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地区

2024-10-12

兴凯湖地区(共3篇)

兴凯湖地区 篇1

近年来, 随着点源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后, 面源污染造成的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随着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 面源污染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成为环境科学、土壤学、生态学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

面源污染主要分为城市面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 其中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政府报告中强调, 2008年主要任务中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布范围广, 随机性强, 潜伏期长, 形成过程复杂, 机理模糊, 不易监测, 难以量化, 危害性大等特征。因此, 预防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兴凯湖是中俄界湖, 是黑龙江省主要水产养殖基地之一;有兴凯湖自然保护区, 重点保护珍稀禽类;也是黑龙江省农业主产区。兴凯湖是一座集防洪、蓄水、排涝、灌溉及旅游等多功能的天然水体。因此其水体质量的下降不仅影响我国湖区及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容易引起国际纠纷, 具有国际政治影响。同时, 兴凯湖地处高纬度冷凉区, 冬季寒冷而漫长, 研究兴凯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可对今后这类地区相似研究提供借鉴。

农业面源污染是兴凯湖 (中国部分) 污染的最主要来源, 本项目采取科学观察、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沿兴凯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 结合统计资料科学分析了兴凯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负荷情况, 以期为兴凯湖水体污染的防治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密山市东南37km左右处的中俄边界上, 是中俄界湖。其地理坐标为131°58'30"-133°07'30", 北纬45°01'00"-45°34'30", 包括大、小兴凯湖及其周围流入大小兴凯湖的各个小流域。我国境内流入兴凯湖的4条小河流, 有白泡子河、胜利河、洛格河、白棱河。流入小兴凯湖的5条小河流, 有坎子河 (又称小黑河) 、承紫河、金银库河、西地河及东地河。沿穆兴水路汇入兴凯湖的穆棱河。其行政区划包括当壁镇、白泡子乡、兴凯湖乡、承紫河乡、杨木乡、兴凯湖农场和八五七农场等。全区总面积约3111.775km2。研究区位置示意图见图1。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收集

以区县为单元, 分类收集各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涉及的原始数据, 所有数据均来自相应年份的《鸡西市统计年鉴》。同时查阅相关文献, 收集用于负荷核算的必需参数。

采用资料收集与文献调研的方法进行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调查。以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为基本数据来源, 收集各种相关文献资料, 并发放实地调查问卷。数据主要来自全国污染普查资料、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及兴凯湖流域各乡镇及农场农业面源污染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内容:农药施用量、化肥的施用量、畜禽养殖量、农村人口、农膜使用量、产生秸秆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等数据。

2.2 排放负荷核算

在核算和分解兴凯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时,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化肥农污染、畜禽养殖等4种污染源, 污染物只核算COD (化学需氧量) 、TN (总氮) 、TP (总磷) 3种。

2.2.1 农业面源污染实物排放量的核算

(1) 生活污水污染

生活污水污染排放量=农村人口总数×人均排污系数×进人水体的流失率

式中, 根据国家环境卫生局确定的排放系数结合兴凯湖区域的特点, 确定了兴凯湖农村生活污水、人粪尿的排污系数见表1, 污染物进人水体的流失率见表2。

2.2.2 生活垃圾污染

生活垃圾污染排放量=农村人口总数×人均垃圾产生系数×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平均含量×乡村入湖系数

在研究区域内, 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按人均0.7kg/d计, 垃圾中的污染物分别按总氮占0.21%, 总磷占0.22%进行计算。垃圾中所含污染物的入湖系数根据地形和离河流远近情况, 按7.5%进行计算[1]。

2.2.3 化肥施用污染

化肥施用污染:排放量=化肥施用量×化肥中N或P所占比例×N或P进人水体的流失率

其中氮肥含N量, 磷肥含P量, 复合肥含N、P量分别为30%、18%、15%、50%, 纯N和纯P的流失率分别为30%和20%[2,3]。

2.2.4 畜禽养殖污染

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量=畜禽养殖总量×排泄系数×粪污中污染物平均含量×污染物入湖系数

3 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排放量的核算

等标污染负荷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表示, 它反映某污染源或某污染物的污染贡献。

等标排放量=该污染物实物排放量/标准浓度

污染物负荷率=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量/总的污染负荷

其中标准浓度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133838-2002) 中Ⅱ类水质标准, 即COD 15mg/L, TN 0.5mg/L, TP 0.025mg/L。

4 结果与分析

根据以上方法和数据计算出2011年兴凯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等标负荷, 见表2-6.

