;而在总渔产量上已被和兴凯油这两种小型经济鱼类所代替。这说明兴凯湖鱼类的种群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正逐渐向小型化发展。

鱼类种类变化。黑龙江水产研究所2001年调查结果为48种[2], 分属于5目12科, 本次鉴定为41种, 减少7种, 分别为:梭鲈、尖头鲌、花江鱼岁、北鳅、黑龙江花鳅、唇、突吻鮈等。一些鱼类在兴凯湖已经极其罕见, 例如:乌苏里白鲑、草鱼、鱤鱼、马口鱼、鳜鱼等。许多鱼类的数量越来越少, 现在只能在龙王庙捕捞站 (鱼类种类最多的捕捞站) 还能偶尔见到, 例如:黑斑狗鱼、哲罗、鳊、鲂、银鯝、细鳞斜颌鯝等。

捕捞群体小型化。以兴凯湖主要渔获对象翘嘴红鲌为例, 由数据分析来看, 与1982年调查结果相比, 翘嘴红鲌3+龄鱼平均体长下降10.6%, 平均体重下降36.1%;4+龄鱼平均体长下降24.2%, 平均体重下降51.5%;5+龄平均体长下降25.9%, 平均体重下降59.5%;6+龄平均体长下降18.5%, 平均体重下降46.9%。从以上数据看出, 翘嘴红鲌鱼体规格显著减小, 捕捞群体呈现明显小型化趋势。

三、兴凯湖水质现状

兴凯湖水化学主要特征指标为:总硬度1.29mmol/L, 总氮25.58mg/L, 总磷0.17mg/L, 高锰酸钾指数77.92mg/L。

浮游植物共计67种, 以绿藻为主, 占34.3%, 硅藻占28.4%, 蓝藻占23.9%。浮游植物生物量为0.8491mg/L, 硅藻最高, 0.6304 mg/L, 占74.2%, 隐藻次之占18.3%。

浮游动物共计32种, 以轮虫为主, 占43 8%, 原生动物占312%, 枝角类、桡足类各占12 5%;浮游动物生物量为3 2377mg/L, 其中, 桡足类的生物量最高, 占78 5%;浮游动物密度为3601个/L, 主要是以原生动物为主, 占79 9%。

从兴凯湖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生物量、数量, 结合水质理化性状和生态条件评价, 兴凯湖已经趋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四、生物碳汇产业控制富营养化措施

根据兴凯湖渔业资源已被破坏殆尽 (4000余平方公里的兴凯湖年产量仅相当与其相邻的面积为其1/100的某水库的年产量, ) 和水质中度富营养化的现状, 以及兴凯湖水域自然资源和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结合循环经济理念和碳汇经济要求, 我们提出利用生物碳汇产业控制兴凯湖富营养化的措施。

指导思想:利用经典的生物操纵理论, 选择一个生物品种, 该品种首先能利用生物链效应固碳并消除水体富营养化;其次, 该品种能充分利用湖区不同水域的生态资源;再次, 该品种在充分利用不同水域资源生长成熟后能自动回归指定区域;最后, 该生物品种能在指定区域内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 实现自我良性经济循环。

经反复论证研究, 我们认为太湖大银鱼完全可以担当此重任, 这是由兴凯湖水域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大银鱼自身生态习性决定的。

兴凯湖北部水域相对较深, 底质基本上是沙滩和沙砾构成, 而南部水域相对较浅, 基本以淤泥底质为主, 水生植物也比较茂盛, 饵料生物比较丰富。

大银鱼是一年生小型经济名贵鱼类, 在分类学上属鲑形目、银鱼科, 经济价值较高, 适合大水体移植增殖。大银鱼也称面条鱼, 是银鱼科中个体最大的一种, 一般规格为12厘米左右, 最大个体可达21厘米, 体细长, 无色透明, 无鳞片和骨刺, 其肉嫩味美, 营养丰富, 具有一种特殊的黄瓜清香, 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大银鱼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 大银鱼成鱼以小鱼虾为饵料生物, 一年生的大银鱼在秋季性成熟后需要到沙砾底质的水域繁衍后代。兴凯湖南部水域恰恰具备大银鱼生长所需要的大量饵料生物, 北部水域也恰好是其长大成鱼后, 必须回归的天然产卵场。通过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转化, 大银鱼又实现了固碳作用。

目前国内移植大银鱼的水域单产至少为2.5公斤/亩以上, 我们按将来兴凯湖最保守产量为1.0公斤/亩计算, 销售价格按1.5万元/吨计算 (一般为3万元以上) , 则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1.0亿元左右, 固定二氧化碳3000吨, 消除造成富营养化污染的氮肥1200余吨。

实施兴凯湖生物碳汇产业控制富营养华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案:

按政府监管力度大小和管理能力强弱, 可以选择两种方案实施兴凯湖生物碳汇产业消除富营养化计划。

第一方案:

湖泊沿岸政府、单位联合招商引资→移植、增值大银鱼→控制渔民作业网具网眼规格→三年后即可形成大银鱼碳汇产业链。

目前, 在兴凯湖作业的渔民全部需要获得政府颁发的捕捞许可证, 如采取第一方案, 只需对作业网具的网眼做出特别规定, 即禁止“绝户网”, 就能顺利实施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

大银鱼和兴凯湖大白鱼增养殖同步进行。在实施第一方案的同时, 由政府建立兴凯湖大白鱼放流站 (黑龙江省已建立两处大马哈鱼放流站) , 每年投放大白鱼苗种, 同时全湖禁渔三年。三年后在形成大银鱼碳汇产业链的同时, 兴凯湖大白鱼的珍稀物种资源也得到全面恢复。

参考文献

[1]孙冬, 孙晓俊.兴凯湖水文特性[J].东北水利水电, 2006, (4) :261.

[2]董崇智, 姜作发.黑龙江·绥芬河·兴凯湖渔业资源[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3]张觉民.黑龙江省鱼类志[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4]成庆泰, 郑葆珊.中国鱼类系统检索: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5]郑葆珊, 等.中国动物图谱-鱼类: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上一篇:班主任个人课题下一篇:《听格桑教授心理学讲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