对各农业面源污染源污染物的流失量和等标污染负荷进行综合分析, 并计算污染负荷量, 结果列于表7

单位:106m3/a

由表7可知, COD、TN、TP这三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分别为169.42×106m3/a、4390.54×106m3/a及21726.58×106m3/a, 污染负荷率分别为0.64%、16.70%及82.65%。TP是兴凯湖地区内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率见图2。

由表2-6从污染源上来看, 各污染源对兴凯湖水体污染的贡献率大小为:化肥污染 (80.13%) >畜禽养殖 (11.59) >生活污水 (7.38%) >生活垃圾 (0.90%) 。从污染物排放量来看, TP的累计污染负荷率大于80%, 是兴凯湖地区内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从排放污染的地区来看, 兴凯湖农场、杨木乡、白泡子乡857农场是兴凯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贡献区。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2011年兴凯湖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状况, 着重分析了化肥施用、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和农村生活垃圾等4种面源污染源, 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上述污染源的COD、TN和TP负荷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兴凯湖地区2011年COD、TN、TP这三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率中TP的负荷率最高占82.65%, 是兴凯湖地区内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从污染源上来看, 各污染源对兴凯湖水体污染的贡献率大小为:化肥污染﹥畜禽养殖﹥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从排放污染的地区来看, 兴凯湖农场、杨木乡、白泡子乡857农场是兴凯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贡献区。

参考文献

[1]Kerachian R, Karamouz M.Waste-load allocation model for seasonal river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Application of Sequential Dynamic Genetic Algorithms[J].Scientia Iranica.2005, 12 (2) :117-130.

[2]高翔照, 李贵宝, 李新慧.化肥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3]蒋桂炳.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及防治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1 (3) :42-44.

兴凯湖生态旅游开发 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SWOT分析,兴凯湖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鸡西市境内, 现阶段鸡西市经济结构以资源开发为主体的采掘产业已处于衰退期, 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势在必行。兴凯湖拥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森林湿地生态旅游资源, 充分利用兴凯湖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可以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根本上促进和带动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1 兴凯湖生态旅游开发SWOT分析

1.1 优势分析 (strengths)

1.1.1 康乐型气候, 自然资源丰富

兴凯湖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夏季由于受兴凯湖的影响, 气候凉爽湿润, 比同纬度的周围地区低2~4℃, 形成了本地区的康乐型气候, 7~8月份的平均温度在20℃左右, 适合人们避暑度假。兴凯湖生态旅游区的旅游形象定位为“国际养生度假旅游”。兴凯湖及周边地区物产丰富, 兴凯湖有高等植物53目104科450多种, 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5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9种。

1.1.2 区位优越, 交通便利

兴凯湖距密山市 (鸡西市下属的县级市) 36 km, 密山市交通便利, 国铁横贯8个乡镇, 列车每天到发44列。公路四通八达, 通往邻市县干线公路8条, 直通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国际公路1条。鸡西市支线机场已纳入黑龙江省发展规划 (鸡西市飞机场位于鸡东县, 现已在建设当中) [1]。

1.2 劣势分析 (weaknesses)

1.2.1 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现象

由于体制上的原因, 兴凯湖生态旅游区缺乏强有力的统一协作管理机构, 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兴凯湖自然保护区隶属牡丹江市, 兴凯湖农场隶属鸡西市,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及《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 在保护区内开展旅游必须由保护区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和收费, 双方对兴凯湖地区旅游开发, 存在利益冲突, 形不成集中统一开发的整体合力, 不但门票费收不到, 而且造成旅游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局面。

1.2.2 人才缺乏

虽然近几年兴凯湖旅游区培训了大批旅游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但由于工资收入低, 优秀导游和服务人员等基础人才流失严重, 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难以引进, 致使全市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少, 结构不完善, 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1.2.3 资金缺乏

建设兴凯湖生态旅游基地, 急需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鸡西市争取到的国家旅游发展基金很少, 同时鸡西市的财政预算资金中只有很少比例作为旅游发展基金, 景区、景点、景观建设也存在着资金短缺问题。

1.3 机遇分析 (opportunities)

随着生态旅游的提倡和发展以及旅游者教育水平提高, 旅游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追求直面自然、崇尚文化品位深层次的休闲体验。生态旅游的发展正符合现代人对高质量旅游的需求。因此, 充分利用兴凯湖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 大力发展具有文化内涵的生态旅游项目是难得的机遇[2]。

1.4 威胁分析 (threats)

生态旅游作为我国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 如何更好地发展已成为生态旅游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如生态旅游者的行为和态度给当地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造成的冲击。任何旅游开发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生态旅游也不例外, 尽管力图把生态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但若不按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来组织和管理, 轻微环境负面影响的积累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另外随着人们旅游需求发生变化, 来自周边地区的竞争、经济发展观念和政策也对兴凯湖生态旅游发展构成威胁。

2 客源市场调查

于2008年7~8月在兴凯湖及周边进行问卷调查, 分别对旅游的构成特征、行为特征、消费特征及开发期望进行了分析。发放223份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204份, 回收率为91.5%。

2.1 旅游者构成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 (见表1) , 景区的游客年龄以中青年为主, 文化程度以大专及本科以下为主。景区的游客大多来自公司和机关事业单位。从旅游同行者结构分析可知, 景区的游客大多结伴而行, 朋友、家人及单位组织比例相当, 单独出游游客比例很小。

2.2 旅游者行为及消费特征

对旅游者行为及消费特征进行分析 (见表2) 可知, 旅游者多半是来自于鸡西周边地区, 所以在旅游营销策略上, 应以鸡西市为试验点, 逐步向外界扩展。通过对旅游者收入水平和旅游花费的调查统计, 旅游者的月收入在1 000~2 000元的比例过半, 而日消费水平大概在100~200元, 所以在旅游服务的价位制定上要符合大众消费水平, 根据旅游者的购买意愿制定合理的价位。根据分析, 一半以上的游客选择周末短期旅游, 由此在设计旅游产品时以周末为主, 同时在此期间还应控制游客容量。通过对旅游者旅游信息来源的调查分析发现, 旅游者到兴凯湖旅游大都是通过朋友亲人的介绍, 这说明兴凯湖的旅游营销力度还不够, 兴凯湖生态旅游可以通过网络、广告、旅游节庆活动进行旅游营销。

2.3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开发的期望

通过调查问卷对旅游者旅游偏好的分析 (见图1) 可以看出, 在旅游吸引力上, 游客对沙滩休闲 (27.07%) 、森林旅游 (22.36%) 、野生动植物 (20.04%) 、农家乐 (23.21%) 的喜好几乎持平。对旅游纪念品的调查 (见图2) 可以看出, 兴凯湖的特产 (36.33%) 和工艺品 (30.56%) 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很大。

3 兴凯湖生态旅游开发

3.1 开发原则

3.1.1 突出特色

在旅游纪念品上要突出兴凯湖的地域特色, 以“绿色纪念品”为主打, 充分利用当地的特产、民俗、文化、生态资源对纪念品进行包装设计, 体现兴凯湖旅游纪念品的保健、生态、实用功能[3]。

3.1.2 遵循自然

兴凯湖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因地制宜、因景制宜, 在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效果的同时[4], 兴凯湖生态旅游的旅游设施、服务设施和旅游方式要突出原始和自然野趣。

3.1.3 居民参与

发展兴凯湖生态旅游必须有当地居民的参与, 兴凯湖当地社会秩序安定, 当地的居民大都是开发“北大荒”的知识青年, 文化素质较高, 对环境保护的思想觉悟高, 生态教育拓展面宽。所以在开发中, 政府应积极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业中来, 从事导游、解说、护林、防火、划船、土特产生产和加工、手工艺品制作、民俗歌舞表演等旅游服务、管理和资源保护工作, 保证生态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3.1.4 科学规划

兴凯湖生态旅游的主要卖点就是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品种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如优质的水资源、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三五成群的候鸟等。因而, 兴凯湖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和建设, 必须坚持以保护为主, 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有序开发, 以保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3.2 开发的生态旅游类型

3.2.1 鸟类观光生态旅游

兴凯湖地区有鸟类16目40科210种, 其中有国家保护的50种, 丹顶鹤、东方白鹤、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白鹤、白头鹤、金雕、虎头海雕、白肩雕9种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白枕鹤、白额雁、黄嘴白鹭、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41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世界濒危鸟类有14种。兴凯湖不但是三江平原最大的水鸟栖息繁殖地, 而且是最大的候鸟迁徙驿站, 仅东侧湖口处不冻水面, 春季迁徙量就有50多万只, 每年春秋两季从兴凯湖地区迁徙的候鸟超过200万只[5]。保护区泄洪闸到龙王庙地带, 沼泽地、湿地水生植物、乔灌木相互穿插, 可以给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和丰富的食源, 是观鸟旅游的理想地带。可以开展的观鸟项目有望远镜观鸟, 为游客提供一些如粟、稻、玉米等鸟类喜欢吃的食物, 喂养鸟类达到休闲娱乐效果, 也可以在导游或景区人员的指导下, 利用植物枝条、木屑制作简易鸟巢箱, 鸟巢箱可以为旅游者留下深刻纪念。

3.2.2 农业观光生态旅游

兴凯湖农场耕地面积1.95万hm2, 水面面积4.49万hm2,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 主要养殖业有养鹿、养猪、养鱼等。旅游者可以在游览中欣赏兴凯湖大气磅礴的农业景观, 在渔牧场对动物进行亲自喂养, 到果园采摘果实, 充分感受“棒打狍子飘舀鱼, 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北大荒农家乐生活, 从而解脱久居“城市荒漠”的生活压力。鉴于兴凯湖农场地域广阔, 农田、渔场、牧场之间的距离大, 所以要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 尽量减少游客旅途的疲劳。

3.2.3 沙滩生态旅游

兴凯湖气势磅礴、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沙滩环境优越“滩长平、沙细黄、水温静、浪柔软”, 湖水水质清洁, 并且不深, 游泳安全系数高, 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预开发的娱乐休闲项目有:皮划艇、沙滩卡丁车、摩托艇、快艇冲浪、香蕉船、渔船游湖、沙滩足球、门球、沙滩风筝、沙滩帐篷、湖边垂钓、拉网捕鱼、湖边宿营、篝火等。

3.2.4 森林生态旅游

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包括森林探险、森林观光、森林考察、森林休闲、森林娱乐、森林度假和森林饮食等。距兴凯湖10 km的北部, 环有长白山余脉, 著名的蜂蜜山是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理想地带, 结合兴凯湖当地森林的实地情况, 开发的旅游产品有采摘野果野菜, 每年的5~8月份, 林中会有许多的野果、野菜成熟, 如高粱果、榛蘑、四叶菜、榛子、蒲公英等。还可以开发野生动物园, 在保护游客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野生动物的观赏。同时, 由于兴凯湖的原始森林树种繁多, 林中的树木高大挺拔, 千姿百态, 如兴凯湖一带的白桦林, 林中穿梭着溪流, 可以开展森林浴, 使游客达到养生目的。

3.2.5 放生生态旅游

放生生态旅游主要面对的客源是佛教信徒和生态环保爱好者。景区旅游管理者可以和周边地区的寺庙建立合作关系, 利用佛教重大节日, 开展生态放生活动, 同时也可以倡导社会生态环保爱好者, 成立生态保护协会, 定期对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开展放生活动。

3.2.6 科考教育生态旅游

科考教育生态旅游主要客源是前来考察的学者及科学研究人员, 其旅游市场不容忽视。首先, 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会使科研工作者产生深刻的印象, 其以后科研理论文章发表是兴凯湖生态旅游的免费广告。另外, 我国现在非常重视教育建设,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森林、农业、湿地资源是各大院校向往的实习基地,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也是开展夏令营, 科普学习的理想地点。

3.3 开发的旅游纪念品类型

在领略秀美的景色、风土人情之后, 购买一些以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地方特产为特色的工艺品、日常用品或饰品作为纪念或馈赠亲友, 其在旅游收入中被称为“弹性收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开发、销售状况直接影响旅游收入状况[6]。

3.3.1 旅游特产系列

兴凯湖由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 四季温差大、土壤肥沃、物产丰富, 当地特产的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强, 远销海内外, 可以开发的兴凯湖特色的土特产有黑木耳、猴头菇、蕨菜、人参、松茸、松子、榛子、薇菜、鹿茸和林蛙, 水特产主要有“三花、五罗和十八子”等特色鱼类。

3.3.2 旅游工艺品系列

兴凯湖地区虽然人口稀少, 却拥有浓郁的民俗氛围,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肃慎人在此居住, 加之地处边境地区, 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当地的手工艺品高雅精致, 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开发者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如树根、树叶、玉米秸、动物皮毛结合东北传统文化、兴凯湖文化、俄罗斯文化打造具有兴凯湖特色的生态旅游工艺品。包括编制类、雕刻类、花画类等。

3.3.3 文化旅游纪念品系列

旅游需要文化品位, 需要厚重含蓄的底蕴, 如何巧妙地将兴凯湖的文化内涵赋予湖光山色之中, 让它真正成为当地旅游的凝聚内涵, 成为自然和人文的有机统一体, 并让游客记住它, 宣传它, 旅游文化纪念品无疑有其独特的影响力。如开发兴凯湖旅游功能宣传册、VCD (光盘) 、明信片、书签、各种日历、旅游交通图、邮票, 甚至是门票以及地方文化书籍等。

4 开发建议

4.1 保护资源

兴凯湖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但也必须看到, 近年来对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 局部区域的形势己经非常严峻。如果破坏生态的现象得不到制止, 不仅生态质量将会严重下降, 生态旅游也无法开展, 而且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 兴凯湖生态旅游开发的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 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2 环境监测

兴凯湖旅游管理部门应及时对在旅游过程中和结束后因旅游活动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调查, 随时掌握影响的程度, 以便了解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负荷能力是否被超过, 旅游对环境所产生的破坏、污染, 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干扰、胁迫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并将调查的结果反馈于旅游的规划和决策中。对管理进行调整和加强, 使自然保护与生态旅游能够协调稳步发展, 达到旅游与保护的良性循环[7]。

4.3 统一管理

鸡西市应该尽快争取到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权, 做到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兴凯湖农场的统一管理, 完善兴凯湖的旅游领导综合协调机制, 建立重大问题研究机制, 加强旅游行政职能部门力量, 强化市场服务和监管职能。

4.4 依法治游

为了兴凯湖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必须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 “依法兴游, 依法治游”, 加强兴凯湖生态旅游开发的地方执法, 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 及时查处和纠正违反有关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法规的案例, 坚决依法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责任者, 坚决杜绝没有切实的环境保护措施、未经科学规划和评审的项目上马, 充分发挥相关执法机构对旅游业实行法制化管理和必要的监督, 并通过法律杠杆使旅游各方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完善的旅游市场竞争规则。

参考文献

[1]苏金豹, 聂文龙, 马建章.兴凯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开发对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07, 96 (6) :79-82.

[2]石金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3.

[3]唐峰菱.永州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 2007.

[4]张杰, 那守海.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与开发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4, 1 (3) :90-93.

[5]苏金豹, 郑昕, 马建章.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评价[J].林业规划调查, 2007, 32 (6) :55-58.

[6]万绪才, 朱应皋, 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 2002, 17 (2) :25-36.

兴凯湖地区 篇3

兴凯湖是中俄界湖, 位于三江平原南部的中俄边境线上, 呈椭圆形, 为造山运动时期的构造湖, 东北亚最大的水体之一。兴凯湖翘嘴鲌 (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 又名兴凯湖大白鱼, 属于鲤科、鲌亚科, 鲌属, 是翘嘴鲌的一个地理种群, 是我国的重要经济鱼类, 其种质优良。兴凯湖翘嘴鲌体色银白、肉质细嫩, 与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为“边塞三珍”, 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极高的经济价值。

由于过度捕捞、水位下降和环境破坏等原因, 兴凯湖翘嘴鲌的产量逐年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前翘嘴鲌占总渔获物的80%以上, 但到20世纪90年代, 这一名贵鱼种数量急剧减少、直至今日仅占渔获物总数的5%左右[1,2]。2012年湖中5龄以上的翘嘴鲌已难见踪影, 大型经济鱼类已经不能构成渔获量, 小型经济鱼类成了兴凯湖渔获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兴凯湖的鱼类小型化现象极为严重, 兴凯湖中方水域翘嘴鲌的资源已濒临枯竭。本文着重阐述了兴凯湖翘嘴鲌的生长发育、繁殖的生物学和兴凯湖翘嘴鲌的资源保护, 促进兴凯湖翘嘴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1 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兴凯湖翘嘴鲌体长侧扁, 头前背面平直、后背面隆起;口上位, 口裂几与体轴垂直, 下颌很厚, 突出且向上翘, 眼径较大;背鳍具粗大光滑的硬棘, 腹鳍位于背鳍的前下方, 末端较臀鳍起点较远, 尾鳍深叉, 下叶长于上叶, 腹棱位于腹鳍鳍基与肛门之间。体背青灰色, 体侧下部及腹部银白色, 腹鳍、臀鳍和尾鳍下叶橘红色[3]。

翘嘴鲌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大型水体的中、上层, 成鱼多在敞水区中上层水体活动, 幼鱼喜栖息于近岸水域以及支流、河道和港湾。翘嘴鲌适宜的pH值为6.5~8.5, 摄食水温为3~36℃, 适温范围为15~32℃, 属广温性鱼类。翘嘴鲌属凶猛的肉食性鱼类, 以中、上层的小型鱼类为食。仔、稚鱼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水生昆虫的幼虫, 幼鱼主要以鱼类为食, 也摄食虾类[4]。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 翘嘴鲌经驯化可以摄食人工饵料、豆浆、冰鲜鱼虾等。

2 翘嘴鲌的生长

翘嘴鲌生长迅速, 体型较大, 最大个体达20~30kg。兴凯湖翘嘴鲌在4龄前的体重与体长的增长较为迅速, 此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 在4~7龄生长较为平稳。战培荣[5]等得出翘嘴鲌在性成熟后仍保持生长较快的势头, 最快的生长时期在5龄。雌雄鱼常年摄食 (含严冬季节) , 雌鱼性成熟后, 生长速度无明显下降, 雌鱼比雄鱼生长快, 个体差别不大。雌鱼在繁殖季节, 也照常摄食, 其生长速度不会因繁殖而减慢。兴凯湖翘嘴鲌其渐近体长和渐近体重分别为98.05cm和10.21kg, 拐点年龄为10.42龄, 出现于成鱼生长阶段和生长衰老阶段之间, 拐点体长为65.81cm, 体重为3.03kg, 其性成熟年龄为6龄[1]。兴凯湖翘嘴鲌的丰满度高于长江水系的, 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而长江水系翘嘴鲌的丰满度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

池塘养殖的兴凯湖翘嘴鲌体长生长速度5龄以前生长迅速, 以后逐渐下降, 体长生长速度的递减速度逐渐降低, 兴凯湖翘嘴鲌的拐点年龄为11.86龄, 拐点体长为78.36cm, 拐点体重为2.70kg[6]。与野生条件下生长的兴凯湖翘嘴鲌相比, 生长周期相对较短, 其渐进体长和渐进体重小于野生条件下生长的兴凯湖翘嘴鲌。池塘养殖的兴凯湖翘嘴鲌与老江河、南湾水库、澄湖、鲇鱼山水库的翘嘴鲌相比拐点年龄和性成熟年龄相对较晚, 这可能与其水域生态环境、水体面积、野杂鱼饵料资源及自身遗传特性等有关。

3 翘嘴鲌的繁殖

兴凯湖翘嘴鲌5+龄性成熟, 野生的翘嘴鲌5月中旬进入性成熟阶段, 产卵期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 水温达23℃时由南岸向北岸生殖洄游。产卵地点为砂质浅滩, 卵为半浮性卵。翘嘴鲌绝对生殖力为13×104~15×104粒, 相对生殖力为0.15%~0.18%;成熟系数为2%~8%;肥满度为0.9%~1.1%[7]。钱塘江天然水域的翘嘴鲌在池塘条件下达到性成熟, 利用LRH-A21.2μg+DOM5mg, LRH-A21.2μg+HCG1000IU+PG0.8mg催产剂组合有较高的催产率和受精率[8]。兴凯湖翘嘴鲌使用LRH-A2和HCG催产时, LRH-A24μg+HCG1200IU具有较高的催产率和受精率, 水温在21~22℃时, 兴凯湖翘嘴鲌的效应时间为9~11h;水温24~28℃时, 效应时间为8~10h[9]。兴凯湖翘嘴鲌在21~29℃孵化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 孵化的适宜水温在25~29℃[10]。兴凯湖翘嘴鲌的成熟卵呈淡黄绿色或青灰色, 无黏性, 受精卵膨胀后卵径达4mm多, 约为卵黄的4倍;水温为 (26.8±0.5) ℃时从受精卵到孵出仔鱼需要22.5h, 积温603.00℃·h[11]。

4 翘嘴鲌的资源保护

兴凯湖鱼类群落趋向小型化、低龄化, 同时大银鱼取代翘嘴鲌成为湖内的优势种群。兴凯湖翘嘴鲌4龄以上个体在其捕捞群体中的数量由1982年占总体的78.89%到2012年的12.56%, 未成熟个体成为捕捞主体[2]。兴凯湖翘嘴鲌渔获物组成主要以2~4龄为主[1,2], 捕捞量过大、捕捞网具网目规格过小所致。大银鱼在兴凯湖内爆发性增长, 对兴凯湖的鱼类种群的影响尚未有确切的结论。白鱼滩是兴凯湖翘嘴鲌的主要产卵场, 每年6~7月俄罗斯境内的繁殖群体洄游到白鱼滩产卵, 由于过度捕捞、水位下降等因素昔日的“白鱼汛”已难以见到, 其产卵场是否已向大兴凯湖南部的俄方水域转移尚需进一步调查[1,12]。兴凯湖翘嘴鲌的产量逐年下降, 即使在繁殖季节也形成不了群体, 资源濒临枯竭。

【兴凯湖地区】推荐阅读:

兴凯湖简介06-27

兴凯中学2007科研工作总结09-12

上一篇:多频生物电阻抗下一篇:老年产品系统研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